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教学设计范文

时间:2023-12-11 17:12:36

新闻教学设计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闻采访 教学改革 情境式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143-02

新闻采访活动需要采访者在实践过程中保有充沛的精力,高度的新闻敏感,怀揣新闻热诚和使命感,既需要过硬的技能,又需要高度的工作热情。但由于媒体类型、报道目的的不同,采访的侧重点,报道的导向都不尽相同。以往由于对自己身份不明的迷茫,学生在采访过程中难以准确抓住采访目的,导致采访工作从始至终都没有把握住报道的核心。因此,新闻采访不能单纯地就知识点讲知识点,需要在课程开始前,就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身份:你到底是校园媒体记者还是某类社会媒体记者;是公众媒体记者还是自媒体记者。

一、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与特点

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正好契合了新闻采访课程的这一需求。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设计或安排带有情感元素、以具体可操作的工作对象为主体的仿真或真实场景,借此为学生带来职业情感体验,进一步推动学生把握知识点,达到使学生的职业情商和职业技能同步提升的教学方法。

营造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职业情商。在情境下推进学习任务就是在学习专业技术的过程中,老师带领学生,始终以某个有代表性的具体任务为工作对象,在职业使命感的驱使下,在解决问题的意愿驱动下,从对技术技能的模仿学习,到对实际工作技能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

科学合体地设计教学情境,具体有效地安排工作任务,是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有效实施的关键。只有为学生打造合理合情的工作情境,为学生安排真实有操作性和代表性的工作任务,才能让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收获到自我肯定和他人认同,为进一步学习、实践提供持续性动力,最终达到职业情商、职业智商、职业技能互相促进,共同提升的效果。

二、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背景

为了了解院校主要是职业院校新闻采访课程开展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的情况,借鉴兄弟院校改革经验;了解在实际采访工作中,媒体、企业对新闻采访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对学校专业教学的建议;了解学生在专业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笔者所在的研究小组设计了“《新闻采访》课程情境任务驱动式教学情况调查表”“《新闻采访》课堂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效果调查问卷”和“新闻采访技能I界需求调查问卷”三份调查问卷,分别对全国50所院校、50家媒体企事业单位和本专业在校学生及近三届毕业生展开了调查。

调查表明,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在职业院校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大多数任课老师听说过、了解过甚至学习过情境式、任务驱动式教学法,但将其贯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比例较小,贯彻也不够彻底,因此驱动型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新闻采访》课程采用或部分采用情境任务驱动型模式的院校均认可该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热情,教学效果明显,能有效建立学生的职业认同,培养学生职业情操,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也有明显提升。

从采用或部分采用了情境任务驱动型的《新闻采访》课程的课程标准中看出,采用了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部分均集中在采访准备和实施两个环节,对于其他知识点的工作任务设计不足。如何科学合理设置工作任务成为该课程进行情境任务驱动型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调查还表明,学生充分认可《新闻采访》课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技能的实际应用有迫切的期待。而行业方面,不仅仅是媒体需要采写编人才,企事业单位同样有较大的人才需求,加上自媒体的蓬勃发展,人才需求日趋多元化的同时,对于采访核心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重视始终没变。

三、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原则

情境设定与任务安排是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到该教学方法的实施成效。学习情境的设定和学习任务的安排既要考虑到校园环境的特殊性和职业院校学生的基础,使学生们利用课堂所学,在老师带领下,积极发挥主动性,顺利完成工作,享受到战胜自己、完成工作后的成就感,又要符合真实工作任务的特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1.目的性与真实性原则

新闻采访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采访技能,完成各项新闻报道中的采访任务。

设置情境与安排任务是实施情境任务教学法的关键,决定了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借鉴其他课程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新闻采访课程的特性,使改革后的教学过程与真实的采访活动融和,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进行情境的设置和学习任务的安排,在多方调研的基础上,明确并细化新闻采访学习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学习任务中。教师既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设计教学任务,还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规律,对精心制定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安排。

新闻采访课程的学习和效果检验都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学生才能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在实践中,才能检验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由此,实践的深度和真实程度,直接决定了学习的深度和效果检验的真实程度。只有那些真实的、能够体现社会新闻特性的情境和工作任务,才能有效实现教学目的。

2.针对性与代表性原则

新闻采访课程情境任务的设置首先要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他们人际交往能力强,但表达的准确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在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些特点,建议设置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学生容易“走出去”,先“走出去”再“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在任务的设计上,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实际工作中经常面对的任务。新闻采访的教学效果最终要由行业来检验,设计的工作任务要能够反映出实际采访工作中常见的技能难点,解决高频问题,让学生感觉学会就能用上,才能为学生持续、深入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3.硬性与弹性原则

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教学的需要,兼顾学生水平的高低,考虑到学生职业发展的多样性,应当既设计必做任务,这属于硬性任务,保证学生能够根据教学目标,掌握核心技能;同时也设计选做任务,这属于弹性任务,让基础好、掌握快的同学能够通过这部分任务,实现技能拓展。

四、新闻采访课程情境设定与任务安排

本着情境任务驱动原则,以新闻采访工作为导向,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依托多年的教学积累,立足于实际能力培养,研究组对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作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典型情境和可操作性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

为了让学习情境有所依托,更加真实有操作性,研究组详细交代了情境背景,即“大情境”:

L学校位于N市,该学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该专业师生课外需要负责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网、校园公众号、校园微博的新闻采制工作。主要负责老师有两位。 马老师,是一位男性,今年48岁,L学院新闻专业老师,兼任N市电视台《新闻夜航》栏目制片人。王老师,是一位女老师,今年35岁,除了担任L学院新闻专业老师,还具体负责L学院校园媒体指导工作。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学生都分别在各校园媒体任职,负责日常校@新闻报道工作。同学们在假期都必须到社会媒体实践,参与报道社会新闻事件。

经过行业专家深入、细致、系统的分析,改革后的新〖CM(25*2〗闻采访课程确定了“把握记者的工作内容与性质”“日常〖CM)〗〖LL〗新闻采访”“突发新闻采访”“典型人物采访”四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下又设置了若干子情境,对应具体灵活的工作任务。这些学习情境是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目标、区域媒体企业特点、学院的师资设备等条件,选择适合本课程的典型子任务,进行教学论加工,最终转化而来。

虽然“互联网 +”大背景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可能性更高、资源更丰富,但考虑到职业院校学生尤其是中职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学、研究方面的能力较弱,不能简单地从老师教学直接过渡到学生自学,需循序渐进,逐步放手。因此在课程情境设定与任务安排工作中,研究组设计了由全班任务到小组任务到个人任务的梯度,区分了必做和选做任务,保证新闻采访情境任务驱动教学目标稳步实现、稳中求进。

参考文献:

[1]黄丽仙.创设人生情境 构建和谐课堂――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堂任务驱动教学的实践性研究[J].职业,2014.

[2]韩庆英,张喜瑞,李昊.基于任务驱动的教师信息化教学思维新探[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6(12).

[3]李茂松.“任务驱动,同伴互助”教学模式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以“社会工作实务”为例[J].中国市场,2012(11).

[4]王雅南,刘鸿.任务驱动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信息检索学习情境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11.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承载着人类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震撼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灵。根据课文的这一特点,本教学设计首先以情感体验为突破口,通过对集中营图片资料的展示,调动学生走进文本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在现实与历史的巨大反差中体验作者的情感和使命感。第三,以师生平等交流为平台,通过对参观过程的品读和思考,引导学生从对纳粹罪行的控诉向人性反思的层面深入。第四拓展延伸,展示当代新闻,引发学生对现实的关照。

教学目标

1.阅读文本,感悟作者的情感倾向和作为新闻记者的神圣使命感,理解“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深刻内涵。

2.学习作者巧妙地将文学叙事融入新闻写作中,客观的事实叙述投射主观情感的新闻写作方法。

3.认清纳粹反人类的罪恶,反思人性,告诫世人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希望悲剧不要重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探访一个特殊的地方。那是一座平静的小镇,曾经是世界上最恐怖的死亡工厂;那里见证了人性的堕落,凝结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它是人类历史无法跃过的一页,它就是奥斯维辛。

2.投影一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图片,如“焚尸炉”“女囚房”“在毒气室等待死亡的犹太人”“用来做医学实验的孩子”“集中营里的万人坑”等等。(出示幻灯片)

3.一张张图片向我们讲述了曾经发生在奥斯维辛的血泪历史。1958年,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解放后的第十四年,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来到这里访问并写下了一篇新闻。但他却自称这里没有什么新闻,就是这篇自称没有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转载,并一举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大奖”。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为什么会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呢?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篇新闻。

二.思考质疑

1.新闻标题最讲究四个字,那就是引人入胜。那么这篇新闻的标题吸引了你吗?

