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

时间:2023-03-02 01:10:25

采购部工作建议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1篇

ISO是一个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以满足顾客需求。先前公司形成书面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亦不少,但是大多徒于形式,未并真正执行。且大部份文件并不适宜公司目前状况,尚没有有效利用。而导致在产品追溯时无依据可查,对后续所发生之异常状况亦无相应之应急措施,造成恶性循环。针对这些现象,只有从根本上解决,才能真正实施ISO,发挥ISO之有效功能。首先让公司全员明白ISO的精神,使公司各项作业有所依据,并能真正执行。

二、年度管理层未制定有效、可量测之品质目标

工作和人生一样,在执行的时候都会朝着一个方向,而最终达到一定的目标。就像管理的目标是人,管理的目的是事。在过去的一年里,每个部门针对自己部门的业绩不明确,是否达到公司所要求之境界无从查证,更谈不上改善措施。后续每一个部门所负责的工作,都应该制定一个较为合理,有效之目标,并定期以数据统计,是否达到目标,甚至超过目标,并针对未达成部份提出原因分析、处理对策及预防再措施。

三、计划执行度不力,造成等待浪费

由于生产原料供应中断、作业不平衡和生产计划安排不当等原因造成的无事可做的等待,被称为等待的浪费。生产线上不同品种之间的切换,事先准备工作不够充分,势必造成等待的浪费;每天的工作量变动幅度过大,有时很忙,有时造成人员、设备闲置不用;上游的工序出现问题,导致下游工序无事可做。此外,生产线劳逸不均等现象的存在,也是造成等待浪费的重要原因。

四、物料未能得到有效管理

原材料未能得到良好的控制,经常性的无单领料、补料或未经办理入库便直接领用,导致库存帐物卡不符,物料确认不准确,该申购的材料未申购,不该用的材料申购一大堆,恶性循环。造成库存积压,生产断线。严重影响生产进度,增加太多呆滞产品,给库存管理带来极大的困扰。但在近一两个月内,已严格要求所有领料、补料必须凭领(补)料单方可发料,且遵循《产品交付管理程序》办理。并严格按照陈总所要求之以销定产执行材料申购、生产排产。以上改善,十一月份在销售状况未减少的情况下,采购金额已明显降低100万人民币。由此可见,控制库存材料对公司资金的流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五、制造过多

制造过多,过早,提前用掉了生产费用,失去了持续改善的机会。因五金部门间断性空闲,为了不浪费生产能力而不中断生产,增加了在制品,使得制品周期变短、空间变大,还增加了搬运、堆积的浪费,带来庞大的库存量。

六、管理不当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采购 供应商 成本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12-0121-01

引言:在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中,采购部门按时完成采购任务,但随着市场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成本、进度、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关键,因此采购部门的职责已经不仅仅是保证企业充足的材料供应这么简单了,而是需要从单纯企业保障的角色中脱离出来,从研发开始,利用自身的优势,在产品成本、库房管理、生产管理乃至利润创造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正文

1、采购部门需参与到设计研发过程中。

1.1 传统的采购流程不能满足研发的要求。

采购部门需要从根本上实现转换,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思维中,即认为采购部门是生产的保障部门;认为采购部门的工作永远是从设计研发结束后开始的。这种完全被动的工作流程限制了采购业务的发展,它的缺点是:

1)延长了采购周期长。采购过程要在所有的设计、工艺准备完成后才能够开始;

2)撒网式的采购,没有侧重点。采购活动仅仅局限在采购部门内部,与生产、工艺人员沟通很少,甚至没有沟通,采购没有先后顺序,有时采购了90%以上的材料却因为首道工序需要的关键材料没有采购到影响产品的整个生产周期;

3)采购人员只负责按照采购计划进行采购,对材料的特性、是否有代用材料等工程信息并不关心。

由此看来,当今的一个合格的采购人员应该将他的工作意识提前,将业务范围延伸到产品设计开始的环节,利用自身的业务知识,帮助加快产品的开发速度、降低产品的开发成本等等。

1.2 采购部门参与研发设计有利于缩短研发周期。

与设计部门、工艺部门相比,采购部门的更了解材料市场的变化、材料的采购周期。要求采购部门在项目研发阶段加入项目,有利于:

1)经济采购。设计过程中,在几种材料可以相互代用的情况下,采购人员可以给出哪种材料采购周期最短、哪种材料价格具有优势等设计人员不熟悉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可以帮助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选择最经济的材料。

2)材料牌号统一。根据采购人员提供的相关信息,设计人员可以更集中的选择材料,降低采购材料的品种,也能够大大降低采购的周期以及采购部门的工作量。

3)缩短试验件、研制件的制造周期。研发过程中有采购人员的加入,采购人员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材料的采购要求、数量、紧急程度,从而更好的配合生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先行采购。采购人员可以根据项目设计的进展情况做出预先判断,对于采购周期长,使用频次较高的材料,可以先行采购一定量材料存放在库房中,这样生产随时需要随时使用。

2、采购部门需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

2.1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供应链。

采购部门和销售部门是企业中的两个连接外部的“桥梁”部门,采购部门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等器材的保障工作,是企业运转的上游。因此采购部门有责任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为企业建立一个良性的产业供应链,这是因为:

1)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保证企业随时采购到所需要的材料,特别是生产急需,需要紧急采购的材料。

2)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在供应商处取得一个很高的影响分。在同样数量的采购订单情况下,能够比其他客户拿到更多的优惠政策,更低的折扣等等;在同时发出订单的情况下,能够比其它竞争者提前拿到货物。

3)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关系可以最短时间掌握供应商内部的变化,比如供应商领导层的变化,或者通过供应商的材料销售情况对市场的变化进行了解。企业越早掌握了这些信息越能快速的对供应商的内部变化对企业经营可能发生的影响做出判断,从而降低企业经营的风险。

2.2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有利于了解和掌握市场的变化。

采购人员从事采购工作多年,一般具有敏锐的“嗅觉”,卓越的判断能力,对供应市场的变化能够作出自己判断。但所谓隔行如隔山,即使再优秀的采购人员,也很难准确的掌握到再上一层供应市场的变化情况。而作为采购部门的上游——供应商来讲,这些信息就很容易被他们了解和掌握。任何供应商都希望有一大批有实力、能够长期合作的客户群,这样可以保证企业的良性发展要求,因此采购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建立起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为保持双方良好的合作关系,保证供应商已经获得的利益,供应商会主动向采购人员介绍供应市场的变化晴况。

2.3 加强与供应商的联系有利于了解和掌控采购周期,确定风险库存。

目前制造行业中最前端的库房管理模式为“零库存”管理,企业降低了库房的压力和采购资金的压力,这一管理模式在汽车行业以及家电行业得到了充分的验证。但飞机制造业,由于涉及的领域广,工艺复杂,加上飞机产品的特殊性以及被社会的关注度,所以飞机制造业很难像汽车或家电工业那样,将供应商集中到自己企业的周边,实行零库存管理,大型的航空项目,甚至需要全球采购。但无论什么样的管理模式都需要满足一个要求,就是企业在什么时间需要采购?每次采购的数量是多少?采购量不足,将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采购量过多,会占用企业大量的资源。因此建立企业的风险库存管理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采购部门作为连接供应商和企业的纽带,对外,可以从供应商处准确的掌握产品的采购周期;对内,可以从生产销售部门了解到产品生产交付晴况,将这些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建立起有效的库存管理系统,从而既能够使采购资金占用率最小,又能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3、采购部门需在企业降低成本中发挥作用

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潜其实是有限的,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潜力大得多,而且由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材料采购过程中的挖潜可以说是无止境的。

