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01:05:04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并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地位和适用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教育关系总的可以分为教育民事关系和教育行政关系,现实中出现的许多涉及教育的矛盾和纠纷可以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找到合适地解决方案,但是最终的解决和政府在教育领域内的角色转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国家保障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和先导,是塑造未来的事业,所以教育领域的法制化和法治化是非常重要的话题。

我国现已有大量的调整教育活动的法律法规出台,而且关于教育的立法活动还在不断进行。但是现实情况是近年来涉及教育权,教育活动的纠纷频仍,诸如涉及侵犯受教育权、残疾儿童的入学权、教师的惩戒权等等问题的案件不断出现,但是从诉讼立案到判决都遇到了难题,从程序到实体都遇到了适用法律上的障碍。有的案件如齐玉苓告陈晓琪侵犯其受教育权案最终按侵犯姓名权进行判决;有的援引了行政法的法律规定;有的是作为民事关系进行了解决,各地方法院在处理同类问题时依然存在大量观点上的不统一,这些法律适用活动仍然没有被最终明确。究其原因是当前社会处于迅速发展和剧烈变革中,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对教育领域不断渗透,教育主体多元,教育关系错综复杂,来自于社会的各种矛盾与教育领域内部的固有矛盾交织在一起,使得矛盾与纠纷丛生。

另外,从法律的价值上讲,教育的法律控制的实现,不单是在于在立法上制定了多少倡导和维护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秩序的教育法律、法规,关键在于使这些教育法律关系和教育管理秩序在教育管理中得到全面的实现。教育法律适用过程是实现教育法律价值的过程,法律适用的概率越高,表明法律价值的实现程度越高,即法律价值化程度越高。

所以,通过对教育法律关系的进一步分析,明确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从而准确、及时、正确地实现教育法律法规的适用,实现教育领域的法治的要求已经非常紧迫,这种要求已经深刻触及了制度和法律的层面。

二、不同的观点

2O世纪60年代,日本法学界对教育法的地位提出两种对立的观点,即“教育行政法规学”和“教育制度独立自法说。”这一理论启发了我国教育法学研究者对我国教育法地位的讨论,探索,引发了1993年至今仍未衰退的学术争鸣,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观点:

(一)完全独立说

主张是以特有的教育关系作为调整对象,有特有的法律关系主体和法律基本原则并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隶属说

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教育法隶属于行政法,是行政法律部门的一个分支,不是独立的法律部门,不具备构成部门法的条件。因为“教育法体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干预和管理,或者统称为国家调控教育的原则,这种调控在我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过行政行为实现的,因此,教育法就其基本性质而言,可以界说为调整教育行政关系的法规的总称。”

(三)相对独立说

认为教育法应脱离行政法,与文化法、科学技术法、体育法、文物保护法、卫生法等共同组成文教科技法,教育法是其中一个分支。从尊重人才,重视文教科技等因素来考虑,亟须加强这方面的法律,这一部门法中包括:教育法、科学法、版权法、专利法、发明奖励法、新闻法、出版法、文艺法、广播电视法、文物保护法。

(四)发展说

认为目前教育法的调整对象仍以行政法律关系为主,调整方法也属于行政法范围,但教育法同时调节着具有纵向隶属特征的行政法律关系和具有横向平等性质的教育民事法律关系。随着教育法的继续深入发展,调整对象、调整方法的继续完善、教育法应当独立。由于教育社会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有明显的独立性,这就为教育法归成为一个独立法律部门打下基础。

以上的不同学说是在不同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上提出的。笔者认为,要明确教育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位置,明确教育法律关系的性质,从而使教育法律法规得到切实有效的适用,必须分析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和现实上解决问题。

三、解析教育领域内的社会关系

“教育关系”属于行政关系,民事关系,还是其他性质的社会关系呢?调整这些关系的教育法律法规的性质如何界定?在司法实践中适用何种程序法呢?只有对这些与教育相关的社会关系进行科学地考察,才能明确“教育法”处于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哪个部分。这是教育法学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它不仅与教育法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法的分类、体系构成等直接相关,而且对教育立法活动和司法实践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学校作为法人组织(有的学者认为高等学校具有法人地位,中小学不具有法人地位),在社会生活中和方方面面发生着联系,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关系,下面对一些主要社会关系进行解析。

(一)我国教育与政府的关系

在我国政府《教育法》第十四条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中等及中等以下教育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人民政府管理。”这说明政府对各级各类学校进行行政管理、行政干预和施加行政影响,学校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地位,两者之间是行政关系。

随着大量社会力量介入教育领域,大量的私立学校纷纷建立,而私立学校的办学自的来源不是国家权力,而是民事权利,权利的特点是“法不禁止便自由。”但是这种权利的运用方向是教育,而教育是一个利益冲突集中的领域,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利益追求,试图通过教育实现不同的目的,因此决定了这部分领域而不能完全交给市场,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如果出现“市场失灵”,将带来极大的影响,因为教育是有时效性的,但是也不能完全由政府来掌控,因为政府既不是投资者,也不是办学者,所以政府必须有限介入,进行宏观调控,对民间办学权利明确界限但同时给予保护,《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的颁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政府的有限调控,在这个范围内形成的就是行政关系,在此范围之外形成的社会关系,应该定位为民事关系。

但是,政府在对学校的管理中关于学校的自主办学权的内容必须要研究,因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民主化的不断演进,学校需要更多的办学自,实现政府的角色定位和权力的分化是必然的要求。

(二)学校与学生、教师的关系

教育法律法规的功能简言之就是能够实现“依法管理”和“依法维权”。

《教育法》第28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以下权力:“……2.招收学生或其他受教育者;3.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4.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5.对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所以,从教育法的规定可以看出,学校是经《教育法》授权,行使国家权力,学校在行使这些权力时,与学生和教师之间形成的是行政关系,学校是行政主体,学生和教师是行政相对人。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要接受学校的管理,虽然在学理上有从不同角度形成的不同的认识,如公法上的特别权力关系论,教育法上的教育契约关系等等。但是学校出于教育目的,在法律规定的范畴内设立校规,对学生进行管理,甚至惩戒,尤其是在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在总体上应该被认为是行政行为;而涉及到学生在校内所使用的硬件设备,包括教学设施、伙食、住宿等完全可以根据合同进行约定,如果发生纠纷,作为民事案件就可以解决。但是私立学校还是有其特殊性,学生入校时需要和学生的监护人签定相关的合同,不仅对学校的教学设施和服务标准进行约定,同时对管理的内容也进行约定,所以体现出了特殊性,公权力和私权利发生了一定的交叉,如果出现了纠纷,根据法学理论,我国一般是公权优先,可以按照行政关系界定,但大部分关系是作为民事关系界定的。随着社会力量办学规模的逐步壮大,对这部分领域进一步研究并作出相关规定是非常迫切的。

在学校内部,学校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由权责分配和学校工作的特陛所决定的管理关系。

《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都规定了教师聘任制,双方作为平等主体签定聘任合同,但是基于我国教师制度的历史和现实中教师聘任制度和教师的资格制度、职务制度密切相关,而高等学校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委托,对本校教师以及拟聘本校的教师实施资格认定,代替履行教育行政部门的职责;在教师职务评审中,高等学校作为法律、法规的授权组织,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因此,无论是在教师资格认证还是教师职务评审过程中,高等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教育行政关系,中小学教师也面临这个问题,所以学校和教师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关系,一方面作为管理者,与教师形成了不对等的管理和被管理的法律关系;而作为聘任人,学校和受聘教师问形成的是平等主体问的法律关系,在这双重身份下,学校很难主动放弃行政职权;而且长期以来,教师和学校形成的复杂的人身依附关系、如人事关系、住房、子女就学等等,使教师在聘任过程中更加处于被动地位。所以公办学校和教师的关系主要还是行政关系,是内部行政关系。但在私立学校和教师的关系是合同关系。

(三)学校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

学校作为一种社会组织,与它所处的内外环境构成了一系列的社会关系。学校和企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团体、个人之间,既有互相协作、又存在着复杂的财产所有和流转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学校是以独立的民事主体的资格参与其中的。最突出地反映在所有权关系、邻里权关系和合同关系上。这些都是明确的民事关系,完全可以按照《民法通则》、《合同法》的规定进行活动,不过由于我国还大量存在机关办学的情况,所以学校在产权的界定、变更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障碍,尤其是学校合并的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政府机关的财产权和学校的财产权无法区分,无法实现产权明晰。所以,进一步明确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实现政府的角色转化和权力分化是非常迫切的事情。

