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2 18:02:1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证监会;会计师事务所更换;审计意见类型;监管压力

引言:从目前国内的研究成果来看,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变更、审计费用问题、对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偏好、异地审计,是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常见动因。然而,上述动因无法合理解释欣泰电气(300372.SZ)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欣泰电气原审计机构北京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北京兴华”)与欣泰电气合作多年,欣泰电气连续多年财务造假且手段低级,北京兴华对其上市前及上市后一年的财务报表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被证监会调查之后,上市公司会不会迫于证监会压力,无法继续隐瞒造假行径,并为包庇原会计师事务所,从而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本文以欣泰电气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

一、案例回顾

2011年3月18日,欣泰电气首次冲击IPO,由于其收购的相关业务资产收入大幅下降并出现经营亏损,对其持续盈利能力构成重大不利影响,这次IPO申请以被证监会否决作罢。时隔一年,欣泰电气再次冲击IPO,而这次因为悬而未决的资产盈利能力及较高水平的应收账款问题,IPO申请再次被否决。到2013年7月,欣泰电气IPO开闸筹备发行上市的关键时刻,一篇质疑其涉嫌严重财务造假的文章又将欣泰电气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2014年1月,在社会舆论的质疑声中,欣泰电气成功上市。2015年7月,欣泰电气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而这距离欣泰电气2014年1月上市仅一年半之久。

在2015年被证监会调查之后,于2016年1月19日,欣泰电气了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宣布北京兴华不再担任其审计机构,聘请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华普天健”)作为2015年年度审计机构。2015年被证监会调查,正是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时间分界点。欣泰电气在关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情况说明中披露,由于原审计机构北京兴华已连续多年为公司提供审计服务,为确保上市公司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因此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关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这种动因说明,其效力实际上相当于未说明。国内许多学者已对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的动因进行了研究,下文将对这些主要动因就欣泰电气的情况进行验证。

二、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动因验证

(一)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资质是上市公司选择审计机构的关键考量因素,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变更更是上市公司放弃原会计师事务所、重新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常见因素之一,实务中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许多上市公司因为在与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过程中,因会计师事务所资质被吊销,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据欣泰电气公开披露的资料显示,该公司2013年年度、2014年年度的审计机构均为北京兴华,2015年年度的审计机构为华普天健。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是因为原审计机构北京兴华的资质发生了改变?

变更之前,北京兴华未被证监会给予行政处罚,尚无关于其资质的负面信息。另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2015年会计师事务所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中提供的资料显示,被更换的北京兴华的行业排名是第15名,而华普天健的行业排名则为25名。显然,北京兴华的资质并没有实质和形式上的变化,而且从行业排名来看其资质要高于华普天健。就资质而言,欣泰电气没有充分理由选择“劣币驱逐良币”。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并非出于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变更的考虑。

(二)审计费用问题。战新妍,景刚(2016)认为,在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中,审计费用是一个较为常见的动因。当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就审计收费问题存在争议,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会导致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转而寻求自身认为审计收费合理的会计师事务所。

在欣泰电气公开披露的信息中,无法得到对于欣泰电气的审计业务,北京兴华和华普天健审计收费的准确数据。只能从年报中审计收费所计入的管理费用项目中的具体项目――中介机构费的大小,来推测两个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收费的差异会不会导致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根据表1中各个年度中介机构费的列示,考虑到没有明确证据表明上述中介机构费均是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产生,无法作出因北京兴华和华普天健审计收费的差异导致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判断。仅从数据上来看,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之后的中介机构费明显高于更换前的中介机构费。根据“理性人”假设,为达到同一个目的,欣泰电气不会选择付费成本高的华普天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审计收费并不构成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

(三)对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偏好。已有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偏好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他们希望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令其满意的审计报告,甚至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因无法出具令上市公司满意的审计报告而被更换的情况。

耿建新,杨贺(2001)认为,排除会计师事务所由于失去证券执业资格被更换的情况,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过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以及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不在同一地域是影响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因素。被出具过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与未被出具过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相比,前者更容易更换会计师事务所。而且,就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后审计意见类型来看,上市公司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明显多于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由表2可以看出,欣泰电气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之前,北京兴华出具的审计报告都是标准无保留意见,显然作为上市公司,欣泰电气对此审计报告是满意的,没有理由因此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王芸,林君芬(2007)研究认为,上市公司通过变更审计师事务所来避免非标准审计意见,以达到审计意见购买的目的,并将这种行为称为审计意见购买。而欣泰电气在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之后得到的却是华普天健出具的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作为上市公司,欣泰电气没有理由偏好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并非出于对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偏好。

(四)异地审计。前已述及,异地审计是上市公司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不在同一地域。而无论更换前还是更换后,欣泰电气的审计机构北京兴华和华普天健均为北京的会计师事务所,欣泰电气公司地址为辽宁省丹东市,均为异地审计。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不是因为异地审计。

三、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分析

根据前面的验证结果,会计师事务所资质变更、审计费用问题、对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偏好、异地审计,并非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下面就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动因得出结论。

(一) “相知多年”,“义”字当头。北京兴华担任欣泰电气的审计机构多年,在欣泰电气多次冲击IPO的过程中均对其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并出具了符合上市要求的审计报告。而欣泰电气的上市资格一直是饱受质疑的。北京兴华对其上市当年的财务报表出具的仍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被证监会调查后,更换后的会计师事务所华普天健对其上市之前及之后的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后,发现欣泰电气存在IPO造假,上市后定期财务报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而这些情况,行业综合排名优于华普天健的北京兴华历年审计却均未发现。这不禁让人怀疑北京兴华在执业过程中是否保持了应有的独立性。虽然东窗事发,但谈及北京兴华的责任时,欣泰电气称北京兴华已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进行了审计工作,只是由于自身造假手段太高明而导致北京兴华没有发现。事实上,欣泰电气的造假手段并不高明。这足以说明,欣泰电气与北京兴华在很大程度上互相包庇。因此在被证监会调查后,为了避免牵连北京兴华,欣泰电气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

(二)纸包不住火,无法让会计师事务所自相矛盾。欣泰电气自身对于造假必定心知肚明。被证监会调查之后,如果不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只能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北京兴华继续发表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认为欣泰电气财务报表存在问题,但是风险太大,因为欣泰电气造假基本无疑;二是北京兴华尽职审计,对2015年年度的财务报表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为了避免会计师事务所陷入矛盾,此时更换会计师事务所可谓“明智”之举。北京兴华已经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要求出具了欣泰电气重要前期差错更正的说明,表明经其审计过的欣泰电气2011年度--2014年度的财务报表项目列报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这份说明无疑承认,北京兴华在进行对欣泰电气的审计工作时,要么缺乏职业胜任能力,要么没有保持独立性,而后者的可能性最大。

(三) 被调查之后的无奈之举。被证监会调查之后,虽然北京兴华与欣泰电气“相知多年”,但北京兴华已无法顶着压力继续包庇欣泰电气,欣泰电气也无意让北京兴华陷入两难矛盾,因此最终更换了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设想,如果欣泰电气没有被证监会调查,其不可能更换会计师事务所。

四、研究结论

因此,在原会计师事务所资质未发生改变,未有审计费用争议和异地审计问题,原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符合上市公司偏好的情况下,通过欣泰电气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上市公司在被监管部门调查之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是为包庇原会计师事务所,迫于监管压力下的无奈之举。

参考文献:

[1] 耿建新,杨贺.我国上市公司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情况的分析[J].会计研究,2001(4):57-62.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 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法律属性; 非营利性

会计师事务所的法律属性问题(即是否为营利性组织)是个存在争议的问题。在脱钩改制之前,会计师事务所是财政部门出资举办的事业单位,毫无疑问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中介机构。脱钩改制后,理论界和实务界多数人认为会计师事务所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并对其企业属性进行了探讨。笔者曾提出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性属性的观点,但是未深入研究论证。

一、会计师事务所营利性企业属性的理由及其理论缺陷

综合文献,论证会计师事务所是以营利为目的企业的理由主要有:第一,注册会计师行业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求发展。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具备营利性经济组织的各种特征,例如是由注册会计师依法发起设立的社会经济组织,获取相应的服务报酬(收费不是行政事业性收费,属于经营性收费,包含利润因素),实行独立核算等。第三,营利性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内在动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会努力提高审计质量,实现鉴证职能和营利性的矛盾统一。第四,注册会计师职业是高智能、高风险的职业,因此也应当是高利润的行业;利润越多,反映会计师事务所向社会提供有用并符合执业规范的商品越多,说明它对社会贡献越大。

笔者认为上述论证会计师事务所营利性属性的部分理由存在理论缺陷,值得商榷。

(一)将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属性与营利性属性等同起来是错误的

狭义的企业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组织,广义的企业是指从事经营性活动的组织。当前会计师事务所是注册会计师发起设立的、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的有限责任公司或合伙企业,具备广义企业具有的组织性、经营性和法定性三个要素。但是按照企业的宗旨和目的,企业可以分为营利性企业和非营利性企业,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具有营利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将从事经营性活动与营利性等同起来也是不对的

根据两大法系普遍接受的法理,“非营利性”并非意味着禁止赚取利润,而是对所赚取利润的分配限制。所谓“营利性”就是股东投资于公司的根本目的是赚取资本利润,公司的经营目的是获得利润并且把利润分配给股东。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计活动,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则,收取一定金额的审计费用(属于需要依法纳税的经营性收费),获取一定的利润,是一种经营性活动。但是从事经营性活动与会计师事务所“非营利性”并不矛盾。非营利性组织可以从事营利性的商业活动,非营利性组织提供的服务可以不免费;根据国家的规定收取合理的费用,以确保成本,略有盈余,对于维持非营利性组织生存和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将获取的利润分配给合伙人(股东),而是由注册会计师享有审计费用的所有权,会计师事务所只是代注册会计师收取审计费用,在依法缴纳税金、扣除有关成本费用后的余额(即利润)归还给注册会计师所有,此时的会计师事务所就是一个为注册会计师执业提供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在实践中,有的会计师事务所是按非营利性组织运作的。