3.1 采购部门参与研发设计有利于降低产品开发成本。

采购部门可以通过建议设计人员尽可能的采用统一的材料,在降低材料的品种,增加了单项材料的单机数量的同时,在采购数量上形成优势,从而可以要求供应商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价格。

采购人员还可以根据现有库存中的材料使用情况向设计人员提出建议,将库存中的呆料(所谓的呆料是指那些在货仓中一段时期内不进也不出的物料)信息提供给设计人员,提醒设计人员在新的设计、更改中有效的利用这些材料,从而减少呆料对资金、库房的占用,增加效益。

3.2 采购部门参与生产过程有利于降低批量产品成本。

采购部门一方面可以通过自身对供应商的影响力为企业谋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将提前付款改为信用证付款,甚至是货到付款、延长货到付款的周期等等,从而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也可以通过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信息,使得企业在最佳实际进入市场;还可以通过对采购市场和销售市场的双面了解判断采购的时机和采购的数量,从而降低企业资金的占用率。这些举措都可以帮助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提供企业的竞争力。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3篇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力事业得到了快速而健康的发展,这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电网经营企业肩负着保证电力安全可靠供应、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负荷和装机容量迅猛增长。在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发展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电网的运营也面临的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1电网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中,无论是电网的基础性建设还是运行维护,物资及物资相关的成本占到了非常大的比重,尤其是电网基建项目物资成本占到70~80%,物资管理领域存在非常巨大的成本压降的潜力。但电力行业物资管理还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

1.1物资采购运作机制不完善

①物资招标制度的执行度较低。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物资招标管理规定》,20万元(指合同估价)以上设备和装置性材料应采用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凡在国内采购设备,以及允许进口的单项设备的采购均按本规定执行。但目前许多电力公司的物资招标还没有完全规范,制度要求的招标范围没有严格的履行。虽然金额较大的设备物资或批量采购的设备物资采取招标形式采购,但是还有较大数量的物资采购没有采取招标形式,而是采取询价方式进行。②采购询价机制运作不完善。供应商的选择是采购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之一。一般按规定,主要物资的采购应当至少选择三个以上的供应商进行比质比价择优采购(惟一生产厂商除外)。事实上,在调查众多电力企业了解到,由于种种原因,采购部门在询价过程中有时并不能按规定做到向三家供应商进行询价,而是直接向某家供应商询价后,发出订单。③合格供应商管理尚不规范。目前,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对供应商的管理相对薄弱,尚没有实行供应商的分类分级管理,同时也没有与合格供应商建立正式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且,部门职责划分不尽合理。由于采购部门既负责采购的职能,同时又负责合格供应商的管理,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这不利于部门间的监督机制的建立。而监察部作为采购实施的主要监督部门,却不承担合格供方的管理职能,难以实现对采购有效的监督。

1.2物资采购管理控制体制不健全

①询价及供应商选择缺乏有效监督。部分电力企业物资采购从询价到初步确定物资采购供应商和价格都在采购部内部进行。一方面,在询价单发出过程中,向哪些供应商发出询价由采购部自行决定,缺乏有效外部监督;另一方面,询价信息反馈后,由采购部门人员进行分析并初步选择供应商和确定价格,没有其他部门的参与,难以形成外部制约。②物资采购合同范围不明确。目前,大多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合同谈判中,多是由技术部门会同相关部门进行技术性谈判,采购部门和项目单位、财务部门进行商务性谈判。在具体操作上,由于技术性谈判和商务性谈判由不同的部门分别进行,存在信息沟通渠道不通畅的隐患,如果因谈判时间紧张或采购品种繁多,有可能出现技术谈判结果和商务谈判结果不对应,造成物资采购合同范围不明确,为合同执行带来困难。

2一体化物资管理体系思路

一体化物资管理体系的指导思想是:通过规范物资计划、采购、仓储、配送等管理流程,加强物资采购集约管理,建立“规模采购、统一招标、高效仓储、集中配送”的一体化物资管理机制。把分散在不同部门中相同的、相近的,甚至相冲突的物流工作采用组织手段结合在一起,以组织为基础一体化,形成一个新的物流管理系统。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体系,实施物资集约化管理,全面提高物资管理的规模效益、运转效率与保障能力,实现公司物资管理集约化、手段现代化、配置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电网公司一体化物资管理体系的设计原则:

2.1建立统一的物资管理业务信息体系

统一制定物资编码和分类标准(建议由物料编码技术专家组制定);统一维护物资编码(建议由本部物资部门专人维护);统一维护物资采购的供应商信息及合格供应商名单(建议由本部物资部门制定);统一制定质量检验标准(建议由各相关技术部门制定);统一制定事故备品定额(建议由本部生产技术部门制定)。

2.2物资需求通过系统传递

各类采购申请按规定程序审批后由物资部门处理;物资领用均应明确用途,具体到项目WBS(工作分解结构)或领用部门;低值零星用品采购按简化流程操作;应急物资采购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2.3统一制定库存计划和库存策略

根据相关规定,划分库存范围,以及集中/分散储备策略;备品备件库存定额由各级生产技术部门按相关规定统一制定,物资部门执行;日常维护的备品计划根据生产技术部门月度计划产生,物资部门执行。

2.4物流与信息流同步

实物出入库与系统操作同步;收货凭采购订单或转仓单;实际收货单位物资部门做系统收货操作;收货与发票分离,发票未到以订单价暂估入库。

2.5纳入系统采购模块管理的范围

存在固定供应商的、存在合同或订单的、需要对供应商进行管理及服务分析的、需要跟踪采购合同或订单执行情况的、单次采购总额在一定金额以上,满足以上所有条件的采购行为需要纳入采购管理模块进行管理。不在此范围内的采购行为不通过系统控制。

2.6以标准模式规范与财务的业务衔接

统一库存计价原则;发票校验由财务执行,系统进行三单匹配;物资部门根据采购订单付款条件做预付款申请;物资采购的货款支付,必须按发票校验结果由采购人员申请付款。

3物资管理业务流程总体描述

按照电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要求,适应电网发展需求,整合物资主数据管理、计划管理、采购管理、储备管理、就地配送管理、监造管理、供应商管理、废旧物资处置管理,设计公司物资的集中统一管理模式,构建以制度管理为基础,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物资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如图1所示。

4结论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4篇

采购部主要职责

1、审核采购需求

2、决定合适的采购方式

3、分配、选择和维护潜在供应资源

4、负责供应商的调查和实地勘察,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5、采购合约与订单的起草,签发以及管理

6、根据采购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或进行后续跟踪

7、解决与供应商在合约上产生的分歧以及支付货款问题

采购经理的工作重点:

1、制定采购谈判的策略和方案并加以实施

2、处理质量问题,以及退货方案的实施

3、同公司内部其它各功能部门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4、对公司采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有益的宣传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良建议

5、运用一些战术性的方法如供应商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等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6、处理供应商的问讯,异议及要求

7、实施对新供应商的开发和扶植工程

8、此外,采购经理的工作常常能够体现出采购部门对整个公司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和真正价值所在

9、配合财务在整体上用的付款策略

一、材料采购工作情况

8份生产形势有所好转,采购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加上采购部人员的调整,以及电镀厂家的紧张,按单采购,对于有些材料的及时上有些影响。

8月份最头痛的事就是电镀了,价格提高了,还要自己接送,好话说了一大堆,还不能及时镀出来。

对于生产上的采购材料,除了客观原因(如资金延迟,采购任务下得急,供应商来不及交货等)之外,基本都能即使到位。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采购的各项工作,包括各项计划、方案,一直与生产部门紧密联系,切实满足订单的生产需求。

(2)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良好关系,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洽商,努力为公司争取了优惠条件,有效减少采购成本。

