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

时间:2023-11-22 17:02:09

艺术学基础知识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媒艺术学院 学生管理 特点 方法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61-01

一、传媒艺术学院学生的特点

(一)艺术学院学生个性开朗活泼,个性独立,敢于竞争

一般来说,传媒艺术学院学生的专业方向一般是演艺、舞蹈、歌唱等方面,长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会使得学生的个性鲜明,性格外向,开朗活泼。艺术专业的学生要求其在专业创作方面具有十足的想象的空间,艺术类专业学习与社会互动性比较强,他们勇于面对挑战,能够主动出击,敢于为理想事业的成功积极拼搏、竞争。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艺术生猛增,直接导致传媒艺术这一方面竞争十分激烈。因此,传媒艺术学院的学生都是敢于挑战的学生,同时还附有强烈的竞争能力,不惧竞争。

(二)艺术学院学生重视专业学习,忽视基础理论的学习

就目前我国传媒艺术学院的现状就是学生的基础理论学习较为薄弱,艺术生普遍不重视基础理论的学习,认为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其就业等各方面的帮助并不大。除此之外,艺术是一种激烈的、动态的、活跃的文化,艺术生往往都对这方面接触的时间较晚,因此,他们需要花很多的时间去练习,比如舞蹈、演技、歌唱技巧等。因此,从中学阶段开始,艺术生就无法像普通的学生一样花充足的时间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上,这就使直接导致在大学阶段艺术生的文化基础的薄弱。

(三)艺术学院学生自我认识不足

艺术生常常沉迷在自己的艺术领域内,一般对自己的专业知识关注较多,而很少重视基础知识,也十分容易忽视和外界的联系。同时,由于艺术生掌握着比普通学生更多的才艺,因此在学校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自己,容易崭露头角,也就更容易得到老师的重视和同学们的爱护。在这种环境下,艺术生容易产生自己比其他学生更加优秀的心理,往往会对自我认识不足,对自己的评价过高,进而产生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心态,这是极不利于其自我发展的。

二、促进艺术专业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方法

(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管理

由于艺术生普遍个性鲜明,同时还十分的独立自主,如果教师只是一味的进行强压式的管理,势必适得其反,引起学生的反感,反而达不到预期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管理艺术生的过程中,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管理。具体来说,就是和学生做朋友,在管理他们的时候恩威并重,既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管理,这样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只有用人格魅力去赢得学生的尊敬才能管理好学生,尤其是对于这些个性比较强烈的艺术专业的学生。只有用人格魅力去感染他们,才能塑造他们崇高的品质。

(二)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

艺术生普遍都个性很强,非常具有独立意识和自我表现艺术,这是他们普遍的个性心理,因此,他们并不愿教师过多的去干涉他们,管理他们。然而,如果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不但可以适应上述心理,还可以给他们找到自我表现的舞台,让他们更加独立和自主。这也是社会主义好青年的新标准,那就是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当学生意识到自我管理的好处和重要性的时候,将会比教师对他们进行管理的效果好得多。

(三)加强艺术生基础理论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促进其专业知识的发展

由于艺术生普遍基础理论知识基础较弱,因此,加强艺术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显得十分的必要。虽然对于艺术生来说,专业知识似乎是更为重要,但是没有基础理论知识的铺垫,其艺术之路也不会走的很远。基础理论知识是艺术专业知识灵感的来源,是促进传媒艺术发展的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学校要加强艺术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要经常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三、对艺术生进行管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对艺术生进行管理时,除了上述方法之外,还有几点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一,要积极引导艺术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般来说,传媒艺术生普遍家庭条件都较好,同时家长较为忙碌,因此容易忽视对他们的管理,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形成错误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拜金主义等。第二,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不良习惯形成。因为众多传媒艺术学院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加上艺术性的特质,所以容易滋生一些不良习惯,例如自制、自理能力弱、随意性强等。因此,教师在管理学生的时候,要经常向学生灌输这些不良习惯的坏处,尽量杜绝这类不良习惯的产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传媒学院的艺术生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对他们进行管理就显得十分的重要。本文首先简要的分析了传媒艺术学生学生的特点,再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方法,最后,提出了两项老师在日常管理时所要注意的事项。教师只有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对艺术生进行引导,才能促进学生的常足发展,提高我国传媒艺术学院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俊, 马树邦. 学校与教师关系视阈下促进青年教师科学发展的路径探析——四川教育学院传媒艺术学院的实践探索[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9,(S1)

[2]邹天韵, 邹天兵. 舞动的青春——记吉林艺术学院青年舞蹈教师刘洋[J]. 戏剧文学, 2007,(01)

[3]邢宏亮.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的特征及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J].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1,(03)

[4]Chen Ling. Outline of New Media .Beijing: Q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7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任何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学习之上。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艺术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教育,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热点。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现在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再加上艺术院校在录取生源时比较看中学生的艺术能力,对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低,所以造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了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出现瘸腿现象,加强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显得比较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学者普遍关注艺术教育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从情感、意志、情绪、伦理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使之在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进而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这体现了艺术教育应从过去培养单纯的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专业人文者。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艺术教育一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整合。学者认为崇尚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应该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离不开人文教育。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艺术院校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一片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更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有学者认为,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也有学者认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搞清楚它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艺术学科建设不能是粗放式的,而应该讲究精品效应。单科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家,综合大学则要致力于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者,在这样的双轨制下全面发展,深入研究,进行改革,注重交叉学科,从宏观的角度对艺术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确立艺术学科的地位。要清晰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向在校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提高整个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南开大学文学院的杨岚博士认为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发挥其作为文化平衡和文化创新因子的作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她认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普及性的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鉴赏教育,着力点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放在对专业化教育、机械性文化、技术性理性构成强有力的文化制衡上。

自己的见解: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 音乐教育 教育目标 教育对象

素质,从狭义的角度来看其即为生理学与心理学上所指的素质,也就是人类先天的生理特点,主要针对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素质是通过先天遗传获得的。狭义角度下的素质又可以被称为禀赋。其是决定个体后天发育学习的重要因素。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素质即为先天与后天综合作用形成的身心发展水平素质与禀赋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对综合素质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全面实行综合素质教育成为了一项势在必行的任务,其将会引起我国教育领域人才培养体系的转变与改革。当前教育事业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刻,素质教育不单单在各项学科中得以体现,其在艺术课程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渗入。素质教育将教育结构加以优化,其重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音乐教学概述

音乐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艺术课程,其教育目标倾向于艺术教育。在艺术课程教学中音乐教学不单单是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其要充分发挥其内在美育功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艺术的价值,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质,构成全面的独立综合实践素养,给学生的音乐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点,以学生的身心特征为基础,在符合音乐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法转变课堂地位,在课堂上主要以引导的作用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将学生内容变得更加实用。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应该秉持着建构主义教育理念,采用个性化特殊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对音乐的热爱,让学生能够在音乐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

以性质来讲音乐教育划分可以将其分为普通与专业音乐教育。其中普通音乐教育即为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强化艺术音乐修养,是进行美与艺术教育的重要措施。而专业音乐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音乐的专用型人才,也就是培养音乐家和艺术家。

二、艺术院校音乐教学

(一)艺术类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

中等艺术学校与普通音乐教育有本质的区别。与专业音乐教育有密切联系,但也不完全按严格的专业教学机制、结构。现就中等艺术类学校的音乐教育现状做以下简析:(1)教育目标:给音乐专业学院培养储备人才。学生在中等艺术学校的主要学校任务就是学校各项使用的音乐专业知识,为今后艺术团体表演奠定基础,让学生具有培养的素质与能力。(2)教育对象:中等艺术学校的教育对象主要针对广大适学年龄段的学生。其中包括已接受专业训练和未接受专业训练两类。已接受专业训练学生在入校前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功底,音乐能力相对较强;未接受专业训练学生在入校前没有接收过有关专业训练,进入院校后再选中相应的音乐专业,院校需要针对其零基础来培养其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质。(3)课程内容:中等艺术学校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音乐专业课程、音乐专业基础课程以及基本文化课程。在音乐专业课程中学生要接受包括声乐演唱、台词、表演等多项专业内容。器乐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演奏、合奏等;其他音乐专业学生的学习内容还包括戏曲、舞蹈等内容。另外,艺术类美术专业学生的状态也极为相近。在基础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中,所有音乐专业的学生都要进行音乐专业基础课程,其中包括基础乐理、和声、音乐史等课程。

