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时间:2022-03-22 11:32:16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内容摘要]好新闻应该是新闻背后的新闻,应该通过直观映象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通过概念等理性形式,间接地概括地把握事物的内部联系、内在本质或规律性,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真实。只有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满足公众知情权,并真正实现舆论监督。

[关键词] 好新闻;相符性;新闻真实;知情权;舆论监督

著名报人普利策这样比喻新闻记者:“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了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这也为我们评价一个新闻作品的优劣提供了一个参考:如果一个好的记者是一个了望者,那么好新闻就应该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满足受众“获悉”权,向大众标识出风暴和浅滩暗礁,并发出警告。

什么是新闻背后的新闻

真实性是新闻的第一要素。但是在现实中,记者本身对事务真实性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所以新闻报道在相符性上也是有差别的,比如新闻是否有不同程度的失实,没有符合客观实际,或者新闻报道的事实是否是“假象”。 这牵涉到记者认识新闻报道的相符性问题。相符性的程度,取决于主体的认识水平和相互作用的方式与条件,随着主体认识水平的发展和反映形式的进化而逐步得到提高。也就是说,横向看来,由素质不同的记者报道同一件事实,会呈现出角度和程度都不同的客观相符性;纵向看来,报道方式越先进,客观相符的程度就越高。相符程度越高,就越可能接近价值体系中的真实1。

客观相符性又表现出几个层次,首先是模态相符,即新闻报道与被认识到的客体的特点在量上和质上都是本性一致的。这是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的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模态相符的新闻还不能称之为好新闻。比如,诸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某某企业瞄准市场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之类的新闻报道做到了忠于事实,达到了模态上的相符,但是这类新闻很难被称之为好新闻。

好新闻,即新闻背后的新闻,应该在在客观反映的基础上运用发散性思维和调查的方法,不仅通过直观映象把握事物的外部联系,而且通过概念等理性形式,间接地概括地把握事物内部的联系、内在本质或规律性,并以此挖掘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例如,2007年广州发生了震惊全国的少年杀母事件,很多媒体对此做了大篇幅和报道,但是大多数数报道都局限于报道事件的本身,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这类社会新闻都被作为最常见的奇闻轶事来报道。而南方人物周刊的《少年杀母事件》(记者:林珊珊、尼克、蒋志高 《南方人物周刊》 2007年12月1日)的文章却一反常规,对少年为什么要杀害母亲的原因以及新闻背后的新闻进行挖掘。记者历时4个月时间调查少年家庭的生存状态与思维模式,并通过细节呈现出底层生活中令人难以忍受的残酷、痛苦和内心的荒漠,从而对这一新闻背后的新闻做了最真实的还原。无论从新闻的可读性还是社会价值和影响力上判断,这一则新闻都可以被成为好新闻,同时也为“什么是好新闻”这一命题做了阐释。

如果只对新闻的表象进行报道,不研究新闻现象的外在联系和内在本质,就很可能偏离事实。比如诸如散见于各大媒体的报道如“某某市调整产业结构见成效”的报道没有进行深度挖掘,对“成效”的解释大多留于形式,而且报道的观点也往往一边倒,对产业调整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缺乏报道或者视而不见,这样的报道无论从可读性或者从新闻的公信力上判断,都不能称之为好新闻。又例如“某某企业瞄准市场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的文章也常常出现在报端荧屏。这类报道往往罗列单方数据来证明“开发新品种效益大增”,采访的对象和信息源单一,但是此类报道大多没有报道“效益大增”是否属实,“开发新品种”是否是“效益大增”的唯一原因,老的产品是否要淘汰,“用于新产品开发的费用是否使企业的资金链紧张而导致资本风险”, 对于新闻背后新闻缺少挖掘往往会使新闻的公信力丧失。

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更好地保证公众的“新闻知情权”

1945年前后,美国著名新闻记者肯特・库柏(Kent・Cooper)首先使用了知情权(The Right to Know)这个概念。它指的是民众享有通过新闻媒介了解政府工作情况的权利。而新闻媒介对政府行为的报道就成了公众享有和行使知情权的重要途径。20世纪 60年代以来,知情权更从作为保护新闻自由的原则依据被众多学者理解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权利和个人权利2。

