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辅导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9 23:24:22

心理辅导论文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心理辅导;社会支持

一、大学班主任成为有效班级心理辅导者的条件

无论是兼职大学班主任还是专职班主任(辅导员),都会面临角色的冲突。班主任要想成为有效的班级心理辅导者,就要做好由教育者、管理者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学习与掌握心理辅导的相关知识,特别重要的是要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班主任应拥有良好的人格特征

班主任自身的人格有着特殊的力量与教育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人格塑造与心理健康发展。班主任应具有如下人格特征:1.真诚、友善、热情、豁达、幽默。2.积极的自我意识。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自爱自信;清楚并欣赏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观。3.善于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关怀学生、平易近人;愿意做学生的榜样,发挥示范的作用,严于律己。4.具有自我成长的取向,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视野,不断地更新知识结构,勇于创新。5.具有良好的班级组织与管理能力;遵守职业道德,以学生的利益为重,保守秘密,尊重学生的隐私权。

(二)班主任应做好向心理辅导者角色的转变

影响心理辅导活动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辅导者的角色问题,辅导教师要符合学生的心理期待。大学班主任多是由专业课老师担任,有些大学班主任是由专职辅导员来担任。任课教师与专职辅导员在工作中常常充当权威者与纪律执行的监督者的角色。学生期待的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是他们的朋友、顾问,能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引导、启发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适应问题与成长问题。在辅导活动中,班主任常常会遇到纪律执行的监督者、管理者与心理辅导者的角色冲突。班主任在班级辅导中应转变角色与工作方式,由教育者、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朋友、顾问、指导者、协调者的角色;班主任同时是辅导活动的促进者、示范者,必要时也可以作为班级辅导活动的成员参与活动,与学生平等相处,达到真情流露,心灵交融。班主任在辅导中应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改变以班主任为中心的师生关系,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注重班主任权威因素的倾向,强化教育的平等意识;改变灌输式教育方式,注重师生互动,注重师生情感因素的辅导方式,努力缩小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三)班主任应掌握班级心理辅导的知识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不同于主题班会。班级心理辅导需要以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技术为基础。因此,大学班主任应学习班级辅导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辅导能力与技巧。班主任应掌握如下知识:1.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包括:大学生在情感、爱情、人际关系、个性、升学与就业等方面的心理特点;大学生在不同年级阶段遇到的发展问题与适应问题;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对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初步鉴别。2.班级心理辅导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包括掌握和运用团体动力的基本理论,班级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原理与技术;班级团体成长的过程;大学班级文化对学生心理的影响;关于班级心理辅导主题的知识。3.班级心理辅导中的基本技术。包括:积极倾听、价值澄清、鼓励支持、发问、调节示范、自我开放、与学生个别会谈的技巧等等。

(四)班主任应掌握关于班级团体的知识

班主任在设计班级辅导活动时,应掌握有关班级团体的知识:1.班级团体发展过程。班主任应知道班级团体正发展到什么阶段;目前主要的发展任务是什么;可能遇到的发展问题是什么;自己目前应做什么工作;如何利用班级团体对学生个体产生影响或开展辅导活动等。2.班级团体心理状态。包括班级成员间的关系、班级团体的社会气氛、班级团体规范、班级团体凝聚力、班级人际沟通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辅导活动提高班级团体凝聚力、如何形成班级团体规范、如何形成良好的人际互动等。

班主任应研究这些班级团体因素在学生个人心理健康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班主任不仅应研究如何按照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来组织和教育班级团体,而且应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班级团体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各种因素来实现其教育。

二、大学班主任开展班级心理辅导的措施

(一)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班主任应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收集学生的个案资料。

学生心理档案的内容大致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基本情况。主要包括:(1)身份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民族等;(2)家庭情况:家庭组织结构、家庭成员及工作性质、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等;(3)在校情况:包括学习成绩、综合测评成绩、获得奖学金及助学金情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特长、交际水平(含同学关系、宿舍舍友关系、是否有恋爱关系、校外人际关系)、担任社会工作情况(担任学生干部职务、参加校内外社团等)、勤工俭学情况;(4)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死亡、父母离异、生活条件改变、经济危机、贫困、考试成绩不及格、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疾病等。

2.学生的个性特征。包括:学生的兴趣、性格、气质特点,什么品质占主导地位,存在哪些个性方面的问题等等。

3.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学生是否有心理健康问题,程度如何;是否接受过心理咨询;影响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

4.学习心理及职业能力倾向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状况分析,包括是否对本专业感兴趣、未来的专业发展方向、有何感兴趣的职业、有无学习计划、出勤情况。学生的能力、特长、职业倾向,生涯规划情况、是否准备考研等。

(二)组织朋辈心理辅导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年龄相当者对需要帮助的同辈提供倾诉、支持、安慰或咨询服务。与班主任相比,朋辈心理辅导具有其特殊的优势。由于辅导者与被辅导者的年龄相仿、文化背景相同、体验相似、彼此容易沟通与理解,所以他们之间的自然鸿沟小、防御性低、共同性大、互动性高,彼此容易接纳,彼此的说服力与影响力比较强。朋辈之间的相互理解程度高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程度,他们更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信赖的关系,减少辅导时间与精力的耗损,提高辅导效果。由于班主任同他们在一起生活与学习,所以,辅导可以在自然情景下进行,减轻了被辅导学生的心理压力。班主任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选择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乐于助人的学生来做朋辈心理辅导员,并且给予他们辅导知识的帮助与培训,并定期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督导。

(三)构建班级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支持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会支持在平时维持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和身心状况,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社会支持包括:1.工具性支持:指提供物质或直接服务以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2.情感性支持:包括关心、理解、鼓励、尊重、温暖。3.认知性支持:主要指在信息方面提供支持,如提供信息、建议和指导。4.友伴性支持:指通过友伴一起从事休闲或娱乐活动,满足个体亲和需求,转移个体对压力事件的注意力,增进健康情感等。

大学生远离家乡到外地读书,他们与社会的联系主要是与同学、老师及学校内外的社团组织等。许多大学生不重视社会支持的作用,因而也没有意识到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不知道积极求助,所以往往束手无策,更有甚者采取出走、自杀等过激行为。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学生遇到经济紧张、贫困、失恋、求职困难等问题,他们不好意思向同学、老师求助,甚至不好意思向远在家乡的父母求助,使自己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对学生进行社会支持方面的心理辅导,使学生意识到社会支持的重要性,使他们学会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学会以积极的心态求助,并且学会主动寻求物质、信息、情感等社会支持的方法,主动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构建宿舍、小组、班级、院系、学校社团及校外等社会支持的网络系统,帮助学生创建良好的交往关系,使学生学会相互帮助与共存的交往方式,并在班级团体的网络中发展自己的社会性。

(四)积极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大学班级心理辅导是发展方面的心理辅导。辅导的目标是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的发展。班主任应根据班级学生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不同阶段的适应问题,班级团体的发展情况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对大一的学生主要应进行入学适应辅导、学习方法辅导、生活辅导、生涯规划辅导;对大二的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辅导、情绪辅导、爱情与性辅导;对大三的学生主要进行考研与就业辅导、自我意识、完善个性辅导;对大四的学生进行求职辅导、职业适应辅导、耐挫力辅导。各年级辅导内容有所侧重,也可以交叉进行,如生涯规划辅导应贯穿于大学四年期间的整个过程。

班级心理辅导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丰富、灵活的辅导形式。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游戏、写心理作业等。辅导活动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室外进行,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校外进行,如利用春游、秋游在校园、公园、风景区等地开展辅导活动。活动前班主任应与学生协商,共同制定辅导计划,特别是活动前应让每一位学生明确辅导的目标、意义、内容与形式,以增强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班主任应创建平等和谐的班级心理气氛,促使学生在辅导中主动交流互动,使他们在互动中认识自我,彼此启发,给予反馈、支持与鼓励;学习新的行为方式和接受新的观念,并尝试改变不良行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完善与发展。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也能促使班风积极的改变,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和学生对班级的满意度、荣誉感。

参考文献:

[1]石文山,陈家麟.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基本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3).

