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13 17:15:10

核心竞争力理论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2.郑昭,刘巨钦.核心竞争理论的缺陷与改进补充[J].企业活力,2001(6)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竞争力;理论;核心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一、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团体能长期得到竞争优势的能力。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医疗服务机构进入不同的市场,提高其市场份额,增加其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包括多个方面的竞争,在多方面竞争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竞争,在现代社会中人的竞争处处体现,注重人力资源的培养,才能使医疗服务机构有竞争力。现代医疗服务机构主要对人员的专业技能进行培养,增加硕士博士的比例,增强医疗服务机构的技术优势。核心竞争力的特点:一是别的医疗服务机构是无法复制的,是医疗服务机构自身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是用钱买不来的,是长时间积累而来的。三是核心竞争力是医疗服务机构的文化,它是固定在医疗服务机构的特征中。四是医疗服务机构核心竞争力不是一个有形的物体可以带走移动,而是一个无形的医疗卫生文化。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随着,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广泛复杂的概念,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竞争关系。竞争力理论包括了不同的层面,有国家竞争力理论,产业竞争力理论,企业竞争力理论,产品竞争力理论,医疗卫生竞争力理论。

(一)国外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Prahala和hame1990年发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明确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他们指出核心竞争力能为产业提供有效的附加值,使产业结构优化提高其商业利润。Prahala和hame提出的树形理论,认为多样化的公司就像一棵大树,树干和主枝是产业,分枝是决策单元,树叶和果实是最终结果,使其茁壮成长的是核心竞争力。一棵树的成长其本质是树的根部发达,核心竞争力对产业的发展作用也是如此通过复杂的技术组合,支持着产业的核心产品和最终结果。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化产业的生命催化剂,没有竞争力产业发展就会停止。树形理论形象生动的描绘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

著名的竞争战略家波特,提出了竞争理论。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核心竞争力的方法,通过分析企业自身的内在条件,找出企业竞争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SWOT分析方法主要是从结构分析入手对企业的内部和外部进行分析其竞争优势和劣势,SWOT分析主要结构形式是矩阵形式SWOT分析方法没有详细的数据和专业化的分析工具也可以很主观的对企业进行核心竞争力评价,SWOT主要是一种定性的分析方法。

SOWT分析局限性他主要是主观对竞争力评价方式,没有大量的数据支持,不具有客观性,主观因素居多。影响了有效的对竞争力的评价。1998年,皮特提出了反映一个国家竞争力的模型,用于分析一个国家的优势。波特认为国家是企业基本竞争优势,国家不仅能够影响企业竞争战略,还能促进产业和技术的发展。波特认为竞争优势不是单个的要素的优势而是由多个要素组合成的竞争优势,由此波特提出了钻石理论模型。钻石要素包括生产要素,需求因素,相关产业要素,企业竞争力要素,附加要素是机会和政府。

1.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主要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固定资产资源,技术知识资源。波特认为生产要素有着不同深层含义,重要的生产要素对核心竞争优势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国家核心竞争力也不同。2.需求要素。需求是刺激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核心竞争力的第二个要素。波特认为产业竞争优势上,国内企业有着重要的客户资源,可以很快的占领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3.相关产业。波特认为当一个国家和其他国家有竞争关系时,哪一方能提供更为健全的产业机构,哪一方就能获得竞争优势。4.企业竞争力。波特认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强与弱主要体现在这个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国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核心竞争力”这一理论于上世纪90 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国内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市场创新、经营决策、品牌战略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中人力资源是竞争力的基础,核心技术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核心竞争力的前提是管理体系是否完善,有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可以激励企业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完善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三、结论

医院核心竞争力构建中的其他热点问题。在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中,除了培育医院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和加强科技工作之外,还存在着其他若干热点问题。例如学习型组织、蓝海战略、优势富集效应、不对称创新、规划战略、虚拟经营等, 这些热点问题大多是在以往的医院管理学研究中被广泛提及、重点研究的。这些新兴的管理学热点理论的引用和融合, 也为构建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03).

[3]曼昆.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周一星.中国城市工业产出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J].经济究,1988(5).

[5]姜杰,张喜民,张勇.城市竞争力[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6]保继刚,潘兴连,GeoffreyWall.城市旅游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7]范能船,朱海森.城市旅游学[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

[8]国家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2007中国旅游投资报告[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7.

[9] Barcelona Institute of Culture (1999),“Strategic plan for the cultural sector of Barcelona”.

[10] Ergazakis, K., Karnezis, K., Metaxiotis, K., Psarras, J.(2004), “Knowledge management in enterprises: aresearch agend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lligent Systems in Accounting, Finance & Management.

作者简介:贺 达(1985-),男,内蒙古人,从事企业管理方向的研究。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3篇

近期,美国一些人力资源专家和人力资源经理,在相关杂志上发表文章,对核心竞争力理论的运用环境以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质疑。本文将最新的讨论焦点汇集在这里,希望能够对大家开阔思路有所帮助。

“多元化”与“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冲突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些教授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作为资源的人的能力、体力和智力的管理。也就是说人力资源管理是综合人的各种特征进行计划、引导、组织、训练及发展的。今天,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到提倡“多元化”、接受“多元化”,就是希望让各种有不同长处的员工组成一个团队,不管能力、体力和智力的高低,通过互补和互助形成最有战斗力的队伍。如果组织内每个人都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老大。那将会重写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如果一味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容易忽略人的体力、智力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

例如,用核心竞争力理论来设计绩效考核的标准,其实是不公平的。因为承担工作的对象由于体力和智力的原因,必然产生不同的劳动成果。实际上,人和人完成某一工作所遇到的困难、问题是不同的,这些困难、问题对每个人提出的挑战也不一样,有些人面临人与人的沟通问题,有些人则需要解决工作的优先次序。如果由于受到工作范围和工作性质的限制,与外界的接触很少的话,这种不公平性更加明显。我们可以要求员工通过培训具备相同的能力来承担工作,但是我们不能也不可以使员工有同样的智力和体力。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员工与员工之间是互补的,原则上,人们完成工作的方法和技能、所运用的知识都是不同的。如果一味强调工作和岗位的要求,没有考虑员工个人的体力、智力水平,那么所设计的考核即使100%地找到了该工作所需的核心能力,也不会是一个好的工作评价系统。它没有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旦员工认为这是一种看来公平实际不公平的系统和评价,就会反对和抵触,由此形成的人事问题会更难处理。

