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1 18:07:06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以我国《教育史研究》杂志6年刊发的中国教育史类论文为研究对象,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刊载论文作者的单位及地区分布概况等进行分项统计,展示了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并从这一角度探讨了中国教育史学科6年来发展的基本动向。

《教育史研究》从1989年发行创刊至今己出版6o余期,共发表中外教育史研究论文及其他文章1000多篇,深受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欢迎,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份教育史学术研究刊物。其发表的文章既有教育理论的探讨,又有教育制度的分析;既有对某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剖析,又有不同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的比较;既有类似章句考证的微观研究,又有通史性的宏观鉴赏,研究题材十分广泛。作为一份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并由全国教育史学会发行的全国性核心期刊,它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方向在我国中国教育史领域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对该季刊中有关中国教育史的论文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梳理出我国当前中国教育史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把握中国教育史学科6年发展的基本动向。

一、分析对象与方法说明

我们从1999—2004年刊登在《教育史研究》的论文中,选出所有中国教育史领域的研究论文,就这些论文的数量、选题分布状况、刊载论文作者单位及地区分布、论文合撰程度、引文文献情况进行分项统计,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分析。被统计和分析的论文时间跨度为6年,共含24期杂志。采用的方法主要为统计与分析。

二、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论文的刊载数量

自1999至2004年,《教育史研究》共发刊24期,517篇。其中关于中国教育史方面的文章达385篇,平均每期16篇。

由上表可知,6年来,中国教育史的研究论文在总论文数中始终占据优势地位,其比例数在63.7%到84.6%间波动,反映出在教育史研究中,中国教育史始终是我国学者的主要领域。在2004年的前5年中,大致成比例数逐年下降的局面,反映出在这5年中,中国教育史至少在研究成果的发表上出现相对的轻微的滑坡。2004年有较大的回升,升幅达8个百分点,但仍没有达到最初两年中的80%以上的水平。

(二)论文选题的内容分布

《教育史研究》六年中发表的385篇中国教育史论文选题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大致可分为教育思想家及其思想、教育制度与实践、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书序、著作评述、读后感以及对教育史学科著作的分析评论等多个领域。

具体情况如下:

1、教育思想家及其思想

5年内,研究中国教育思想家的论文共计122篇。古代部分主要涉及孔子、老子、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董仲舒、张载、陈亮、朱熹、张容、经元善、徐光启、张之洞、颜之推等;近现代部分主要涉及陶行知、雷沛鸿、晏阳初、陈鹤琴、严复、黄炎培、鲁迅、蔡元培、张伯等、陈嘉庚、孙中山、叶圣陶、、陈独秀、郁达夫、、、杨贤江、邓小平等。其中古代部分涉及最多的是孔子及其教育思想,包括探讨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启发式”教育方法、学习方法、孔子对中国文化及教育的影响等等。近、现代史方面研究较多的教育家是杨贤江,包括对他的“道德、人生、理想”教育思想以及“青年闲暇指导思想”等等的研究。有一部分研究侧重于对人物思想的比较,如《雷沛鸿与晏阳初教育思想之比较》《鲁迅与蔡元培》等等。

2、教育制度与实践

教育政策与制度的研究向来是教育史学科的重点领域之一,这一态势也直接反映在《教育史研究》中。1999——2004年(教育史研究》共刊登相关的研究论文136篇之多。涉及的领域包括:启蒙教育、官学教育、社学、家学、私学教育、中小学语文、数学、体育、美育、德育教育、女子教育、教师教育、成人教育、函授教育、公民教育、平民教育、开明士绅教育、教会教育、素质教育、留学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农村教育等。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介绍教育家亲自参与教育改革、教育实践活动的文章。教育政策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已经使我们进一步深化了中国教育史研究的力度与广度。2篇以上论文所涉及的领域如下:

论文篇数达2篇以上的教育类别。

3、地区教育综评

《教育史研究》中国教育史部分的研究中,对地区教育的关注程度并不亚于对其它类别诸如女子教育、启蒙教育、教会教育以及私学教育等的重视程度。由于地区教育研究中包含了个别著名教育思想家在此做出的卓越贡献、某一地区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地区教育史学史研究等等。所以,对地区教育的研究不仅仅是一个孤立的点,而应当把它看作是一面多棱镜,可以透过它折射出社会不同层面的教育现状,教育发展历程和弊端。

地区教育研究分布情况:

4、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

继1999年《教育史研究》中“教育史学理论”板块出现后,2000年又增添了新栏目,即“教育史学史研究”。到了2004年,又将这两个栏目合并为“教育史学理论和教育史学史研究”。为该学科的反思和建设开辟了空间。

5、著作评介、读后感

《教育史研究》中不仅发表诸多对《师说》、《三字经》、《学记》、《中国教育哲学史》、《道家道教教育研究》等教学名著的评论,而且也刊载了不少对文学名著所隐含的教育思想的评论。如陆修静《洞玄灵宝五感文》的教学思想《无上内秘真藏经》的学习思想、从马王堆帛书《黄帝四经》看先秦黄老道家教育思想等等。《教育史研究》中除了对教育著作的评介以外,还包含了读后感的文章。如:对学生进行外语教育的好材料—《外语教育往事谈》读后感、《千秋基业—中国近代义务教育研究》读后感等等。

6、书序

书序方面有《中国书院史资料》序、《元代书院研究》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专题史研究》丛书序等等。

书序的发表情况如下:

7、教育史学术年会会议综述、会议发言、摘要及教育大事记

两年一度召开的全国教育学学术年会教育史分会,是一段时间以来教育史学科在整个教育学领域中的巨大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做出科学的总结和客观的评价,它也是《教育史研究》中不可获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史学术年会的会议摘要、会议发言和会议综述、教育大事记的刊载为进一步拓展教育史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丰富、详实的考证资料,同时有助于读者获取第一手的教育研究成果报告。6年来,《教育史研究》共发表了各大教育史学术年会的会议综述共10篇,会议发言和纪要5篇,教育大事记1篇。

(三)论文选题的时间段分布

就研究时间而言,在古代、近代、近现代、现代四个时间段中以古代、现代的教育史为研究重点。

其中现代史部分最多,共168篇。而且近现代史部分主要侧重于研究清朝末年、新民民主时期以及建国初期的教育家、教育思想与教育运动等。

论文选题时间的分布情况:

(四)研究机构的地区分布

作者研究机构分布较广,大部分来自全国各地师范院校,如北京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东北师大、华南师大、山东师大、首都师大、重庆师大、河北师大、云南师大、福建师大、湖南师大、浙江师大、山西师大、广西师大等;也有来自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深圳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大学等。此外,各类研究教育机构,如中央教科所、理工大学气象学院高教研究室等也发表了相关论文。

鉴于《教育史研究》作者所在研究机构分布过于分散,这里仅列出1999年至2004年的部分发刊率排名靠前的研究机构名单,并对它们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进行对比分析。

主要研究机构分布的情况:

三、结语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技术;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60―05

一 问题缘起

我国有关教育技术的博士学位论文(专指中国大陆,不含港澳台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领域较高层次的研究现状,其研究趋势也将对我国未来的教育技术研究产生一定影响。对这些博士论文进行统计和分析,能够发现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预测未来走向,对于教育技术学科乃至整个教育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取中国知网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库为数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的博士论文尚未完全收录于中国知网,故须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库中获取),对2000到2009这十年的教育技术博士论文进行统计(2000年之前教育技术博士论文数量极少,2010年博士论文至今尚未完全收录,故均不作统计),拟对以下问题进行回答:中国有关教育技术的博士学位论文主要的研究主题有哪些?涉及到哪些其他学科专业?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如何?通过调阅论文并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二 样本收集与整理

从CNKI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教育技术学”为“学科专业名称”,对2000-2009年的博士学位进行精确检索,得到论文85篇;分别以“教育技术”和“教育技术学”为关键字,进行精确检索,得到论文21篇和9篇;分别以“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为“主题”,共得到论文16篇和79篇。对这些论文进行处理,最后得到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共134篇。同时,从北京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库中共检索到75篇有关教育技术的博士学位论文。将此209篇论文作为样本,并按学科范围分为全部学科(包括教育技术学专业在内的全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教技专业)、其他学科等三部分,数量分布情况见表1。

同时,将这些论文(不含北师大的)按年份进行归类,得到各年份论文数量分布情况(见表2)。

三 研究过程

1 时间分布

根据表1,对全部学科中有关教育技术研究的博士学位论文134篇以及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学位论文82篇(不含北师大),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得到2000年-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数量变化曲线图(图1)

