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10-26 16:36:52

艺术教育心理学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 音乐学 心理学 艺术实践

从学科性质上看,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介于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具体来讲,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教育、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它包括人的听觉对音高、音值、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与不协和音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音的反应,包括对乐曲整体艺术结构的感知。还包括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身心的调节,对人的情感、智力的作用;环境音乐对人生产效率的调节;音乐对疾病的治疗;音乐创作过程的动机与心理动态;创作的心理规律与灵感;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心理特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不同欣赏客体、不同欣赏主体、不同欣赏场合在心理现象上的规律等。此外,还包括音乐才能的研究与测试,建构音乐人才最佳心理结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群体力量等许多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声音与人的教育关系、音响与人的心理关系等问题,以此作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现在一般将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与音响心理学作为既独立又有联系、既互相交叉又有区别的学科来对待。《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篇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为名发表的学术论文,阐明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性质,并将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1)以音乐音响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把音乐的基本要素与人的听觉感受对应起来加以实验和研究;(2)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研究。这是音乐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3)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发展到对音乐创作心理进行研究;(4)关于音乐表演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5)关于音乐才能的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是十分突出的。《音乐心理学基础》这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元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对音乐的认识、情感过程,人的个性特征,人的才能和音乐学习,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涉及音乐的特性、音乐的要素、声音和听觉、神经和大脑、嗓音和歌唱、空间和时间、记忆和注意、意象和想象、出神和联觉、情感和审美、兴趣和意志、气质和性格、音乐才能诸问题、音乐学习等方面,描绘出当前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本面貌。虽然本书涉及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问题比较广泛,但只是做了一般性的知识描述,还缺乏与音乐本体的对应性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给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特定位,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作者围绕着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展开了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状况总结如下:由原来的状况逐步转向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美学的结合,促进了音乐教育式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方向;音乐教育心理学也涉及到音乐社会学,二者的结合开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的新领域;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结合,建立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生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还把参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参与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生活音乐的研究、参与以调剂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消除疲劳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性音乐的研究、参与利用音乐所具有的心理效果、医治某些精神病症和异常心理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等方面作为应用部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注重音乐心理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出许多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拓展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做了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一段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应该比较多地给予学生触及身心的教育。教师应该努力让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互密切关联。学习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学的原理,但就是无法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审视自己。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中缺乏的是实证方法论。掌握良好的方法对学科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很重要的方法。在以往的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强调在实践当中增长知识。在上音乐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时,要完全改变以前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各种资料,总结规律;再把每个章节的知识做成电脑课件给同学讲出来,教师要给予批评和指导。在讲述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并一起探讨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重要一环的。因为,理论的研究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学科的成熟。基础理论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的,所以,在许多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将我国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高度,奠定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础,初步构建起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何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下去,还需要广大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2篇

幻灯色彩的运用也可参考色彩心理学相关内容,选用视觉上舒适、心理上亲切的颜色,比如蓝色系,以象征希望、理想、独立的天空蓝作主色,以暗示诚实、依赖、权威的深蓝色突出重点,同时,如果学校没有统一着装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蓝色系服饰以加强亲和性,暗示学生更专注倾听你的授课内容。

2.充满引导性的文字语言暗示

教学幻灯中文字内容的设计可以参照文字对心理的暗示选择,同时授课时生动的语言、起伏的语调可以缓解因授课内容过于学术而引起学生乏味、心理疲劳及注意力分散,具体操作可以参考保加利亚心理医生乔治•洛扎诺夫建立的暗示教学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利用环境和学生之间经常不息却不知不觉的交流,建立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倾向,激发学生强烈的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提高学生对授课内容的接受程度、记忆深度。例如:授课时以稳重但愉快的语调为主,强调重点时与原有语速相比稍微放缓,等等。语调的调整要自然而不能过于夸张、轻佻,避免过于戏剧化而减少学生对授课者的信任度、降低授课者在学生印象中的权威感。

3.适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肢体语言暗示

授课时尽量保持微笑也可以引导学生的心理愉悦感觉,从而增强自主学习性;以短时间的目光交流增加学生的被关注度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有效手段。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肢体语言表现也是授课者获得学生对授课内容认知度、注意力集中程度等信息反馈的有利途径。

4.结合记忆规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德国心理学家H.Ebbinghaus发现的遗忘曲线直观描述了人体大脑对新事物遗忘的循序渐进过程,而且提出理解了的知识较无意义音节来说能够记得迅速、全面而牢固的理论。这就要求授课者在设计授课内容时尽量联系实际、联系学生的兴趣所在,加强学生在授课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尤其是本科生的教学。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后温故知新的习惯基本摒除,知识来源大多只依靠上课时间,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记住、理解更多的知识点一直是授课者的难题。依据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小结、总结的时间点应该可以改善上述难题,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以及对授课内容真正掌握程度。