当然,有人不同意这样的说法。Janice是美国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委员会的主任,她最近在研究一种叫做“多元化影响力”(Leveraging Diversity)的核心竞争力。她认为,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用 “多元化影响力”来代替原来的文化意识,是当今管理层所需要的领导能力之一。如果担心核心竞争力影响多元化文化,那么就不能领导多元化的组织和群体。无论是招聘、用人,还是评估工作表现,管理者都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要使团队的成员们有自己的尊重、理解、价值和看到他人的不同。因此,组织中的多元化影响力,将是成员们和管理人所需要的核心竞争力。

内因和外因的矛盾

硅谷人力资源公司(HRproonline)的咨询顾问JAMES提出的看法是决定事物变化和发展有外因和内因、主观和客观,而运用核心竞争力设计资质的模型,不管是评价员工工作表现,还是确定员工在企业中的作用和行为,主要强调主观,强调内因。因此,所有的问题都归咎于员工的核心能力。企业更多地集中考虑员工内部状态是否有问题,是否需要发展和加强,而不是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对员工有什么影响。

然而,现在的企业是随着市场变化而变化的,许多情况不由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和员工的行为决定。当外部环境发生巨变时,企业中的员工再有能力也是杯水车薪。

2000年以来,西方的经济随着网络泡沫破灭,企业在经济的惊涛骇浪中颠簸。这种环境下,企业的成败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环境和宏观的变化,而非员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核心能力理论面临着一大挑战。

惠普(HP)的人力资源经理Thomson持反对意见。他说,惠普公司一向注重员工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种培养使得员工在公司成长时能够跟上企业前进的速度,在危机来临时,员工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将表现得更加彻底,并且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惠普(美国)公司的变化就是这样,康柏兼并Digital,惠普又和康柏兼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很难坚持到现在。企业要想生存下去,关键是要帮助员工具备核心竞争力,甚至要帮助顾客具有核心竞争力。而惠普已经考虑为它的客户培养他们在使用惠普的产品时需要的核心竞争力了。

核心竞争力是“钻石”还是“光环”

英国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普尔・克伦斯(Paul Kearns)最近发表有关核心竞争力的文章,也对核心能力理论提出了质疑。他认为核心能力的定义抽象,有很多地方自相矛盾,有些方面不能自圆其说。比如,可以用核心竞争力将SONY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战略解释得头头是道,可是SONY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根本没有用核心竞争力的理论。这只是别人事后加上的一道光环。

T・Jerk是挪威著名的人力资源管理咨询专家,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当代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中的钻石,它可以帮助我们决定招募的标准和人选,确定工作要求和评价员工的表现,以及决定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方向。他说,如果企业更注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那么就必须知道,什么是关键的因素(Critical Factor),即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当企业发展壮大时,管理层要做更高更长远的事情,那么他/她就需要将那些核心竞争力传授给那些有潜力的员工,这种不断的更替和分享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精华。

核心竞争力与传统管理哲学的矛盾

美国加州大学的尼尔森(Nealson)研究核心竞争力已有7年的历史,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核心竞争力理论,将千差万别的人力资源机械化、工程化,将激烈竞争又互相依赖的企业内部人际关系淡化,只强调人的能力与企业和事业成败的关系,忽略了客观外界对人的能力的影响和作用。

而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艺术和技术的综合,机械化和工程化人力资源只是为那些定量管理创造机会,但是它往往忽略了定性方面的东西,即忽视艺术化地把握人力资源变化和发展。不可思议的是,那些评价人力资源核心竞争力的标准,却是人们艺术化地刻划下来的。例如,在定义核心竞争力之一一一学习能力时,虽然采用定量的方法,却还是定性地对“学习能力”进行一般说明。

尼尔森还指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以定性为主把握管理的尺度,以艺术统一科学技术,因此它是一门人文哲学,而核心竞争力强调科学技术的一面和人的心理特征,弱化了艺术性的管理。因此,如果单一地宜扬核心竞争力,将会使企业的传统文化和管理的理念引起混乱,不利于企业长期的战略和文化建设。

另一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者安理克(Annick),在一篇有关提升员工工

作表现的文章中,提出了相左的意见。他认为核心竞争力不会混淆管理的既艺术又技术的特征。相反,女口果深入理解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帮助员工形成更好的管理风格,正如一个软件工作人员,既可以用艺术灵感设计网页的画面和色彩,又可以灵活地运用JAVA,C++技术来编制相关的程序。这种艺术和技术的统一上升到管理,就会促进传统管理哲学的运用。

他说,现在的管理已经改变了很多,由于信息的快速传送和网络的应用,企业的管理要求具有更加快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核心竞争力”所要求的。核心能力理论的有效性和实战性,也正是强调管理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的传统管理哲学的目标。

同时,他认为,核心竞争力是管理层管理和领导的风格,它应该是艺术和技术的统一。核心竞争力不应该是个人的文化和帮派的意识,而是组织意志在职位上的能力和技术的提炼和抽象。核心竞争力可以帮助组织找到需要的人力资源,同样它也可以帮助人们找到自己需要的组织和企业。

核心竞争力的手有多长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一些人力资源管理顾问为了帮助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计提出的一种辅助理论,它对帮助企业提高管理效率和改善人力资源素质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在走上正规化和系统化管理后,企业的用人标准、考核标准、员工培训的方向和范围,都可以通过对岗位的核心能力的研究和学习而获得。

可是,核心竞争力不是企业发展的万灵丹,特别是一些小企业,人员变动很大,工作变化很多,薪资和福利的提供有限。在这种外界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之中,要求企业的人员以不变应万变,是对人力资源的深度的损害和破坏。例如,一个员工既要接电话,又要管仓库,还要做财务,同时还要负责办公室的行政。你能确定什么是他必须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文化只是老板文化,所谓的核心竞争力也许只有一条,就是“服从”。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竞争优势局限性