[2]吴增强,沈之菲.班级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2篇

1.学校、教学系和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发展的理想的树立。“把教学理解为德性生活,才能确立教学的根本使命,即引导受教育者判别什么是他值得过的善的生活,生活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谋划自己的生活”等。在大一新生进入学校起,首先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立足现实,认识自我,克服困难,树立崇高的学习和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其次,教育学的开设,三年制的大专学校应该安排在大一学期。这样,可以借助教学及时督促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目标的树立。教育学中就有“教育功能”、“教育目标”等章节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直接与学习和发展目标相关;“教育功能”中,涉及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个体化功能,都与共性和个性发展相关。教师应该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配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借助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和实践,及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制定契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发展目标,并在以后不断完善和修正。

2.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需要学校、教学系、任课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如前所述,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包含文化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教育适应问题和专业认同问题等。首先,文化适应方面,同样要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方面的教学、辅导预警,请老生来现身说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适应方面,给新生介绍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和文化环境,使学生知彼知己,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好准备。对于教育学的教学,特别是在“教育功能”的“教育的文化功能”部分,“教育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的“高等教育”的特点部分“,教育目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学生的主体性”部分的授课内容中,教师要用讲授,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讨论等形式,可以对比本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中学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复杂和松散的人际关系以及自由探索、主动求学的氛围。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问题包含:远离父母、独立生活,诸多独生子女共处一室,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等带来的矛盾;学习和表现一贯优秀的学生,现在和同学相比之下却自惭形秽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也需要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方面的教学、辅导预警,请老生来现身说法,引导、帮助学生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教育学教师通过本学科的教学,配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基于之前掌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进一步学习、掌握和在实践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心理辅导、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首先学会自我引导、自我治疗等。专业认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有限性,高考志愿填报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而且新生修读喜欢的专业后也会若有所失甚至大失所望。

大学阶段使学生在中学的基础上能更充分、更自觉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准备好实现自己的能力。如果能换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好。如果现实情况是不能换,只能在学校、教学系和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安于原来的本专业,巩固其专业思想。不少学生对本专业失望是由于期望过高,应该引导其学会脚踏实地,外在条件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次要方面,个人的内在努力才是最关键的。

二、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

如前所述,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方面的问题也是大学生的教育适应问题。在上面所述的对策中也包含对大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方面的改善的引导。下面借助教育学的教学,进一步具体说明如何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结合高等学校学分制的改革和推行,除了讲求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基础化以外,成立学生学习活动小组,通过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独立研究等形式,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学术沙龙式等教学,教师进行相应的监控和考评,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我们可在课程这一章的教学进行之前,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录像,请学生结合自己上中小学的教学经历,思考、讨论、交流、分享他们的读书生涯中、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好在何处,还有什么值得改进之处;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考写成小论文,使他们在教学中学会科学研究;并督促学生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特级教师(如魏书生)的教学是如何让全班特别是学困生进步的,展开职前、职中和职后的持续性的思考和研究;利用微格教室和大学的中小学实习、实训基地等,使学生在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具体目标后,能真正指导教学实践。由于课程是教育学教学的重点章节,所以监控和考评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个章节。教师可以在班委和学习小组组长的帮助与配合下,进行平时和期末的综合考评,这又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的抽查和普查。综上所述,教育学教学并延续至相关所有教育类的学科的教学应该是有助于师范类大专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善的。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育学;任务重点;学习行为;改善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7-0168-02

一、面临的问题

以下是近七年来,本人所教的近七千名师范类大专生学习行为存在的共性问题。

1.没有远大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对未来是得过且过。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没有远大的人生理想,更不用谈及规划。不少学生觉得大学生活空虚、无聊、寂寞,在大学的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目标具有导向、激励、选择、评价和凝聚等作用。由此看来,学生对自己不良学习行为的改变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不足为奇。无论外部条件多么优越,学校相关部门、教学系和教师做的努力是多么大,学生不良学习行为的改变都是收效甚微或者没有效益。

2.大一时对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不适应。据专家、学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大一新生学习适应性有以下特点:学习不适应现象普遍存在;适应过程长短不一,适应能力有差异;不同高中类型学生适应性有差异;专业的满意度影响学习适应;农村和城市的学生适应性有差异。原来环境与现有环境的差异越大,适应越困难,适应期越长。大一新生的适应包括文化、心理、教育和学习节奏与方式,以及学科专业的适应等。大学生能否适应,适应得是快是慢,是好是坏,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格的发展状况和学业的成功与否。

3.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方面存在很多的问题。不少学生的父母文化程度不高,家庭教育不科学,再加上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学生进入大学没有或缺失自主学习、探索求异与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上课不主动、不积极和不配合,不习惯教师讲解教材以外的知识点;非教师点名不回答问题;作业不认真对待,小组合作作业中,有时是一个学生代劳;考试要教师划定重点范围,要到就业考试之前才开始着急。

二、解决办法和措施

1.学校、教学系和任课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的学习、发展的理想的树立。“把教学理解为德性生活,才能确立教学的根本使命,即引导受教育者判别什么是他值得过的善的生活,生活的意义何在以及如何谋划自己的生活”等。在大一新生进入学校起,首先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和专业导论课的教学,引导、鼓励学生立足现实,认识自我,克服困难,树立崇高的学习和发展的理想和目标。其次,教育学的开设,三年制的大专学校应该安排在大一学期。这样,可以借助教学及时督促学生学习和发展方面目标的树立。教育学中就有“教育功能”、“教育目标”等章节的教育内容。“教育目标”直接与学习和发展目标相关;“教育功能”中,涉及教育的社会化功能,个体化功能,都与共性和个性发展相关。教师应该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配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借助就业指导相关知识和实践,及时、适当地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制定契合社会和个人需要的发展目标,并在以后不断完善和修正。

2.学生进入大学后不适应,需要学校、教学系、任课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如前所述,大一新生的不适应问题包含文化适应问题、心理适应问题、教育适应问题和专业认同问题等。

首先,文化适应方面,同样要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方面的教学、辅导预警,请老生来现身说法,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适应方面,给新生介绍学校所在地区的地理位置、生活习惯和文化环境,使学生知彼知己,在心理和行动上做好准备。对于教育学的教学,特别是在“教育功能”的“教育的文化功能”部分,“教育制度”中“学校教育制度”的“高等教育”的特点部分,“教育目标”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标部分,“教师和学生”的“学生的主体性”部分的授课内容中,教师要用讲授,学生自学、合作学习、讨论等形式,可以对比本大学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生中学的文化环境,使学生在心理和行动上积极主动地适应大学的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复杂和松散的人际关系以及自由探索、主动求学的氛围。

大一新生心理适应的问题包含:远离父母、独立生活,诸多独生子女共处一室,文化背景、生活习俗、经济状况、城乡差异等带来的矛盾;学习和表现一贯优秀的学生,现在和同学相比之下却自惭形秽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样也需要借助学校和教学系的入学教育、专业导论课以及心理辅导和咨询方面的教学、辅导预警,请老生来现身说法,引导、帮助学生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教育学教师通过本学科的教学,配合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基于之前掌握的心理学基础知识,进一步学习、掌握和在实践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包含心理辅导、咨询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首先学会自我引导、自我治疗等。

