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导论范文

时间:2023-12-06 17:13:49

新闻传播导论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学

为武警院校学员开设“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个新的尝试,有助于通过新闻传播理论的学习提高武警院校学员从事新闻传播与新媒体运营工作的能力。对部队来说,有利于培养自己的新闻传播人才,为军事新闻媒体的运营工作及处理涉军舆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概况

在地方大学,“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传播的本质、模式、功能、原则,新闻的概念性质和功能,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等,使用的教材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在新闻系开设此类课程,有的院校在对外汉语系也会开设类似课程,如“跨文化传播”。除了个别政工类院校或专业以外,在武警指挥类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一门专业课出现在课程设置中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该课程是武警指挥专业中国语言文学方向的选修课,为大四学员开设半学期,共有50个课时,使用童兵所著的《理论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作为教材进行授课。

二、武警院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是四年培养期的唯一一门新闻传播理论课程,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四点不足。

(一)课程定位需要明确

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对中文方向的本科战士学员来说,普遍年龄与地方大学生相比要大五六岁,他们往往不太能够接受理论学习。对高中毕业入伍的青年学员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往往是理工科背景,因而对社会科学的了解比较薄弱。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定位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它既不属于基础课,也不属于专业核心课程,类似人文素质课程却又占用了专业课课时。

(二)教学内容需要精炼

依据当前比较通用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教材,内容包括新闻传播行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对新闻起源的认识、新闻传播的特点、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价值、新闻选择、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调控等,相当庞杂。总体上来说,现行教材理论过强,与学生距离过远,实用性太弱,难度太大,需要去繁就简,精讲重点内容,对次要内容予以精简。

(三)教学方法需要创新

首先,由于课时不足,课时安排过于紧凑造成教学速度太快,节奏非常紧张,学生吸收知识比较困难等问题。而且,大四学员往往忙着各类考核,学习时间有限,采用地方大学式的按章节逐节细讲的方式是行不通的。其次,学员生活比较单一闭塞,除了军队相关的生活内容,他们和社会上的新闻传播舆论场基本绝缘,最新的案例难以高效讲解。再次,长期以来教学形式比较枯燥,而院校教学评价的趣味化趋势对教员提出了较高要求,于是我们尝试采取话题讨论的教学法,学生分为两组,分为正反两方课堂讨论,学生课堂反应有所改善。最后,实践教学部分,操作难度较大。由于院校军事化管理的特殊性以及出于人身安全考虑等多方面原因,学员课外实践机会很少,长期限制在院校内部,因此可发掘的新闻素材少之又少。

(四)学习方法需要选择

在学习方法的选择偏好上,与普通地方大学学生相比,武警院校的学员存在明显的差异。武警院校学员尽管心理上并不认同“满堂灌”,但因为种种原因却不得不接受这种教学模式。而地方大学学生就能够根据自己喜好来摒弃高中式的“满堂灌”的学习方法。对于理论性实践性均较强的课程,在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但在操作中却相当困难。地方大学课表空余部分较多,有时间条件安排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甚至参加老师的课题与学术会议。而武警院校学员的课表是统一设置的,从周一到周六上午,课程门类繁多、时间紧迫、要求太高,课余时间相当有限,离校进行社会调研和旁听学术会议几乎不太可能,这种现实情况导致学习方法的选择有待探讨。当然,由于教学领域太新,教员缺乏相关经验也是暂时无法改善的缺陷。

三、改进“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的对策

(一)明确课程体系

本文的顶层设计侧重于教学规划方面。具体来说,教学规划部门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学员量身开设不同的科目并确定开设顺序。本门课的开设目的是要达到两个目标,一是基本目标,即重视基础知识、基础理论与基础技能的训练;二是较高目标,使学员不仅在知识上了解新闻传播学的发展方向,在笔头上也要获得初步的新闻撰写能力,增加对军事新媒体的了解,形成初步的媒介素养。如条件许可,还可引导学员将所学理论服务于武警部队建设,例如军事新闻的传播、涉军舆情的分析等。

(二)明确课时配备

由于本门课程的课时与地方大学相比稍显不足,故而只能采取抓重点内容的教学方法。至于重点内容的内涵则应该结合学员实际需求进行统筹。在理论讲授上把新闻概念、传播过程、传播模式、传播效果及言论自由的必要限制作为主要内容,在实践教学上把自习时间的案例讨论作为重点,除了教材上这些内容,还需要大量讲解军事新闻的内容,另需预留一定量的练习和复习课时,从而巩固教学质量。

(三)明确学习意义

根据教学经验,武警院校学员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绪。第一种是非专业情绪,高中毕业考学的学员在入学之前没有学过任何新闻传播类课程,且高中阶段往往是理工科,对大四学习社会科学类课程在接受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在培养新闻敏感等专业意识方面先天不足,容易产生非专业情绪。第二种是畏难情绪,“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的教材理论性太强,论述过程较为枯燥,学员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应明确本门课程的基础是部分理论,但主要是一门应用课程,并在教学实践中注意贯彻。第三种是消极情绪,由于本门课程不属于需要考核的军事类科目,且大四学员临近毕业,容易降低自身学习标准,为此,应明确新闻传播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作用,更要明确在日后任职过程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四)明确教学方法选择

新闻传播知识的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应先学习地方大学先进经验,结合自身课时较少的现实,做好教学方法储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比如多媒体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多媒体教学法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教学内容,提供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案例教学法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结合到各种案例中,引导学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情境教学法是为了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教员往往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生动为特点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绪体验,引发学生思考,从而真正达到教学效果。比如讲解“沉默的螺旋”理论时,教员先对概念及其发生机制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通过对主流舆论的行程过程进行模拟,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占优势地位的观点造成的压力。综上所述,武警院校在“新闻学与传播学导论”课程教学上虽有前面所说的不足之处,但这门课程基础性强、应用范围广,一旦对策适当,一定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科交叉;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

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与创新一直是新闻传播教育界的常议话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复合型人才就成为新闻教育界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然而,教育界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内涵却有着不同的理解,特别是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把复合型人才定位为“全媒体人才”的取向越来越普遍。这种定位是否准确?传媒人才教育究竟处于怎样的时代语境?这个时代语境对传媒人才提出了哪些要求?传媒教育界进行了哪些探索?这些都是我们探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转型必须厘清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与媒介融合:传媒人才培养的时代语境

弱化专业界限、强化学科间交叉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知识的交叉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细分已越来越不合时宜。大类招生就是顺应这种趋势的改革举措之一。然而,学科交叉远不止于此,其交叉的范围已突破了学科大类的界限,触角延伸到更为广泛的学科领域。对于传媒人才的培养来说,这种学科交叉同样早已突破了文科大类,而是延伸到管理学科、理科和工科。有资料显示,半个世纪以来美国新闻学一直在与其他学科交融,较早的是与人文科学与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交融,而近些年则与信息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融合。这种融合旨在适应媒体对“适应性专门知识”人才的需要。所谓“适应性专门知识”,指的是“新闻学与大众传播的知识、创造性、独立与批判性的思想、领导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就是要培养学生特殊而广博的知识[1]。以培养传媒人才为己任的新闻传播教育,之所以强调与理工科、人文社会科学甚至艺术学科的交叉融合,主要是因为:第一,新闻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丰富性依赖于传播科技手段的运用。新闻传播从

一开始就与传播科技紧密联系在一起,传播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时效。现代传播技术的革新更是如此。如移动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播几乎与事实发生同步,且日趋常态。与此同时,从文字记录到现场同期声音视频记录甚至动画制作等多媒体手段的综合运用和综合呈现,也直接反映了传播科技的进步及其应用的程度。第二,新闻传播对于事实信息的选择、分析都不是单一的新闻传播学知识所能实现的,它需要综合运用各个学科的知识加以认识和判断。比如作为新闻记者最基本的批判思维和批判精神的培养,有赖于哲学的训练;而任何事实的出现,其原因、价值影响都不会是单一指向,没有社会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就无法形成科学的认知和准确的判断。第三,新闻传播的研究对象除了以真实为诉求的新闻事实和以便捷为诉求的信息产品外,还包括大量的以真、善、美为诉求的艺术作品,由于传播过程都事关传播对象是否愿意接受,因而产品及传播方式的艺术性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许多新闻院系都对开设了艺术类课程,意在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

弱化媒介界限、强化学科内专业融通是当今新闻传播教育的又一趋势。以往的新闻传播学科内的专业设置,基本是按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的不同介质而区分的。如今,媒介融合已成趋势,全媒体战略成为各类媒体的共同选择。无论身处以何种介质为主的传媒集团,任何记者编辑都不会只为一种媒介提供或制作信息产品。就记者而言,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借助移动通讯工具通过微博等形式在网络上简要事实信息之后,以记录现场同期声的形式音频新闻、记录现场声画信息的形式视频新闻,然后再采写报纸所需的文字新闻稿,若有可能,还为新闻周刊撰写深度分析的文字稿。在这样的背景下,若只能为单一媒介提供新闻产品,就难以满足媒介融合时代对记者的要求。所以,新闻传播教育必须打破按媒介介质划分的新闻、广播电视、网络传播、广告专业界限,将这些同属新闻传播学科的不同专业打造成强化学科平台的专业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各专业的核心课程进入学科内的小平台,成为各专业共同的专业基础课程。比如,电视画面与摄像、电视编辑、电视编导是传统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基本不开设。如今,它必须成为新闻传播学科内各专业的基础课程。依此培养的学生就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媒介。当然,这是否意味着专业之间就没有界限了呢?专业界限的弱化并非意味着专业界限的消失。学科平台内的专业融合主要体现在基本培养规格的一致性,而专业界限的区分主要靠专业特色的凸显。这就需要明确各专业的特色定位和设计体现专业特色的方向课程模块。这种课程模块的“精心设计”和“精耕细作”,则有助于保持和增强专业的特色。

二、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探索

面对学科交叉和媒介融合的现实语境,一些新闻院系陆续进行了各具特色的探索。我们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以下简称新闻学院)的实践探索为例,分析这些探索的有效性。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是全国理工科院校最早创办新闻学专业的院系,迄今已有30年的办学历史,依托该校的理工科特色和优势,提出“文工交叉、应用领先”的办学理念,在全国新闻传播学界独树一帜。进入新世纪以来,基于媒介融合对于有思想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的需求和国际传媒教育界全面性人才的培养理念,我院将早期的“文工交叉”推进到“学科交叉”,即包括文工、文文、文艺(文科与艺术学科)等多学科交叉,拓展传媒教育改革的思维空间,实现了传媒教育的转型与升级。其“学科交叉”之路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是1983年到1998年,当时传统媒体快速增长,人才匮乏,我校率先在工科院校办新闻教育,提出了“文工交叉”的特色定位。通过课程拼盘,在全国文科专业首开了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Basic语言、数据库、网络编辑与策划等课程,在全国起到了示范效应。1998年,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网络传播专业,受到市场热捧。

