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课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3:32:02

公共课论文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1篇

1.问题的缘起。近年来,由于社会的任职需求引导及个人的兴趣爱好的偏向,美院学生对公共课的学习投入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主要表现有:大多数学生重视专业课学习,轻视公共课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过程中,大多数有极高的学习热情,但在学习公共课的过程中,却兴趣不高,学习积极性不够,大都敷衍了事;在课堂上课时,常常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任由此发展,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会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必须加以足够的重视。

2.公共课学习动机和需求研究的重要意义。学习动机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习主动性,指引到达成功的彼岸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对学习需求的了解,可以掌握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从而有利于因势利导,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对公共课学习动机和需求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有利于了解影响当前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源头因素,对下一步采取相应措施,进一步加强公共课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产生学习内驱力,主动参与、主动内化,努力学习公共课,培养全面素质,增强学生社会竞争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及对象

1.研究方法。本次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是问卷调查法。问卷分为动机部分和需求部分,动机部分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设定,又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指学生对教学本身有兴趣而产生的动机,包含好奇的内驱力(求知欲)、好胜的内驱力(求成欲)、互惠的内驱力(需要和睦共处协作活动)等方面内容。外部动机是由学生学习以外的刺激诱发而产生的动机,如个人荣誉、老师的肯定和赞赏等方面。需求部分设置了开放题,通过问答题,了解学生对学习公共课的一些认识和想法。为便于相互量化比较,把每个需求的符合情况分为优、次优、良、中、差5个级别,分别计分5、4、5、2、1分,最后以百分制取加权分进行比较。

2.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全院学生,通过随机抽取各院系、各年级样本的形式完成。本次发出问卷108份,共回收106份,有效106份,回收率为98.14%。其中,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人数分别为10、43、21、32名,占总人数的9.43%、40.57%、19.81%、30.19%,男女占比为47.17%和52.83%,农村和城市占比为45.28%和54.72%。

三、调查结果

1.公共课学习动机情况分析。学生的内部动机得分为相当于百分制分数72.25分,外部得分为68.52,总体来说,得分不高,动机驱动较弱。男学生的内外部动机的平均分分别为56.04、49.50,女学生的内外部动机的平均分分别为52.54、53.07,从中可以看出男女学生之间的动机水平相差不大。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学生的内部动机平均分分别为56.80、53.88、54.57、53.53,外部动机平均分分别为54.20、52.12、50.76、49.94,由此可知,年级之间的动机水平也相差不大。在不同地区学生之间,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的内部动机平均分为52.19、55.84,外部动机平均分为50.33、52.26,可见,地区差异对动机水平的影响微小。

2.公共课学习动机成因分析。在有效的106份问卷中,喜欢上公共课的有31人,不喜欢的有75人,占比分别为29.25%和70.75%,由此可见,参与调查的大部分人都不喜欢上公共课,在不喜欢上公共课的原因中,教科书内容枯燥无趣排在首位,占总人数的84.00%,其次是对学习公共课不感兴趣,占58.67%,另外,专业课占用时间较多,没有精力学习公共课(占42.67%),公共课的教学方式存在问题(占42.67%)以及评价美院学生好坏看专业课,不看公共课(占32.00%)等也是主要原因。

3.公共课学习需求分析。在对学生学习公共课的需求调查中发现,其中有47人(占总人数44.34%)提到了要扩大教学的信息量,对教课书内容形成补充。有33人(占总人数31.13%)提到了要加强多媒体教学。有31人(占总人数29.25%)提到了公共课教学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改变你教我学的模式。另外,也有人员提到了要把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加强学习效果等需求。

四、激发公共课学习动机的对策

1.培养正确的公共课学习思想认识。公共课对培养独立思考、善于思辩、勤于归纳的哲学思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基础性的作用,只有打好基础,才能为今后的长远发展拓展广阔的空间。因此,要建立合理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加强宣传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事业的成功是以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为基础的,文化素质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2.把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采取讨论式教学,提出一种观点,请学生各抒己见,主动参与到教与学中来;采取辩论式教学,提出一个问题,请学生参与辩论,这样既提高了兴趣,又理解了知识,既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又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采取研究式教学,对一些比较深奥、不好理解的内容,可布置课题,让学生课后去寻找答案,对一些优秀的研究结果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交流。

3.合理安排学习内容与时间。一方面,在授课内容上求精,使一堂课的内容能够解决二堂课的问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与专业课合理配置,使得专业课学习与公共课学习能够相辅相成。

4.把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美院学生思想活跃,爱好广泛,对新生事物充满浓厚的求知欲,把国内外的热点问题引入课堂,用以作为教课书知识的补充,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采取多媒体等新手段激发学习兴趣。首先要去除盲目心理,认为只要把教课书吃透,努力教书,就可以引起学生认真学习的心理,而是要更多的把多媒体等引入到教学中去,用更大的知识量来带动学生的思维,引发更大的兴趣。另外,应该尝试给公共课教学内容中加上一些有趣的东西,比如一些网络流行语等,引起学生共鸣,唤醒学生学习公共课的兴趣。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2篇

《网页设计》是大学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按照高等院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要求的规定,属于计算机小公共课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教学目标是通过对Dreamweaver等网页制作工具的学习,使学生对于网页设计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具备独立开发简单静态网站的能力。网页设计技术由于紧贴时代脉搏,易于反映社会现实的需要,在网站的定位、功能的设计上可以充分表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非常适宜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目前《网页设计》公共课的教学,主要是讲授Dreamweav⁃er以及Photoshop、Flash等软件的使用,使学生掌握网页制作的基本技术、页面美化的基本方法。但是如果教学过程中仅仅注重技术的学习、知识的传授,这门课就会失去活力,不能体现出课程应有的价值。虽然可以在课程考核中要求学生交一份开放式作业,自拟主题设计制作一个网站,在评分标准中对网站的创意有一定鼓励,但这对于激发全体学生的创新意识、把创新意识贯穿到教学全过程来说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要把鼓励创新思维、发现优秀创意、指导完成作品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思想。教学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传授,而是与学生一起进行的创作体验,期末指导出一个优秀学生作品并进行展评,使学生见证一个想法从诞生到实现的全过程,从而在他们心中埋下创新的种子。

2引导创新意识的网页设计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为了将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到网页设计的教学中去,就应该突破仅仅进行知识传授的局限,把发现和鼓励学生设想新颖独特的网站、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网站设计、扶持和宣传优秀学生作品、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创新精神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意义。从教师讲解、学生定题、选题评价、指导完成等过程入手,让学生亲眼见到优秀的创意是怎样实现的,使他们在《网页设计》课程中学到的不仅是技术,更要树立起他们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创新意识。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使《网页设计》课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潜能的大课堂。其实施方案设想如下:

(1)征集学生创意运用项目驱动式教学法,让学生自选主题构思一个网站,撰写简单的网站策划书。教师须在开课之初布置该作业,并通过实例介绍优秀网站,启发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设想出独特、实用、有意义的网站主题;

(2)发现优秀创意教师从第一次学生作业中找出个别优秀的网站创意,进行点评,征求全体学生的意见,对网站的功能、栏目进一步补充完善;

(3)指导完成作品在以后的教学案例中,以选定的网站主题为目标,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局部页面制作,在上机课上对这名学生的作业进行主动的辅导、点评,帮助其最终完成作品;

(4)宣传推广增值在适当的时候,将优秀学生作品到网上,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题材确实新颖的话,还可以进一步整改完善,推荐参赛。如果每学期都能树立一个成功的典型,对全体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鼓励和促进作用。

3培养创新意识的教学案例

按照这种设想,在去年的《网页设计》公共课的教学中,于开课第四周收了一次学生作业,要求撰写简单的网站策划书,其实就是想看看学生想做什么内容的网站,对创意新颖、贴近现实需求的想法给予表扬和鼓励,比如为偏远家乡做的旅游宣传网站、针对大学生情感问题做的心理访谈网站、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做的专题学习网站等。其中一名体育学院学生写的网站创意“华武社”,是根据自己的武术特长及表演经历,以自己入校以来准备创办的社团组织——华武社为主题进行设计的,由于内容独特,需求明显,被选为教学范例,在后续课程的讲解中多次以该项目为例,逐步丰富和完善了各个网页,最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形成了一个美观实用的网站,得到了很好的反响。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们看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并且将学习、思考、解决具体问题这些环节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无形中培养了他们勤于思考、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4结语

