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会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06-12 11:07:27

财会基础知识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一、考试目的

(一)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业务和综合素质。

(二)检验员工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以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

(三)为通过双向选择、竞聘上岗,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全员岗位聘任制度奠定基础。

二、考试原则

(一)考试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二)考试内容要切合实际,难易适度。

(三)考试结果与岗位聘任、职务晋升、薪酬收入等挂钩。

(四)考试采取统一组织、分类实施的方式。

三、考试对象

上岗资格考试面向所有员工;鼓励员工通过考试取得多个专业的上岗资格证书。

参加信贷、财会专业考试的人员包括:

(一)总行和省级分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处(含)以下员工。

(二)地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三)县级行:从事信贷、财会岗位工作的中层领导(含)以下员工。

(四)各级行打算从事信贷、财会、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

从事审计岗位工作的人员,可根据业务工作的侧重,分别参加信贷或财会专业的考试;鼓励他们同时参加信贷、财会两个专业的考试。

取得上岗资格证书的员工,根据业务和政策变化,应适时参加由我行组织的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与测试。

上岗资格考试要形成制度,根据我行人员和业务发展变化的情况,适时组织开展。

四、考试方式

上岗资格考试由总行统一编写考试大纲和考试教材、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

五、考试内容

考试内容分为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两个部分。

(一)公共基础知识:宏观经济金融政策、货币银行知识、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实行单科考试,单独计算成绩,并要求达到规定的合格标准。

(二)专业知识:信贷、财会等专业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规章制度、管理办法、操作规程及技能和本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操作技能。

六、工作进度

(一)信贷岗位。20****年1季度下发公共基础知识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信贷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年4季度组织信贷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二)财会岗位。20****年3季度下发财会专业上岗资格考试大纲及教材,2008年2季度组织财会专业的上岗资格考试。

(三)其它岗位上岗资格考试工作根据情况另行安排。

七、考试教材

(一)上岗资格考试培训教材应尽可能利用行内外已有的教材(应指定学习内容)。

(二)各专业上岗资格考试的大纲、教材、考试复习题及试题由相应的部室负责组织编写,人力资源部统一协调。

(三)考试大纲及教材要突出员工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

八、结果应用

持证上岗资格考试合格者,表明其掌握了在相应岗位工作的知识和技能,发给上岗资格证书;上岗资格考试结果记入本人档案,作为员工竞(续)聘相应岗位的工作、职务晋升、岗位交流、进入人才库以及确定其薪酬收入的重要依据。

对首次考试不合格者,在6个月内,组织一次补考。补考合格者,发给上岗资格证书。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中职数学服务专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数学与财会专业课程整合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数学应用的工具性与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财会专业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同时深化对于数学专业学习的认识。

1.中职数学与《税收基础》的整合【案例1】数学知识———分段函数,财会专业知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2.1。

(1)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相关知识点,并且探讨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例如: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2)引导学生将财会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自己擅长的数学问题,并且结合相关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将纳税人月工资超过2000元的部分假设为X元,其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则为F(X)。X≤500时,F(X)=0.05X;500<X≤2000时,F(X)=25+0.1X;2000<X≤5000时,F(X)=175+0.15X;……

(3)将解析法转变为财会专业较为常用的列表法,以形成《税收基础》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4)教师给出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计算,以培养学生数学与财会知识相结合的专业技能。

2.职数学与《统计基础知识》的整合在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课程的整合中,笔者发现:《统计基础知识》是数学《统计》在财会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将两者进行整合具有可行性。因此,教学中应将《统计》单元安排在第一学期,在《统计基础知识》未开设前,学生应掌握《统计》中的相关知识点与计算方法,为《统计基础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方式的整合在以往的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两者均存在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问题。在中职数学教学要为专业服务理念的推动下,两者之间的整合不但要关注专业知识教学,更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整合。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的根本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在教学方式整合中应实现由“接受型”教学向“发现型”教学的转变,使得学生在同时掌握两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笔者总结了教学方式整合中的要点,具体包括:

1)学生必须掌握数学与财会专业有机、系统的知识;

2)强调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利于解决财会专业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3)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数学及财会专业中的奥秘。

