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1-25 07:04:43

多媒体技术论文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1

多媒体技术服务于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兴趣。(2)、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以及操作的可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3)、交互性强,有益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正是基于此,在运用多媒体进行化学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的这句话,在教学实践中永远流行。但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兴趣的培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生动、直观、有启迪性的演示,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学生通过感悟,体验,内化为内心深处的需要倾向,会逐渐激发出学习兴趣,会从情境中发现问题,进而针对性地开展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经过这样良性循环,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的能力会大大加强。在化学教学中,主要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

献、小故事、图片以及剪辑影片、动画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适时播放,丰富了表达方式,同时让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的倾向,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第一节化学课上,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其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片段、各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并配以简单说明、五彩缤纷的焰火,这样大容量的信息传递,对学生化学的学习已经具有潜在的吸引力。再如,讲到稀释浓硫酸的操作时,播放了错误操作所引起后果的动画,加深了学生对该实验正确操作的认识。化学课还有许多微观知识,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在以前依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多媒体教学在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拓展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现实生活中,许多中学生成为“歌迷”、“影迷”等,除了它们存在一些不成熟认识的因素外,另一因素是他们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产生共鸣。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章节间知识相对独立性较强,并且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知识又较少(与衣、食、住、行相关的知识多为有机化合物知识,而初中化学有机化合物知识较少),这样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学习的热情会慢慢衰减,最后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的与衣食住行相关的化学物质、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这一句话的含金量。在日常生活中,我注意收集报纸、刊物上与化学相关的新闻报道或资料,剪辑下来,在相关章节及时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STS"(科学—技术—社会)教育思想。例如,讲到“生铁和钢”时,播放1996年我国为纪念钢产量突破一亿吨而发行的邮票;讲到空气时,播放一艘锈迹斑斑的轮船(延伸出问题:如何防止生锈?),城市霓虹灯夜景等,既让学生开阔了眼界,又巩固了学习内容,同时让学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正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我们生活的环境。

三、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通过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的贡献,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能源、材料、健康、环境等方面知识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化学工业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化学现象和化学本质的辩证认识,树立物质由量变到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化学家化学探究活动的严谨与艰辛,探究过程中的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当然,要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在教学中不断丰富教学经验的同时,还要注重教学新思想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学生在学习中才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2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语文课

1前言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拓宽为多媒体教学形式。多媒体技术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表现形式辅助小学语文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大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感受。多媒体教学还有很多潜能等待我们发掘,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也有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只有通过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先进作用。

2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2.1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学生无暇记笔记且缺少足够的思考时间。多媒体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多角度地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是它也有弊端。很多学生从小就养成了语文课记笔记的习惯,而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利用课件进行教学常常追求大容量、高速度。教学信息量大,上课时容易出现进度过快,学生没有时间做必要的笔记,结果是学生上课时听懂了知识,但下课后又一片茫然。画面得切换太快,学生无法细看和思考,也影响了教学效果。2.2缺乏传统教学的某些优势,缺少师生直接交流。在语文多媒体课堂中,常常荧屏演示不断。学生一直处于这样被动的接受状态,忽视了教学中师生间直接的沟通以及情感的交流。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为了更有效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而不是为某种特定的教学形式。过分突出教师的演示,使学生缺少必要的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便被不自觉地剥夺了,也就缺少了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2.3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忽视了教师自身的引导作用。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过于青睐多媒体教学手段,频繁演示。过分依赖多媒体手段的语文课堂,缺少生机,学生被动地接受固定的知识,谈不上去思考,去开拓视野,或者启发想象等等。语言文字表面上显得单调,但实质上是有声有色、有情有味的,它所蕴含的魅力是无穷的,是多媒体难以形容和传达的。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注重对学生认知方法的培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在语文实践教学中,应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的途径获取知识。

3小学语文课堂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中存在不足的解决方案

尽管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可以将文章和知识点更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解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等,但如果对多媒体手段利用不当等因素存在,反而会不利于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这里提出几点提高方案,以求帮助我们充分、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而更好地为语文教学服务。3.1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及作用。多媒体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大大优化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然而,它并不是语文的全部,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方法与手段。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用多媒体手段表现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教学目标为根本,这样教学重点就明确表现出来了,而不要为了实现“多媒体化”而教学。3.2重视多媒体教学小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引导作用。素质教育倡导帮助学生增强和发展其主体性。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要注重学生的参与,注重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锻炼与提高。多媒体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是一门语言,需要语文教师引导学生用心去读,潜心去体会,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阅读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长,如善于朗读或善于写作,善于激情抒发或善于理性分析,并与多媒体紧密结合,用自己的激情去感染学生。3.3多媒体课件要注意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课件制作是多媒体技术应用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部分,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对课件的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来培养学生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它的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描绘、论述,激发学生与作者、作者笔下的主人公的情感产生共鸣,领悟作品内涵,这种情感体验的过程和数学的认知训练过程完全是不同的。因此,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很好地体现这些特征,决不能以视听代替朗读或讲解。

4总结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当然,在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地位及作用;重视多媒体教学小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注重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灵活选用多媒体辅助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这些提高方案,便于学生更轻松地掌握知识,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作者:王文娟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韩桥乡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1]李克东.多媒体技术教学应用[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6.