5.以适当的竞争刺激学生学习积极性

“鲶鱼效应”常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是企业用来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具体包括竞争机制的建立、能人的启用、领导风格的变革等等。这一有效的激励手段是否能运用到本科生教育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除因大学学习生活相对稳定状态引起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当然,鲶鱼效应会带来负面效应,比如影响学生间的团结,所以这一效应在教学中的应用还需慎重考虑。

总而言之,授课者、为人师者应该时时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借鉴其他学科的长处以丰富自我的教学手段,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尽最大的努力加强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切实负起教师职责。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 音乐教育研究方法 特点

随着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音乐教育心理学作为其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逐步成为众多音乐教育研究者的热门领域。由此形成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也颇为丰富。从最初由邹敏、铁明所著的《音乐教育心理学》(连载于《音乐教育》1937年第5卷第1、2、3、4、5、6期),到近十年内出版的章姚姚《音乐教育心理学》(妇女出版社1998年出版)和由曹理、何工合著的《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出版)等,其研究内容也随着人们对音乐教育心理学认知的发展而不断拓展和深入。2003年4月出版的由星海音乐学院教授赵宋光先生主编,罗小平、黄虹、何平为副主编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则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以补充和创新,正如赵宋光先生自己所说:“本书具有溯源寻本、以史代论,理论思索与感性积淀相结合,强调实践性、注重本土化研究、提倡实证研究等特点。”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使我对此前并不熟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并且在音乐教育研究方法上得到了诸多启示。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不一样”的编写者

最初让我对这本书感到“眼前一亮”的是这本书的编写者。它是由主编、副主编和撰写者共计七人这样一个团队合力而成的,并且这七人来自多个不同的学科。就拿主编赵宋光先生来说,从我之前所见过的文章来看,主要是以研究乐律学和音乐美学方面为主。通过相关信息的搜索与整理,对于赵宋光先生的简介大致是这样的:赵宋光(1931-),男,星海音乐学院教授,他是我国著名哲学家、音乐理论家,其研究范围包括哲学、律学、音乐美学、传统音乐、音乐教育、水利工程、数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他的主要成果有论著《论五度相生调式体系》、《关于民族调式和声的一些理论问题》、《关于和声的民族特点问题》、《论音乐的形象性》、《数在音乐表现手段中的意义》、《论美育的功能》、《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奥秘》、《数学教学方法新探》、《天球十八视域》、《黄河河套双主槽绿化工程刍议》等。先生的治学领域已经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两大领域,其知识之广博,思维之灵活,结构之缜密,实在令人惊叹。再观我们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结构组成是以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有机综合,而不是多门学科的简单叠加,所以说我们不能够从单纯的音乐或心理学的角度去学习并理解这门学科,而应该全面扩充自己的认知水平,以多重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在这一点上,本书的编写者们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二、开拓者的勇气和精神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它的独创性。就拿第一大部分“绪论与学科构建于发展篇”中所重点谈到的中西方音乐教育心理学发展概述来说,这对于我们今后研究音乐教育心理学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关于心理学的著作并不少见,但是,由于资料及其零散、繁琐且缺少科学依据,因此以往每次谈到此类话题便是廖寥几字。而在这本书中,作者用一百多页纸的篇幅把中西方的音乐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轮廓清晰地勾勒出来。编者们并不是把资料进行简单的罗列和梳理,而是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做出分析和评价。尽管它没有史论专著的详细具体,尽管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美,但是它带领我们走出了音乐教育心理学史论研究的第一步,为后人的补充和深入提供了理论帮助。值得一提的是,编者们在谈论到中古、近古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的时候,除了对《乐记》等音乐美学名著和嵇康、阮籍等文人音乐家进行分析之外,更是把琴乐(古琴)教学心理学思想作为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研究。“古琴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作用绝不亚于钢琴对于西方近代音乐史所做出的贡献”(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因为古琴是最能够体现中国文人精神的乐器,琴乐的教育心理学思想在封建社会音乐教育体制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甚至对当代音乐教学也仍具有现实意义。如唐代琴家陈康士强调学习过程中应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音乐学习心理思想,薛易简的“多则不精,精则不多”的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等。从另一个角度讲,编写者也希望通过对琴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能够将我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三、强调本土音乐文化