(3)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与供应商协商,支持公司生产,并有效的建立了几家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材料在采购回来后,跟财务部门沟通比较不及时,未能迅速后清晰的报帐,致使财务部工作量加大,减慢其部门工作效率。

(2)在付款方面还没有做到更好的协调方式,导致了个别供应商不满的情绪。

四、解决的办法

(1)对支付采购费用的情况做好记录。让采购部各项支付情况清晰明了并有据可寻。

(2)库存问题的处理,需要与物控部一起协调好。主动咨询,可一起完成采购成本与库存成本的权衡分析等,更加紧密联系两个部门。

(3)对于有计划外的交易出现,预算数额与实际操作的数额相差较大,则需要与物控部、销售部、生产部沟通好,尽可能完善采购计划及采购预算。

五、本部门的工作思路

和采购员密切沟通,随时应付紧急采购任务,改进采购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沉着应对各种计划外情况,更有效的对采购工作进行管理规划,与各个部门联系更加紧密,更好满足订单的需求,努力做到采购的最优,为公司节省采购成本。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5篇

一、基本概念和背景

项目管理理论是一门综合多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共有九大知识领域,包括项目集成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费用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和项目采购管理。项目采购管理是指需要从执行组织以外获得货物和服务的过程。通常把货物和服务称为产品,把买方称为业主或对应分承制方的总承包商,而卖方称为承包商、厂商或供应商。项目采购管理一般包括以下主要过程:采购计划编制,询价计划编制,询价,承包商选择,合同管理,合同收尾[ 1 ].对于软件产品,一般采购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已经在市场流通的软件产品进行采购。例如,某企业想做信息化建设项目,涉及到数据库,那么它就可以在目前市面流行通用的几种厂家和种类的数据库中选择。例如Oracle公司的Oracle数据库,Microsoft公司的SQL Sever,IBM公司的DB2数据库等等。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询价、签合同、安装培训等过程来购买此类产品。这种采购过程基本已经形成几套通用的解决方案,比较简单,中国企业在处理这类产品的采购时,大部分都处理的较好。个别的企业由于需求分析不清晰,培训工作不到位等原因,也会产生购买的产品不适用,或不会用的情况。另外一类软件产品采购的形式是外包采购。它是指在市场上没有出现现成的产品或者没有适合自己企业需求的产品的情况下,需要以定制的方式把项目(功能模块)承包给其他企业。例如某企业需要实施企业资源计划项目(ERP),虽然可以购买BAAN软件,但是基于本企业业务流程的管理软件必须定制,对于各个原有孤立岛的集成软件,无法购买现成的产品,必须自己开发或外包给别的公司。

二、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的意义

许多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的实施需要业主、总承包商、分承制商、供应商和开发制造商等共同合作来完成。因此在任何甲方和乙方之间必不可少的涉及到部分子项目(功能模块)的采购活动。目前社会中,企业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谁先进行信息化改造,谁就早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获得巨额利润。大规模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形成了庞大的软件产品市场,促进了软件业的发展。许多项目庞大复杂、高风险并且涉及高科技信息领域,在客观上使企业需要采购和外包许多产品,包括软件产品。主观上,在经济全球一体化形式下,这种外包采购作为采购活动的一种特殊的、更为复杂的形式,在企业中更为普遍存在。企业为了在日益竞争的社会环境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需要根据企业的特点,专门从事某一个领域或几个领域的业务,在某个业务领域内形成自己的核心业务,把企业内部的智能和资源集中在那些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活动上;把一些非自己擅长的业务领域的子项目和功能模块外包给有实力和优势的公司,才有利于加快项目的完工进度,降低风险,优化资源配制,保证项目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更高的价值。

以电信行业为例,爱立信公司2000年底宣布把手机生产的绝大部分业务外包给新加坡的Flextronics公司,专注于移动通信网络设备业务。原因是爱立信的移动通信网络设备的销售占爱立信公司销售额的54%,利润达90%以上,占有全球的移动通信市场分额高达30%,而手机生产的投资回报率很底,甚至出现亏损情况。对于爱立信而言,手机生产“外包”是在信息化时代的战略调整,希望通过外包生产,调整投资结构,使手机降低成本并且尽快盈利,集中精力稳定和拓展电信业的新市场。出于同样目的,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也表示将外包部分地区的手机生产业务。作为手机市场份额最大的诺基亚,在专注于手机生产业务的同时,大力开发周边产业。希望以手机业务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三大公司的投资趋势,可以看出,“外包”作为一种先进的国际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正被一些大公司越来越多的采用。我国正处在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阶段,必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由于自身的能力限制或业务发展的战略选择,将采取业务“外包”的生产方式。

就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的市场来说,2000年是企业信息化实施的第一年,国内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的信息化项目开始运作。行业信息化改造重点将由原来的电信、金融、海关等行业转向交通、制造、医疗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由于自身计算机技术水平和业务发展重点的原因,将会把大量的软件项目外包给软件公司。根据CCID的统计(软件可以分成平台软件、中间软件和应用软件),2000年中国软件市场中应用软件的销售额为147亿元,占软件总市场份额的63.9%.预计到2005年,计算机信息服务和软件市场销售额增长到1750亿元。届时我国软件项目“外包”市场潜力可想而知。

三、软件外包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传统行业,许多工程项目的采购活动,例如机械工程项目或建筑工程项目等等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管理体制和标准。但是软件项目的外包管理工作并不象其他行业那样顺利。

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引起广泛注意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时发现70%的项目是因为管理不善而引起。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软件开发仍然很难预测,大约只有10%的项目能够在预定的费用和进度下交付。商用软件通常只有9%(中小型软件公司有16%)的软件项目能够及时交付且费用并不超支。

这里有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产品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形式,具有高度不可测量性和高度柔性;软件企业开发能力还不太成熟,软件开发大多数还处于手工作坊方式,软件研发企业有其自身的运做方式,人为因素比重大,不好量化管理。由于不确定因素太多,许多软件开发企业对于自己的项目都难以精确控制进度、质量、资源和成本,那么对于业主来说,想对外部企业(例如分承制商)保持良好控制力的难度就更大了。再加上具有技术优势的软件开发商一般集中在几个科技发达的大城市,与业主的距离远,相互的交流不方便,因此许多软件采购项目的实际应用效果都差强人意:不适用,进度超期,性能达不到标准,成本太高等等情况时有发生。

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的成功与失败不仅仅影响到当前软件项目的质量、成本和工作进度,而且关系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整个项目的整体结构、性能以及进度,意义重大。特别是当软件项目作为整体项目计划关键路径的一个环节,软件项目采购的进度直接影响整体项目的进度,并且总成本将成指数级增加。由于软件采购的情况特别复杂,涉及的学科领域不仅是科学技术上的,还有商业上的和观念上的,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企业整个信息化建设进程。因此软件项目采购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理论中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有必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四、目前软件外包采购管理情况

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1]、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2,3]和国际标准ISO9000-3[4]中虽然对外包采购管理的流程有过论述,但是他们指出的只是外包采购管理的一般原则;虽然人们可以结合自身企业特点实施标准,具有一定灵活性,但是事物的另一对立面就是操作过程不具体。这给软件产品的外包采购管理者带来具体操作上的困惑。另外PMBOK体系原则上是应用在各个行业的,缺乏针对软件领域的特点做专门的论述。ISO 9000-3系列和CMM虽然是针对软件领域的标准,但是ISO 9000-3的最大的特点是只告诉你要按规定做,不强调效果和后续改善,不强调经验积累和后评估。从这个意义上讲ISO9000注重水平的评估,不太强调提高企业成长的过程,因此对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意义不大;CMM虽然旨在强调企业的过程能力的持续改进,但是它重点强调软件的开发过程管理和产品管理,缺乏软件的分发、转交和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标准,所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五、基于“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

