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4 17:17:29

公立医院总结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1篇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年*月*日与***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年里,***医院*名高年资主治医师 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名医务人员前往***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年**月底,共有*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年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内容详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步步明晰,步步有据可依。我院作为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分科少,引入临床路劲是一项大的挑战,****年来,我院医务科从单病种入手,选择了**种我院常见病,试行临床路径管理。**个病种覆盖了*个专业,涉及*个科室,目前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变异率、入组率正在统计中。

五、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年*月,我院聘用一批护士,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目前,我院已与***医院建立对口支援,计划选定我院内科护理单元,作为示范,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将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进护理服务,丰富工作内涵,充实护理人员队伍,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六、医院信息化建设

今年,我院在原有his系统的基础上,投资**万元,安装了检验网络系统、体检网络系统、病历首页网上直报系统、出生证明网上直报系统等系统,在山西卫生信息网建立信息平台,公布医疗服务信息,按时进行卫生网络直报。院领导对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为信息科配备人员、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有意向开展电子病历,但由于资金紧张,尚未开展。

七、推广预约诊疗服务

根据卫生局要求,我院及时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设定了预约电话,****年**月,我院安装了全国预约挂号系统,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

八、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多年来,我院坚持执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互认项目包括检验、影像、病理等**余项,本年度涉及患者约****人次。

九、积极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

今年,我院投资*万元改造出入院结算处,扩大了结算窗口面积,方便患者。****年*月,我院使用国债专项资金改扩建妇产科、普外科,重新装修了骨科、内科、监护室,改善了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2篇

一、对口支援工作

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服务能力和医疗水平,我院于年月日与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根据该协议,医院派出一名挂职副院长,负责双方的沟通和协调,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帮助我院重点科室-心内科提高技术水平。年里,医院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我院神经内科疾病治理进行指导。我院派去尽名医务人员前往医院免费进修和培训。目前,医院与我院均按照协议积极工作,争取早日达到二级甲等医院水平。

二、积极开展基层医疗机构的分工协作

我院作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上级指导中心-医院开展了对口帮扶,实施了双向转诊,截止年月底,共有名社区居民前往指导中心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我院在年开展农村巡诊医疗工作,包括以下内容:、选派有三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护人员每周下乡巡诊,将特困户、养老院老人等作为重点人群,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医疗服务。、定期开展义诊宣传一次,深入村组院落,为群众送医送药。、与乡卫生院、村卫生所联络,积极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农村合作医疗转诊制度。、免费接收农村卫生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对其开展业务培训、手术带教、病例讨论、查房会诊等,通过传授专业学术知识,提高农村医务人员业务技能。

三、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加强信息公开。

市卫生局医管科对我院相关工作已进行了指导。我院正与保险公司商议参加医责险的相关事宜。其他监督机制尚未引入。

我院在信息公开方面投入较大,投资了万元安装了户内、户外显示屏,投资万元安装了窗口服务满意度评价器。充分利用电子屏、公示栏、药品监督牌、医德医风监督牌、意见箱等途径开展信息公开。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好评。

四、推进常见病种临床路径管理。

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可以把患者就医过程中的内容详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步步明晰,步步有据可依。我院作为综合性二级乙等医院、分科少,引入临床路劲是一项大的挑战,年来,我院医务科从单病种入手,选择了种我院常见病,试行临床路径管理。个病种覆盖了个专业,涉及个科室,目前该项工作刚刚起步,变异率、入组率正在统计中。

五、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

我院聘用一批护士,充实了临床一线护士队伍,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目前,我院已与医院建立对口支援,计划选定我院内科护理单元,作为示范,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我院护理部将从建章立制入手,通过推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进护理服务,丰富工作内涵,充实护理人员队伍,完善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六、医院信息化建设

今年,我院在原有his系统的基础上,投资万元,安装了检验网络系统、体检网络系统、病历首页网上直报系统、出生证明网上直报系统等系统,在山西卫生信息网建立信息平台,公布医疗服务信息,按时进行

卫生网络直报。院领导对信息工作高度重视,为信息科配备人员、设备,指定专人负责。医院有意向开展电子病历,但由于资金紧张,尚未开展。

七、推广预约诊疗服务

根据卫生局要求,我院及时开展了预约诊疗服务,设定了预约电话,我院安装了全国预约挂号系统,开通了网上预约挂号。

八、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

多年来,我院坚持执行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制度,

互认项目包括检验、影像、病理等余项,本年度涉及患者约人次。

九、积极优化诊疗流程,改善就医环境。

今年,我院投资万元改造出入院结算处,扩大了结算窗口面积,方便患者。我院使用国债专项资金改扩建妇产科、普外科,重新装修了骨科、内科、监护室,改善了就医环境,优化诊疗流程。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改革;财税政策;财政补助;税负;预算;述评

我国对公立医院实行“核定收支、定项补助”的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并以税收优惠对其进行间接支持。自2014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订,《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4〕45号)、《国务院关于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国发〔2015〕3号)、《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等政策依次出台,以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取向的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步伐正在加快前行。但财税体制改革的要求在公立医院落实仍然不到位,财政资金分配缺乏统筹性、使用效率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6号)提出:“履行政府办医职责,全面落实公立医院政府投入政策。转变政府职能,主管部门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变为行业管理,落实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开展成本核算,全面分析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成本效率和偿债能力。建立以公益性为导向的医院考核评价体系,考核结果与财政补助挂钩。”本研究拟梳理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研究文献,旨在为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1公立医院相关财税政策的研究进展

1.1国外研究进展

世界银行经济学家亚历山大•S•普力克、阿普里尔•哈丁[1]总结了各国预算制公立医院面临的预算约束软化、缺乏成本意识、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效率低下、忽视服务质量和效果、病人不满、资源闲置浪费、欺诈等类似问题,认为这些问题是由缺乏改善医院绩效的制度引发的,建议关注医院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医院治理与投融资制度创新等),对公立医院进行自主化(绩效预算和内部市场)或法人化改革,将公立医院所有权保留在公共部门,不同程度下放公立医院运营管理自,使其有部分或更大剩余索取权。亚当•瓦格斯塔夫[2]总结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公立医院财税体制改革的经验,指出各国因医疗卫生系统和财税管理体制的不同,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总额、拨付标准和财务监管机制存在差异,在政府直接以财政预算形式补偿公立医院为主的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既有以中央财政为主,也有以地方财政为主,或中央、地方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或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调整地区间公平,各国公立医院财政拨款方式的变革主要倾向于总额预算制;政府主导型国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引入市场手段,促进竞争。爱尔兰•梅根[3]总结了部分国家公立医院按绩效拨款的经验,指出按绩效拨款是公立医院引进的合同购买形式,考虑作为筹资者和监管者的政府、作为服务提供者的公立医院,以及作为服务接受者的病人等合同参与方的激励相容问题,以提高公立医院效率、透明度和问责为目标,在绩效合同中详细规定所需服务内容、数量、质量及其考评方法,按公立医院产出和结果结算财政补助。马肯巴赫与麦琪[4]研究了欧洲国家政府卫生预算管理制度,指出英国、意大利、挪威、波兰、瑞典等国家直接向各地区或公立医院提供财政拨款;西班牙、法国等国家制定了政府卫生预算目标,将其细化到具体项目,根据绩效目标制定医院预算;大部分国家议会和中央/联邦政府参与了政府卫生预算、税收政策制定,由政府决定卫生资源在不同地区的分配;为控制税收、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部分国家采取了比较严格的预算管理和医疗费用控制措施。