[2]王荣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基础[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3

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语文教学改革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是一次教育理念的革命,它为把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合作交流"的过程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媒体教育技术的发展为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21世纪是以网络为基本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教育作为知识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也在这场革命中获得了新的动力。多媒体技术为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更易于实现和操作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是对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是教学改革一次质的飞跃。因为它可从根本上激发教与学的兴趣,将抽象化为具体、将枯燥变为生动,可极大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育技术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物质保障,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契机。

2.多媒体技术利用多种媒体的介入,为学生学习提供全面的感性材料,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我们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学生的感知阶段创设情景,提供与所学课文和词语有关的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叙述与逼真的情景结合起来,使学生身临其景,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准确理解所学知识。例如,我们在讲"咆哮"一词时,就是利用图像及录音,让学生一边观看昏天黑地、飞沙走石、狂风即将吹倒树木的录像,边听狂风怒吼的录音,使学生真正体会到那就是狂风"咆哮",并能把这一词语应用到相类似的场合中,不但使学生对词语认识深刻,而且运用自如。

3.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学习方式。多媒体技术,特别是网络媒体的介入,使语文阅读实现了从文本阅读到超文本阅读的发展。这种全新的、开放的学习方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假如教育资源极其丰富、学生就能方便地查阅、获取相关知识,满足他们对知识的迁移学习与理解,体现了信息社会对个体创新能力发展的要求,更对我们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课题。语文教学该如何面对这种形式的改变,是关系到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的关键。例如,我们在讲《长城》一课时,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与长城有关的图片、历史知识、与长城有关的音乐、课文朗读、以及课本中重点的字、词、句整合到课件中,教师和学生既可以从课件中领略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又可以从历史的源源长河中,领略到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我们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使学生在欢快的背景音乐中,深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另外,我们还将此课件做到校园网的资料库中,学生在阅读课利用微机进行阅读时,既可以复习课堂教学中讲授的内容,又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浏览课件中其它的相关内容,既面向全体,又照顾个性发展的需要,将学生从传统的死记硬背中彻底解放出来。

4.多媒体教育技术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知识观、数量观。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使教学的形式有了根本的变化,还使语文教学从单一传授课本知识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使教学的内容和数量更加多样化、开放化。如我们在讲《草船借箭》一文时,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重点字、词、句的传统做法,将与故事情节相关的历史人物如诸葛亮、曹操、刘备、周瑜等人物的介绍、性格描述、人物形象以及《草船借箭》的多个视频片断一起整合到课件中,使学生的认知面不再局限于课文中那些单调枯燥的文字上。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多角度、多层面上理解文中的思想内容,在愉悦的体验中感知知识、探究知识、接受知识。多媒体技术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二.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中要使多媒体技术发挥正确的作用,必须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作指导下制作和使用课件,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要注意以下几点:

1、更新观念,重新认识教育目的。教育是知识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储存、消费之上的经济形式,这种经济形式的发展动力,不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知识,是人的综合素质。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不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主要的是为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为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

2、恰当运用,找准使用的最佳切入点。多媒体是一种教育技术,一种传播媒介,它是服务于我们教学活动的。教师能否遵循学生的认识过程,设计出优秀的课件,能否找准多媒体与学生理解语言的最佳结合点,在课堂恰当的时间展现给学生,是我们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关键。例如,我们在讲《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文时,若不能在"敌我形式分析"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视频片断,不在恰当的时候展示"强渡汝河的战斗"的场面,学生就很难理解"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真正含义,也就难以体会到文中的精髓。这里课件的展示时机就是学生认识的最佳结合点,是应用多媒体的关键。

