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教育范文

时间:2023-06-12 11:07:27

公立教育

公立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贺拉斯・曼;公立教育;公立学校运动

一、贺拉斯・曼的生平

贺拉斯・曼生于1796年麻萨诸塞州的清教徒家庭,从小家境贫寒,1819年毕业于布朗大学。1837年,贺拉斯・曼当选州教育委员会第一秘书,开始坚定的发展教育事业,在他推行教育的过程中,他克服了重重困难,使民众重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程度,并且用拥护教育委员会。

贺拉斯・曼在担任麻萨诸塞州的十二年里,社会公众从最初的变成了开始感兴趣,公立学校的物质条件和师资力量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他所建立的公立教育体制和公立学校为美国的公立教育的推广提供了范本。即使是在他卸任教育委员会秘书之后,他仍然不忘记推行公立教育。他将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由于他对公立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人民称他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二、普及教育思想

贺拉斯・曼认为必须要靠教育提升公民的素|和道德,其教育思想就是用教育来改造社会,普及公立教育和设立公立学校是实现他教育理想的途径。普及教育能够使人具有更多的学问和道德,有利于保持政权的稳定和民主政治,只有通过普及教育才能巩固共和政体,国家才有希望。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使社会秩序更加安定。对于美国这种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而言,普及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普及教育还能够发展民众的智力,从而提高生产力,既能提高个人的经济水平,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如他的《第五份年度报告》中所说:“教育不仅是道德的革新者和智力的增殖者,而且也是物质财富最多的母体。它不仅是积累财富最正当和最高尚的手段,而且也是最可靠的方法。”

三、设立公立学校

贺拉斯・曼认为,培养有知识有道德的公民的任务需要国家来承担,由于这种学校是极为广泛的设立而且是由国家援助设立,所以应该叫做公立学校。他呼吁麻萨诸塞州所有4到16岁的儿童都应该到公立学校学习,不论政治、经济、宗教和性别,公立学校也应该是免费的,这样才能保障最贫困的家庭的子女也能入学,如果一个儿童到了入学年龄还没有入学,或者入学后辍学,那么他的父母就应该按照法律追究失职的责任。

作为普及教育的公立学校应当是中立的,不应该收到政治、宗教、经济、种族的影响的。贺拉斯・曼认为学校应该是不受任何教派冲突影响的净土,不应该介入教派的纷争中。在这过程中,贺拉斯・曼受到了教会人士的阻力,但是贺拉斯・曼坚定的捍卫公立学校的自主性,坚决反对教派对学校的控制,保护了公立学校运动的成果。

在教育管理问题上,贺拉斯・曼主张不仅由教育工作者管理学校,还主张公众一起参与学校管理,学校建立一个委员会,委员会里既有教师,还有学生家长及立法机关和校外人士的代表,委员会定期检查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通过吸引校外人士参与管理学校的方式,有利的调动了公众支持学校的积极性的同时,又是非常合理的。

从担任州教育委员会秘书起。贺拉斯・曼就一直在努力改善公立学校的物质条件和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他向公众募捐、向州政府要求教育经费,在他的努力下修建了许多新的校舍,并且提出在每一个学区建一所图书馆。在教学内容上,贺拉斯・曼认识到原有的传统读、写课已经不足以满足资本主义工业化对公民提出的要求,他制定了各种实用课程,如阅读、写作、算术、历史、地理、公民道德及人体生理学等。不仅如此,他还特别重视体育。

四、贺拉斯・曼的影响

贺拉斯・曼在他担任麻萨诸塞州教育委员会秘书的十二年,正是公众教育发生巨大变化的十二年。一开始的时候,公众普遍认为教育是个人的事,国家不用插手,要改变这种陈旧思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他未曾放弃,他用他的热情向公众解释普及公立教育的重要性。他在任期间,麻萨诸塞州的教育经费增加了一倍,公立学校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后来美国的公立教育体制的推广提供了良好借鉴和思想基础,麻萨诸塞州的公立学校也成为了其他地区甚至美国参考和学习的典范。

贺拉斯・曼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19世纪美国的公立学校运动指明了方向,初步奠定了公立学校制度的基础,促进了美国公立教育的发展,正因如此,他被称为“美国公立学校之父”。

参考文献:

[1]滕大春.《美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滕大春.《外国教育通史(第三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

[3]赵祥麟.《外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公立教育范文第2篇

既然公立教育并不要求毕业生成为金字塔顶端的人,那么,这个社会必须能够保障公立教育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以后能够有一个过得去的生活。由于美国的公立教育是真正“公立”的,也就是,一个地区的公立教育政策基本是由全民投票选出来的“校董事会”决定的,因此,公立教育该如何走基本就是处于金字塔下层大多数的人说了算。在保障金字塔下层的人过的生活不会太差这方面,美国一直都做得非常好。比如,美国的汽车工人每小时的工资达到147美元;美国修车的工人每小时工资平均80到100美元;在旧金山市政府扫地的清洁工,属于政府公务员,年薪几乎达到十万美元,假如加班的话,会达到15万美元左右。这跟药剂师和家庭医生的年收入几乎一样了。美国修冷气的工人、建筑工人、木工,年薪都比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年薪要高。

当然,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精英,他们的工资更高。我有个学生,在斯坦福大学拿到了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航天宇航局的高级工程师,负责外星探索,年薪60万美元。问题是,当拉斯维加斯的荷官,年薪五万也能够轻松地以十几万美元在当地买到一套全新的二百多平方米的别墅的时候,是否非要拿个名校博士,到最尖端的前沿工作,去拿个年薪60万,就是见仁见智的想法了。

在这个框架之下,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美国的公立教育经常在改革,经常在折腾老师、学生,任何新“理论”,新“做法”,都能随着政治气候一波波地像海浪般冲击着公立教育,公立学校的学生一直在被实验中。美国公立教育从来没有承认过“教育改革取得重大胜利”,总是有不足,总是需要更多的拨款,继续实验,继续探索,而基本没有任何政客或者大众代表对此提出过任何异议。

然而,少数“精英”公立学校,以及所有的私立学校,基本就没有进行过任何新“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实验。因为在统治阶层的精英们都知道,对金字塔底层的人如何糊弄,都没有关系,因为根本就不会影响到金字塔顶尖的阶层。诸如纽约的斯岱文森高中、布朗士科学高中、旧金山的洛威尔高中这样的美国精英公立高中的学生所达到的学术成就,仍然是全球大部分国家的高中生无法望其项背的。而那些著名的教会私立高中,也不是随便收学生一年两三万美金学费的,他们担负着把医生的儿子送进医学院,把律师的女儿送进法学院,把财团董事长的儿女送进哈佛商学院的重任。

正当美国公立学校的数学教育几乎彻底毁掉两三代公立学校学生的同时,美国出现了戴尔、苹果、谷歌和facebook。一大批创造硅谷奇迹的亿万富豪神童,在三十岁以前就创立了世界知名高科技品牌。他们之中,不少人是出自“一塌糊涂”的公立学校,这又作何解释呢?

原来,虽然美国公立教育的哲学传统上基本放弃培养所有学生成为金字塔顶端精英的做法,但是,却有一套完整的系统,确保学生中真正的天才和精英不被埋没!