本文作者在集成美国项目管理协会的“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和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的“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SW- CMM,SA-CMM)和ISO9000-3中关于外包采购的宗旨的基础上提出“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

“双赢”策略的软件外包采购思想旨在利用双方业务能力互补,通过共同合作完成软件外包项目,达到“双赢”的目的,促进双方业务总体能力的提高。这种“双赢”策略要求双方在以下方面达成共识:双方共同关注过程控制,才能保证有效结果;只能成功,不能指望依靠惩罚手段来收回采购成本,软件外包采购项目的失败对整个项目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在合作过程中,建立对分承制商关系的管理体系,作为以后合作的基础;重视开发过程的风险评估和采购项目后评估,使得双方业务能力得到持续提高。

传统的外包采购中,采购方只关心分承制商产品的进度和质量,以为只要分承制商按期、按质交货,就可以圆满结束此次采购活动。有些项目尽管前期进度和质量满足合同要求,但是许多是以高投入、高负荷、高消耗等手段来保证的,这给后期带来极高的风险。在阶段评审中,如果采购方对分承制商开发过程中的费用投入、人员负荷、资源消耗、组织结构变化等漠不关心,因此就不能及早预见风险、控制风险。很难想象,后期在费用透支、人员疲惫或流失严重的情况下,分承制商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进度。这种情况下,采购方只能要么加大投入,要么终止合同,并要求赔偿,要么延期验收等等。其副作用可想而知。而分承制商为了减少损失,根据博弈论中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原理,必然采取降低质量要求,减少投入的策略,来加快进度。结果最终还是采购方遭受损失。

六、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过程

为了保证软件外包采购项目的顺利进行,本文作者在上诉理论体系和“双赢”采购策略的基础上,提出和细化了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的总体框架和具体操作内容,旨在为软件项目外包采购管理人员提供具体的可操作过程。

对于本采购过程,如果业主方由于行业、人员等原因,没有健全的监控部门,可以聘请具有软件监理职责的公司,或者总承包给具有一定软件工程监控能力的公司。这时的总承包公司角色相当于本文提到的采购部。

软件项目的整个外包采购过程可以分为十个工作阶段,包括总体项目需求分析和设计、子项目的需求分析、厂商选择、分承制商开发、业主阶段评估、交验测试、安装、培训、维护,后评价。

在开始外包采购之前,首先业主要完成项目的总体需求规格说明书和承包项目的需求说明书。一般承包项目的需求分用户需求和分配需求。对于分承包商来说,业主对软件项目所提出的需求通称“用户需求”。对于业主来说,系统总体分配给软件的系统需求通称“分配需求”。如何作好子项目的需求分析和管理,请参阅《软件需求》,详见参考文献5.然后业主把需求说明书交给采购组组织采购。采购部门收到需求说明书后,再补充质询调查表、报价指南、综合条款及条件等文件,组成采购质询技术文件发往厂商进行质询。采购部门在厂商质询的基础上,准备了厂商选择和投标估价等技术文件后,向业主送审,提请业主批准和确认所选厂商。在厂商选择和投标估价这两个文件中,采购部根据拟采购的软件对被质询的至少三家以上的供应厂商,就技术开发成熟能力、资源(包括以有的产品、硬件、软件、信息和已经过的培训)、资格和信誉、过去的合作关系、价格、提供的售后服务(包括培训和维护)、分承制方组织配置结构、与质询要求的差异等方面,经过经济技术和商业战略角度出发进行全面评估,经过其他各部门(例如系统工程组、软件工程组、质保组、财务组)审核后,列出供应厂商的优劣次序,择其优者为该项目的供应厂商。采购部一般以月为单位向业主通报软件采购情况。一般以招投标方式或内部评审的方式来确定分承制商。

分承制商在接到采购部的定货以后,就可以进行工作说明书、用户需求说明书、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开发详细计划和成本概预算、测试计划、质量控制方法、风险控制、拟采用的软件工程标准和软件生命周期等文档的制作。然后分承制商把有关的技术资料文件通过业主的采购部送给业主进行校核和批准,然后才能开始开发。

业主在接到分承制商的上述材料后,组织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质保部、财务部、采购部、法律部就上述材料中的开发项目视图和需求范围、使用或需要购买的软硬件、进度计划和成本、测试计划与案例、使用的技术和工程标准、人员配置等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文件和风险评估、控制建议书。并由采购部制定采购项目监督评估计划书。合格后,由采购部、质保部及法律人员与分承制商签署详细的软件采购子合同。如需要对软件项目投保,以此来降低风险,需要和分承制商协商后,纳入合同文件。

分承制商在签署合同后可以进行设计和开发。业主应该委派采购部监督分承制商的工作。采购部应该有计划的组织质保部、软件工程部的项目计划管理人员和配置管理人员,定期对分承制商的开发活动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评估,并形成评估建议书。送审业主方的系统工程部、项目管理人员、分承制商的此项目的负责人。分承制方的项目负责人要对评估建议书的建议进行书面回复,并确保实施。

分承制方对所有需要采购的资源(软件、硬件、人力资源等)负责进行检验;采购部有权在任何时候对分承制商所采购的资源进行验证,使之符合所采用的规格说明书、规范、标准和其他技术文件所规定的要求,确保分承制商专款专用,建立开发环境。在这个阶段之前,采购部门和分承制商首先要确定由分承制商提供的验证建议书,并作好准备工作,提交检验用的技术文件,包括厂商说明书、设备性能数据表、配制清单、试验程序、检验技术要求。在检验的物质条件和技术条件均已准备妥善后,分承包商就可以向采购部并通过采购部向业主提出书面检验申请。一般分承包商可以提前三周通知采购部,由采购部提前两周以书面形式向业主提出检验申请,由业主召集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质保部组成验证组,在规定的时间、地点检验。通过检验后,分承包商进入项目开发阶段;业主进入监控和评估阶段。对于重大关键项目,业主可以派遣项目监督员短期或长期进驻分承包商单位。

由于作为外部单位,业主不便时刻监督项目的开发过程。虽然理论上需要把分承制商看作是自己的一个项目部门来对待,纳入自己的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体系,但是客观上由于分承制商与业主距离较远,人员不熟悉,各自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双方之间的信息沟通不畅,业主难以实时监督分承制商的开发进程和质量。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分承制商的软件项目的各个里程碑处和分承制商一起进行检查和评估。软件项目一般可以划分成若干个里程碑(3-5个为益),分承制商需要提前一周通知采购部组织相关人员来评估。软件项目的里程碑一般指产品设计趋于稳定,中间产品定义趋于明晰,项目开发组真正了解项目实际的关键技术难度和可行的进度计划,开发活动停止,产品进入除错和稳定、随时可以的阶段,或当产品设计被删减、资源增加、进度延误的时候。在评估软件质量、进度和功能的同时,还要评估分承制商的人员工作负荷程度、风险、费用和资源消耗情况,并形成文档。由采购部送审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项目管理部和分承制商的此项目负责人。

当产品进入交验测试的时候,分承制商需要提前三周通知采购部,采购部于前两周通知业主作好交验的组织评估准备工作。这时业主组织系统工程部、软件工程部、测试部、质保部和采购部,根据分承制商和业主在分承制商开发阶段预先共同定义、评审并批准的测试计划和验收方案进行验收测试,对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各项逐个详细的测试。最后以书面的形式给出对整个软件项目的测试评估报告。并对未通过验收测试的软件产品指定相应的补救措施和计划。分承制商交付给业主方的软件产品应当包括:源代码、软件开发计划、仿真环境、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设计文档、软件测试计划、软件测试说明、验收测试计划、软件使用手册、软件安装手册、软件维护手册。必要的话,还包括相关培训计划。