1.2国内研究进展

1.2.1对财政分权与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研究。陈宁姗[5]系统地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税制度的改革历程,分析了财税制度改革对政府卫生筹资的影响(财政对卫生的投入力度下降,卫生筹资中政府投入占比重下降明显,政府卫生投入地区差异较大),建议卫生、财政等相关部门加强测算,制定量化投入标准,使公立医院投入制度化,形成政府投入科学增长机制,提高对中部和农村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卫生投入责任,充分考虑基层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现实,适当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的额度。杨顺心[6]等采取描述性分析与相关分析法,对财政补助和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在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改革地区,财政补助和公立医院财务平衡有一定关联性,财政补助与人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呈负相关关系,随着财政补助比例的加大,公立医院人均住院费用减少、药占比下降,建议对公立医院提供适当财政补助,改善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状况,建立起和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公共财政支出总比例、各级政府财力状况等因素挂钩的财政补助稳定长效机制。1.2.2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助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研究。李玲[7]等就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及其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指出政府利用公共税收资金出资举办的公立医院必须体现出资人意志、承担政策性职能;政府从明确公立医院定位和管理目标、提供充足的财政支持和适宜的财务制度、建立考核问责机制方面提供保障,除弥补公立医院成本,使公立医院基础建设布局、资源规划和服务提供不受资本利益和创收压力的影响,引导其进行基于绩效的竞争。雷海潮[8]分析了财政补助在公立医院收入中占比越来越低、政府承担公立医院筹资责任持续下降,监管责任弱化,鼓励科室创收等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影响,为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建议控制公立医院总规模和配置水平;确保公共财政对公立医院发展建设经费的投入;各级政府承担起公立医院举办者职责,全面加强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引入绩效管理方法,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绩效透明化管理,推行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良好的激励约束机制,给公立医院外增推力与压力。田新雨[9]等分析了公立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项目预算管理制度不健全,预算编制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与效益分析,项目投入使用后缺乏绩效考核与跟踪分析等问题,建议从健全医院预算管理控制制度,建立医院滚动项目库,加强绩效考核管理等方面来加强医院财政项目预算管理。潘杰[10]对利用竞争作为政策工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探讨,指出各级财政对公立医院的增量投入不可持续,只有提高公立医院运营效率,才能让投入取得预期效果,理顺政府行业监管职能和出资人身份、下放经营管理权,加强管制和建立信息平台这三方面并重是以竞争作为政策工具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1.2.3对公立医院税收政策的研究。刘晶晶[11]分析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政策及税收制度面临存在较多的不协调和模糊领域、政策规定和实际执行断层、医疗机构性质认定不够规范等问题,建议按医疗服务项目属性课税,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具有公益性的基本医疗服务实行税收豁免,对医院提供的非基本医疗服务或特殊医疗服务收益按一般税收规则征税。郭云波[12]分析了新医改下公立医院存在的税收方案、法律条文没有明确医院所得收入适用的政策,与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脱节,仅将公立医院以政府指导价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纳入税法规范范围,而未明确公立医院取得的房屋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以及特需医疗服务收入项目如何处理;税收监管方面有漏洞,医院财务人员对税法不熟悉,纳税意识不强,建议合理界定政府和公立医院的责权关系,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规范财务核算管理,依法纳税。陈丽云[13]对营改增背景下的公立医院税负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营改增是当前实施的结构性减税、实现产业间完整的增值税抵扣链条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随着该政策的全面推开,围绕公立医院税负的变化及由此产生的影响,实施营改增后,公立医院在流转税方面的税负水平基本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且作为一般纳税人的公立医院可以实现进项税额抵扣,符合国家结构性减税政策导向,应交增值税附加税的变化主要由医院应交流转税额决定,公立医院部分应税行为会因进项税额抵扣金额不足以弥补税率上升带来的税负增长而导致实际税负上升,建议医院加强税法政策宣传、进行发票使用管理业务知识培训学习、明确签订合同主体纳税人资格,强化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做好增值税涉税经济业务会计核算的新旧衔接。

2对国内外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研究现状的评价

从总体上来看,国内和国外学者对公立医院相关财税政策的研究侧重点有所不同,国外研究重点关注的是政府卫生预算、按绩效拨款,所用方法多为实证研究;而国内学者主要结合新医改,围绕财政分权下的政府卫生投入,公立医院财政补偿范围、水平、方式、标准,以及公立医院税收制度开展研究,并呼吁进行财政预算项目绩效评价。这些成果有助于我们了解研究现状,明确尚需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立医院税体制改革是一个比较前沿的课题,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公立医院都非常关注。遗憾的是,国内学者尚未对公立医院财税政策进行系统研究。现有文献对公立财税政策的研究比较滞后、零散,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局限于强调增加财政卫生投入、建立财政补助与预算执行结果的关联等,尚未系统分析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未清晰揭示财税体制改革与医改、公立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经费支出行为之间的关联,未深入了解公立医院对财税体制改革的认识、评价和应对措施,既难以为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又不能为公立医院微观实务操作提供指导。

