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改革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1:12:22

教育改革论文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此文论述了农村初中教育改革面临的困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及发展的相关对策。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发表,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一定的教育和一定办学模式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为经济基础服务,显然,教育与经济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必须找到目前农村初中教育现有的办学模式、培养目标、教育教学实际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因素,积极地探索与改进,交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真正提高办学效益,使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影响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原有的应试教育观念必须彻底改变

目前,我地区农村初中教育中的应试教育倾向比较突出:学校在办学方向上是为升学服务的,学校评价的重心也倾向于学生的考试成绩;在培养目标上,重智育,轻德、体、美、劳等全面发展,使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低的学生,整天背着“差生”的包袱,躲闪于教师和同学之间,久之,便开始逃学,甚至缀学;在教学内容上,重视升学考试学科,忽视非考试学科;在培养途径上,重视课堂教学,忽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不容忽视,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主渠道,可是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所接触的内容是课堂上很难学到的,通过一系列活动才能使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在培养对象上.只注重少数升学有望的尖子学生,忽视大多数学生,只能得到以牺牲多数学生时问为代价,来换取个别学生单项发展的可悲教育效果。从农村目前情况来看,比较好的初中学校毕业生升入高中的升学率只在2O左右,而8O左右的初中生进入社,两手空空,怎能做一名新型农民?产生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教育本身的原因外,也有来自社会、家庭的因素.其根本原因就是对义务教育性质和农村初中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不理解,对农村初中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缺乏正确认识,也阻碍了农村初中为本地经济建设培养人才。

我们采取的对策是:确定学校的培养目标,端正学校的办学思想,实行“分层辅导、逐步过渡、分流施教、短期培训”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案,各级行政领导和教师都要站在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伟大意义,抢占农村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做到农村经济建设和学生升学两不误。

分层辅导:教师要掌握学习中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授课,关键是注重对优、中、差学生的辅导.重点抓“两端”。对优等生。上不封顶”,。吃饱吃好”;对“差等生要“保底”,基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要求的最低标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开足开齐所规定的课程,使学生在苦学中寻找乐趣。布置作业、测验、期末检测等都要体现出层次,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100分),又有一般技能的题(20分)和拔高题(30分),让每一个层次上的学生都考出满意的成绩,使学生心情舒畅,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逐步过渡:初中二年级学生是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教师要牢牢把握。差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生理反应,对这一部分学生掌握的知识降低标准,知识的坡度也减缓,适当增加课外活动和地方教材内容以及社会实践活动,尽量多地接触农村实际,把教学重点逐渐转移到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上来,这是适合这部分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的。

分流施教:在初三开始分流。初三年段在开足开齐所有课程的基础上,一部分学生为升入上一级学校做准备,另一部分学生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同时,适当增加职业课内容,为学生成为农村初、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做准备。学校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增加农村专业知识课与实践操作误.主要是让学生从旧的农业意识中解脱出来.向新的农村科技意识转交。

短期培训:《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对2005年基础教育提出了“扩大初中后职业培训在校生的规模”,根据这一目标,学校可以动员不升学的毕业生留校半年或一年,办实用技术培训班,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农业的发展是一种挑战,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学校协助当地,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信息化产业水平,带动农村经济向高层次发展。学校要下大力气对职业教师进行培训,以满足教学需要,使学校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人才培训基地。

二、目前,教师队伍的素质满足不了教育教学的需求,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同样对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也提出较高的要求。而且前教师队伍学科比例失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滞后,教师的基本功不硬,农村经济类型的专业教师少,能歌善舞的,会写能画的更是凤毛麟角。其原因是人事制度不健全,需要的教师进不来,骨干教师又无法留得住;学校对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育观念的转变。采取的对策是:调整和提高。调整:对校长和行政班子成员要严格考核,搞好民主测评,通过多方面的考察,调整合格后应相对稳定。稳定的领导班子会对学校负责,按照长远规划和近期打算有步骤地工作,有利于办学效益的提高。对不合格的领导,应就地“卧倒”,不要东调西派殃及其他学校。针对教师专业比例失调,这是历史遗留的问题,随着人事制度改革,退、病休人员的编制应留给各学校所缺专业的教师(人事和教育部门可从已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中选拔),学校多余人员应通过多种渠道在教育主管部门的协调下,自行消化。提高:主要是加强一线教师的培训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关键是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

1、培训要把师德放在首位

(1)在教师当中要树立师德典型,让典型教师做事迹报告,典型引路。教育和影响教师。(2)在教师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得到培训。如,教师可以搞师德知识竞赛、各类球赛、游戏,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强他们对社会知识的学习。还可组织教师旅游,送温暖、献爱心等活动,陶冶情操、感悟哲理、理解人生。(3)加强教师的政治理论学习,用“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和“教风”等来激励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4)领导班子以精诚团结、协调合作,廉洁奉公、率先垂范,依靠自身的学识、业绩、能力、品德等非权力因素影响教师的师德修养。

教师嫱训的关键是教师实际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

要提高教师的工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研究中进行培训很有实效。在教学研究中,让教师设计一份自己满意的、符合大纲要求的、能把握教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案;上一节研究课,能体现自己的教学教法和研究成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因材施教、分层辅导的课程;选择一份听课笔记,检验自己对常规教学过程的要求、对教学改革的理解程度,以及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写一份比较有价值的教学工作报告或总结,交流教学研究或教育科研水平提高的经验。在教研中,注重开展备课、说课、讲课和评课活动,以培养和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通过对优质课、观摩课、成果课的互听互评、领导点评,使每一位教师得到全方位、多层次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外,还可以通过学校其他活动提高教师的素质。

学校对教师的培训,是教师的考核项目之一,直接影响教师的切身利益,自然对教师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使教师感到自己必须有一个过硬的教育教学基本功,否则就会“败下来”。

三、应加强初中考试制度改革

目前,一些地方的党政、社会各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仍把升学率看得过重,这些压力,导致领导和教师成天围着考试的指挥捧转,压得教师透不过气来,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农村初中的实际情况是多数学生要回家参加农村经济建设,片面的教育,使学生无论是思想准备上,还是在知识与技能的准备上都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考试制度有待于研究和改革。如果把农村升学考试制度放宽一些,考试权利下放一些,给学校一点升学自,减轻学校的升学压力,学校就会有精力对多数学生从音、体、美、劳等方面发展个性,重点是以素质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对农业结构调整后的相关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更好地为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服务。

四、教育经费不足,办学条件太差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2篇

1.1强化论文过程管理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学位论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够综合性、全面性的对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以及水平高低进行反应,而学位论文也是对研究生自身学术水准高低进行衡量的重要载体与指标。而要想使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有保障,就要从源头环节进行强化,保证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监督严格性,并详细的进行评审与答辩。并且还要针对论文的开题、初检、答辩等多个不同环节建立起管理制度。促使论文的形成过程得到更加完善的管理,极大的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哈工体育大学就是利用校外教授进行答辩外审的方式,来确认本专业的论文是否能够报送,在通过之后,还需要得到三分之二的委员会评审通过,最后再由学校的学术委员进行审批。论文的开题和答辩,则是由校内外的教授来担任评委,利用预开题与预答辩的形式做好准备后,再执行正式答辩。除此之外,哈工体育大学对论文的检测标准,也严格要求在10%以内。只有真正的严格标准,才能够防止不端学术行为的出现,为学术研究树立好风气。

