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22 11:13:25

中药文化

中药文化范文第1篇

1融入中药学发展历史内容

中药发展历史悠久,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药早于医”。对于历史而言,只看一点,不免模糊,贯成一线来看,会使学员对中药理论形成、发展的理解会更加深刻。在整个中药学课程教学中,对于本草学发展史的讲解最能体现中药史的内容。在讲解中,要避免平铺直叙,若只管唐宋元明清地下来,仅把本草学著作和本草学家当作与历史相关联的一些符号,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不好。如果能举出有说服力的例子,引发思维,自然切入研究本草史的讲解,则会有所裨益。譬如,中药木通是常用的中药,前些年西方大剂量单用减肥,引发了大规模的“马兜铃肾”的问题,西方学者把脏水泼到中医药身上。考察通草、木通的本草发展史,存在一个品种变迁的问题,只有理清这个问题,才能昭彰正确的认识。通草是古今常用的中药之一,通过历代的本草考证,其正品应该是木通科植物木通,由于本草中的混乱,而使通脱木逐渐取而代之称为通草的正品。而原来木通科植物木通,不再称为通草,而专以木通为其名,以马兜铃科植物东北马兜铃入药充作木通入药(即关木通),是不妥当的。如上分析可见,中药品种讲究正品,配伍讲究七情,“马兜铃肾”问题的出现,说白了西方的应用违背了中医学的理论,出了问题,脏水绝不能都泼到中医的身上。只有研究本草史,才能理清来龙去脉,如此切入本草史的讲解,学生印象自然会比较深刻。

2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的借用

中国传统文学的内容是很丰富,涉及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中药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不失时机的借用,会为课堂增色不少。宋代辛弃疾有诗: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盲吾已甚,提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只甘松竹共凄凉。”当讲到相关中药时,引用之,可以为讲解增色,不仅有助于中药的讲解,也可以加强对传统文学的理解。明代龚庭贤所著的《药性歌括四百味》是文学性和学术性俱佳的作品,如“枳实味苦,消食除痞,破积化痰,冲墙倒壁”,非常形象生动。在授课中,若能“择其善者而引用之”,对于提升教学效果非常有益。对于中国传统文学内容的引用,应该讲究引用自然,不耗费过多时间,否则就有可能偏离教学主线。这就要求授课者对多看、多读、多记,到用的时候就能做到信手拈来,为课堂教学增色。

3重要历史人物的启迪意义

中医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应该注重育人的功能,不应仅把课程本身放在“技”的层次。可以结合中医药发展史的讲解,适时引入重要历史人物,进行启迪教学,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讲到药性理论的发展,以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为例,说明中药知识来自于实践,其获得过程很大程度是一个不断证伪的过程,古人为此付出的代价多多。更有典型意义的是,明代李时珍,毕一生精力撰写本草纲目,对于很多药物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绝不人云亦云,其实践精神尤值倡导。例如李时珍对于穿山甲的辨疑即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李时珍为了弄清穿山甲的生活习性,他长期卧底深山,还亲自捕获穿山甲,“常吐舌诱蚁食之,曾剖其腹,约蚁升许也”。正是依靠这种勇于实践、勤于实践做法,李时珍纠正了先人的许多谬误之处。通过这种讲解,使学员明白课堂上讲解的理论知识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只有实践才出真知。课堂知识只有在临床上多应用、多观察、多体会,理解才能更深,收获才会更多。

4结合中西文化的断面对比

中药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药;名称;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G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096-02

我国中药种类丰富,数量繁多。而药物命名也颇具特色,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充分反映了古人的智慧与情趣[1]。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域与时代的阻隔往往使中药材在不同地区、不同历史时期产生了不同的别名,再加上商品名、处方名,一味中药可能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上百个名称。而不同地域的中草药药名传说、药名谚语、药名成语、药名谜语、药名典故、药名诗歌等等,无不反映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情感与理想愿望,散发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气息。但是目前所见文献甚少论及中药名称,尤其是地方名、别名等,与其所蕴独特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江西省是全国种植和加工中药材最佳的省份之一[2]。全省特色药材约二十来种,如草珊瑚、吴茱萸、车前子、山腊梅、杏香兔耳风等。除农药、兽药外,人类药用植物达两千多种,约占全国药用植物种类总数的1/6-1/5[2]。温暖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充沛的雨量,较长的无霜期,亚热带湿润气候以及优质的红壤是江西拥有丰富的道地和特色药材的主要原因。除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之外,江西居有38个民族,汉族为主,多民族杂居,语言丰富多样,多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同时自古江西人杰地灵,历史文化名人众多,传统文化气息浓厚。上述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特点赋予江西这片热土以颇具魅力的风俗民情及深厚独特的药名文化。下面笔者就以江西省为例对独特的中药名称,尤其是地方名所蕴地域文化进行探析。

一、药名折射民俗文化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其劳动人民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劳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都会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所谓民俗文化,它始终植根于国家民族的社会历史土壤里,并形成具有民族及地域特色的风土人情。而药名文化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是中国古代民俗风情的重要载体。譬如江西中草药名的传说故事,就承载着江西民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体现了江西在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地域性与独特性,折射出赣文化的发生与发展、变迁与延续的过程。

如中药中有一味叫“白芨”的止血良药,但它最早的名字不叫白芨,而是叫白根。说起来有段故事。相传在古代江西一个县衙大牢里,关押着不少犯人。看管他们的老狱卒,为人正派,心眼好,对犯人从来没有打骂,还关心他们的生活疾苦。一天,一个叫白及的死囚忽然病危快要死了,老狱卒忙去禀告县官。县官听后说道:“再过一个月,白及就要砍头,现在死了,也省了我们一刀!”老狱卒却想:虽说白及罪大该死,但没有到死期,有病还是要给看的。于是他瞒着县官,请来一个郎中给白及治病,自己为他付药费。没过几天,白及的病好了。一晃二十多天过去,白及的死期到了。白及为报恩情,告诉老狱卒说:“我七次犯重罪,屡遭刑讯拷问,使肺部受伤以至于呕血。多亏我有一秘方,皆靠此药止血恢复。方法是,只用白根为末,米汁调服,其效如神。”白及死后,老狱卒牢记此方,后来无偿转告给朋友张郎中。张郎中遂用此方救治咳血不止的垂危病人,果然其效如神。便问老狱卒这药叫什么名字。老狱卒因年老记性差,只记得是白及献的方,顺口说了句:“白及!”就这样,白根从此有了“白芨”这个名。古代江西劳动人民“仁爱重义”之民俗传统及“民胞物与”的精神情怀由此可见一斑。

再如民间将一种顶端冠毛芒状,开花前枯萎的造型奇特之药草命名为“鬼针草”、“鬼骨针”等。这是由于古代科学技术的落后,古人对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无法解释,便产生颇有些封建迷信色彩的臆测之说。

二、药名意蕴儒、道、佛思想

儒、道、佛是中国主要的传统文化支柱。就三家的养生思想而言,儒家讲“敬”,道家讲“静”,佛家讲“净”。祖国中医药学无疑是植根于祖国传统文化之中的,故儒、道、佛各家思想在许多中草药命名中皆能觅得痕迹得以反映。

1.儒学思想

儒学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五百多年。儒学主旨是舍生取义,讲的是入世,重视与身边的人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儒家提倡仁义治国、忠君孝亲、中庸之道、民胞物与等思想。江西许多中草药名的传说故事充分体现了这些思想理念。如“使君子”传说。在四川主要讲述三国时期刘备的儿子最先品尝此果,意外地医治好了蛔虫病,因此称之为“使君子”,而在江西民间,则主要讲述北宋时期郭使君偶然以“使君子”治好了孙子的蛔虫病,于是到民间专门救治有虫积、疳积病的患儿。两则传说,分别反映出四川民众对蜀国皇帝刘备的敬仰,和江西民众对儒家“民胞物与”思想的推崇。又如“杜仲”中草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因为从前有个叫杜仲的人服此药得道,因而称此药为“杜仲”。而在江西民间传说中,杜仲是赣江边的年轻人,为了医治父母腰膝疼痛的顽症,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高山中采得良药,而最终掉下山崖。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他怀中的草药命名为“杜仲”。这则传说丝毫未反映文献中成仙的向往,却揭示了江西民众对儒家忠孝节义精神的弘扬。