四、结论

综前所述,教育法律关系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纵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教育行政法律关系;另一类是横向性的法律关系,一般称民事法律关系,那么根据法律关系的不同,自然可以由行政法和民事法律进行调整,而不是单纯的讨论教育法,所以,本文作者认为,不应当把“教育法”作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教育法”的外延应当包括“教育行政法律”和“教育民事法律”两部分。由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性质和调整方法不具有独特性,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就可以解决,如果按持“完全独立”说的学者所论,“教育法”作为一个单独法律部门,就会出现法律部门间的交叉,给立法和执法都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会和我们划分法律部门的初衷相违背。而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我们面临的问题不是创新法律部门,而是实现公权利和私权利的边界的界定,明确政府、市场主体、办学者和参与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并提供权利的有效救济途径和权力的恰当的实施方式。:

同时对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一)《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性质认定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文的以上观点是基于为了解决现实问题而提出的相对有可行性的方案。如果从理论上仔细分析,还是有缺陷的,比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法律的性质是不是行政法,如果是,学校当然是行政被授权主体,反之就面临立论被全面的危险。

(二)政府在教育领域中的定位需要进一步确认

作为行政管理者必须和办学者、出资者的身份有一定的区别,尤其是高等教育建设中,减少直接以行政手段干预学校工作,而可以采取规划、审批新建高等学校、制定标准、评估和监督等手段对学校建设进行调控。从未来发展来看,教育领域的法治化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密切的联系。

(三)确认学校的法人地位,保护学校的法权利

虽然对学校的法律地位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学校作为法人不管是从《民法通则》,还是《教育法》的规定上看都是不容质疑的,但是现实中学校的财产权、人格权受侵犯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行政办学的情况下,行政权力和学校的法人权利间的冲突是经常存在的。

(四)继续深化教师资格认定及相关职称等认定的社会化

因为教师作为专业技术工作者在管理上应当体现更多的自由,使教师和学校能够真正处于平等地位上进行对话,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使之能具有更大的创造性。

(五)正确看待法律的功能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日本;职业技术教育;借鉴

一、日本的职业教育背景

日本从19世纪中叶革新以来,一直重视职业技术教育,积极学习欧美先进经验,提出“殖产兴业”等政策的同时,就把兴办教育视为“立国之本”,并作为基本国策确立下来。在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技术劳动者需求增加,民众接受教育的意愿增强,开始了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于是职业教育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广泛适应社会的多种需要,走出了日本职业教育的“个性化”道路。进入新世纪后,日本文部省制定了《二十一世纪教育新生计划》,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多样化与个性化,《计划》对日本21世纪的职业教育走向有着战略性的影响。

二、二战后日本职教法规及实施情况

日本国会在1947年以《日本国宪法》为依据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被称作教育的宪法,《学校教育法》是学校体系改革的重要支柱。在《学校教育法》下,日本颁布了一系列与职业教育相关的法律,涉及到职业训练、职教师资、职教经费、学校设置等多个领域。

在有关职业学校设置方面,日本国会在1964年通过了《部分修改学校教育法的法律案》,使短期大学取得了合法地位。1975年又了《短期大学设置标准》,1982年又做了修订,使短期大学的设置更加规范化。1961年颁布1976年修订的《高等专科学校设置标准》,对这类学校的招生、学习年限、学科种类等做了相关规定。1991年颁布《关于短期大学教育的改善》《关于高等专门学校教育的改善》,有关学校设置了相应的职业教育法规,使日本职业教育的机构设置更加规范、制度和法制化。

在学校职业教育制度建立的同时,社会职业训练也开始恢复,1947年4月的《劳动基准法》,1947年11月颁布的《职业安定法》,1958年的《职业训练法》,1969的《新职业训练法》,1978的《部分修改职业训练法的法律》等法律对职业训练的相关问题做出了规定。1985年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使日本的职业训练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1985年9月公布了《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实施细则》,同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致力于更广泛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工作。1999年日本颁布了《雇佣一能力开发机构法》,以改善雇佣环境并促进职业能力的开发。

在有关职业教育经费的方面,《国立学校设置法》《国立学校专项会计法》《学校教育法》对国立和公立的职业学校经费来源做了规定。日本还制定了新的《私立学校法》《关于给予私立大学研究设置国家补助的法律》《私立学校振兴助成法》《日本私学振兴财团法》,其目的是立足于教育机会均等,缩小私立与国立和公立学校在教育条件上的差距。1951年日本国会颁布了《产业教育振兴法》,对职教实行国库补助,为二战后初期陷于停滞状态的日本职教带来生机。

在培养教师队伍的方面,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职教师资队伍建设,1949年日本颁布《教育职员许可法》,确立教师审定制度。1961年《设立国产工科教员养成临时措施法》,在9所大学设立临时“工科教员养成所”培养教师。1976年颁布《专修学校设置基准》,对教师资格做了明确的规定。1988年修订《职业教员许可法》,设置了特别兼职教员和教员特别许可证制度,以拓宽师资来源渠道,沟通企业与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

在产学合作方面,二战后日本围绕产学合作、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主要体现在1951年的《产业教育振兴法》,1958年的《职业教育法》以及《社会教育法》《学校教育法》《职业训练法》等法律之中,通过法律法规促进产学合作,明确学校和企业的职权和责任,引导职教发展。1958年日本设置了“产学合作委员会”,1960年在《国民经济倍增计划》中,正式提出要加强合作体制,强化学校教育与职业训练间的联系。1993年修订《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确立事业机构实施教育训练和在职训练制度的地位。2006年日本又创立“实习并用职业训练制度”,并写进了新修订的《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确立了企业或用人单位为实施主体的新型培养模式。日本政府颁布的一系列的立法有力地促进了合作教育的发展。

三、日本职教法规的特点

(一)立法先行,规范职业教育的发展

日本十分重视职业教育的立法工作,用立法把职业教育纳入法制轨道,通过法律手段保障职业教育统一管理,其立法内容广泛、层次完整、条款简明、内容重点突出、程序科学,并能根据社会的需要适时加以修订完善。

(二)从“泊来”到创新,成功实现了法治的本土化

二战后,日本根据自己的国情发展完善职业教育,发挥国情的优势与长处,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具有日本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为社会培养了大批的职业技术人才。日本重视依据本土需求,借鉴国外有价值的经验,走出了独树一帜的个性化发展的道路,被各国所称道和效仿。

(三)严格执法,对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

日本在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中都明确了的法律责任,教育执法的监督主体明确、执法监督程序规范。在《学校教育法》中规定了监督部门的设置,并在“罚则”一章中专门论述监督和惩罚,《职业训练法》的第九章、《产业教育振兴法》第十七条都阐述了违法处罚办法。明确的责罚、详实的条款,使日本的职业教育可以做到违法必究。

(四)以经济为导向,不断调整职业教育法规

日本把职业教育的发展计划与国家经济发展的计划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不断调整、修订职业教育法律法规,进行职业教育改革。日本的“十年复兴计划”“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所得倍增计划”“新长期经济计划”等一系列经济发展规划中,其显著的特点是政府将国民素质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等相关的教育计划列入其中,成为国家经济发展规划中的组成部分。这些经济计划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职业教育相关法律的制订与修改。

(五)设置职教管理机构,依法加强职业教育的管理

1880年日本颁布《改正教育令》,明确了文部省对职业教育的领导权,1894年成立实业事务局,监督职业教育法令具体实施,1935年设置实业教育振兴委员会,1945年成立了职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指导审议会,日本政府依法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管理机构。1985年6月,日本政府正式颁布了《职业能力开发促进法》,规定劳动省主管全日本的职业训练事务,劳动省以下设有中央职业训练审议会、职业训练局、雇用促进事业团、中央技能检定协会,分别用来办理职业训练与技能检定等相关事务。日本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立,为职业教育工作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四、思考与借鉴

(一)加快职教立法步伐,完善职教立法体系

日本以法律法规体系保障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保障了对劳动者的职业技术培训以及其劳动能力的提高。职业教育立法的规范化、完整化使日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终身职业能力开发体系,日本的经验告诉我们,依法治教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依法设置职业教育管理机构

教育权力执行主体能各司其职是实现教育法治的一个重要标志。日本在发展职业教育时制定有关法规,设置相应的机构,依法规范各职业教育执行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一方面对教育行政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另一方面充分调动和发挥教育行政权力积极参与对教育的管理、协调和服务工作。

(三)细化投资体系立法

经费投入一直是困扰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之一,严重影响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国家缺少必要的法律保障机制。《职业教育法》对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来源有规定,但在经费责任和义务方面缺乏详细的实施细则,对非政府性投资缺乏激励措施。因此,我国应该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主体、投资规模、投资体系、投资责权利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完善职业教育监督体系

《职业教育法》中有关违法处罚的问题,轻描淡写,使职业教育法规在实施过程中的乏力。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各项法律的实施问题,就会形成原则归原则、实际归实际,原则与实际的分离,从而削弱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因此,我国在加强职业教育立法的同时,更要重视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建立起一系列完善的监督体系,有效地保证职业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

(五)以立法切实推动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

我国职业教育在突出实践特色方面还很薄弱,国家在政策倾斜和经费投资等方面必须统筹管理之外,还应该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政府、企业和学校在产学合作上的义务及职责,拓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渠道,落实产学合作的办学特色。

参考文献:

1.谷峪.日本社会转型期的职业技术教育[D].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4).