1.2强化教育培养过程实践环节

提高实际工作能力首先,对教学进行实践训练,哈工体育大学针对体育学教育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便是体育师资,那么教学的能力便成为了培养的核心所在,教师要想使得自身专业水平得到提升,就必须要保证实践能力持续成长。那么这就需要让研究生充分掌握知识与技能,并且让其明白教师这一角色的责任。经过学习后的第二阶段,就可以在引导下为本科学生进行5-7周左右的教学实践,但要保证以教学进度为前提来备课,通过教案为大纲来上课,研究生的教师则要对全过程加以指导,这一环节的成绩最终要记录学习档案之中;第二,积极的参与到社会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深入的投入到社会实践活动中,一般为4-6周的时间,通常在第三、第四学期展开。社会时间活动必须要写实践报告,并交予学院备案,记录学分;第三,实践竞赛。组织完成1-2项校内外的相关工作,学院教师担任裁判,对整个过程进行考核;第四,每个研究生必须每学期参加讲座与学术报告,至少2次,在学生毕业之前,参加校内外体育部报告会的次数不低于2次,并提交相应的学术学习手册,由导师审查签字,记录学分。

2体育教育改革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1体育教育改革实践问题

2.1.1师资力量薄弱影响

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哈工体育大学中的体育学教导教师多数是本科教师,多数担任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教师都是学校培养,只有小部分教师具备资格与能力参加研究生课程的授课,导致教师自身教学压力大,无法全心投入到教学中。而具备能力的教师则压力更大,不仅要负责课程,还要负责实践、论文等工作。

2.1.2招生持续性问题

哈工体育大学近几年呈现出的研究生招生分数较高,始终没有降低,并且与其他专业分数相同,导致一些学生望而却步,形成的结果便是报告人数越来越少。

2.1.3课程设置问题

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基本是参考体育院系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陈旧,重复本科生的课程太多,过度地突出课程体系的专业化和专门化,综合性体现不够,局限在一个学科领域,任课教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不够深入,培养出来的研究生知识面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应用知识与应用能力,无法适应社会应用型体育人才培养需要。

2.2针对体育教育改革所需采取的解决措施

2.2.1强化师资团

队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一方面,不断加强重视教学改革,积极认真地完成新一轮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提高任课教师专业理论水平,鼓励支持教师不断拓宽教学内容,并开设新的选修课和专题课。另一方面,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合作,研究生的跨学科研究,开设跨学科跨学院的研究生课程,给研究生更广泛更灵活的学习和研究空间,聘请其他学科的教授担任教师开设课程,

2.2.2提高招生持续性

必须要针对师资力量团队进行扩充,并且采取评职考核的政策来鼓励教师,每年引进优秀的教师以及师资团队,制定相应的师资培养计划,持续为体育学研究教育团队提供支持。

2.2.3科学设置

课程科目学科想要发展,首先学生源就必须要充足,所以,针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教育发展问题,需要利用招生政策加以支持,从专业发展角度出发,即便是区别对待也要以不影响其他专业的情况下,来降低分数,保证招生计划完成。同时,积极鼓励其他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跨学科报考,实现复合型体育人才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的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最为核心的就是实践两个字,那么无论是在教学上还是学科内容上,都应当要对实践的相关内容进行强化。同时,为了能够促使研究生得到更加广泛的发展,还可以开设一些附加性课程,例如体育心理学、运动医学、保健康复以及人文哲学与社会法学等,促使体育教育学的课程体系更加的合理、全面,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于体育学研究生人才的全方位需求标准。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3篇

自2008年起,公安部直属的两所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将停止招收本科生。全国其他公安院校,亦将逐步停招本科生。据此,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借鉴“美国模式”,淡化或暂停学历教育,培训将成为警校的主要职能。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公安院校首先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确保学员的文化水平达到相应的学历程度。同时,还要按照警察培训的要求,进行警务知识、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及体魄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而本科学制仅有四年,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使学员在学历教育和警察培训两方面都达到理想要求,显然十分困难。

随着形势发展,这种公安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现出诸多弊端。一方面,受师资力量等资源所限,其学历教育的水平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日渐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相形见绌;另一方面,沿袭多年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死板教学方式,也使其警察培训工作与公安实践严重脱节,公安实务部门对毕业学员的认可度不断降低。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急剧增多,包括警察在内的诸多公务员岗位,也已为广大学子热衷报考、激烈竞争的理想职业。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所需的大量优秀人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安部着手启动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以利于公安机关广揽人才,优化队伍素质和结构,集中精力、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性等,远非停招本科生一举能够解决。

二、教学脱离实践——当前公安教育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课程,从师资上来说,这些老师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规格招进来的地方大学毕业的高校学生,他们根本没有公安实践,和实践严重脱节。在公安院校,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听讲的现象很多。

基于以上理由,导致现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只能接受一些公安的皮毛。像实弹演练、汽车驾驶、擒拿格斗、查缉战术等实践性的训练基本走形式化或者根本没有,所以,进入公安队伍的公安院校学生也是要依靠岗前培训来学习实践中真正用得上的基本知识。

三、中美公安教育体制比较

1.警察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美国:美国的警察教育只由警察机关负责,各级警察机关自己开办学校或培训机构。

中国:警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实行的是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领导。

2.警察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以培训为主,以补充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学位,主要是为职前警察和在职警察提供必须的警察业务技能和知识。

中国:警察教育由普通教育和在职人民警察教育两部分组成,实行的是警察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3.教学内容之实践环节比较

美国:在教育内容筛选和课程设置上,把技术训练放在高于知识训练的地位,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中国: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教育内容偏重于讲授,有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个别学科内容陈旧、流于空泛,技能训练和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4~6个月。

4.师资队伍建设比较

美国:挑选教师很严格,一般都招募警察机关中有大学文凭和五年警龄以上、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资深警官担任专业教师,这部分专业教师约占70%.其他公共课程主要聘请当地大学有真才实学、在学术上造诣深的相关教师兼职授课,这部分教师约占30%.