(三)虽然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服务于市场经济的,但是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机构并不一定都是营利性的机构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为会计信息提供鉴证,这点与公证机构的职能类似;而公证机构也是服务于市场经济的机构,但是法律却明确规定公正机构不以营利为目的;以审计服务于市场经济来论证其营利性是不能成立的。另外,实行独立核算也并不是营利性组织的特征,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也实现独立核算。

二、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在实践中必然导致审计行为商业化

合伙人(股东)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所有者,对利润享有分配权,导致合伙人(股东)将自己看成“老板”,在经营、管理会计师事务所和执行审计业务中以获取利润为唯一目标。创办会计师事务所以获取资本利润为目标,吸引资金所有者(商人)来投资会计师事务所。例如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实际控制人不是注册会计师,而是某些掌握审计业务来源的机关、组织(工商、税务机关,税务师事务所以及银行等)或者这些机关、组织的工作人员;又如有的合伙人(股东)既不执行业务,也不在审计报告上签字,成为纯粹的资本利润获取者。

在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中,仅考虑能够获取多少业务收入,很少考虑或根本不考虑胜任能力、独立性、客户是否诚信以及该项目是否可以承接等。审计市场上还出现了“薄利多销”的商业思维,采用价格策略(包括降低收费标准、支付回扣等)招揽业务、增加收入。执行审计业务时采用成本策略(包括简化审计程序、降低审计质量等)以提高利润,放弃业务质量和职业道德。员工人数一定的情况下,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越多,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入越高。某个审计项目收费一定的情况下,项目组成员越少、所花时间越少,审计成本就越低,利润也就越高。追求审计质量就必定要在一个审计项目上花更多的时间,则能完成的审计项目数量必定就少,因此在审计报告使用人无法辨别(或者不需要辨别)审计报告质量的情况下,追求审计质量是与会计师事务所营利性相冲突的(上述“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益,会努力提高审计质量”的理由是不符合实际的)。此时,会计师事务所评价注册会计师的唯一标准就是完成了多少业务、收取了多少业务收入。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合伙人(股东)倾向聘任未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员工担任审计项目负责人,或者将注册会计师工资和业务提成比例定得很低,迫使注册会计师加班加点工作、或者压缩必要的审计工作时间和审计程序以完成较多的项目来提高薪酬水平。

审计行为商业化,会计师事务所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成为地道的“商人”。行业内以经济效益来评价注册会计师的价值,而不是比较其社会贡献。审计失去了其应有的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功能,成为一种被用来牟取高额利润的手段。注册会计师失去了其应有的鉴证价值,成为了在审计报告上签名的工具。审计本应是提高会计信息可信赖程度,并以此提高社会诚信度的;会计师事务所一味追求商业利润,反而制造了更多的虚假经济信息,给市场添了乱子,加剧了社会信任危机。社会公众不再相信会计师事务所能够保持客观公正,导致审计公信力危机,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自杀式的、毁灭式的发展。

三、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单纯以营利为目的

虽然注册会计师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注册会计师行业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注册会计师要向委托人(被审计单位)收取费用,但是“社会公众是其唯一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审计要对整个社会公众负责。对一般企业而言,产品的需求人和付费人是一致的,以付费人(顾客)为“上帝”、满足付费人的需要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是一致的。而审计报告的需求人与付费人是不一致的,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以营利为目的,必定以付费人为“上帝”,一旦出现需求人和付费人利益冲突时,必定以付费人利益为重,迎合付费人非法要求或者与付费人串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审计作为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途径,既影响到审计报告使用者经济决策的正确性,也关系到经济秩序的有序性,本身对其公信力有很高的要求;审计公信力不能仅仅依靠法律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社会公众对审计独立、客观、公正的认可。然而审计报告使用者无法对审计报告质量作出判断,审计报告供给人和需求人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形下,只有明确和强调会计师事务所的非营利性(不单纯以营利为目的),才能让社会公众相信会计师事务所不会为了商业利益而放弃审计质量。

注册会计师审计受价值规律作用的前提是:审计报告应该成为真正具有使用价值的商品。审计报告的使用价值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赖程度,从而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据此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然而我国企业所有者缺位,或者所有者和经营者合一,或者大股东操纵,审计委托人往往就是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层,形成委托人委托注册会计师来监督自己的尴尬局面。因此对审计委托人来说,审计报告没有使用价值,其委托审计仅是满足国家的强制审计要求、向有关部门提供一份“审计报告”书面材料。小股东是股市中的投机者,主要关注的是股票价格的涨落而不是企业发展状况,不关心审计报告的质量,还可能欢迎注册会计师出具虚假报告来促使股价上涨。审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如债权人(银行)、工商税务等政府监管机关也没有寻求真实会计信息的动力,没有在真正意义上使用审计报告,没有高质量的审计需求。注册会计师投入审计项目的劳动越多,审计报告的质量越高,其价值也就越高。但是目前高质量审计报告市场需求的缺失,导致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不能必然取得高报酬,“无价值”的审计报告却可以在市场中高价交换。退一步讲,即使审计报告使用者有审计需求,只要存在审计费用支付人和审计报告使用者相脱节的现象(即审计报告使用者都是不支付审计费用的、“搭便车”的无偿使用者),“购买审计意见”就无法避免,审计的价值就无法通过价值规律来实现。审计报告的价值无法在市场上体现,决定了我们不能放任审计服务受价值规律的作用,不能实现审计收费的市场调节,而必须实行政府指导价,严禁以降价的方式进行恶性竞争。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系统中的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主要是生产工具)和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合称生产资料);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和产品的分配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在生产关系体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决定了后两个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劳动资料主要是计算机等办公设备(生产工具)、劳动对象主要是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与需要大量的厂房、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企业相比,会计师事务所的生产资料简单、所需的投资少,开展业务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智力活动,会计师事务所的资本实际上是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本。可以说在会计师事务所生产力系统中,劳动者(注册会计师)是唯一的实体性因素:从事审计业务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业务而不是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业务,在审计报告上签名盖章就是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生产资料在会计师事务所生产力系统实体性因素中没有地位,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不应该存在资本雇佣劳动的现象,资金资本也不能参与产品的分配。我们说会计师事务所的非营利性,是指其出资人不能取得资本利润,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收入和利润应该归执业注册会计师所有。强调会计师事务所的非营利性,不否认审计活动是经营性活动。会计师事务所的非营利性与注册会计师获取高额劳动报酬之间并不矛盾,相反我们承认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是一种高智力、高强度、高难度的复杂劳动,应该获取高额劳动报酬(即执业活动的高利润)。同时合伙人(股东)虽然不能以出资者的身份取得资本利润,但是其作为注册会计师从事执业活动可以获取高额劳动报酬,而且其作为会计师事务所领导层从事内部质量控制和行政管理工作可以获取一定的劳动报酬。强调会计师事务所不应单纯以营利为目的,合伙人(股东)不能享有他人审计违法行为获取的利润,才会有动力强化内部质量控制,抑制审计行为商业化,提高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 税兵.非营利性法人解释[J].法学研究,2007(5):66-74.

[2] 金锦萍.论非营利法人从事商事活动的现实及其特殊规则[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7(5):127-133

[3] 蒋品洪.社会审计的主体:会计师事务所抑或注册会计师[J].商业会计,2010(10):39-41

[4] 蒋品洪.虚假审计报告的外部动力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9(12):52-56

[5] 卫兴华,赵家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37-143

[6] 陈锦荣.会计师事务所是营利性经济实体[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9):14-15

[7] 梁国萍.改制后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属性及组织形式[J].企业经济,2000(4):24-2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风险管理;质量控制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与风险简述

审计服务主要针对中小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外部信息使用者,审计质量可以看作会计信息质量的可信度,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就是审计工作的质量,具体包括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的质量,而最终的审计报告是审计质量的具体体现,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质量和审计过程质量来保证审计报告的质量。审计产品质量是审计质量的最佳表现载体,能够综合反映审计工作质量,就相关信息使用者来看,审计产品质量更为重要,而对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提供审计服务的质量控制,也就是审计工作质量显得更为重要。如果审计后的会计信息被证明没有可信度或者说没有客观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那么审计服务就会被认为存在质量问题,相应会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一定的风险问题。

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种类和产品越来越多,但是财务报表的审计和鉴证服务,还是最基本的审计服务类型,审计意见作为一种主观判断意见,其主观结论与客观事实往往会有一定偏离,这种偏离度越大,审计风险就会越大。因此,研究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贯穿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的全过程,审计活动伴随着审计风险。审计风险包括固有风险、控制风险以及检查风险。简言之,审计风险可以认为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鉴证报告与被审计单位客观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偏离度,也可以认为是审计人员审计报告结论不恰当的可能性。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的损失认识不足。审计意见是审计人员主观判断的体现,不管审计人员如何认真、努力,其主观结论与客观财务状况都会存在偏离的可能性,偏离度就是审计风险的大小,存在审计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发生损失,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存在问题,不一定会带来风险损失,审计风险的损失还取决于外部信息使用者是否能发现审计报告的质量缺陷,再者就是对审计人员的追责问题,也就是说审计风险损失的大小不仅仅取决于审计报告质量,还受到被发现的概率和追责两个因素的影响,而目前会计师事务所对于审计风险的损失认识严重不足,往往存在侥幸心理,对于审计服务有着一定的“偏离度”。

第二,会计师事务所防范风险损失的理性选择不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受到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认真程度的影响,还受到外部发现问题的概率以及对审计人员追责情况的影响,在内外综合作用下,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且不断扩张,一旦审计风险成为既定的损失,会计师事务所甚至具体到注册会计师都将面临巨大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类似的“悲剧”一直在上演,也就是说审计风险不再只是理论诉求,已经成为会计师事务所长期发展的现实需要了。而目前会计师事务所防范风险损失的理性选择还是不够,还不能做到以最少的成本来降低审计风险带来的各种不利后果。

(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

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活动中,审计质量有着两方面的含义和内容,一方面是产品的质量,也就是审计报告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工作的质量,也就是审计工作全过程的质量。