(二)音乐教育模式的弊端

每个中等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都大同小异,相对较为固定。这一教学模式是经过长时间经验的总结累积起来的。并且其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信息技术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因此这一套固定的教学模式必然存在需要弥补的弊端与缺陷。

1.师资力量

中等艺术院校的大多数教师学历均为本科或大专以上。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导致,在部分艺术院校中还是存在部分教师没有满足国家所要求的学历标准。在教育行业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高学历教师的普及是必然的。

2.学生毕业

在中等艺术院校完成学业后,学生进入更高等级的院校深造仅仅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数毕业生在艺术院校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十分严峻。有的学生在艺术学校完成学习后无法根据其所学内容在社会上成功就业。造成这一现象固然有学生自身的问题,但是院校的教学模式和体系也是要对此进行反省的。

3.课程设制年限

艺术学校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摇篮,在教学内容上应更系统化、专业化。在体现音乐教学的主要双基课程设制上,明显过于薄弱。音乐教学的双基,是指基础音乐知识和基本音乐技能两项。这个概念对各个专业教学都是通用的,在具体教学上,各专业又都有其特殊性,如音乐基础理论知识、歌唱基础知识、演奏基础知识、欣赏基础知识、创作基础知识、音乐美学基础知识。在艺校里,双基课程设制总学时(主要指视唱练耳和乐理课),比专业音乐学校少了几乎半数。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的视唱练耳课为648学时,视唱练耳的自修时间不低于324学时,合计为972学时,而我们现行的授课学制为二年,共272学时,明显差别较大。没有充分的双基课程训练保障,使学生在毕业前达不到所应具备的音乐能力,同时也影响艺校的升学力。

4.对基础文化课程重视程度不够

这一问题大多数的艺术院校是存在的。在艺术院校学习,基础文化课程的学习状态完全没有得到重视。造成这一现象与院校教学质量管理和学生管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知识社会,面对着综合型人才的激烈竞争,知识作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了就业的关键因素之一。而音乐教学是艺术教育的重要部分,其能够培养出全面的综合素质人才。单单培养学生的音乐专业能力是必然远远不够的,因此艺术院校要将基础文化课程重视起来,让学生不单单要有优异的专业成绩,文化课程也要达到要求。

三、改善艺术院校音乐教学措施

(一)新世纪呼唤新型音乐教师

传统的教育观念比较注重教师专业水平的要求,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教育过程强调各学科的交叉并渗透。现在部分教师在学校学过的专业知识已经老化,一些专业知识需要通过继续教育来达到进一步的更新与提高,音乐教育应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修养,以形成自己合理的、较高层次的知识结构。

(二)重视音乐审美体验

在注重艺术教育的基础上,将要音乐审美体验特征当做音乐教学的重点。在音乐教育当中,教师应该起到引导作用,让学生充分领悟和体会音乐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内涵,从而深入体会音乐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学习音乐过程中被音乐的魅力所吸引,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在音乐熏陶下净化心灵,提高音乐审美水平。

(三)注重培养创造力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着重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用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摒弃传统的说课与被动接受教学模式,注重引导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其独特个性,用自身的理解方式和思想感情来再次表达音乐。

(四)培养综合素质人才

音乐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要承认和维护学生在音乐方面的个体差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为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学习和发展创造出宽松的环境,使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在音乐学习的各个领域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健康的发展。

(五)运用现代科学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对音乐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在音乐教学中,音响的存储和播放设备的发展日新月异。包括计算机在内的各种多媒体音乐教学将越来越普遍。新的电子乐器,电声音乐演奏方式,MIDI作曲创作技术都为音乐教育增添了新的内容,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音乐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努力探索新的音乐教学形式和方法。

(六)构建和谐音乐环境

构建和谐的音乐环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通过学校广播站来播放介绍优秀的音乐作品。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各项音乐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音乐艺术实践活动中去。例如可以举办合唱比赛、钢琴演出等。

四、结语

21世纪艺术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音乐艺术教育者应该充分意识到紧迫感,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应该注意归纳总结国内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理念,探寻体现当代热情精神的音乐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1-0143-2

近年来,吉林省高校艺术教育大大扩展,已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专业。包括吉林省唯一的一所专业艺术院校吉林艺术学院,东北师大、吉林师大、长春师范学院等师范院校中普遍设立的艺术院系科,吉林大学、长春大学、北华大学等部分综合大学中的艺术系科,以及其他各类高校如长春工业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吉林省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始扩展的艺术专业等等。各类大学均设立艺术专业学科,艺术专业院校也较多设立艺术教育专业。由于艺术生源众多,一些综合性大学纷纷设立或升格艺术系科,并设立众多的二级学院,如吉林艺术学院现代传媒学院、动画学院、东北师大人文学院、长春大学光华学院等。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吉林省高校艺术教育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艺术教育的价值和作用已经得到高校师生的认同,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一、课程设置方面

当前吉林省高校艺术教育目标不明确、指导思想理解不准,没有指定统一的教学大纲,对于艺术类课程内容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各校都是按照自身教学需要把艺术教育作为普通教育的填充列入了选修课的范围,导致了各高校普遍存在着艺术教育教学的随意性。一些理工科高校学生艺术素质较低,艺术课程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另外,课程数量参差不齐,课程缺乏一个总体的高层设计,教师开课随意性大,致使课程没有章法,有些课程的开设和取消都是随着教师的变化而变化。由于课程开设因校而异,学生选修因人而异,缺乏统一的教学体系、教材和衡量标准,此外也有一些课程安排忽略目标的实施、审美观念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只是为了完成和体现课表内容,而违背了艺术教育的初衷。

二、师资队伍情况

目前吉林省大部分高校已经建立了艺术教研室,但师资队伍和综合素质是参差不齐的,综合类大学的师资主要依托本校的艺术类专业的专业教师来完成的,而一些专科和理工科院校的师资则五花八门,主要聘自艺术团体、艺术院校,师范院校等。

(一)兼课教师多,专职教师少

高等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专兼职教师数量普遍不足,素质偏低。我省高校虽然基本上都设立了艺术教研室,但教研室编制有限,大部分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师以代课为主,这种情况对授课质量有较大的影响,而且管理起来也有很多问题。部分教师教学投入精力不充分,对课程本身不重视。有些教师责任心差,不以本职工作为重,在校外有兼职,难于保证教学效果。

(二)专业教师文化素质低

部分来自艺术院校或艺术专业正规科班出身的教师,虽然对专业知识相当精通,但知识面不够宽,对所在院校的学生特点了解不够,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院校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讲受艺术知识,经济落后地区或无条件的高校,艺术专业教师素质普遍偏低,甚至个别教师还是非艺术学科的教师,兼任艺术教育教学任务,他们对艺术知识,尤其是艺术教育的基本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和掌握,这样会严重影响艺术教育发展水平,损害艺术教育的科学性和严肃性,而人文知识的欠缺势必影响艺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很难达到要求。(三)师资队伍结构不均衡

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在教师年龄的梯次结构、职称的合理搭配、专业的有机补充等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问题,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教学多以自己摸索,很少有组织培训学习,很少有明确的学术带头人,年龄结构与科研梯队的组合上,还有待于提高。

三、硬件设施方面

高校艺术教育与其他教育相比,需要比较广泛而充足的设备条件,硬件设施很大程度的影响着艺术教育课程的顺利实施。而我省一般高校在这些方面用于普通艺术教育的条件不是太充分,教学设备简陋,部分学校教学设备还存在严重不足现象,不符合艺术教育的申办条件。目前,大部分普通高校艺术教育课程未能如愿开设,仅限于开展一些艺术活动,如文艺晚会、艺术表演、舞蹈比赛、书画展览、艺术讲座等。开展的活动也较注重个人艺术技能和表演能力,忽视了思想、观念的体现和更行,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不够高。教师在授课时所用资料大多是教师自己购买收藏的,高校这方面的资料欠缺,许多教师用一些劣质盗版的音响资料,致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美的体验大打折扣。

解决的对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完善课程设置

1.设立公共艺术必修课

让学生基本了解和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例如音乐基础知识、美术基础知识、影视文学基础等,重点对学生进行艺术基础知识和理论的普及教育,培养学生对艺术的兴趣。这一阶段应尽量在大二上学期内完成,开课时间保证一到两个学期内完成,是每个高校大学生都必须接受的艺术审美教育。