二、中职数学与相关专业整合的效果

当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数学作为基础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而且要达到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指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限定选修内容,即学生在掌握一定数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发展规划与继续学习所需,加强数学与相关专业的整合,通过生产、生活、专业实例的分析与解答,使得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拓展模块则是指任意选修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在数学教学的同时适当引入相关专业的知识与内容。例如:机电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三角计算及其应用、复数及其应用等扩展学习内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可以选择逻辑代数初步、三角计算及其应用、算法与程序框图等扩展学习内容,使得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实现中职数学与相关专业整合的预期目标。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要为专业服务,已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中职数学教学在注重本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的同时,必须重视与财会等专业教学结合的意义,教师则应从两个学科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寻求最佳的整合模式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07―12―15

项目来源:该论文是山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改革探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6TA016。

作者简介:于运会(1966―),男,汉族,山东省莱芜市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财经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会计学研究。

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其培养目标要充分体现其职业性、实用性的特点。而具有高职特点的教学计划,是实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目标的前提和保证。

为了使我们的教学计划更加科学,更加贴近工作实际,培养“零距离”上岗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我们召开了三次专家座谈会,进行了两次大范围的社会调查。调查的范围包括各类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财会人员,各大专院校的会计专业教师,以及各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我们通过网络或直接向被调查人员发放问卷,以及到有关单位座谈等形式,共收到有效问卷312份。现将调查研究的结果汇总分析如下,以便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

注:重要记100分,一般记60分,不重要记30分。分数=重要比重*100 + 一般比重*60 + 不重要比重*30(下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按其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会计电算化理论、会计核算方法、财经法规知识、会计基本理论、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统计知识、数据库基本知识、数学基础知识、管理知识、外贸知识。

二、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从上表可以看出,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按其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会计核算能力、会计分析能力、会计监督能力、业务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社交语言表达能力、财务软件操作能力、财务文件撰写能力、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协调公共关系能力、管理能力、计算机维护能力、塑造自身形象能力、财务软件开发能力、英语日常会话能力、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文娱特长、体育特长。

三、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制

经调查发现,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制在2~年为宜。根据我们的教学经验,修完必需的理论、校内实训课程应当需要2.5年,再有0.5年的校外实习,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学制定为3年是合适的。

四、公共课及其重要程度

通过调查,公共课按其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法律基础、思想道德、大学英语、经济应用数学、体育。这和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是一致的。

五、公共专业课及其重要程度

通过调适公共课按其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财务软件操作、基础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法、EXCEL与财务管理、财经法规、珠算、点钞、财务管理、企业财务会计、经济法、汉字录入、数据库、审计学、财经应用文、统计学原理、管理学基础。

这和财会人员应具备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基本是一致的。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税法知识和实务对会计人员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他们要办理纳税业务,而且纳税业务的会计处理也是较难的,因此应加强这些方面的教学。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社会对珠算的要求有所降低,但是点炒对出纳、收银员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专业模块课及其重要程度

因为现行会计制度分为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及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所以我们把专业方向模块分为企业会计模块、金融会计模块、预算会计模块,每一模块又设置了两门课程,经调查发现各门课程都是非常重要的。

七、选修课及其重要程度

从上表可以看出,选修课按其重要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企业经营与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市场营销、外商投资企业会计、社交礼仪、国际贸易概论、证券投资、就业指导、书法、心理健康概论、演讲艺术、音乐欣赏、美术基础。这和财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要求是一致的。

八、实践教学的开展

经过调查发现,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实践教学大都是通过见习、校内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进行。多数学校采取的是利用业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实习单位参观,或者让学生自己联系单位去参观的方式进行学生见习。也有的学校利用企、事业单位生产经营、业务流程方面的音像资料,分行业设计会计电算专业见习系统,让学生不出校门就可以见习。

校内实训一般是在校内建立手工会计模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编写会计专业实训资料,让学生进行手工记帐和会计电算化操作。

九、考核方法及标准

理论课考核一般采用笔试,基本技能训练课一般通过实际操作进行考核,岗位技能考核按国家标准执行。另外还通过综合实训、毕业设计、实习报告、毕业论文答辩和综合测试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

十、学分构成及实施办法

学分构成一般包括入学教育、军训、公益劳动、就业指导、理论课、实践课、选修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每项一般按16~18学时为1学分计算。学生必须拿到规定的学分,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方可毕业。

十一、定单培养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会计电算化专业定单培养一般是结合短期培训进行,也有的是在学生就业前与用人单位协作,在岗前培训中进行。但真正需要象培养技术工人一样的定单培养很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计划编制应灵活一些,可以按企业会计、金融会计、预算会计三个模块编写教学计划,在第五学期按模块分班教学。