第一,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和协调。质量是进行服务产品的必要约定内容,对质量达成一致意见,就会明确提出并规定。而在审计服务交易中,审计服务的双方仍然没有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达成一致意见,对于审计质量,审计活动的相关利益方有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和角度难以协调。一是对于审计服务的直接提供者(注册会计师或者项目经理)来说,审计质量更多强调的是审计工作的过程性质量,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也就是会计行业规则和相关准则;二是对于审计服务的使用者(中小股东、潜在投资者以及有关债权人等)来说,审计质量更多表现在会计信息的可信度上,也就是能够给相关利益者提供多大的利益保障(也就是审计产品的质量),此时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就需要根据不同审计报告使用者的目标去具体界定了。总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对于不同利益主体来看会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难以实现有效的统一和协调,这都不利于会计师事务所的长远发展和进步。

第二,会计师事务所难以对审计质量进行统筹控制。审计质量对于不同的使用者来说是不同的两类产品,在进行审计质量评价时,审计服务的供需双方存在巨大的信息差异。就审计工作质量而言,注册会计师或者项目经理能够根据行业准则和本身的工作过程,评价自身的工作质量,也就是对审计工作进行水准判断;就审计产品质量而言,审计服务的需求方则无法通过考察审计产品或是审计报告进行直观的质量判定,也难以通过自身的使用情况进行感知性判定。因此,审计工作质量能够进行过程性控制,也就是具有直观性,而审计产品质量作为一种外部信息难以直观评价和控制,会计师事务所无法对审计产品质量和审计工作质量进行统筹控制。

三、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与质量控制

(一)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管理

会计师事务所进行风险管理就是为了减少和消除审计风险因素,竭力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避免由此产生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从接受审计委托开始进行风险控制对策的制定。

第一,会计师事务所增强对审计委托聘约的考察。审计委托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前提,在决定一项审计委托聘约时,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权衡,进行周密的预备性调查,权衡和评估公司管理层的诚信度和会计报表存在问题的概率,考察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引发的损失大小,进行审计聘约的决策风险衡量,确定最后审计委托聘约的管理。

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在审计业务工作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审计人员应该采取各种措施保证审计过程的质量,消除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减少相关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重视审计人员的聘用工作,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性和工作能力;编制更加完善的审计计划,满足审计工作的各种需求;收集十分充分的审计证据和相关材料,增强审计证据的可靠性等等,这都是防范损失的基本工作,也是风险管理的主要对策。

(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

从审计工作过程的角度来看,所谓质量控制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符合相关审计要求和准则产生的一系列控制性政策和程序,也就是说审计人员的工作能够满足审计准则的要求就可以认为其工作是高质量的。

第一,提高审计报告的会计信息连续性认识。审计报告是针对具体公司财务状况进行会计报表审计工作,会计报表本身就是公司经营活动的连续性过程,在某一时点上,审计人员对财务报表未能公允反映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错误评价,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报告,而在接下来的时点,这个存在问题的审计报告有可能会变成正确的判断。因此审计报告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提高审计报告的会计信息连续性认识,能够减少审计报告的时点差异,减少审计报告带来的风险损失。

第二,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加强追究审计人员责任的力度。注册会计师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特性,在社会经济中具有极强的稳定作用,作为一门专业职业,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承担重大的社会责任,面对种种规则和约束要能经得起追究和承担各种损失,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服务的关系来看,审计人员是重要的业务工作环节,包括审计人员的薪酬政策等等,都表明审计人员需要承担必要的工作责任和社会责任,要想保证审计服务的质量,就必须对服务的直接提供者进行必要责任追究,要求做出必要的赔偿。

参考文献:

[1]刘行健,王开田.会计师事务所转制对审计质量有影响吗?[J].会计研究,2014(04).

[2]龙世棋.风险管理视角下的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J].时代金融,2016(08).

[3]孟荣芳.风险导向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内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新会计,2016(05).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5-0-01

一、全面质量管理概述

所谓的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质量作为根本指标的管理模式。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涉及的范围较为广阔,其中不仅包含质量管理技术,质量管理标准等,还包括具体的质量管理方法[1]。

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为根本目的的管理模式。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着重要的审计职责,为了保障经济业务的顺利开展,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升审计水平。将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应用在会计师事务所中,具有如下的几个优势:第一,可以提高审计报告的精确性。全面质量管理模式采用了完备的审计质量管理制度,对审计报告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二,可以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职能。全面质量管理要求会计从业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师事务所的经济职能将更加突出。第三,可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效率。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各项工作作出了明确规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提升自身素质,坚守职业道德,提高工作效率。

二、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的不足之处

1.审计的面向对象出现偏差

首先,在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审计的面向对象出现偏差的问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面向的对象应该是市场和政府,但是在实际审计的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的面向对象具有单一化的特征,政府成为唯一的面向主体。我国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果政府的干预过度,就会阻碍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2.会计师事务所定位不明确

其次,在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会计师事务所定位不明确的问题。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较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成为各会计师事务所关注的重点,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为了和企业合作,降低了收费标准,导致审计报告质量较差,阻碍了会计师事务所的可持续发展。

3.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

再次,在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内部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的问题。很多会计师事务所把工作重点放在审计业务上,忽视了其他部门的重要职能。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没有遵守行I规范,影响了审计报告的精确性。

4.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

最后,在当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比较低的问题。审计人员的个人素质直接关系着审计报告的质量,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中的审计人员能力不足,知识体系没有与时俱进,导致审计工作的效率比较低。

三、提升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的策略

1.科学评估审计风险

首先,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应该科学评估审计风险。会计师事务所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收集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信息,和审计单位进行沟通交流,并以此为依据评估审计风险。在和客户进行沟通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派遣业务经验较为丰富的会计从业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做好记录。

2.构建网络监督系统

其次,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应该构建网络监督系统。网络信息技术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在信息化的时代中,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形成网络监测系统,对各部门的工作流程进行监督,保证审计工作遵循具体的行为规范。同时,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形成网络数据库,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对客户资料进行集中管理。

3.建立健全惩罚机制

再次,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应该建立健全惩罚机制。为了降低审计业务的失误率,需要建立健全惩罚机制,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责行为进行处罚,一些会计从业人员为了谋取暴利会编制虚假会计报告,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对这些失责人员进行严肃处理。同时,我国应该健全赔偿机制,如果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结果出现失误,必须向受害人支付经济赔偿。

4.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最后,为了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应该提升审计人员素质。在日常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定期对审计人员开展培训教育,提升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应该对审计人员进行考核,并把考核结果和审计人员的薪资待遇相联系。为了使审计人员的理论体系与时俱进,会计师事务所还可以邀请社会上的经济专家开展座谈会、演讲等,更新审计人员的知识库。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持续繁荣,给会计师事务所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失误不断增多。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效率,才能提升社会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信赖感,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 无序竞争 经济学 原因 措施

一、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涵义及危害

(一)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涵义 无序竞争是指组织非理性地、盲目地展开竞争,而不是朝着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方向发展。很多组织进行无目的竞争,不顾自身条件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或者片面追求规模,盲目贪大、求全,这就是无序竞争的表现。所谓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是指在审计市场上,会计师事务所利用不正当手段、盲目、非理性进行的竞争。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常用不正当竞争手段:一是通过压低收费价格来吸引客户。有些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事务所为了生存,不惜代价抢业务,把收费价格压得很低,根本不考虑成本和执业风险,有的事务所甚至提供某些免费服务去吸引客户,形成了事务所之间的恶性竞争。二是靠高额回扣拉拢客户。有些会计师事务所为拉拢客户,在承接业务中,以业务介绍费、劳务费、咨询费、协审费、顾问费、赞助费、佣金、业务收入分成等各种形式给予相关人员或客户回扣招揽生意。三是摆摊设点。少数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规模小的事务所常常通过关系,在市行政大厅租个摊位摆摊设点进行不公平竞争。四是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为顺应客户意愿,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

(二)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危害 会计市场上的无序竞争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声誉低下,审计质量下降,严重危害了我国会计师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不利于整个会计师行业的发展壮大。我国会计师行业处于以恶性价格战为主要竞争特征的粗放发展阶段。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庞大,企业选择空间较大,因此,为招揽业务,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主动出击,一些会计师事务所不惜以高回扣为诱饵,打起“价格战”。当会计师行业以价格为竞争焦点时,会计师事务所内部人力资源的培养、职业道德建设、内部治理等等提升事务所核心能力的方面就会被忽视,长此以往,会计师事务所就难以做大、做强。二是审计报告质量低下。一方面审计过程投入不足,造成审计报告质量低下。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成本是注册会计师为生产审计产品而有意放弃的、用货币表现的价值牺牲,需要通过审计收费获得价值补偿,是审计收费的基础尺度。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成本主要包括:专门业务费用、人力成本、风险成本等。考虑到成本效益原则,非正常的报价导致审计时所需各项投入,包括必要的人工投入和信息收集等投入的减少,如采用减少审计时间、省略必要审计程序等方法以降低审计成本,保持盈利。审计投入的减少,造成审计质量低下或虚假。质量低下或虚假的审计报告必然导致审计报告可信赖程度的下降,败坏行业声誉,反过来又会影响到正常的审计收费,形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主观原因,造成审计报告质量低下。由于会计师行业买方市场的形成,会计师事务所拉拢业务困难。对于客户来讲,选择空间较大,只要能应付有关部门,哪个事务所的收费低、要求少、时间短、出报告快、能满足其不当要求,就委托哪个事务所审计。这样的结果使坚持原则的事务所揽不到客户,而违规经营的事务所却顾客盈门。为此,注册会计师们不得不委曲求全,出具质量低下的虚假审计报告,以迎合客户意愿。三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作用是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会计师行业的不公平竞争,必然带来执业质量的下降,出现了为争取业务,不负责任地发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损害会计信息使用者利益的情况。从“红光实业案”、“琼民源案”、“银广夏事件”、湖北立华会计师事务所对“活力28"、“幸福实业”的虚假报告,“德隆王朝”的倒塌,到“科龙神话”的破灭,都有会计师事务所“推销”其“假冒伪劣产品”的“身影”。可谓是“功不可没”。不少企业得以“包装”上市和“圈钱”,会计师事务所的虚假报告陈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都与会计信息的虚假密切相连,严重损害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越激烈,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越严重。因此,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建设一个公平、有序的会计师行业竞争市场刻不容缓。