2.道家道教思想

道家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学派宗教,其对中医学的影响无处不在。最早确立道家学说的是与孔子同处春秋时期的老子,著有经典《道德经》,从创立到现在大约有两千六百多年。道家主张“清静无为”“顺应天道”“逍遥齐物”,其核心思想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江西景德镇和奉新一带将“英雄草”称为“逍遥竹”就是道家追求无拘无束思想状态的体现。汉代以后道家思想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研说道教时更着重于“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升仙而去。故汉代以后信奉道教的医家常在药名中取有“仙”字、“寿”字,意喻长寿、得道、成仙。如“山木通”在江西奉新被称作“天仙菊”,“山薄荷”在赣州称为“野仙人草”,江西万年则把“土三七”叫作“八仙草”,而“马齿菜”在江西丰城被称为“长寿菜”等等。江西峡江的玉笥山,自秦代以来被称为道家“第十七法乐洞天,第八郁木福地”,因此“雷公子”“阴阳草”等颇有道教意味的草药名便衍生于此地。

3.佛教思想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是历史上跟中国文化关系最为密切的宗教。距今两千多年前由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乔达摩・悉达多所创(参考佛诞),东汉时自西向东传入我国,传入中国后本土化为禅宗。禅宗在我国广为流传,于唐末五代时达于极盛,对中国古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禅宗尚静悟,贵解脱,以入定为工夫,以参证为法门,能于此而有所悟入,而后性静心空,脱离一切挂碍。佛教文化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影响到汉语词汇的丰富。其中,对中草药名的影响自然也广泛深刻。如佛教认为精进修行可炼成金刚不坏之身。故在江西的中草药别名中,婺源将止痛去湿的“银钱草”取名为“四大金刚”,吉安把强筋壮骨,散寒解表的“千拔草”称为“金刚钻”。又如佛教提倡戒荤吃斋,故莲花把“宽叶素兰”命名为“斋珠兰”,赣州给“败酱草”取名叫“野苦斋”。再如佛教中观世音菩萨是普度众生的神灵,南昌遂有将“腐婢”称作“观音柴”的传说典故。矗立于庐陵(今江西吉安)佳郡的青原山乃古代江南佛教名山之一,日本、中国台湾及东南亚的众多佛教流派追根寻宗于此,由此当地产生了“四大天王,黄龙缠树,五爪龙,大叶五爪龙,过山龙”等诸多与佛教相关的药名传说。此不一一列举。

三、药名的民族文学创作

用药名来写诗填赋,是古代文人墨客以俗为雅、变俗为雅的情趣追求[3]。随着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诗歌创作形式的不断发展,药名文学的发展得到了迅速提升。直至宋朝,诗人已能熟练地将运用药名的技巧与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复杂的思想感情相结合。以辛弃疾的《定风波.山路风来草木香》为例:

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肓吾已甚,多病,堤防风月费篇章。孤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

这首词是辛弃疾闲居信州(今江西上饶)期间与马荀仲所作,由于荀仲擅长医学,故辛弃疾用药名进行填词。这篇作品传达了其壮志难酬的愤慨。他的词,使人们知道药名文学同样可以具有深刻的内涵。

随着药名文学的不断发展,至清代时,还出现了著名药名戏曲《草木传》。总之,繁多而独特的中药名,为药名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文学作品中的药名隐语及药名对联、书信、诗歌、散文等,构思奇特,用词精巧,令人惊叹!

药名文化既是祖国医学文化的重要遗产,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挖掘和传承无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疆域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各区域各民族在不同时期的药名文化都富于鲜明的区域和时代特征。故对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各种道地特色药名的传说与典故进行挖掘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探析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及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进而促进我们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祖国灿若瑰宝的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蔡群.浅谈中医药物命名的文化特色[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13(3):16-17.

[2]丁智慧.江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对策[J].贵州农业科学,2007,35(1):120.

中药文化范文第3篇

共有24个问题,主要包含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及中医药学知识的认知途径、普及情况、态度即期望三个方面。2.1.1接触和了解中医药学的渠道在七个选项中,56%的学生选择了长辈、朋友的推荐和讲述。52%的学生选择了课本教材。学校的宣传教育仅占了12%。“其他”主要是学生补充的“自己所学的专业”“医生的解说”。可见学生接触、了解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渠道,主要来源于社会和家庭。在学校中主要以课本知识传授的方式,但宣传教育的效果还不及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应该在全民族中普及,更应该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加强宣传教育。尤其是现代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中的传播,主要专注于知识及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从思想和精神层面的引导[2]。2.1.2中医药学基础知识在学生中的普及情况包含10个问题。如第3题“你能听懂并领会中医药学的语言吗?”选项A是“能够”,共26人/次选择。选项B是“有的能,有的不能”,共135人/次选择。选项C是“不能”,共16人/次选择。第7题“你知道中医药学的四大经典著作吗?”选项A是“知道,并且都看过”,共21人/次选择。选项B是“知道一部分”,共133人/次选择。选项C是“不知道”,共24人/次选择。第11题“你知道涌泉穴、合谷穴、足三里穴的大置吗?”选项A是“知道,并且知道各个穴位的功效”,共68人/次选择。选项B是“知道,但是不理解”,共81人/次选择。选项C是“不知道”,共29人/次选择。根据此10个题的选项性质分为四类:①基本知晓,共有796人/次选择,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44%。②一知半解,共有711人/次选择,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39%。③完全不知,共有289人/次选择,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16%。④其他,共28人/次,占10个题目选项总值的1%。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知识在学生中认知情况较好,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能够引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存在着<20%的学生没有接收到或拒绝学习中医药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有39%的学生对中医药学知识还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也要求对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还需要持续、大力地投入,才能真正实现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2.1.3学生对中医药学知识的态度及期望该部分有13个问题,是学生从中医药的优点、缺点,到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期望、途径进行答卷。88%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因为76%的学生认为“中医药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很喜欢很热爱,觉得应该把它发扬光大”,在问及中医药文化存在的意义时,59%的学生认为是“传承文化”,57%的学生认为能够“修身养性”,48%选择了“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素养”,36%选择了“增强民族凝聚力”,27%选择了“培养爱国热情”。具体到个人选择中医药治病救人时,56%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的优点是“辨证论治,因人而异”,50%认为传统中医药善于慢慢调和、调养,44%认为“副作用小,用药安全”,36%认为“疗效是能去本且治根”,12%认为“治病有科学依据”。然而,还有16%的学生面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想要去了解,但是课业负担重,没有接触传统中医药文化的途径和时间”,甚至有少数学生“不是很喜欢,但作为中国人,我们还是应该去了解”。而且57%的学生认为传统中医药“药味苦且用药不方便”。47%认为“市场管理不规范,容易上当受骗”,28%选择见效慢,以及治疗时间长等缺点。所以56%的学生选择在“病后调养”阶段使用中医药治疗,41%选择在“西医久治不愈或副作用大的情况下使用”。仅有38%选择慢性病时使用。40%的学生用于日常保健。因此,为提高中医药学知识的普及率,增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力度,43%的学生认为有效的方式是举行“中医专题讲座”。次之推选开展“中医义诊咨询”,进行“中医传统技术的演示”,如中医特有的拔罐、艾灸、针刺、推拿按摩等技能的演示,以及“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类图书、影视作品”等。