创新能力是二十一世纪知识型时代和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国家需要当代大学生具有科技创新的能力。爱因斯坦曾精辟地指出: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目标。他甚至认为,学生应该把培养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把获取专门知识放在首位。大学的教学改革应当尽量将培养创新意识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将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本文提出的思想突破了原有教学方法仅注重知识和技能传授的局限,结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和教育的高层次目标,提出在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中融入对网站创意的关注,指导学生逐步完成其创意设想,成为有代表性的作品,积极发现、鼓励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不仅传授了一门技艺,也培养了学生会发现的眼睛,会思考的头脑。通过这种方式,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将现实生活中的需求通过网站表达出来,进行网站的主题设计与功能定位。对优秀的网站创意进行重点支持和辅导,为创意的火花助燃,而不要使它自生自灭。经过“启发—设想—创作—实现”的全程参与,使学生体验到创意实现后的成就感,渐渐形成敢想敢做的创新精神。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共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归因;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0-0014-02

一、引言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师”的职责给出了定义,即“传道、授业、解惑”,其中的核心部分是“传道”。所谓传道,现在看来就是教师必须对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价值观与道德体系起到引导、传播和规范的作用。要做到这一职责,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得具有高尚的内在道德涵养――即师德,与良好的外在风尚、行为规范――即师风。进行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前所有教师队伍建设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我们看到近年来随着各级学校教学规模不断扩大,教师队伍逐渐膨胀,师德失范的现象也在新闻媒体屡见不鲜。一些现象甚至已影响到教育的健康发展,在社会上也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对教师群体的信任危机。因此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在教育业界引来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高等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所在高校的学院,属于高校中基础课程学院,教师职责多倾向于教学任务,但同时也承担一定的科研项目,而学生都面临着将走上社会工作的现实,因此对于笔者这类高校中公共课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具有不同于其他教育的特点和发展道路。本文力图从高校公共课教师,尤其是走上工作岗位不久的青年教师的视角,对师德失范现象和师德师风建设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高校公共课教师的师德失范的归因

高校教师的师德失范现象,许多研究者都给出了不同的见解。比如,申明在《师德失范的制度原因及其重建》[1]中指出,制度规范体系与内容不完善、制度目标不明确、制度规定不具体等是造成当今师德失范的重要原因。赵少英[2]认为,整个社会教育体制的变迁与恶化是高校师德滑坡的重要原因。高校中的公共课程教师,由于其在大学中个人身份以及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以下原因可能更具有代表性。

1.高校公共课教师收入偏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行,我国社会各行业、阶层在经济收入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高校来说,市场经济的推进转变了学校的办学体制,更新了办学观念,提高了学校的经费收入。为了鼓励科研教师加大科研产出及争取项目经费,学校对于科研型教师收入奖励较多,而我们注意到公共课教师由于很少承担科研项目,往往工资水平在整个社会看来相对偏低。在当前社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费用等问题确实给青年工作人员增加了不小的经济压力。这无形中使得一些老师不安心教学工作,而是花大量精力从事副业,或是下海经商。很多教师把教学工作当作一种维持生计的手段,甚至用来谋取私利,而非事业来对待。社会大环境――市场经济,也为社会风气败坏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市场积极所具有的天然趋利性,无形中,人们都把个人的成败和得失用经济指标来衡量[3]”,不少教师把个人利益、经济收入等看得过重,轻视教学,对工作、对学生不负责任,认为师德师风与己无关。由此可见,这些负面归因无疑正在冲击高教教师群体。

2.工作考评机制的不合理。在高校中,对于兼顾科研和教学工作的教师来说,科研能力(数量及档次,科研项目经费情况等)在对其工作的考评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大学公共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研究内容是分离的。对于这种不太合理的工作考评和激励制度对于科研型教师的师德失范现象,已有作者从这一方面进行了论述[4]。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业务考核与提职等是其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如果对公共课青年教师工作考评仍沿用科研考评机制,无疑就显得更为不合理。作为教师考核的硬性指标,使得部分教师敷衍教学,甚至抄袭论文、,这样助长了学术不端、敷衍教学的风气。由于没有深层次的学术研究为铺垫,发表的论文往往缺乏学术价值,而仅仅追求数量;编写的著作,不顾有无实用价值便联系出版。这种做法,严重损害了学术和学科建设。

3.学校、学生对公共课程的不重视。在某些高校,公共课程受重视的程度远不及专业课程,可能因为公共基础学科不像其他重点学科能给学校带来项目资金和竞争力。据调查[5],最近几年高校普遍面临着大学英语课程的学分压缩,有的学校甚至让通过四、六级的学生免修英语。从学生角度来说,在其潜意识中会认为上公共课程对于其今后继续教育或是工作求职没有直接的关系。据对学校部分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对公共课程开设目的的认识是不足的,对于思想政治类的课程更是如此。学生对待公共课程的态度仅仅是希望期末能够顺利通过,或是英语通过四、六级等。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公共课程得不到学校及学生的重视,教学设施不配套,上课出勤率低,教学开展不顺利,都会打消教师敬业教学的积极性。尤其是我们很多青年教师,在工作之前都对教师职业充满敬意,也对自己即将开展的教学充满理想。而真正开展教学之后,公共课程的定位及学生的态度与教师自我实现的矛盾,让一些老师思想开始转变,对教学采取敷衍态度,对学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而把精力都投向副业中去。

三、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师德失范的归因是多方面的,高校公共课教师出现师德失范又存在着特殊性。如何有效搞好高校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是值得探讨的。

1.适当增加公共课程的经费,引入针对优秀教学老师的奖励机制。最近,四川大学拿出百万奖金设立“卓越教学奖”表彰师德高尚、教学优秀的一线任课教师。这一消息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这也让人们看到我们现在很多高校越来越重视教学老师的地位。尽管金钱并非这些优秀教师的目的,但学校引入这样的奖励机制,对于一线教师潜心教学也是重要的鼓励。以此为例,笔者建议可以适当设立校级或院级奖项,对在教书育人、师德修养等方面的优秀典型进行表彰奖励,使该奖项与同级教学科研奖励享受同等待遇,调动教师在搞好教学科研的同时,努力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增强考核过程的透明度和科学性,力求做到公平、公正。对于在师德失范方面存在不足的教师,视其情节应予以警告或处分。

2.合理制定教学与科研协调发展的工作考评监督体系。教师既要把工作重心放在教育与教学方面,又不断加强学科学术能力。但特殊之处是,对于此类教师的考评,不应以发表科研论文,尤其是论文数量作为硬指标,而是应该注意把教学成果甚至于师德师风等情况纳入指标考核体系,制定详细的考核方案,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将师德师风考核指标量化、具体化,并与个人自评、学生测评、教师间互评,考核工作领导小组评定相结合。通过此机制,激励教师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3.经常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一方面是师德师风建设教育,帮助教师坚定教书育人这一职业信仰,增强教师对职业修养的认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感。在道德操守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不为利益所驱使。短期看来,虽无法大幅度地提升公共课地位,但教师仍然要深知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和进行科学研究,更要用自己的“德风”去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另一方面高校要重视教师的继续教育,给教师提供接受教育的平台。给青年教师更多“走出去”的机会,定期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升教师的学术修养;同时也可以广泛开展教师自我教育,积极组织教师报告会,向老一辈教育家请教与学习,与同辈教育者交流与讨论。

四、小结

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通过教师与校方的共同努力,使教学进入良性循环中来。教育工作者在民众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高校的教师由于处在知识殿堂的上层,其社会地位与社会期望值更是如此。鉴于此,我们青年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使这一良性机制转化成日常生活的自觉行动。让自身的思想行为积极地影响学生们、同行们乃至全社会。

参考文献:

[1]申明.师德失范的制度原因及其重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4):81-84.

