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8 16:08:18

地方课程论文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题】比较教育

【关键词】国外/地方课程/开发……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以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近年来,课程模式和课程结构的多样化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趋势,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也应运而生。在三级课程管理模式中,地方课程的开发具有重要作用。因为,地方课程是沟通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好桥梁:一方面,地方课程既是国家课程目标在特定社区条件下的具体化,又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另一方面,地方课程是研制学校课程或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不能完全脱离地方课程资源和社区发展实际来体现学校特色,它需要将地方课程具体化。国外对地方课程的开发起步较早,积累了许多宝贵而成熟的经验。因此,探讨国外地方课程开发,或许会对我国的地方课程开发乃至三级课程的管理都有所裨益。

一、课程管理多极化

从课程的管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在多级管理模式中充分发挥各级的管理权,各级管理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一般说来,课程管理体制主要有两大类型:中央集权课程管理体制和地方分权课程管理体制。在前一体制条件下,国家课程在宏观课程结构中占绝对主导地位。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没有相应的地位。而在后一管理体制下,国家课程门类较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居于主导地位,其中,地方课程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依据。美国是典型的地方分权制国家,它是地方课程开发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16世纪,从欧洲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陆的那天起,美国就有了移民自办教育的传统,各个宗主国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思想就在这块新大陆上扎了根。它决定了美国学校课程从一开始就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即课程管理和实施两方面的高度分散和多样性。随后1789年颁布的宪法“保留条款”,承认和维护了各州各地区自主办学的传统。可以说,美国学校课程多元化的特点与这一保留条款有关,而地方课程也可以被视为这一条款的“产物”。根据保留条款,美国各州拥有州内教育全权,但各州的规定都比较笼统并有弹性,给下属地区和学校以相当大的灵活余地。

像没有全国统一学制一样,目前在美国也不存在联邦政府规定的统一课程。各州各学区各学校一般根据自己认同的观点,确定课程标准,编制具体课程。其中,联邦政府只是通过调查,对有关课程问题起间接指导作用。具体地说,州政府行政机构依据州宪法和州教育法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大致要求,规定州内务学区学校的课程基准及毕业的起码要求。而地方教育委员会则可以在不违反州规定的课程基准下,确定区内各学校的课程标准及教学计划,再由地方教育委员会组织由课程管理人员、指导主任、校长、教师及家长代表组成的“课程委员会”决定学校各科教学大纲及其细目内容。各校根据地方教委规定的课程标准及“课程委员会”明示的课程标准,分别编制具体课程。一般说来,州的规定是最低要求,市、学区和学校要以它为依据,不能降低,但可以提高。所以不但州与州不同,而且市与市不同,学校与学校不同。

前苏联是典型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并没有沿袭过去的教育模式,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对旧教育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其中,课程改革尤为突出。1992年7月,叶利钦总统签署了《俄罗斯联邦教育法》,该法令规定,地方教育行政当局和学校在设置课程时,既要有统一的符合世界潮流的标准,又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1993年,俄罗斯制定了基础教学计划,给地方和学校以较大的课程决策权;推出了《普通教育学校基础教学计划》,规定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占总课时量的25%-30%,其中照顾地区、民族文化特点、儿童兴趣等的地方和学校课程部分,在高中阶段更是达到了47%之多。同时,在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方案中,在小学课程方面,新的课程方案的最大变革之一在于增强了课程设置的灵活性,给地方以较大的自。

参照国外的情况,再看看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我们不难发现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程实行大一统的管理,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进度到教学评价考核都强调了全国的整齐划一,课程管理权基本集中在国家,而地方几乎没权。近年来,在世界课程改革潮流的推动下,我国也进行了一系列课改,逐渐加强了课程的地方管理权。1992年我国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该计划自建国以来第一次规定了地方管理课程的时间,其占总课时的7%-9%。2000年我国教育部又在当年颁发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中把地方和学校管理课程的时间提高到17%,但与俄罗斯的47%相比,这之间的差距可想而知。在这里,我们并不是要刻意追求国外的某一比例,因为由于历史、现实各个方面的原因,每个国家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是不一样的,可这一比例的对比也足以说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还是不够的,这一点是我们无法否认而且必须承认的。所以,我国地方课程的开发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然后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的经验,充分发挥地方的自。至于我国地方课程开发的空间究竟有多大,这是我们在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和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课程设置地方化

从课程设置来看,国外地方课程巧妙地渗透于国家课程中,课程的地方性加强。

在中央集权型国家中,国家课程占主导地位,这有利于统一要求、统一内容,可以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但不利于联系地方和学生的实际,不能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易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局面。俄罗斯是典型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前苏联在教学内容方面实行“三统一”:统一课程计划、学大纲、科书。这种整齐划一的课程管理,虽有利于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小学与中学、中学与大学的衔接;但由于前苏联不同民族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办学条件相差甚远,执行统一的课程方案困难重重。俄罗斯联邦政府于1993年解决了这一问题。1993年,俄罗斯联邦公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方案,该方案只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性的课程方案,它只体现国家最基本的教育标准,因而它不但允许而且要求各地和各校发挥在课程设置方面的自。该方案中,课程由不变部分和可变部分两部分组成,而占课时总数75%的俄语、语言和文学、艺术、社会、数学、体育、工艺学等全国统一的必修课程,其教学内容并非全部是全国统一的:其中的“语言和文学”,内容主要包括本族语、民族文学、文学、外语等,具有很强的地方性。因此,联邦基础性课程的不变部分,所占比重实际上在70%以内,而地方性必修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选修课、针对学生个别差异开设的个别课或小组课等组成的可变部分,其比重实际上在30%以上。而在前苏联,课程的可变部分只占总量的10%左右,有时甚至更少。

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指南》指出,学校教育局可以开发两种地方课程:必修学分课程和选修学分课程。必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英语、数学或科学这三种课程中各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以满足该学科必修学分的要求,这些课程的学分不能用其它课程的学分来代替。但是,这必修学分课程也由不变和可变两部分组成。例如,某校除开设规定的数学必修学分课程外,还开发一门地方学分课程《实用数学》,它是一门必修学分课程,但具有一定的可变性。这就属于地方课程的可变部分。而选修学分课程由学校教育局可以在任何学科领域开发地方全学分或部分学分的选修学分课程。无庸置疑,选修课给地方课程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空间,而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更是巧妙地使课程的地方性又一次得到了加强。

国外地方课程的巧妙设置不能不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有某些方面的触动。可以说,我国地方课程的设置曾很长时期走入误区,而这一误区至今仍未能完全消除。我们也曾为了开发地方课程而设置了一些我们无法不能称之为地方课程的乡土教材,可那几乎就是地方课程的全部,而在必修课程当中,全国从上到下,不论城乡,不分东西,全国定的是一个课程标准,人人修的是一样的内容,几乎没有留给地方和学校设置课程的空间。就以我国高中数学课程为例,它的设置存在着极大的不合理性。通过与国外高中数学课程的比较,我国高中数学课程的难度大大高于英美等国,而这一高难度的数学课程又是每一个高中生的必修课程,并且全国就一个课程标准,不管是发达的沿海地区,还是老少边穷地区,学生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套教材,要达到的都是同一个标准。这高难度的同一性使不少学生对学习数学真有“赶着鸭子上架”之感,厌恨学习数学。对于这一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固然应该作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可是把必修课程完全定位于不变,这就走进了一个严重的误区。走出这样一个误区,我们完全可以借鉴加拿大的地方课程开发经验:国家规定一个最低的课程标准(必修课程中的不变部分),然后,各地在此基准上,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标准,供不同的学生选择,这就是必修课程的可变部分。这样,课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就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因此,设计具有可变性的必修课是我国课程改革中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三、课程实施个性化

从课程的实施来看,国外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得到加强。

地方课程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自我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适应地方或社区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不应是接受式的,而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日本的地方课程开发对这一点尤为重视。日本在1998年公布的新中小学课程方案中,增设了一门新课程——综合学习。所谓“综合学习”,不是一门课程的名称,也没有既定的课程内容,它只是让各地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一门让学生进行“综台学习”的课程。根据新的课程方案,学校在设置这门课程时,要发挥自己的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等,主动选择学习内容。所选课程内容的名称,由学校自己确定。具体内容,可以是自然、社会方面的体验学习,也可以是观察、实验、调查、情报收集等,还可以是自愿者性质的活动。这一新课程的开设是为了扭转日本现行小学教育中过分偏重于文化科学知识的倾向,是为了使学校能够从本校的实际出发,培养能自主、会创造的人。具体说,开设这一新课程,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为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处地域的实际情况开创特色教育提供时间保证;其二,为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发现,学会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创造性地开展探究活动提供时间保证;其三,使学生能够主动灵活地适应急剧变化的国际化、信息化的社会,学到一般教科书里学不到的东西。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这一课程方案中得到了真正地体现和落实,而这一探究性和实践性的落实使学生的个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并提高了自我创造能力。不仅日本如此,目前俄联邦也正通过教学计划的多种方案给学校带来更多的教学自主性,并开发个性课程,增加高中阶段自我选择课程的比例,以求达到教育个性化的目的。

我国地方课程的探究性和实践性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我国地方课程大部分仍以学科的形式来设计课程内容体系,而在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仍以接受式为主。很难想象,这种缺乏探究和实践性的地方课程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因而,在地方课程实施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方式应是探究式的、实践式的。学生在学习关于地方和社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研究社区现实问题,探究每个社会成员适应社区发展需要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同时,通过参与社区生活、社区服务等各项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课程标准多样化