总之,编制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的教学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应当综合考虑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调整、充实,以真正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职会计电算化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丽云.对高职专科学校课程设置的思考[G].职教论坛,2002,10:35~36.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财会专业;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5)06-130-001

引言

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鉴于社会更加需要越来越多的复合型人才,所以职业高校在培养学生时,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提高学生在工作中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能有效的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是目前看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并没有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运用,笔者认为:在高职财会教学的课堂上,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与热情,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还能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对教学改革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

1.在高职财会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意义

1.1激发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而学习成绩越不好的学生,越是缺乏对学习的信心与热情,甚至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如果在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大家各抒己见,公平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这样轻松愉悦的合作氛围中,学生们能够逐渐打开思路。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相互交流高职财会基础知识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中创造出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学习氛围。同时伴随着集体合作学习任务的完成,学生在合作中找回了自信,在相互的讨论中解决难题,这自然就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得到提高,还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与集体荣誉感,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自我提高,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率,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1.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重要的就是对问题的讨论探究与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这就离不开语言的相互交流。目前,高职教学出现了许多令人尴尬的现象,僵硬呆板的教学方式使高职学校的课堂越来越失去了活力,学生们也失去了对问题的思考能力和对问题的看法,只是机械性的接受书本上或老师传授的知识,而老师只注重书本上的刻板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使高职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在高职教学的课堂中,如果融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不仅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还能够在学生巩固财会基础知识的同时,增加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使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

1.3有效提高老师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师观念就是教好教材上的基础知识就行,但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要求,传统的教学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接受的情况,从而失去了学生是教育主体的意义。高职教学如果能在课堂上融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手段,这能够促使教师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在高职教学的课堂中教师只是作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引导者,教师应该充分的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分组讨论,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分析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自主的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教师的教学技巧就会得到有效的提高,因为这不仅需要教师能够灵活地掌握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要具备很好的教学技能,对教师的要求更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思想,所以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分组教学的方法,不但能使教学的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还能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2.在高职财会课堂教学中融入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2.1确立探究课题进行合理分组

毋庸置疑的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下发学习任务,并且进行合理的分组。教师应该根据高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的和计划,结合学生所学的课本知识,先选择一个合适的讨论课题,所选的学习任务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挑战性,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这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所以课题的选择对小组合作学习财会知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然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的高低,进行合理的分组,带领每组同学更深入的探究问题的答案。

2.2小组学生开展探讨

让学生进行实际讨论,也是在财会课堂上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重中之重,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个关键步骤,这对于财会教学是一个关键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每组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确定自己的讨论任务和研究方向,学生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并讨论,最终得出结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一定要积极参与,相互帮助相互协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当课堂上进行合作讨论的时候,财会教师应该起到辅助作用,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问题,教师应该适时的引导小组的学生去探讨学习任务。

2.3小组学生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财会课上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主要是由每组指派的一名代表,将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抽象而简明的概括,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与汇报,老师和其余的学生认真聆听汇报的结果,并提出修改意见,也允许其他学生提出与该组相悖的意见与结论,不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公平竞争,相互讨论争辩,在辩论中找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最后由老师进行评判。

2.4总结小组讨论的成果

这一过程主要是由财会老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财会知识有着关键的作用,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财会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之后,老师应该及时的作出点评和总结,这并不只是要求教师说出正确答案,而是要评价每组学生的成功与不足之处,并且对学生进行鼓励,教师应该向学生总结出本次学习所运用到的理论知识,学习重点以及难点,好让学生课后进一步巩固财会知识。

3.结束语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学校 数学教学 服务专业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49-01

数学是中职学校的基本教学科目之一,其课程设置具有独立性与完整性。而国内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与目标主要表现为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中职数学教学在定位中必须突出职业特色,服务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与专业能力。

一、中职数学教学的方向与定位

从国内中职数学教学的现状,笔者总结了其重新定位的三方面要点:1)数学是中职教育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文化课程,也是各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在教学任务及目标的制定中,应注重其与相关专业的有机结合;2)中职数学教学应突出本学科所具有的实用性、够用性与服务性特征,即不同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教师应合理控制其难度与广度;3)注重与专业课程的融合,为中职专业服务。中职学校毕业生求职中将面临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并不是所有的行业都与数学联系紧密,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工作中,中职数学教学的方向与定位是为专业服务,应注意与财会、数控、电子、企管、物流等专业课程的整合,通过系统、完善的教学理念与方式,使得学生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对其今后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二、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教学的有机整合