中国:专职老师,长期脱离公安工作的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生动性,很难反映公安现实斗争的新情况和新经验。

四、我国公安教育改革应当正确对待美国警察教育模式

作为一个在西方法治较为成熟的国家,美国警察教育制度理所应当地值得世界各国警察机构与警察教育部门学习和借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应该作为我们将要开始的公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

1.关于美国警察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适应性

美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培训内容贴近警务实践,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美国警察机构相互独立,其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不统一,各培训机构自为战;甚至个别警察培训机构将“巫术”作为警察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注意的话,也是不够理性的。

2.关于警察学历教育的职能

如果仅仅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让公安院校不办学历教育,则仍然不能解决公安院校教育的问题。如果借鉴美国警察教育模式而革去公安院校的警察学历教育职能,不但会损害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感情,而且了会损害公安院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我国公安院校通过提供学历教育而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能够得到教育部门在办学理念与办学程序方面更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在这一点上,是我国公安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3.改革公安院校现行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模式——我国公安教育改革的关键,振兴公安院校教育

当前造成公安院校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学内容与方式滞后于公安实践。二是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沿用军事化管理方式,造成公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学风不振,在走上公安工作岗位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强。因此,当前公安院校教育改革近期目标应当是着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4.加强公安教育的职业化——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日趋增多增高。公安队伍面对高发的犯罪态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公正期望和安全服务要求,只有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方能不辱使命。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已远不是单单通过“自我修炼”即可实现的。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职业化素质,具备了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身体力行之才能获取公众的信赖和尊重,也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和公正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按职业化要求进行改革,围绕职业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人才的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意识和水平、能力,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公安职业人士。而只有在竞争中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公安工作的重任。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促进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和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还不是很快,尤其是长期以来公安高等教育与公安工作脱节,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跟不上公安工作改革发展需要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4篇

1.技工教育社会地位低

一直以来,技工教育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很难平起平坐。一方面,技工教育与学历教育面临着天壤之别的社会环境,如大学生可考公务员、可当管理人员、可以获得城市户籍等等。而这些对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来说则很困难。技能人才不被制度尊重,职业院校出现招不到生、招不满人的现象。教育改革应该使技工教育得到真正的尊重。如学术类和技能类两种高考模式,可以打破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的界线,形成技工教育与学术教育一体的格局,使得“两类模式”之间的学历有同样的含金量,那么就可以给学生更加广阔的成长通道,提供等同的选择机会。笔者认为:“当今社会总觉得学技术的孩子就低人一等。更甚者,从事技工教育的工作者也不愿意把孩子送到职业院校或技工院校。如果高考模式能够给学技术的孩子们机会,那以后学术能力强的孩子是文状元,技术能力强的孩子就是当代的武状元。”简而言之,无论学术型和技能型人才都应享受到同等待遇。

2.技工教育基础能力弱

近年来,国家对示范性技工学校建设给予了大力支持,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然有很多技工学校由于投入严重不足,普遍存在设施设备陈旧、实习实训基地紧缺、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和素质不高等诸多问题。相比于学历教育,技工教育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要投入实训设备、机器和大量的耗材,因此需要更多的“真金白银”。学生要取得高技能等级证书,需要不断练习。仅靠黑板、粉笔的理论教学,没有一流的设备,是难以培养出高端的技能人才的。因此,政府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加大对技工院校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和教材建设、实训设备更新、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资金的扶持力度,提高技工学校的办学水平。

3.技工教育待遇不平等

在我国从事职业教育的院校分为两类,一类是属于教育部门管辖的职业院校,另一类则是属于人社系统管辖的技工院校。技工院校为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促进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其招生层次主要包括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再就业人员和企业在职职工等。学生毕业后颁发人社部门印制的技工院校毕业证书和初、中、高级或技师等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大型企业,是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企业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文件中,第十六项制定落实技工院校毕业生待遇政策中提到“对取得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参照大专毕业生待遇确定”“积极探索在基层和生产一线的优秀技术工人中考录公务员的办法”。

但现实情况是,技工院校毕业生既不能享受到普通学历教育毕业生的待遇,也很难参加普通教育的升学考试,公务员招聘考试仍然规定学历要求,没有将技工院校毕业生纳入招考范围,职业资格证书无法等同于学历证书参加公务员招聘考试。说得直白一些,这相当于“选择一种教育模式就决定了一种身份”。作为社会一员,毕业生参加工作都是为社会做贡献,只因个人价值体现在不同方面,所享受的待遇就差别甚远,这对技工院校毕业生很不公平,也违背了教育公平的理念。

所以,虽然两类院校都以培养适应职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为主要职能,但是技工院校的社会认可程度比职业院校更低,更容易被大家所忽视。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可以被称为大专生,而技校学生毕业后则被称为工人。社会上有些人不把技工教育当正规教育,存在着鄙视技工教育的观念,加之在生产服务一线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收入都比较低,这导致学生和家长还是不愿报读技工院校,虽然在技工院校能学到真本事真技能。因此,教育改革不仅要改革高考模式,还应对教育体系进行改革。若能将分属教育和人社两个部门的两类院校统一管理,划入统招范围,就能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减少分开管理带来的弊端和不公平,提高一线技能人才的社会尊重度、认可度,避免由于社会分工不同,社会价值体现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的制约,造成地位不同、待遇不同。

二、结语

技工教育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艰巨的工作,改革成效的显现更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改革职业教育势必涉及多个部门,这就要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动员各方面力量,形成改革的合力;还要牢固确立技工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促进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激发年轻人学习技能的积极性。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5篇

随着国家创新体系的建立,统计创新工程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统计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统计实践的创新;二是统计教育的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教育,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准确把握统计学的发展方向与发展形势,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是统计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本文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谈一谈统计教育急需改革的几个方面。

一、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纵观统计学的发展状况,与整个科学的发展趋势相似,统计学也在走与其他科学结合交融的发展道路。归纳起来,有两个基本结合趋势。

(一)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结合的趋势

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但作为一种工具,它必须有其用武之地。否则,统计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用之器。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现代统计方法基本上来自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源于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同时,有不少生物学家、天文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人口学家、教育学家等都在从事统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他们在应用过程中对统计方法进行创新与改进。另外,从学科体系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如果将实质性学科看作是纵向的学科,那么统计学就是一门横向的学科,统计方法与相应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相应的统计学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与教育学相结合产生了教育统计,与生物学相结合产生了生物统计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不仅属于统计学,同时属于经济学,生物统计学不仅是统计学的分支,也是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与发展的。因此,统计学与各门实质性学科的紧密结合,不仅是历史的传统更是统计学发展的必然模式。实质性学科为统计学的应用提供了基地,为统计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21世纪的统计学依然会采取这种发展模式,且更加注重应用研究。

这个趋势说明: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必须以实质性学科为依据,因此,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学好有关经济类与管理类的课程,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统计的工具属性才能够得以充分体现。

