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质量提升的措施

时间:2022-09-29 10:04:34

探究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质量提升的措施

【摘要】内河航运作为国家运输网的一部分,一直都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而营运船舶检验就是内河航运安全的保障,本文就从内河营运船舶检验中的问题谈起,详细阐述如何提升船检质量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质量;提升措施

俗话说,交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动脉,其中内河水上运输就是交通编织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内河水系资源丰富,拥有发展内河航运的天然优势。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运建设与发展就已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陆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以及集装箱吞吐量连续五年排在世界首位,可以看出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航运大国。并且水上运输的飞速发展,也相继带动了船舶的更新换代,因此要保证内河航运的高效安全,对营运船舶的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于2010年3月1日开始实施地《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检查规则》中就对保障船舶行驶安全、船员人身安全以及防止水域污染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界定,并对营运船舶的检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实际上,我国的船舶检验机构却并没有跟上航运发展的速度,导致船舶检验质量下降,并且出现了一些“以次充好”的倒卖检验证书的行为。这不仅有损检验机构的形象,而且会产生诸多内河航运隐患,威胁我国航运发展。

一、内河营运船舶检验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检验规定不能满足内河船舶的检验要求

在《2011年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的总则第三条指出:除了特殊情况之外,该规则适用于船长20米及以上的内河船舶,并且注明帆船、运动竞赛艇和渔船不在检验名单中。虽然这项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内河船舶的检验缺口,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依旧广泛存在着许多小型船舶,也就是船长大于等于5米但小于20米的民用船舶。对于这一类小型船的检验,在之前有2006年和2007年分别制定的《内河小型船建造规范》、《内河小型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然而这两则关于小型船的检验规范却并不能满足我国内河小型船的检验要求。主要表现就是,我国由于内河小型船广泛分布,而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协调,就导致这两则全国统一的技术规则不能与各地的实际发展相适应,甚至在一些经济落后地区出现难落实也难追究的窘境,特别是对于船舶的设施配备、船用产品的使用方面以及检验人员的资格要求等都不能进行一一落实。另外,内河小型船舶的航行水域环境复杂多样,无论是水文还是气象,都可以造成交通条件的多样化,所以全国统一制定的检验技术规则难以适应复杂的实际情况;除了以上两点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上新型船舶也是越来越多,但是这些船舶往往受到限制使用,相关部门不能及时地更新新型船舶的检验规范,造成这一部分船舶无法可依。

(二)现有检验运行机制不能满足内河船舶的检验要求

在《2011年内河船舶法定检验技术规则》中明确指出,内河营运船舶有五种检验,也就是初次检验、特别检验、中间检验、年度检验和临时检验。这五种检验种类中,除了临时检验条件特殊,主题特定之外,其他的始终检验都有相应的项目要求。但是在实际检验中,某些船检机构为了迎合船员的不正当竞争,主动降低减少检验档次和项目,导致船舶检验流于形式,船舶检验规则成为一纸空文。而且对于小型船舶存在检验死角,甚至没有基本的船舶检验和登记证书,这对内河航运来说,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内河船舶的检验工作还受到经费的限制,由于一些地区船舶分布不集中,造成船检机构的检验经费紧张,因此为了降低检验成本,增加单位收入。船检机构就主动降低收费标准,吸引外地船舶进行检验登记,并在收取检验费时,出现暗箱操作,致使船检工作出现恶性的商业竞争行为。更有甚者,船检单位只收费不检验,或者说是用钱买证,这样船检方少了检验之劳,船舶还是得到该有的证书,但实则是失职不作为,严重影响船检单位的形象。这些船检问题的存在,说明检验运行机制的漏洞,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完善检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

