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时间:2022-07-16 01:23:53

探究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

【摘 要】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人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实验室的分散型管理模式和集中型管理模式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集中型管理模式基础上的开放管理模式,并提出了大众化教育下的高校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高校 实验室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5―438―01

近些年来,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越来越受到企事业等用人单位的重视,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各高校对实践教学加强了改革力度,不断的投入人力和资金,进行实验室规划和建设。实验室建制模式对于实验室提高管理水平,促进教学改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如何加强实验室建设,充分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是高校实验室人员必须仔细考虑的问题。

1.高校实验室的建制模式

高校实验室的建制模式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课程为定义对象的分散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课程所提出的实验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以课程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是高等学校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一种是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集中型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大类学科提出的实验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是高校近年来改革传统模式而提出的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其优点是:实验室功能集中,可覆盖整个学科,实验室规模比较大,综合效益比较好。

2.分散型管理模式

分散型管理模式的特点是一个实验室一般仅为一门课程服务,依附于课程,归教研室管理。分散型管理模式在很多高校中普遍存在,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这种模式曾经对配合理论教学和理论联系实际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实验教学的深入,这种管理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其弊端愈来愈明显,具体表现为:

2.1各实验室管理方式不同,使得学校实验室管理分散

实验室附属于各专业课,各个实验室的管理方式不同,各自为政,使得学校实验室管理分散。且实验仪器归属于各实验室,同类仪器不能共享,导致学校实验设备需重复购置。造成已有设备利用率低下,而不同实验室仍重复购置同种设备的严重的资源浪费现象。

2.2实验室建制规模小,功能单一

实验室从属于各系教研室,基本上按课程设置实验室,同时实验教学也附属于理论教学,导致长期以来实验课的目的只是对理论课进行验证,这样对实验课的要求很低,只是简单的重复。而且,实验教师均由理论课教师兼任,没有较多时间来专心研究实验内容,所定的实验课题内容单一,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实验技术队伍参差不齐

长期以来,高校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教学中处于从属地位,一个系室十几名甚至几十名教师中,只有一至二名实验员,容易被领导忽视。因此,绝大多数实验技术人员未经过专业的技术训练,也基本得不到各类培训机会,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学历层次低、业务不精、专业技能单一。加之在奖金、晋级等诸多方面对其重视不够,很难调动其工作积极性,难以形成稳定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

2.4利于实验室的对外开放,难以形成科研的整体优势

在分散型管理模式下,各实验室与外界的交流较少,其作用仅为配合理论课的教学,导致学校内部各实验室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缺乏交流与协作,横向联系薄弱,设备信息、科学技术不能及时交流,设备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难以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结合体制。

3.集中型管理模式

集中型管理模式是高校目前比较流行的实验室建制模式,即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大类学科提出的实验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验要求的实验技术条件而建立的。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验室建制模式是高校近年来改革传统模式而提出的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其主要特征为:实验室相对独立于各院系,统一协调各学科教学实验的建设和管理。集中型管理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3.1充分调动了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高校实验室采用集中型管理模式,使实验室工作归口管理,实验人员进行合理配备,实验教学实行统一安排、相互协调。这样实验教学便从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中解脱出来,实验人员不再是传统的教辅人员,每人必须一专多能,对学科相关知识都有所了解,能够指导三门以上的实验课,充分发挥个人专长,调节工作强度,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3.2优化配置,整合资源,提高实验室综合效益

实验室实行集中型管理模式,有利于解决实验室重复投资问题,充分挖掘现有设备潜力,资源共享,保证重点建设,提高投资效益。同时实验室要加强制度建设,对一般实验仪器设备制定借用制度,做到谁借谁负责,按期归还,追踪管理。通过这些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促进实验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3.3实验室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实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实验室通过整合资源,理顺管理体制,使实验室的硬件设施进一步完善,实验设备得到充分利用。教工和学生在利用实验室时不用重复办理手续,在一个实验室中可以完成学科交叉的实验,节省了实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实验室不仅承担教学实验务,同时还承担并参与学科建设、科研及对外服务工作。

4.关于实验室体制改革的若干思考

实验室体制改革是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问题,建立中心实验室,实现实验室集中管理,只是体制改革的一个方向,在执行时不能片面理解,一概而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体会到实行实验室集中管理,不是实验室简单的合并,而是一种新思维、新体系的体现。任何事物开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中心实验室从建立到成熟,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4.1要开放实验室

要充分发挥中心实验室的综合功能,利用实验室技术和设备优势,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在预约的前提下,自由进入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2要扩大交流和加强协作

扩大交流、加强协作是高校实验室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交流与协作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中心实验室设备和人才的优势,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4.3要加强实验室与教研室的联系及合作

实验室脱离教研室而接受更高层次的管理之后,仍应加强合作,并与教研室及任课教师加强联系,使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更好地交叉、互补、整合,避免因体制上的差异和管理上的独立使教研室与实验室之间、教师与实验技术人员之间产生各行其是的局面。

4.4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中心实验室的自

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建立不等于传统意识的自我消失,与理论教学相比,实验教学还要接受多层次的制约。所以,要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加强中心实验室的自,赋予中心实验室主任应有的权利,真正做到实验人员统一管理、资产统一安排、设备物资统一调配。同时,对实验技术人员要有长期规划和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5.结语

实现实验室集中管理是顺应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建立实验教学中心,实行实验室集中管理,不是实验室简单的合并,而是转变观念的体现。高校实验室集中型管理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实验室工作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秀英,张秋霞.论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发展趋势[J].科技资讯,2007,(14).

上一篇:IT项目量化管理浅析 下一篇:深化医学图书馆服务水平 提升读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