3公立医院改革亟须开展相关财税政策研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2009〕66号)、《医院财务制度》(财社〔2010〕306号)、《国家卫生计生委部门预算管理办法》(国卫办财务发〔2014〕58号)、《公立医院预决算报告制度暂行规定》(国卫办财务发〔2015〕17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2015〕38号)、《关于加强公立医院财务和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财社〔2015〕263号)、《关于印发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发改价格〔2016〕1431号)、《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关于进一步推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经验的若干意见》(厅字〔2016〕36号)等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文件都涉及财政补助、预算管理办法等财税体制改革的内容。试点医院因取消药品加成而减少的收入,通过加大财政投入补偿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后,尚有较大缺口,公立医院反映运行压力较大。公立医院政府办医责任难以有效落实,财政补助水平总体相对偏低,政府投入未完全到位,且已投入经费预算约束软化[14]。财税体制改革涉及的中期财政规划管理、预决算公开、预算绩效管理、营改增、公私合作、政府会计准则和政府会计制度等大量内容,在现有文献中没有系统呈现,而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不仅可以从宏观层面为进一步落实政府投入责任,完善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提供重要参考,而且可以在微观层面为公立医院开展成本控制、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税收筹划,增强透明度和公信力,硬化预算约束,强化支出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提供有益思路。为拓展研究广度与深度,建议系统分析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预算管理、信息公开、融资活动、支出行为和责任带来的深远影响。可供参考的让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在公立医院落实到位的政策建议包括:(1)围绕强化预算透明度和支出责任,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①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制度,引导资金分配方向;②完善公立医院财政支出绩效监控制度,跟踪经费预算执行进度;③完善公立医院财政项目绩效评价制度,衡量政府投入产出效果;④建立公立医院公私合作项目融资管理制度,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⑤建立公立医院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增强预算的透明度和约束力。(2)将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理念贯穿公立医院预算管理全程:①围绕三年滚动支出规划和绩效目标,编报支出预算;②加强内部控制和绩效跟踪,确保预算执行合规有效;③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3)关注营改增后公立医院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降低税负。(4)加强公立医院财税政策的培训宣传,营造改革良好氛围:面向全体财务人员,加强预算管理和营改增知识培训;面向医院领导、业务和归口部门,做好财税政策宣传。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内容是补偿机制和监管机制的建立,补偿机制的建立,取决于取消药品加成后加大各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强化各级政府财政卫生投入责任落实,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卫生与健康投入机制;财税体制是公立医院发展建设和持续经营的重要外部环境,财税体制改革有关预算制度、税收制度和支出责任的要求会对公立医院发展模式转型、运行成本控制和合理补偿产生重大影响,合理的财政投入补偿制度能引导公立医院坚持公益性。对医院未来三年重大总体收支情况进行科学预判,建立发展性支出滚动项目库,强化滚动规划对年度预算的约束和指引,将绩效管理纳入预算,推动中期滚动预算,加强绩效考评,有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前瞻性,促进医院支出结构改善和发展方式转变。开展财税体制改革对公立医院的影响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机制改革理论体系,而且可以为公立医院硬化预算约束,保持良性发展、运行和补偿提供参考建议。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财务管理 财务分析

公立医院,顾名思义,指的就是被国家机关和政府机构纳入财政拨付范围的医院,性质属于国有。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国情,公立医院成为医疗服务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此,公立医院在财务管理和财务改革工作方面必须十分重视。面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现实,公立医院必须积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建构公立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这样不仅可以使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得以提高,更可以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

一、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内涵

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分析方法,指的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按照规范的程序对公立医院财务情况、现金流量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比较评估,预测公立医院未来发展趋势。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私立医院不同,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属于国有单位,因此更应该做好财务分析工作。财务部门在核查、比较医院会计资料后,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医院过去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效,预估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鉴于此,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体系至关重要。

二、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体系

要想做好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工作,就必须建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体系,这个财务分析体系不仅需要满足公立医院内部人员的使用要求,更要满足医院外部使用人的要求。因此,在具体实施时必须以公立医院自身情形为基础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分析体系。

(一)对公立医院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对公立医院财务状况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现金流量指标,其二是偿债能力指标。就现金流量指标分析,具体而言,就是对现金净流量的分析,这是公立医院财务状况分析中的重点。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说,现金流量指标更具有判断财务状况优良与否的作用,具体可以体现在医疗业务收入现金率、业务收支现金率以及资产现金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四个方面。其中,通过对业务收支现金率分析可以评测出公立医院现金的保障程度,通过对资产现金率分析可以反映公立医院在正常经营下收入的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的多少,而通过对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分析,可以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动态角度对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进行考察。就偿债能力指标而言,具体就是指对资产负债率的分析,通过对其分析可以评估负债取得的资产在公立医院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资产负债率有其合理范围,不能过高也不宜过低,资产负债率过高表明闲置资金太多,过低表明负债太大,存在财务风险。

(二)对公立医院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分析

对公立医院资产运营情况进行分析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是对总资产周转率进行分析,其二是对存货周转率进行分析,其三是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具体来说,对总资产周转率分析可以判断出医院总体运营情况以及运营效率,对存货周转率分析可以判断药品、卫生材料等医疗消耗的流转效率及存货对资金占用水平的高低,对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医院收款能力高低。

(三)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分析

对公立医院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就是指对公立医院运营过程成本管理情况进行分析,也就是指对门诊部和住院部患者在进行治疗时的成本耗费情况进行分析,可以从住院收入成本、门诊收入成本率以及成本收益比率等几个方面具体入手。

(四)对公立医院盈利能力情况进行分析

对公立医院盈利能力情况进行分析是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可以从总资产结余率、业务收入结余率、成本费用结余率以及经费自给率等四个方面分析。其中,对业务收入结余率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和评估医院总体盈利能力高低;对成本费用结余率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成本费用控制的程度,控制得越好,盈利能力越强,所付的代价越小;对经费自给率分析则能判断国家机关和政府机构拨付款项的情况,即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的比例。

(五)对公立医院发展能力指标的分析

对公立医院发展能力指标的分析主要有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及固定资产净值率。其中对总资产增长率分析可以表明公立医院规模增长水平;净资产增长率分析表明公立医院自有资金的增增长水平,而固定资产净值率表明公立医院固定资产的成新程度。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不同,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因此其在财务管理和财务改革方面工作非常重要。面对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现状,公立医院必须积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建构公立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通过对财务情况、现金流量等内容的分析评估,积极改正不足,促进医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郭海燕,来建政.关于医院会计电算化的思考[J].青海科技. 2011(06)

[2]李训栋.新医改下的医院信息化建设[J].中国医疗设备. 2011(12)

[3]李德勤.试论新医改下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 2011(29)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5篇

2月14日,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经济王作会议精神,落实2011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部署,回顾、总结“十一五”时期和2010年全国医政管理、医疗服务监管工作,交流各地医疗管理工作先进经验,部署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统筹安排全国医政工作和医疗服务监管工作。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马晓伟在会上指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目前已进入点面结合、加快推进的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势,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将一些从试点城市总结出来的改革措施向全国推广。