2.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

开设专业性较强的公共艺术选修课,例如声乐、器乐、舞蹈、音乐经典作品欣赏、电脑美术设计、美术创作与经典作品欣赏等等。但要求选课学生要有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后再选课,经过第一阶段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通过第二阶段的学习,在学生已经充分认识到艺术美的本质与特征的同时,还能用一定的技能方法,去简单表现某一门艺术形式,从而更深刻的感受其审美内涵。课程的设置应从简单到复杂,内容与形式也应更多元化、更丰富一些,使学生多方位的接触、感受和了解艺术。

3.开设艺术讲座及展览

除了课堂教学,学校还应开设专题性艺术讲座,提高学生学习艺术的兴趣,巩固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得知识,引导他们走进神秘的艺术殿堂探索艺术的奥秘,激发他们对艺术美的追求。艺术实践也是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的一个重要环节,方式方法上可以灵活多样、雅俗共享,既可以是大众性的文艺活动,例如文艺晚会、美术作品展;也可以是专题性以某一艺术专业为主的活动,例如声乐专场、话剧专场、国画展等等;此外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作一些汇报交流活动,从而推动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二)优化师资队伍

公共艺术课不同于专业艺术教育,教学面对的是普通大学生,需要教师要能够用通俗的语言把最基本的专业知识讲清楚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需要教师要具有较高的教学能力。年轻教师应在诸方面努力学习,注重平时各个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胜任艺术教育工作。学校还要加强艺术教师的交流和培训,提高他们自身的专业水平。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这是艺术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与保障。引进一定的竞争机制,推动教师不断地去学习、研究与掌握艺术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地精练与提高这支队伍的教学与科研水平,从而达到公共艺术教育长期健康发展的要求。学校应有对人才的培养的长远发展规划,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促进这支队伍健康良性发展。在加快推进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构建符合艺术教育要求的教师队伍势在必行。

(三)保障硬件设施的配置

硬件设施是高校保障艺术教育的一个必要条件。主要还是一些配套的教室、教学设备、器材和教学资料,艺术学科不同于文科和理科,它在视觉和听觉上所感受到的美是要靠设备器材来帮助完成的。公共艺术教研室首先应保障一定数量的经典音像资料,毕竟学生在感知艺术美的过程中是不能缺少听和看这个步骤地。单靠教师手中的资料来承担教学,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是否能够保障硬件设施完全体现出学校对公共艺术教育课的重视程度。

吉林省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已经取得很多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这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进一步更新艺术教育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合理完善课程的设置,促进我省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具有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有用之才。

【参考文献】

[1]叶波.充分开发艺术素质教育资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4).

[2]徐林哲.论美术教育在大学生素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D].山东大学,2010.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通识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1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概念

公共艺术学科的发展,是各个人文教育学科综合公共艺术学科形成的,该学科的内容是针对公共艺术所进行的理论研究与探索,并对理论结果进行实践证明.该学科包括公共艺术的表现形态、本质内容、价值观念、创作技巧、审美方式等内容.对于素质教育而言,艺术教育是极为重要的,所包含的的内容也是多样化的,注重学生的情感教育,不但是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同时也提升学生们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怀,并将艺术的价值发挥出来.也因此使得公共艺术的教育成为了美学学科教育以及人文素质的教育不可忽略的内容.目前,国内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各个高校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而在人文教育的内容里,公共艺术教育是不或缺的内容,所以各大高校也对其越来越关注.而之所以要设立公共艺术学科的教育内容,就是为了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同时教师教育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国内教育质量的提升,所以,对于公共艺术的教育,各大高校应该加快步伐.不过,就因为各大高校的教育现状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公共艺术的教育发展并不全面.

2通识教育背景下公共艺术课程的现状

进入2000年以后,国内教育相关部门就颁发了艺术教育的相关文件,对艺术教育进行了规划,规划内容包括了非校内的艺术教育、培训机构的艺术课程、校内的艺术活动等各个方面.此外,部分教育设施先进的学校把艺术专业的教育和公共艺术的教育相融合,二者彼此补充,使得二者的教育水平都有所发展提升.不过具体的实施过程里,却遭遇了很多的戳着和困难,而且不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也不同,高校中的研究人员或是授课老师对艺术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艺术教育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比如因为现实功利的心态,高校中艺术教育的表现就是各种学生艺术组织形成了学校的艺术的艺术文化,还有美学学科的教育只是通过各个名目繁多的公选课来实现,这与真正的艺术教育内容相差胜远.根据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以及讲课形式还有最终的艺术考核来看,艺术教育有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

2.1艺术教育的课堂内容只以书本内容作为重点,并没有将书本中的知识灵活运用,也没有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以应试为目的的,而且授课是有课时限制的,所以很多高校的老师主要注重书本知识内容的讲解,比如艺术的发展历史、艺术的类别以及各个艺术家的艺术理论等等,有时会带同学们参观相关的名人艺术.实际上,艺术的价值是在于其拥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并且能够表达自由的思想,而各大高校的教育形式,使得艺术的教育失去了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所以,在艺术教育的课程完结以后,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依然只是片面的,只记住了相关的艺术家以及艺术发展史,或者是与艺术相关的专业名词等,这和艺术内涵的本身就不相符.其实,在艺术教育中,并不用过分强调艺术学家的成就,也不用过分强调艺术的发展历史,对于艺术的概念只需简单带过,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知识的传授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思维,并给学生们带来艺术创作的灵感,而不是让其成为纸上谈兵的艺术生.

2.2艺术教育在讲课形式上缺乏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只以老师为讲课中心

目前我国的高校教育里,每个班级都是有相应的人数限制的,而且课堂上老师是授课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主动的,课堂氛围也比较死板,对于艺术教育,学生大多知识进行理论知识的记录和背诵.此外,很多老师因为受教育时代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接受当下信息时代的授课方式,对于多媒体教育缺乏了解,掌握得不够熟练,所以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艺术交流,更是比较困难.所以课堂的讲课方式缺乏多样性,艺术作品的展示不够生动,所以学生不能真切地接近、感受艺术.还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者,对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教师往往只是照本宣科,不会进行变通,也不会拓展知识,教条式教育使得艺术教育失去了本真.因为以上提到的种种原因,艺术教育缺乏生动而丰富的授课方式,使得艺术教育古板而失去了艺术真正的内涵.

2.3艺术教育的最终考察知识针对理论知识,并不能激发学生们的艺术潜能,引导学生真正了解艺术

因为以上提到的原因1和原因2,艺术教育的考察形式也是考试,采用闭卷或者是开卷的方式,通过概念性内容的填空、艺术名词的解释以及相关名人名言的简答理解还有对某一艺术观点的论述等考核学生的艺术知识掌握情况,在以上考核的题型里,只有最后对某一艺术观点进行论述的部分可以让学生自由写作,其余的基本都是通过背诵完成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依然是以应试为目的的.由各种概念、各种专业术语等组成的艺术早已失去了其生命,就算学生能够通过考试,学生依然对艺术并不了解,对艺术的创作也没有作用,更不用说陶冶学生们的艺术情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将艺术教育放到公选课中是对艺术学科的认可,也可以普及艺术学科的教育,这与学校中存在的艺术组织虽然有一定的区别,不过都能够发展艺术,只是由于我国的国情、社会情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人对于艺术教育的理解就是将艺术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进行普及即可,从而忽略了艺术素养的培养,忽略了艺术思想的传播,也忽略了艺术创作的引导.就目前而言,国内的教育目的存在一定的问题,各大高校所进行的教育皆是为学生以后的生存打基础,并且在教学时老师所传授的教育目的也是此,使得学校的教育过于现实功利,学生在学习时的功利心过重,导致其最终学以致用时的心态也过于现实功利,缺乏审美情趣.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改革的相关措施

