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闻故事化中的新闻和故事的关系

时间:2022-08-14 06:19:40

探究新闻故事化中的新闻和故事的关系

随着受众信息接收模式的变化和编辑观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用故事化的方式来阐述新闻,吸引受众。不过在电视新闻的故事化方面,新闻故事化却似乎成了民生新闻的专利,且多利用噱头、冲突等表现手法,造成新闻事实和故事化之间的主次关系颠倒。本文在此背景下,以湖南卫视的《新闻当事人》和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老牌节目《60分钟》为借鉴,试图讨论在新闻故事中,如何处理新闻和故事之间的关系。

在我国传统新闻观念中,对“故事”的理解跟西方有本质的区别,其实不像story而更接近于fiction(虚构的事),因此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说新闻,曾一度不受我国新闻业的认可,近年来随着《南方周末》等平面媒体的在报道方式上的努力,讲故事的手段也逐渐被业界所接受。新闻故事化也是近年来在国内电视新闻快速发展的一个节目样式,它适应电视形象化的表达方式,在新闻节目中采用戏剧性结构,有情节、有铺垫、有高潮,用“戏说”或“说书”的播报方式,以生动的形式讲述新闻,如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播报多看点》,颇得观众的青睐。不过,在将新闻摆脱刻板程式化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故事的生动丰富,也将新闻事实推向了另一个极端。

电视新闻故事化现状分析

实际上,从目前的节目来看,国内故事化新闻最典型的节目内容还是社会新闻或者说是民生新闻,比如《生活帮》、《王刚讲故事》等,其突出特色为以下几点:第一,突出强调新闻素材的故事情节性上的曲折离奇,往往选择或耸人听闻,或有违人伦和道德的新闻故事,比如《王刚讲故事》中“割皮救子”、“监控头下的弃婴”、“毁容的真相”等;第二,对新闻故事进行重新加工,用电视镜头和蒙太奇等手段试图还原事实的原貌或者打乱事实的发展顺序,制造悬念、噱头和矛盾冲突,使新闻故事产生电视剧一般的视听效果;第三,主持人和记者在新闻事件中的引导和干预,记者开始在愈来愈多的新闻中充当起报道者之外的角色,尤其是民生类新闻节目中,记者开始堂而皇之的干预新闻事件的发展过程。

从这些特点可以看出,国内的故事化新闻节目跟美国上世纪60年代风行的“新新闻主义”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不过,尽管表现形式颇有类同,然而在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当前的故事化则并不是追求更加真实的带领受众去感受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而更多的是为了挽救电视剧和娱乐节目冲击下的收视率这条生命线,因此新闻故事化过程中,很多情况下,新闻和故事之间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发生的颠倒,而导致各种电视手段成为了节目的食材,而故事则沦为佐料。于是,便产生了这些类似于新闻故事,实则是fiction的电视产品——过度故事化则使新闻失去了原有的面貌,也随之消解了事实作为新闻的新闻价值。

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看待和处理新闻的素材和故事化的手段之间的关系呢?在这里我亦不能给出任何答案,仅仅通过《60分钟》和《新闻当事人》的节目分析,为新闻和故事之间内容和手段之间的关系处理提供一种借鉴。

有效处理新闻和故事的方式探究

新闻当事人》是湖南卫视打造的号称深度调查类新闻节目,节目内容主要涉及一周内两个或三个最具新闻价值的新闻人物或者新闻话题,其宗旨是:还原新闻背后的真实,关注大时代的个体命运。由于频道定位和节目定位的不同,该节目试图要将人物新闻处理得比传统意义上的硬性新闻要生动轻松,比人物专题要短小精悍,以符合年轻人和中产阶级的兴趣,这也是这个节目做得最成功的地方。

简单来看,该节目从两个方面可以直接对当前的走形的故事化新闻以借鉴。

首先,从选题上来说,《新闻当事人》便提供一种讲故事的新空间。从该节目的选题来看,知音上市、虐童、屌丝、南方科技大学以及影视时尚等热门人物和话题,其已经基本从社会新闻的框架中摆脱出来,即使没有家长里短的纠葛和骇人听闻的故事,同样能够吸引到受众的目光。

其次,即便是在一些逃不开的社会新闻话题上,比如“虐童”和“裸模”等话题上,《新闻当事人》也在试图摆脱“知音体”似的表达方式,而用一种更加理性和冷静的方式来展现问题的前因后果,探讨事件所体现的社会意义和影响。其做法其实很简单,不过抛弃了过多的哭诉、争吵等悲情和混乱的镜头。新闻人物丰富多彩,新闻事件纷繁复杂,新闻故事要有精彩表达,往往不能面面俱到,把来龙去脉一一展现,最好的方法是选取人物事件中有特色有趣味的一点一面,以新闻特写的方式来放大细节、展示过程。但是,放大的点和面必须是进行“合理的”选择后的结果,也不意味着过分渲染和过度呈现。因此在可谓在社会新闻的乌烟瘴气中吹出一股清新之风。

相比于《新闻当事人》,老牌节目《60分钟》在故事和镜头处理上自然显得更加老道。在拍摄手法上,《60分钟》最大的特点在于以纪实化的拍摄方法呈现故事的原貌,用新闻事件中人物自己的话来报道新闻,而记者的提问只是起穿插作用,正是这些朴素的方言土语、电视画面和现场的环境音响,使得每一条新闻都具有强烈的纪实风格,使得每一条新闻更具有真实感和电视质感。因此每期《60分钟》都不惜派记者前往事发地点,采访事件发生中的新闻人物。《60分钟》的主持人为了报道主题经常亲自前往刚果、日本、中国等国家以及美国的各个角落,带领观众亲自进入新闻故事的发生地点。而即使是一问一答的采访形式,也必须是在新闻现场、在采访对象生活的地点,让他带着原生态的情绪说出自己的故事。这种镜头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受自然比主持人在演播室里的着力描述更富感染力。电视前期拍摄需要获得大量的生动素材,以构成故事的血肉之躯,而不仅仅是现在社会新闻中所普遍运用的有限镜头的排列组合式的拼接。

在《60分钟》的制作群体看来,当采访对象开始说话时,倾听是最好的姿态,适当的反应是必要的,《60分钟》非常注意记者的参与,在故事中记者担负着重要的引导者叙述者的作用,这也是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关注到的问题。不过,记者或者主持人在故事发展过程中的过分预设或者干预违则背了新闻真实性的原则,这也历来是民生新闻或社会新闻受人诟病的重要方面,而毕竟记者并不是新闻当事人,对事件参与也仅仅应该是为了完成记者的使命——叙述和引导,而不该成为类似于《生活帮》的帮办一样,担任起来政府部门的职能。

用故事讲述电视新闻,摆脱了以往的严肃说教模式,以故事的表现手法与受众形成情感上的互动,实际上是使新闻更加贴近生活,有利于体现新闻的真实性和生动性,并体现出独特的审美功能,培养受众对媒体的忠诚度。但是关键问题是,不能为了追求故事化而喧宾夺主,忽略了新闻作为主体应有真实性,以及应有的社会价值等因素,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制作好看的肤浅层面上。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上一篇:记个名片就能卖到78元?《名片全能王》 下一篇:开学了!那些你该装的Win8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