从小学开始,美国公立教育就通过智力测验和标准考试,通过二次评分法,找出人群中的精英,冠以“天资聪颖”的头衔,加以特别培养。比如,根据他们的特长,安排特别的课程给他们上。到了高中,更加把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课程下放到高中,以“大学先修课”的名义,提供给天才和精英学习。

要这样做,就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育系统,而一定要使用学分制,为高中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潜质选课提供最大的自由度。

但是,使用学分制,对教师的要求相当高,这方面,中国目前的教育制度和师范培养制度还很难跟美国相比。由于美国的硕士学位大部分只需要读一年,而且可以在职进修,因此,超过70%的美国中学教师都拥有硕士学位。另外,因为大学教师跟中学教师的工作量和工资相比的话,并没有太突出的差别,因此,不少有资格在大学教书,拥有博士学位的人,都很安心地在中学任教。于是,即使是一间普普通通的并不太有名气的普通公立高中,能开出来的选修课至少有几十门,有名的高中甚至能开出上百门选修课,跟一所大学开的课程数差不了多少。能开这么多门选修课,一个原因是教师水平高,另一个原因就是美国没有大家都必须参加的高考。

除了使用学分制,下放大学课程到高中让天才精英学生提前选修以外,美国的大学、研究机构,政府机关和社会上的商业机构,非常注重跟公立学校建立伙伴关系。

比如,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素质教育”里面有一样东西,是美国的老师在小学就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探索”、“构建”,写小论文等。而美国的公立图书馆就专门有帮助学生和老师找资料,提供研究帮助的图书馆员。而美国小学生几分钟就能申请一张公立图书馆借书证,不仅可以借到本市所有图书馆的图书,还可以借到全美所有图书馆的书籍资料。在偏远一点的地区,公立图书馆甚至定期开一辆大车,叫流动图书馆车,巡回到各学校,送书上门,送图书馆员上门。

美国的动物园也有类似的流动动物园车,把动物带到学校,给学生讲解,供学生研究。有一次,我给学生做一个澳洲动物的探究项目,因为动物园澳洲动物不多,我就给流动动物园车项目写了个申请,安排好时间。结果,在一个月后,动物园从加州各地的动物园按照我的要求调来了一批比较少见的澳洲特有的有袋类动物,包括鼠袋鼠、树袋熊、袋兔、袋熊、袋獾、袋狐、袋小鼠和袋飺这些平常在动物园很难见到的澳洲有袋类,开着流动动物园车来到学校,让我的学生亲眼看,亲手摸。像这样的服务,都是完全免费的,是公立动物园、图书馆、博物馆提供给公立学校的服务之一。

商业机构跟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就更广泛了。比如美国银行、大通银行、花旗银行,就提供资金在我们高中设立特别的课程,让我们的学生选修金融方面的课程,还提供暑期和课后带薪实习机会给我们的学生。微软公司也出资开设课程,让有兴趣的学生通过学习微软课程拿到微软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和办公室软件资格认证。美国国会有特别的“青少年认识政府运作”项目,每年出资让经过选拔的高中生到国会当议员实习助理,实地了解政府部门的运作;同时,也出资让有兴趣的高中生在学习《美国政治》课的时候,到首都国会山庄旅行,实地调研国会是如何运作的。大学、医院,都有专门的部门负责跟中学建立伙伴关系,免费提供机会给中学的教师和学生参加相关的研究,甚至让天才学生跟着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一起上课,做项目,参加国际比赛。

这种制度上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决定了美国的天才和精英学生不仅在起步上比中国学生要早(加州所有被定为“天才学生”的人,在小学二年级开始学校就会通知家长。有些州甚至更早。),而且从一开始就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周到的照顾和极为专业的培养:不仅有社会上各种商业或者科研伙伴关系带来的照顾,而且,还在课程方面(比如大学先修课;小学的资优生课)给予特殊培养,甚至,各个州或者城市,都有专门为这些精英建立的“重点学校”—— 学生要通过考试,凭成绩入学的学校(比如美国著名的斯岱文森高中、旧金山湾区著名的洛威尔高中等),保证他们得到最能发挥他们聪颖天资的教育。

公立教育范文第3篇

笔者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攻读教育学博士,接触了大量本地的教师、学生、社区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局工作人员,并且笔者的博士论文研究方向是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中国学生在高中的经历,因此,对加拿大教育体系有着多方位的了解。由于加拿大一共有十个省三个区域,各个省都有自己的教育部,教育体系也稍有不同,笔者以安大略省(以下简称安省)为例,对加拿大公立义务教育做一个基本的介绍。

加拿大义务教育和中国义务教育体制有所不同,本文主要介绍了加拿大12年公立学校义务教育(以下简称公立义务教育)的基本架构,以及一些与中国义务教育存在不同的地方,以供有意研究加拿大中小学教育的教师、学者和希望将来出国留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参考。

基本制度:12年免费义务教育

加拿大实行12年的免费义务教育,公民和永久居民的子女都可享受免费教育,此外拥有合法签证的非加拿大公民或非永久居民的子女也可以享受免费教育,例如拥有工作签证或者留学人员的子女等。唯一与公民和永久居民不同的是,后者需要每年在指定时间到当地教育部门证明自己仍然拥有合法留在加拿大的签证,以证明自己子女可以继续留在加拿大接受免费义务教育。12年义务教育期间,父母基本不需要缴纳任何教育费用,但在参加学校或者教育局开设的课外项目时需要缴纳少量费用,例如母语课程、象棋等。有的学校每学年会组织外出旅游活动,费用也由父母自行支付。

加拿大12年公立义务教育中,小学6年、初中2年、高中4年,即6-2-4体制。安省大概有4000多所公立小学,850所初中、高中。小学称Junior Public School,初中为Senior Public School,高中为Collegiate。部分学校含有小学和初中,称作Junior and Senior Public School。在此类学校读书的学生可以从小学一直读到初中(八年级)毕业。有些学校仅设小学部,六年级毕业后则需要转到设有初中部的学校。安省高中部从九年级至十二年级。

加拿大公立义务教育采取就近入学原则,即根据学生居住小区就近入学。学校对学生家庭在小区是租房还是买房没有要求,父母或者监护人只需出示居住证明即可入学,例如带有居住地址的银行对账单、租房证明或水电账单等。有的学校因为要求入学的学生比较多,学校则希望家长出示3个月以上的含有居住地址的账单,而大部分学校只要求1个月前的账单。公立学校没有入学考试,按照学生的年龄分配年级。对于刚从其他国家来的学生,学校会要求出示注射免疫针证明。对于母语不是英语的学生,如果英语程度不够,小学、初中的学校大部分都设有特别的英语课程(ESL),以帮助学生尽快克服语言障碍,而高中有的学校就没有开设特殊英语课程。就读特别英语课程(ESL)期间,学生可以跟同学一起上其他的课程,如数学、科学、音乐等。

课程类别:多元文化的包容性

加拿大是英语和法语为官方语言的双语国家。加拿大的学校大致分为英语为主、法语为主和宗教类学校。在英语为主的省份,学校都开设有法语为第二语言的课程。安省作为英语为主流语言的省份之一,大部分学校的教学都以英语为主,法语作为一门第二语言课程开设。但是,在安省有425所只用法语教学的中小学,此类法语学校对于学生的招收与英语学校不同。为了保护法语的文化和语言,只有在魁北克法语区居住过相当一段时间,或者父母一方来自法语地区(国家)的学生才能就读该类学校。对于不满足以上两项条件的孩子,家长需要向学校的一个专门委员会提出申请,经过学校评估申请者家庭是否能够保持传统法语文化和语言后才决定是否录取。宗教类学校以某种宗教为主,将宗教活动融入日常教学中。这类学校原则上要求学生和教职人员都信仰该类宗教,但是也招收和聘用少量不信仰的学生和老师。

加拿大公立义务教育没有一个全国的标准,各个省都有自己的教育部,设定自己的教育政策。虽然每个省都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但是没有统一规定教材。安省教育局列了一些建议阅读书目供学校、各科目教师和家长选择。同时,各个省对高中毕业要求也不尽相同。以安大略省为例,高中毕业生需要完成18个必选学分,12分选修课学分,40小时社区义工服务,以及通过省级统一的十年级数学和英语考试。

由于加拿大长期实行的移民政策,加拿大成为一个种族多元化的国家。据2001年加拿大国家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加拿大有超过100种语言在使用,每5个加拿大人中有1个是在加拿大以外的国家出生的人。因此,即使在同一座城市,例如多伦多,因为各个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语言背景差异,学生群体也会非常不同,导致各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校文化截然不同。有的社区可能大多数是非洲索马里难民,有的社区是东欧移民,有的社区为东亚移民,也有的社区是英国早期移民为主等。如此迥异的社会经济、文化、语言背景导致学校必须在日常教学、课程选用和测试上各有偏重。有的学校教学重点倾向于帮助学生学会基本技能,辅助学生毕业以后有基本的阅读、写作等技能。有些学校因为坐落在富裕的中产阶级社区,学校倾向于辅助学生成为领导者和创新者。于是,大多数中国移民登陆以后,为了孩子教育和未来发展需要,会选择一些中产社区购房以保证孩子进入理想学校,实现家长的教育目标。