3.1对各个高校的艺术教育教师进行专业的艺术教育培训,并对其通识教育的理念进行培养

现在依然会有一些高校的老师,并不是专业的艺术教育者,对艺术的了解以及对艺术知识的掌握并不全面,还有一些老师受教育的学校就是艺术学校,虽然其具有扎实的艺术专业知识,但是教育方式并不够丰富,而且很多老师在受教育时重点也是掌握艺术的基础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对于艺术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艺术教育的老师在学校的工作不但是给学生们授课,还有学校中与艺术相关的工作都会有所涉及,比如校园文化活动、艺术讲座等,但是这部分工作并没有相应的报酬,教师在举办相关活动时就会过于应付,而且,过杂的工作内容使得教师无法对艺术进行自发的深入的研究,对于其教育方式的改变也来不及思考.而进行通识教育的课程首先要求教学的老师本身具备过硬的基础知识,对于艺术学科不仅有理论知识,还应该有自己的见解以及对学科的评价等,除此之外,还要求授课的老师有良好的教学能力.所以在各大高校的艺术学科教育中引入通识教育,不但可以对艺术教育教师的能力有所提升,还可以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3.2建立符合每个学校本身状况的通识教育艺术课程系统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相关项目表示:“每个高级院校都能够依据学校本身所在区域、学科建设等具有的教育特长,同时还有老师所具备的专业能力以及科研成果,可以建立多种具备特色的艺术性选修课以及各种类型的专题演讲,从而达到丰富多彩的教育来满足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对于某些学校来说,这类选修课也可以加入学分.综合性高等院校其学科较为丰富完善,教学能力也非常高强,对于艺术学院里面有关艺术的教育方面能够建立综合科目以及艺术选修课,同时对于课程的教育上可以采用自由选修的方式进行,对于课程的构架上实行横跨型方式进行.对于某些大学来说,其不具备完善的学科系统以及分布不均匀的师资力量,对于艺术教育这一公共教学课程来说,可以实行分布必修方式以及核心课程模型教学,有关课程的构架方面可以实行并列性架构,从而达到完善课程构架不完善的缺憾.某些高等院校由于历史的关系出现了比较单一的学科结构或者是单科性学校,这使得他们在专业面上非常狭隘,在创建通识教育系统上非常困难,艺术教育要联系上团委、教务处以及美育等职能部门,必须努力创建导论科目、跨学科综合科目以及共同核心科目.当前中国很多大学联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高校联合体,他们连同建立了共享性通识教育系统,并且在网络环境中实现了远程教学、评价以及考核等.同时还能够请一些社会上的艺术家以及民间艺术大师来做指导教师.利用专题讲座的方式,达到学生和艺术家的现实交流,从而让艺术方面的课程得以完善.通识教育中的艺术科目在建立过程中应当有固定的学分,具有一定的课时量,具有具体的统一的要求,一定的师资资源,同时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有计划、有系统、有效率的进行,不需要过于专业化,但是要做到覆盖度更广,并且在教育全程中应当融入通识教育的理念.同时每个学校应该依据自身的条件建立符合自己的通识教育系统,比如学生的需求、社会的需求、师资资源以及学科条件等.

3.3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和普通的学科课程有一定的区别,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不但要完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对于艺术的创作能力、艺术思想等都会提出相应的要求,也就是说,公共艺术学科的课程针对的是学生全面的发展.在评估方面,考试的方式就可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但是艺术素养、艺术创造能力、艺术思想等的评估,并没有一个不变的标准,所以要做出评估并不容易.进行科学的评价时必须考虑到教育以及学习这2个角度,这样才能确保教与学能够可持续性的增强.在评价老师工作成效以及学生学习成果时必须以通识教育的目的为评价基础.在评价教方面应该考核课程管理.艺术科目具备课内外练习、理论结合实践、教学既严肃又活泼的独特性,所以教育过程必须加强规范化建设.在评价与考核学方面,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然后让他们能够有更好的学习方向.评价方式多种多样,哈佛大学使用的方式大多数为家庭作业、论文、参与讨论问题的程度等等;1980年左右很多美国大学都采用“档案袋评价法”来考核学生,这种方法主要是收集整理学习的有关作品以及创作和表演的数据、影像、文章、报告等资料,然后在总体评价学生.我国在建立艺术教育评价系统过程中应当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同时融入自身的条件来建立.

4结语

“通识教育”向我们打开了一种新型的理论以及教育思路,让我们能够深层次的考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的以及实行方法.传统的艺术选修课程是不能够达到教授艺术知识目的了,而且当前课程中融入某些实践型、体验型以及研讨型等课程是具备时尚和前沿优势的,同时还应当转变成创造性以及审美鉴赏方面,从而上升到审美人格的高度.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建立一个“大公共艺术教育”环境,建立一个第一、二课堂互相提高、第二课堂同学校文化建立相互促进.在当今高等院校中,很多大学生存在着人格缺陷以及生命意识比较薄弱的现象,本人觉得当前最重要的教育应当是生命教育和人格教育.本人认为只有品质却没有知识是很脆弱的,而只有知识却没有品质同样很危险,时刻威胁着社会.当人没有完整的人格,同时还不能够认识到生的意义时,对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危害.艺术教育需要用其独特性,在艺术欣赏以及创作阶段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人格以及心理构造,帮助大学生建立成具有生命和人生充满热情的“综合人才”.这种综合人才具有很多优良的素质,其中包括视野开阔、思维独立、想象力丰富、胸襟宽广、抱负宏大、使命感强烈等,这些优良品质都应当在通识教育的引导中让教育者明白,然后利用艺术教育的方式得到塑造.在各大高校中,艺术学科的教育只有在通识教育的帮助下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通识教育也对艺术学科的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教育标准,各个高校的老师以及相关的研究人员与专家都对艺术学科的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高校的艺术教育做了相应的规划.完善艺术学科在各大高校中的教育体系,也进一步对通识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进行了实践,在将来,我国的教育体系会不断完善,高校的教育体制也会有所改进,而公共艺术学科的教育也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闻晓明.加强师资整体提升学前教育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0.

〔2〕孙亮.高校教师培训中教师专业化发展探析[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2).

〔3〕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DB/OL].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教体艺厅[2006]3号).2006-03-08.

〔4〕冯元元.试论大学通识教育目标下的艺术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3).

〔5〕龚金平.通识教育背景下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理念革新与实践研究[J].教育求索,2011(4).

〔6〕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6篇

师范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任何专业技能的学习都必须建立在基础知识学习之上。当前,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和素质。艺术教育作为一项专业技能教育,成为许多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热点。但是,我们应该清楚的看到,现在许多艺术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基本知识掌握较差,再加上艺术院校在录取生源时比较看中学生的艺术能力,对文化基础知识要求比较低,所以造成艺术院校的学生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为了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不出现瘸腿现象,加强艺术教育中的文化素质显得比较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本选题的研究现状:

学者普遍关注艺术教育从生涯规划的角度关注学生的完满性发展,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从情感、意志、情绪、伦理各方面对学生的人格做全面的规划和引导,使之在社会适应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进而成为一个完善的社会人。

这体现了艺术教育应从过去培养单纯的专业人才转变为培养专业人文者。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必然引起艺术教育一系列课程的改革与整合。学者认为崇尚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应该是艺术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离不开人文教育。

加强人文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艺术院校是文化艺术的摇篮,是一片弘扬人类文明的沃土,更应把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但遗憾的是,我们一直不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特别是人文素质的培养,片面强调实用技术教育,忽略人文教育,可能会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技术纯良的工具人。

有学者认为,人文教育特别是艺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也有学者认为艺术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搞清楚他的发展方向和基本任务。艺术学科建设不能是粗放式的,而应该讲究精品效应。单科艺术院校培养艺术家,综合大学则要致力于培养艺术理论研究者,在这样的双轨制下全面发展,深入研究,进行改革,注重交叉学科,从宏观的角度对艺术教育进行整体研究,确立艺术学科的地位。

要清晰的认识到艺术教育的基本任务应该是:向在校的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提高整个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南开大学文学院的杨岚博士认为素质教育系列中的艺术教育应更突出其心育、情育、美育的功能,发挥其作为文化平衡和文化创新因子的作用,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她认为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普及性的艺术理论、艺术历史、艺术鉴赏教育,着力点放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放在对专业化教育、机械性文化、技术性理性构成强有力的文化制衡上。论文范文

自己的见解:

笔者认为,艺术教育中重视文化素质无可厚非,因为任何技能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基础知识和文化密不可分,艺术教育也是建立在基础文化知识之上的。但是,现在学者们的研究只盯在论理上,从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和论证。其实,从实证的角度更能说明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地位更应如何。所以, 大学生心得体会范文,作者对艺术教育需要哪些文化知识进行了分析和重构,也愿更好的为艺术教育中渗透文化素质建言献策。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艺术教育中文化素质缺失及其表现