2调查分析

综上所述,通过对173份调查问卷的分析,贵州省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知现状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价值给予肯定,80%认为它在现代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表示希望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同时,大部分学生生病时使用过中医药治疗方法,如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拔罐、刮痧、汤药食疗等,说明中医药在学生中是有着一定的人群基础和影响力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比较常用或者留意中医药,57%的学生认识到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药物”。69%的学生甚至能认识10味以上的中药,并且绝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在校园或社区中设立中医药的文化宣传和医疗服务。由此可见,中医药学的重要性得到了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的普遍认可,在部分学生中还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学校应积极地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促进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也是每一代华夏子民义不容辞、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然而,当问卷中问及学生是否有兴趣参加学校组织的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讲座时,58%的学生表示“很想参加,但是很少有这样的讲座”。又如“所在学校对传统中医药学文化的普及教育开展了哪些活动或宣传”,45%的学生选择了太极拳专项运动,34%的学生选择了医疗实践服务活动,其次是标语展板、专题讲座、杂志期刊、校园景观石等。说明学校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途径和力度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也导致仍有部分学生对传统中医药文化存在误解,如36%的学生对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不了解,甚至4%的学生认为有迷信的成分,不科学、不可靠。21%的学生认为中医药“讲不清治疗道理,不够直观,让人感到故弄玄虚”,以及疗程长、起效慢、煎煮麻烦、味道苦涩等。还有学生只在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才想要去了解中医药,并没有认识到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精髓才是学习的根本目的。

2.1影响传统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的原因

通过对卫生类职业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对中医药学存在某些误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对传统中医药学文化价值的重视不足,导致宣传教育的投入不足,力度虚弱,学生忽视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学习,或仅为片面了解。二是对中医药学知识的学习,存在着概念模糊不清、理论体系不全面,知识来源不规范,如56%的学生是从长辈、朋友的推荐和讲述中了解中医药学,52%的学生选择了课本教材,27%的学生从各类书籍中了解,25%的学生从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媒介上获取知识,12%的学生从学校的宣传教育中学习。三是随着西学东渐,西医学在治疗技术上的方便性,使人们在医疗实践中能够较容易地接受西医的治疗方式,其思维模式、诊疗方式也深入人心。尤其是我国医科院校的教育重心也是西医学。这就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用西医学的思维模式来判释完全在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产生发展的中医药学,甚至排斥中医药学,使中医药学处于被动分割、对比的位置,也使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宣传、继承处于被搁置的滞缓状态。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了解甚少,内涵理解模糊,脱离了中医药学形成、发展的中华文化基石。因此,在问卷中设置了“鉴于当今社会的发展,您认为中医和西医的发展情况应该如何”的问题。97%的学生认为当今社会让中医和西医“取长补短,两者都应该发展”。这也说明中医药学在学生群众中是有着一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只要正确引导和着力培养,必然能够推动中医药学未来的蓬勃发展。

2.2调查启示

本调研说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仍任重而道远,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和哺育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各种教育途径和方法,全面加强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传统中医药文化是继承和创新中医药学理论与实践的源泉。因此,普及和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即获取学习中医药学的源头活水,对提高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深刻理解中医药文化,树立中医药理论思维,增强医者道德修养,拓展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在问卷调查中,88%的学生认为在卫生类职业院校中开展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因此,应该围绕着“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教育管理措施,将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从设置教学课程渗透到班级文化栏宣传、校园景观宣传、社团学习活动小组、理论知识的竞赛、实践技能的操作运用等,还要从职业教育的层面提升到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的培养和凝聚的层面上。同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广泛而深远。但目前我国虽然已建立了各类中医药网站,但专门系统地从事中医药科普宣传的网站却很少,而且知名度很低、浏览量很小、缺乏权威性和通俗性,形式单一[3]。因此还应充分挖掘利用我们现有的网络及多媒体资源,对卫生类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中医药科普宣传教育,建立基于网络的中医药科普宣传平台,正确引导学生辨识、学习和使用规范的中医药学知识,扩大中医药文化的群众基础,提高公众对中医药学的认识和理解。加大对传统中医药文化普及的投入力度,拓展教育途径,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生运用中医药知识开展实践的机会,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医药学教师素质和技能的培训提升。调查中61%的学生认为应该“重点在学校基层教育中开设关于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课程”,46%的学生推荐“教科书加入传统中医药文化知识”,35%的学生建议“由国家处理并采取措施”,此外还可以加大在社会上广泛传播以及在学校社团中开展有关重拾传统的活动等途径来拓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教育。通过将中医药学理论的道法自然、博大精深,历代医家的高尚思想修养、医风医德、钻研精神等各方面知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并让学生亲身参与到和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中,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论,即将传统文化教育取得的良好效果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诸如参加义诊、帮扶济贫、送医送药、答疑解惑等,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在未走入社会前就具备了卫生类人才所需的各项品质。此外,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委在相关文件中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特色和优势。”由此可见,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于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给予很大的支持。中医药进入社区,是由中医药具有的显著疗效和特色优势决定的,是开展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必然选择[4]。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学习中医药学知识,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扩大就业选择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3小结

2011年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会议精神,主要强调了中华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并提出要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挥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础性和资源性作用。传统中医药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粹之一,对历代医家人格、品性的修养,对大医精诚医德医风的形成,有着巨大影响。本调研诣在强调提高卫生类职业人才对中医药学的认知水平,学习中医以人为本、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从而强化对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树立医护人员仁爱、严谨的职业道德观。

中药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药;创意文化;创新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生产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大有可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有专家预言,文化创意产业即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中药产业是以中药工业为主体、中药农业为基础、中药商业为枢纽、中药知识经济产业为动力的新型产业[1]。除了药品,还包括中药保健品、食品、饮料、化妆品、日用品、食品添加剂、中药农药、中药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等等。中药产业作为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是当今快速发展的新兴产业,中药现代化已然成为提升中药产业的重要途径。

据目前市场发展来看,发展中药文化创意产业,走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新性发展路径,完全可以成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文化发展的战略选择[2]。虽然2014年中药市场出现了部分花茶店、玛咖店,中药保健市场悄然发展,成为众多商家的共识,中药市场已然迈出了可喜一步。但现今已是创意时代,对绝大多数企业来说,主要任务不是去开发新技术,而是利用世界上已有的众多技术,进行整合,赋予时尚设计。

创意中草药便是赋予了创新理念,使中草药不再是单一的药材而已,而是紧跟时代潮流,依据大众购买心理,制成相应健康产品,赋予美感、内涵、独特性、效用性,在某种程度上将会大幅度增加人们的购买欲望。

发展创意中药健康产业,应从四个角度创新发展理念:(1)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提升中药健康产业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2)从创意产业的角度建设中药健康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3)从综合目标的角度创新中药健康产业发展模式,创新中药健康产品文化;(4)构建中药健康产业生产和市场的共生体,增强中药健康产业的持续动力。

中药创新创意产品商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保健食品:以中药为原料来源,根据中药配伍原则制成中药药茶或是健康食品,适用于大众日常饮食,既方便又能调节身体机能,提升免疫力。

②保健化妆品:根据药物功能,配制如面膜、霜膏,既天然又护肤。

③保健用品:将中草药与养生概念相结合,把中草药配伍做成防蚊虫叮咬的香袋,衣柜橱柜除臭除湿的香薰,促进睡眠的精美挂饰,安全保健还不失美感。

④文化礼品:根据中药材的形状、颜色、功能,与绘画、书法相结合,拼凑创作出相应的字画或图案,如山水,牡丹、梅花等,装裱成框,创意而有品味。

⑤特殊节日礼品:我国传统节日多,中药材制成节日礼品的市场前景可观。如:教师节将中药材装入漂流瓶中形成挂饰,配以中药标本贺卡送予教师;重阳节可将茱萸制作成标本送给长辈;儿童节可以将中草药压制拼成画册送给小朋友;情人节利用中药材制成保健香水作为爱心小礼物送给伴侣。

⑥休闲生活产品:将中草药栽培成花卉,特别是藤木类观赏植物,形成摆饰。

而中药创意文化产业化模式应以中医药文化为基础,以中药文化企业为先导,通过多种渠道整合开发中医药文化资源,创造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同时,通过市场化运作,完善线上与线下销售一体化模式,使中药创意文化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上升中的转型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各级政府对“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形成共识。因此,解放思想,创新机制,在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紧紧抓住中药创意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契机,挖掘中药传统文化资源,创作具有影响力的中药文化作品,打造中药文化新品牌,探索中医药现展的新路径成为新的历史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小平.地域中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D].湖南;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2013