提示:课文的标题的确引人入胜,它留下了悬念,引人思考“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什么新闻”。1958年,已经时过境迁,这里早已没有了“新闻”,有的只是大家熟悉的“旧闻”,如第五段“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了很多次”,如第七段“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

2.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提示:见第六段,这一段交待了作者的写作缘由,首先是来这里“参观”,然后引起了“不安的心情”,进而产生了“非写不可的使命感”。作者究竟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想告诉读者什么呢?让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三.深入分析

1.首先,我们从参观的起点说起,作者初到集中营,看到现在的奥斯维辛是怎样的景象?

提示:见课文一、二段和十六段。(全班齐读,出示幻灯片)

2.两处都写到了现状,但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请加以比较。

提示:十六段是很平实的记录,而一、二段带有很明显的感情倾向,作者似乎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画面。例如:“居然”带有吃惊、让人倍感意外的语气;“不该有”明显是一种主观意愿,而且作者一连用了四个“不该有”构成排比,表现出一种难以接受的情绪;此外作者还用了“可怕”“噩梦”“人间地狱”来形容奥斯维辛。在此,作者打破了新闻写作“零度情感”(新闻写作时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的原则,字里行间流露出自己的愤懑之情,让读者感到莫名的压抑。(指导学生带着情感再读一遍)

3.作者为什么说这里不该有温暖的阳光,不该有孩子追逐、嬉戏?曾经的“人间地狱”“杀人工厂”就不该有欢乐的场景吗?(或欢乐的场景为什么让记者不安?)

提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杀人工厂”,现在快乐的场景容易让人们忘却历史,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历史的悲剧就有可能重演,所以作者有种神圣的使命感,提醒人们要永远铭记历史。正如前德国总理施罗德所说“尽管忘却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决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幻灯片显示施罗德话语)

四.自主探究

1.要铭记历史,在奥斯维辛,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走进奥斯维辛集中营,去听去看去感受去思考。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游客依次参观了哪些地方?

提示:游客依次参观了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到绞刑室。(出示幻灯片)

2.请同学们自主品读这些段落,然后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处谈谈你们的感受与思考。

毒气室:①“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纳粹用毒气的方式,成批地、高效率地杀人,毒气室的存在既是对纳粹残忍罪行的控诉,也是纳粹人性堕落的见证。

②“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在怒放。”废墟与雏,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并置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却是最恶劣的行径;另一方面,任凭纳粹刑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雏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顽强抗争。

焚尸炉:“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①“成堆”表明遇难者数量众多,遇难者中竟然还有婴儿。婴儿多么弱小,多么可怜,纳粹连婴儿都不放过,其毫无人性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②本段还描写了参观者的动作、神态,这正好印证了第五段的一句话“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参观者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同时,记者把自己隐藏在参观者身后,在看似冷静的记录中抒发着自己的情感,表达着自己的思考。

女牢房:“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的一个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塞”字写出了牢房的拥挤不堪,也表明纳粹完全没有把囚犯当人看,视人命如草芥。“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里运用了反语,不是不值得看,而是因为实在不忍心看。

试验室:这一段很短,只是点出了“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孕试验的地方”。试想这些妇女被摆在手术台上任凭那些“医生”在身上做各种实验的情景,她们遭受的不仅是肉体上的折磨,更是心灵上的煎熬,此刻人的尊严已被无情地践踏。

照片墙:①被囚禁的人们“表情木然”,“木然”说明人们已被酷刑折磨到极致。②“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一个如此美丽、鲜活的姑娘,却在法西斯的集中营中被残忍地杀害,这不由得激起读者对法西斯的痛恨;另一方面,这位姑娘“温和地微笑着”,面对着死亡,她没有痛苦的表情,没有凄惨的泪水和恐惧的神色,这是生命的坚韧、顽强、乐观,是对生死的超脱,她在绝境之中仍不泯灭对美好希望的向往,彰显了一种人性的光辉。

绞刑架:“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祷告的地方。”奥斯维辛是一座人间地狱,这里没有上帝,即使有上帝,他也会无立锥之地,他也会对奥斯维辛的悲剧无能为力。这些都表明在这人间地狱,不仅生命被灭绝,连信仰也被灭绝,惨无人道的纳粹哪有信仰可言!

3.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写道“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为什么?

提示:奥斯维辛沉痛的历史让人不堪回首,“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希望不要再有新闻,不要再有悲剧在奥斯维辛上演,愿奥斯维辛永远阳光明媚,愿和平之光永照人间!

五.拓展延伸

集中营的可怕、恐怖唤起了我们对于灾难的沉痛记忆,苦难中生命的顽强、坚韧与纳粹人性的堕落则促使我们对人性进行深刻地反思。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条新闻。

2004年9月1日,一伙闯入俄罗斯别斯兰市某中学劫持了正在参加开学典礼的包括学生、家长、教师在内的1500多名人质。52小时后,人质谈判失败,俄罗斯特种部队采取强攻方式实施营救,经过激烈的枪战,危机终于解除。此次危机共造成322人遇难,其中大部分是孩子。解救人质事件第二天,俄罗斯《消息报》刊登了解救人质全过程和部分死伤儿童照片。(出示幻灯片)请同学们就这一事件,以记者的视野,带着对人性的反思写一段话。

提示:反思人性,真正去尊重每一个人生存的权利,带着人性的善去面对一切,就可以超越国籍、种族、宗教的界限,就有可能从根源上去消除悲剧。

六.课后习题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平日在报纸上看到的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板书设计:(略)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讲规律就是给学生讲授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什么是规律?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必然本质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规律具有重复性和普遍性,只要具备一定条件,某种合乎规律的情况就必然出现。因此,给学生讲读写 听说的规律,才是讲到了点子上,讲到了根本上。这样做,才会出现一以当十、一举多得的局面。

在语文教学中讲规律,除了讲读写听说自身的规律之外,还要讲理解、记忆和使用读写听说知识时的各种规律。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如同掌握了点石成金之术,就可以花费较少的精力取得较多的收益。可见,给学生讲规律,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根本措施。

教方法,就是向学生传授领会知识的学习方法、巩固知识的记忆方法和运用知识的操作方法。

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方法可以引导人们沿着正确的途径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一件事,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方法便是决定因素。掌握方法和不掌握方法,其情形是绝对不一样的。一个人去划船,先是在原地打转,就是不往前划行,后来改变了划桨动作,那船就乘风破浪快速前进了。一位颇有名气的京剧演员,有一句唱词怎么也唱不好,经一位名家指导以后,调整了发声和呼吸,一下子就唱得字正腔圆了。这两个事例都说明掌握科学方法是何等的重要!