二是1998年至2005年,面对传媒转型及市场化、集团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在学校文科通识平台课的基础上,建立了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平台,打破新闻、广电、传播、广告等专业间的壁垒,设立各专业核心课程包,各专业之间互选。

三是2006年至2011年,面对媒介融合的浪潮、传统媒体开始萎缩、新媒体涌现的大势,实行各专业间的大跨度交叉,通过与计算机学院合作开设网络传播第二学位课程,联合培养网络传播专业人才,全面选修理工科课程及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文科课程,立足全媒体的传播流程,致力于培养具有思想高度的复合型全能新闻人才。

由于学科交叉的办学理念落实在培养计划的课程设置上,经过多年探索与调整,我校已形成稳定的课程体系:通识课程组群+专业课程模块。通识课程组群包括学校层面的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学院层面小通识平台课程群。

大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哲学导论、经济学原理、社会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法学导论、政治学原理等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也包括微积分、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以及6个学分的自然科学类选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多学科知识结构。纳入大通识平台课程群的课程基本都是不同学科的基础导论,引导学生进入该学科领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知识。这是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广博的学科知识和深刻的思维品质的基础支撑。新闻记者的重要使命是认识事实和呈现事实,进而呈现社会的完整图景,这需要多学科的广博知识作基础。这其中,基于哲学学习的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对于新闻记者的培养而言至关重要。作为社会环境的守望者,新闻记者承担着监测社会环境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他们具有冷静审视的思维习惯,“批判性思维”等课程的设置为培养和提升学生这一方面的素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微积分等自然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工科思维方式,大学计算机基础、VB语言程序设计则体现了计算机时代对一个人最基本的技术素养要求。

小通识平台课程群包括新闻学院内所有专业共享的必修课+专业互通的选修课。新闻学院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学、传播学、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五个专业,除播音与主持艺术因属于艺术类专业,其他专业的概论课都进入小平台,加上新闻传播类的基础课,构成了学科小平台必修课程群。这些必修课包括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概论、广告学概论、公共关系原理、传播研究方法、中外新闻史、传播科技史、媒介管理、传媒伦理与法制、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等。这些基础课是新闻传播类各专业学生的基础必备课,构建了新闻传播类学生的专业知识框架。与此同时,为打破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弱化各专业之间的界限,各专业选出专业核心课3~4门,纳入全院的小通识平台,供院内各专业互选。比如,广播电视学专业的电视画面与摄像、电视编辑、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及电视编导等4门课程进入小通识平台,供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专业的学生选修。其他专业的学生若对广播电视专业有兴趣,通过这几门核心课程的学习,基本能掌握该专业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基本能满足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广播电视媒体工作。专业核心课程互选正是顺应了媒介融合时代对全能型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

专业课程模块是各专业核心特色的方向课程。这种体现专业特色的核心课程一般不会太多,除了纳入学院小通识平台可供其他专业选修的课程外,还有数量不等的特色课程。如广播电视学专业2009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建设项目,该专业以培养视听新媒体人才和出镜记者作为专业方向特色,因而分别设置了体现这两个方向特色的课程模块。视听新媒体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视听新媒体导论、数字媒体技术基础、新媒体视听节目制作等,出镜记者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播音与节目主持、出镜记者报道、优秀出镜记者研究、视听评论等。这些核心特色方向课程模块构建了各专业之间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差异。

三、媒介技术应用与批判精神培养:新闻传播教育的变革与坚守

新闻传播的每一次进步都与媒介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媒介技术的进步直接改变了传播的范围、内容来源、内容构成、传播形态、传播时效、便捷程度等,因而新闻教育界对于媒介技术的迅猛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传播方式的改变倍加关注。一些研究者提出加强传播技术类课程设置,或对将传统新闻学专业的基础性核心专业课程(新闻采写、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与基于数字与网络技术的新媒体方面的专业课程(数字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网络互动管理、移动信息传播、新媒体管理等)相结合,力图通过这种课程体系的整合,培养具有“全媒体”技能的新型新闻人才[2]。实践中,新闻院校开始增加媒介技术类课程,且各类业务课程统筹联动,按照业界的全媒体业务流程对学生进行全流程实训,以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技能。

重视媒介技术教育和实施全媒体实训,是当前新闻教育进行变革的共同选择。这种选择反映了新闻传播教育对于传媒变革的迅速反应。正是这种及时反应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紧跟时代的步伐,为传媒业提供的人才产品能适应业界的发展要求。但是,当前又出现了一种“技术决定论”的偏向。似乎把媒介技术教育、全媒体业务实训当成了新闻传播教育转型的重点甚至全部,当作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方向。

传播技术教育、业务技能教育说到底是传播工具教育。随着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传播形态的日益丰富且变幻无穷,传播工具教育必然成为日益加重的重要内容。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工具决定传播内容的获取,另一方面是因为传播工具决定传播内容的呈现。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了传播工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根本还在于培养有批判精神、有独立思想的人,这是新闻传播教育的灵魂。

无论传播技术多么新异,与之相伴的传播方式和形态多么丰富,其功能发挥都取决于它掌握在谁的手里。缺乏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人一般崇尚技术决定论,对传播技术手段的倚重,使得其将传播过程的重心置于传播方式和手段的展示,而传播内容则相对处于非核心地位。而具有独立思想和批判精神的人一般持内容决定论,认为传播内容大于传播形式,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是为传播内容服务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不能喧宾夺主,内容才是新闻传播的根本。作为社会的守望者,新闻传播者必须理性地审视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来自各方的意见信息干扰,能够以批判的精神、独立的思维审慎地观察和思考,敏锐地发现并执着地“唤醒”社会问题,深刻地揭示事实真相,客观地呈现社会图景。只有具有批判精神和独立思想的人才能承担着实现媒体社会责任的重任。这也是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必须坚守的根本。

参考文献:

[1] 于德山. 媒介融合背景下美国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挑战与对策[J]. 现代传播,2011(12).

[2] 汤天甜.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中国大学教学,2010(8).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3篇

何谓新闻价值?新闻学家徐宝璜先生在其著作《新闻学》中提出:“新闻之价值者,即注意人数多寡与注意程度深浅之问题也。重要之最近事实,自能引起较多人数与较深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低之新闻。次要之最近事实,仅能引起较少人数与较浅程度之注意,故为价值较高之新闻 ① 。”童兵教授提出:“新闻受传者总是出于特定的社会需求去获知新闻,新闻也只有能够满足特定的社会需求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新闻之所以能够满足受传者的需求,实现自身的价值,按照唯物论的本源观,不是由新闻本身,而是由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具有这种能够满足需求、实现新闻社会价值的素质。因此,所谓新闻价值,是指新闻事实满足社会需求的特殊要素的总和②。”李良荣教授在其著作《新闻学导论》中这样概括:“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③ 。”可见,愈是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便愈是对于受众具有吸引力。那么这里的新闻价值要素或素质都包括哪些方面呢?在我国,学术界不少人认为新闻价值有五要素,如著名新闻学者李良荣教授和童兵教授即把新闻价值要素概括为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④ 。

很显然,一件实事,如果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那就是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从一般特征上看,作为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即应具有充分的时新性、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等。

而一件实事如果能够在社会上引起极为广泛的关注,能够引起人们极为强烈的注意,那就是有着非常强大的新闻价值的事实。像有些重大的自然或社会事件,包括有些突发性事件,人们普遍极为关注,就是有非常大的新闻价值的事实。

此处我们姑且把这种具有非常强大的新闻价值的新闻事实称为“非常性的事实”,此类新闻亦可相应的称为“非常性新闻”。从新闻实践看,新闻传播无论最终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都要以受众的接受为前提,非常性的事实则往往对受众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报道这样的事实时必须以其具有足够充分的社会意义为前提,否则会使报道流于片面猎奇。

联系前述关于新闻价值及其五要素理论,所谓非常性的事实可以具体地理解为一般具有以下特征的事实:

首先,具有非常强烈的新奇性特征。例如有的被冠以“最毒”“最牛”之类。“最”也者,极端也。自然是非常独特的,属于天下奇闻了。

其次,事实在重要性、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的某方面或者某几方面具备非常性特征。例如属于非常重要而对社会生活、对广大社会成员有极大影响的事实,与那些非常知名者有关系的事实,非常具有人情味、感染力的事实,如此等等。

既然这样的事实非常新奇,那就意味着是不常见的,属于发生几率比较小的事实。因此在这类事情之真伪的问题上保持更强的戒备就尤为必要了。

既然此类事实非常之具有新闻价值,因此,新闻弄虚作假时无论造假者是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为之,使得虚假事实具有这样的特征便有可能使之对受众更具有吸引力。分析此次“纸馅包子”假新闻有两大特征尤为明显:

第一,事实非常新奇。事实越是令人意想不到,越是令人愕然,便越是具有新奇性。2007年7月25日《华商报》载李勇钢文《从“纸馅包子”到“最毒后妈” 假新闻过后公信力何时“伤愈”》有云:“而就在北京市对此事进行大规模的调查时,该事件的网络版正以惊人的速度传向全国各地甚至海外。一时间,看到该报道的人们都惊恐地睁大了眼睛: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包子 ⑤ ’!”

制作包子时如偷工减料等问题,一般是可以想象得到的,用纸馅包包子看来很是有些超越了一般想象力。因此我们看到在上文中有所谓“世界上真有这样的‘包子’”之叹也便不奇怪了。

第二,非常重要。有时候一件事情惊天动地,其自身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那毫无疑问是重要的事情;也有的时候看似平常的东西,也具有重要性,原因在于这类事物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十分重要而普遍的地位。包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食品,但也正因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如果真的出了问题,社会影响也便很大。《华商报》记者李勇钢在《从“纸馅包子”到“最毒后妈” 假新闻过后公信力何时“伤愈”》一文中提到:“‘纸馅包子’新闻播出后……由于该事件牵扯到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所以北京市主要领导做了严厉批示,要求工商、卫生等部门在事发的朝阳区范围内‘开展拉网式专项检查行动’。”“北京的‘纸馅包子’还让全国许多大中城市的早餐、摊点市场成了惊弓之鸟 ⑥ 。”

其实,分析失实报道之所以出现的原因,即可以发现,失实的原因有相当的复杂性,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从近些年来新闻失实的情况看,其中有的时候,是报道者没有或采访不到非常吸引受众的新闻,于是要么无中生有,要么添油加醋,要么扭曲事实,以使所谓“新闻”更具“新闻价值”,尤其是使事实具备“新奇”的特征。

从历史上看,不同时期的新闻失实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新时期以来,有为追名逐利而弄虚作假的,有为迎合受众而弄虚作假的,当然也还有其他情形。关于此次“纸馅包子”假新闻的制假动机究竟是什么,我们姑且不论。