在提高单科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前提下,加强关联学科之间的整合也是不容忽视的教学目标之一。笔者有着多年中职数学教学经验,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中职数学服务专业的有效途径,特别是数学与财会专业课程整合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充分发挥数学应用的工具性与数学思维的深刻性,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财会专业的相关理论与知识,同时深化对于数学专业学习的认识。

1.中职数学与《税收基础》的整合

【案例1】数学知识――分段函数,财会专业知识――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2.1。

(1)引导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的相关知识点,并且探讨个人收入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例如:关于个人所得税税率的规定:“工资、薪金所得,适用超额累进税率,税率为5%-45%。

(2)引导学生将财会专业中的实际问题转化为自己擅长的数学问题,并且结合相关数据构建数学模型。将纳税人月工资超过2000元的部分假设为X元,其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则为F(X)。

X≤500时,F(X)=0.05X;

500

2000

……

(3)将解析法转变为财会专业较为常用的列表法,以形成《税收基础》中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4)教师给出具体的案例,指导学生进行计算,以培养学生数学与财会知识相结合的专业技能。

2.职数学与《统计基础知识》的整合

在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课程的整合中,笔者发现:《统计基础知识》是数学《统计》在财会专业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将两者进行整合具有可行性。因此,教学中应将《统计》单元安排在第一学期,在《统计基础知识》未开设前,学生应掌握《统计》中的相关知识点与计算方法,为《统计基础知识》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教学方式的整合

在以往的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两者均存在教学方式缺乏科学性、合理性的问题。在中职数学教学要为专业服务理念的推动下,两者之间的整合不但要关注专业知识教学,更要注重教学方式的整合。中职数学与财会专业的根本教学目标是相同的,在教学方式整合中应实现由“接受型”教学向“发现型”教学的转变,使得学生在同时掌握两个学科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笔者总结了教学方式整合中的要点,具体包括:1)学生必须掌握数学与财会专业有机、系统的知识;2)强调对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利于解决财会专业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3)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索数学及财会专业中的奥秘。

三、中职数学与相关专业整合的效果

当前,职业学校专业课程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与拓展模块。数学作为基础模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而且要达到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职业模块是指学习与本专业有关的限定选修内容,即学生在掌握一定数学理论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其职业发展规划与继续学习所需,加强数学与相关专业的整合,通过生产、生活、专业实例的分析与解答,使得学生学会应用数学思维去解决相关专业的实际问题。拓展模块则是指任意选修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组织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在数学教学的同时适当引入相关专业的知识与内容。例如:机电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坐标变换与参数方程、三角计算及其应用、复数及其应用等扩展学习内容;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可以选择逻辑代数初步、三角计算及其应用、算法与程序框图等扩展学习内容,使得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实际问题处理能力不断提升,进而实现中职数学与相关专业整合的预期目标。更好地为专业服务。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要为专业服务,已越来越成为大家的共识。中职数学教学在注重本学科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的同时,必须重视与财会等专业教学结合的意义,教师则应从两个学科的角度分别进行分析,寻求最佳的整合模式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陈沅沅.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特点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0,(07).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关键词: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4-0108-02

伴随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实现了快速发展,并在经济运行与金融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各院校财会专业本科的培养中也越来越重视金融衍生工具相关课程的教学。由于培养体系、既有教学惯例等制约,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在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等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分析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探析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财会专业本科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不明确。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是财会专业高年级学生的知识拓展性课程,注重学生对金融衍生工具及其市场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课程定位于基础知识的梳理与掌握,不以高难度的定价理论为重点,不以市场投资技术为特色。在实践中存在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定位过于强调理论性,甚至将其视同于金融专业金融工程课程的现象。过于注重理论教学的课程定位,使得课程成为了一门以理论定价为核心的理论课程,一方面加大了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难度,特别是部分金融衍生工具定价理论的数学要求明显高出其常用数学范围,会形成较大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以理论定价为核心的理论课程可能会使得学生既无法与其他课程知识融会贯通,又未形成对衍生工具市场较直观全面的认识。

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对金融专业而言是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而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教学缺乏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授课时往往参照金融专业金融衍生工具的教学目标,甚至直接移植金融专业的课程教学目标,而对财会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考虑不足。过高的教学目标一方面增加财会专业学生的学习负担,极易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形成抵触情绪;另一方面也使得教师面临课程预设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困境。