学语文也是如此。读有读的方法,写有写的方法,思维有思维的方法。不掌握阅读方法,就不能确切、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不掌握写作的方法,就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不掌握思维的方法,就不能快捷、周密、深远地认识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可见,掌握读写听说和思维等的方法,可以把语文学得更快更好。如果说语文教学也有什么捷径的话,那么教方法便是捷径之一。

传习惯,就是把学习和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所谓习惯,是经过长时间逐步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风尚。习惯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稳定性,习惯一经形成就很难去改变它。正因为如此,把学习和使用语文知识的科学的良好习惯传给学生,是非常有意义的。其意义就在于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提高教学效率的另一个方面是解决怎么教的问题。我在教学中的做法是巧妙设计,精讲精练。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极为重要。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难与易,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一份好的教学设计实施于课堂教学时,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中,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懂,把本领学会。反之,学生就要在课堂上艰 难苦度。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怎样化繁为简,怎样变难为易,怎样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活泼。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地把学生教懂教会。为此就必须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反复推敲,勇于创新。

例如,《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篇课文是不大好教的。由于这篇课文篇幅较短,一般只能用一个课时进行教学。而在这短短的一课时之中,既要教这篇课文本身的内容和形式,又要教有关新闻的一系列基础知识,确实是时间紧、任务重。先讲新闻知识后讲课文吧,时间不会节省;先讲课文后讲新闻知识吧,也不轻松。怎样教才能又好又快呢?请看下面的教学实例。

教师宣布上课,提出并板书课题。在读课文之前,教师向学生布置了如下任务:读课文之后,请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即:1.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2.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3.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课文之后,教师请两名学生回答问题。结果这两位同学回答得完全一致。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本文的课题;用一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用的课文的前两句话;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表述时,他们都是述说的全文大意。而且,对这两名学生的回答,全班学生一致赞同,毫无异议。

教师对此表示满意,接着告诉全班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标题”(板书: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导语”(板书: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板书:主体)。标题、导语和主体,是一则新闻通常所不可少的组 成部分。学生频频点头,顺利接受。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一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一个是要求学生用那三种方式表述这则新闻的内容;另一个是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前,向他们布置这个任务。这样,这一教学设计的实施,就会达到如下几方面的目的:第一,调动学生初读课文的积极性。因为不认真读课文,就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第二,促使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否则就不能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第三,进行既有分析又有综合的思维训练。第四,进行口头表达训练。第五,通过学生发言,作一次课堂调查,了解学生初读后对本文理解的程度,以确定教学的起点。

以上五个方面的意图,一般说来,只要教师安排学生带着任务去初读课文,便可以实现。而本文的上述教学设计还另有用意。第一,把安排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和讲解新闻的文体知识合二为一,使教学过程化繁为简。第二,安排学生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为讲解文体知识作了感性认识的准备,以分散难点,变难为易。

这个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搞好教学设计的重要作用。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提高教学效 率的再一个手段,便是精讲精练。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一、理论起点设计

理论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超越经验式、知识传递式的教学设计,它最大的特点不是语言辞藻的华丽,而是认识逻辑的无懈可击!理论起点设计是理论设计的第一步,它所追求的不是起点的高位,而是恰到好处和一以贯之,这就要求执教者一开始就对本学科的学科知识特点、教学内容的内涵实质都有一个了然于心的把握,由此才能完成对经验模仿的超越,同时,这也是中学教师课堂教学专业性得以彰显的关键所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课的特点就在于,它不但是一篇新闻,还是一篇重大的、沉重的、带有忧患意识的新闻。罗森塔尔因此而获得了普利策新闻奖,颁奖词中说道:“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对教师来说,这段话的使用不仅仅是为展示一个评价结论,而是一个很好的设计线索,即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这三个反差形成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内在线索。但起点何处寻?理论的思考,让我认定这一课要从战争入手去讲,才能使这篇新闻的价值突出出来,这是一个可以带来超越的理论起点,因为这里一切恐怖与罪恶都是法西斯战争引起的,是法西斯战争留下了这段罪恶的历史,而这历史的淡化,就是令人警醒的重大新闻!这就有了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又和文本、社会流传、背景完全协调一致。它具体到这一课的内涵实质和教育意义就在于:读到罗森塔尔不能容忍的笔触,对任何试图遗忘历史、抹杀法西斯罪恶的行径都激起强烈的义愤和历史责任。这则新闻为什么能得奖,为什么时至今日仍有它的价值,其原因就在于此。然而,理论起点并不意味着要在课堂上直接呈现给学生,它确定的是整个教学贯彻始终的文之所载之道。它的贯通是在每个环节之中,在每个环节当中都有其应有的呈现。并且,它所涉及的学科性质特点、文本的内涵实质、语言的使用及其意义所在,都要在每一个环节中有其意义的体现。理论起点之所以要设计,就是让这个具有超越性、构成性的起点可以一以贯之于每一个环节。从一开始,就因有意图的专业设计而能在教学中一以贯之。

二、建构意义单元

确定完本文的理论起点,下一步就要建构意义单元。“建构”的方式不是分割,其结果也不是模块,单元与模块的本质区别是单元与机械的操作无关,只与意义的联系有关。因此,在一节课中意义单元的建构好似一个房子中宏观的架构,因此这个架构一定不是随机的,而是有联系的。颁奖词,这一巧妙的设计线索,很容易被教师接受,但是也很容易被忽略,因为颁奖词中提及了“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这三个反差,而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只渲染了第一个反差,这本无可厚非,但重要的是,颁奖词中还有另外两个“反差”,不能在教学中被忽略掉。因为任何教学步骤的设计都应是有依据的,应该展现步骤与步骤之间的关联性与连续性。因此,如果使用这三个反差,那么应该用一个什么样的顺序呈现呢?当理论设计进行到建构意义单元这一步的时候,这个问题有了清晰的回答———那就是调换顺序,让教学按“战争与和平”“恐怖与欢乐”“历史与现实”三个意义单元依次展开。原因是,如果只强调恐怖与欢乐的反差,而没有说这一切是由战争造成的,那就没有了二战的历史;没有二战的历史,就没有历史被遗忘、被日常化所磨灭的这个重大新闻。“战争”处在了发生的位置,所以在课的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带着战争的破坏感、毁灭感进入课文。从教学一开始,就让战争与和平的反差伴随学生的阅读,而这篇新闻是通过恐怖与和平的表现,最终在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产生的。所以这样建构意义单元是以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意识前提为其成立依据的,也是完全可以在教学中实现的。但是如何保证意义单元的建构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的流动的呢?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意识流设计。

三、意识流设计

意识流设计作为教学理论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效用就是让前面的六个环节成为一个不间断的意识的流动,这个流动的起点就是“理论起点设计”。二战的主题作为《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的理论起点,是一个非常恰当的把握。因为这不仅仅体现罗森塔尔本人的新闻写作意图,也和这篇新闻的社会流传和一切读到这篇新闻的人的情感相一致。作为中学语文教学,这个理论起点不能以概念的形式呈现,它在实际教学中是以纳粹坦克碾压的画面出现的。坦克的画面引起学生的意识活动,是本课教学的开始。当学生从画面上看到纳粹坦克和战场场景的时候,即使尚不了解这一篇新闻写作背景的学生也能够从中获得战争和本课内容的联系。在此,理论设计的起点以直观形象来呈现,这也正是教学设计的一个要求。坦克的出现就是第一个意义单元,在这个微单元中,坦克和本文二战主题之间的联系已经开始建立了。这样的直观形象没有停滞,紧接着出现的波兰地图使前述意识活动接续下去。波兰地图看似是在说明奥斯维辛的地理位置,实际是以这个直接的呈现继续构成二战主题的设计。如果纳粹的坦克象征着德国法西斯的战争机器,那么,入侵波兰就标示着二战的开始,而奥斯维辛沉重的历史灾难正是这场战争所造成的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纪录。由此可以看到理论起点设计的“一以贯之”,它随着意识的流动而拥有了这种构成的、贯穿的作用。每一个画面都没有停留在画面的表面形式上,而是逐渐地汇入了正在构成着的意识的流动之中。奥斯维辛的画面从死亡之门到铁轨,包含着被迫害致死的人的数量之巨,多到需要用火车运输。因而“铁轨”的出现不能仅作火车行进的工具来理解,而是对纳粹剥夺生命、摧毁人性的数量程度的计量。接下来就是奥斯维辛的大门被推开,这时,这个死亡工厂里的一切恐怖、罪恶、遇难者的喊叫、纳粹的灭绝人性,都会配合着课文中所描述内容向学生迎面扑来。当这种恐怖感被逼到极致的时候,教师马上呈现奥斯维辛现在的样子———阳光明媚,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嬉戏,“恐怖与欢乐”的反差就立即在学生的阅读感受和视觉冲击中涌现出来。当恐怖的战争与欢乐的和平叠加到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一般来讲,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没什么好说的,因为只要时间流动就会有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但是这是一个在二战中由战争所引起的历史与现实的比较。最后,当历史重现,罪行叠加,学生们再次看到坦克的碾压,而今天的布热金卡依旧是那样阳光明媚的时候,他们就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篇新闻的意义所在:那就是人们对历史的遗忘———不是一般地说“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而是真切地理解感受到罗森塔尔的文锋所指———对二战、对纳粹灭绝人性的遗忘将使人类再一次面临灭顶之灾。也是在这个时候,学生能够非常感同身受地理解罗森塔尔为什么对这样日常化的一幕,用那样一个不可思议的口气———“居然”、“最可怕的”,就是因为那些试图抹杀纳粹罪恶、遗忘历史的人是罗森塔尔不能容忍的,因为有这种义愤填膺的感受在其中,所以这种表达就会越加强烈。如果说,在课的开始,坦克的碾压是战争引起灾难的质感,那么,在课的最后,坦克的再次碾压就是战争警示现实的质感。