从课程标准来看,国外地方课程标准繁多,全国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这是国外地方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严重不足。

这一现象在实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更是突出。由于地方分权,各地政府除外交、军事权归属联邦政府外,其他方面的权限都独揽在手。因而,各州政府和学校对教育都拥有较大的自,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目标和要求,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课程体系。在过去,澳大利亚实行地方分权制,中小学课程设置各州不尽相同,课程标准五花八门,各级教育顾此失彼,课程庞杂缺乏中心,规格难以统一,课程内容缺乏统一性和没有明确的、一致的评价标准,于是引发出了严重的教育质量问题,极大地削弱了许多学校基础学科的教学,致使不少学生学习水平下降,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整体质量和全体国民素质的提高,虽说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很多,但课程设置不当难辞其咎。由于地方分权,美国长期以来也不设国家统一课程,没有制定国家统一标准,而且同一地区的学校课程也极有弹性,这导致了美国中小学学生读、写、算等基本技能的下降以及基础知识的贫乏。根据美国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调查的结果表明,美国学生的学业成绩,在19种国际学业成绩的测验中,与其它工业化国家学生相比,有七次排名倒数第一。17岁的美国人中约有13%为半文盲,少数民族青年中的半文盲则高达40%。美国中学生在大多数标准化测验中的平均成绩,低于26年前苏联发射人造卫星时的水平。地方多样性的课程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教育质量固然受挫。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2篇

国际结算是国际贸易进出口业务流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涉及金融、法律、保险、英语、国际贸易、会计等多个领域。国际结算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既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延伸,也是外贸函电、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基础,国际结算课程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涉外性、操作性、实用性、时效性(与国际惯例紧密相连)、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学校应该从社会情况的分析中获取课程概念;通过对社会的详细研究才能决定什么知识有意义,什么知识最具持续力。”。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特点,以专业能力素质培养为核心;在课程设置上坚持“有用、够用、适用”的原则,精选课程和教学内容。为了解国际结算的实际应用情况,2013年11-12月,“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问卷分基础信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意见与建议五部分,涉及在生活或工作中用到过哪些方面的国际结算课程知识、遇到过什么票据、用到哪些结算方式、用到最多的结算方式是什么、《国际结算》课程是否有必要双语教学、课程实训应怎样安排、期末闭卷考试的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实训的计分方法、实训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等20个问题。调查对象涉及我校09届、10届、11届、12届、13届毕业生及刚学过《国际结算》的10级在校生。问卷采用QQ邮件方式发出,发出问卷150份,回收134份,有效问卷126份。深度访谈的对象为三个09届毕业生,内容为她们毕业后的实际工作情况,访谈方式为电话、QQ聊天、索取年终总结等。调查发现:1.学生毕业后刚开始拿到的外贸单大多是一些小单,遇到的是小客户(一个国家或许就那么几个大的分销商),发货很多是跟国内的快递合作,发小包的多;2.这些订单大多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国外客户很多是通过阿里巴巴国际站发询盘进行采购的);3.结算方式大多是在线西联汇款、Paypal、T/T、ebay、SecurePayment(原Escrow),信用证、保函等只适合金额很大的;4.在实训室不开放的情况下,纯电子模拟实训的效果不及纸质与电子混合模拟实训(因为电子实训不能课后重温实训过程)。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国际结算的教学内容应增加第三方支付的内容、增加汇付的教学课时,减少信用证和托收的教学课时。因为设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课程,我们认为除汇票、本票、支票之外的单据就不再在国际结算课程中专门讲述。国际结算课程的知识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原理,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和汇付、托收、信用证、第三方支付等结算方式的概念、国际规则惯例和应用方法,知晓银行保函、备用证、福费廷、国际保理等新型结算方式。国际结算课程的能力目标可以表述为:学生增强国际结算有关国际规则惯例的学习能力,掌握汇票、本票、支票等金融工具的运用能力和汇付、托收、信用证、第三方支付等结算方式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合理选择和组合结算方式、防范结算风险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国际结算课程实训体系的改革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但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普遍存在“重书本知识、轻实际操作”的现象,对类似于国际结算这样的实务性很强的课程的实践性重视不够。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偏重理论的讲授而相对忽视学生业务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对习惯于“死记硬背”,动手能力弱,应用能力差,考核时得分最低的往往是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这类的大题,求职时往往因动手能力差而影响竞争力。“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实训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增加了实训课时和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国际结算的实训分配10课时,最多只能安排5次实训。我们现在分配了21课时,可以排10次实训,实训占总课时(51课时)的比重大幅提高,从过去的约20%到现在的约40%。

(二)精心设计实训项目

过去我校实训项目往往是在购买的软件上进行,项目或脱离实际,或陈旧过时,或过于简单。为此,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自行设计项目,项目资料主要来源于实际工作:在解答实习学生和已毕业学生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过程中收集大量案例,经合理改造设计成国际结算实训项目,把实际工作中的例子经过改造变成我们的项目,所用的单据也多是实际使用的单据扫描而来,比如真实的中国农业银行西联汇款收汇单、发汇单、境外汇款申请书,招商银行的本票和本票申请书,中国工商银行的支票等。

(三)同步安排理论与实训

过去我校的实训课集中安排在学期期末,即理论讲授完成之后,这样项目实训与理论讲授相隔时间过长,不利于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为克服学期末集中上机实训所带来的信息遗忘,合理安排实训时间,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和应变能力,我们认为理论课与实训课应同步进行。为此,我们把实训课与理论课穿插安排,一般在讲授某种金融工具或结算方式后立即安排相应的实训。

(四)合理构建实训体系

实训体系要在体现实际工作需要的基础上,既应包含单个金融工具、单个重要结算方式的项目,又应包含综合性项目以体现不同情境下结算方式的选择与使用。为此,我们根据前述调查结果,增加了Paypal、西联汇款等项目;我们的实训体系包括汇票填制、本票与支票填制、T/T汇款、西联汇款、PAY-PAL开户、托收申请、开证申请、为信用证准备汇票和单据清单、审单、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等十个项目。其中前九个为单项实训,个人独立完成;最后一个项目为“结算方式比较与选择”,形式以寝室为单位进行演讲比赛,演讲时其他寝室学生当场提问,讲师点评,优胜者加分。

三、国际结算课程考试考核的改革

考试考核不仅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也是引导学生的指挥棒。传统的国际结算课程考核采取一次性期末考试的方式“,一张试卷定乾坤”,教师往往在临近考试时划出书中重点,让学生背诵;学生不管平时理解与否,只要考试前刻苦背读,一样可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引导学生重视实践的过程,造成学生平时不注意积累,只靠期末突击,使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更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水平。“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在考试考核方面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应用型人才的能力不仅在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力。而能力的形成在于过程,很难仅体现在一次考试上。基于“一考定成绩”的传统终结性评价模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应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过程评价,实施多元化的考评体系--平时成绩、模拟实训和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相结合,变一次性考试为“激励性”考试,有效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此,我们适当降低期末卷面考核的权重,加强平时的评价记录,引导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减少期末考试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70%降为40%;增加平时成绩的分量,占总评的比重从10%增为30%。平时分来源为考勤、作业、回答问题奖励等。

(二)加大实训考核的分量

过去,实训考核是包含平时成绩之中的,为加强实训,单独考核实训,实训占总评的比重为30%。在期末闭卷考试中,安排一30分的应用大题来自实训项目(经过改造)。

(三)构建以能力考核为导向的考核内容

能力考核,除了体现在前面提到的实训考核外,还体现在期末试卷上减少识记层次的考核分量,增加应用和综合层次的考核。比如体现审单能力的改错题,体现应用能力的应用题;即便是填空题,也往往是各种结算方式或工具的比较。我们的学生成绩考核表使用EXCEL2010编制,内含表达式(如VLOOKUP函数),可以自动计算结果,工作量主要为平时的评价记录。

四、结束语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应根据社会实际工作需要调整国际结算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其重点、建立合理的实训体系、改进考试考核方式和内容。“地方高校《国际结算》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对国际结算课程的改革探索,是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实务性强的课程教学的有效改革创新,可以为全国同类院校的同性质课程提供有益借鉴。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3篇

(一)旅游文化教学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涉及到众多学科,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设置基本上都起源于地理、历史、管理或者经济等专业。因此,旅游文化教学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专业的影响。如地理科学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课程,更多地注重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相关内容的讲授,对旅游文化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过程具有独到的见解;历史专业下设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课程偏向中华文化史、民俗文化和考古文化等,对旅游文化的自然演进规律和时空演变等问题关注较少;经济学专业下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产业的形成机理、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可能融入其中,在旅游文化现象的地域分布、传承意义等方面可能略显不足。因此,由于旅游文化教学受到各自渊源学科的影响,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材选择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对旅游文化认知偏差,社会适应能力减弱,就业空间减少,直接影响了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二)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历史、建筑、宗教、艺术等。但由于内容过于庞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限制下只能简单地介绍各地山水人情、历史古迹和民俗风情,很少深入分析某种旅游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空间演变规律等。一些泛泛而谈的旅游文化知识,学生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其他课程中都已经学过,严重影响了旅游文化学的教学质量,也重挫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些现象的产生归根到底还是旅游文化教学理念不明确,课程定位出现偏差,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明确旅游文化课程设置与地方性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培养的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主要是针对地方旅游市场需求,需要对地方旅游文化资源有深入的了解,注重培养学生的旅游文化服务实践能力,可将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在理论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特别注重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实践能力。