(一)历史文化知识缺乏,吸收借鉴人类先进文化的自觉意识不强,文化底蕴支撑薄弱

(二)哲学知识不足,创新思维迟钝,思想僵化

(三)文学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不高,人文情怀不足,人格影响力欠缺

(四)心理学伦理学知识欠缺,精神意志不够坚定,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不强

二、艺术教育中增强文化素质的思考

(一)将审美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结合

(二)突出审美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正确审美观的作用

(三)强化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与社会责任感相联系

三、结语

主要研究方法:访谈法、调查法、归纳法、演绎法、经验总结法等。

1、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2、静态研究和动态研究相结合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7篇

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优化的原则

(一)普及知识与提高技能相结合的原则坚持课程面向的全面性和普适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开设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向。要通过公共艺术课程让使每一个学生获得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同时注重学生的禀赋和兴趣,因人施教,提升学生的艺术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二)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关键是要建立完善的课堂教育教学体系,结合实际制订和完善相关的教学计划、考评办法,确保公共艺术课程设置和运行的规范化、科学化。还要把丰富的艺术课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纳入课程教学范畴,以弥补进入课内的公共艺术课程时间和内容等方面的局限性。(三)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要通过优化课程,促进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艺的提升,通过课程学习,实现学生个体“功能性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运用美的标准和规律来观察世界、发现世界和感知世界,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特别是充分发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在诱发和引导人的联想能力中的独特作用,实现创造目的,实现学生“人格性素质”的发展。要通过实践的途径,实现“功能性素质”上升到“人格性素质”的转变。没有艺术的实践,特别是没有艺术的情感体验,学生难以获得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失去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意义。(四)艺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相结合的原则艺术与科学作为文化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虽有区别,但又统一。思维学认为只有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共同开发,才有益于创新思维的发展。两者的融和才能让人全面、和谐、完整的发展,有助于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方理工院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优化设计——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

学校在长期的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构建了公共艺术课程的基本课程形态,艺术学科基础课程、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地方艺术特色课程、艺术素质提升课程。学校课程的优化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学生艺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观念,发挥艺术教育在开拓人的创新思维中的独特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塑造具有高尚审美情操和创新能力的人。(一)公共艺术教育各课型的主要任务(1)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注重选择与学生的身心特征和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艺术知识,具有严谨的逻辑结构系统性、简约性等特点。我们开设的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艺术鉴赏类课程,如《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中提出开设“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等。艺术学科基础课程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最基本的形式之一。这种按照学科组织起来的课程易于预先选定课程及内容,编制教材,便于循序渐进的组织教学,而且还容易组织对教学的评价等。(2)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艺术素质拓展课程是在艺术学科基础课程上的提升,表现为注重让学生在艺术教育过程中,强调教学的互动与体验,让学生获得艺术审美的体验。同时以其他学科课程为载体,营造艺术教育课程氛围,在教育者的自觉性与受教育者的不自觉性中获得艺术感受和艺术体验的课程,也是属于艺术素质拓展课程的范畴。艺术素质拓展课程还包括建设具有艺术特色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有意或无意习得的艺术课程中所未包含的艺术知识和审美态度。(3)地方艺术特色课程。结合本地域艺术特色,积极开发地方传统的校本课程。学校所在地岳阳市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形成了丰富多彩、富有地域文化特色和很高艺术价值的各类民间艺术形式,比如巴陵戏、岳州根雕艺术等,艺术影响深远。学校努力挖掘地方的文化艺术资源实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开发一批适合本校实际的地方艺术特色校本课程。这不但能促有助于优化建立合理的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体现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特色,还能借助规范性和科学性的高等教育对知识的组织传承作用,传承和发扬区域的艺术文化,促进地方艺术文化的繁荣。(4)艺术实践课程。艺术实践课程就是把艺术体验与实践纳入课程范畴,以实践的形式将艺术学问性知识与体验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艺术的创造性体验与探索活动,提升自己审美素质,丰富艺术感悟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实践的途径,才能将艺术的知识和技能转变成自身的素养,实现人格素质的提升。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运用已有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直接从事到丰富的艺术活动中,到在实践中获取以充分的情感体验和审美认知,进而不断形成探索实际问题的精神与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艺术素质提升课程。课程着力于学生艺术技能的形成和艺术特长的培养。学校在大学四年级学生中开设一些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艺术选修课程,并根据学生自身艺术兴趣爱好和特长,让学生选定一个自己喜爱的艺术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四年时间的基础培养和定向发展,毕业时基本能形成一定的艺术特长和优势。如有的学生能写出一手好的书法,有的学生音乐技能突出等等。(二)湖南理工学院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以上课程形态从大学一年级到大学四年级组织实施。其中大学一年级开设的课程主要为艺术学科基础课程,具体课程主要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等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通用课程模块,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掌握艺术基本知识,培养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知识体系。这类课程主要是以限定选修和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学生必须完成6门课程之一26课时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是大学生艺术基本能力培养展开。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我们在学生中主要开设艺术拓展课程、地方艺术特色课程和艺术实践课程。这些课程是学校公共艺术教育柔性课程模块,主要是让学生广泛涉猎艺术知识,参与艺术实践和体验,传承和发展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质。这类课程是根据学生的艺术兴趣和特长,面向学生开设选修课程,学生必须完成6门选修课程之一26课时的学习,获得1个学分。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围绕大学生艺术综合能力培养展开的。在大学四年级,我们开设的艺术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根据部分学生发展艺术特长的兴趣和要求,利用周末时间选择性的开设部分实用性强、应用范围广的艺术特长提升课程,让学生在前三年艺术学科知识学习和艺术综合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艺术技能,获得一定的艺术特长,这类课程是艺术教育的技能提升模块。艺术素质提升课程主要是通过学校开办的“双休日艺术技能提高班”进行,学生选择性学习,每门课程约10-15课时,毕业时经过考核合格,由学校公共艺术教育委员会颁发单项技能考评合格证书,艺术素质提升课程已经成为毕业生提升就业竞争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该课程体系构建是围绕大学生艺术创新能力培养展开。

作者:徐振祥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8篇

当历史进入到21世纪,当我们的媒体从传统的电视、报纸、广播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当手机、车载电视、地铁电视、楼宇电视等新兴的媒体开始争夺受众的眼球,当专业的拍摄设备从早期笨重的专业机、昂贵的工作站,到轻便的小高清、家用DV的普及,甚至现在稍高端的手机都有拍摄功能,高校中影视创作的课程也发生了重大的改变。针对新媒体的兴起,各高校影视专业中短片创作类课程应运而生,如《影视短片制作》。这样的课程一经推出,因其特色鲜明,受到普遍的好评。

时代性

如前文所说,《影视短片制作》这样的创作类课程是时展的产物,是现今新媒体盛行的产物。关于新媒体的定义见仁见智,笔者的理解是指20世纪后期,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者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正是基于新媒体的交互性、移动性、内容的互相包容性等特点,在新媒体终端播放的影像作品和在电视、影院里播放的影像作品早已天壤之别。在新媒体面前,很少有人再有耐心去看长篇巨著,“短、频、快”已成为今天影像的风格。

什么是短片,也是众说纷纭。按媒介来分,有电影短片、电视短片、手机短片等;按时长来分,有30分钟、20分钟、10分钟,更有大赛的选片要求是5分钟之内;按类型分,有情节短片、非情节短片、纪实短片等。

短片盛行,从现今活跃的各大影视类的赛事也可见一斑。国外几大著名电影节如戛纳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奥斯卡都设立有专门的最佳短片奖,还有专门的柏林国际短片展、英国短片电影节、东京国际短片电影节等,国内也设立有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上海国际电影节国际学生短片展、南京艺术学院创办的高校数字短片大赛等,今年中国文联联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以及全国8所高校共同创办首届大学生电视节,主要的一个竞赛单元是10分钟的剧情短片。

系统性

《影视短片制作》是一门短片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综合性较高,一般开设在三年级。在整个课程的设计上,以学生通过对短片创作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训练,掌握概念创作的规律和创作技能为教学目的。学生在掌握创作理论、创作方法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创作素材的广泛阅读与体会进行短片创作,力求做到真正的作品原创。