四、结语

在这一节课接续不断的画面呈现中,无论是否配有字幕,教师的语言都用文本的语言表达来呈现,这也是常规教学所关注的。在课堂上,教师不是在随意谈论二战和奥斯维辛,而总是在用课文文本的内容使教学的设计意图得以实现。所以,给学生留下印象的不仅仅是那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不仅仅是二战的主题,还有罗森塔尔要通过这篇新闻稿所表达的一切。这个意识的流动不是教师另外附加进去的,而就是这篇新闻稿自身展开的。包括这篇新闻稿在语言表达上的突出特点———以强烈的对比和反差来凸显二战历史被淡忘的重大新闻。以上的每一个设计都是流动的、连续的,因而各设计环节之间没有边界,一个意义进入下一个意义,融汇成为一个具有构成性的“流”,构成学生阅读、学习的意识状态,以此实现本节课的教学意图。上述的一切都源于开始的理论起点设计,这个理论起点在其后的六个环节中得到实施,这就是为师之道的一以贯之。有道之师就是在这样的流动中自身展开,贯穿在每一课语文教学之中。为师之道的拥有就是教师专业的构成,不仅是理论的构成、职业的构成,而且是每堂课的构成。就语文教学而言,这种构成性很可能让学生不用高中学习的全部过程,就养成了具有足够构成性的语文素养,中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将成为他们语言意识自身发展和丰富起来的过程。对语文学科来说,这就是语文教师要完成的素质教育。因此,所谓的“一以贯之”不是只贯穿在一节语文课上,而是贯彻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是语文教师自身与为文之道、为师之道的同一,使这一切得以真实实现!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图表,报刊英语,阅读教学,信息加工效果

1.引言

在多元化信息时代,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加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英语报刊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信息承载工具和重要的媒介手段,为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加工提供了第一手的真实的教学语料,是不可多得的优质英语教学资源之一。英文报刊栏目广泛,信息海量,语言生动鲜活、原汁原味,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商务背景知识和精准的职业语言范例,而且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语言综合能力。然而,对于中国的外语学习者来讲,英语报刊文章的阅读难度系数较大,部分原因在于其复杂的语篇结构、大量的专业术语和隐喻表达方式以及多元化的信息表达方式。为了降低阅读难度、辅助报刊英语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图表这种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教学功能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2.运用图表进行报刊英语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国内外诸多专家和学者以及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图表辅助报刊英语阅读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商务报刊英语的阅读水平,而且也有助于改善学生对信息的记忆效果,使得信息检索更容易操作。1Philip.C.Kolin在其2010年撰写的第九版“Successful Writing at Work” 一书中,归纳总结了图表在商务文本中的几大作用:(1)图表可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2)通过图表可以对概念进行简化,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水平;(3)图表在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可以浓缩大量的商务信息;(4)图表能更好地阐释和凸显表格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2)该研究结果理论上对运用图表进行报刊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持。其他研究结果也表明,运用图表的不同的教学功能辅助商务英语报刊阅读的课程教学具有可行性。例如,马斯洛的人类需求金字塔理论技术就是通过一种倒金字塔式层级结构分布图来进行阐释和识记的。美国劳工部OSHA就业和教育办公室提供的一份关于信息停留时间的原始数据表也表明:利用图表来传递信息不仅可以提高读者阅读的速度,而且也可以提高阅读的质量。

3.运用图表进行报刊英语阅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其方案的实施。

3.1教师可以利用图表来阐释报刊英语文本所特有的信息结构及其内容层次,帮助学生迅速掌握新闻事件的关键要素,提高学生的宏观理解能力。在报刊英语中,信息的基本结构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倒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结构”和“倒叙---顺序混合结构”。其中倒金字塔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其特点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顺序来安排新闻报道中的各项事实。报刊英语文本所特有的这种倒金字塔结构框图,可以用来训练学生对商务报刊素材进行快速阅读、寻读、略读和精读等方面的语言能力,提炼信息的理解与加工能力。例如,言简意赅的报刊英语标题置于整个文章的最上方,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字浓缩了新闻中最主要或最值得注意的内容;通过新闻标题,学生可以迅速选择自己需要阅读的新闻,培养自己对报刊英语信息的查读和略读能力。最重要的最新鲜的事实或者人们最普遍关心的问题总是放在报刊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即导语段,该段一般都含有六个新闻要素,即WHO(谁?),WHAT(发生了什么事?),WHEN(何时发生的), WHERE(何地发生),WHY(何故)和HOW(如何发生、经过如何?),有利于读者迅速锁定所要搜寻的关键信息点,提高寻读能力。略为次要的信息放在导语的后面,对细节问题进行补充,最次要的信息则置于末尾。3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后半部分的报刊英语语料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阅读技巧训练,如进行商务英语词汇的有意习得和附带习得能力训练,来提高对商务语篇的解读效率。

3.2利用图表的不同的教学功能,来训练学生掌握各种阅读理解方法、有效地提高报刊英语的阅读效率。不同的图表可以实现不同的教学实用价值。如表格可以用来对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分类、说明、对比和演示。线形图用来呈现事物的发展趋势的变化情况,柱形图用来进行比较,饼形图用来演示构成比例;流程图用来演示过程动态,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新闻事件的发展顺序,降低阅读难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设计好的利用设计好的流程图来考查学生对报刊英语文本的理解掌握程度;组织结构图用来表示层级结构和重要性的先后次序,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一个组织的层级关系和管理结构。

3.3利用图表进行报刊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原则及实施方案

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图表对报刊英语阅读教学进行设计。

设计活动1:要求学生小组合作阅读报刊英语文章,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对新闻事件进行排序, 填写新闻事件的流程图,选派组内代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进行演示。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

设计活动2: 绘制目标词汇的语义网络图,利用词语语义网络关系图,即上义词、下义词和基本层次词汇之间的关系树形图,对报刊英语文章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和相关的表达用法进行有针对性地商务英语词汇教学,提高学生对报刊商务英语词汇习得的深度和广度。

设计活动3:通过图解隐喻表达方式来帮助学生解读报刊商务英语中的隐喻表达方式,解读文字背后的概念隐喻,提高隐喻思维意识和语言综合理解能力。教师画图或制表让学生猜测词义,还可以遴选相关的句型或提供相应的专业字典,帮助学生掌握该词条的具体的语用信息。

4.结论

实践证明,教师利用图表这种信息呈现方式的不同教学功能进行合理的报刊英语阅读教学活动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报刊英语阅读的兴趣、改善了教学效果,而且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语言综合能力。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6篇