(三)旅游文化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

目前有关旅游文化学的教材众多,可选择性较大,但都存在一个显著性的问题,即旅游文化学教材无法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如旅游文化学中关于建筑、宗教和民俗的内容,仅仅是介绍了我国典型的区域文化特征,很难全面覆盖各地地域文化特色,当地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没有充分利用,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南岳衡山是我国五岳之一,部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湖南省旅游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旅游文化资源种类较多,特色分明,有悠久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庙会文化、寿文化和书院文化。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对本土文化缺乏深入了解和足够的重视,旅游文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地域性文化资源融入太少,课堂教学与学生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与衡阳市旅游发展不相适应,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二、地方旅游文化资源融入旅游文化学的意义

(一)拓展旅游文化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文化审美修养

旅游文化教学过程中融入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可促使教师深刻领悟本土旅游文化,拓展教师知识层面的深度和广度。将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转化为教学内容,对于地方性高校而言,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大大促进了学生对本土旅游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会自觉对本土旅游文化进行深度挖掘。比如在讲授佛教文化时,除了一般介绍性讲解以外,可以重点分析南岳本土佛教文化。南岳佛教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可以讲解的内容很多,如南岳是禅宗的发源地,可以分为五个支系,可以从文化传播的视角分析南岳佛教文化流传的空间路径,也可以分析南岳寺庙的景观特点和空间分布状况等。通过对寺庙文化的学习研究,学生还可从寺庙的古朴美、色彩形态美、情操美、风格美等美学活教材中领域其美学思想,提高文化审美修养。

(二)融入旅游文化教学内容的地域性,实现教学的隐形教育目标

中国旅游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区域特征明显,旅游文化只有根植于地方,才能彰显特色。因此,旅游文化教学应表现出高度的地域性。比如,人们常用“寿比南山”祝福老人高寿,这里的南山指的就是衡山,自古以来南岳就有主寿之山、中华寿岳的美誉。寿文化是南岳衡山旅游文化中极具地方性的文化,完全可以引入课程教学。南岳旅游文化的课程教学可以通过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修订,强化其核心地位。地方文化的显性教育是了解和认知地方旅游文化的特点和旅游价值,但旅游文化课程的隐性教育也不容忽视,通过地方文化的深层次理解,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情操。

(三)利用旅游文化教学的社会实践性,对接旅游市场的现实需求

长期以来,主流观点一直认为旅游文化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际上旅游文化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旅游文化知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书本上,很多旅游文化需要旅游从业者不断传播或者展示。对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机构,我们应注重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践能力,对接旅游市场需求。如导游方向的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不仅要理解,更要深入分析缘由,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如南岳衡山建筑文化就需要学生对历朝历代的建筑营造风格、建筑隐喻、材料选取等等知识有全面了解。只有这样,学生在讲解南岳建筑文化时,才能得心应手、信手捏来,旅游服务效果才好。

三、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大纲:瞄准旅游市场现实需求

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教学计划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了课程的教学目的、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与体系结构,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尺度和依据。旅游文化教学大纲应顺应地方高校的本土化教育目标,面向市场需求,有秩序地修改和制定教学大纲,设定符合市场需求的教学目标。因此,扩大和提升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教学深度和广度就变得尤为重要,也是地方性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改革需要密切关注的焦点。就本校而言,旅游文化学教学大纲应加大南岳旅游文化资源的渗透,首先将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类,融入到旅游文化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每一个旅游文化主题进行重难点分解,特别是要对南岳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分级定位,对极具本土文化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要深入分析,强化理解。

(二)教学内容:根植南岳独特地域文化

地方文化是旅游文化教学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旅游者直接能够感知的本土文化,因此,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吸引游客的主要手段之一。学生在旅游文化学习过程中,如能熟练地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并适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很容易获得旅游者的认同感。作为地方旅游从业者,要发扬本土文化,提升旅游吸引力,就需要旅游从业者熟练掌握本土旅游文化资源,能够承载和传承本土丰富的极具特色的优秀旅游文化。笔者在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旅游文化学的每一个章节都可以穿插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素材。在课时量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依据市场需求和湖南旅游发展现状,适当地在教学内容上做一些删减,增加一部分湖湘特色的旅游文化知识。

(三)教学过程:强化地方社会服务能力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将旅游文化学定位为专业基础课,并且是纯课堂教学。这与地方性旅游人才培养目标和旅游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应结合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旅游市场发展的实际,将旅游文化课程定位为专业综合课程,即除了理论教学外,强化学生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的认知,注重实用性、实践性和市场需求性。这就要求从整体上调整教学大纲,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课时量,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转换能力。如旅游文化学原来总课时为51课时,现在可以压缩课堂教学课时,将实训课时由原来的6课时增加为27课时。针对地方性旅游文化资源和实训项目的目标定位,可以增加本土旅游文化项目的实训课时量。如在讲解建筑文化专题的时候,本地南岳大庙建筑文化就可以作为重点实训项目,需要学生掌握南岳大庙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历史渊源、文化价值、建筑特征和文化内涵等。

四、结语

旅游文化学作为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课程建设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定位不明确,受传统专业渊源影响较大,教学内容中地域文化缺失。因此,应该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旅游市场需求规律,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为地方性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可供借鉴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4篇

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设置与教学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教材选择上种类繁多,内容体系庞杂;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讲授多、学生操作少;在实践教学上验证性和演示性实验多、课外拓展少,传统实验仪器多而新近仪器少;在教学评价上过分强调评价的总结,把考试作为学生成绩考核的唯一形式,忽视了对学生学习的过程的评价,在学习情感上学生畏难心理较为突出,学习兴趣不高。因此,我们定位的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强调三个结合,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体现实际应用能力和增强学习兴趣;二是本课程和其它课程(主要是普通心理学和心理统计学)的结合,体现综合性;三是基础知识与新近研究的结合,体现前沿性。

二、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课程内容的优化

优化课程结构的关键是要吸取各版本教材的优点,以教学大纲为蓝本,重新建立一个适合学生特点、体现教学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素质的课程新体系。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以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强化实践教学理念为基础,构建了实验心理学的课程教学新体系。1.夯实基本理论,凸显考研重点。我们根据“实验心理学”发展的动态、课时的变化和全国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要求,及时增加、补充新内容,适当删减一些旧内容,为学生进入其他高等院校接受进一步专业学习服务。教学中,教师应在对本学科有着深刻的理解基础上将本学科的原理及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清楚,使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基本内容。为了使教学直观形象,在教学中提倡多媒体教学,通过讲解和演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深化理性认识。2.强化实践教学,因地制宜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第一,精选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通过课堂精讲,重点围绕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操作程序和原理解释,选做一些必要的经典实验项目,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会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来训练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和品质。第二,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学过实验心理学原理,结合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独立操作实验而得出结论。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依托大学生科研立项等课外科研活动,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而进行实验,还可以遵循兴趣驱动、自主实验的原则,由学生自愿成立项目研究小组,自主设计实验和完成实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目前,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师资力量薄弱、心理学实验室投资小、实验教学内容陈旧、实验仪器设备等条件有限、尖端技术含量低,没有充分体现计算机及信息网络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在实验内容上,综合型、设计型实验偏少,能够反映学科前沿领域研究成果的实验几乎没有。实验程序和材料都是现成的,学生只要能够按照要求操作就可以完成实验任务,由于这些限制,学生认为心理学实验非常简单,而不会进行创造性思维,在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地方高校心理学实验室应定位于挖掘内部潜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文献资源以及实验室设备与技术资源,为学生最大限度地提供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条件。同时心理学实验室建设应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避免不切实际地盲目追求高目标。

(二)范例教学法在实验心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1.范例的选择和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首创的范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一组特定的知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基础的、本质的实例(或范例),通过这些实例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同一类知识的规律,举一反三,获得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方法。“范例”的基本性强调教学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基础性强调教学应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为基础,使之建立新的认知结构;范例性要求教学内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使学生能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地掌握知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具有“范例”的基本特点。我们通过在《心理科学》、《心理学探新》、《心理学》(人大复印资料)、《心理与行为研究》杂志精心选取范例,这些期刊应用实验法进行的研究较多,内容涵盖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工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各学科领域。具体包括变量选取、被试分配、实验控制等,教师可就不同类型的实验设计进行原理的详细讲解,使用范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组织指导的实施模式有两种,新授课:范例呈现剖析“个”“个”的特征类的特性规律认识。复习课:创设情境类的特征范例呈现、分析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运用。在此过程中注意新授课和复习课的模式差异。在进行范例教学前,教师要进行教学分析,根据教学目标选择设计适合的范例,对范例的代表性、启发性等综合进行考虑。2.范例教学法的延伸。在课外充分利用教育信息资源,指导学生阅读专业期刊上心理实验报告,讨论分析实验设计,从中学习较高水平实验设计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具体要求学生各种实验设计的特点、分配被试的方法、实验控制模式,我们围绕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6-8项实验报告研读和1项实验设计的作业。学生在完成研究报告研读和设计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除了图书馆期刊外,主要通过各种文献数据库资源获取)查阅文献,并对文献进行研读和综述。同时,我们在实验设计中要求学生按规范制作实验材料、控制实验过程、分析实验结果、撰写实验(研究)报告,使学生使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得到较好的训练和提升。3.范例的评价与改进。使用课后效果调查表对学生进行调查,结合学生考试成绩和学生评教,对范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进一步改进、精选各部分范例,对范例的契合性进行评价,总结得失,寻找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能力的方法。4.范例教学法的实施困难。如何把掌握知识的基础性与系统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范例教学法面临的一大问题。范例教学法要求教师既要能分析教材,又要能掌握教法;既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要成为他们的好助手。实际上,这一切对大多数教师来说,都是需要付出精力和努力的。比如怎样选择代表学科本质因素和基础因素的“范例”,如何保证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自然形成,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没有考虑到教师现有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势必不能取得成功。因此教师因素也是教育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

