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2 19:37:31

产业发展

产业发展范文第1篇

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东亚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进口东亚国家产品的增长都较20世纪80年代放缓,带动东亚国家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能力减弱。日本占东南亚六个主要贸易国家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文莱的进口份额,由1993年的25%逐步下降到1998年的18%,而这六个国家对日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率从1993年的15%降到1998年的11%。1999年,日本只占东盟吸收对外直接投资额的5.4%,落后于欧盟和美国。(注:东盟秘书长2000年10月25日在东京的演讲:《投资东盟要考虑的新因素》。)目前,日本仍没有走出经济停滞和衰退的泥潭,国内经济改革步履维艰,今后两年经济增长前景仍然黯淡。虽然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实力变化不大,仍是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仍然具有强大的实用技术开发能力和世界一流的制造技术,但由于20世纪90年代国内经济改革和调整不力,不良债权、巨额财政赤字等问题深重,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了日本经济复苏及长期发展前景,从而使日本现有的经济优势难以转化为带动国内产业创新与发展的力量,使日本国内产业升级及向东亚其他国家和地区转移技术和产业的步伐放慢,影响日本继续扮演东亚经济发展领头雁的角色。同时,日本国内自成一体的产业结构难以继续维持,构成日本产业技术基础的部分产业,如机械加工工业的锻造、铸造、冲压等部门,竞争力已经大大削弱,被迫与其他东亚国家进行水平分工,这一趋势加速了雁行模式的改变。

第二,亚洲“四小”产业发展迅速,带动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的产业结构调整。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亚洲“四小”在钢铁、石化、汽车等领域开始与美、日竞争。20世纪90年代,台湾、韩国、新加坡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方面取得成效,台湾的半导体产业、韩国的移动通讯技术都具有全球领先水平。同时,“四小”向东盟和中国大量投资,转移部分电子、化工、机械等产业,其投资总额超过日本,部分替代日本的作用,加快了中国大陆和东盟国家的产业升级。1990-1995年间,“四小”对东盟的直接投资达377亿美元,超过了日本的251亿美元。(注:《中央公论》,1996年11月号渡边利夫文章:《虚妄的中国经济大国论》。)1986-1994年间,日美合计对中国投资只有250亿美元,而“四小”对中国的投资多达2100亿美元。(注:《日本经济新闻》,1996年6月10日。)

第三,中国产业发展迅速,竞争力不断提高,并表现出进一步快速发展的潜力和趋势。中国有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各项产业均取得长足进展。中国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如纺织、服装、机电产品、家用电器、通讯设备、钟表、办公设备等都具有很强的竞争力;钢铁、石化产业发展也很快;但中国的基础机械、产业专用机械等技术装备及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水平仍较低,第三产业发展也比较落后。

今后几年,中国产业升级的步伐将快于东亚其他国家。中国将加速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装备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并积极利用新技术产业改造传统产业。机电技术装备的发展已经列为“十五”计划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以电子通讯技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向中国大规模转移,从深圳到天津,中国沿海已经形成了电子通讯技术产品的生产带。据中国信息产业部估计:未来五年,中国信息产业年增率将达20%,2005年中国信息产业的规模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位居世界信息大国之列。(注:《经济日报》,2001年6月10日。)韩国三星经济研究所预测:中国5年内将在合成纤维、数字家电、尖端机床、钢铁等领域,10年内将在信息通讯、石油化学、造船和汽车等领域与韩国并驾齐驱。2010年,除半导体外,大部分主力产业都将超过韩国。(注:《世界日报》,2001年6月29日文章《中国经济将对韩国形成威胁》。)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中国实际利用外资额每年均在400亿美元以上,(注:外经贸部网站:外资统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将会吸引更多、技术含量更高的外资。而且,金融、保险、咨询、技术服务、风险基金等较高层次的第三产业也将会有较大的发展。

第四,亚洲金融危机沉重打击了东南亚国家经济,暂时中断部分国家的产业发展进程。金融危机已过去四年,东南亚国家经济仍在恢复过程之中。同时,金融危机引起印尼、菲律宾等国政局动荡,进一步恶化了东南亚的投资环境,外资纷纷转向东北亚。1998年东盟吸引外资额196亿美元,1999年减为169亿美元,(注:《东盟投资委员会会议联合声明》,2000年10月4日。)中国1998年实际利用外资454.62亿美元,1999年为403.18亿美元。(注:外经贸部网站:外资统计。)这表明外资向东南亚转移产业的步伐放慢。面对新技术革命的浪潮,除危机前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受危机较轻的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有能力继续推动高新科技产业的发展外,泰国、印尼、菲律宾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则可能远远落后。而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没有进入东亚产业分工体系的印支国家融入体系之内的步伐仍然缓慢。

总之,20世纪90年代中,处于雁行阵势头部的日本和处于尾部的东南亚国家的国内经济或政治出现严重问题,“四小”继续发展壮大,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从而打乱了东亚经济发展的雁行模式。今后一段时期,日本为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竞争,保持在东亚产业结构中的领先地位,将重点发展创造性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业,继续向外转移一般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国在保持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得到迅速发展。韩国、台湾将重点发展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与制药、精密机械与自动化等高新技术产业。中国大陆、港台地区和日韩之间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水平性分工合作将加强。东南亚国家将积极加强与东北亚国家的产业分工与合作,新加坡将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提出要成为全球知识驱动型产业的中心之一。马来西亚在电子机械、集成电路及部件等技术性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优势较大,有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的一定基础。泰国产业发展水平居于马来西亚之后,仍将主要致力于发挥其在农产品、木材家具制品、皮革、电机、成衣等方面的优势,同时谋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而印尼、菲律宾和其他印支国家仍将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总体上,东亚产业发展在保持阶梯状递进特征的同时,将更多地显示出水平性分工合作的特征。同时,东北亚国家与东南亚国家产业规模和水平的差距将拉大。

二、东亚产业发展新变化的影响

一国产业的发展水平,从根本上决定了该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实力和地位。东亚产业发展的新变化,对东亚国际关系和全球格局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一,中国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加强,并引起中国与东亚其他国家关系的一系列变化。

中国GDP占除日本以外的东亚地区GDP的比例已经从1980年的25%上升到1999年的37%。20世纪90年代,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占整个东亚的40%。(注:《2001年贸易白皮书》。)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东亚经济一支重要的推动力量。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有可能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的产业地位将继续上升,中国市场将进一步扩大,中国经济在东亚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高。其中,中国迅速发展的庞大市场在中国经济地位的上升中有特殊的重要作用。因为国际竞争的实质是市场的争夺,市场是关系到产业循环和升级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对东亚国家来说,丧失中国市场将直接影响其产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而影响其整体经济前景。东亚其他国家为了保持国际竞争力,必须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东亚产业结构的阶梯中正上升到中间位置,但中国的产业仍相对落后,离东亚产业结构的中心地位仍有相当距离。与这一产业地位相对应的是目前中国在东亚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政治影响力较大,经济影响力相对较小,在东亚国家关系中仍没有全面发挥作用。这种过渡性和不确定性又造成其他国家对中国的疑虑。同时,东亚产业分工的调整过程,既是各国加强贸易与投资等经济联系的过程,也是各国经济相互竞争的过程。虽然从根本上看,东亚各国经济日益联成一体,合作是各国关系的主流,但经济地位的升降在一定时间内会激化东亚国家间的竞争关系,特别是与上升的中国的关系。这一点目前已有相当表现,如日本有人提中国经济,最近又限制中国农产品的进口。东盟面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成功吸引外资亦表现出某种不安等。所有这些将对中日关系、中韩关系、中国东盟关系和大陆与台湾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使之发生新变化。

中日将形成新的合作基础,即东亚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分工与合作。2001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低迷的情况下,日本对西方及东亚其他国家的贸易额都下降,惟独与中国的贸易额实现13.4%增长,(注:《经济日报》,2001年8月2日,《中日双边贸易继续攀升》。)全年中日贸易额达877.5亿美元的新高。(注:《人民日报》,2002年1月11日,《去年外贸进出口突破5000亿美元》。)目前,日本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经济新闻》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日本制造业中49.1%的企业准备在今后3年内提高海外生产比例,其中70%的企业将中国作为投资的地主要目的地。(注:人民网,2001年8月10日,《日本制造业欲大举外迁目的主要是中国》。)面对大批企业转移中国的趋势,一些日本人士指出:“日本产业的目标应该是构筑日中都能获益的新的‘日中制造业的共存共荣’模式。”(注:《日本经济新闻》,2001年8月26日,《避免“空心化”》。)以紧密的经济联系为核心的新基础将使中日能建立较为牢固的经济合作关系。

但中日经济竞争关系也将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日本在总体经济状况不佳,经济创新能力下降,产业结构从制造业向知识性、服务性产业调整的步伐缓慢的情况下,有可能以货币贬值的方法来延缓阻止制造业向中国转移,为中日经济合作的发展增加困难。同时,日本与美国有军事同盟关系,二战以后日本在政治和安全方面严重依赖美国,目前日本的经济困难也将进一步加深日本对美国的依赖;而且从地缘政治角度看,日本处于岛国地位,不希望亚洲大陆出现强大统一的力量,其对外政策中有联合美国制约中国的一面。日本对中国的政治、安全关系滞后于经济关系,两者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鉴于中国的强大是不以任何国家或势力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以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地缘政治关系和强有力经济利益的驱动,同中国保持良好、稳定的关系是日本根本利益所在。这决定日本在亲美的同时,将注意在中美之间保持适度平衡,并在对华政治关系和经济关系之间寻求某种均衡。

中国产业与韩国产业互补性较强,韩国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受惠国之一。韩国产业资源部2001年7月14日发表的预测报告认为借“奥运特需”的东风,中韩贸易额2008年将扩大到1000亿美元。在政治安全方面,韩国仍将维持大国平衡政策,既保持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又不会因此背离中国。而且韩国在与北方和解乃至统一问题上需要寻求中国的支持,中韩关系将进一步加强。

中国产业的发展,使原来与中国同处雁行阵势末尾的东南亚国家面临竞争压力,加上金融危机的打击、国内政治动荡和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为应对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东南亚国家面临长期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2001年9月15日召开的第33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决定建立专门国际顾问委员会进行东盟竞争力研究,帮助确定东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部门,并提出培育这些产业的建议。