从理论上说,近些年来在我国新闻媒介市场竞争较为激烈,在需要通过吸引受众进而以求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的情况下,具有“非常性”特征的新闻因为其对于受众的较强的吸引力,往往更受到媒体的青睐。而此类事实又恰恰属于发生机率比较小的事实,因此在这类事情之真伪问题上保持更强的戒备就尤为必要了。

这就给今天我们的新闻机构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对于非常性新闻,一定更要严加审核。

原因在于,愈是非常性新闻,愈是奇人奇事,愈有可能有虚假之嫌;愈是非常性新闻,如果失实的话其负面的影响也愈大。

这也就需要各个媒体机构在稿件审核工作中,对于具有非常性特征的新闻,一定要绷紧审核这根弦,要高度重视;其次,要认真地研究制定出一套符合各新闻单位特点的专门的审核方法和程序。这样,会更有利于有效地治理此类虚假新闻。

新闻真实性的问题关乎党和人民的利益,关乎新闻媒介的信誉,影响到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坚持真实性,是新闻工作的一个基本的工作原则。因此,对于失实问题一定要高度重视。

注释:

①转引自童兵、林涵著:《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 理论新闻学卷》,第119页,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②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51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③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第170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

④李良荣著:《新闻学导论》,第170-第171页,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童兵著:《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第51-第5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⑤⑥李勇钢:《从“纸馅包子”到“最毒后妈” 假新闻过后公信力何时“伤愈”》,载2007年7月25日《华商报》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4篇

一、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

所谓拉斯韦尔模式下的体系结构,是指按照美国政治学家和传播学家拉斯韦尔提出的“5W”模式(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建构的新闻理论体系。这种体系的典型代表是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教授童兵先生,代表作品则是他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在这部著作的绪论中,童兵先生为新闻学作了“正名”,他说:“本书将唤了数十年的新闻学,改为新闻传播学,应该说是还人类传播活动的真面目,以及对于所进行研究的学科以名副其实的称谓。”显然,他的这一“正名”受到了传播学在我国勃兴势头的强烈影响。他认为,从学科体系看,新闻传播学应是传播学的一部分,是研究人类新闻传播行为、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在这样一些基本认识指导下,童兵先生指出:“由这五个问题(指拉斯韦尔模式中的五个W――引者注)组成的‘拉斯韦尔公式’,犹如一支通红的火把,把理论新闻传播学应该阐述的基本范畴,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作为《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的作者,我的使命是沿着这一公式指点的路径,逐一说明新闻传播系统中各个子系统的相应位置、功能及其相互间的有机联系。”

在如此自觉的理论体系意识指导下,童兵先生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形成了这样的基本架构:(从第一章到第十章的标题依次是)新闻传播行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要求,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事业,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和新闻传播调控。显而易见的是,童兵先生并不是十分严格地按照拉斯韦尔模式建构体系的,而是做了一定的改造。

新闻传播无疑是大传播中的一种,因而用传播学(特别是大众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指导建构新闻理论体系,原则上不会有什么不妥。但新闻学必定有自身特定的研究对象,有自身特定的问题领域,也有本学科特有的传统和话语方式,因此,怎样借鉴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建构新闻理论体系,还是非常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二、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刘建明教授,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先后撰写、编著、修订出版了多本新闻理论教材,以一种比较宏大的视野建构起了自己的新闻理论体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阐释新闻理论问题的方式。我将刘建明教授的新闻理论叙述体系结构描述为“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

所谓“四元结构”,是说刘建明教授在架构其理论体系时,把体系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实质性的单元――新闻,新闻传播(报道),新闻媒介,新闻媒介与社会系统的关系;所谓“离散性”,是指四元结构方式上的外在特征,即有些单元的内容并不是集中在一起叙述的。而是有一定的交叉和隔离。由于方方面面的观照,加上阐释叙述的细致和深入,使得刘建明教授的每部教材都显得十分的厚重,比如,《当代新闻学原理》印刷字数达70多万字。

刘建明先生对新闻理论的体系性有着明确的自觉意识,他在《现代新闻理论》的自序《新闻理论研究什么》中写道:“新闻学理论无疑也应具有原理的演绎体系,展示理念化的知识系统”;“当新闻学对准新闻现象本身,积累足够的定理,形成准确严密的论证体系时,构筑新闻理论才成为可能”;“新闻理论的论述不是按照任意的、外在的次序排列的,而是由认识逻辑的起点至终点构筑连贯的理性整体”。同时,刘建明先生一直在追求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他在努力自觉打破传统的“新闻、新闻业、新闻职业”板块体系结构,他在《当代新闻学原理》的“前言”中这样写道:“这部理论著作属于新闻学基础理论,承担着阐释原理、灌输知识和演绎学说体系的任务。作为探索新闻活动本质、规则及其功能的学科,新闻学原理揭示新闻媒介与社会其他领域的相互联系,旨在建立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我在上文描述的“离散性四元结构模式”可能正是他的新型的新闻理论体系。

如何冲破传统体系的板块结构,寻找到贯穿理论体系的那个红线,我以为刘建明教授作了很好地探索,至于他所呈现的理论体系结构方式是否连贯、清晰和内在统一,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三、板块结构模式

就现有的大多数教材来看,最基本的体系结构方式可以概括为“板块结构模式”,这也是比较传统的、惯用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大致分为三块:新闻(本体论),新闻事业论和新闻工作论。我们可以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郑保卫教授撰写出版的《当代新闻理论》(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和《新闻理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当做这种结构模式的典型代表。他说:“本书(指《当代新闻理论》――引者注)的框架结构是按照新闻理论所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布局的。”郑保卫先生按照自己对新闻理论应该包括的基本问题的理解,将整个理论体系结构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新闻’,主要阐释什么是新闻。”“第二部分为‘新闻事业’,主要阐释新闻事业是做什么的。”“第三部分为‘新闻工作’,主要阐释怎样才能做好新闻工作。”“第四部分为‘新闻从业者’,主要阐释新闻从业者应当是怎样的人。”在他最新出版的《新闻理论新编》中,又在这四部分的基础上加入了“新闻受众”部分(加在了“新闻从业者”的前面),主要阐释新闻传播的对象是谁。

郑先生结构的新闻理论体系板块分割清晰、一目了然,容易为人把握,是对传统的三板块结构的提升和深化。但贯穿整个体系的基本逻辑红线是什么,似乎不大清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理论体系的内在统一性。

就目前来看,国内关于新闻理论体系的探讨,从原则上说,还没有冲破板块结构的基本模式。板块结构模式仍然是新闻理论体系的主导模式,不同研究者关于理论体系的板块建构大同小异,但贯通式的理论体系探索已经开始。

四、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

这是我对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黄旦教授《新闻传播学》一书体系结构的概括或描述。黄旦先生以马克思的人学 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有关心理学著作的启发下,从新闻传播的社会性与人际性出发,构架了《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框架。黄旦教授说:“本书(指《新闻传播学》――引者注)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主要着眼于作为社会交往的新闻传播活动,试图勾勒出其起源、演变、发展以及与社会之关系、作用等等。下编则把新闻传播置于传、受双方获取新闻、达到共享的过程中加以认识,逐次讨论构成新闻传播的诸个要素,力图尽力突出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与人交往的特点和规律。”为了观照中国新闻传播的特色,黄旦先生在书末加了一个附编,并做了这样的解释:“本书附编的设置,看起来似与全书体例不谐,因为其内容本都是完全可以纳入到上、下编之中。之所以如此安排,乃是考虑到这几个问题(指“新闻真实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和“新闻传播的指导性”――引者注)颇具中国特色,而且无论是对于理论本身抑或实践工作,均具重要意义,不可使之淹没于其他内容之中,以此突出其特殊重要性。”

黄旦先生“一分为二”的体系结构模式,看起来比较明晰,也易于为人把握,但上、下两编之间的内在关系还有待进一步地阐释,上、下两编之间通过什么来贯通,也仍然是有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而书未“附编”的设置对于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来说是否必要,也还值得再思,正如黄旦先生自己所说,这些内容(指附编中的内容)是可以容纳到上、下编的相关章节中去的。如果按照“颇具中国特色”的理由设置附编,那上、下编的诸多内容中,还有很多是必须单列论述的,因为有中国特色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果真如此,整个理论体系的结构将会显得不大和谐。

五、新闻活动范畴为红线的结构模式

这是我在《新闻活动论》中提出的一种构建新闻理论体系的模式。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作为一个体系,需要有一个原理被提出并且贯穿在特殊的东西里面”,“全部被认识的东西必须也是作为一种统一性、作为概念的一种有机组织而出现”。他是针对哲学体系而言的,但我以为具有一般的方法论意义。在一门具体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应该有这样的体系意识。在学科概念系统中,发现能够统一整个理论体系的概念或原理,也就等于找到了一门学科自身的逻辑主线。

经过分析,我发现“新闻活动”对于新闻理论体系来说正是这样一个概念。因此,我以新闻活动范畴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以新闻本体论、新闻业态论、新闻关系论为基本板块,以专业或者职业新闻传播者的新闻(传播)活动为核心,建构了《新闻活动论》的基本架构,提出了一种新的新闻理论结构方式,其核心内容构成是:新闻活动自身,新闻活动主体,新闻活动对象,新闻活动媒介,新闻活动原则,新闻活动规律,新闻活动界限,新闻活动环境。

在我看来,人类新闻活动、新闻现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新闻理论研究的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并且在不断地变化、扩展,我们不大可能划出一个十分明晰的界限来。但新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还是相对稳定的,也是比较明确的,这就是:新闻、新闻传播和运行新闻传播的新闻业,将它们能够统一起来的概念是新闻活动。因而,新闻理论研究的对象范围可以简单地描述为人类的新闻活动,目的在于发现和揭示新闻活动的特征和规律。新闻活动这个范畴有着足以演化所有新闻活动内容的丰富内涵,也具有包容所有可能新闻现象外延范围的能力,这也大概是我用新闻活动统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根据。

另外,我们可以对新闻理论关涉的范围做狭义、广义的区分:狭义的新闻理论就是关于“新闻”和“新闻传播”的理论,可以称之为新闻本体论;广义的新闻理论则不仅包括新闻本体论,还包括新闻传播业理论(可简称为“新闻业态论”)以及新闻关系理论(指新闻业、新闻传播与整个社会环境、社会主要子系统关系的理论)。学界目前理解的新闻理论,主要是广义意义上的新闻理论。事实上,就目前具有的各种新闻理论体系来看,不管具体的体系如何结构,讨论的问题基本上都可以划归到这三大板块中去。因此,可以说,我是在板块结构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其实,我在《新闻理论教程》中。实质上还是按照板块模式结构新闻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的。

六、不大追求体系的结构模式

就国内出版的新闻理论教材、专著来看,还有一些著述似乎不刻意追求什么体系,只是大致把新闻理论应该讨论的基本问题按照一定的顺序做了排列。一些侧重新闻理论的概论性著作大都如此,因为它的任务不在构建什么体系,而在于介绍基本的新闻学知识、概念和观点。