公立医院改革面临新形势

据记者了解,去年2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启动,首批确定了16个国家联系试点城市和37个省级试点地区。经过一年的实践,改革取得积极进展,特别是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开始提升。2010年,县及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预计达6.9亿,比2005年增长46.8%;出院人数4330万人,增长89.7%;年住院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病床使用率达到92.48%。县医院在分级医疗、分流病人方面的作用开始显现。

马晓伟说,随着医改的深入和人们对改革预期的升高,医疗服务提供能力与百姓医疗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正呈现一些新特点。城市大医院长期超负荷运转,在现有体制机制条件下对服务效率的挖潜几近极限,极易给医疗安全带来隐患。群众在自付比例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更愿意去大医院、找大专家看病,就医行为需要理性引导。在基本医疗需求尚未充分满足的情况下,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对康复、护理、养老等医疗延伸服务的需求将很快提上日程。

马晓伟指出,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应回避,但片面强调外部因素,而不首先从加强内部管理入手,解决不了问题。

着力推进五项工作

马晓伟在会上要求,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将着重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鼓励指导试点城市以“四个分开”为核心,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一是推进管办分开,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推进政事分开,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三是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研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加大政府投入。四是推进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完善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加强对社会资本举办的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是将优化结构布局、上下联动、优先发展县医院和信息化建设等由试点城市总结出来的改革经验向全国推广,推进公立医院服务体系建设。今年考虑选择300家县级医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实施医药分开,减少药品滥用,控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提高医疗安全质量;推行以聘用管理和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以岗位绩效工资为核心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基本科室建设为切人点加强县级医院骨干人才培养,提高县级医院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

三是出台惠民便民措施,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减轻医药费用负担,努力为群众看好病,

四是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推动各项改革与管理措施的贯彻和落实,完善医院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合理确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条件,营造良好的医疗执业环境,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弘扬崇高的职业操守。

五是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改善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执业环境,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健康发展。

同时,马晓伟在会上指出,“十一五”时期开创了医疗管理工作的崭新局面: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医疗改革不断深入,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医政管理法制体系不断健全,监管体制逐步完善:无偿献血稳步推进,血液安全得到加强;医疗战线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重大活动开展,为全国医疗管理事业的发展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马晓伟强调,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决战之年。公立医院改革通过近一年的试点,取得了初步经验,开局良好,目前已进入点面结合、加快推进的新阶段,全国医疗战线要紧紧围绕公立医院改革这个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开创工作新局面。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6篇

1方法

从人力资源角度,走访调查贵阳市部分基层公立医院,并结合我院人力资源管理实际特性情况加以总结论述。

2结果

2.1公立医院管理模式的由来

所有公立医院上级主管单位均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公立医院建立之初,在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制定医院管理考核规范、决定医院管理人员的任免等介入下,进行医院管理,长此以往,所有公立医院均在上级主管机构划定的条款中建立了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而且所有公立医院不分大小,管理模式基本一致。在医疗改革后的今天,公立医院仍然延续此模式进行医院管理。

2.2传统管理模式对不同公立医院的影响

医改前由于公费医疗限定了患者问诊医院,在政策的笼罩下,大型和基层公立医院各得其所;医改后取消患者问诊医院的限制,在社会公众收入大幅增加基础的助推下,相同的管理模式一样,差异巨大的诊疗条件,在相同诊疗服务模式的跑道上,大型和基层公立医院犹如现实版的龟兔赛跑,造成了大型综合性医院人满为患而某些基层公立医院门可落雀的现实。

2.3导致基层公立医院患者大量流失深层次原因

基层公立医院管理意识没有跟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是导致基层公立医院患者大量流失深层次根本原因。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hierarchyofneeds)指出:温饱问题(生理需求)解决以后,社会公众的最主要诉求体现在安全需求方面[1]。目前我国城市大部分家庭已是小康之家,由于基层公立医院提供的诊疗服务模式与大型医院基本一致,诊疗条件却与其有着较大的差距,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选择大型医院,处于社会低收入的社会公众选择诊所等是必然的结果。患者两个极端的流向,导致某些基层公立医院日渐冷清。

2.4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与医院诊疗服务模式的关系

医院是较为特殊的服务性单位,因此,诊疗服务模式决定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基层公立医院一般均有数十年的院龄,传统诊疗服务模式在这些医院中根深蒂固,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也因此被无形地被限定。

2.5导致基层公立医院患者大量流失主要因素

通过对大量患者评价医院的情况进行总结,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条件及服务。基层公立医院对于患者来说,诊疗条件差,服务模式与大医院一样。由于基层公立医院软硬件条件与大型医院不在一个等级上,没有可比性,就算增加设备,引进人才等方式,也不能使医院安全需求分值在患者心里显著增加,因此,诊疗条件差异巨大,诊疗服务模式一致的基层公立医院必然会出现患者大量流失现象。改变服务模式,回避与大型医院存在的隐性竞争,是基层公立医院的走出低谷的唯一管理取向。

2.6基层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误区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今天,在这些医院中人性化服务少之又少。绝大部分医务人员职业有余而人性化服务理念缺乏,这源于基层公立医院采用传统职业模式对医院人力资源进行评价式长期管理的结果。在职业条件与大型医院存在巨大差距的现状下,采用如此方式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并不能缩小与大型医院的差距,也不能改变患者安全需求评判条件。

2.7基层公立医院狭缝生存发展的方向

社会公众的安全需求多种多样,由于自身特性,大型医院能提供较好职业性健康保障安全需求,而提供患者人性化健康保障安全需求较难实现。鉴于此,基层公立医院应顺应形势,调整医院生存和发展方向,为社会大量需要人性化健康保障安全需求的社会公众提供人性化诊疗服务,这可能是部分基层公立医院狭缝生存及发展的方向。

2.8基层公立医院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下人性化服务的亮点

在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条件下,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应以提供患者人性化服务情况作为评价模式。走访调查的医院中发现有几家医院数名医师接诊患者较多(其中有位医师午休时间仍然持续接诊患者),而就近其他专业职称较高的医师却乏有患者(医院对这些医师却有较高的重视),通过问讯患者,其表述为:这医生人很好、很热情、很关心人等等,回访数次,数名医师接诊患者依然较多。试想,如果这些医院人力资源评价条件以这数名医师的人性化诊疗服务方式作为范本,倡导其他医务人员向他们学习,这些医院出现患者严重流失的可能性将会大大降低。