编者们在谈论到中国音乐教育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时提出,“应立足本土,以我为主融合古今中外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精粹,结合中国音乐教育的具体实践进行系统研究。这一方面是要加强学科建设,迅速组织专业研究队伍,形成群体合力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是要积极挖掘中国古代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精华,吸取外国音乐教育心理学优秀的研究成果。以中国音乐教育具体情况为据,总结出中国音乐教育活动的心理规律”。在本书中,则多处体现这一特点,除了刚刚提到的研究“古琴音乐教育心理学思想”之外,编者们在“关于节奏、节拍感知相关的音乐教学手段”中提出了一种由赵宋光先生新创的节奏念声方案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节奏”的特征。它是在我国传统记谱法中“锣鼓经”这一特殊品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从“锣鼓经”中的“象声字词”选取若干,运用了念声的方法,并设计了它们的用法规格。这样一来,原本枯燥、机械、单一的打拍子,念节奏,用“冬、代、大、拉”等九个音节进行念唱,就像在演奏打击乐器一样,这样生动有趣的节奏练习能够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且简单易行,对于儿童音乐教育,是值得推广的。这套方案用的是中国常用打击乐器发音的象声字词,符合中国人的发音习惯。赵宋光先生倡导把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精髓运用于现代以西方教学模式为主体的学校音乐教育,不仅有利于我们了解和掌握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并且使得它们能够得以保护和传承。

四、大量的实证材料研究

提倡用实证研究材料,是本书的特色之一。编者们亲自从事问卷调查和分析来研究人对音乐的感受及其发展的特点、规律。如:为了研究音乐的熟悉性与人的反应之间的关系的测试所总结出的“倒U曲线理论”。编者们在1998年9月2日至10月21日期间,在星海音乐学院95级各专业的本科生(共约70人)中进行的一项(分若干次完成)关于重复与喜欢程度关系的测试。在被测试的六首乐曲的片段中,有其中五首的问卷统计结果在不同程度上都印证了“倒U曲线理论”,并且经过深入研究得出单纯重复、重复间隔时间的长短,社会环境因素及历史积淀等具体因素与音乐反应之间的关系。编者们在“音乐反应研究与音乐审美 意识的建构”这一章中,通过先后7个测试对音乐情绪的和谐性、音乐的熟悉性、音乐的复杂性与人的反应的比较研究来揭示音乐反应规律并把它运用到了实际教学中以解决问题。在我国音乐教育研究中往往是以思辨分析为主,而忽视了音乐教育实践的实证研究。许多文章以一定的个人经验积累为前提,通过推论得出结论,或从固有的思想、理论和经验模式出发。到音乐教育实际中去例证。其结果由于不能深入研究音乐教育实践,缺乏对音乐教育活动特征和规律的深刻揭示而致使音乐教育研究学术水平难以提高。因而,对于我们来说,不仅仅要求掌握书中的内容,更要学会怎样运用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

整本书是以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相互交融为价值主线的。一方面通过对音乐教育行为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研究来帮助广大音乐教师提高音乐教育心理学的认知水平。另一方面编者们以他们自身的音乐教学实践所总结出的科学方法来指导教师们解决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编者们在第十章《教师艺术审美经验的全面积累》中提出,教师首先应具备的是丰富广博,既有专门化的,又有尽可能全面的艺术审美经验和宏远的美育意识,以此帮助学生用多种方式、多种角度深入地感受音乐。全面理解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能力。进而帮助他们建立起更为丰富的,也互相关联的总体艺术素养。从实践的角度来说,要积累多方面的艺术审美经验,除了对音乐音响经验进行积累之外,还要丰富我们的艺术想象力。通过音乐以外的各种艺术参照体。多种视角地认识音乐的目的。编者们把音乐艺术形态(曲式、主题、句法与气息、节奏与节拍、音色、织体与绘画、摄影、建筑、小说、戏剧等艺术形态做一种通感的比较讨论。旨在揭示不同艺术形态有着一种内在的同构性,而教师要进行全面的艺术审美经验的积累。就需要把握这种同构性。实现触类旁通的艺术感悟。这一方面对于音乐教师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用多视角的思想方法来看待音乐表现形式,其意义都是相当深远的。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4篇

