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审计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8 22:13:32

合同审计报告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1篇

与原审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中关于审计报告的规范内容更加系统和完整,进一步提高了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

在最新颁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直接对审计报告进行规范的准则有3个,即《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审计报告》、《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非标准审计报告》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另外,在其他相关审计准则中,还就涉及审计报告的一些特殊情况进行了规范。笔者认为,与原准则相比,新准则中涉及审计报告的规定内容有了较大的调整,显得更加系统和完整,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具体变化主要体现在:

一、明确了审计报告的分类

根据原准则的规定,审计报告包括四种类型,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新准则对审计报告的要素进行了调整,并将审计报告划分为标准和非标准审计报告两类。标准审计报告是指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这样的划分在便于准则表述的同时,严格限定了标准审计报告的范畴,强调除了可能附加强调事项段以外,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不能附加说明段和任何修饰性用语,更加规范了审计意见的表述。

有一点需要说明,1501号审计准则在解释标准审计报告时提到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即“当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不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任何修饰性用语时,该报告称为标准审计报告”,但1502号审计准则指出:“本准则所称非标准审计报告,是指标准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审计报告,包括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和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也就是说,1502号审计准则在解释非标准审计报告时并未将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包括在内,也未对这一审计报告加以解释。对这种审计报告,国际审计准则700号(修订)《对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的要求是:“一些标准、法律或审判中的惯例可能要求或允许注册会计师对其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或审计报告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增加单独的段落进行说明。”

根据国际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某些情况下,被审计单位可能为了遵守法律、法规或标准的规定或自愿选择与财务报表一同披露一些财务报表框架并不要求披露的补充信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可能涉及或不涉及这些补充信息,如果审计意见不涉及这些补充信息,注册会计师必须确认这些补充信息与已审计的财务报表能够显著地区分开来。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没有显著区别,就应当在审计报告中进行说明。但这并不能解除注册会计师发现未经审计的补充信息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的责任。

二、增加了需要附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

新准则规定,当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时,如果存在可能导致对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或者存在可能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不确定事项(持续经营问题除外),或者存在其他审计准则规定的附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之后附加强调事项段。除此以外,不应在意见段之后附加强调事项段或任何解释性段落,以免财务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与原准则相比,需要附加强调事项段的两种基本情形不变,但新准则中增加了“其他审计准则规定的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因为强调事项段的目的在于提醒报表使用者关注,所以新准则中增加需要附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更有利于维护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其他审计准则中规定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有: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中规定,如果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认为编制财务报表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不再适当,选用了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注册会计师认为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是适当的,且财务报表已做出充分披露,则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并考虑在审计意见段之后增加强调事项段,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管理层选用的其他编制基础。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中规定,在财务报表报出后,如果知悉在审计报告日已经存在的、可能导致修改审计报告的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与被审计单位管理层讨论。如果管理层修改了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修改后的财务报表出具新的审计报告。新的审计报告应当增加强调事项段,提请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修改原财务报表原因的详细说明,以及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原审计报告。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数据》中提及两种情况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第一,当以前针对上期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为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如果导致非无保留意见的事项虽已解决,但对本期仍很重要,注册会计师可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提及这一情况。第二,注册会计师在对本期财务报表进行审计时,可能注意到影响上期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而以前未就该重大错报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上期财务报表未经更正,也未重新出具审计报告,但比较数据已在本期财务报表中恰当重述和充分披露,注册会计师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这一情况。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中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在阅读其他信息(即在被审计单位年度报告、招股说明书等文件中包含的除已审计财务报表和审计报告以外的其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时,发现其他信息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中的信息存在重大不一致,注册会计师应当确定已审计财务报表或其他信息是否需要修改。如果需要修改其他信息而被审计单位拒绝修改,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说明该重大不一致,或采取其他措施。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特殊目的审计业务出具审计报告》中规定,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应当在强调事项段中指出,为了更好地理解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工作的范围,简要财务报表应当与已审计财务报表以及审计报告一并阅读;或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信息附注中对上述事项的说明。

三、取消了标注双重审计报告日期的做法

对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报告日至财务报表公布日获知的期后事项,原准则规定,如果注册会计师实施了追加审计程序,并已作了适当处理,在标注审计报告日期时有两种方式可以选择:一是签署双重审计报告日,即保留原审计报告日,并就该期后事项注明新的审计报告日;或者更改审计报告日,即将审计报告日推迟至完成追加审计程序时的日期。

按照1332号新准则――《期后事项》的内容,期后事项是指资产负债表日至审计报告日发生的事项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审计报告日后发现的事实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二是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对这两种情形,新准则中取消了在审计报告中标注双重日期的做法,而要求采用更改审计报告日的做法。具体要求是:无论是审计报告日后至财务报表报出日前发现的事实,还是财务报表报出后发现的事实,注册会计师都应当考虑是否需要修改财务报表,并与管理层讨论,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

相比之下,更改审计报告日的做法在财务报表审计范围内全面地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范围,而标注双重日期的做法仅在反映有关的特定项目方面扩大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显然,取消标注双重审计报告日期的做法意味着新准则对注册会计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了。

四、对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报告采用积极保证方式

除对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实施审计外,注册会计师还可能执行特殊目的的审计业务,即接受委托对下列财务信息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以外的其他基础(简称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2)财务报表的组成部分,包括财务报表特定项目、特定账户或特定账户的特定内容;(3)合同的遵守情况;(4)简要财务报表。

对于上述4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原准则规定,除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以外,其他3种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都应当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而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报告采用消极方式提出结论,即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中指明是否发现法规、合约所涉及的财务会计规定未得到遵循的情况。但是,新准则中要求在上述4种特殊目的审计业务的审计报告中全部采用积极保证方式提出结论,即对按照特殊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要在审计报告的意见段中说明财务报表是否按照指定的特殊基础编制;在财务报表组成部分的审计报告中,要在意见段中说明财务报表组成部分是否按照指定的编制基础编制;在合同遵守情况的审计报告中,要在意见段中说明被审计单位是否遵守了合同的特定条款;在简要财务报表的审计报告中,要在意见段中说明,简要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与其依据的已审计财务报表一致。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的规定,注册会计师执行的鉴证业务包括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如果注册会计师以积极方式提出结论,则提供的是合理保证,否则提供的是有限保证。在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低水平,并以此为依据,对审计对象(如审计后的历史财务信息)提供高水平保证(合理保证);在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将鉴证业务风险降至该业务环境下可接受的水平,以此为依据,对审计对象提供低于高水平的保证(有限保证)。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2篇

本文作者:张丽艳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审计处

经济责任审计应客观、全面地呈现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的经济管理状况,要避免片面只谈问题,不谈成绩。两办文件明确“经济责任审计应当以促进领导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系统)、本单位科学发展为目标”,“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有些审计组片面地认为审计就是查问题,在进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时把聚焦点仅仅放在存在的问题上,而对单位取得的成绩却避而不谈,似乎任期内取得的成绩与审计无关,这是一个更大的误区。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只有全面反映出领导干部任期内单位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管理问题,才能得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如果审计报告只谈问题,不谈成绩,就会打击领导干部致力于发展单位事业的热情,损害单位的长期利益,产生负面效果,违反了审计促进单位经济发展的初衷。

对具体经济事项的评价应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要关注事物的发展趋势。如果某项经济决策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国有资产的大幅增值,但在小的方面存在瑕疵,就应重点描述积极方面,对存在问题从进一步完善的角度提出建议,如此方能鼓励领导干部敢做事、做好事。如果基于审计就是查问题的片面思想,就该经济决策的积极效果不做评价,仅反映其不够完善的地方,评价就不够全面客观。

