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18 22:00:09

教育专业论文

教育专业论文篇1

(1)教室环境设计应融入职业文化元素,如医院文化、企业文化,使专业文化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调查结果表明,78.0%的学生认为教室环境设计与专业学习有一定联系,60.0%的学生认为在教室布置与未来职业岗位相关的内容更有利于专业学习。校内实训场所布置要尽量模拟专业岗位工作环境。调查中,80.0%的学生表示更愿意在与未来职业岗位环境相似度高的实训场所进行训练,50.6%的学生喜欢直接到医院临床实习训练。(2)专业教学可以从校内转移到医院、企业,开设医院(企业)课堂,更好地将医院、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融为一体。在对医院(企业)课堂的教学效果调查中,41.0%的学生认为可以增进对医院工作场景的了解,39.2%的学生认为可以直接接触临床设备,19.8%的学生认为可以了解到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调查中,50.7%的学生认为能通过技能训练加深对专业文化的理解,35.6%的学生认为学校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训练专业技能,42.2%的学生认为自己是在技能操作训练中才真正喜爱上所学专业的。专业技能大赛可以有力推动专业技能教学。调查发现,36.3%的学生非常愿意并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55.9%的学生希望有机会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的综合性训练,能使学生对专业文化有更深的领悟。(3)专业技能水平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调查中,43.3%的实习生认为技能水平是毕业实习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临床实习帮助自己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提高了专业综合素养。专业文化要内化为良好的专业素养。在对“专业素养关键要素”问题的调查中,33.7%的学生认为是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37.2%的学生认为是过硬的专业技能,29.1%的学生认为是人文素养和沟通能力(见表2)。这些关键要素都直接体现在专业文化中,优秀的专业文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4)学校专业文化要与医院文化、企业文化相融合。调查中,67.8%的实习生认为学校专业文化未能体现医院文化。医院临床带教教师在专业技能熟练度和对专业发展了解度方面比学校专业教师更有优势。调查中,94.0%的实习生通过毕业实习对所在医院的文化有了一定了解,有助于职业素养的提升。

2专业教育建设对策

2.1校企文化融合是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

校企文化融合是职业院校文化的重要特征,是职业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作为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人才的卫生类职业院校,应将医院“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以及救死扶伤的高尚医德深深融入专业文化建设中。融入医院文化,不仅要营造职业氛围浓厚、专业特色鲜明的教学和实训场所,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医院文化理念,为培养学生牢固的职业意识、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环境的能力和综合素质打下深厚的基础。

2.2专业情感融入是专业文化认同的基础

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年龄小,且大多数学生专业选择由家长决定,所以入学前对所学专业并不了解。而专业教育是增进专业认识、培养专业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新生刚入学时,可通过校史介绍、校友座谈、医院参观等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建立对专业的第一印象,早期融入专业情感,初步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尽快接受专业文化,在专业文化引领下自觉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2.3专业情境合一是专业文化渗透的平台

文化建设离不开物质层面,专业文化建设更需要具有专业特色的物化环境。要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鲜明卫生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实现教室与病房合一、实训室与检查室合一、课堂与临床合一。示教室和实验、实训中心布置要与医院环境、工作情景相近,实训设施设备与临床一线基本同步,从而营造出浓郁的医院文化氛围和真实的职业场景,充分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

2.4专业技能跟进是专业文化领悟的关键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专业技能水平是检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专业技能教育直接关系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不能局限于教学生“会做”,而应引导学生在技能学习与训练中不断增强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达到“做优、做精”的目的。专业技能跟进是指在专业文化建设中,发挥技能训练、技能大赛的作用,在不断熟练专业技能的过程中,逐渐加深对专业文化的领悟和理解。

2.5专业素养提升是专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

专业素养也称职业素养,是指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学生在校学习理论知识与技能后,进入医院临床开展综合性实习,不仅能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进行综合锻炼,更能深入理解医院文化,进而内化专业文化,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为未来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通过专业情感融入、专业情境合一、专业技能跟进、专业素养提升4个层面,建立基于校企文化融合的专业文化建设阶梯模式,是护理及其他卫生类专业开展专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教育专业论文篇2