核心竞争力理论是由Prahalad和Hamel最早提出来的,读过那篇著名文章的人都知道,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晦涩难解,以至衍生出诸如技术观、知识观、创新观、文化观、资源观等多种流派,各执一词。综合各方面资料,核心竞争力应是企业多方面技能和运行机制的有机融合,是不同技术系统、管理系统和营销系统的有机结合。核心竞争力不仅表现为关键技术、关键设备或者企业的运行机制,而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各个环节、各个层次、各个部门、各个构成之间的互融互通和整体作战实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其内在实质是一种整合,而且是一种知识体系的整合;其外在表现是一种优势和差异,尤其是一种能使消费者感知的优势和差异。或许这个词更适合中国人的语言特点和思维习惯,有些人自以为是地给它赋予了过多的、个人主义色彩浓烈的、甚至是主观主义的内涵,使得核心竞争力被当作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正像任何一种理论一样,它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的特色,但单纯的特色决不都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能给顾客带来“消费者剩余”的能力,这种能力蕴涵在技术和产品中,但单纯的技术和产品也绝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管理的科学、严谨、均衡、高效率,但仅是优秀的管理还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是使企业有雄厚的实力和资金,但雄厚的实力和资金绝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领导者的引导、传授等方式培育和建立起来的,但卓越的领导者也不能说是核心竞争力。当然,至于知名的品牌、良好的形象、个性化的服务,则更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凝结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给企业带来持续超额利润和生机活力的素质与能力,是一种企业独有的价值观和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优势所在。其独特性表现在企业拥有的能力是“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这一说法虽然让人们更加模糊或说不清楚,但其本质是企业持续高效调控资源以适应环境、获得超额利润并领先对手的洞察力与执行力的结合及其成效。

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的宏观背景是1980-1990年日本企业飞速发展和欧美企业逐步衰退的时期。这10年东西方列强企业的不同表现迫使欧美国家的企业家和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对日本和欧美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进行对比和反思。而核心竞争力的诞生是这股反思大潮的最重要的思想成果。但是,一个发人深省的现象是:“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一文中着力推崇的日本企业乃至韩国企业,在该文发表后的10年中,竞争力逐步地走向衰退;而备受两位作者批评的美国企业却重新获得了竞争优势。尤其是在该文中被当作负面案例的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在1990-2000年的10年中连续保持了高增长率。其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更是被很多管理学家和管理者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管理者之一” 。

美国麦肯锡咨询公司对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核心竞争力就像是海市蜃楼,从远处看五光十色、雄伟壮丽;一旦接近,却是一堆沙砾。”这句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从一个方面表明了核心竞争力是有局限性的。

首先,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从Prahalad和Hamel的学术经历看,其主要研究重点是跨国公司,可以推测,核心竞争力身上有跨国公司的影子,核心竞争力也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而我国企业大多缺少核心技术储备、缺乏跨国经营能力,尚不具备谈论核心竞争力的内部条件。

第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主要集中在三点:(1)难以操作,尽管谈论核心竞争力的人很多,但什么是核心竞争力,如何区分核心与非核心,却鲜有人知。(2)事后合理化,核心竞争力的推导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征,“你只能通过简单地描述你的成功与失败来定义核心竞争力”,但问题不是过去如何,而是现在和将来怎么办?(3)核心刚性,即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救命稻草,可是如果它不再管用了,怎么办?

第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内容的局限性。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他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培养“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另外,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

第四,核心竞争力缺乏广泛的解释力。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Prahald.C.K,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corporation[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79-91

[2]徐敏生: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J].贵州社会科学,2007,(7)

[3]黄浩梁宁:浅析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中国商界,2009,(3)

[4]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树型”理论;学术流派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09)02-0063-05

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发表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开展了丰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大批有影响的研究成果。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仍还存在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这就需要理论学界结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继续补充完善这一理论。

一、国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划时代的文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TheCore Compo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正式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其主要观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也被世人广泛接受和传播。该文也成为《哈佛商业评论》历史上所有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当时该文发表的时候,国外的企业战略领域正面临着信心危机。一些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被解散或大幅度精简人员,一些管理咨询公司倾向于加强企业的作业改进。一时间企业重组、组织转型、流程再造等充斥企业,而以往被重视的战略规划被弃之不用。因为实际收效甚微,所以战略规划给人一种“听起来激动、做起来没用”的印象。一些公司的领导人往往都会决定宏伟目标,但往往又被“现实的考验”挫掉了锐气。实践中,企业不断会碰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传统的战略与组织理论虽然能对发现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但不能完全回答和解释这些问题。传统理论虽然能对相对的竞争优势提供追踪比较的工具,但对如何培养和建立企业长期竞争优势却阐述甚少。以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为代表的一批战略管理学家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使得理论与实践能更好地结合,为企业发展长期竞争优势提供强有力理论支持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根据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定义,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的学识”,是“关于工作的组织和价值的传递”,“核心竞争力是交流、介入和跨越组织边界的深入工作,它涉及许多层次上的人员和所有的职能”。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企业组织的集体学习,来自于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通过这一系列有效积累与整合,使企业具备了独特的持久的竞争力。因此,核心竞争力是某一组织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它能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核心竞争力是一组技能和技术的集合体,而不是单个分散的技能或技术。例如,摩托罗拉的快速生产周期核心竞争力就是建立在许多基本技能的基础之上的,如同一条生产线的产品规格尽量相同的设计原则、弹性制造、高明的定单系统、库存管理和供应商管理等。联存快递公司在路线规划和投送方面的核心竞争力是由条码技术、无线通讯、网络管理和线性规划等集合而成的。这种集合正是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核心竞争力是对各种技术学习心得与各个组织知识的总和。

核心竞争力是建立在企业核心资源的基础之上,具体表现为企业的智力、技术、产品、管理、文化等综合优势在市场上的反映。通过学习和核心竞争力的积累,企业就可能尽早地发现产品趋势和市场机会,因而,企业的持续发展是与核心竞争力紧密联系的,企业必须不断地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进一步描述核心竞争力时提出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树型”理论,见图1。将一家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核心产品是树干和主枝,业务单位是分枝,树叶和花果则是顾客所需要的最终产品,提供养分、维系生命、稳固树身的根系就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核心产品(核心零部件)里面的知识、技能或它们的集合,尤其是如何协调纷繁复杂的生产技能和融合多种技术潮流。例如Honda的发动机是核心产品,它建立在Honda的设计和开发能力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发动机又是Honda的最终产品汽车和摩托车的核心。总之,企业要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就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核心产品和最终产品三个层面上参与竞争。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最终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表现,核心产品是核心竞争力的物质载体。基于上述核心竞争力的认识,企业战略的目标就在于识别和开发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核心竞争力。只有具备了这种核心竞争力,企业才能很快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不断满足顾客的需求,才能在顾客心目中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只有在核心竞争力达到一定水平后,企业才能通过一系列组合和整合形成自己不易被人模仿、替代和占有的独特战略资源,才能获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