3、正确处理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晴的效果。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高效性、目的性、艺术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识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养训练,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4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快速发展与变化,大学生掌握了更多的高级技能,能够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展示自己的各种才华,这已经成为大学生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能够获胜的关键。因此,在当今的信息技术时代,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掌握运用计算机处理一些必要的复合信息元素的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需求。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指能够同时获取、处理、编辑、存储和展示两个以上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这些信息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视频等。因此,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就是能够运用通过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像和视频等),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成为一个有效的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对于当今的大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使自己在未来可以更轻松地应付多种复合信息的工作需求,给自己带来更合理的处理方法,而且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工作效果与工作能力。由此可见,对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通过课堂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特别是一些使用多媒体软件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一项教学内容。目前,多媒体技术课程是很多非计算机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一门选修课。以笔者所在的教学单位为例,该课程是服装设计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专业限选课。该课程主要以多媒体应用软件作为多媒体技术的学习对象,主要讲授了多媒体技术的相关概念以及一些技术方法,并重点讲授了几款多媒体应用软件的使用与制作多媒体作品的过程,这些软件涵盖了图片处理、声音处理、视频处理和综合多媒体软件制作等几个方面,包括了AdobePhotoshopCS3,AdobeAudition3.0,MPEGVideoWizard和Authorware7.0等软件的学习。显然,作为一门非专业选修课,大学生选择这门课程的目的就是想通过课堂教学学习到一些处理视频、图像、声音和办公软件的技能,而对于多媒体技术的理论基础,仅了解即可,因此非计算机专业选修的多媒体技术课程应该要与计算机专业的多媒体技术课程有明显的区分。通过对一些热门多媒体软件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潜能,加深学生对多媒体技术本质的理解,提高其相关知识的洞察力与研究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多媒体信息的处理、相关学科竞赛作品的制作和个人创意的表达等任务。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

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学习内容多、操作多、软件实践性强,例如Photoshop这一款软件就包含了很多的实际操作和图片制作过程,因此要求学生不仅需要上课时认真听讲,仔细看教师的讲解和操作过程,而且下课后还需要多多练习,巩固上课所学的知识和操作步骤。所以,根据目前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特点,笔者认为在教学时宜采用“自主学习”、“精讲多练”、“详细讲授”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以笔者所教授的多媒体技术课程为例,本课程以计算机投影教学为主,配以适量的理论课堂教学,并以大量的上机实验课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其中投影和理论教学为26学时,上机实验课为16学时(不含课外上机)。在讲授过程中,考虑到该课程注重动手、注重应用的特点,遵循深入浅出的原则,对概念、原理的解释和描述尽可能地以日常生活所接触到的实际例子和图示加以对比说明,引导学生掌握软件的使用,建立概念之间和应用之间的联系。在上机过程中,以任务驱动方式要求学生完成上机作业,及时找出学生上机时遇到的问题并归纳总结,提高学生使用多媒体软件的能力。同时,由于多媒体技术课程实验包含很多软件的使用过程,其中有些软件的使用本身就可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进行教学,因此在“多媒体技术”有限的课程中让学生完全掌握这些软件是不可能的,必须要在课后靠学生自己自学的过程。笔者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多媒体软件,通过网络收集了一些教学视频和PPT课件,在完成每个学时教学任务后都拷贝给学生,让学生课后回去自学这些软件的操作,然后上机时检查这些自学的内容,从而使得课程有限、学习内容太多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三、教学培养目标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一门强调实际操作的课程,对上机实践操作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理论教学、软件操作讲解和上机实验操作三个部分结合起来来培养学生具有多媒体软件设计与开发、人机交互的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能力。同时,作为一门实践型的课程,还需要从宏观上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笔者以多媒体技术本身作为教学的技术手段,重点培养学生如下两方面的能力。

1.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媒体制作软件包含大量的对图像、视频、声音和文字的处理,这些软件的使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例如运用Photoshop软件进行画图是为了制作出高水平、多层次、多角度和色彩绚丽的图像。因此,提高学生使用各种软件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各种软件的操作,能够为综合制作高水平的多媒体作品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由于一款好的多媒体作品不仅依靠坚实的技术,还需要有好的创意和新颖的思维表达方式,因此,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作者的思维模式与世界观等要素。于是,加强对学生的创意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才能够创作出一款内容丰富、个性独特、主题鲜明和表达新颖的多媒体作品。同时,这种思维的培养,不仅对多媒体技术本身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或者介绍自己的工作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