2.9人性化诊疗服务对患者的影响

走访调查一区级医院时,在极为冷清门诊大楼角落里的口腔科,患者需排队候诊,该诊室中气氛热烈温馨,医务人员与患者轻松互动,与患者交谈中发现大部分患者是经其他患者介绍而来。在上有口腔专科医院、大型医院口腔科,下有无数口腔诊所、私立医院等,软硬件条件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该口腔科医务人员对患者提供贵阳市独一无二“宾至如归”的诊疗服务方式,使就诊患者接踵而至。

3讨论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7篇

财政投入继续增加公立医院回归公益

公立医院完全回归公益属性,是陕北子长县医改的亮点。子长县政府财政此每年支出2000万元左右,药品由县政府集中采购、公立医院工资由政府差额拨付改全额拨付,并把医生绩效的考核依据由处方金额调整处方数量。2011年,子长县这一做法推至延安市全市试点后,陕西又先后安排了37个县做试点。今年,在总结运行经验的基础上,这一做法将在陕西所有县级公立医院全面推行。

子长县公立医院改革的显著特点,就是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县公立医院取消15%的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由差额单位改全额预算单位、由财政补贴;政府还包揽县医院1941万元的历史债务,由政府逐年清还;拨款680万元购置大型医疗设备,限定以成本价计收检查费。乡镇卫生院运转经费财政定额予以补贴,年增加370万元。医务人员津贴补助和人才培养等费用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咸阳近日出台的九大医改措施中,突出政府保障责任,明确各县市区政府负责县级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贴等。以固定资产形式存在的历史欠债经审计后由政府逐年偿还。对县级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按服务成本保障政府指定的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无主病人救治费用经审核后按实际发生额补助。政府负担县医院在岗医务人员工资的比例不低于70%,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各县市区设立每年不低于50万元公立医院人才奖励资金,纳入财政预算。

作全国17个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之一的宝鸡市,从2012年起,在落实陕西省规定的人均25元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基础上,宝鸡市级财政再人均增加10元补助经费。从2012年元月1日起,对县级医院所有离退休人员实行全额供养,对县区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人员实行全额预算,对县级综合医院人员工作补助不低于70%,公立医院发展提供保障。

改革有机衔接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坚持把政府主导作推进医改的根本保障,是陕西医改的一大特色。

基层医改全面完成百姓受惠实实在在

近日,咸阳出台措施明确,公立医院院长按干部管理权限选拔聘用,实行任期制,进行任期目标管理。建立公立医院综合评价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对医院运行情况和年度目标任务进行科学的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奖惩兑现等挂钩。

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之后,医务人员积极性如何保障?陕西省在取消以药养医的同时,对县级公立医院进行了包括人事制度、绩效考核、收入分配、内部管理、外部监管、医德医风建设等在内的综合改革,实现了公益性和积极性的统一。

医改三年,陕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初步建立起回归公益性的运行新机制。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非专业技术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初步完成。基层一般诊疗费标准出台。医疗服务价格改革试点工作在宝鸡启动。

2011年,陕西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计划实施,农民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230元,统筹区域内住院病人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到70%,参合率达到97.1%,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白血病得到政府救助,住院补助比例提高到90%;265万65岁以上老人享受免费体检,80岁、90岁以上的参合老人住院补助比例分别提高到80%、90%。

2011年,陕西全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87.21%的规范化村卫生室全面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并全部实行“三统一”(即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管理和零差率销售。2011年仅药品费用一项,约减轻群众用药负担1亿余元。

试点经验全省推行机制保障进发活力

近日,有关机构2011年度“中国十大医改新闻人物”,陕西省汉中市市长胡润泽跻身其中。入选词这样表述他:“欠发达地区县级医院改革的探索者”。

地处陕西省西南部的汉中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2011年以来,胡润泽亲历亲,在6个县区试点的基础上,该市所辖的所有县级医院中推行县级医院综合改革,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市级全覆盖。

汉中市推行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仅仅是陕西省医改的一个剪影。陕西把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作一项惠及全民的民生工程,进行专项部署,提出90%的病人要在县医疗机构解决就医问题,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

陕西省副省长、省医改领导小组副组长郑小明表示,陕西省乡村、社区基层卫生医疗改革,搞了两年多,把两个问题解决了,一个是看小病,一个是预防。剩下看大病到哪里?必须是县;报销在哪里?也是县。所以要解决看大病、治疾病,必须推动县一级医院的改革。

2010年5月,宝鸡市被确定全国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在稳步推进国家改革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同年,陕西省又在陕南、陕北、关中遴选出神木、府谷、子长、镇安、阎良5个县(区)开展省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2011年初,在改革试点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又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将试点区县由5个扩大到37个,同时在46个县区进行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试点,并制定出台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指导意见、卫生管理县镇一体化改革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指导推进工作。2011年8月以来,汉中、延安、咸阳陆续在全市范围内启动实施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由点向面逐步推进。截至2011年底,全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扩大到56个县区、110个县级公立医院。目前,全省所有设区市和试点县区都成立了公立医院改革领导机构,制定出台了实施方案、评估办法和落实政府保障责任的措施等,从统筹规划县域医疗资源、明确县级医院功能定位、落实政府保障责任、改革运行机制、完善管理和支持协作机制等9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其他未出台实施方案的县区,也选择性地开展了试点改革,涌现了被总结陕西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两种模式、三种现象”的子长、神木、阎良、镇安、府谷等一批有特色的公立医院改革新模式。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8篇

一、工作目标

通过推进市级公立医院综合试点改革,公立医院新的补偿机制逐步建立,以药补医机制得到根本改变;公立医院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明显提高,医疗费用得到合理控制;市域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有效调动,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医疗质量安全更有保障,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更加便捷,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和可持续发展得到保证。

二、工作任务

(一)逐步建立公立医院经济运行新机制

1.破解“以药补医”机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公立医院所有药品(中药饮片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市域药品总控目录,市域总控药品目录由国家基本药品目录(包括省增补药品目录)、医保甲乙类药品目录以及其他必需药品组成,并合理确定各类药品目录比例。试点医院严格使用市域总控药品。年度基本药物(包括省增补药品)和中药饮片使用金额不得少于药品总金额的25%,非医保目录药品使用金额控制在药品总金额的15%以内。中药饮片处方的费用原则上不得高于上年度平均水平。公立医院因控制药费支出而减少的收入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和加强内部成本控制等途径解决。

2.调整医疗服务收费价格,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按照医药费用“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以2010年药品差价为基础,根据药品实际招标价格下降幅度,财政补助、医保支付方式调整情况和医院内部适当消化的要求,适度调整手术费、治疗费、护理费、诊查费(或增设药事服务费)、床位费等。价格调整方案由物价局会同卫生局提出,报市价格主管部门审核,并报省级物价主管部门批准后施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要与医保、卫生、财政政策调整相同步。应同步调整的政策由医保、财政、卫生等部门另行制定。