专业认同问题的出现,是由于中学生对学科专业的理解存在片面性和有限性,高考志愿填报存在诸多影响因素,而且新生修读喜欢的专业后也会若有所失甚至大失所望。大学阶段使学生在中学的基础上能更充分、更自觉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并准备好实现自己的能力。如果能换到自己喜欢的专业更好。如果现实情况是不能换,只能在学校、教学系和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安于原来的本专业,巩固其专业思想。不少学生对本专业失望是由于期望过高,应该引导其学会脚踏实地,外在条件只是其成才的一个次要方面,个人的内在努力才是最关键的。

三、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

如前所述,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方面的问题也是大学生的教育适应问题。在上面所述的对策中也包含对大学生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方面的改善的引导。下面借助教育学的教学,进一步具体说明如何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结合高等学校学分制的改革和推行,除了讲求教学内容的现代化、国际化和基础化以外,成立学生学习活动小组,通过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人独立研究等形式,采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和学术沙龙式等教学,教师进行相应的监控和考评,主要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指导、帮助和监控大学生改善学习态度、习惯、方法。我们可在课程这一章的教学进行之前,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设备观看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后的中小学教师教学的录像,请学生结合自己上中小学的教学经历,思考、讨论、交流、分享他们的读书生涯中、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好在何处,还有什么值得改进之处;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思考写成小论文,使他们在教学中学会科学研究;并督促学生对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比如:特级教师(如魏书生)的教学是如何让全班特别是学困生进步的,展开职前、职中和职后的持续性的思考和研究;利用微格教室和大学的中小学实习、实训基地等,使学生在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具体目标后,能真正指导教学实践。由于课程是教育学教学的重点章节,所以监控和考评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这个章节。教师可以在班委和学习小组组长的帮助与配合下,进行平时和期末的综合考评,这又包含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完成学习任务情况的抽查和普查。

综上所述,教育学教学并延续至相关所有教育类的学科的教学应该是有助于师范类大专学生学习行为的改善的。

参考文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别敦荣.高等学校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刘万海.教学即德性生活,走向新的教学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05,(7).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260-02

从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学者所进行的多项调查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心理问题发生率一直保持在20%~30%的水平[1]。军校学员具有军人和大学生的双重身份,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参战人员要承受高强度的体力和精神负荷,面临更强烈的心理压力,要求具有高负荷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心理疲劳、干扰能力等心理素质。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军校学员良好的心理素质,防治心理疾病,维护军校学员良好心理健康的任务刻不容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入了蓬勃发展时期。不少院校或个人承接了一批部级、省级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研究课题,同时出版和发表了一批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方面的著作、教材和学术论文,开设“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校也越来越多。目前的科研、教学、实践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领域在逐步拓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已有不少研究,而且国内有著作将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地总结,如姚本先、方双虎(2002)[2]、陈家麟(2002)[3]。在这两本书中介绍了许多专家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描述。例如,国外有马斯洛和密特曼、斯柯特、科尔曼、阿卡夫、罗杰斯等;国内有黄坚厚、张春兴、王极盛、郑日昌、林崇德、吴增强、刘华山等。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陈家麟将心理健康标准总结如下:(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乐观;(3)意志品质健全;(4)行为协调适度;(5)人际关系和谐;(6)人格完整独立。

尽管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上研究者还没有达成完全一致的共识,但综观上述观点可发现,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要素包括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自我意识水平、情绪调控能力、挫折耐受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个性品质、环境适应能力等。这些探讨,对于我们了解和把握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标准,对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识别或诊断并进行干预矫正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军校学员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青年期,生理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的发育介于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从军校学员心理发展与生理发育不协调的角度来看,必然导致很多矛盾冲突的出现,由此会给军校学员心理健康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不胜枚举。从研究内容上来看,发现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学习、人际交往、择业、情绪情感、人格特点、自我概念及自我意识、外界环境及休闲活动、心理辅导及治疗、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起步较晚,比较注重一般心理健康测量。但是随着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日益关注,党和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研究不仅数量上有所增长,研究领域也由一般性的心理健康测量发展为更专业、更系统、更深入的研究。焦虑、抑郁、压力、应激、认知方式、心理障碍、学习、人际交往、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问题一直都受到广泛关注 [2,4~14]。

三、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研究

关于这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两方面:一是理论探讨。这些探讨强调通过改善和营造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外部环境以及提高军校学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来解决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许多研究认为,认真开展军校新学员心理健康普查,做到有问题及早发现、及早预防和治疗,针对军校学员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及专题讲座;建立和完善军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档案,重视军校校园文化建设,启发军校学员辩证地看待分析所面临的问题或挫折,是解决军校学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方法与途径。二是干预研究。这些干预研究方法主要有:心理测量法、临床症状诊断法、心理咨询、访谈法等,其中又以心理测量法和问卷调查法居多,而真正通过测量评价后,针对军校学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性的研究和维护性研究还很少,这是今后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和教育要努力的一个方向[15~17]。

四、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

从中国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始之初就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众多学者在研究中尝试不同模式在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以各种教育理念、心理学说、人文科学观点为支撑,以本校实验为依托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方法、途径、模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浮出台面。梅清海等在全军50多所院校心理教育实验的基础上,概括出“两渗透”、“三全式”、“四贴近”、“五位一体模式”[18]。

“两渗透”教育模式旨在发挥军校课程教学优势,提高心理教育效果:将心理教育渗透于政治理论课教学,增强军校心理教育的“高度”效应;将心理教育渗透于专业课教学,扩大军校心理教育的“广度”效应。

“三全式”教育模式旨在构建一个从入学到毕业、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全程贯穿、全面展开、全员参与、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心理教育体系:把提高军校大学生心理素质作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内容,建立健全军校心理教育管理机制,形成军校管理人员、教学人员、医护人员、学生相互结合的教育合力,把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心理咨询、日常管理统一起来,齐心协力,齐抓共管,帮助学生维护心理健康,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实现全面发展。

“四贴近”教育模式旨在以影响军校学员重要心理因素为突破口,强化教育效果:(1)贴近时代,建立以网络为载体的军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平台。这个心理教育平台应该具有全方位、立体化、多维度和攻防兼备的教育职能;(2)贴近社会现实,切准军校学员的心理脉搏;(3)贴近军校大学生心理实际,注重解决心理问题。通过多渠道普及心理学知识,帮助他们认识青年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增强心理上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修养、自我保健、自我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掌握心理训练的原理和正确方法,了解常见的心理障碍及其调适模式,为培养其良好心理品质打下理论知识基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档案,准确掌握和及时报告学生的心理情势;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要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以解除心理痛苦;积极预防心理疾病;(4)贴近军校培训目标,着眼培养高素质人才。培养以认知品质、情绪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等为主要内容的良好心理结构;培养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心理能力。

“五位一体”教育模式旨在确立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和稳定的人生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合理的认知结构、高尚的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等军校学员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1)心理教育与德育相结合,在德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强化军校学员思想品德教育效果;(2)心理教育与智育相结合,在智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提升军校学员智力发展水平;(3)心理教育与军事技能教育相结合,在军事技能教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推动军校学员军事技能的学习;(4)在体育中吸收心理教育因素,以心理教育促进军校大学生提高身心素质 [19]。

参考文献:

[1]张金彦,王建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东营:石油大学出版社,2002:1-347.

[2]姚本先,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导论[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7-25.

[3]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14-25.

[4]刘婷.当前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0,(1):63.

[5]林维丽.军校学员心理应激应对方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凡.军校大学生社会支持网络比较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李俊丽,梅清海,丛建波,邵秀巧.军校大学生个性、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测评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82.

[8]张静,王筱枚.军校大学生学习策略的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425.

[9]钱永才,龚渊文.军校大学生学习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33.

[10]白雪亮.军校学员郁闷心理分析与防范[J].中国青年研究,2007,(8):69.