蓝维教授指出德育专业化的关键在于德育教师的专业化,对德育教师存在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并指出发展标准,她认为德育教师专业标准是综合性的和高水平的,标准中蕴含着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同时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热爱,良好的人格特征等无形的方面。从专业知识来看,主要是对德育课程所涉及内容的掌握;对于专业技能,要求教师不仅仅有传授知识的技能,还要有影响学生,帮助学生建构自身道德素养的能力,知识的学习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通过关心、了解学生,用人格感染学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德性和道德信念的能力。以上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的概括,不难发现教师德育专业化关注教师德育素养,大多涉及教师德育的理念、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在此基础上,笔者把教师德育专业化内容概括为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及专业德育情感三个方面。专业德育知识是指教师在职前教育中,除学习本专业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和关于学生的知识外,还应该学习道德哲学、品德与德育心理、德育理论与实践等课程,只有系统地接受德育相关课程,才能具备一定道德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对德育的本质和规律有具体的认识。正如赫斯特所说的,“专门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应该对道德的本质有所研究,对道德的适当领域有必要而合理的理解,而且在道德教学上受过专门的训练”。专业德育能力既包括教师传授德育知识的能力,还包括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组织、交流、沟通、表达、示范等方面的能力。道德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内隐的、有生命的,因此,教师应具备赋予道德知识生命的能力,通过传授有生命力的德育文本知识,利用学生已有的道德体验、创设学生熟悉的道德情景,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让学生在与德育文本的对话中聆听道德的声音,增加学生对道德的感悟与体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德育知识和专业德育能力,还应该包括专业德育情感,专业道德情感主要由德育情感意识、德育情感定势以及德育情感能力组成。德育情感意识是教师的情感意识,是指教师对情感在教育中价值的理解和认识;德育情感定势是教师对德育环境的习惯性的情感反应方式;情感德育能力是教师对自己的情感内省和调控以及对学生情感的辨别和沟通两个方面。这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5]。专业德育知识、专业德育能力和专业德育情感构成了教师德育专业素养内容的框架,三者缺一不可,教师应用专业知识启发学生,用专业能力与学生沟通,用专业人格感染学生。只有具备教师德育专业素养,才能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

教师德育专业化的途径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职前专门的德育师资培训、职后德育科研和自我教育。师德培训。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师德不但是约束、鞭策和指导教师的道德手段,也是鼓励和教育学生的道德手段,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调整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社会之间关系规范的总和,所以国内关于教师师德的培训中应加强师范类大学教育院系培育德育师资。[6]教师师德培训对德育教师态度的改变、信念的确立、德育行为的实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师德培训有助于教师处理好德育与一般学科教学的关系、教书与育人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道德的关系,完善教师对德育的认识。教师具有人格的感召力,教师的道德行为具有更强的表率性和典范性,学生不但听其言,更注意观其行。师德培训通过对教师德育任务的明确,促进教师对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实施德育,促进学生发展。同时,与师德培训相关的是教师德育专业素养中专业德育情感的养成。专业德育情感是师范生除教育学知识和教育技能之外,促进德育专业化的内在的、隐性素养。加强对教师专业德育情感的培养可以通过情感课程的学习、情感情境的模拟、情感问题的处理等方式进行。从而使教师在德育过程中,通过对学生情感的培养、道德信念的确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德育科研。对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德育科研是指德育教师将德育科研重点放在对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的经验性研究上,同时要与专门的德育理论工作者交流,获得当前德育的新理念的过程,主要是针对当前学校德育出现的问题,对德育课程的设置、德育理念的倡导、德育方法的应用以及德育任务的分配,从理论到实践寻求德育工作顺利开展的过程。而对非专门的德育教师而言,通过德育科研,探索德育的基本规律,将德育渗透到学科教学过程中,并配合专门德育教师的德育工作,共同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德育科研的三个核心要素,它们构成德育科研的“三位一体”的结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单纯的自我反思如果只是拘泥于自我的反思,很难有超越性的发展,往往会因为百思不得其解而放弃对于问题的思考;不与同伴交流会很难发现问题的其他方面,往往会以偏概全,无法从整体上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从而无法准确地用德育的理论解决问题;而在与同伴交流反思,取得对问题多方面的理解之后,向专家学者学习以及获得帮助、引导,获得对于德育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结合德育理论,更好地应用于实践。自我教育。除职前和职后的培训,教师德育专业化还要求教师要具有自我教育的意识、具有德育使命意识和实践反思意识。自我教育的意识是指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勇于自我剖析,发现不足,从而及时学习,获得发展。德育使命意识是使所有教师都要有认可德育意义的意识,实际上所有的教师都具有德育的任务,都有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责任,只有教师具有德育使命意识,才能够将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实践反思意识主要是针对教师德育发展自身出现的问题经常反思,并提出改进策略,教师德育专业化才能够实现。教师德育专业化最关键的是要让所有的教师都承担德育的责任,而教师德育专业素养的培养不仅仅要通过职前和职后的教育,还需要教师自己树立自我教育的意识,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专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