从中长期看,中国的发展将为东南亚国家提供更多的机会,中国的庞大市场将吸收更多的东南亚国家的出口,东南亚将成为中国企业向外投资的首选地区之一,中国对东南亚经济的发展将起越来越大的推动作用。东盟秘书长塞韦里诺2001年6月在广州演讲时说:中国与东盟是竞争中的伙伴。来自中国的竞争将促使东盟加快改革和推动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而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也将会加强。2001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与东盟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将大大推动中国与东盟的进一步合作,加深双边的相互依存关系,创造一个对中国与东盟双方都有利的“双赢”前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在关于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报告中指出: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48%,中国、东盟国内生产总值将分别增加0.3%和0.9%,而且,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对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无庸讳言,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和产业联系及互补性增强,不可能完全消除双方关系中的一些障碍。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作为世界投资热点地位愈益突出,使中国和东盟国家对国际市场与外资的竞争愈趋剧烈。中国和一些东南亚国家之间南海之争将长期存在,有时还可能激化。尤其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劲升,西方散布的“中国”在东南亚国家中仍有市场,其对华疑虑难消。近年来,东盟不少国家同美日关系增强,特别是强化同美国发展军事关系,即有针对中国的考虑。但从总体上看,双方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相互经济关系的发展,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关系的主流,促进了双方关系的上升势头。

中国大陆的产业发展还将使海峡两岸的力量对比进一步向大陆倾斜。台湾信息技术制造业正在向大陆转移。目前台湾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而岛内的混乱政治和政策妨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台湾“行政院”国科会2001年在考察大陆高科技产业后警告说,如不调整对大陆的产业政策,台湾的高科技产业将在5年后失去竞争优势。(注:台湾《中国时报》,2001年6月25日,《正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领先优势正在丧失》。)同时,台湾经济对大陆的依赖越来越深。大陆已成为台湾主要贸易伙伴之一,是台湾贸易顺差的最大来源,近年来台湾对大陆贸易顺差年均近200亿美元。大陆对台湾经济“腹地”的作用日益突出。大陆对台湾实力优势的扩大和双方经济的深入融合,对势力形成愈来愈大的掣肘,愈益加固海峡两岸的关系纽带,有利于推动建立在“一国两制”基础上的祖国和平统一事业。

第二,东亚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演变,将对逐渐改变东北亚政治和安全方面残留的冷战格局发挥积极影响。东北亚产业分工向水平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迫切要求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日韩三国加强合作关系,这是改变旧的政治和安全格局的重要动力。2000年南北朝鲜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首脑会晤只是变化的开始。美国希望加强它同东北亚军事盟友的关系以确保在这个地区的霸权,联合日韩以遏制中国,阻挠南北朝鲜的和解进程。但东北亚经济融合的趋势难以阻拦,美国的分化政策将越来越难以推行。中日韩三国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将不可避免地冲击东北亚旧的政治和安全格局,中日韩合作、中日合作、朝韩和解将会在曲折中不断前进。此外,东北亚的经济发展还将推动朝鲜的开放,帮助朝鲜的开发和建设,为朝鲜带来经济发展的有利外部环境。

第三,东北亚经济融合将加快,进一步提高东亚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中的地位。在雁行模式的时代,东亚已经初步成为与北美、西欧并列的区域经济体;随着东亚内部贸易与投资的不断扩大,其经济内部循环不断加强,东亚经济的独立性将越来越强。东亚产业的发展变化,将使中、韩等东北亚经济体发展更快,并促进包括港台地区在内的中日韩三国经济的融合,带动整个东亚的经济成长,进一步提高东亚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东亚经济的总量也将逐步接近和赶超北美。这是世界经济多极化进程的一个部分,它将对新世纪国际格局的演变和新的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产业发展范文第2篇

摘要:杭州休闲产业新问题策略

休闲产业是涵盖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以及和此相关的餐饮、住宿、交通、通讯、文化娱乐、纪念型工艺美术品等多方行业的综合产业;又是能优化和美化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业。

从1999年提出的“游、学、住、创业在杭州”到2001年的“休闲之都”和“女装之都”,再到2002年提出打造“会展之都”和2005年实现的“中国茶都”和“动漫之都”。而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的举行更是将杭州的休闲产业带上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总的来看,杭州休闲经济起步虽然只有五六年时间,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杭州的休闲产业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已形成了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体育健身、休闲餐饮和都市购物等五大休闲场所。休闲产业成为杭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05年6月底,杭州市已有210家星级饭店,数量列北京、上海之后,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并拥有各类旅行社318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杭州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国外市场的扩大,杭州的入境游人数已连续三年排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

杭州休闲产业发展存在的新问题

杭州拥有理想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深厚的休闲文化底蕴,地区经济的发达、休闲设施的逐步完善和已经颇具规模的消费场所,这一切都是杭州发展休闲业的有利条件。但休闲业在杭州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杭州目前在休闲产业发展方面还存在新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休闲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缺乏对文化资源的深刻理解。虽然杭州已经初步形成了五大类旅游休闲场所和设施,如以宋城、杭州乐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度假类;以五大博物馆和浙江图书馆等综合性文化设施为代表的文化娱乐类;以黄龙体育中心等为代表的体育健身类;以杭州大厦和武林女装一条街为代表的都市购物类;以“楼外楼”和“张生记”等新老酒家和各类休闲吧和茶室为代表的休闲餐饮类。但休闲旅游产品的个性不够鲜明。有些人造景区和娱乐场所虽然经济效益不错,但对外地游客来说,在其它地方也可找到替代者,难以形成强烈的吸引力。总体上看,杭州休闲产业还缺乏文化资源和休闲项目相结合的有效形式,也没有对传统的文化资源进行现代意义上的创新性组合开发。目前杭州文化休闲项目依然处于分散的、浅层次的、粗放式的阶段。

基础薄弱,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不高。目前杭州市的饭店经营方式以观光型、商务型为主,没有突出体现休闲度假旅游的需求;一些度假村打着休闲的牌子,却没有具备休闲度假村的条件和设施;导游服务水平、技能跟不上,不能开展针对性的服务;景区建设缺乏休闲设施,可供游客长时间逗留和游览的景点不多;而专业学校很少有针对休闲业开设的培训课程。

缺乏品牌推广,国际知名度不高。一直以来,杭州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并不高,例如在近邻日本,杭州的知名度除了低于北京、上海、西安、桂林之外,还低于苏州,甚至大连、长春、哈尔滨。在韩国,更是低于青岛、烟台等地。旅游形象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入境游各项指标不尽如人意。

杭州有许多值得自己骄傲的荣誉,如中国重点风景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中国优秀国际旅游城市、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优秀城市、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全国居民治安满足率最高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国际最高奖等等,可是很少向外宣传。杭州的一些旅游宣传资料内容单薄,游客无法轻松便捷地找到所需信息,无法让游客在杭州的时间变得很充实,无法长时间的留住游客。

因此,杭州休闲产业的当务之急是立足资源优势,把入境游作为扩大杭州休闲产业国际知名度的突破口来抓,大力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努力提高杭州休闲产业的国际化水平。

专业人才不足,经营管理知识欠缺。休闲产业作为一个新型的朝阳产业,和其他行业不同,休闲产业人才应该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外语要好,信息要通,还要具有国际休闲市场的开拓和应变能力。杭州休闲产业在最近几年才得到较快的发展,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依然比较欠缺。一方面缺乏一批具有国际水准的休闲产业管理人才。另一方面,缺乏素质较高的休闲产业服务人才。人才是根本,人才的缺乏将限制杭州休闲产业的充分发展。

资源缺乏整合和有效利用。杭州拥有得天独厚的风景旅游资源,杭州拥有两个部级风景名胜区,一是西湖,它三面环山,一面临城,画桥烟柳,山色葱茏,混然天成,形成了中国境内“西湖天下景”的独特旅游风光。而另一个部级风景名胜区“富春江—新安江—千岛湖”则构成了中国江南水乡最具特色的黄金旅游线。此外,作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的杭州,有着丰富的人文资源。据统计,西湖风景区内遍布65个部级、省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各类人造旅游娱乐项目近百家。应该说,杭州的休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却缺乏整合和有效利用,甚至有部分资源存在开发不当的现象,严重损坏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

国内高端市场和国外市场开拓力度不够。西班牙的马德里市只有400万人口,但每年吸引着近6000万国外游客,旅游收入占到国民收入的10%;2004年,杭州共接待国内旅游者3016万人次,接待海外旅游者却只有123万人次。“杭州国内市场做得太安逸,没有海外市场也能过得很舒适,所以杭州对海外市场的开拓还不够。”西班牙专家JoseAntonio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原因。杭州应该利用国内旅游市场份额高的优势,吸引国内富裕的旅游者来杭州游玩,做好了国内高端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也吸引了国外远程旅游者,对抢占欧美的旅游市场非常有利。

进一步提升杭州休闲产业发展水平的策略

塑造休闲产业品牌

要注重休闲和文化的结合,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形成杭州休闲产业的品牌个性。

将休闲和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休闲业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向。要使杭州的休闲产品具有特征和品牌的竞争力,最好的办法是给休闲产品注入文化品位和人文含量。运用文化内涵的深化来提高品牌号召力和亲和力,形成品牌个性。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最典型的现象在杭州都有十分突出的表现,如古人类的文化——良诸文化;物产文化——丝绸茶叶等的文化;宗教文化——东南佛国;艺术文化——飞来峰石窟等;民俗文化——西湖香市、钱江观潮等。从文化角度来看,“清水绿山、丝府茶乡、东南佛国、文物之邦”16个字高度概括了杭州的文化积淀,同时也是挖掘、开发,进而形成杭州休闲旅游品牌个性的方向标。

如何将文化转化为休闲生产力是关键。首先,杭州需要一个集约式地展示杭州历史和现代文化的、具有休闲旅游观赏价值的核心项目。这个项目,能让国际的休闲旅游者通过它得到个性化的休闲愉悦,并在短时间内直观的了解杭州的历史和现实的各类文化的精粹。其次,依靠杭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风景开发杭州的休闲农业、休闲渔业和景观房产。再次,用重视历史的信息、借助名人的光环效应和开发独特的地域文化等方法来挖掘文化的内涵。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要充分利用杭州举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和上海成功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极好机会,和上海联手发展国际休闲业,共建“世博圈”,以提升杭州休闲产业的层次和国际影响力。

杭州具备发展休闲产业的条件,但由于杭州的城市知名度在国际上不高。正如世界休闲组织秘书长来杭考察杭州申办2006年世界休闲博览会时所说,“杭州和其他城市相比,目前杭州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不是很高,世界上许多人都知道中国的北京、西安、上海,却很少有人知道杭州也是中国的主要大城市,而且是非常漂亮的旅游胜地。另外,杭州始发的国际航班很少。”

然而,杭州的另一个优势是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并号称上海的“后花园”。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一地域优势,借用上海国际知名度的延伸,来提高杭州的国际知名度。杭州可以和上海联手发展休闲业,休博会的一些项目也可以让上海直接参和,甚至还可以将一些项目放到上海去举办。当然,另一方面,我们杭州也可以积极协助参和上海的一些休闲和会展活动,比如担当上海的一些大型休闲会展活动的协办或承办者等。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取得成功,这正是和上海联手发展休闲产业和会展业,提升杭州休闲产业知名度的大好时机。并且还可以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其他城市一道打造“世博圈”。