[2]赵少英.高校教师师德失范的系统认知与多维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3,33(4):120-121.

[3]赵培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J[].中国高等教育,2013,(13):66-68.

[4]宋润霞,曾伦武.伦理视角下研究型大学师德失范的归因与师德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76-77.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元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10―0040―04

一 研究背景

2004年12月25日,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这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 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里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为贯彻落实《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内容包括培训、考试、认证三个部分。可见,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类师范院校培养的师范生是从事中小学教育事业的主力军,为使他们将来能更快更好地胜任教学工作,并达到《标准》对教学人员的要求,各类高校纷纷开设《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旨在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这一举措使得教师职前教育有了强有力的保障。因此,为更好地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目标意义、课程内容体系、教学模式、效果评价等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就是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已有研究文献的综述。

二 研究文献元分析

1 研究方法简介

元分析是由Glass于1976年首次提出的(Glass ,1976),英文是 meta-analysis,也译为“荟萃分析”、“整合分析”、“二次分析”等,是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文献综合方法,主要借助统计方法,针对同一问题的大量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找出研究中存在的规律。

2 研究对象的选取

以“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为关键词(选“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为关键词的原因在于:有文献将研究重点定位为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在中国知网上(CNKI)进行跨库检索(选取的数据库包括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选定的时间范围为1979-2009,2),搜索结果分别为86条和34条。剔除一稿多用、篇幅极短、内容比较杂乱、研究对象不是师范生公共课、部分文章内容缺失共11篇文献, 以“教育技术公共课”为关键词选定的研究文献为75篇;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为关键词、内容与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紧密相关的文献为1篇。所以,最后确定的进行元分析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文献为76篇。

3 研究设计与实施

(1) 设定分析变量

根据研究目的,选择以下研究变量:

发表时间:指研究文章公开发表在期刊上的时间。

文献来源:指研究文章的出处。

研究内容:指研究文章关注公共课的某个或某些方面。

研究视角:指研究中所采用的论述方法。

作者背景:指作者的身份。

(2)确定指标体系

研究内容的指标

为了确定已有文献关注《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建设的哪些方面,以便得知在哪些方面的研究仍有所缺失。采用的方法是:首先,阅读文献,确定研究关注的内容,记录在表格中;然后根据表格中的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归类、合并,整理成指标编码体系。为保证对文献内容把握的的一致性,采取的方法是:选择l0篇文献,与另一位同学科研究者分别进行内容提取。然后,再对每个文献内容进行讨论,直至意见统一。最后两人共同完成研究内容指标编码体系。

最后得出,文献中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主要有课程目标、设计与建设,问题、对策、改革,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模板,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环境,评价方式,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共11类。

研究视角的指标

本研究所关注的研究视角特指理论性论述和实例研究两种。理论性论述指文献仅谈及公共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公共课教学某方面的模型构想等,没有针对个案进行研究,没有对模型等进行应用;实例研究指研究文献是针对某个个案的研究,或通过问卷或其它研究方法对已有的设想进行验证等。

作者背景指标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其作者背景按在校硕士生处理。若文献仅标明作者单位,未清晰说明作者身份,所以无法断定作者是高校教师还是高校学生,这时作者背景按“无法确定”指标处理。最终确定的文献元分析编码体系见表1。

(3) 文献编码分类

首先,建立Excel表格,再建立“文献编号”变量,并按照编码体系建立各项分析变量,形成一张含有6个变量的表格。然后根据各个文献的内容,确定其在各类分析变量中的值,填写在表格的对应位置。为减轻研究的复杂程度,在形成研究内容编码体系时,已经完成了文献编码的大部分工作,现只需要对“研究内容”这一变量进行编码。

4 结果分析与讨论

(1) 年度文章数量变化和文献来源

2004 年12 月25 日, 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为贯彻落实《标准》,2005年4月,教育部启动了“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项目”,随着这两大举措的施行,各学校将教育技术能力作为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加大力度进行培养。对照图1可以看出,从04年起,关于师范生公共课的研究文献数量基本上呈现明显增加趋势,到07年达到数目最高点。有研究显示:到2006年,教育技术学本、专科专业已超过150个,硕士学位点已超过30个,博士学位点达到8个,还建有2个博士后流动站。[2]教育技术专业的大批开设、发展,为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提供了师资,使得07年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研究大量增加成为可能。当然,文献数量的增加趋势也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与中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开展密不可分。从图2的数据可以看出: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研究文献,来自诸如《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这些教育技术类核心期刊的依旧偏少,研究者还需进一步规范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使得研究对实践的指导力度更大。另外,硕士生论文只有10篇,占研究文献总数的13%,这一比例仍需进一步提高。在职硕士生开展行动研究的条件尤其便利,研究公共课的可能性很大。全日制硕士生更需要将自己的最新理念、技术等用于教学实践,可以通过与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教师进行沟通、协作,来开展公共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2) 研究内容

“课程目标、设计与建设”分类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课程建设三个子分类。课程目标类的研究内容涉及公共课课程目标制定原则、课程目标内容、实现目标的建议三个方面;课程设计类的研究内容包括课程目标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形式与方法、设施环境、教学评价等;课程建设方面涉及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由于这三个方面有所交叉重合,所以在确定编码体系时将这三个分类统一归类为“课程目标、设计与建设”。此分类的文献有5篇,占文献总数的6.6%,说明研究者对公共课在高校的培养目标定位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多,研究者需要将学校具体目标与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建设结合起来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更有针对性的发现和解决问题,或者总结成功的经验。但5篇文献都对课程目标有所论述,说明有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课程目标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并在这方面不断探索。虽然有研究提出:从不同院校或院系教育技术公共课程采用的教材或教学大纲(课程标准)中可以看出,课程目标并不统一。[3]但由于是公共课,学校完全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并参照《标准》的要求灵活制定课程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对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选择和编设以及课程评价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

“问题、对策、改革”分类的文章数量达32篇,占文章总数的42%。但以“实例研究”为视角的只有8篇,占该分类的25%。可见,大部分文献只是笼统地提出公共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一些建议,或者给出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但建议、改革思路等的可行性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论证。在公共课的问题方面,目前存在的问题大致包括:课程目标模糊、师资力量不足、班级人数多、实践课时少、学生技术素养差异大、设备陈旧,实验不合理、教学内容有待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落后等。对策和改革方向包括:建设校园网络课程、建设基于校园网的FTP学习站、推荐专业网站及专业论坛、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改变学期评价方式、加强师资建设、建立教育技术公共课教研室、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

“实践教学”和“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两个分类的文献分别为8篇和4篇,说明有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问题、对策、改革”分类中提到的这两方面问题的重要性,并拿出来单独研究。理论的学习最终还是要付诸实践,师范生学习公共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教育技术能力,在今后的基础教育工作中能更好地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以实践教学在公共课建设中的作用尤其重要。研究文献从实践教学体系、地位、目标、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理论性论述(7篇采用此研究视角),而做实例研究的文献只有1篇。另外,通过对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的内容分析,可以发现教材建设还存在一些缺陷。[4]针对这些缺陷,有文献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材建设的原则和思路。

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以及“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进行研究的文献数量较多,分别为12篇和8篇。说明研究者已经意识到了好的教学方式和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提高教学效果。研究文献中提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包括:研究性学习、问题-探究、主题式探究、混合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支架式教学等,说明研究者已经在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教《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这门课(12篇“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文献,采用实例研究视角的有7篇”,占此分类的58.3%)。另外,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高校软硬件设施的普及,基于网络平台的公共课教学也在不断实践中,研究者在网络课程的开发、评价、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更令人欣喜的是,有学者在做公共课精品课程方面的实践和研究,这无疑对公共课的发展大有益处。

此外,有学者做了“Webquest教学设计模板”方面的研究;“教学策略”方面的研究涉及采用多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正确处理本课程与信息技术以及教学论等课程之间的衔接、合理构建学习共同体等;又有学者提出立体化学习环境的建构和基于Blog的形成性评价。 但是,这几个方面的研究都是从“理论性论述”视角对公共课的探索,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特别是评价方面的研究文献严重偏少,难以发挥评价对公共课建设的促进作用。