从学科性质上看,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介于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又是音乐学的一个部门。具体来讲,音乐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音乐与人类教育、心理的关系、人类的音乐反应及行为的科学。它包括人的听觉对音高、音值、音色、音强、调式、调性、协和与不协和音以及稳定与不稳定音的反应,包括对乐曲整体艺术结构的感知。还包括音乐的心理功能,即音乐对人身心的调节,对人的情感、智力的作用;环境音乐对人生产效率的调节;音乐对疾病的治疗;音乐创作过程的动机与心理动态;创作的心理规律与灵感;音乐表演再创造的心理特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以及不同欣赏客体、不同欣赏主体、不同欣赏场合在心理现象上的规律等。此外,还包括音乐才能的研究与测试,建构音乐人才最佳心理结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条件、群体力量等许多内容。 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声音与人的教育关系、音响与人的心理关系等问题,以此作为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而现在一般将音乐教育心理学学科与音响心理学作为既独立又有联系、既互相交叉又有区别的学科来对待。《音乐教育心理学》是一篇以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概念为名发表的学术论文,阐明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学科的性质,并将20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归纳为五个基本方面:(1)以音乐音响学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为基础,把音乐的基本要素与人的听觉感受对应起来加以实验和研究;(2)从审美的需要出发,对音乐欣赏的心理研究。这是音乐教育心理学最基本的课题之一,许多音乐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实验和研究;(3)从对音乐欣赏心理的研究发展到对音乐创作心理进行研究;(4)关于音乐表演的心理学方面的研究;(5)关于音乐才能的研究,这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课题。 20世纪下半叶,在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元理论研究是十分突出的。《音乐心理学基础》这本书,是目前国内第一本以音乐教育心理学元理论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这本书的内容主要包括:人对音乐的认识、情感过程,人的个性特征,人的才能和音乐学习,以及音乐与人的关系;涉及音乐的特性、音乐的要素、声音和听觉、神经和大脑、嗓音和歌唱、空间和时间、记忆和注意、意象和想象、出神和联觉、情感和审美、兴趣和意志、气质和性格、音乐才能诸问题、音乐学习等方面,描绘出当前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本面貌。虽然本书涉及的音乐教育心理学问题比较广泛,但只是做了一般性的知识描述,还缺乏与音乐本体的对应性研究和实证性的研究。在这本书里,作者给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独特定位,标志着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的研究已经逐步走向成熟。作者围绕着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展开了对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探索。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状况总结如下:由原来的状况逐步转向音乐心理学、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美学的结合,促进了音乐教育式音乐心理学和音乐美学的发展,并成为现代西方音乐美学的主要方向;音乐教育心理学也涉及到音乐社会学,二者的结合开辟了音乐社会心理学的新领域;音乐心理学与音乐教育学的结合,建立了音乐教育心理学这一新生的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音乐教育心理学还把参与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参与为人们提供舒适环境的生活音乐的研究、参与以调剂精神为目的的研究、消除疲劳的研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生产性音乐的研究、参与利用音乐所具有的心理效果、医治某些精神病症和异常心理的音乐治疗学的研究等方面作为应用部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注重音乐心理学理论与音乐教育学的研究,提出许多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拓展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且在音乐教育心理学与其他音乐学科的内在联系等方面也做了科学的理论分析。这是一段具有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研究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当前,应该比较多地给予学生触及身心的教育。教师应该努力让现在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实践行为相互密切关联。学习心理学的学生都知道心理学的原理和教育学的原理,但就是无法用这些理论去指导自己的实践,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审视自己。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论中缺乏的是实证方法论。掌握良好的方法对学科的研究是很重要的。科学的实证的方法虽然不是唯一的方法,却是很重要的方法。在以往的音乐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研究中,这方面是比较欠缺的,这就需要教育部门加强艺术实践课程的改革,强调在实践当中增长知识。在上音乐教育心理学这门课时,要完全改变以前传统的讲授形式,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查阅各种资料,总结规律;再把每个章节的知识做成电脑课件给同学讲出来,教师要给予批评和指导。在讲述的过程中,老师给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指导,并一起探讨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动手、动脑、动口,这不仅让学生学到了专业知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既培养了学生探究性的思维能力,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众所周知,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是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重要一环的。因为,理论的研究是这门学科发展的基础,失去了这个基础,就谈不上学科的成熟。基础理论是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正确与否的,所以,在许多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研究者的不断努力和探索下,将我国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高度,奠定了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发展的基础,初步构建起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如何在这个研究基础上将音乐教育学与音乐心理学这两门学科研究更深入地进行下去,还需要广大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艰苦的努力才能够完成。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心理塑造;教育心理学;音乐教育;关系

音乐作为一种基本的艺术形式,其产生和形成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史进程中的智慧结晶,是人们抒感、寄托情思的一种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音乐教育也逐渐向着专业化、全面化方向发展,其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单单是传授音乐技能,而成为一种心理塑造和心智培养的手段。

一、实施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

1.音乐教育的本质

实施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通过情感、审美、心理等各方面的教育,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自由发展的目的。在音乐教育的诸多功用中,情感教育的方向是最容易引起关注的,这在人的素质培养中所起到的作用最为明显。情感教育是一种综合的教育形式,囊括了社会、艺术、心理等各个层面,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音乐教育在实施过程中通过对美的感知体验,在人们的内心与外界之间架构了一座桥梁,使内外之间协调发展,最终塑造出健康的心理、丰富的情感、广阔的内心世界以及与外界社会融合的能力。这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更是音乐对人类情感世界塑造的结果,所以,音乐教育通过对人审美以及心理等各方面的塑造,最终达到塑造人丰富健全的情感世界,才是音乐教育的本质所在。

2.音乐教育的功能

音乐的产生是源于实际的生活,是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综合产物,其教育的功能当然也反映在精神和物质的各个层面,具体来讲,有以下几种作用。

首先,音乐教育最为直接的作用就是提升人的审美能力。这主要通过音符、旋律、节奏的学习欣赏来实现,通过训练来理解音乐的内涵进而欣赏音乐的美,最终实现审美水平的提高。这是音乐教育最重要的责任。