本文结合笔者的实际教学工作和在教学改革方面的分析与探索,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培养目标等方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提出了从动手能力出发,把多媒体软件学习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理念。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多媒体技术课程的本科生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也应该要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大学生本身对知识技术学习渴望的体现,也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体现。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5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具有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性强,涉及的理论知识繁多,应用的多媒体软件多,这就要求学生一方面要掌握基本的理论概念,又要具有较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掌握课程所要求以及涉及到的多媒体的知识体系。然而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所具有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差异性,就要从整体的课程设置体系上综合考虑,对前期以及后续课程做统筹安排,使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掌握达到实际要求的课程教学目的。该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然而理论的发展应用离不开实际的应用,为了便于理解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就必然要求学生能结合实践操作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因此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操作应用一些常用的多媒体软件。课程的学时安排是51学时,要在这样的学时里讲授多媒体技术的所有原理理论以及操作一些常用的软件,是不太现实也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在课程的体系建设上,在本课程的前期安排《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在这门课程里,学生主要学习音频制作软件CoolEditPro,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软件,多媒体动画制作软件Flash的应用。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一些最基本的多媒体处理软件,能实现对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的最基本的处理和操作,提升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实际应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本课程设置对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的筛选,重点给学生讲解该领域最基本和前沿的一些学科知识,并结合实践环节,通过实验的安排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启发创新思维。对于多媒体技术涉及的其他一些硬件和软件,通过课程的介绍和使用,让学生能够了解这些软件的基本功能,后续可以把其中的一些软件的学习使用作为选修课程,例如3DStudioMAX、MAYA、Authorware等课程,进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地了解和应用这些软件,提高实际操作多媒体技术的能力。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从教学的考核方式上改革,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要从考核方式上改变死记硬背,纸质考试的单一方式,注重教学过程管理,考核的结果要体现教学过程及教学管理。科学评价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近年来多媒体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多媒体技术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涉及多种行业领域,如远程教学、企业管理、办公自动化、远程医疗、艺术、建筑设计、游戏、文化娱乐等领域。这就对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取舍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课程内容的安排上要既考虑知识面的广泛性,也要考虑学时的限制,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要考虑课程的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学生的易于理解性、实际的操作性等各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既有老师理论的讲解,也有学生实际的操作。安排理论讲解27学时,实验操作课时24学时。主要内容包括:

1.多媒体硬件设备

了解和使用多媒体硬件设备,如声卡、显卡、视频采集卡、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扫描仪、话筒、电子音乐合成设备。

2.音频信号处理技术

主要讲解音频信号的特点、人类的听觉特性、频域掩蔽效应、音频信号压缩技术、常见音频编码标准。介绍音频处理、制作软件,如数字音频处理软件SoundForge、CoolEditPro2.0,MIDI制作软件MidiS-oftStudio、Cakewalk。实验安排:应用CoolEditPro2.0,实现:声音的数字化与格式转化;声音的剪辑;处理噪声;淡入淡出;音频的不同格式。

3.图像信号处理技术

主要讲解图像信号的特点、色彩基本概念、人类的视觉特性、图像信号压缩技术、常见视频编码标准、图像文件的格式。介绍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如图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矢量平面设计软件Illustrator、Corel-Draw等。实验安排:PhotoShop软件,实现功能:调整图像;图层和选区;滤镜;图像不同格式。

4.图形多媒体技术

讲解计算机动画特点、三维动画主要技术、真实感图形技术、非真实感图形动画、虚拟现实技术。介绍动画制作软件。如二维动画制作软件Flash,基于流程的图形编程软件Authorware,三维动画制作软件3DStudioMAX、MAYA、3DFlashAnimator。实验安排:应用Flash软件,实现:逐帧动画;运动动画;变形动画;引导层动画和遮罩层动画;创建按钮;创建交互性;添加音频、视频。应用3DStudioMAX软件,实现功能:三维动画制作;建造模型;添加材质;创建运动;完成场景。

5.视频信号处理技术

视频信号的特点、时间域与彩色掩蔽效应、视频文件的格式、视频信号的压缩技术、视频压缩标准。实验安排:介绍视频处理软件。如非线性编辑软件Premiere;实现功能:字幕特效制作;素材视频的删除、拆分、粘贴;流行动态镜框效果制作。

6.三维立体多媒体技术

主要讲解立体视觉的基本原理、立体电影原理、立体电视原理等。实验安排:应用软件Photoshop,实现:三变图像设计;彩虹图像设计。

7.网络多媒体

介绍网页制作软件,用html编写网页如静态网页制作软件FrontPage,网页开发和网站管理软件Dreamweaver,流媒体技术。实验安排:使用Netmeeting组织网络视频会议。

三、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实验配置

多媒体软件的要求决定了实验用计算机的硬件配置。由于实验要用到很多软件,实验室中学生用计算机硬盘容量不得低于20G。由于实验中往往要同时运行多个软件,电脑内存容量最好大于512M。在众多的多媒体软件中,Photoshop、3DStudioMAX对计算机硬件的要求较高,实验室一般安装IntelPentium4处理器、1GB内存,显存为128M、具有Dircet3D10功能的显卡以上的硬件配置。