2.冯志军.日本教育法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4(4).

作者简介: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依法治教;高校教育;高校教师

一、依法治教

2014年10月,党的第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而教育作为民族振兴、国家进步的基石,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依法治教也居于同样重要的地位。有关依法治教的定义有很多,本文认为依法治教是指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相关的教育工作,并能推动和保障教育改革与发展健康有序的进行,保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与国家教育方针的贯彻实施。依法治教的特征主要包括六个方面,第一个是依法治教的前提有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二个是依法治教的核心是依法治校和依法行政;第三个是依法治教的主体不仅包括各级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审判和检察机关,还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及其他有关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等;第四个是依法治教的主要依据为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第五个是依法治教的内容与范围宽广,内容包括教育立法、普法、执法、司法等,而范围则包括规范教育教学或者与教育教学相关的活动s。

二、依法治教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法治教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比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自1986年以来,先后通过并颁布了八部基本教育法律:《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和《学位条例》、《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国务院则先后制定了《扫除文盲工作条例》和《残疾人教育条例》等16项教育行政法规;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更是制定了将近200项教育部门规章;地方政府也制定了100多项地方性教育法规,这些依法治教过程中所形成的成果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法规体系。可以说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教育意志的体现,政府教育行政工作的依据,各类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的社会行为准则。虽然我国在实施依法治教工作的这三十几年时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国依法治教工作起步较晚,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等原因,我国教育的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依法治国或者依法治教的要求,因此在发展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比如我国教育系统的法制观念还比较淡薄,有关教育法律的配套性法规和规章也尚不完善,法律规范的针对性与可操作性也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不力的现象也较为普遍等。随着依法治国的不断推进与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依法治教除了以上这些问题外,还将会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在面对这些挑战时,要勇于直面并积极解决而不是消极逃避。

三、依法治教――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规范有序实施的推动力

依法治教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高校教育与教学工作想要规范有序的实施,首先要贯彻落实依法治教的理念,在贯彻落实依法治教的过程中,高校老师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传播者与实行者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强对高校教师的法律培养,将会有利于依法治教政策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具体措施如下:

1.树立高校教师依法治教的理念。根据《教师法》第3条规定显示:“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与提高民族素质使命的专业人员。”这意味着教师是具有教书传授与培养下一代的重大使命的特殊人物,因此必须在宪法和其他普通法律的规定下从事各种活动,履行各种义务与享受相关权利。2.加强自身法律法规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充分把握好学校定期组织的教育法规培训机会或者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知识的充电,努力学习与加深自身的法律素养。3.提高自觉遵守法规的能力。是指将法律意识内化并以守法行为的方式表现出来,想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既要熟悉法律知识又要坚持所从事的各种活动都能在法律法规的严格要求下进行。4.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法律引导。教师作为学生的监护者与管理者,既要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与疏导,也要关心学生动态以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做到“管放有度,宽严并济”。5、依法参与学校的管理。高校教师作为学校依法治教工作的主体,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民主管理事务中去,并通过自身的民主参与维护自身与学生的合法权益,进而促进学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与发展。

注解:

①江来发.我国依法治教机制建构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2.

②孙霄兵.新常态下依法治教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7):19-26.

③江来发.我国依法治教机制建构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3,8.

④李连宁,孙葆森主编.教育法制概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对策

一、农村留守儿童产生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进城的快速发展,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由于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使他们只能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接受教育,这就造成了父母与子女分隔两地的局面。进而产生了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近几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2 年 9 月,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农村留守儿童共2200.32 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的 1436.81 万人,在初中就读的763.51 万人。[1] 如何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保证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是我国新农村建设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

1、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偏差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带来很多影响,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偏差。从留守儿童的学习辅导方面看,文化素质较高的父母外出务工使部分留守儿童的在学习上失去辅导,大量留守儿童由祖父母隔代监护,祖父母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在学习上对留守儿童进行辅导,进而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业上成绩偏差。从留守儿童的学习监督方面看,父母外出务工使大量留守儿童在学业上失去监督,祖父母大多只关注留守儿童吃饱穿暖,保障其安全,但对孩子的学习缺乏监督意识,父母一方在家的,由于要忙于农活,也没有时间去监督孩子的学习,加之儿童自律意识很弱,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学习态度,作业无法按时完成,迟到甚至逃学。

2、 留守儿童失学率高

一方面,留守儿童在学业上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辅导,学习成绩大多中下等,学校老师大多喜欢尖子生,上课时也大多提问尖子生,使留守儿童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久而久之,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经济条件落后,师资量薄弱,,政府相关部门执法不力,学校周边存在违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厅,缺乏监管的留守儿童便经常光顾,沉溺于网络和游戏,学业荒废,最终致使部分留守儿童辍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后,留守儿童的在效率下降幅度较大,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效率仅为14%。

3、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

留守儿童所在的农村中小学师资严重不足。很多农村中小学老师相对低下的物质待遇使他们平时既要教学,又要忙于农活,没有课外时间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且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编制有限,往往一个人承担多门课程,一人包揽一个以上班级教学任务的现象也很常见,在笔者调查的徐寨中学,共有教学班级25个,教职工107人,学生1500名,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特别尤其是英语、数学、生物等学科,一个教师通常要带四五个班的课,加上班上学生数量多,老师备课和批改作业需要大量时间,几乎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也无法关注到对每一个留守学生。留守儿童本身受到的关爱就少,在学校有又无法得到老师的重视,容易产生被抛弃感,导致留守儿童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久而久之,学习成绩下降,产生厌学情绪。同时农村中小学师资水平偏低。根据调查显示,农村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大都很低,仅33.4%的老师是专科学历,其他的都是高中和中专学历,学生受教育的难度因农村师资水平偏低而加大。

三、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受损原因

1、政府对留守儿童教育财政投入不足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不仅总量投入不足。20世纪90年代初,中央要求逐步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底达到4%,但这个预期目标从未实现,远远低于世界各国5.1%的平均水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城乡之间差距也较大。由200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和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可知, 2005年城市和城镇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544.77元,农村普通小学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1204.88元, 前者为后者的 1. 28倍。城市和城镇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1649.1元, 农村普通初中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仅为1314 .64元,前者为后者的 1.25倍。[2]

2、 教育立法不完备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最近几年才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政府虽然出台了关于农村教育的政策,但均没有上升到法律法规的层面,出现形式多为"通知、意见"等。我国虽然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在我国目前的教育法体系中,其中有关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部分几乎没有, 1995 年颁布的《教育法》在制订时,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没有做出具体规定。2006年新的《义务教育法》没有明确规定违背该法的主体应承担的责任,如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也没有增加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相关条款。这些法律法规的针对性还不是很强,目前,中央尚未制定一部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专门性法律。

3、行政执法不严

教育行政部门执法不力。自上世纪80年代一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事业取得了一定成就,但现实生活中,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受损害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政府执法机关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违法不究所致。行政职权与责任脱节,只规定政治责任、道德责任而没有法律责任,只有机关责任而无个人责任,行政执法人员只对上级领导负责,认为即使违法自己也不负法律责任,从而执法不严,这使得留守儿童受教育权在很多情况下得不到保护。教育乱收费、择校暗箱操作、挪用教育经费、拖欠教师工资等现象的屡禁不止,这些情况在农村学校是非常典型和普遍的。[3]

四、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对策

1、加强立法,健全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法律体系

修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法律文件。例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中增加保障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专项条款;制定《教育经费法》,从而依法治教,保障留守儿童完整的受教育权利;在《民法通则》、《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关于留守儿童监护权的法规,完善委托监护制度,增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意识,留守儿童的监护权的不能很好的实现,也影响了他们教育权的实现。