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

目前,在国际上不少人已从传统的海滩度假转向参加各种乡村文化和风情风俗活动。文化设施、科技公园、主题娱乐场所等新的休闲去处和服务项目不断出现。杭州可根据自身优势,大力开发、设计新的休闲项目,如富有冒险性的空中跳伞、飞行模拟、森林旅游、水上活动等,带有科普性的现代科幻、未来世界生活、海族馆,鼓励人们回归自然的农事活动,锻炼和开发动手能力的技工作坊,各种竞技性的运动项目等。小型休闲项目的运作可考虑以民营为主,政府应鼓励股份制休闲娱乐公司,鼓励中小型的投资,以个性化的特色丰富休闲业的品种。同样重要的是,政府应借鉴引进海外对休闲业的管理模式,这不仅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也将吸引国内外来杭人士。

发展多元经营的休闲经济

浙江有着非常发达的民营经济,民间有着巨额的资本,他们出于经济目的,有着强烈的投资欲望。所以我们正好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吸纳民营资本来促进杭州休闲产业的发展。比如宋城集团和横店影视城就是利用民间资本发展杭州休闲产业的成功案例。

以旅游业为例,可将旅游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采用委托经营或买断一定时限的经营权等方式,由国有股份公司或民营公司等投资经营,以解决资金筹集、经营管理等新问题。同时,旅游产品也应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发展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休闲、游乐、度假旅游,满足游人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休闲需要。

强化人才引进队伍建设和相关软硬件建设

一方面要实施大旅游和休闲产业人才培训计划。推出针对旅游、会展等专业人才的引进政策,加强人才储备;利用在杭旅游教育培训机构和师资力量,提高大旅游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素质,如旅游和节庆策划人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目的地信息化人才、小语种(韩语、泰语等)导游等。

另一方面,要抓好杭城休闲业软硬件建设,按国际标准搞好相应的配套设施。要使杭城成为休闲之都,必须要在道路建设、公共交通、通讯信息、购物街区、金融业务、宾馆饭店、渡假区、新闻传媒、文化设施、公共厕所等方面按国际标准进行大力投资建设或改建。有专家指出,一座“休闲之都”整个接待设施至少30%要吻合国际休闲这个条件和标准,且整个城市建筑格调、色彩、尺寸都要围绕休闲这个中心转,市民的素质、游人的观念和生活的环境也要围绕休闲这个中心转。另外,政府应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整个城市及市民的文明程度,让来杭客人真正体验到“亲切感、舒适感、平安感、文明感”,从而提高城市的形象。

提高休闲产业和休闲消费的质量

马克思曾说过摘要:“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得到美的享受,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笔者的理解,其实“美的规律”就是要“尊重自然”,对于我们杭州而言,还有一层意思就是不能破坏杭州业已形成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特色。根据这一论断,在休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在休闲产业和休闲服务等方面,如何具体实现“美的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文化消费的质量,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就要在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和消费环境各个方面都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例如,在开发旅游资源方面,如何重视生态平衡,加强环境保护,反对那种掠夺式的所谓“开发”?如何开拓、营造一个美丽的人文环境,充分创建有地方特色、高层次的人文景观和休闲活动,给人以美的享受、艺术的享受?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摘要:开发休闲资源,必须开发真正具有文化品位的优势资源,必须用先进的文化来引导人们的消费导向,决不能开发“文化垃圾”,用低级庸俗的东西来误导人们的休闲生活。(如杭州的苏小小墓摘要:慕才成为“摸财”。)“要把文化融入到休闲中去”。要创新休闲方式,改变过去人们传统的“吃、喝、玩、乐”的休闲理念,要把休闲和旅游业发展结合起来,将积极健康文化的休闲方式融于杭州的旅游休闲中,创新传统的休闲方式。

加强城市间合作

对于杭州休闲产业而言,面临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是国内其他城市,更主要是来自于国际竞争。我国已加入WTO,对外开放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壁垒将逐步被拆除,我国休闲产业将面临外国同行更为直接和激烈的冲击,休闲经济将会以更快的速度和国际接轨。在这种形势下,我国休闲产业的发展既有新的机遇,也将面临严重的挑战。因此,面对入世,面对竞争,当务之急是我们必须打造出适应行业发展趋向,代表市场发展方向的休闲产业“航母”——企业集团,从而使我国休闲产业走上规模经营之路。

产业发展范文第3篇

战略产业的定义是什么,哪些产业算是战略产业,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战略产业问题,是在全球化冲击面前,“民族产业”处于全面守势的情况下提出的。对民族产业不分轻重缓急一概保护当然不可取。科技政策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经济政策要重视产业政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进有退,抓大放小,关系到战略性全局性的产业部门,要由国家保持控制力,有的要禁止、限制外国企业进入。国家对战略产业有保护扶持的责任,不能任其在国际竞争中被“劣汰”。

较早系统提出战略产业问题的是王小强先生。

“如果我们说某一个产业是战略产业,也就是说,该产业不是从个人、企业、地方或部门的局部利益出发,而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出发,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少数产业(空中客车是典型范例)。这类企业的存亡,不仅关系到利润,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关系到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乃至军事事务中的战略行动能力。国家不能放任本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自生自灭。”

“……我们这样一个超大型发展中国家,如何界定,什么产业应该在什么意义上和什么程度上保持民族工业的形态。有必要认真研究,我国中期发展的内外部约束条件(资源、技术和市场),根据发展的需要,找出若干关联产业,分析不同产业可能采取的发展方式……为综合国力的概念充实更具体的战略内容。”[1]

“十五”计划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重点。有文章概括国有经济需要保持控制地位的行业和领域:

“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造币工业、重要军事工业等。需要国有经济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进入;

“自然垄断的行业:电信、铁路、电力、煤气、自来水等。在管理体制上,政府与自然垄断企业的关系是规制与被规制的关系,即企业在获得垄断经营权的同时,必须承担价格、服务等方面的义务;

“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大型水利设施、环保设施、城市公共交通、金融、保险等。这类行业具有显著的外部性,政府及其国有企业有足够的理由发挥作用;

“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大油气田、大矿山、大钢铁、大石化、汽车集团、重要的电子企业等。就总体情况而言,私人资本和乡镇企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在技术要求高,投资需求量达几亿、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重点竞争性行业中,它们还难以成为主导力量,还难以取代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经济发展阶段和转轨时期的特征,决定了国有经济在这些领域应保持足够的控制力。”[2]

这些行业之所以需要国家保持控制力,是由于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有国防意义的产业或新兴科技行业,在这些领域,西方国家对我实行技术禁运或限制,不能依靠外国,必须用自己的力量开发;二、支柱产业,即产业关联度强、企业规模巨大、市场利益巨大,不宜让外资(或私人)控制的产业;三、具有外部性和自然垄断性,国家必须进行管制的行业(公共设施、金融)。

这也可以认为是广义上的“战略产业”。本书讨论的重点在第一和第二类。尚有存疑的是,一些高度竞争性的产业,如装备工业,同样对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但国家政策对此不明朗。我们对“关联度强”的汽车工业实行多年高关税保护,同时又将装备工业早早抛进国际市场,值得注意和反思。

总结:战略产业是对提高综合国力有至关重要的利益的、国家必须保持控制和支持的、不以短期利益决定取舍的产业群。也有作者提出大国“超级产业”概念。[3]

在这个领域,简单把企业推向国际竞争市场“优胜劣汰”,将无力抵御跨国公司的强力竞争,企业的会导致国家的全局性损失。在这里讲的是“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战略产业发展的激励机制不能单纯依靠金钱,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百折不挠、顽强实干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以及相应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实现。[4]

跨越“技术本国化”的门槛

由于涉及国家安全、涉及“支柱”的产业,很多涉及高科技的问题。这里有必要从科技进步角度,就国家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结构的一些问题,作一些说明。

技术本国化的障碍和国际压力:上面已经讨论过,发展本国现代工业,走依靠合资为主的道路,不可能获得先进的核心技术和自主开发能力。不是发展战略产业的路子。

日韩式道路的核心,就是以“技术本国化”和本国产业的迅速升级为基本目标,“本国化”的基本手段和过程,就是高效率地进行技术引进—消化—扩散。

但是,一般来说,后进国家要实现“技术本国化”和产业升级,无一例外地面临资金、技术、管理和市场这几大障碍。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尤其是高科技产业,资金门坎越来越高,半导体芯片加工设备价格,平均4-5年翻一番,8寸晶片生产线价值10亿美元。一个飞机型号的研制费用20-50亿美元。技术飞速发展,对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尤其严重的是,后进国家开放市场,必然对本国上游产业形成强大竞争。“顾客是上帝”,而上帝崇拜洋货,不愿意支持民族产业。开放市场对发展中国家的设备工业、国家科研力量的冲击,往往是致命的。

这里的困难在于:如完全放开市场,冲击力过大,则本国的上游产业(如加工设备、民机、轿车)可能被彻底冲垮,永无翻身的可能(如我国的数控机床、感光材料工业,见附录),但完全保护则又在保护落后(如“普桑”1990年代初的情况)。所以,市场的开放度,要有利于战略产业在有限保护下逐渐成长。这对政策的制定和行业、部门间的协调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

办合资企业依靠外商,这四个障碍当然都可以比较顺利地解决(对局部来说,这叫作合资使“技术得到提高,市场有了销路”),但前面说过,这种“轻松过关”的代价,就是堵死了“技术本国化”的道路。

必须遗憾地承认,20年来,在市场开放的冲击下,我国的“技术本国化”机制,大大退步了(有不少人说20年来科技没有进展,其实科技水平总是在进步,问题是科技进步的机制在“拉美化”)。地方部门分权,助长了崇尚短期的、局部的利益,不顾大局的行为,削弱了技术协作攻关的能力。在一些关键产业部门(航空、电子、汽车……),决策效率、内部协调效率降低、企业引进消化效率降低,技术扩散缓慢。

面对国际竞争对手强大技术优势和对后进国家技术进步努力的有意打压,这种技术本土化自身的低效是致命伤:

“当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某一项技术的时候,他向我们封锁;一旦我们千辛万苦开发出来,他又会开放他的技术,并将其一部分下游产业转移给我们。这种梯次转移,抑制了发展中国家的自主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开放的经济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是有抑制作用的。结果是:投资无回报,研究无成果,开发无市场”。[5]我们的微电子设备技术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被搞垮的。

如果市场保护不力、再加上技术本国化效率太低,对来自外部的技术竞争的压力将无法招架,“四大门槛”就跨不过去。自己的技术队伍、自己的企业和自己的品牌就培育不起来,于是就一轮接一轮引进技术、引进设备,这被称为“引进陷阱”。

