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心房调搏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时间:2022-04-19 02:24:31

食管心房调搏失败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食管心房调搏已在各级医院广泛应用,但由于诸多原因,导致检查不能顺利进行而失败,2007~2010年收治食管心房调搏患者40例,现将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将相关护理对策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

40例患者中,女30例,男10例,年龄12~65岁,全部病例未发现器质性心脏病,其中因精神紧张接受插管后又自行拔管28例,剧烈咳嗽及呕吐2例,电刺激时心跳、疼痛难忍10例。

失败原因:①患者方面:40例患者中,有28人因精神紧张及电刺激有恐惧,经解释病人勉强接受,又因咳嗽、恶心、呕吐等不能忍受而自行拔管。②操作方面:取卧位不当,动作粗鲁。③电刺激方面:临床上大多数病人都能接受插管后可顺利完成心房调搏检查,但有少数患者对电刺激反应强烈,本组有10例电刺激时心跳,疼痛难忍而中断,其原因除患者对疼痛敏感度增高外,与起搏电压偏高,导管位置不好有关。

护 理

了解病情,掌握病人基本情况:如血压、心电图、用药情况,假如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须停药3天再进行检查,嘱病员在检查前避免饱餐,以防恶心呕吐。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食管心房调搏的重点,向病人作好卫生宣教,耐心向病人解释作此项检查的必要性、安全性,介绍成功病例,以言行仪表,动作,语言来鼓励病人自觉接受检查。可根据病人的职业,年龄,文化程度等不同情况,给予心理安慰,使电极顺利插入食管,完成调搏全过程。由于各人对疼痛的承受程度不一,而的不适和心理负担,又是疼痛的诱发因素,尤其是紧张和焦虑,可明病增加疼痛。因此要做到动作熟练,态度和蔼,耐心帮助高人尽量采用自我调节的方法,分散注意力,保持心态平衡,让他们的心理控制在最佳心理状态。为此心理护理要贯穿始终,并因人而异,老年人动作迟缓,检查中防意外事情发生,要充分做好急救药品及器材的准备,操作别注意动作轻,并安慰等候在外的家属,对年青人宜开导解疑,讲明检查经过,因情绪不好,插管不合作,要耐心开导,宣传有关医学知识,使情绪稳定,接受检。

检查导管是否完整,光滑、扭曲。

检查病人鼻腔及咽部:应选通畅鼻腔,对咽部敏感者可喷卡因,以减轻恶心、呕吐症状。

病人在插管时病情允许多取坐位,尽量少取卧位,因卧位时,咽部通道较窄,导管不易插入,用液体石蜡导管,嘱咐病人做吞咽动作,迅速将导管插入35~40cm,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快,对于咽反射敏感者给予温开水或者糖水,在送导管同时,指导患者将口中液体大口咽下,以使导管顺利通过。有研究证明,食用香蕉吞服协助导管进入,也有很好效果[1]。插管时病员出现咳嗽,说明误入气管,应立即,休息片刻再插入。

调整导管位置:以食管导心电图P波振幅最大,P波应以正、负双向,以正向波为主。QRS呈QR型,T波倒置为最理想的定位标准[2],此值正在左心房中部,易产生心房起拨且安全,过深者易产生心室起拨引起意外,如带动不稳可让病人稍坐片刻,并饮水,使电极处于食道正中。

一般起搏电压在25V左右,电压越低,对病人刺激小,当起搏电压>25V时,除调整导管位置外,让病员吞少量水,使导管接触良好,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静脉推安定5~10mg,让病员安静休息,以降低疼痛敏感。

讨 论

食管心房调搏需要医患双方配合,特别要加强心理护理,做好食管调搏的护理配合能顺利完成食管电极插入,判断最佳起搏位置,降低起搏电压,把患者的痛苦程度降到最小,才能提高检查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巴音巴特,吴玛,徐冲.借食用香蕉、水助放食道调搏电极65例体会.地方病通报,2006,21(5):97.

2 刘绍辉.张学军.心血管内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176.

上一篇:经鼻内镜鼻部手术患者的护理 下一篇:微创开胸手术围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