2、加强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执法力度

增强教育执法力度。教育部门等执法机关应当主动执法、严格依法执法。要加强对教育执法部门和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教育法律的宣传,增强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在教育法律和依法执法上的培训,使教育执法人员树立严格的教育行政执法的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做到"法无明文规定不执行,法有明文规定必执行"。明确教育执法责任制,将教育法律法规中的各项规定逐条分解到有关部门,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 将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紧密结合,坚决杜绝只享有权力而不承担责任的现象存在。使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得到全面的贯彻实施。加大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实施和惩罚力度。对教育职能部门的执法人员,因执法不严侵害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该追究责任,切实保障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4]

3、加大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要改革教育投入体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比重。政府应该针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增加专门的教育经费,加大对贫困农村留守儿童的资助力度。政府应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教育领域,采取多种优惠政策鼓励民办学校,弥补政府教育投入不足,丰富农村教育资源,保证农村学生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防止他们辍学。

4、建立法律援助机构

用法律援助手段保护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受各种不平等制度的限制,他们的教育权更容易受到损害,而留守儿童父母大多缺乏法律知识和经济条件有限,政府司法机关应当建立法律援助机构,对留守儿童提供主动的、及时的法律援助。

一是开展有关儿童受教育权益保护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二是发动各乡(镇)司法所所长和法律工作人员担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律讲座、办好法制宣传栏、举行义务法律咨询活动;三是开通农村留守儿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公开法律援助中心及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电话,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一切法律问题,优先受理、精心办理;四是对本辖区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纠纷情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排查,并根据情况,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法律援助。

政府应多地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权利,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1.

[2]赵艳立、赵洪浩、朱锦龙.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现状分析[J]. 继续育研究. 2010.1.

[3] 高晓云.《论义务教育阶段受教育权法律保护》[D].中共中央党校硕士学位论文.2005.5

[4]董立山、胡正昌. 和谐社会中受教育权法律保护问题探析[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

[5]刘文君.试论农村教育经费的保障[J]. 经济广角.2012.1(下)

[6] 李玲.《农村守儿童受教育权的现状分析》[D]. 西南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4.

[7]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

[8]邹新树.《中国城市农民工问题》[M]. 群言出版社.2007. 242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5篇

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校同依法治教一样,都是依法治国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思想、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快速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对新形势下办好学校的基本要求。

依法治校,就是依据国家法律特别是教育法律法规来管理学校的事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依法治校的内容包括国家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普及、校内规章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全校师生法律意识的普遍增强、校园法制文化的建设、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严格施行、法律法规的自觉遵守以及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

依法治校的基本涵义就是学校中教育法律关系的各方主体都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实施教育教学活动,依法享有法定权利,同时履行法定的义务,对自己做出的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则必须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使学校的一切工作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保证学校的改革及各方面工作健康、有序、稳定、高效地向前发展。

实行依法治校,可以进一步强化广大师生的民主法制意识,提高学校领导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的程度和水平,更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和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全校上下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效地化解各种矛盾,平衡各种利益关系,维护团结稳定繁荣的良好局面。

以德治校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和办好各级各类学校一条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现阶段,高校坚持以德治校,就是坚定不移地坚持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和育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标准,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认真实施《教育法》和各项教育法律法规中关于加强德育的条规,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先进文化,大力加强高校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教职工的职业道德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弘扬中华优秀道德传统与体现时代精神、开拓创新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在校园内真正形成和保持“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良好氛围与风尚。

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既是治理学校的指导思想、根本原则,也是管理和领导学校基本方略和方式方法,二者统一于完成办学根本任务、实施培养目标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活动与实践中。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在学校工作中,二者同等重要,不能相互脱节、相互替代,只能紧密结合,有机统一。首先,二者统一于高校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中,统一于办学理念和育人标准中。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迫切地要求德育工作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现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从上述教育法规和主要政策文件的规定中,可见强调和重视德育,坚持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是教育法律法规的明文规定,已从一般工作要求和号召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同时,加强德育也是有效地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条件保证,二者是不可分割、有机统一的。

另一方面,以德治校,开展师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正风正气,也离不开法制的保障。“德治”同“法治”一样,也是生动具体、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在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在实施德育和开展思想道德与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如果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没有纪律的约束,没有严格执法执纪和对违章者的惩戒,思想道德建设就成了空中楼阁,德育工作就不会令人信服,收不到实际功效。

(一)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二者统一于学校教学、管理和服务的实际工作和育人实践活动中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整体法制建设的步伐,已经初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教育法律体系。1995年《教育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高等教育法》,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和高校各项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等学校的办学自包括招生权、专业设置权、教学权、科学研究权、对外交往权、校内人事权、财产权等。此外,根据《教育法》,高等学校还享有按照章程自主管理,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和处分,对教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涉等权利。《高等教育法》在全面规定高等学校的权利的同时,也对高等学校的义务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如“高等学校应当以培养人才为中心,开展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保证教育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等。《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员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对高等学校的校长的职权,高等学校的学术委员会和教职工代表大会的职权都做出了相应规定,为校长正确履行职责,同时为高校实施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提供了法律依据。依照教育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行使职权时,必须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做到公平公正办事,不能任意越权或违章办事。同时严格履行法定的义务,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在广大师生面前,树立良好形象。从一定意义讲,在学校工作中,管理也是一种教育。领导者和管理者秉公执法、不徇私情、照章办事,本身具有感染力和教育功能,可以从正面对管理和服务对象,特别是对青年学生产生积极影响。而做到这一点,要靠管理和服务人员良好的思想作风和工作素质,这又是平常教育和修养的结果。从这个意义讲,“法治”不能脱离“德治”这个基础。没有优越的道德环境条件,法律法规就不可能真正得到自觉的执行和遵守,“法治”就是一名空话。

(二)依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是实现二者结合的关键

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教师法》对教师的义务做出六项具体规定,包括守法崇德为人师表、贯彻方针完成工作、教育学生德育领先、关爱学生促成发展、保护学生健康成长和加强自身修养等,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教师应该“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人才使命的承担者,不仅应是遵守宪法、法律的表率,而且应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自觉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学生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以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行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思想品德、道德、法律意识的形成发挥积极的影响。教师应该德高为范、为人师表,这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更是法律赋予教师应尽的基本义务。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校教师要以教学和培养人才为中心做好本职工作。即以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以自己高尚的情操、进取的精神、渊博的学识做学生的表率,以甘为人梯的献身精神传授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和创造力,促进学生成才,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也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要义。因此,依照法律赋予高校教师的任务、责任和义务来开展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教师教育与管理的新理念。

依法开展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三个层面:一是把学法懂法知法、提高教师法律素质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经常性工作,把依法执教、依法育人作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和教师考核的重要内容。二是依法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依法治校,要求不仅学校有对教师履行责任和义务的督导和约束,而且教师也能对学校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工作进行合理监督。三是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的激励、约束、导向等管理制度,形成教师队伍建设良性发展机制。这些制度包括教师职务聘任制,教师年度考核制以及对特殊人才的奖励和对优秀人才的吸引等制度。

把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结合起来,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建设和长期任务,需要全校上下、师生员工的不断实践和不懈努力。因此,要在师生的理论学习中增加邓小平法制理论和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重要思想的内容,以多种途径方式进行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特别是教育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活动,使广大师生的法制意识、道德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为高校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出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论文关键词:管理德治法治结合

论文摘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管理理念,实行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结合,在正确认识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渗透关系基础上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通过改革创新促进发展进步,这是高等学校各项工作与时俱进的一个具体表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法规概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郑良信.教育法学通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

[3]张福森.干部法律知识读本[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人们的一切活动都应该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一切权利或权力的行使从实体内容到一般程序,都应该遵守法律;不仅要遵守法律的现有规定,而且在现有法律缺乏规定时,还应该遵守法律的基本原则和精神。高校校规是高等学校依法行使自主管理权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依据。在我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依法治教的精神也应当渗透到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各个方面。

随着高校校规逐步被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制定合法合理的校规而行使自主处分权也就成了各高校的重要工作。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在制定和实施校规而行使自主处分权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制定和实施校规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合法性原则