按照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著述,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延展性。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向未来多种市场的潜在通道。核心竞争力犹如一个“技能源”,通过其发散作用,将能量不断扩展到最终产品上,从而为消费者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产品。如佳能公司利用其在光学镜片、成像技术和微重量控制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使其成功地进入了复印机、激光打印机、照相机、成像扫描仪,传真机等20多个市场领域。

二是价值性。核心竞争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企业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好处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竞争力。区别核心竞争力与非核心竞争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给用户的好处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之为核心竞争力,而它处理与经销商的能力就不是核心竞争力。

三是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就是竞争者难以模仿的,如果它是个别技术及生产技能的复杂组合,它将是不易掌握的。竞争对手可能获得构成核心竞争力

的一部分技术,但它会发现复制或多或少的内部协调及学习的综合模式更加困难。正因如此,传动系统确实是本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却不是福特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因此不易被人轻易占有、转移或模仿。任何企业都不能靠简单模仿其他企业而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应靠自身的不断学习、创造乃至在市场竞争中的磨练,才能建立和强化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自从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的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后,国外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学术流派与观点。他们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内涵的研究是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有学者将之归纳为整合观、网络观、协调观、组合观、知识载体观、元件一构架观、平台观、技术能力观等观点,当然这些观点是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的结果,各有侧重点和优缺点。

国外学者的学术论点相互渗透、相互印证,各自从不同侧面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阐释,每一种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似乎每一种观点都难以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给出精确的令人信服的界定。就连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的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论文中也没有给出一个前后一贯的定义式的说法。他们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协调性的整合能力,但在举例过程中却以核心技术指代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他们看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超越不同SBUS(战略事业单位)的产品技术能力,是对传统SBUS组织结构的一种反动。他们常常以简单的融合代替必要的逻辑,缺乏规范理论应有的论证严密性,因此只能称为是一种非正规的理论(杨浩、戴月明,2000)。丹麦学者尼古莱・福斯也有针对性地指出,“企业能力理论研究人员甚至在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不能取得一致意见,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相当成熟的……企业契约相比,仅仅是崭露头脚和刚刚起步。”

二、国内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主要论述

国内学者对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研究较早的应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研究员。其著作《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1999年),研究报告《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分析》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1999年)。他认为,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企业所具有的不可交易(不可竞争)和不可模仿的独特的优势因素,核心竞争力往往是难以直接比较和难以进行直接计量的。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否则就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但未必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力中最具长远的和决定性影响的内在因素,通常存在于竞争力的“知识”层面的最里层。核心竞争力的实质是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领导人做出重大决策、处理重大问题、进行组织沟通所具有的独特观念和技巧,并且能够转化为整个企业具有内在一致性的行为,成为企业生命体的核心元素或“全息基因”。也就是说,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仅仅是企业家个人的理念,而且是“企业的核心理念”。以“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核心,综合企业资源理论、能力理论、知识理论和创新理论的基本观点,方可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企业竞争力分析框架。见图2。

国内其他学者关于核心竞争力研究的主要成果,参见表2。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局限及其展望

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20世纪90年代新兴的企业理论和企业管理理论,虽然已经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它还存在许多缺陷,甚至于对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概念都存在着许多争议。

国内学者提出核心竞争力理论至少存在三种局限性:一是企业规模的局限,因为它是以某行业全球前列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二是市场背景的局限性,该理论来自和服务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三是行业的局限。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主要是在分析电子和机械制造行业企业基础之上而提炼核心竞争力理论的,从他们对核心竞争力下的定义和对事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他们对技术与核心产品的偏爱程度。实际上,不同的行业企业对其生产经营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要求,也表现出不同的市场特征,而且不同的行业企业致力于学习的领域和方向也不尽相同。以机械工程为主的行业可能重视生产与作业流程的改进,生物医学行业注重研发和创新,而金融行业则更加重视业务创新、风险控制。

实事求是地讲,核心竞争力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不仅有效地回答了同行业间不同企业的绩效差异,而且也解释了不同行业间的不同企业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但这一理论还不够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1)在经济学和企业管理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应建立一套由概念、命题和定理组成更为严密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在对核心竞争力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应该把核心竞争力作为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应用于更为广阔的管理领域中,如金融企业的管理。

(2)应把研究的重点逐渐转移到核心竞争力的操作层面,指导企业增强竞争优势。目前,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过多地放在了核心竞争力的性质与特征方面,对于更具现实意义的核心竞争力的诊断识别、培育、管理,及如何利用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等,均没有提出具有操作价值的方案。目前,稍有成就感的企业都声称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但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是根据现有核心竞争力理论来建立其竞争优势的。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6篇

2008年,始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降,冲击了我国部分依赖出口的产业,某些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这一现象提醒我们:一国某产业可能在某阶段具备产业竞争力,但面临外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一竞争力也可能会迅速消失。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保持产业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探索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内学者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启示,拓展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鲍永华(2005)概括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某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或者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李明中(2003)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产业所特有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特殊组织能量和素质。然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关键因素组成?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区域如何培育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还亟待理论探索。

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本文尝试定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区域产业以区域环境为基础,在该产业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产业文化上形成特有的关键因素的组合,使该产业能持续地在区域产业竞争中具备优势。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以区域环境为基础的,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二)产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上。是这三方面关键和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在发挥作用,它为该区域产业所特有,不易被模仿或学习:(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能使区域产业持续地具备竞争优势,而较少受到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区域通过产业环境的营造,不断培育和重组关键因素组合的过程。区域主体可结合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培育本地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机理

本文尝试构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图(如图)。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是在区域产业环境中培育和发展的。区域产业环境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产业组织结构、相关产业: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和生产要素,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应从区域产业环境人手,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的不同培育途径。