软件采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交货,也是目前经常忽略的阶段。当所采购的软件产品以及硬件运行环境在规定的时间到达采购部时候,采购部要以书面的形式通知业主交货。业主对所交的整个软件产品清单进行验收,并事先通知采购部拆箱日期,要采购部和分承包商的代表按时到场。业主要在接到采购部交货通知后一个月内,对所检查验收的整个软件产品(包括相关的软件、硬件及其附属产品、文档、技术资料等子合同中规定的产品)出具一份交货证明,如果这些提交的软件产品没有受到损坏并与装箱清单相一致,并在业主方环境运行良好;否则出具一份书面通知,说明在某个方面此产品损坏或与装箱单不符,或在业主方提供的环境运行不良。此通知或证明应由采购部和分承制商代表签署。如果在签合同的时候,就规定分承制商负责安装和调试,则相应的过程省略。

最后业主方由采购部把所有的文档归类封存,以备后续类似项目采购的参考查询。同时采购部在两个月之内以书面形式,对分承制商的技术开发成熟能力、资源(包括以有的产品、硬件、软件、人力资源和已经过的培训)、信誉、分承制方组织配置结构,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提交后评价报告,作为建立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依据。对于此次采购的经验和教训,包括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客户关系控制、流程控制、风险控制等方面,采购部以文档的形式在组内讨论并保存。

七、结束语: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6篇

1、审核采购需求

2、决定合适的采购方式

3、分配、选择和维护潜在供应资源

4、负责供应商的调查和实地勘察,评估供应商的生产能力

5、采购合约与订单的起草,签发以及管理

6、根据采购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行动或进行后续跟踪

7、解决与供应商在合约上产生的分歧以及支付货款问题

采购经理的工作重点:

1、制定采购谈判的策略和方案并加以实施

2、处理质量问题,以及退货方案的实施

3、同公司内部其它各功能部门建立并维持良好的关系

4、对公司采购管理的政策和程序进行有益的宣传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良建议

5、运用一些战术性的方法如供应商伙伴关系;供应链管理等建立良好的供应商关系

6、处理供应商的问讯,异议及要求

7、实施对新供应商的开发和扶植工程

8、此外,采购经理的工作常常能够体现出采购部门对整个公司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和真正价值所在

9、配合财务在整体上用的付款策略

一、材料采购工作情况

8份生产形势有所好转,采购的工作量有所增加,加上采购部人员的调整,以及电镀厂家的紧张,按单采购,对于有些材料的及时上有些影响。

8月份最头痛的事就是电镀了,价格提高了,还要自己接送,好话说了一大堆,还不能及时镀出来。

对于生产上的采购材料,除了客观原因(如资金延迟,采购任务下得急,供应商来不及交货等)之外,基本都能即使到位。

二、值得肯定的地方

(1)采购的各项工作,包括各项计划、方案,一直与生产部门紧密联系,切实满足订单的生产需求。

(2)与部分供应商建立了良好关系,能够进行有效的沟通洽商,努力为公司争取了优惠条件,有效减少采购成本。

(3)在资金紧张的状况下,与供应商协商,支持公司生产,并有效的建立了几家良好的合作关系。

三、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材料在采购回来后,跟财务部门沟通比较不及时,未能迅速后清晰的报帐,致使财务部工作量加大,减慢其部门工作效率。

(2)在付款方面还没有做到更好的协调方式,导致了个别供应商不满的情绪。

四、解决的办法

(1)对支付采购费用的情况做好记录。让采购部各项支付情况清晰明了并有据可寻。

(2)库存问题的处理,需要与物控部一起协调好。主动咨询,可一起完成采购成本与库存成本的权衡分析等,更加紧密联系两个部门。

(3)对于有计划外的交易出现,预算数额与实际操作的数额相差较大,则需要与物控部、销售部、生产部沟通好,尽可能完善采购计划及采购预算。

五、本部门的工作思路

和采购员密切沟通,随时应付紧急采购任务,改进采购工作中的相关问题,沉着应对各种计划外情况,更有效的对采购工作进行管理规划,与各个部门联系更加紧密,更好满足订单的需求,努力做到采购的最优,为公司节省采购成本。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7篇

(一)未设立独立的物资采购部门

现在,我国医院物资采购的过程其实是由各科室相同完成的,主要是物资材料供应科(包含库房)、设备科、药剂科等。比如说,医院的药剂科,药品的采购是需要药品每月计划表、供应商交谈、药品出入库表格、药品款项支付以及药品每月盘点等项目,主要是由同一个科室的药剂科来进行。但是,这种现象是极其容易产生不合理的药品库存占用量比较大的漏洞资金或者是非正常的药品消耗。

(二)未设立招标采购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

因为物资材料供应科、设备科、药剂科各自来完成物资采购的,那么也就是说医院还没有一套完善的招标采购程序以及监督程序,因此,医院没有对计划审批、采购方式、办理入库、付款审批等环节作出明确的规定。严重影响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三)物资采购程序不规范

医院的科室比较多,因此,医院内物品用途不相同、物资品种多且价格差距比较大,还有很多贵重、分量多的物资没有被政府采购部门纳入范围内,又加之物资采购程序不规范等现象,导致了医院物资不能正常得到供应,还容易出现的现象发生。

二、管理的建议

为了保证物资采购的顺利进行,医院应该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保证医院资金的充分使用与管理,同时也是医院内部采购部门以及各岗位人员重要的行为导向。财政部于2012年11月正式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从2014年1月1日起施行,各单位要以内控规范为指导制定本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设立独立的物资采购部门。采购职能是医院所共有的职能,因此,在医院物资采购这一环节,医患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库房和财务付款以及其他部门。为了规范医院物资采购的行为以及实现医院物资让医院采购部门统一采购,需要建立物资采购部门,将每一个分散的科室进行采购权限的集中的行为。对招标工作进行加强管理。医院内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采购制度以及招标委员会制度。在招标采购文件中要明确职权、明确职责,明确招标委员会的主要成员,并对采购进行监督管理。物资采购应该运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采购管理模式可采用“内+外+内”,指整个物资采购管理全过程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其核心是外部机构招标前,物资价格是物资采购环节中的重要部门,因此,院内组织相关人员应该对价格进行摸底;院外组织相关人员在招标的过程中应该将汇总表家作为物资的参考价格,也可以作为物资最高价格的限制;外部招标机构招标后,医院内的组织人员对中标的单位进行商谈,最后对成交的价格进行敲定。进行多家、多轮洽谈竞争的方法,并遵循相同档次,价位低廉者单位优先以及尊重意见和建议的不确定性因素来确定为医院的供货单位,此方式是竞争性谈判方式的物资采购。建立完善物资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权限,明确控制医院计划编制、审批、获得、验收入库、资金付款、仓储保管、领用与处置环节,确保请购与审批、招标文件准备与复核、合同签订与验收、验收与保管等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对合理设置岗位,加强制约和监督,确保采购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集中采购 高教 评审专家

中图分类号:B-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000-01

随着“十二五规划”的逐年推进,教育经费增长速度迅猛,天津市高教系统部门集中采购总量已达一定规模。仅以天津市教委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2011-2013年度实际采购金额为例,2011年度约为3.7亿元,2012年度约为6.1亿元,2013年度约为5.2亿元。