其次,音乐教育的功用还体现在心理素质的塑造方面。音乐有很多种风格,不同的音乐风格能够引起人不同的感官刺激,这些刺激最终会带动人不同的情绪变化,这就是一种心理的内在反馈。通过教育学习,通过不同的音乐风格带动不同的心理反应,不仅能够健全人的心理素养,还能有目的地用一些风格的音乐来调节人的心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甚至还可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目的。

最后,音乐教育的根本作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音乐通过其在人的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功用,在培养健全的人格、丰富的情感以及综合的心理素养等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从教育心理学视角分析音乐的心理素质培养

1.走向多元整合的心理教育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不断深化,多元化不仅成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对于教育而言,单一的学科教育已经不能满足教育的实际需求,多元整合已成为当下的教育指导理念。心理教育在新的教育理念下要遵循社会发展的潮流,立足实际整合多学科之间的联系,跨学科实施关联教育,多视角探寻心理教育的教学方式是心理学教育的最终归宿。

同时就音乐教育而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不能从单一的音乐视野谋求音乐教育的实际效果,作为一种能够发挥很好的心理教育功用的学科,音乐教育要充分结合心理学教育的革新成果,实现音乐教育向着培养健康心理的方向发展,也能提升音乐教育的有效性、针对性,同时心理学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实现多元化发展。因此心理教育和音乐教育的结合是促进教育多元化发

展的大势所在,也是培养有自由健全的心理素养的人才的关键

所在。

2.心理素质培养中音乐教育的作用

音乐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凭借着听觉的刺激更能深入人的内心世界,因此对于听众的心理变化更容易进行把握。同时音乐教育具有多元化的表现方式,不仅仅可以通过单纯的歌唱进行表达,在舞台剧、舞蹈中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背景音乐融入影视作品中,各种场合、各种类型的应用和表现都能使音乐的多元化启迪方式得到发挥。音乐教学是课堂课外学习的结合,不同类型音乐作品的学习不仅能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人的健全心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音乐教育可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等技术发挥更加灵活的教育效果,不仅易于被大众喜爱,更与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同时根植于传统的民族音乐的肥沃土壤,音乐的多元化启迪教育方式对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具有民族特色的心理素质也大有裨益。

三、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实现

音乐不仅仅是一门艺术,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下,已经融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在心理的塑造方面,音乐教育在培养情感、促进人际关系和谐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现代教学中,根植生本理念,转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使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结合的基础所在。

同时,在音乐教育中,要注重学生独立性的培养。独立性是一个人的优秀心理素质的集中体现,不仅在音乐的

欣赏创作上保持独立,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将独立性引申到精神品格中。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发散思维,通过丰富的教学方式增长学生的知识技能,以提高其自主性,完成独立的鉴赏和创作工作。独立精神的形成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对于教学方式,要注重把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学相互结合,

促进音乐教育与教育心理的共同发展。首先音乐教育要采用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吸收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同时根植生本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创作,深入实践,从整体上把握音乐的内涵,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方法的改变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中教会学生尊重、分享、合作等意识,有效调整个人心理变化,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是他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的有力武器。

通过上文论述,对在心理学视角下音乐教育的心理塑造功能的实现有了初步了解。音乐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在发挥心理塑造功用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从音乐教育的本质入手,着重从教育心理学的视角探寻音乐教育在人的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育心理学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两者是相互联系、有机共生的。通过相关的分析论述,充分论证了音乐教育对心理塑造的作用。在多元化的教育理念下,心理塑造要充分结合除心理学之外的其他学科的教学优势,尤其是音乐教育,两者的结合更要进一步的研究革新,使未来对学生的心理塑造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根纳季・齐平.音乐活动心理学[M].焦东建,董茱莉,译.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

[2]张洪涛,张丽娟.音乐学与教育心理学的架构:重读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J].艺术研究,2008.

[3]黄曼.教育心理学的重构[J].重庆与世界:学术版,2011.

[4]黎国坤.谈声乐教育心理学[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9(4).

[5]朱雁.浅谈教育心理学在声乐教学上的运用[J].音乐探索,2006(S1).

[6]王学松.歌唱心理学初探[J].剧作家,2009(1).