还有一些作者可能在构架新闻理论内容时,有自己对理论体系的特别设想和理解,但呈现出来的作品却很难让人看到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对此,我们也只能将其归人无体系的结构模式中去。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5篇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金钱在社会上杠杆力量的加大,造成了一些新闻人对于新闻价值与人生价值观方面的重大迷失,使得有些人在金钱的诱惑面前不仅把握不住正常的新闻价值标准,而且连基本的做人的准则也被顷刻打倒。最典型的就是山西繁峙矿难中,竟有11名记者被买通。两万元加一个金元宝到最低只有五千元的贿赂,就把这些新闻人的眼睛全部遮蔽,这使得他们在放弃了尊重新闻价值的同时,也连着他们的人生价值全都发生了严重倾斜。这些记者首先是因为偏离了新闻人的最根本的“人的价值”,自然也就无法正确地把握好新闻价值,这无疑是一个因果互动、连锁发生的问题。

在此,笔者提出“大新闻价值体系”的观点,在传统新闻价值体系中引入了“人的价值”之内涵,使得专业新闻人在理解和认识新闻价值的时候,能够同时与自己的人生价值发生联系,以便在新闻从业过程中严格地走好自己的专业和人生的每一步。

所谓“大新闻价值体系”,其基本构成是这样的。

首先是对“新闻价值”内涵的分层理解。第一层次的“新闻价值”,就是把“新闻”作为一般的新闻活动以及整体的新闻事业,来看取它对于人与社会的有用性,即从“事物的用途或积极作用”②这样的“价值”意义上把握“新闻价值”;第二层次的“新闻价值”,即从具体的传播过程角度,把“新闻”作为一个个单个的和个别的新闻事实,来看取它们所特别具有的符合新闻标准且能够加以传播的“特殊素质”,这一层次的理解实际上是把以往“素质说”和“标准说”③的观点揉到一起而得出来的;第三层次的“新闻价值”,则是把“新闻”作为经过新闻人(传播者)的采集、加工之后,制作出的新闻产品和特定媒介,来看取它所具备的能够进入市场流通的“交换价值”。要全面理解新闻价值,必须首先从这三个大的层面上加以把握。而在这三个大的层次之中,还可以细分出许多更小的意义层次。这就是“新闻价值”内涵的极端复杂性,或者也许应该叫作意义丰富性。

这三个层次上认识和解释新闻价值,其所包含的意义完全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之间有着非常严密的逻辑关联。首先就第一层次的意义而言,强调了新闻对于人和社会的有用性。因为归根结底,任何事物的价值衡量与判断,都最终是要以人的需要为依据的。所谓“价值”,任何时候都首先是指事物服务于人及有效于人的程度。所以,我们在考虑新闻价值的时候,也不能不首先从整体和宏观的层面,来关注新闻对人与社会的最基本的有用性。新闻具有了这样的价值,才有了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也才具有了作为新闻价值的最大和最根本的前提。其次,就第二层次的意义来说,是对于新闻价值在应用层次上的具体化。最后,在现代社会,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被职业新闻人和媒介机构制作成新闻产品,要通过具体的媒介和载体进入流通和传播,而最终实现新闻价值,这就很自然地又同时产生了它的商品的交换价值。

在大视野下的新闻价值的理论体系中,如果要把这样的理论体系建设得更加充分完美和完善,还必须引入一个“人的价值”的观念。因为,新闻活动归根结底是人的活动,新闻价值的判断也最终是以人为根本的立足点和出发点的。作为新闻人,在追求新闻的价值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这样的逻辑关系中,可以这样理解新闻人的价值与新闻价值二者的关系:

(新闻)人的价值:新闻价值(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单个新闻价值:总体新闻价值(二者为正比例关系)

总而言之,对于一个新闻人来说,最终的人生价值的实现无疑是要通过自己所做的新闻作品的价值来体现的,而他所做的全部新闻的价值,又必须是由一个个单独的新闻作品和媒介产品综合起来实现的。作为职业的新闻人和传播者,要更好地树立新闻专业主义思想,不能不时时想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新闻,都联结着我们自己的全部人生价值。所以,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新闻事件,做好每一个环节上的新闻工作。如此以来,新闻价值的实现,就直接联系着每一个新闻人的主动自觉的价值追求。而这种对于新闻价值的自觉追求,又植根于每个新闻人的更高的人生目标。在这样的一种更为开阔的价值体系中,不仅为新闻活动和新闻事业做了更清晰的定位,而且也使得新闻传播主体更加明确了自我个体在这一事业中的地位和意义。这对于更自觉地做好新闻工作,显然就具有了更加实际的理性引导和情绪激励作用。

(作者分别为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保定日报社记者)

注释:

①(美)罗兰・德・沃尔克著、彭兰等译:《网络新闻导论》第2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②《辞海》(上)第50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版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6篇

>> 关于新闻策划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闻内容的策划与分析 关于新闻策划的几个问题 关于新闻采编策划的几点理性思考 关于对台广播新闻策划的几点思考 新闻策划:新闻行进中的策划 新闻策划的力量 关于加强水利主题新闻策划报道的研究与思考 “新闻策划”和“策划新闻”的含义和区别分析 新闻策划与策划新闻的联系与区别 新闻策划的制胜技巧 浅谈新闻策划的价值 浅论报纸的新闻策划 新闻策划的生动实践 创意:新闻策划的灵魂 新闻策划的导向功能 走出策划新闻的误区 分析新闻专业期刊的总体策划与栏目策划 浅论电视新闻策划的作用 浅谈专题新闻策划的实践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5]郑会(2006年3月6日),“试论新闻策划的独特性”.引自:人民网,.

[4]赵振宇(2000),《新闻策划》.湖北:武汉出版社.

[6]李良荣(1999),《新闻学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7][8][9][10][11]甘惜分(1993).《新闻学大辞典》.河南人民出版社.

[12]李本乾(2006年10月20日),“‘新闻策划’的界定及性质”.引自:.

[13]陈瑞昌(1997).“我看新闻策划”.《新闻记者》(5):24.

[14][15][17][18][20]CNKI知识元数据库.引自:http:///WebForms/WebDefines.aspxsearchword=%e6%96%b0%e9%97%bb%e7%ad%96%e5%88%92

[16]熊忠辉(1997).“‘新闻策划’提法是正确的”.《新闻知识》,1997(3).

[19]蔡雯(1997).“对新闻策划的再思考”.《新闻战线》(9):30.

[21]曾伯炎(1997).“新闻岂能导演”.《新闻界》,(6):24.

[22]卢荫御(1996).“‘新闻策划’现象初探”.《新闻纵横》(1):21.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媒体新闻融合整合嵌入式

随着媒体的跨媒体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深化,要求记者在报道的时候采取多媒体报道手段,有人就此提出,同时完成文字、录音、摄影和摄像等多媒体报道任务将是对未来记者的要求。

新闻媒介的这种变化,正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日益提高的需求。在网络时代,单一形式的新闻信息服务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与此同时,整合不同种类媒介的新样式——多媒体新闻广受欢迎,并将成为“新世纪新闻的主流传播模式,也将成为新闻媒体新的经济增长点,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误区,认为多媒体新闻等同于网络新闻。诚然,多媒体新闻更多的是出现于网络环境当中,或者说现阶段的多媒体新闻是以网络作为主要与阅听平台的,但多媒体新闻绝非网络新闻这么简单。本文将从多媒体新闻的定义、特性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对多媒体新闻的编辑进行探讨,并提出嵌入式多媒体新闻的概念。

一、什么是多媒体新闻

提起多媒体新闻,人们难免会将其与图片新闻、音频新闻、视频新闻,甚至动画新闻等媒体新闻表达形式联系起来。多媒体新闻包括上述新闻形式,但不仅仅是这些新闻形式的简单相加。

在此,我们又必要首先来廓清多媒体新闻的定义与内涵。

国内学界有关多媒体新闻的定义不少,但多数只是表述方式的区别,在内涵上没有本质的不同,本文采用孙宝传教授有关多媒体新闻的定义。孙宝传撰文认为,广义的多媒体新闻,是指能在网络上传送的、经数字技术处理的、用两种以上媒体形态同时地、统一地表达的新闻。狭义的多媒体新闻,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在网络上的传播功能,以区别于用CD—ROM等形式储存与播放的电子信息产品;二是具有多种媒体形式的有机“融合”的功能,以区别于将几种媒体形式简单“拼凑”而成的“拼盘”新闻;三是要具有一定的交互功能,以区别于受众只能被动接收的传统媒体模式。

根据多媒体新闻的上述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多媒体新闻的基本特性。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媒体新闻,具有网络新闻的最基本属性,但同时又具有其自身的突出特点,有学者将多媒体新闻的特点归结为融合、链接、交互、共享,笔者认为,将多媒体新闻与其他网络新闻区别开来的最本质特征是“融合”。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网络传播的特点。

网络媒体作为新兴的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表现出大家普遍承认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是: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共享性等。基于这一论述,我们认为,多媒体新闻的最本质特征是融合。

“融合”不是“凑合”,一字之差,却道破了多媒体新闻的“天机”。《网络新闻导论》一书的作者罗兰·德·沃尔克指出,多媒体手段不应该是砖块,而应该是水泥。也就是说,在多媒体新闻中,多媒体手段应该浑然一体地融合在一起。

“多媒体报道不同于你以前采访、编辑与制作国的任何报道。一开始,你必须考虑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会怎么做这个报道,但随后又要把这些媒体的做法抛在一边。你必须用一种全新的、开放的观念来设计自己的报道。”罗兰·德·沃尔克的这段话,清楚表明了这样一个概念,即多媒体新闻并非传统媒体报道的简单相加,不是一道新媒体“拼盘”,而是不同新闻样式的有机融合。

所谓“融合”,就是根据新闻内容,调动不同新闻形式的优势,加以有机配合和互补,比如,浏览新闻图片时配以画外音,观看视频新闻时跟进文字报道等,更充分调动受众的五官感觉能力,以达到生动形象、真实可信的新闻效果。

二、多媒体新闻的样式

“一个多媒体报道,可以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仅仅比内容提要稍稍详细一些,它只是提供一个大概的故事梗概,以便让受众决定他是否还想了解更多;第二层,主要将梗概层的内容展开;第三层,允许受众深入到报道中,并可以获得他们希望得到的更多有深度的信息。”

按照罗兰·德·沃尔克对多媒体新闻样式的这一界定,我们可以设想这样来报道今年春运期间发生在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冰雪灾害对春运造成的巨大影响。

首先,我们给出一个新闻的由头,通过标题或内容提要、有选择的图片对这场罕见的灾害进行总括性的描述,以引起受众的关注。在这一层中,我们要提供滚动的动态信息,即时地向受众传递天气及道路、交通信息。同时,我们还得想办法让受众产生进入下一层的欲望,并通过链接提供进入下一层的人通道。比如,我们可以绘制一幅全国地图,让受众通过点击地图的相应节点进入下一层的内容。