[11]王京京,于宏.军校大学生抑郁与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7):50.

[12]曹守莲,石沙泉.军校大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2008,(3):307.

[13]王海民,刘学敏,吴振峰.410名军校工科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预防医学杂志,2005,(2):701.

[14]王浩,苗丹民,朱霞.军事择业大学生与军校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对比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2):801.

[15]张茂运.对军校学员人生格言的调查及多元化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分校学报,2003,(2):63l.

[16]颜宪军.对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实践与探索,2005,(6):267.

[17]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荣.军校独生子女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1,(8):467.

[18]梅清海,周建新.军校学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4,(5):45.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5篇

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其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密切相关。对于刚刚进入一个具体专业学习的大学生来说,对这个专业的认识是模糊不清的。专业导论最一般的教学目标应是让学生明白,通过该专业学习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如何通过该专业学习成为专业人才,以及该专业人才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可能实现的自我价值。专业导论最一般的教学意义应是让学生实现对该专业的整体把握与全貌认知,以及产生为实现上述目标的一系列行为变化。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置应该有助于上述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教学意义的体现。它既有专业介绍,也有思想教育。但其核心应该是,如何通过专业学习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学生进入大学以后普遍面临着专业学习的迷茫与困惑,导致缺乏学习目标与动力。甚至在经过几年的学习以后,不少学生依然对所学专业方向及其未来发展定位缺乏清晰、完整与系统的认识。像旅游管理这样的专业,学生更难对它有清晰、完整与系统的认识,因为它是一门专业,但不是一门学科(至少目前还不是)。它是多学科的综合,是旅游学、经济学、管理学、地理学、文化学等等的综合,而不像有的专业那样既是专业,又是学科,要对它有一个整体把握与全貌认知实属不易。因此,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的开设更有必要。专业导论,一是要让学生知晓专业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应该接受的基本训练,以及应该具备的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二是要让学生知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质;三是要让学生知晓专业人才所能从事的职业(事业)、适应的岗位。如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论就应让学生知晓,该专业是以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具备较高的现代管理理论素养和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能在各类旅游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和研究机构等从事旅游经营、旅游管理、旅游策划、旅游咨询、旅游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而只有当旅游管理专业导论课使学生产生了专业学习与成才的内在动机,并为此而付诸实际行动时,该课程教学才是有意义的。

二、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置

(一)教学内容设置中的问题目前高校专业导论教学内容的设置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上文述及,专业导论课都是侧重用来做专业介绍,或者也用来做思想教育。事实上,据笔者观察,不少专业导论课内容过于庞杂,不仅有专业介绍、思想教育,有的还包括道德教育,新生生理、心理、生活教育。涉及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环境、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建立大学人际关系、如何做职业规划等等方面,以致成了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专业导论课的学时是有限的,从现实条件来看,一般为8~16学时。内容庞杂加上有限的学时,就会分不清主次,抓不住专业认知这一重点,也就不可能实现教学目标。专业导论课也应有思想与道德教育,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思想与道德教育,而是专业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专业导论与“职业规划”关系密切,但专业导论不能替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对专业的认知只是做好职业规划的基础。其它新生生理、心理、生活教育,大学生如何适应大学环境、如何正确认识自我、如何建立大学人际关系等等则是心理辅导讲座、《思想道德修养》课、主题班会等要解决的问题。其次是教学内容的随意性。由于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加上教材建设的滞后,教师在上课时就不知道该讲什么,哪些为重点,讲课过程中讲到哪儿算哪儿。旅游管理专业是多学科的综合,而教师有不同的专业和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方向或不同专业的教师倾向于讲授自己熟悉的内容,从而存在教学内容不协调、不统一的问题。有的由一名教师来完成导论课教学,则容易出现教学内容单一、片面的问题。这都会导致教学内容的随意性,这种随意性使学生无法把该课程与以后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也就无法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影响了教学效果,也无法实现教学目标。再次是教学内容的重复性。专业导论课还存在与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内容上重复的问题。专业导论也会涉及相关概念、原理与研究方法,但它应注重的是“面”的广度,而不是“点”的深度。这一尺度应把握好。对于刚入校的新生来说,教师应该通俗易懂地讲解有关概念、原理与研究方法。这些讲解仅仅是有助于学生对专业的整体把握与全貌认知,而不能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方向课那样具体深入,否则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与理解上的障碍。如,现有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论教材中关于旅游需求与供给、恩格尔系数、效用理论、乘数效应等概念与原理教学内容的安排与后续课程旅游经济学教学内容重复,且这些概念与原理需要具体深入地探讨。因此,这些教学内容导论课中大可不必安排。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

1.学科门类与专业发展概况专业导论中有关专业类别的讲解有助于学生知晓所学专业的性质与学科归属,为以后的学习确定方向。宏观上,我们习惯于把专业大致分为理工类、文史类、综合类等。旅游管理专业,它既包括自然环境与自然景观的利用与保护、旅游规划工程项目管理等理工专业内容,又包括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经济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文史类专业内容。具有应用性、复合性的特点,应该说是不同专业的交叉渗透,可归入综合类专业。所以,招生上旅游管理专业一般文理兼招。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旅游管理为一级学科,属于管理学学科门类,下设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3个二级学科。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应让学生明白这3个二级学科是相近学科,它们之间许多课程内容是可以替代互补的,从而引导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依兴趣确定发展方向。导论课这部分内容还应讲授本专业国内外发展简史、本专业在高校中的开设情况、本专业知名高校与研究机构、本专业领域知名学者以及本科生导师制、双学位、大类招生等专业发展概况,为学生将来在本专业领域的继续发展指明方向。

2.行业发展现状与专业适应岗位高等教育是要培养社会发展所需的合格人才,特定专业是要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合格专业人才。行业的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为专业人才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所需的岗位与舞台。所以说,专业导论应向学生说明所学专业相关行业的发展概况、专业适应岗位与所能从事的职业(事业)等,以便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发展定位及所从事专业的努力方向有一个初步认识。旅游管理专业则应向学生介绍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趋势,重点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尤其是国内旅游业发展的特殊性。就专业适应岗位来说,旅游管理本科人才可到旅游公司、景区、会展中心、博物馆、科技馆、旅行社、宾馆饭店、度假村、旅游管理公司、旅游规划设计院、游客集散中心、旅游电子商务网站等从事经营、管理、策划、咨询、服务等工作,也可到旅游中职、高职高专学校与旅游培训中心从事旅游教育与培训工作。

3.专业课程结构与技能技术这一部分应该是专业导论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对专业培养规格,学时和学分以及公共基础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的介绍,让学生了解专业课程类型、结构,学时和学分的分布,了解课程教学的时序与进程等。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初步了解所学专业应具备的知识及理论框架,使其学习起来“心中有数”,并能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应用型专业,这部分内容还要强调有关技能训练与技术掌握的重要性。如,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应该强调导游技能、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餐厅服务技能、人际交往技能等训练的重要性,以及网络信息、旅游统计数据获取与处理、旅游规划制图等技术的重要性。相应地,学生除能熟练使用常用办公软件之外,还应初步掌握如酒店客户关系管理(CRM)软件、SPSS统计分析软件、MAPGIS或CORELDRAW制图软件等的使用。