加拿大的公立义务教育除了提供为大多数学生设计的普通教学课程以外,也有一些特别的教学课程给不同的学生:特殊教育(含天才课程和学习障碍课程)以及特长班课程。特殊教育(Special Education)包含了两类:一个是针对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另一个是针对智力过人的学生。由于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提供特殊教育课程,因此,无论是有学习障碍还是智力过人的学生,都要通过专门人员测试证实之后,根据学生家庭住址安排就近入学。特长班课程一般从高中九年级开始,为一些希望进入大学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做准备。要加入此类课程的学生需要参加特别的甄选考试,主要考试科目为数学、科学和英语。

加拿大的高中主要分两个类别:学术类和职业类。学术类学生在高中毕业后可以上大学,而职业类学生毕业后直接就业。有的高中只设学术类,有的高中只设职业类,而部分高中两个类别都有。学术类除了一般的常见课程以外,少量学校还设有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或者大学预修课程AP(Advanced Placement),或者一些专门为大学某专业设置的课程,例如为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课程TOPS(Talented Offerings in the Programmes of Sciences,科学资优课程)等。通常IB课程和这些专门课程需要申请者在八年级或九年级即将毕业时参加专门的筛选考试,考试项目为数学、科学和英语,此类考试竞争非常激烈。

教育特色:一切都是为了孩子的发展

与中国相比,加拿大的公立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1 教师资源分配。相对于加拿大的私立学校而言,公立学校的教师只有持有相关资质证书才能上岗教书。没有相关证书,即使有更高学历也不能上岗教书。例如,获得博士学位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幼儿园教师,如果想要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的人需要拥有相关的资格证明。与国内每位教师只教一门课程相比,加拿大的教师往往一个人兼任几门课程。例如,一位数学教师可能兼任体育教师,法语教师也是历史教师等。教师被教育局录取后按需分配到所需学校,这与中国相比,加拿大教育局对教师资源分配、校长轮换以及学校项目运作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拿大的公立学校几乎没有全国性的统一考试。以安省为例,除了三年级、六年级和十年级各有一次省级数学、英语统一考试(EQAO)以外,平时的成绩都是以教师形成性评价为主,没有所谓的期中或期末考试。由于此类评价着重考查学生在学校的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合作精神等),因此会出现有的学生在一所学校一直都是高分,可是转入另一所学校后反而成为一般的学生。于是,有的家长宁愿孩子留在一所一般学校,得到比较好的教师评价,因为这样更能进入理想的大学。

2 社区、家长与学校的关系。加拿大的每所学校都有一个或几个由家长组成的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负责与学校沟通和监督学校教学活动。家长委员会设有会长、副会长和秘书。委员会定期开会,并欢迎所有的家长都参加。学校校长等领导和教师也会被要求参加该会议,听取家长意见,必要时做出一定的解释和协商。会议涉及的内容广泛,但主要以学校教育和学生为主,例如学生作业问题、班级调整、学校的外出郊游计划等。家长委员会需要定期向每位学生家长通报会议内容和相关协商结果。有的学校因为部分年级学生人数不足,设置混合班,把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设成一个班上课。对于混合班制,家长看法不一。曾经有一所学校尝试三个年级混合班制,该计划被家长强烈抗议而终止。

家长委员会还经常在学校和社区组织义卖募捐活动,为学校活动筹款。例如,安省大部分学校在六、七年级时会组织一次魁北克旅游,有的低收入家庭无法承受这个费用,于是家长委员会组织一些义卖募捐活动为需要的学生筹款。学校跟家长和社区互动频繁。学校的场所也常常无偿借给社区做一些社区讲座和活动,例如社区义工借学校场所为家长开设紧急救助课程等。

3 家庭作业。加拿大公立学校不主张布置太多家庭作业,而加拿大父母对学生家庭作业也是态度迥异。同时,各个省份对不同年级学生家庭作业量有一定的要求。安省学生平均每天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是40分钟,有的省份学生花在家庭作业上的时间大约是33分钟。由于有些家庭安排有大量课外体育活动,家长很不希望学校布置太多家庭作业。因此,大部分的学校在高中以前很少布置家庭作业,寒暑假和法定假日学生几乎没有家庭作业。

4 家长会。加拿大每学期有一次家长会。在开家长会之前,学生的成绩报告单已经由孩子带回家。在安省,成绩报告单的写法和用词,教育局有严格的规定,教师也受过专门的训练,以保证成绩报告单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很多移民家长因为不熟悉西方文化和英语的表达习惯,不能读出成绩报告单中委婉提出的孩子需要进步的空间,误认为教师只是在一味表扬自己孩子。

公立教育范文第4篇

【关 键 词】等待超人;美国;公立学校;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5)03-0167-02

美国科技水平遥遥领先于世界水平,在教育方面,高等教育占据了重要地位,培养出了像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天才,此外,美国还是获诺贝尔奖最多的国家,在留学生数量方面,美国也远远超过其它国家。在“一考定终身”的教育体制下,中国学生向往美国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但《等待超人》这样一部纪录片打破了国人对美国教育的幻想,美国不再是教育的天堂。影片选用采访的形式记录了五个小孩以及他们父母对于学校的看法,通过对公立学校最高负责人米歇尔・瑞以及比尔・盖茨等名人的访谈,揭露了美国公立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抨击公立学校成效不彰,为有心向学而得不到鼓舞最终消失在辍学洪流里的学生感到惋惜。

从1989年《美国2061计划》到如今的《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美国基础教育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革,但仍然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教师水平低、校园暴力不断、性观念迷乱等。此外,美国公立学校教育也处境艰难。据美国教育部的报告,美国超过5530万中小学生在13266所学校上学,其中公立中小学有98916所。在这些学生当中,660万是身患残障的学生(2008年);1090万学生只有有限英语水平,270万是英语困难学生(2008年);而且公立中小学拥有8%的辍学率(2008年)和49%的阅读不达标的四年级学生(2009年)。①影片开头,用“四块饼干吃掉两块是吃掉了50%”这样的难题直奔主题――“我们的公立教育是令人担忧的”,接着,在一次全国统一测试中,华盛顿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有熟练的计算和阅读能力,美国公立学校的教育是令人担忧的。笔者将结合纪录片《等待超人》着手分析美国公立学校教育症结所在。

一、政府干预过多

美国学校分为公立和私立两种,公立学校的办学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支持,而私立学校的办学经费来自于学生的学费、私人捐款以及基金会的部分赞助等多种非公共渠道。在政府政策的保护下,公立学校已拥有相当稳固的地位,但长期以来政府对公立学校经费采取“大包大揽”的态度,使得学校缺乏外部竞争,造成了学校内部管理上的僵化、刻板、低效,学校教育质量也由此降低,很多人放弃了公立学校,转而选择私立学校,但对于弱势群体、低收入家庭来说,昂贵的学费使他们与优质的教育资源失之交臂。因为在私立学校,教学环境好,学生的素质高,加之教师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管理工作,所以更多的家长想让小孩进私立学校。此外,私立学校为吸引更多生源,必然会想方设法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使学生家长相信在私立学校的教育投入是有价值的投资。

二、教师素质低下

对于美国公立教育的滑坡现象,影片把矛头指向了低素质的教师。在影片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老师竟然通过阅读报纸打发上课的时间,对于学生闲聊打闹的行为,视而不见。一位教育官员炒掉了渎职的教师,但一年之后却不得不补齐欠薪把他们重新聘请回来。”在美国,不管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只有连续工作满2-3年,教师就可获得终身制,正如影片中提到“只要喘两年气儿,就能获得教师终身制,永不开除”,教师素质低下的一部分原因归结于教师终身制。教师终身制的实行,使得教师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竞争意识,加之,教师的薪资水平只与学历有关,而与教学业绩无关,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效率自然低下,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平平。其实教育家们也曾试图进行改革,废除教师终身制,但强大的美国教师工会的抵制,改革还是未能如愿。在影片中,教师联合会主席兰迪女士表达了她的不满:“不要只让个别教师当替罪羊,或者强调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教育协会主席洛克尔指责导演,影片完全听不到教师的声音,对改革缺少建设性的讨论。所以,要想彻底改变教育状况,先从教师抓起――提高教师素养、建立新的教师选拔制度、增强教师危机意识。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谈论教育中也提到:“在教室中的一个最重要的单一因素就是教师的品质。”