在第二层,我们必须选取重点现场、焦点人物、主要事件进行深入的报道。比如说可以安排对一对年逾六旬的老夫妇在冰天雪地里步行120公里来到广州的采访、可以安排晚点85小时终于到达广州站的列车如何历尽艰辛的、还可以安排来自**湖南、广东视察灾情的现场报道,等等。在这些报道中,除了文字外,我们可以使用图片、视频和音频。

在图片的使用上,我们可以使用前方记者发回来的现场图片,包括趴窝的火车、汽车以及预告飞机航班取消、延误的告示牌,还有在风雪中的各种人物(救灾的、旅客及相关者、交通工作人员、政府人士等),这些图片的安排不能只是简单的堆砌或罗列,而应该根据图片的场景、人物、故事内容等因素,通过“推”“拉”“摇”“移”“叠”“化”等影视镜头切换的方式,用FLASH展示给受众。同时,可以配以现场声音、背景音乐等音频,以增强现场感,使受众如同身临其境。此外,还可以提供部分的救灾现场及交通现场的视频。

在第三层,我们需展开深度报道。这里我们要向受众提供完整的文本、音频、视频,可供下载,当然,还有更多的发自现场的图片。在这一层,我们还要为受众提供能引起人们深思的评论文章,同时,我们更要为受众提供互动的空间,如BBS、聊天室等。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对救灾及部分交通中断、旅客滞留的现场进行网上直播,以满足受众更深层次的需求。当然,我们还得为受众提供离开本报道的通道,以便于他们进行更深层次的阅听。

三、嵌入式多媒体新闻样式

以上我们所展示的多媒体新闻样式比较适合突发性的新闻专题以及重大的新闻题材,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层次复杂、链接繁多、所占资源浩大,同时需要比现在更为先进的技术,更大的传输带宽,也并非一般的网站所能够做到的。那么,在日常的报道中如何进行多媒体样式融合、以顺应时代潮流?

笔者在此提出嵌入式的概念,以期抛砖引玉。

嵌入式概念源自于目前大多数商业网站的广告与新闻捆绑的做法。国内的一些商业网站诸如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站的广告已经深入到主页、栏目、标题甚至具体的新闻页面当中。这些网站选择了一些“被点击率高”的新闻(一类是政治新闻,一类是煽情新闻)做母体,在其上捆绑广告信息。例如网易在每条新闻的正文里都捆绑了广告信息,网易的做法是在新闻正文里寻找或设置相关的字节,并将这些字节标示为不同颜色,只要鼠标在这些字节上面停留(无需点击),就会出现BANNER广告,如果受众对广告信息感兴趣,则点击这些字节就可以打开相关的链接。有学者将网易的这种广告捆绑形式称为嵌入式广告。

那么,在单篇的新闻稿件当中,我们是否也可以以类似于网易上述的方式来进行多媒体新闻的整合呢?笔者认为是完全可行的。

我们以上述的有关我国遭受冰雪灾害的多媒体新闻为例进行说明。

**视察广州火车站慰问旅客

1月30日7时30分许,广州火车站。淅淅沥沥的小雨挟着寒意下个不停,广场内外候车的旅客较前两天有所减少,旅客们来来往往,铁路职工和公安、武警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整个站场内外井然有序。8时10分左右,广州火车站开往南昌的L428次列车还有10分钟就要启程了。列车11号硬座车厢里的旅客突然发现****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走进了车厢,并亲切地慰问即将启程回家的旅客。车厢里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从车厢的这头走到车厢的那头,边走边亲切地和旅客握手,并关切地询问旅客在广州火车站的滞留情况。

**对大家说:“同志们!由于受恶劣气候的影响,湖南境内电网多处被迫中断,电力、铁路等部门正在奋力抢修!”**紧接着说:“请大家放心,我们一定能让大家在春节前回到家。”车厢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8时25分左右,L428次列车徐徐出站,**站在月台上目送列车,频频向旅客挥手道别。

这时候,工作人员递给总理一个扩音器。**左手握着扩音器对旅客们说:“最近我们国家的南部地区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冰雪灾害,使电路中断。大家回家心切,你们的心情我完全理解。”站在总理左前侧仅约两尺的记者注意到,总理说到这里有点哽咽,脸上显得很憔悴,但眼神却很坚定,很有神。

**接着说:“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现在正在恢复电网,电网恢复以后铁路就可以正常运行,各项工作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每天铁路开通的车辆都在增加,我们把本职工作做好,争取让大家早一点回到家里,和家人团聚!”全场再次响起欢呼声。最后**再次提高声音对大家说:“春节到了,祝大家新春愉快,合家幸福,谢谢大家!”说完,总理再次向人群频频挥手致意。

随后,**沿扶手电梯而上返回候车大厅二楼。在手扶电梯上,有记者问:“我们有什么措施保障旅客回家呢?”**坚定地回答说:“第一是修复电网,电网修复了,火车就能开动了。”(选自《广州日报》2008年1月31日,此处有删节)

比如说,我们可以在上面转摘的这篇新闻稿件当中设置一些字节(在上文加了下划线,以示区别),像湖南、广州、列车、火车、**说、广州火车站、电网、慰问等,受众只要将鼠标停留(无需点击)在这些字节上,就能出现相关的文子、图片(包括新闻现场漫画)、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文件,这样就省去了受众点击链接的时间,更主要的是可以通过这种形式将受众一直锁定在当前阅听的文本上,不至于因为太多的超链接而让受众在迷宫里徘徊,同时也不会因为需要长时间等待下载多媒体文本而吓跑受众。这种多媒体新闻的表达方式需要技术的支持,比如需要有跨媒体的技术平台,要实现文字、图片、音像数据的集中存储、统一调阅、互动编辑,记者采集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像新闻稿件,按照统一分类、统一格式存入数据库,编辑根据新闻内容的主题和富有创意的策划、调用和整合数据库中的各种类型的新闻素材。

注释:

孙宝传:《漫谈多媒体新闻——新世纪新闻的主流表达形式》,《中国传媒科技》,2003年第6期。

[美]罗兰·德·沃尔克着,彭兰等译:《网络新闻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一版,第12-13页。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8篇

围绕这个主题,我讲四个内容:1、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2、未来的发展趋势;3、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发展方向;4、传播学与就业。

一、传播学在中国大陆的现状

传播学七十年代传入我国大陆。那个时候,除了少数学者,一般人都不知道什么是传播学。进入80年代,更多的中国大陆学者开始对传播学发生兴趣。

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传播学研讨会,有上海复旦大学、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及《新闻战线》等单位共20多人参加。由于政治因素,在1983年,传播学被批评为“精神污染”,1989年以后,被批判为“不讲阶级斗争”,有人说,中国只能有宣传学,不能有传播学。

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了新一轮改革浪潮,促成了中国大众传播媒介的改革,使传播学再度受到关注。从1993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与相关新闻院系、研究单位合办的全国性传播学研讨会,成为每两年一次的全国会议,至今已开办了第八次。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来看,历经20多年,传播学在中国大陆可以说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八十年代是传播学的登陆期,两次都差点被赶下海。之后,仅十来年的时间,就召开了多次全国性会议,一次比一次规模大:人越来越多,研究的问题越来越广泛深入。第一次研讨会有点像搞地下工作,门口还要有人“把关”。现在开会已是大张旗鼓,堂而皇之了。

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不仅有大陆的大多数著名的新闻传播学专家,港台学者,还有不少外国专家,如日、韩、新加坡、美、英等国的专家莅临。不仅参加人数多,一共220多位,还有不少北京各大学前来旁听的硕士、博士生。地点则选择了最高学府清华大学,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担任会议主席。

这次传播学研讨会,无论从学术影响还是从社会影响来看,都是空前的。这次研讨会有十多个专题: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影视研究等。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我国现阶段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我认为这次研讨会是全国传播学研究现状的一种浓缩,真实地全面地反映了大陆传播学跨越式发展的现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从上述专题来看,大陆的传播学研究已经基本上完成了从引进到发展的初期过渡,并进入把传播理论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深化、丰富与力求创新的阶段。这就是大陆传播学发展的现状。

二、未来的发展趋势

研究传播学在我国大陆的发展史可以知道,大陆的传播学是依附于新闻学而发展起来的。它的引进得力于新闻研究工作者、高校新闻学者,特别是高校的新闻院系的发展,为它在中国的生根与发展提供了必须的人文环境与充实的物质基础。

直到今天,传播学都还归属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可见其与新闻学的密切关系。然而,随着传播学不断发展壮大,其独立性也日益明显地表现出来。从上述专题也可以看出,它正在自成体系。新闻与传播这样的框架已经无法适应传播学日益壮硕的身躯。

从美国的传播学来看,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众所周知,美国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或者说完善者施拉姆,从1943年起就是美国衣阿华新闻学院的院长。在美国,传播学依附于新闻学有近半个世纪,在90年代出现了一场大讨论。

大讨论的主题是:传播学、传播教育与新闻学、新闻教育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场讨论的背景是:“自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施拉姆成功开设第一个大众传播学的博士课程后,不到十年时间,施拉姆式的大众传播博士课程即风行全美国,在不少院校,是否是大众传播博士成为美国新闻院系任聘教师的标准。”[1]]传播学、大众传播学出现取代传统新闻学与新闻教育之势。

在1995年召开的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协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简称AEJMC)年会上,有人主张把新闻学融入传播学,把新闻学的课程和项目与传播学合并。

北达科他大学传播学院(Schoolofcommunication,UniversityofNorthDakota)院长兰娜·拉考(LanaR.Rakow)说:“我们的学生都是未来的传播者。”[2]当然,他们的观点也受到不同意见的质疑。理论上的分歧在教育实践上则表现为教师之间的摩擦与矛盾。

具有新闻实践经验背景的新闻教育者被称为“绿眼罩”,因为来授课的报纸编辑们头上常常戴着工作时用以摭挡眩光的赛璐珞绿色眼罩。

那些具有博士学位的传播学教授们则被称之为(Chi-Squares)。“凯平方”。所谓“凯平方”,又称“卡方”,是在传统定量调查中进行交互分析的最常用的检验方法。

“绿眼罩”们认为博士们的教学与研究过分依赖于统计数据和数据分析,因而用“凯平方”的戏称回敬他们的同事。著名的罗杰斯教授是站在“凯平方”一边的,“他认为,施拉姆的梦想是新闻教育不仅应该是传播学者人才荟萃或独处的地方,而且应该排除新闻学者。他甚至希望这些课程的名字应该改‘新闻学’为‘传播学’”。[3]总的说来,传播学者——“凯平方”们占了上风,“如今,美国大部分大学都有一个传播学院或传播系,传播学研究与教学机构成为了美国高校内发展最为迅速的院系或学科点之一。”[4]