审计中应坚持历史的、具体的统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一个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对于那些横向比较有特色、纵向比较有进步的经济管理事项,应给予积极肯定,不足之处应给予善意建议。如:某单位原来的经济合同管理散乱无章,缺少归口管理部门和对合同整体情况的统计,控制薄弱,个别合同以部门名义对外签订,有些合同条款明显不利于单位利益,合同是否足额到款也缺少监督。现在该单位为加强合同管理制定了合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合同统一编号,重要经济合同实行多部门会签制度,明确规定不得以职能部门名义对外签订合同,要求合同主办部门建立合同执行情况台账,并将经济合同在财务、审计部门备案以便于不定期检查。虽然该单位在制度执行上还不够严格,但相对于以前的杂乱无章的情况,现在合同管理工作显然已经上了一个台阶,也说明被审计单位领导重视了合同管理工作,应给与积极肯定,此外就进一步加强制度执行工作给出善意提醒。切不可不谈合同管理的进步趋势,而仅描述合同制度执行不够,否则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会给人吹毛求疵的印象,不利于鼓励单位积极改进管理流程。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审计工作中要坚守职业道德,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业务;要建立严格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不能随意省略必要的质量控制环节;审计评价应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做到言必有据。不仅要注重对问题证据的收集和审核,而且对工作成绩的评价也要有相应的支持材料和审核过程。具体来说应重点做好以下工作:①审计底稿的编制要事实清楚、定性准确,涉及的数据、问题或成绩都要有确凿的支持证据作为原始附件,切忌主观臆断,随意夸大事实。②审计底稿需要有审计人员、复核人员签字,并请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或人员签字确认,以体现审计的公开透明,保证审计报告素材的真实性、准确性。③审计外勤结束后,应举办口头意见反馈会议,由审计组成员和被审计单位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双方就初步审计情况和问题进行充分沟通,这对审计意见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是一个相应的保障。④审计报告的形成过程要有审计组成员的充分讨论,要有审计报告的复核过程,以保证客观公正。⑤审计报告印发之前,务必向被审计单位和领导干部本人发送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对于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如果被审计单位提出了充分的证据支持,审计组讨论后认为可以修改的措辞语句应予以修改。⑥印发正式审计报告后要注意做好审计档案的归集管理,将审计报告及征求意见稿、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及其所在单位对审计报告的反馈意见、被审计领导干部述职报告、审计底稿及依据、相关审计通知等重要资料归档备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对于增强领导干部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意识、完善领导干部管理和监督机制,促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其最终目标是要促进单位经济的科学发展。审计人员在实践中要不断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科学方法和评价体系,帮助被审计单位完善经济管理流程,预防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如此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审计工作的职业价值。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审计 侵权责任 法理分析 立法完善

本文所称之商务审计,是指由会计师事务所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对其经济活动、财务状况及其记录进行审核,作出评价,提出意见或结论的活动。此种审计一些著述称之为社会审计或独立审计,本文认为称之为商务审计更为合适。

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是依法设立并承办注册会计师业务的机构;注册会计师承办对企业的审计业务,由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统一受理并与委托人签订委托合同;审计业务主要有:审查企业会计报表、资本,出具审计报告、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并出具有关的报告等。本文将上述审计统称为商务审计,相关的报告统称为商务审计报告。

商务审计依合同发生,合同责任是违约责任,根据合同相对性原理,责任人互为对方。那么,作为合同行为的商务审计是否会发生侵权行为呢?回答是肯定的。简言之,商务审计侵权责任是基于商务审计行为侵害他人民事权益依法应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但对于商务审计如何发生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的情形,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尚属薄弱,立法上存在明显缺失,此种情形严重阻碍了商务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给市场经济秩序及商务审计合同第三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危害、损害,针对性的立法亟需完善。本文从商务审计的目的和性质、特征出发,运用一般侵权理论阐析商务审计侵权责任有别于一般侵权责任的法理构成和特征,提出并论证相关立法完善的主张。

一、商务审计的法律特征

1.商务审计是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特殊的委托合同而发生的民事行为。从法律关系看,商务审计的主体一方是委托人即被审计单位,另一方是受托人即审计单位,双方通过订立委托合同建立起审计关系。在审计关系中,委托人提出对自己经济活动的财务情况进行审查、评价、作出结论等要求,并支付报酬;受托人按委托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以出具审计报告为标志。这一特征与国家审计机关依职权进行的审计,以及单位内部自己的审计相区别。

商务审计合同与一般委托合同相比较具有显著的特殊性,一是它以《注册会计师法》为特别法,同时需遵守财政主管部门的规章、规范性文件,中国注册会计师法协会的规则;二是受托人特定为会计师事务所,合同义务由具有专业技能的注册会计师完成;三是由于会计师事务所是自负盈亏的组织,审计服务是其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审计需确定目的和范围等专业性很强的事项,故商务审计合同是有偿合同,且采书面形式。

2.商务审计是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产物,其目的、功能是向社会提供鉴证服务。鉴证即鉴定、证实、证明。《注册会计师法》第一条开宗明义地规定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是鉴证服务。第十一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可见,鉴证是商务审计是法定目的,而出具审计报告是“鉴证”形式,同时也是受托人一方完成合同主要义务的形式。明确商务审计的目的对于下文的分析论证具有基础性意义。

在商务审计中,受托人对委托人的财务会计材料进行审查、鉴定,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对委托人的财务状况作证明。财务历来是经济活动的核心,经济及其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和主导力量,但作为经济活动一种的商务审计却只是在现代经济社会才产生的。事物的产生总有其客观原因,商务审计的产生是因为现代经济社会需要它。它的功能、作用可归纳为为社会提供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监督和证明。

在简单商品经济中,一般的记账、会计工作就基本上能够解决财务问题;但在已步入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经济的交往形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性越来越强,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作为企业经济活动核心财务问题已不是传统的记账、会计工作所能解决得了的。越是复杂的专业事务越容易有意无意地出差错,以至于真假难辨。为审慎、监督起见,由专业机构、专业人士以“局外人”的身份介入企业财务领域成为必要。

更重要的是,商务审计是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的法治经济。在公司法等市场主体的组织法、行为法中,就有大量关于商务审计的规定。如《公司法》规定,申请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注册登记,须向登记机关提交验资证明;公司应当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并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证券法》规定,申请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向主管部门提交资产评估报告和验资报告;申请股票上市交易,应当向证券交易所报送依法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会计报告。

商务审计的鉴证、证明具有强烈的社会性。企业必须面向社会及不特定的众多相对人进行交往、交易。交易的安全性要求对交易的对方的经营情况,主要是财务情况有真实的了解。由此可见,企业的财务绝不仅仅是被审计单位自身“自负盈亏”或财务管理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商务审计鉴证的实质是为社会提供财务状况证明――证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良好或不好,证明其管理人员工作的绩效等。证明是方式是将审计报告向社会公众公告,向管理公共经济、财政事务的国家机关(财政、工商、证监部门等)提交,向合同相对人、股东、合伙人等提供。

3.商务审计是对外即对第三人发生法律效果的活动。由委托合同产生的商务审计关系并不仅仅是发生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而是要对委托合同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发生关系。这是由商务审计目的决定的――委托人委托受托人作审计的目的就是为其财务状况作鉴证、证明。作为鉴证、证明载体的审计报告要以公告、出示、告知、提交等方式让第三人知晓,并期待达到使第三人信赖的效果。信赖关涉到利益,即信赖利益。根据诚信原则,信赖利益受法律保护。

二、商务审计侵权责任的法理分析

侵权责任是行为人侵害他人人身权、财产权,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在我国,一般侵权责任的法律规定及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比较完善、成熟的,但对商务审计侵权责任这种特殊的侵权责任形式的立法与相关理论研究尚存在明显的欠缺。根据民法和法理,一般侵权责任由违法行为、损害事实、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及行为人主观过错几个要件构成。商务审计侵权责任具有一般侵权责任的共同性,也具有它自己的特殊性。本文作以下分析,为相应的立法完善提供根据。

1.商务审计中的违法行为。违法性是侵权行为的本质特征。商务审计侵权的违法性体现在:

(1)违反民事法律的一般规定。商务审计是民事行为,需遵守民法的规定。《民法通则》第六条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第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违反上述规定当然构成违法。

(2)违反专门法《注册会计师法》其相关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注册会计师法》第六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该法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二条规定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必须遵守的规范。此外,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也对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制定了行为规范或准则,违反这些规范或准则亦构成违法。

(3)违反《合同法》。商务审计因委托人与受托人订立“审计委托合同”发生,须遵守《合同法》。该法第七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违反关于企业组织法、行为法的强制性规定。如《公司法》第五条规定:“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2.商务审计的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的关系。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违法主要是一方或双方违约(亦有可能发生侵权与违约竞合)。商务审计侵权主要发生在委托人使用审计报告对第三人侵权。在商务审计侵权中,第三人的范围十分广泛,如委托人的股东、合伙人、董事、监事、高管,与委托人订立合同的相对人,债券持有人、上市公司的投资者等;侵权的客体主要包括财产权、人身权及股东权。

(1)侵害财产权。商务审计报告作为鉴证材料的作用主要是使第三人产生信赖效果,如果发生侵权,则首先直接侵害的是第三人的信赖利益。法律上的信赖利益是基于合理的信赖而产生的利益。对信赖利益的侵害主要发生在合同领域。当第三人由于对商务审计报告的信赖时,即是相信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财务情况如该审计报告所述,于是就可能根据审计报告所述的情况决定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直接的交易,或进行相关的民事活动,如与之订立合同,或购买其股票,或为订立合同作前期工作等。如果审计报告所述的内容(一般是重大事项)不真实,则制作该审计报告的行为构成欺诈,侵害第三人的信赖利益,由此给第三人造成的损失应由审计报告的提供者和制作者承担。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对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财务情况作正面叙述的场合。