“引进陷阱”的本质,是后进国家的主观追赶努力、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落后于国际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步伐。20多年来,在汽车、电子、飞机、装备……等行业,对这种“引进的陷阱”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对提出这样的问题反而会大惊小怪。“引进陷阱”被西方冠以漂亮的名称:“雁行模式”。如果我们安于这样的现状,我们就可能永远被“锁定”在“发展中”状态中而不得自拔。

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后进国家摆脱“雁行模式”的努力,取决于整体经济运行效率(企业、行业、国家效率的综合)的竞争。要做到这一切,决非一个简单的市场机制、或单项措施可以奏效。要求有效动员本国的各项经济技术资源(资金、科技力量、组织、政策…),缩短技术引进—消化—再创新周期。需要国家意志和组织作用,需要完整的发展战略和政策,需要合理的企业规模和产业组织,需要各层次组织的高度经济活力和高水平的管理。这是跨越“门槛”的最低限度条件。

国家的意志:国家目标、贯彻目标的意志和能力。

政府主导作用:各产业部门的市场前景,技术路线,单个企业往往无法看清,需要国家来决定大的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规划。

合理的规划:后进国家财力有限,科研实力弱,仅靠民间企业和科研机构层次的决策,门坎过高,无力承受风险。政府的支持不仅在财力方面,也有必要在技术路线的层面参与战略规划。“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由于技术密集程度高,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风险大,如没有政府的支持,就会长期落后,受制于人。”[6]

企业规模和产业重组:行政性的分权所造成的条块分割,企业规模过小、产业集中度低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在战略性的产业,如再不及时进行产业整合,在跨国公司大举进入的形势下,对各地方争相和国外合资、置全局利益于不顾的局面,中央就没有了调控手段。

“过去,我国企业之间的产业联系(如行业分工与产品调拨)通过计划体制实现,工业部门既是政府部门,也是大托拉斯。割断这种技术联系,分散的单位往往不能成为独立生存的企业,自负盈亏”。“这种条件下,散兵游勇式的分散合资,被动地纳入跨国公司的国际分工体系,对中国产业的长期发展会产生什么影响,值得研究”。

“日本特别是韩国的经验也证明,后进国家以民族工业的发展实现赶超,参与国际竞争,必须组建非常巨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以负担昂贵的研究开发费用),并辅之以动态的政府保护和扶持政策。我们显然不应该把已经细小得难以成为独立企业的企业越分越小。当前的紧迫课题是,尽快重新组合,形成与已有生产能力相匹配的企业,组成面对国际强手有能力自负盈亏的企业,已成当务之急”。[7]

“我们原来各大部委,承担的主要是应用研究前期的工作。按现在的办法,这个研究就要基本解体。要求我们的集团公司来承担起基础、前期研究的工作,目前我们的企业集团没有这个能力。这就会形成一个空白。所以(把产业部门拆散的做法),受害最大的并不是企业,而是科研机构”。“我们是后发展国家,中国的科研体制,稍微没有一点政府的强制性措施或者是鼓励性措施,根本就发展不起来。你完全按平等竞争的话,那么所有清华毕业的,北大毕业的大学生都要去美国。你要把这部分人吸引下来,必须超越经济的利益。”[8]

组织行业级攻关,培育技术合作机制:有人强调自主开发困难重重,没有科技实力,没有钱。自主开发投资太大。外国开发一个轿车要20亿美元。我们怎么拿的出来?怎么办?合资。合资拿不来,再想法买。自主开发,提高国际竞争力?你唱什么高调。什么年代了,还讲自力更生?[9]

我们现在从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了,似乎企业之间只有竞争的关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西方在许多领域,企业之间也是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典型的就是半导体的国际协作组织(见半导体篇)。空中客车,超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法德英西四国财政支持20年,形成共享技术和品牌,都是现成的例子。

日本曾在半导体领域,在基础性、共性的技术方面,由政府出面组织各企业,集中技术力量,共同攻关,取得了骄人成就,为电子工业一度称雄世界打下了牢固基础。

“1970年代末,日本为打破美国在集成电路的一统天下,组织企业,联合攻关上集成电路制造工业(2-3微米级)。通产省出面组织四家公司(富士通,NEC等),每家出30名研究人员,都是20-30岁有才华的年轻人,共120人。然后通产省出一个所长,每公司出一名室主任,4个研究室。分解了30多个课题,包括设备、工艺的各个方面,计划3年拿下来,结果3年不到,这些课题全部解决。成功后,形成共享性基础技术,各企业回去用此开发自己的产品,形成竞争。谁的质量好,成本低,谁可占领市场”。[10]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你死我活,也要讲合作机制。如今经济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规模经济和超越企业范围的组织效率,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我们很多人,把市场片面理解为“原子式竞争”,把我们原来的全行业、全国协同攻关机制(见航空工业篇)的巨大组织效率,片面斥之为“计划经济的残余”,是走到另一极端,也是属于无知。

今天,我们要让合资企业整合起来进行技术自主开发,创民族品牌,已根本没有可能。唯一可能的是,就是以现有的大型国有企业为依托,效法日本经验,组织行业级技术攻关。我国一些国有骨干企业经过20多年技术改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技术开发能力,按照行业机构组织、风险共担、技术共享、利益格局不变的原则,是完全可以把力量集中起来,搞出成果的。

对外保护,对内竞争:在把握开放度和产业发展的配合的同时,要提供适宜的体制环境,鼓励创新能力的提高。技术的进步不是低水平的竞争所能获得,而是“硅谷机制”。科研开发和产业竞争的“无缝结合”。人才的国际化竞争,灵活的筹资机制和融资环境。企业经营管理的灵活高效。

首先要在精神上挺起腰杆,奋起自强

最近,有学者尖锐指出: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会容忍外资控制本国经济、摧垮民族产业,都会努力将其纳入本国发展战略并加以控制,这与开放与否无关。当前普遍盛行的不加分析地赞美跨国公司、把引进外资数量当成宏观经济分析的重头指标、把合资作为“国企改制”的“理想途径”的观念,实际上是牺牲中国明天的前途来换取眼前的短期增长,在政策上是近视眼,在思想观念上是把改革开放作为发展目标本身,这已经构成新的教条、成为思想解放的真正障碍。

近20年来,我们对西方国家对我们的开放程度,始终估计过高。从崇拜西方、看不起自己力量,发展到对民族产业的虚无主义态度。片面强调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机制,机械“拿来”西方观念中甚至是最消极的部分,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社会很大一部分人的思想。民族精神的矮化是可怕的。崇洋自卑,苟安短视的风气在滋长,民族自尊自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全局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优秀传统正在失落。

这种不健康的精神状态,正在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造成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在经济政策上,始终对西方对我开放的程度、对洋人的力量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又助长了精英层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和行为,降低了政府运作效率、助长了不正之风,削弱了用高尚的精神感召力将国家发展目标贯彻到底的能力。长此下去,我国经济发展就难以避免“拉美化”前途,就会长久处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位,就无法贯彻捍卫国家的意志。

几十年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发展国家经济,靠洋人是靠不住的。我们当然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外援,但国家的建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现在我们要发展自己的战略产业,最缺的是什么?是精神,是志气。就是敢于跟跨国公司竞争的志气和勇气。发展战略产业,首先要做的是大力弘扬正气、振奋民族精神。

今天,“两弹一星”的辉煌历史,已经成为激励人民的伟大精神力量。以“两弹一星”为代表的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科技、工业发展道路,尤其应该提倡。要知道,原子弹的上马,是在1960年代初空前困难的时期、被赫鲁晓夫讥笑为“中国人三个人穿一条裤子,喝大锅清水汤”的时代。当年对是否上马还是下马有大争论,如果真的下马,那就前功尽弃。统一认识,咬着牙挺住不下马,才有今天的辉煌。

今天,我们的航天科技工业界,继承了两弹一星的光荣传统。载人宇宙飞船以常人想象不到的速度,取得了了不起的突破,20世纪末再创辉煌,为21世纪我国航天事业、国防事业带来了美好希望。这个成就的背后,有多少呕心沥血,多少不眠之夜,有多少默默无闻奉献国家的感人故事!王铁人说“国家要有民气,军队要有士气,一个人要有骨气”,这就是民族的骨气,这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这充分说明,自力更生、集体主义、自我牺牲、无私协作的两弹一星传统,在普遍崇尚物质利益的今天,照样是克服困难、赢得成功的法宝和宝贵的精神力量。这才是全球化的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工业赶超机制和发展方向。

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科技界取得的许多成就,都是振奋民族自强精神的成果。我国的船舶工业,80年代就打进国际市场,现在占世界上份额,差不多占了20%。我们的程控交换机,原来基本被外国占领。90年展很快。巨大中华,接近国际水平,占领新增市场的大部分。

我们的汽车工业,这困难那困难,难道造汽车比造载人宇宙飞船还难?

最近15年来,我们的民用飞机产业是一部伤心史。了解内情的人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并不是我们没有能力,缺乏高科技的“比较优势”,否则我们的大型民用喷气飞机是怎么上天的?是用洋铁皮敲出来的?15年徘徊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行业内的部分人员,放弃了以我为主的发展方针,缺乏自信心和自力更生的勇气,看不起自己的科研成果,一味依靠洋人的结果。国家不止一次作出决定支持上马,就是说自己干不了,非要拉一个外国人当拐棍。没有外国人就没有了主心骨。先拉新加坡合作,新加坡不干。后来又拉南韩,人家总统一换就黄了。最后看准了空客好。人家一转眼又把我们甩了。最后什么也没有干成,白白丧失了20年时间。20年,消磨了自己的锐气,损害了行业的信誉,成了扶不起来的天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年国庆,我们的加油机编队(轰6)飞过天安门,多少人欢呼雀跃。懂行的人们,却为此而叹息、悲伤!