二、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经济学分析

(一)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前提条件 包括以下方面:

(1)信息不对称原理。2001年乔治・阿克尔洛夫(GeorgeA.Akerlof)、迈克尔・斯宾塞(A.MichaelSpenee)、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的核心理论是:当产品的卖方对产品质量比买方有更多的信息时,低质量产品将会驱逐高质量产品,从而使市场上的产品质量持续下降。也就是说,买卖双方掌握市场上商品的信息多寡不对等,即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具有更多、更及时的有关信息,出现了信息分布或信息获的不公平,即信息不对称。当信息不对称时,市场上的次品“物美价廉”,便出现了次品驱逐优质品的现象。信息不对称有以下表现形式:一是信息源不对称。即交易双方对信息掌握程度不同。在市场上,商品的卖方比买方更了解商品情况,拥有更多的信息,掌握商品交易的主动权。二是信息的时间不对称。由于接收商品信息时间的差异,往往导致较早获取商品有关信息的交易者,能够较主动或较准确、较早地做出交易决策选择而获取交易优势。而获取信息较迟的交易者则被动地在交易中处于劣势,甚至蒙受损失。三是信息的数量不对称。市场上商品交易的同方(同为买方或卖方)由于在同一市场上获取交易对象信息内容的数量不同,也导致交易者交易位势的差异和交易成本、利益的差异。四是信息的质量不对称。市场上商品交易的同方(同为买方或卖方)由于在同一市场上获取交易对象信息质量的差异,即信息的真伪不同,势必影响交易者的交易利益和交易成本。

(2)信息不对称环境。由于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客户――上市公司在信息源,信息获取时间、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目前在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等委托方之间、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之间都存在着信息的不对称现象。一是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表现在信息数量、信息时间等方面的不对称。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看,出具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是被动行为。为了达到上市公司的某些不可告人目的,往往对公司的会计资料提前进行人为调整,或在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程中故意隐瞒某些会计资料、或者故意制造一些障碍,人为增加审计成本使审计人员望而却步。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等委托方之间信息数量、信息时间等的不对称,必然影响审计质量。二是会计师事务所与监管部门信息的不对称。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直接进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业务审计,掌握大量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而且许多上市公司与会计师事务所“潜规则”的秘密性,相关监管部门限于人力、物力,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抽查了解会计师事务所

审计程序、审计方法、审计意见等情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加之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性,使得监管部门的监管措施很难有效发挥。三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与会计师事务所、上市公司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不能够完全掌握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其信息的了解和使用主要依靠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为会计师事务所和上市公司之间的“潜规则”创造了条件,为会计师事务所依靠“金钱交易”进行竞争创造了条件。正是由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客户――上市公司在信息源,信息获取时间、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造成会计信息的不对称。在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上市公司被审期的“假”行为,与注册会计师配合程度、“交易价格”、注册会计师取证情况等等往往对“交易结果一审计报告质量”产生某种程度的满足客户意愿的影响。相反,满足客户意愿的审计结果会加剧信息的不对称和双方“交易”的意愿,促使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遭冷遇,为生存和发展,高质量会计师事务所继而加入“顺应客户意愿”事务所行列,从而出现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正当竞争,所以信息不对称是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前提。

(二)处罚成本与风险收益的不匹配是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诱因 会计师事务所处罚成本是指在会计师事务所违规时所付出的代价。其代价包括:撤销事务所、暂停经营、吊销注册会计师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和没收违规所得、罚款等经济处罚。目前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违规处罚力度不断增加。但总体来讲,处罚成本仍较低。另外,经济处罚数额偏低,民事赔偿事件较少,且一般在会计师事务所承受范围之内,也不会引起事务所的足够重视。风险收益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因承担审计业务的风险而要求的超额收益。’如会计师事务所冒着被监管部门发现而被处罚、承担民事责任等风险而出具虚假审计、验资报告,从而获取高额收益。由于我国监管的弱化、民事赔偿事件较少等情况,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为拉拢业务、或获取高额回报目的不惜冒大风险。会计事务所的“身份”和“职责”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会计师事务所是自负盈亏的民营企业,其“身份”是商业公司,客户是“上帝”;另一方面事务所又是社会审计中介组织、“经济卫士”,其“职责”是依法执业、独立审计,客户是它的审计对象。商业公司的“身份”和经济执法者的“职责”矛盾,引发了其执业独立性与商业经营理念的剧烈冲突,在这种矛盾冲突中,有些会计师事务所选择了后者,为了生存、获利,采取多种手段措施。尽可能拉拢客户、满足客户意愿,甚至与客户协同造假,以达到盈利目的。加之我国违规事务所被查处的概率较低,对违规会计师事务所处罚较轻。对比会计师事务所风险的高收益与处罚的低成本,往往诱导会计师事务所铤而走险,选择风险高收益。所以,处罚成本与风险收益的不匹配是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诱因。

(三)“劣币驱逐良币”是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催化剂 目前我国会计市场上,出现了信誉较好、审计报告质量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遭受冷遇,而信誉较差、审计、验资报告迎合客户意愿的会计师事务所多受上市公司倾昧的现象。原因一是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业务收费偏高,助长了劣势事务所的成长。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为降低风险,出具客观审计、验资等报告,往往在审计、验资等过程中投入大量人力、精力,造成审计、验资等业务成本偏高。会计师事务所是盈利性组织,为了事务所的生存和发展,势必增加业务收费,以补偿高的业务成本。对上市公司这一盈利组织来讲,同等条件下,必然选择费用低的会计师事务所,这就为“劣势”会计师事务所的成长创造了条件。二是“劣势”会计师事务所迎合上市公司的意愿,深受上市公司的喜爱。“劣势”会计师事务所为生存、发展,或获取高额收益,往往按照上市公司意愿出具审计、验资报告,与上市公司“同流合污”以达到上市公司某些不可告人的意图。而信誉好的会计师事务所“出污泥而不染”。长持以往“劣势”事务所就成了上市公司的所爱得以快速发展。三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半推半就政策,为“劣势”事务所提供了生存土壤。政府监管部门之所以要对“劣势”会计师事务所半推半就,是因为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范围中并没有写着“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出具虚假验资报告”等迹象的业务。因此从理论上讲,这些会计师事务所也是“达标”事务所,监管部门也不能对其实施惩罚等监管措施,这样,便创造了“劣势”会计师事务所滋生的土壤。在生存压力下,信誉好、坚持原则的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降低要求,加入迎合客户意愿事务所行列:我国审计市场上的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进一步催化了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无序竞争。

三、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治理的对策

(一)削减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市场集中度 目前我国有6000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小而散,市场集中度低,竞争比较激烈。为转变会计师事务所无序竞争的现状,财政部门要出台相应政策,指导现有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兼并重组,减少现有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另外,进一步提高会计师事务所市场准入门槛:如提高事务所注册资金额度、制定最低注册会计师人数等措施,以提高事务所市场集中度,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竞争力和抵御上市公司审计的压力,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在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减少。上市公司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我国会计市场将出现卖方市场,会计师事务所的无序竞争将自然消失。

(二)加大惩罚力度,实行一票否决制 所谓一票否决是指注册会计师一次审计、验资报告违规、造假,终生吊销其执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出现一次审计、验资报告违规、造假事件,则吊销其会计师事务所经营资格,其合伙人终生不得从事与事务所有关的业务。以防止旧所破产后“另起炉灶”现象的发生。有学者认为,根治会计师事务所协助上市公司作假的最好办法。就是对事务所从上到下加大惩罚力度。严格的惩罚力度,迫使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得不考虑成本和风险收益问题,在严惩面前,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必然减少执业风险,促使事务所守法经营,最终达到“良币驱逐劣币”的目的。

(三)严格落实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回避制度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主业是审计服务,除外还有管理咨询、税务咨询、外汇年检、财务软件服务、记账、财经资料翻译、财务顾问、培训服务等非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小不同,提供的业务类型也存在差异。我国虽实行会计、审计业务回避制度,但会计师事务所实质上仍存在变相审计、非审计业务客户合一的现象,即会计师事务所同一时间、给同一家客户既提供审计服务,也变相提供非审计业务。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非审计业务的结果就不可避免地与客户存在着财务利益关系。为避免非审计业务引起事务所的无序竞争,建议严格落实业务回避制度。在审计业务中,凡是同审计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本案正确解决,则一律应当回避。我国社会审计工作实行回避制度,以保障社会审计工作的客观性、公正性。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凡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都应当实行回避;而委托单位,则有权要求其回避,一是与委托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人员或者鉴定事项的当事人,有亲属关系的;二是有其他直接利益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办理委托事项的。回避制度是完成审计查证事项的法律保证。我国应完善业务回避制定,在实践中严格落实业务回避制度,严查同时提供或变相提供提供审计业务和非审计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或注册会计师。以避免会计师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的经济利益关系导致其审计服务中的不正当竞争。

(四)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平台,加强社会监督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建立我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平台,及时公布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验资等报告及其质量、信誉、业务范围、事务所规模、审计业务、非审计业务开展等情况。相信,通过建立事务所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会计师给事务所造成信誉压力,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可及时了解会计师事务所客户审计、验资报告等情况,评判会计师事务所信誉。通过建立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平台,加大社会公众对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力度,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合理竞争、合法经营。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胜任能力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报告使用者对因该审计报告对公司进行投资、银行贷款等行为造成损失时, 报告使用者就会计师事务所造成重大错误或漏报承担法律责任,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就会陷入法律纠纷、信誉受损。因此了解审计风险对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概述