近几年来,在教师德育专业化过程中,我国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种种“实践取向”,区别于单纯的“理论取向”的促进教师德育专业化的方法,广大一线教师也纷纷践行,已初显成效,以下几种方法的实践效果尤其突出。德育叙事。德育叙事就是教师能够将所看到的德育事实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发现隐藏在德育事实背后的德育原理和德育行为的指导思想,把对德育的独到理解和德育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且内化到自己的德育实践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德育教学。德育叙事不仅仅是针对现阶段正发生在教师自己身上的德育事实,还有周围其他教师身上的德育事实,教师在叙事的过程中记录自己素养的成长过程,使自己尽快成长为一名有德性素养的教师。德育案例研究。案例是包含问题或者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见案例作为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的具体方法,其典型性、实践性和联系性显得尤为突出。案例来自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通常案例是德育教学实践中实实在在的、比较典型而大多数教师比较敏感而又把握不好的问题,把对德育教学案例的研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有利于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比较典型的问题进行反思,可以大大缩短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差距,并且在以后的德育教学实践中碰见类似的案例时做到举一反三。同时德育案例中包含高度综合性的德育原理知识,对于案例的处理,通常是德育理论与实践良好结合的。因此对于新教师以及进行德育科研的教师,案例的学习是短时间内丰富德育理论、提升德育实践水平的针对性策略。德育合作研讨。教育合作研讨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所赖以存在的场域,即教师德育专业化发展是教师群体的发展,只有教师群体将教师职业变成专业,将教师职业理想作为自身永远的追求,并在此过程中获得自我的满足,才能形成终身信仰。教育合作探讨就是要求教师能在德育过程中,将出现的德育问题或就当前的德育热点,展开讨论,在讨论中激发思考,形成对德育问题的认识。教育合作研讨是在教师群体内的研讨,因此有利于在教师之间形成一种互助、合作、共同提高的学习氛围,在相互学习与提升中,丰富自己对德育的认识,提高德育实施能力,提高专业化水平。德育专题考察。专题考察是就某一个德育专题去考察,是带着问题去考察,区别于那些水过地皮湿的观察,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并且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解决方案。即在考察之前教师就应该对某一专题有了认识基础,并且结合德育知识,形成自己的看法,在考察过程中检验自己的认识与教师群体以及德育权威的认识是否一致,在获得别人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之后,与自己的认识做出对比,获得对这一专题更高层次的认识,从而提升自己解决德育问题的品质。

四、结语

教师德育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中对教师德育维度的专业化。高质量的教育需求激励着所有的教师从学生发展需要出发,接受德育培训,发现德育问题,做好德育科研,并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树立自我发展意识,不断提高教师德育专业化水平。只有教师真正地意识到教师德育专业发展是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是人生幸福感的源泉,教师德育专业化才会有明天,才能实现。

教育专业论文篇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课程设计的缺失以及教师教学中的忽视等原因,中华文化缺失、被忽视、被冷落,中华文化表达“失语”等境遇应引起高度重视。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4)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丰富的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习得中华文化知识、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培养中华文化自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推荐阅读书目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撰写英文阅读日记或读后感。二是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著名的文化学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民俗、饮食、服饰文化,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三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实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帮助学生解读这些文化符号,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文脉相接。四是组织开展诗词朗诵、英语演讲活动,开展中国画、书法、剪纸作品展览,开展音乐晚会、戏曲表演等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五是营造学校传统文化环境,在图书馆、教学楼等重点场所张贴中国传统名言警句或悬挂书法、国画作品,对校园建筑物、道路、桥梁、湖泊命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厚办学历史积淀的名字等,建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总之,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学生个体成长提升中华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需要,也是未来作为英语教师完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使命的需要和开展跨文化交际的需要。高校应高度重视加强课程和教材建设,提升教师中华文化素养,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课外活动,不断提高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及中华传统文化英语表达能力。

教育专业论文篇4

通识教育最早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近代以后盛行于欧美等国,并最终在美国获得较为完备的发展。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与实用技术的兴起,这些学科在美国的大学中日益受到青睐,并出现了教育向实用性一边倒的倾向。为了修正这种学科偏向的趋势,耶鲁大学和哈佛大学先后确立了以通识理念来改变当时教育倾向于实利性的现象,提出无论是文科、工科还是商科,所有专业的学生在前两年必须修习文学、艺术、历史、社会以及科学五个方面的课程,且这些课程总量不得少于本科期间总学时量的1/4,三年级才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这种通识理念一直延续至今,并成为美国四年制大学的基本教育模式。美国通识教育模式取得的成功,为欧洲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提供了效仿的范本。欧洲的很多高校在参照美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了三种模式:1.与美国大学相同,各专业的学生均须学习本专业以外其他领域的课程,并且学时必须达到一定数量;2.分布必修式,学生须在规定的不同学科领域(一般为人文、社会、自然等学科)至少各修习一定门数或学分的课程;3.自由选修式,学校对通识教育要求学习的课程不做具体规定,由学生自行选择感兴趣的课程。经过几十年的探索,欧美国家通识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他们培养了很多国际知名的大师级行业领军人物。