在美国开展的这场关于传播学与新闻学关系的大讨论,一方面反映了传播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适应信息时代,必然要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大趋势;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在传播学发展过程中,如何正确处理新兴传播学与传统新闻学关系的重大问题。

在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也重点讨论了这样的问题。讨论的激烈程度不像美国的学术界。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也没有“绿眼罩”和“凯平方”之分。但是,可以看出,传播学在中国的革命正在进行,大陆的传播学正在缩短与国际的差距,只不过这种变化是以东方的中庸、平和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的。

三、传播学教育的问题与学科发展

1997年6月,新闻传播学被国家教委确定为一级学科。

到1999年,据国家教育主管部门统计:我国普通高校中开设全日制新闻本科专业的院校已有55所,专业点88个,硕士点30多个,博士点4个,在校学生9000多人。

2002年,在深圳召开的教育部新闻教育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公布,全国新闻传播学专业点已经达到323个。

有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近400个院系专业点。设有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院达到25个,其中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在校生达到十万人之多。[5]

仅从在校生人数来看,三年时间就增加了十倍多,可见新闻传播教育发展之快。但是,应该看到,传播学作为新闻传播学下面的一个二级学科,发展是受到局限的。尽管传播学教育在软硬件建设方面发展都很快,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复旦大学丁淦林教授将传播学的基础建设的缺口概括为“四大障碍”[6]:学科有待规范;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界限不清;以系列教材为代表的基本建设不足;师资数量不足、配套困难。

“新闻传播学”这个概念限定了这样的现实:中国大陆的传播学研究与新闻学研究呈现出一种“胶着的状态”[7]。这种现状导致了传播学教育与传统的新闻学教育相类似:在课程设置上,以大众传播学相关课程为主要内容;在专业设置上,以媒体的性质区分教学与研究领域的做法非常普遍。“传播学研究对象的新闻学化,因而导致传播学教育相应的新闻学化或大众传播学化”[8],而同时,传播教育的新闻学化,又加剧和加固了传播学研究的大众传播化。

传播教育的新闻化和大众传播化使“传播学自身的学理教育”也走向新闻传播专才教育和大众传播技能教育,不能满足学生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全面学习传播知识的要求。

对照美国的传播学教育来看,美国教授范围最广的传播学内容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和国际与跨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开设的主要课程有应用传播、传播教育、传播理论、家庭传播、社会性别传播、健康传播、国际与跨文化传播、人际传播、语言与社会互动、大众传播、组织传播、表现行为研究、政治传播、公共讲演、公共关系、修辞批评、符号学、小群体传播、视觉传播、法律传播、言语传播等。

由此可见,美国传播学教育已经基本摆脱了与新闻学教育的胶着关系,建立了以社会学为依托,在加强社会科学理论素质的培养的同时,又注重实际业务技能培养的教育模式。

从日本的传播教育来看,日本奉行的是通才教育理念,这与日本高等教育的整体理念吻合。他们认为高校新闻传播专业应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新闻伦理及思想、新闻传播史、传播内容的分析与解读等有关基础性理论知识和通用性、工具性研究方法的内容;而有关新闻的采写、节目的制作以及媒介企业的经营等技术方面的学习则被认为不必太注重。2003年对在高校传授新闻传播学课程的教员和媒体从业人员所进行的调查表明,日本传播教育者对这一理念认同程度较高。

台湾地区自1991年以后,每年至少有一所传播相关院系成立,且以传播新科技类、视觉传播类、管理类、艺术类为主,其基础课程的设置趋向专业性、技术性。从传播学核心课程“传播理论”的课程内容来看,主要仍以介绍西方国家传播理论为主,迄今还很少有以本地区传播研究为基础而写成的传播理论教科书。由此可见,台湾地区传播学科的发展有广义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影响,但受到传播科技的影响更大。

从以上三个地区传播教育来看,都是围绕这样两个问题展开的:一是传播教育与传播研究的关系;二是传播教育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假如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不断被拓宽的话,传播教育自然而然也就向广义社会学的方向靠拢;同时培养具有通用性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将作为传播研究的要求,成为传播教育的任务。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传播教育的方向必须顺应时代的变化,符合实际需要。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传播素质以及丰富的沟通能力,才能在未来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胜出。

从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的专题分类来看,新闻传播实践的传播学研究、媒介使用与效果研究、媒介文化研究、媒介产业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新闻教育传播研究、影视研究等大众传媒、新闻学方面的内容很显然仍占很大比重,但传播学理论研究、传播学本土化研究、政治传播研究、国际传播研究、传播与危机公关研究;新媒体研究;文化与跨文化研究等社会学角度、传播新科技类的传播学研究也占到了相当比重。在新闻传播教育的专题讨论会上,不少学者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传播学学科建设思想,对于传播学科的规范、内涵、传播教育的理念及教学,传播基础课程的设置等,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从新闻与传播学教育角度来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是这次会议讨论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

一种是融合论。有学者认为,在现在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中,新闻学、传播学是分开的,因而“新闻理论”仍然还是单独的课程,传播学理论则是另一门课程。

而现实的大众传播业,早已从传统的印刷媒介扩大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短信和其他新型传播科技手段了。传统的“新闻理论”,理论色彩较弱,难以容纳现实情境。传播学被引入我国新闻教学领域以后,经过二十多年的磨合,许多传播学的理论假设和研究方法不知不觉地成为新闻理论研究的一部分。

传播学的经验主义量化分析方法,也无形中成为新闻学研究的普通方法之一,不再显得新鲜了。实际研究中,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的融合已经成为现实,很难区别二者了。

与传播活动相关的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例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法学、当代文论、经济学等等,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理论的研究中。因此,持这种看法的学者认为,下一步我们需要做的是改变现在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不再让新闻理论与传播学理论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融合为一种新的能够说明实际的理论体系。

另外的一种我把它概括为“一级发展论”。即传播学包容新闻学,发展为一级学科的主张、言论。持这类看法的学者认为传播学融入新闻学,是不可能的。因为,从学科体系来说,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与现象的大系统,而新闻学严格来说,只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此外还有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等等子系统。传统的新闻学与新闻教育表现出职业训练的色彩较浓,而理论色彩淡薄。传统的西方新闻理论除了新闻价值理论、新闻自由理论之外,几乎无理论可言;我国的传统新闻理论仅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喉舌理论、党报理论等,但是总体上仍显得十分单薄。

而传播学中关于传播者的研究、关于媒介的研究、关于受众的理论、关于传播效果的研究等,大大扩展了传统新闻学的关照视野、提高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高度、丰富了传统新闻学的理论观点。

传统新闻学的研究方法也十分有限,主要是文献研究法、阶级分析法等;而传播学中有关抽样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受众调查等科学研究方法,大大增强了传统新闻学的科学研究手段。因此,只能是新闻理论借助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研究方法,结合新闻实践的实际,构建新的新闻传播理论,形成传播学体系中的一个新的子系统;而不可能是传播学与新闻学揉合到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这就像大系统不可能融入到子系统去,形成一个新的系统一样。总之,是传播学指导、充实、丰富并改造传统新闻学,使之成为一个适应时代需要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则应该发展成为一门“一级学科”。

传播学研讨会,顾名思义,当然是以传播学者为主的大会。从事新闻编辑出版工作的“绿眼罩”们不多,虽然大陆的“凯平方”队伍并不十分纯粹,他们中的博士帽并不是很多,也有从新闻业进入传播学课堂的。但是,在这样的“传播环境中,“一级发展论”肯定是占上风。

因而,传播学未来发展的两极趋势观受到研讨会的重视。这种两极观认为,大陆未来的传播学有可能向“基础传播学和专业传播学”“两极同时发展”:

一极是发展成基础学科、甚至包括基础教育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统称为“基础传播学”。主要课程将包括《传播概论》,内容涉及传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等;《传媒概论》,内容涉及人们如何正确地认识传媒、运用传媒等;《传播技能》内容涉及口头传播、文字传播、电视传播、电脑操作和网络传播等现代基本传播技能。

另一极则是发展成专门学科,不仅在新闻传播、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网络传播、公共关系和广告等领域深入发展,还将开辟诸多专业领域,其中主要有:政治传播、经济传播、科技传播、文艺传播、卫生传播、体育传播、宗教传播等。[9]

四、传播学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就业

传播学的发展趋势和传播学教育的学科发展问题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将来,更直接点说,关系着今后的就业问题。预计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可能不太好。据有关资料,明年将有340万大学生毕业,乐观一点估计,一次就业率可能达到70%。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有30%,即约有102万人可能落实不了工作。在这部分人中,考研的大概占30%,就还有70来万人找不到着落。

从新闻传播专业来看,形势可能要好一点,但就业压力也很大。之所以压力大,因素有两个,一是我们前面讲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在科研与教学上的胶着状态,决定了我们新闻传播专业的培养目标还仅仅停留在培养大量的新闻专业毕业生上;二是我们的体制直到今天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转变,大众传媒仍然在社会中处于较特殊的地位,学生大都把将来工作定位于报刊社,广播、电视台,出版社等新闻出版单位。

实际上,这些单位容纳不了这么多人。有六成多点的毕业生能够如愿就很不错。随着新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大多数的新闻传媒都将走文化产业的道路,在对新闻人才的需求上存在较大的变数。

如果我们还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奉行通才教育理念的日本的情况可以参考。据一份调查显示:日本高校新闻传播专业870名希望进入媒体工作的学生中,进入媒体工作的只有196名;以报社为例,虽然有89名学生选择希望去报社工作,但是实际进入报社工作的学生只有27人。

传媒为什么不能接受更多的人,因为它们还有其它的需求。以日本五大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读卖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产经新闻)为例,每年招收的从业人员中,有不到20%来自于在校期间学过或接触过新闻传播方面知识的高校毕业生,其余的则来自于不同学科,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的毕业生。从中国的电视行业来看,在80年代甚至90年代中期以前,活跃在中国屏幕上的著名主持人、播音员多为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生,此后的若干年来,各个电视台广泛吸收其他学校其他专业的毕业生,甚至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的办法,在民间广泛地选拔主持人,经过几年的实践,它们中许多人表现不俗,甚至有些人还认为他们比起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毕业生来,成绩更为突出。上述这些情况说明什么问题?说明在新闻学与传播学胶着的状态下,新闻传播教育更多的倾向教授陈旧的、僵化的理念和呆板的新闻表现手段与形式;而新闻传播的内容,无论是人文的,还是科技的都无力很好地提供给学生。因此,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先天不足的。

这种不足的表现首先是对诸如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社会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专业知识缺乏基本了解,有的甚至是无知;其次,是不懂针对不同知识与信息的特点或者说特性进行传播的方式与技艺。