(3) 研究视角与作者背景

经统计得出:“理论性论述”类文章有53篇,占总文章的70%,“实例研究”类文章有23篇,占文献总数的30%。可见,已有文献在理论上都对教育技术公共课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理论上的研究、思考究竟能否对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效果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还有待研究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进一步应用和总结。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研究分析发现: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作者中,有33名从事高校教学工作,有13名作者属于在校硕士生,还有30名作者的背景通过期刊无法确定。这说明高校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工作,已经意识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开设对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要作用,并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地反思、实践,以期进一步提高公共课的开设效果。一些全日制教育技术专业硕士生在自己的学习中,也在不断地反思教育技术对培养高校师范生信息素养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提高和新课改的实施多做贡献。一些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教学工作和研究生学习结合起来,通过行动研究进一步探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的内容设置、教学方式等。

三 总结

通过对公共课已有文献的元分析,发现:2007年公共课文献数量最多,达到20篇,说明研究者对高校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关注已经愈来愈多,研究文献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研究文献涉及的内容范围广,包括课程目标、设计与建设;问题、对策、改革;实践教学;教学内容和教材建设;教学设计模板;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环境;评价方式;网络平台和网络课程;精品课程11个分类,每个分类的文献数量有所不同,问题、对策、改革分类的文章数目最多,说明目前公共课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已经引起学者们的注意并做了大量研究。但是,研究视角多采用“理论性论述”的方式,今后的研究应该多重视“实例研究”,以更好地指导实践。同时,研究者能够关注最新理念和技术应用的研究,比如对主题式探究、混合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学习等做了研究。特别是专门针对公共课的评价文献数目极少,仅1篇,研究的是Blog作为公共课的评价方式,采用的研究视角是理论性论述。而针对公共课课程内容或者效果方面进行评价的研究文献还没有,这种评价现状难以发挥评价对公共课建设的促进作用,今后应该引起足够重视;由于本研究是对已有质性文献的量化研究,难免受主观方面的影响较多,又由于很多文献关注的对象多却又研究得不够深入,涉及到多种内容分类,导致分类之间存在交叉。因而,今后的研究应该针对某个问题开展深入地研究。但由于我们关注的是文献的主要研究内容,最终确定了分类体系,并将文献进行了归类。因而,对公共课研究内容分类体系的制定,还有待更多学者进行进一步地梳理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 20- 21.

[2] 李龙.加强史学研究, 促进学科发展(一)―“教育技术史”学科初探[J].电化教育研究, 2006,(11):3- 8.

[3] 李云文.面向基础教育改革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目标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4,(6):16- 22.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师范生 教育技术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54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

LI Pengfei

(College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bility to measur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kills, bu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training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of normal students appeared many problems. Therefore, this study by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the university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ourses status and educational technology capacity-building in-depth analysis of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 solutions to some of the new strategies of teaching, I believe that would be normal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the ability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has a substantial role.

Key words moder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normal student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y

0 引言

我国教育部于2000年颁发了《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接着在2004年我国又颁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教育技术能力成为教师专业素质构成的必要组成部分。此课程开设以来,在培养学生通晓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尤其是教师的教育观念转变和学习现代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纵观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现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许多漏洞。因此,通过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现状及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深刻分析,以及提出课程改革的相应措施,相信会提高高校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方法和目的

此次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内容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着手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状和问题的收集和分析,提出改革课程相应的策略。内容研究法主要是为了弄清此课程在教学方面的研究情况,包括了研究结论的几个方面:when,where和who。具体来说是指发表的时间、在哪儿发表的及研究的对象与如何遵守。

1.2 研究样本

此次的研究主要通过中国知网的期刊论文, 进行关键词等多种方式的搜集和搜索。由于搜集的时间范围是从2009到2013年。使用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筛选后符合研究主题的有125篇。

1.3 研究结果分析

1.3.1 发表时间分析

图1 发表时间分析

图2 发表期刊统计

研究结论主要是2009年到2013年相关的论文数量。从图1可以看出,总体来说研究比较积极,但是在近几年论文的数量有所减少,说明理论的研究比较成熟,而对策和实践的研究比较少,这是今后的重要方面。

1.3.2 发表期刊分析

发表的期刊主要指论文在2009到2013年发表的期刊中的数量关系。从是否发表在重要期刊加以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发表在核心和重要期刊的总体较少,而且很不稳,波动较大。

1.3.3 研究的对象

可以将这些研究的对象按不同学校分为专科及以下,本科,211及985大学和其他。从图3中可以看出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在本科的学校,而专科和211以上的学校很少。因此此公共课的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阶段,我们应该加大对其他方面的研究和重视。

图3 研究对象统计

2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在对125篇论文进行分析汇总后,拿出其中34篇提及到公共课现状问题方面的论文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分类,分为以下5类:

2.1 教学培养与目标

课程培养途径单一,课程定位与目标不清楚并且与社会脱轨。绝大多数高校的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都是以公共课的形式进行的,其统一课程内容的设置忽略了师范生各专业的差异。同时教师很少联系实际,大部分学生甚至有些代课教师都不清楚学校对于教育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

2.2 教学内容

通过对以上论文及对各高校和市面上教材的考察和翻阅,发现教材内容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比如实践与理论的脱节,没有照顾到各个专业师范生的学业背景等等,总体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真正促进学生能力提高。具体来说表现为:内容很多,但没有重点;未兼顾各专业学生的学科背景;教材编写不成熟;课程内容和讲授的不足;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学设计方面的知识。

2.3 教学评价

评价理念落后,不重评价反馈,评价标准不合理这三点是通过对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出的结果。许多高校对课程的评价基本都是些比较轻松的笔试。并且笔试中主观题居多,只需简单记忆即可。同时教师和高校教学方面的紧张,如班级容量大,学生多,难以进行有效评价。

2.4 教学观念和手段

2.4.1 教学观念落后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就要运用现代的教学观念,及时更新和学会新的教学理论,剔除过时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理论,但在多媒体技术不断普及的今天,大多数的教师仅仅把所讲的内容搬到了课件中,实质没有多大变化。而且代课教师对当今教育思想、进步的教育方面的技术理论、时新的数字媒体等缺少了解。

2.4.2 教学手段和方法过于传统

基本还是老师说,学生听。学生大多数只能看看图片视频等,甚至只能通过文字自己想象,结果造成学生没有兴趣听,教师往往也失去动力继续讲下去。

2.5 其他方面

除以上几大问题以外,还发现了许多和本课程开设密切相关的一些问题:

2.5.1 教学环境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作者对教学环境的理解,现代教学环境是指在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为优化和提升教学效率、效果而建立的系统化的现代教育技术设施与条件,建立学校现代教学环境,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必要条件,包括现代硬件和软件环境。

很多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教学环境的问题,尤其同学们对教学环境存在的很多缺陷有很多感触:①学校软硬件条件落后,限制了课程实施;②校园网建设缓慢,功能不完善,网络资源匮乏;③多媒体网络教室设备陈旧,网络接入问题百出;④缺少与硬件相关的配套应用软件,多媒体的数字资源满足不了日常的教学活动等等。

2.5.2 学校教职员工和领导的不重视

大多数的教职员工和领导都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课程,缺乏对该门课程的清楚的认识,对于培养新型教师的缺乏信心,同时也不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在如今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监管力度不够,管理松弛。

2.5.3 实验课开设的问题

实验课能把所学到的知识和实践紧密地结合到一起,但是在对此课程的实验课的调查中发现:开设课时数少;学生纪律差;缺乏必要的评价;实验课时使用设备媒体落后,有的无法进行实时操作。

3 教学对策探究

3.1 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学培养和目标方面的现状的分析,再结合《中国教育技术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两个标准对现今中小学教师以后的专业化发展提出的目标,教学目标可以从以下方面做出努力:(1)能够理解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备较强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2)能够有效利用教育技术;(3)能够进行各种管理和设计等工作;(4)能够从社会责任角度促进学生在利用技术、资源方面能够全面、公平、健康、安全、规范地成长。