新的世纪,我们会继续开放,能拿到的东西要拿,毫无疑问。但是我们的立足点,无论如何要总结20年的教训,要转向自力更生为主,要以我为主,自己先站起来。然后别人才尊敬你。自己站不起来,别人就永远把你看成矮子。我们的民族没有希望。

在民族面临生存危机的转折关头,我们要弘扬正气,弘扬民族自尊自强,敢于斗争,勇攀高峰的气概,要用振兴民族产业、振兴战略产业的大义,加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留给我们的准备时间是很有限的,奋起自强才是出路。

注释

[1]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1998年。

[2]冯飞:《“十五”产业政策要点:战略性产业的发展》国研网,2000年8月25日。

[3]赵英:《大国世纪》。关于超级产业:超级产业以国防产业为核心;需要巨大投入和巨大的市场空间;市场结构是不完全竞争、寡头垄断,产业组织高度集中,少数大企业居主导地位;上什么产业,非单一的市场经济利润导向,要考虑综合国力和综合利益,进行综合选择,需要政府决策;成为主要国家综合国力和战略能力的主要来源与体现;和进入大国俱乐部的门坎,是国家在世界大博弈中的战略工具。超级产业的国际合作也在迅速发展。“21世纪,全世界只有10个左右的国家有能力发展超级产业。包括美国、日本、俄罗斯、中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巴西和印度。”(转引自杨帆《大国间的产业竞争: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与定位》,《产经新闻》2001.5

[4]王小强,1998。

[5]房宁,2001年。

[6]马宾,1996年。

[7]王小强,1998年。

[8]丁宁宁,1999年。

[9]科技部研究中心金履忠认为:关于我国技术开发的资金障碍的问题,普遍的情况是,自主开发所需费用比国外同等项目少得多。

蜂窝式移动电话设备,国外开发用8亿美元。我们共花了7000万,不到他的2%。

我国巨龙公司开发的04机(最早开发的程控交换机型),开发费用1000万元。国外同类设备开发费用1亿美元,我们是它的2%。

长3甲火箭。国防科工委宣布,开发费用只占国外的几十分之一。具体数字没有讲。

羊绒分梳机,我们自己开发的费用,是从意大利进口价格他的1/10(人民日报)。

国外汽车界说,开发一个车型要20亿美元。外国人用这个费用来吓唬我们。我们是自己吓唬自己。。

我们的开发费用相对较低的原因,第一是我有“后发优势”,即我们可以享受部分的技术扩散;第二是设备有一部分自己可以做。第三是人工费比国外低得多。一般的情况是国外花多少美元,我们就花多少人民币。

产业发展范文第4篇

1.1光资源较好正宁县属黄土高原沟壑区,地形东高西低,原川相间,沟壑纵横,海拔880~1756m。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县内日光充足,光能富裕,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无霜期160~180d,可以满足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蔬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合成积累。

1.2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良好

全县总面积1319.50km2,可耕地面积43.63万亩,约占总面积的22%,其中塬地25.22万亩,川地2万亩,山地16.47万亩。土壤多为黄绵土、黑垆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为发展蔬菜生产提供难得的土壤基础。

1.3水质良好,雨量充沛

正宁属典型的雨养旱作物农业区。县内年降雨量630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有利于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县内有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四条较大河流,属泾河水系,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均可灌溉。

2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创新,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农业

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和振兴县域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产业来抓,形成了一批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蔬菜生产基地,建成了一批市场及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使蔬菜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5年已发展到6.78万亩,产量9.38万吨,产值7293.30万元,其中大葱种植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产业布局合理,市场前景看好;通过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推广速度加快,为大田生产提供可靠技术保障;已建成的宏源种业是蔬菜加工、保鲜、冷冻生产龙头企业,企业势力不断增强,加工转化能力逐步提高;通过发展蔬菜产业,解决了一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使他们就地就业。

3发展对策

3.1科学规划,建好基地

以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和建立稳定的“东菜南运”基地为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规模发展,提高效益,促进产业外向发展。重点发展“四大蔬菜基地建设”:一是建成宫河彭姚川、长口子、代店绿色优质大葱万亩生产基地;二是建成以山河秦家店、解家川、西坡石湾子、永正佛堂、永和肖水为重点的四郎河川区千亩水泥骨架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三是建成以山河李家川、嘉峪川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四是建成永正王沟圈优质胡萝卜百亩生产基地。稳步发展温室菜,重点发展大棚菜,积极发展露地菜。

3.2依靠科技,加强推广

一是栽培上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地膜覆盖间作套种技术,创新种植模式。推广投资小,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效益高的塑料大棚;二是品种引进推广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推广抗病、适应性强、高产优质、市场竞争力强的特色珍稀蔬菜新品种;三是病虫害防治上积极推广生物农药,大力推广生态防治、生物防治及物理防治,严禁使用高毒残留农药;四是施肥上大力推广有机肥料,积极推广生物肥料、CO2施肥,减少化肥施用量,实施配方施肥;五是育苗上推广大葱春季育苗、嫁接育苗、温室育苗、大棚育苗、生根扦插育苗等蔬菜育苗适用新技术。要在科技推广上进一步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现代高新技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积极推广工厂化蔬菜育苗新技术,解决品种单一,种苗缺乏,质量不高的问题。

3.3搞好培训,提高水平

我县经济欠发达,文化落后,劳动者素质普遍较低。因此,把科技培训作为蔬菜生产中的重要环节来抓,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一是从设施建设开始,实地进行指导培训,让菜农掌握设施种菜的全过程,配套设施及注意的有关事宜。二是从育苗开始到生产环节的技术应用,主要包括育苗、嫁接、土壤处理、定植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等。三是业务部门要派出有较高职称,技术水平高,责任心强的技术骨干,分片、包村进行实地指导培训,确保种1亩,生产1亩,见效1亩。可采用长训与短训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派出与请进相结合,印发资料和新闻媒介相结合,使每个菜农都能真正掌握蔬菜各项实用新技术,为我县蔬菜产业开发培养一支土生土长的实用技术人才,全面提高蔬菜产业的管理水平。

3.4制定规划,重点扶持

建议县上组织有关专家对正宁县蔬菜适宜区进行科学规划,拿出切实可行的“正宁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制订蓝图,逐步发展,争取相关部门立项扶持,发改、财政、科技、农牧、水务、农综、扶贫等部门分别具体规划,各自立项,重点扶持,做大作强蔬菜产业。

3.5培育市场,搞活流通

一要运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创造条件,积极扶持蔬菜运销协会和农民技术协会发展蔬菜产业,鼓励扶持和壮大现有龙头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龙头带动辐射作用。二要充分利用建成的宫河优质大葱批发市场,建成全县最大的大葱集散中心,信息价格服务中心,争取将宫河大葱进入兰州、西安、咸阳、银川等地市场,扩大销售,搞活流通。三要积极筹建山河秦家店蔬菜批发市场,发挥蔬菜运销大户和市场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培养一批市场“经纪人”。四要积极实施绿色名牌战略,发展“订单农业”,占领国内市场,开拓国际市场。五要通过多种渠道,建立广泛的市场信息交流关系,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企业化运作、市场化营销,以营销促发展,使蔬菜产业开发逐步向高科技、高效益、产业化方向发展。

3.6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产业发展范文第5篇

一、技术创新:一个新的陶瓷经济发展战略

所谓技术创新,就是一个从新思想的产生,到产品设计、试制、生产、营销和市场化的过程,也是知识的创造、流通和应用的过程。技术创新在西方国家已被视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甚至新的工业宗教。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一个企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依靠科技进步进行产品开发和创新的能力。

德化的陶瓷企业大多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产品多为销往欧美的小工艺瓷,科技含量低,艺术含量低,几乎没有什么附加值。虽数量巨大,但登不了“大雅之堂”,因而价格十分低贱。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用“既多且美,购价甚贱”来描述德化的陶瓷,而新近从南中国海打捞起来的“的星”号沉船竞一次运载35.6万件的清代德化青花瓷,足见德化瓷器“量多价贱”是古已如是,也许这也可以说是德化陶瓷的一个“传统”了。

步入WTO的门槛,我们感受到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德化到了顺应世界潮流用技术创新作为陶瓷经济发展新战略的时候了。

二、陶瓷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与技术最终要通过企业这个环节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因此,企业不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经济发达国家,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一直发挥着主要作用。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包括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开辟新市场、利用和开发新资源等。从基础研究、新产品或新工艺的最初设想到研制、开发,再到工程化、商业化的生产,直至通过市场推广应用而产生经济效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都是在企业进行的,在这种科研与生产直接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下,科研直接为生产服务,企业为技术创新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持,使得产品层出不穷,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所以,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科技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提高陶瓷企业的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县陶瓷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就必须形成以陶瓷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我县的陶瓷科研机构基本上是名存实亡,而陶瓷企业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科技开发队伍,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压力。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要使陶瓷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首先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企业技术创新,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其次要出台面向所有陶瓷企业的、针对研究开发能力建设和活动本身的减免税政策;第三要颁布更具体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实行特殊的优惠政策;第四,应有强度更大的、针对企业家和创新者的创新激励政策。

企业在技术创新中要正确把握二对现实关系。一是产品和工艺创新与组织管理创新的关系。技术创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技术发明或技术进步。技术开发从一开始到工程化阶段、生产阶段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同时与市场、组织管理、生产过程、资金运用、技术背景等各方面交互作用。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无法自动与其他要素实现重新组合,单纯技术无法实现产品创新或工艺

创新,而必须依靠组织管理创新或制度创新来实现。二是首创创新与改创和仿创创新的关系。技术发明的意义要靠技术创新去实现,而首创创新的意义要靠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去实现。任何一项或一群技术创新中,进行首创创新者只能是少数一两家企业,其余企业或者跟在首创企业之后,瞄准首创技术发展进行技术跟踪,随时准备进行生产组织和市场战略的调整以实现创新,或者与首创者保持相当距离,节省研究开发费用,只投入少量资源于技术服务、培训,把注意力放在一旦新的市场出现后迅速进入市场,占有可能占得的市场份额,也即大多数企业只能做改创创新和仿创创新。

三、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的关键

企业要进行技术创新,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伴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类社会那种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时代已逐渐接近尾声,一个以智力资源为主要依托的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正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决定因素,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中一切资源中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

然而直面我县的人力资源状况,不难发现,尽管劳动力资源丰富,但是人力资本缺乏,即人力资源的质量不高,这是发展陶瓷经济的薄弱环节。首先,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低,从高中阶段升学率不足50%可见一斑。其次,劳动技能低,结构不合理。普遍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教育或培训,技术高超的比例极低。第三,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和高级管理人员数量偏少,加上陶瓷企业普遍实行家族化管理,家长制、结构简单、规范性差等因素也制约了技术的创新。

优先开发人力资源是我县陶瓷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性工程。我们要根据县情,把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改变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劣势作为人力资源开发的着眼点。一要转变观念,把开发、利用人力资源作为基础战略。二要提高劳动力素质,积累人力资本。三要改革分配制度,把人力资本投资与物质资本投资放在同等位置,参与企业剩余价值分配。四要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追求人力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总之,企业要由以生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知识管理、信息管理为主,“知识主管”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核心,千方百计培育和发展创新精神,开拓精神和创业精神,大力开展创新活动。

四、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的主渠道

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形式。发达的西方国家都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在德国,同龄人中70%的年轻人都得接受“在企业是学徒,在学校是学生”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德国前总理科尔曾说过:“经过很好职业培训的青年是德国最大的资本,是经济稳定的保障。”而日本人认为“职业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和水平影响着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发展速度。”可以说,职业技术教育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开发直接作用于经济,影响甚至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德化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大量的技术创新人才。