三、高投入低产出

美国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美国对教育的重视主要反映在教育投资上,每年政府都会为教育事业划分大笔财政预算,然而教育效果并未达到预期。美国初等教育中,学生辍学比例偏高,大量青少年在社会游荡,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导致犯罪率偏高。有资料显示,美国每年花费在青少年罪犯劳教方面的费用已等同于供其上初中和大学的费用。与其这样,不如加大中小学教育方面的投资,探索更合适的教育方式,既能减少犯罪率,又能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在谈到公立教育失败带来的损害时,纪录片也向我们展示了几笔经济账:政府养一个囚犯4年的费用已远远高于供一个孩子读完私立高中;纽约每年要向那些无所事事的老师“投资”1亿美元。此外,教育的失败导致了人才的缺失,据统计到2020年,在美国,大约只有5千万人可以胜任1.23亿个高技术、高薪岗位,其余的则需面向世界招聘。

四、教育的不公平

教育机会均等是美国人的骄傲,在今天,美国的公立中小学确实是向每一个适龄小孩敞开了大门,但这不等于每个儿童都能享受平等的教育。在纪录片中我们发现,美国的公立学校按照“学区”来招收学生。目前中国也出现了“学区制”,或许就是参照的美国,好的学区房价格必然很高,当代中国父母承受着重大的买房压力。但美国的“学区制”要求比较松,无论你搬到什么地方,只要有固定的住所,带上相关证明就可以向当地学区委员会申请,如果你的房子是租的,带上租房合约,相关的人员就会安排小孩入学。这看似很容易,然而,对于家庭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家庭来说,还是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纪录片中的父母为了让小孩上一所好学校而四处奔波,然而美国公立学校大部分背上了“辍学工厂”的臭名,私立学校成了家长首选的目标,但高昂的学费使一些家庭望而却步,转而选择“不满意”的公立学校学习。教育的不公平不仅与金钱相关,还表现在教育资源方面。美国的教育资源有限,所以美国学校不得不采用彩色球摇号、电脑选号、抓阄等方式来决定入学的学生,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家长落寞的表情、孩子无助的眼神,需要我们更多的是反思,反思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等待超人去改变现状是徒劳的,必须从教育体制的本身来入手。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其实有自己的梦想,仅仅因为随机的选择他们进入了差的学校,在起跑线上输给了别人,这样对他们显然是不公平的。纪录片中也提到这样一句话:“好学校不是抽签来的,也不是超人给我们的”。对于付出努力的学生来说,把他们的命运交给天意是何等的令人绝望。

五、教师工会的反对态度

在美国,工会的职责是向政府传达基层会员的要求和立场。美国教师工会是保护教师自身利益的组织,教师的“终身制”保证了他们工作的稳定性,这也是教师素质低下的一个原因。在美国,最大的工会就是教师工会,可见这是何等庞大的组织,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维护教师的利益,为教师谋福利,当教师利益与教育改革相对立时,工会会以其强大的力量阻止学校的改革进程。例如,1995年,当百事可乐公司试图反对新泽西市的私立学校时,教师工会便抵制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最终以百事可乐公司的失败而告终。又如1993年加利福尼亚州,教师工会对加州教师协会的雇员进行威胁和骚扰,并非法贿赂专家的帮助上访反对174号协议,最终凭借工会的强大实力致使174号协议失败。②对教师来说,教师工会的确为他们带来了好处:“铁饭碗”的工作、各种福利和社会保险等,但教师工会强大的影响力使教育改革举步维艰。

孩子等待超人拯救他们,但当有一天他们知道超人是虚幻人物的时候,他们的幻想就会破灭,就像片中渴望接受良好教育的小孩一样,渴望超人能拯救他们的学校和未来。其实,我们知道好的学校不是抽签来的,也不是超人给我们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问题并付出行动,哪怕改革是失败的,也总比仅仅是口头表述得好。

注释:

①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2010).The Condition of Education 2010 (NCES 2010).

②See David Harmer,School Choice:Why We Need It. How We Get (Salt Lake City:Northwest Publishing. Ine.1993).

参考文献:

[1]马焕灵.美国公立学校教育问题研究[J].教师教育研究,2011:71-75.

[2]杨慧敏.美国基础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22-128.

公立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立教育单位;公务卡;问题;对策

一、公务卡概述

(一)什么是公务卡

所谓公务卡,是指财政预算单位工作人员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务支出和财务报销业务的信用卡。公务卡消费的资金范围主要包括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和零星购买支出等费用。公务卡具有一般所有具有的授信消费等共同属性,同时又具有财政财务管理的独特属性,能够将财政财务管理的有关要求与银行卡的独特优势相结合,是一种新型的财政财务管理工具和手段。由于公务卡具有一般银行卡的基本属性,故可以预借现金。

作为公务业务的一种新型结算方式,公务卡使用可以概况为“银行授信额度,个人持卡支付,单位报销还款,财政实施监控”。例如,某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公务消费时,可以不再预借现金,而是持公务卡先行刷卡支付,并取得发票及刷卡凭证,出差回来后向单位财务申请报销,单位财务审核无误后将报销款项直接划入该工作人员公务卡账户中。

(二)公务卡结算与支票结算的区别

公务卡结算与支票结算的区别在于:其一,公务卡结算携带方便,安全性较高,可以降低风险;其二,公务卡结算刷卡有记录,具有较强的透明度;其三,公务卡结算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工作中的差错;其四,公务卡结算减少资金占用率,减少了库存等;其五,公务卡结算只是代替现金报销业务,支票使用用途不变。

二、公务卡推行对公立教育单位的影响

公务卡结算方式在公立教育单位推行的影响可以从两方面来了解即:

(一)公立教育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对教职工的影响:优点例如有的教职工在出差时不必携带大量现金,只需携带公务卡消费,而后凭借刷卡凭证报销,将原先的预借款、报销两道程序合并为报销一道程序,使工作降低了风险,提高了效率等。弊端例如有教职工在使用公务卡结算的各项公务支出,必须在规定的免息还款期内(银行记账日至发卡行规定的到期还款日之间的期限)到财务室报销,例如因个人报销不及时造成的利息等费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对个人资信影响等责任,由教职工个人承担。

(二)公立教育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对教育单位的影响:公立教育单位推行公务卡结算有利于单位对教职工的消费进行监督,可以强化资金管理,减少了私挪公款、现象的发生,大大简化了用卡单位的财务流程,免除了现金预支、开具现金支票等繁琐步骤,提高了用卡单位的财务管理效率。

三、公立教育单位公务卡推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公务卡结算意识,公务卡报销执行困难:由于公务卡结算方式在2013年才在我国全面推行,公立教育单位由于宣传力度不够,许多教职工都对公务卡结算制度一知半解,特别是一些老的教育工作者对公务卡这种现代工具还不能完全接受,大多数工作者缺乏公务卡结算意识。即使有些教育工作者接受公务卡结算,但是对其报销流程并不了解,造成公务卡报销困难。

(二)公务卡推行环境受限,使用率低:公务卡结算的推行不仅涉及到城镇,还涉及到许多零售商店,有些偏远地区的餐饮、服务行业,特别是新疆的南北疆地区,南北疆出差、学习以及招生基本是用不了公务卡的。由于安装成本等客观原因并未安装POS机,这就大大影响了公务卡的刷卡消费,降低了公务卡的使用率。同时,我国银行卡在宣传使用、安全性以及纠纷的解决上等方面尚达不到先进国家的水平,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人们对银行卡的抵触、观望情绪。

(三)公务卡报账、还款问题有待完善:公务卡报账、还款步骤如下:第一步,预算单位在职教职工根据公务活动的需要,使用公务卡刷卡消费,并取得相应报销凭证和经持卡人消费签名的消费交易凭条。第二步,在公务卡透支免息期内,教职工持合规的报销凭证经单位领导签字审核后及消费交易凭条到本单位财务室审核申请报销。第三步,单位财务人员登陆财政大平台公务卡管理信息系统,录入持卡人卡号、交易日期和消费金额等信息,查询确认公务卡公务消费的真实性并按规定进行审核,对符合公务卡结算范围和财务制度规定的支出予以报销。第四步,单位财务人员通过财政大平台公务卡管理信息系统发出公务卡报销指令给国库集中支付银行。第五步,银行根据单位提交的授权支付指令将还款资金通过单位零余额账户向公务卡账户划转还款。