(2)侵害人身权。商务审计报告所作的结论还涉及对管理者或责任人的评价,如果所作的负面评价严重失实,必然对相关人的名誉造成损害。现实中不实的商务审计报告多为对被审计单位作夸大业绩或隐瞒问题的结论和评价,但也有出于不当目的将较好的业绩、状况贬为较差或很差的,甚至不惜捏造事实进行贬损,由此造成对所涉期间经营管理者名誉上的侵害。

(3)侵害股东权(股权)。依法,公司股东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股权可分为自益权和共益权。自益权一般属财产性的权利,如分红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权等;共益权则是公司事务的参与权,如知情权、表决权、对董事、监事、高管的监督权等。共益权是自益权实现的手段。财务是公司的核心,审计报告所要证明和反映的财务情况正是股东行使权利的根据,且财务的真实情况还直接是知情权的内容。可见,公司股东当然是商务审计报告的利害关系人、第三人。同理,作为合伙企业财产的共有人的合伙人亦是。

3.商务审计侵权是商务审计合同当事人共同侵害第三人的行为,应由委托人、受托人对损害结果承担连带责任。实际上,商务审计报告是委托人与受托人共同完成的。在审计中,双方关系甚密――委托人提出审计的目的、要求,提供相关的材料;受托人完成合同的条件正是利用委托人提供的材料,且往往需要委托人的配合和帮助,期间双方密切的意思交流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审计过程是其双方的共同行为,审计报告是其双方共同行为的结果。如果审计报告存在违法的情形,则双方有共同过错;由此造成第三人损害的,系共同侵权,依法应由共同侵权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

三、商务审计侵权责任认定与追究的法律完善

现代经济是法治经济,商务审计理应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则,但通观现行法,对商务审计侵权法律规制的欠缺显而易见。迄今为止有关商务审计的立法主要是《注册会计师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下称“审计侵权规定”或“规定”)。1994年1月1日起施行的《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里的“赔偿责任”应该就是商务审计侵权责任,但除此之外对“利害关系人”的范围、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关系、损害事实的认定等问题,未作进一步的规定,以至于对此类侵权认定和追究的法律规定处于模糊或几近空白的状态,在此后的十多年里基本上如此,直到2007年6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计侵权规定”,才有所突破。该“规定”第一条规定:“利害关系人以会计师事务所在从事注册会计师法第十四条规定的审计业务活动中出具不实报告并致其遭受损失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侵权赔偿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第二条规定:“因合理信赖或者使用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不实报告,与被审计单位进行交易或者从事与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等有关的交易活动而遭受损失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认定为注册会计师法规定的利害关系人。”“规定”对填补商务审计侵权法律空白起到很大作用,但无需讳言,“规定”的局限性还是明显的。一是将“利害关系人”(第三人)的范围只限于“交易”场合,未能顾及“非交易场合”的情形;二是司法解释适用于法院审理案件时“个案处理”,对日常商务审计缺乏一般性法律规范的直接约束力;三是行政机关负有对商务审计监管的法定职责,但其直接适用司法解释实施监管并不合适。在现行立法的状况下,援引前述关于一般侵权的法律规定解决商务审计侵权问题当然也无偿不可,但毕竟是权宜之计,且具体适用时自由裁量度很大,争议自然不可避免。更重要的是,法律绝非仅仅为“适用”而存在,它的功能首先在于对社会主体起到指引、评价、预测、教育等作用。商务审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规律性,通过特别法作出相应的具体、明确的规定势在必行。鉴于此,有必要对《注册会计师法》进行较大修改,在该法中确立以下原则和相应的规则。

1,确立最大诚信原则及相关规则。诚信原则是基于道德规范的法律原则,实务中主要适用于合同关系,但法律的本意和实务的需要决不仅仅如此。实际上整个社会都需要诚信,诚信原则应在维护和保障市场秩序及不特定的民事主体合法权益方面发挥其应用的作用。关于最大诚信原则,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学界主要用于保险合同,意指保险合同当事人须如实告知对方与合同订立和履行的相关事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范围未涉及(至少未直接涉及)第三人。本文无意对“最大诚信原则”作系统的论述,但认为可以根据词义和实际需要赋予该原则特定的含义和效力,用于对商务审计的拘束。“诚信原则”具有普适性,“最大”当然是指比一般的要求更高,范围更大。商务审计中的“最大诚信原则”绝不能是口号式的泛泛谈,应制定具体规则反映以下要求:

(1)商务审计合同当事人相互之间应恪守最大诚信原则。据此,委托人应如实向受托人提供资料,陈述情况;受托人应严守职业(执业)法律规范、道德规范,承担严格的注意、审慎义务,如实作出审计报告。如审计报告不实,应由双方承担相应的责任。

(2)商务审计合同当事人对不特定的第三人负有诚信义务,承担相应责任。不实的审计报告违背商务审计的目的和诚信原则,具有欺诈性,任何善意第三人由于相信报告的陈述而作出相应行为并造成损失,或者实际受到侵害(如名誉权、知情权等),于法于理都应由“始作俑者”承担责任。

(3)明确规定“第三人”的范围。依法理,与商务审计报告有利害关系的人均可以成为商务审计合同法律关系的第三人,如前所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基于正当目的合理信赖商务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并与被审计单位进行相关交易的人(“审计侵权规定”已作规定,应上升为法律)。二是直接受到不实的商务审计报告所作的结论、评价损害的人。三是企业的股东、合伙人。

2.确立确认无效原则。商务审计报告一经作出即发生鉴证的作用,但不实的报告不仅不可能发生法律上的鉴证效力,而且是违法的,因此是无效的。现行法对审计报告无效的问题没有作规定,留下了明显的法律漏洞,应予填补。首先,法律对民事行为“无效”的问题早有明确规定。《民法通则》第五十八条第(四)、(五)、(七)项规定了无效民事行为的一般情形。《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二)、(三)、(五)项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根据《注册会计师法》的规定,违反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当属无效。其次,虽然不实的审计报告实质上是无效的,但形式上却“有效”地存在着,就算可能在诉讼中被确认全部或部分不实,也只是个案处理的问题,被审计单位随时可以置法院判决的既判力于不顾而在其它场合继续作为“鉴证”使用,以至于其违法状态和对第三人可能造成的侵权依然存在。第三,对无效的行为(包括其结果)通过民事判决予以确认是司法实践中的既有做法。虽然无效的行为当然无效,自始无效,意思无效,但这只是从性质上说的,如原告(包括反诉被告)主张,法院应予以判定;如无人主张,法官在诉讼中也应依职权判定。

3.过错推定及连带责任原则。如前所述,商务审计报告是由受托人与委托人共同作出的,如造成侵权,应推定其二者有共同过错并承担连带责任。如一方认为自己无过错,应承担举证责任。在确定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均有过错的情况下,其二者之间也有过错大小、责任分担的问题;已承担责任的一方有权依法向另一方追偿其相应的责任赔偿,

4.加强监管及第三人行政救济原则。虽然现行的《注册会计师法》第六章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行政法律责任,但实务中鲜见实际追究。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行法没有规定对“第三人”权利的行政保护。在商务审计报告利害关系人、第三人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根据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利害关系人、第三人有权对商务审计侵权行为向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指控,要求处理;如果行政机关不予处理,则利害关系人、第三人有权提起行政诉讼。为此,须在修改的《注册会计师法》加入此项原则及相应规则。

参考文献及注释:

[1]商务审计由“商务”和“审计”两个概念组成,本文使用“商务审计”概念的主要根据是:(1)“商务”、“商业”、“审计”的基本含义,参见《辞海》(1999年普及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第1024页、2876页;(2)参考民商法的有关规定及原理;(3)“商务”、“审计”概念在实践中的使用

[2]参见王利明、杨立新、王轶、陈啸著:《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8年2月第2版第727-742页

[3].从1994年起十多年间,最高院也作了一些相关“批复”,有关法院也作了一些相关的审判,财政部于2005年1月《会计师事务所审批和监督暂行办法》,但未能改变“模糊或几近空白的状态”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4篇

受托方:_________ (以下简称乙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委托目的和内容

甲方委托乙方:_________。

第二条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1、甲方承担会计责任(管理当局的责任),即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并保证其提供的全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2、乙方承担审计责任,即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责任。

第三条甲方义务

1、按约定时间提供审计业务所需全部资料,包括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2、协助乙方查看业务现场,并提供其他必要的协助;