中药文化范文第5篇

1透彻解析中药药性理论,加强中医思维

中药药性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等主要内容,各从其不同方面来解释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这些理论是我们的祖先经过无数次的人体实践后总结出来的,其真实性、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毋庸置疑,现在有很多的中医药学者试图采用现代仪器来证实和进一步研究中药基本理论的奥妙。中药与西药不同,不能单纯从现代医学的抗炎、镇痛、镇静等作用来解释中药的功效与应用。中药必须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应用,即便是制成中成药也不能完全脱离其根本的药性理论来应用,如小建中汤由芍药、桂枝、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组成,这几味中药中除芍药药性为微寒,但用酒炒后寒凉之性已极其微弱,其余几味中药都为温性,可推断该方剂的药性为温性,即使被制成小建中颗粒剂,用于治疗慢性胃肠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时也应当是属于虚寒型的才可以应用,如属于湿热型则绝非所宜。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使他们认识到掌握中药基础理论的重要性,时刻保持中医思维,是学好中药的关键,避免临床应用中药时只看药物作用,不分药性寒热,不辨患者体质寒热虚实的胡乱应用。其次在授课时逐条逐句的将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的概念、临床作用、临床指导意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讲解清楚,尤其是四气与五味,四气、五味是阐明中药疗效最基本的理论依据,既要让学生掌握它的一般作用及规律,又要掌握四气与五味的复杂性,采用总结归纳、举例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条分缕析地进行讲解,避免死记硬背带来功效应用的混淆。气味相同,作用类似,如紫苏与生姜气味均为辛温,辛能发散,温能散寒,两者均可发散风寒。气味不同,作用有异,气同味不同或味同气不同,则作用亦不同,如白芷与饴糖其气均为温性,但白芷为辛味具有发散风寒之功效,饴糖为甘味,具有补中益气、缓急止痛之效;另外薄荷为辛味但其性属凉,具发散风热之效,与白芷同为辛味,但功效有别。一气兼多味药物的功用有多种,如苍术辛、苦,温。辛温能发散风寒,苦温能燥湿,归脾胃经,能祛风散寒,燥湿健脾。掌握了药性理论的基本规律,为以后学好每一味中药的功效与临床应用奠定一定的基础。药物气味对阐述中药功效非常重要,但其只能概括出药物的一般作用规律,不能具体指出药物作用的部位,而归经、升降浮沉理论弥补了四气、五味的不足,基本指出了药物在人体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的作用和作用趋向及主治证。因此,阐明药物功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四者有机联系起来,才能具体得出某一药物的功能与应用。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学的核心,在中药学的教学中,要深入透彻地讲解中药药性理论,才能在以后讲解各论中药时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甚至学生可以自主学习部分中药,降低授课压力,也为以后学习中医学其它专业课程树立牢固的中医思维。

2以中药药性理论为主线,解释功效与临床应用

中药药性理论、功效、主治证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中药药性理论是对功效与临床应用的概括总结,在教学中不论是讲每类药的概述,还是单味中药,都可以从药性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病因病机及主治,采用由一般到特殊,由点到面,层层推进的教学方法,将中药药性理论与功效、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融会贯通,例如:麻黄,辛、苦,温,归肺、膀胱经[1],因辛能发散,苦能降泄,温能胜寒,入肺、膀胱经走一身之肌表,故能发散肌表之风寒,风寒除,腠理开,汗自出,表自解,故有发汗解表之功。适用于风寒外袭,腠理闭塞,卫外之气郁内不能宣发于外,体温不达之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等风寒表实证;因其能辛散苦泄,温通宣肺,主入肺经,可外开皮毛之郁闭,以使肺气宣畅,内降上逆之气,以复肺司肃降之职,故善宣肺平喘,为治疗肺气壅遏所致喘咳之要药;又因其能上宣肺气,发汗解表,可使肌肤之水湿从毛窍外散,并疏通水道,下输膀胱,以助利尿之功,故能利水消肿,用于风邪袭表,肺失宣降之风水水肿,小便不利者。通过系统性,一环扣一环的讲述,启发学生从性味、归经引出功效,从功效引出主治证,反过来,从主治证推出功效,从功效推出性味和归经,运用中医思维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3引入中医医案,运用中医思维分析如何用药

中药是中医师治病的法宝,中药的应用必须在中医师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选择的进行应用,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简单处理过程,在选用中药时要考虑到病证的寒热虚实及气血阴阳的盛衰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在学习中药学课程时即使将中药的功效、应用、使用注意等都背下来,也不能在临床上游刃有余的应用中药。因此,在中药学课堂教学中我们以中医医案来讲解,如讲祛风湿药时引入保定市首届名中医邢国献主任医案[2]:患者,女,35岁,中学教师,2014年5月16日初诊,肢体关节对称性肿胀疼痛2个月,以双腕、双肘、双踝关节肿胀疼痛为主,晨起后关节僵硬,活动后僵硬缓解,全身不适,乏力,酸困,双腕、双肘、双踝关节肿胀明显,有压痛,双踝关节跟腱部可见风湿结节,舌红苔黄,脉浮。辨证为风湿热瘀凝滞关节。治以清热除湿,化瘀通络。方用祛湿捻痛方加减:羌活15g,独活15g,川芎10g,牛膝15g,威灵仙20g,秦艽10g,豨签草30g,红花10g,黄芪30g,赤芍15g,薏苡仁30g。7剂,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2014年5月24日复诊,患者关节肿胀减轻,仍疼痛,晨起僵硬,舌红苔薄黄,脉弦数。上方加透骨草15g,骨碎补15g,血竭2g(研冲)。10剂,水煎服,药渣热敷患处。2014年6月5日复诊,疼痛消除,守上方继服半月巩固疗效。半年后随访无复发。分析邢国献主任治疗风湿除用羌活、独活、秦艽、豨莶草、透骨草这几味祛风湿药之外,还用到了川芎、牛膝、红花、骨碎补、血竭这几味活血化瘀药,同时也加用了黄芪来补气养血,其治疗用药印证了古代中医师治疗风湿病的经验“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3]“养血可以祛风”[4],同时针对关节肿胀疼痛,施以赤芍、薏苡仁清热消肿,方药中牛膝、透骨草、骨碎补又可补肝肾、强筋骨,以防肝肾不足。通过分析这则病案使学生不仅对风湿病多采用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补养阴血等治疗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也为以后临床用药养成运用中医思维来选择药物的习惯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避免出现临证用药将功效或药理作用相似的药物简单堆砌的现象。因此,采用医案教学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学习灵感,充分发挥其能动性,体会借鉴医家治病救人的丰富经验,培养临证知常达变的能力,为其将来步入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5]。

4深入浅出,将中医文化融入课堂

既要深入,又要浅出,似乎矛盾,实际是辨证的统一。“深入”是要求教师对教材所涉及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的熟练度。“浅出”则要求教师把自己理解和消化过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述出来。我们在教学中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形象比喻法,借用“国老”———封建国王的和事佬,来形容有“调和诸药”作用的甘草;用“将军”———威震三军的统帅来形容功大力强的大黄,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对学习中药的兴趣,加深对这些药物性能的理解;将传说与故事等中医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如人参,枸杞子、黄连、女贞子、三七的传说,车前草、当归、何首乌、刘寄奴、杜仲等药名的由来,山药、玄参、延胡索等药名的变迁等;将民间广为流传的谚语与中药的功效、应用相结合,如“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说明灵芝具有安神镇静的作用,“不怕到处痛的凶,吃了玄胡就会松”指出了玄胡索(延胡索)具有活血行气止痛之功,”“知母、贝母、款冬花,咳嗽神仙一把抓”指出三药均有止咳作用,“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表明二药有截疟之效,可用于治疗疟疾。这些传说、故事、民间谚语等中医文化使学生在学习中药时既感到了趣味性,又体会到了中药的实用性。中医文化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使得生命能够繁衍不息,代代相传,传承与发扬中医药文化是每一位中医青年的责任与使命[6]。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医文化不仅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时刻接受中医文化的熏陶,在现代人对中医药的应用尚未完全获释的大环境下能够增强信心,加强对中医药的学习与研究,以期在以后的中医职业生涯中,能熟练运用中医药文化与理论来阐明疾病的病因病机及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中医思维是中医药学的灵魂,是中医药学得以传承与发扬的根基,深受中国传统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影响,运用中医思维来理解、使用中药,才能更准确地体现中药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在中药学的授课中必须时刻灌输中医药理论及中医药文化,学生才能在以后的临床中应用中药不被西药化,才能将病人的疾病作为一个整体来辨证论治,从而获得药到病除的治疗效果。此外,在教学中我们也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中药饮片与生药材辨识,中药动物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良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进一步拓展自主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与素材。

参考文献

[1]陈蔚文,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北京:2012:36.