以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为例,从课程安排的纵向来看,该课程主要分为三大知识模块,即基础知识部分、中期策划(剧本+拍摄)、后期成片,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理论知识的讲授,包括短片概论、短片史、摄影摄像基础知识等等;中期策划主要是短片的剧本创作和拍摄的技巧;后期成片主要讲授如何更好地在非编机上完成后期的成片,包括剪辑、特效和包装。从课程安排的横向来看,主要在短片创作上可以进行片种的分类,这里每个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色和需要安排,南艺主要分成了纪实短片创作、剧情短片创作和实验短片创作,时长都是在10分钟之内。

课程的系统性体现在,首先,课程完全打破传统的一位老师教一门课的习惯,而是按照知识结构,由数位老师共同教一门课,各施所长,联合教授。所谓术业有专攻,擅长理论的老师上理论部分,擅长摄影的老师专门带学生的拍摄,擅长实验短片的老师专攻实验短片的课程,擅长做纪录短片的老师教相应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让老师尽情发挥长处,学生也更加得益。

其次,在知识点的侧重上,系统的课程内容体现在系统的结构、体现在短片创作中综合性要素的提取与归纳,体现在创作中内在形式元素的建构,在内在理论和外在实践的教学中,实现理性分析与感性实践的结合。在同时加强理论知识的铺垫后,在掌握不同片种的摄影方法后,在学会基本的影像剪辑合成后,不同的片种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剧情短片创作更侧重锻炼学生如何在有限空间里更好地完成剧本的创作,实验短片创作侧重训练学生如何用影像表达观念,纪实短片创作侧重训练如何把握具有时代感的选题、如何建构短片的结构。

联合性

影视类专业一般都在艺术类学生中招生,艺术学和其他学科如文学、理学、工学纵向比较,艺术学的学生要求有独特的学科气质,更广泛的知识背景;在艺术学横向比较,如美术、音乐、设计等专业,影视类专业更要求学生在从事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培养更多的团队意识。可以说,影视类的作品几乎是没有单枪匹马能完成的,所以在影视类专业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课程,也更好地体现了“联合性”。

专业间的联合。纵观现在各大赛的获奖短片,一般都是可以做到音乐的原创、摄影技术的精良,甚至可以加入动画和新媒体的元素。所以,短片制作的课程,除了有影视专业学生外,可以进行多专业联合,所涉及专业如动画专业、摄影专业、录音专业等。

课程设置上,可通过成立跨学科的团队导师队伍,开展多学科的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研究思路、方法,加强研究能力、创新能力。打破院系之间的界限,鼓励不同院系之间多合作,通过各种类型的实践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的联合。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按照行业的需求,采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模式,打通不同学院、不同系科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意愿,通过联合教学培养出宽口径、精专业的学生。

比如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提出的“1+2+1”的教学模式,一年级是基础课程,通过这部分各系科通用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宽”知识面;二三年级是专业性课程,这由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根据一年的学习自主选择,这部分课程讲究专业的“深度”和“精度”;四年级以实践性课程为主,讲究实用性及与社会的接轨。《影视短片制作》就属于有“深度”和“精度”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知识点的联合。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跨空间多层面教学方法,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立体的知识架构。在课程的具体知识点教授上,也可以进行知识点的联合。

如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开设的《影视短片制作》中,在制作剧情短片和实验短片的课程时,就要求学生利用录音专业或其他专业同学的原创音乐作品进行影像创作的课题,尤其是实验短片也要求音乐与其相对应,这时电视编导的学生和录音系的学生会在同一个课堂上,一起商讨如何以实验对实验。

录音专业的学生在具体的课程中也要求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DV作品重新配音乐和音效,增加跨专业、跨课程的联合作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

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合。与业界的联合、项目带动教学是现在很多高校的课程实践,而对于艺术类学科更是适合,因为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打开思想、开门办学,“产学研”结合,这样高校的科研才能走在社会实践的前端,而在高校的艺术创作中也能与社会接轨,为学生在校学习和毕业就业铺就一条畅通的道路。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与江苏教育学院老师合作的实验音乐MV《鱼・渔・欲》获得北京电子音乐节C组三等奖、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届大学生短片大赛DV短片专业组最佳实验片;该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还和江苏教育电视台合作制作了纪录片《李吉林》……这样的联合不仅给师生提供了大量实践锻炼的机会,也为学校、学院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实验性

《影视短片制作》作为一种积极的探索,总结国内相关课程改革的课题设计方法及教学实施方法,尤其是突出课题设计的探索性、实验性的意识,做到平时性与系统性结合、逻辑性与趣味性结合、发散性与分析性结合。

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5年多的学科打造下,基本形成了“宽基础、精专业、多实践、重联合”的教学特色。基础课是传媒跨专业的通用基础课程,主要是挑选传媒广普性的课程为学生的专业知识打下在传媒领域宽广的基础;精专业是在大二下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方向,向学科的深度拓展学习。多实践是根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具有操作性强、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课程体系中安排多层次、递进式的实践课程,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较大锻炼。

《影视短片制作》课程正是在这种实验性课程体系中应运而生,是在精专业后打造的具有极强实践性的课程。

综上所述,在媒介环境变化的今天,在新媒体占据我们视线的今天,各大专院校影视专业的课程,不管是理论课程还是实践性课程,都应该进行相应的调整,这样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做出更好的影视作品,更好地服务和提升我们所处的媒体环境。

(作者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教师)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9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高;音乐素养;必要性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巧教学而轻视音乐素养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限,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熏陶。在艺术类招考过程中,也以舞蹈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一般只重视舞蹈和形体,唯一考察学生音乐素养的视唱练耳也没有被当作核心考察项目,只要学生的专业课分数高,仍然可以被录取。因此对学生的观念产生了误导,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不注重音乐素养培养。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现象

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同样,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现象。但舞蹈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的是,其与音乐基础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详细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舞蹈有更好的理解。一直以来,舞蹈专业教学也只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缺乏对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重视。这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也正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高校艺术招生的考察项目有失偏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考察只占很少的部分,而且对其考察结果的重视度不够高,只要学生专业课基础过硬,即使视唱练耳等考察项目的成绩不好,也会破格录取。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就存在专业成绩高,音乐文化分低的落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课时也远远超过音乐基础课的课时,教学资源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及时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只能接触到乐理等基础课程,而且很多基础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生在大二到大四几乎接触不到音乐基础知识[2]。另外在应试教育制度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也普遍更关注自己专业课成绩的提高,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但是传统的打念拍子的舞蹈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舞蹈是一门需要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对舞蹈的内涵和在舞蹈中应投入的情感进行深刻认识和合理把握。这些都有赖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目前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缺乏重视,使舞蹈教学水平偏低,不利于学生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乌兰诺娃曾说:“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这是对音乐于舞蹈的意义的最好阐述。一个真正高明的舞者,在听到音乐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呈现出具体的形象,然后自然的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都是对音乐的形象化处理,是音乐情感的真实表达,因此才能在舞姿中,展现出极高的感染力,并与音乐和谐统一,进行流畅的舞蹈表达。乌兰诺娃自己在排练舞蹈时,对于一个新的舞蹈作品,总是会先翻阅背景音乐的总谱,详细了解音乐旋律、管弦乐队的演奏速度,从而在舞蹈过程中与其进行更加默契的配合[3]。由此可见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养成在进行舞蹈训练前首先了解背景音乐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学生的舞蹈与音乐高度契合,达到情感交融、动作流畅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舞蹈的张力和感染力。而且,音乐素养培养也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和舞蹈创作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舞蹈训练方式偏于机械化,而且舞蹈训练十分艰苦,容易让学生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坚持。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解读舞蹈,从而降低舞蹈训练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在舞蹈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好[4]。

三、舞蹈教学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

介于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普遍缺失的现象和音乐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切实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应从上至下改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态度,在招生和平时的考核中,将音乐基础知识考查和音乐文化考查作为重点考察项目,与舞蹈专业素质考查摆在同等的高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音乐基础课的比例。通过教师引导,改变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的观念,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开展分级分类指导

由于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差异大,音乐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应采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育原则,进行分级分类的音乐素养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门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舞种、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分级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应有的音乐素养。比如,将视唱练耳测试分级,中国舞方向的学生,可以多选取中国著名民族音乐的片段,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和舞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音乐素养的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在舞蹈的道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佩.探析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尚宜佳.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丁慧.音乐应该成为舞蹈的耳朵———从分级教学看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问题[J].舞蹈,2009,(10):58-59.