这里的合法性原则是指高校在制定和实施校规的时候要严格服从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的《立法法》第七十九条规定:“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而第八十七条又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机关依照本法第八十八条规定的权限予以改变或者撤消:(1)超越权限的;(2)下位法违反上位法规定的;(3)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经裁决应当改变或者撤消一方的规定的;(4)规章的规定被认为不适当,应当予以改变或撤消的;(5)违背法定程序的。”根据这些立法原则,结合高校制定校规存在的问题,要保证校规的合法性必须做到:第一,制定校规的内容必须具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如:《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教育行政法规对高等学校权利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明确授权学位由高等学校颁发;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授权普通高校根据本校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等等。法律法规没有授权的,学校不得擅自规定和实施,如治安处罚权(拘留、罚款等)和刑事侦查权(搜查、讯问等)。第二,校规应服从法律法规。法律法规有规定但规定不具体的,校规的规定不得与法律法规相冲突,不得高于或重于法律法规的处罚规定。如《学位条例》对授予学士学位的条件是:“政治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学术上较好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因此高校在制定相应校规时,不得擅自提高学位授予的门槛和设置超越以上内容的规定,否则,应视为无效,上级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有权要求予以变更,学生有权向人民法院。鉴于此,高校在实施校规而行使自主处分权时必须依法律法规授权而行使,其具体要求如下:

1. 执行主体合法。执行主体合法即处分违纪学生必须由具有法定处分权的主体行使,没有法定处分权的单位、组织或个人,无权实施对学生的处分。这就要求处分权主体由法而定,据法而定,而不能根据个人需要而任意行使。由于对违纪学生的处分具有明显的制裁性、强制性,且处分权实是一种损害相对人权益的职权(如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等关涉学生的受教育权),因此法律对处分学生的授权是慎重的,既要考虑维持学校正常秩序的需要,又要兼顾尊重与保障学生权益的需要,对处分的实施进行了严格的制约与规范。如,我国《教育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2. 处分依据合法。这个依据主要是指《宪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规章和学校的校规。权力行使的具体内容也有法律法规的明确界定,任何超出法律法规授权范围行使的权力都将无效。这就要求学校所作出的对违纪学生的违纪处分的条件、范围、种类都必须与法律、规章、校规相一致而不能抵触。这就是说,学校必须基于法定的依据实施处分行为;或者说只有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况下,学校才能实施相应处分,没有法定依据的处分是无效的。具体而言,处分依据的合法性,又含有三层意思:(1)判断学生行为是非的标准应当是法定的,即所谓法不禁止不为过。在处分学生方面,有规章制度所禁止的行为才是违纪的,才能给予处分。(2)学生的行为是否应当给予处分的标准只能是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即“法无明文规定不处分”。(3)对学生给予何种处分必须有法定依据。什么样的行为给予什么样的处分,以及处分的种类等,都必须有法定的依据所确定,学校不能在此依据之外自行创设或扩大、加重,也不能违反法律所规定的处分种类适用范围而任意选择调整。

二、合理性原则

当今社会,受教育权已成为与人身权、自由权、隐私权等相提并论的基本权利,高校在制定和实施勒令退学、开除学籍的校规中必须严格而慎重。在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中,除了教学管理、学籍管理等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外,其他关系均系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学校理当尊重学生的基本权利,不宜采用强制性方式处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合法合理地制定和实施校规应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充分重视管理的教育性目的。处罚只是实现教育的手段,而非目的,不能过分强调处罚的强制性,只要能够充分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可酌情减少或减轻对学生的处罚。二是,对于一些初犯或认错态度很好、已改过自新的学生,学校可以适当从宽处分,多以说服教育的方式来教化他。三是,尽量减少对学生其他合法权益的损害或其他负面影响。

三、正当程序原则

“只有公正的程序,才具有产生公正结果的能力。”[1]程序,从法学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式和步骤作出法律决定的过程。其标准形态是:按照某种标准和条件整理争论点,公平地听取各方意见,在使当事人可以理解或认可的情况下作出决定。要使高校的学生处分行为符合合法性原则,不仅应体现在实体内容方面的合法,同时还应体现在程序形式方面的合法。施瓦茨认为:“根据正当程序要求,在学生因其不轨行为而被公共学校开除以前,必须给其通知并给其审训(即听证)的机会,……法院一致确认,正当程序条款适用于公共学校作出的开除学生的决定。”[2]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学校在处分学生时有一套严格的程序,律师、法官一应俱全,违纪学生交给学校纪律委员会处理,如果学生不服可以上诉到法庭去依法裁决。

目前,我国高校作出处分决定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这些法律和部门规章并没有具体规定处分学生的具体程序,只是强调高校处分权的实施是法定职权。而各高校出台的一些处分违纪学生规定,在处分学生时大多没有设定必要的程序。学生一涉嫌违纪,经校方调查确认,就直接作出对当事学生的处分,中间缺乏允许学生就事实进行陈述与申辩的程序规定。正当程序原则的要求及其在高校校规中的体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回避。就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处理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事务或裁决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争议时,应主动回避或应当事人的申请回避。这一要求在高校校规中应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被处分学生所在的院、系(所)无权直接作出处分决定,而应向学生处或教务处等有权作出处分决定的机构提交调查记录和处分意见,由其作出处分决定。另一方面,学校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其成员由学校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组成。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应当采用浮动制度,即一旦申诉处理委员会接到学生的书面申诉,被处分学生所在院、系(所)以及作出该处分决定机构的相关人员均应回避,由剩余的成员组成针对该申诉学生的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其提出的申诉进行复查,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

2. 说明理由。行政机关采取任何行政行为,特别是采取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符合法定保密要求的除外),都必须说明理由。高校对学生作出处分,应当出具处分决定书,送交学生本人。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何种处分和该处分的事实、理由及依据。处分理由和依据应当援引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学校规范性文件中的相应条款,坚持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的原则。

3. 听取陈述和申辩。行政机关采取任何行政行为,特别是采取对行政相对人不利的行政行为前,必须听取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因此,高校在对学生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本人或者其人的陈述和申辩。

四、公平、公开原则

公平、公开原则应当体现在高校校规制定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从校规的起草、修改、表决到执行,都应当允许教职员、学生等利害关系人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场合以适当的方式参与,以便做到对相同情况平等地适用校规,其具体操作须注意以下几点:

1. 处分的依据公开。学校必须把有关学生违纪处分的所有依据公开,只有全校所熟知的规定才能成为裁量的依据,而只为行使自主处分权人内部所知,而其他师生不知道的所谓内部规定等一律不得作为对学生进行处分的依据。

2.对学生进行处分的程序、手续公开。学校可以通过公开文件或在办公场所张贴等方式,让学生对这些程序、手续有所了解;当学校对学生的违纪处分涉及到学生的基本权利或其他重大权益时应采取公开形式,允许其他师生旁听。

3. 处分的结果和理由公开。学校处分的最终结果应当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向全校公开,允许对该结果提出异议。只有遵循公开原则实施校规,才是人们最终追求的,也才是人们最愿意接受的。

五、最小损害原则

最小损害原则,指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应尽量使行政相对人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行政主体不应该为实现其行政目的而伤害到行政相对人更大的权益。高校在制定和实施校规的时候,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原则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运用。正如有学者所说:“高校对学生的处分充分体现教育功能而不是行使警察权力,对学生的惩戒或处罚是为了教育学生,处分措施应当与教育的目的性相适宜,不能因小过而重罚,罚过不相当,责过失衡。”[3]因此,高校对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即剥夺学生受教育机会的处分,应严格按照法定依据和程序,慎重对待。要知道在知识经济时代,接受学校教育关系到一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关系到其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以及其未来的生存状态,故剥夺受教育权要比侵犯某些人身权、财产权后果更严重。由此,高校在行使涉及剥夺学生受教育权(宪法权利)的处分权时,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而对未改变学生身份的处分,应当在法规或规章规定的基础上,由学校内部校规做出规定再行使。即便是这样,高校在制定和实施校规时也必须持以下几个标准:(1)可处分可不处分的,应不给予违纪处分;(2)处分可轻可重的,应选择较轻的违纪处分;(3)受处分人所受处分必须与其违纪行为的性质、动机、目的及一贯表现相适应,不能畸轻畸重[4]。总之,学校在行使处分权时,应当充分考虑育人的目的与管理手段之间的适度比例,不能因小过而重罚,造成罚过不相当,责过失衡;应当注重保护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以使其受到最小损害为原则。

六、权利救济原则

权利与救济是密切相关的。救济的存在以权利为前提,没有权利就无所谓救济;权利的存在也是以救济为前提,因为一种无法许诺法律救济的权利根本就称不上真正的法律权利。学生申诉制度是教育领域内针对学生的救济制度,它是指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或认为学校和教师侵犯了其合法权益而向有关部门提出要求重新作出处理的制度。学生申诉权是《教育法》赋予受教育者的一项法定权利,为更好地保障高校学生的合法权益,必须为其提供一定的救济途径,使法律救济的意识深入人心[5]。在200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对学生申诉制度做出了更加细致的规定。例如,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处理或者违规和违纪处分的申诉。学生对处分决定如有异议,可逐级向学校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和学校所在地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而在规定的时间内,他们应当对申诉人的问题给予处理并答复。对于这些要求,高校在校规中都应当予以体现。

参考文献:

[1] 沈宗灵.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49.