【关键词】情景模拟 新闻教学 教学模式

情景模拟教学法是实践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一种形式,所谓“新闻情景模拟教学”,即围绕新闻传播业务(活动)某一课题,创设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接近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的具体可感的场景,由学生在这种场景中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逼真地模拟采访、写作、编辑、播音、节目策划与制作、媒介运营等各项工作,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新闻学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教师则进行指导、分析、点评,并作出最后总结的一种虚拟实践性培训方法。

一、情景模拟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应围绕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来组织教学设计。其中学习者分析者是前提,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核心,而情景设计是关键。

1、分析学习者

根据头脑中的某个特定的教学对象进行教学设计是很重要的,而不是单纯地围绕内容进行设计然后再去找适当的教学对象。在后一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开发的教学模式不适合任何人。

(1)了解学习者特定的先行知识。学习者在他们所要学习的领域已经知道了多少呢?他们是否具有对当前学习的任务有辅助作用的背景知识或者技能?了解的程度如何?教师是否有必要对参与情景教学的某些学生进行额外的辅导?比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首先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新闻会的流程?是否了解新闻记者参加新闻会所应掌握的一些提问技巧、着装、礼仪以及注意的问题等。根据学生已掌握的新闻会知识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对一些知识先进行理论讲解,然后再开展情景模拟教学。

(2)学习者特征的评估。掌握学习者特征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能帮助教师创造出效果好、效率高和吸引人的教学材料。比如,有关学习者所在地区的风俗文化、学习者的教育经历等信息能帮助教师确定他们的兴趣,也因此能选择出与教学相关或令教学有趣的例子和内容。据调查统计,3年前大学就已进入“90后”时代。“90后”大学生总体上不仅个性张扬、乐于表现,而且目标明确、意识客观。他们善于释放自己内心的情感;有参与社会事务的期待和需要;憧憬校园生活,期待发展突破;而且职业发展目标明确。①那么,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时,就要根据这些特点进行题材的选择,尽量突破课本选题的限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我们如果有足够的时间,也可以通过一些其他途径:比如通过观察、访谈,问卷以及对学习者进行评估等方式,来找出更多的信息。认真考虑目标学习者的特征,可以将一个普通的教学部分变成一个引人注目的、有想象力和令人难忘的教学。②

2、教学内容选择与设计

运用情景模拟法开展教学,主要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精挑选题,仿真情境。选题居于该教学法的第一个环节,意义重大。模拟教学不是小品和游戏,不是比赛演技,更不是相互娱乐,选题不能太过随意,在实施情景教学法时要注意选题的精挑细选。首先,选题要注重现实性。选题时要注重选择与时势紧密结合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等,这样的案例才能够引起学生的关注,才能增强学员参与的现实感。其次选题要注意仿真性。选题时要考虑到这一选题能否具有现实可操作性,能否在学校(或教室里)通过场景布置,达到情景再现的效果。第三,选题要有针对性。选题一定要配合教学目标,不能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取悦学生而设计低俗化的情景。

(2)分组准备,“对抗”教案。好的教学方案形同于好的创意和规划,应本着有利于课堂内容的再现,紧扣课程重点的原则。教学方案分总体性方案和单体性方案。总体性方案着力解决情景参与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环节设计、教学过程管理和教学评价标准问题。单体性方案着力解决每个情景设计和组织问题。为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教案设计时,我们在单体性方案中引入团队“对抗式”教学方案③。将所有授课学生分成小组,一个题目让不同班级的两个团队同时参与,同场竞赛,同时被评价,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表演热情和竞争意识,激发他们自觉地、主动地做更为充分的准备。

(3)展示情景,体验学习。在第三阶段,学生是演员、运动员,是情景模拟的主角。情境模拟教学实验基地的模拟台、布景、话筒、录像以及同步播放系统等营造出新闻会的真实氛围,令学生身临其境。在模拟新闻中,一组学生分不同角色扮演,学生分为新闻会组织方和媒体记者方。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角色任务,分析角色特点。新闻发言人扮演者需要根据要求查找与模拟案例相关的信息,熟悉背景材料,准备新闻稿,预测记者的提问并与其他人协调,商议答记者问的口径。新闻媒体扮演者要根据模拟案例中事件发展的相关信息,以及所在媒体的风格、编辑方针确定提问的主题,设计问题的先后顺序等。

(4)总结评价,提升认识。在第四阶段,进入总结评价环节,教师、学生分别总结,进而提升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认识。

学生总结。课程结束后,无论是新闻方,还是新闻媒体方都会在整个模拟教学过程中产生一定的认识和感受。首先其他组学生进行点评,在交流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本组同学要写书面总结,反思不足,使知识更加条理性。

教师总结。教师不应是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也不能完全不参与,正确的角色应居于“主导”地位,学生的一切活动都应在教师的掌控中,教师是导演、教练、裁判员,是情景模拟法的配角。教师点评应从教学出发,侧重于挑毛病,讲不足,针对新闻会整个演练过程中学生们的着装、肢体语言、提问技巧、应答技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努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一些规律和技能。

二、情景模拟教学效果分析

教学评价是情景模拟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和传统教学评价关注概念、原理所不同的是,情景法关注的是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考核。我们主要从“是否记住所学的知识”和“能否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两个维度加以考量。

1、记住所学的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们对自己感兴趣和关心的事情总是记得很牢。要想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记住所学的东西,就应该在新闻课堂教学中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提高其学习兴味,兴趣是记忆的源泉。

与此同时,明确记忆目的和任务是记忆的动力。在情景教学法实施前,对教学目标设计一定要精心,明确记忆目的和任务,同样可以提升学习的记忆力。在学生情景准备阶段,教师就要提前将教学目标、要完成的具体任务布置给学生,随着任务的完成知识点的记忆过程也随之结束。

2、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需要记忆的内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同各种事物都有联系,而只有掌握和理解了记忆对象的本质,才有助于记忆。心理学家萨拉·丁·巴塞得对历史专业学生做的实验结果表明:那些在课堂上把握了历史事实意义的学生比起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学生来,记忆效果要好得多。可见,深刻理解是记忆力提高的催化剂,情景模拟教学法最大的优势恰恰在于对知识的理解。在仿真的情境中,学生自己通过想办法去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了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的教学效果评估,一方面,教师可通过看学生们的“表演”过程,观察和评判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可根据本次实际教学内容,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闻课堂教学中的启示

情景模拟法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但它不是一个“万能”的教学模式,它的缺点是耗时间、案例选择难易及质量高低不好把握、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不容易掌控等。因此,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法时需注意几个问题。

1、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平衡

情景模拟法不排斥理论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的掌握是新闻实践的前提。理论知识是新闻学课堂教学不能忽视理论课的重要性,既不能完全不实践,也不能完全实践。实践教学模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不适合每堂课都实施,最好要做到理论课与情景模拟课合理分配。

2、教师对整个环节的控制

在情景模拟教学法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因他们的认知水平还很有限,还不能独立地充当教学的认知主体,因此,教师的指导作用意义重大。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教学目标及教学目的等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因此,实施情景教学法,切不可由以“教师”为中心走向另一个极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控制好整个教学环节、进度和教学目标。

3、教师要注意其针对性

任何形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服务于特定的教学内容。因此,情景模拟教学法只是教学的手段,而不是教学的目的。我们在创设情境时,就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教学目标、教学目的等内容,合理设置。比如,在《广播电视新闻实务》课上,对“新闻记者如何出境”这一知识点,选取了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时的三个不同场景,以《朝闻天下》栏目为模拟环境,学生分小组分别扮演前方出镜记者进行现场播报,在这种仿真的采访环境中,独自去发现、策划、准备、采访和现场播报,这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们“零距离”地与所从事岗位对接,离校即可上岗。

【本文系唐山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新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项目编号:2012001014)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胡瑞年、何俊敏,《“90后”大学生的特点及其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新挑战》,《中南论坛(综合版)》,2009(1)

②史密斯·雷根:《教学设计》,庞维国等人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③刘冰,《情景参与体验式教学模式初探》,《中国成人教育》,2009(16)