而来自于不同学科的毕业生在新闻传播实践活动中,不仅能够很快地掌握工作需要的某种新闻传播手段,而且能够在专业方面很快成为行家。通过在电视上举行大奖赛选拔人才的办法,更是为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民间传播人才开辟了通道,使他们能够越过新闻专业的壁垒登上令学子们羡慕的传播舞台。

这类现象随着传媒产业化,人才市场化将会越来越突出。如果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还仍然固守老一套的教育模式,我们的学子仍然以学校教授的“新闻学概论”、“广播电视概论”“报刊编辑学”、“新闻写作”、“新闻采访技巧”、“编辑学通论”之类教材为满足的话,一些人被排除在新闻传播领域之外是不难想见的。

如果这些人再不学一些基本的传播沟通知识,习得一些社会传播的技能,更无法适应社会的选择。北京大学的学生卖肉,学非所用,从某种角度而言,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关注度不够;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是学人欠缺与社会沟通的能力:让社会认识自己的能力,把自己推介到能够发挥专长的工作岗位上的能力。现在的新闻传播专业,特别是本科专业,很有可能培养出一批“高不能低不就”的“特殊人才”,传媒业进不了,机关单位进不去,到企业去吧,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干个体吧,不知道做什么,怎么做。

传播学“一级发展论”的出现,预示着我国大陆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胶着状态将发生改变,传播学将在更广阔的领域发展,从依附于新闻学到发展为一门包容新闻传播在内的系统的学科体系。这一体系对于新闻学来说,不仅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基础理论,而且能够丰富新闻学的社会传播手段,使学生习得专业传播技艺。在他们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有更多的回旋余地。在进入传媒业时,能够以传播学为底蕴,奠定自己高于其它专业的竞争基础,同时又能参与选拔竞争,以专业传播者的角色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民间传播人”角逐。退一步说,即使不进入传媒,在其它领域,如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大胆地从传播的角度切入。如在政治传播、经济传播、文化传播、教育传播、艺术传播、科技传播、公关传播等领域都可以以传播为桥梁,进入之后逐渐成为相应领域的行家。

从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来看,就展示了这样的前景。2004年复旦大学调整了课程设置。

专业必修课程20门(48学分),有: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业务通论、中外传媒发展史、传媒法规与政策、传媒伦理与道德、传媒英语、媒介与社会、跨文化传播学、人际传播学、组织传播学、公共关系学、传播学研究方法、当代国际传播、新媒体传播与发展、媒介经济理论、媒介经营与管理、网络新闻传播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新闻业务、网络媒体内容制作。

专业选修课程20多门(16学分),有:舆论学、社会学导论、社会心理学、视觉传播、政治传播、危机传播管理、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管理学导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报刊发行管理、收视率分析、期刊编辑与出版、媒介市场策略、媒介娱乐产业、动漫产业、高等数学D、统计学、市场调查方法、网络基础技术与应用、网络安全与法制、电子商务、市场营销学、整合营销传播等。

从上述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除了传播学基础理论(含研究方法)的教学以外,学校把与社会实践的结合,放到了突出地位。传播学教育的定位更有利于高瞻远瞩,面对社会的广泛需求培养人才。

复旦大学的设想是:今后传播学系毕业的学生除了能够从事与新闻传播业务(含传媒新科技技能)有关的工作以外,还要具备良好的传播素质、丰富的社会协调和人际沟通能力、宽泛的知识结构和国际(跨文化)视野、以及高超的信息分析和媒介(含公司)管理能力。传播系学生不仅要适合大众传播行业,网络,新兴传播媒体、广告公关公司、跨国传媒集团、媒介产品制作公司、政府机构以及大中型国有、民营、跨国公司都应该是他们展示才华的领域。

为实现这样的目标,教材改革已开始,计划先期推出12本,内容包括传播学导论、大众传播通论、跨文化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公共传播、说服传播、人际传播、商务传播、倾听、电子传播导论、采访与传播。复旦大学传播系的改革,从构想来看,是宏大的,要达到预想的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从我国大陆来看,在传播学研究与教学上,复旦是走在前面的,很多院校的研究与教学还处在20世纪末的状态。

这种状态是不会持久的,站在潮头的复旦,在传播着排除“不确定性”的明确信息:变革是必然的。对于我们学习传播学的学生来说,适应这种变化也是必然的。

如何适应,不是坐着等待传播教育的改革,期盼全能老师的出现,期待“葵花宝典”式的教材问世。如果在这样的状态下毕业,在毕业的那一天,也就宣告自己退出在传播行业的竞争了。

第一,你没有面对市场,适应市场的能力;第二,你也没有和师弟师妹们在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资本。处在改革时期的学子,很难享受到完整的改革成果,却必需在改革之后的环境中参与竞争。怎么办?唯一的、积极的办法就是与改革同步,以改革的理念指导自己的学习,把本科生的学业按研究生的方式来完成。

说明白点,就是要改变惯用的高中时期的思维方式,不要坐等老师来填鸭,要善于从改革的大趋势中,找准方向,为自己的学习定位,在完成基本学业的同时,围绕自己的定位,寻找知识,学习知识,积累知识。在积累知识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把学习和研究问题结合起来,做出成果,力争在毕业时就成为一个适应新形势的传播学人,一个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在各项社会工作中从事实际传播工作都能够表现卓越的优秀人才。

在座的传播专业的同学们,你们选择了一个尚不完全成熟的专业学科,但这个学科是信息化社会中发展前途、就业前景最为光明的学科之一。

它的不成熟,为你们提供了机遇,作为新兴学科由不成熟到成熟,你们是第一批见证者,作为信息社会大陆传播专业真正专业化的毕业生,你们是幸运者,也是专业传播者大军的先行者。

为此,你们应该付出更多的努力。20世纪八十年代进入大学的“老三届”中,多数是“不足月”的中学生,恢复高考以后的大学,无论是在“软件”还是在“硬件”上也都不能和今天相比。就是在自身条件和教育环境都存在一定问题的情况下,他们通过学校教学与在校自学,成为了的新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一批学子,成为了医治社会创伤的主力军。如果你们能够像他们那样,更主动地学习。到时候你们的辛劳换来的将是社会的拥抱与赞赏。

预祝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前程!

注释:

[1][2][3][9]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7]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5]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转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6]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所作的主题演讲,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8]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转引自李双龙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明安香:《关于传播学学科发展前景的探讨和展望》,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2、李双龙:《中国传播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境外传播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3、朱光烈《开倒车:我的教育改革理念和设想》,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论文。

4、吴廷俊、舒咏平:《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中国传播教育发展新思路》,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暨CAC/CCA。

5、童兵、高金萍:《21世纪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趋势初探》,《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5卷第1期。

6、张国良:《现代大众传播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

7、熊忠辉、王晓梅:《当前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特点、问题与趋势》,中华传媒网。

8、丁淦林:《中国大陆的传播教育》,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云南丽江)。

9、翁秀琪,《台湾传播教育的回顾与愿景》,传播学论坛(/)“教育传播”专栏。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新媒体 新闻专业主义 新闻报道

2012年底,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新闻和“89天婴儿死亡”事件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一些新闻媒体的表现也引发人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新思考。面对新媒体时代错综复杂的传播环境,我国的新闻专业主义面临坚守的困境。如何创新方法,回归新闻专业主义精神真谛值得学界和业界认真思考。

一、新闻专业主义概述

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源起于美国,学者盖伊・塔奇曼认为它产生于19世纪90年代。①西方新闻专业主义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47年以哈钦斯为首的新闻自由委员会报告《一个自由和负责的新闻界》正式提倡媒介专业化。②

学者普遍认为我国最早在20世纪初便有了新闻专业主义的萌芽。新闻专业主义有两大核心理念:一是客观新闻学,二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③它尤其强调新闻业的职业规范和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当今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我国新闻专业主义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和新变化。

二、两则医患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失守争议

笔者认为,考查这两则新闻报道是否出现新闻专业主义失守需还原报道过程本身。可将事件及报道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报道前期,分析媒体对事实与议题的选择与加工;二是报道后的舆论期,主要考查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升温的正向或质疑舆论。

1、央视“最美乡村医生”报道

(1)报道前期――新闻事实欠全面。12月8日、9日,央视《新闻联播》“走基层・寻找最美乡村医生”新闻中播报新疆特克斯县乡村医生送小孩就诊的故事。随后,该新闻引起众多网民质疑。但最终在网民的主动寻找证据进行解释中该新闻真实性得到证实。

回溯该事件的产生和央视的报道,不难发现在某种程度上,央视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欠全面。受众因为存在地域和知识背景等的差异,对新疆特殊地势并非都熟知,而新闻中并未对此做附加解释与说明。

(2)舆论期――遭遇质疑时的解释缺失。报道出现后,有网民对新闻事实提出质疑,而面对众多质疑央视并未直接回复。随后特克斯县外宣办主任田浩称出现质疑的原因是网民对新疆不了解而产生误解,新疆山友救援队长杨军10日发微博证实田浩的说法并在微博上公布了相关示意图。整个舆论期可概括为“网民质疑――央视沉默――网民求证――央视沉默”,央视在报道遭遇质疑过程中的一定程度上的“失语”表现使人们开始怀疑其新闻专业主义的实际践行。

2、“89天婴儿死亡事件”报道

(1)报道前期――事实未经核查。12月15日中午12时左右,在盐城市射阳县射阳港桥十字路口,发生一起严重车祸,23岁的母亲当场死亡,89天的男婴巴成轩被紧急送往射阳人民医院抢救,但最终死亡。12月18日人民网发题为《男婴遭遇车祸受伤送医 医生以先挂号为由拒急救》的报道,而后许多媒体和微博大V纷纷转发和评论。但男婴死因到底如何,众多媒体缺乏对新闻事实的深入核查与挖掘。

(2)舆论期――主动判断缺失。事件升温期,许多媒体、微博大V不经核实直接转发和评论,评论言辞也相当吸引眼球,诸如“躲过车祸躲不过‘挂号’”、“医生态度冷漠”等。网络舆论纷纷倾向于批评医生、惋惜男婴之死。而后,12月22日,新华社快讯新浪官方微博发消息称医院监控视频显示伤者到医院一分钟后被送入CT室,并附上视频,网络舆论转向同情和赞扬医生,批评众多媒体。

整个舆论期可概括为“人民网报道――媒体、微博大V转发――网民批评――新华社快讯辟谣――网民批评”,网民的评论是紧随相关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的。该事件报道的争议点集中于相关媒体和微博大V在转发和评论过程中对事实真实性的主动判断缺失。

三、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面临困境的原因

通过分析上述两则新闻报道中的新闻专业主义失守争议,不难发现新媒体时代尤其是微博传播环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面临着困境与挑战,笔者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零时间差的信息生产对新闻时效性的重新定义

新媒体尤其是微博的信息生产呈现的是零时间差的状态,信息载体永远处于不断变动的链条之中,信息生产和传播处于碎片状态和“未完成状态”。④新闻报道呈现的是一种“全时性”传播。在某种程度上,它重新定义了新闻时效性。因此,媒体在时效性方面承受更大的压力。