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来培育。产业创新系统包括创新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和评价系统。创新政策系统引导产业创新需求,规范并保障产业创新供给,提供并优化产业创新环境,加强和实现产业创新效果。创新技术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供给系统和核心部分。该系统要有能力对系统内产业技术的性质进行准确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扩散机制,不断培育系统接收相关技术的能力,畅通产业技术的流动渠道。在技术系统内建立并形成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保障技术供给系统的高效运行。创新环境主要包括贸易和研发活动所需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创新主体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文化环境。创新评价系统能对其他系统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价,为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区域可构建此四个子系统,促进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进而培育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的加工与创新,而产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把积累和储备以及加工与创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影响产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因素指标比较多,有生产设备配备水平、业务者技术熟练程度、资源调配能力和管理者管理水平等。区域可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相关产业建设等方面着重打造该能力。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 学习能力 竞争优势 知识资本

一、引言

激烈的竞争引发无限的挑战,不断的挑战得以持续的发展。从个人,企业到整个社会,竞争无处不在。竞争,令我们一生都在奋斗,为自己在茫茫人海中占有一席之地;竞争,使企业争分夺秒创造生产价值,只为立足于强势之林而不被淘汰。因为竞争,人类历史不断向更文明,更先进的方向发展。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处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

那么,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简单说来,即企业和企业家在适应、协调、驾驭外部环境过程中成功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能力,是企业某项业务运营的前提条件,是生存发展的基础,是进入竞争舞台的门票;竞争力则是企业在竞争舞台上脱颖而出、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不难看出,如何提高企业综合能力,提炼出自身的绝对优势,从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企业得以发展的关键。首先,应该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意识,其中,企业领导人具有强烈的核心竞争意识更能起到领头羊的作用。自上而下,使竞争意识根深蒂固。有了意识,掌握核心技术也至关重要,就像生命离不开水一样。几个甚至一个能使竞争对手难以超越的关键技术和能力是企业生存的源泉。

然而,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并非一成不变。世界500强企业中,有50%以上的企业都是学习型的。社会不断发展,核心竞争力也需要新陈代谢,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一个企业只有学会创新,不断学习,才能在发展的大浪中站稳脚跟。

二、战略发展分析

微软公司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企业,微软的创办人比尔•盖茨也是令人瞩目的企业领导人。毋庸置疑,微软能有今天的特殊成就,归功于比尔•盖茨独特的管理风格。而在这种独特的管理风格中,知识管理已成为微软的核心竞争力,并且使微软受益非浅,把知识资本当作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得以长期稳定地发展。创新是企业谋求生存的灵魂,也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像电脑软件这类产品,如果不能迅速的创新,就是死路一条。而创新的前提,就是获得最新最具体的知识,自然地,学习就成为企业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自1995年以来,微软的产品革新率就一直保持在71%以上,在2000年,产品的革新率达到了73%。微软强大的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自我淘汰机制占尽了先机,获得了滚滚而来的利润,大大提升了微软的品牌价值。当全球电脑用户不断更新换代时,微软不仅击败了IBM,还一跃成为纳斯达克股票交易市场的旗舰公司。这也体现了微软公司作为一个学习型企业,并把知识资本作为核心竞争力带来的价值性。

美国保洁(Procter&Gamble)公司(简称P&G)是世界上最大的日用消费品公司之一,其全球雇员超过11万,在全球70多个国家设有工厂及分公司,所经营的300多个品牌的产品畅销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宝洁公司很早就意识到技术先进性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的重要性。1890年,宝洁公司建立了一个分析实验室用于学习开发产品的各种技术。它是美国历史上由企业建立的最早的实验室之一。不难看出,自主的学习能力成为宝洁占领日用品消费市场的有力武器。

三、启示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马斯•弗里曼说到,全球化3.0版,世界从小缩成微小。企业的竞争探究到最深处,就是个人的竞争。一切适用于企业的竞争法则也同样适用于个人。因此,既然已经了解到,服务外包有利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现在正处于这个领域的我们,更应该学会涉及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勇于迎接挑战,提高综合素质,为未来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好充分的准备,为未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供优越的条件,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我想,这便是一个自我价值实现的漫长过程。

四、结束语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借以在市场竞争中取得并扩大优势的决定性力量。核心竞争力的表现形式与存在于人、组织、环境、资产、设备等不同载体中的核心能力不同。但学习能力是永不过时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学会终身学习,懂得与时俱进,便得以持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2]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8篇

1990年《哈佛商界评论》刊登了他们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这篇文章确立了核心竞争力在管理理论与实践上的地位。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通过管理整合形成的,相对于竞争对手能够更显著地实现顾客价值需求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动态能力,核心竞争力通常表现为企业以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为主导的一组能力体系的有机整合。

1.3 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特征

(1)价值性

从核心竞争力概念产生的逻辑关系上看,它是这一概念产生的根源。因此他不仅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标准,而且是衡量核心竞争力价值大小的尺度,符合市场需求的价值性是其根本特性。这是因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是通过市场检验来实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程度越高,为顾客创造的可感知价值越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价值性越大,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显著。

(2)独特性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独树一帜的,是不易也不能被行业内的其它企业所模仿。否则,它在竞争中就不具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主要是通过企业自身的不断学习、创新和磨练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企业个性,深深地打伤了企业的烙印,并根植和依附于整个企业系统。

(3)延展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为企业提供进入多个市场的潜在途径,核心竞争力是母体、是核心,有溢出效应,即具有能够为自身复制和模仿的特点。当基于单一产品或服务领域具有竞争优势时,能把这种竞争优势应用于多种产品和服务领域,它使企业能够不断的开发出新产品或服务以满足顾客需求,使企业具有旺盛的、持久发展的生命力。

(4)整合性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对资源和能力的高效和有机的整合,单独的任何一项资源或能力都不能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5)持久性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持久性依赖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持久性。企业必须拥有其他企业不易获得、仿效、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中长期发挥作用,使企业竞争优势相对不变或者进一步提高,才会带来企业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6)动态性

随着顾客需求、技术进步、企业资源、企业管理模式等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企业原有的核心竞争力可能变为一般竞争力。因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对的、动态的,是企业相对持久的竞争能力,其实企业核心竞争力更体现为一种持续创新、持续学习的能力,它要求企业在变化的环境中不断开发、维护已有的核心竞争力,擅长变更和培育新的核心竞争力[3]。