3、按约定条件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不以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为条件影响报告意见;

4、按委托目的正确使用审计报告,不给使用人关于审计报告理解的误导。

第四条乙方义务

1、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执行业务;

2、应于_________前出具审计报告;

3、对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第五条审计收费

1、根据北京市物价局最新规定和委托项目的工作量、难易及风险程度确定审计费用。

2、经协商,双方确定本项目的审计费用及付款时间如下:审计费用:_________;付款时间:签订合同之日支付审计费用总额的_________%,即大写_________元,交付审计报告时支付剩余的审计费用,即大写_________元。

3、因业务需要由乙方垫付的费用,如差旅费等,由甲方另行全额支付,不计入上述费用。

第六条违约责任

1、由于甲方变更计划,或未及时提供审计所需全部资料(或工作条件)而造成乙方返工、窝工或修改报告,乙方可合理延期出具审计报告或拒绝出具审计报告,甲方应根据乙方实际消耗的工作量另行支付相应费用;

2、如因甲方原因导致本项目中途停止,乙方所收费用不再退还甲方;

3、除因甲方原因以外,乙方未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提交审计报告,甲方可以拒绝支付服务费用;

4、如合同任何一方违反上述条款,都应负责赔偿由此而给对方造成的合理损失。

第七条争议的解决方式

本合同执行过程中如发生争议,双方应及时友好协商解决。经协商不能达成一致时,合同任何一方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

第八条附则

本合同自双方法人代表或其授权代表签字签章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盖章):_________乙方(盖章):_________

代表(签字):_________代表(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字】建设工程管理审计报告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序言

政府建设单位承担的是政府投资项目,因此工作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人民的审视。多年来,建设单位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均按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条例有关规定送审,接受有关审计部门依法对承担建设工程的审计。这些审计报告数量大,涉及面广,从一个集中的窗口较突出的反馈了外界对政府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的全方位评价。因此,对这些审计报告进行解读与分析,对于提高建设单位总体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创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工程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审计问题汇总

1、 审计报告汇总范围

近三年,该政府建设单位送审的工程项目较集中。因此,审计报告汇总范围选择为2009年 ~ 2011年。这期间,审计部门共审计该政府建设单位工程 91项,出具审计报告91份,提出审计问题148个。其中2009年审计工程40项,提出审计问题64个;2010年审计工程25项,提出审计问题47个;2011年审计工程26项,提出审计问题37个。

2、审计问题汇总结果

上述148个审计问题涵盖了建设工程管理主要方面,其中数量占前12位的审计问题有:

(1) 多计造价,共65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43.9%,占建设工程总数的71.4% ;

(2)未签合同先施工,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共11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7.4%,占建设工程总数的12.1%;

(3)超计划投资,共11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7.4%,占建设工程总数的12.1%;

(4)合同条款不严密,共8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5.4%,占建设工程总数的8.8%;

(5)多计建设单位管理费,共6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4.1%,占建设工程总数的6.6%;

(6)财政拨款高于审计价,共4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2.7%,占建设工程总数的4.4%;

(7)合同管理不规范,共4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2.7%,占建设工程总数的4.4%;

(8)送审决算资料有错,共3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2.0%,占建设工程总数的3.3%;

(9)超付工程款,共3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2.0%,占建设工程总数的3.3%;

(10)部分项目合同单价虚高,共2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1.4%,占建设工程总数的2.2%;

(11)工程造价结算有失误,共2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1.4%,占建设工程总数的2.2%;

(12)实际投资与计划投资不相符,共2个,占审计问题总数的1.4%,占建设工程总数的2.2%。

其余审计问题未有重复。

二、审计报告解读

上述148个审计问题涉及建设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面,分析起来也比较复杂,但仍然可以总结出建设工程管理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倾向。分下面5个方面进行:(1)3年来审计问题绝对数量的变化;(2)3年来审计问题环比数量的变化;(3)3年来审计问题集中度的变化;(4)较集中的审计问题分析;(5)2011年主要审计问题分析。

设2009—2011年中,每年度提出的审计问题数量为Aj;被审计工程的数量为Bj;审计问题的类别数量为Dj(见附录)。那么,依据审计报告,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规律:

审计问题绝对数量 Aj 的变化

根据“统计结果”(见附录),A2009、A2010、A2011分别为64、47、37,见下图。

图1:3年来审计问题绝对数量的变化

由图中可以看出,审计问题数量绝对值呈逐年下降趋势,表明该政府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在逐步趋向规范化,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2、审计问题相对数量Cj的变化

Cj =Aj / Bj (2.1)

根据“统计结果”(见附录),经计算,C2009、C2010、C2011分别为1.6、1.88、1.42,见下图。

图2:3年来审计问题相对数量的变化

由上图可以看出,(1) 三年来,审计问题数量相对值始终保持大于1,每项建设工程平均至少存在一个审计问题;(2) 审计问题数量相对值变化呈波动趋势(2010年最高),表明该政府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在规范化进程中发展并不稳定,2010年值得进一步总结。

3、审计问题集中度指数Ej的变化

审计问题集中度指数 Ej = Aj / Dj(2.2)

根据“统计结果”(见附录),经计算,E2009、E2010、E2011分别为2.78、2.47、3.70,见下图。

图3:3年来审计问题集中度的变化

由此图可以看出:(1)3年来审计问题分布越来越呈现“集中”的趋势,特别是2007年集中度最高,37个审计问题分布在10类别当中;(2)集中度越来越高,也说明该政府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管理在规范化进程中某些方面一直是“薄弱环节”, 这些薄弱环节正成为制约该政府建设单位建设工程管理进步的“瓶颈”,不容忽视。

4、 2009至2011年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问题占前12位的主要问题中,与资金造价有关的占8项,数量最多;与合同有关的审计问题数量位居其次。

5、 2011年审计报告中,审计问题主要有多计造价(占8条);而未签合同先施工,合同条款不严密,财政拨款高于审计价(各占3条),见下图。

上图表明,2011年审计报告提出的审计问题呈现数量少但更加集中的趋势。

三、若干审计问题分析与改进建议

下面,在进一步归类的基础上,就若干比较突出的审计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1、未能按政府下达投资概算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多计造价,超付工程款,工程结算有失误问题

原因:

图纸质量不高,造价咨询单位审定的概算,编制的预决算不完善、不准确(不排除某些工程在实施时提高建设标准中途改变较大)。

超付工程款问题,主要原因是设计单位提供签定设计合同的概算偏大,造成设计费超付,签定施工合同的工程预算过大,期间计量支付审核不够严格,结算不准确,当审计价低于此数时,便出现工程款超付问题,使政府建设单位承担极大风险。

建议:

(1)按批准的概算完成政府投资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建设单位所有的业务部门。图纸质量是基础,概算编制是保障,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要严格。今后政府建设单位应加强建设工程的前期管理,作好前期必要的(如地下管线)探测工作、特别是一些市政改造项目的管线改迁等零星工程要纳入概算申报当中。在建设单位目前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情况下,以合同奖惩及履约评价加强对勘查设计单位及造价咨询单位的管理,努力提高图纸质量,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努力使投资计划客观、全面、完备、不漏项。

(2) 政府建设单位应加强对投资计划权威性教育,借鉴其他省市建设单位经验,制定必要的主管工程师“问责”制度,落实责任,层层把关,努力使工程不突破投资计划。

(3)加强对造价咨询单位及现场变更签证的管理,力争解决工程预算、结算存在的质量问题。对造价咨询单位工程预结算过大实行“问责”,并对建设单位因此造成超付工程款损失时,予以赔偿。

(4) 要强化主管工程师对工程竣工后进行及时结算审计,以避免资料丢失漏项。建议实施竣工工程总结制度,由计划部门牵头对工程进行全面总结,给工程及各部门的工作作出评价。

(5)要加强工程资料的管理,实行重要工程资料上网制度。

2、未签合同先施工,违反基本建设程序问题

原因:

多是应急任务,现场突发问题,如开挖后发现地下管线等,也有未及时办理合同造成的。

建议:

应建立“违反基本建设程序问题”预防与问责制度,对未及时办理合同的作出书面说明,同时,建立与审计部门及时沟通的机制。

3、无投资计划批文

原因:

前期规划立项、论证工作滞后,应急工程。

建议:

(1)建设单位应加强建设工程的前期管理工作,设置规划设计部门,加强与计划部门的及时沟通。

4、合同条款不严密,合同管理不规范,部分项目合同单价虚高问题

原因:

合同管理不够规范,存在一定“随意性”,审查环节未能落到实处。

建议:

严格合同管理,加强合同权威性、风险性教育,对于审计出的合同问题,制定必要的“问责”制度。例如,可借鉴施工图审查方法,建立重大合同的“主审、”“复审”制,要加强对标底,商务标的审核。

四、结语

政府建设单位承担主要建设工程的组织和管理,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正确的解读与分析审计单位提出的审计报告,对于提高政府建设单位总体管理水平,创建科学化、规范化的工程管理体制是一个契机。

本文结合政府建设单位工作实践,解读分析了这些审计报告。这些审计报告涉及问题148项,认真、仔细的对这些审计报告进行整理和总结,我们可从中发现更多值得进一步思考的线索。

事实上,政府建设单位还存在其他类似的“问题反馈窗口”,如项目立项的有关文件,这些文件对于建设单位提高总体管理水平同样有益。

附录:2009年 ~ 2011年审计问题汇总(略)

参考文献:

[1]蓝寿荣,无效建设工程合同认定及处理,建筑管理现代化,2000年,NO.3,总第60期,P16-19.