[2]杨树国,邢国献.邢国献主任辨治风湿痹证经验拾萃[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1):40.

[3]李中梓.医宗必读[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374.

[4]张景岳,刘孝培,邱宗志.景岳全书•杂证谟选读[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88:19-20.

[5]林怡,戴铭.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应用医案教学法的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1,14(2):88.

[6]李婧.传承中医文化,培养高素质中医青年[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S):52.

中药文化范文第6篇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思维的关系。相对于西方文化传统中比较强调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更多是以直观意象为主,是一种更着重于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去把握真理的思维方式。作为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下的中医药学,天然具备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这种特性无论是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还是在推理方法、技术手段等角度,均有所体现。例如,中医药中的整体思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不仅重视人体生命本身的整体性,而且还要尊重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中医药的认识论就不是单纯强调客观认识,而是“物我一体”、“体物会心”、“司内揣外”、“司外揣内”地“物我交融”的“内景”;在方法论上,使用的是整体关联、辩证互补、系统协调的整体观,而不是用机械的、分割的、还原的方法来建构它的体系;在推理方法上,运用的是“容中的”、“互补的”辩证逻辑,在技术手段上体现出整体调控的独特优势。还有在中国古代重视“形而上”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取类比象思维;在古代哲学阴阳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辩证思维等均是如此。这些特点与现代人习惯的思维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没有形成中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学习中医药知识,无疑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深入进去,并有所精进。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文化的核心要素。要真正把握一种文化,必须掌握其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理论体系的灵魂,积淀在人们思维中的思维模式要比获得的具体指示更重要、更有价值。中医药学是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科学,其理论基础更具有人文特点和浓厚的文化色彩,如果仅从每一味中药的角度去看待和学习是不全面的,也无法把握其中的精髓和内核。并且,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思维方式大相径庭,不能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医药的问题。这就要求中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学习和思考,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来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但这对于惯用数量概念来解释和理解事物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却无疑有一种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隔阂与疏离,无法真正融入其中。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提升中药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育中,形成注重整体、突出联系、重视和谐、维护平衡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符合中医理论特征的思维模式,才能掌握学好中药学的核心武器,对其学术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自然也会更加深刻到位。

3.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整体性、辩证性、直觉性等思维方式。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不仅可以建立起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思维素质有所提升。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涵盖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过程,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这种思维本身就对于深受数理化训练的理科生来说,可以极大促进他们整体思维的形成,是对于西方分类思维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此熏陶之下,学生可以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实现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及组合分析的能力,提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实现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二、立足于传统文化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

既然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思维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同时传统文化又对于中药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对中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就要注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进而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领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这是现代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必然趋势和培养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教师要将传统思维方式贯穿于中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中药课程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信息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将中医药的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记背中药名称、药效等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形成中医药思维,并学会用这种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此外,加强经典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学习古人综合性辩证思维方式。其次,基于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第二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利用各种活动、讲座等等第二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请相关专业开展有关古代思想、古代哲学等方面的系列讲座,举办学术沙龙、兴趣小组等,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文化予以深刻的认同。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思维形成的沃土,对于中药专业学生树立中医药思维、提升学习思维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才能更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经久不衰的思想精髓。

中药文化范文第7篇

产品结构

汉森制药生产的口服液、胶囊剂、片剂等10个剂型、130种药品,共有188个药品批准文号。其中83个品种、129个规格列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76个规格列入OTC目录,36个品种,71个规格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主要涉及消化系统用药、伤科用药、心脑血管用药和诊断用药等。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重视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主导产品四磨汤口服液的核心技术已获得国家专利,保护期限为20年,其独特的疗效获得了消费者的好评,多次被评为“湖南名牌产品”、“湖南省高新技术产品”,并多次被授予“湖南省产品质量奖”。公司的缩泉胶囊为中药保护品种,愈伤灵胶囊被评为“湖南省优质优价产品”,银杏叶胶囊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优质优价产品”等等。公司OTC品种及医保品种所占比例较高,随着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的推广、药品分类管理规范的实施,公司产品品种的优势将得到充分体现。

传承中药精髓

汉森制药将传承中华民族灿烂的中医文化为己任,其主打产品“四磨汤”源自宋朝的千年古方,具有悠久历史,在江南民间广泛使用。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将其研制成为服用方便的口服液剂型,是公司的独家专利品种。目前市场上除汉森制药的“四磨汤口服液”外无其他剂型产品,又因其疗效好、安全性高,无多巴胺受体拮抗作用,已逐渐成为胃肠系统临床用药的热点,是目前市场上唯一既可助消化又有胃肠动力作用的纯中药制剂,作为为数不多的中药精品,竞争优势突出。

公司其他主导产品如:“愈伤灵胶囊”为骨伤科专用的纯中药制剂,疗效确切、起效迅速,在跌打损伤类药品中有较强的竞争实力;“银杏叶胶囊”在心脑血管病治疗方面效果独特,目前临床应用广泛,被国家发改委评为“优质优价产品”;“缩泉胶囊”为国家中药二级保护品种,已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公司独家生产,在治疗尿失禁方面有独特功效,该药受益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未来有望快速增长,是公司主要增长点之一。

在不断深化自主研发的同时,汉森制药与中南大学药学院、湖南中医药研究院等单位密切合作,积极实施产学研一体化,依托科研院所的人才及技术优势,加速研究开发适用症更为广泛、使用更为方便、剂型更加先进的系列新产品。目前,公司正在参与由国家科技部、中医药管理局、复旦大学等部门联手的“973计划”中医专项的部分课题研究,该项目是湖南省医药领域首例获得国家“973计划”资助的项目,对我国中医药理论的完善、中医药研究的深入开展、民族产业的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扩大产能再续华章

汉森制药此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1900万股,募集资金拟主要用于口服液及胶囊生产线的技术改造,扩大公司拳头产品四磨汤、银杏叶和缩泉胶囊等产能,巩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的生产规模,有效缓解市场需求压力。2009年“四磨汤口服液”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市场前景良好,预计未来3年销售额有望保持30%的年增长率。“银杏叶胶囊”是国家优质优价品种,在参与药品招投标中具有明显定价优势,有效成分含量为同类产品最高,2010年有望增长40%;“缩泉胶囊”已入选基本药物目录独家剂型,为医疗机构必须配备使用的药品,2010年有望增长100%。募集资金将打破公司的产能瓶颈,令公司如虎添翼。

中药文化范文第8篇

除了满眼的绿色,江中药业在行业内立足更多靠的还是技术的硬实力和文化的软实力。无人的车间、自动化的生产线以及挥动的机械手臂,让智能技术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研究和创新使得企业找到了一条由“药疗”到“食疗”的独特发展之路。

智能应用无处不在

说起中药生产,许多人脑海里会浮现这样的画面:一罐罐中草药在炉灶上熬制,制剂匠人不时打开罐盖观察,屋内弥漫着浓郁的药草味。但在江中集团的大型制剂生产基地――江中药谷中药液体生产线上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在这里,看不到忙碌的工人,听不见嘈杂的操作声,闻不到刺鼻的药味,有的只是上百个机械手和智能运输小车按照程序严谨的运行。

提取、纯化、配料、灌装、灭菌、检漏、装盒、装箱、码垛9大工序无不以智能化操作,从源头上把控质量,确保销售的产品都合格。

“整条自动化生产线的技术工艺路线由集团设计确定。在全球采购最先进的专业设备后,江中制药团队自主研发出了生产控制系统,并形成了全球首条无人化操作中药液体生产线。”车间主任钟志坚介绍道,这种全封闭、全监控、全自动的生产模式,可以把人为因素产生的质量问题降到最低。