1.4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构成要素

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可以是企业的任何能力,但它们必须是“企业特有的,足以能胜过对手的”。如果企业的某一方面的能力强大到足以能胜过对手,或者难以被模仿(或模仿的代价很高)时,就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不论它是不是企业的职能领域的能力还是其他,但通常核心竞争力是几方面能力的有机整合。本文将重点介绍构成核心竞争力的以下几种要素:

(1)管理能力

首先是企业的战略管理能力,它是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是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统领。企业只有具备一个完善而科学的战略,并对它们随时组织实施、校正和管理,才能确保企业的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也只有这样的战略才能真正起到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全过程管理的统领作用。其次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以说是员工的技术专长、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层的领导能力和洞察能力、管理技巧和团队精神等企业特有知识的凝结,而人才正是这些知识的载体,充分发挥人才的这些能力,有赖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科学管理。再次是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的迅速沟通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持和更新尤为重要。信息系统的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更新和竞争优势的保持,而企业信息系统的状况取决于企业的信息管理能力。

(2)技术能力

技术能力是指企业开发和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是通过获得、选择、应用、改进技术以及长期的技术学习过程培育、建立的。技术能力不仅体现在新资本设备等有形资产上,而且也体现在员工技能和组织经验的积累上,技术能力是企业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企业技术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体系,它是企业自身特有的、不易为外界模仿的稀缺性技术资源的能力。围绕既成的核心技术体系,企业只需对现有的主导设计、核心生产技术等稍作变动,就可能推出新的产品与生产技术,就会有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问世。

(3)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指企业组织资源的能力,即企业配置资源与整合资源的综合能力。核心竞争力深深扎根于组织之中,必然依赖组织能力。具有组织能力优势的企业,能够将企业原本拥有的资源、知识和能力真正转化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长期的竞争优势。企业的组织能力越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就越灵活,相应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范围就越广,企业效率就越高,竞争优势也就越便于巩固。反之,如果企业缺乏足够的对资源进行协调和整合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就会被僵化的组织所窒息。

1.5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核心竞争力不仅是企业在本行业、本领域获得明显竞争优势的保障、而且还是企业开辟新领域、建立新的利润增长点,甚至是建立新的主导产业、实现战略重心转移、寻求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企业可以凭借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自己寻找一个既有可观利润又有独特性的市场,或创建一种独特的市场运作方式,从而避免陷入惨烈的市场竞争。

第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主要资源或资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企业所拥有的技能或所从事的业务得以体现。核心竞争力既是组织资本又是社会资本。对于作为核心竞争力与规则组合的企业而言,相对于产品间的竞争,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关注于技能和知识的获取上。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的无行资产对于培养员工的知识水平同样具有卓越的成效。

第二,竞争力决定企业经营范围的广度与深度。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决定了企业有效的战略活动领域,产生了企业特有的生命线。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在于把企业能够承担和进行内部处理的各种活动界定清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度和储备数量,决定了企业经营的纵深程度和横向多元化经营的广度。核心竞争力决定公司经营的业务和产品,强大核心竞争力可支持多种产品或业务,产品只是一个公司核心竞争力短期的外在表现。而核心竞争力更主要的作用是从企业的内部下手,对企业的内部资源进行整合。

第三,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和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市场位势的领先,而是具有比竞争对手能够更卓有成效地从事经营活动和满足顾客变化需求的核心竞争能力。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过程中,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发挥智力资本潜能并充分应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与行为。具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才决定了企业的效率差异,效率差异决定企业的收益差别。企业获取收益差别的时间是由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力的领先性和领先的时间所决定的。因此,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于企业来说才是获得长久竞争力的根本保障[4]。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9篇

1.一则广告必须向消费者"提出一个主张",必须让消费者明白,购买广告中的产品可以获得什么具体的利益;

2.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竞争对手做不到的或无法提供的,必须说出其独特之处,在品牌和说辞方面是独一无二的;

3.所强调的主张必须是强而有力的,必须聚焦在一个点上,集中打动、感动和吸引消费者来购买相应的产品。

从以上三点我们可以看出,该理论的长处是简单、明了地将商品的特性,即能够吸引消费者的地方集中说出来,并以此打动消费者。USP理论甫一推出,立即受到市场的追捧,在此理论指导下,最经典的广告案例是当年为"M&M巧克力"所做的产品广告,最后确定的广告语"只融在口,不融在手",鲜明地突出了产品与众不同的产品特性,使"M&M巧克力"的形象迅速深入人心,从而一跃成为该行业新秀。该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被注入新的理念,久经市场考验却历久弥新,在营销界经久不衰。

综观今天的电视收视市场,它与当年的商品销售市场颇有一定程度的相似。如今的电视市场上,大多数电视台均是以新闻为主打,综合其他各类节目,编排方式雷同严重。历史已经进入了个性时代,如何在众多相似的面孔中脱颖而出,凸显自身个性,树立频道良好形象,开发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

要打造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优势所在。寻找USP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我们不仅要对频道自身的人力、物力资源等进行客观的分析,而且还要对频道以往的发展历史、已有品牌形象等进行客观深入的分析。这是"提出一个什么样的主张"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各地的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拥有某些特长,不同地区间的电视媒体由于文化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以央视一套为例,由于它的地位特殊,信息来源广泛,往往是我国大政方针的主要窗口,其的新闻往往具有权威性,因此新闻的权威性可以说是该频道的核心优势。从近几年的发展历程看,央视一套一直在有意强化这个功能,陆续开播的几档新闻栏目都获得了良好的收视率。明确频道的核心竞争力,总体来说是一个分析、总结、归纳的过程,在现实的生活中,所进行的相关调查并不像前面进行的分析那么简单,往往需要考虑、分析更多更复杂的因素,进行大量的调查,分析大量的数据,这一步的成功与否,客观与否,直接关系着后来提出主张的正确性。所以我们一定要沉下心,客观准确地分析,为下面的决策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明确了频道的核心优势之后,就要进而提出频道"独特的收视主张"。在仔细分析、确定了自身的核心优势之后,我们就要对该优势进行进一步考证、整合。因为USP理论要求所提出的主张必须是"独特的",它必须是独一无二的,必须是竞争对手所无法做到的。电视媒体由于自身的特点,"独特主张"的提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在对诸多因素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例如整体行业现状、频道历史现状等等。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相关信息,并且认真加以思考,才能对播出环境、收视心理等等影响收视的众多因素有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认识,而不至于主观臆断,闭门造车,凭个人"拍脑门"办事。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的电视事业发展突飞猛进,但是同西方国家相比,我们毕竟还处于发展成长期,市场的空间还很大,只要按照科学规律办事,有开发价值的市场空隙还是很多的。因此,对于存在的众多市场空隙,结合频道自身实力等因素,我们提出的主张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多个。但不管几个,关键是这些主张能否得到市场的承认,这就需要我们进行下一步的评估工作。