2.课程衔接不够合理。金融衍生工具是金融理论体系的重要一环,通常是学习过相关基础金融知识后的高级课程。在金融专业培养中,由于课程体系完整,在金融衍生工具内容上注意了与先修课程的衔接,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目前国内院校财会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多数作为选修课程或者在金融市场学等课程内设章节,通常前置课程设置较少。而培养体系中前置课程缺乏极易造成金融衍生工具课程衔接不合理。课程衔接不合理导致财会专业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存在困难,学习效果不良,难以达成教学目标。学生也难以通过课程学习真正掌握基本原理,形成对金融衍生工具策略的深刻认识。

3.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不足。由于定位和教学目标上的不明确,未能将财会专业与金融专业有效区分,直接导致在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材选用,特别教学内容设置上未能有效针对财会专业的需求。部分教学中出现选用金融工程教材作为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材,教学内容等同金融专业的现象。其结果往往导致财会专业学生普遍感觉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学习吃力。甚至一些学生课程开始时兴趣浓郁,随着课程逐步推进学习越来越吃力,乃至出现抵触情绪。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诉求与金融专业存在较大不同,两个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目标存在差异。因此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财会专业的特点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财会专业教学不宜过度强调衍生工具定价方法,特别是涉及期权定价理论部分不宜难度过高。应将教学重点放在基本原理和策略的构建方面,引导学生建立合理衍生工具运用思维方式。

4.教学方法有待革新。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教学由于教学目标、课程衔接和内容设计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教师教学方法创新,不少教师被迫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偏重知识技能传授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基础知识储备不足,教师费时费力的讲解并不能有效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不理想。特别是一些教师为了方便学生理解,在教学内容中需要补充一些基础知识,而课时的限制直接导致课堂教学成了“满堂灌”。结果是教师辛苦、学生吃力而成效不佳。

二、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与策略

1.明确专业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是引领课程教学与学生培养的纲领。课程教学改革必须首先明确改革的基础与方向。在当前,金融衍生工具课程主要定位于财会专业的知识拓展课程。其培养目标是让财会专业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掌握基本概念与方法,理解基本的衍生工具策略。因此,课程教学的目标是“懂”而非“做”。通过课程教学与培养,使得财会专业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工具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掌握基本方法与策略。培养的重点是让财会专业学生懂得金融衍生工具,为其今后运用衍生工具解决财务问题打好基础。

2.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处理好课程衔接问题。作为财会专业其本身财务类专业课程较多,直接在培养方案中参照金融专业添加相关课程形成金融衍生工具教学知识体系的可行性不高。因此,要真正改进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教学中的衔接问题就必须对专业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整理出各课程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相关知识的内容,对相关知识的衔接进行分析与安排。在各相关课程教学中有意识地适当强化相关知识的教学,为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打好基础。建议修订与完善专业培养方案,将金融衍生工具课程独立开设,并适当增加课时,以解决课程衔接问题。

3.强化课程教学的专业针对性。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的广度、深度和侧重点方面与金融专业有所区别,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体现财会专业的需求。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定位于知识拓展课程,因此在教学广度上要有所调整。以拓展财会专业学生视野拓展知识领域为出发点,在讲解远期、期货、期权及互换等基础衍生工具的同时,适当拓展知识面,将可转换债券、雇员股权激励计划等隐含衍生工具特性的金融产品纳入教学范畴。一方面,可以结合实例引发学生对衍生工具应用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为财会专业学生拓展知识、理解企业财务策略提供基础。在教学广度控制方面,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采用一些简单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学生课外查找资料,拓展知识面。在教学深度方面,财会专业学生的衍生工具教学不宜过多要求。教学深度可结合专业课程设置以及学生兴趣进行适当调整。可以结合财会专业资产价值衡量问题分析实物期权的应用问题。在教学侧重点方面,结合财会专业的特点以及我国衍生工具市场发展情况,可以将金融远期、互换、期货及期权的基本原理与策略作为重点。其中,期权是衍生工具教学的难点,结合专业需求,应侧重于期权基本原理,不宜将期权定价和组合期权的应用作为重点。

4.革新教学方法,强化案例教学。在明确专业的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实施多样化教学。通过教学方法改革,建立以教师讲授为主体,学生积极参与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体系。教师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将抽象画的知识运用形象化的声音、图像媒体展示出来,从形式上将课堂丰富化。在教学过程中强化案例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一方面,激起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实现专业教学中的理论知识与运用的结合。