[4]张韵.论舞蹈专业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以新疆艺术学院舞蹈教学为例[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8,(03):104-106.

艺术学基础知识范文第10篇

[内容提要] 艺术与技术合流、电流与电视联姻之后,将会出现两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影视技术学与影视艺术学。这种组合不是一种简单的相加,它应该意味着一次触及本质的学科变革,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描绘成一种“范式变化”。 本文简要回溯了影视各自独立成为艺术并形成学科的历史,指出正是在电影电视为争得艺术地位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的过程中,电影艺术学与电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逐步得以确立,如何在整合的基础上构件超越原有范式的影视艺术学的新的学科范式,是当前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即旨在从学术层次探讨电影与电视作为艺术的结合,并给这种结合以学理上的论证。 [关键词] 影视艺术学 范式变化 整合理论重构 新世纪伊始,一个新系在北京广播学院电视学院成立,名曰“影视艺术与技术系”,乍一听,这名字稍嫌冗长,读之也觉拗口。不过因为她是在理顺了各方面关系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精心运作的,而且她依托于广播学院及其所属电视学院这一强大后盾,所以组建工作进行得很顺利。将原来分属不同系别的四个相关专业——表演专业、导演专业、戏剧影视美术设计专业和动画专业结合,组成一个新系,这更多涉及的是操作层面的问题,比较易于解决,因此,虽然两年多的筹建时间不算很短,但一个全新的艺技系毕竟顺利地诞生了。而从学术层面探讨电影与电视作为艺术的结合,则显然比单纯的一个系的挂牌成立困难得多。能否及早给这种结合的产物——这个诞生于千禧年的幸运儿——以学理上的论证,也许会关乎她日后的顺理成章。 一 艺术与技术携手、电影与电视联姻之后,将会出现两个新的学科生长点——影视艺术学与影视技术学,要使这两门学科成为真正规范的常规科学,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之所以称之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并不是指这两个学科的名称是新的(它们在不同的场合已被屡屡使用过),而是因为这种组合不是一次简单的相加,它应该意味着一次触及本质的学科变化,我们完全可以将其描绘成一种“范式变化”。 “范式变化”是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因(Thomas Kuhn)定义并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⑴意指学术研究的全套方法及其态度正被另外一套方法及态度取代。影视技术学尚处于草创阶段,其“范式变化”还不明显,本文姑且不论,而由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发展到影视艺术学,⑵其间经历的学科的“范式变化”将是巨大和不可避免的。托马斯•库恩曾指出,一门学科是否成熟,取决于该学科是否提供了被广泛接受的范式(Paradigm,或译范型,规范),范式乃是理论由以设立探讨目标、解决方式以及断定其价值的依据。换言之,也就是有没有提供构成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基本概念以及特有的研究方法。而一门学科范型的推陈出新,则标志着该学科的革命性发展。⑶任何一个新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对本学科研究的方式方法、成就和缺点的清醒认识,⑷若以此标准衡量,作为学科的影视艺术学还远远谈不上成熟。在谈论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的结合,以及因此产生的从电影艺术学、电视艺术学到影视艺术学的“范式变化”之前,有必要先来简单回顾一下电影和电视成为艺术的历史,从一定意义上说,电影和电视为争取艺术地位而奋斗的历史,同时也就是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逐步成型的历史。 尽管电影和电视是如此年轻,但是我们仍然无法确知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起点。因为与其他传统艺术相比,电影和电视带有如此浓厚的技术色彩。电影的诞生不过百余年,电视的历史就更短,众所周知,两者诞生之初都没能在艺术殿堂中占有一席之地,而此后电影和电视的每一次飞跃,都笼罩着技术进步的耀眼光环,当人们瞩目并惊叹于技术的伟大时,艺术之被忽视就是自然的了。电影由最初的杂耍技艺和一种以娱乐为目的的商品争得艺术的称谓,花了相当的时间。“把电影的诞辰定在1895年是出于对电影技术发明人的尊重,或者说,这只是电影技术的诞辰,这个日子和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⑸电影“作为艺术,它实际上是20世纪的产物”。⑹即使“在艺术理论界,电影也被视为一种不入流的东西,所谓‘电影不是艺术’曾是德国吐林根大学美学和艺术史教授康拉德•朗格的著名结论……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也曾经是一个最瞧不起电影的人,他可笑地预言说,‘电影要成为艺术,惟一的办法就是摄制一部完全用字幕构成的影片’”。⑺最初的电影是无声的,只用作客观世界的记录,必然强调电影的复制能力,但即使是电影获得了声音之后,一些写实主义电影理论家如安德烈•巴赞和克拉考尔等人仍对电影能否称为真正的艺术表示怀疑,克拉考尔说:“如果电影是一门艺术,那么它便是一门不同寻常的艺术”,“是惟一能保持其素材的完整性的艺术”,⑻尽管没有直指电影不是艺术,但是这种论调对电影成为真正的艺术起到了消极的阻碍作用。他们认为电影仅仅是“照相艺术的延伸”,电影的早期就是“活动的照片”,是“物质现实的复原”,邵牧君先生干脆断言克拉考尔等人的理论是非纯理论:“物质现实的复原”与其说是一个审美性的命题,不如说是一个社会性的、意识形态性的命题。克拉考尔理论的非纯性质几乎是无须论证的。” ⑼巴赞—克拉考尔学派对电影自身形式和电影内部语言的轻视,至少从客观上助长了“电影不是艺术”观念的流行。 但是另一方面,有些导演开始在实践中尝试镜头的运动,段落的剪辑,逐步摸索电影特有的语言,此后,随着有声片的出现,色彩的应用和特技的使用,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电影叙事手法,电影开始有了自己的文法和修辞手法,尤其是以探讨镜头的不同组接为核心的蒙太奇理论逐步完善,使得电影渐渐被人们视为独立的艺术。一批造型派理论家如雨果•闵斯特堡、谢尔盖•爱森斯坦、鲁道夫•阿恩海姆等人在这个过程中贡献巨大,正是他们强调电影必须脱离单纯的机械复制,发掘出电影影像的表现力,从而确立了电影作为艺术的美学特性,确立了电影的艺术品格。 电视的命运与电影相似。电视的发明与科技的进步更加密不可分,当电视在本世纪30年代正式播出时,就显示了余生据来的大众传播媒介的顽固特性,它想争得艺术的地位就更加困难。不仅传统艺术的领地不肯接纳电视这个新生儿,即使是在早期遭受同样冷遇的电影也不愿承认电视的艺术地位,上文提及的电影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说:“电视是汽车和飞机的亲戚,它只是一种文化上的‘运输工具’”,⑽既然都曾受人冷遇,更应惺惺相惜,但是电视表现出来的工具理性实在太强,所以对它作艺术上的价值理性的评价就尤其困难。之所以至今仍有相当数量的人不承认电视也是艺术,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电视的形态过于驳杂。在我国,人们惯常把电视形态分为三大类:纪实形态(非虚构类节目),如新闻节目、社教类节目、纪录片等;表现形态(虚构类节目),如电视剧、电视文艺等;混合形态,如综艺类节目、某些少儿节目等等。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形态之中,艺术与非艺术的因素相互掺杂,是非莫辨。前苏联电视理论家A•尤罗夫斯基说:“电视报道的视觉和造型实质决定了它始终拥有审美元素。屏幕上的图像不可能脱离一定的范围、拍摄角度、照明度、镜头结构与镜头剪辑、速度节奏,以及图像和音响、语言等的相互关系而存在。因此,电视中的审美范畴(与电影一样)不仅包括艺术报道,也包括争论报道和科学报道。” ⑾我不赞同把电视报道也归入电视艺术的范畴,尽管如这位前苏联的电视理论家所说,电视报道的制作方式也许采用了某些技巧,但是以传播信息为主要目的新闻报道仍然不能算是艺术。这里又要涉及一个争论不休的难题,即什么样的东西才是艺术?如果说有一个评判什么是艺术的终极标准的话,那这个标准只能是审美的标准。我认为,以审美的标准衡量,则电视剧和纪录片最具备成为艺术的特质。而拍摄方法,镜头结构、速度节奏等借鉴自电影的技巧不过是构造艺术的手段而已。