二、我国目前通识教育的现状

通识教育是近几年才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国内一些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受国外通识教育的影响纷纷开始引入通识理念。从当前国内各高校通识教育的建设情况看,我国通识教育基本上是美国或欧洲模式的翻版,虽然也取得了颇多成效,但依然饱受诟病,其原因在于,一是远离我国的教育现实,过度借用他国经验。诚如当代知名学者杜维明所说,“可惜,大部分中国人不了解美国通识教育的精髓。”这也是一些学者批评“目前国内高校的通识教育很多都是有名无实”的原因所在。二是通识教育脱离实际国情,目标空泛。由于国内通识教育采用的是美国文理学院的模式,学院不设具体专业,教育出来的学生貌似什么都懂,实际上什么都不精,根本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从这两个方面来看,当前国内的通识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形而上的教育。

三、设计专业通识教育的现实意义

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是指通识结合专业的一种教育模式,它借助通识与专业的互丰互补,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构建一个宽广、合理的知识体系,以便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职业适应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是培养通识型设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亟需适应不同岗位的“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而大学致力于培养“专才”的模式已经无法跟上社会的变化。据统计,在过去的12年间,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只有60%的人从事了“对口专业”,还有20%的毕业生在从事本专业几年后即转入另一行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很难预知明天的工作是什么,这意味着教育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难度就越大。所以,对于设计教育而言,培育具有一专多能的通识型人才比培养单一知识的人才更重要。

(二)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是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2013年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连续两年突破700万人,在这700万人中,有接近100万是设计专业的毕业生。与其他专业一样,他们也面临着就业压力。通过对目前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跟踪研究显示,这100万名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瓶颈不只是人数问题,还有职业适应性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我们的设计教育是一种严格的专业教育,专业细分阻碍了学生对其他领域知识的涉猎,所以一旦离开本专业很难适应其他职业。也就是说,专业隔阂是造成当前设计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突出问题。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转变当前的教育理念,把通识理念引入到设计教育之中,利用通识教育的优势,为学生编织一套宽广合理的知识构架,以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三)设计专业通识教育是弥补专业教育弊端的主要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亟需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与专业教育致力于培养知识结构单一的专业型人才的矛盾日益突出。传统的专业教育虽有利于人才走向“高精尖”,但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如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可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通识设计教育作为通识教育与设计教育的融合,所倡导的综合教育理念,对于弥补专业化设计教育带来的弊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具有积极意义。

四、结语

设计教育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教育,培养的人才知识结构大都深度有余、宽广不足,缺乏职业和社会适应能力。要转变这一现象必须引入通识教育,以“通识+设计”的模式为学生重新建构一套健康、完善、合理的知识体系和知识网络,惟其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设计教育的缺陷。

教育专业论文篇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小学“全科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重庆市小学素质教育政策,当地教育部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培养方案,认为小学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某些领域,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目前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小学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国内外对比中,对“全科教育”问题涉及较少,因此本文浅谈“全科教育”当成为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全科教育”的内涵、小学教育走向“全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全科教育”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全科教育;小学教育;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对小学“全科教育”的发展,为了实现重庆市小学素质教育政策,当地教育部提出了《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培养方案,认为小学教育不仅仅局限在某些领域,应当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目前国内的专家和学者对于小学教育的研究集中在国内外对比中,对“全科教育”问题涉及较少,因此本文浅谈“全科教育”将成为小学教育的发展趋势,主要从“全科教育”的内涵、小学教育走向“全科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提高教师“全科教育”的综合能力。

一、“全科教育”的内涵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中学生培养模式主要采用的是分科发展,许多学生自从分了文理科后不再对其他的学科有所研究,仅仅只是局限在自己的研究领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但是学生缺少综合知识能力,例如文科生缺少理化生的基本认知,理科生缺少政史地的基本常识。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强,我们国家急需要高科技、全能型、创新型人才,同时西方发达国家对小学教育强调全面发展的趋势增强,因此“全科教育”在我国逐渐产生[2]。