四、教学方式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了案例式教学、实践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等方式,将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学生相关的问题纳入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到答案,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传授知识,更在于指导学生如何思考,教导学生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随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除了能理解教师讲解的知识外,还能在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解的知识,拓展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归纳学习重点,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自己去解决。恰当的布置平时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对于本课程的实验,通过项目式教学,让学生完成相关的实验并提交作品,来达到行为和思维训练的目的。针对每章的课程内容,在教师讲解基本的概念、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安排有针对性地实验。在实验中,安排了一部分是基本操作性实验,另外一部分能体现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验内容。使学生便于理解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学科的最前沿的研究方向,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水平。

五、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容量大,涉及软硬件资源多,合理地进行教学资源建设,能够使学生易于获得所需的学习资料,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技术基础实验室应能连接到互联网,并且要配置一立的服务器以存放各种实验资源。因为视频媒体通常都比较大,要保证学生便于下载所需实验资源。实验室要能流畅地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效率。教学资源建设中,主要提供的有:

1.课程说明、教学大纲、考核说明等。

2.有关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辅导资料,如各章节的重难点介绍、PPT课件,包括制作一些音频课件,视频课件。

3.教学所需的一些常用软件,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方便。

4.编写教学的实验手册和试题册,指导学生更好的完成实验任务,同时能加深对教材理论知识的掌握。

5.提供一些实验所需的素材,提供一些老师收集积累的素材、优秀作品、往届学生完成的优秀实例,供学生参考。

六、教学考核方式改革,注重教学的过程管理

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了传统的纸质卷面考试方式,注重教学的过程管理,更加科学的设置考核体系,通过考核方式的引导,使学生既要掌握本课程要求的理论知识,也要提高学生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积极主动性,体现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核。课程的考试成绩是本学期的各项模块的综合成绩,主要由平时上机成绩(40%)和期末考试成绩(60%)组成。平时上机成绩包括基础操作性实验(50%)和创新性实验(50%)两部分。

七、总结

通过对多媒体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及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能够达到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水平,提升自我素质的目的。在教学改革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综合的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从课程总体建设、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资源建设、教学考核方式等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实践,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效性,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重视教学细节、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还需要更加深入的探索研究。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6

1.直观性强,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图片、声音、语言、影像等多种方式,将课文中的人物、背景、表情、语气等教学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得学生更加直观寺感受到了课文中人物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有利于学生更快更直接的获取知识。例如在小学语文第十册《丰碑》一课中,教师提问,丰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的丰碑指什么?接着,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大雪纷飞,在一棵大树下,军需处长被大雪覆盖着,如一座晶莹的丰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到了更多的信息,同时简化了信息在大脑中由抽象到形象,再由形象到抽象的转换过程,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2.反馈更及时,课堂效率更高

在以往的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步骤、教学顺序进行学习,有很多东西课堂上一时可能理解不了,等到课下理解了,又会产生很多疑问,但是此时已经下课了,疑问无法立刻得到解答,等到下次上课时可能有些问题忘记了。但是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化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的进入教学意境,掌握教学内容,头脑中的疑问也就随之提了出来,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快速调出各种资料,来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使得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同时可以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相互交流,进行探究式学习,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易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用性更强

语文课中的一些词语往往比较抽象,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费劲讲解半天,可能学生还是一知半解,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完全改善这一状况,它将教学内容所需的文字、图片、语言、影像等信息综合加工处理,全面刺激人体的视听器官,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信息,获得极为丰富、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在头脑中升华成理性认识,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及对策

尽管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多媒体技术在高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使很多人进入了多媒体的使用误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对多媒体技术认识不到位,盲目使用

目前,很多教师不论什么课题,不论什么内容,都用多媒体教学,认为只要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似乎教师的教学观念就比较新,教学方法就好,教学效果肯定就会不错,这是对多媒体教学的一种误解。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它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其他教学手段有优势,而不是所有方面都具有优势。它只是教师教学过程的一种补充,辅助教师教学,辅助学生学习。不管多媒体技术发展到什么水平,它都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只有合理运用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件涉及信息量过多,学生无法完全接受吸收

大信息量,是多媒体课件的一个优点,但同时也是它的一个缺点,尤其是在教师不能正确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信息量过大,多媒体课件的切换速度必然加快,教师的讲解也就很快,有些甚至一句话就带过了,这样就容易造成知识信息在学生大脑中大量堆积,但重点不清、印象不深。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适当的信息量,让学生能够完全接受并牢记在心。

3.教师课件制作水平低,教学课件良莠不齐

目前,虽然大多数教师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但多数教师的多媒体课件质量较差,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水平还很低,制作的课件往往只是文字的简单堆积,课件结构形式单一,动态性不够,灵活性差,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不合理,很难满足各种不同的教学要求,不能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因此,除各学校积极开展教师课件制作培训外,作为教师本身也要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我充电,争取做出高质量的教学课件。

4.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师生情感交流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7