(二)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

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经历了手工、机械、机电、电子等数个阶段,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上个世纪40年代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给统计学方法的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20年展起来的多元统计方法虽然对于处理多变量的种类数据问题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由于计算工作量大,使得这些有效的统计分析方法一开始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很好推广开来。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目前企业经营管理中建立的决策支持系统(DSS)更加离不开统计模型。最近国外兴起的数据挖掘(Datamining,又译“数据掏金”)技术更是计算机专家与统计学家共同关注的领域。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每年都要积累大量的数据,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信息过量,难以消化;信息真假,难以辨识;信息安全,难以保证;信息形式不一致,难以统一处理;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要学会抛弃信息”。人们考虑“如何才能不被信息淹没,而是从中及时发现有用的知识,提高信息利用率?”面对这一挑战,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应运而生,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牵引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尤其是数据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统计、可视化技术、并行计算等方面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形成新的技术热点。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这个趋势说明:充分利用现代计算技术,通过计算机软件将统计方法中复杂难懂的计算过程屏障起来,让用户直接看到统计输出结果与有关解释,从而使统计方法的普及变得非常容易。所以,对于财经类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包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

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与信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了解这一点,再来看我们目前教育中的问题就更加明显了,所以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二、统计教育的改革

(一)统计专业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课程设置主导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目的是让学生如何能将统计方法正确地运用到相关领域。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四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4)有关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中的前沿性问题,目的不在于要学生真正掌握这些问题,而是让学生了解统计理论和统计实践的前沿发展动态,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有两个焦点问题:一是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统计学的兴趣;二是应用什么教学手段来达到较好的统计教学效果等。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1.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特别注重教育多样化和多层次性,不仅让学生掌握如何搜集、整理数据的技术,还要教学生读懂数字背后的事实。学会按照具体与抽象、动态与静态、个体与总体、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演绎与归纳等不同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注重利用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开拓学生的发散思维。

2.改单向接受式的教学为双向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闸门,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3.构建以课堂、实验室和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找到应用的结合点,才能使统计学获得最大的生命力。

(三)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

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会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不管哪一个层次,都已说不过去。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统计软件的使用。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四)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

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统计教学和教材增加统计实际案例,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锻炼和培养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

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深深地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因为它影响着经济、生活的发展和需求。语文(中文、外文)、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不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各管各教一套的办法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特别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有了电脑、网络,必需要更新,要培养出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以便培养出新型的21世纪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6篇

目前,我国公安类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很多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机构设置不完善、不合理,使得公共艺术教育在公安院校中发展相对滞后。公安类院校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学习和发展,以思想政治教育学习为先导,以专业学术学习为主题,以艺术人文教育为两翼,培养新时期高素质预备警官。为确保公共艺术教育科研的有序发展,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科研管理方面应做到了“两个到位”。一是领导组织到位,学校应成立的艺术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推动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合理规划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重视艺术教育机构、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管理、科研学术等各方面的科学化长效建设。二是制度建设到位,即制定艺术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理论学习制度,课题管理制度,交流反馈制度等,使学校的公共艺术课程及与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一样,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有严格的评估制度,并且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能够根据教学改革需要,不断完善,与时俱进。同时,使公共艺术教育科研发展能有度可守,有据可依。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科研方面,要在完善艺术教学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公安类院校由于艺术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需要一批符合公安院校自身需要或是具有公安特色的艺术类教材和学术科学研究。因此,加强公安院校的艺术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不懂科研的教师是不合格的教师,因此应建立教师参与科研的鼓励机制。二是培养骨干教师,以点带面,全面推动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注重青年教师的发展,遵循青年教师的成长规律,给予相应的鼓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深造学习。

二、加强公共艺术教学,根据学生目标选择教法,落实学法和学法的协调统一

目标不仅是把需要转化为动机的直接诱因,而且还具有启动、导向、激励和聚合的功能和作用。明确目标,把教的目标转化为学生学的目标是关键。教学中的目标就属于转化。这一转化,符合目标教学思路,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及方法。有利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中促进指向性学习,要从实效出发但突出重点和简明,使之明确。教学方法服从于教学目标,待定的教学目标需要特定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学习达成目标,是发展学生素质,而依据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要着眼于学法、体现为学而教,注意教法体现学法,两者同步而协调,并在教法和学法协调统一的基础上,教师“举一”学生“反三”。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将学习转变为学生自身的核心利益,进而自我驱使,主动接受学习,教学效果也将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紧扣学生实际,让学生自主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

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在我国现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立足于自身情况发展的需要。公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更应紧扣公安工作这一实际需要,教学方法也应随着学生的实际需求不断改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严格执行教学大纲,改革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不该垄断课堂四十分钟,应让学生也参与进来,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笔、动口,充分发挥学生的自身能力。备课时教师应该设计出学生在课堂上所要做的、写的、说的,达到通过多种方式,使课堂内容更科学,更完善、更生动、更活泼。结合艺术课程中电影、音乐、戏剧、舞蹈等多种元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直观鲜明的示范,使学生对学习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增强了教学活力。由于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所以素质教育也更应该是让学生主动和谐的去发展,学生只有主动地去实践才能有发展,才能有创新的可能。因此,除了课堂上让学生去动脑筋动手动口外,还要举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举办书画展评、文艺汇演等,并由学生自我组织、实践、评比,最终达到自我发展的目的。

总之,在深化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公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素质教育应落到实处,加大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公共艺术教育不应是“边缘学科”,而是培养未来合格警官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公安院校的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更加深入、彻底地探索未来的发展方向,合理建设具有公安特色的艺术类课程,在建设好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建设的基础上,扩宽艺术教育的受众面,落实公共艺术教育的根本,以塑造“儒警文化”为支撑,全面推进公安院校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统计学;发展趋势;统计教育改革

0引言

随着国家创新形式的发展,统计创新工作已经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统计创新包括统计实践创新和统计教育创新两个方面。统计教育的创新是统计创新的基础,没有统计教育的创新,就谈不上统计实践的创新,下面我从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来探讨目前统计教育的改革方向。

1统计学的基本发展趋势

统计学的发展与其它学科的发展相似,也需要走与其它学科相联系的发展道路。

1.1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的趋势统计学是一门通用方法论的科学,是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统计方法只有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出其强大的数量分析功效。并且,从统计方法的形成历史看,统计方法基本是从一些实质性学科的研究活动得来的,例如,最小平方法与正态分布理论源于天文观察误差分析,相关与回归源于生物学研究,抽样调查方法源于政府统计调查资料的搜集。同时历史上一些着名的统计学家同时也是生物学家或经济学家等。另外,从学科体系上看,统计学与实质性学科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而是相交的,统计方法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才产生了统计学的分支,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相结合产生了经济统计学,与社会学相结合产生了社会统计学等,而这些分支学科都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是统计学的分支,另一方面也是相应实质性学科的分支,所以经济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社会统计学不仅仅属于统计学,同时也属于经济学、社会学、生物学的分支等。这些分支学科的存在主要不是为了发展统计方法,而是为了解决实质性学科研究中的有关定量分析问题,统计方法是在这一应用过程中得以完善和发展的。这个发展趋势说明了统计方法的学习必须与具体的实质性学科知识学习相结合。因此,统计专业的学生必须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通晓相关的实质性学科的课程知识,只有这样,所学的统计方法才有用武之地。