二、小学教育走向“全科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全科教育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因此发展小学生的“全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有利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其次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从学生的发展角度来看,全科教育是好事,学生可以在接触所有课程中深入了解自己喜欢的学科,这对自己以后的就业发展很有帮助,当然学生也可以转变学习理念,例如文科生可以了解一些物理化学原理,理科生读一些历史文化书籍,增添一点文化蕴含,丰富学生的知识;最后它有利于帮助小学生形成一个正确价值观,因为小学教育阶段处于基础教育,也是小学生知识、行为、思维形成的启蒙阶段。

三、如何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一)教师应当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随着“全科教育”政策的实施,不仅对学生的学习内容提出了要求,更是对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了要求。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单一教学方法,改变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形成一种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积极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4]。同时可以采用游戏法,例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运算当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组,一组学生拿着有题目的卡片,另一组学生拿着有答案的卡片,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到匹配的答案,对于获胜的小组给予物质奖励,这种游戏法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教师应当用生活来丰富教材

小学的“全科教育”强调趣味教学和生活教学,打破以前填鸭式单调的课程模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书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深入挖掘教材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例如:在学习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假设一个同学花50元去买圣诞礼物,其中他需要购买一个圣诞帽12元、袜子5元、圣诞树21元,请问他还剩多少元?这样的例子很好的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积极的去思考,不会像单一的数学题让学生看起来费力。

(三)教师应当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

俗话说:学到老活到老。教师作为培养祖国花朵,未来希望的园丁更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观点,时刻保持一颗积极向上,肯专研的心,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平时多关注社会上的热点、前瞻性问题[5]。同时教师应当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爱岗敬业,关心学生,对待不同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当博览全书,不仅对于社会科学类知识要深入了解,还应当对工科类知识有所普及,只有这样才能应对学生的新奇问题;教师应当与同事知识共享,通过这种方式随时改进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应当在课余时间给自己的薄弱环节充电,例如可以多参加一些知名院士的讲座或者阅读经典书籍来陶冶自己的情操。

参考文献:

[1]翟军锋.激发创新热情.培养创新精神[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2]郭慧敏.浅谈“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微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3]杨士永.课例阐述践行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的应用探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4]杨倩吉.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策略和实践[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5]孙杰.新课标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转变师生活动方式探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

教育专业论文篇6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同于科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要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美术作品的熏陶,让学生的产生艺术魅力、艺术灵感、艺术共鸣、艺术感染力,让学生不断积累和不断丰富爱国情操、审美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有一种心灵之间的纯洁之美、高尚之美。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张大千的国画作品《千里江山图》时,画幅中展现的烟波飘渺、连绵千里、重峦叠嶂,一波万里,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芒。《千里江山图》展现的出来的景观何其雄伟壮观,关键在于细节的刻画上,将自然界无穷变化的自然形象比如茂林修竹、飞流瀑布都刻画的惟妙惟肖、多姿多彩,无论是幽绿茂密的树林还是连绵不绝的山峰,都没有一样类似,其之间的精美生活空间相融合,如野村小市、楼台亭阁还有小船人家等幽幽景观,无一都刻画的恰到好处。通过这些景色的深刻绘画,将祖国的壮丽河山都呈现在学生绵延,使其学生在情感上有深刻的触动,感觉到我们的国家是非常美丽的,油然而生一种爱国情感,提高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更加的积极学习。还有展子虔的《游春图》、范宽的《富春山居图》等,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爱国情感,一种崇高的爱国情节。美术的魅力是无法比拟的,也是艺术教育特色展现的一面,也是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完美体现。