[7]崔景贵.转型与建构:心理教育范式的发展趋向[J].上海教育科研,2005(7).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6篇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一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二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读教育心理学心得体会三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学习的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工作 教育心理学 问题及对策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普遍缺乏有意识地向系统化、理论化、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而是较侧重于经验的总结,教育内容往往脱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容易忽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践在于借助心理学的成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作者缺乏专业教育心理学知识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心理学之间有着本质的、必然的和内在的联系,如果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缺乏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自身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基至于由一些从来没有接受过心理学知识系统训练的其他专业的人员来替代,这些都必然会导致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效率不高。

2.技术与信息缺乏

目前,我国尚未普及在发达国家已普遍使用的心理学技术与工具,具体表现:在心理咨询方面缺少所必要的技术设备;在测量方面,缺乏测量工具和手段以及科学化量表。在信息方面,我国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于国外学校心理教育方面的新资迅、新信息较难获取,且国内同行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和相互联系,从而直接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育的研究和经验交流。

3.思想政治工作与教育心理学缺乏理论充分整合

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相通性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但如何将两者进行整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形成理论体系及实践运用,仍有一些难点问题。比较常见的现象是把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移植到思想政治教育学领域,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阐述以及方法、技术的调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还没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实效性不显著

党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高校德育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和高校德育的实际状况,多次下发专门文件,特别强调要加强和改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育理论界发表、出版了无数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论文和著作,提出了无数的方案、经验和建议,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可以看出,社会各界与教育部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总的来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仍处于一种尴尬局面,工作效率低下的状况没得到根本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大量实践难题却依然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应有的地位在当前高校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落实,“智实、德虚、空洞”仍是很多高校工作的真实写照。

二、对策

为了加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高校领导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充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并致力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建设与发展。

1.加快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课程化在实践上能保证一定的实施效果,课程化比较适宜解决知识范围内的问题,课程化适宜解决学生普遍共同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通过讲座、活动课程的形式进入课堂,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同时,针对我国学生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教师少的特点,许多普遍存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可以通过讲座、活动课程来解决。

2.高校应充当运粮官的角色

高校作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单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如果忽视这方面的工作,其建设和发展肯定不能落到实处。因此,高校领导应充分关注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致力于加大在财政和物质上的扶持,增加必要的技术设备,解决师生的后顾之忧。

3.明确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目标的定位,是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身的逻辑性所决定的。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自身的逻辑规定性来看,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不断地塑造和完善受大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及高尚人格。以培养社会化人格来定位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才不会被受工作者视为一种“异己”的力量,而会视为一种解放的力量、一种创造的力量。如果从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本质意义出发来理解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那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就会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性、愿望的尊重结合起来,调动他们作为道德参与者的积极性;就会激发他们完善自我、改造社会的热情;就会唤起他们自我教育的欲求;就会鼓励他们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解者、接受者,成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4.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内容

每个时代都需要一种能为社会绝大多数成员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并以此作为人们行为的导向,去协调他们的行为,推动社会稳定发展。就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构建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主导价值体系,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核心,不至于在多元价值选择中产生迷失。因此,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状况来构建体现时代精神的主导价值体系。

5.注意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道德教育试图仅以讲解、说服、灌输等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知识灌输是远远不够的,甚至是无效的。因为,大学生的道德活动,总是碰到“应该如何做”或“选择什么样的行为”两种心理问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不同于以求真为目的的认知发展,也不同于以获得情感愉悦为目的的审美的发展,而表现为在特定的道德情况下做出“应该如何做”的选择能力。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用教育心理学必须采取多元化教育方式,去促进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发展,如采取观察法、实验法、谈话法、问卷法以及测验法等多种教育工具的综合应用。

总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教育心理学,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命令和制裁,通过注重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思想教育的艺术,可以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地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

参考文献:

[1]罗洪铁.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研究.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马运军,刘春田.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条件.党政干部论坛,2004,(1).

[3]王振兴.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88.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中职教育 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学习和价值观形成。教育心理学是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之间基本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包括: 学生心理的研究,教师教学心理的研究,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无时无刻不受教育活动的影响。同时,教与学的成效,又反作用于教育活动。教、学、教育活动三者,构成了一个“互动系统”( interactive system)[1]。在当前的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中职学生的组成和思维变得更加复杂,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如何有效的和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已经成为当代中职教育所关注的问题。

一、当代中职学生的特点

随着新生代学生步入中职学校,独立又任性、自信又自我、张扬又脆弱成为当代中职学生的新特点。中职院校的招生对象决定了生源的复杂性。很多中职学校在招生时往往更多地考虑学生的“量”, 而非“质”。从根本上说增加了学校教育工作的难度。部分中职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堪忧,其主要表现在为缺乏有信心, 自卑感强。认为自己能力低, 前途渺茫,具有较强的自卑感和个人保护意识。文化基础差,中职的招生对象决定了学生基础的整体水平较低,同时又非常的不均衡。同时新生代中职学生往往缺乏吃苦创业精神,行为规范和自律能力差, 法制观念淡薄[2]。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学生的一大特点是三年后他们中的多数人要踏入现实社会,走上工作岗位。这直接造成了他们对学习的态度仅仅是抱着取得毕业证书,而不是去认真的学习一项技术和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中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多被忽视,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职业观的形成时期得不到正确而有效地疏导,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特殊群体。中职院校是各种文化的初级集散地,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学生独立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是在这个阶段开始逐步形成的。多元文化的并存给新阶段的中职班主任工作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的空间和自由,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二、教育心理学的内涵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的著作《普通教育学》、《心理学教科书》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近代加纳德教授的“多元智力理论”在九十年代初期逐渐被国际心理学界所接受,并在我国的素质教育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揭示在教育、教学影响下,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知识、技能、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研究形成道德品质的心理特点,以及教育和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等。