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案例教学可以采用课堂案例教学与专题研讨两种形式进行。课堂案例教学应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的需求,有所选择和侧重。在具体案例选择方面,应尽量选择学生容易接受的案例,如热销电子产品订购等案例。专题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知识后,设置一定的案例背景,提出研讨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展开专题研讨的教学方式。采用专题研讨式案例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思路、讨论相关问题,一方面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能通过研讨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根据专题研讨的具体实施情况可以分为课堂专题研讨与研究型作业展示两个基本类型。课堂专题研讨所选案例要达到“精、小和活”的要求。“精”是指选题要精确,贴合教学内容要求。“小”是选题小,能够让学生迅速掌握案例内容,就少数几个要点展开研讨。“活”是通过案例分析研讨达到知识活用的目的。无论采用何种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必须是研讨进度的控制者,通过教师对研讨进程的合理调控,避免研讨的偏差或者课堂教学偏离的发生。

三、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改革建议

财会专业本科金融衍生工具课程教学改革问题事实上是由既有专业突破传统教学体系引入其他相关专业知识时的偏差与不顺畅而引发的,是必须得到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在教学改革上要以自上而下推行。首先明确财会专业的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定位和教学目标为整体教学开展奠定基础。其次,从专业培养方案设置层面确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的教学内容范畴,并处理好课程衔接问题。最后,通过课程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使得教学内容适应财会专业需求,教学方法适应学生实际。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推动方法变革,借助方法变革支撑财会专业金融衍生工具课程培养革新。

参考文献:

[1]潘成夫.金融工程案例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8):203-205.

[2]李志斌,张维.《金融工程》本科教学的问题与思考[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4,(2):72-75.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中职财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老师负责给学生提供项目,项目的选择必须符合学习的知识范围,并能够与实际生活的现象相适应,老师对项目做完介绍之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对项目进行分析,确定该项目的具体目标和任务;第二,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实际生活中的做法,老师和学生制定完成该项目的具体计划,并要逐步完善;第三,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老师应当对学生制定的方案进行指导;第四,学生根据自己制定的计划,将项目工作独立完成;第五,项目完成后,老师和学生要对该项目进行评判,共同讨论,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找出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并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第六,老师和学生应当对该项目进行彻底分析,评价该项目,吸取其中的教训和经验,并及时进行总结。

(二)中职财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

1.重视项目的实践性,但不能忽视基础知识的学习项目虽然能够培养学生的财会实践能力,增强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但知识是基础性工作,在加强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2.教师应当发挥主导作用项目教学的实施虽然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绝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在项目教学中的指导作用非常重要,必须加强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项目中的工作进行分析,帮助他们正确面对项目中存在的问题。3.对学生进行分组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分组,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每一个学生才能在项目教学中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分工合作,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提升教学气氛,促进学生的成绩的提高,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实际处理能力,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完成。4.对分组学生加强管理在一个小组中,有些学生往往会产生懈怠情绪,自认为工作有其他同学做,对其他同学产生依赖。加强对小组同学的管理,可以督促每一个学生积极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切切实实地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实际能力的提高。5.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应当与教材内容相适应教材内容是项目教学法实施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应当与财会教材内容相适应,不能出现脱离教材内容的实际情况。否则不利于学生的财会实际处理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中职财会教学中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是适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并与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思想相适应。项目教学法是在新形势下创新的一种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中职教育中,应该加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进行探究、实施,充分培养学生的财会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关键词】:Excel应用;高职;财会

目前,会计电算化工作基本上依赖财务软件,利用电算化软件解决会计核算问题既简单又方便,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时会计人员一般都会使用Excel软件来完成财务工作,使得掌握“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财会专业学生excel应用能力现状分析

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入学第一学期,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由于高职学生入学时基础比较差,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比较低,再加上第一学期是学生从中学向大学过渡的适应阶段,而从小开始接触电脑的同学,又形成了一个固定思维“计算机就是一个娱乐工具”,因此,在学习计算机基础的时候更加不在意了,因此Excel这部分内容没有很好掌握。

其次,由于前期会计电算化软件课程的开设,更让学生认为,反正都有财务软件,我只需要输入相关的数据,所有的会计业务都可以自动生成,更认为excel软件的学习是多余的。再加上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会计老师反复强调手工做账,更让学生忽略了利用excel处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二、《excel应用》课程教学内容探讨