(四)与公务卡相关的配套措施还不够完善:由于公务卡结算在我国起步较晚,可以说是一项新型的结算方式,它的支持系统和安全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另外,受理公务卡的市场也受到限制,例如由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差异,对POS机的利用率也不尽相同。

四、改进公立教育单位公务卡推行的几点对策

(一)加大公务卡结算的宣传力度,鼓励刷卡消费:公立教育单位的领导者要加大对公务卡结算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的执行相关制度,并通过开展相关培训来改变教职工原有的现金结算思维,了解公务卡结算相关流程,避免出现交易风险,鼓励教职工刷卡消费。

(二)加强公务卡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改善推行环境:为了推行公务卡结算,还应加强对其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例如要求预算单位、公务卡银行和中国银联对公务卡系统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要求中国银联加大对POS机的投放使用密度,减少其手续费,这样可以提高使用者刷卡消费的积极性,为公务卡推行提供良好的环境。

(三)改变资金使用观念,加强对公务卡监督:公务卡作为一种现代的结算方式,取代了现金结算支出,学校的教职工应转变资金使用观念,积极地使用公务卡,学校的管理者也应完善公务卡制度,加强对公务卡进行监督,提高公务卡结算的透明度。同时学校的财务人员也应加强对公务卡报销凭证进行严格的审核监督。

五、改进公立教育单位公务卡推行中实际操作应如何运用

(一)公务卡报销实行时,除按规定使用转账支票外的业务,主要是以现金报销单为主来进行报销处理,如:1、200元以下的零星开支及出差地区未实行刷卡的;2、临时工工资;3、新疆地区维稳补助;4、各项考试监考费;5、个别小额劳务费等实行现金报销,其他的严格按公务卡及支票使用进行管理及报销。(二)公务卡报销实行时,原使用的现金报销单在报销公务卡消费时应更改为公务卡报销凭单,原始凭证后附银行结算进账单票据原件,刷卡POS票据先复印后与原始小票一同粘贴在凭证后并统一装订。

六、总结

综上所述,公务卡这种现代结算方式影响着公立教育单位的财务管理,有好的一面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公立教育单位要结合自身特点,采取积极地对策解决公务卡推行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公务卡结算的顺利进行。(作者单位:乌鲁木齐市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参考文献

[1] 唐云锋;郭志祥;我国公务卡消费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经济论坛;2010年03期.

[2] 龚敏希;陈莹;论公务卡在搞笑的推行[J];新西部(下旬.理论版);2011年05期

[3] 陈莹;广东高校公务卡推行中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之友;2011年22期

公立教育范文第6篇

在美国的各个州,学区是州政府用于管理公立中小学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州的州政府教育厅和各学区之间没有中间层级的教育行政部门(加利福尼亚州除外),因此,长久以来各州一直在如下问题上不断探索:怎样在州政府和学区对学校的管理之间达到合理的平衡?州政府应该要求州内的公立中小学达到的最低办学标准是什么?对各学区内公立中小学所提供的基础项目(Foundation Program)应达到怎样的最低要求?采取何种财政办法才能保证各个学区公平地拥有充足的经费来实现这些最低标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各州在如下几个方面逐步取得了一致。

一、州政府适当集权

根据美国宪法第十修正案的精神,各州自行负责本州教育的组织和管理。联邦政府从开始就采取了放任的政策,马萨诸塞州最早采取了看起来也是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州内根据人口分布情况划分出若干很小的教育行政区域,作为学区,每个学区内均建有若干的学校。马萨诸塞州这种早期的模式变成了全美各州模仿的教育组织形式。在各个小的教育行政区域内,当地居民可以通过选举教育理事会成员直接对学区内的学校施加影响。在后来的社会发展和变革过程中,这种最简单的解决办法变得越来越不容易操作和被接受,存在各学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缺乏统一的教学评估标准,州内教育资源无法更充分、有效地利用等矛盾。一些州的立法机构面临对此体制进行改革的问题,唯一的改革方向就是州政府要从各学区拿走一部分权力。要从一个机构拿走一部分权力给另一个机构,总会有某种程度的矛盾,各州在教育方面主要需要思考的问题包括:哪些权力可以也应该从学区手中拿走?各州应该按照一个什么样的程序从学区拿走这些权力?

各州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从学区手中把对教育的控制权拿走:一是通过强制性的法规来规定一些特定的职能由州一级的机构来执行(比如关于税收、学生交通以及教师执照等事项);二是通过对学区进行重组,把学区变得更大从而可以提供更完整的小学和中学教育,更充分合理地利用有关教育资源。多年以来,各州均通过了很多强制性的法规将很多特定职能的控制权收走了。通过扩大学区的办法,虽然可以将教育的控制权依然掌握在当地百姓的手中,但是变为掌握在更少的人手中。

二、制订学校最低标准

各州的教育厅均对州内中、小学校制订了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比如,任何一所中小学必须聘用具有州教师执照的教师;每个班最多的学生人数(比如一些州规定每班不得超过20名学生);各学校的学生每年上学的天数不得少于州规定的时间;刚参加工作教师的最低起薪标准等。有些州还要求学校必须开设某些课程,如美国历史或健康教育等。

当一个州制订了学校最低标准,理论上可以保证每个学生不论居住在州内的任何地方或上的是州内的哪所学校,都会有一个受教育的基本条件。当然美国各州所制订的最低标准有所不同。

三、制订学区基础项目的标准

尽管各州均制订了对学校办学的最低标准,但在一个州内,最穷的学校和最好的学校之间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为学生所提供的教育机会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穷一些的学校一般都是在收入水平比较低的学区,因为税收所带来的收入较少。因此如果一个学区内税收收入较低,不足以支持区内的学校,州政府有责任提供教育平等的机会。各州一般通过两种办法来制订学区基础项目,减少教育的不公:一是通过州立法明确而详细地定义每个学区、学校必须达到的标准,如教学楼和设施必须达到的数量和质量标准,教师每周最多的课时数等;另一种更简单些的办法,就是设定一个州内各学区必须用在每名学生身上的最低经费标准。后者把制订详细计划的权力交给了各学区,从而保持了州的最低介入。因为各学区通过居民选举产生的理事会成员并不从学区领取工资,他们总是会想尽办法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经费用于学生的教育。

四、提供州财政补助

尽管各州教育财政政策有所不同,但各州均采取了相似的办法保证各学区能达到州内基础项目的最低要求。各州要求州内各学区要为达到基础项目的要求做同等程度的努力。各学区为了达到基础项目所征收的地方税率是一致的,但很明显,富裕地区的税收额会比穷困地区的税收额要高,因此富裕地区可以很轻松地满足基础项目的要求并且可以用多余的经费尽可能做得更好。穷困地区尽管采取了和富裕地区相同的税率标准,在教育投入方面的努力程度是相同的,但是因为税收收入总额比较低,仍不能满足基础项目对经费的需求。这时,就会由州政府以州财政补助的形式来弥补这一经费上的不足部分。

综上所述,州政府在教育管理方面有主要的职责来保证本州的教育不低于一定的水准,在财政政策上有主要的责任来消除州内教育机会的不平等。首先,通过定义学校办学最低标准和学区基础项目,可以让老百姓知道他们将得到的最低的教育水准是怎样的,这也是一个州未来潜力的最简单明了的指标。其次,通过建立财政扶持制度,保证州内所有的中小学能起码达到最低的且又是可被接受的水准。富裕的学区根据自己的条件和意愿,可以投入更多的经费。

公立教育范文第7篇

1.结合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筛查

学生健康教育突出重点。根据医院体检中心数据统计发现的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健康问题,专门编写相关的健康教育资料随着健康反馈单一起发放到学生及家长手中,并且有针对性地对校医进行培训。联合教育局和学校开展寓教于乐的健康主题活动,如“6.1”儿童节组织的小胖子趣味运动会、“11.20”世界儿童日组织的中小学生学急救等。