1.2统计学与计算机科学结合的趋势纵观统计数据处理手段发展历史,数据处理手段的每一次飞跃,都给统计实践带来革命性的发展。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使得复杂的数据处理工作变得非常容易,那些计算繁杂的统计方法的推广与应用,由于相应统计软件的开发与商品化而变得更加方便与迅速,非统计专业的理论工作者可以直接凭借商品化统计分析软件来处理各类现实问题的多变量数据分析,而无需对有关统计方法的复杂理论背景进行研究。计算机运行能力的提高,使得大规模统计调查数据的处理更加准确、充分与快捷。随着计算机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信息数据也越来越多,大量信息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信息过量、信息真假、信息安全等问题出现了,同时信息形式的不一致也导致信息难以统一处理。于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利用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DMKD)技术随之应运而生了。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数据挖掘是一门交叉学科,它把人们对数据的应用从低层的简单查询,提升到从数据中挖掘知识,提供决策支持。在这种需求下,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们投身到数据挖掘这一新兴的研究领域。虽然统计学家与计算机专家关心Datamining的视角不完全相同,但可以说,Datamining与DSS一样,使得统计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因此,统计学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应用的深入,也同样离不开统计方法的发展与完善。所以,对于统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学好统计方法,但另一方面更加要学会利用商品化统计软件解决实践中的统计数量分析问题,学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与基本程序设计,能够将具体单位的统计模型通过编程来实现,以建立起统计决策支持系统。所以统计与实质性学科相结合,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是发展的趋势。所以统计教育的一些课程要改革,教学方式也要改革。以下谈一谈统计教育需要改革的几个方面。

2统计教育的改革

2.1统计专业课程建设专业建设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则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的内容。培养统计理论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数学课程,目的是让学生能对各种统计方法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培养应用统计人才应当设置较多的相关应用领域的专业课程,将统计方法与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完美结合。例如培养从事经济管理的统计人才,在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当包括三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经济活动的主要进程和基本规律;(2)研究社会经济问题主要统计方法,包括常用的统计数据搜集方法,统计数据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3)适用电脑技术,让学生初步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2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统计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中,应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促使教育技术、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

2.2.1改接受式的教学为互动式教学,以案例分析与情景教学开启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形象、快捷的接受知识,发挥其独立思考与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2.2构建以课堂-实验室-社会实践多元化的立体教育教学体系。在传授和学习已经形成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只有将统计学的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应用,才能展现统计学的生命力。

2.3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相结合教材要与统计软件的应用相结合。现在许多教材都是内容与软件分家,现在计算机已非常普及,无论是高校、高职和中专,培养出来的学生都会要用统计软件分析数据。再者,统计学是一门应用的方法型学科,统计学应当从数据技巧教学转向数据分析的训练。统计学与计算机教学有机地合为一体,除了要培养学生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的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即数据挖掘的能力。

2.4教学与实际的数据分析相结合统计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本上,案例教学与情景教学应成为统计课程的重要内容。通过计算机对大量实际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在试验室进行,亦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统计思想和方法,而且也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5要有一批能用电脑、网络来教学的新型教师电脑、网络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教学的手段,还影响着教学的内容。语言、数学、计算机、专业知识是一个统计人才必备的素质,它们之间是不可分离的,而是要尽可能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单一化人才已不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需要,现代教育更注重教育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网络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多样化和多层次的综合人才。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贺铿.关于统计学的性质与发展问题.中国统计,2001,9.

[2]袁卫.国外统计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及对我国统计教育改革的思考.中国统计,2001,10.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8篇

自2008年起,公安部直属的两所院校——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警学院将停止招收本科生。全国其他公安院校,亦将逐步停招本科生。据此,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警察教育培训体制发生重大变革,借鉴“美国模式”,淡化或暂停学历教育,培训将成为警校的主要职能。

在我国现有教育体制下,公安院校首先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设必要的文化理论课程,确保学员的文化水平达到相应的学历程度。同时,还要按照警察培训的要求,进行警务知识、专业技术、业务能力及体魄等方面的专门训练。而本科学制仅有四年,要在如此有限的时间里,使学员在学历教育和警察培训两方面都达到理想要求,显然十分困难。

随着形势发展,这种公安教育模式在实践中愈来愈显现出诸多弊端。一方面,受师资力量等资源所限,其学历教育的水平与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日渐明显,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相形见绌;另一方面,沿袭多年的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死板教学方式,也使其警察培训工作与公安实践严重脱节,公安实务部门对毕业学员的认可度不断降低。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急剧增多,包括警察在内的诸多公务员岗位,也已为广大学子热衷报考、激烈竞争的理想职业。在此背景下,公安机关完全可以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选拔出所需的大量优秀人才。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公安部着手启动公安教育体制改革,以利于公安机关广揽人才,优化队伍素质和结构,集中精力、强化职业培训工作。事实上,我们应该看到,公安教育培训多年来所积累的一些深层问题,如培训内容脱离实际、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方法简单、缺乏实用性和实践性等,远非停招本科生一举能够解决。

二、教学脱离实践——当前公安教育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课程,从师资上来说,这些老师都是按照教育部的规格招进来的地方大学毕业的高校学生,他们根本没有公安实践,和实践严重脱节。在公安院校,老师照本宣科、学生根本不听讲的现象很多。

基于以上理由,导致现在公安院校的学生只能接受一些公安的皮毛。像实弹演练、汽车驾驶、擒拿格斗、查缉战术等实践性的训练基本走形式化或者根本没有,所以,进入公安队伍的公安院校学生也是要依靠岗前培训来学习实践中真正用得上的基本知识。

三、中美公安教育体制比较

1.警察教育管理体制比较

美国:美国的警察教育只由警察机关负责,各级警察机关自己开办学校或培训机构。

中国:警察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实行的是公安部门和教育部门双重领导。

2.警察教育模式比较

美国:以培训为主,以补充知识为辅的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不计学历,也不授予学位,主要是为职前警察和在职警察提供必须的警察业务技能和知识。

中国:警察教育由普通教育和在职人民警察教育两部分组成,实行的是警察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模式。

3.教学内容之实践环节比较

美国:在教育内容筛选和课程设置上,把技术训练放在高于知识训练的地位,强调实用性和实践性。

中国:理论课所占比例过大,教育内容偏重于讲授,有的理论知识脱离实际,个别学科内容陈旧、流于空泛,技能训练和实习时间较短,一般为4~6个月。

4.师资队伍建设比较

美国:挑选教师很严格,一般都招募警察机关中有大学文凭和五年警龄以上、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资深警官担任专业教师,这部分专业教师约占70%.其他公共课程主要聘请当地大学有真才实学、在学术上造诣深的相关教师兼职授课,这部分教师约占30%.