[2]邓涛,工程“跟踪+后续”审计,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科技风,2002年,NO.8,P53-56。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6篇

为更好配合区、镇政府确定的拆迁项目的顺利推进,进一步规范拆迁补偿行为,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特制定《拆迁补偿项目审计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

一、拆迁项目审计范围、对象

本暂行办法所指拆迁补偿项目审计范围,主要包括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开发区)确定并组织实施的拆迁红线内(包括带拆部分)各类房屋、地面附着物、隐蔽工程等,拆迁项目补偿资金的筹集、拨付以及财务收支情况;审计对象主要包括负责拆迁工作的实施部门、被拆迁对象、拆迁补偿资金管理部门等。

二、拆迁审计业务管理部门

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各镇(街道、开发区)纪检监察审计科、财政分局(所)负责所辖区域内拆迁项目的审计管理和监督工作。

三、委托审计项目的社会中介机构选聘

各镇(街道、开发区)委托审计项目的社会中介机构选聘工作,按分级管理的原则,由各地审计业务管理部门具体操作。

(一)确定准入条件: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具备出具拆迁补偿项目审计报告、财务收支审计报告的资质;固定的场所和相对稳定的专业人员;在参与审计的项目中审计质量高、信誉好,跟踪审计配合到位;政策观念强,执行纪律好,无不良行为记录。

(二)各镇(街道、开发区)的审计业务管理部门与受托中介审计机构签订拆迁项目委托跟踪审计合同。合同中需明确委托人与受托人的权利、相关职责和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出具《拆迁项目补偿情况跟踪审计报告》和《拆迁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报告》的要求;明确拆迁审计工作经费的具体标准以及结付办法;明确审计纪律以及接受区审计、财政、监察等部门复查复审的要求。

四、拆迁项目审计的一般程序

依据区、镇各级政府作出的拆迁项目相关文件

审计业务管理部门选聘确定社会中介审计机构,并与其签订《拆迁项目委托跟踪审计合同》

受托中介审计机构审计人员同步介入拆迁评估、谈判签约过程,了解掌握相关情况

受托中介审计机构在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进行复核复审基础上,及时出具《拆迁项目补偿情况的跟踪审计报告》,并报送审计业务管理部门

受托中介审计机构在对拆迁实施部门、资金管理部门的资金

筹集、拨付和管理情况审计的基础上,及时出具《拆迁项目

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报告》,并报送审计业务管理部门

五、受托审计机构、审计人员的主要职责

(一)委托审计合同签订后,及时开展审前调查、制定跟踪审计实施方案,并报委托方审核备案;

(二)明确审计组成员及岗位职责,审计人员及时到岗到位,严格执行拆迁补偿政策规定、遵守执业道德和各项审计纪律,并在审计现场张贴《政府拆迁项目审计公示》,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及时向委托方反映审计中发现的情况或问题,必要时以书面形式反映,不得隐瞒不报;

(四)按委托方要求及时报送资料,及时出具拆迁项目补偿情况跟踪审计报告;在拆迁项目全部结束之后,及时开展拆迁项目的财务收支审计,并出具拆迁项目财务收支情况审计报告。对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合规性负责;

(五)保持人员结构稳定,不擅自变更审计组人员。同时配合委托方做好受托项目的其他涉审事项。

六、拆迁审计业务管理部门的职责

(一)根据政府确定的拆迁项目,及时选聘确定社会中介机构并签订委托审计合同;

(二)向被审计单位(拆迁补偿资金管理部门、拆迁实施部门、被拆迁对象)出具政府拆迁项目委托中介机构审计通知书,通知书应明确审计范围、内容;明确被审计单位必须提供资料和配合审计的要求;明确审计组组长及审计组成员;

(三)协调解决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加强对拆迁审计过程的监督管理,促进提高审计质量;

(四)履行《政府拆迁项目委托跟踪审计合同》上规定的相关职责;

(五)如遇上级政府部门确定的拆迁补偿项目,应及时向上级政府拆迁业务管理部门反映情况、报送审计报告。

七、拆迁审计业务工作的监督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7篇

一、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六种代表学说

学术界对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性质一直存在很大争议,主要存在以下六种观点:

(一)违约责任说

违约责任说认为,既然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签订了审计服务合同,注册会计师就必须尽职谨慎按照审计程序的规定出具审计报告,当注册会计师违反审计服务合同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时,其结果导致了相信该审计服务合同并因此采取相关决策的投资者的损失,注册会计师就应该对投资者的损失负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与投资者的损失是通过客户与注册会计师签订的服务合同联系起来的,既然该服务合同同意客户向公众公开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与不特定的投资者之间就在事实上形成了某种默示的合同关系,所以注册会计师应就其审计报告的瑕疵对投资者承担违约责任。此外,也有人认为,虽然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之间没有直接合同关系,但根据合同效力在特殊情况下可扩张至第三人的例外规定,审计服务合同的效力也能扩张至投资者,故可依违约责任来追究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违约责任说来源于德国判例法,在德国有关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规定在德国商法典中,但德国商法典规定只有注册会计师的客户才能追究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所以第三人无法通过普通商事诉讼来注册会计师,为解决困境,德国通过判例建立了第三人可依据合同法的规定追究注册会计师违约责任的制度。

(二)侵权责任说

侵权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的行为是一种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只要违反法定义务造成第三人损失,就应对第三人承担责任,所以这种责任只能是侵权责任。侵权责任说认为,因为默示合同的观念还没有为人们所接受,合同效力也很少能扩张至第三人,所以违约责任说在理论上存在先天不足,而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认定为侵权责任,就能避免合同相对性原则的限制,可以更好地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侵权责任说主要起源于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实践,英美等国通过判例认为,注册会计师等不实陈述人与受害人之间存在一种特殊信赖关系,即受害人主要依赖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信息作出决策,注册会计师也知道受害人将根据对其信息的依赖而作出判断,那么注册会计师对受害人就负有注意义务,这种注意义务是一种法定义务,注册会计师违反法定义务,就应当对受害人承担侵权责任。

(三)第三责任说

第三责任说认为,由于会计业务的特殊性,注册会计师知道其出具的审计报告会向社会公众公开,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当对客户和第三人承担职业上的注意义务,如果注册会计师在职业活动中违反了注意义务致第三人受到损失,注册会计师就应当对受损的第三人承担赔偿责任。第三责任说认为,基于职业注意义务产生的责任,既不同于违约责任,也不同于侵权责任,而是一种新的责任,即第三责任,所以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应定性为第三责任。第三责任说来源于法国学者的研究,法国学者通过对福勒信赖理论的研究,认为注册会计师与第三人之间基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注意义务存在一种特殊的信赖关系,第三人信赖并使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知道或可预知第三人会信赖并使用审计报告,注册会计师违反职业注意义务出具不实审计报告,就违反了这种信赖关系,所以应承担相应责任。

(四)专家责任说

专家责任说认为,医师、律师、注册会计师、建筑师、评估师、公证人等具有特殊技能的人的侵权责任属于一种新型民事责任,即专家责任。专家责任说其实认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属于侵权责任,不过这种侵权责任又被认为是一种新的责任类型,即专家责任。由此可见,专家责任与普通的侵权责任的区别在于侵权人主体身份的不同,专家责任中侵权人是专家。专家是指具有高度专业技能或知识的人,专家因其工作具有高度的专业性而被施加了高度注意义务,而委托人或第三人由于缺乏这种专业知识而对专家产生了高度信赖。在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中,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显然属于一种非常专业的工作,注册会计师违反高度注意义务出具瑕疵审计报告,对第三人承担的民事责任显然应定性为专家责任。