[2] [美]伯纳德·施瓦茨.行政法[M].徐炳,译.北京:群众出版社,1986:218.

[3] 程燕雷.高校退学权若干问题懂得法理探讨[J].法学,2001,(4):60.

[4] 申素平.中国公立高等学校法律地位研究[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博士论文,2001:123.

[5] 胡劲松.论教育公平的内在规定性及其特征——法理学的视角[C]//劳凯声.中国教育法制评论(1).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

The Principle followed by the University Establishes and Implements the School Rule

YUAN Ji-wei

(Law and Society College,Mianyang Normal College,Mianyang 621000,China)

Abstract:All people's activities should accord with the constitution and legal provisions,the enforcement of all rights or power is from entity's content to general procedure,should observe the law;should not merely observe the stipulating of the law when the existing law lacks the regulation,also observe basic principle and spirit of the law. University's school rule is that the institu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exercises independent administrative power carries on the important basi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n the road of running the country according to law in our country,the spirit of managing the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should permeate through all respects of managing domain of higher education too.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中高校与学生 法律 关系的内涵及特点,并依此提出了依法加强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措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教育 是 发展 科学 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 现代 化建设iy具有先i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作为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更是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繁荣和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全民族思想适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高等教育而临着全方位的挑战,在法治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我们必须重视当前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上存在的法治意识缺位问题,积极探讨法治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构建。

一、高校学生管理的法律依据

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依制定机关和法律效力的等级可划分为先法、教育基本法、单行教育法、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教育法规、教育行政规章等,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先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先法第19条关于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规定是我国教育立法的依据。教育基本法是依据先法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公布实施的调整教育内部、外部相勺_关系的基本法律准则,有人称之为“教育的先法”,即由第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单行教育法主要是指依据先法和教育基本法,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公布实施的调整某类教育或教育的某一方面的教育法规,如《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等。行政法规是指根据先法和法律授权,由国务院制定、批准的法规,如《学位条例祈行实施办法》、《高等教育管理职责祈行规定》等等。地方教育法规是指根据先法、法律和行政法规授权,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只在其行政区域内有效的法规,如《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办法》等等。行政规章是指根据先法、法律和国家行政法规的授权,由国务院所属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安徽省高等教育自学 考试 祈行实施办法》等等。我国高等学校依据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拥有对学生的管理权。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4条的规定,学生管理是指对学生入学到毕业在校阶段的管理,是对高校学生学习、生活、行为的规范,主要包括学生的学籍管理(入学与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升级与留、降级,转系、转专业,转学、体学、停学、复学与退学,毕业)、课外活动管理(文娱 体育 、勤上检学、社会活动)、校园秩序管理、对学生的奖励与处分和对学生的安全管理等。

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什么样的法律关系,不仅是教育界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也是法学界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同时也是防治高校与学生之间出现法律纠纷的前提。

1.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基本内涵

一是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学校(高校)虽然不具有行政机关的资格,但是法律赋予它一定的行政管理职权。我国教育法中关于学生学籍管理的规定,以及学位管理条例中对高校学位授予权的规定等,都体现了这种性质。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高校代表国家或者说高校受国家的委托,对有关学生教育的事项进行管理。这种法律关系强调的是管理与服从,双方地位是不平等的,是一种纵向的行政管理关系。一是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高等教育是收费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生自费(国有公办高校学生部分自费)上学、自主择业,学校收取费用、提供服务。通过学费这一媒介,学校与学生之间具有民事法律关系的性质。在这种法律关系中学生与学校的法律主体地位是平等的(或趋向平等的),属于民法的调整范畴。当然,在现实的学生管理过程中,有时很难判定某一行为的性质。但是,从理论上讲,行政法律关系与民事法律关系一者是能够分清,也应该分清的,这对于确认学生管理的指份原则具有重要意义。从行政法律关系讲,高校必须依法行政;从民事法律关系讲,合同双方必须平等履行各自义务,特别是高等院校,不能逃避自身的基本义务。

2.高校与学生之间 法律 关系的特点

从高校是 教育 机构、学生是受教育者来看,高校与学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的关系,我国的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对于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权利义务都分别做出了规定;从高校是一种组织系统、学生是其组织成员的权利义务和地位区别来看,高校与学生又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关系,即高校与学生的关系一般由学校的章程和规则加以规范,法律规定学生应遵守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高校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复杂结构的法律关系,其中既包括隶属型法律关系,又包括平权型法律关系。隶属型法律关系,即法律关系主体双方的法律地位不平等是其主要特点。高校与学生的平权型法律关系,也不同于普通的民事关系,学生依然承担认可和服从学校管束的义务,高等学校有权依据自定规则限制甚至剥夺学生的权利,直至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法律地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普通的民事关系,也不是普通的行政关系,而是具有特别权力因素的公法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高校作为履行特定职能的特定主体,依法有在其特定职能范围内自主判断、自定规章、自主管理的权力。我国教育法、高等教育法都明确规定了高校“依法自主办学”和“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力。这种自主管理权,实际上是法律赋予学校的为保证其机构管理职能的实现而对其内部事务进行处置的“自由裁量权”,是我国法律对于高校自主管理权的确认和维护,是法律对于高校作为一种公法人内部“特别权力关系”的确认和肯定。

二、建立高校法治学生管理模式的策略

随着依法治校步伐的加快,传统的大学生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在不断增强,坚持以人为本,加快高校法治学生管理模式建设,是履待解决的大事。

1.坚持“德法并蓄,宽严并济”的高校学生管理原则

德法并蓄,就是要实现德治和法治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统一。依法管理是学校保持稳定有序的基础和前提,但要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却离不开德治的配合。依法加强学生管理,尤其是实施惩罚时,要以教化为前提,即教化在前、惩罚在后。新生入学时,应对新生进行必要的校规校纪教育,要让学生懂得哪此纪律需要遵守,违反要受到何种惩罚,做好这项工作无疑会大大减少学生违纪现象的发生。对受处罚的学生,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其思想 政治 上作,帮助他们寻找错误根源,鼓励他们自觉纠正错误。要通过对违纪学生的处理,进一步强化遵规守纪教育,真正达到惩一做百的效果。

2.不断完善学生管理制度

要搞好法治化学生管理必须建立和充实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以便形成权力法定、公开透明、制度统一、注重程序的大学生法治化管理体系。目前要做好以下儿件上作:一是请求上级有关部门做好教育立法,尽快出台目前高校大学生管理所急需的法律法规,以便指份学校“立法”;一是尽快整理现行的有关大学生管理的法律法规,对有悖于上位法的或相互冲突、抵触的法律法规予以修正,对不符合现行学生管理实际的法律法规予以废止;三是搞好学校“立法”,学校应根据法律授权制定好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学校“立法”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必须遵循统一原则,即规章制度的制定必须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不得与之相冲突,不得与先法相抵触;一是必须贯彻平等和公正原则,确保学生应有的法律权利和正当利益;三是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即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听取学生的意见,使规章制度 科学 化、合理化、有可操作性。

3.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逐步形成法治化育人环境

尽管大学生法治教育已经进入课堂,然而部分学生“学用分离,重学轻用”,法律意识淡薄,更谈不上用法律来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因此,应当大力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使它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大学学习阶段。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加强他们在学习期间监督督高等学校依法办学的意识,从而有利于高等学校依法办学进程的推进,同时也为大学生打下牢固的法律基础,使其养成良好的学法、守法和用法的习惯,为他们毕业后步入社会发挥不范作用,从而推进整个社会法治化建设的进程奠定基础。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体制机制 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龚少军(1969- ),男,湖南宁远人,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江苏 南通 2260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0-0023-02