可以看到,国内教育技术的研究主要从2000年开始,无论是全部学科还是专业学科,论文数量均逐年增加,到2004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论文开始接近10篇。通过考查这些论文的主要内容发现,从2003年开始,教育技术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虽然2009年的博士学位论有18篇,稍有下降,但并未对十年来论文整体增长的大趋势构成较大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日益与人的生存密不可分,教育技术开始深入教学、深入生活,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依然会越来越深入,并将呈现一片繁荣的态势。

2 涉及院校

截止到2009年,全国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共有9个(分别是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这些学校中除华中师大和浙江大学尚有博士外,其他七所高校占据了140篇论文,约占总数的67%。其他学校(包括上海师大、上海外大、福建师大、哈工程大、河北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中国农科、中央民族、重庆大学、东北财经等),总数在69篇,约占33%。图2是2000-2009年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院校博士论文数量分布图。

从图2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所院校引领着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学术团队越来越壮观。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紧跟其后。其他大学虽不具有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仍对该领域的某些问题进行研究,为教育技术的研究增添了新鲜血液和坚固力量,为中国教育技术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宽阔的发展空间。

3 学科专业

从表1可以发现,有些教育技术方面的研究论文不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所作(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论文仅140篇)。也就是说,有很多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博士也对教育技术问题感兴趣并做了研究。通过调阅论文所属学科专业,对学科专业进行了统计,结果见图3。

从图3可看出,教育学类专业约占总数的82%。其中,在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原理等专业对教育技术的涉及比较多,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技术学的学科理论、课程教学设计等方面,如东北师大教育学原理专业伍正翔的《批判与超越》、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钱旭升的《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左明章的《论教育技术的发展价值》、河北大学外国教育史专业张立新的《美国教育技术发展史研究》等。

理工类专业研究教育技术问题的论文约占12%,在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中,仅次于教育学类专业。这些理工科专业主要包括信息工程类专业和计算机应用类专业,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研究,如浙江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欧阳杨的《教育语义网中基于本体的自适应学习系统建模》、东华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刘晓强的《E-Learning知识共享与适应性应用环境研究》等。

分析表明,对教育技术问题的研究已渗入多个学科领域(约15个专业),很多人在关注教育技术问题,这无疑是教育技术的荣耀和幸运。这些非教育技术学专业人员对教育技术的关注,不仅在学科基本理论方面,也在具体实践问题层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推动中国教育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4 选题领域

通过阅读样本论文,发现论文的选题范围广泛。通过查阅和归纳多个学校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向的划分,将教育技术相关研究划分为六个主要领域和十二个子领域。各领域论文数量见表3。

表3表明,近十年来教育技术主要集中于教育系统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应用、教育信息化等研究领域,在新技术应用、网络教育、教学设计、教育系统开发、学科基本理论等研究方向给予了更多的思考,同时在学科哲学思考、远程教育、教育资源建设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注。以北师、华东、华南、南师四所院校为例,各领域研究论文数量见图4。

图4表明,教育技术的关注点,因院校不同而存在着明显的汇聚和分散。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南京师大和华南师大,

新方法新技术应用、教育信息化等研究主要聚集于北师大和华东师大,网络教育、远程教育、教育系统设计和开发等研究相对比较分散。由此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首先,研究教育技术学科基本理论的人越来越多(从图5可以看到,理论研究在整体上呈上升趋势)。这表明,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面临着理论基础薄弱的现实,人们开始关注教育技术哲学、教育与技术关系问题等教育技术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以期为教育技术的学科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图5同样可以看到,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的研究趋势并不是持续上升的,而是出现了几次低谷,也就是说,理论研究时而成为关注热点,时而被忽略,可以说是近年来教育技术的一个难点问题。

其次,教育系统设计与开发、新技术新方法在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将是教育技术领域一个持久的焦点和热点问题。随着科技日新月异,教育技术作为教育中的技术手段,设计和开发的教育系统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普遍化,满足着教育对高新科技的需求,为教育现代化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环境构建,以及虚拟现实技术、语义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系统科学方法、网络工程方法等新技术新方法,使教育技术在注重应用的过程中,不断从其他学科和领域中汲取养分,在改进和创新中前进。

最后,教育信息化和网络/远程教育作为教育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被一批学者跟踪研究,并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索(如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台中出现的难题、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阻碍等)。这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教育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

四 总结分析

教育技术研究在取得了丰硕成果并得到人们普遍认可的同时,也一直存在着一些疑点和难点,并不断地形成新的研究热点、焦点和难点。其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教育技术研究关注点存在着明显的汇聚与转移,并生成新的研究一点和盲点。一种技术、方法,或者理念,能否进入教育技术研究者的视野,不是教育技术学科自然发展的结果,也不是由教育技术领域的一家所专长。研究者自身局限性以及功刹主义和唯技术主义的盛行,是影响教育技术研究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教育技术研究的发展历程是其学术观念随社会发展和时代变迁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社会观念对教育和技术的选择过程,是在技术与教育的互动过程中,使技术与教育构成了一个整体,使教育技术自身演变为一种特有的社会身份的过程。教育技术仍然是个年轻的学科,需要在不断地摸索中前进和成熟。

第二,教育技术研究的眼光有待扩展。教育技术研究,只有认清了前进的方向,才能走向科学的发展,才能走得更远。从论文内容中可以感受到,还有很多研究者或者沉浸在技术万能论的狂热中,只顾钻研新技术、开发新系统,将自己迷失在技术的森林里;或者对技术嗤之以鼻,专攻理论思辨。这样的研究虽然会带给教育技术瞬时的激动,从长远来看,并不利于教育技术的发展,长此以往,势必会将教育技术引入一个狭小的角落里,越走越窄。研究教育技术,就要以开阔的眼光,将教育、技术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关注现实,在聚焦与转移、冲突与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前行。只有厘清教育、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认识教育、社会和技术中,塑造和利用技术来促进、引导教育的发展,才不至于在教育技术发展与社会互动的变迁中出现方向的偏移和问题的遗漏,从而合理地制定教育技术发展战略,促进教育与技术的良性互动。

第三,研究缺少文化意识。教育技术作为教育的二级学科,从属于教育,应该体现着教育的文化特色。纵观十年教育技术的研究,文化对教育技术的影响,一直少有人提及。教育技术发展带来的许多独特的文化结构(如计算机文化、网络文化等),对教育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影响。关注文化对教育技术的影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技术的良性发展。

第四,教育技术研究缺少伦理学的视角。教育技术之定义,经过多次变革和发展,已普遍被人们接受为“是一种研究和伦理实践,且这种研究和实践是为了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这无疑告诉人们,要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教育技术的发展,并对教育技术的实践活动及研究进行适当的道德关切,确保教育技术要符合人和教育的发展规律,在真正意义上促进教育的发展。

总之,中国教育技术在健康稳定的发展进程中,充满着无数的尝试和挑战。中国教育技术一直在总结中不断成长、在反思中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美风,中国教育技术学学科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3,(10):9-15

[2]祝智庭,孟琦,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元分析看教育技术研究取向[J]电化教育研究,2002,(12):47-50

[3]吕巾娇,从美国博士学位论文的摘要看教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6,f10):27-32

[4]任友群,理论实践方法-21世纪第二个10年中国教育技术研究的趋势展望[J],电化教育研究,2010,(9):29-33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3篇

分析,并做出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刊物的载文量呈平稳趋势,拥有一批基数庞大、集中度较高的作者群