三、教育心理学在中职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

教育的过程一般也是师生之间不断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各种知识信息的传递,而且更有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当代班主任要掌握教育心理学并能灵活的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

(1)转变观念,正视学生问题

班级是学生接收信息,形成独立人格的主要场所之一。在教育和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中互动的关系。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教育理念日趋完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全面看待世界。加纳德教授在“多元智力理论”中认为每个个体都有其优于其他个体的智力范畴。多元智力理论在教育教学和教育评估方面都得到现代教育心理学的认可。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班级工作中不能沿袭以前中职类学习班主任单纯重视学习成绩的不良现象,把那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划入“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必须全面看待所谓的“问题学生”,中职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并且加以挖掘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转变学生的整体面貌[3]。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一技之长的社会劳动者。中职教育的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为从“学生”变为“职业人”做好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准备,迎接社会的检验和挑战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

(2)平等对话,掌握沟通管理艺术。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知识的双边活动。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正确认识师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师生关系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良好人格的形成。对话教育认为,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真正和谐。教师没有对话意识,就很难与学生进行有营养的深层次交流。只有平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真正引导,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才能让学生感觉自己受到尊重,从而实现教学相长。为此,教师应该主动把自己的地位降下来,把学生的地位升上去。高超的沟通管理艺术是中职班主任实现对班级全面掌控,与学生互相理解的捷径。

结语:

在中职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核心。运用教育心理学,重视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深入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体现教育评价的公平和“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创设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培养和造就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曹淑兰.浅谈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J]科教文汇.2007(04):28

艺术教育心理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化;心理学;教育学

收稿日期:2006―09―15

作者简介:徐立稳(1980-),男,汉族,河北唐山人,河北大学教育学院200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国教育史。

教育心理学化思潮形成于18世纪末,于19世纪前期达到高潮,从欧洲开始,影响整个世界。教育心理学化的核心是使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使教育与人的心理发展结合起来,表现在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学程序、课程设计上,都以心理学为依据。广义上讲,教育心理学化就是教育理论和实践要符合心理学的客观规律,也可以说是心理学知识在教育领域内的融合与渗透。教育心理学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一、哲学记述――对灵魂的关注

古代教育思想还在萌芽阶段,哲学心理学就已经被许多思想家应用于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化倾向崭露头角。苏格拉底创立的“助产术"不仅是一种启发、导引的教学方法,而且与现代心理咨询的 “面谈法"一脉相承,是现代西方心理咨询的源头。在科学心理学产生之前,心理学理论被描述为哲学,心理的概念被描述为灵魂。柏拉图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即:灵魂在环境刺激下的演变,如其所言:“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或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①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文明的集大成者,有人认为他所著的《论灵魂》,是一本最古老的心理学论著。他把灵魂按照“自然等级”区分为三种水平,并实施三方面的教育:首先,人有植物的灵魂,对人体进行肉体营养和繁殖,为了使肉体不断完善,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其次,人有动物的灵魂,人有感觉、愿望、知识,通过智育则可以达到真理的大门;再次,人有理性的灵魂,能够判断是非、区别善恶,进行德育可使其达到完善的境界。他的《论灵魂》为德育、智育和体育的和谐进行提供了哲学心理学依据。这种由灵魂认识来引发的教育理论也可以称其为是“教育心理学化”的起源和萌芽。由此可见,在古代思想家们涉及教育的论述中,就已经有了心理学化的倾向,但只是停留在伟大人物的先知先觉。此时的心理学思想主要依附于哲学论断之中,是对人的灵魂的关注。心理学认识还很宽泛,只有一个大体轮廓,是零散的哲学记述,未形成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

二、人文主义运动中的酝酿――对本性的尊重

世界历史在向近代化迈进的时刻,以“尊重人、注重人性”为核心的人文主义文化在启蒙运动中得以弘扬,教育也深深地带上人文主义色彩。18世纪的教育家们也开始关注人的本性,发展人的个性,形成近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开始把视线放到学生的心理领域,主张在尊重自然法则的基础上,考虑儿童的心理特征,珍视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孕育了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

夸美纽斯是人文主义教育运动中典型的代表,认为“教育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②在《大教学论》中他以儿童心理为依据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第一次从感觉论出发来论证直观教学,认为“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而且在科目的编排上,夸美纽斯也十分强调依据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进行有序排列,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为指向。这些思想为教育心理学化打开了思维空间。