其最重要的功能是赋予了公众一种知情权,作为知情权就是要让公众知道真相。怎么样知道真相呢?就是要全面、平衡、公正、多方位、多角度的报道各种意见3。公众要享有知情权,意味着媒体要首先“知情”,而媒体知情就不仅仅需要了解新闻的表象,而且还要了解新闻背后的新闻。

新闻事件发生后,如果人们听到的就只是一种声音,这样很可能导致真相永远得不到揭露,结果最终危害的是公众的知情权。因此,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最大限度地贴近“新闻真实”,才能维护公众的知情权。

2007年4月,媒体竞相报道法国达能与娃哈哈集团关于合资公司的股权争夺,大部分媒体的报道指向的是事件本身的品牌之争,即娃哈哈的品牌归属和商标使用权的界定。但是,《中国经营报》的《娃哈哈与达能纠纷真相》一文,对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通过深层事实的发掘,展示出“达娃之争”背后复杂的时代背景与多元的价值内涵。揭示出“品牌之争”背后,作为娃哈哈创始人的宗庆后与外资控股方达能集团在合资协议和体外公司中的一系列矛盾与冲突。正是由于有《中国经营报》的深入报道与讨论,才使得“达娃之争”超越了简单的商业范畴,让公众知道在这一争论背后中国经济在转型中遇到的合资企业品牌归属和中方和外方在新时代的矛盾。

新闻背后的新闻才能更好地实现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机制保证之一。在我国,舆论监督主要指公众运用新闻传媒或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所进行的监督与批评。机制是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和方式。就舆论监督机制来说,它不仅防范和反对不良因素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干扰与破坏,也防范和反对社会行政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被腐蚀和被异化,同时也对公民中存在的不良风尚予以揭露和批评。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社会管理部门能够正确地行使职能、公务员能够克己奉公、公民的精神文化素质能够得到提高,这样,就为政治文明建设奠定了基础4。

新闻要从本质上、总体上和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才能更好地实现新闻的舆论监督。而事物的发展是错综复杂的,呈现出现象与本质、局部与全局、现在与未来发展趋势的矛盾关系。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要找几个事例来证明某个观点并不难,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尽管这一叶、这一点确实存在,但从总体上来看却背离了真实性。所以,新闻所要反映和揭示的是事物的本质的真实、全局的真实、发展方向的真实。

荣获2005年普利策新闻奖的《洛杉矶时报》的The Lost and the Bereaved 的系列报道披露了Martin Luther King Jr./Drew Medical Center医院不仅因为医护能力薄弱而导致多名病人死亡。但是报道还连续不断地报道了在此之前和调查过程中的一连串的恶性医疗事故,并进行了大量的调查,揭露了医院高层管理出现的失误以及美国医疗机构享受联邦拨款制度的弊端。《洛杉矶时报》“富有勇气的”、“详尽的调查揭露报道”,则最终促使主管部门吊销了该医院的执照,更好地体现了新闻舆论监督。

在网络时代,通讯技术的进步和传播形式的丰富使新闻的真实性和公信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只有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透过事件的表象认识“新闻真实”,最大程度地还原新闻真相,才能更好地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体现新闻的舆论监督。

【注释】

1.熊忠辉: 客观性:报道原则,专业理念,人文精神? /shownews.asp?newsid=3821

2.赵虹: “知情权”刍议《新闻记者》2002年第5期

3.饶文靖:新闻知情权与娱乐化――访李希光教授 《新闻界》2002年第6期

4.童兵:《重视舆论监督的建设》《解放日报》2003年1月11日

其他参考书目:

1. 李良荣著:《当代西方新闻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2. 王蕾著:《外国优秀新闻作品评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6月

3. 徐耀魁主编:《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年版

上一篇:刘白羽:中国传记文学学会创始人 下一篇:网络时代的电视新闻选题与内容如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