4.角色的转换与专业学习方法中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进入大学以后,学习需要自主,大量的学习时间需要自己安排。大学与中学相比,课程内容多,教学时数少,辅导时间少;学生听完课后需要消化、理解所学内容,需要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献。在此情况下,承袭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再勤奋用功也可能难以获得较好成绩。一般来说,大一新生补考率偏高,越到高年级补考率越低。这里涉及一个学习习惯与方式适应、转变问题。这部分内容应从专业学习的角度,从方法层面指导学生确定学习目标,对所学内容提出质疑,然后查阅有关文献,确定自修内容,并将自修内容表达出来与他人探讨。从一个学习的被动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主动者。教师还应针对具体专业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如,旅游管理本科,教师应指导学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课程间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尤其是理论课与模拟实训、野外考察、毕业实习之间的联系)、通过调查研究分析问题、通过训练掌握服务与管理技能技巧、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等,从而更有效地掌握专业知识、理论及技能技术,成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5.专业素养与专业创新意识这部分内容应指导学生注意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专业创新意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提高专业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他们能够朝着养成正确的专业思想与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努力。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教师应引导学生为养成关注行业与专业发展的习惯,用专业思维考察行业与专业内发生的事件与现象的习惯而去付诸行动;应向学生提出根据自己的观察分析写出合格的专业调研报告与学术论文,并能形成一定的专业风格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培养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工作与生活态度。创新意识源于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含理性、执着、善于质疑等品质,承认“知识具有不确定性”。这是一个大学生应当具有的专业素养,而不是像中学阶段一样被动接受、服从与寻求标准答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为成为既广博又专深、既全面发展又具有某一方面特长的学习型人才而努力。使他们在科学精神的指引下,在专业领域内不断开拓创新。

三、结束语

专业导论课应指导学生成功实现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换,初步认识专业学习的内容、方法与人才培养的目标,让他们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具有专业素养与创新意识的学习型人才,并为此而在今后的学习中付诸行动。专业导论课内容不宜太多,应抓住重点,紧扣专业。它虽有助于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思想品德教育,但它毕竟是专业指导,而不是人生教育与职业咨询。依上述探讨并结合教学实践,我们提出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导论教学内容设置方案。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6篇

在早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中,哈维格斯特(1953年)就提出了成年早期发展任务理论,他提出的发展任务主要涉及10个方面:.学习实践与同年男女之间新的熟练交际方式;承担作为男性或女性的社会任务;认识自己的身体构造,有效使用自己的身体;从精神上到行为上都独立于父母或其他成人;具有经济上自立的自信;选择职业及就业;做结婚及家庭生活的准备;培养作为社会一员所必须的知识和态度;追求并完成富有社会性责任的行为;学习或实践指导行为的价值观。埃里克森(1958年)认为,成年早期心理社会发展的关键是友爱、亲密、对孤独和自我的专注;若发展顺利则为成功的感情生活和事业奠定基础,若发展失败则导致孤独寂寞、无法与他人亲密相处。由此可见,在大学生发展中,良好人际关系的确立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

目前,在美国影响最大的大学生发展理论是亚瑟・奇克林在他1969年出版的《教育与自我同一性》一书中提出的大学生发展7要素理论。亚瑟・奇克林认为,大学生发展任务包括7个要素:能力培养、情绪控制、培养相互信任的独立性、成熟的人际关系、建立自我同一性、发展个人目标、实现整合性。其中的前3个是低年级同学主要面临的发展任务、后4个是高年级同学面临的发展任务。所以大学生发展是分阶段的。

罗格・温斯顿等人在其研制的《大学生发展任务及生活模式评价量表》(SDTLA)中将大学生的发展任务分为11个发展维度:事业计划、学业规划、文艺参与、生活模式计划、学术自主、情绪自主、独立生活、人际自主、朋辈关系、包容能力、健康的生活模式。该量表更具体了大学生发展的任务,但此量表是在美国高等教育背景下提出的,如果要分析出我国大学生发展任务及需要,我们必须根据我们国家的实际情况,研制出我国大学生发展任务的量表。

二、我国关于大学生发展研究的现状

(一)研究数量

笔者以大学生发展为题名在中国知网进行搜索,从1979~2008年之间,共有64条记录,除去政策性文件、人物专访与传记、工作座谈会纪要、讲话稿、高校与院系工作动态介绍,真正的学术论文只有49篇。而这49篇文章也是对大学生发展的零散研究,并没有系统的理论研究,由此可见,我国关于大学生发展的研究起步晚,且数量少。

(二)研究内容

笔者主要从大学生发展主题内部、外部以及专题研究三个角度来探讨我国对大学生发展主题的研究内容。

1.从大学生发展主题内部关系看。对该主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发展心理、大学生发展评估和大学生发展需要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大学生发展心理主题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一共有11篇文章。探讨大学生心理发展层次有2篇文章:作者均为丁立平,丁在其文章中指出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五个阶段:被动跟进阶段;主动适应阶段;主动扩展阶段;深化升华阶段;毕业前的社会心理准备阶段[1]。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有9篇文章:其中雷虹和向前讨论了大学生发展性心理,雷虹归纳了大学生发展心理教育的内容: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人格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心理健康教育。[2]向前提出实施发展性心理训练的途径:正面知识的传授与课堂教学的渗透相结合;发展性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相结合;专题训练与学生社团活动的训练相结合;传统宣传方式与现代宣传方式相结合。[3]李彩英、程伟渊、王婷分别对大学生焦虑心理、人格缺陷、压力进行了探讨,三者均是重点探讨了现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和人生规划压力。潘燕、邹勤、刘恒新、张宝蓉探讨了大学生发展的心理素质问题,其中邹勤、刘恒新分别论述了情商、创造性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第二方面,大学生发展评估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4篇文章。王保江在《高校大学生发展状态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论述了开展高校大学生发展状态评估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并归纳了8个维度的评估内容: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心理危机、社会工作与实践、诚信、归属感、个人规划。[4]康宏在《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一文中介绍了国外的各种先进的评价理论,并提出了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的策略:转变评价功能、拓宽评价指标、设计评价过程、选择评价方法。[5]李彬、许文贤都是从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角度探讨了对大学生发展的评估。第三方面,大学生发展需要的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8篇文章。大学生的发展任务的探讨:欧阳敏提出大学生的发展任务主要是健康的生活、自主学习、人际关系发展、自我调节、自我概念发展、自我规划、自主性发展等7个方面;周芳认为要激励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来促进大学生的发展;[6]窦孟朔认为要围绕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7]胡渝在《论影响大学生发展诸因素》一文中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发展因素,他论述了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8]

2.从大学生发展主题外部关系看。该主题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大学生发展指导思想、大学生发展与文化、大学生发展与教师、大学生发展实践。第一,大学生发展指导思想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4篇文章。其中王润玲、王良平、桂捷分别认为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和谐教育思想、科学发展观来指导大学生发展。刘尧在《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一文中论述了新世纪中国大学和大学生“四个应该”的发展方向,探讨了新世纪中国大学的使命和大学生的职责。[9]第二,大学生发展与文化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5篇文章。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陈庆凯在《浅议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总结了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10]张秋山在《网络社会与大学生发展初探》一文中分析了网络社会的发展与本质,并分析了它和大学生的关系。[11]陆松在《浅析校园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认为学校必须重视隐性校园文化影响,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优化校园育人环境,以完美的形象去感染师生的心灵、行为。[12]班忠玉在《人文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意义》一文中认为在艺术类院校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意义十分重大,艺术院校要注重专业课中渗透人文精神,从而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3]第三,大学生发展与教师研究。关于该主题的研究有2篇文章。张小明在《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一文中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大学生的发展有决定性的作用,它是大学生发展的动力和典范。[14]周爱平在《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教师角色因素》一文中认为教师的社会角色是影响大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教师的社会地位、职业责任、职业道德和师生交往等角色因素,对大学生的知识、智慧、情感、意志、人格、个性、气质、品质等方面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15]第四,大学生发展实践研究。该主题的文章有6篇:对生活导论课的探讨:赵平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导论课》一文中介绍了美国大学生活导论课的课程目的和课程内容;[16]冯凡在《适应需要开好大学生活导论课》一文中认为生活导论课应该是大学生入学后的一门必修课。[17]游佳清、白芸分别提出角色扮演法、学校社会工作是促进大学生发展的有效途径。