二、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操,加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教育可以爆发学生内在潜力,非普通教育所能比拟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是对学生的道德、意志以及气节、个性等心理因素进行完美触发的特殊教育。比如,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溪山行旅图》的时候,首先会感觉到这是一副描绘山水画的巨作,笔墨浑厚,气势磅礴,仿佛画里的山峰耸立于我们面前,山峰嶙峋,挺拔坚硬,让后直落千尺,将整个山川的生机与活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山尖茂林密密,山腰巨石突起,老树盘根,山间小溪可以让人感觉到潺潺水声;古道上驼队的点缀,更是加强了生命力。宏伟磅礴的挥笔用墨,将国画技巧运用到如此精准,气象宏伟的自然景观,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独特意境得到充分的展现。一部作品给学生的审美情操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让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自然的爱慕,这种特殊的爱慕情感会让学生感受到,以画感人,了解祖国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融入,使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国画的灵魂、国画的传神、国画的自然巧妙指出,通过整体的方式来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专业对他们人格魅力的熏陶;用美术的角度去感受,是艺术教育的完美表达;以传统教育去体会,是传统教育所展现的情绪反映以及情感上的完美体会。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审美的大众,艺术是按照美的原则来触发灵感创造作品的;反之,也会对学生从心灵上起着没的教育熏陶和情感上的作用。艺术是一种听觉和视觉相互融合相互传神的过程,它将有艺术的和谐力、节奏的感染力来体现生活、表达生活、热爱生活,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和身临其境的意境来触发学生们的大胆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力,最重要的是心灵上的触动也必须是由感性来呈现出来的。艺术所反映的是生活现实的一面,是心灵触动之后的一种自然感悟上的冲动,将现实生活的心灵化与艺术作品的心灵化完美融合。艺术家用心灵的呼喊或心灵上的动态、线条以及色彩用美术的形式来创造作品,正式艺术家通过作品向世人表达心理和传递情感的一种体现,更是艺术家带给世人生活上的感受和感悟,对生活上的向往和体现。例如,在课堂上学生们在观赏齐白石老先生《虾》的作品时,就能从这幅绘画中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展现,以及齐白石老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学生们需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现自己,对于学生来讲,自我展现的机会越多,就会最大的限度的去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力。美术专业为学生建设了创建展现个人情感的发展性及可能性的,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美术本身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以外,而且还要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补充。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见识、增强思维能力等具有新时代的个性空间发展的空间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个性的创作能力,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创作能力,加强学生创新的能力,也是完善和全方位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在创作活动、创作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人格魅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使学生在通过自己的灵感去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可以表达学生对整个人类环境、对祖国的大好河川、对社会文明有深刻的认识,然后通过这种思想情感,让学生逐步去寻找内心的自己,慢慢的认识自己、最后掌握自己,了解当今时代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艺术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底蕴。美术专业在艺术教育中的完美之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创作能力,让学生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美丽景观的感叹、当今社会文明的感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把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美术专业的独特魅力去展现自己认识的美、自己人生的独特,用美术专业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创作的追求、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爆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当代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感,只将赋予艺术教育的独特创意,将美术的形象、色彩、形态可以完美的融合,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奇迹,艺术的真善美。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扩展艺术的联想力,爆发学生的灵感,永远都从创意的角度去展现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加强美术教师教师素质的培养

美术教师自然是美术专业的重要力量,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好坏、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效果。

(一)不断充实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的掌握能力。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告诉发展,艺术也更多元化,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因此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培养美术人才,美术教师要不断更新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专”“精”的知识体系与“博”“深”“广”相结合。

(二)加强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美术教师若能是有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创作能力三者结合的理想教师,那是完美的境界。有创造能力的教师,一般专业技能和技巧也会较强。这类教师一般在基本的功的训练上,在引导创造行,都会影响学生。所以,高水平的教师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在这里特别注重一点,当今社会创造要有时代的精神的体现,敢于大胆摸索新的方法、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有个性、有风格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施

目前社会都在积极地推行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现代的教学体系,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方法和思想的改革:

(一)改革三中传统教学观念

首先是改变教学质量观,树立完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其二改革单一的教学观,树立多个教学观;其三改革整齐的教学观,树立灵活多元化的教学观。第一中教学观念最重要。通过事实发现,知识、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基础是知识,重点是智力,前提是非智力,三者必须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理想效果。

(二)改革传统堂课气氛

调动教师与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心情、态度与美术教师的交流配合,都会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提供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乐趣在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收获;学习中矛盾的解决关系教师的灵活处理。美术课程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要素各个最优化的综合效果,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要靠有强烈能动性作用的教师,在于美术教师对所有教学因素最佳的设计和实施,更主要是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施启发式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模式关键是“吸引”,每堂课都应该保持做好“吸引”的工作,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的想象、推理、判断、回忆等思维活动,引起学生发现自身的问题、愿意自我改正。其次是“主动”,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是教师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适度”。教学的适度,就是要使教学深度、进度和广度能与学生能够想融合的境界。因此,美术教师要对教材的内容掌握到达到广、博、熟的程度。

教育专业论文篇7

术科“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是指:“基于体育专业“术科”的特点,将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分为若干个基本单元,进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以各单元确定的主题知识点为学习目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带着问题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教学实践,学习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标,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后便进入到下个单元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好实现教育目标而建立起来的教学操作程序及理论化的教学结构.它完整地展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介和桥梁.科学研究在《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通过研究所获的证据而进一步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同时科学探究也指学生构建知识、构建科学观念、体会理解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事实上,在本质上学生的探究学习活动与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活动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而探究式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及意识。