(三)课程评价的改革目标

结合本课程的特点,通过课堂回答问题、作业、期末考试、课外读书笔记、实验操作评价及实验报告撰写等多种方式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增强学生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真正实现发展性课程评价。借鉴朱俊卿提出的“三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成绩。即老师评定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验操作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的内容主要以实验理论为主,占学生总成绩的50%,另外50%为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基本的科研素质,这样既评价了学习的过程,又检验了学习效果把期末考试、平时成绩、实验技能、理论考核和自我评价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增强实验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确保了实验教学的系统性、完整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质量,用多元化的评定方法来考核学生成绩,也使得评价更加合理、科学、人性。

总之,地方高校实验心理学课程建设上应注重夯实基础,凸显考研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各领域的实验研究成果;教学改革上强调通过范例入门,强化实践教学,使学习者学会分析实验并能够初步进行实验设计,掌握实验结果处理方法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规范;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这门课的畏难心理,为培养学习者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心理学学术素养奠定基础。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地方高校;MPA教育;新思路

一、引言

自2001年开展中国公共管理硕士(MasterofPublicAdministration,以下简称MPA)教育以来,中国MPA教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逐步确立了其使命、理念与目标,在特色建设、培养体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强大影响力。[1]据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6的全国MPA院长工作会议材料显示,截至2016年8月,全国范围内共有223所培养院校、225家培养单位。经过2015年MPA专项评估后,全国共有214家招生单位。共计招生录取单双证MPA学生159431人,年均录取10629人;共授予学位99597人,年均授予学位7114人。其中单证MPA学生共录取108126人,年均录取7208人;双证MPA学生共录取51305人,年均录取8551人。可见,中国MPA教育为公共部门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提高中国公共管理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当然,也需要认清到一个基本事实:中国MPA教育注重量的扩张阶段已经基本结束,今后MPA教育的发展重心将转向以质量为导向的内涵式发展。正如在报告中所强调的那样: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毫无疑问,MPA教育也必须要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之需要,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赢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取得更大的成就。

二、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MPA培养院校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MPA培养院校数量的持续增加,竞争日益加剧。以浙江省为例,原有培养院校只有浙大、浙师大、宁波大学三所院校,新增院校包括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以及浙江省委党校,从原先的3所迅速增致9所。从江苏省和上海市来看,MPA院校之间的竞争更是激烈,上海市MPA培养院校数量达到12所,江苏省MPA培养院校数量达到17所,南京市内MPA培养院校数量就达到11所之多。全国范围内MPA培养院校则由最初的24家增至225家,区域范围内的竞争十分激烈。(参见表1)在“僧多粥少”的格局下,部分地方院校必将面临MPA生源紧缺的压力,甚至会出现难以为继的现象,以至于出现个别院校不惜通过争取异地生源和合作办班的手段以维持MPA教育的发展。当然,从异地办班的情况看,总体上属于个别现象,但长期来看不利于MPA教育的良性发展,因为异地办班对于如何保证MPA培养质量始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这也是全国MPA教指委明令禁止异地办班的原因之所在。

(二)MPA招生的规模和指标逐步萎缩

根据国务院学位办的文件精神,2017年后单证MPA将停止招生,如此造成的结果是前几批的MPA培养院校在招生规模和指标上将出现不可避免的锐减之现象。以浙江地区N大学为例,原先单证MPA每年招生100个指标(由教指委统一划定),双证指标为50-60个(由学校研究生院根据全校招生指标统筹划定),这样每年总的MPA招生规模在150-170个左右。但是,随着单证MPA的取消,总体规模将出现严重锐减的现象。即便研究生院对此有所考虑,但是期望双证MPA规模在短期内有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不是很大,MPA招生规模的缩减将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他地区MPA培养院校的情况总体上也大致如此。目前,985院校和211院校的招生总体上还是比较乐观的,但是部分地方院校MPA招生情况则不容乐观,杭州某地方性高校甚至出现MPA招生数量是个位数的情况,这是一个非常严峻的现实,长此以往势必会影响到MPA培养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三)MPA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培养质量

在MPA培养院校日益增多的情况下,如何提高MPA培养质量、树立MPA教育品牌、提高MPA教育竞争力是各培养院校面临的共同挑战,尤其是在政府主张和强调公务员攻读MPA教育经费要学员自己负担的背景下,自筹经费的学员无疑将本着“货真价实”的原则对培养单位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标准。近年来,MPA教指委和各MPA院校为切实改进和提高MPA培养质量诉诸了种种改革举措,包括定期召开全国范围内的MPA核心课程培训班、大力推进全国范围内的MPA案例库建设、实施MPA核心课程教材建设工程、举办全国范围内的MPA案例大赛、组织优秀师资编写《MPA论文写作指南》、评选全国MPA优秀学位论文、开展MPA合格评语与专项评估工作、举行全国性和区域性(诸如华东地区、华南地区、东北地区)MPA教育和教学研讨会、建立MPA区域联盟、加快MPA教育国家化认证工作等等。总之,如何通过推进教育供给侧改革,提升MPA教育质量,提高MPA学员满意度成为MPA教育发展中亟待破解的难题。

(四)MPA教育将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中国MPA教育要做大做强就必须走国际化道路,在全球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MPA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融入全球教育体系,在国际公共管理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为推进全球公共管理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时下,不少985高校院校诸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已经开始探索MPA教育国际化发展道路,采取的主要做法包括:采用双语教学、选用英文版教材、建立与国外大学师生常态化交流机制、聘请外籍教授参与担任MPA教学工作、直接招收MPA留学生、建立中外大学MPA联合办学机制、推动MPA教育国际质量认证等一系列工作。为此,地方高校也应积极主动地适应和顺应MPA教育国际化的大趋势,做到未雨绸缪、有的放矢。

三、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MPA课程设计和教学方式的选择不够新颖

通过考察和审视大多数地方高校MPA培养方案,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各地方院校在MPA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存在一个共性的问题是理论性的课程居多,而实务性、实践性、技能性的课程比重相对较少,导致教师单向传授知识的课程居多,而学生参与型、实务型和技能提升型的课程相对较少,无法增加MPA课程的吸引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与此同时,MPA学生普遍反映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教学方式不够新颖,传统的授课方式和说教的比重较大,而案例教学、课堂研讨、实务参观、情景模拟、实践教学等其他方式运用不够,导致课堂教学的缺乏活力和创新,教学效果差强人意。MPA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单一,针对性不强,无法满足MPA因材施教的要求,已成为影响和制约MPA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

(二)MPA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有待提高

实践表明,要开展高水平的MPA课堂教学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绝非容易之事。要开展好MPA课堂教学工作,事先必须做精心的课程准备,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体系的编排、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进度的安排、教学技能的使用等均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选择。从实际调研的情况来看,部分院校MPA任课教师对于MPA课程教学的准备和认识是不够充分和到位的,授课过程中存在MPA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课堂教学内容缺乏时效性和应用性之特征,难以适应国内外行政环境持续变化对公务员能力建设的要求,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亟待提高。[2]毫不夸张地说,现行MPA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MPA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形势以及MPA教育发展的潮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水平和能力,可谓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三)MPA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建设进程缓慢

据了解,目前全国很多MPA培养院校在注重MPA质量提升和内涵发展的过程中,都高度重视MPA核心课程建设以及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这项工作从根本上关系到MPA品牌的打造和特色的凝练。不少培养院校已经开始围绕MPA核心课程建设工作打造专门的课程组,从教材编写—案例撰写—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课外实践等环节入手,推动MPA精品课程和特色课程的建设工作,旨在通过持续的投入,打造特色鲜明的课程组,从根本上提升MPA教学质量。相形之下,部分地方院校MPA课程建设方面还比较薄弱,尽管在迎接MPA教指委的合格评估与专项评估的过程做了不少改进工作,但无论是在资源投入还是课程建设方面均存在显著差距,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和改善。从长远来看,“要想在竞争激烈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市场中占得一席之地,各MPA培养单位就需要全面提升MPA学生的感知服务质量,”[3]必须牢固树立以质量求生存的发展战略。

(四)MPA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中存在薄弱环节

MPA论文既是对MPA教学成果和质量的集中反映,也是对MPA学员水平和能力的检验。无论是从MPA教指委还是MPA培养院校均高度重视MPA论文的写作工作。地方院校为强化论文写作与指导,也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管理办法和指导意见,从“导师选择—论文开题—论文写作—论文—论文盲审—论文答辩—论文存档”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规范体系,为控制和提升MPA硕士论文质量发挥了积极作用。即便如此,实践中仍然存在论文问题、论文送审不通过、甚至是论文二审不通过的现象,说明现行培养环节中仍然存在薄弱之处。与“985”和“211”高校相比,地方院校MPA论文的写作质量确实有待于提高,历届全国MPA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显示,地方院校的优秀论文寥寥无几(参见表2)。当然,究其原因既有学生论文写作的态度和写作能力问题,更有指导教师的能力与失职、失责等问题。鉴于此,如何完善和健全现行论文写作和指导制度,端正MPA学生写作态度、强化MPA导师职责成为当务之急。