鉴于以上原因,在教学过程实施的首要环节,必须转化学生的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计算机是工作助手”的观念,更要反复灌输任何财务软件都有局限性,而使用Excel软件则不存在这个问题。

由于学生有一定的excel基础知识,但又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如果重新以新知识点去介绍基础知识,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因此,在教学内容方面,必须将一些基础知识贯穿到具体会计工作中,以任务为前提,既让学生更理解基础知识,又能理解具体应用,例如:

l、excel基本操作部分与工资表的建立相结合。例如如何创建工资表中的各项工资项目,利用填充柄功能完成员工编号的快速生成,使用单元格格式的设置去调整每个工资项目的数据格式,如何美化工资表,打印工资表等等。

2、公式和函数部分的使用与具体工资项目数据的计算相结合。例如,工资项目“基本工资”根据职称不同变化,需要合理使用函数来计算。以这一任务为驱动,去了解函数的基本使用,最后,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该工资项目的具体生成。

3、数据管理与分析部分与会计核算流程相结合。例如,现金日记账的生成,可以使用筛选功能,总分类账的生成可以利用数据透视表等等。

综合起来,我认为高职财会专业《excel应用》课程的教学内容及讲授顺序应该是:Excel基础知识与工资管理、会计核算流程、固定资产管理、财务分析。这样安排的原因是:

1、工资管理是财会工作中相对独立的部分,教学内容主要是建立原始数据表、编辑公式或使用函数计算、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等,学生在这一任务驱动下,既可以重新梳理Excel基础知识,又能完成具体工作,学习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2、会计核算流程紧跟其次,在教学时间上考虑,正好属于教学中期,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最佳,再加上财会工作中这部分内容又前后关联,是整个会计日常工作中最关键的部分,因此,学生会很主动认真地学习这部分内容。

3、固定资产的管理与工资管理都是相对独立的环节,之所以放到最后,原因是,一整个会计核算流程走下来,部分同学可能就学了后面的,忘了前面的,这个时候再重新学习新的固定资产管理,一来可以复习前面的知识点,二来也照顾到教学周期后段学生的厌学情绪,使得其不会因为知识点难而放弃学习。

三、《excel应用》课程教学方法探讨

《excel应用》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由于是讲述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因此会计工作中的许多实例都可以拿来进行教学,故该课程采用实例教学法最为合适,实例的质量对教学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我在选取实例时,注重实例的代表性和实用性,注重实例所反映的职业岗位要求和所体现的职业素质。例如,在讲授if函数的时候,就列举了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个人所得税的扣除这样一个案例。由于该案例紧紧联系会计知识,学生能很快理解和接受,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要完成个人所得税的扣除,需将if函数进行多次嵌套,对学生的理解又是一次大的考验,因此,就又列举出于学生比较熟悉的成绩管理案例,先从成绩管理的“及格”与“不及格”两种结果来讲解if函数的基本格式,然后再逐步提升难度,细化成绩管理中的级别,分成“不及格”、“良好”、“优秀”,来嵌套if函数,让学生理解嵌套过后的函数与基本格式中的函数的区别,一层一层细化下去,到最后,学生自然能理解多层if嵌套的含义,自然也能很顺手将个人所得税的七级标准计算出来。

四、《excel应用》课程的考核方式探讨

该课程属于高职财会专业的专业课,采取的是上机考试的方式,即任课教师根据平时所教内容,给学生出一套涵盖所有教学内容的上机试题,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完成。由于考试时间有限,很多考试知识点又属于前后有联系,前面无法完成的,自然会影响后面的结果,所以考试下来,很多同学的成绩不理想。所以,对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这种考核方式不能检验出学生是否掌握了必要的操作技能。

因此,我认为,可以采用综合大作业实训的方式分阶段进行考核,分成三大模块:工资管理、会计核算、固定资产管理,所在分值比例分别为30%,50%和20%。实践证明,这种考核方式带来了积极效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他们上课认真听讲,主动提问,在实训时能按时完成考核内容,并反映确实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增强了自信心。

由于Excel软件以其在会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受到会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青睐,使得“掌握Excel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成为高职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因此,在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指导下,探索、总结出适合高职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是每—位高职教师的责任,也是完成“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崔婕,葛畅,姬昂.Excel在会计和财务工作中的应用【M】.清华大学出版社