二、“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1.体育教育术科“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及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新要求。

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鉴于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逐步转轨,适应现代化社会对人才的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复合型的高素质的体育与健康型中小学体育人员。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达到理论与技能并重,并能胜任教学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亟需有一定科研能力的体育方面的专门人才。体育方法学主要包括教学方法、训练方法、锻炼方法、保健方法、测量与评价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而这些方面的知识密切关系实践活动,这也侧面反映了以前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教学与实践的脱离,学生在应对实际问题上缺乏所需的知识、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法。教育旨在培养人的活动,教师是专门传递文明的人员,是实施学校教育的主要人员.在当今学习化的社会中,关于方法的知识是最有用的知识,而最有用的能力可谓持续学习的能力,这样就要求教师把之前“讲课就是灌输知识”的观点转变为“学习教学方法”的观点.作为体育教育的实施者,体育教师的劳动行业又有着独特的特点,必须把教会学生科学锻炼健身的方法作为重点,而不是所谓的增强学生体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单元探究式教学模式中,重视体育教学的方法,并给学生充分的机会及自由去探索课程所具备的的知识,从而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较多的方法学知识,养成终生学习无止尽的习惯。

2.术科的单位探究教学模式符合体育教育专业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育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于,本身是一种科学活动,培养具有研究能力的教师将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培训老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必然趋势,也将教师专业的发展方向。以后,老师不仅要提高教学能力,也需要提高科学研究能力。教学与研究本身存在着内在联系,研究的确可以促进教学,也可以通过研究得到最新的知识,及时掌握所教科目的第一线,提高教学能力和整体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从教学工作以前的“经验型”向“教学和研究模型。”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提升研发能力,科研意识强,教学不断反思研究,努力探索规律的体育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强调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研究探讨,符合体育教育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体育教育专业学校“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继续提高,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注重学生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但也能适应其他的专业和学科。以适应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教学改革来创新人才是不可避免的。

3.体育专业的术科教育课程教学时间缩短,提供了客观条件为术科“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发展。

知识的海洋没有边际,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社会,知识的不断变化,人们都在不断学习。体育教学课程改革,体育专业术科教学课时显著降低。在这种条件下,我们可以不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再完全按照竞技体育模式继续教学和培养学生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没有那么多时间,使我们更难能够做到这一点。改变的实际情况,迫使我们对老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使我们在课堂上要做的事情就是讲学习方法,如何应用理论和体育健身项目的嘴,让学生在具体的技术训练方法对学生的课堂经验进行自我比喻,使课内和课外的整合,发挥的时间和空间教育的连续性,以弥补减少的时间。培养创新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的。为了满足我们的体育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由“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证明了可行的。

三、结语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目标,而且以适应人才培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的。为了满足我们的体育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由“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是证明了可行的。体育教育专业学校“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需要继续提高,同时也注重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注重学生的能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但也能适应其他的专业和学科。以适应培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校教学改革来创新人才是不可避免的。本文通过对术科教学模式分析和研究,建立了体育专业术科的“单元探究”教学模式。体育术科“单元探究”教学模式符合中国的教育改革和体育发展以及满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人才的需要;体育专业“单元探究”的教学模式,不但适应体育教育专业术科,但也能适应高校其他的专业和学科教学改革和培养社会主义市场创新人才。

教育专业论文篇8

1.过于求成的心理状态。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富有激情、充满活力,还具有开拓精神、活跃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世界的发展、国家的形势和社会的变化等相关信息非常关注。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此时的思想价值观还尚未定型,但是他们却渴望自己能够成功,并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希望自己能够马上得到社会认可。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由于这种太过于强调成功的心态,使得他们往往只知道一味地去追逐功利而忽视了自身贡献,存在着严重的本位主义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

2.思想结构单一、遇事容易冲动。当前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处理事情上,思想易受干扰,容易冲动,以至于出现“我行我素”的现象。但是,他们也有优秀的一面,其思想文化素质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并且思维敏捷,接受新鲜事物快,有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坚韧的意志与不服输的精神。只是由于长时间参与运动训练及投入学习精力的不足,使得他们的思想结构单一。如一旦在奋斗过程中遇到了挫折与失败或功利取舍时,体育人特有的耿直个性会使他们很容易丧失判断是非的能力。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状况形成的原因

1.社会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中国社会的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使得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观念认识、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发生了改变。如媒体报道的运动员退役之后得不到良好的安置、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等,在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就业压力,容易使体育专业大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影响其健全人格和良好价值观念的形成。