四、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推动地方高校MPA发展的新思路

在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教育自身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从注重‘需求侧拉动’转向更加注重‘供给侧推动’,要有推动之策。”[4]地方高校在推动MPA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按照“对目标—找差距—补短板—上台阶”要求,大力推进MPA教育领域的供给侧改革。

(一)优化MPA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增强MPA教育的实践性与灵活性

针对现行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设计,应适度减少理论性课程比重,增加实践导向性课程的比重。同时,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要摆脱传统过分强调知识单向传授的的教学方式,充分考虑和照顾到MPA学生的实际需求,引入专题式课程教学方式,以增加知识传授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特定的技能。同时,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打破一两个老师“从一而终”的授课方式,采用多个教师联合教学、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联合教学的方式,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推动课程授课教师的多元化、课程内容编排的灵活化和丰富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创新化,从而增加MPA教学的魅力与吸引力。[5]此外,还要将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开阔眼界,把握理论发展动态;采用情景教学、实验教学、实地调研等教学方式,更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努力实现MPA课堂教学朝着“顶天立地”的目标发展,在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寻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二)启动MPA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提升MPA授课质量与学生满意度

从供需视角来看,在MPA教育需求端存在诸多不满和意见的情况下,推动MPA教育供给侧改革可谓势在必行。当前,在全国上下纷纷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MPA教育发展更要积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及时启动MPA精品课程建设工程,推动MPA核心课程和模块方向课程的建设工作,给予专项经费资助,从教学目标设定、教材编写、教学内容编排、教学案例撰写、教学方式选择、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专题教学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建设目标,以MPA课程群的方式由教授和副教授自由申报,根据择优原则每年资助3-4课程,通过5年的周期打造15-20门左右MPA精品课程,形成一个系统化的MPA精品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满意度,打造和凝练特色鲜明的MPA品牌。

(三)严格规范MPA论文写作与指导制度,提高MPA论文写作水平与质量

MPA论文写作水平是衡量MPA办学质量的标尺,针对现行MPA论文写作和指导过程出现的种种问题,特此建议:一要进一步规范从“导师选择—论文开题—论文写作—论文—论文盲审—论文答辩—论文存档”这一论文写作与培养过程,完善相关的制度安排,避免制度漏洞。二要增加论文写作课程的比重,通过MPA培养方案的修订,增加MPA论文写作课程,按照2个学分设定MPA《论文写作》课程,强化论文写作训练与能力。三要按照“师生互选、优胜劣汰”的原则推动MPA学生的选导师工作,引入市场机制以区分不同类型导师,用竞争压力迫使导师更好地履行其职责。[6]四是追究“问题论文”的导师职责,在开题、答辩等环节中通过隐去指导教师姓名,运用背靠背(导师匿名)的方式开展相关工作,让“问题论文”无处遁形、让指导教师切实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后果,同时建立必要的惩处机制,做到奖罚分明,优胜劣汰。

(四)采用“内联外通”的合作方式,积极推动MPA教育的国际化战略

在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和“一带一路”战略高歌猛进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全球化已不可逆转。地方高校MPA教育的转型、升级与发展必须积极顺应和融入这一新时代的发展潮流,通过“内联外通”的方式,坚定不移地推动MPA教育的国际化战略与进程。一要积极推进MPA国际认证进程,加快MPA教育国际化步伐。譬如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于2011年5月加人全球公共管理院校联盟,并在2012年初向美国公共政策分析与管理学会(NetworkofSchoolsofPublicPolicy,AffairsandAdministration)正式提出MPA项目的认证申请。经过自我评估、实地考察等环节,2013年7月,清华MPA项目成为美国之外全球首例通过NASPAA认证的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项目。[7]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MPA项目的成功认证不仅为国内其他高校实施MPA国际化战略指明了方向,同时也为其他高校推进MPA国际认证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是通过派遣老师出去交流和邀请其他境外大学来本土交流的方式,密切与国外大学的关系,探索MPA合作办学的经验,推动MPA办学的国际化。三是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历史机遇,积极谋划招收国际MPA学生尤其是“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提高MPA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彰显各地方高校MPA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五、结语

中国MPA教育事业自创办以来,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社部、中组部等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对MPA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必须始终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深化MPA教育改革、优化MPA教育培养体系、提升MPA教育培养质量,努力开创地方高校MPA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建国,陈谦.中国MPA教育中长期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11):88-92.

[2]徐林.基于公务员能力提升的我国MPA教育路径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9(12):90-92.

[3]刘彩虹,安悦.MPA教育感知服务质量实证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0):62-69.

[4]刘云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怎么办?[J].教育发展研究,2016(3):1-7.

[5]刘塑,杜海峰,李秀兵.能力导向的美国MPA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8):61-65.

[6]赵永红.MPA研究生培养中的矛盾及其解决思路[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版,2016(5):41-44.

[7]谢矜,彭宗超.基于专题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清华MPA教育模式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6(8):16-20.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 导师制 毕业论文 梯级培养

[作者简介]李强(1973- ),男,重庆人,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科学专业科研和教学工作。(重庆 40216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重庆市市级特色专业建设重点项目“环境科学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编号:200825)、2009年重庆文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环境科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项目编号:200904)、2010年重庆文理学院特色项目“环境科学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培养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102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6-0054-02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以下简称“毕业论文”)既是高等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综合性创新实践活动,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具体实践过程,是专业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全面提升的阶段①。近年来,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的必要性受到较多的质疑,甚至有部分教育专家认为本科毕业论文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倾向严重,与其让掺水论文泛滥,不如取消②。但是,这种观念与我国人才培养的规划和要求存在显著的矛盾。实际上,本科毕业论文教学不仅是大学教学的最终环节,还是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阶段,这一特质决定了该教学环节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③。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等院校,特别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本科毕业论文教学的现状,构建科学、合理的本科毕业论文培养体系,不仅涉及对教育战略目标的认识,而且还关系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一、课程支撑体系的构建

一般来说,毕业论文可分为选题、实验、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四个阶段,具体包括文献查阅、开题、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论文撰写等多个环节。这其中就检验考查了学生的各种综合能力,如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总结归纳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资料收集整理、论文写作、答辩技巧等。虽然本科毕业论文的实质是对本科教育质量的考核和评价,但是并不意味着本科毕业论文能够独立承担系统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实际上本科教育阶段的各门课程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都是必要的④。因此,应跳出现有本科毕业论文的阶段局限,将培养学生相关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任务贯穿于本科教育的全过程,适当调整课程设置。一方面,开设有助于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基础性、工具性课程,如文献检索、调查方法、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等;另一方面,通过课程论文、学年论文等强化论文写作实训环节教学,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基础性支撑,从而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组织教学,为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提供环境与思维保障。

二、运行体系的构建

1.建立学术导师制。目前,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行了选课导师制,着重于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学习计划⑤,但是未涉及学生的专业学术指导。在毕业论文培养体系构建上,可以借鉴研究生导师制,融合选课导师制、科研导师制和全程导师制的优点,建立本科学术导师制。首先,学院根据教师的职称、科研经历、项目和论文的状况,选择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其次,每年定期安排指导教师为学生作学术报告,以便于学生了解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水平,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指导教师。最后,在学生完成基础课程学习,了解本专业特点与培养目标后,根据自愿和调配相结合的原则,于大一下学期组织学生选择指导教师。大一阶段,指导教师主要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和阅读书籍,见习创新实践活动,做好人生规划,并结合学年论文的撰写,熟悉文献查阅。大二阶段,在高年级学生的带领下参与教师或学生创新实践课题,进一步熟悉研究方向,通过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掌握文献综述的撰写方法,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宜的研究内容,申报学生科研课题和创新课题。大三阶段,完成教师创新实践课题的部分研究内容或学生创新实践课题,结合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完成毕业论文综述部分或研究论文的撰写,参与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大四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2.构建梯级培养机制。多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没有硕士学位点,教师没有指导硕士研究生的任务。但是,可以借鉴研究生教育中的助教理念,形成以指导教师为龙头,高年级学生为骨干,低年级学生为辅助的团队,采用以老带新方式,实行梯级培养,使学生能尽快融入导师的科研工作中,经过系统、长期的科学研究训练,培养学生踏实严谨的科研态度与精神,让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论文教学环节,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论文奠定基础。

3.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本科阶段,学生初次接触整体性和实践性较强的毕业论文,需要一定时间适应,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有利于发挥指导教师的导向作用。首先,应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的例会制度,坚持每周至少一次例会,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科研氛围。其次,利用现代通信和教育技术手段,构建学生与指导教师的交流平台。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指导方式外,也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和QQ等通信工具进行交流。目前,部分学校也开始尝试建立多媒体联系平台,以进一步克服师生见面机会少的困局。

4.建立科技创新竞赛制度。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活动热情,营造创新实践氛围,首先,需要建立校级论文(设计)创新竞赛制度,每年组织二年级至四年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热情和兴趣,促使学生尽早接触科研实践程序和方法,及早打好论文基础,早定研究方向,减轻对论文的畏惧心理,防止毕业论文东拼西凑。其次,通过校级竞赛活动,为更高层次的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提供人才和项目储备,以利于学生的分层培养。