(一)在纵向上,要稳定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重点拓展高中后职教和高等职业教育。我县中等职业教育由于主动适应和服务于陶瓷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但层次偏低,而高中后的职教还是空白,大量的高考落第生未经职业技术培训而流入人才市场。因此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已迫在眉睫。目前县委、县政府正积极筹建陶瓷职业技术学院,这是德化历史上里程碑式的极具前瞻性的重大举措。未来的陶瓷学院,必将成为德化陶瓷技术创新人才的摇篮,成为陶瓷技术创新的培训中心、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科研中心,为德化陶瓷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使德化陶瓷业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二)在横向上,要以陶瓷产业发展为目标,调整职业学校的专业结构,改变目前专业单一的现状,要做好陶瓷企业对人才需求的预测,围绕陶瓷行业关键技术,新兴技术、优势技术不断开设新专业,特别是陶瓷企业急需的经营管理类人才、科技人才、涉外类人才、营销类人才的培养。

目前,高学历、高职称师资的匮乏成了建设陶瓷职业技术学院的“瓶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标准》规定,要有100个本科学历的教师且专任教师中的25%应是高等学校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方可批办。因此,独立办一所学院要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实现办陶瓷学院目标的最佳途径是分步实施、先联后独:第一步,先与高校联合办学,办成某高校的教学点;第二步,办成某高校的一个二级分院(如泉州大学陶瓷学院);第三步,独立举办德化陶瓷学院。

产业发展范文第6篇

磁器口产业发展现状

如今的磁器口,文化底蕴丰厚,巴渝文化、沙磁文化、红岩文化、宗教文化,各具神采,按照“云南有丽江、江苏有周庄、重庆有磁器口”定位,努力将其打造成世界级旅游品牌。但是因其相对封闭的环境氛围、狭小的地域范围,加上传统产业势微、新兴产业单一,磁器口古镇的发展现状和其旅游定位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通过假期的实地调查和走访,笔者对磁器口古镇的产业发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产业分布具体如图1、图2所示。

在磁器口产业链中,饮食业与工艺品业所占比重最大,分别为41.5%和29.7%。它们较多地集中于磁器口正街和黄葛坪一街,这两条街人流量比较密集,为小吃与工艺品带来了较大的商业前景;从分布位置的角度分析,没有造成某些店面过分集中而导致人流聚散集中的问题,基本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小吃与工艺品不仅在数量上有极大的优势,而且在种类上各具特色。比较有名的小吃是素有“三宝”之称的毛血旺、软烩千张和椒盐花生,以及后来逐渐兴起的糍粑、鸡杂、牛肉等,它们有的鲜香麻辣,有的松软酥脆,可谓香飘十里,让人垂涎三尺。而工业品比较出名的便是竹雕与木雕,那栩栩如生的形象和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术使其理所当然成为游客购买纪念品的首选。除前面提到的两种产业外,还有纺织业、杂货业、画艺业、游艺业、风水业、香烛业等。纺织业相对均匀地分布于正街和黄葛坪一街上,主要包括各种民俗服装、手饰等;杂货业主要分布在黄葛坪一街;画艺业零星分布于3条街上;风水业和香烛业则靠近宝轮寺,展现了人们对佛的崇敬与向往。

磁器口产业发展问题

以上所列举的产业,在整个磁器口的地理位置分布上相对满足了生活娱乐的需要,但从另一个方面看,磁器口饮食业的极快发展逐渐动摇着古镇作为历史传承者的传统地位,在越来越多的人看来,磁器口不再是传统文化的代表,而是偏古风的“好吃一条街”,因此相关部门应找出磁器口发展方向的定位,着重发展特色产业,重点保护特色文化,同时以其它产业的发展作为推动力,辅助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更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游客一般不会在此地留宿,当天游完当天便走,不难发现,这是因磁器口无晚间娱乐活动而导致的。在其它许多古镇,晚间便有一些篝火晚会,当地人穿着民族服装与游客一起唱歌、跳舞,既可以展现民族文化,又可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是一箭双雕的好办法。同时,磁器口的周围供游客下榻留宿的旅馆也寥寥无几。

磁器口产业发展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特提出以下一些产业发展建议。

*拓宽古镇开发地域范围,通过一些基础设施,将还没有开发的广大区域开发出来。并通过配套设施将游客一日游改为深度游。

*保护古镇悠久建筑。老旧建筑更能体现古镇韵味,不能全拆换新,要修旧如旧。

*改善古镇周边环境。古镇周边特别是清水溪的环境,脏乱差现象突出,极大影响了磁器口古镇的品牌效应和人气集聚力。

*突出古镇特色。目前中国古镇的千镇一面问题突出,磁器口古镇也不脱窠臼。当前亟需打造其特色文化和特色产品,而不是进行跟风。

*打造古镇地理标志,扩大古镇知名度。通过文化活动、产业推介、媒体广告等活动,将古镇打造为重庆城区游览的地理标志,同时扩大其影响力。

*努力促进产业多样化。产业的多样化更能吸引人们注意力,更能与其目标的实现相互呼应。

产业发展范文第7篇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中山处于城市化发展的高速上升期,经济增长开始逐渐由粗放型向集约化发展方向转变。结合党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发展构想,以及省政府对中山建设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市的期望,中山市政府确定了“构建和谐中山”、建设“两个适宜”城市的发展目标,提出对城市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基于发展背景的变化,规划管理和规划研究同样出现重要转变,即从单纯的经验总结型研究向问题探索型研究的转变。特别是对于中山自身经济社会发展过程所出现的种种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将人们的目光和研究视角引向了中山工业产业发展进程中被各种“光环”所隐蔽住的种种潜在和现实的问题。本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山工业的空间布局和发展路径所作的探讨。

1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可能与困境

1.1珠三角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对中山产业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珠三角经济区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即:广佛产业经济圈(广州、佛山)、港深产业经济圈(香港、深圳)、澳珠产业经济圈(澳门、珠海)。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时间,在三大产业经济圈的共同作用下,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产业带日益发展并成熟起来。而中山产业经济区恰恰处于珠江西岸产业带的中间位置,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未来的港珠澳大桥以及广珠轻轨的建设,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等产业强势区域的辐射带动将得以增强。中山城市的区位优势和因后发优势而带来的外界产业拉动,势必成为日后影响中山产业空间合理布局不可忽略的因素。

1.2广州南沙地区开发建设带来新机遇

南沙大开发的实施,大大缩短了中山与广州的距离,使得中山东部地区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热点。广州市南沙地区依托港口条件大力发展造船、钢铁、石化等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在促进基础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形成新世纪珠三角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南沙地区现代物流业、临港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综合服务业四大产业和石化基地、钢铁基地和造船基地三大基地的建设,必将给与南沙联系便利的中山市火炬区等东部地区带来相关配套产业发展的新机遇。

1.3中山工业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1.3.1“边缘化”危机

中山市随着发展的逐渐深入,开始进入阶段转型过程。尽管中山的发展之路在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曾经是广东省的“四小龙”之一,但是阶段的转变和其他城市发展速度的加快,工业产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未能有效转型以适应发展阶段的转变,中山可能正走向一条边缘化的通道上,这种边缘化不仅使中山现有的发展道路丧失了原有的优势和地位,也极有可能丧失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升的空间。

13.1.1发展模式的“边缘化”

毫无疑问,尽管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持续创新动力,但就总体而言,中山的工业化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工业化路径上。一方面,中心城市集聚力不强,依赖小城镇的功能无法支撑传统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有些城镇外来资本的进入由于民间资本的丰裕而显得缺乏,其结果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外资缺少,而是外资所附着的创新(技术的和管理的)冲击缺乏,参差不齐的发展模式难以向开放型经济跨越。目前珠三角很多城市在90年代中后期开始迅速地推进了与外向型经济的接轨,随之而来的产业升级速度是中山所无法比拟的。

1.3.1.2区域的“边缘化”

“十一五”时期,区域整合和一体化以及城市群的建设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和特征。以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为代表的区域一体化,以及成渝地区、中原城市群、海峡西岸经济区等的规划建设,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跨行政区域的整合与一体化发展阶段。出于生态和均衡发展的考虑,中央也开始将生产力布局集中于几个主要区域,以此将指导未来的投资和经济发展走向。然而,珠三角两翼的发展却并不平衡。以珠江为界,我们将佛山、中山、江门、珠海并称为西岸、将深圳、东莞、惠州(惠州市只有惠城区、惠阳市、博罗县归入了珠三角经济区)并称为东岸的话,在八十年代两地经济规模还不相上下,但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东岸的IT制造产业迅猛发展,使得两岸出现了“东强西弱”的严重失衡,以2002年论,东岸三市的GDP加起来近3500亿元,而西岸四市加起来只有2500亿元左右,可是西岸四市的面积加起来可能是东岸的一倍左右。珠江西岸城市,正面临着被珠三角经济圈边缘化的危险。就中山来说,虽然其毗邻香港、澳门,但由于地理位置的限制,中山在西岸地区同样存在边缘化的危机(见表1)。尽管经济社会的实质性一体化仍然在持续,但是官方的合作机制上,中山要尽可能争取积极的做法才能融入其中。

1.3.1.3体制创新的“边缘化”

尽管在体制改革上,珠三角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但是随着全国一般意义上的产权体制改革到位,围绕现代市场经济的体制创新上,中山越来越不具有体制优势,资本市场在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中山发育迟缓,上市公司数量更是远远低于同等经济规模的省内其他城市。企业现代经营元素不足,传统的企业积累和运作模式仍然主导着大部分中山企业,甚至是相当一部分的领先企业。基层政府角色转换不到位,公共权力与私人财产的暧昧关系使得地方企业运营隐性成本居高不下。这些无疑大大延缓了传统市场经济向现代市场经济的转型,使得中山在这一层面上的制度创新基本丧失优势。

1.3.2土地资源危机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过去土地肥沃、水网密布的鱼米之乡,发展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城镇最密集、城镇化程度最高的地区,相应带来的是城市建设用地爆炸性扩张。就中山市来说,从1990年至1999年,中山市的耕地面积减少了50.61%,其中在1994年至1999年的5年间,中山市年均减少耕地62.71km2,而同期中山市城镇与工矿建设以及交通建设用地却年均增加41.33km2,约占全市耕地减少总额的2/3。土地大量消耗的同时,单位土地的产出较低,反映出粗放发展的特征。

1.3.3产业特色危机

根据统计资料与访谈资料的整理,中山市市级37个工业园之中,除少数园区外,多数园区产业特色不鲜明,只有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包装印刷产业基地、电子信息科技园、三角高平化工区、黄圃食品工业园等五个园区具有较为鲜明的产业特色,其余工业园基本上属于综合性园区,产业雷同现象普遍。许多园区产业类型呈现出“小而全”的产业雷同现象,有14个园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有16个园区的主要产业类型是金属制品业,有7个园区的主要产业类型中包括了纺织服装业,园区之间的产业同构现象明显。