3.个别的专题研究。第一个专题,女大学生发展研究。对该主题的研究有8篇文章。杨李娜、王勤、谢育要探讨了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的现状和发展特殊性。杨李娜在《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特征探讨》一文中总结了影响女大学生发展的几个内在因素:事业目标模糊、女性意识过强、心理素质欠佳。[18]赵荣荣、杨一平探讨了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赵荣荣在《现代工程教育与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一文中认为,影响女生在工程教育中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性别偏见和教育体制的结果。[19]第二个专题,图书馆功能研究。对该主题的研究有1篇文章。宋力在《图书馆导读服务促进藏族大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一文中分析了藏族大学生的个性、文化背景和能力状况,提出图书馆要从促进藏族民族教育事业的大局出发在图书导读服务方面加强特色服务,为藏族大学生创设适合的教育环境。[20]

三、我国大学生发展研究的特点

(一)积极方面

研究内容的实践性强,有一定的操作性。我国对大学生发展的研究多是对高校大学生发展的某一方面进行阐述,其内容集中到某一点上,比如宋力的《图书馆导读服务促进藏族大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陆松的《浅析校园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等,这样的文章具有实际的可操作性,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发展实践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二)不足方面

1.研究起步晚,数量贫乏。正如笔者以上论述,我国对大学生发展的研究也就始于近二十年,这与国外上世纪初就有研究的情况对比,我国研究起步显得晚。另外,从搜索的记录数来看,从1979―2008年之间,共有64条记录,除去政策性文件、人物专访与传记、工作座谈会纪要、讲话稿、高校与院系工作动态介绍,真正的学术论文只有49篇。由此可见,我国对大学生发展主题的研究起步晚,数量贫乏。

2.研究内容散,不成系统,对理论的研究偏少。正如(一)所陈述的,我国研究内容实践性强,正因为实践性强,该领域的研究就显得理论性弱,其研究内容零散,不如西方能系统地形成各种理论。

3.研究质量不高,重复性研究过多。有很多同一主题的研究是同一个作者发表的,其观点也是大致相同,并无质的提升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丁立平.大学生发展层次与学习心理特征[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5(08).

[2]门学泳,雷虹.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1).

[3]向前.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5(03).

[4]王保江,刘件.高校大学生发展状态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学校管理与改革,2006(02).

[5]康虹.大学生发展性评价研究[J].考试与人,2003(04).

[6]周芳.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动力与激励[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05).

[7]窦孟朔,王风春,张国超.围绕大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思想政治教育服务[J].邢台学院学报,2007(12).

[8]胡渝.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诸因素[J].高等建筑教育,2006(1).

[9]刘尧.新世纪:中国大学与大学生的发展方向[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6).

[10]陈庆凯.浅议网络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8).

[11]张秋山.网络社会与大学生发展初探[J].河北大学学刊,2004(01).

[12]陆松在.浅析校园隐性文化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科教平台,2007(27).

[13]班忠玉.人文素养对艺术类大学生发展的意义[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6).

[14]张小明.论教师的人格魅力及其对大学生发展的影响[J].广州大学学报,2004(10).

[15]周爱平.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教师角色因素[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13).

[16]赵平.美国的大学生活导论课[J].思想教育研究,1994(02).

[17]冯凡.适应需要开展大学生生活导论课[J].教改纵横,2004(55).

[18]杨李娜.我国女大学生发展特征探讨[J].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04).

[19]赵荣荣.现代工程教育与工科女大学生的发展[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2).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朋辈辅导 会心团体 培训模式 实验研究

[作者简介]钟向阳(1975- ),男,湖南耒阳人,华南农业大学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广东 广州 510642)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课题“人本主义视野下高校朋辈辅导教育模式研究”(课题编号:2013jk214)、华南农业大学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大学生朋辈辅导员人本主义体验式培训课程研究”(项目编号:JG12077)和华南农业大学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高校朋辈辅导培训课程及教育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G1402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20-0090-03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世纪60年代始,直到90年代,学生朋辈心理辅导(简称“朋辈辅导”)在西方学校教育的运用到达高峰。90年代中后期,朋辈辅导被引入我国大陆。至2009年全国已有超过60%的高校建立了朋辈辅导员制度。朋辈辅导员具有信任、理解、情感以及时空的优势,使得朋辈辅导具有实施方便、推广性强、见效快的特点。经过近20年的发展,朋辈辅导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补充和重要教育模式。朋辈辅导在我国高校迅速推广,但也存在发展瓶颈。首先,科学系统的理论培训和督导工作的缺乏,直接导致了朋辈辅导的发育不良和整个朋辈项目的成长挫折。其次,团体建设的问题亟待解决。朋辈团体人数众多,又是专业性很强的组织,因此,团队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虽然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索朋辈辅导课程培训的设计,但是在内容上,主要是从培训者所擅长的心理辅导的理论与方法出发组织培训内容,而且在形式上和时间设置上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在管理上,普遍采取传统的学生组织管理方式,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缺少对成员人际交往和心理成长的关注。因此,在高校朋辈辅导模式被广泛应用的形势下,高校亟待解决朋辈辅导员的培训督导和团队管理上的发展瓶颈。

国外的朋辈辅导员训练模式相对成熟,已经发展出20多种教育课程。Vincent 和Peter(1983)对美国122所高校咨询中心负责人的调查发现,在朋辈培训中运用最广的是Carkhuff和Ivey的模式,其次是罗杰斯(Carl Rogers)的人本主义培训程序和基于Egan研究的系统。Carkhuf(1967)在罗杰斯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发展出人际关系训练模式。Ivey(1971)将Carkhuff模式中的语言行为转成行为反应,而且增加了非语言的向度,发展出微格咨询模式。Egan(1975)提出了现实主义“来访者为中心”的方法,强调依靠当事人内在资源,并聚焦当下的问题,让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正如Thorne(2003)指出,Carkhuff和Egan将罗杰斯的核心态度性条件化解成结构化的便于操作训练的步骤。

因此,罗杰斯的人本主义理论就是朋辈辅导最为重要的理论基础。早在1951年,罗杰斯提出了“求助者中心疗法”,将辅导视为通过人际关系而达到的一种成长过程。他还提出帮助者的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和真诚对建立良好咨询关系非常重要,称之是促使求助者积极改变的核心态度性条件。到了19世纪60~70年代,罗杰斯将来访者中心理论从个别咨询扩展到团体咨询,发展出个人成长团体――“会心”团体(Encounter Group,也称“交友”小组)。所谓会心就是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真实自我的链接与交流。他假设在一个彼此尊重、彼此以诚相待,大家有感同身受的理解的环境下学习时,自身的积极性能得到调动。本研究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框架,采用会心团体的方式构建朋辈辅导员培训模式,即会心团体的培训模式,旨在提高组员经验的开放性和自我觉察敏感性,进而促进自我的和谐发展;同时,创建良好的氛围,增强团队交流和归属感,使组员在体悟中学习和提高建立咨询关系的核心态度性条件。

二、朋辈辅导员会心团体培训模式的实验

(一)研究对象

华南地区某高校朋辈辅导员经过自愿申请和面试,最终20人参加培训,其中男生2人,女生18人,一年级10人,二年级9人,三年级1人,来自10个不同的学院。同时,随机抽取每位参加者的同专业同年级同宿舍的一位同学组成对照组。问卷有效率为100%。