中国:专职老师,长期脱离公安工作的实践,教学中缺乏针对性和生动性,很难反映公安现实斗争的新情况和新经验。

四、我国公安教育改革应当正确对待美国警察教育模式

作为一个在西方法治较为成熟的国家,美国警察教育制度理所应当地值得世界各国警察机构与警察教育部门学习和借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以下几个问题应该作为我们将要开始的公安教育改革的关注点。

1.关于美国警察教育模式对于我国的适应性

美国警察教育培训模式的优势在于其培训内容贴近警务实践,有较强的针对性;而其不足之处,在于美国警察机构相互独立,其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培训内容不统一,各培训机构自为战;甚至个别警察培训机构将“巫术”作为警察的培训内容。如果我们对此不加以注意的话,也是不够理性的。

2.关于警察学历教育的职能

如果仅仅是为了与“国际接轨”而让公安院校不办学历教育,则仍然不能解决公安院校教育的问题。如果借鉴美国警察教育模式而革去公安院校的警察学历教育职能,不但会损害包括公安民警在内的社会公众的感情,而且了会损害公安院校教师的敬业精神。我国公安院校通过提供学历教育而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能够得到教育部门在办学理念与办学程序方面更专业的指导与监督;在这一点上,是我国公安院校教育的特色之一。

3.改革公安院校现行的教学与学生管理模式——我国公安教育改革的关键,振兴公安院校教育

当前造成公安院校教育质量不高的因素主要有:一是教学内容与方式滞后于公安实践。二是公安院校在学生管理方面仍沿用军事化管理方式,造成公安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足、学风不振,在走上公安工作岗位后解决具体问题能力不强。因此,当前公安院校教育改革近期目标应当是着力解决好这两个问题。

4.加强公安教育的职业化——后公安教育改革的目标和方向

当前,社会、民众、政府对公安民警的要求、期望日趋增多增高。公安队伍面对高发的犯罪态势和严峻的治安形势,面对公众日益增长的公正期望和安全服务要求,只有苦练内功、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殚精竭虑、如履薄冰、尽职尽责、无私奉献方能不辱使命。在当今社会形势下,能力、水平、素质的提高已远不是单单通过“自我修炼”即可实现的。人民警察只有具备了职业化素质,具备了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能力和意识,并身体力行之才能获取公众的信赖和尊重,也才能满足公众的安全和公正需求。公安教育只有按职业化要求进行改革,围绕职业化建设中涉及到的教育问题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进行教育改革,着力培养人才的规则意识、公正观念、服务意识和水平、能力,将教育改革、人才培养与社会期望和需求结合起来。才能塑造出优秀的公安职业人士。而只有在竞争中证明自己是有能力的优秀人才,才能担当起历史赋予公安工作的重任。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飞速发展,促进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国公安高等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但是,由于基础薄弱、人才缺乏和办学规模相对较小,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步伐还不是很快,尤其是长期以来公安高等教育与公安工作脱节,公安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跟不上公安工作改革发展需要的问题比较突出。当前,如何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办学效益,是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课题。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9篇

(一)目的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任职教育要求学员必须满足军事岗位职业需要,强调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使教育紧密结合岗位工作的实际需要。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部队任职岗位需要,适应作战训练需要和部队武器装备的发展变化。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坚持“能打仗、打胜仗”需求和岗位需要为导向,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员岗位任职的能力。

(二)针对性

任职教育的培养内容具有明显的针对性,它贴近部队、贴近作战和岗位实践的需求,突出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训法和新理论。这要求任职教育院校必须把好任职教育的“脉点”,针对学员岗位需求和部队发展需要,提供“定单式”课程和“量体裁衣”的教学内容,使教育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

(三)实用性

任职教育要适应部队岗位需求,以岗位任职需要为目标,课堂教学与部队需要相结合,人才培养与“能打仗、打胜仗”需要相结合。任职教育要强调实践应用,突出培养解决任职岗位所需具备的能力素质。因此,这也要求任职教育院校要优化教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结构,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和方法,以适应任职教育需求。

二、任职教育改革的建议

任职教育是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以能力、素质为本位的教育。针对任职教育特点,结合任职院校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任职教育改革。

(一)制(修)定适应任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随着我军新型院校体系的逐步完善和军队院校教育正由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任职教育为主的转型,这是世界军事教育发展的潮流。因而,为适应新的承训任务,在总结学历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任职教育的规律特点,构建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进一步优化课程总体设计。任职教育课程的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岗位任职需要和岗位任职能力的提高,任职教育的课程内容设置以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立足岗位、贴近需求、着眼现实。同时将军事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纳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二)加强教材体系建设

依据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材结构更利于课题式教学与学员岗位业务能力的形成。任职教材要从过去的一本书、一个教学内容提升为一个教学包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教学资源的整体解决方案。其一是要系列化,建立和开发符合培养目标、体现任职教育特点、紧密结合任职岗位需求,面向教员与学员的各级各类系列教材,实现各门课程教材间的衔接与沟通。其二是要立体化,实施主教材、网络课件、学习光盘、习题案例教程、试题库、教学支持网络平台等一体化配套建设,对多种教学媒体教材的创作应统一纳入到整个教学系统的一体化设计和开发中去,多种教学媒体教材分别采用不同的编写方法,把教材的精华从各个角度呈现给学员,既有重复、强调,又有交叉和补充,相互配合,实现以优势互补,形成一个教学资源的有机整体。

(三)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立足课堂教学,以教研室、教学组、课题组为组织形式,以日常教学活动与专项课题研究为载体,围绕教学难点重点开展教学研究。针对教育转型和任职教育的特点,统一思想,大力推行课程改革,贯彻以学为主、突出实践,面向岗位的“课题式”教学理念,把课程改革与部队维修改革相结合,因才施教,大力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为重点,更新教育观念,革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充分发挥学员自主选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整体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促进教学质量的总体提高。

(四)加强教员队伍建设,培养教员综合素质

实施任职教育,教员的任职教育能力是关键。教员自身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适应任职教育转型。当前,在院校教员队伍建设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员部队任职、代职经历少,实践经验缺乏,已成为制约院校任职教育能力和质量的瓶颈。当务之急必须丰富教员部队实践经验,深入部队搞好调研,了解当前部队的发展变化,针对部队基层官兵急需的知识和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展开研究和教育,引导教员加强对任职教育理论进行研究和探索,加强对任职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因此,通过教员部队代职,邀请研究所、工厂、部队专家来院讲学与选派业务骨干赴工厂、研究所、部队、参观见学相结合点方式,逐步培养教员具备工程师和指挥员的岗位能力素养。

教育改革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英国;新政府;基础教育改革

一、英国新政府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

2007年6月27日,英国新首相戈登·布朗上任。布朗施政理念方面相对是保守的,但理念的保守并不失于思维的创新。

英国的民主制度有其鲜明特点,具体表现为“虚”“实”结合的立宪君主制和以两党制衡为核心的议会内阁制,理性精神与实用主义相结合产生的渐进主义行为方式是英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