“液体车间节省了很多人力,我整个药谷只有900多个工作人员。”钟志坚介绍说,这种智能化的制造方式,既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以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同时保持了整洁干净的工作环境。

如此“高大上”的车间,生产出的产品自然也是“高精尖”。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当大家都在为中国航天员创下最长太空驻留时间纪录而欢呼雀跃时,不少人也注意到这艘飞船上保障航天员体能和健康的参灵草功能食品,它们正是来自江中集团,产自江中药谷的全自动生产线。

“参灵草是江中集团历时多年研发的一款新产品,可以提高航天员应激能力,增强抗疲劳能力。”钟虹光说,参灵草是将几千年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和世界最先进的生产技术工艺相结合,精工制造的中医保健品,拥有国家专利,“为了不添加防腐剂,采用灌装密封后再高温灭菌的工艺;为了隔绝光线,选择无缝金属瓶、金属盖灌装;为了隔绝氧气,采取充氮灌装法;为了不含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有害物质,除采取特殊制造工艺外,每批产品都送到权威第三方检测机构瑞士SGS检测,合格后出厂。”

这只是江中集团对产品质量精益求精的一个缩影。另外,在生产过程中,集团对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敢马虎,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瓶盖。为了保障瓶盖与瓶身严丝合缝,防止产品受到污染,车间引进了独特的二次轧盖成型技术。在固体药物制造车间,除了装备世界上先进的生产线,还建有八个植物园,减轻工人的疲劳感,并更好地将绿色理念融入企业文化。

让食疗文化走向世界

作为老牌药企,江中集团拥有丰富的制药经验和技术资源,复方草珊瑚含片、健胃消食片等明星产品风靡大江南北。与此同时,江中集团“高处不胜寒”,已经提前感觉到OTC(非处方药)行业发展的局限,再不创新,就会遇到增长的瓶颈,于是江中瞄准了食疗市场这块“蛋糕”。

2013年9月,江中集团养胃食疗产品猴姑饼干上市,第一年销售额达到9.68亿元,正式吹响了进军食疗领域的号角。2015年,国内首家专业食疗公司“江中食疗”公开亮相。江中食疗也开启了多元化经营之路,进军饮料市场。

在钟虹光看来,将传统的食疗配方与现代的食品形式相结合,是一种创新,与普通食品相比,食疗产品既保持营养美味,又能显著改善健康,是一种升级。

当然,江中猴姑饼干是功能性食品而非药品,其成分中所含的猴头菇含量虽高达11%,但不代表可以代替临床药物来治疗胃病。猴头菇经加工制成的片剂,具有养胃功效,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及慢性胃炎的治疗,但做成了饼干,其价值就是日常食疗养胃,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药品企业进军食品行业有其优势,江中以严谨的“制药精神”做好食疗产业,对开发食疗产品保持敬畏。在他们看来,产品创新固然重要,科学态度却不能有丝毫差池。选择“药食两用”的原料,通过制药的工艺和技术,再用临床观察来验证功效。如此循环往复,不断改进,制造出既有营养美味,又能明显改善健康的食疗产品。

“江中集团会不断研发和制造出品种多样、功效各异的‘食疗’产品,为中国人民健康服务,为世界人民健康服务。”钟虹光曾表示,要让中医药的“食疗”文化迈出中国,走向世界。

中药文化范文第9篇

前不久,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等22个部委共同发起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走进陕西,在陕西省西安市大雁塔广场举行启动仪式,数千名市民汇集活动现场,亲身感受中医中药大型科普宣传活动。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西安市委常委、副市长李秋实和省政协、省政府办公厅、省卫生厅、省发改委等26家单位领导和广大医护人员、各界群众出席了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陕西省政府副秘书长孟建国主持,王国强副部长做了重要讲话,陕西省副省长郑小明宣布活动启动,西安市政府副市长李秋实代表省组委会致辞,有关中医医疗单位和各界群众参加了西安站的科普宣传活动。随后,全省活动顺利启动,延安、宝鸡、铜川、渭南、商洛、安康、汉中、咸阳、榆林等市举行了启动仪式并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西安市四十余家中医医疗机构的八十余位名老中医为广大市民义诊,中医中药中国行活动组委会为陕西省捐赠了近万册中医药图书和科普宣传资料以及部分医疗物资。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带头到“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墙签名,王国强副部长等领导还看望了参加义诊的中医药专家。

此次活动中,陕西省举办了13场义诊活动,陕西省心脑血管、内分泌、骨伤、妇科、肝病、老年病和康复保健、中药制剂等方面的200余位中医药专家免费向社会民众诊治疾病,介绍中医药防病知识和简单实用的医疗技术和方法,此外,还举办了20余场面向中医药社区医生与群众的健康知识培训讲座,中医药专家向民众传授常见中药饮片的真假鉴别、中医药文化建设和中医药“治未病”等方面的科普知识。

启动仪式后,装载30000余册中医药图书、科普资料的活动大篷车于10月18日至22日驶进陕西省铜川市、宝鸡市、汉中市、渭南市、榆林市、延安市、咸阳市、安康市和黄陵、宜川、洛川、商洛市等地。各地结合实际,围绕中医药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进校园、进机关、进工厂、进军营、进餐饮、进市场、进车站等都开展了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中医药健民直通车”装载着中医药图书、医疗药械、中医药宣传挂板、科普资料等物资开赴陕西省各地,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文化、送健康活动。

王国强:把陕西的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发言中表示,中医药是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是有着深厚潜力的市场资源和具有原创优势的科研资源。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的发展,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加强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方针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要制定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措施,各地方也将发展中医药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中医药的国际化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国家也要求与我国展开中医药方面的合作,可以说现代的中医药发展有很好的机遇,也将会有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陕西是西部文化大省、教育大省、旅游大省,也是重要的中医药大省。作为我国中医药文化的发源地,陕西具有悠久的药用植物栽培历史,拥有丹参、党参、天麻、焦黄等一大批道地药材。十三朝古都西安,自古便名医云集、医典名著荟萃。“秦地名医多”、“秦地无闲草”是陕西博大的人文文化和历史资源的真实写照。

王国强副部长在发言中对陕西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工作表示肯定,陕西省政府把中医药事业纳入到卫生事业统筹规划中,建立了以省政府办公厅、发改委、人事厅、财政厅等21个厅局为成员单位的省中医药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出台了《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召开了规模空前的“陕西省发展中医药大会”,把中医药发展列入“民生工程”之中,首次提出了建设中医药强省的战略目标,加大了对中医药重大项目的投入,大幅提高了中医专项经费,使省级中医事业费三年增长了近四倍。

王国强副部长还表示,近年来陕西中医药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形成了院校教育、继续教育、私人教育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医学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人才并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希望继往开来地把陕西的中医药事业做大做强。

李秋实:让中医药惠及百姓成为民生工程

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秋实在发言中指出,中医药是我们的国粹精华、民族瑰宝,是中国人在长期疾病防治过程中独创的医学科学,历经千年而不衰,为我们民族的生息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中医药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人民健康方面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她说,“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陕西、走进西安是今年西安市医药卫生事业上的一个盛事,让更多人有机会感受中医魅力、了解中医文化、认识中医疗效,让中医中药更好地服务大众,为中医药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满足百姓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健康水平、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才是发展中医药的根本出发点。

李秋实副市长认为,中医药具有“简便验廉”的特点优势,在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可以大有作为。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就是让百姓切身体会到中医中药的独特魅力和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进农村、进厂矿、进家庭、进社区,更好地回报社会、惠及百姓。希望市民们能踊跃参与,也希望专家能耐心倾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答,把活动办成百姓受益、众人称快的民心工程。

她还说,大力发展中医中药利国利民,必将对西安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将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在西安市大力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把这次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努力成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文明和谐的宣传队,成为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大众的播种机,推动西安市中医药事业的实际和科学发展,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万里行驶进陕西

10月18日,在西安大雁塔北广场举办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陕西省活动启动仪式后,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车队缓缓驶出古城,历时6天,经黄陵、洛川、宜川到达延安,寻觅着历史的足迹一路走来。大篷车万里行活动,通过陕西省名中医义诊