(作者单位:唐山师范学院讲师)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7篇

1.“融媒体”与传统媒体从业者能力要求差异

传统媒体的信息传播形态决定了其从业者的业务能力要求相对比较单一,比如平面媒体记者主要强调对于文字的驾驭能力,而电视媒体记者虽然要求采编播一体,但往往还是突出对采访现场的把控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融媒体”记者则应像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史蒂芬•奎恩博士提出的“全能记者”一样,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能够用手机对突发事件进行报道;其次,能够在一天内为网站写稿,提供视频和博客新闻,为报纸写稿;最后,能够为报纸写深度报道,为电台、电视台做纪录片。

2.“融媒体”记者核心能力素养

上述三个层次并不是要求每名记者都必须具备全面的能力素养,当然这也不可能实现,应该是在细化分工的基础上,从业者具备融媒体的全局观以及用户需求至上的观念。即要求负责文字报道的记者有深度、突出细节之外,还应该能准确、清晰的概括画面报道内容,并补充说明视频报道中遗漏的重要信息;视频新闻部分除声画合一,表现真实外,还应该运用好画面语言突出现场感,以弥补文字报道不直观的劣势;网络报道快速、及时的同时,还需要注重筛选编辑用户提供的海量多媒体信息,并在超文本写作方面突出优势。特别是利用用户提供的海量多媒体信息,拓宽报道思路与角度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融媒体”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变记者采集新闻为用户提供内容(UGC),而且UEC将会成为“融媒体”的主要新闻信息源。“融媒体”记者所要掌握的核心能力应是针对新闻事件整合多媒体资源,拓展传播渠道的报道策划能力。

二、传统新闻采访课程教学设计误区

1.试图让学生全面掌握所有媒介采访能力

许多高校新闻采访课程主讲教师(教学团队)也已经充分认识到了目前媒介融合的趋势,而采取了全面强化学生各种媒体采访能力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有人把一门采访课程平均分为平面、广电、网络三个部分,甚至直接分成三门课程教学。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破坏了“融媒体”环境中,采访工作流程的完整性,使多媒体报道信息相互孤立,缺乏有机统一,甚至使因媒体融合而带来的新的报道流程和报道机制被打破;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容易出现内容重复、教学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

2.以不变应万变,教会学生基本知识技能

也有不少教师认为,面对媒介环境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速度无论如何也跟不上变化的速度。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不管什么样的媒介形态,教学中只介绍基本的采访知识和技巧,让学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再去体会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思路显然也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加强实践教学,使学生突破传统媒体单一传播模式思维的束缚,具备融合媒体思维的大局观,并适应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以及充分理解用户直接参与报道的UGC报道模式。

3.复制模仿本科院校教学设计

部分高职院校将高职新闻类专业当做本科新闻学专业的压缩版,《新闻采访》等课程只是减少了课时数,并未在课程设计思路上做出调整。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只能使人才培养过程变得不伦不类。高职新闻专业采访课教学更应该发挥其实践性强的优势,实施项目化教学,以实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理念。

三、高职新闻采访课程设计新思路

1.课程设计总体思路

按照“融媒体”新闻采访的工作过程,将课程进行项目化改造,即把教学过程分为若干个工作项目,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由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工作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将采访的方法和技巧等理论知识穿插安排任务、任务点评等环节进行讲授,重点关注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个人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融媒体”的大局意识。

2.具体实施过程设计

(1)将课程分为7个工作项目其中每个项目都需要设计一份详细的、可操作性强的项目教学计划,内容应包括:该工作项目的教学目标,知识点及技能要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等),项目教学步骤,以及评价考核方法等。通过严谨而周密的项目教学计划,既可以突出实践教学过程,又能够使教师对每个教学环节做到了如指掌。

3.实践教学平台构建

如上所述,高职新闻采访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仅靠详细的教学设计和周密的项目教学计划安排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依托校内、校外的实习、实训基地搭建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保障平台,其中可以利用校内的实训室、广播站、校园电视台、微信公众账号等,进行常规模拟性项目实训。还可以与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深入合作,利用媒体或传媒企业的资源优势,参与本地区经常性举办的各类展会,大型文体活动的报道宣传,从而引入真实的多媒体采访报道项目,让学生参与整个工作流程,锻炼实践技能,提高职业素养。

四、总结

综上所述,由于媒体间融合的趋势逐渐加强,媒体的信息形态越来越多元化,因此“融媒体”从业者的能力素养构成要求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需要从业人员具备融合媒体的全局观,以及整合多媒体信息资源,拓展传播渠道的全方位报道策划能力。为了更好地顺应这种发展变化,高校的新闻专业教育的整体思路必须发生变化,而作为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新闻采访课程的设计思路也应改变。特别是高职院校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特征,更应该形成一套完整的以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其核心要素是课程设计项目化,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项目设置与实施,除了须按照采访工作流程设置,还应该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引入真实工作项目任务,提高项目任务的可操作性,及营造更为真实的职业环境氛围,更重要的是尽可能侧重于引入能够体现“融媒体”特征的,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报道任务,从而帮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媒体融合的趋势,完善未来职业发展规划。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教学设计 语文教学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a)-0052-02

语文教学设计的“巧”,是指教学设计能够从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识规律出发,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兴趣,力求以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巧妙的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高效率的有效途径,可以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1 巧导入

课堂导入是学生进入课堂情境的第一步,好的导入可以起到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但课堂导入更重要的作用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语文课堂的导语,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而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紧密相连的,精巧的导语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快速进入到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上来,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有教师在执教《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板书:一个小柴院,有一口井,住着八九户人家。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哪些隐含的信息?

生:住的是柴院,吃井水,说明这里还比较落后;

八九户人家杂居在一个院子里,说明他们是一群平民,生活不富裕。

师:同学们读出了环境之外的东西。那么我们课文的主人公——聪慧敏感的黛玉在走进陌生的贾府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中的环境描写。

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是长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学生普遍感到比较陌生的领域,教学难度较大。但是由于有导语的引导和铺垫,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到老师预设的内容上来,整堂课进行的十分顺利。

2 巧切入

同样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切入点,学生的兴趣程度是不同的,收到的教学效果也会大相径庭。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的教学,熟悉小说情节是不可缺少的一环,如将这一环节以“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或者“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故事情节”的形式抛给学生,学生定然不会有太大兴趣。但是如果换个角度,将问题设置为“林冲是不是英雄?”学生的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他们会主动的到文中找具体的细节证明林冲是或不是英雄。这样就在无形中完成了对小说情节的梳理。又如,对《雷雨》的教学,很多教师会从分析人物性格、矛盾冲突入手,但有教师从洋火、衬衣、照片、支票等道具入手进行解读,令学生耳目一新的同时,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巧设问

3.1 问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要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摒弃课堂教学中“我教你学”的情形,真正做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有教师在执教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首被誉为是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留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为什么这首词千百年来感动着中国人的心? 说说你的理解。”这个问题试图对课堂内容做一个拓展,但是问题本身如此大而空泛,学生如何作答呢?我们的课堂经常出现一些不该有的沉默,首先就是课堂提问出了问题。

3.2 问题应有主有次,主问题应该统摄整堂教学课

一堂精巧的语文课,教师会针对不同的文本设计多个问题,但这些问题不应出自同一层面,而是有主有次,主问题成为贯穿整节课的线索。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主问题的理解应是完整而条理的。

以《祝福》教学为例,围绕祥林嫂这个人物可以设计的问题很多,像三次肖像描写、三次“笑”等等,但一节课下来,学生对于人物的理解仍旧是零散的。余映潮老师在《课中提问的创新设计》 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作者笔下的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请同学们研读课文,证明老师的这种的观点。“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个极富吸引力的阅读线索,顺着这样的线索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读出了祥林嫂的苦难一生:

丽春之时,祥林嫂死了丈夫成为寡妇;

孟春之时,祥林嫂被婆婆绑架卖进深山;