(二)研究工具

1.自我和谐量表(SCCS)。用于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原因,共有35个项目,采用5级分制来评定,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及“自我的刻板性”三个因子。将“自我的灵活性”反向计分,再与其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可以得出SCCS总分。SCCS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2.情绪智力量表(SEI)。用来测量个体的情绪评价、表达、调节和利用,共含有33个条目,采用5级分制来评定,包含情绪知觉、自我情绪管理、他人情绪管理和情绪利用4个分量表。SEI得分高者更少出现情绪障碍和抑郁,更倾向于乐观和善于冲动控制。

3.治疗关系量表(TRI)。 用来从治疗师的角度评价人本主义辅导关系中的态度性的条件,共含有20个条目,采用5级分制来评定,包含辅导者对求助者的共情理解、积极关注、无条件关注、真诚以及辅导者心理可接近性5个分量表。TRI得分高者说明在辅导关系中态度性条件越充分,越能促进求助者出现积极的人格发展。

4.团体气氛自评量表(SRGCQ)。用于评定团体的凝聚力,包括真诚、了解、尊重和接纳四个因子,共16道题,按5级评分。总分越低,说明团体气氛越佳。

(三)程序

整个课程依照罗杰斯“会心”团体模型设计,每单元不设定明确的目标和固定结构。主持人在团体中创造安全、信任和真诚的气氛,努力做到移情式理解每个成员在团体中的“此时此刻”的交流。团体课程共6个单元,2.5小时/单元/周,广泛采用自我描述、定睛对看、盲人散步、信任练习、“热座”和正负反馈等常用方法,以及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知识串联等形式。整个课程由一位心理老师担任主持,配置两位学生助理,而学员随机分成两小组。实验采用前―后测一控制组设计,实验组接受团体培训,控制组不接受自变量处理,所有的学员在第一单元和第六单元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SPSS17.0整理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朋辈辅导员的自我和谐和情绪智力的发展。从SCCS来看,实验组前后测差在SCCS总分以及自我刻板性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可见,会心团体促进朋辈辅导员的自我和谐和情绪觉察的发展。罗杰斯将自我概念视为自己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格理论的基础。在自我发展变化中,首要表现就是个体经验的开放性。经验的开放性意味着个体不会采用僵硬刻板的态度来面对世界。经验开放性强的人,心理防御自然没有用武之地,能够觉察当下瞬间的体验。随着经验开放性增强,体验更加敏锐与丰富,面对各种刺激都能自我觉察,包括对人际交往中知觉力和敏感性的迅速发展。这样的个体会创造性地促进人格整合,达到自我和谐。

2.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和团体气氛的发展。从TRI来看,实验组前后测差在无条件关注、可接近性上得分和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可见,会心团体能促进朋辈辅导员的团体气氛和态度性条件的发展。会心团体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气氛,特别是在尊重和接纳方面,为参与者创造了安全、信任的氛围。这样,参与者就更容易放开自己,更愿意让别人接近自己,对别人更容易表现出无条件关注,整体上态度性条件也提高了。正因为参与者有了良好团体气氛和辅导态度性条件的提高,自我和谐和情绪智力也才会得到促进。正如罗杰斯所言:“小组成员的态度会从僵死刻板转向灵活变通,他们的生活方式会从一成不变转向寻求发展,从依赖他人转向依靠自己,从墨守成规转向富有创新精神,从谨小慎微转向接受自身的现实。”

三、朋辈辅导员会心团体培训模式的推广性

由于参与者来自不同的学院,培训只有6个单元(15小时),相处时间相对少,而且也没有对共情和真诚等开展系统深入的培训,只是在活动中自然而然链接人本主义理论而展开讨论,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在真诚和共情、了解和关注等方面没有显著性的变化。但本研究整体上结果显示,会心团体培训模式营造了良好的人际环境,不仅促进了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的形成,而且也提高其自我的和谐发展,达到了培训督导和团队建设两大目标,这证明该培训模式是有效的。会心团体强调团体中的人际交往经验,都注重此时此地的情感问题,其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在协助人们成长和改善人际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罗杰斯看来,会心团体能够创造一种关爱、尊重、宽容、理解、安全、自由、支持、鼓励的心理氛围,参与者就能自然勇敢地表现出真诚和开放,能够完全探索和表达自己所有的情感,对别人的情感即可做出回应,最终达到增强自我意识和社会灵敏度。正如Kirschenbaum(1989)指出,对于罗杰斯的工作,广为人知的是心理治疗、团体治疗和冲突解决的技术,然而最为影响深远的是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和以这种理念为基础的治疗方式。当然,会心团体也被运用在朋辈辅导中的训练与督导中,并收到积极的效果。Gourdine(1974)等人还利用会心团体培训成功培养出朋辈辅导员促进者。会心团体可运用于朋辈辅导员的培训督导和团队管理中,有效推动朋辈辅导工作的持续发展。

首先,会心团体可为朋辈辅导员提供心理成长和人际交往新途径。会心团体帮助参与者变得“更主动、更灵活,更理解自己的感情,对自己的经验持开放接受的态度,与别人更加接近,更能表达出亲密之情”。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会首任主席布根塔尔(Bugental)在总结会心团体的经验时指出,在人际关系日益疏离的社会里,会心团体是使“人际关系重新具有人性”的一条大道,也是“针对当代生活的隔绝而进行的一种文化尝试”,进入会心团体的人不再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人,他们感受人际关系带来的惊奇与兴奋、充实与满足、激动与成长。

其次,会心团体可为朋辈辅导员提供持续有效的培训与督导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朋辈心理互助的主要理论基础。人本主义咨询方法主要强调帮助者与来访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性,由于人本主义的贡献,几乎所有的辅导理论都强调确立辅导关系是决定辅导成功的第一要素。但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中,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建立建设性的心理气氛放在了首位,帮助者的态度第一,技术其次。本研究结果证明,会心团体培训促进朋辈辅导员的态度性条件发展。这种在会心团体获得的积极的经验可以迁移到实际朋辈辅导工作和现实的人际交往中去,成为一种“新的、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基础”。

第三,会心团体可为朋辈辅导员加强内部交流创建一个共同平台。高校朋辈辅导员队伍一般由校级―院(系)―班级―宿舍等层级组成,人数众多,有些学校多达几千人。除了专业老师的督导相对缺乏之外,朋辈辅导员不同层级之间、同层级之间也急需加强交流。如按照会心团体的基本要求,将朋辈辅导员团体合理划分为不同的“会心”小组,每个小组配置1~2位优秀的朋辈辅导员担任组长(促进者)。促进者是经过系统的会心团体的训练和精心挑选的,能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并能按照会心团体的基本原则安排小组的聚会的次数和频率,形成交流的共同平台,为每个成员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会。这样,朋辈辅导队伍就形成了有层次结构稳定的充满凝聚力和人文关怀的团队。

值得注意的是,会心团体也可能被误用,特别是由没有受到训练和相应资格的人来担当促进者更容易使团体偏离方向,甚至导致参与者严重和持久的心理伤害。在团体成员的筛选过程中,Hartley等人认为应先考虑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加以筛选(screening for psychopathology),精神病患者、特定的神经病患者、歇斯底里症患者、处于危机中的个人等皆不适合参加团体。这就要求会心团体在小组成员的选择、促进者的素质培养以及专业老师的督导等方面形成系统的科学体系,使其在合乎职业伦理和法律的气氛中有序地进行。

朋辈辅导员的督导培训和团队建设是长期的和全面系统的工程。在培训督导方面,一方面,要将团体的和个体的培训督导有机结合。Phillips(1962)等人发现在督导过程中,督导老师能够和学生一起管理整个面谈个案并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获得并强化更多的面谈技巧。另一方面,还能将核心态度、辅导技能以及伦理规范的培训督导有机结合。Myrick(1992)认为培训要注重辅导朋辈所需要的技能。Lewis(1996)认为要注重保密、双重关系、风险评估、建立界线、清楚能力范围等方面监管。在团队建设方面,高校既有利用会心团体强化团队的归属感和满足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还要提供朋辈辅导员团队足够的物质和制度的保障,如充足资金的投入、制度建设的完善,以及齐全设施的配置等。

[参考文献]

[1]黄建刚,包陶迅.心理委员工作的发展报告――第四届全国高校心理委员会工作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2](美)卡尔・R.罗杰斯.个人形成论:我的心理治疗观[M].杨广学,尤娜,潘福勤,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美)卡尔・R.罗杰斯.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张宝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美)马斯洛.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译文集[M].林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

[5](英)索恩.人本心理学派代言人――罗杰斯[M].陈逸群,译.上海:学林出版社,2007.