3.发挥医保政策调节作用,引导病人合理就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政策均按照由此而调整的医疗服务价格执行。因政策调整造成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出现赤字的,由市财政给予保障。调整基层医疗机构与二三级医院、本市医疗机构与外地医院之间的就诊报销比例,扩大差距,引导病人合理就诊。同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结算制度改革,探索实施总额控制下的总额预付、按病种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或按人头付费等支付方式。

(二)建立公立医院内部综合管理新模式

1.深化优质医疗服务管理。(1)开展预约诊疗服务。重点推进电话预约、网上预约、自助挂号预约,特别是社区预约和分时段预约,推进以预约诊疗为主要模式的双向转诊服务。到2013年底,社区转诊预约占本地门诊就诊量的比例达到25%。(2)优化医院门(急)诊环境和流程。积极开展门(急)诊流程再造,医疗环境重置,减少就诊流程和环节,积极创造条件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依靠信息化手段,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各项检查结果查询服务。(3)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合理配备医院护士数量。临床一线护士占全院护士比例不低于95%;病房实际床护比≥1:0.4。积极实施“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努力创建“温馨病房”、“无陪护病房”“低陪护病房”,逐步实现80%的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目标。

2.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行为,提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分别控制在35种、50种以内;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占药品消耗比例控制在等级医院评审标准内;医院利用信息化手段检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3.实施医疗费用控制策略。严格医疗费用控制管理,通过多种手段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结算制度改革,实行总额控制下的多种结算方式的应用;扩大临床路径试点范围和推行单病种质量控制工作;开展日间手术试点,缩短住院床日;逐步增加国家基本药物在门诊和病区使用金额的比例;积极推行同级医疗或区域医疗联合体内辅助检查结果互认。建立相关费用指标考核体系和公示制度。

4.加强医疗技术行为管理。加大医院龙头学科和区域专病中心建设力度,增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转诊率靠前的临床科室进行重点帮扶,逐步降低转诊率。加快发展特色优势学科,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同时积极开展包括中医药技术在内的适宜技术的推广利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点管好病历书写、手术安全、医院感染和急诊急救工作。通过实施单病种质量控制、临床路径和处方点评等管理措施,引导医务人员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

5.加强卫生行风建设。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教育广大医务人员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尊重患者、理解患者,主动为患者着想。加强医患沟通,充分尊重患方的知情权、同意权、选择权。设立医院病人服务中心,完善服务、投诉受理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提高制度执行力。坚持廉洁行医,严肃查处违法违纪的单位和个人,严厉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行为,坚决查处开大处方、滥用药物及过度检查等行为。

(三)推行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新措施

1.完善院长负责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突出院长职业管理能力的培养,推进院长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以理事会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利运行机制。制定落实院长任职资格、选拔任用、考核评价和问责奖惩等方面的管理制度,完善院长收入分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须经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批、执行。实施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2.完善人事和收入分配制度。根据公立医院功能定位、工作量和现有编制使用现状,核定公立医院人员编制数。建立健全以全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的内部人事管理制度。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建立以岗位和职级为基础、总额控制、分配合理的工资制度和以工作数量、工作成效、技术含量为基础的绩效考核机制,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的比例适当增加,提高临床一线医生和护士的工资待遇水平,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探索规范医务人员多点执业,引导医务人员合理流动。

3.增强医院运行效率。推广医院精细化管理,积极落实审批权、采购权、保管权和使用权“四权分离”的机制,招标采购医院各种物资。切实加强医院运行成本控制,提高运行效率。严格执行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审内控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医院成本管理,提高资产的共享程度和利用效率。

(四)发挥市级公立医院联动纽带新作用

1.加强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结合我市“十二五”卫生规划,制订公立医院设置和发展规划,明确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通过规划和筹资手段加大对医疗资源配置的宏观调控力度。深化“五大中心”建设,继续探索加强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的有效途径,提高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2.加强与大医院的对口协作。加强与上海、杭州等地上级医院的交流与协作,争取与更多的上级医院建立各种形式的对口协作关系。邀请上级医院专家定期来姚讲课、技术指导。选派优秀年青医生以培训、进修等形式到上级医院深造。借助上级医院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帮助我市公立医院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训。

3.加强对基层医疗机构指导。大力推进市镇纵向合作机制建设,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分工协作机制,促进公立医院的人员、技术、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流动。公立医院通过合作、托管、组建医疗联合体等多种方式,建立市镇医院间的长期对口协作关系,加快完善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制度,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基层,发挥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和效率。实施健康关爱工程,通过健康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开展跟踪随访、健康教育等活动,关心群众健康,提高群众身体素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总体设计、突出重点、大胆创新、稳步推进的试点原则,切实加强对我市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领导。试点工作由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事务协调和处理。市卫生局要在确定的医改方向和原则基础上,细化措施,突出重点,在体制机制创新上积极稳妥,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二)加强部门配合。市发展改革局(物价局)负责将市级公立医院的发展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市财政局负责资金保障工作,加强资金的监督管理;市人力社保局负责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执行、人事分配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管;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药品质量安全监管;市卫生局负责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各项具体工作,以出资人身份建立对公立医院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加强医院内部考核。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及时制订出台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配套文件,细化相关政策措施,及时发现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对发现的重大问题,应及时向市政府报告,有效形成推进改革试点的工作合力,确保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深入推进。

(三)加大宣传力度。宣传部门和新闻单位要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强对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的宣传,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争取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妥善处理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共同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卫生、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舆情监测与研判,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坚定改革信心,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为公立医院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四)加大保障力度。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要进一步体现政府职责,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合理安排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主要用于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扶持重点学科发展、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补助、绩效工资改革后退休人员增加的费用、政策性亏损补贴和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等方面。建立公立医院改革调节基金,基金来源以财政安排和卫生系统自筹等多渠道筹措,由市卫生局专项用于公立医院改革政策性补亏。

四、工作安排

(一)改革试点范围

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第四人民医院、市梨洲医院。

(二)改革实施步骤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从2012年1月开始,分三个阶段进行:

1.2012年1月—6月底,前期准备阶段。通过调研,拟定方案,征求意见,与有关部门协调相关政策。完善综合改革方案,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改革文件和相关配套政策。

2.2012年7月—11月,实施推进阶段。启动实施,稳步推进。按照先易后难、急先缓后的原则,稳步实施和落实纳入改革的项目。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风险控制;财务风险;风险环境;风险控制