(一)审计行业竞争产生的风险

随着税务改革的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传统的验资、年检审计业务将逐渐萎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主动出击,争取尽可能多的业务,这使得会计师事务所在同企业的谈判地位中相对处于弱势,无形之中削弱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帮助企业造假账、出具虚假审计报告。同时,企业可以自主选择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会计师事务所不按照报告使用者的要求出审计报告,就可能被更换,会计师事务所为了满足客户需要,可能就会忽略存在的风险,违反职业道德,出具报告使用者需要的审计报告,由于责任有限,使得会计师对于审计报告的质量及所可能产生的风险并无多大的重视和责任感,客观上增加了审计的风险隐患。

(二)审计过程产生的风险

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过程一般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阶段,各阶段又包括许多具体内容。会计师事务所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有关的资料和资产, 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实行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有实施相应审计程序及严格的复核制度,但由于审计本身的专业性,加上与报告使用者相关利益关系,使得会计师事务所风险加大。

1. 审计准备阶段

审计准备阶段包括制定审计工作计划,确定具体审计项目,组成审计小组,确定审计小组组长。如果审计小组专业能力有限或职业道德缺失,则产生审计风险。具体包括没有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了解和调查,没有编制审计通知书,没有签订被审计单位承诺书,没有了解企业业务经营过程,没有了解管理层对企业经营风险的态度,进场审计时没有及时签订审计约定书和管理层声明书,这些因素都会加大审计风险。如果组成审计小组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欠缺,必然会造成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关注,风险意识淡薄,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2. 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审计人员有时没有重点对具体会计事项进行详细检查,并编制审计检查表。抽查会计凭证方面,也只是随意性对重大事项的会计凭证进行审核,没有适当咨询有关人员和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并及时做好调查记录。问题沟通方面,也只听被审单位口头解释,没有要求单位提供书面的材料证明。咨询方面,遇到重大的技术问题及其他事项,事务所不能解决的,不向外部具备专业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或者在咨询过程中没有保证咨询的事项不泄露客户的秘密,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审计程序,但是风险也普遍存在。

3. 审计终结阶段

在审计终结阶段,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复核人员之前,没有由审计小组内部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人员执行的审计工作,而是直接交给注册会计师复核,这样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又造成能在审计小组内部消除的风险没有消除。审计复核阶段,有的人员因为审计时间有限在复核时没有发现问题,就对审计项目的审计结论进行确认,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风险加大。还有在选择审计复核人时,没有考虑到审计复核人应当具备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足够、适当的专业技术,经验及权限,而是直接由审计小组人员复核,增加了审计风险。有些审计复核人员没有就重大事项进一步获取证据,没有对已执行的审计工作程序、记录、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关资料进一步取证是否支持形成结论,而出具不恰当的审计报告,增加了会计师事所的审计风险。

(三)审计人员胜任能力产生的风险

我国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是由两名以上注册会计师,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助理和从业人员组成的合伙企业。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可不参加每个项目的现场审计的全过程,每一个审计项目都需要大量的审计助理人员参加,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都是有经验的审计助理人员带着几位实习生从事审计业务,注册会计师只是对审计过程的审核工作负责,大多数审计助理人员都没有会计实务操作的经验,业务经验不够全面,审计助理人员往往难以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面对各行各业的企业经济活动,审计助理人员往往难以做到知识既宽泛又渊博,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还有许多会计师事务所人员流动非常大,因为大多数审计助理都是实习生,工作量大,工资待遇低,有些甚至没有工资待遇,要的是工作经验,在审计过程中积累到一定的工作经验便跳槽,而新招聘的员工根本不能胜任审计工作,特别是旺季的时候,由于人手不够,会计师事务所会增加大量的毕业实习生和审计助理,这些会产生审计风险。

二、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的思考

(一)增强会计师事务所核心竞争力

首先,会计师事务所应加强自身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和市场议价能力。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中小型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拓展非审计业务,努力扩大非审计业务在事务所收入中所占比重,减少经济上对企业审计业务的依赖性,以此提高自身的独立性。其次,承接业务时要制定客户缺乏诚信制度,主要的股东、关建管理层及冶理层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的态度,考虑到会计师事务所的收费维持在尽可能的水平,工作范围不受限制。再次,需要考虑本期或前期业务执行中发现的重大事项,及其对保持客户关系可能造成的风险。如果有在承接业务后发现某些信息,而该信息如果是在承接业务前知道可能会拒绝该业务的情形,会计师事务所应该要求委托人报告或必要情况下向法律机关或其他监管机构报告,必要时解除该项业务约定,避免造成风险。

(二)树立风险意识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而且还需要会计师事务所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

1. 审计准备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准备阶段,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和业务环境,并评估审计风险,进场时应当与委托人进行沟通,并且很清楚地了解该单位工作经营性质、内容、程序、组织结构,人员情况,财务核算特点和范围,必要时与前任审计人员进行沟通,了解相关信息,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审计约定书和管理层声明书,以避免双方在对约定业务的理解上产生分歧。

2. 审计实施阶段

在审计实施阶段应当加强财务审计程序,重点对具体事项进行详细检查,并编制审计检查表。 抽查会计凭证,对重大事项进行复核,适当咨询关人员和部门调查了解情况,并及时做好调查记录,取证时最好要书面证据。在咨询方面,遇到重大的技术问题及其他事项,本所不能解决的,应向会计师事务所外部具备专业知识、资历和经验的专业人士咨询,合理保证咨询的事项不泄露客户的秘密。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小组要及时向注册会计师汇报审计进展和审计过程中的有关情况,确定需进一步核实的问题,追加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

3. 审计终结阶段

会计师事务所在确定复核人员之前,应当由审计小组内部经验较多的人员复核经验较少人员执行的审计工作,在确定审计复核人时,应当具备具体业务所需要的足够、适当的专业技术,经验和权限,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当制定政策和程序,形成良好职业道德文化氛围,鼓励员工就重大事项进一步增加审计程序,减少审计风险,加强职业道德规范,加大对违反职业道德的惩罚措施。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要保持职业谨慎态度,认真评审审计证据,发表审计意见。审计报告的终结阶段审计小组按审计档案归档政策和程序,及时将审计底稿归整为最终审计业务档案。

(三)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制定职工人员制度,保证拥有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和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人员,以使会计师事务所和审计小组能按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和执业准则的规定执行业务,并根据具体情况出具审计报告。在人员素质方面会计师事务所加强全体员工的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完成后,组织员工开展积累工作经验交谈会,增强员工的交流沟通能力,把实施审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进行交流。奖励员工参加职称考试,增加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特别在电算化会计的大环境下,应该加大对财务软件培训,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招聘环节上,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选择正直的、具有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

三、结语

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过程产生的风险应当正确对待,重视审计风险的重要性,增强审计风险意识,最大限度控制审计风险,能够及时做好对审计风险的管理措施,促使会计师事务所健康、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绚.浅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J].现代商业,2012(26).

[2]罗炳菊.浅议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及其规避[J].中国市场,2014(17).

[3]尹长才.会计师事务所对审计风险防范的措施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4(04).

[4]卢欢欢.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管理研究[J].中国市场,2014(39).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7篇

一、案情陈述

A公司是一家建材超市有限公司,由6家股东组成。为了共同转让各自的股权给B公司,A公司于2000年1月,委托S会计师事务所,对该公司1999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行审计,同时委托某资产评估事务所进行净资产评估。会计师事务所在实施了包括抽查会计记录等自认为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资产评估事务所依据审计报告,出具了A公司净资产评估报告。

2001年1月,B公司以“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严重失实;全体被告隐瞒重大事项,共同实施欺诈”为由,提起股权转让纠纷诉讼,将A公司原6家股东列为第一至第六被告,资产评估事务所列为第七被告,S会计师事务所列为第八被告。请求第

七、第八被告对原告支付的股权转让价款1750万元和经济损失670万元,与前6位被告一起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原告B公司诉称,1999年12月,原告与A公司6家股东共同达成受让其所持A公司51%股权的《意向书》。基于充分信任中介机构,原告同意股权转让价格以转让方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和资产评估机构对A公司审计和评估后的净资产值确定。2000年2月,原告与前6位被告正式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以审计报告确认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以及以审计报告为依据做出的净资产评估报告为准,确认A公司51%股权转让价格为人民币1750万元。原告依此支付了股权转让价款后,成为A公司控股股东。B公司随即对A公司的资产、负债等状况进行了审查,发现A公司的资产、负债状况严重不实,审计、评估结果严重失实。主要事实如下:①征地劳动力安置费903万元应作为负债处理,而不应列入资本公积,导致虚增净资产;②1998年末,公司开业仅一年余,违规将420万元存货作盘盈处理,导致虚增利润;③1998年末,公司会计在无任何原始凭证的情况下,违规将一笔应付账款71万元直接转为营业外收入,导致虚增净资产。

上述严重问题,审计报告均未披露,也未作任何调账处理,审计报告和评估报告确认的净资产值与A公司资产实际价值相差达1800余万元。

二、原告对审计单位的诉权问题

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会认为,本案诉讼标的是股权转让协议纠纷。该协议是原告与第一至第六被告所签订,而会计师事务所仅与前6位被告投资组成的A公司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据以承担审计业务,这是两个主体不同,内容独立的法律关系,彼此并无必然联系。因此,在程序法上不构成共同诉讼之被告地位。况且审计报告明示会计报表由委托人负责。委托人在委托审计业务时,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客户声明书”明确承诺:“本公司管理当局对报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承担责任”。所以,在实际处理上,审计单位不应承担当事人在股权交易中应由自己承担的交易风险。

然而,基于以下事实和法律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恐怕很难摆脱被告的地位。①《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②《民法通则》第106条规定:“公民、法人违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义务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③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A公司的股权转让价格以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报告和资产评估事务所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依据,审计报告是股权转让协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原告是审计报告的直接使用者之一,会计师事务所既然接受了审计委托,出具了审计报告,就应当对其产品--审计报告承担法律责任,按照法律规定,共同侵权人构成民事诉讼共同被告。