18世纪,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诞生,推动了近代儿童观的巨大转变以及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广泛兴起,使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探讨进一步具体化为对儿童心理的认识。他把适应儿童的本性和心理特征描述为遵循“自然”,要求按照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施教。在《爱弥儿》中他系统地叙述了儿童各时期心身发展的特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任务、内容和方法,并提出许多具体的建议。后世教育家追随卢梭,重视研究儿童的身心特点,并以此作为教育的科学依据,为教育心理学化搭桥铺路。“从这个意义上讲,夸美纽斯的实在论、卢梭的自然主义都是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早期表现形式,也可以说是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直接先驱。”③

这时教育心理学化倾向初露头角,在教育目的、课程编排、教学原则等方面都有所论述。由于心理研究的缺乏,人文主义教育家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的“自然”现象,“自然”的概念较为模糊,不足以清晰、准确地表现儿童的心理状态、心理特征和心理发展。人文主义的巨浪掀翻了千百年来封建宗教神学观念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坚持人性教育代替了神性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到解放,加速了教育心理学化进程。教育家们在人文主义的大旗下,对儿童人性给予高度的尊重,开始关注儿童的兴趣、思维、年龄特征。正因为他们在轰轰烈烈的人文主义运动中大刀阔斧、旗帜鲜明地为尊重人性而倡导遵循心理学规律,才使教育心理学化的思想应时而动、呼之欲出。

三、思潮的兴起――对心理的提倡

在近代工业经济变革和人类知识急剧膨胀的形势下,教育事业何去何从的发展前景及其应对的机遇和挑战成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诞生的现实前提。以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以莱布尼茨为代表的理性主义哲学和以康德等人为代表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成为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重要资源。他们集中精力于研究认识活动中的主体因素,即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过程和认识界限,在此思想基础上,心理学倾向日益明朗,教育心理学化思想逐步明确。伴随着裴斯泰洛齐振臂高呼的“教育心理学化”口号,教育心理学化思想开始形成,众教育家纷纷响应,于19世纪前期达到高潮,由此唤起了人们对心理学概念的觉醒。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主要是指教学方面:首先,教育目的和教育理论指导要以儿童本性发展的自然法则为基础,“道德教育的任务是发展学生的各种天赋道德力、唤起道德情感、养成道德行为……智育的任务是激发儿童的各种天赋才能”;④其次,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制要适合儿童的学习规律;再次,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也要心理学化,如其所言“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都协调起来";最终使儿童成为自己的教育者。但“裴斯泰洛齐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心理学理论,未能使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他的主张大体上还只是一种未经系统阐释的‘天才的预见’……正是这种预见,提示了近代教育发展和人类教育认识发展的客观趋势,激励着后代教育家们沿着他所开创的思想道路进行探索”。

直接接过教学心理学化大旗的是三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福禄培尔和第斯多惠,他们分别在各自研究领域进一步发展了斐斯泰洛齐的思想,从而使教育心理学化成为一种思潮和教育运动。赫尔巴特提出“教育作为一种科学,是以实践哲学与心理学为基础的,前者言明目的,后者指明途径、手段”,“在他看来观念是全部心理活动的基本元素,统觉则是使这些元素相互联系的‘链’,……观念和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全部的心理活动”。他把统觉心理学直接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强调知、情、意、的内在联系,进而提出通过教学进行道德教育的主张,即:教育性教学原则。他还依据统觉理论提出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每一环节都涉及用何种方法和材料来推进认知的发展,这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的规律对教学中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抽象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明确和规范的教学程序模式的尝试。赫尔巴特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探索,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于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将教育理论研究扎根在现实的“心理学"土壤中,“完成了教育学和心理学在理论上的结合"。

福禄培尔的贡献主要在幼儿教育领域,他进一步修正了裴斯泰洛齐机械论的心理学观点,更深入地揭示了儿童心理及其发展的本质规定性,从而在根本上推动了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发展。第斯多惠主要在师范教育领域,他提出教育适应文化的原则,把发展人所固有的自动性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也就意味着把心理发展作为教育的直接目标和教学工作的首要目的。第斯多惠把“发展性教学”原则作为全部教学理论的核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全面阐述了关于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问题的主张。如其所言“一切学校教学的发展性的(锻炼性的)目的永远也不应忽视”。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化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并且逐步渗透到教育研究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程序心理学化的开端。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以单纯经验和纯粹思辨为依据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研究的时代的终结,标志着一个把教育问题作为独立的学术问题加以研究、并努力提供可靠和确定的理论基础这样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教育心理学化思潮的影响促成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门学科的确立,也正是在两门学科独立的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化才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

注释:

①〔古希腊〕柏拉图.郭斌和译.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291.

②〔美〕S•E•佛罗斯特.吴元训等译.西方教育的历史和哲学基础〔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77.

③张斌贤,褚洪启等.西方教育思想史〔C〕.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483、485、495、528.

上一篇:哲学意识范文 下一篇:民俗艺术研究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