一、引言

在当前时代中,我国的医疗行业发展已经非常完善,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医疗水平都可以满足人们的基础医疗需求。但相对于私立医院,公立医院的发展始终依靠国家财政,难以实现自给自足,尤其是在设备方面的引进和技术更新的时候,需要国家财政的充分支持,否则将无法实现技术层面的更新。因此,我国医疗系统提出,公立医院应当做好独立发展建设,强调公立医院的自给自足,不能一直依赖国家财政,要保证医疗行业的发展能自给自足。尤其是实现财务风险控制,确保公立医院的财务不会出现问题,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并且一定要杜绝为了提升科研效果,不计成本投入的情况,确保财务投入符合实际需求。是当前公立医院保持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道路之一,能让公立医院更好地发展。

二、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公立医院的工作人员对于财务风险控制的认识不到位

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中,财务风险制度始终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公立医院的领导层根本不关注财务工作。在领导的认识中,人民的生命安全才是第一位,所以公立医院的核心工作是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如果公立医院中出现了医疗器械升级的任务,则无论当前财务情况如何,往往都会批准购入和建设,并且向国家提出相应的财政支持,从而满足公立医院的资金需求。虽然很好地解决了人民的医疗问题,但是给国家财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状态。

2.财务风险控制制度不健全难以提升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由于公立医院的领导层对财务工作关注度不够,所以没有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制度,当前财务部门工作人员仅仅是记录了公立医院的收支情况,部分情况下甚至不会进行财务分析工作,公立医院领导在战略决策中,也不参考财务情况,主要按照公立医院的医疗建设需求进行,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频繁出现。此外,制度不健全的问题还体现在其他部门,基本上各个部门都不会进行信息的沟通,导致了信息壁垒严重,根本无法判断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财务风险。

3.存在坏账问题且没有风险基金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公立医院中始终存在一定的坏账问题,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公立医院没有专门的财务团队,对于坏账不知道如何处理,对于拖欠的款项等,也难以追回,所以很多公立医院中,坏账成为阻碍其发展的一大因素。而且,在公立医院中,也没有风险基金的设立,一旦遭遇坏账等问题,会造成严重的财务问题,在一段时间内,都会阻碍公立医院的发展,所以,必须要做好基金的建设和坏账的处理,才能确保公立医院更好的发展,尤其是促进财务部门的建设。

4.缺乏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团队

我国的公立医院中,对于财务风险的人员始终不重视,领导认为,公立医院的工作是救死扶伤,所以多一些顶尖的医生才更重要,而其他人员都是辅助医疗人员工作和保证公立医院运行的,所以只要有即可,而不需要顶尖的业务能力。所以在人才招聘过程中,除了医疗方面人才以外,其他人员的薪酬待遇非常有限,甚至财务人员的薪酬不如一位资深护士,导致市场中的财务人员都不愿意加入到公立医院之中。

三、加强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对策

1.注重财务风险控制意识的提升改善风险环境的控制

为提升公立医院领导的风险控制意识,需要财务部门人员总结相应的知识内容,让公立医院更好地观看其中的内容,从而有效地提升领导对于公立医院财务风险的了解,并且确保公立医院工作效果的提升。

2.注重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保障财务风险控制效果

为了有效地强化公立医院的财务工作,应当深入地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制度的建设,其中强调的内容,主要是如何更好地通过规章制度来规避财务风险,尤其是在财务风险方面,要保证财务工作得到有效的关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制定相关使制度的时候,需要考虑的是财务工作的法律法规内容,不能为规范自身地建设,而出现违法乱纪行为,保证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制度能更好地发挥效果。其具体的制度建设分为两个部分:其一就是对内财务进行规划,确保资金的透明化。只有资金足够透明,才能充分地了解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满足需求的,都能直接地表现出来,从而确保实际工作效果的提升。其中主要强调严禁滥用、铺张浪费等现象,特别是在购置先进仪器、储备药物时,必须进行全面地统计核查,最大程度地保证资金的合理化运用。不能为了科学研究而不顾忌公立医院的财务情况,也不能为了科学研究而无限制地从国家财政索取医疗资金,国家财政是国家整体的财务管理体系,不是单独为公立医院服务的,其他的社会部门也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因此,公立医院尽可能地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实现设备和技术的更新。在资金链承担范围内,确保医院财务工作的正常运转。一旦超过了资金链的可承受范围,就代表公立医院已经面临着严重的财务风险,若是不能有效地解决财务风险的问题,则公立医院的发展也会出现问题。总体来说,公立医院的资金链极其脆弱,要合理地考虑资金链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资金链的稳定,从而解决公立医院出现的问题。其二就是结合公立医院的独特财务情况建立一套完整的风险评估体系,长期科学地管控公立医院财务风险,并制定出一系列及时应对风险的手段措施。风险评估体系可以参考企业的风险评估体系,但是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确保内容本身符合实际的需求,并且,公立医院的风险评估也要与时俱进,能根据时代的发展,不断地进步,代表风险评估体系不是固定的,而是基于时代的特性,而不断发生改变的,同时,风险也在不断地改变,所以就需要做好风险控制体系的调整,确保随着风险和时代的改变,而改变。在这期间,医疗保险方面的介入是最为复杂的,既要考察投保的制度,还需计算投保的具体金额。要合理的利用保险的资金,才能确保保险自基金发挥最大的效果,为更多人提供医疗服务。只有做到最精细、最全面的计划才能为医院的医疗建设提供更好地发展。所以,现代公立医院的发展就需要尽可能的实现现代化的建设。