体,少数学术精英对该刊办刊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

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是本刊研究的热点问题;引文来源注重基础

理论。

关键词:《中国教育学刊》 研究热点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教育教学改革

《中国教育学刊》作为中国教育学会会刊是基

础教育研究的权威期刊之一,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

刊和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经

过二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该刊推动了我国基础教育

学科的发展,为国内外读者提供了新颖、全面、有指

导意义的各类学术论文。有学者对其进行了统计研

究与分析,例如黄友初利用《中国教育学刊》

2010-2011年刊载的642篇论文,分析了其载文基

本信息、栏目分布、作者和引文情况。但尚无学者

对该刊关键词、发文作者与机构、引文来源与知识

基础等内容做整体性计量研究。鉴于该刊代表性,

本文将对该刊1998-2012年所载的3436篇论文、

791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作者、关键词、

发文机构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情况做出科学知识图

谱,以探求其知识基础、期刊质量与学术影响力,并

从中发现我国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及

研究趋势。

一、研究方法及载文情况

1.研究方法

所谓知识图谱,就是以科学知识为对象,通过

空间表征法,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信息可视化技

术、应用数学、图形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来揭示

由科学文献和引文路径的复杂交织所反映出的科

学交流及发展趋势。相较于传统的内容分析法,基

于文献计量的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可以通过定量

的数据更加客观、直观、形象地反映某一学科或领

域的研究热点及研究演化等情况。本文利用陈超美

教授开发的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关键词共

现和引文共被引等情况进行分析,并绘制科学知识

图谱。由于目前CiteSpaee软件要求输入的文献格

式主要为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数据库(IsI)中文献

的文本格式,而本文使用的是中文数据库中的文献

格式,因此先通过CSSCIREC软件将CSSCI数据格

式转换为ISI格式后,再运用Cite Space对《中国教

育学刊》的3436篇载文进行文献计量分析。

2.载文情况

期刊的载文量能够反映出一份期刊的信息占

有能力、输出能力和辐射能力,因而是评价期刊基

本指标之一。研究发现,《中国教育学刊》近几年来

所刊载的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09年达到峰值,之

后又稍有回落。

二、高频关键词揭示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概况一篇文章的

主题和内容,通过对关键词词频的统计可以清楚地

了解和判断某时段内的学科、机构及期刊的研究主

题和研究热点。在设定阈值和余弦相似系数后,用

CiteSpace软件对《中国教育学刊》刊载的论文进行

了关键词共现统计(见表1、表2),并绘制其知识图

谱。经统计,1998~2012年间共有7911个关键词,其

中出现10次以上的有130个,出现20次以上的有

59个。

根据知识图谱中节点的大小可以发现热门关

键词,通过近年突现关键词可以揭示研究热点问

题。知识图谱表明,“素质教育”(213)是最大的节

点,除此之外,“课程改革”(193)、“教育改革”

(147)、“课堂教学”(142)、“基础教育”(122)、“教

师”(121)、“教学改革”(99)等也都是《中国教育学

刊》此间的研究热点。“基础教育”这一关键词说明

了这一刊物所属的学科领域,而其他高频关键词还

表明了这一学科领域最近研究的热点问题。我们利

用CiteSpace对所有关键词进行聚类,得到的结果可

以聚为五类:分别是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

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

课程改革、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15年间出现的关

键词有近八千个,设定阈值后能够在可视化知识图

谱中显现出来的关键词也是词频最高的关键词,这

五类关键词基本代表了1998~2012年间基础教育

学科的研究热点。

1.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

素质教育与教育公平聚类包括“素质教育”“教

育公平”“义务教育”“道德教育”“教育均衡发展”等

关键词。我国上世纪80年代提出“素质教育”的口

号,其核心就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

两大问题。自素质教育推行以来,我国教育领域的

专家学者也一直在不断讨论、深化和明晰素质教育

这一政策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并及时指出素质教育

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为素质教育的推行提供了重

要的理论基础,例如学者张旺认为教育目的功利

化、课堂教学灌输化、评价标准唯一化、教学活动无

机化、人才培养同一化是影响我国素质教育推进的

五个重要问题,只有以人为本地解决这些问题,才

会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追求教育公平则是人类

社会所持有的共同理念,但其也与素质教育密不可

分,“只有做到教育公平,素质教育才能全面推行;

要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做到教育公平。素

质教育和教育公平的研究具有互动性与互补性,而

对这两个方面《中国教育学刊》也给予了及时的跟

踪研究。

2.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基础教育”“农村教育”“中小

学”“课堂教学”“学校教育”等关键词。基础教育是

本刊的主要研究领域,且21世纪的中国正处在重

要的社会转型期,基础教育必须要适应和回应社会

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转型,因而吸引了一批学者的

研究兴趣,成为近年来基础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

随着农村教育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愈提

高,我国农村教育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但

诸如农村教育观念、经费、师资、课程、教育结构、体

制等许多问题都有待于解决,而学者对农村教育的

调查报告和个案研究逐年增多,体现了学界对农村

教育的重视。

3,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教师”“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

展”“教师发展”“教师素质”等关键词。20世纪80年

代以来,教师发展在世界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发生

了深刻而又根本的转变,值得学界深入研究。教师

发展是一种过程,它既可以是一种主体性过程,也

可以是一种客体性或主客体性兼具的过程。教师

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工

作积极性等多种功能,因而教师发展与学校管理两

者之间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与联系,此类研究对保

证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与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有重

要意义,也因此成为基础教育领域近年的研究热点。

4.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聚类

教育改革聚类凸显出来,说明了该刊具有较强

的时代特色。这一聚类包括“教育改革”“课程改革”

“新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等关键词。改革开

放30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其他领域社会改革

一样不断扩展和深化,极大地推进了人民教育事业

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不可忽视的是,中国

教育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长期性世所罕见,而剖

析中国教育改革的阻力与对策,助力推进教育改革

也是学者和期刊的责任。另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最大的

一场改革,其意义在于传播新的理念、新的文化、新

的行动方式,同样是一项整体的、复杂的、系统的基

础教育建设工程。而《中国教育学刊》对教育改革

与课程改革这两项关乎中国基础教育未来的重要

研究方向给予了极大的重视。

5.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聚类

这一聚类包括了“教育研究”“教学实践”“教育

方法”“教学研究”“教学科研”“教学策略”“语文教

学”等关键词,从对我国教育研究30年来发展历程

的回顾,到对基础教育研究导向的政策建议,再

到对教育研究中运用的质化及量化等分析方法的

研究等均表达了国内学者对教育理论与教学研究

等基础研究的关注。这也说明教学在基础教育当中

的关键作用,而在高等教育相关的文献计量当中,

大学教学的关注度并没有如此突出。

三、突现关键词揭示的研究趋势

突现度即某一关键词突然出现的程度,突现度

越高则说明该关键词越来越受到关注,地位越来越

突出。根据表2可以得出,目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研

究趋势为: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学校建设的研究以

及教育均衡的研究。

1.有效教学的研究

教师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是基础教育课

程改革的目标。而有效教学是一种“提倡效果、效

用、效率三者并重的教学观,有效果、有效用、有效

率是有效教学的三个维度。有效果指的是学有所

得、所获;有效用指的是学的东西是有价值的、有用

的;有效率指学的过程和方法是科学的、简洁的、省

时的”。有效教学也是基础教育质量尤其是中小学

课堂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但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

来,虽然教师在提高教学有效性方面进行了许多有

益的探索,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

惑,教学低效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2.学校建设研究

教育部在2010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

展纲要》曾对中小学学校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是发展“特色”,二是着重“创新”。而学校文化是

承载“特色”、凸显“创新”的重要精神支柱,同时文

化竞争力也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其在中小学

学校建设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但当

前,很多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

要表现为:对学校文化建设认识不足、意识不强;对

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片面;过分注重形式,忽

视内涵;缺乏规划,不能持之以恒。因而,如何继续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便更好地继承传统文化、实