三、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

1.完善毕业论文管理制度。毕业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教学工作,必须纳入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才能取得持久的效果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应制定从选题、开题、中期检查、答辩细则、成绩评定标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责任,理顺关系,使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特别是要建立选题限制制度、毕业论文抽查外审制度、匿名答辩和回避答辩制度,完善政府主导下的本科毕业论文复检制度。

2.根据能力培养目标,改革考核方式。相对于老牌院校的精英教育来说,新建本科院校更趋向于大众教育。因此,新建本科院校学生的毕业论文不应固守一定的模式,将其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唯一手段。实际上,虽然经过科研团队培训的学生能力均会有所提升,但是多数学生并不适于从事高水平的科研,特别是少数学生动手能力很差,因此应及时根据学生的发展前景和就业意愿调整培养目标,适当提高课程论文和学年论文的撰写要求,强化这部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可以将高水平的文献综述作为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另一手段。此外,在公开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和市级以上科技竞赛获奖的学生也无须撰写毕业论文。这样不仅可以分流部分学生,减轻教师指导毕业论文的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于需要的学生,也可激励学生主动规划自己的学习、科研、升学和就业,力争在大学四年及时完成学业,获得更多的升学或就业机会。

3.完善毕业论文质量跟踪机制。毕业论文程序性很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跟踪机制,在各环节过程实行有效监控,从指导教师资格认定―论文选题―论文写作过程监控―评分标准确定―结果评价―总结分析等流程进行全程跟踪管理⑦。具体实施包含自检和抽检两种方式。自检为指导教师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检查和教研室对本系学生毕业论文情况的检查了解,抽检可以由学校、学院组织毕业论文质量监控机构成员分阶段进行检查等。全程跟踪管理应由学院主抓,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有关规定,制定和完善切合专业实际的毕业论文组织管理规章制度,并进行科学分工、跟踪管理。

4.构建奖惩制度。为激励师生将主要精力投入毕业论文,应制定大学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实施办法及优秀指导教师奖励办法,建立毕业论文评优制度。同时,建立导师考核制度。考核以导师自评、学生评议、学院考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培养目标,综合学生的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学术论文完成质量、科技竞赛获奖情况,以及毕业前学生对导师的评价,建立指导教师考核标准,考核导师的指导成效,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奖评优和津贴发放依据,与其岗位绩效挂钩,形成奖惩制度,促进教师加强过程管理。

四、条件保障体系的构建

1.时间保障。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不仅存在毕业论文与就业、考研复试冲突的问题,也存在毕业实习时间短、实习单位不愿接收的问题。结合前述的毕业论文梯级培养机制和考核方式改革,新建本科院校可以将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从第八学期调到第七学期,并可以适当缩短后期毕业论文的完成时间,使学生能安心完成毕业论文和实习,保证毕业论文和实习的质量。

2.师资保障。目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不仅面临指导教师总量不足的问题,也面临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双能型”教师严重短缺的问题。因此,需要加大教师国内国外的培训和引进力度。特别是应用型学科专业,应采用重点引进、专业教师顶岗工作、教师专业技能培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等办法大力加强“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并且需要建立“双能型”教师培训激励机制。

3.实验条件保障。毕业论文所需经费的投入,是确保毕业论文质量的必备条件。因此,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方面应切实重视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加大经费投入,保证毕业论文所需的基本实验设备,以确保学生综合能力和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寻求国家、地方、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支持,探索院院(科研院所)、院企、院地联合共建模式,积极利用各种渠道(如中央和地方共建、各类发展援助项目等)和资源,完善教学和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此外,学校也可联合学院、教师,采用经费配比的方式,引导学院、教师将科研运行或配套经费用于实验条件的改善,共同参与科研实践平台建设。

[注释]

①韩润林,张龙龙.浅谈新建本科院校化工毕业设计改革与实践[J].广州化工,2012,40(3):133.

②④徐建邦.对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思考[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52(4):85,85.

③张庆华.当前我国本科毕业论文的质量现状及其对策分析――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为背景[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3):85.

⑤唐丹,肖毅,郭莉.提高地方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策略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1,25(11):66.

⑥马骏,张琳娜,臧树俊,等.提高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2008(30):19.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生物技术专业;地方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174-02

进入21世纪,生物产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增长最快的经济领域,涌现出大量生物产业成果,表明生物产业能够在环境、健康、能源和粮食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内外都高度重视生物产业的发展,纷纷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大投入,试图占领生物技术领域的各块高地。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就把生物产业作为重点发展的领域,将生物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期间制定了《“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十二五”以来,我国生物产业复合增长率达15%以上,2015年产业规模超过3.5万亿元。最近,发改委印发《“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2016-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规模达到8至10万亿元,生物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4%,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物产业的迅猛发展,对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

生物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型综合性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由于生物技术专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任何一个高校都不可能培养面面俱到、行行精通的生物技术人才,特别是对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师资力量、办学经验以及生源质量等方面的限制,其人才培养模式与那些“211”、“985”等高水平大学相比有很大的不同[1]。地方型本科高校的生物技术专业在办学中一定要结合自身优势,办出特色,本文就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探讨,以期为这些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认清学校办学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按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划分,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重点大学培养的是以学术为主的研究型人才、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是以开发性和应用性为主的应用型人才、高职类院校培养是以技能为主的应用型人才。作为地方型本科高校,其主要目的是为地方行业培养各类应用型、技术型和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毕业生大多到企业、公司等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地方型本科高校在确定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首先应认清自身的办学定位,制定符合学校及地方经济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一定要注意立足地方实际的原则,在人才培养目标及模式上也要避开与“211”、“985”等重点大学撞车,而是需要寻找新的突破口[2]。笔者认为,这个突破口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一是办学实际,审视自身在多年办学中形成的特色是什么;二是要参考地方经济需求,因为地方型本科高校的生源大多都来源于学校驻地附近,学生的就业也大多会选择在学校驻地周边,因此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生物技术人才尤为重要。

二、基于全面发展和重点突出相结合的原则,优化理论教学内容

生物技术专业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的诸多产业,如农业、能源、环保、化工、医药、卫生、食品等。生物技术专业包含的理论课程非常多,包括专业基础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等)、专业课程(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以及专业选修的课程(如生物统计学、生物信息学、免疫学等)等。生物技术专业总共可以开设的课程达70余门,这些课程有些内容相互交叉融合,有些课程自成体系,这么多课程在开设与否及学时安排上不可能同等对待。所以,每个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师资现状及人才培养目标,对这些课程进行有重点的教学。对于内容有交叉的课程,需要统筹梳理,进行理论教学内容的优化,精简生物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突出重点课程。

三、强化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实践能力培养对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来说至关重要。实践能力主要是通过实验、专业实践及生产实习来进行培养的。生物技术专业的实验课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验证性”实验,主要是一些基础课的实验。二是“理论+技能性”实验,这些实验课程既能够验证知识,又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主要是一些专业课的实验。三是“开放性”实验,是学生在掌握一定相关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学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开放实验室独立完成,自主分析实验数据并做出相应结论,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只进行宏观地指导监督。“开放性”实验可以让学生主动开拓知识面,灵活运用和归纳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限于经费、设备及师资力量,地方型本科院校中“开放性”实验开设较少。在生物技术人才培养中,应加大“开放性”实验的投入,改善开放实验室条件,强化“开放性”教学。同时,在实验项目的选择、教学模式等环节进行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课程真正地领会知识,掌握实验技能。

四、保障实习环节,零距离接触企业生产

实习是高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地方型高校来说,实习环节尤其重要。虽然各个高校都建有一定数量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但学生的生产实习仍面临一系列的困难。首先,校内实习基地不健全,有些实习基地专业对口性较差,难以真正起到作用。其次,已建的校外实习基地多数流于形式,虽然签有实习协议,但并没有真正执行。甚至有些学校把实习环节全部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个人途径自行联系实习。第三,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实习考核机制,没有跟踪学生的实习过程,仅仅依靠学生的实习鉴定表就授予学分。因此,在地方型高校生物技术专业的改革发展中,切实保障实习环节的真正施行是一个重中之重。笔者认为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1)通过加强校企合作来促进实习基地建设。可以聘请企业人员给学生介绍企业生产问题,与企业合作开展科技攻关、员工培训等,增强学校与企业的互动,建立良性合作关系。(2)强化实习过程管理,增强带队老师的责任感,督促学生自始至终完成实习过程。(3)建全实习考核机制,采用结果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的原则,全面真实地考核学生在企业所学到的技能。(4)有计划地培训或引进双师型教师,完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严把论文选题,保证毕业论文质量

毕业论文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直接相关。毕业论文在选题类型上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即科研型、生产型和综述型。科研型论文是指论文内容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生产型论文是指论文内容主要侧重于实际生产应用,包括在实验室中研发、小试,或者是学生参与到一些企业的科研项目中;而综述型论文是指学生利用网络、数据库等搜集某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梳理概括,并对该领域的下一步发展提出一些展望或建议。从地方型高校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来看,生产型论文尤其是参与企业科研的类型是最适合学生的类型,而在实际中,这一类型的论文开设很少,相反,有很大比例的学生毕业论文是综述型的,这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不相符合的[3]。因此,学校应在提高毕业论文质量上下大功夫,创造条件提高生产型论文的比例,这对于培养生物技术专业人才的应用性和实用性极其重要。发展生物技术产业已提升到国家科技重点发展的战略高度,地方型本科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就是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培养主力军和实际生产者的。地方型本科高校应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制定适合的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理论教学上要以学生就业及学生自身的未来发展为导向,把握主要内容,取舍有度。通过实验教学、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等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同时,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多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成才观。

参考文献:

[1]王彦杰,韩毅强,晏磊,等.生物技术专业“落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50-151.