暮春之时,狼吃了阿毛,被扫地出门;

迎春之时,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

于是学生们读懂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对于人物形象的理解是完整而立体的。

3.3 要善于从文本的特征出发,设计教学问题,化繁为简,精思巧授

在这里想说一个我在多年前看到,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例子:

课题是《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虽然这是一篇初中的老课文,但教学设计却是非常有启发意义的),授课人是宁鸿彬老师。

老师宣布上课,接着布置学生自读课文。同时提出问题:读课文后请用三种方式表述课文内容。即:第一,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三,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读完课文后,两名同学回答老师的问题,答案不约而同。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表述时,学生用的都是课文的标题;用一小段话表述时,学生用的都是课文的前两句话;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表述时,学生都是述说的全文大意。而且对这两名同学的回答,全班一致赞同。

教师对此表示满意,接着告诉学生: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的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标题”(板书: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的、概括的把所报道的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导语”(板书: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的、现实的把所报道的内容告诉人们,这就是新闻的“主体”(板书:主体)。标题、导语和主题,是一则新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生频频点头,顺利接受。

就这样,宁老师仅用半节课的时间就做到了既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又让学生熟悉了新闻的基础知识,还进行了一番思维训练和口头表达训练。这篇课文最基本的教学目标在宁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实现了。

这个简单而又实用的教学实例生动地说明了依据文本特点设计问题的重要作用,正如宁老师所说:“问题设计得巧妙与否,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简与繁、易与难、顺畅与阻塞、生动与枯燥。简而言之,就是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

4 巧点拨

完整的教学设计,不仅要精心确立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提问,还应对学生可能做出的回答进行预设,从而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有效的评价和点拨,点拨的恰当与否,巧妙与否,有时候关乎一堂课能否顺利进行。

在开设《都江堰》这节公开课时,我设计了问题“这篇文章,有人说‘写人是为了写堰’,有人说‘写堰是为了写人’”,请大家说说哪种说法更合理?”,问题一提出,马上就有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写人是为了写堰”,我让他说说理由,他回答,因为文章四个部分中有接近三个都是写都江堰的。其他同学纷纷摇头,但又不能找出反驳的理由,于是该同学继续固执己见。这时我及时点拨了一句“篇幅长的就是文章要表达的重点吗?大家可以想一想我们刚刚学过的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的主人公。”那位学生马上意识到,《最后的常春藤叶》中着墨最少的老贝尔曼恰恰是小说的主人公,如梦方醒。试想如果在此时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点拨,就可能会出现冷场的情况,教学难以顺利推进。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9篇

一、信息技术与新闻学课程整合的必要性

一段时间以来,一段名为“广工大学生恶搞新闻联播”的视频在互联网上热传,该视频对CCTV新闻报道模仿得惟妙惟肖,上传短短几天内,占据了几大视频网站的点击排行榜。随后,互联网上各色版本的恶搞版“新闻联播”接踵而至。在一个文化多元的社会,且不说新闻联播的呆板形式,也不论恶搞的是非曲直,但该现象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行的新闻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学生需要相差较远。为此,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雯曾在《国际新闻界》撰文“美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经典个案”大声疾呼:“新闻教育,的确到了需要反省自己与现实需要的差距、反省培养目标与实现这种目标的教育模式是否相适宜的时候了”。

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从专业设置到教学实施,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人才培养计划的执行的所有环节与其他诸如数学等学科无异,理论学习与研究的成分多,而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的成分少,换言之,当前高等新闻教育本质上依然可以归结为学历教育。[1]国内的新闻教育是学历教育,国外的新闻教育则更像职业教育。学历教育无法满足职业需求,以至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新闻系拟从2010年起在教学计划中删除毕业论文,而以在报上发表新闻作品等有具体篇目及质量要求的毕业设计来代替”。[2]从学生实习实践环节看,媒介迫于生存等压力,不能全力放手学生的脱缰思维,实习几乎流于形式。

2010年,中央财经大学王晓乐教授主持进行的“全国财经新闻专业本科教育调查”显示,在就业难的问题上,居首位的原因是毕业生缺乏实践经验。在毕业生反馈意见中,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不足与动手能力弱尤为突出,特别在新闻写作这一基本能力训练令人失望,如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未来专业新闻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凡此种种显示,采、写、编、评、摄等新闻专业能力的培养问题已成为目前新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闻学教学中的诸多不足,有必要对新闻教育方式、方法进行必要的改革,寻求新的突破口。从新闻学与信息技术本身来看,两者具有必然联系。新闻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具有复合型、实践性、应用性的特点,而信息技术知识性与技能性特点恰好弥补了新闻学教育教学中的不足成分,利用信息技术设置问题,任务驱动,实现自主学习;模拟情景,启迪思维,培养能力;拓宽认知,增强协作,促进发展。新闻学与信息技术联手,从一定层面上有利于学生新闻能力的提高。

二、模拟情境性新闻学课程教学设想与设计

(一)基本设想

情境性教学法是针对新闻学课程,如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新闻报道、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评论等课程实践性强,因教学中难以与新闻实际结合,其基本设想是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新闻教育信息和分配新闻教育信息,重点解决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缺失的问题,针对课程内容中具有强烈可操作性的话题,选择典型案例、新闻事件,通过虚拟学习情景,创建媒体环境,利用信息技术再现新闻事件、新闻现场,学习者以此为依据,进行协作学习、角色学习、基于任务的学习等。学生全面参与实践,全面参与媒体的工作,包括从新闻采访、节目编辑、节目主持到受众沟通、活动策划、市场推广、电台经营、行政管理、甚至作业评价等一切业务,以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注重实际,发挥个体能动性及群体智慧,提高学生的实际新闻专业能力。

(二)教学设计

1.课程选择本教学设计选择新闻学实务课程,如电视新闻报道、新闻摄影、新闻评论等。

2.学习平台构建学习平台的构建是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学习平台的构建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求及课时的总体安排,编制多媒体交互式学习课件等学习资源;设置科学合理、正确有效的学习任务;添置必要的学习仪器设备、完成任务设施;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信息资源;建立学习效果评价体系、教学反馈体系等。

3.教学模式设计创设情境:情境的创设主要由信息技术媒体担纲和完成。选择与新闻学课程实务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已有典型案例作为学习资源、对比资源。如在电视新闻报道课程的教与学中,选择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焦点访谈”、“法治视界”等栏目已经播出的节目创设情境。确定问题:新闻学教学中的难点在于学生的新闻专业能力培养环节的薄弱或缺失,这对于培养学生采、写、编、评、摄的能力极为不利。任务大致由阶段性任务与终结任务两部分构成。阶段性任务主要针对课程学习的大纲要求分解成采、写、编、评、摄单元学习模块分别培养学生的单项素质;终结任务要求学生在完成单元学习任务的基础上综合各方面的知识,创造性的模拟或在现情境中的案例内容。自主学习:该环节主要任务,是由学生根据课程任务所面对的问题,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了解和掌握解决该问题应具备的学科专业知识,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不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面临的问题方法,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新闻学课程中很多实务性任务个体比较难以完成,需要小组群体共同分解任务。效果评价:对于学习效果的评价可以重点关注结果,适当了解过程,通过个别交流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采用自评、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综合进行。当然,学习方式的选择应以个体差异自主选择为宜,学习更提倡“泛在学习,与非正式学习”[3]。

三、《电视新闻报道》情境性教学实践

在新闻学课程中,《电视新闻报道》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课,是研究电视屏幕上各种新闻性节目的特性、采摄、写作、编辑业务工作具体规律与方式的一门学科。要做好电视新闻报道节目,既要有一定的理论、政策水平,又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熟练的业务技巧。学习电视新闻报道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报道新闻。与报刊、广播新闻相比,电视的突出优势是把新闻现场的有效信息通过视频和音频全方位、连续生动地呈现在屏幕上,而这种影像、声音的获取,必须通过电视新闻摄像完成,节目的形成则需要采写编评摄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为此,笔者在甘肃政法学院人文学院新闻学2007级教学中选择模拟情境性教学方法进行了设计与实践。#p#分页标题#e#