现特色发展和增强创新氛围成为了众多学者现在

及未来的研究趋势。

3.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在基础教育领域,教育均衡是首要问题,基础

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不仅给教育本身,而且对社会

都可能造成诸多不良影响,通过政策促进基础教育

的均衡发展,不仅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

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虽然目前我国义务教育均

衡发展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成果,但还不能满

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在

总结经验基础上,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和《国家中

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明确重点、因

地制宜,切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四、基于文献共被引的知识基础

如果把研究热点定义为一个研究领域的研究

现状,那么研究热点的引文就构成了相应的知识基

础。《中国教育学刊》十五年间刊载的3436篇论文

共有10266篇有效参考文献,经统计被引次数≥2

次的参考文献有336篇,≥5次的有72篇,≥14次

的有10篇(如表3)。这些文献是1998~2012年间

《中国教育学刊》研究热点最为关注的文献群,多数

是涉及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文章或著作。

教育部的两部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及《普通高

中数学课程标准》分别被引34次和20次,从一个

侧面反映了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课程改革的关注。

两个“标准”分别论述基础教育中语文与数学的“课

程性质与地位”、阐明其“课程的基本理念”、制定其

“课程目标”并介绍了一些可行的课堂建议与案例,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的多样

性,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自此两部《课

程标准》颁布起,许多新的教育理念,教学原则都在

课程标准以及新教材中体现出来,为我国的基础教

育课程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基础。

由钟启泉、崔允、张华等人合著的《为了中华

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从“课程改革的目标

与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

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

资源”“课程改革与教师”等七个方面,解读了《基础

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广大基础教育工作

者与研究者提供了一种背景、一种视角、一种参照

。对此类著作的高频引用也表明我国基础教育学

者对国家重要政策文件的重视。

叶澜、白益民、王栅、陶志琼编撰的《教师角色

与教师发展新探》从教师的道德、专业发展和美学

的角度,对教师的职业作了新的论释。从“教师德性

论”到“教师审美论”再到“教师发展论”,多角度地

分析与论证了教师职业的形成、教师与其它职业的

区别及教师应达到的理想境界等问题,并将重点放

在了一直被人忽视的“教师该如何育己“这一话题

上,通过提升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而推动我国基

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表3还表明,张华的《课程与教学论》(2000)、

邓小平的《邓小平文选》(1993)、教育部颁布的《基

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佐藤学著,钟

启泉译的《课程与教师》(2003),以及钟启泉的《新

课程的理念与创新》(2003)也是《中国教育学刊》研

究热点重要的知识基础。我国基础教育学者对这些

经典文献的引用也反映出他们对基础教育政策、课

程改革与基础理论的重视。

五、结论

1998~2012年间,《中国教育学刊》紧密围绕我

国基础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刊

发了一批高质量的论文,广泛影响学科发展的同

时,该刊自身的学术影响力也不断提升,并在“素质

教育与教育公平”“基础教育与农村教育”“教师发

展与学校管理”、“教育改革与课程改革”及“教育理

论与教学研究”五个方面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热

点。无论个人作者还是署名机构,《中国教育学刊》

均稿源广泛、基数众多,形成了对该刊发展发挥着

至关重要作用的少数精英群体。

运用科学知识图谱对《中国教育学刊》进行文

献计量学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刊1998-2012年间的

研究热点与知识基础,但限于选取的数据、计量指

标和研究水平,本文只能管窥《中国教育学刊》的部

分特征,如何在数据处理、计量方法、分析视角方面

进一步完善,以更科学、准确的方式全面、清晰地分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4篇

1900―1919中国教育科学的创立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界基本采用“拿来主义”,大量翻译介绍日本及西方的教育学说,来不及也尚无力结合中国实际加以吸收,研究范围很狭窄,一本教育学讲义即可窥视教育科学发展的全貌。这一时期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突出表现为移植性,主要是通过日本传播德国的赫尔巴特教育学。赫尔巴特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他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庞大的教育学体系,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学》(1806)的问世标志着科学教育学的诞生。百年之后,我国早期教育学者缪文功1919年―1949年是中国教育科学的发展时期。从1919年起,中国教育科学由原来经由日本间接传播赫尔巴特教育学到直接接受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教育界有识之士对当时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已不满足于“拿来主义”,力图在借鉴和运用西方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注重形成自己的理论及特色。此期间除赫尔巴特教育学说外,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说针对传统的教育理论而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击中了传统理论的弊端。更由于他提倡的民主与科学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氛围合拍,因而在当时中国教育学术界起了支配作用。同时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思想的教育学也获得了独立的发展。这主要以杨贤江在1930年所编著的《新教育大纲》和1934年钱亦石编著的《现代教育原理》的出版为标志。嗣后教育界还出现一种以中国传统思想为指导的教育学派别,1942年汪懋祖所编著的《教育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这个学派力图以儒家思想为主旨来阐释教育问题,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至善”,提倡“礼仪廉耻、忠孝、信义、和平”的传统教育内容。另外,这一时期,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在中国也逐步得到了建立和发展。可以说,中国教育科学从移植走向了创建,西方教育理论和一本教育学讲义的僵死局面已被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多学派和多学科取代,从而也推动了中国的教育改革。这一时期,中国改革教育的主张纷纷出台,其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黄炎培的职业教育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论、梁漱溟的乡村教育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这是中国教育家解决中国教育具体问题过程中提出的,反映了中国教育家此时理论上一种极为可贵的独立自主、积极创新意识,是中国教育理论界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1949年至今60年,中国教育科学走过了一条曲折的探索之路。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国社会全面地向苏联学习,教育理论界则以引进、传播苏联教育学家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为标志。1956年以后由于中苏之间意识形态领域的摩擦日益加剧,结合中国实际,对学习苏联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意见。在这种背景下,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的影响明显减退,中国教育科学也开始了中国化的探索。1963年,由刘佛年教授牵头主编了《教育学(讨论稿)》,在教育学中国化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1966年至1976年关于教育的论述成为教育科学的主要内容,对教育科学的学术探索中断了十年。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科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教育学教材编写盛况空前,教育科学内部不断分化与综合,交叉学科层出不穷,教育科学的学科体系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关于教育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学术争鸣如火如荼,通过争鸣促进了各家学派的形成。尽管目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水平不高,在政治与学术、移植与创新、理论与实践、个性与共性、科学性与非科学性诸多关系的处理上,仍有许多历史和传统的遗痕,我们所期待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教育科学体系尚未建立起来,但我们高兴地看到中国百年的教育科学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的教育科学历程,为我们在21世纪初面向世界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拉开了序幕,准备了充足的条件。该书绪论最后指出:“中国教育理论工作者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吸收古今中外优秀的教育遗产和教育经验,积极推动中国教育科学的‘本土化’、‘世界化’和‘现化化’,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科学体系”。21世纪,“中国教育科学将逐步形成一套自己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术体系……没有一套自已的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学术体系,没有本学科固有的概念、范畴、理论预设、研究方法和手段,中国教育科学将无法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立足,也无法参与国际学术竞争。客观形势和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都将使中国教育科学日趋‘系统化’”。该书从绪论到每章都以其详实的历史史料和严谨的逻辑论证反映出中国教育科学百年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教育科学逐步移植和创新探寻中国教育科学体系的过程。同时,教育科学的每门学科亦然是在探寻自身科学体系的过程中成长成熟的。纵横于该书的字里行间,无不被它详实的史料、犀利的争鸣性、高度的概括性和前瞻的评价性所折服。该书虽然没有给中国教育科学勾划出合理的学术体系,亦没有展现出每门学科的学术体系,但能站在历史的、客观的立场,揭示中国教育科学及每门学科的发展历程、存在问题及21世纪发展的趋势,对我们认识、学习、研究和发展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将起到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尽管该书编委会在前言中说:“要想全面把握和论述中国教育科学各门学科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其难度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对此自然不会不清楚”。但我还是想提出一点修改的建议,既然书名叫《迈向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就必须对中国教育科学体系有个合理的交待,并在此科学体系“统帅”下叙述各学科的发展历程。哪怕这个体系只代表编委会甚至主编的观点也罢,这样就便于让读者清晰地了解中国教育科学的全貌及该书所选学科的理由。我们虽然不能像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那样发现中国教育科学的合理体系,但我们起码可以提出一种分类意见统帅全书,为21世纪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争鸣和发展的基调。我认为这是该书有待进一步修改完善的一个地方。该书列出的21门学科与附录《我国教育学学科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调查报告》所列的12门学科都有出入,肯定与万紫千红的实有的教育科学出入不小,让人说不清该书为何选择了这21门学科而不选择其它呢?!这个选择标准是应该说清楚的,否则,人们会误以为百年来中国教育科学就探讨(成熟)了这21门学科,这显然不是。我想在此提出教育科学的体系,供同行学者批评指正。

教育科学

教育理论:教育原理、教育学、教学论、课程论、德育论……

教育哲学:元教育学、教育方法论、教育价值论……

类教育理论:学校教育理论、高等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学、职技教育学……

交叉教育理论:教育政治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社会学、教育文化学……

社会教育理论:职工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家庭教育学……

教育史论:类教育史(各类教育史)

教育史学

教育评论:类教育评论(对一切教育的评论)

教育评论学

从上述教育科学体系看,该书述及的教育科学的21门学科仅是以交叉教育理论的大部分为主,涉及到了教育原理、教育哲学和教育史学的一部分,离涵盖教育科学仍有较大差距,下一步修改的话,还需补充较多的学科内容。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 现状 全球影响

自1999年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所发生的变化在文献中少有记录,但是这些巨大的变化对中国和全球的经济活动产生重大的影响,因为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经济体。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主要变化

1. 高等教育接受者数量的巨大增长

中国现在的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在过去六年里翻了两倍。在1999年以前,每年的从学校毕业的人数和新入学学生人数持平。1988年,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人数大约为83万人;而到了2005年,毕业生的人数是306.8万人,增加了3.7倍。在1998年到2005年间,新入学的人数增长更快,近似为5倍。在2000年到2005年间,学士(及以上)学位获得者以平均每年7.5%的增长率上升。这些巨快的增长都发生在教育改革以后。