(五)产品责任说

产品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在商业活动中出具的审计报告是面向整个社会提供的产品,如同产品的生产者应当对使用其生产的瑕疵产品而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承担赔偿责任一样,注册会计师也应当对使用其瑕疵审计报告致损的投资者承担赔偿责任。由于产品责任一般实行严格责任原则,产品存在缺陷即意味着生产者有过失,消费者无须对生产者的过失承担举证责任,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定性为产品责任,严格责任的归责原有助于破解了第三人因专业知识欠缺和获得信息受限而难以证实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的难题,可以更好地保护第三人的权益,因此产品责任说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学者的赞同。

(六)法定责任说

法定责任说认为,要求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或侵权责任等均存在不合理之处。根据合同法基本理论,注册会计师只与委托其审计的客户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与使用其审计报告的投资者之间并不发生直接联系,违约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之间存在默示的合同关系的观点过于牵强,因此,第三人不能依据合同关系追究注册会计师违约责任;根据侵权法基本理论,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是通过客户向投资者公布的,不实审计报告可能只是投资者决策失误受到损失的原因之一,认定注册会计师出具不实审计报告与投资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存在相当大的困难,因此,第三人追究注册会计师侵权责任亦存在一定难度。为解决上述难题,法定责任说将经济法上的国家干预理论引入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即国家为了保证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将注册会计师对投资者的法律责任界定为法定责任,只要注册会计师违反有关法律规定给投资者造成损失就要依法承担责任。法定责任说得到了某些经济法学者的赞同。

二、评析与选择

经过对以上六种学说的比较与分析,笔者认为,在我国宜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民事责任的性质定性为侵权责任,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违约责任说存在缺陷

违约责任说在民法理论上存在的障碍是合同相对性原则,违约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与第三人之间存在默示合同关系的观点并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在我国现行法律和民法理论中尚无依据,普通人仍认为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合同关系,因此让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因使用不实报告而遭受损失承担违约责任,违反了合同相对性原则。因此,尽管违约责任说在归责原则和举证方面的确存在一些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优点,例如第三人不需要对因果关系和过错承担举证责任等,但违约责任说无法适用于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

(二)第三责任说过于超前

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是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关于民事责任性质的两大基本类型,并不存在第三种责任形式。第三责任说彻底颠覆了传统民法理论,固然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但目前对第三责任的本质、特征等基础理论尚存在巨大争议,远未达成共识。如果用第三责任说来解释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并定性注册会计师和第三人之间的责任,必须存在理论研究和立法上的认可。但在理论研究存在争议,立法短期内尚不可能的情况下,以第三责任说来界定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性质,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三)专家责任说实无必要

专家责任的突出特征是因专家具有专门的技能或知识而被施加高度注意义务。在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中,如何具体理解高度注意义务这一抽象概念,在学界上存在争议。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标准在近些年来随着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的编撰已经逐渐明晰化,单纯用专家责任或高度注意义务等抽象概念来形容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已无必要;另一方面,鉴于学者对专家责任的理解尚存在争议,完全可以用传统民法中过错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来定位和解决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问题,故用专家责任说来定性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实无必要。

(四)产品责任说有欠妥当

产品责任理论的确存在能更好地保护公众投资者利益的优点,因为产品责任多实行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但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报告与产品责任法中的产品存在本质差异。由于产品使用者的特定性,产品瑕疵造成的损害在范围上具有限制性,但审计报告作为一种商业信息,具有传播无限性的特点。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出具的瑕疵审计报告作为一种产品,鉴于信息所具有可复制性和无限传播性,将导致因瑕疵审计报告造成的损害范围被推至极致,其造成的损失可能会超过任何一种有形产品,过大的责任负担可能会压垮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因此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定性为产品责任不甚合理,有欠妥当。

(五)法定责任说脱离现实

法定责任说认为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是一种法定责任,其实际要求在立法上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承担责任的种种具体现象,放弃在具体案件中适用合同法或侵权法的抽象规定。但这种想法显然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因为第三人因使用不实审计报告所遭受的损失是包罗万象的,在立法上难以明确界定第三人的具体损失;另一方面,从立法技术上讲,任何试图完全以成文法来规范涵盖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的努力已被证实是不可能的,成文法需要保持稳定,而社会生活永远处在变动之中。既然在立法上事无巨细明确规定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是不可能的,所以法定责任脱离现实。

(六)侵权责任说符合现状

从我国民法理论、法律规定及法律效果的角度来看,宜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认定为侵权责任:首先,符合侵权责任法基本理论。侵权责任法的基本理念是任何人就应当就自己的过错给他人造成的损害承担责任,在注册会计师存在过失,而第三人无过错的情形下,由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符合侵权责任法的法律逻辑,且侵权责任的存在不以侵权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合同关系为前提,将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避开了注册会计师与第三人之间不存在合同关系的难题。其次,符合我国现有司法解释和司法实践。最高院出台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民事责任的相关司法解释,大多将会计师事务所对第三人的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也是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责任视为侵权责任,并且也取得了较好的审判效果。最后,更有利于保护第三人合法权益。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是一种特殊侵权责任,特殊侵权责任在归责原则和举证责任方面大多采取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第三人作为损害赔偿请求权人,无须对一般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违法行为、损害后果、因果关系及过错)承担完全的举证责任,只需证明注册会计师有违法行为和己方遭受损失即可,而由注册会计师对自己不存在过错及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这样可避免第三人举证困难的困境,相比违约责任更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通过对上述六种学说的比较与评析,从我国民法理论出发,并结合现行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笔者认为,应当将注册会计师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定性为侵权责任。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8篇

(一)拟定审计计划根据学校年度建设工程投资计划、修缮工程计划及管理部门报送的工程结算审计计划,由审计部门统一编制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计划并报学校招标部门进行招标,选择资质、信誉好的社会中介机构。

(二)确定委托审计项目根据工程结算报送审计数量和金额。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由工程管理部门、招标部门和监察部门组成的工程委托工作会议,确定委托审计项目的安排。

(三)签订审计合同及交接审计资料委托审计项目确定后,由审计部门安排项目负责人及时与受托单位签订合同并办理委托审计资料交接。

(四)出具审计报告受托单位按合同规定的时间实施审核并按时提交由被审计单位签字认可的审核报告和工程结算审定单及相关的委托审计资料。

(五)复核并发送审计报告审计部门对委托审核报告进行复核,无误后出具审计报告并报有关领导审批,经审批后的审计报告发送给工程管理部门。

二、高校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质量控制要点

(一)委托审计目标设立高校审计部门可以将审计目标是否达成作为评价社会中介机构是否履行受托责任的依据。高校工程结算委托审计目标就是严格控制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质量,达到节约工程投资的目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降低内部审计的风险,缓解审计压力,提高审计效益。

(二)委托审计过程监督工程结算委托审计不是委托出去就万事大吉,还需要审计部门做好委托审计全工程的监督、检查和控制工作。一方面监督审计进度是否按合同规定时间进行:另一方面要对审计质量进行监督,不定期进行检查,督查其保质保量地完成审计项目;同时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纽带作用,做好与管理部门、施工方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沟通和协调,更好地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

(三)委托审计结果复核由于高校审计部门往往代表学校签字确认工程造价。而社会中介机构对工程造价的审核实质是一种有偿服务,因此内审部门不能完全摆脱审计责任。加上内审部门对施工情况较为了解,因此通过严格的监督复核,可以发现和纠正审计工程中的差错,把风险降到最小,从而有效地防范了审计风险,保证了审计质量。

三、高校工程结算委托审计质量控制措施

(一)实行招投标管理制度,选好社会中介机构成功选择好社会中介机构即意味着工程结算委托审计成功一半。因此委托审计单位要实行公开招投标,在全面了解整个工程造价咨询行业情况的前提下,应选择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作为邀标对象,这是控制委托审计项目质量的最直接的一环。同时要设定资格线,让具有一定规模、一定资质、一定权威性和良好社会信誉的社会中介机构参加投标。

评审委员会要根据投标机构的投标书中提供的审计方案、审计费用报价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原则上要统筹考虑公司资质、业绩、项目方案、进度、报价、项目负责人及执业造价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执业水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等因素,审计部门应采取一定措施把握好审计项目的质量与中标价格之间的平衡,决不能片面压低中标价而致使审计质量下降。