采购规模的高速增长,带来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就这些问题提出若干对策及建议。

一、缺乏整体计划性,扎堆采购影响效果。

如图1所示(2013年度天津市教委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数据),2013年度全年招标项目总数为614个,绝大多数项目集中在5-8月和11、12月,约占招标总数的70%。扎堆采购将导致项目调研不充分,供应商准备不足,集中采购部门人员短缺等诸多问题,进而影响到采购的实施效果。究其成因,主要是由于采购整体计划性不强,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的随意性和临时性较强所致。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下面给出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1、每年年末汇总下一年度各高校采购计划,根据整体资金及设备情况,统筹安排招标时间,以便合理安排各项调研和采购工作,充分利用各项采购资源。

2、可由教育主管部门或集中采购部门牵头,搭建高校与厂商之间的沟通平台,定期举办各类型的宣传活动。从而使最终用户对所需产品的生产厂商、品牌型号、功能特点、市场价格等方面得到全面了解,缩短前期调研时间并提高调研工作水平,进而缩短整个采购计划的实施周期。

3、实施由“谁主管谁负责”向“谁使用谁负责”的管理方式转变,提高最终用户在整个采购活动中的权力和责任,提高其责任意识,进而督促其提高采购计划的制定速度和准确性。

二、制定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本地中小企业发展

如图2所示(2013年度天津市教委教学仪器设备供应中心数据),2013年度签订合同总金额约为5.2亿元,其中本地企业约为2.99亿元,占比57%;外地企业约为2.21亿元,占比43%。通过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到,我们在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不可忽视的是,本地企业普遍为贸易型企业,产品以销售为主且绝大多数为外地企业生产,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一旦产品生产企业调整销售策略将会直接影响其业绩水平;而外地企业普遍为生产型企业,公司规模较大且资金充裕,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如何进一步提高本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抗压能力和业绩水平,进而促进其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作为参考:

1、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及科技优势,推进高校结合我市情况进行自主创新,并创造条件将科技成果在本地进行创业转化,是充分运用高校科技资源,促进我市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育主管部门、集中采购部门和高校设备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高校科研机构和我市企业之间搭建合作平台,从而推动我市中小企业由贸易型企业向生产型企业过渡,提高其整体技术创新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网上公开政府采购的每年度目录和数据,对外地企业及本地企业中标情况作出说明,将本地企业中标比例作为考核集中采购部门的目标绩效指标。

3、实施外地企业中标后本地企业参与配套服务的政策。外地企业中标后,根据其本地化服务水平,可安排本地企业承接或参与配套服务工作。通过这一措施,既有利于外地企业提高本地化服务水平,节约运行成本,避免采购人因产品售后维护不及时蒙受损失;又提高了本地企业的技术服务水平,避免其受困于单一的产品销售模式,进而提高其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制定科学有效的评审专家管理办法,确保采购公平性

在政府采购过程中,评审专家们以自身的政治素养和职业操守为基础,以全面综合的业务素质能力为后盾,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参与政府采购评审工作,公开发表意见,公平审阅文件,公正评判打分,与其他政府采购参与方一起共同营造了良好的政府采购秩序与环境,为政府采购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评审中,绝大多数评审专家严守纪律、认真负责,但也有个别评审专家心存私念,做出一些有损公平的行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项建议:

1、适度扩大评审专家库规模。尽管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涵盖的行业领域齐全,总体规模可观,但是个别学科的评审专家较少,这样的情况有利于个别心存不轨的投标人通过各种途径对评审专家展开“公关”。建议政府采购监督管理部门适度加大对政府采购评审专家聘任工作的管理力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机构的技术人才力量,逐步扩充政府采购专家库中评审专家数量。同时,加强对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领域的技能培训,全面提高评审专家的个人综合素质和队伍整体质量。

2、建立评审专家动态退出机制。采取科学合理的聘任方式,及时纳入高素质的评审专家,对不适宜继续承担评审工作的评审专家进行实时调整,保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的与时俱进和综合实力。引入退出机制,对评审专家进行定期考核,评审专家因身体状况、业务能力及信誉等原因不能胜任评标工作的,停止其担任评审专家的资格,使其从政府采购专家库中退出。

3、加大对评审过程中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对出现违规行为的评审专家,除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做出相应的公开处罚外,还要通知其所在单位进行进一步的责任追究与处罚。对出现违法行为的评审专家,应当及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进行处理,并严肃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综上所述,笔者就采购计划管理、推进本地企业发展及评审专家管理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见,希望能对本市教育系统部门集中采购工作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田伟福.高校集中采购的实践与探索.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

[2] 赵国清.浅谈集中采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5).

[3] 刘小川、黄河.美国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的演变及其启示.中国政府采购,2007(11).

[4] 殷永炜.政府采购专家评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中国政府采购,2007(2).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9篇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curement activities and procurement quality assurance under the multi project general contracting and the problems and causes of QA engineers in the work. Based on the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how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the work from four aspects of "goal", "contribution", "initiative", "information" and the procurement quality assurance of the whole procurement activiti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关键词: 核电采购;质量保证;有效性;效率

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urchase;quality assurance;availability;efficiency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7-0051-03

0 引言

采购是由买方或买方指定的代表为得到物项或服务所进行的各种活动,它从提出规定要求开始,到买方验收该物项或服务为止[1]。采购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所采购的物项和服务满足已制定的要求并按要求发挥作用,确保选定的供方在履行其采购合同时不断地提供可接受的物和服务。不言而喻,采购物项的质量对核电厂的安全有重大影响。如何保证核电采购质量保证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笔者进行了深入探讨。

1 采购质保现状

工程公司承担多个核电项目EPC总承包,采购活动以及采购质量保证(以下简称质保)工作的特点是:①几个核电总包项目采购活动同时进行,采购进度计划交错实施;②根据采购物项、服务或过程对核安全的重要性,在整个供应链中采取分级管理;③首次承担核电厂建造这一巨复杂工程的采购工作,工程技术背景深厚,但没有成熟的采购管理队伍和供应链信息库;④在积极发展核电的政策下,国内各集团有“争夺”核电供应商的态势;⑤管理、执行和评定采购工作的采购管理体系初步形成,有些尚未程序化,有些程序有待根据采购特点进行完善;⑥整个采购活动的QA、QC由质保人员、监造人员、采购人员等分工实施。

设备采购质保工程师(以下简称QA工程师)在工作中时常遇到以下经历和困惑:供应商少有按合同规定时间提交大纲及程序文件;供应商的质保大纲经过数次修改仍难以达到审查要求;供应商不知道哪些分供方必须经我公司审查认可,以至未经认可便与分供方签订了合同;设备已开始制造,或已制造完成、准备验收、运至现场,项目质保大纲仍然没有被认可;在质保等级高的设备与质保等级低的设备上投入精力没有区别,甚至有的因后者编写大纲能力弱,花费的时间比前者反而多得多。

以上现象,分析直接原因不外乎:①供应商对合同质量保证要求不了解;②供应商与QA工程师对质量保证要求的理解和对工程公司的监控要求未达成共识;③供应商特别是非核级设备供应商不知道大纲概述应写哪些内容才可以满足审查要求;④QA工程师文件审查工作繁重且有进度压力,无暇将更多精力专注于重要、关键设备及制造过程中的重要活动,无暇将更多精力专注于出现了问题或可能出现问题的设备。

在“指责”供应商未能执行合同要求的同时,我们不妨反思在管理工作中的内部原因,从如何提高工作实效和效率的角度寻找解决的办法,避免出现恶性循环。

2 提高采购质保工作有效性和效率的途径

如果用效果来定义“使活动达到预定的目标”,用效率来定义“给定的输入、更多的输出(或较少的输入、同样的输出)”,那么,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质保作为一项管理活动,效果和效率两者都十分重要。下面从“目标”、“贡献”、“主动权”、“信息”四个方面,探讨在总承包项目采购质保实际工作中如何能更有效和高效,如何避免无效率和无效果或者通过以牺牲效率来取得效果。

