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教学在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应用

时间:2022-09-09 01:01:07

探究式教学在高三化学复习课的应用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二中学教师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太阳,只是我们要让它发光。

我是最最普通的老师,要阳光地生活在学生面前。

学生是我师,我是学生友。

教育是艺术更是智慧。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

市级劳动模范、高中部年级组长、学科带头人,易莉老师的工作和学习给人留下许多深刻的印象,但又难以用抽象的词语来形容她的品质和精神内涵。几天来,我一直在想,怎样用更形象的语言来描绘一个平和、恬静、坚毅、干练的人呢?

她像“风”,工作雷厉风行,说干就干,讲效率、重效果,从不拖泥带水;办事“风生水起”,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组里的教师像春天般的温暖,带领团队乘风破浪、风雨兼程。

她又像“雨”,对待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课堂教学如春雨初晴,清新怡人。如果把学生比喻成春花,她就是那辛勤的园丁,经过她用心哺育的学生,无不春花带露美,桃李各芬芳。

她还像“雾”,工作如云,身影似雾,整天云里雾里忙个不停,功名都是往来浮云,利禄都是过眼云烟,只有她那瘦弱的身影,在云雾里时隐时现,不断前行。

她更像“明月”,虽然不像阳光那么辉煌灿烂,但却能以恬静的姿态,给人带来光明和希望。她以平和低调的状态,带领团队披荆斩棘,屡折教育教学桂冠。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第二中学校长 张泽庭)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新的《化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科书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研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特别是在高三复习课中更应尝试探究式教学。现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谈探究式教学在高中化学复习课堂中应用的一些体会。

高三化学复习的目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对已学过的零星、分散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二是要求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即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众所周知,高考主要测试的是考生已有的和潜在的学习能力,具体到化学,则是将测试重点集中放在考生是否具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广泛情境中去的能力,而探究式教学方法既是一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行之有效的手段,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高三复习中所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的动机,能够真正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教学才能进行下去,这是判断探究教学是否成功的首要条件。从经验看,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大多与生活有密切联系。而且教师提问时应尽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都处于思维活跃的状态。所提问题不能过易,也不能过难。要能激发学生认知上的冲突,从而促使他们去探究,进而对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升华。如,在进行“硫酸的性质”的复习时,我首先提出了一个实际问题:现有一瓶浓硫酸和一瓶稀硫酸,怎样用简便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

这样的开始能够很快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思维都活跃起来,极大地拓展他们的思路。

二、引导探究,提高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重在探究,贵在引导。根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高三复习应该由结果定向转变为过程定向,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各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把化学基础知识的复习与科学研究方法的复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促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具体实现。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能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

例如,在复习“化学平衡”时,我提出:“条件的改变、反应速率的改变和平衡移动之间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从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出发分析得出下面的结论:条件的改变;反应速率的改变;化学平衡的移动。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规律化,而且使其分析、归纳、推理能力也得到锻炼。

在探究过程中,由于学生能力有限,学生根本想不到或没有能力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的结论,教师要在学生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补充、分析推理、启发引导,从而得出结论。此外,在引导学生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加强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的认知工具。

三、归纳整理,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在引导探究、讨论交流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了,但所获取的知识点较为零乱,不利于记忆,教师可引导学生将各个知识点归纳起来,实现知识的结构化、体系化、网络化和规律化,帮助学生在探究的基础上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把零散知识提升为规律,注重化学学科规律的形成教育。以无机化学为例,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时,我们可以以“元素单质氧化物(氢化物)含氧酸(氢氧化物)重要的盐”为线索;学习具体的单质、化合物时既可以“结构决定性质(稳定性、酸碱性、氧还性、特殊性)决定用途决定制法”为思路,又可从该单质与各类化合物之间的横向联系进行复习,同时结合元素周期律,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有机化学的规律性更强,“乙烯辐射一大片,醇、醛、酸、酯一条线”,熟悉了官能团的性质及各官能团断键规律,就把握了各类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及相互转化;理解了同分异构体,就会明白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这样通过多种途径、循环往复的联想,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而且有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只是许多零碎的知识而没有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就犹如没有组装成整机的一堆零部件,难以发挥其各自功能。所以,学生在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把各部分的相应知识点按其内在的联系进行归纳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结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巧心设练,快速提升能力

为了使学生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化学知识,教师要根据考纲、知识点,结合自己收集的资料,找到知识在教科书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编写一些具有启发性和思考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训练。一方面使复习过程更加完善,另一方面能较好地测试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学生在完成习题中既得到知识的巩固,创造性思维及知识迁移能力也得以发展。教师尤其要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设计新奇的刺激性强的教学情境,同时要将教科书设计成矛盾问题的链接源,在源头上激活学生思维,在学生思维被激活后,让学生顺着矛盾的序列、深入下去,步入迷宫,发挥创造性思维,促使学生自主探究,并将课堂推进。

总之,探究式教学模式克服了传统复习课教学的缺点,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实践证明,以上教学方法在复习课教学中效果甚好,但这毕竟只是尝试,还有许多不完善之处,仍需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改进。

我推荐的书

《第56号教室的奇迹》,【美】雷夫・艾斯奎斯著,卞娜娜译,中国城市出版社

《一位教育学教授的听课评课与教学断想》,余文森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你能做最好的班主任》,陈宇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做有思想的行动者――研究型教师成长的案例研究》,郑慧琦、胡兴红、王杰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一篇:构建开放的课堂 下一篇:课程改革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