2.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幼儿、家长与幼师并重

医院针对幼儿园的健康教育工作专门策划“春苗行动”。有针对性地组织对长沙市幼儿园的园长和卫生老师进行培训,协助幼儿园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组织专家编写了《学龄前儿童健康知识手册》免费发放给家长,根据幼儿园的需求组织家长健康教育讲座;联合幼儿园组织和策划健康主题活动,幼儿的教育示范与动手相结合,如“爱牙日”的刷牙竞赛,让孩子在游戏中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3.社区健康教育充分发挥网络和媒体的强大传播功能

社区覆盖人群广泛,我院在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进行健康教育巡讲、发放健康教育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利用了网络和媒体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的特点进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医院网站专设了健康园地,及时更新健康知识,每年更新文章600篇左右;开设了网上咨询栏目,专人负责回复,回复时限不超过24小时,全年回复咨询6000-8000条。在逐步完善医院网站的同时,积极与一些影响力较大的网站合作。医院鼓励医务人员结合临床专业撰写相关科普文章,每年在各类健康科普报刊杂志发表科普文章1000篇左右。结合典型病例、爱心关注做好媒体宣传,每年在电视、电台、报纸、网站新闻宣传1000多条。

二、工作体会

公立医院是执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主体,医务人员为患者及家长提供健康知识,让其了解最新的医学知识,掌握疾病的预防知识,从而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把“看病难,看病贵”变为“得病难,得病贵”;同时通过健康教育可以让老百姓更进一步了解临床医疗工作,加强医患沟通,和谐医患关系。健康教育是一件于国、于民、于医院都有益的事情。在实施过程中有几点比较重要:一是医院应重视健康教育工作并强化管理。医院应常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考核与评估,激发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我院每年对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同时把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到医护日常查房督导、学科查房和年度评先考核中,个人医学科普文章发表情况与职称聘任和评先评优挂钩。二是要加强培训,积极引导医务人员,特别是一些专家积极参加健康教育工作。老百姓对专家更信任,同时科室专家的参与和重视可以影响和提升年轻医务人员的参与热情。三是联合各方优势力量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院联合学校、幼儿园、社区一起工作,既可以很好地发挥我院专家的专业指导作用,又可以发动基层广泛的群体参与,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是在健康教育活动中积极吸引一些爱心企业参与,通过公益活动,一方面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为更多的大众健康提供了服务。我院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参与健康教育宣传栏制作、健康教育资料的印刷、健康教育讲座奖品赠送等,在不增加医院经济负担的基础上,拓宽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扩大了健康教育的受众。

公立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教育内容;继续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的继续医学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现状和不足

继续教育是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为主的一种终身教育。继续医学教育使卫生技术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保持高尚的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专业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以适应医学科学技术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我国的继续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发展和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多以授课教学为主,多种教学模式的探讨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在教育内容上有一定的失衡,涉及医院管理的项目少,未能适时根据国家最新政策进行创设,不能充分反映出继续医学教育的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宏观目标,对象多是卫生技术人员,少见针对卫生主管机关管理人员和医院管理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继续医学教育的内容也多为具体的医学专业内容,对于管理人员的财政、金融和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很少。

二、公立医院改革的政策背景和具体要求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实践,是建设现代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是贯穿经济社会领域的综合改革。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再次指出,要深化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办医。由于我国公立医院面临总体布局不合理,城市间和区域间差距较大;补偿机制不健全,治理关系不清晰,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人事制度与医疗服务活动的特点不相适应等问题的存在。从而导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存在一定障碍。因此,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作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核心任务之一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性则显得尤为突出。

从这些具体要求中可以看出,公立医院改革需要既掌握专业知识,又了解公立医院管理体制为龙头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医院投融资体制等知识的人才。一旦全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将需要大量具备这些新知识、新理论的管理人员,所以对相关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将是继续教育工作的重点,因为管理人员如果缺乏相关知识的继续教育,就有可能错误的解读和实施国家的政策,从而对公立医院的改革造成局部阻碍,甚至会造成社会公众对于公立医院改革的错误理解。有关专家的调研发现,有的医院实行法人治理制度后,书记和院长分别担任董事长和副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另外两位院领导担任,这样的董事会又怎能对医院改革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再比如说,《担保法》明确规定:医院等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不得作为保证人。而实践中却存在融资过程中有些医院作为隐性保证人的操作实例,这就是对相关法律的学习不够的典型表现,一旦发生风险,不但会导致医院承担过大的经济责任,相关人员也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三、对策以及方案

结合我国继教教育工作强化以需求为导向,注意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要求。在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下,卫生系统继续教育机构可以充分利用中央相关机构和研究机构的各项知识、人力资源优势,以《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融资法律培训》为核心项目开展继续教育,广泛邀请卫生部有关领导、医改办的相关专家和著名高校的教授进行专门化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开设,对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卫生人才专业素质提升和培养的内容及途径进行探讨,所设立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所培训的对象不仅是医学技术人员,也应该包括卫生主管机关的管理人员、医院的高层管理人员;所开设的项目不仅仅是医学技术方面的内容,也应该包含医院管理体制和医院投融资体制等相关方面的内容;继续教育项目的教学方法不仅有传统的讲授方式,也有案例教学、实践考察等综合手段的运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充分适应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更新的变化,才能更好的参与到公立医院改革的过程中,才能更好的为公立医院改革做好知识储备和人才储备。

(一)加强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实践内容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开设

1 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内容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开设

国务院2012年3月14日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要研究探索采取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等多种形式确定政府办医机构,由其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能,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管、绩效考核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任用。在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无论是作为履行政府举办公立医院职责的政府办医机构,还是作为公立医院改革方案策划者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抑或是作为公立医院具体改革方案实施者的公立医院的管理人员,都需要以我国目前国有资产管理的一般性规定为基础,结合卫生管理体制的特殊性,在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的继续教育。这种内容方面的继续教育既能够保证公立医院的改革方案在法制化轨道上有效进行,也能够切实保护相关主体在上述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的相关规定。通常来说,涉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方面的继续教育内容包含以下内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2011)、《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有关规定的通知》(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2004)、《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1991)、《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6)、《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2008)、《关于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有关问题的通知》(2009)等等,同时还要加强对刑法中关于“为亲友非法牟利罪”、“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罪”、“低价折股、出售国有资产罪”等相关罪名的学习和教育。

2 加强公司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开设

国务院2012年3月14日的《“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提出:探索建立理事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理事会与院长职责,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发展规划、重大投资等权力由政府办医机构或理事会行使。这种改革的背景实际上就是将公立医院的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度分离,明晰国家作为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明晰国家授权相关理事会或者政府办医机构作为出资人的人享受所有权的权利和义务,并将院长作为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体制之下的具体经营者的权利义务予以细化。在这个过程中,势必需要对授权委托机制之下的权利细化、责权明晰、监督管理等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实际探索,并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不断结合医院管理的实践循环深入。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有必要对《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二)、(三)、《合伙企业法》等有关组织机构治理、权责划分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加以系统化的深入培训和继续学习。

3 加强投融资体制等相关方面的继续教育项目的开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促进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利用民间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举办医疗机构,缓解公共资金不足的压力。实际上,对于公立医院的举办,国家一方面强调国家的举办义务,但同时也在不断强化和强调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院举办和运行的制度设计,希望整合社会资源将公立医院举办好、布局好,从而彻底落实民众的医疗保障。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主导公立医院改革实际进程的地方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医院经营者等各方主体均需要对信托、保险资金、私募股权资金、投行等各方资金主体的法律制度和运行规则深入了解,了解不同资金的使用周期、成本和退出机制,适应规则化运作和尽职调查等相关制度,只有熟悉后才能更好的引入多方资金建设和发展公立医院。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加强对《信托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涉及投融资方面的重要法律法规,并结合相关吸收投资的实践案例进行系统性的继续教育,以便于更好的吸收各方资金为公立医院的改革和新建公立医院奠定基础。

(二)结合公立医院改革的实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模式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探索中的国家政策,如何细化处理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问题,将是一个在具体语境之下的系统工程,单纯的理论授课和政策讲解,将达不到所预想的效果。