2工业产业拓展与升级的路径

2.1多元化发展之路

2.1.1改变中山工业发展“重轻轻重”的特征

多元化是中山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加工制造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后,面临着两条可选择的道路:一是扩展行业结构,逐步发展重工业,如日本、韩国;一是跳过重工业发展阶段,直接发展电子产业及服务业,如台湾、香港、新加坡等。

中山工业正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本文认为中山仍应有选择的逐步发展重工业。理由在于一方面中山发展所在中国背景正处于发展重工业的阶段,有若干机遇可以把握;另一方面对于中山而言,直接转型为发展电子行业及服务业受到的外部竞争较大;另外中山有选择地发展重工业,更能巩固其多模式发展的工业发展特征,各种模式并存对于中山工业的持续发展不受产业发展周期影响有重要的帮助。发展装备制造业,将成为中山下一阶段工业发展及工业多元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保证,并为中山工业发展打造新的亮点。

2.1.2有选择的逐步发展重工业——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

从20世纪末开始,中国重工业呈现加速发展态势,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8年的60.22%提高到2004年的67.58%,中国已进入重工业化发展阶段。

2003年10月9日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了《关于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意见》,强调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设经济强省。基于此考虑,中山工业发展也应适度有选择地逐步发展重工业。2005年1月11日中山市人民政府了《关于加快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意见》的文件,大力推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中山逐步发展重工业的一种较好形式,也是工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道路。

2.1.3继续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中山市拥有的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中山火炬高技术开发区,包括精细化工、包装印刷、健康医药3个部级研究基地,已形成以电子信息为引导,先进技术制造业、新材料工业较发达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经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为49家。中山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拥有的优势包括:四块金子招牌:部级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部级健康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包装印刷产业基地、国家高技术产品出口基地;三个部级工程研究开发中心:新型储能材料工程开发中心、国家包装印刷研究中心、化工部气雾剂工程开发中心;地缘优势:位于穗、港(深)、澳(珠)大三角中心,接受中心城市科技、人才、信息的辐射,在政策、环境和产业的配套中受惠;外向型高技术产业有了相当的规模,以宏基电脑为核心的信息产业正在迅速聚集;中山较高的生活质量对吸引高素质人才具有优势;中山洁净环境对聚集生物、医药、半导体、软件产业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中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应该积极应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打造以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为载体,以高新技术产业为特色,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等产业为支柱,以技术密集和科技人才密集为支撑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创业孵化体系和现代制造业体系。

2.2聚焦发展之路

2.2.1促进产业集聚,提升发展水平

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促进产业配套对接,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提升在区域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促进从加工基地向制造服务基地转变。通过产业聚集、优化和提升,促进产业结构不断向合理化、高级化、重型化发展,加快建设产业强市。

2.2.2以产业基地与园区为集聚点,积极向东部组团集聚,建设新城

逐步形成以四大组团为增长极,18个部级专业产业基地和各类园区为增长点,东部组团为新城综合服务及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特色。进一步增强各类工业园区集聚资本、吸纳人才、吸收资金的能力,以园区为依托,实现“园镇互动”,集约发展。引导园区合理安排开发时序,鼓励园区错位发展,加大整合、提升力度,做到“统一规划、滚动发展、集约建设”。严把企业入园关,提高工业用地投资密度、产出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准入门槛。

3工业产业发展的空间策略

3.1区域聚集策略

充分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强调市场机制和政府对产业发展空间资源的有效配置作用,立足中山本地产业基地和特色优势产业建设,以产业集聚发展角度对中山市工业产业进行空间布局,意在强调发挥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追求适合于区域具体特征的产业发展之路,突出产业协作与完善产业链产业空间布局的重要意义。积极培育产业的集群与集聚,促使中山走“外引内敛和内聚外溢”的产业集聚发展之路,在空间上可以将中山市工业产业分为10大产业区。

3.2工业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协同发展策略

中山市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各镇建成区开始联成一片,已具备城镇群的雏形。尤其是105国道沿线的东凤镇、东升镇、小榄镇,沿岐江公路的古镇镇、横栏镇,沿南三公路的南头镇、黄圃镇、三角镇,这些镇的建成区高度粘连,城镇空间一体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因此,对这种密集的城镇而言,寻找协调发展道路成为必然趋势。城镇间存在较大的资源互补优势。每个镇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优势资源,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城镇产业链相对完整,并出现了产业外溢现象,带动了周边欠发达城镇的发展,镇区之间存在较大的资源、职能互补优势。

3.3交通设施配套策略

工业产业空间布局离不开以交通作为依托,在对外交通网络布局上,以高速公路网络作为中山与珠三角区域中心城市、服务中心和重要区域通设施联系的快速通道,在快速道路网络的建设上与周围城镇产业的协调,在充分考虑区域交通设施共享和城镇产业空间发展的基础上,分层次建立对外交通联系的公路网络。利用京珠高速、广珠西线高速、沿海高速以及江中高速(连接深圳机荷高速)作为中山市对外联系的主要通道,主要承担中山市与其内陆和沿海腹地联系,与珠三角区域内的服务中心(广州、南沙、深圳、珠海)联系,以及与港珠澳跨海大桥加强与香港及东南亚之间的联系。同时,中山各主要产业组团与周围城镇产业组团(江门中心城区、银洲湖开发区、顺德的容贵、大良,广州南沙、珠海唐家湾、主城区)之间形成快速的交通网络。

在城市自身的内部交通建设上,内部道路交通网络应该加强各镇区、产业园区之间的交通联系,支持为产业发展所需服务的适度集中和功能发挥,加强中心组团和各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第三产业的优势,为其它组团的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加强东西向的交通联系,加强与番禺、南沙开发区、珠海大学城的对接,规划五条横向公路干线,加强中山市各组团与中心组团之间的快速联系,使各组团产业之间能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有便捷、快速的交通联系,满足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同时促进中山市产业向更高级的方向转型,有助于产业集聚。六纵五横的干线公路网布局,使得中山市四大组团之间至少能够有两条以上干道相连接,组团间联系在30分钟以内,同时结合高速公路布局,能够满足各组团内部产业区15分钟上高速公路的交通需求。因此,随着干线公路网的实施,中山市各产业组团、产业园区之间的交通联系大大加强,有利于中山市产业的集聚和发展。

在港口的建设上,中山市港口与香港港和深圳港的联系最为密切,是它们的地方性喂给港。中山市的外贸货物主要是通过水路运输,根据货物流向统计,全市外贸货物有98%通过港口进出。全市集装箱吞吐量与1995年相比年均增长率为44.9%。在全市三个港口中,中山港货物吞吐量所占比重高达55%,成为中山市水运货物的主要集散地。港口的建设需要完善现有港口,加强疏港公路建设,拓展内河航道。原有港口的发展重点发展要加强疏港公路建设,完善货物进出的通道。中山市域目前有四个港口,只有中山港和小榄港临近有较高等级公路支持,但仍然与周边镇区联系不畅。疏港公路不发达对中山市港口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3.4物流产业空间园区共享策略

根据《中山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的分析与研究,结合中山的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综合的交通运输网络等建设,特别是珠港澳大桥的立项和建设,将极大改变中山市交通条件,成为联动香港、珠海、江门的重要枢纽,是珠三角东西双翼协调共进、实现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结合市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有必要提出预留区域性物流园区、积极发展为生产服务的物流基地,构建中山市物流网络。

产业发展范文第8篇

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民除了土地又用了一种绿色财富,部分农民也有了一种新的身份“林农”。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加快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升林业质量效益为主线,以实现兴林富民为目标,政府会在政策、资金投入等各个方向鼓励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是以培育、加工、利用森林资源为主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具有一般产业的共同属性,也有自身的四大特性:即资源的可再生性,产品的可降解性,经济、生态、社会3大效益的统一性和第一、二、三产业的同体性。现代林业产业是贯通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型产业,第一产业是森林资源培育业和森林采运业;第二产业是取自于第一产业的森林资源进行加工生产的产业,包括森林资源加工利用、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林产化工等;第三产业是为林业第一第二产业提供服务的产业,包括林业品流通业、林业服务业、林区生活服务及森林旅游业等。林业产业不仅为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提供包括木材、竹林、人造板、木桨、林化产品、木本粮油、花卉、药材、森林食品、森林旅游等在内的大量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而且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山区农民脱贫致富,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金融作用于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上就是金融在市场经济中充分发挥资源配置功能的过程。林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目前发展尚处于成长阶段,资金的“瓶颈制约”表现得非常显著,林业存在一定的“金融弱质”,林业资金投入与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相称。因此现阶段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人手,研究如何合理优化林业资金结构,扩宽外部融资渠道,发挥国内政策性、商业性金融机构的平台作用,健全林业风险保障体系等问题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2在金融需求层次上林业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林业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资金来源存在巨大缺口。现阶段林业资金的投入主体以财政投入为主,外资和社会资本投入的比重明显偏小。一方面林业经营主体由于难以达到金融信贷条件的要求以及资金或去驱动有限,面临融资困境,仅依靠经营主体自身积累进行再投资来促进林业产业发展是不现实的。另一方面,社会投资者因为对林业经营特征和产业政策了解不足,在难以准确判断林业投资收益与风险水平,以及缺乏有效保障收益的投资方式情况下,对林业投资只能是望而却步。在我国整个林业发展历程中,始终没有建立一个合适的林业特点,满足森林多重效益发挥的林业投资融资机制,尚未形成多元化投资融资渠道,最终导致我国林业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投资,未能有效地吸引金融资本、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流向林业,林业产业资本积累严重不足,林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极不相称,林业发展面临严重的资金瓶颈,已经成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2)林业保险发展滞后,林农抵御风险能力弱。林木在漫长的生产周期里,既易受到火、风、雪、水、病虫害等自然灾害袭击,又易遭到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人为破坏,林农还面临着市场销售、自身素质等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据粗略统计,我国发生森林火灾每年平均约1.35万起,受害面积73.7l万公顷,相当同期人工造林保存面积的20一25。每年因各种森林病虫害损失的立木生长量达1000万立方米左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o亿元。我国林业保险出现较早,但发展十分缓慢。一方面由于林农的收入偏低、保险意识薄弱,投保率过低。森林保险基础比较好的福建省南平地区2004年该地区森林保费收入19万元,比上年减少42,承保面积0.93万公顷,不到该市林地总面积的千分之五。另一方面,林业保险经营效率较差,亏损严重。福建省南平地区2004年森林保险赔付率高达796,近3年的平均赔付率也达176。最后造成森林保险供给主体严重不足。面对高赔付率,开展业务职能赔钱的现状国内的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敢轻易进入林业保险领域。目前,国内市场上只有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开办森林保险业务,由于常年亏损,业务量也在急剧萎缩。自1984年至2007年的24年间,中国人保平均每年承保的林木只有1300万亩,仅占我国森林面积26.25亿亩(2005年林业普查数据)的0.5,占人工林保存面积79,885.5万亩(2005年林业普查数据)的1.6,森林保险覆盖面很小。

