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实行门诊统筹对大学生的影响

时间:2022-05-31 05:14:13

探究实行门诊统筹对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门诊统筹作为一项新的试点政策,已在各地区得到不同回应。本文以苏州S大学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阅读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重点调查大学生对门诊统筹实行的反馈情况,总结分析门诊统筹对大学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可行建议。

【关键词】 门诊统筹 大学生 影响

一、引言

“看病难,报销难”,医患关系紧张,这些日趋严重的医疗问题都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医疗需求。苏州S大学2009年加入苏州市大学生医疗保险,2011年被纳入苏州市居民医疗保险,在此同时开始享受门诊统筹的医疗政策。这项政策主要实行“个人账户+社会统筹”的模式,采用互助共济的方式,对大学生因一般性疾病在门诊就医中发生的医疗费用按报销50%的方式进行补偿。

苏州S大学拥有各类在校生五万余人。目前为止,80%左右的大学生已经参加了大学生医疗保险,配发了医疗保险IC卡,方便学生到定点医院、校医院看病治疗。但在此同时也面临着宣传不到位,报销总额较低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门诊统筹的实行情况进行调查,对其的实行及其发展做出一定介绍及预期,重点调查门诊统筹对大学生的影响,从学生自身感受以及医院的具体情况进行深度分析。

二、门诊统筹对大学生的影响

1、大学生门诊统筹界定

大学生门诊统筹是针对参保大学生门诊特定病种和意外伤害门诊以外的普通门诊(例如:发烧、感冒、湿疹),立足高校所属医疗机构治疗,利用统筹基金解决其医疗费用的一种门诊医疗保障办法。大学生参加居民医疗保险按每人每年100元缴纳医疗保险费,每年在1000元以内享受居民医疗保险基金50%的门诊医疗结付。

2、大学生就医现状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500份问卷,实际回收492份,有效问卷480份,有效问卷率为96%。在所有有效问卷中,男性共计220名,占总体45.8%,女性共计260名,占总体54.2%。2008级的学生占总体为5%,2009级的学生占总体为28%,2010级的学生占总体为33%,2011级的学生占总体为32%,其他年级(五年制)的学生占总体为2%。

面对“看病难,看病贵”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医不免也存在这样的问题。71.87%的同学认为大学生面临“看病难,报销难”问题,较为乐观的是四分之三的学生都是可以接受“看病难,报销难”的现状。“看病难”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医院难进,专家门诊难看,并且校医院水平、设施有限,这些局限性又导致学生必须去大医院就诊。“报销难”问题主要体现在异地就诊的情况,异地就诊不能直接划卡扣钱,必须亲自去苏大医保办审核结付,同时需带好各项明细清单,而明细清单往往会不合规范或遗失,报销就会变得繁琐。

虽然大学生就医现状存在以上问题,但总体令人满意。大学生医保结付金额随着医疗费用的增长也相应进行调整适中,另外大学生就医便利,门诊统筹政策与社区医院是紧密相连的,40%左右的学生会去校医院就诊,基层资源得到了利用。但同时也有49%学生会选择视情况而定,这说明学生对校医院的信赖程度低,除了校医院水平不足,设备欠缺等客观因素,医生态度、就医环境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目前,大学生就医问题是存在的,问题普遍却不是非常严重。减少医疗费用和充分利用基层资源是制定门诊统筹政策的主要目的。门诊统筹政策实施效果不显著,这说明政策需要完善、执行力度需要加强、宣传工作需要加大以及各部门的合作需要调整。

3、影响

通过对苏州S大学的实证分析,大学生对门诊统筹这一政策基本满意,约92%的学生赞成此项政策,近76%的学生认为值得它推广。试点地区的经验表明,立足高校所属医疗机构依托统筹基金解决其医疗费用的门诊医疗保障方法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如就医便利、医疗费用减少、报销过程简化、基层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生与学校之间纠纷减少等,其中有效降低了医疗费用是最直接的影响。

(1)报销比例适中,医疗费用减少

在这次问卷调查中,44%左右的同学对现在的报销比例感到满意。

苏大学生参加医保时需缴纳100元,财政补贴310元,之后在定点医院门诊看病时,一些特定的诊疗项目(如验血、X光等)和药物消费能够报销50%,一年内门诊医疗费上限为1000元。除此以外,S大学另外给予在校医院看病20%的补偿。适中的报销比例和较高的救助额度,有效地降低了S大学学生的普通医疗就诊费用。

(2)报销过程简化,报销方式增加

参加医疗保险的S大学大学生在指定医院就诊的时候,只要刷一下配发的IC卡就可以直接享受50%的优惠。除了在苏州看病可以报销外,学生在个人身份证所在地就诊所花的医疗费用也可以学校医保办进行报销,但需要带上身份证和医疗发票。在第三地就诊时,只要准备必要的材料(比如转诊证明等)也能到医保办进行相关的报销。也就是说,大学生医疗报销总体上分为三类。分为苏州本地就诊,身份证所在地就诊和第三地就诊。较以前的报销方式来讲,更为人性化、操作化,简化了报销流程,方便了大学生更好地享受医疗资源。