3.2 教材内容

可以从以下着手改进:(1)适当增多课时数;(2)开设相关课程以便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提供最大限度的支援。比如开设PS、FLASH等软件课程,或者在必修课“计算机基础”中增加相关内容,使得学生有相应的实践基础;(3)针对各专业学生设置不同的内容分类;(4)在教学内容中,应该体现出学生为主的先进观念。

3.3 教学评价

科学、正确、合理的教学评价在教学的作用毋庸置疑,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给学生各种展示的机会,另外加强学生互评和自评。本课程的考核可采取总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过程性评价采取电子档案袋、作品评价等形式进行考核。期末考试占30%,平时成绩占70%。期末考试中笔试占70%,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分值分别是30分、10分、10分、20分、30分。实验操作成绩占30%,笔试和实验成绩各为100分。

3.4 教学观念和手段

3.4.1 教学观念

首先代课教师要对当今先进的教育理论有所了解,其次应该结合现代教育发展趋势,树立培养适应网络多媒体等的信息化新型教师的教学新观念。在教学中,应该把学生放在主导的地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等等,运用教学新观念指导教学。

同时,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生们的不同学科背景的问题,这种观念的确立对于更好地促进教学很有帮助。比如英语专业的师范生在现实中需要多练习文字编辑软件和英语学习软件的应用,而对数据处理软件的掌握则不需要太精通等。

3.4.2 教学手段

此课属于公共课,课时数比较少,但师范生较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教学:①抓住重点。教师在课前应该制定切实的教学目标,通过对学生的风格特点等的分析,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案,运用适当的教法,提升教学效率;②在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应准备详细的例子并运用多媒体模拟真实场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③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使用系统的设计方法,充分发挥创造性,设计出高水平的作品,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总之,教学方法的变革,除了需要学生积极自主的参与和探究,还需要他们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协作,享受学习、探究、配合的过程,真正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综合利用和实践动手能力。

3.5 其他方面

3.5.1教学环境

高校应加大加快网络信息环境的建设进程,使学生能用上新型的网络或者计算机软件各种软硬件资源,加强校园网的构建和应用工作,帮助学生能在短时间内提高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但还应认识到教学环境的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如果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学生就不能有效地使用软硬件资源,教学过程和实践中的珍贵资料就不能及时地更新和上传,无法保证学生能持续不断地获取最新的资料。

3.5.2 教学队伍

(1)邀请学科内权威的学者参与教学实践研究。通过之前的统计分析,鲜有教育技术领域的学者关注和进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学是教育教学理论和网络计算机及多媒体等技术结合的一门科学,这种结合不只是融合和简单的加法,相当于乘法甚至超过乘法的一种结合,会在教育领域和技术领域发挥出巨大的能量。因此应该鼓励或者督促业界学者和专家关注和参与课程的教学实践研究,把教育技术的精髓注入此课程中,使其真正能承担起培养新型教师的重任。

(2)构建稳定、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团队。通过背靠高校中的电教中心或者教育技术专业这个大树,充分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建立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教学研究团队。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集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且突出实践性,可以根据教师的不同优势,分成各个小组,比如,编程能力较强的教师分在编程组,善于教学系统设计的教师分为一组,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更快更好地完成研究和教学任务。

3.5.3 实验课

在每次实验课前,除去在课堂中讲解的理论知识外,还要进行实验前的指导,做出自己满意的作品。教师还应及时收集他们的作品,给予正确积极的评价。还可以结合校园网和论坛等形式及时进行交流和评价。

4 结束语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发展很快,其课程内容也会不断更新和完善,我们需要时刻关注各种技术等的发展,也需要运用各种不同新技术去实践。我们应该在遵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完善教学的评价手段,不断进行优化和调整,使课程体系合理完善。

参考文献

[1] 王源.《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再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2):65-69.

[2] 李兆君.《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2:88-91.

[3] 张琪,陈琳.《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9.19(7):43-45.

[4] 林铭.《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56-58.

[5] 周静,赵志靖.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教材建设的现状及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2-23.

[6] 刘丽娜.计算机专业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9):84-86.

[7] 高轶俊.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的重构[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28-29.

[8] 黄海.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5):176-178.

[9] 刘春志,章伟民.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内容组织的探讨[J].现代教育技术,2011.21(3):54-56.

[10] 胡金艳,李艳翠.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与问题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 装备,2012.12:35-37.

[11] Jean Lave,Etienne Wenger.Situated learning:legitimated peripheral participation [M].Cambridge:Publication of Cambridge,1993.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内容分析法;统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3)01/03-0013-04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教育技术能力作为新挑战形势下合格教师的必备专业技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师范生作为教师队伍的后备主力军,培养其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已成为首要任务。本文借助内容分析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相关文献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目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与相关研究内容,以此为依据,总结当前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热点并进行思考与展望。

一、研究设计方法及设计流程

内容分析法,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做客观而系统的量化并加以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的特征表现在明显、客观、系统、量化四个方面。?眼1?演在运用内容分析法时,首先建立研究目标,选取进行内容分析的样本,再确定分析单元,并依据分析单元内的实际内容设计分析维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样本并以数据形式表示,最终对数据进行评判和分析推理。

(一)建立研究目标

本文以2000-2011年CNKI数据库收录的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献数量、来源、关键词及研究内容等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掌握国内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现状,并由此进行思考与展望。

(二)内容抽样

选取样本时采用“来源抽样”的方式,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于CNKI数据库。在CNKI中选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及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的“高级检索”选项,在“检索项”中选择“主题”,在“检索词”中分别输入“师范生”和“教育技术能力”,逻辑关系选择“并且”,时间范围“从2000到2011”,“精确”匹配,共检索到237篇文献,其中,期刊论文197篇,优秀硕士论文40篇。在检索到的所有文献中,依据学术性、无重复性及相关性原则对文献进一步筛选,最终确定有效的文献为142篇。

(三)确定分析单元

分析单元是内容分析法中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本次研究以“篇”为分析单元,具体指研究样本中的每篇独立的文章。

(四)设计分析维度

本文通过研究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分析维度、文献来源分析维度、关键词分析维度和研究内容分析维度四个类目进行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侧重分析样本的研究内容。

(五)量化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

文献数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水平和研究程度。将2000-2011年检索到的142篇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文献按照年代分布(由于2003年以前没有检索到文献,故文中统计数据均从2003年开始),不同年份的文献数量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国内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期刊论文数量由2003年的1篇快速上升到2010年的32篇,硕士论文数量由2006年的1篇增加到2010年的7篇,虽然2011年论文数量略有减少,但仍能直接反映出我国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越来越多,总体发展呈上升趋势。2003年,冯奕 、李艺的《从记忆知识到创新能力的跃迁——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训练研究与实践》,比较早地分析了教育技术能力的内在结构和目标体系,该领域论文整体数量在2004至2007年间小步增长,从2007年开始急剧增加。

(二)文献来源分析

1.刊载期刊分布

根据量化统计,2000-2011年期间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期刊文献刊载量是115篇,刊载论文涉及的期刊有82种,这表明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果影响越来越广泛。其中,发表一篇的期刊有72种,发表2篇以上的有10种,将发表两篇及两篇以上的期刊归纳总结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以上十种期刊的载文量共43篇,占所有相关期刊文献总量的37.39%,其中,有三种属于中文核心期刊,分别是《电化教育研究》、《中国电化教育》和《继续教育研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价值已经得到国内主流学术期刊的认同。

2.研究单位分析

通过对作者单位进行统计分析,可以了解某个领域的核心研究单位情况。本文对样本文献中的第一作者的单位进行量化统计,结果显示涉及单位97个,主要阵地集中在高等院校。统计结果表明,研究单位发文量最高的有10篇,发文量超过5篇的有4个,4篇的有4个,3篇的有3个,2篇的有3个,共计59篇,占总发文量的41.55%,表1中列出了发文量在2篇及2篇以上的研究单位,其中,期刊文献35篇,硕士论文24篇。此外,在作者单位的发文量统计中发现:发文量居前的学校如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等单位基本上都是国内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招生单位,这表明在整个教育技术领域内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已经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值得深入研究。