[2] 刘欣, 葛剑等.浅析高职《Excel与财务应用》课程建设. 科技创新导报. 2010,(8)

财会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一、面对现实,努力转变思想观念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和规律性非常强的学科,在中职教育中,我们不该仍象过去一样过多地强调会计理论,而应该将重点转移到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与培训上,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改革课程内容,以技能为核心组织教学。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而且还要诱导学生转变其原有的受教育模式,使他们逐步适应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这是首当其中要做的工作,也可能是难度最大的。

二、夯实财会学科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

一般认为,财会学科可以借助计算器等辅助工作来完成涉及公式的运算,因此对数学知识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同时,在许多学生看来,这些知识都是枯燥单一的,而且理论性较强,往往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没有兴趣,就连最基本的财会知识,如逻辑运算,也不想自己去理解和记忆,因此,久而久之便忽视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连本专业最基本的理论都不能理解和掌握,而这却是将来从事财政工作最基础的内容!因此,笔者认为,财会专业的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对于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通过不断改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法,利用实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做好学生学习踪迹与交流的工作,使得财会专业的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财会专业的基础知识。

三、恰当选用教学媒体

在会计课程的教学中,有些教学内容如果仅依赖传统的黑板教学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这时就可以选择恰当的手段处理教学内容,将不能直接呈现的教学内容借助媒体直观地形象地展现出来。比如一年级学生学习利润表时,可以将他们已经掌握的利润计算公式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变形(由横向公式变化成竖式),再表格线自动生成利润表,这个方法便于学生很快掌握利润表的格式和内容,并且印象深刻,效果很好。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直接经验对学生有助益,但对一些新的概念性内容我们还是可以利用学生早期习得的语言和概念来同化,使学生把新知识与头脑中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所以说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应注重效果而不是形式。

四、加强校企结合,真正做到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兼于会计岗位的特殊性,学生在校期间顶岗在企业实习的可能性不大,各中职学校针对会计专业特点,纷纷组建模拟实验室,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由于缺乏与企业的联合,所用资料与实际尚有一定差距,故学生毕业后仍然不能很快地进入角色,不知如何下手,或是不敢下手。因此,中职学校应尽可能地与企业结合,收集实际企业的现实资料,并尽可能地模拟现实企业的财务环境,再经过一定的加工与处理后,借助于模拟实验室,分组分工由学生模拟完成,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难题,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当然,在取舍实习资料和分组模拟过程中,必须要注重资料的完整性、系统性与合理性,以弥补企业现实资料信息量不足的缺陷;注重会计岗位划分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会计核算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实习过程既不遗漏,又具体真实,从而真正打破学生毕业后无从下手,或是不敢下手的局面,打破企业无法从学校找到他们所需的人才,打破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怪圈。

五、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的过程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不应是单纯的“教”与“学”的关系,而是一种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统一体,师生关系需要师生的平等对话或相互合作。老师应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人到学习中进行意义学习,启发学生,使之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的目的有关,督促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影响,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培养其“快乐学习、主动学习”的意识。因此在课堂的组织形式上也可以依据不同的需要采用传统的“秧田式”,或采用便于学生讨论的“小组式”和“圆桌式”等。

六、财会专业教学改革的必备条件

上面讨论了财会教学改革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从中可见这种改革具有全面、复杂、艰巨和长期等特点,它做不得表面文章,也不能期望一蹴而就。能否付诸实践并取得比较理想的成果,尚取决于是否具有以下的必备条件:

(一)政府教育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和校、院、系领导必须比教

师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有很大的决心和魄力并对这种改革提出要求及激励十分明显,这是一个先决条件。如果各级领导不能高瞻远瞩,对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无动于衷,而是安于现状、满足于已有的成绩或热衷于做教改的表面文章,没有强烈的改革动力,这种改革就不可能更加广泛地进行,而我国财会专业教育的整体质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将会进一步拉大。因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和相关院校领导重视并研究这个影响广泛而深远的问题。

(二)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精神

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是教学模式改革的主体,没有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这种改革不可能取得成功。然而,对多年以来习惯于以知识传授为目标和课堂讲授为形式的教师来说,这种改革无疑又是一种挑战。高校教师尤其是年富力强的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创新精神,要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审视和扬弃,利用发现和整合程序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须知,唯有努力创新才有可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水准,而因循守旧、人云亦云和简单模仿是没有光明前途的。

上一篇:公立教育范文 下一篇:法律传播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