2. 中国将比美国拥有更多的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

在工科领域与科学领域这一变化更为明显。与美国相比,现在中国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是美国的三倍,所以广泛认为到2015年中国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与科学家将超过美国。在2001年,获得科学和艺术学士学位的24岁年轻人中,在美国只有5%的工程师,而中国有39%。国际科学基金会(NSF)最近的资料也表明,与世界其他地区尤其是亚洲相比,美国现在培养的工程师的数量最少。诺贝尔奖获得者R.E.斯莫利总结说,到2015年90%获得博士学位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在亚洲,而大多数亚裔的博士工程师和科学家将会诞生于中国。

3. 农村和城市改变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幅改变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进一步的特点是提高农村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缩小农村和城市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城市(包括县和城镇)中高中毕业生中能上进入大学的比例只占30%,而到了2005年比例上升为50%。在1998年城市和农村的招生率分别是42%和32%,到了2005年,招生率分别上升到了68%和63%。与城市招生率相比,在过去的十年里,农村地区的招生率上升的非常迅速。高等教育的准入主要限于城市地区,但是随着社会越来越关注社会和谐问题,教育成就的经济数据更多的现实为农村参与未来的高等教育体系。

4. 中国精英大学的晋升和其他大学的整合

中国高等教育现在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巩固其他大学发展的同时,致力于推动精英大学的发展,控制精英大学的数量。精英大学就是在中国综合排名前十名的大学,它们有优先选择通过国家入学考试的学生及其他研究资源。现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就是扶持少量的高等教育学府,使其进入世界级地位。近两年,受中央部委指令,几乎所有大学都在以每年增加30%的速度扩招本科生,使得很多高校的基础设施与所能培养学生的数量比例严重失调。

在中国许多城市,很多大学为了提高排名将四五个小型德尔高校合并,这一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地方政府激励当地高校合并,为了获得更多的中央资金。中国教育部的数据显示,60%的高校合并都发生在1999年到2006年间。这种合并甚至也包括不少的精英大学。这响应了中国教育部在90年代中期发起的“211高等教育发展项目”对中国高校的重新定位。例如北京医学院于2000年并入北京大学,并更名为北京大学健康与科学院。

5. 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改变

中国高等教育这几年的变化也表现为1990年的时期注重数量的增加调整为现在注重质量的培养。高等教育资金的投入现在不仅以学生的数量作为唯一依据,高等教育学府也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客观综合排名来获得更多的资金帮助。国际期刊上论文的发表、论文引用、以及国际合作都变成判定个高等学府排名及资金投入多少的标准。而的数量也变成了评判中国学者任命、职称维护及提升的依据。高校也每年给自己设定关于教学活动及世界排名的目标。这些都即能促进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也能有效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这些变化很明显,例如,1998年中国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论文产出只占亚洲总产出的14.54%,而到了2003年提高到了22.43%。在社会学和商学也有较快的发展。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对国内的影响

1.评估中国教育改革回报收益

评估中国教育改革有效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计算教育的投资回报率。根据赫克曼和李在2004年做的一个评估报告中显示,中国关于教育投资方面有十分可观的回报。他们初步估计,对于一个接受四年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比没有接受教育的年轻人一生将多赚46%。另一方面,教育的社会回馈也有助于保持中国经济高速增长。

2.教育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进一步评估中国教育改革产生的影响在于考察其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有很多学者认为,中国教育大幅改革将进一步深化收入的不平等。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从农村到城市中国的基尼系数比为1.8;但是根据2007年的评估,基尼系数已上升为3.3或者3.4。这一变化似乎与中国前几年关注初等和中等教育有很很大关系。现在中国通过对高等教育改革来维持经济的增长政策将进一步加剧收入的不平等。

3.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校长领导力;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14-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全面了解和系统掌握我国校长信息化领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准确把握研究重点和方向,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录的关于“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主题的文献,从文献发表时间、数量、地域分布、学术关注度和主题五个维度分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我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方法与建议。

二、数据来源及内容分析

以“信息化领导力”为关键词,通过“百度”可以检索到172余万篇,可以看出我国对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信息化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话题之一,并且对教育教学领域产生深远影响。但是在CNKI 中的社会科学2辑以“信息化领导力”为篇名关键词检索到文献134篇,包括期刊、博硕士、会议、报纸四种类型,而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为篇名关键词检索到的仅有76篇,有效文献60篇,又以信息化领导力为篇名将其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相关文献摘录出来,除去会议通知,管理论坛等非学术性论文后,共得到具有参考性样本文献83篇。笔者将从文献发表时间、数量、内容、地域分布、学术关注度五个维度分析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了解我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重点,分析研究趋势与发展方向。

三、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分析

1.文献发表时间与数量分析

根据图1数据分析,我国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成果非常少,这说明我国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缺乏人才和专项资金的投入。2007年2月杨蓉和王陆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上的第一篇文章,该篇文章主要分析了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校长应当具备的四个主要能力要素和校长的内在信息素养,在2009年达到高峰,到2012年出现下滑趋势,2013年又明显上升,之后2014年和2015较为平稳。因为2016年还没有结束,所以不具有研究参考性。

2.期刊类型及发文量

笔者选取了83篇文献作为参考样本,其中期刊论文64篇,硕士论文17篇,会议论文2篇,主要发表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电教》、《现代教育技术》等期刊上,说明我国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中小学校长的研究,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很少;硕士论文仅有17篇,说明高等院校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力度不强,17篇硕士论文中有8篇都是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的论文都是由孙祯祥教授指导;孙祯祥教授也以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发表此主题文章8篇,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2篇,对我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作出很大贡献。

3.研究内容

笔者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内容分为四部分,分别是理论研究、现状研究、评价研究、策略研究,其中部分归于策略研究的论文不仅涉及策略,而是在前期阶段进行现状的调查,通过分析现状产生的原因,得出相应的提升策略,笔者在统计时以核心主题为主。研究主题分布情况如图3所示,其中理论策略研究占总研究文献的18%;现状研究占14.5%;评价研究占13.5%;策略研究占54%,说明我国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水平的提升已经成为学者研究的重中之重,不论是进行现状调查,还是理论研究都是为具体的提升策略做基础。体现出对于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水平提高的专项研究正在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1)理论研究主要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内涵,构成以及表现进行分析。孙祯祥教授在对领导力理解的基础上阐释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在学校信息化过程中,校长构建愿景与领导学校成员实现愿景的能力,接着在对概念分析后阐述了对权利构成的理解。这使研究者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有了较为明确的理解,利于从全局上对该课题进行理论架构。

(2)现状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法得出,主要是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调查,有些直接对校长进行访谈了解其自身情况,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校长自身的信息化意识和信息技术能力有限,对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关注不够,在资金、人员方面也没有提供足够的支持,有利于社会细化今后对于提高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努力方向。

(3)评价研究通过分析领导力的结构组成,在其基础上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设计,设计包括对指标内容的设计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两个步骤,在内容设计部分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进行分类,又将每种能力划分出二级指标,对应具体的行为,在指标权重部分根据具体行为的重要性进行赋值,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指标权重进行计算得出相应数据。通过赋值将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行为量化处理,有利于明确问题与不足,对症下药。

(4)策略研究主要从内部和外部两部分对校长领导力提升策略进行分析,内部是从校长自身出发,从根本上对校长的信息化观念进行革新与深化,了解信息化的重要性;外部是对政府提出要求,加大资金投入和制度支持。由此双向结合,便于使目前不甚理想的现状得到迅速、全方位的改善。

4.研究力量分布

对各地区发表文献数量统计显示(如图5),83篇文献散布于16个省,北京、上海及江浙、湖北地区发表数量最多,共占到了样本总量的70%,其中浙江27%、北京16%、上海7%、江苏和湖北各占10%;安徽、甘肃各4篇,河南、吉林各2篇,宁夏、山东、广东、海南、重庆各1篇。在一定程度上发映出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力量雄厚,信息化程度高,对教育研究能提供相对全面、优越、先进的物质基础,教育水平发达,同时注重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而且正是因为对校长的领导力研究的重视,更加促进其教育水平的提升,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全国各省市国家重点大学分布”为关键词进行网页搜索显示,北京27所、上海10所、浙江1所、江苏13所、湖北7所,除浙江外,其余四省正是我国重点高校分布最多的几个地区,但是浙江师范大学孙祯祥教授研究专长是教育信息传播理论与技术,教育信息化管理理论,教育电视理论与技术等,因此他的学生重视对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且大部分学位论文都是相关方面。由此可见,重点高等院校师生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的贡献最大,但力量有限。对于该课题的研究应号召众高校的普遍重视以及协同合作,才能加快校长信息化领导能力的研究进展。