(一)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电视新闻报道》情境性教学实践是在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下进行的,教师教学课件,通过诸如电视、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等教学媒体演示与呈现模拟电视新闻报道背景资料等,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获取所需任务材料。

(二)科学分组,任务驱动通过对参与学习的学生进行个性特点的研究,根据学生采、写、编、评、摄及学生在语言、文字、音乐、美术的能力差异,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实验小组,小组中每个成员既有共同的目标,也有不同任务,在任务驱动下进行个体化学习、协作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最后达成学习目标。

(三)创设情境,模拟情景2009年一篇“大学生恶搞新闻联播网上热传,老师鼓励学生尝试”的帖子引起了热议,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同时由于学生对互联网的知识相对熟悉,且模拟制作此类节目容易实现等原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笔者选择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反“流氓软件”之路》作为学习样本,通过信息技术以多种媒体途径进行呈现,布置学习任务,提出学习要求:根据个体特点完成一期电视新闻报道节目的制作。

(四)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对教与学整个教学过程及学习效果的检验,一方面学生通过学习取得一定的学习成绩,另一方面通过评价可以完善教学设计,使之更加趋于科学合理。鉴于模拟情境性教学模式与传统笔试模式的区别与特点,评价采取自评、他评、教师评价等方法进行,由于评价是在公众场合公开透明进行的,因而成绩是公正客观的。首先,公示评价方法,即: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其中平时成绩由作业、实验报告、课堂提问、期中考试、课堂表现等成绩构成;期末成绩由最终制作形成的节目综合评判,内容包括新闻文稿、电视节目及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其次,自评,即学生对选题、文稿写作、新闻采访设计、节目制作及制作过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进行自我介绍,对作业进行自我评价,总结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再次,同学评价,即同学对节目进行现场的评价。通过同学之间的互评,取长补短,提高了对学科知识的进一步理解,既增进了友谊,也提高了综合能力。最后,教师评价,即教师根据学生作业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整体评价,总结优缺点,发扬优点,指正缺点,促进和加强学习效果。

四、对模拟情境性教学设计的总结与思考

(一)关于教学模式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一句经典的广告语。实际上,任何教学模式都是对教学过程及结果的总结,没有最好,只有更适合。教学模式的选择宜依据学科特点及教学实际灵活运用,没有固定模式,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就是这个道理。模拟情景式教学模式正好迎合了电视新闻报道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学生实际,加上信息技术的强大收集、呈现的多媒体性、网络化、及时性、重复性等特点,容易实现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利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消化与运用,且学习样板容易获得,任务驱动才得以落到实处,学习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才得以激发,且不可因为猎奇或是追求时尚,拿教学开玩笑,用学生做试验。教学模式的选择是科学严谨与因材施教、因课施教的完美结合。

(二)关于教学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模拟情境性教学模式更加接近以美国教育学家J•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把教学过程分为五个要素,即真实的经验的情境;真实的问题;对知识的资料认知;任务驱动下的方法探寻;核查验证。显而易见,模拟情境性教学同实用主义教学论一样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缺陷,但显然解决了现阶段我国新闻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因而只要我们在运用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理解知识、科学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检查和巩固知识,通过合理的练习,可以由具体到抽象,又可以由抽象到具体;既可以由认识到实践,又可以由实践到认识。这里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学习平台问题显得特别突出。为了科学、合理、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中的“三备”任务显得十分艰巨,对教师的劳动强度及其责任性提出了新的考验。

首先是“备学生”,考虑到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分析学生的知识差异、能力差异,备课时要巧妙设计教学手段,设计教学做到有的放矢,既尊重学生人格,又要充分信任学生,尽力适应学生的心理,耐心与学生进行沟通,相互调适,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是“备学习材料”,就是要深入钻研教学实际,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要求教师课前准备好交互式教学课件,合理选择模拟学习样板、制作样板,切合实际地发挥信息技术媒介作用等。

新闻教学设计范文第10篇

导入时老师问:最近你关注的新闻有哪些?学生纷纷说了几条。老师接着问:那么究竟什么是新闻,你能给新闻下个定义吗?学生回答。老师以PPT展示新闻的定义和分类。幻灯片信息量很大,学生读和做笔记用时8分钟左右。

第二个环节,老师让学生速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这个历史性时刻的内容。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小标题的内容。用时20分钟左右。

第三个环节――文本研读。设计问题如下:(一)这个仪式有什么特点?让学生齐读第二节后作答。(二)读完这篇通讯后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三)一个记者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四)这篇文章中“我”究竟是谁?勾划文章,找出“我”包含的情感。(五)文章中哪些语句不包含“我”这个字却包含了我的主观感受?(六)我除了是一个记者,还是谁?六个问题用时20分钟,占用下课3分钟。

最后布置作业:老新闻人严秀先生说:“朱启平的新闻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那么朱启平以怎样的眼光审视历史,这篇新闻的价值何在?占用下课时间1分钟。

审视这堂课的设计与教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时间安排不合理,精彩部分没来得及展开,没能及时完成教学目标。二是问题设计太多。有些问题设计价值不大或太宽泛。三是教学定位不明,造成本课教学定位不明,所以导致其导入、问题设计与时间安排不合理。

教学定位就是教学目标定位,是对课程标准解读后所确立目标的分解实施。它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教师就必须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那么应该如何对教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呢?

现就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落日》这篇课文为例。本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在此专题导读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过无数令人感奋、发人深省的事件,留下了许多经验教训。……通过历史文本,我们进入当时的语境,抵达历史的现场,同时,我们要应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只有这样,才是真正读懂了、读活了历史。”通过这一段导读,我们发现教材编者的意图非常明确:历史是产生于过去的,但一定也是作用于现代的,说永志不忘历史,怎样才能永志不忘呢,――立足当代,寻找历史在当今的意义。

中日关系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总理曾将中日关系交往史概括为“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近年来日本大国意识膨胀,在教科书问题、等问题上咄咄逼人,阻挠欧盟解除对我军售禁令,妄图跻身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等都引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不满,国人爆发了抵制日货等一系列行为。结合《落日》一文和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状来确定本课的教学定位将更有意义。新闻是什么,消息与通讯到底有哪些区别是次要的,因为此点在初中学习过,可一笔带过。

这样因目标定位明确,课文原本教学设计所有环节都可以重新设计。

第一步导入。本文题目为《落日》,看到这个标题猜想此文的文体特征是什么,要写什么内容呢?这个导语一出,学生的回答:写景抒情散文或小说。然后老师亮出答案:这是一篇新闻,请大家来完成下列的一个填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这样一个填空就可以解决掉新闻文体特征的问题,课堂用r不超过3分钟,简介明了。

第二步进入文本研习。设计问题:

1.这篇文章明明是一篇新闻通讯,为什么起了一个文学味很浓的名字?明明是早上签字,为什么取名为《落日》?在学生充分思考作答后老师可以抛出朱启平晚年病重时和老友谈及当年写作情况时说的那句话:“在密苏里号军舰上,有各国记者参加受降仪式。我想我必须以一个中国人的立场,中国人的感情来写好这篇报道。”让学生来找文中是如何体现这一点的,加深对刚才提问的理解。这第一个问题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实际上就体现了板块教学价值与编者意图。

2.老新闻人严秀先生在1997年读到迟来结集出版的《朱启平新闻通讯选》时,曾赞许说:“朱启平的新闻之所以值得长久保存,关键在于两个字:眼光。”做为一个新闻人,朱启平的眼光表现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实际上仍在体现本板块的教学价值和编者意图。

可以发现:深入挖掘板块教学价值并确立合适的教学定位后,教学目标就会非常清晰而明确,教学设计自然非常精炼而紧扣中心,教学过程流畅而紧凑,学生的思维活跃而深入,课程标准实施的三维目标也将顺利达成。

上一篇:思想意识教育范文 下一篇:心理学知识培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