放眼世界上发达国家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无论是德国、美国,还是日本、澳大利亚,不管他们具体采取什么样的办学模式,但基本方法和路径都是一致的,即走校企合作的办学之路,建立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尽管我国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关注,越来越重视校企合作的开展和创新,并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合作育人模式,积极调动和发挥行业、企业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产学脱节的现象得到显著改善,但总体而言,我国高职院校面向市场办学、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体制机制尚未形成,校企合作紧密度不够,仍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制约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的现状

1.管理体制不健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校企合作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尚不健全。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制定了校企合作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德国的《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促进法》等,其政府相关部门、行业和地方还有配套的实施办法,为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和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而在我国,目前有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基本上还处在真空状态,更没有配套的政策措施,校企合作还处于一种自发和应付的状态,缺乏具体的法律法规的指引和约束,尽管有《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等,但并没有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责任,校企合作怎么管理、谁来管理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校企合作所涉及的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等多个方面的关系还没有理顺,目前校企合作主要是学校和企业互动,行业组织、政府基本不参与校企合作,这样的校企合作是一时的、不可能深入的。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其法律法规明确规定,联邦政府科技教育部、州政府、劳工局、行业协会领导与管理职业教育的政府、行业、企业及学校之间保持顺畅关系,政府通过法律、行政手段对校企合作进行宏观管理,行业参与学校管理,制定办学规范,负责教学质量评估,责任和义务非常明确,这保证了德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功开展。

2.运行机制不顺畅。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校企合作所涉及的学校、企业、行业组织、政府等多个方面的责任与义务不明确,校企合作运行起来就不可能顺畅。现阶段仅仅是在学校和企业之间进行,更多的只是学校一方由于就业压力而不得不为之,所以现在的校企合作是“学校热、企业冷”,校企合作的教学安排、资金保障、评价方式、监督机制等均未能较好地建立起来。现阶段许多高职院校是借助于院校的人脉关系与企业临时需求达成合作关系,校企合作形式偏向单一,仅限于专业论证、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且校企合作双方的角色又大多数是学校的教学部门和企业的生产部门合作。这样的合作,校企各自的职能服务跟不上,是短期行为,一两年后合作往往就因为人事变动或企业需求消失而停止,无法保障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而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如德国,其职业教育总花费的85%为企业负担,15%由州政府支付,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是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学校的课程设置、实验安排、实训实习次数及时间的确定、考试的组织和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等都是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决定的,对于学生的实习,企业给学生每月1000~2000马克的培训津贴,企业兼职教师承担实践类课程的教学任务,企业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成绩考核与评定,对考试的内容、形式和时间安排均由企业指导教师负责确定,行业协会负责对学生某方面技术水平和技术等级的鉴定。学校、企业、行业、政府在职能上既分工又合作,资源充分共享,使得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闻名于世。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的对策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在推动成人教育理念和措施时,需要完成国家层面的成人教育立法工作,这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成人教育方面的经验。成人教育活动的法律保障是开展成人教育活动的基础,完善的法制建设是成人教育活动是否成熟化的标志。加强成人教育立法工作,对于全面推进我国成人教育事业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成人教育法制化的必然结果。

一、成人教育法制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引导和指导,成人教育的法制化逐渐推进,但是,我国目前对成人教育的法制建设尚存在欠缺。

一重视程度不够。

自1994年以来,国家通过颁布教育法令,对成人教育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肯定。尤其在终身化学习的今天,规范成人教育市场的秩序,使之沿着法制化道路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自90年代以来,许多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就呼吁成人教育立法,指出成人教育法制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尽管如此,社会整体对成人教育的发展还缺少应有的认识,成人教育立法迟迟不出台,这与我国成人教育目前的发展极不相适应,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强制性与统一性。

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成人教育的专门立法,从而使成人教育虽有大政方针方面的舆论导向,却无法在统一的法规的指导下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由于缺乏国家法令的强制性,某些单行条例、干部制度、工资制度等难以执行,虽然各个地区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制度,但是,各地区的教育形式处于不相联系和沟通的状态,导致资源的高投入与低效率的现象并存,这种现象必须从法律上加以规范引导;就各个成人办学主体来说,他们只能根据各自的办学性质、特点制定出一些暂行的条例,从而导致各类成人教育形式、门类在办学问题上有所冲突,这些都不利于成人教育的发展,也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这需要社会各界加大对成人教育立法的重视,使成人教育的发展有法律的保障。

二、成人教育法制化建设的动因

一教育终身化与学习社会化已成为社会教育事业的导向。成人教育作为成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规范成人教育,使其沿着健康、有序的道路发展,是确保我国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一环。对此,人们期待能有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适应成人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法律法规来引导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成人教育市场化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成人教育要得到发展,满足社会对成人教育发展的需求,亟需一部为自己在市场运作中保驾护航的法律法规。同时,又需依据法制建设获取成人教育在市场经济体系中应有的价值,使成人教育成为一个真正受法律保护的教育实体。为此,成人教育立法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是时代的召唤。

三更好地规范成人教育服务。自我国加入WTO以后,我国的教育服务贸易方面的承诺发生了变化,对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等方面允许其他成员国来华开办合作办学性质的教育机构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合作办学,并允许外方合作办学机构的个人教育服务提供者受到中国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聘用和邀请,可以到中国提供教育服务等,这都需要我国的法律法规加以规范。

四成人教育国际化的挑战。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把发展成人教育作为新世纪进行本国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对成人教育的基本原则、基本制度都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加以规定。如美国的《职业合作训练法》、日本的《终生学习振兴法》等,中外成人教育立法之间的差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成人教育立法的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成人教育法制化是世界成人教育发展的趋势。这就要求我国必须制定成人教育方面的专门法律和配套的法规,使我国的成人教育制度与国际接轨。

三、成人教育法制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一加强舆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

成人教育立法要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必须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各方面的理论宣传,加强人们的法制意识,真正使政府各部门、办学主体、成人学员认识到,对成人教育立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事。要想使成人教育有更好的前景,发展得更加规范化,成人教育立法工作刻不容缓。

二集思广益,鼓励各方面参与成人教育立法工作。

在成人教育立法方面,要切合实际地动员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集合全社会的力量,成立中央成人教育立法组委会,各地设立分会。中央负责把成人教育立法的精神、指导思想传达给地方,并收集、采纳、吸收地方分会提供的关于成人教育立法方面的意见及建议,整合成纲领性的文件;地方政府应认真研究中央的指示精神,并在此精神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本地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实事求是地向上一级政府汇报成人教育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因地制宜地提出适合本地区成人教育的发展对策。

在确立成立中央成人教育立法组委会及各地分会的委员名单时,应该不仅仅包括研究成人教育理论的专家组,还应该包括对成人教育的现状有切身体会的、在一线工作的成人教育工作者以及成人学员等。各地区各层面要经常进行交流,互相取长补短,防止理论与实践脱节,中央与地方脱钩,真正体现社会民主,真正实现成人教育立法的有效性和现实性。

三坚持成人教育立法统一性和强制性,鼓励各地法规政策的灵活性。

虽然我国的法律确定了成人教育的制度及其地位,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缺乏强制性的力量,这使成人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失去了法律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成人教育的发展。因此,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法的成人教育立法要站在一个通观全局的角度,在大政方针上给予政策法规的指导,同时必须体现其强制性,体现成人教育在法律法规政策上的约束力。

对成人教育的管理,应实行中央制定大政方针政策加以引导与地方政府实施具体的、适合本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特点的法律法规相结合。各地区要根据国家大政方针的引导,结合本地区的经济条件、人文环境等方面的实际,突出本地区的特色,制定切实可行的成人教育的法律法规,从而真正实现其灵活性与强制性的统一。但是更要注意的是,不能只强调特色而忽视了成人教育发展的本质,只求标新立异而忽视了成人教育发展的规律,应该加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交流,借鉴他人的有益经验,为己所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四明确管理权责,加强监督。

目前,就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来说,存在管理权限不明,多头管理,互相推委的现象,使成人教育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混乱,这必然造成成人教育的效益低下。政府必须理顺这种权责不明的关系,加强对成人教育的归口管理,可以在中央重设全国成人教育司,总管全国成人教育的工作,地方分设成人教育管理部门,加强

管理的针对性,实行赏罚分明的奖励约束机制,同时任人唯贤,使能者上,庸者下,使成人教育的发展真正走上法制化轨道。

监督是保证实施的有力手段。成人教育立法后,必须加强对成人教育立法的执行情况的监督。成立成人教育指导委员会,监督成人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情况,监督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主管部门在成人教育方面的教育投资、考核制度、学校规模、教学评估等,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保证成人教育立法与时俱进。