2.1 以目标为中心,注重成果

管理是追求和取得成果的活动,采购质保工作的策划、工作的改进以及评价所做工作是否有成果,都应从目标出发。衡量所做的工作的标准除了是否完成了任务外,更重要的是是否达到了既定目标。比如,供方评价的目标是对供方能力进行鉴定;合同谈判中技术澄清的目标是双方达成共识等。从以上目标出发,为取得实效,本文对采购质保有关工作的策划有以下建议:

①一直以来,拟采购设备的潜在供方评价的商务评价由公司商务部负责。但实际评价工作效果证明,建安服务分包商由商务部评价比较合适,但设备供应商由整个设备采购活动都不参与的商务部来评价,无论对于商务部还是对于评价组,其评价可能成为“鸡肋”。潜在供方评价是供方管理的开始,由采购部代替商务部来负责对设备供应商的资质、以往履约能力和信誉、售后服务的评价,能够事半功倍,更为有效。原因是,由于设备采购招投标的组织、合同商务谈判、技术谈判等完全是由采购部执行,采购部比商务部更加了解或者说更需要了解拟采购设备的分级、对供应商设计、制造或销售方面的资质要求、监管要求、行业资质要求、报关政策,更需要了解供应商规模、以往业绩、客户满意程度、售后服务能力等等。这样做更有利于供方评价和选择的目标的达成。

②在采购活动中常有以下情况,有些设浯忧┒┎晒汉贤到设备交货只有2、3个月的时间,有的设备供应商任务饱满、排产紧,有的供应商初次与中核集团合作或初次进入核电产品领域。在这些情况下,在签约前,应标、澄清、谈判过程中应让供应商充分理解各项条款内容,在采购要求、我方监控和评价供方绩效的意图方面与其达成共识,这其中包括质量保证要求。通过共识达到供需双方相互配合,从而避免合同执行过程中双方对条款产生分歧,避免供应商提交文件不完整、不及时,使供应商在进度紧的情况下提前做好管理方面的准备和策划。推而广之,如尽力使每项设备采购包都能通过签约前加上签约后对要求的不断强化,对采购QA工程师是有益的。

建议的方法是,在技术澄清会的议题内容给以很好的安排,掌握主动,引导实现满足上述我方的关注点。

③关于采购质保中对供应商的监查的时机,HAD003/05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2]的4.1.1中指导了6种情况下必须安排监查,其中第4种情况“对质量保证大纲的职能范围做了重大变更(重大的机构改组或程序的重大变更)时”、第5种情况“怀疑因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或执行方面的缺陷已危及了物项或服务的质量时”,在监查工作安排的时间和内容上应听取QA工程师的建议,鼓励QA工程师有意识地主动提出监查建议,而其中第4和第5种情况,不妨也鼓励采购项目负责人、监造人员提供信息和建议供质保监查策划者和QA工程师考虑。毕竟,QA工程师和采购项目负责人对采购项目进展情况更加了解。在主监查员、监查员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听取他们的意见可以使监查工作安排更有针对性,使监查工作效率更高。

2.2 把握整体,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把握整体,重视对外界的贡献是把质保工作做得更有成效的根基。这里的“外界”指的不是从事质保工作以外的人员或部门,而是指本文中提到的采购控制的目标。衡量采购质保工作的标准有以下三点:①所做工作对采购控制过程的贡献;②对识别采购活动中妨碍采购控制目标的问题的贡献;③对问题的解决和预防的贡献。而不仅仅是“程序规定了,我按程序做了”。采购质保工作贯穿于采购活动全过程,这些过程包括编制采购要求、评价潜在供方、评标、签约、建立双方对技术规格书、供货范围和质量保证要求的共识、审查和批准供方的文件和计划、监控、评价和验证采购过程、不符合项控制、收货检查、控制质量记录等。从整体角度来讲,QA工程师也是从事采购活动的人,而采购部各采购项目团队中的人(采购项目负责人、监造人员等)也是从事采购质保的人。

如果各级采购质保工作人员能够着眼于如何运用质保知识、能力和经验为达到采购控制整体目标做出贡献,采购质保工作重心将可以更多放在帮助提高采购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上,以达到“确保所采购的物项和服务满足已制定的要求并按要求发挥作用,确保供方在履行其采购合同时不断地提供可接受的物项和服务”这一目标。从是否看重贡献,可以看出对“管理”和“实效”理解程度的深浅。

基于以上观点,QA工程师应更多参与重要、关键设备的开工检查、验收和重要的见证点。建议可在各核电总包项目上细化,列出应参与开工先决条件检查、最终验收、停工待检点见证、重大质量问题处理的设备清单,并汇同采购部门和技术部门的建议,同时考虑动态加入出现问题需关注的供应商所提供的设备。

应更多关注不符合项以及对不符合项的管理。不符项控制的目的是防止误用或误安装不满足要求的物项。在采购阶段,如果对供方的不符合项的控制不当,就可能存在未经同意使用了不符合的物项,记录不完整,难以通过最终验收等方面风险。IAEA 50-C/SG-Q(96)[3]中建议“管理者应分派职责,使不符合项的处理,从识别不符合项起,到纠正措施完成、得到验证为止,都得到监控”。我公司核电项目质保大纲程序“不符合项控制”中,授予质保部门“对部门不符合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对供方不符合项管理情况进行监督”的职责。这两个“监督”的有效开展的前提是:①熟悉管理程序;②及时了解供方在制造过程中发生的每个需买方审批、验证的不符合项。如果不符合项处理完毕后,再提出修改或整改要求,将很难执行或延长处理时间。因此,要动态跟踪。QA工程师的审查和监督工作,对供方不符合项的控制贡献如下:①防止供方或我公司组织不当,应开启而未开启不符合项,目前,这样的情况在设备验收、现场开箱检查中是存在的;②防止供应商错误分类,应向我公司报批而未报批;③防止供应商的处理过程没有经授权有资格的人员审查、批准,处理方案技术分析不充分,对安全的影响和对接口的影响分析不充分;④防止处置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对返工、返修或被更换的物项的检查和试验,没有得以检验就关闭进入下一道工序,或再检验的记录不完整;⑤防止供应商没有识别或错误识别其产生的原因,未能采取防止因同样原因而可能再次发生的措施。以上五点也是审查不符合项报告和监督不符合项管理的要点。

对供方不符合项的控制中,除外部的供应商相关部门外,工程公司内部的监造人员、采购项目负责人和QA工程师都赋有“监督”这一职责。其中QA工程师应更多显示出在采购活动中对供方不符合项控制的贡献。

2.3 突出针对性,掌握主动权

本文开始提到的设备采购QA工程师在供方质保大纲审查、分供方审查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其原因,可以从增加招标文件内容、区分不同类型供方质保大纲内容等方面入手寻找解决办法,突出针对性,发挥招标方的主动权,以达到期望的效果。

2.3.1 可在设备采购招标技术文件“质量保证”这一部分中,增加投标响应要求

通常的投标响应要求包括5项:①投标企业质保体系和认证情况;②提供质量手册及主要质量管理程序清单;③目前投标方质量保证组织人员情况介绍;④其它核电项目质保管理情况;⑤对于本采购包将采取的质保措施。其中前3项是必要的,第4项和第5项响应要求针对性不强,可在招标响应要求中增加“提供投标方建议的本项目质量保证大纲”,同时,在招标文件中对核级设备、非核级设备和部分指定的设备的项目质保大纲内容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采取这种作法,可以耐侗杲锥伪憧始,一直到合同技术谈判,甚至到签订合同后的初期,不断强化供应商对合同质量保证要求的了解;有可能缩短合同生效后供应商编制和提交质保大纲的时间;使供应商质保大纲内容更贴近我方要求,避免大纲多次修改无法通过审查;避免质保大纲与实际执行脱节的形式主义倾向。这样,可以使我方的质保人员掌握主动权,提高质保大纲审查工作的效率。