教员通过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模式,既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传授知识,又可以让学员通过教学软件自主学习,师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交流,真正做到讲、演、练三位一体的同步教学,实现教与学、学与用的最佳结合。

2.多媒体技术在航空维修教学中的应用

2.1多媒体课件在航空维修理论教学中的应用

航空维修理论往往相对复杂,其中的概念、定义、原理等都是抽象不可见的,这就造成了学员在理论学习中死记硬背不理解的难题。多媒体课件可将文字、图像、动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演示,既有助于加深学员对内容的理解,又能调动学员的积极性。例如,在讲解飞机发动机中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原理时,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不可见,学员理解起来非常困难。利用多媒体技术,以二维原理图动画的形式,演示涡轮喷气发动机进气道进气,压气机增压,燃烧室加热,涡轮膨胀做功带动压气机,尾喷管膨胀加速,排气到体外这一过程,让学员明白发动机工作过程中,各个部附件是如何运转的。这样,不仅加深了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热情。

2.2飞机维修仿真软件的教学应用

在航空维修教学过程中,经常要对新进的飞机维修人员进行养成训练,新进人员往往缺乏经验,对维护工作不知所措,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甚至造成一些安全事故。另外,飞机部件成本过高,很容易在不注意的情况下造成重大损失。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其制作出的飞机维修仿真软件,可以在虚拟的环境中对学员进行航空维修教学。例如,在讲授空调系统温度控制活门的拆装时,可以通过3DSMAX软件进行该活门的模型制作,创建关键帧动画模拟出该活门的拆装过程和方法,把抽象的文字描述用三维动画的形式展示出来,直观地呈现给学员。再如,讲授如何排除座舱火警系统告警故障时,可以通过PHOTOSHOP等绘图软件,将驾驶舱内仪表板绘制出来,再用程序对电门传递信号加以控制,就可以模拟出真实飞机工作中出现该故障时,座舱显示屏中相应的显示情况,便于学员观察学习。

2.3航空维修教学训练系统的应用

教学离不开训练,理论考试很难了解学员对维修技能的掌握程度,实际训练将花费大量时间、财力、物力。因此,我们通过多媒体技术研制出一套航空维修教学训练系统,实现了学习、训练、考核等众多功能。例如,学员在学习飞机部附件识别时,只需进入教学训练系统,在虚拟飞机上点击相应舱口盖,进入该舱,舱内部附件皆一一呈现,学员对需要学习的部附件进行浏览,即可获得此附件的名称、结构、性能等参数。另外,教员希望对学员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时,也可通过该系统执行。例如,考核飞机发动机试车前的准备工作,教员可通过教员机将试题传递给学员,学员获得考题后进入考试系统,然后对虚拟飞机外部进行检查,完成放置轮档、插保险销、去除发动机堵盖和空速管套等步骤,最后进行试车。如果其中操作步骤没有完成或出现错误,系统就会扣除相应的分数,并且这一信息会及时反馈给教员。这样,教员就能及时了解学员的技能掌握情况。

3.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多媒体技术在航空维修教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应用过程中,当然存在许多问题与难点。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3.1航空维修理论知识转化为计算机3D模型困难

航空维修教学涉及面广,在开发维修模拟训练系统时,大到飞机机身,小到一颗螺丝钉,都需要通过多媒体软件进行精细的建模与渲染。但精通这些建模软件的开发人员往往对机部附件结构不够了解,很容易在制作过程中发生错误,制作出一些与实物不符的模型、动画,误导学员学习。另外,一些部附件结构形状怪异,精密复杂,也对3D模型的建立造成了不小困难。

3.2仿真模拟机硬件研制存在困难

仿真模拟机在教学中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其开发难度较大,尤其集中在硬件驱动这一方面。为了满足航空维修模拟训练系统的要求,大部分仿真模拟机的硬件都需要开发者自行研制。但是众多硬件厂商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技术封锁,很多底层的驱动程序代码是不予公开的,网上现有的驱动存在不匹配的情况,导致自行研制的硬件缺少驱动,这无疑加大了仿真模拟机的研发难度。

3.3航空维修教学训练系统后期维护复杂

航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飞机转型换代较快,旧的航空维修教学训练系统无法与新一代的机型机种相匹配,更新系统又需要对新机型进行调研,故开发周期较长,这就对后期的维护工作造成了困难。目前,多媒体技术在航空维修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难点,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进一步革新,一定会给航空维修教学带来更多的优势,如何提高这种优势,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多媒体技术论文篇8