5.学术关注度

通过CNKI指数检索中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学术关注度研究(如图6)显示,从2006年开始研究,在2009年达到最高,2011年迅速下滑,但在其后的四五年间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随着信息化教育的发展,对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逐年上升,因此要促进教育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快教育信息化步伐,必须把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作为我们信息化环境下永远追随的热点。

6.研究方法与提升策略

通过对十年来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对于该项研究的定位模糊,未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完备的研究体系,需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

(1)从文献发表期刊上看,大部分是对中小学校长的研究,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很少,能够得到的数据和样本有限,这应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只有增强对于职业教育的关注,才能使得该类研究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2)从主题分布情况可以看出,对评价研究的文献很少,对具体行为有具体评价,尽可能量化评价标准,校长才能更加直观地了解自己在哪些方面有不足,并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改进。

(3)现阶段我国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的研究主要针对理论研究,在策略研究部分,提出的策略比较笼统,方向不够明确,具体的案例分析以及策略的应用很少,可以用于指导实践的结论建议屈指可数。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活动中不仅要重视数据收集,还应当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实例进行深层次地分析,得出适用范围广、应用程度高、操作方向明的实践策略。

(4)通过研究力量分布情况发现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异,出于全局考虑,中西部地区应早日引起重视,迎头赶上,通过定期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弥补不足,促进研究力量和优质资源的空间流动和均衡配置。

(5)我国对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基础薄弱,硕士学位论文中关于此类的研究也很少,学术研究者应该重视此方面内容,提升研究意识,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和全方位、多层次的研究体系,并要加强研究领域内的学术交流,以改善空间范围内研究力量不平衡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杨方琦,杨晓宏.我国民族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71-79+88.

[2]邓小华.国内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研究综述[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2):67-69.

[3]李玉斌,武书宁.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14-17.

[4]化方,杨晓宏.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绩效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4):7-10.

[5]李文宏,肖贝.基于信息反馈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培养方式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4):34-37.

[6]张志磊.农村校长教育信息化领导力的调查研究[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3.

[7]皇甫辉,孙祯祥.基于学习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提升[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19):7-9.

[8]孙祯祥,郭张燕.“校长信息化领导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5):72-81.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教育学研究生学术研究问题

从1958年开始提倡建立中国人自己的教育学开始,国人对于教育的科学研究就一直没有间断过,正如裴蒂娜教授的一问“什么时候能建立起我们自己的教育学?”但当代中国教育的后继之人学术研究的实际情况怎样?在向共同的目标奋斗的过程中又表现出了哪些值得大家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呢?学术研究就其纵向结构来看,包括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研究过程和撰写研究成果三步。本文即从这三方面来谈中国教育学研究生学术研究泰势与问题。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价值取向具有实践品格,它在决定和支配主体的价值选择方面有突出的作用。确定研究的价值取向是指先为整个研究确定目标方向。以使后期的整个研究遵循着获取目标价值的方向而前进,最终获取既定价值目标。

对研究生来说,投稿和完成学位论文是他们进行研究的两个必然价值取向。相对于本科生“重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更倾向于科研能力的养成与提高。把科研成果以论文或报告的形式发表在权威杂志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一个研究生的科研水平,也是获得同辈和导师认同的最简单方式之一,大多研究生都乐于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科研才华。但教育类杂志的质量参差不齐,在核心期刊(特别是学科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相对来说比较困难。每个期刊创刊时都会将自己的期刊划为几个版块,在每年的开始时,由杂志社标示出本年的选题指南,投稿人可以根据杂志社的这一选题指南去选择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人会问,一个研究者的研究不是要根据自己的兴趣而定吗?怎么会根据杂志社的选题指南而定呢?),其实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投稿后被录用的机率更大。因而,以所投杂志近期所关注的研究方向为自己的研究方向,是现在研究生们确定研究课题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学位论文是指为了获得所修学位,按要求被授予学位的人所撰写的论文。完成学位论文是毕业时拿到学位证的硬性条件之一。但学位论文的撰写和投稿的论文又有一定区别,首先,学位论文要求新颖性、理论性、系统性和阐述详细,其次,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要求全面且数量多,这样才有助于对相关文献进行追踪检索。因而学位论文的写作更具难度和挑战性。现在不少研究生为了能尽快完成学位论文趋向于做对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的现状研究,现状研究是指研究者先对现象的描述,然后针对现状的特征和出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或看法,从研究所用时间量和精力方面讲,这是一种相对简单的研究过程,而且大多选择现状研究的研究生都会采用量化的问卷调查表去收集数据,然后运用SPSS系统去分析收集来的数据,得出关于数据的特征,分析特征后的深层生成原因,最后以此为基础来论述现状,提出针对现状的改进意见。不过更有甚者,都懒得用SPSS去分析数据,直接采用了平均数这一集中量来描述、分析和判定数据的特点,这其中的科学性和可信度的值得考究的。

从研究的类型维度看,可将研究过程分为书斋式研究过程和实证式研究过程两种。中央民族大学的滕星教授写到“从我国新时期教育研究20多年来的历史来看,我国教育研究的方式相当大一部分或者绝大部分是文献和思辨式的书斋研究”。但这里所说的书斋式研究过程与传统的思辨研究过程还有一定的差异,传统的思辨研究过程是指运用逻辑推理、演绎等方式从一个假设出发来推论出一定理论的过程。这里的书斋式研究过程是指:研究者通过查阅文献和浏览国外网站等方式,寻找国外对于某一教育现象的理论阐释,然后通过介绍这种新的教育理论,主要是对这种理论的内涵、特征和心理机制等做详细的阐述,再结合当前中国教育教学的背景提出某些建议。正如《学会生存》中说到:学院模式过分的依赖理论和记忆,它给予书面的和复述的表达方式以特殊的地位,损害了口语的表达、自发精神和创造性的研究,还表现出对抽象思维的偏爱。理论的直接移植是造成中国到现在都没有自己的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然而很多的研究生都说:教育学虽然是一个复杂的有机系统,但经过几千年的人类不断探秘之后,要想在教育中找出一块还未被发掘的研究领域是特别困难的或者可以说是不太可能的。于此,我们就会自问那后来的研究者要做什么事呢?特别是对于正处于理论积淀期的研究生们。所以认为当前的研究工作无异于补充或丰富前人提出的理论。因此先引进国外的某一前沿教育理论,然后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某些教育教学建议或总结实践经验来丰富引进的理论,这样的文章即好写,也比较好发表。毕竟在当代中国人心中,与国外沾上边的都是先进的、有底气的东西。这种的情结特别在教育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能体现。因而这种“坐着做学问”的方式很受欢迎,至少到现在为止还使不少研究生受益不少。

在学位论文中,实证式研究运用得比较多,主要是相对于现在普遍的书斋式研究来看。实证式研究过程是指需要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然后去证明或检验提出的理论假设。但现实中,现在的研究生们把实证式的研究过程简化了以利于自己研究工作的开展,一般采用的实证式研究过程是:以某一国外引进的或是国内某位权威专家已编制好的问卷作为调查的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收集的数据资料(我见过最粗糙的分析数据方式是只用平均值来说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整体情况)得出结论。但“统计是用来表达总数和平均数的,而这种总数和平均数就必然掩盖了其中的差别和差距,这种差别和差距也许是很大的。不管统计是多么客观,它们的价值只不过是供那些提出统计和研究统计的人们使用而已”,因而只有问卷调查的量的研究而没有对整体深入的个案的质性分析。其数据的准确性是得谨慎对待的。