(3)农村信贷保障体系不健全,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贷款难、贷款利率较高以致经营成本增加是一个普遍现象。林业发展由于受气候、自然环境、市场等因素影响,不确定性风险较大,担保、抵押难问题较为突出。一是抵押担保难。农民能用于抵(质)押的物品极少,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难,因此对超过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额度的贷款需求一般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支持。二是辖区无信用担保机构。三是未建立完善的评估、中介服务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金融机构的信贷投入。虽然现在已有林权抵押贷款,林业贴息贷款等金融产品但其体系仍然十分不健全,贷款申请的程序繁杂,这都严重削弱了金融支持力度。

(4)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与林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林农由于自身素质、市场经验等原因,需要以林业产业化经营为取得高效益的途径。依靠龙头企业的科技带动或林业协会的组织带动将小规模的、分散的、盲目的效益低下的林业生产发展成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大规模、高效益的生产经营状态的林业产业形势。但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现状阻碍了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服务品种单一,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近年来,国有银行商业化运作之后,大多退出县域市场,转向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和优势行业,农村政策性金融服务对象漂移严重,农村金融服务覆盖面下降,涉林业务减少。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了严格的信用评级管理制度,农户难以获得贷款支持;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金融业务单一,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支持作用有限。农村信用社由于结算手段落后、资金实力较弱等缺陷,难以独自承担支持林业产业化发展的重任。

3关于完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的建议

3.1改善林业资本结构.让林业“走出去”

鉴于外资和对国内林业发展的影响比较薄弱,缺乏引资的主体和生产方式,我们在改善林农产业资本结构时应该加强对外资的引进和合理的利用。

3.1.1建立林业产业外资管理机构,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为加强林业产业对外资的组织管理,我们有必要在林业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专门的外资管理机构。为林农提供切实可行的林业引资专门计划和发展规划,提供高效益的产业项目。同时,还要切实加强对外资利用的领导与管理,在投资方向、项目立项、评估考察、审批、执行与绩效监察方面,都应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应重点鼓励的外资投向:

(1)林业综合开发项目。主要是中低产林改造和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林产品精深加工。主要是林竹工艺品、技术含量高的林产品等创汇林业项目。

(3)新兴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碳汇再造林项目。

3.1.2完善林业利用外资的政策措施

可视为对林业的一种支持和投入,应最大限度地给手减免。如实行所得税减免期的延长,减免林产品特产税,有关林业机械设备和林业物资的进口应降低关税,减免进口增值税等。其次,在土地政策上,建议对外商投资的营林造林项目、林业技术开发项目,给予土地出让、出租优惠,延长土地使用期限。在使用期限内,对已开发的土地,可以依法转让、出租、抵押、继承等。对外商从事林业基础设施建设,以行政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免缴土地使用费。

3.1.3以林业产业集团为载体,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我国林业吸引外资的能力比较弱,林农产业对投资者来说更有些“势单力薄“,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建立和发展一批大中型林业企业集团,充当吸引外资的主体。利用目前国家对林业扶持政策的契机,建立由国家、地方、集体林场和林农参股的集林木育种、林木生产加工、内外贸、科研于一体的区域性乃至全国性的大型林业股份有限公司,为仓0业林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

3.2完善国内金融服务机制。让创业林农“走进来”。

(1)国内林业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框架。

(2)充分发挥国内金融服务机构在林业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商业性金融应该扩宽林农信贷的抵押范围,提高林农贷款的能力。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增加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面。对于纳入国家良种补贴的油茶林等林木品种,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提供信贷支持。同时,大力发展林业资本市场,放开直接融资,从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等方面进行融资创新,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使社会资本转化为林业资本。在政策性金融方面,最有效的措施是应该建立专门的林业政策性信用担保和融资机构,专门为要林农提供支持。现有政策性银行也应该继续并且加大一系列惠农政策。发放政策性优惠贷款为林业的负债融资进行担保,提供联系林农和投资企业的中介服务,帮助创业者吸收社会投资。并且为林农开展相关资讯服务,帮助他们不断扩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在风险保障方面,针对目前商业性森林保险发展滞后的现在,政府应该加强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创立支持林业发展的新品种。例如创立“人寿保险式”森林保险,林农参保后,若发生火灾等造成巨大损失,由政府财政资金辅助保险公司共同理赔,如财政资金补偿70。若在参保年限内没有发生损失,则返还林农8O%的保费,这样在财政资金的支持下,能够保证保险公司和林农双方的利益。目前正在个试点试行的政策性森林保险也是完善风险保障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

4结论

产业发展范文第9篇

一、中国烟草市场发展现状

实证资料表明,烟草制品是适合以大集团、大公司形式组织生产与经营的,集中度是决定产业整体结构优化程度和经济效率高低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从世界范围看,烟草业是个高度集中的产业,奥驰亚公司(原菲利普•莫瑞斯公司)、英美烟草公司、日本烟草株式会社、帝国烟草公司等4家全球最大的烟草企业占到了中国以外市场份额的60%以上。万宝路、万事发、骆驼和L&M4个品牌占中国以外市场份额在19%以上。

在此,我选用各企业的产量数据作为集中度的测算指标,算出2000一2005年烟草行业的指数分别为:16.3、15.4、16.4、19.6、21.2、22.4,而26.3、25.2、26.8、31.4、36.9、38.6。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烟草业的集中度也在稳步提高,2001年,全国共有113家卷烟工业企业,平均每个企业的规模只有31万箱,最大一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不到7%。到2005年底,全国共有44家工业企业,平均每个工业企业的生产规模达到8813万箱,最大一家企业达到26315万箱。说明到2001年左右,制约烟草业发展的行政垄断等体制达到空前的程度,中国烟草业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解决这些问题。2001年后,烟草业的决策者通过工商分离、加快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弱化了体制和非市场因素的影响,使得烟草业的产业重组和结构优化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中国烟草企业发展现状

从企业结构来看,虽然小烟厂数量在不断减少,但部分优势大企业正“由强趋弱”,行业集中度略有提升,但仍处在较低水平上。近些年来,中国烟草企业的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红塔集团虽仍占据老大的位置,但整体形象和地位都下降不少,由于企业投资过分分散使得企业利润迅速下滑。2002年红塔集团的利润为36.1亿元,到2005年却降到只有31.7亿元。尽管“中华”烟在高档卷烟市场的地位不可撼动,但“牡丹”、“大重九”这样曾经响遍大江南北的老牌子很难再见其身影。昆明卷烟厂的“云烟”、黄果树烟草集团的“黄果树”这些历史知名品牌也经历着相同的命运—逐渐弱化。传统企业、传统品牌的弱化,一方面与其经营决策失误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也是地区封锁,假冒伪劣产品危害以及地方卷烟企业兴起所产生的必然结果。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地方烟草企业加大了设备改良的力度,积极引进人才,改善经营管理;同时,由于烟草企业为地方税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地方政府也给予企业大力支持,因而地方烟草企业迅速崛起,如长沙卷烟厂、常德卷烟厂、宁波卷烟厂、杭州卷烟厂、山东将军集团等,它们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三、中国烟草产品发展现状

从品牌角度分析,卷烟产品由多牌号竞争开始向牌号集中转变。2001年,全国共生产1049个卷烟牌号,平均每个牌号的生产规模不到3万箱,最大一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最大4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不到9%。只有一个品牌产量超过50万箱,没有一个品牌产量超过100万箱。2004年8月,编制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促进卷烟牌号整合,推动重点企业规模扩张。截至2005年,全国共生产325个卷烟牌号,平均每个品牌生产规模近12万箱,最大一个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41%,最大4个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11.64%。前10个牌号卷烟生产集中度为26.4%,名优卷烟生产比重为39.5%,扩大了名优品牌市场占有率,年产量超过50万箱的卷烟品牌有16个,其中超过100万箱的品牌有4个。

但产品结构相对单一,无论是烟叶,还是卷烟、烤烟型产品都占据着国内相当大的市场份额,中国卷烟消费市场上烤烟型卷烟依然是主流。1995年到2005年烤烟型烟叶收购量几乎占烟叶收购重量的95%以上,2005年烤烟型卷烟占卷烟总产量的80%以上,吸食混合型卷烟的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2%左右,但消费混合卷烟的人数正在逐步上升。在国际市场,混合型卷烟市场己占有20%以上的份额,在许多国家其份额超过80%,因而这种单一的产品结构不利于开发多样性市场需求。从世界卷烟市场发展状况来看,高香味低焦油混合型卷烟是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外烟的不断进入,这一消费方式必然对长期吸食烤烟型卷烟的中国消费市场产生深刻的影响。

四、中国烟草产业技术发展现状

卷烟工业企业一方面积极创造产品差异化竟争,另一方面努力实施卷烟降焦减害工程。许多企业围绕“一高两低”(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在卷烟“低害”领域展开新一轮的科技竞争。有的企业通过产、学、研结合,建立起卷烟减害研究新模式,利用物理降焦技术和传统医学添加技术,加大科技投入,在卷烟低焦油、低危害技术领域不断创出新成果。

产业发展范文第10篇

>> 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探讨 蚕桑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探讨 更戛乡蚕桑产业发展研究 吴江市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对泾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于蚕桑产业发展经营的研究 广西蚕桑产业链发展初探 镇康县茶叶产业发展对策 绩溪县蚕桑业发展探讨 浅析发展河乡蚕桑产业发展对策 对西部山区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大姚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思路探析 海盐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规划 重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探析 对阜南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 实施桑园复套种稳定蚕桑产业发展 泾县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澜沧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西部蚕桑产业发展及金融支持路径探析 颍上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 张小红,李强,蒲建忠.对康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13(4):327.

[3] 李金春,李元春.甘肃康县蚕桑产业发展现状与设想[J].北京农业,2012(21):246.

[4] 赵如林,张东城,王文生,等.临沧市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云南农业科技,2012(增刊2):62-64.

[5] 边剑锋.千阳县蚕桑产业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

[6] 赵世英.千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的思考[J].北方蚕业,2009(1):52-53.

[7] 杨琼臻,杨大舜,王加辉,等.浅谈推进祥云县蚕桑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措施[J].云南农业科技,2009(增刊1):28-30.

上一篇:神经科学范文 下一篇:公共课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