2.教育因素。长期以来,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很多高校也成立了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部门,还配备了大量的思想教育工作者,从课内到课外对大学生实施了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但实际这只是一些表面工作而已,从外表上看是重视,实际上却是轻视,如仍然采用一些传统的思想教育案例,内容不科学。这种跟不上时展形势的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效果。

3.自身因素。由于体育专业大学生还没有涉足社会,导致他们的社会阅历欠缺。虽然他们都已经到了成年的年龄,但是还并不具备选择或判断人生之路,以及支配自己思想行为的能力。如果他们一味地坚持自己的思想观点,做事任由自己的性子来,那将对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极为不利。因此,高校应采用科学、正确的思想教育引导,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目标与内容分析

高校体育教育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与探索。要把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做得既全面又突出重点。应积极端正体育专业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要肩负的社会责任,承担起振兴我国体育文化事业的重任。

1.加强做人教育。只有学会了怎么做人,才能将事情和学问做好,如果一个人不会做人的话,就谈不上做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事情。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具备高尚的思想道德和敬业精神,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在足球、篮球等团体运动中善于与人共事的团队组织能力。体育专业大学生不仅要了解最基本的体育专业知识、运动技能等,也应具备科学的体育态度和主动创新的意识。

2.加强智育教育。智育教育就是指当人们对客观事物有了认识以后,能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实施智育教育,首先,要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条件、开学导向、考试测评等方面为入口,为智育开发积极创造条件。其次,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最后,还要让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始终服务于祖国、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持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理念。

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今天与未来。“而社会创新,主要还是要依靠教育,需要学校肩负起培养未来建设者创新能力的重任。”因此,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学校要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精神,通过不断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来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四、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策略分析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当前的体育教育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获得良好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效果,就必须紧紧围绕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的教育目标与内容,制定出一套适合体育专业大学生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案,并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将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1.构建协调联动的思想文化体育教育组织机构。学院各级领导与教师,要将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放在体育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并健全党委宣传部与体育社团工作。各体育教育部门也要层层负责,积极协调好体育教育工作,并且制定出切合实际的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计划。如可以结合国际、国内体育形势变化以及体育专业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文化活动。统筹安排体育教学计划,实行学年考核制度,以提高体育专业大学生对思想文化类课程的重视,为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素养和思想素质奠定坚实基础。

2.营造“校园、社会、家庭”教育“三体合一”的思想文化教育环境。学校教育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内部环境,在奠定知识基础的同时可以使体育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社会、家庭教育及其他因素则是思想文化素质教育的外部环境。社会教育是学生发育成长、成才的基本空间,而家庭教育也同属于社会教育组织的一部分。要想真正做好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就必须内外结合,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有机结合,从而让体育专业大学生接受良好、文明、健康的教育熏陶,提高思想文化修养。

3.建立体现体育元素的思想文化教育模式。在理论上有研究,在教育观念上有更新,才能在实践中有突破,收到实效。面对21世纪个性张扬的体育专业大学生,高校体育教育必须要针对性强、计划措施得当、实施目的明确,体育教育内容与方法要切合实际,考核标准要体现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性。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进行学习与创新,加强专业知识学习、社会知识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学习等,还应积极研究受教育者的性格特点,研究当前国内外的体育发展形势,研究社会体育人才需求标准,研究体育热点与难点问题以及社会体育的新思潮等,制定出一套具有体育特色的思想文化素质教育新模式。

4.实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思想文化体育教育手段。“养成”教育就是指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通过严格的规范来要求自己,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各个方面的行为习惯。如学生通过每天坚持体育锻炼、课后追忆笔记、整理寝室卫生等活动形式,可以养成良好的锻炼行为与生活习惯。但这种良好体育锻炼行为与生活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因此,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对他们进行引导,耐心地教育,才能让体育专业大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达到《弟子规》中的“圣与贤,可驯至”。

5.强化社会实践的思想文化教育活动。学校要积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体育专业大学生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如学校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研究体育文化开发、体育活动推广或社会公共体育服务工作等。对于利用假期时间主动参与到城乡支农或支教,以及参与多种形式的社会体验实践活动的大学生们进行表扬。学校在进行教学总体规划时,也应该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当中,并通过设立社会实践学分,来提高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使其建立正确的思想文化价值观。

五、结语

高校肩负的是培养祖国未来建设者与民族振兴者的重任。尤其是为国家培育出诸多优秀运动员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其大学生的思想文化素养与价值取向更加关系着我国民族发展的未来走向。将每一位体育专业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当前多元化价值观并存的新形势下,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不断地改革与创新,才能制定出一套符合现代教育气息,适合体育专业大学生特性的思想文化教育方案。

上一篇:早期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英语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