2.3.2 在设备采购招标技术文件“分包商”这一部分中,通常包括“分包商清单”、“材料、主要零部件明细表”、“对进度、质量有影响的外购件及零部件清单”这样的应标要求,建议在合同谈判阶段,根据这几个清单内容,由采购部门协调技术部门,与供应商就其中哪些物项的分包商将作为重要分供方必须由工程公司审查认可,并在合同中约定,从而解决一直存在的分供方审查范围的问题。使分供方审查工作抓住重点,更有针对性。

2.3.3 关于商的质保大纲

通过商采购设备,商在合同中的责任、商与生产商的关系有多种情况(不同合同各有不同)。以某项目压缩空气生产系统设备为例,该设备商与生产商同属瑞典某集团,生产商在该集团质量管理体系内,商为贸易公司,对生产商没有管理能力。这种情况下,合同的签订应尽可能由我方与商、生产商三方签署,并明确在项目执行中商和生产商的责任、义务。质保大纲应由商和生产商分别编制。商质保大纲的内容可参照法规的要求,结合合同责任义务适当补充或删减。如果合同为我方与商两方签署,还应提交接口管理、采购控制、售后服务管理程序。生产商质保大纲根据设备分级,选用核级或非核级设备质保大纲的内容要求,并根据需要提供其实施的质量管理手册备案。

以上要求均应在合同澄清过程中与潜在供方达成共识,并在合同的质量保证要求中明确,以避免在合同执行中产生分歧,并因此给文件审查工作带来困难。

2.4 保持信息畅通并充分利用

为使已获取的信息被相关环节所利用,应保持信息的畅通和及时流动。比如,在多项目采购活动同时实施、交错进行的特点下,对已交货的供应商进行的绩效评价应及时开展,并将结果作为后续新项目的供方选择以及合格潜在供方资格到期延续的一个很好的参考。

另外,要防止出现信息孤岛。目前,网上信息交流平台已经发展成熟,工作效率较高,但是公司间、部门间由于保密和抵制竞争对手等原因,某些方面的信息交流还可能出现“孤岛”现象[4]。足够的信息,对QA工程师做好核电采购质保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全方面、多层次了解和利用信息是高效率开展采购质保工作的关键。

3 结束语

在积极稳妥推进核电建设发展的政策下,工程公司成为核电站建造阶段中各核电业主瞩目的焦点。采购是项目实施阶段的关键环节和主要内容之一,占项目总支付额相当大的比重。采购过程质保工作的有效和高效,很大程度影响建造质量,进而影响核安全。为此,应在深入理解采购质保工作的目标和贡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需求,精心策划,采取措施,不断地提高采购质保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HAD003/03(1986)《核电厂物项和服务采购中的质量保证》.

[2]HAD003/05(1988)核电厂质量保证监查.

[3]50-C/SG-Q(96) Quality Assurance for Safety in Nuclear Power Plants and other Nuclear Installations.

采购部工作建议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物资采购 管控 制度建设 竞争机制

中图分类号:22d6 文献标识码:A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可见,物资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工作,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买卖行为,管理控制更是物资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保证安全生产、适应企业经济发展,努力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必须严格物资采购过程控制,全力降低采购成本,夯实管理基础,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一、梳理工作流程,加强制度建设,积极组织实施“阳光采购”

物资管理工作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重大交易事项,涉及企业经济利益和生存根本,因此必须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要求公司各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物资采购部门根据采购工作实际,认真梳理工作流程,注重加强物资采购的管理,及时制定和完善一系列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比质比价采购工作流程,优化采购工作程序。

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严格实施透明化采购,全面推行“阳光采购”工程。即公开透明的按采购制度和采购程序办事,在采购前、采购中、采购后的各个环节中主动接受公司其他部门监督。

要形成管理制度和长期模式,以固定频次和规模定期组织召开全公司的比质比价会议,审核物资采购比质比价选择建议,不论大小,都在会议中接受公司领导审查和各相关部门的质询监督,特别是职能部门和使用单位的监督,并将采购信息公开,主动接受各方面对采购工作的监督。

二、强化市场分析,引入竞争机制,坚持质优、价廉采购

物资采购部门应当定期召开市场分析会,重点对产品、原材料的市场情况进行分析判断,确定基本价格,商议进(出)货量。尤其要对相关产品和原材料的上下游市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了解,并提出相关的工作思路或操作建议,找准近一个时期最低的采购价格和最适合公司使用的原材料(物资),形成采购建议,并会同相关领导和职能部门进行讨论,共同审核予以确定。

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招标选商、市场准入、信用等级评定、建立进出机制等方式,坚持比质量,比信誉,比实力,比价格,货比多家,择优选用,坚持推行比价采购、质优价宜的原则,在物资采购过程中,对供应商的资信状况进行严格审查,积极组织招标比价,对于合作效果不理想的采购项目要及时终止,并取消合作机会,以保证企业的资金安全和采购效率。

三、推行计划管理,合理库存运行,不断降低采购成本和存货占用

近年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波动,不仅给油气生产企业带来了生产危机,同时也影响了物资采购部门的采购政策。为了切实降低采购成本,根据公司精细化管理要求,在大宗原材料采购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推行计划管理,合理库存公司原材料。设立看板,每周收集整理市场数据及公司原材料消耗数据,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分析判断价格走势,做到低价位集中采购、高价位低库存运行,在保障公司正常生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发挥有限采购资金的使用率。

为了准确地把握住市场信息,充分利用有限资金进行合理、高效操作,在采购工作中,采购部门应当密切关注市场经济走势,对于长期大规模采购物品,通过比质比价,利用有限的采购资金,对市场物资的涨落行情,通过多方资料收集,进行科学预测,通过低价大量买进,加大低位库存等采购方式,保障公司生产的正常运转。

四、严格供方管理,把好了采购物资质量关

(一)选择供应商:经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分析合格,再经过公司各有关部门审查通过后,才能成为公司合格供应商;(二)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的供应商,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信息的来源,并为供应商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使供应商能真正用心为公司服务;(三)对供应商进行定期考核,优胜劣汰。

五、不断完善,规范管理,不断降低成本

积极与供应商沟通,实施送货服务,降低公司采购成本。通过与供应商协商,一是通过合理计划,集中供货,公司减少自提次数的方式来节约运费,降低成本。在不影响公司正常生产情况下,将阶段性的采购物资集中采购并运回公司。二是供应商在某一段时间内供应物资较多,通过与供应商沟通,由供应商送货来降低费用。严格过程控制和流程操作,减少中间环节的浪费。针对物资管理过程中审批控制不严,致使生产物资在一定程度的流失和浪费的情况,为了解决采购物资的质量问题,规范物资采购计划、采购和领用管理,进一步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我们应当进一步细分物资管理流程,规范物资领取、发放、使用、回收、报废等职责,实行计划审批、统一采购、定点集中领用的方式来组织采购和供应。加强质量信息反馈工作,不断完善供应链管理。企业在物资管理过程中,应当定期对采购物资的质量和适用性等方面进行跟踪考查,不断加强质量信息反馈工作,确保供货物资与时俱进,最适合公司需要。

推行以旧换新,修旧利废活动,废旧利用,降低成本。为了加强物资领域的管控力度,应当在全公司范围内推行以旧换新制度,杜绝“冒领”和使用过程中失流,以修旧利废活动降低成本。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物资的使用效率,还能够增强计划的约束性,经应用推广,可节约大量采购资金。

上一篇:电力工作建议范文 下一篇:财务工作建议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