1.让学生有趣地学习

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玩,不能很好地控制好自己的注意力,如果教学过程太枯燥无趣,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下降。在计算课中,单纯的讲答会使课堂气氛变得枯燥,学生注意力会慢慢分散,继而导致练习效果不佳。传统教学的处理方式是通过高压政策,或是通过教师的语言组织和有限的活动素材使学生保持注意力,这对教师的工作强度和教育资源的创造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且教学效果一般。如果借助多媒体技术加入或制作简单的PPT小游戏,则可以在降低教师工作强度的同时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顺利完成趣味计算课程教学。以一年级“6的乘法口诀”一课为例,教师设计了3个小游戏。如图1所示,学生回答正确就可以让飞机击落飞碟;如图2所示,学生回答正确就能给火箭补充水晶能量,使火箭起飞;如图3所示,学生回答正确可以让蓝色的小球击倒保龄球,小球会沿右侧轨道滚动,还可培养学生“靠右走”的行为习惯。小游戏有趣又直观,可重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2.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

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抽象想象能力也不够全面,对于知识点往往理解不透彻或无法弄清结论形成的过程,这就会导致出现死记硬背的低效率学习。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演示功能将知识点展现出来,让学生边观察边想象,就为学生的思考铺了一个台阶,帮助他们顺利地理解结论形成过程,从而牢固地记忆结论。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圆周长的计算方法后,在计算半圆周长时常把圆周长的一半误为半圆周长。产生这种错误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圆周长计算方法和“半”(1/2)字的影响;二是在思维转折处出现了障碍,不能考虑圆周长的一半与半圆周长二者的区别。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半圆图(弧长和直径可以分离的复合片),通过抽拉演示并提出“半圆周长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提问,学生就会立刻明白错在哪里,且印象深刻。

3.让学生观察和教师示范操作更准确、更清晰

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生理发育不完全,理解能力和想象力也不强,很难凭借一句话准确地再现所描述的对象,无论是实物对象还是抽象对象。这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难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知识架构,展示更多的生活经验,在可观察、可操作的教学情境中突破难点,强化重点。也就是说,要多感观地学习,在语言讲解的基础上加入视觉上的观察和触觉上的操作。各种感观学习强度的配给要全面、均衡,不能只重讲而忽视观察和操作。因为实物大小和距离的限制,传统的实物展示、动作示范观察效果不佳。使用投影仪展示图像,则能让所有学生可以在大屏幕上观察,形象直观,步骤清晰。在进行教学习题反馈时也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的投影展示,让全体学生都可以观察到习题内容,防止学生“开小差”而遗漏重要反馈信息。

4.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想象机会,从而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多媒体技术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教师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促进其思维发散。小学数学教学巧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向学生展开情境教学,提供丰富的感知对象,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以“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为例,为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教师先提出“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问题。在学生回答后,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自行车、摩托车等模型,再提出问题:如果将圆形的车轮换成椭圆形会出现什么情况?随着Flas的演示,学生很快就可以从观察的信息中得出结论:椭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车轮在行使过程中无法保持稳定甚至无法转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自己制作会动的模型进行展示,这不仅会占用教师很多时间,增加教师工作负担,且教学效率不高。而借助多媒体动画综合展示,将各种图形与圆形进行鲜明、生动的对比,让学生对圆的特征留下深刻的表象认识。

5.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和扩展

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一个人情感的产生,首先来自视觉、触觉、听觉信息的输入,再佐以教师的语言导向。传统的教学方式虽然也可以实现,但其视觉刺激效果是有限的,不能让学生准确、清晰、全面地感知,更无法要求学生加工这些信息从而获得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PPT展示中加入丰富的图像和视频资源,则能很好地突破限制。以二年级“平移和旋转”一课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加入天安门升旗、神舟飞船发射、奥运链球夺冠等视频,不仅从知识层面告诉学生平移和旋转现象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且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师备课数学教学

备课是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学习情况的过程。所有教师都应先于教学过程设计准确地了解这几点。具有多媒体技术应用经验的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轻松突破教学难点,提升备课效率。数学学科对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要求较高,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必须精心地备课,综合各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这些能力。教师在备课时需全面考虑教学中的所有知识点,逻辑严密,确保课堂流程顺畅,还要设计恰当、清晰的操作示范,帮助学生将信息内化为抽象的知识,提升学习的层次。信息的获得需要多感观结合,而传统课堂的讲解模式使得整个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生注意力就会分散,学习效率变低。在没有技术支持的情况下,传统备课方式所产生的教学设计让学生需要较长的时间去理解,也会消耗教师很多精力和心思。长此以往,易造成备课倦怠,不利于教师自身教学能力的完善和提高。除此以外,有些教师还会应用卡片展示教学内容,而卡片的表述不够全面,也难以与课堂教学情况完全契合,因此对备课的思路限制较大。在备课过程中,以精心的教学设计为核心,恰当地加入多媒体技术可使教师的设计意图得到有效体现。