英国新政府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致力于提高国际竞争力。国际竞争力可归于四个主要因素:经济表现、政府效率、企业效率和基础设施。各国政府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头等重要的任务,从全球发展趋势看,以商业竞争代替军备竞赛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然而,全球性的经济竞争是以科技为中心展开的,现在已经可以看到,21世纪世界经济肯定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天下。而科技发展中人才培养是关键。2007年6月28日,布朗上任第二天,英国教育和技能部(DeartmentforEducationandSkills,简称DFES)一分为二,成立儿童、学校和家庭部(Department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s,简称DCSF),大学、技能和创新部(DepartmentforInnovation,UniversitiesandSkills,简称DIUS)。爱德·鲍尔斯被任命为新的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秘书长。[1]

儿童、学校和家庭部将与大学、技能和创新部紧密配合,保证所有的儿童和青年人有充分的发展机会,远离贫苦;保证优异的教育并取得最高水平的成就;保持健康和安全;享受童年生活;对社会和经济有积极的贡献。

尽管儿童和家庭比以前有更多的机会,家长有时候仍说他们感到难以应对快速变化的世界。越来越多的父母追求高回报的职业,但却觉得很难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家长遗憾他们的孩子不能像他们年轻时一样独自在外玩耍。家庭越来越意识到怎样有更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但事实是儿童花费太多的时间在游戏机和电视前,易发胖的食物使儿童肥胖症人数在上升。而当这一代儿童和年轻人离开学校教育的时候,他们将需要更高的技能在职场中获得成功。

二、英国新政府基础教育改革措施

(一)开展全国性的教育大讨论——“对话时刻”,由此形成教育蓝皮书《儿童计划》

从2007年6月开始,英国开展全国性的教育大讨论——“对话时刻”来讨论在今后十年中如何提高对儿童的服务。英国的家长、教师、儿童和社会专业人员广泛参加了这个首次大讨论。

“对话时刻”主要讨论以下问题:对于你和你的家庭曾经得到的最好的支持是什么?对于你和你的家庭曾经从其他人那里得到过什么支持?什么帮助你提高?怎样提高?你将停止做什么?怎样确认你从其他人那里得到的支持是你最需要的?你的家长或看护者怎样支持你?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来支持你?你所在的地方社区怎样支持你?他们还应该做什么?政府怎样支持你?他们还应该做什么?我们怎样使儿童和年轻人远离麻烦?应该更多地做什么使你快乐、健康、安全?

讨论中的观点已帮助英国政府于2007年底形成了教育蓝皮书——《儿童计划》。[2]《儿童计划》勾画了在下一个10年中,英国政府、家长、志愿者组织和学校怎样共同努力,以确保每一个儿童在生活中有最好的开始,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支持以充分发挥潜力,怎样使儿童快乐、健康并安全。

《儿童计划》勾画了2020年目标:促进儿童和青年人的成长,尤其是在他们生活的关键期;使每一个儿童做好在学校成功的准备,至少90%的儿童在5岁前的早期教育阶段发展的很好;使每一个儿童做好进入中学的准备,至少90%在11岁前的英语和数学水平达到或超过期望的水平;使每一个人具有成年学习和生活的技能,在19岁以前至少90%达到中等教育证书水平;至少70%达到两个A的水平;家长对于他们得到的信息和支持感到满意;所有的青年人参与积极的活动以发展个人和社会技能,促进发展,减少濒危行为;雇佣者对于青年人的工作准备满意;提高儿童的健康,减少肥胖儿童的比例;2010年减少一半儿童贫苦,到2020年消除贫苦;到2020年减少青年人的犯罪人数。

(二)斥资建立新学校

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和儿童、学校、家庭部负责人爱德·鲍尔斯确认,在今后三年,将投入210亿英镑建立新学校。[3]稳定的资助将建立在过去10年的投资记录基础上,将支持提高所有儿童的成就。

资助聚焦于核心领域,包括缩小处境不利学生和他们同伴的鸿沟。主要加强个性化学习——包括对学习落后儿童的早期干预;对特殊群体的帮助,特殊群体包括少数民族、白人工人阶层的儿童、有特殊需求的儿童。

资助用于帮助儿童进步,保证所有的儿童发挥他们的潜能,帮助那些没有实现预期目标的或学习落后的儿童回到正常轨道。如通过《儿童阅读》《儿童计算》项目,来帮助那些在文学和数学上落后的学生回归正常。

学校的资助平均每年递增2%。这意味着平均对每个学生的资助,包括信息技术花费,将达到6600英镑,自1997年以来翻两倍,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从1996-1997年的4.7%达到2010-2011年的5.6%。

(三)关注弱势群体,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

研究表明,儿童的早期经验对今后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家长在儿童良好成长中有着重要地位。为了使每一个儿童都有最好的开端,英国政府资助900万英镑给41个从事处境不利地区工作的地方政府,以帮助家长协助儿童的早期学习。

关注弱势群体,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4]这些资助将用于培训和支持从事处境不利家庭的早期教育的工作人员;提升可持续性发展项目,如父母参与网络、父母志愿者项目等;扩大和提升已有重大影响的专项项目;资助特别有创意和效益的思想和项目;加强和其他机构的教育共享。

地方政府提供的建议包括给0~5岁孩子的家长学习日记和记录本,这样以便于家长和专家讨论他们孩子的学习进程。帮助家长使用唱歌和音乐以鼓励孩子听和说,帮助孩子建立个人学习计划以促进孩子发展。其他机构也计划使父亲和祖父协助儿童学习,主要以记录他们的阅读丛书、组织户外活动为方式。

英国新政府决心提高处境不利儿童的生活,投入40亿英镑给儿童活动中心、早期教育和看护机构。这些资助将用于:为每一个社区提供一个儿童活动中心;对于处境最不利的家庭提供更多的工作;培训和支持早期教育的工作场所;保证在每一个地方机构有充裕的照顾儿童的场所;保证每一个幼儿园和儿童活动中心有一个大学生引导儿童的学习和发展。

儿童活动中心将为所有的父母和儿童提供“一站式服务”——他们可以找到他们需要的所有服务的地方,从婚育检查到重回工作的建议。资助的一部分——17.5亿英镑则明确用于支持个体、志愿者和独立机构以支持儿童的照料和早期教育。也将确保每一个日托幼儿园和儿童活动中心至少有一个大学生(在处境不利地区要有两个大学生)。英国2008年以前计划建成2500个儿童中心以保证使处境不利的家庭儿童能进入儿童中心,到2010年建成3500个儿童中心,以保证每一个社区将有一个儿童活动中心。

(四)试行“个性化教学”

2007年9月开始,英国在全国选定的484所学校进行“个性化教学”试验。项目中的教师将跟踪学生的进步以确保知道学生的学习走到了哪儿,下一步应该怎样做。这样来保证没有一个儿童在任何阶段停滞或者落后。这个项目将使用新的方法评价、报告并激励学校进步。作为该项目的一部分,几千名进步较慢的学生将获得额外的一对一的10个小时的辅导,这些辅导用于英语或者数学,以保证他们跟上学习。21500名学生将接受英语辅导,21500名学生将接受数学辅导(其中有些学生将接受英语和数学两种辅导)。参与项目的学校必须保证每一个儿童都有进步——包括那些在教室后面逃避教师注意的安静的、无要求的儿童,以及坐在前面的天才儿童都是需要特殊支持的。