(三)关键词分析

由于关键词可以反映某类学科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发展趋势,通过分析关键词能了解该领域的研究主题和研究子领域。下面将2000-2011年间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以此来反映国内学者研究该领域的热点。通过表2对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发现2006年以前关键词反映出的文章种类单一,仅仅局限于教育技术能力本身的介绍。2007至2008年关于该领域的文献在篇数上较2006年以前有所增加,从表2中可以看出,国内学者对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领域也在逐步拓宽,涉及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教育技术公共课、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培养模式等方面。从2009年到2011年撰写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文献占总文献的65.49%,从表2中可以看到,除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培养模式等还是讨论的重点,2009至2011年的文献还增加了教育技术能力问卷调查、教育信息化、教育实习等方面的研究。

(四)研究内容分析

根据研究目的及每篇文章的研究重点,对2000-2011年间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全部文献建立了研究内容类目分析图(如图3所示)。

通过对142篇文献仔细阅读,将主要研究内容分成4个类目: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和信息化学习模式在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中的作用。从图3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研究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重点是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两者分别是56篇、38篇,约占66.20%。下面根据实际情况将这四个研究内容类目划分出不同子类目进行详细分析。

1.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

为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国师范院校逐步开设了《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际的发展,从不同程度要求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改革。笔者将有关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文献细化为4类:课程现状、《标准》、改革教学模式、课程资源建设。涉及课程资源建设的文献较少,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改革《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模式,此类文献占本研究类目的44.74%。由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内容繁杂,包括基本理论、技术、技能等,而且教学对象的学科背景不同,在具体的改革中要明确课程性质,完善配套的教材体系;重视学生的实践环节,让学生真正融入到课堂;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教学环境,改革教学评价方式等。《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作为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主要途径,针对课程现状,就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

2.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

学校对教育技术是否重视,学生对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是否感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实践,因此,调查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现状十分有必要。有关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可分为现状分析、评价和影响因素3个维度,其中,有关现状分析的文章占81.48%,有3篇文章提到影响因素。目前,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现状主要表现为: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技术能力很重要,但对教育技术基本知识、教学设计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较低,对教育技术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不理想,仅局限于能够使用常用软件和教学资源;随着年级的增长,对教育技术能力的掌握程度逐渐增强;理科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明显优于文科生;学生较少有实践的机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需要加强等。

3.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策略

针对上述现状,如何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成为热门话题。在笔者检索到的142篇文献中,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的文献数目高达56篇,可见这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反思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具体到实践中的策略有:(1)把《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作为标尺来改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以《标准》中的四个维度规范教育技术公共课;(2)矫正培养目标,增加课程中的实验课,加强教育实习中教育技术的应用;(3)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法;(4)将枯燥的教育技术理论原理通俗化、浅显化,重视学生信息反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反馈新知识等。

4.信息化学习模式在培养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中的作用

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直接影响到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是此类目中研究的主流,此外,基于混合学习模式、基于体验式培训、基于项目式培训等也略有涉及。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培养模式,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工、利用所学知识,在相对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教师可以为学生“量身制作”授课内容,还可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协作,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等,这些优势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技术能力。

三、思考与展望

(一)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已成为研究热点,并且持续升温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如何在信息化环境下利用好教育技术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论文数量及年代分布维度和文献研究单位维度可以看出,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不仅是高校领域研究的热点,也受到了中小学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关于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的研究课题急剧增多,已经得到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产生了广泛影响。

(二)未来展望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7篇

自1980年开始,我国大学课程逐渐出现了计算机课程,计算机基础教育开始正式实施,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0年的时间了。经过30年的成长,计算机基础教育不仅与理工专业有所关联,也逐渐渗透到农林、艺术、文科、体育、医学等学科,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计算机基础教育系统从一开始陌生的接触,到如今已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也涌现了大批高质量的计算机应用人才。大学生在接受大学计算机教育之后,能够更好的融入工作中去,进一步使得我国各个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迅速成长。这件事极其具有价值性。目前,怎样才能更好推动计算机基础教育发展,相关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多元化的研究角度,结合大家的意见,共同讨论其结果,发现问题。作者同时也根据自己的看法,发表一些经验,供大家交流。

一、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

计算机公共课程的开展传统的基础学科有共同性,需要同学进行课程谈论与教学来的研究,由于计算机课程对于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具有很大的价值性,等同于其他基础学科的课程。学者可以立足计算思维本质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大学知识结构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各个领域的学者应用计算机课程的程度,基于计算机的应用而设计课程,符合计算机公共课程体系的设计,计算机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相融合的过程中,必然要针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进行探究,以研究出其教育方法,供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资源建设作为基础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与相关教育专业人才共同组成了计算机教育的基础研究团队,其中研究者需要对计算机以外的领域有所涉足,并且掌握其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分析不同课程的教育目的与内部结构,并且要深入计算机学科的知识体系结构,根据其专业所需的人才条件实现新型的人才定制,以开设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与选修课培养方案。

二、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计算机受到的重视不够

现如今各个高校的院系都开设了计算机公共课,其经过教务部门与计算机中心进行统一课程开设,结合计算机公共课团队与计算机专业院系,并且根据其专业背景对其计算机公共课进行合理的教学阶段划分。面对大学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相关计算机公共课的任教教师指出高校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并且计算机基础教学论文在整个科研论文业绩评估与职称中处于劣势。

(二)计算机教育水平较低

1990年开始,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在推进计算机公共课程,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教师的经验已经积累得足够丰富。教师在工作岗位上的付出与对学生的奉献,但是其教育事业的发展仍需要很多问题,现如今计算机教育教学研究程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程度仍存很大的差距。

(三)计算机教学研究工作不到位

分析现代计算机教育与课程教学,继而得出一系列结论与经验,即使已经获得一些教学效果,然而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与系统化,优化教育学理论以支持课程内容组织、教学模式设计的研究。针对其观念与方法两个角度出发:第一是由于观念的认识度不到位,也涉及到教育个人的看法与政策导向问题,政策导向问题站在主导问题,比较科研与教学研究的经费投入与激励机制已然非常明显,第二是缺乏教育学理论以支持其研究,无法实现跨学科合作。

三、途径

(一)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

探究研究方法是极具价值性的问题。教育科学是人文性质,计算机教育属于自然性质,进行人才培养必然要经过科学化培养,所以结合多元化科研方式的特征,创造出高质量的计算机教育研究方法。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等学科研究方法已经能够互相结合。比如,针对学习过程中的数据进行研究、挖掘,探究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内容、学生基础、学习效果、学习行为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得出过去没有接触到的规律与现象。基于课程的特点实现教学研究,能够更好的把握其研究方法,从而针对研究方法进行选择、评估以及论证,在选择研究方法过程中需要注意其理论依据与实践意义。研究方法进行时必然要保证严谨的态度,并且探究其问题寻找根源。若是分析出传统方法所存在的缺陷,则必然要进行再次评估、选择与优化研究方法。

(二)落实和推广研究成果

研究都是为了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计算机教育研究结果需要实现全社会共享,想要实现其价值性需要将其投放到教育中。成果能够从教学模式、教学方案、课程体系等模式进行表现,主要的表达方式以课程为主,能够促进应用与宣传,可以实现罗列课程、资源、大纲等,同时也涉及到具体实施方案、详细论证与课程的全部教学课程、教学效果分析、能够推广应用的配套教学资源;教材能够体现其研究成果,同时还包含教材的相关内容、课程教学方案、可共享的教学资源、教学理念以及示范课程,在技术宣传方面应该推广到各个学校与教学机构,应有具体实施的计划;成果体现在论文、分析评估报告,能够供给教学改革进行经验讨论,以及带动教育研究热潮。

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在整个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从事计算机教育的工作者应该坚持长时间对此课程进行研究与优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问题,利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将研究成果推进到教学实践,计算机公共课有待于继续优化,迎合各个领域对计算机教育基础的需要,并且培养相关的计算机专业人才与学生计算思维能力。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现状调查:柔性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3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62―06