形式的相近、语言表达的模仿倾向、对同一研究文献综述的大同小异。都是撰写研究成果时表现出来的共性。在撰写研究成果的形式方面,他们倾向于“述――评”式,而在“述――评”式中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述”一种国外前沿的教育理论,然后在国内背景下对其有用的成分进行褒性评价;另一类是通过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某一教育现象进行现状描述,然后议论其产生的原因,再针对性的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现在的研究生们喜欢直接摘录某一名人或某一名著的一个句子或一段话,而非概括性的总结他们所要gI用的人或书的主要议点或观点。特别是在直接引用国外的理论观点时,由于翻译上的种种原因,会导致一些撰写的教育科研论文的表达方式不符合中国人的言语习惯,不仅非专业人员读不懂,即便是专业人员也很难读下去,最后给读过的人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而不是豁然开朗。中国人在做学问时习惯于独立研究。缺少团队的合作意识,但往往我们在很多的文章中总是看到一篇文章的署名很多是两个人一起的,更有甚者是5―6个人一起署名,这种“一个人干活全家吃饱的”的现状很可能会破坏严谨治学的氛围。文献综述是在对选题涉及的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广泛阅读和理解的基础上,对该研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主要学术观点、前人研究成果和研究水平、争论焦点、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等)、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和评论。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研究思路而写成的一种文章。综述属于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但现在国内出现的一种情况是:对于同一研究领域或对象的文献综述基本大同小异,不管是时间靠得近的文献综述还是年陈久远的文献综述,它们所罗列的主要文献条数,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都是相近的,没有体现时间上的延续性,而且新的研究水平、动态和发现较近期的文献综述中都找不到,给人一种这个研究问题的研究在他之前的某个时间段里是被搁置了的。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8篇

为进一步总结改革开放和新课改以来学校音乐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与教学实践经验,提高我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音乐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和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将共同举办“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现将活动方案寄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附件一: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方案

附件二: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申报表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

《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

2013年10月17日

附件一:

第七届全国音乐教育论文征评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本届参评论文主题为“音乐课程改革实验以来的总结与思考”。欢迎大家针对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就基础音乐教育和高校音乐教育中基础性、紧迫性的现实问题展开理论联系实践的研究和论述。文体不限。

二、参评要求

1. 凡以往未参加各类全国音乐教育论文评选活动的论文或参加论文评选但未在公开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获奖论文请注明)均可以参评。

2.文章分小学组(含幼儿园)、中学组(含初、高中和教研员)、高校组进行评选,组别按作者所在工作单位划分。

3. 一人只能报送一篇论文参评,合作撰写的文章(含调研报告),作者不得超过两人。

4. 每篇文章篇幅不超过5000字,摘要不超过200字,引文须加以注释。

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音乐教研员可推荐文章10—15篇,计划单列市教研员和其他理事可推荐论文5—10篇。

三、申报办法

1.参评论文(须附申报表)递交电子版一份和纸质打印稿(用A4纸打印)一式五份。电子版要用word文档以附件形式发送(不要直接贴上去),文件名为作者的单位加姓名。格式要求:标题黑体三号字居中;摘要用宋体小四号字;正文用宋体四号字;文后注释用宋体五号字。文章中不得出现作者姓名与单位。

2.电子版请发送至;纸质版文章请邮寄至《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北京市朝阳门内大街甲55号520室,邮编:100010;收件人:《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联系电话:010-58110580),请在信封上注明“参评论文”字样。

3.论文报送截止日期为2014年3月31日(以邮戳为准)。

四、评选及奖励

1.活动分初评、复评和公示三个阶段。初评由《中国音乐教育》编辑部承担;复评由活动主办单位聘请专家成立评审组对送评文章进行匿名评审;公示阶段所有入选文章将全文上传人民音乐出版社网站(.cn)接受社会监督,公示期为一周。如果发现剽窃、抄袭等不端行为,将取消获奖资格,并通报参评者就职、就学的单位。

2.奖项分一、二、三等奖。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义务教育;研究现状;评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195-02

1 引言

义务教育以基本的生存技能训练和合格的国民素质培养为目标,是现代社会最根本的需求之一,但由于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等各方面原因我国义务教育一直存在城乡不均衡问题。对此,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调查;无论是价值讨论还是政策思考都是学人们对国家事务进行进言献策的责任与贡献所在。目前学术界针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问题上的讨论一直方兴未艾,但笔者在梳理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文献时发现虽然言者众多,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学人们的继续努力,以更好地为现实的改善服务。

2 研究概况

目前学术界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专著很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散见在以义务教育研究为主题的著作中,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的研究主要是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搜索直接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有43篇,其中核心期刊上有10篇,从1980年开始,截止到2008年。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中以“城乡义务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从2006年开始共有8篇,博士论文为0。研究主题主要有: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问题、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与教育公平性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有效供给、义务教育财政机制与问题研究、城市化进程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等。

1980年城乡义务教育问题开始进入研究者视野,但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教育公平性等问题的探讨,直接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研究并不多。一是,义务教育区域差距问题更为受到学者关注,这从实证研究中数据处理的科学性可见一斑;另一方面我国衡量义务教育水平的公开统计数据在分城乡统计方面比较缺失,一手资料的不足直接导致研究障碍;再次也可以看出我国学界主流对城乡差异问题关注度并不高,似乎大家已经习惯了建国伊始就开始存在的城乡二元制度。对城乡二元结构不合理的普遍质疑通只是近几年来的事情。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梳理目前为数不多直接以义务教育的城乡差距为对象的研究文献,内容主要为:“城乡义务教育现状的实证分析”和“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这两方面。

3.1 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里既有全国性的城乡对比研究,也有关于某个省,县等的个案分析。如:翟博在《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中的城乡分析部分;《2008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的政策及模式创新”。硕士论文:《嘉兴市南湖区义务教育城乡均衡发展研究》(马正忠,2008);《公共政策视角下的北京市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袁佩琦,2008);《新疆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研究》(马萍,2007)等。期刊论文:《成都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战略规划与实践》(杨伟,2006);《中国城乡义务教育经费差距演变与影响因素研究》(吴春霞,2007)等。

游河和刘小干(2007)对全国各地50所城镇和农村中小学校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教育不公平问题很严重或比较严重。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现状描述一般选择这些方面:1、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差距。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水平衡量一般用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公用经费,生均事业费等。另外还有学者通过比较各个学段(小学中学大学)国家的财政投资比例,我国义务教育中央财政投入比重,我国教育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来进行总量投入上的考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所获得的各项政府性资金投人都大大低于城市,两者之比在统计学上呈显著性差异(鲍传友,2005)。(2)城乡义务教育师资水平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城乡义务教育专任教师的学历差距(鲍传友,2005),这导致了城乡教师专业素养、综合素质上的差距(张家勇等,2003)。其次,农村教师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老龄化现象严重,部分村级小学英语、音乐、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严重紧缺(李振国,2006;中国教育绿皮书,2008)。(3)城乡中小学校的物质条件相差较大。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远远落后于城市学校(陈回花,2004;徐剑波,2006);在办学条件衡量指标方面,使用最广的是危房面积城乡比重(解建立,2007),随着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和普及,很多实证研究还选取生均微机数量、生均电子书、生均图书、生均语音室等指标衡量。随着素质教育的要求,还选择音体美教学器材达标校比重来考察。2、城乡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机会的差距。与城市义务教育相比,低人学率、低升学率、高辍学率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显著特点。而且由于经济困难等因素,农村已入学儿童中途辍学的现象也较为普遍(鲍传友,2005;李波,2005;张鸿,2007;李振国,2006)。3、城乡教育结果差距大。接受义务教育的毕业生在学识和能力方面的参差不齐除了与他们的先天素质有关外,还跟他们所享有的教育资源密切关联。“城乡教育起点和过程的不公平必然导致或决定结果的不公平”(朱迎春、周志刚,2006)。在结果衡量指标方面一般选择升学率。

3.2 原因分析

关于导致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分析,一方面在上述涉及有关城乡义务教育的著作和评论性期刊如《中国教育发展年度报告》、《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评论》等中有所分析,另一方面在一些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的著作和论文中也有阐述,如《统筹城乡发展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樊继达,2008);《中国政府公共服务:体制变迁与地区综合评估》(陈昌盛,蔡跃洲,2007);博士论文《中国特色的城乡公共物品供给均衡化问题研究》(解建立,2007)等。针对性的讨论主要还是在各种期刊论文中,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内容:(1)、制度因素。这些制度和政策归结起来主要包括: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农村士地制度、农村税收制度、农民会保障制度、重点学校政策、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政策、分级办学体制下的教育投资政策(鲍传友,2005;李振国,2006)、精英或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马佳宏、彭慧,2006)等。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案例研究课题组认为“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是造成城乡教育差距的直接的内部原因。中国多年以来所制定的诸多教育政策并没有发挥消除城乡教育差距的功能。相反,由于这些政策的的精英或者城市取向,教育资源的分配表现出了相当大的不均衡,拉大了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

(2)经济因素。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由于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关系,二元经济结构必然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陈回花,2004;朱迎春、周志刚,2006),认为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一原因在于“城乡义务教育的支撑系统不同,支撑城市教育一的是现代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和商业文明,而支撑农村教育的是传统农业社会、乡土社会和农业文明”(任仕君,2005)。在经济因素方面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城乡二元的义务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是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制度根源(曲恒昌,2003)。杜育红认为“财政分权化改革以后,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财政体制使得能够利用多渠道的往往是发达地区、城市以及重点学校,这就使地区间、城乡间以及学校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加剧了教育发展的不均衡。”