英国的“个性化教学”[5]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所有的儿童接受适合他们需求的教学,教学建立在他们所处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而不是根据他们的年龄划分;每一个儿童将有一个辅导员清楚他的发展,并和家长密切联系;进行新的以“发展阶段而不是年龄”的测试,学生可以在他们准备好了的阶段参加测试而不是根据年龄。如果这个实验证明是成功的,就将取代11岁考试和14岁考试;新的学生英语7级水平及7级以上的指标体系,数学、科学8级水平及8级以上的指标体系,确保天才儿童受到适当的关注;确保所有的儿童接受他们成功所需要的基本的技能及情感、社会能力,为此,英国初等课程的总纲和细则,以确保儿童在阅读、写作和数学上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今后三年中投入1.8亿英镑提高对有特殊需求的儿童的教学质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供更好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学校建立有特殊需求的儿童进步的数据库;有阅读障碍的儿童将接受阅读矫治的支持,或者是“一对一”的阅读障碍教师的辅导;在2009年英国督学督导特殊需求的教育的进展情况、“个性化教学”的影响。

(五)鼓励学校合作共建和谐社会

2007年10月,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的学校部负责人吉姆·耐特启动一个新的项目,该项目帮助学校建立联系,使学生有机会认识来自不同背景的年轻人,并从他们身上学到不同东西。人们互相理解,分享理念,促进宽容和和谐。

2006年《英国教育和督导法》赋予学校促进社会和谐的新职能,现在所有的学校有义务促进社会和谐。[6]新成立的“学校网联”将支持学校和地方政府发展学校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此促进社会和谐。

“学校网联”获得英国政府300万英镑的资助,将采取以下措施:建立一个网站以帮助学校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从2007年10月初开始,所有学校都可和英国文化委员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这包括帮助教师寻找合作项目的资料、培训及其他有用的资源。与地方政府协同工作,以建立和促进学校间的合作项目。为教师和地方政府在学校间的合作提供支持、指导和培训。

今后三年,英国政府将投入300万英镑确保学校合作项目扩展到英国其他地方。最初没有进入项目的学校将可以联系“学校网联”获得学校合作的建议。

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合作方式,可以在同一地区间合作,也可以在不同地区间合作,甚至可以和国外学校合作。学校可以是面对面聚会,也可以使用邮件、互联网、视频会议等技术建立联系,协同工作。学校合作的楷模已列入工作计划、进入课程。

三、英国新政府基础教育改革的启示

(一)英国新政府基础教育改革反映了各利益方的需求,顺应时代要求

英国新政府更加重视教育的民主化,务实和创新相结合,理性精神与实用主义相结合。英国新政府一上台,就积极改组教育和技能部,从组织机构上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明确提出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英国鼓励和吸引家长、教师、儿童和社会专业人员广泛参加全国教育大讨论——“对话时刻”,讨论的问题和教育的各利益方(儿童、家庭、社会等)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问题设计具体、明确。在广泛征集各方意见之后,形成教育蓝皮书——《儿童计划》。既符合教育的各利益方的意愿,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便于今后的推进实施。

(二)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公平包括入学机会的公平、教育过程(包括办学条件和师资)公平、教育结果公平。英国的教育公平已发展为提供教育过程的公平。不只是给每个孩子提供同等的机会,而且要特别照顾到弱势群体的子女。因为他们过去在经济、社会地位上或在种族上、学习上处于弱势,丧失了过多的机会。英国斥巨资资助处境不利人群,对他们的倾斜,也是一种补偿。只有这样,才能使这部分孩子逐步跟上一般水平。教育要根据儿童的特点,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平。英国的“个性化”教学体现了教育过程的公平。

经常性地跟踪学生的进步是使学生发挥最好水平的有效措施。家长和儿童需要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做的较好,他们是否在班级的最前面或最后面。领导者应创造一种尊重学习的文化。每一个儿童——不管他们的背景、种族和性别,都要确保成功。学生进步的报告有助于推动学生;校长和教师的态度和经验与他们帮助学生进步的工具一样重要。进步最快学生的老师深刻理解进步对儿童意味着什么;他们慎重地区别儿童谁有潜力,谁有停滞和落后的危险。学校利用数据库了解怎样使儿童不断取得进步;探索教师每天对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评价怎样能更好的和外部的考试相结合。如果学校和教师帮助儿童提高就获得更高的评价。

英国成功学校的标志为,准确地知道每一个儿童是怎么做的,每一个儿童需要什么,经常性地跟踪学生的进步;有尊重学生的文化;教师相信每一个儿童(不管背景、种族和性别)都应成功;充满激情的校长和稳定的教师队伍;每一个儿童的目标是具体的、挑战性的,并且能够达到。

(三)高度重视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

英国教育和技能部改组,成立儿童、学校和家庭部,从组织机构上强调了家庭的重要地位。在英国历史上第一次家长将能呼吁变革学校。如果某地方学校不成功,家长有权利和地方政府竞争来建立学校,而且这样的学校应该有权利接受所在区域政府的经济资助。英国的《2006年教育和管理法》中的管理条例于2007年正式实施,这将使地方政府有责任增加家长选择学校的机会。

英国明确提出并不是把儿童带大,而是家长养育儿童,要求政府更多地去支持家长和家庭;所有的儿童都有潜力成功,都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儿童和青年人需要享受生活,也需要为成年生活做准备;服务需要由儿童、青年人和家庭的反应决定,而不是由专业团体设计的;预防为先总是比事后补救更好。教育目标中包括家长对于他们所得到的信息和支持的满意程度。

[参考文献]

[1]Department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BallsAppointedSecretaryofState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s[EB/OL].[2007-06-28].www.dfes.gov.uk/pns/DisplayPN.cgi?pn_id=2007_0190.

[2]Department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s.BallsLaunchesPlanforChildren[EB/OL].[2007-12-11].www.dfes.gov.uk/pns/DisplayPN.cgi?pn_id=2007_0235.

[3]Department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s.SchoolFundingSettlement2008-1[EB/OL].[2007-11-12].www.dfes.gov.uk/pns/DisplayPN.cgi?pn_id=2007_0204.

[4]Department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s.GovernmentBacksCommitmentforSureStartChildren’sCentreinEveryCommunity[EB/OL].[2007-10-15].www.dfes.gov.uk/pns/DisplayPN.cgi?pn_id=2007_0190.

[5]DepartmentforChildren,SchoolsandFamilies.BallsLaunchesPlanforChildren[EB/OL].[2007-12-11].www.dfes.gov.uk/pns/DisplayPN.cgi?pn_id=2007_0235.

上一篇:水产养殖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