1 将互动研讨引入到专题讲座中,最大限度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

教与学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单纯的授课、记录无法满足继续教育的教学目的。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继续教育项目可以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研讨模式。这种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研讨模式对于提升学员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对于形成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有着积极作用。

2 开展案例式教学,以公立医院改革过程中具体疑难为重点

作为各级公立医院改革的实际参与者,对于国家的基本政策和大体方向,学员是有着深入了解的,之所以参加学习是因为有一些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政策还没有明确规定的或者是规定的不够细致。项目举办者有必要开展案例式教学,针对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讨论解决,这样能够深入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公立医院改革的资金募集使用问题为例,在国家放开投资领域之后,不同的资金使用利率、不同的资金使用周期、以及不同的资金来源和不同的资金配置都会对公立医院的改革进程产生不同的影响,都需要在具体的决策环境下才有利弊的现实考虑。

3 改变单纯的授课教学,开展体验式教学

授课教学是重点,但不是全部;从继续教育的经验看,体验式教学对于发挥学员的主管能动性和提升继续教育效果有着重要作用。项目主办单位可以选择公立医院改革的先进试点,组织学员前去调研考察,以获得先进经验和不足教训,从而为进一步的公立医院改革奠定基础。

(三)注重与主管部门的衔接与沟通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政策指导性,卫生部和相关卫生主管机关作为公立医院的主管部门,有着丰富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经验,项目的举办者可以邀请相关人员作为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与学员面对面交流。就各地公立医院改革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可以通过座谈获得各地公立医院改革中文件之外的第一手信息和数据;学员既获得了充分理解政策制定背景的机会,也能够建立起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交流沟通平台;项目举办机构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决授课师资的问题。

(四)建立评估机制

对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估是公立医院改革继续教育项目必须要做的工作,既要发挥办学机构的主导作用,设置质量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和论证制度,也要充分建立以学员为评估主体,让学员参加监督和评估教学质量的制度。具体可以采用项目老师发放教学评估表,对项目的课程设计、授课师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项目等进行评估,以便于根据学员的适时反馈进行教学调整;也可以采用召开小型座谈会、课后访谈等方式了解授课情况等方式。

四、结语

公立教育范文第9篇

关键词:英国;薄弱学校;公立学校;地方当局

近十年的教育改革中,英国政府逐步加大了教育管理和控制力度,加强了教育质量保障,提高了教育管理成效等。2016年6月29日,教育标准局(Ofsted)公布了2015-2016学年公立学校督导情况。结果显示,在接受督导的1906所公立中小学中,73%的学校达到“优秀”(9%)或“良好”(64%)等级,高于2014-2015 学年的 71%。其中,小学的该比例达77%(2014-2015学年为73%),中学为57%(2014-2015 学年为 51%)[1]。英国公立学校管理的改革,推动了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这得益于教育督导局的评估问责、各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各方权利的有效制衡。同时,得益于地方当局的监督与管理。

为了促进学校改进,提高教育效能,2015年1月,英国教育部了《引起关注的学校:地方当局法定指南》(School Causing Concern:Statutory Guidance for Local Authorities,下文简称法定指南)[2]。该指南沿袭了已有政策文本的精神,如《1996年教育法》(Education Act 1996)、《2006年教育与督导法》(Education and Inspections Act 2006)、《教学的重要性:2010年学校白皮书》(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he Schools White Paper 2010)等,用以指导上述法律的有效运行,其中对关注的主体、管理的事项、应对的措施、权责的分配等作了明确规定。同时,该指南重点强调了地方当局在公立学校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要求地方当局更多地关注薄弱学校,强调对薄弱(公立)学校早期指导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明确了政府的希望。

法定指南重申了《1996年教育法》[3]有关地方当局促进卓越教育发展的法定责任。该职责强调了地方当局必须提升教育功能。随着学校自主改进的提升,地方当局正在下放自治和问责的权力。除法定指导以外,在履行法定责任方面,地方当局享有绝对的自由权。同时,该指南也重申了《教学的重要性:2010年学校白皮书》[4]有关地方当局应扮演的角色。具体如下:

第一,了解公立学校的绩效情况,运用统计数据,明确需要改进和指导的学校;

第二,当公立学校管理出现问题时,能够采取快速而有效的行动,必要时通过警告通知(Warning Notices)和临时董事会(Interim Executive Boards)的指导,改变学校现状;

第三,当公立学校绩效下降时,有必要尽早给予介入指导,确保学校获得帮助和支持,提升其绩效,使其达到“良好”及以上的水平;

第四,鼓励“良好”和“优秀”的公立学校不断自我提升,并帮助其他薄弱学校;

第五,与当地教育领导者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鼓励学校骨干领导在工作中交流、互换;

第六,将资金送到“一线”,尽可能直接用于学生;

第七,帮助公立学校从优秀供应商处购买物品;

第八,(地方当局)有指示性作用,学校能够获得有效帮助;

第九,通过确定并支持资助者,给予薄弱学校明确的领导和管理支持;

第十,关注标准和领导力,寻求建设性的校际合作,并告知教育部。

一、认定标准

引起关注的学校通常是指薄弱的公立学校或者出现薄弱现象的公立学校,而关注的方面涉及学校的“低标准的绩效”“学生补助”“学校管理”“学校的战略关系”等。参照《2006年教育与督导法》中的相关内容[5],学校出现如下情况需要引起重视:

第一,学校不遵守相关条例,要给予警告通知,不遵守地方当局的要求,地方当局也给予董事会书面通知;

第二,学校未能履行教师的工资和待遇,要给予警告通知,地方当局也给予董事会书面通知;

第三,学校需要获得有效改M;

第四,学校需要专门的应对措施。

公立学校发展未达标时,地方当局有责任介入并指导学校管理,帮助其改进。实际上,董事会是公立学校管理的核心,如果董事会缺乏核心战略规划导致学校管理失败,基于事件的必要性,地方当局需要给予公立学校适当的扶持,或者考虑警告通知。此外,如果董事会无视的警告通知,地方当局可以调整董事会成员构成,撤销并增补管理者,或者让临时执行委员会替代董事会。若薄弱的公立学校无视教育标准局意见,地方当局也应该警告通知并审查。值得注意的是,面对警告通知,学校有“反驳”和申诉的资格。若认为教育标准局的评判有误,学校有权力不予履行地方当局下发的警告通知,但必须与董事会交涉,并向教育标准局说明情况。

二、警告通知

作为指导公立学校发展和改进的主要方式,下达警告通知对薄弱学校改进具有促进作用。通常,警告通知由地方当局下达,受国务大臣的监督,且学校董事会有资格向教育标准局进行申诉。同时,在决定给予警告通知时,地方当局必须有效利用质化和量化信息,构建学校绩效框架,指导学校发展。

地方当局向学校下发警告通知时,需要在书面上详细指出并说明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并抄送教育标准局及相关部门。之后,董事会必须对地方当局提出的质疑做以说明,采取行动。警告通知从下达当天起,15个工作日为一个周期。在这一周期内,董事会要按要求采取行动。若不服从,则要向教育标准局做出书面申诉,申诉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即警告通知中的内容缺乏客观依据,给予的建议与学校面临的问题不匹配。教育标准局必须在收到申诉后的10个工作日内处理此事。如果学校董事会在一个周期内没有反馈,地方当局需要给学校下发额外的书面通知,依法处理此事。

个别情况下,国务大臣可以要求地方当局优先发放警告通知。如果地方当局拒绝,则必须给予充分的理由。地方当局处理国务大臣给予的警告通知时,需要向国务大臣出具书面回应,同时,必须向学校董事会下发警告通知。若地方当局不服从警告通知的决议,在收到警告通知后的10个工作日内,必须向国务大臣提出申诉,并说明原因。当然,根据具体情况,国务大臣也需斟酌地方当局的申诉,决定是否驳回。实际上,国务大臣的权利也受教育标准局监督。此外,警告通知τ谘校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推动学校领导力建设和董事会发展,并促进教育标准的改进。