(二)严把资料收审关,做好送审前的准备工作工程项目结算送审资料的完整和齐全,是审计结果准确的前提。工程结算委托审计前,审计部门必须做好工程结算资料的收审工作。工程结算资料主要包括:工程立项文件及审批文件、工程招投标文件、标底编制说明及标底、中标通知书、工程承发包合同及补充协议、工程设计变更及图纸会审记录、竣工验收报告、工程竣工图、经济签证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分包工程确认单、甲供材料清单、乙供甲控材料清单、水电费使用单、文明施工证书、施工单位计价手册、施工单位上报并由工程管理部门审核签章的工程决算书(含工程量计算书、工料分析表、钢筋计算书、定额换算补充资料)等,其中项目从开工建设到竣工的所有变更签证资料要齐全并保持连续性,缺一不可,所有签证一定要求是原件(或在报送资料时查看原件,保留复印件)。

为保证工程结算送审资料的真实、完整,工程结算资料的交接应有严密的书面手续,交接双方必须签署明确意见。同时,应严格实行工程结算资料送审承诺制,工程管理部门要承诺已对施工方报送的工程结算及相关资料进行了认真的复核并保证资料的真实、完整;施工方要对工程结算及相关资料的真实、完整性及工程结算没有高估冒算进行书面承诺,并保证审计中不再补充资料,如果确因补充资料的,必须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学校施工现场负责人和管理部门负责人签字盖章并经审计部门负责人同意,方可收审。同时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和审计费用,要求施工方还需承诺工程结算审减率在5%以上的,按审减金额的一定比例支付审计费用,具体支付比例可在工程承包合同中约定。

(三)实行合同管理,明确责权委托事项确定后,审计部门必须及时与受托方签订委托合同。工程委托审计合同是约束双方的法律文件,合同须明确审计事项、审计内容、审计时限、审计要求、审计标准及双方的权力、义务和责任等,其中工程结算委托审计付费标准严格执行招投标文件约定。为了控制委托审计费用,合同还可约定对于甲供材费用、水电费用、工程造价下浮金额以及委托方复核核减的金额等不作为委托审计费用计取的基数。为了加强对受托方的控制和约束,可以适当增加和修改一些条款,如在专用条款中要特别指明审计项目负责人及主审造价工程师、审计进度分阶段要求、审计质量问题惩罚措施等,尤其是审计人员及服务工期应依据投标书承诺,不得随意变更。对于规模大、结构复杂的工程可以要求受托方制定出较为详细的审计方案,并把它作为合同的附件,以便控制审计质量。

为了更好地防范审计风险,对于一些风险高、投资大、结构类型复杂或有异议的委托审计项目,可以在委托合同中补充约定委托方有权选择第二家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复审,如复审核减率超过一定比例,将解除与第一家受托方的合作,并保留依法追究其相应责任的权利,赔偿由此给委托方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实行项目负责制,加强委托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审计项目实施前,要确定项目负责人,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委托项目的管理,加强对资料收审―合同签订一资料移交一工程管理、协调一报告复核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合同签订后,项目负责人首先应将收审资料以书面形式移交给受托方,并向受托方介绍工程概括及工程管理状况,提出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要求,并提醒受托方在具体审计时,不要跟着施工单位的决算思路走,以免被动。另外,要求受托方对工程变更、签证的真实性、合理性也要进行审计,因为有的建设方代表对变更、签证的合理性并不十分清楚。在审计工程中,还有大量需要项目负责人协调和沟通的事项,如现场勘察、隐蔽工程核实、施工合同不明确、变更签证模糊不清、资料不全或不真实、审计依据有争议等,要尽量避免施工单位与受托方私下接触,人为影响审计结果。

在委托审计中,学校审计部门和受托方之间还可以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在交流中,审计部门可以及时了解和跟踪受托方的审计

情况,并提供一些帮助和指导,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对严重损害委托方利益的,要及时采取措施,中止合同履行,及时挽回损失;受托方可及时反馈审计中获得的信息,并就下一步如何实施审计与审计部门进行讨论,以确保审计结果满足委托方的审计要求。

(五)建立审计报告复核制度,确保审计质量工程结算审计报告是承发包方进行工程价款结算的依据。必须保证报告中所涉及的数额要公正、准确,不能有任何偏差。作为盈利性组织的社会中介机构,由于存在利益驱动,有些社会中介机构的人员组成、业务素质良莠不齐,不能公正、公平地实施审计和出具审计报告,影响了审计质量。因此,审计部门必须建立审计报告复核制度。即社会中介机构审计,审计项目负责人审核,审计部门负责人审定。经审核无误的审计报告报有关领导审批,并发工程管理部门。复核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可利用工程造价经济指标分析法进行比较,如工程项目的单方造价、单方分部分项工程费及项目措施费、单方主要工、料的消耗指标等,对同期同类工程进行比较后,如发现差异较大可退回受托方重新审计。另外,还要对工程量大、单价高的重要项目和特殊项目,以及定额工艺与实际施工工艺的有较大差别的项目重点复核并加大复核力度,以确保审计质量。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国家审计署;独立性;客观性

一、引言

审计人员要求独立。有很多学者指出,国内部分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为了谋求生存缺丧失了其应有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多的关注国家审计署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可能是因为沟通的困难,或者是因为政府的管制。相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署并不会得到现金或者非现金的回报,但是在政府引导方面,政府审计对审计独立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2007年,国家审计署用中英文公布了6份审计报告,每一篇审计报告都由5到10位审计师负责编写。这些报告涉及了官员违法侵占财产、内部控制的缺失等,在一些审计报告中包含了一些被审计单位的回应,但这些回应比较模糊,没有什么参考价值。这些审计流程可以帮助提高审计师和被审计单位的客观性、独立性和可理解性。

二、背景和审计报告的细节

1.审计独立性

大多数审计人员独立性的定义都来自西方,但由于沟通障碍和过去政策的种种限制,在国家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上是一个比较敏感的定义。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世界目睹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从1990年到2005年,GDP的平均增长率在6%以上。这使得审计报告变得十分重要,因为审计报告的独立性,能够用来判断财政拨款是否被滥用,这会增加社会和经济的可信程度。独立性、客观性能够增强投资者和国民的信任感。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的范围,基于审计人员修改审计报告的动机。对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而言,修改审计报告能够增加事务所的收入同时还能降低被的可能性。一旦事务所被,这将对事务所的声誉、服务质量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而对于国家审计署而言,修改审计报告并不能带来额外的收益,审计报告也仅能够反映财政拨款的合理使用和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这对于大众来说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

2.国家审计署颁布的审计标准和审计报告

改革开放的同时审计系统引入到了中国,直到1983年9月15日,国家才要求提高政府部门的可信度,并在人代会上通过了修正审计的相关法案,并建立国家审计署。1996年,国家审计署了38条审计标准和指导意见来规范审计报告。但是,这些指导意见主要集中在审计技术和流程上,并没有涉及独立性和客观性。审计署也没有提供一个如何报告的标准格式,只是强调审计报告可以对不负责任、严重浪费、低效率的行为进行批判,同时给出独立性的意见和改进建议。要求审计人员关注的是已使用资金,而不是剩余资金。

3.审计报告部分细节

以下是审计署在2007年发表的6篇审计报告中的部分细节。

(1)三峡工程中重新安置居民资金审计的审计发现

1994年,国家对三峡工程的预算是400亿元人民币,几年过去,这个数字已经到了510亿元人民币。审计人员表示预算资金已经正确的分配给了工程。审计报告显示2.89亿元的资金用于支付办公楼、员工培训和购买土地;1690万元人民币用于购买原材料。

对于三峡工程,国家计划用2.84亿元人民币进行职工培训和购买培训的基础设施。根据国家劳动法,60%的资金应该用于职工培训,剩余的40%用来购置配套设施。实际上,只有5950万元人民币(21%)真正的用到了职工培训上,1.39亿元购买了配套设施,剩余的8550万元则被不法使用。

(2)关于34条高速公路建造和管理的审计发现

这个项目涉及了1662亿元人民币,用来建设5324公里长的高速公路,用于联通北京和南方各省。审计报告说明,18亿人民币用来支付没有官方授权的合同,9200万元人民币集中在“管理费用”账户中,1300万元人民币支付给青岛交通部,250万元人民币支付给青岛交通部下属机构。其他各种协议中也涉及了1374万元人民币。21.6亿元人民币被用在其他项目、招待费和奖金。32.47亿元人民币被用在重新调研和重新设计的项目中。51.7亿元人民币中的16.4亿元人民币本应该用在支付本地居民迁移上,却被部分官员非法占有。

(3)自然森林资源保护项目的审计发现

2000年国家批准将159.7亿元人民币用在长江上游和黄河中上游的森里保护项目。国际审计署报告有8070万元人民币被不法侵占,2250万元人民币用在了虚假票据,3260万元人民币用在了与项目无关的地方。