医疗队义诊、向基层捐赠科普读物和医疗物资、开展社区和乡医培训等多种活动把中医药科普知识、医疗物资送到了田间地头、广场校园、社区街坊……

陕西省黄陵县地处黄土高原,属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为黄土高原沟壑区。素有“陕北南大门”之称,为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的陵寝所在地,也是陕西省经济开发的战略要地之一。10月19日上午,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医疗队的专家一组在黄陵县中医院,一组在太贤乡卫生院义诊,黄陵县太贤乡的群众用“省上来专家了,快去看病呀!”等质朴话语表达了对大篷车医疗队的欢迎。

10月20日上午9点,“中医中药中国行”洛川站启动仪式在洛川县中医医院举行。此前,为扩大中医药影响,中医大篷车沿着大街小巷用广播宣传中医药文化和义诊活动,吸引了不少群众驻足观看。近年来,洛川县中医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2003年9月被陕西省中医管理局定为陕西省农村中医工作达标县。该县共有医药技人员452人。其中,中医药人员180人,村级卫生室共有医药人员322人,从事中医药或能中西贯通的医药人员276人,占村级卫生技术人员的85.7%。全县共有村卫生室284个,配备中药(包括中草药、中成药)的村卫生室276个,占村卫生室总数的97%。全县15所乡镇卫生院均开设了中药房,平均拥有中药饮片260种,中成药85种,村卫生室平均有中药饮片60种, 中成药品32种。所有指标均较以前有较大提高,形成了比较健全的城乡中医药服务网络。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活动行至洛川,使得在洛川的中医药工作者信心倍增。在启动仪式上大篷车医疗队向洛川县捐赠了价值30000元的药品及书籍。医疗队在洛川县中医医院进行义诊,6名专家在认真解答群众问题的同时,还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提高了广大患者对中医药的认知水平。仅三个小时,专家们就为100多名群众进行了诊治。前来诊病的袁女士告诉随队人员:“前些时候,因为头晕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贫血,吃了许多药也不见好。经过专家仔细查体,耐心询问病情、化验,发现不是贫血,而是得了颈椎病。治疗时以中医药为主,价格便宜。”许多群众也纷纷表示,希望以后能通过去医院等途径多了解中医,利用中医学中的一些疗法,知道一些健康的饮食方法来增强体质,获得健康。在医疗队专家将要离开洛川时,一位延安肝病患者专程来到洛川县中医院向医疗队专家咨询病情,陕西省肝病专家成冬生主任医师耐心为患者作了诊断,提出了合理的检查和治疗建议。

随后,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医疗队来到部级贫困县宜川县的体育场。此次义诊活动在这个山区小县引起不小的轰动,很多人拥挤在义诊台前,接受生平第一次测血压、第一次健康咨询。义诊时间本是上午9点钟开始,可一早,近百位群众闻讯来到体育场,等待专家们为自己诊断。每名义诊专家台前都站满了人,特别是以老年人和妇女最多。陕西省人民医院中医科吉海旺主任医师说:“在义诊中,我发现很多人患风湿病、腰腿痛、骨关节炎等疾病。主要原因是此地区气候寒冷、又是山区,很多人都不了解预防疾病的知识。还有大多数人有病不及时治疗,听信游医,造成疾病误治,加上医疗条件差,医疗技术落后,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特别是中高级职称人员缺乏。应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简、便、廉、验’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队伍的专业素质与技能已迫在眉睫。”让陕西中医学院附院骨伤科李彦民主任医师最感无奈的是,一位老太太今年64岁,患有骨性关节炎已4年。“如果病人及早选择内外兼治,关节畸形就不会这么严重,”李彦民叹道。一位来自宜川县的农民说,他来自农村,知道义诊消息后,决定一家大小都来做个检查。因为自己平时较忙,而且家庭条件又不好,全家老少6口人从来没做过检查。

中药文化范文第10篇

“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甘肃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22个部委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全国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甘肃启动仪式暨兰州市活动前不久在甘肃省兰州市东方红广场举行。

宣传活动主题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通过在兰州市范围举办大规模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集中展示中医药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和良好的疗效,让社会更加了解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做出的巨大贡献,更加了解中医药在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深入了解中医药、认识中医药、感受中医药,推进中医药惠及千家万户,为大众健康服务。据介绍,启动仪式结束后,还将举行中医大篷车进社区、进农村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医中药中国行组委会向甘肃省赠送中医药图书、医疗物资和科普宣传资料;并组织“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签名,以及中医药专家义诊、常见中药饮片真假鉴别、文体表演等活动。活动启动后,“中医中药中国行大篷车”还开赴全省开展送技术、送知识、送文化、送健康的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此外,还组织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中医药知识培训。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亲临甘肃调研

在“中医中药中国行”走进甘肃活动期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一行,亲临甘肃省考察调研中医药工作发展情况。

活动期间,王国强一行在甘肃省副省长咸辉的陪同下先后来到甘肃中医学院、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省中医学校、省中医院,实地了解这些中医院校及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并看望了甘肃省百岁名中医李少波。在此期间,王国强充分肯定了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当前中医药工作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形势,同时,对甘肃省的中医药工作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王国强副部长指出,各级卫生部门要将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医药工作的要求和即将在全国推开的医疗卫生改革结合起来,抓住改革机遇,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各种问题,充分发挥中医简、便、廉、验的特色优势,加强中医药服务网络和能力建设,大力实施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和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的“三名三进”工程,让百姓真正享受到中医药适宜技术。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和中医科研工作。

王国强副部长提出,甘肃是中药产业大省,要整合现有资源,实行强强联合,争取把甘肃中药产业做大做强;各级医疗机构要重视中医药文化,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使群众乐于看中医、吃中药;要加强中医药政策研究,进一步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

源远流长的甘肃中医药文化

甘肃位于祖国西北,黄河上游,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被誉为“河岳根源、羲轩桑梓”,不仅是华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医药学的发祥地之一。甘肃是一个中医药文化厚重的省份,在人文景观、文化遗产、中药资源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不仅中药材自然资源丰富,而且历代名医辈出。几千年来,形成了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独特的诊疗方法和有效方药,对人类防治疾病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伏羲文化

伏羲是中华民族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伏羲文化是史前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源头。《帝王世纪》称,伏羲“味百药而制九针”。因此伏羲被我国医界尊奉为医药学、针灸学之始祖。

医祖岐伯

岐伯,北地(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生活于人文初祖黄帝时代,为黄帝臣,主管医药。他和黄帝共同完成了流传最久的医典《黄帝内经》,是我国上古时期一位有成就的博物学家和中医学理论的奠基者,他对中华医学的贡献最大,由此被奉为“中华医学之祖”。

针灸鼻祖皇甫谧

皇甫谧,字士安,号玄晏先生,甘肃安定朝那(今甘肃省灵台县朝那镇)人,他写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他的针灸术现在被140多个国家所采用,享誉海内外,因而他被后人推崇为世界针灸鼻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历史文化名人。

敦煌医学

1899年在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藏经洞内发现的近五万卷书籍,其内容涉及我国古代文化的各个方面,医学残卷至少在60卷以上,其中医经10余卷,针灸6卷,本草7卷,医方30余卷,藏医4卷。内容包括《内经》、《伤寒论》、《新集备急灸经》、《新修本草》等,这些古医籍和敦煌莫高窟壁画大量的医学内容,被学术界称为敦煌医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武威汉代医简

中国甘肃武威汉墓出土的简牍,共3批。第一批是《仪礼》简;第二批是王杖诏书会简;第三批是医药简牍;1972年出土于旱滩坡汉墓,共92枚。内容是当时抄录的验方,比较完整的医方有30多个,涉及内、外、妇、五官、针灸等科,是研究汉代中医学、药物学和针灸学的重要资料。

中药材资源

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之一,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有中药材1527种,种植面积达246.4万亩。常年人工栽培的品种有350余种,大宗地道药材有30多种,尤其是地产的当归、党参、黄(红)芪、大黄、甘草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的70%~95%。