二 尽管举步维艰,但是电影和电视毕竟都跻身于艺术的殿堂了。也许是因为影视之间的区别太多而且过于明显的缘故,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尽管被人称为“姊妹艺术”,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还是没有多少真正的沟通和交流。人们津津乐道的影视之间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者传播的物质材料有别。电影的承像物质是昂贵且冲洗工艺复杂的胶片,而电视的承像物质是简便且无需冲洗的磁带。磁带记录的拍摄成果是即时可见、随时可以修改的,导演在现场就能进行艺术上的鉴定,决定取舍,但其放映效果和清晰度远远逊色于胶片,胶片拍完后到冲洗出来总有一个间隔期,如果导演对样片不满意,要组织重拍,在情绪、气氛和影调上当然会受到影响,从而损害影片的质量。二是二者的欣赏方式不同。电影是封闭型的大集体的欣赏方式,电视则属于开放性的家庭欣赏方式。三是两者的传播媒介的差别。电影以面积较大的银幕作为媒介,而电视则以面积小得多的荧屏作为媒介,从而造成观看影视时极大的视距差别。上述区别实质上更多体现了电影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区别,探讨这些区别应属于传播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范畴。而作为艺术,电影和电视有太多的共同语言,这种共通之处恰恰是影视艺术学学科范式重构的基础。 正是在电影和电视为争取艺术地位所进行的一系列努力的过程中,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逐步得以确立。在我国,通过几代电影理论家和艺术家的摸索,电影艺术学的学科范式已经确立,近年来,经过以高鑫为首的几位学者的努力,电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也已初见雏形,⑿但是影视艺术学要建立自己的学科范式,还刚刚起步,广院影视艺技系的成立,是建立中国影视艺术学学科范式的一个良好开端。如何在整合的基础上构建超越原有范式的新的学科范式,是摆在影视理论学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对文学、哲学、历史、美学、社会学等等传统学科而言,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都是十分年轻的学科,其学科范式还很不稳定,这对突破它们并构件以之为基础的新的影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非常有利。当然,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可能历时甚长,有时长达20甚至30年之久。因为范式变化涉及的不仅是理论建构的问题,它应该包含解构基础上的理论重构。值得欣慰的是有些学者已经在影视艺术学的理论重构方面做了很多宝贵的探索。外国学者主要探讨了影视剧本创作和导演的一般规律,如英国人威廉•米勒的《叙事性影视脚本创作》,⒀法国人米歇尔•西翁的《影视剧作法》,⒁美国人阿伦•A•阿莫尔的《影视导演》。⒂在我国,每年都有大量探讨影视艺术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专门设立了“影视艺术研究”的专题。近年来国内也出版了不少研究影视艺术的论著,比如刘书亮先生关于电影电视导演实践和理论的研究(刘书亮著《电影电视导演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张凤铸先生关于电影电枢艺术的本体研究(张凤铸著《电影电视艺术导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张凤铸主编《影视艺术本体论》),郑国恩先生关于影视摄影构图的专题研究(郑国恩著《影视摄影构图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傅正义先生关于影视剪辑的专题研究(傅正义著《电影电视剪辑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天版),韩世华、朱少玲关于影视编剧的研究(韩世华、朱少玲著影视剧作引论),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此外宋家玲的《影视文学创作论》,周传基的《电影•电视•广播中的声音》等等也是研究影视艺术的很有特点的著作。上述学者中不少人把影视放在一起来讨论并非完全出于自觉,许多著作和论文把影视相提并论,但实际上却只单独论述了电影或电视中间的一种,如王心语主编的《影视导演基础知识》就只论述了电影导演的一些基础知识,而丝毫没有涉及电视导演方面的问题,对此主编者是这样解释的:“鉴于电影与电视在艺术创作上的相通之处,所以我们把书名定为《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⒃这种被忽视的共通之处正好是重构影视艺术学学科范式的基础。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长期分离,造成了由研究视野和方法所决定的具体学科的局限,使影视之间难以找到一套公认的“游戏规则”,这种局限往往妨碍着我们的学者对一些整体性、共同性问题的把握。重构影视艺术学的学科范式,必须结束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长期分离的局面,打破具体学科的局限,制定影视两种艺术都要遵守的“游戏规则”。 新旧两种学科范式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新学科不会立刻与旧学科彻底决裂,新范式容易对旧范式有归属感和认同感,比如这也正是为什么不少学者进入了新的领地之后还操着过去的一套话语,在此意义上,学科范式的更替将是一个历时性的动态过程,所以电影(视)艺术学和影视艺术学两种不同的范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共存是十分自然的现象。要使构成一种学科的基本规则和用法的那些“游戏规则”获得某个知识共同体成员的一致认可,决非易事。学科理论的沿革,正是这种共同体成员对旧范式的摈弃和对新范式的认可。一个成功的学者应该具有吐故纳新的理论勇气,因为科学是通过传统的维持和传统的变革而进步的;而一个高明的学者更应在这两种学科型式之间维持一种必要的张力,妥善处理新旧理论框架及学科范式之间的关系,两种范式的接触乃至最终“融合”,将意味着长期歧异中的共存,每一个参与这种新旧范式变革的人面临的都是一场勇敢者和智慧者的游戏。 影视艺术学范式的重构和在重构过程中涉及的范式变化,必须虑及中国当前影视理论界的研究现状。当前,我国专门从事电影艺术学和电视艺术学研究的学者不多,这为数不多的人在论及影视艺术学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比如广院学者的论述侧重于电视艺术,而电影学院以及其他部门学者的论述则可能偏重于电影艺术。表面来看,这是学者从事研究时的学术背景不同所致,而实质则反映了学术范式的动态选择以及相对稳定成型的问题。广院电视艺术学的发展就是这种过程的生动体现。广院电视系有相对长期的历史,在电视系的学术发展史上,一批学者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了(电视)新闻学,而另一批学者则选择了电视艺术学,这两个学科沿着不同的路径在动态中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学科范式,各自成型以后,就有了现在广院的两个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新闻学和广播电视艺术学。而在学术范式的选择和成型的后面,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价值观问题,选择新闻学还是艺术学,不同的选择体现出来的学者价值观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 今天,相对成型的范式开始分化,新一轮选择摆在我们面前:如何在遵循已有学术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身的学术潜力,在学术规则的转换与研究范式的重建中扮演主角?每一个关心影视艺术学学术范式重构的人都面临机遇和挑战。 注释: (1)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al Kuhn 1922——)美国科学哲学家。出生于美国辛辛那堤,毕业于哈佛大学物理系并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47年转向科学史研究,1962年形成了完整的科学观,并发表成名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纪树立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库恩的其他主要著作还有,《哥白尼革命》(1957)、《必要的张力》(1977)。他的著作不仅用一种新的方法重新解释了科学的历史,而且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动态的模型(结构),由于这一模型高度的抽象性已超越了具体科学的领域而具有方法论和世界观的意义,从而引起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一系列观念的变化。 (2)由电影艺术学到电视艺术学,其间也涉及“范式变化”的问题,本文暂不对此作专门探讨。 (3)《科学革命的结构》(美)托马斯•库恩著 李宝恒、纪树立译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版 (4)《电影史:理论与实践》(美)罗伯特•C•艾伦;道格拉斯•戈梅里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版 (5)邵牧君 《世纪回眸话电影》 载《电影艺术》2000年第1期。 (6)郑雪来 《电影美学问题》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天版。 (7)邵牧君 《西方电影史概论》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8)《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齐.克拉考尔著。 (9)邵牧君 《电影理论文选•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版。 (10)《电影作为艺术》 鲁道夫•阿恩海姆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版。 (11)《电视的本性》 载《当代外国艺术》1987年第5辑。 (12)广院已经拥有了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博士学位授予权,正积极申请电影学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13)《叙事性影视脚本创作》 威廉•米勒著 英国哥伦比亚图书有限公司1988年版。 (14)《影视剧作法》 米歇尔•西翁著 何振淦译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版。 (15)《影视导演》 阿伦•A•阿莫尔复旦大学出版社 (16)《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王心语主编 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

上一篇:足球训练技巧范文 下一篇:体育舞蹈教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