(三)现有检验人才不能满足内河船舶的检验要求

由于内河航运的迅猛发展,船舶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吨位上都在大幅度增加,但是与这个事实并不符合的是,船检机构的发展却相当缓慢,以致于在实际的船检工作中,出现验船人员数量少和专业水平低的情况,而且检验设备的配备也并不完善,造成验船人员“难为无米之炊”。例如,在某地的船检机构,没有任何船舶检验设备,验船人员也仅仅只有一名,但是该地需要检验的船舶却有近三百艘。所以对于该地的船检机构而言,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又如某市的船检机构,同样出现了验船人员不足的情况,该单位有三名验船人员,但是需要检验的船舶却有六百多艘。除了验船人员紧缺之外,验船人员的专业技术不高也同样是影响内河船舶检验质量的重要原因。因为在地方的船检机构,大多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受限于单位经费和编制名额,不能依照检验的业务量来自由的引进验船人员。而有单位进行专业人员的外聘之后,却限制引进人员的话语权,以官权压制技术,导致技术人员的水平难以发挥。

二、提升内河营运船舶检验质量的策略

在上文中,分析了在内河营运船舶检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那么为了适应内河航运的快速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如何提升内河营运船舶的检验质量,本文给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强化船舶检验中的政府职能

从近年来我国出现的内河船舶安全事故看,大部分都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比如人员超载、船员驾驶失当等,而因为船舶检验不合格导致的事故几乎没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船舶检验就能够高枕无忧,而是要将船舶检验变成保证内河航运的有力支点,用来推动整个内河航运的正常发展。所以在船舶检验中,要强化政府职能,保证船舶检验这一块不出纰漏。因此,为了实现内河航运的正常发展,对于船检工作和船厂管理工作都要认真落实,对于一些偏远地区的船舶进行监督管理。但是在这一工作中,仅仅依靠船检单位的力量是不够的,所以需要地方政府部门的通力配合,这样就为船舶检验排除了体制障碍,船检单位也能够大刀阔斧的工作,不必瞻前顾后。强化政府职能,除了能够帮助船检部门解决许多后顾之忧之外,在执法过程中,也能做到更加强硬有力。特别是对于长期存在的无证船舶,在很长一段时间,海事执法一直被许多船员诟病,因为执法手段差,执法力度低,无法在船员之中建立起威信,致使无证船舶大行其道,恶化了船舶检验的工作环境。而政府部门进行协调支持后,船检机构能够有底气进行强硬执法,对于一些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组合拳”打击。

(二)改变落后的船检体制

当前,我国许多地方的船检机构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并且很多都与运政、航道、港口、水运服务等机构组成了机构,呈现出政企不分的模糊状态。这种体制在市场经济中,必然会出现许多弊端。比如有验船单位为了减少检验成本,甚至主动减少检验项目,为了增加单位收入,还降低检验费用吸收外地船舶。这种典型的商业做派,是不符合船舶检验的正常发展的。所以要提升船舶检验质量,就必须改变这种落后体制。首先,将船检机构与其他经营性企业进行分开,让船检机构拥有独立的执法身份。其次,在引进人才方面,要严格把控,保证验船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最后,完善检验制度,杜绝出现随意增减船检项目的行为,从根本上保证船检质量,实现船检的正常发展。

(三)制定完善船检制度

长期的制度不规范,弱化了船舶检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不到船舶所有人的积极配合,导致船检工作难做。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除了上面提到的于政府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之外,还有就是完善船检制度,加大打击力度。例如有的船舶所有人为了逃避相关费用,进行船舶买卖时不进行注销和转档,甚至同一艘船申请多次船检登记号,妄图经过制度漏洞,逃避相关责任。因此,船检机构要进行制度完善,严格把控船检登记号的授予关口,强化船舶所有人的责任意识,提高营运船舶的检验质量,保证航运安全。

结束语

内河运输作为传统的强势运输手段,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必将为我国作出巨大贡献。而为了保证这条动脉的安全,船舶检验就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所以根据船检暴露出来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提升船检质量,这对于整个内河航运业而言,都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党志胜,宁萍.狠抓船舶检验质量 加快发展平安绿色长江航运[J].科学咨询(决策管理),2010,02:19.

上一篇:普外科术后不同引流方式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下一篇:烟草行业新型G.DX6工控机UPS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