引言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国内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高校越来越多,本专业研究生的人数在急剧增加,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差异被进一步拉大。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亦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传统的、固化的教育技术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个性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要。本文对国内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校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了当今课程体系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优化对策,期望能为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一些可借鉴性的建议。

一 样本选取

笔者首先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查询得知,我国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学校共计70多所,后根据此名单采用网上搜索、邮件索取等方式,共采集到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51份,提出对其中2006年前修订及内容不全面者,剩余43份,在综合考虑各地区学校密度、学校层次等因素的基础上,共筛选出24份作为研究样本。样本中包含师范类大学16所,其他类型大学8所。范围覆盖全国各大地区,其中华北5所、华东7所,华南2所,华中2所,东北3所,西北3所,西南2所。学校分布如表1所示。

二 调查结果

1 课程体系板块结构的设置

(1)课程体系的板块构成

各学校具体的课程体系板块结构,各板块开设的课程门数及所占学分数如表2所示。

由上表看出各学校课程体系板块结构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去除命名差异后,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结构:1)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环节,按这种结构开设课程的有13所学校;2)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环节,按这种结构开设课程的有7所学校;3)公共课+专业课+选修课+实践环节,按这种结构开设课程的有4所学校。对比以上三种结构可以发现,它们都包含公共课、选修课、实践环节三部分,区别在于专业课的分类范围不同。有20所学校将专业基础课单独区分出来,只有4所学校未单独列出专业基础课。由此可以推断,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83%以上高校采用的是“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的五板块式课程体系结构。

(2)各板块在课程体系结构中占得比例

表2的后两列给出了各学校各板块开设的课程门数以及学分数,笔者在此基础上对各板块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占的比例作了进一步统计,其结果如表3、表4、表5、表6、表7、表8所示。主要有4种,具体课程主要有3门:政治理论课、第一外语、专业英语,其中政治理论课与第一外语各学校都有开设,专业外语有7所学校开设。课程内容主要以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英语为主。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笔者在统计选修课信息时发现,有6所学校将第二外语、专业英语、计算机技术等课程中的一到两门作为公共选修课开设。除此之外,未发现有学校开设其他的公共课课程。

(2)专业基础课板块开设课程的情况

调查发现,在单独列出专业基础课的学校中,有6所学校的专业基础课按照一级学科设置,有7所学校按一级学科和二级学科相间设置,有7所学校完全按照二级学科专业课设置。在未单独列出本板块的学校中,有2所学校的本板块包含1―2门一级学科课程,2所学校完全按二级学科专业课开设。在所有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中,教育技术研究方法或教育科研方法(有19所学校开设)、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有13所学校开设)、教学设计(有10所学校开设)是开设最多的三门课程。各学校开设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主要是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方法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3)专业方向课板块开设课程的情况

在对专业方向课的具体课程进行统计之前,笔者首先对样本学校的专业方向数进行了统计,如表10。

统计发现,样本学校中开设的专业方向最少的是2个,最多的是9个,方向名称多达36个。从样本学校的专业方向名称来看,其涉及范围非常广,基本涵盖了与教育技术学有关的各个子方向。除教育技术协会推荐的五个专业方向之外,绩效技术、人工智能、知识管理等一些在国外比较热门的专业都被作为一个子方向引入到本专业当中。

随后笔者对样本学校开设的具体课程进行了调查,发现样本学校在开设专业方向课时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思考:一是,部分学校存在开设的专业方向课与设置的专业方向不一致现象;二是,多数学校开设的专业方向课门数偏少,课程内容多是对基础理论与基础技术的介绍;三是,同一学校开设的不同方向的专业方向课雷同度过高。

(4)选修课板块开设课程的情况

据统计,在样本学校中,选修课开设门数最多的达21门,最少的只有4门,其中有5所学校的选修课是以专业必选课的方式开设的,没有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与本专业方向有关的理论和技术课程,只有部分学校将第二外语、少量的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为选修课。

(5)实践环节板块的规定情况

笔者通过查阅样本学校的培养方案发现,所有的样本学校都有对实践环节的具体规定,但不同的学校其侧重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校重视科研项目实践,有的学校重视教学实践等。样本学校规定的主要实践方式有:在校期间提交或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听取一定数量的学术报告,撰写毕业论文,参加教学实践,参与一定数量的科研项目,参与一定数量的重大课题研究,参加社会实践等。其中前四项是各学校都有的规定,中间两项多见于实力较强的学校。最后一项,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学校有这方面的规定。

三 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从前面的调查我们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正在使用的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体系结构。它基本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选修课、实践环节等板块,各板块的学分比例大致为20%、30%、20%、20%、10%,开课门数大致为3、4、3、3、x。公共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政治理论和英语,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与本专业有关的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类课程,专业方向课的课程内容主要是围绕一个方向或几个方向开设的基础理论或技术类课程,选修课多是一些与本专业有关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这种课程结构非常注重知识的基础

性与宽泛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及本专科教学中。但是,根据它的特点,它可能非常适用于没有专业理论基础、专业技术能力的本专科生教学,对于已经具有比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研究生来说,可能并不适用。特别是在社会千变万化、生源错综复杂的今天,这种课程体系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不足也被逐渐显现出来:

1 课程体系缺乏灵活性,不利于研究生个性化能力的培养

这种课程体系的框架结构比较固定,课程体系包括几个板块,每个板块占多少比例、包括几门课程基本形成了统一的模式。其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作为必修课,其门数总和占总课程门数的70%还多,不管研究生是否在本科阶段学习过这些课程,不管这些课程是否与研究生专业特长相符,研究生都必须学习。相比之下,可供研究生选择的选修课程只占20%―30%。研究生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校规定的、可能已经学过的课程上。这样,研究生就很难腾出更多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与专业特长深入地、系统地学习某一项专业知识。最终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往往具有宽泛的理论知识,却很难有出众的个性化能力。

2 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内容陈旧,严重阻碍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这种课程体系中,公共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比例占到总课程数的50%甚至更多。公共课的课程主要是政治理论和英语,专业基础课主要是与本学科联系紧密的基础理论、方法学、基本技能训练课程,如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设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这些课程研究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学过,再重复学习这些课程不但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长时间的学习容易产生懈怠心理,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3 专业方向课“学科化”特征明显,与社会需求脱钩

这种课程体系结构,重视规范化的学科课程开设,课程以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技术课程为主,对于社会上需要的综合类技能知识关注不够。学校在开设方向课时,单纯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开设,对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业时需要哪些能力考虑不足,培养的毕业生所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相差甚远。

4 实践环节的实施方式单一,培养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

从前面的调查可以看到,各学校对于实践环节都有相应的规定,要求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实践(如写论文、听报告、教学实践、参与课题研究、参与科研项目等)。但仔细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些项目主要还是限制在学校范围以内,虽然有部分学校提出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但学生很少能够进入企业、教育部门参加锻炼。

四 对策及建议

1 构建柔性化的课程体系,实行分类培养

各学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和特色,设置柔性化的课程体系。以“适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适应社会需求”为原则,让学生灵活选课,实行分类培养。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学生欲继续深造则多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和提升科研能力;学生欲就业则多学习就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和锻炼实践应用能力。

在这里可采用“模块化”的课程体系结构。具体方法是指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各个板块的课程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再将模块划分为独立的知识单元。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研究领域、就业需求,选择相应的模块和知识单元,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专业方向课程内容,构成特定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体系,形成“板块一模块一知识单元”三级课程体系,实行按需选课、针对性培养。学校可通过选择课程模块、增减知识单元,实现教学内容体系的重构,定制出适应学生个性化差异的课程体系。同时学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增减模块,并不断引入最新科技成果、先进经验和最佳技能,使课程体系的变动具有灵活性。

2 进行公共课改革

由于政治理论课与基础外语课是我国学位条例规定的课程,各学校都必须开设。但其占用大量的教学资源及课时,授课方式枯燥,学生对这两门课的评价并不高。对于公共课的改革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减少其课时数,二是尽量增开一些研究生感兴趣的人文素养类课程。对于外语教学的改革可从减少外语基础知识教学、增强专业外语的教学着手。