[2]胡晓倩,张界,黄松.生物技术专业地方性应用型转型建设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3,(5):135-137.

[3]倪雯,沈露露,晶,等.生物技术专业毕业论文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校生物学教学研究,2015,(5):38-43.

Abstract:The main goal of the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is to train the senior technical professionals for local biotechnology companies. Therefore,the training program of biotechnology specialty in local universities should be based on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contents of theory teaching must be optimi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needs,and the students' experimental skills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should be enhanced through experimental teaching,production practice,graduation thesis and other aspects.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模式

由于地方院校实践教学受传统模式的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性,这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着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地方院校如何构建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怎样进行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一、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和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富有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教育而实现的。

1.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在课程教学中,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学内容划分为3大模块:①基础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学生必须掌握的本课程最基本的内容;②选择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可根据学生、专业特点与要求,由任课教师自主选择组织教学,以突出不同专业的特点,增强教学内容的前沿性、现实性和研讨性;③动态性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结合理论教学内容,介绍各种实际应用案例,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实现课程教学内容的动态更新。

(2)实验技能培训课。这部分内容涵盖教学计划规定的实验原理,基本试剂、基本实验仪器的性能及其操作规范。目的是训练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实验设计的能力、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专业论文写作课。这部分内容涵盖了调查报告、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的含义和类别、特点和作用、结构和写法例文与评析;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写作特点与基本要求、一般格式、例文与评析;毕业论文含义和类别、特点和功用、选题、写作步骤、通用格式、例文评析。目的是训练学生论文或课程论文写作能力。

(4)创造学课程。这部分内容涵盖了创造、创造的一般规律、创造者、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以及创造的方法等。目的是训练学生眼力,培养创新能力。

(5)科学研究方法论文课。这部分内容涵盖科学研究的体系与特点;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科学研究的哲学方法、一般方法和具体方法;科技计划管理;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与开题;科学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目的是训练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论文与著作及研究报告的写作、项目申报能力。

2.实践课教学内容的构建

(1)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2)自主性实验。自主性实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性原则,根据专业学科发展动态,结合学院科研成果,及时更新部分实验内容、实验材料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能力、科研能力、训练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

(3)实习。实习是学生了解社会,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训练感性认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

(4)设计。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处理问题能力。

(5)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性独立作业,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选择某一课题,在教师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撰写出用以表现科研成果和阐述学术观点的文章。

(6)科研项目。教师启发学生自己提出科研课题,也可由教师布置科研题目,介绍本课题研究思路,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查找资料、最终写出研究报告。目的是培养学生科研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科研技能。

二、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少数几门课程所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所有课程都应当为之做出贡献;也不是单纯地靠加理论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就能够完成的任务,而是要科学地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加以研究和设计。

1.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采取一讲、二讲、三带、四导模式

所谓“一讲”是指老师把专业课知识传授给学生,“二讲”是指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再进行反馈,“三带”是指接受知识快的学生带动指接受知识慢的学生,“四导”是指老师采取启发式教学开导学生,这种模式主要侧重于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

2.实践教学课程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模式

如一年级上实验技能培训课;二年级上专业论文写作课;三年级上创造学课;四年级上科学研究方法论课。

3.创建一个以技能训练为基础、以研究性实验为核心、以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

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组合方案。技能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实验采取必做与选做并行的方式;研究性实验采取自主选题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从学科的单一性向多科性发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丰富校企合作模式

一是开展行业、地方和学校全方位的密切合作,成立三方合作办公室;二是建立联合机构,加强长期合作;三是签订合作协议,逐步深化合作,主要模式是与企业签订“长期全面合作协议”。

5.将科研项目作为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本科生指导小组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论文开题阶段,围绕科研项目让学生提出创新性课题和实施方案;在科研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科研方法和创新方法的教育训练;在论文的撰写阶段,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主要期刊论文、毕业论文等的撰写格式、方法和技巧。

6.师生科研一体化模式

在实验教学中,主要采取两种模式:阵地模式和载体模式。“阵地模式”就是通过边生产、边教学、边科研,使实践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市场、贴近生产生活,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载体模式”就是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将采集到的生产或管理实践中的真实事例,加以典型化处理而形成特定的教学案例作为载体,学生通过分析、思考、讨论这一过程,学生思维豁然开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锦春.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4).

[2]阳红珍,马细珍.地方院校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管理,2009,(6).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史学论文写作 改革 创新 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21-02

在高等教育中,历史学科是基础之一,必须坚持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同时,要紧密结合改革的步伐和社会的需求来培养人才。历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21世纪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丰富、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小学师资及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和相关专门人才。根据这一目标,改革和创新史学论文写作的理论教学和写作实践,必将对我们实现目标、培养人才起到突出的作用。

史学论文写作课程教学和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写好论文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学生通过论文的写作,将所学的专业基本知识运用于实践,掌握论文撰写的步骤、方法和技能,并且在思想品德、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为毕业后从事科研、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整体优化构建

(一)改革理论教学

改革以往史学论文写作课程的传统理论教学方式,增加研读、探求两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有必要逐步改革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两门历史专业核心课的内容和体例,使之更好地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发展。三年级将较多地开设专业选修课(包括必选课和任选课),地方高校尤其要注重开设部分区域历史文化课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增加有关生态、拓殖、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社会生活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将历史学习与现代社会问题诸如区域稳定、边疆经济、生态变迁等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趋势,凸显历史学的社会功能。要增开反映本学科前沿成果,有助于提高学生基本功训练和理论思维能力的选修课,特别是文化史、社会史、宗教史、外交史等领域的专门课程以及断代史研究的专题,拓宽学生的认知面。

(二)创新实践方式

要结合理论教学的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的丰富内涵,发挥历史学教化与教养的功能,凸显历史学科功能和价值,培育经典名师,讲传经典文献,开设精品课程,打造精彩讲堂;培养学术人才,加强地方特色文化研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和学生人文素质,建设文化名校;培养社会人才,满足社会对具有一定史学功底的应用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同时,结合高校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实践,创办校园历史文化节、“历史与文化”学生论文大赛、学生学术论坛等学术实践活动,以演讲、辩论、沙龙、历史剧、考古调查等形式,丰富校园文化、提高学生能力,在学校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体现历史专业独特的魅力。

(三)增强教师指导

教育目标的实现,归根结底是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建立结构合理的学科梯队,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的知识储备,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不可忽视的前提。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要抓好中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及其知识结构的完善,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绝大多数教授、副教授都承担本科教学第一线教学任务,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不仅对学生在知识结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学科体系、考研素质等方面着力进行培养,还要对学生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打造。四年级学生除了继续进行少量课程的学习外,在教师的指导下,要积极参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和项目活动开展。尤其是结合论文写作课程、毕业论文(设计)、历史文化研究竞赛等活动,提高能力。

二、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一)具体分工与集体攻关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和实践,需要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配合、协调统一来展开。在总项目之下,设置若干子项目,充分了解历史学专业本科学生学术研究倾向;调查历史学专业学生读书情况;理清教学、团学工作一体化与创新改革的关系等等。对每一个子项目进行具体分工,展开工作,不定期进行集中讨论。最终在子项目完成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检验和集体修订,形成最终方案。

(二)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相结合

要在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的指导之下,紧紧把握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前沿成果。结合国家、地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法规、政策,认真学习,融会贯通,将核心内容渗透在课题的研究和实践中。同时,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形成,必须通过实践活动展开,如对相关现状的调查,就必须通过大量的调查问卷来进行,而初步研究形成的方案,也必然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进行检验和不断完善。只有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改革方案。

(三)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要立足于具体高校,但又不能仅局限在一所院校,必须与历史学专业改革发展的趋势目标相统一,与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相统一,与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相统一。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史学论文写作,但又不能仅局限在写作上,要充分考虑应用型人才对各学科知识的需求,对各种能力的需求,以及教学团学一体化建设的思路。

(四)专业课程与知识拓展相结合

课题的研究还包括在历史学专业传统的课程设置以外,有效地对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以师资特色开设专门史、断代史专题选修课来培养“学术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结合历史过去性的特点,以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声像、音响、图片于一体,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激发学生学史兴趣。开展专业考察、地方遗址遗迹参观了解等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三、主要特色和创新

经过长期的摸索和实践,我们提出,创新史学论文写作教学和实践活动,具有特色的“123模式”是有效的途径。

“123模式”具体来说包括两个“123”,即教学中的“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实践中的“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

在史学论文写作教学活动中,创新“一堂课、两论文、三环节”。一堂理论课程,对历史学本科学生继续开设史学论文写作理论课程,要通过调整使学年论文能够和毕业论文更好地衔接,学年论文总结和毕业论文启动同时进行,为毕业论文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两论文,即两个写作实践,包括历史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科学合理地安排指导教师,加强对学生的锻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环节指理论教学过程中的三个具体环节,包括研读式环节、探求式环节、思辨式环节。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在理论学习中,首先结合理论学习,指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学术论文进行研读;其次,结合理论学习进行对史料的搜集整理,以探求本质;第三,指导学生对具体选题进行思辨,然后再进行写作实践。