对这种核心优势进行系统的评估,具体是考察"独特的收视主张"是否是强有力的,能否达到吸引观众的主动收看的目的。无论主张是否新颖,只要能够抓住观众眼睛的主张就是好主张。进行评估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总体收视市场现状如何,该主张是否属于市场空隙,如果不属于市场空隙,通过后期营销策划,能否超过领先者;

2.该主张能否真正满足观众的收视需求,是否顺应了目标受众的收视习惯;

3.该主张能否支撑起频道的发展,有效受众量是否过小,只有具有相当规模的有效受众量,才具有开发价值,才能充分显现出频道的宣传功能和产业功能;

4.该主张是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要具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以长期、稳定回报为最终的目的;

5. 如果存在多个主张,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留最具吸引力的主张。

核心竞争力理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渊源局限性研究展望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渊源

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孕育过程,它是与经济学研究和企业能力理论研究联系在一起的。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能力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企业内部分工的性质和程度是限制规模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进而决定了企业规模成长的界限。大卫•李嘉图1817年在《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中指出,组织特定的资产、技巧和能力对分工效率影响很大。论文百事通在此基础上,192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创立了“企业内在成长论”,指出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存在着“差异分工”,这种分工与其各自的知识和技能相关,这种知识和技能可以被看作是企业的能力。“企业内在成长论”可以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雏形。

20世纪50年代末,菲利普•塞斯内克(P•Selznick,1957年)在《行政管理中的领导艺术》一书中指出,一个组织的发展历史造就它具有“特殊的缺陷和能力”,并用独特的竞争力表示企业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做得较好之处。随后,林内德和安德鲁也分别得出结论:拥有独特竞争力的组织有望获得更高的经济绩效。

1959年,潘罗斯发表其经典著作《企业增长理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向企业内部的资源。潘罗斯将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按照她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生产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能力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她所说的从经验中产生的知识是独特的,也即后来被概念化的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受潘罗斯的启发,第一个提出“企业能力”概念的经济学家是理查德森(Richardson,1972)。他在《工业组织》一文中,使用“能力”(capabilities)概念来指企业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企业史学家钱德勒对现代大企业诞生、发展和变化的研究支持了能力演进的理论(Chandler,1992)。他早期在对美国组织结构演变的研究中(Chandler,1962)提出了与潘罗斯相似的分析框架。而在他后来出版的《规模与范围:工业资本主义的动力》(Chandler,1990)一书中,则使用“组织能力”这一中心概念对现代大企业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比较研究。他指出,向管理型大企业过渡创造了组织能力的基础,由此发展起来的组织能力是企业、工业甚至国民经济持续竞争优势和持续经济扩张的动力,决定了企业和国家的兴衰。

尼尔森和温特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NelsonandWinter,1982)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关于企业能力和行为的演化理论。为了理解企业的知识存在于什么地方,企业的能力如何发展变化,以及企业怎样改进寻求利润的方法,他们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由组织惯例所构成的层级结构(ahierarchyoforganizationalroutines)。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核心竞争力理论得到空前的发展。普拉哈拉德和哈默的《企业的核心能力》一文的发表,标志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也称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整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这是一种基于技术观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此外,众多学者从自身的研究角度出发,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形成了关于核心竞争力的不同理论。以巴顿(DorothyLeonardBarton)为代表的基于知识观的核心竞争力,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具有企业特性的、不易外泄的企业专有知识和信息。以克里斯汀•奥利佛(ChristineOliver)为代表的基于资源观的核心竞争力,强调资源和能力对企业获得高额利润回报和持续竞争优势的作用。以库姆斯(Coombs)为代表的基于组织和系统观的核心竞争力,主张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的管理系统、目标和价值系统、结构系统、社会心理系统的有机结合。以拉法(Raffa)和佐罗(Zollo)为代表的基于文化观的核心竞争力,指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积累蕴藏在企业的文化中,渗透在整个组织中,它是技术核心能力、组织核心能力和文化核心能力的有机结合,不可能在企业里分散开来加以定位。

由此可见,核心竞争力理论尚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目前学术界尚未形成集体认同的分析框架,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该理论还没有形成严密的体系。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局限性

在20世纪90年代中,全球的企业经营环境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也没有发生革命性的政治事件,行业的惯性和渐进性的管理变革应不会在短时期内使之发生如此戏剧性的变化。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核心竞争力理论自身具有局限性。

(一)核心竞争力理论隐含技术发展的线性假定

普拉哈拉德和哈默认为,企业通过对现有技术的强化,能够保证企业持续地拥有技术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一判断显然是建立在技术的线性发展假定之上的。即认为核心技术的发展是渐进的,后面的成果是前面成果的延续和进步,不存在技术的突变和间断。但是纵观技术发展史,技术发展的总体轨迹是非线性的,线性特点仅仅是阶段性和局部性的。

技术的发展只是在其走向完善的过程中是线性的。而那些真正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其发展轨迹往往是跳跃性的和间断性的。技术发展的这一特点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所倡导的发展战略难以成立。企业依靠对现有技术上的强化和领先,并不足以保证企业一直领先,新进入某一业务领域的企业,完全有可能利用技术的革命性变化,超越产业内现有的巨人,实现超常规的跨跃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竞争优势