(3)利用基层资源,就医更加便利

在随机调查收取的480份有效问卷中,55.7%的大学生表示门诊统筹政策实施给他们的就医带来了便利。而26.6%的大学生会在初次就诊时选择校医院。由此看来,在此项政策实施仅一年之后,大学生已经逐渐意识到门诊统筹政策给就医带来的便利,以及对于充分利用基层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

门诊统筹政策主要依托校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方便了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就近就医,降低了医疗时间和成本,减轻了病情耽误的风险。广大大学生和社区居民在门诊统筹政策中获得了实惠,更加理性的根据实际病情合理选择医院,小病选择经济实惠的校医院就诊,而大病再选择大型医院。

(4)医疗纠纷减少,和谐医患关系

首先,门诊统筹既能帮助学生减少医疗费用,又等同于学校承担了一定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学校摆脱两难的境地,无形中也减少了学生与学院之间的利益摩擦。其次,门诊统筹的定点医院也包含苏大附属医院等300多家医疗机构,各级定点医院有各自不同的优势,就医的自主选择空间较大,所以门诊统筹正如剂般有效调和了学生与医院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缓解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根据病情选择校医院之外的其他定点医院就诊,这样也避免了与学校产生纠纷。最后,一方面,校医院严格控制病人的用药量,不随意乱开重复药品,防止病人产生过多的医疗费用;另一方面,校医院药品价格较低,适应了学生的消费要求,也减少了学生与学校的分歧。

当然,此项政策在实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首先是自主选择权受限。门诊统筹的定点医院毕竟不能囊括所有的医疗机构,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大学生对医院选择的自由度。另外,大学生自主选择权的受限还体现在质量与费用的权衡上。较好的医院拥有多样医疗资源和高诊疗水平的优势,但其医疗费用也相对较高,而一些中低档医院虽然诊疗费用较低,但是疗效却不一定好。再加上现在门诊统筹制度的不完善,一些疗效好且价格不高的药品并不在报销范围之内。

其次是信息不够透明,个人信息难以查询。在访谈及问卷调查过程中,很多同学反映门诊统筹的信息透明度不够高。个人的IC卡里没有现金,只有门诊就医时,开具的发票底部会显示本次消费金额与本年累计消费金额,对此,他们更倾向于建立网上账户,通过输入用户名与密码,查询到本年度的消费金额、本年度剩余可报销金额以及每年的报销情况。

最后是不利于大学生融入苏州,增强归属感。从调查结果统计来看,有69.6%的同学认为这项政策并不利于大学生融入苏州,增强归属感。据调查,学院对待这项政策的态度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学院仅仅在学期初简单介绍过大学生医保的相关知识,但是讲解得并不到位,很多细节都没有落实。此外,有的学院存在强制学生参加医保的情况。第二种,学院根本就没有宣传过大学生医保,更不用说门诊统筹这项政策。门诊统筹这项政策是在将大学生医保纳入居民医保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增强外来大学生的归属感,然而学校这样粗放的实施方式势必会导致学生对这项政策的满意度降低,使一项本可以有利于大学生融入苏州的政策反而带给他们一种疏远感。

三、建议

1、学生提高个人意识,根据病情就医

大学生医保是与每个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事情,从个人做起,切实保障自身利益和维护个人权益。第一,应当提高自我保障意识与互助救济意识,自觉主动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形成自我保护和规避风险的理念。第二,提高大学生监督举报意识,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与意见建议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促使政策不断完善,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利益。第三,就近就医,根据病情合理选择医院,根据实际病情合理选择医院,小病尽量选择经济实惠的校医院就诊,而大病再选择大型医院。

2、学校加大宣传力度,在扬弃中发展

学校作为门诊统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主要参与者,作为学生与政府之间的桥梁,学校应努力做好政策的宣传和实施工作。第一,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让在校大学生切实了解到门诊统筹政策的内容与理念。第二,探索门诊统筹工作,借鉴其他高校经验,及时反馈校方对于门诊统筹政策的意见与看法,增强门诊统筹实施效果。

3、医院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化操作

医院作为政策实施的载体,对大学生门诊统筹是否能够顺利实施及实施效果有直接的影响。要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医保统筹工作,医院也需要提高其服务水平。

第一,医院应继续完善医生考察与监督制度,公开其服务信息,建立合适的考察标准。第二,收费过程透明化,执行统一的药品采购和药品与诊疗价格。第三,各级医院结合自身状况,指定详细执行方案。

4、政府扩大医保覆盖范围,加强监督管理

在目前的情况下,政府应进一步采取措施,完善门诊统筹政策。第一,政府应逐步扩大药品和诊疗范围。第二,政府需及时反馈医保基金运行状,拓宽投资渠道,促进门诊统筹基金保值增值。第三,政府需完善监察体系,委派相应人员不定期对门诊统筹工作进行检查与评估,定期检查定点医疗机构实施情况。第四,政策制定要基于国情,借鉴经验,勇于创新,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参考文献】

[1] 张玉新:两种门诊统筹模式之比较[J].中国医疗保险,2011(5).

上一篇:浅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对策 下一篇:发展新型私塾:解决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