(4)三峡水利工程的审计发现

三峡水利工程(1993-2009)包括建造一部2309米长,185米深的大坝。国家批准了1220.31亿元用在三峡项目上,国家审计署在报告中指出,此项目的投资是公允有效的,即便在项目完成时还需要继续投入140亿元人民币。3.13亿元人民币支付与没有授权审批的附属合同,5345万人民币用在管理费和附属合同上,与附属合同价格相比,实际多支付了4.88亿元人民币。

(5)2005年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的资产与负债,利润与损失的审计发现

国家审计署报告银行遵守了国家各项政策和规定。但是,报告中也指出了部分银行系统的缺陷。55.74亿元人民币的贷款没有通过适当的调查发放给了个人。不良贷款的比例从2003年的0.55%上升到2005年的4.4%。

(6)2006年财政预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审计发现

审计范围包含了49个政府部门和机构,其中包含国家税务局,商务部、外交部、水利部、司法行政部等。尽管国家审计署报告这些部门都有相对可信的内部控制系统,但是在对不法占有资产、非正常途径雇佣员工等方面还需要改进提高。

4.分析审计报告

以上的审计报告表现出国家审计署确实已经提高了审计标准,指出的问题也很客观。在一些报告中能发现一些细节,虽然包括具体的金额,但是并没有涉及个人,比如违法官员的名字并没有直接给出,而仅仅是说明了违法行为。政府准备将这些官员绳之以法的时候,缺少细节的审计报告可能不会起到多大帮助,另外,也无法有效的提高系统控制。

审计报告的格式始终如一,所有的报告中都包含4个部分的信息。第一部分简短的介绍被审计单位、报告期间、内部控制系统的强弱情况;第二部分主要包含重大审计发现和内部控制的缺陷,但是缺少了欺诈、不法侵占财产的细节信息,例如项目负责人或者某个省市的公司,如果政府要采取治理这些问题的措施时,审计报告并不能提供很好的帮助;第三部分主要包含要求提高某部门的内部控制系统,规范道德准则;最后一部分仍然是建议,与第三段略有重复。国家审计署并没有从审计的角度提出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5.局限性

研究范围局限在审计署的网站,从2003-2007年间,国家审计署共发表了28篇审计报告,平均每年5.5篇,与提交给政府的审计报告相比,发表的部分只占了很少的比例。国家审计署的网站也没有具体说明选择这些审计报告的原因,这些审计报告是否经过审查和重新修订也无法得知,这些限制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

三、总结

毫无疑问,国家审计署将审计报告公布在网站上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即便某些审计报告在细节上出现了模糊和缺失,但报告中的审计发现仍然能表现出审计署的客观性、无偏性。这也进一步改善了外界对国家审计署独立性的质疑。未来可以通过调查问卷或者直接面对面的访谈来评估国家审计署对审计独立性的贡献。与审计现场负责人面谈能够了解审计过程中采用的技术。如果调查问卷受到管制,调查对象也可以延伸到审计署以外,可以包括利益相关者。可以将这些案例编进教课书,用来教育下一代人,让其明白建立有效系统控制的重要性。未来的研究也可以包含国家审计署的绩效评估,这能完善会计和审计标准,增强目前或者潜在的外部资金提供者信心。中国能够很好的控制经济改变的步伐,同时将审计作为评估有效性的一个工具,可以有效、经济的使用资源。当审计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国家审计署又可以通过回顾过去的审计发现来评估自身的绩效。

合同审计报告范文第10篇

委托人: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受托人:_________

法定住址: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__

职务:_________

委托人:_________

身份证号码:_________

通讯地址: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

电话:_________

传真:_________

帐号:_________

电子信箱:_________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等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遵守。

一、委托事项

_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委托人)委托_________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受托人)进行下述专项审计:

1.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

2.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

3.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

4.会计报表内的特定项目审计;

5.内部控制制度遵循情况审计;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

7.本项审计业务预定在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内完成。如有特殊情形可适当延长。

二、费用及支付方式

1.按照实际参加审计工作的各级工作人员所耗用时间及现行事务所业务收费标准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完成本项业务费用为:人民币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元),因业务需要由受托人垫付的费用,如差旅、食宿等费用,由委托人另行全额支付,不计入上述费用。

2.委托人在审计约定书签约时支付审计费用总额的_________%,即大写_________元,交付审计报告时支付剩余的审计费用,即大写_________元。

3.如因审计工作遇到特殊疑难重大问题,致使受托人增加审计程序使实际审计工作时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委托人应在了解实情后接受受托人请求增加审计费用。

4.审计过程中因委托人原因,中止审计,受托人不退审计费。

三、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

1.委托人承担会计责任(管理当局的责任),即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保护资产的安全,并保证其提供的全部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2.受托人承担审计责任,即依据《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承担责任。

四、委托人权利义务

1.按约定时间提供审计业务所需全部资料,包括财务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

2.协助受托人查看业务现场,并提供其他必要的协助;

3.按约定条件及时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不以足额支付审计费用为条件影响报告意见;

4.按委托目的正确使用审计报告,不给使用人关于审计报告理解的误导。

5.受托人与委托人有利害关系的,委托人有权要求其回避。

6.委托人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办理业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五、受托人权利义务

1.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执行业务;

2.应于_________日之前出具审计报告;

3.对在业务执行过程中获悉的商业秘密保密。

4.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5.受托人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有权不予接受,并向单位负责人报告;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

6.受托人可以根据需要查阅委托人的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查看委托人的业务现场和设施,要求委托人提供其他必要的协助。

7.受托人执行审计业务,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拒绝出具有关报告:

(1)委托人示意其作不实或者不当证明的;

(2)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的;

(3)因委托人有其他不合理要求,致使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作出正确表述的。

8.受托人执行审计业务,必须按照执业准则、规则确定的工作程序出具报告。在出具报告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明知委托人对重要事项的财务会计处理与国家有关规定相抵触,而不予指明;

(2)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直接损害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的利益,而予以隐瞒或者作不实的报告;

(3)明知委托人的财务会计处理会导致报告使用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产生重大误解,而不予指明;

(4)明知委托人的会计报表的重要事项有其他不实的内容,而不予指明。

9.受托人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不得有下列行为:

(1)在执行审计业务期间,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买卖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不得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的其他财产的期限内,买卖被审计单位的股票、债券或者购买被审计单位或者个人所拥有的其他财产;

(2)索取、收受委托合同约定以外的酬金或者其他财物,或者利用执行业务之便,谋取其他不正当的利益;

(3)接受委托催收债款;

(4)允许他人以本人名义执行业务;

(5)同时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会计师事务所执行业务;

(6)对其能力进行广告宣传以招揽业务;

【第 一范文§网整理该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7)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其他行为。

10.受托人对在执行业务中知悉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11.受托人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审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

12.受托人办理审计事项,与被审计单位或者审计事项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六、违约责任

1.由于委托人变更计划,或未及时提供审计所需全部资料(或工作条件)而造成受托人返工、窝工或修改报告,受托人可合理延期出具审计报告或拒绝出具审计报告,委托人应根据受托人实际消耗的工作量另行支付相应费用;

2.如因委托人原因导致本项目中途停止,受托人所收费用不再退还委托人;

3.除因委托人原因以外,受托人未在合同规定期限内提交审计报告,委托人可以拒绝支付服务费用;

4.如合同任何一方违反上述条款,都应负责赔偿由此而给对方造成的合理损失。

七、本合同因下列事由终止:

1.本合同期限届满,双方不再续签合同的;

2.双方通过书面协议解除本合同;

3.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4.在委托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的;

5.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合同主要义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6.当事人有其他违约或违法行为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

7._________。

八、声明及保证

委托人:

1.委托人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委托人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手续(_________)均已办妥并合法有效。

·委托合同书的格式与样本 ·委托理财合同 ·委托购买合同

3.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委托人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受托人:

1.受托人有权签署并有能力履行本合同。

2.受托人签署和履行本合同所需的一切手续(_________)均已办妥并合法有效。

3.在签署本合同时,任何法院、仲裁机构、行政机关或监管机构均未作出任何足以对受托人履行本合同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的判决、裁定、裁决或具体行政行为。

九、保密

双方保证对在讨论、签订、执行本协议过程中所获悉的属于对方的且无法自公开渠道获得的文件及资料(包括商业秘密、公司计划、运营活动、财务信息、技术信息、经营信息及其他商业秘密)予以保密。未经该资料和文件的原提供方同意,另一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该商业秘密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保密期限为_________年。

十、通知

1.根据本合同需要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全部通知以及双方的文件往来及与本合同有关的通知和要求等,必须用书面形式,可采用_________(书信、传真、电报、当面送交等)方式传递。以上方式无法送达的,方可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

上一篇:跟踪审计报告范文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