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比较竞争优势只是企业活动在某一方面、某一领域的竞争能力,是一种相对的、短期的竞争优势。而核心竞争力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和较高的稳定性,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稳定的超额利润。因而,比较竞争优势不是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早在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就在其经典巨著《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中,对这种只重长期、轻视短期的做法给予猛烈抨击,他有一句名言:从长期看,我们都趋向死亡。纵观全球市场可以发现,许多成功企业都是在一个虚拟的长期曲线下做连续的短期最优化经营。可以说,企业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短期竞争。比较优势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国内著名经济学家樊纲在《比较优势也是竞争力》一文中指出,竞争包括“生产要素”和“比较优势”两方面的内容。竞争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比较优势的展示过程,尤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生产要素中的劳动力和资本流动性日益增强,导致这些要素成本在各地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从而使得比较优势的作用更加凸显。从这种意义上讲,如果核心竞争力理论否定比较优势,就相当于否定竞争力本身。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忽视核心能力培育的外部因素

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其它企业理论相比,更为关注企业自身素质的提升,认为企业的成长不是靠外在的力量,而是靠精心编织“组织中的累积性学识”,很少或几乎没有将目光投向企业外部去寻求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外部环境似乎是已知的固定因素因而被舍弃了,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正是核心竞争力的生命力所在。

有代表性的情形通常是,信服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决策者们完全陷于“内省型”的思维模式中,完全依靠自身的核心能力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而不是追求其他的新事物以抓住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增长机会。因为忽视外部环境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以产品特征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理论,会引导企业以“完全是理性的,且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的方式自然地做出不利于企业成长的决策。实际上,核心竞争力远非仅仅是做自认为擅长的事情,而是要做消费者看重的事情。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竞争基础改变时,要保持竞争优势必然要求企业具有学习新事物的决心和能力,反之,无视外部环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的影响,过分专注于组织内部的精耕细作,会形成“过剩的竞争优势”。

有学者指出,日本企业之所以竞争力衰退,并不是因为背离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倡导的原则,而是过分拘泥于这些原则。例如,20世纪90年代数字技术取代模拟技术,成为了核心技术,所以日本20世纪80年代在模拟技术的领先地位,丝毫无助于它在数字领域的竞争,反而起了阻碍作用,并最终导致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企业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动态地审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这是企业寻求未来利润增长点的关键。

(四)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

根据该理论,核心竞争力不是指单纯的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的生产规模,甚至不是指营销渠道、商业模式、物质资源、企业文化、管理水平等。通常认为应把核心竞争力视为一种合力,它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其中有某一两项因素比较突出,它们构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部分。那么,企业该选择哪方面因素去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呢?选择的标准又是什么?该理论并未对此展开深入的探讨。同时,是不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具有核心竞争力?该理论对此也未作出回答。它不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中小企业并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仍然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并求得了发展;它也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却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独领。在解释企业长期竞争优势源泉的时候,它没有给出可行的识别核心竞争力的方法,也没有对如何积累和使用核心竞争力进行有效管理提供操作性的途径。概念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模糊性,使得核心竞争力理论缺乏广泛的解释力,从而限制了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

三、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展望

(一)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无论从哪个角度界定核心竞争力,首先必须明确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什么?从其根源着手,确定什么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的研究对核心竞争力形成机制的认识是不明确的,对核心竞争力的来源,普遍具有明显的事后追溯的特性。凯恩斯曾经说过“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消费的主体是顾客,可见顾客的需求是企业经济活动的源泉,培育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更多的顾客价值。基于顾客价值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就是要以顾客为中心,通过考察向顾客传递价值的过程和环节,来寻求企业的竞争优势。顾客价值的研究视角,包括五个基本方面:研究顾客需求、分析和评价自身的能力、确定提供给顾客的价值包、选择高效迅捷的渠道传递价值包、信息的回收反馈。只有基于顾客价值,企业的思维模式才能从关注自身的“内省”型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消费需求的“外审”型,才能避免由于忽视外部因素而陷入“竞争优势过剩”的误区,也才能抓住市场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基于相对优势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相对优势是指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具有超越竞争对手且能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竞争优势。基于相对优势的核心竞争力研究有两方面特征:一是相对优势的立足点是顾客价值和市场环境,其参照系是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二是相对优势认为,有效益、有市场的竞争力才是企业所需要的竞争力,因而更加重视考察企业成本。相对竞争优势的分析框架是从市场需求入手,通过对自身和对手竞争优势的评估及成本考察,寻求企业相对竞争优势的领域,抓住研发、设计、生产、营销、服务等企业价值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突出环节,集中优势资源重点培育企业的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从而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和战胜竞争对手。从追求绝对优势转移到追求相对优势,企业才能从关注自身转向关注竞争对手和顾客,才能使核心竞争力满足企业最大化的利益要求,企业也才能够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发展和完善自己。

(三)基于量化分析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由于学术界和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的内涵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所以核心竞争力的评估、构建和应用,至今为止缺乏一种微观的理论基础和应用的实证基础。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现有的研究成果中,抽象的理论的研究太多,而操作层面的研究太少,造成大量企业在实践上无所适从。长久的经济绩效能够量化企业的竞争优势,它是论证一个企业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可见单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片面的,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必要进行方法上的创新,可以借鉴新的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的同时引入定量的模型分析;同时,这种量化的研究方法还可以为企业的战略管理开发工具提供新的思维。

(四)基于学科综合的角度研究核心竞争力

国内有学者指出,如果对核心竞争力追根求源,就会一直追溯到能力、知识、创新、学习等心理和文化的因素,而在现有的分析框架中,这些因素是很难纳入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研究范围的,因此,在回答是什么因素最终决定了企业的持久竞争力这个问题上,主流经济学特别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力是有限的。

经济学的前提是理性人假设,但人在经济学上的理性主义行为是以基于社会学和心理学所观察和研究的非理为条件的,所以企业行为实际上也是有限理性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企业核心理念的认识和描述,必然涉及对企业以及构成企业实体的个人实际行为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对竞争力的研究就具有超经济学的跨学科性质。因此,今后对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一定会出现学科综合的趋势,会涉及到更多学科的理论,比如心理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等,使其他学科与经济学相融合,探寻理念、价值、文化、伦理等心理层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虞群娥,蒙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评述及展望[J].财经论丛,2004(7)

2.郑昭,刘巨钦.核心竞争理论的缺陷与改进补充[J].企业活力,2001(6)

上一篇:建筑工程网络教育范文 下一篇:急救技术培训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