在史学论文写作实践环节中,进行“一结合、两展示、三监控”。一结合指将学生学年论文写作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学生进行学年论文写作与历史论文写作大赛相结合,积累经验,适时地将写作大赛范围逐渐推广到全体历史学专业学生,并进一步推广到全校范围内,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的研究旨趣。两展示是指论文大赛获奖学生的学术论坛展示和毕业论文答辩展示。在每年的论文大赛结束后,举办由获奖论文学生为主的“学术论坛”,同时邀请部分教师参加,面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文化研究的魅力。通过对学年论文的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规范、严格的毕业论文开题、答辩,向全校学生展示历史学专业学生精益求精的学术风气。三监控是指从目标监控、过程监控和评价监控三个方面构建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质量监控体系,保证学生论文的质量,充分达到原创性、学术性、科学性的统一,使学生论文选题能够具有较强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论文能够公开发表,能够有新观点、新视角、新史料。通过培养,使历史专业的学生能够广受社会各界和用人单位的好评,真正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地方课程论文范文第10篇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毕业论文的写作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都涉及到行政管理、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实践。而这些传统的事情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有其新特点,也相应地存在一些新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制度陈旧、经费投入不足是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毕业论文组织管理工作是毕业论文的整体水平的外部保障,这一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整体质量和毕业论文写作这一教学环节的效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由高职高专学校升格而来,很多院校的教务管理工作还停留在以前高职高专学校的管理模式上,即以经验式管理占据主导地位的管理模式,未能及时达到本科教学的要求。这就导致缺乏对毕业论文的整体性研究和制定的质量控制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采取分散式管理,这就使学校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动向及论文的进度。在指导教师指导论文过程中没有统一的要求,导致指导教师的指导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从而使指导教师工作考核缺乏依据。在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致使部分学生论文写作敷衍应付。还有论文评分标准可操作性不强、存在不公平现象、学生论文答辩流于形式等。经费投入不足,已成为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高等教育的加速发展,高校经费尤为紧张,这一问题已成为各高校的普遍难题。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这类院校的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因为经费不足,许多新建本科院校的图书资料建设滞后,实验室实验设备条件不足,信息检索手段落后等,这也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

(二)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影响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又一重要因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由于连年扩招,规模急剧扩大,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有的指导教师同时指导几十个学生,同时还要兼顾教学、科研任务,其精力投入明显不足,从而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造成师资力量不足,质量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这类院校的品牌弱势、区位劣势、办学条件差,存在高层次人才难以引进、难以留住的问题,致使指导教师的水平、能力较差。另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教师外出学习、进修机会少,因而学术视野窄,学术水平较低。有的教师本身有水平,但是所掌握的知识与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的内容相关度不大,也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的论文写作。即使引进了高学历年轻教师,虽然有水平,但缺乏实践指导经验,也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指导,影响了学生论文的写作质量。

(三)学生本身存在的问题是影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出现,扩大和提升了高等教育优质资源,优化了高校的布局结构,有效地推进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一方面,这类院校生源质量较低。部分学生虽然很努力,但由于本身的知识、能力素质基础较差,专业知识掌握不了,不能很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分析问题,毕业论文质量也就难以提高。另一方面,缺乏写作训练。撰写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具有综合专业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这种能力,只有经过严格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训练,才能形成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写作态度和较强的写作能力。可是在实际中由于受政治、英语等考研课程的冲击,这类院校语文写作课程普遍不受重视,有些学校不开设写作课,即便开设,也多在没有专业课程的低年级,这样使得学生写作训练在课时上不够的同时,还缺少“实战演练”。

另外,大部分院校毕业论文大都安排在第八学期,而这一学期又是毕业生寻找就业的时期,这二者的时间重叠给毕业论文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择业的巨大压力使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寻找就业单位和进一步深造上,对毕业论文的精力投入明显不足,这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由于就读学校的品牌弱势,这类学校学生就业思想压力更大,就业带来的精神负担使他们无法静下心来进行毕业设计和论文写作。由于每年招聘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年末和下年初,这一时间刚好和学校的毕业论文时间相重合。学生为参加人才交流会,几乎不能非常安稳地呆在学校。部分院校为了让学生及时参加人才交流会,不得不经常停课,很多学生也经常放弃上课而参加一些小型的人才交流会。而用人单位应聘人才时,也很少考虑毕业论得如何,学生由此认为毕业论文对择业影响不大,对毕业论文不够重视。在这种心态下即使完成毕业论文也达不到质量标准。

改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管理观念,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毕业论文管理工作

遵循教育规律,建立和完善毕业论文的规范化要求,加大管理力度是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基础性工作的根本保证。对毕业论文工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有明确的工作整体要求,有完整的工作规范和系统的管理制度,有切实可行的质量评价标准。在管理模式上应建立以科学管理为主、经验管理和行政管理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调查了解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均制定和实施了相关的毕业论文指导与管理工作的规定,但有关具体的内容及要求相差较大,有些不能适应高校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的需要。因此,这类学校最重要的应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关毕业论文工作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本科毕业论文工作条例和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统一制定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实施细则,该细则文件应体现合理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二)加强过程控制,确保毕业论文的质量

一方面,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要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指导老师对学生毕业论文进行全程管理,包括开题报告、调查研究、文献查阅、论文撰写、答辩等各项工作。指导教师应切实对所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负起责来,除了应该向所指导的学生介绍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及存在的问题、指导学生如何查阅资料、完成写作提纲、按学校规定的格式进行写作以外,还应担负起杜绝学生抄袭的责任。另一方面,应建立起对指导老师的监督机制。整个过程中应有详细记载指导老师的指导工作记录,并通过定期检查制度,监督指导老师严格履行其职责。引入学生评议机制,由学生对其指导老师进行综合评议,评议结果由系、校掌握。通过这样才能督促指导教师在指导论文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负起责任。再者,毕业论文是程序性很强的教学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管理部门应进行全程监督。学校应实行校、系两级负责制,由教务处负责的学校主管部门应分前、中、后三个时段进行检查。主要检查各系前期宣传发动、制度学习、论文选题的审核等准备工作;中期开题情况、教师和学生出勤情况、计划执行情况等;后期答辩、成绩评定等。系部也要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

(三)通过多种途径,加快为学生写毕业论文而服务的配套设施建设

1.尽快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指导教师的水平和投入精力直接影响着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师资问题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突出问题,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方面没有任何优势。要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应真正树立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的思想,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目标,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来开创人才队伍建设的良好局面。首先应积极引进人才,珍惜现有人才,确保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其次做好教师培养、提高工作。制定相关激励机制,为本校中青年教师考取硕士、博士研究生创造条件。可以安排部分教师分期分批、有选择地到重点院校进行单科进修,提高教师的培训质量,加快培养速度。再者这类院校可根据当前实际特点,聘请名牌院校硕博士生导师来校做兼职教授。一方面,可以弥补师资力量的短期不足。另一方面,也给学校、教师、学生向名牌院校学习交流创造了机会,这样可以更快地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

2.抓好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优良的毕业实践教学环境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大毕业论文管理的同时,应对毕业论文工作有一定的经费支持,加强实验室、资料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采取措施对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条件进行改善,为开展毕业实验教学提供基本保证。另一方面,加强毕业生实习基地的建设。在巩固校内教学基地的同时,采取互惠互利的方式,加强与地方、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建立内容丰富、相对稳定的校外实习教学基地,这不仅为学生写毕业论文提供条件,而且也促进了教学、科研、生产的进一步结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意识与能力。

(四)加强对学生平时写作论文的指导和训练

毕业论文是学生某一阶段学习的最终成果,是运用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学校和教师侧重对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要写好毕业论文,应加强对学生在论文意识、发现问题、写作技能等方面的指导和训练。

1.加强前期教学环节与毕业论文的衔接

一方面,在前期专业课程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改革以往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或学生之间辩论式教学,调动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在前期教学中强化学生的论文意识。专业课应当要求学生撰写课程论文,如读书体会、学习心得、文献综述、调查报告等。课程实习、学年实习和毕业实习都应有总结报告和社会实践报告。这些写作都可以较早地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对于毕业论文的写作有着素材储备、技能准备等多方面的作用。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会

在开展论文工作前组织有水平的教师为学生做论文写作的专题报告,像《如何写好一篇毕业论文》等,让学生了解写作论文的方法。也可以多举办一些学术讲座,请著名专家介绍学术前沿问题,开阔学生视野,以助于学生对论文知识的储备,提高论文的质量。

(五)解决好毕业论文写作与择业的矛盾

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与择业时间冲突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势必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而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来说,这两者之间矛盾尤为突出。要妥善解决好两者的矛盾,一方面,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应掌握国家关于大学生就业政策,做好学生就业的思想指导工作,减少学生就业的盲目性。就业指导中心应积极主动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减少大学生找工作的活动时间,提高就职效率。另一方面,提前毕业论文写作的时间。毕业论文写作可在基础课学完,开始学习专业课的时候开始,给学生分配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确定毕业论文题目。这样学生就有时间参加指导教师的科研活动,在做科研的同时还可以激发学习专业课的兴趣,达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指导教师也可以推荐学生去教学实习单位见习,学生有机会参加企业一些研究课题,熟悉企业,企业也可进一步了解学生,这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上一篇:老师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大学教师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