如果原告能举证证明会计师事务所明知审计报告作为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会计师事务所在股权转让协议上签章确认审计职责的,或在业务约定书上明确审计报告将用于股权转让价格的,可列为共同被告。如果将审计报告作为股权转让价格的依据,仅是股权转让与受让双方的约定而未告知会计师事务所的,则会计师事务所可以作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在本案中,由于审计业务约定书未就委托目的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约定,在原告无力举证证明审计报告将用于确定股权转让价格的情况下,举证责任应转移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约定书未约定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过错。

三、审计风险,从业务约定书开始

审计单位对客户的责任,包括对其他利害关系人的责任,是建立在委托合同关系上的,由于审计业务不同于其他商业行为,审计业务的委托常常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合同,取而代之的是由会计师事务所与客户签订的业务约定书。

《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审计业务约定书》明确规定:“审计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定约束力。”为了保证审计业务约定书的签订合理、无误,该准则第一章、第二章还对签订业务约定书的程序和基本内容等均作了明确的规定。因此,业务约定书是审计业务执行的必要环节和审计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将会十分重视注册会计师行业准则中,关于业务约定书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定,以便查清委托审计的目的和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使用责任等案件事实。

在S事务所的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把“委托目的”条款变为“业务范围及目的”,条款全文如下:“乙方将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对甲方的内部控制度进行研究和评价,对会计记录进行必要的抽查,以及在当时情况下乙方认为必要的其他审计程序,并在此基础上对上述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贯性发表审计意见。”从文字表述上未清晰反映委托人委托审计的目的。而委托目的的约定,直接影响到审计报告的用途,判定委托人是否合法、适当使用审计报告,以及由于使用审计报告不当所造成后果的法律责任等一系列问题。在“审计报告的使用责任”条款中,则约定为:“乙方向甲方出具的审计报告一式四份,这些报告由甲方分发使用,使用不当的责任与乙方无关。”也未对审计报告的使用范围作出明确的约定。因此,条款中关于“使用不当”的责任,也无从区分。由于S事务所提供的业务约定书采用格式条款订立,按照法律关于“对格式条款有争议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的规定,因此,在诉讼中,原告关于审计报告是作为股权转让价格依据,审计单位应当承担审计报告失实的民事责任的主张,与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审计报告使用不当的后果与己无关的抗辩,法律可能会向原告的主张倾斜。

由于审计业务委托人,以及审计报告的直接使用者或潜在的使用者对委托目的具体要求不同,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不同,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也会千变万化。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重大审计业务或特殊用途的审计业务时,尽量避免使用格式条款业务约定书。而应当按照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的规定,事先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经初步评价审计风险后,以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采取合理的方式提请客户注意免除或限制其责任的条款,并按照对方的要求予以说明,并认真签好审计业务约定书。同时,对目前正使用的格式条款约定书,进行必要的审查、修订。这些格式条款业务约定书,有的是依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号—业务约定书》制定的;有的甚至根本不符合准则的规定,但均为格式条款形式;有的规定了免除自己的主要责任;有的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而这些条款,依照1999年10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关于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均应认定无效。因此,应当注意到法律环境发生了变化,业务约定书也应该作出符合法律规定的调整。

四、对审计结论认识上的分歧

原告认为经过审计确认的会计报表,应该是挤干“水分”的。而会计师事务所却认为,由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采用事后重点抽查的方法,加上被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固有的局限性和其他客观因素的制约,难免存在会计报表在某些重要的方面反映失实,而注册会计师又可能在审计中未予发现的情况。因此,“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责任并不能替代、减轻或免除委托方的会计责任”。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仅以此为抗辩理由,主张造成A公司资产、负债、收益不实的责任在委托方,自己应当免责,则显得苍白无力,很可能不被法庭所接受。

在法庭上,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充分应用其专业知识,举证证明审计是严格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进行的,并确实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特别需要举证证明审计人员已经充分注意到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8号--错误和舞弊》,以及《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8号--违反法规行为》的规定,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制和实施了审计计划,充分考虑审计风险,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证实错误或舞弊是否存在,或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可能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相关法律。对一些特殊会计业务的处理方法,审计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对客户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作出恰当的评价。使法官充分认识“审计固有的风险”。弄清会计信息失真的真实原因。

涉讼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报告的“真实性”问题的抗辩中,应该改变职业思维定势。如果仍以为注册会计师对被审验的会计报表,只要按照《准则》的规定,谨慎执业,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则审计报告就符合“真实性”的要求,而不应该承担由于会计报表虚假而致使审计报告失实的责任。以这样的理由抗辩,肯定将会招致对方律师有力的反驳,亦难为法官所接受。法律界一般认为:“不真实”是指审计报告的内容与事实不符,即“虚假”。这也是法律界在这个问题上的思维定势。会计界想在这个问题上以自己的思维定势来改变法律界的思维定势,特别是要改变掌握审判权和裁决权的法官,恐怕不切合实际,难以奏效。法庭对审计报告的关注,首要问题是审计报告是否具备预期的质量和功能,而不仅是审计的程序是否符合准则。只要不真实的审计报告提供给了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他们据以作出的决策遭受了损失,注册会计师就难以以恪守了执业准则为由,来主张免责。

从理论上讲,审计准则所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是能够有效地保证注册会计师在特定的审计成本下取得真实的审计结果。当注册会计师严格执行了法定审计程序时,得出的应当是真实的审计结果。但是,这并不排除审计固有的风险,以及被审验单位的会计责任。因此,在诉讼中,会计师事务所要证明自己严格执行法定审计程序,没有过错。并假以完整、规范的工作底稿,论证这一事实,非常重要。这样,独立审计准则的权威性也得以充分的展示。反之,如果审计单位不能提供完整、规范的工作底稿,来证明自己的审计程序和内容的合法性、规范性。那么,本身就违反了准则的规定,只能咎由自取。

然而,“不真实”的审计报告,只是会计师事务所承担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法律上认为“不真实”的审计报告,是否需要对委托人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还要证明注册会计师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故意或过失),以及过错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是否具有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侵权行为全部的要件,才能确定会计师事务所最终承担赔偿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8篇

第一条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质量,加强和改进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会计工作秩序进一步提高会计工作质量的通知》关于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的要求,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除第三条规定的特殊行业企业以外的各类国有及国有控股的非金融企业(以下统称为“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和上市公司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企业在境外投资设立的企业,其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照所在地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第三条以下特殊行业的国有企业暂不实行年度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

(一)继续保留或者封存军工科研生产能力的军工企业(不包括其投资兴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品企业);

(二)监狱劳教企业、边境农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黑龙江垦区所属农业企业。

第四条企业承担国家物资、粮食、棉花及副食品等储备业务的,其特准储备物资和特准储备资金以及享有特殊政策的相关业务执行情况,以主管财政机关审批结果为准。

第五条企业应当主动配合注册会计师实施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业务约定书的要求提供审计相关资料,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作出承诺,承担相应的会计责任。

第六条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根据《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的规定,按照“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执行审计业务,按业务约定书的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并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相应的责任。

第二章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管理的一般要求

第七条企业委托审计,应当根据董事会或者经理(厂长)办公会的决定进行委托。

企业集团所属全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由集团公司统一委托。

尚未实行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以直接向政府主管部门报送年度会计报表的企业为单位,统一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对所属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计。

第八条企业应当在9月底之前委托或者变更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并与委托的会计师事务所签定业务约定书,明确委托审计的范围、内容、双方的权利与责任、收费金额与付款方式、违约责任,并为会计师事务所实施审计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九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由中国注册会计师和境内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依法进行。

企业必须根据拥有的资产规模、子公司数量及其地区分布和业务特点,选择具有相应的注册会计师人数、执业经验、审计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

任何单位不得排挤、限制依法设立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除企业集团公司外,不直接支付审计费用的任何部门、机构,不得要求或者授意企业委托指定的会计师事务所,也不得给企业委托审计设置障碍。

第十条接受企业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审计业务必须由本所的注册会计师完成,不得分拆后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承担。

第十一条企业集团公司统一委托审计,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和操作程序,采取招标等透明、合理的方式选择一家或者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并事先以一定方式选择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

第十二条企业集团公司选择多家会计师事务所实行联合审计的,应当确定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并协助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集团审计方案,组织子公司或者所属企业配合实施。

第十三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按照“谁委托、谁付费”的原则支付审计费用。

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费用标准,按照被审计企业当地政府主管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企业对于上年委托审计的、符合本规定第九条规定且没有出现违纪违规问题的会计师事务所,一般不应随意变更;需要变更的,须说明理由,并予披露。

为同一企业连续执业5年的签字注册会计师,企业应当要求会计师事务所予以更换。

第十五条企业在审计年度内实施企业改革,需要进行整体资产评估或者财务咨询等,不得将年度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委托给执行资产评估或者财务咨询业务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相同出资人的会计师事务所。

第十六条审计业务约定书签定后,企业应当在每年10月31日以前向主管财政机关办理备案手续,其中:中央管理企业由集团公司向财政部企业管理机构备案;地方管理企业向地方同级财政部门企业管理机构备案;尚未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由政府主管部门向同级财政部门备案。企业向主管财政机关备案,应当提交备案报告,说明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选择与更换会计师事务所的理由、约定的审计范围、审计委托方式、审计付费标准等情况,并填报《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备案表》(详见附件)。

第三章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重点

第十七条企业集团在委托审计时,对纳入年度会计报表合并(或汇总)范围的子公司必须全部委托审计。

对子公司所属企业,或者个别行业性企业集团所属五级及其以下分支机构,由注册会计师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有关重要性的规定进行审计。

第十八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包括个别会计报表审计和合并会计报表审计。

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个别会计报表为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相关附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合并会计报表,包括合并资产负债表、合并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合并现金流量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

对于尚未与政府主管部门脱钩的企业,政府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经过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进行审核汇总,其审核后汇总的年度会计报表可以不再委托审计。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编写会计报表附注。对注册会计师为审计会计报表所需的年度内全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和会计政策及会计核算方法、重大购销合同、重大投资及融资合同、资产重组与企业改制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或者审批文件以及其他相关资料,应当及时提供,不得隐瞒或者随意编造。

第二十条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依据《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实施审计,并应当重点关注以下事项:

(一)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的账龄情况及其主要债务人,坏账处理及坏账准备提取办法;

(二)存货计价方法和存货跌价准备提取办法,存放时间超过3年的存货;

(三)长期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及无形资产的主要内容、摊销办法及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提取办法;

(四)长期股权投资的项目、持股比例、核算方法和减值准备提取方法以及投资损益的确认;

(五)固定资产主要类型、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及减值准备提取办法;

(六)在建工程主要项目及其投资情况,在建工程减值准备提取办法;

(七)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主要内容、账龄3年以上数额及主要债权人;

(八)应交税金的税种、税率及其本年发生额、年末余额,所得税纳税调整事项;

(九)出口退税申报及其结果,享有税收返还、减免政策以及财政资金拨付和使用情况;

(十)从事证券、期货、外汇交易业务占用资金、当年损益的确认和浮动盈亏情况;

(十一)年初未分配利润调整事由、金额以及本年利润分配政策及其执行情况;

(十二)提供担保、未决诉讼或仲裁等或有事项;

(十三)企业资产或者债务重组、企业改制、产权转让等事项的决策、实施情况,及其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

(十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以及住房、医疗、养老制度建立、实施情况和职工内部退养状况,及其对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

(十五)主管财政机关或者委托人要求的其他重要事项。

第四章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的实施管理

第二十一条企业前一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应当向审计本年度会计报表的注册会计师阐述年初数的调整事项,或者本年度采纳审计意见情况,并提供相关资料。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前期审计差异的调整情况,应当予以关注,并在审计报告中予以恰当反映。

第二十二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税务、会计等处理失当或者差错,应当及时提请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调整。

注册会计帅在审计中,对企业会计报表附注中的披露,特别是本规定第十九条列明的审计重点关注事项存在异议,或者企业已编制的会计报表未按审计意见调整,或者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认为的其他重要事项,需要在审计报告中恰当反映。

第二十三条企业不提供所需的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或者不予配合,导致年度会计报表不能如期正常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处理,并在审计报告中作出必要的说明。

第二十四条企业在审计年度内实施合并、分立、改组、改制、高层管理人员收购及其报酬分配制度、职工住房、医疗、养老等制度改革,应当提供企业改革批准文件和经批准的具体实施方案。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企业改革措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资产与财务、税务、会计处理等规定及其对年度会计报表的影响,对企业披露企业改革事项不充分或者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应当在审计报告中恰当反映。

第二十五条企业在配合注册会计师实施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提供与经营决策、业务流程、资金收付、成本控制、损失核销等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注册会计师对于注意到的影响企业资产安全或者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应当与委托人进行有效沟通,并按照有关要求出具管理建议书。

第二十六条企业集团公司在配合注册会计师实施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审计时,应当提供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有关的详细资料,包括合并工作底稿、关联交易核对资料、集团内部统一会计政策调整资料、合并抵销事项以及前一年度合并抵销资料。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企业集团的合并范围、合并抵销事项及其抵销方法,审验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编制的合规性。

第二十七条现场审计工作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在约定的时间内,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其他执业规范出具审计报告。企业不得授意、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或者不当的审计意见以及提出其他不合理要求。

第二十八条接受集团公司委托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协调参与审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共同实施总体审计方案,负责全部审计工作的质量控制,同时出具总的审计报告,并承担审计责任。

接受集团公司委托参与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密切配合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制定并实施总体审计方案,就承担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并承担相应的审计责任。

第五章审计报告的管理

第二十九条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报告应当提供审计情况说明。审计情况说明包括以下内容:(一)接受委托审计的企业范围;(二)前期审计差异调整情况;(三)本年度审计未调整事项;(四)本年度审计不确认事项;(五)注册会计师认为需要说明或者恰当反映的其他事项。

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情况说明中,还应当列明参与企业集团联合审计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出具的审计报告类型。

第三十条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总的审计报告,应当汇总反映各参与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有关审计情况。

子公司会计报表被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牵头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在出具总的审计报告时,应当考虑对集团公司合并会计报表构成的影响程度,并决定总的审计报告应当采取的类型。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将审计报告连同经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按规定报送主管财政机关、企业投资者以及其他有关部门。

企业集团公司年度合并会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报送时间为次年4月20日之前。纳入企业集团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子公司或者所属企业,其年度会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报送时间,由集团公司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自行决定。

第三十二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主管财政机关经过审核,应当责成企业根据国家有关企业财务管理、会计制度的规定,改进财务管理或者调整账务。

第三十三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审计报告的,企业应当陈述有关年度会计报表编制的有关情况和意见。

主管财政机关可视企业的不同情况,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或者对企业进行会计整顿,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六章财政监督

第三十四条主管财政机关对企业备案的资料和报送的年度会计报表及其审计报告,应当进行认真审核,加强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工作的监管。

第三十五条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企业必须更改委托审计:

(一)委托审计的主体不符合本规定第七条规定的;

(二)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不符合本规定第九条规定,导致审计计划不能完全实施的;

(三)委托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规定第十条规定,将承揽的审计业务分拆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

(四)违反本规定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没有充分理由,随意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

(五)违反本规定第十五条规定,将审计业务委托给执行资产评估、财务咨询业务的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或者相同出资人的会计师事务所的;

(六)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存在内容虚假,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

(七)会计师事务所不能履行业务约定书,导致企业年度会计报表披露事项严重缺失,或者存在重大信息偏差的。

第三十六条经审计的年度会计报表,对本规定第十九条、第二十条规定的事项披露不全的,或者审计报告组成内容不符合规定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主管财政机关应当退回企业,同时通知会计师事务所,要求补充审计。

第三十七条企业不委托审计,或者在审计过程中不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及其相关资料,或者不给予有效配合,导致注册会计师不能有效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影响审计报告的出具及其使用的,主管财政机关应当责令企业重新实施审计,并可予以通报批评。

第三十八条主管财政机关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规定处理的,企业应当自主管财政机关处理决定生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执行完毕。

企业执行主管财政机关的处理决定,需要增加审计费用的,由企业承担。

第三十九条企业发生以下行为之一的,主管财政机关可以按照《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追究企业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

(一)不委托或者拒绝接受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二)提供虚假的年度会计报表及相关会计资料和文件;

(三)在审计中不提供有关财务会计资料和文件、不配合注册会计师审计,妨碍注册会计师执业;

(四)授意、强制要求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内容不实或者虚假的审计报告。

第四十条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规定,发生以下情形之一的,主管财政机关一经查实,可予以通报谴责:

(一)低价承揽业务导致不能完全实施审计程序的;

(二)将审计业务分拆转给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

(三)超出审计能力承揽业务导致不能按期完成审计计划的;

(四)提供的审计报告不符合本规定规定的。

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执业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及其他有关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各级财政机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组织开展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并按规定向全社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

第四十二条各级财政机关的有关工作人员在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监管中、、,或者泄露商业秘密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审计意见;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都公允反映了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客观公正评价。审计意见类型反映了注册会计师执业过程中的独立性以及对审计风险的谨慎程度,是审计质量的综合体现。审计意见分成标准无保留意见和非标准意见两类,其中非标准意见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影响审计意见类型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对会计事务所规模及其变更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一、会计事务所规模及其变更对审计意见影响的理论分析

(一)会计事务所规模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分析

审计师的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事务所的独立性,而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事务所的独立地位。通常情况下,大规模事务所为保持高审计质量会出具公允的审计意见,也就意味着提高了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原因如下:

(1)会计师事务所规模越大,出具不公允审计意见可能导致的损失也越大。对于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虽然来自每一客户的审计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相对较小,但因低质量的审计服务而遭受惩罚时,丧失客户和声誉受损而导致的机会成本远大于规模相对较小的会计师事务所,因此规模较大的事务所更容易抵制来自客户管理层的压力而保持其独立性,出具公允的审计意见。

(2)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越大,其剩余风险的承担能力越强,对审计委托人的利益保证程度越高,而剩余风险承担是以会计师事务所自身利益为代价的,因此,规模较大的会计师事务所要想获得行业平均利润和不被市场所淘汰,在审计收费一定的情况下,就必须有较高的执业水平和较低的审计失败率。同时,由于规模较大,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更多的知识共享,拥有更多的专家,因而就更能够发现错报和舞弊,从而提供更高的审计质量。

(3)大规模会计师事务所往往提供更多的咨询服务,咨询业务可以对客户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减少审计业务中的风险,提高发现错报的概率,从而提供公允的审计意见。

(二)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分析

一般来说,会计师事务所任期越长,能够更深入了解客户的生产经营特点和交易流程、运营体系、内部控制系统、采用的会计政策等等,从而采取有效的审计程序查出报表存在的错报漏报,因此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当公司频繁进行会计事务所变更,会计事务所审计成本增加,会计事务所则会降低审计要求,压缩审计成本,故而会计事务所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较大。

上市公司总是追求标准无保留意见,若注册会计师无法出具上市公司理想的报告时,公司常通过变更会计师事务所购买审计意见。变更后的会计事务所更易受客户管理当局的影响,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可能性较大。

二、会计事务所规模及其变更对审计意见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上市公司审计意见类型的整体统计分析

本文选取的研究样本为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所有上市公司。数据的主要来源是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的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快报。我们整理数据得出,2009、2010两年分别共有1774、2129家上市公司被出具审计意见,其中标准无保留意见分别1655、2011份,非标审计意见分别为119、118份。对比两年的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非标意见审计报告的出具比例呈下降趋势,比例分别为6.71%、5.54%。

通过对2009年度和2010年度非标审计意见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分别为87份、86份,占所有非标审计意见的比例并未有太多变动。保留意见分别为13份、25份,占所有非标审计意见的比例从2009年的10.92%至21.19%,有较大幅度的上升。而无法表示意见分别为19份、7份,所占比例由15.97%降至5.93%,有较大幅度降低。