3.做好风险基金的建设对坏账也要做好准备从容面对损失

在当前时代中,始终困扰公立医院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坏账,坏账会导致公立医院的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出现,从而影响到公立医院的实际发展,此外,坏账也让公立医院的发展计划被打乱,很多需要资金的建设内容,都无法有效地实现,最终导致公立医院难以按照既定的路线进行建设。很多公立医院建设缓慢,就是坏账过多,导致自身资金不足,而且国家财政紧缩,导致拨款缓慢。因此,公立医院必须要解决坏账的问题,才能稳定、健康发展。坏账问题是众多医院存在的问题,但众多公立医院在有了政府的扶持后便肆无忌惮,完全不关注、解决自身的坏账问题,公立医院领导的思想是,国家会有源源不断的财政资金扶持,所以坏账的出现并不能阻碍其对于资金的获取,因此,不够关注此问题。导致坏账资金的持续增长,资金链的日益松散,最终影响医院的正常发展运转。而且很多的公立医院坏账的数额非常巨大,是短期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甚至很多坏账都因为对应病人死亡彻底无法收回。坏账问题对于公立医院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更应重视它,并总结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其核心就是要收回资金,确保资金能在第一时间被找回,才能实现财务风险的控制。目前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尽可能的建设医疗基金,相对于一般的办法而言,医疗基金可以更好的解决医患之间的问题。可以通过基金来有效地缓解资金方面的问题,从而确保资金的使用更加合理。对于每一个医院来说,医患纠纷都是最让医院难以承受的问题,所以,医院更愿意建设医疗及基金,一旦出现了问题,那么医院就不需要在第一线面对患者,医疗基金会尽可能的处理一切工作。从而消除了公立医院直接面对患者,从而爆发冲突的问题,让问题能被更加冷静的对待。所以,对医院一方来说,医患纠纷的问题可以被很好的解决,医生只要负责正常的工作就可以,而不需要承担其他。对于患者来说,即便是出现了问题,也能第一时间得到解决,并且保证了医疗的效果。不仅仅让公立医院规避了财务风险,也保证了患者能得到应有的利益。

4.组建财务风险控制方面的高素质人才团队

为更好的组建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最核心办法还是增加薪酬,只有薪酬足够,招聘效果才会更好,从而满足招聘的实际需求,并且保证招聘过程中,能有效地解决人才对薪酬不满的情况。至于猎头招聘的时候,主要公立医院需要提供对方要求的利益,才能满足对人才的需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公立医院一直以来都是国家财政支持,其主要任务是更好地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多数的公立医院对财务关注度都不高,领导认为解决人民的医疗问题才是关键,至于医疗的投入,一般不会计算。导致公立医院的财务工作效果非常差,甚至出现坏账和赤字的情况。因此,为了符合当前我国医疗部门的要求,我国必须要做好公立医院的财务风险控制工作,组建高素质人才团队,让公立医院的财务效果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淑芳.公立医院财务风险控制的探讨[J].商讯,2020(35):28-29.

[2]向丽丽.公立医院经济合同执行环节财务风险控制实践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11):152-153.

公立医院总结范文第10篇

新医改方案公布10个月后,医改深度新方案――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方案出炉。

2月23日,卫生部等五部委对外公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从而正式开启了医改中最艰难、最复杂、最困惑的新闸门。在达成改革共识的基础上,公立医院如何破冰,试点城市将采取何种措施进行,改革的路径到底在哪里?备受关注。其中,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最具社会争议,这也是本次医改成功与否的关键点。对上述问题,《财经国家周刊》专访了卫生部。

医改试点地方经验

《财经国家周刊》:《意见》出台,今年将在全国部分城市开始试点。请问在这方面推进的改革措施是什么?

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任务重、难度大,要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领导。试点工作由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统一领导,试点城市人民政府和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卫生部组织推动试点工作,其他有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

目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已经分别选择1-2个城市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在各地试点城市范围内选出16个有代表性的城市,作为国家联系指导的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从今年开始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

《财经国家周刊》:公立医院的改革为什么现在还要先试点?

卫生部:公立医院改革是医改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涉及的面广、特别是涉及到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结构调整等问题,为了探索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公立医院发展路径,妥善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国家决定对公立医院进行改革,所以要先行试点,然后再稳步推广。

重建政府补偿机制

《财经国家周刊》:公立医院改革的复杂性备受瞩目,其具体实施方案更令人关注。国务院通过的只是指导意

见,具体如何操作还需要看主管部门及各地方的情况和实施方案,初期是否会出现多种不同的改革方式,而最终也可能不是全国一刀切的方式?

卫生部:试点城市要制订试点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突出重点方面和关键环节,深入探索,大胆尝试,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要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评估和监督,及时总结试点情况,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进试点工作积极稳妥地开展。各地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具体改革方式方法选择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地方特点特色。

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明确各级政府举办公立医院的职责,积极探索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实现公立医院统一管理,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

《财经国家周刊》:公立医院改革的原则是要坚持公益性质。当前公立医院存在的一些逐利行为,以及医疗服务体系的趋利性与此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和冲突,造成了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和医患关系紧张等一系列问题。那么,这个公益性质该如何界定?实现公益性的最核心问题又是什么?

卫生部:改革要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分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提高公立医院运行效率,努力让群众看好病。要按照“适度规模、优化结构、合理布局、提高质量、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统筹配置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医疗资源,促进公立医院健康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切实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财经国家周刊》:“管办分开”有无具体思路和举措?

卫生部:实行“管办分开”,成立医院管理局等专门的公立医院的管理机构有助于加强公立医院的治理和管理,推动公立医院提高运作绩效。我们鼓励各地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公立医院的资产管理、财务监督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这样的模式,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的管理体制。

《财经国家周刊》:《意见》指出,要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实现由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来补偿的机制。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重中之重,“以药养医”是公立医院不争的事实,也是医改最核心的难题。那么,政府补偿机制能否有效解决这一难题?财政补贴是否是本次改革的关键?

卫生部: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药价格,逐步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推进医药分开,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逐步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同时完善医疗保障支付制度。

政府补助渠道是公立医院公益性的重要保障,也是这次医院改革中一个至关重要的举措。我们高兴地看到,许多地方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切实有效的办法保障公立医院的经费。

社会资本进入待解

《财经国家周刊》:解决医疗资源配置的问题是医改的一大重点,“公立大医院人满为患,基层医院医生坐冷板凳”,这是中国医疗资源大小两极严重失衡的现状。试点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

卫生部:改革试点的总体目标是要构建公益目标明确、布局合理、规模适当、结构优化、层次分明、功能完善、富有效率的公立医院服务体系,探索建立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分工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形成比较科学规范的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管机制,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促使公立医院切实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财经国家周刊》:《意见》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的主要任务之一,提出要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尤其是民营资本的进入,是入股公立医院还是“公转民”?公立医院的改制重组是否会出现实质性的改观?

卫生部:国家将积极鼓励和引导民营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院。一是坚持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在服务准入方面,对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一视同仁。二是保证不同所有制医疗机构公平有序竞争。在医保定点、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立项和继续教育等方面,民营医院享受与公立医院相同的待遇,执行相同标准。三是落实非营利性医院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疗机构。五是正确引导,依法监管,规范执业行为,维护群众利益。在行业监管方面有关部门还将制订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的配套文件,实化相关政策措施。

在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公平与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公立医院的主导地位,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院。

《财经国家周刊》:社会各界对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非常关注,它关系到今后医院的管理体制问题,请问该如何界定?

上一篇:医院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上半年医院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