五规范办学机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社会广泛参与与支持。就我国的国情来看,要国家独自承担全部教育任务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利用民间的力量,鼓励各种企业、团体、个人以及海外人士采取投资、捐款的形式兴办成人教育,采用校企联合、企业联合以及校校联合等办学模式,全方位、多层面地促进我国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关注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尤其是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的权利。

我国在2003年提出了“带薪教育假”制度,它只是针对一部分有工作的群体,对一些待岗、下岗的人员来说,想要提高自身的技能却无法得到此种优惠,这在一定程度又加大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并有可能成为社会动荡的因素。因此政府在制定法律时应向这部分弱势群体适当地加以倾斜,地方及社会应该关注这部分群体的教育需求,体现出人文关怀,体现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徐佩印.成人教育立法势在必行(J),电力高等教育,1994.4

(2)龚昆,陈志鼎.成人教育立法势在必行(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2

(3)陈清洲.成人教育立法的基本内容研究(J),山西成人教育,1996.1

(4)李俊.面向二十一世纪成人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J),北京市总工会职工大学学报,1999.2

(5)马叶,张红.世纪成人高等教育产生与发展的思考(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2.3

(6)张培春.加入WTO我国成人教育发展的七大趋势(J),成人教育,2002,11

教育法律法规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关键词]依法治教;校规备案审查;正当程序;法律保留

我国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教育体制法治化改革以来,教育法律纠纷(特别是大学生维权诉讼)逐渐增多,这其中大多数是由于高校违法行使教育处罚权所致。哈耶克认为,正是由于法治保护私人公民以对抗行政机构侵入私域这种日益发展的取向,所以法治才在当下具有了如此重要的意义…。因而依法治教成为实现大学生权利“上游保护”的关键一环。

一、良法治教——加快高等教育立法进程

(一)我国高等教育法制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中相关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198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2002)等。在法规层面上也陆续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多半是以指导高等教育行政管理为出发点,其特征是对于大学生课以较多义务,且规定有着严格的处罚制度。而其所赋予大学生的权利却往往因为缺乏相应的救济制度而流于形式。《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章“奖励与处分”第五十条到第六十六条l6个条文中仅有2条是关于奖励,其余14个条文皆是规定处分。如此悬殊比例似乎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长期以来高校与大学生的行政管理法律关系尤为突出。在立法层面上强调教育行政权的配置,许多苛刻的校纪校规弱化了大学生权利;在实践层面上高校对大学生处罚权的恣意行使和维权救济途径的模糊化又使得大学生的权利保护状况更加堪忧。

(二)制定统一的《大学法》重构高教法律关系

从比较法的视野观察,法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了大学校长必须依法管理学校,同时法国的教育司法制度相当健全,学生、学生家长和学校的纠纷可以通过教育系统内部的司法制度或教育系统外部的行政诉讼制度来解决。印度《大学法》规定大学内部各权力机构以及大学的实际首脑副校长都必须在法律赋予它(他)们的权力范围内履行职责。针对此种情形,在权利本位的理念下加快立法步伐是一条必由之路。

首先,制定我国统一的《大学法》。《大学法》主要规定各级各类学校在教育关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各种法律责任,明确高校的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地位并列举其重要的教育行政权,调整学校与学生、学校与教师的权利义务关系,强化对高校的权利监督及学生的维权救济制度。同时,也有必要通过《大学法》赋予高校更多的学术自由权,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分离。

其次,相应修改并制定相关配套法规。前面介绍的相关高教法律法规时间跨度较大,为了适应新情况,理应对现有的法律渊源加以整理。比如将高校与大学生的行政法律关系纠纷明确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将大学生法定权利进一步细化量化,明确其救济途径和相关部门的法律责任。通过统一的立该非、改、废以减少法律冲突,促进法制统一。

二、法律保留——健全校规备案审查制度

(一)校规校纪须遵循法律保留原则

从许多高校与大学生纠纷的现实案例来看,高等学校对于学生的处罚直接依据往往是校规校纪,而且多半以“通知”、“决定”、“意见”等形式表现。这种现象原因是这我国目前的教育立法只是对高校管理做出笼统的确定,而把具体规则留给教育行政机关或高校自行规定。我国《高等教育法》第41条赋予高校校长的第一项职权就是“制定具体规章制度”。原国家教委高校学生司1990年的《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条文的说明》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高等学校学生管理的行政法现,不能也不可能规定得太具体,各地区高教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可在此《规定》的原则下制定实施细则。由此各高校自行制定校规当属法律位阶中的“其他规范性文件范畴”。

所谓“法律保留原则”,是指对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必须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任何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授权,否则,其合法性将受到质疑。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高校在教育行政权中的制定校规校纪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应当遵循和适用“法律保留原则”。

20世纪70年代德国联邦确立的“重要性理论”认为,只要涉及人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事项,不论是干涉行政还是服务行政,必须由立法者以立法的方式而不能让行政权自行决定。虽然大学生权利保护中的重要事项的轮廓尚不够清晰,但是“重要性理论”至少提供了判断在学校行政领域中应有法律保留适用的思考方向。有台湾学者认为:“举凡教育内容、学习目的、修课目录、学生之地位等有关大学生学习自由之‘重要事项’,皆应以法律明文限制之,或有法律明确之授权。尤其是足以剥夺大学生学习自由之退学或开除学籍处分,更应以法律明定其事由、范围与效力,而不得仅以行政命令或各校之学则即予剥夺,此乃法律保留原则之基本要求也。”也有台湾学者提出:“至于影响学生权益甚巨之处置,不能再任由以行政规则订之。如人学、转学、学位之授予、退学、勒令退学等,宜划人法律保留的范围。对这些处置,学生除得寻内部申请途径外,亦得容许司法之救济。”

(二)校规校纪须接受权力机关备案审查

从高校校规校纪的运行状况来看,高校依据校规校纪对学生实施的某些教育处分,已经直接涉及到大学生受教育权剥夺。因而涉及类似烈度的教育处分,应当适用法律保留原则,由法律设定。而仅依靠高校的自觉自律无法实现这种理想的规制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五章“适用与备案”制度设计上并没有涉及到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适用与备案的问题。2005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六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或修改学校的学生管理规定,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中央部属院校同时抄报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并及时向学生公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规定,指导、检查和督促本地区高等学校实施学生管理。”至此,校规校纪审查备案制度初步建立。

然而笔者认为,考虑到高等学校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法律性质,仅仅依靠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的监督是不充分的,而应当在在制定“大学法”之基础上建立完善起校规校纪审查备案制度。具体设想是规定高校校规校纪的制定与修改须报归口管理的行政主管机关备案的同时亦要向与行政主管机关同级人大常委会备案。这样不仅强化了权力机关对于高校的直接监督,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高校行政化倾向对于大学生权利保护之负面影响。

三、正当程序——严格处罚程序制度

正当程序原则源自英国法中的“自然公正”原则,并成为美国《联邦行政程序法》的基石。自然公正原则是英国非常古老的一个普通法原则。它包括两个最基本的程序原则:1.任何人不能成为与自己有关案件的法官(nomanshallbejⅡdgeinhisOWIIcases)。2.任何人的辩护必须被公平地听取原则(aman’Sdefensemustalwaysbefairlyheard)正当程序原则包括公平原则、公正原则以及参与原则,它强调行政相对人有知情权、申辩权、申请回避权以及要求举行听证权利等等。

司法实践中大学生维权诉讼胜诉率不高,但凡有胜诉的案例多半是高校在行政权行使中存在着严重程序性瑕疵的“硬伤”。中国大陆重实体轻程序的痼疾已深,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程序性规范比较笼统甚至于缺失,再加上长期以来对于高校行政主体地位的模糊认识,导致行政处罚法中的程序性规定在教育行政领域的适用乏力。

2005年修订后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六条至五十八条首次确立在高校对于学生做出重大处分时的校长会议决定制度、备案制度以及学生申诉处理委员制度,重申了被处分学生的知情权和申辩权,但是对于学生权利义务影响较大的开除学籍等处罚依旧没有规定听证程序。听证程序又称半开庭程序,是指行政处罚主体在做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在非本案调查人员的主持下,公开举行由全部利害关系人参加的听证会。虽然《行政处罚法)42条规定了听证程序的适用对象针对与相对人权利义务影响较大的处罚种类,如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和较大数额罚款。但是在教育行政领域,严厉程度莫大于对于大学生的开除学籍的处罚,这种行政处罚行为应当赋予大学生选择听证程序的权利。

上一篇:刑事科学技术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法律法规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