3 专业课的开设尽量体现其深入性、前沿性、实践性

首先,对于比较陈旧的、过于基础的课程内容要及时地更换,即使是必须开设,也要尽量以课题研究、研讨会的方式为主。其次,必须增设一些前沿性的课程,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的社会需求,这主要可以通过做各种科研调查、社会调查的方式来实现。最后,为了适应毕业生的就业需求,还应多开设一些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4 增设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内容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就业领域越来越宽,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单纯的围绕专业方向来开设课程已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校可根据往年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专门调查各种社会岗位需要哪些能力,针对不同的岗位设置相应课程,保证学生具有的知识能力与社会需求紧密相连。当然,这可能导致培养的学生知识系统性不强,这就要求学校发挥好引导作用,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

5 拓宽实践途径,培养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由于教育技术学研究生初期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高校教师或是各类教育机构,受这种传统思维的影响,多数学校的实践环节安排主要安排在校内,学生的就业观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围内。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中,学校应做好引导工作,鼓励并帮助学生积极寻找合适的社会实践机会,将学生的就业观由学校转移到社会。如果找不到合适的社会实践机会,学校可以以模拟社会具体岗位的形式让学生参加锻炼。

五 小结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关键词:人文素质;高职;文化课程

在社会大环境的熏染下,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尽快地做出成效,也一味地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而忽略公共文化课程的学习,过分追求专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尤其是人文素质的提高,公共课程边缘化甚至取缔,导致了学生所具有的综合能力与企业的需求的错位。

一、对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解读

对人文素质的含义有很多种说法,但大多认为人文素质是由知识、能力、观念、意志等多种因素构成的一个人的内在修养,体现在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气质、品质等。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人文科学的教育,它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当前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的思想、情操、心理和个性得以提炼,由此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从而更好地为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就业奠定基础,最终高质量地实现自身价值。教育部的16号文件,其中较大的篇幅在阐述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和信品质。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最终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以及怎样做一个人才。

高职学生接受人文素质教育的熏陶,能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关键能力。学会认识事物的能力,在人文气息的接受中能具备在一定社会条件与环境下的工作与生存的能力,包括动手能力与人际关系能力,同时还学会协调参与及其合作的能力。作为培养高技能型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教育,如果人文素质的缺乏,就会导致学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以及社会的需要。所以对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双核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除了在专业课程中加强学生的职业技能之外,还得通过公文课程对学生的人文素质的熏陶。

二、高职公共文化课现状

我国较多的高职院校都是从中职升格而成,建校时间不长,历史文化积淀不深、浓厚的人文环境较为去缺乏,有些学院甚至完全忽略了人文教育。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相应的增加了公共文化课程的课时,但对人文素质教育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就业的双核能力还没有等同重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设置的偏差

对课程认识的偏差,是导致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边缘化的重要原因。由于大学生就业难的客观环境导致市场的功利性,一些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中过多的强调学生的专业能力,也就是硬能力的培养,有些方案甚至完全不具有前瞻性。在课程的安排上任意削减公共文化课的基本教学要求,减少文化素质课的科目与课时数,例如现在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文化课程时候,大多开设的是《演讲与口才》、《应用文写作基础》或者《学生礼仪》等课程,却删去了重文化素质训练的《大学语文》。忽视了对人文素质类公共文化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研究。这种做法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影响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误解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使高职教育与社会上的短期培训机构抑或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相混淆,同时也带来社会对高职毕业生上手快,后劲不足以及人为高职毕业生文化底蕴差,基础不牢的负面影响。

(二)师资力量薄弱,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教学中,教师是占主导地位的,因为师资队伍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据笔者的调查,发现较多的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程教师队伍构建相当不合理。比如在师资的引进、专职教师的培训、内部师资调整等多方面存在着不合理性,很多公共课教师年龄老化,知识老化。同时由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长期处于边缘化,学校对资金、设备的投入和分配又较少的倾向于公共课程,所以教师缺乏内动力,缺少教学创新的动力,不愿意去进行教改和科研能力的薄弱。接受的新事物较少,教师的人文素养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加强,这些都导致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三)教学模式的落后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多的来自于教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法、手段的恰当选择,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大多数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仍然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段陈旧的问题。不少教师认为公共文化课内容多、课时少,所以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老师唱独角戏、或者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些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讲授方法。完全不适宜新时代的教学观念、抹杀了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难以发挥公共文化课程所蕴含的人文底蕴的功能。最终导致学生对本来就枯燥的公共文化课的学习更加不感兴趣,更加不重视公共文化课程。

(四)考试方式单一

很多公共文化课程在期末时都属于考查课程,平时也没有较规范的教材,期末的时候大都只是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查,一部分学生所具有的功利思想,认为平时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与期末考试内容无关,所以上课也就不太认真。这就也是导致公共文化课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之一。

三、高职公共文化课程的改革措施

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得知,从某种程度上看,学生的人文素养、人文精神比专业技能更重要。由此我们不得不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聚焦高职的公共文化课程的改革。通过课堂,拓展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由“能力本位”升格到“人格本位”。最终实现高职学生人文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有机融合。

(一)教师人文素质的提升

在提高教师学术水平的同时,还得注重教师的人文素质的提升。使教师在教学中自觉融入人文教育、渗透人文精神和人文理念。所以高职院校还得强化公共课程的师资水平,加强其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人文素养。例如可以通过内部师资人才的整合、让教师参加进修或者相关的培训,重构公共文化课教师队伍,加强队伍建设;同时多形式、多渠道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明确区分高职教育、本科教育、中职教育目的的不同,明确高职教育中人才培养的应用性、针对性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正确认识公专业课与共文化课与以及与学生培养目标的内在联系,教师应自觉开展课程改革;学校也应该制订合理分配方案,将资金设备的投入较多的倾向于公共课程,同时还应该建立公正全面系统的考核评价机制,目的是唤起教师的热情,激发他们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最终具有较强的职业归属感。

(二)人文素质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公共文化课的改革不能抛弃人文素养,在改革中必须始终渗透人为素质,这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根基所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的方式很多,如通过课堂知识传授和校园环境的熏陶,课堂知识的传授最终内敛为学生健全的人格以及气质修养的形成,同时再将学生内敛形成的素质通过社会实践的浇注。最终形成学生内在品质修养与外在精神气质的统一。所以高职公共文化课程应将人为素质作为终极培养目标。

(三)人文教育与公共课程内容的整合

在高职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公共文化课其人文因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结合专业教学加以选择,内容要少而精,并将知识性和思想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摒弃学生传统的偏重记忆,同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具有探索新知识的精神,增加动手实践、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养成主动研究新问题的良好习惯。同时适当的开设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的双核能力得到有机的融合,使公共文化课程的内容,绽放人文教育的风采。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获得必要的人文知识教育和熏陶。

(四)教学手段的更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应不断的改变教学手段,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对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培养以及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作用。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以老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应结合教学内容,探索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法。如可以通过讨论法、案例法、模拟演练法、自学法等, 给学生搭建一个平台,由此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应合理的使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增强课程的直观性。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网上教学等手段实现最佳教学效果。加大授课内容的信息量,方便快捷地了解前沿动态,发挥现代教育手段的作用,打开学生的视域。

(五)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实践。

将课堂教学延伸进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融合,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玩味人文学科的真谛,同时也能够感受公共课程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培养自主、自律、自强等多方面能力。

(六)测评方式的改革

公共课论文范文第10篇

一、毕业论文及其写作要求

(一)什么是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从文体而言,它是对教学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探索的具有一定价值的论说文.从侧重点不同,分为学术论文和理论论文。工商管理本科的毕业论文一般为理论论文.理论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来探讨、论述理论问题,表述理论研究的成果,或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说明、提出对策办法,并提升到理论高度的一种著述文体.由于毕业论文的写作,具有总结理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性质,就不能简单地重复已有的结论,而是从已知求未知,必须具有一点新的思想深度和自己的观点、主张。

(二)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目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的知识相能力进行一次全面的考核。二是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功的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撰写专业学术论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文章出处:

上一篇:产业发展范文 下一篇:生命哲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