(3)管理因素。学者多从我国“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和“以县为主”等一系列的制度规定来分析它们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利。我国现行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尚存不少弊端,教育管理体制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陈回花,2004;马佳宏、彭慧,2006)。农村教育始终未解决谁负责、应该负什么“责”的问题。在“国家管理教育”的宏观层面,政府对城乡教育差距反应迟钝,对于农村教育中应由政府提供的“公共财物”责任不到位。

(4)法律因素。从法治视角看,我国教育法律法规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强制性,处于弱势的地方农村教育未能享有法律上的真正公平(宁本涛,2006)。

(5)教育因素。教育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但“我国农村教育缺乏真正教育学的关注而难以按教育规律办学”(宁本涛,2006)。农村学校的校舍建设、配套设备等方面得到高度关注,而农村学校教育的内涵发展却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不少农村学校盲目追求不合适自身发展的城市教育发展模式(何奕飞,2006)。

4 问题与分析

(1)实证分析还需完善和科学。在义务教育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选择方面,已有的文献基本上一致,并且大部分文献认为目前城乡义务教育入学机会的均等基本已经实现,发展的差异主要在质量方面,也就是过程的不平等。虽然指标选取学界已形成一致意见,然而在数据处理方面,相对与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的研究已经运用极差、方差等比较科学的统计方式,目前已有的城乡义务教育实证文献对数据的处理大多停留在简单的描述性上,缺乏比较和评价(这与我国国家统计资料在这方面的不完善有关),同时引用间接资料,数据陈旧、单调的现象也较多。因此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要学者们一方面尽量从国家公布的权威统计资料上获取第一手数据,数据来源务必系统一致和最新(我国不同的统计资料选取口径不一,若来源不系统一致将使关键数据出现较大出入),另一方面须对数据进行可以量化和比较的处理,如使用“差异系数”来衡量城乡差异等。

(2)原因分析尚待深入与创新。研究者对城乡义务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和原因的分析比较透彻和全面,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很多具有可行性的办法。大家对同一个问题的许多不同方面都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彼此间没有相互矛盾的地方。尤其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论,这个观点从制度层面分析了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指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城乡义务教育产生较大差距的制度原因,这对于探索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产生的原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它不能很好地回答如下问题:是什么力量在影响着制度安排和决策本身?为什么明显有失公正的制度会一直使用而得不到改善,为什么更加剧城乡不均衡的义务教育政策会一直以合理的面貌从上到下贯彻?为什么相关法律己经对于教育投入做了明确规定(集中体现为“三个增长”的规定),但是却远远没有达到,而在其他行业的投资却出现过热的现象?……这些都是制度或投资体制不合理不能或者没有很好地回答的问题。另外,已有研究大多从教育内部来探讨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问题,如“分级办学,以县为主”体制对于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障碍,国家不合理的财政拨款制度和不完善的转移支付制度,分税制带来的投入不足等。实际上,义务教育的差距己经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兼有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复杂性问题。还有学者从义务教育各项政策方面城乡的不公平待遇逐一分析。虽然这能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国家在城乡义务教育实践中的公共政策方面的不合理,但这些具体的政策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选择这一个政策而不是另外的政策,对此却缺乏解释。因此,对于造成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原因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尤其造成制度与政策选择的背后机理的系统研究。

参考文献

[1]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魏宏聚.偏失与匡正: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政策失真现象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柳海明,杨颖秀.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年度报告.2005[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中国教育现状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教育地理现状 学科问题

一、《教育地理学》的价值和历史地位

罗明东博士提倡并付诸研究的《教育地理学》是其研究成果的主要展现。该著作在分析和比较国内外教育与地理关系的基础上,探讨和摸索教育与地理之间的关系,教育要素和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理要素对教育要素的影响,它是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基础,用以解决区域教育问题。在书中,以云南省为例,综述并分析其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根据地域特色和教育原理为当地教育发展提出了长远性的战略规划。

二、我国教育地理学的现状总说

(一)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与地理相结合

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次教育与地理相结合是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教育界开始进行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和创建。1991年,上海市教委组织编写《上海教育资源》,以上海教育的整体情况为背景,主要体现了大、中、小学校教育地理分布。至1995 年,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的《中国教育地图集》在上海出版发行。这一成果在当时被称为“教育与地图科学上的一个创举”。在这本地图集中,体现了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经济水平以及人口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不同地域的不同教育特征。

(二)教育地理学的萌芽和发展

教育地理学的研究着重表现在区域教育研究。从教育地理学的学科建设角度,1995年同年王秋玲在《关于创建教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中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地理学”概念,教育地理作为一种产业的形式在中国萌芽。1996年,罗明东发表了《教育地理学: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建立教育地理学刍议》《论教育地理学研究的意义与契机》等论文,并在博士毕业时,选择“教育的地理学视角――教育地理学基本问题研究”的研究方向。教育地理学在20世纪90年展迅速。

(三)国内研究现状和成果

《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一文,对这方面做了详细总结:主要的研究成果包括:《中国教育地理学的形成与发展》《试论我国历史教育地理研究的现状与走势》《清代四川进士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等。课题方面:西南师范大学在“九五”规划青年专项课题中包括“中国教育地理分布的历史变迁研究”;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中包括 “教育地理学研究”等省部级对教育地理的重视。并且在2003年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地理学专着《教育地理学》。此外在教育地理实践领域研究的课题也出现很多比如华中师范大学范先佐教授主持的国家“十五”课题“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合理布局研究”等。

三、问题和疑惑

(一)教育地理学中的研究方法到底在何方

如果说本书解决好了教育地理学是什么――研究对象――地理学层面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或者说是教育领域中地理事实和地理现象,为什么――地理环境对教育的间接、直接影响及教育对地理环境的作用,那么在谈论到怎么样――如何解释教育现象,或者用什么方法、手段去解决教育问题在本书中显得有些不足。在谈到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上,完全采用了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不免让人想到这其中如何体现教育的作用呢?罗教授认为:“在纯粹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产生的人文地理环境,意味着地理环境发展到了成熟的程度。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地理环境的‘人文化’就越是突出……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只要作为空间使用者的教育继续存在,那么就需要也可以应用地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对教育的地理空间问题进行研究。”也就是说地理环境作为客观的物质世界,它的成熟度是由依靠它生存的一种高级生物――人类决定的。这显然是个谬误。由此,后面的假设也不能存在了。教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借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但还是需要建立起自己的模式,对不同层次环境,区域环境,环境之间建立起解决教育问题的架构,不然,除了研究对象外,哪里还能体现出教育地理学的特点呢?

(二)空间分析模式不能只是框架

从地理空间角度看,地理学在教育地理问题研究中具有的动态研究模型中,表现为:与路线、位置、和设施有关的活动外,还有教育地理结合社会性问题和经济角度的问题。然而在后续的建构中并未单独成章提到这些。只是在区域教育和教育区域中,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整理,形成区域教育的特点,显得有些仓促。在教育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学科结构体系中:包括的教育地理学基本理论、教育科研地理、校园环境研究、区域教育地理、教育历史地理研究(教育时间地理研究)、学校选址及学区分布点规划、教育地图研究、各级各类教育地理、宏观教育空间布局研究,在书中涉及较少,略显内容不足。区域教育分析很少涉及教育地理学的方法。如果按照前文来说,教育地理学的分析方法等同于地理学分析方法。那么在后者的区域教育分析中这点也略显欠缺。

(三)教育地理学容易形成空泛的感觉

作为一门学科,教育地理学最基础的是基本理论研究,涉及面广,对个别情况过于精细,容易造成学科基础不实,宽而泛的感觉。

由于教育地理研究领域本身具有的基础性,科学性,以及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创新性、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和学科的发展性,阶段性成果逐渐陆续产生以来,受到学术界鼓励和肯定。建立教育地理学是教育学科的重要工作,还需我们不断完善,以促进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大群.教育地理学一书出版[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大群.一部具有开创性的力作-国内外第一部―教育地理学―正式出版 [J].云南教育, 2003,21(18):95.

[3]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4]王秋玲.关于创建教育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几点思考[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1995,(1):11-12.

[5]曹照洁,张正江.教育地理学研究的现状――问题与出路[J].毕节学院学报,2010,(12):91-96.

上一篇:教育研究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