2、公民记者成为影响新闻场域的新兴力量

根据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新闻专业主义可看作是第三类场域,即通过新闻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的高度概括出来。⑤

在新媒体时代,公民记者参与新闻场域,职业新闻人不再是唯一的新闻生产和传播者,传受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周老虎事件”、“70码事件”在网络首发给职业媒体和新闻人的身份危机敲响了警钟。面对此种情况,众多媒体在重大事件中极力抓住时机重建媒体权威与重塑形象。

3、新媒体浮躁氛围下寻求存在感

新媒体时代,媒体不得不寻求存在感而实现自身利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两种浮躁心态:一个是预设立场,二个是站队思维和道德优越感,而这与新闻专业主义中的客观性原则相悖。在新媒体传播自由开放的语境下新闻真实更易遭到质疑、新闻公正也更易受到利益的裹挟。

“最美乡村医生”报道中,由于央视《新闻联播》特殊地位以及医患关系这一敏感议题,人们容易将此新闻与宣传及政治利益联系起来,认为其预设了官方立场而怀疑其客观性与独立性。而“89天婴儿事件”中众多媒体和大V未经事实核查与判断而直接转发和评论则是典型的站队心理。医患关系中患者是弱者角色,医生是强者角色,媒体以一种弱势群体的视角来报道更能实现其道德优势感而搏得该群体的认同,扩大其影响力。

四、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重构路径探究

新闻专业主义在新媒体时代面临着坚守困境、解构危机,新闻业需认真审视当前的传播环境,探究出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路径。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向度着手:

1、传媒业:全面转型过程中摆脱公众干涉

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理应以传媒业的全面转型为前提,但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转型过程中真正做到保持独立操守。新媒体时代,受众地位和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公民通过互联网行使监督权的意识明显加强,网民情绪化和个人化倾向也极易扩散。笔者认为,保持真正独立操守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深入挖掘事实。媒体需在核实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深入发掘新闻事实,综合分析信息,引导受众深入思考,承担媒体引导公平正义的责任。

2、职业新闻人:身份重构过程中把握新媒体互动场域

新媒体是一个互动场域,在这个场域里内容呈碎片化、传播过程呈裂变式,不同的主体参与其中交流意见与思想、表达个人情绪。职业新闻人要在新媒体互动场域中实现新闻专业主义,关键是要进行身份重构,重新定位和强化自我角色。

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洞理论认为,两个网络行动者之间的非重复性关系为结构洞。⑥通过这个结构洞,行动者可以建立起更多的网络关系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新媒体的互动场域中充满了大量的结构洞和“弱连结”。⑦因此,在这个互动场域里,职业新闻人进行身份重构首先要做的是充分把握新媒体互动场域,利用这种结构洞和弱连结关系来实现重构权威身份的目的。其中,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使自己成为新媒体意见领袖,使用专业知识去衡量和判断网络传播的信息与行为,正确引导舆论,最终实现身份重构,践行新闻专业主义。

3、新闻价值标准与伦理:重建过程中的原则回归

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趋向于全时化、互动性,众多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轰动效应,为了争抢第一时间而忽视了最基本的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伦理。

新闻价值标准强调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接近性等,笔者认为,这些新闻价值要素有着最基本的前提,即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新闻伦理强调的是新闻报道中应秉承人文关怀、道德与人性。近年来,诸多新闻报道出现对当事人隐私侵犯、心理刺激等都是新闻伦理缺失的表现。新闻价值标准与新闻伦理的重构在新媒体时代显得刻不容缓,而重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坚持上述基本原则的回归,平衡各要素关系。

总之,以客观性、真实性为代表的新闻专业主义有着重要意义,但不容忽视的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其遭遇巨大挑战。在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传播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回归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理念和精神真谛,使其真正扎根于我国的土壤中并有效地指导我国的新闻实践。

参考文献

①盖伊・塔奇曼 著,麻争旗 等译:《做新闻》[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156

②吴果中,《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历史衍变及其现实悖论》[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6)

③郭镇之,《舆论监督与西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主义》[J].《国际新闻界》,1999(5)

④蒋东旭,《新媒体传播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

⑤吴飞:《新闻专业主义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9-30

⑥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23-126

⑦苏宏元:《网络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90-94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

新闻传播导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闻价值 要素 传播功能 真实

新闻价值是衡量一个事实是否具有成为新闻事实的要素。对于这个问题的理解,国内和国外并不十分一样。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夏倩芳教授把新闻价值要素归结于六点:时鲜性;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性;趣味性和人情味;变异性;冲突性。

中国人民大学陈力丹教授在其著作《新闻理论十讲》中也有十点表述,这十条分别是,第一,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具有新闻价值;第二,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第三,事实的发生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越具有新闻价值;第四,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这三个条件同时存在,便越具有新闻价值;第五,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便越具有新闻价值;第六,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越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第七,凡是含有冲突的事实,多少都有新闻价值,内含的冲突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第八,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便越具有新闻价值;第九,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便越具有新闻价值;第十,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

笔者认为,陈力丹教授的第二条与夏教授的“时鲜性”是异曲同工的。第三、四条是对“重要性和影响力”的直接表述。第五、六条是对“显著性”的直接表述,甚至第一条也可以归结于“显著性”,“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便越具有新闻价值”,可以理解为一种发生机率上的“显著”,或许也可以归结于“时鲜”的“鲜”上,但是不一定和“时”扣得很紧,所以笔者把它归于“显著性”之内。第八、九条可以理解为“趣味性和人情味”。第十条是“变异性”,第七条是“冲突性”。如此都可以一一找到暗合点,可能有些要素在内函或外延上并不是很一致,但是总体来说方向上没有很大的区别。

不仅仅是夏倩芳教授和陈力丹教授在“新闻价值”这一议题上的表述颇为相似,复旦大学童兵教授在其著作《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中也有极为相似的意见。童兵教授将新闻价值要素归结为“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五点,十分简明。

但是笔者个人认为夏教授和陈教授额外的“变异性”和“冲突性”这两点还是十分有必要的。像“变异性”,在单个新闻中可能不是很凸显,但是在一组连续性的新闻报道中可能会显得十分突出;而“冲突性”有利于形成反差和对比,突出矛盾,往往是重大新闻的显著特征。

在此要提一下的是,相对于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所提出的,“要重塑新闻价值,构建现代的新闻价值,新闻要对受众‘有用,有益,有效,有趣’”这一意见,笔者认为传统的七要素可能更加还原了新闻的本质。“时鲜性”毕竟是最基本的,新闻如果“不新”就很难称其为“新闻”了。虽然在“有效”中或多或少要突出“时鲜”(过期的信息很难有效),但显然这并不是它的侧重点,它偏重在新闻的服务价值上。

然而国内外对这个问题的理解还是有出入的。

在Bob・Franklin编译的Key Concepts in Journalism Studies中,Bob・ Franklin团队成员John・ Richardson对 “News Values”即“新闻价值”是这样表述的,“新闻价值是一套颇为神秘的标准,记者用它们来衡量并判断事件的新闻意义”,“新闻价值由新闻意义衍生而来,它是判断特定受众想要读什么或看什么的基本准则”。

基于此定义,John・Richardson在编译此词条时引用了Harcup 和 O’Neill提出的十项新闻价值,即“涉及权力精英(reference to the power elite,包括个人、组织和国家);涉及名流(reference to celebrity);娱乐性(entertainment,例如性、人性喜好和戏剧);轰动性(surprise);好消息(good news,例如获救、个人成功);坏消息(bad news,例如悲剧和事故);规模型(magnitude);相关性(relevance,包括文化密切性和政治重要性);后续报道(follow-up stories)和报纸的议程(the newspaper’s agenda,既包括政治因素,也包括该文本的结构因素)”。

可以看出Harcup 和 O’Neill所提出的十项新闻价值和国内的新闻价值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异的。这十条新闻价值在更大程度上给人的感觉是和中方“趣味性&人情味”相类似。这可能是因为,在西方,大众报刊是市场化竞争,报刊只有多刊登有吸引力的新闻,才能扩大读者面,提高市场占有率,招揽到更多的广告,使报刊有可靠的财源。新闻被当作可以赚钱的商品推向社会。连John・Richardson自己也在质疑,“不断迎合所谓的‘公共兴趣’是否真的符合公众利益”。

新闻传播有四大功能,即环境监测,满足知情权,实现社会沟通和舆论引导。其中环境监测和满足公众知情权构成信息平台,实现社会沟通建立公共论坛和舆论引导构成意见平台,而新闻传播的核心功能是满足知情权。

满足公共知情权的新闻可能要集合很多的新闻价值要素,但不能否认“时鲜性”是最重要的。实现信息传播渠道的畅通,保证新近发生的事实在最短的时间内被传播出去,并且随着事实的进展连续地被传播,这和国内学者没有涉及到的,Harcup和O’Neill所提出的 “后续报道”是相契合的。但是知情权是一项政治权利,它并不是为了满足“现代人的窥探欲”,它是和公民权利休戚相关的,它要传递的是让公众知道政府在如何行政,社会在如何发展。所以笔者认为Harcup 和O’Neill的十项要素过多的偏重在娱乐趣味方面,而国内学者提出的“重要性和影响力”,特别是刘建明老师提出的“有益原则”,则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功能。

环境监测和建立意见平台也都是需要以“时鲜性”为基础的。其实比较准确的表述是,各种新闻价值要素是实现传播功能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实现传播的功能必定会需要各种新闻价值要素作为要件,但不见得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都能实现传播的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Harcup和O’Neill所提出的两个截然相反的要素:好消息和坏消息。事实上实现社会沟通,建立公共论坛,这里面必然涉及各种不同的意见,意见在更大程度上是多元的。或许这可以衍生出一个新的新闻价值要素:“多元性”。

至于真实地反映社会,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忽然想到曾经一度比较流行的 “宏观的真实”论和“本质的真实”论。笔者认为真实在新闻层面上本就是“局部的,当下的”,在特定的情况下,把属于当下的真相呈献给受众已属不易,更何况真实地反映社会呢?

“大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他们的感情、习惯和偏见这个三棱镜的反射得到的。”将上述原理应用到新闻上,Lippmann得出结论:“新闻和真实并不是一回事,必须清楚地加以区分”。而自1949年White发表关于“把关人”的研究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新闻专业主义和新闻客观性在人们的认知范围内大打折扣了,新闻选择本来就是建立在高度个人主观基础之上的。所以很难说一篇建立在个人主观基础上的文章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不管它是基于传统的新闻价值,还是在将来会出现某种新型的新闻价值,因为它本身就不是纯客观的产物。

注释

①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版

②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版

③鲍勃・富兰克林等,《新闻学关键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版

④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版

⑤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版

上一篇:化工安全技术范文 下一篇:环境设计概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