(二)会计事务所规模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上市公司2010年财务报告进行审计的2129份审计报告中,2011份为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118份为非标审计意见。每家事务所出具的非标审计意见数量都在10份以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中,只有德勤华永出具了2份非标审计报告。深圳鹏城和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各出具了9份,是出具非标报告最多的两家。将会计师事务所按照规模大小排名后出具非标意见的情况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由四大出具的非标意见数量只有2份,只占整体的1.72%,国内前十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非标意见数量为33份,占整体的28.45%。而国内前十五的会计师事务所总共出具了64份非标审计报告,占总体的55.17%。可以看出非标审计意见报告的出具与事务所规模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特别显著。

(三)事务所变更与审计意见类型相关性描述性统计分析

2010年,除事务所合并更名外共有114家上市公司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占全部出具年报的上市公司的5.35%,超过了国际成熟市场3%~4%的平均标准水平。再剔除其中十家公司是2010年才上市的,对其余的104家上市公司进行变更前后审计意见进行统计分析。

在2010年变更了会计师事务所的104家中,2009年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有83家,所占比例79.81%,2010年有89家,所占比例85.58%,增加幅度为7.23%。2009年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有12家,所占比例为11.54%,2010年有8家,所占比例为7.69%,降低幅度为33.33%;2009年被出具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有6家,所占比例为5.77%;2010年有5家,所占比例为4.81%,降低幅度为16.67%;2009年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的有3家,所占比例为2.88%,2010年有2家,所占比例为1.92%,降低幅度为33.33%。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报告比例从2009年的20.19%降低为14.42%。

同时,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标准审计报告比例增加的幅度大大超过了上市公司平均增长水平。2009年、2010年上市公司被出具标准审计报告的比例分别为93.29%、94.46%,增加幅度为1.25%。而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分别为79.81%、85.58%,增幅为7.23%。而2010年变更会计事务所的104家上市公司中共有21家在2009年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其中有1家保留意见,5家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和2家无法表示意见共计8家上市公司在2010年由原来的非标审计意见变为标准审计意见,所占比例38.10%。

三、结束语

本文通过收集相关数据对会计师事务所变更和规模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非标审计意见的出具与事务所规模的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特别显著。而会计事务所变更则与审计意见有明显的相关性,会计事务所变更有助于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形成。有部分会计事务所的变更使得审计意见偏向管理层满意的方向。

尽管上市公司更换会计事务所有一定的合理性,(下转第222页)(上接第220页)但不排除存在购买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因此,关于会计师事务所的变更,建议完善上市公司对事务所变更的披露原则,相关监管部门应将变更行为的信息披露转变为强制性监管规定。中国证监会应进一步加强对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的跟踪管理,对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应分别按年度建立专门档案,详细记录变更前后的意见类型、审计费用变化。

参考文献:

[1]纪岩,樊懿芳.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实证研究[J].财会通讯,2009,6

[2]彭兰香.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分析及启示[J].财会研究,2010,17

[3]刘笑霞,李明辉.会计师事务所规模与审计质量———基于审计意见视角的经验研究[J].商业与经济管理,2011,6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市场;发展;竞争

审计行业本身具有特殊性,必然不能走和其他行业一样的发展路径。审计行业的主要代表就是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师在审计行业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数据的统计、审计报告的提出、审计行业的进步、审计市场的发展,都与会计师密不可分。在这多个层面的活动中,每一项都应该有会计师的参与,而会计师个人的能力和水平,也对审计事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从这个层面来讲,更应该关注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而不应该将重点放在数量的建设上。审计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形式,会计师在确定审计收费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应与普通商品有所不同。据有关数据统计,从1980年财政部批准可以在我国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到1997年底,我国审计市场中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迅速,短短的几年时间就发展到了六千多家,其实看似发展迅速,实则为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留下了重大的隐患。

一、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状况

审计事业是目前各国都有的一项事业,是一种国际大势,基本所有的国家都对本国内审计行业的发展持重视的态度。通过对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研究分析,对比我国小事务所的发展状况,从中汲取审计事业发展的经验,从而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的发展,促进我国审计市场的建设。审计市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市场的主体和客体,市场的交易。这三个方面的整体进步,才可以是审计市场的进步,有一个方面的缺失落后,审计市场的进步就是虚假的、泡沫的。目前,国际上存在着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代表了国际上会计的最高质量和水平,代表了审计行业发展的先进水平。所谓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指的是,普华永道(PWC)、毕马威(KPMG)、德勤(DTT)、安永(EY)四家事务所。这四家事务所主要经营会计、审计、税务和商业咨询等主要业务,对国际审计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是目前全球最具规模的专业服务机构,该机构在全球各地都有业务往来。该机构的成功,离不开庞大规模的具有渊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专业会计团体,离不开会计团队高的职业操守和提供的高质量的服务。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是遍布全球的专业服务机构。同样由专业的会计师组成团队,在审计、税务等多个领域服务。该机构的目标,就是将掌握的知识升华,从而服务于经济、社会和审计市场。即便其业务贯通多个行业,但仍然力求满足每一位客户的需求。德勤一般是指“德勤全球”(DeloitteToucheTohmatsu)的下属企业,在全球的任何成员企业都是独立的实体。并且在“勤业”、“勤业众信”和“德勤全球”的口号下开展自己的业务。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服务公司之一。在全球多个城市都有服务据点。通过对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现状的分析,不难得出,它们的成功虽然差别迥异,但是也存在共同的原因。比如他们都拥有着国际上尖端的、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团队;他们都有着崇高的服务理念和永不动摇的服务原则并且一以贯之;他们都有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良好的竞争精神,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一切都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所欠缺的,都是我国审计市场的建设经验。

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

审计市场建设,需要会计师事务所的参与,二者不可分离,互相促进。一方面,高水平的会计师事务所,会促进审计市场的发展,促进审计市场的建设。另一方面,审计市场良好的秩序,审计市场健康的发展,又会促进会计师事务所的不断进步。审计市场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在审计市场中,审计报告是其核心。一份准确的、祥尽的、高水平的审计报告,可以准确判断审计市场的发展动向,提前预知审计市场即将发生的变化,这样的审计报告也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

1、我国小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遇到的问题

上文已经提到,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发展强劲,在短短的几年中,数量增长极为迅速,但是质量堪忧。因为审计市场需要的审计报告是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所以大量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获得有限的业务,竞争激烈。审计报告是需要审计收费的,大肆降价又成为了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竞争的主要方式。就审计行业本身的特殊性,审计收费也应该有一定的标准。会计师事务所不断降价哄抢业务,使得审计收费越来越低。如此低廉的收费标准很难支撑做出合理审计报告所需的庞大的人力、物力。会计师事务所只用一小部分的资金去做审计报告,这样的报告含金量必然不高。低质量的审计报告,对审计市场各方面判断不甚合理,这样必定导致审计市场不能有真正的发展和进步。审计市场停滞不前,就不能为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这是第一方面的恶性循环。另外一方面,因为我国审计事业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审计市场的高度集中不同,我国审计市场过于分散,进入壁垒低,会计师事务所数量较多,会计师业务能力以及个人素质太过低下。同时地域分布较广,审计市场激烈很难达到“寡占型”市场结构,人均劳动生产率以及平均利润率均明显低于国际水平。过度的市场竞争本身就是一种恶性循环。在恶性竞争下,要想获得良性的发展,自然没有丝毫可能。这是第二个方面的恶性循环。

2、我国审计市场建设难以取得进步的原因

通过上面的分析,通过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我国小会计师事务所现状的研究并做对比,可以总结出我国审计市场建设难以取得进步、会计师事务所水平难以前进的原因。首先,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普遍存在着规模太小,过度竞争和集中度太低的问题。审计市场依旧是一个竞争型市场,国际四大会计事务所占据审计市场的半壁江山。它们同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两级分化,我们国内高质量、高水平有信誉的事务所还没能脱颖而出。其次,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没有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国际上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成功,无一例外,都拥有着自己高水平、高素质、高能力的会计师团队。换句话说,就是人才的重要性。因此针对我国审计行业的现状,联合发展就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发展方式。联合发展有利于拉近我们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差距;有利于提高我国审计市场的集中度;有利于快速建立有序的市场竞争模式。最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审计市场是需要管理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是需要管理的,切不可放任自流。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是审计市场发展的重要部分,并且也是贯穿审计市场建设的重要因素。先进的理念和经验会对审计市场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引,避免走弯路,走歧路。

三、汲取先进发展经验,促进审计市场建设

需求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市场的发展需要依靠我们正确的拉动。审计市场的完善也可以使得企业进一步完善自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以及企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我们要积极的自我完善与总结。

1、提高会计师专业能力,培养审计市场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优秀的审计人才,是审计市场建设的根本、关键。所以在建设审计市场中,一定要注重人才的作用。必须提高会计师专业能力,提高其事务能力。想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改变传统的会计师培养模式。每一名会计师,都要有刻苦专研的精神,切不可浮躁,不可在经济利益面前迷失自己。必须认准自己的方向,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2、改变审计市场环境,推动审计市场建设审计市场建设中环境的作用不容忽视。当下审计市场环境复杂,不适合审计市场的建设,甚至会造成审计市场的混乱。这里的环境复杂主要是指竞争环境的复杂。竞争是促进发展的力量,不断竞争才能不断进步,但是这只针对于良性竞争。恶性竞争不仅不会有好的作用,而且危害极大。审计市场的建设需要竞争,但是必须摒弃恶性竞争。

3、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经验,促进审计市场有序发展任何市场的建设都需要管理,审计市场自然也不例外。由于审计行业具有特殊性,所以不可以像其他的行业一样建设、管理。良好的管理模式,可以促进审计市场的有序进行。有良好的秩序,审计市场就不会混乱,会计师在业务过程中也要按照一定的规律,一切井然有序,最终促进发展。审计市场的监管可以从道德保障、法律保障、技术保障、制度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促进审计市场的建设。

四、总结

审计市场的建设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我国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可以促进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接轨,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尽管现在审计市场建设中存在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在将来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得到长远有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艳萍.我国审计市场竞争态势: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J].会计研究,2011(06).

[2]杨继飞.审计师行业专长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分析[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01).

[3]马雯.会计师事务所合并行为及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J].商业研究,2012(05).

上一篇:合同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项目跟踪审计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