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HIV感染31例的护理

时间:2022-06-11 09:04:29

妊娠合并HIV感染31例的护理

关键词 妊娠合并HIV 感染 分娩期 护理

近年来,由于吸毒、、等现象的增多,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也迅速传播,育龄妇女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的数目正在增加,妊娠合并HIV的孕妇也随之增加。我们对31例妊娠合并HIV感染分娩护理进行总结,报导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5~2009年查出HIV感染者31例,其中早期妊娠2例,中期妊娠2例,晚期妊娠27例。年龄21~31岁,均无固定职业并且文化程度都较低。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好,生命体征正常,四肢皮肤无异常,肝肾功能正常,免疫功能正常。经产妇2例,初产妇29例,均无定期产检。2例早期妊娠进行人工流产,2例中期妊娠进行利凡诺尔引产处理,8例剖宫产,19例自然分娩。

方法:①心理护理:由于妊娠合并HIV感染者大多对HIV感染缺乏正确认识,一旦确诊,就从即将为人母的喜悦中跌落到悲观绝望的境地,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医护人员不应该持恐惧或偏见态度歧视之妊娠合并HIV感染者大多,而应主动与之沟通,同情关心陪伴之,与之建立互信,在生活上多关心,应该主动与妊娠合并HIV感染者沟通,在病情上多解释,为其讲解HIV的传播途径和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告知社会对她们的关心以及药物阻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耐心倾听其诉说,讲解分娩知识,解除思想顾虑,消除不良情绪,增加分娩信心,并对其隐私保密,进行有关本病的健康教育。②基础护理:安置于单人隔离病房,备专用体温表,血压计和其他医疗器具,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家属入院陪伴,鼓励饮水进食,必要时静脉输液补充营养和水分。临产时,安排在隔离产房分娩,专人护理助产,产后送回隔离病房,及时清理污物,更换清洁衣物被服。③专科护理:加强产程观察,因孕妇过度紧张恐惧可致子宫不协调收缩和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根据情况,可在医师指导下,应用宫缩剂,调整宫缩。认真观察胎心变化,预防胎儿宫内窘迫发生。进行必要检查时,给予解释检查目的,并把检查结果告知,予以信心。宫口开全后,帮助采取适当,指导正确用力,随时做好助产准备,尽量缩短产程,结束分娩。④新生儿护理:新生儿进行阿氏评分,常规体检,按常规护理,为预防母婴感染,不宜哺乳。24小时内注射乙肝疫苗,不能注射卡介苗,给予药物阻断。具体方法: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口服奈韦拉平(NVP)0.2mg/kg,,然后口服齐多夫定(AZT)4mg/kg,2次/日,连服1周。母亲孕期未服药阻断者,则新生儿服AZT需4周。

结 果

经过综合护理和合理治疗,31例HIV感染孕妇顺利分娩,收到良好效果。剖宫产新生儿8例,阿氏评分9-10-10,阴道分娩者19例,阿氏评分都在正常范围。2例早期妊娠和2例中期妊娠终止者均无并发症,如期出院。自产者19例,由于术前和产前进行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解除了思想顾虑,手术和产程顺利,术后产后宫缩好,切口无感染,无并发症,母婴健康出院。

讨 论

目前,无HIV感染的免疫预防,无根除体内病毒的有效药物,病死率高[1]。随着HIV感染不断上升的趋势,妊娠合并HIV感染者也会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每一位从事产科工作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还要具备不断更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业务技术,以胜任这项艰巨而有意义的工作。在护理HIV感染孕妇的过程中,要做好自身防护。接生时,助产人员要戴面罩,保护眼睛,隔离服内应穿防水服,戴双层手套,避免羊水、血液和分泌物污染,缝合伤口时避免针刺伤,污染的一切废弃物均放入有明显标志的防水密封污物袋内销毁处理,一切器械和用品使用后按先消毒后清洗再消毒的原则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 戴志澄.艾滋病的流行状况及预防控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7):558-559.

上一篇:2型糖尿病的健康教育 下一篇: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