发展中的中医药事业

建国以来,甘肃省在贯彻党的中医政策、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中医进了医院,西医综合医院设立了中医科,成立了甘肃省中医院、甘肃省中医学校,培养西医学习中医两年以上人员200多人等。但在中,中医药受到了歧视、排斥和打击,截至1977年底,中医药机构仅有5所,中医床位1000多张,其中中医医院床位100张,中医药人员只有8700人,中医药后继乏人乏术严重,发展举步维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1978]56号文件重申了党的中医政策,全省从社会上招收中医药人员200余人,甘肃中医学院于1978年成立并招生。在拨乱反正,清除“左”的影响的基础上,1984年10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召开全省振兴中医工作会议,作出《关于振兴中医事业的决定》,全省在中医药工作中,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机构建设为基础、人才培养为

重点、专科建设为突破口、提高服务能力为目标,中医事业得到了恢复和振兴,尤其是2000年省人大常委会制定颁布《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加快全省中医事业的法制进程。2001年在政府机构改革中,增设甘肃省中医管理局,加强中医的行业管理。2004年,省政府又做出《关于加快中医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并召开全省中医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中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甘肃省发展中医条例》贯穿于中医药工作始终,大力实施中医“三名三进”和中药“三名三保”工程,使全省中医药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近年来,国家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甘肃省也加大了扶持力度,使中医药的生存条件和环境逐步得到了改善。今年,省卫生厅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把中医药工作列为全省卫生工作四个重点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予以有力地扶持。目前,全省拨中医专项补助经费也由2004年的200万元增加到700万元。这些对推动甘肃省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卫生和中医药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甘肃省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逐步建立,服务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

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截至2007年底,甘肃省共有中医药机构88所,其中,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73所,民族医院10所,中(藏)医药研究机构3所,中医院校2所。中医机构固定资产总值近6亿元,建筑面积64.3万平方米,中医病床7472张,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助理)16358人。全省约有76%的乡(镇)卫生院建立了中医科,50%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日益制度化和规范化,以中医医院为主体,社区、乡村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为延伸的多层次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中医机构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5年甘肃省共投入中医药项目、专项及资金1.1亿元,对2所市级中医医院、23所县级中医医院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新建、改扩建业务用房10.2万平方米。许多中医医院积极转变观念,不等不靠,自筹资金改扩建门诊住院楼、装修改造病房、整治院内环境,中医医院的医疗环境有了较大改善,服务功能逐步完善。

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近5年甘肃省积极争取国家建设项目,先后投入3460万元对全省各级中医医院的12个部级重点专科、7个中药制剂室、28个针灸理疗康复科、15个急诊科、13个感染科、10个特色专科和7个中药房进行了建设。中医医院承担了全省23.6%的门诊服务量和16.4%的住院服务量。5年内,全省建成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区)9个;建成全国重点中医药专科3个,在建9个;建成全国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个;建成省级重点中医药专科58个,在建16个;在建省级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3个;建成全省有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3个,示范机构12个。省政府建立了“甘肃省名中医”评选制度,先后评选并命名表彰两批共56名甘肃省名中医。省卫生厅开展了新一轮中医医院等级评审,以此为契机,大力加强中医医院综合管理,中医药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得到提升。

中医药人才培养逐步强化

在中医药院校教育方面,甘肃中医学院主要培养本科层次和硕士以上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在校硕士生达300余人,本科生7000余人。省中医学校以中专层次为起点,培养实用型中医药人才,在校生达6000余人。师承教育方面,第三批国家和省级45名指导老师培养出师徒弟100人。第四批国家和省级师承工作为62名指导老师确定了124名继承人。继续教育方面,2002年成立了甘肃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委员会,5年共审批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243项,实地培训中医药人员2万余人次,网络远程教育1200人次。与此同时,实施了国家乡村医生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乡镇卫生院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培训等项目,提高了基层中医药人员的业务素质。

中医药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目前,甘肃省有3所专门的中(藏)医药科研机构。近5年有20余项科研课题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省科技厅立项,获资助200多万元。省卫生厅立项189项中医药科研课题,资助经费83.5万元。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近百项。有67项中医药科研成果得到转化。2002年,省中医药学会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甘肃省皇甫谧中医药科技奖”,5年来有115项中医药科技成果获得奖励。

发展中的努力

发展中的不足

甘肃省的中医药事业尽管有了较快地发展,但是从国家加大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力度看,从全国中医药工作的整体水平看,和其他省市相比较,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投入严重不足,中西医发展不协调

甘肃省中医医院普遍存在投入少,欠账多,规模小,设施不齐全,功能不配套,基础建设、人才培养、设备更新等缺乏资金,中西医发展的差距在拉大。

管理体制不健全,中医行业管理有待加强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体制不顺,多数市、州没有中医药管理机构,行政管理不到位,中医药政策不落实。

特色不突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不高

由于中医药服务收费低廉,财政补助政策落实不到位,一些中医医院通过西医服务创收来解决生存问题,没有很好地发挥中医药优势,缺乏竞争力。

优秀中医人才匮乏,人才流失严重

甘肃省副高以上中医药人员415人,占全省卫生专业副高以上人员的9.13%,只占全省中医执业医师总数的2.54%。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缺乏,理论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名老中医更少。受区域经济发展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医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

对中医认识不足,政策不到位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没有做到“中西医并重”,存在重西轻中,淡化中医的现象,没有很好地尊重中医药的发展规律,缺少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法规。要使甘肃省中医药事业能够又好又快地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开拓思路。

甘肃省发展中医药事业思路

1.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投入。争取成立省级中医药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全省中医药发展的意见,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大中医药事业投入,提高对中医医疗机构的政府补助水平。要求各市州必须设置相应中医药管理机构,加强对中医药事业的管理。增加中医药专项补助经费,加大扶持力度。

2.请求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开展《甘肃

省发展中医条例》执法检查。对《条例》实施以来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并督促有关方面落实《条例》的有关规定,加快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3.甘肃省卫生厅各有关处室根据各自职责积极配合支持落实中医药政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草拟《加强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报请省委、省政府批准执行,并及时召开中医药工作会议予以贯彻落实。

4.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政策中,扩大中医药(民族医药)用药目录,将中医药的报销比例提高10%,起付线降低20%。

5.“乡乡社社有中医科”口号的提出,就是农村的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有中医科,并配备煎药机、中医、针灸、理疗、康复等中医药设备,提高城乡中医的服务能力。支持甘肃省中医药学会探索评选乡村名中医等措施。

6.加强西医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各级各类西医综合医院要在门诊设立中医科,在住院部设立中医病房,病床数原则上不少于医院总床位数的5%;并在西医综合医院等级评审标准中列为必备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西医综合医院各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中医知识培训,动员、宣传各科室病人请中医会诊,看中医、吃中药,把西医科室使用中医药情况列入医院对科室的考核指标;探索医药根据中药的处方量、中医收入量奖励科室的办法,要把西医综合医院的中医科办出特色,不一定收治多少病人住院,但要争取把各科病人当成中医治疗康复对象。

7.协调各级财政增加中医医院的床位补贴比例。拟提请省财政将省级中医医院床位补贴标准提高1.5倍,解决中医医院收费标准偏低,财政补偿不足的问题。

8.大力发展民族医药事业,重视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开展民族医药专科建设,做好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工作,加强民族医药科学研究与合作交流。

9.加强中医药科学研究,推动中医药自主创新。组织和利用兰州大学、中国科学院、甘肃中医学院、甘肃省中医院等科研力量,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协作攻关;加强中医循证医学的研究;加强中草药栽培、种植、加工、应用等地方标准的制定工作。

10.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各类中医药人员培训,加强中医职称评聘和考前培训工作,并根据中医药行业特点,制定中医药人员职称评审办法。在实施的为乡镇卫生院招录400名大学生工作中,中医、中西医结合本科毕业生录取率不低于30%。

11.加大中医药工作的宣传力度,抓好中医大众文化宣传工作,选择2~4个不同级别和类型的医院进行改革试点,利用院内或社会报告会等形式宣传中医,充分调动群众看中医、吃中药的积极性。

上一篇:抗癌中药范文 下一篇:中药川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