1.辅助教师设计并展示更生动的教学导入

教学导入的传统方式是谈话和教材主题卡片等,对学生的感知刺激单一,视觉上的低可观度使学生不能有效接受这些信息。而依托多媒体技术进行有趣、生动的投影展示,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全面感知到导入信息,从而有效地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例如,在进行“平移和旋转”的教学时,传统做法是利用学生都十分感兴趣的赛车在教室内实际运动引入“平移”这一概念,用电动小风扇介绍“旋转”。这样的做法虽然看上去不错,但从小学生的行为和心理特点分析很容易导致学生行为无法控制,出现“下座位”、大喊大叫等混乱场面,后排的学生也可能因为距离讲台较远无法感知导入信息。这样的导入是流于形式且效率较低的。而借助多媒体技术在PPT课件中插入赛车和风扇视频,则可以在控制好课堂纪律的前提下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素材进行展示,使教学导入更生动、更有趣。

2.有效突破重难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感知过程,将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协同调动,突出重点,分化难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加深其对重难点的理解,可以实现其他教学手段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在讲授“相遇”类问题时,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让学生正确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分析解题思路。先公布题目条件:张华家距李诚家390米,两人同时从家里出发,向对方走去。张华每分钟走60米,李诚每分钟走70米。在计算机辅助下,进行一系列操作。第一步,创设动态情境,帮助学生准确理解题意。用两个不断闪烁的太阳表示张华和李诚,两人在响声后同时从两家出发,相对而行;经过3分钟相遇,计算机再发出响声,张华走的路程用蓝色表示,李诚走的路程用红色表示,屏幕底色为浅黄色,色彩区分明显。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有几个人在运动?两人的出发时间如何?从哪里出发?出发后方向如何?结果怎样?这样一来,就可以抓住“相遇”类问题的关键,加深学生对“两地”“同时”“相遇”等关键词的领会程度,形象深刻地提示事物的发展、变化与结果,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问题的结构特点。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可以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清除障碍。第二步,引导学生观察、质疑,并得出结论。利用多媒体设备逐步演示两人走的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同时提问:(1)出发3分钟后,两人之间的距离变成了多少?(2)两人所走的路程和与两家的距离有什么关系?从而使学生准确理解相遇时两人所走路程之和就是两家的距离这一重要的数量关系。充分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适时启发学生,引导他们思维“上路”,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与表象。

三、多媒体技术应用数学教学原则

1.多媒体技术是教学理念的体现

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正因为其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印象更深刻,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设计不合理,忽视了教学的本质与原则,就极易产生错误的教学效果,后期纠正也会耗费大量时间,反而降低了教学效率。因此,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准确把握课堂教学核心,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完成教学设计。最根本的教学目标、教学理念还要由教师依靠自身经验和能力准确把握,而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理念的体现,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支撑。

2.创新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教师需掌握的技能,教师如没接受良好的培训,只能利用多媒体进行简单的教学设计,效果往往不够明显。为提升效果,需对教师进行强化培训,帮助教师巧妙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以PPT课件制作为例,教师在讲授“数的认识”相关知识时,会进行书写演示,学生独立书写时通常无法准确记住示范动作。而利用多媒体设备,在PPT课件中插入数字图片,利用“动作路径”功能便能在屏幕上循环演示正确的书写顺序(如图4所示)。借助Flas演示效果更佳。

3.不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多媒体技术是为教学设计服务的,先有有效的教学设计才能寻求适当的技术支持,而后可根据技术支持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设计。不能因为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高难度“动作”,就颠倒教学顺序,使技术凌驾于理念和设计之上,使原本简单的动作变得十分复杂,更不利于教学展开。

4.避免多媒体技术“满堂灌”

多媒体电教技术是结合了所有能传递信息的感知刺激,而不是所有教学步骤都由此传达。全部由多媒体技术组织课堂会增加教师的工作强度,也会使课堂逐渐丧失灵动性,变成没有组织的“死板课堂”。

5.提高教师教学修养以更好地驾驭多媒体技术

虽然多媒体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但仍有不少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本身的教学能力有限,没有钻研透彻多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只是让多媒体技术流于形式。

四、结束语

从目前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情况分析,多媒体技术将会在未来得到更大的重视和完善。届时,该技术将变得更加方便、普及,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更完善和强大的技术支持,从而解放劳动力,让教育工作者把更多的精力倾注于素质教育的探索和推广之中,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多媒体设备与技术应用于教学中,对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作为一种技术,多媒体并不是教学的全部,把握好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依托该技术设计有效的教学过程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在实践中分析、总结、探索,积累教学经验和方法。只有这样,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才会更加科学、合理,更能体现自身的技术优势。

上一篇:制造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保障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