三、地方当局与国务大臣的权力

(一)地方当局的权力

地方当局具有终止委任的权力,撤回委派学校的,控制人员数量和学校开支,支持改进。同时,地方当局可以任命“编外”管理者,向学校输送专家(适合的“编外”管理者),并对其加以任命。此外,地方当局可以向董事会推荐优秀人才,使其参与学校改进工作。地方当局可以派专人为学校董事会提供专业类咨询服务,参与合作,管理其他事宜。同时,地方当局也可加强校际间董事会合作,以及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合作。

地方当局还具有任命临时执行委员会的权力。临时执行委员会的主要功能是确保学校不断改进,提升教育成就标准。为了让国务大臣同意成立临时执行委员会,地方当局需向国务大臣提出申请。临时执行委员会能促进标准和成就的改进,确保快速的学校改进。地方当局向国务大臣提出组建临时执行委员会的申请时,须附有相关说明,获得同意后,必须向董事会提供有关临时执行委员会建立的通知。

(二)国务大臣的权力

国务大臣具有任命权,任命适合的学校管理者,在任命的人数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同时,有资格让地方当局关闭薄弱学校(公立学校),而公立学校也有申诉的权力。此外,国务大臣还有组织临时执行委员会的权力,以及制定学院命令的权力。

在履行以上权力的时候,国务大臣必须咨询地方当局、学校董事会、英国教会学校或者罗马天主教会学校,以及相关教区政府。此外,在基金会或者有基金支持的民办学校制定命令之前,国务大臣还必须咨询学校委托人、任命人员、基金管理者任命人员,以及具有法律地位的宗教主体。

四、特点与总结

(一)管理主体的多样性

英国公立学校的利益主体,除了学校、国务大臣、地方当局、教育标准局以外,还包括信托(慈善)组织、宗教组织等。因此,在对公立学校采取改进措施时,相关的信息和文件通常需要以复印件的形式发送给各个利益主体。

(二)角色的互相牵制

在最新英国公立学校地方政策法律指导中,学校、国务大臣、教育标准局、地方当局机构都有其权力和相应的义务,他们之间权责明确,却相互牵制。各个主体间存在着上下级(如地方当局和学校的关系)或独立的第三方主体(如教育标准局)的关系,每一个管理主体均享有各自的权力。

(三)信息的公开透明

管理公立学校的过程中,人员的任命、警告通知的下达、学校申诉、咨询等方面需要做到信息公开,保证相关利益者能够获知情况。如国务大臣实施权力时,必须咨询地方当局和学校的董事会、英国教会学校或者罗马天主教会学校,以及教区政府。此外,在其他基金会或者民办学校中,基金会管理者可以任命个人或者机构,或者是国务大臣认为适合的人选。此外,在制定学校命令时,国务大臣必须将命令的复印件发给学校的董事会、校长、地方当局、基金会,或者有基金资助的民办学校。

(四)时间的严格管控

该法定指南对管理的时间段做了明确的规定。学校在两个月内,有资格对警告通知的内容提出申诉。未在规定时间内实施申诉等行为权力的主体须限期整改。在执行周期结束后,如果地方当局还未使用给予警告通知的权力,该权力将失效。之后,会给予学校新的警告通知。

参考文献:

[1]匡建江. 英国公布2015-2016学年公立学校督导结果[J].世界教育信息,2016(16):77.

[2]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School Causing Concern:Statutory Guidance for Local Authorities[EB/OL].http://dera.ioe.ac.uk/21840/7/Schools_Causing_ Concern_Jan2015_ FINAL_24Mar.pdf,2015-01-22.

[3]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Education Act 1996 [EB/OL].http://www.legislation.gov.uk/ukpga/1996/56/pdfs/ukpga_ 19960056_en.pdf,1996-05-06.

[4]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the Schools White Paper 2010[EB/OL]. https://www.gov.uk/government/publications/the-importance-of-teaching-the-schools-white-paper-2010, 2010-11-24.

公立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公立学校;侵权行为;损害赔偿

一、义务教育基本制度

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其宪法第十修正案承诺:“本宪法未授予合众国、也未禁止各州行使的权力,保留给各州行使,或保留给人民行使。”“因为美国联邦宪法并未授权国会为美国公民提供教育,所以对公立教育的法律控制权实际保留在各州,它属于一种州的自治权。”对于义务教育制度的基本规定以及教育经费的筹措和资金的分配都属于州议会的权力。在教育方面联邦对州的控制则主要是通过联邦最高法院和财政补贴政策。各州基本都会成立教育委员会,制定各种教育制度的实施细则。而几乎全美国各州还会增设地方教育委员会,管理其地方学区。

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各级人民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学”。同时,我国的《义务教育法》也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国家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义务教育制度实施”。可见,在我国义务教育是国家的责任与权力。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下,国务院领导义务教育的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而县级人民政府为管理的主体。义务教育被国家纳入财政保障的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二、公立学校侵权行为认定

在美国校园中发生的侵权行为通常被分为三类:过失侵权、故意侵权和诽谤。美国基于判例法的传统和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力量,通过各种各样的案件,逐渐建立了一套具体而详细的侵权行为认定理论。例如,法院在判断学校是否实施了适当注意的时候,首先要判断被告是否可以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像“有理性的人”那样行为处事。如果一个孩子需要身体上的救助以避免受伤害的时候,一位高且体壮的身体健康的教师与一位个矮且体弱的瘦弱教师相比,前者应尽到更多的保护义务。

我国对于学校侵权行为的规定主要体现在《侵权责任法》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如果说美国法院可以驾轻就熟地根据其现有法律对是否构成侵权行为进行认定,那么我国《侵权责任法》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幼儿园、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如果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则要承担相应责任”这样一言以蔽之,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简单罗列一些充斥着大量言语模糊的规范性要素的情形,无疑会给司法实践带来困难,也难以保障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

三、公立学校侵权损害赔偿

(一)赔偿主体

在美国,学校侵权事件发生后,受伤的一方除了控诉教师或校方外,也可以向学校的上级地方学区求偿。虽然基于“国王不会犯错”(the king can do no wrong)的普通法理念,政府实体(包括学区)享有一定的行政豁免权,但在今天,几乎所有的州都对这种行政豁免给予了限制。因此,当学校和学区对侵权事件负有责任时,负责教育经费筹措和资金分配的州政府往往成为最后为学校侵权损害赔偿买单的主体。

关于侵权责任主体问题,我国在《侵权责任法》的第三十八条、三十九条和四十条中是有明确规定的“幼儿园、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承担责任”。至于进行损害赔偿的主体,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加以说明,根据《侵权责任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承担侵权责任的几种方式来看,我们似乎理所当热地推导出学校是赔偿主体。

(二)赔偿资金来源

“在美国,如果原告胜诉,有权获得损害赔偿,也不能用学校的固定资产来执行这一判决。判决的赔付使用的是专项资金或者由发行财证券来筹募。如果没有足够资金的话,对于各州来说,常见的现象是要求财政部分的工作人员将未曾偿付的赔偿金数额汇报给税收机关、将之纳入下一年度的财政预算中。如果数额巨大,许多州就允许学区分期(最长年限可达10年)赔付无形伤害的损害赔偿金。”

在我们国家,学校成为损害赔偿的主体,然而学校是否具备赔偿的能力呢?《教育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具备法人条件的,自批准设立或者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民事活动中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有资产属于国家所有”。从表面看学校是法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是赔偿的主体。但是《教育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社会组织和个人对教育的捐赠,必须用于教育,不得挪用、克扣”。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除国家财政下拨的教育教学经费外,没有其他经费来源,但发生学校侵权事故后,为了平息学生一方的纠缠,只能用教学经费进行赔偿,以求息事宁人。于是就出现这样一个悖论:学校赔偿违法,不赔偿也违法,把学校推上两难境地。

通过上文的一系列比较,我们发现我国在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侵权的相关规定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侵权行为认定的相关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判断标准可操作性差等。这些问题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无法一蹴而就。而笔者认为,在各种问题中,亟需解决的是在认定学校侵权已经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如何保障侵权损害赔偿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内达尔・H・坎布朗―麦凯布,马莎・M・麦卡锡,斯蒂芬・B・托马斯.教育法学――教师与学生权利[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上一篇:数学教育专业范文 下一篇:财会基础知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