[6](美)文森特・J.丹德列亚,彼得・萨洛维.朋辈心理咨询:技巧、伦理与视角[M]. 中国人民大学朋辈心理咨询中心,译.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7]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增刊).

[8]徐西森.团体动力与团体辅导[M].广州:广东世界图书出版社,2003.

[9](美)夏洛特・布勒,埃伦.人本主义心理学导论[M].陈宝铠,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10]Hartley,D.,Roback,H.B.,Abramowitz,S.I..Deterioration effects in encounter groups[J].American Psychologist,1976(31).

[11]Sehutte.N.S.,John M. Malouff,Lena E. Hall,et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measure of emotional inelligene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ees,1998(25).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8篇

幼师女生同性恋倾向现状成因解决策略性教育在教育中是个敏感话题,同性恋则更是个危险话题,但我却无法回避。作为一名幼儿师范学校普通班主任,我遇到不少学生在这个问题上困惑。2007~2011年本人担任学校小教专业班主任期间,班内有位学生媛媛(化名)二年级17岁时,有一天找到我,和我说:“老师,我好害怕,我是不是同性恋呀?她让我特别感动,对我特别体贴、照顾。”媛媛嘴里的这个她,是我校同年级幼教班的学生。“她追我特别厉害,经常给我买吃的,对我问寒问暖,我冷了给我送衣服,我们一起上学、吃饭、打水、自习,在一起散步聊天。我什么都愿意和她说,她特别能理解我。老师,你说我是不是同性恋呀?”这种爱情对象的错位是不是就是同性恋了呢?如果不是,那是什么?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走出成长中的这一困惑?

一、认清是同性恋还是同性恋倾向

同性恋是性倒错(sexual perversion),特别是性对象倒错(inversion)的一种,是对同性有性冲动。通俗说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情感上的兴趣主要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著名性学权威金赛博士在1953年提出的假说得到西方社会的赞同,他认为同性恋和异性恋是一个连续体,绝对同性恋和绝对异性恋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仅为少数,大多数人一生中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同性恋倾向。同性恋和同性恋倾向是有区别的。我们不应该随意错误地将学生的同性恋倾向定义为是同性恋。

同性恋倾向是青春期的一种现象。幼师学生年龄在15岁到18岁之间,正是青春萌动期,她们渴望得到同龄人的同性友谊同时,又正处在对异性的排斥或爱慕阶段,处于基本单一女生的寄宿环境中,更倾向于和女生交往,渴望情感交流,就很容易将强烈的感情投向同性。因此就有了同性恋倾向这种现象。

二、探寻同性恋倾向的成因

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状态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动态过程,包括许多相对对立的特质。因此,影响幼师女生出现同性恋倾向、交往过密的因素也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受生理、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舆论及个体自身的综合性因素的影响。

1.生理因素

从生理上来研究,有遗传、激素、内分泌等生物假说,周江林博士在他的论文《人脑的性别差异和变性的关系》中指出,下丘脑中有一个叫做“终纹床核中央区”的核团和人的性别自认有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有的父母把男孩当女孩养,把女孩当男孩养,也可能造成了性角色的错认。

2.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生长发育的温床,是塑造情感、性格、意志,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场所。帕森斯把家庭称为“制造人格的工厂”。所以家庭环境被认为是影响“同性恋倾向”形成的主要原因。

(1)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性变态植根于童年。无论是谁天生都具有两性的素质,但在后天发展过程中是向异性恋发展,还是向同性恋发展,最终由幼儿的经验所决定。

(2)由于父母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给孩子造成一种感觉“如果自己是男孩,父母就会喜欢”。从而有意识的在行为上、穿着打扮上刻意将自己装扮成男性,时间久后便出现性别角色的认同和混乱, 把自己当成一个男孩,行为方式就会男性化,从而发展为同性恋倾向。

(3)家长素质及示范作用。有一对有同性恋倾向的女生,其中一个女孩和母亲关系特别好,反而厌恶父亲,进而厌恶与男往。她家庭条件很好,就因为父亲在外面另有情人,这给她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阴影,她认为男人都很坏,最后发展到不愿与周围的男同学交往。这样的“同性恋倾向”和家长的个人素质有很大关系,这就是典型的家庭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

3.成长经历、青春期的特点

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青春期,正是“躁动不安”的时期,是心里矛盾、心理冲突的多发期,青春期的萌动,对爱情有朦胧的感觉。

(1)性心理矛盾与困惑。处于青春期的她们,在学习、考试、人际交往、性意识等方面存在许多迷惑难解的问题。有同性恋倾向的孩子大多会有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见到同性心里砰砰直跳、脸发热、发红?为何我都这么大了发育却没有别人好?为性的问题而产生苦恼、烦躁、自卑、焦虑或抑郁心理。

(2)心理承受能力偏低。学生大多是独生女,从小受到父母、长辈的百般呵护和溺爱,缺乏挫折与失败经验,缺乏应付学校里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在处人处事中,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情感脆弱、意志薄弱,这些因素促使她们很容易对同性产生依赖。

(3)好奇心重,喜欢模仿、尝试。学校里有一对有较严重同性恋倾向的学生,每天形影不离,不管在什么场合她们都会拥抱,甚至亲吻,其“古怪行为”受到其他同学的强烈排斥与疏远。她们反而认为这样“与众不同”,有个性。

(4)受传统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青春期的女生很难和异性在一说内心的困惑与心声,转而寻找同性与之交往、亲昵。青少年性心理研究认为,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和产生,少男少女对浪漫充满了渴望和遐想,但又苦于男女交往的不开放和接触机会的缺乏,他们便把自己心中的情愫倾注到气质志趣上相互吸引的同身上,在心中暗暗将对方当作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同性之间的接触和交往要比异性容易,轻松方便得多,既不会受到师生的非议,又能排除性格羞怯不善交际的影响。既能享受人生的充实温馨,又能体味到恋爱的浪漫和甜蜜。

4.教育因素

(1)目前我国幼师学校男女生比率严重失调。

从上面某幼师2007年到2011年连续五年的男女生比例表可看出,在幼师里男女生比例是严重失调的。

(2)外部环境的变化,比如初中升入幼师后,学习上的压力骤减,使得学生时间充裕,精力过剩,需要找一些倾诉对象或是精神寄托。

5.社会舆论导向社会舆论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影响。近年来,社会上涌现了一批例如李宇春、李准基等中性偶像形象,他们的出现颠覆了一直以来人们对性别的传统认知。再加上现在社会对同性恋现象的宽容及逐步接受,更加上一些关于同性恋的文艺作品和书刊的渲染,进一步加剧了这一现象的蔓延,从而也给广大青少年发出了一个错误的性别信号,无形中对同性恋倾向的存在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如何正确对待和纠正同性恋倾向问题

同性恋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从我国传统性规范与性心理学角度看,绝大多数人包括同性恋者自身都认为同性恋行为是不正常,不合法、不道德、不健康的有害行为,所以大多同性恋者会由于社会的谴责或是不被人们所接受,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罪恶感和羞耻感,精神十分痛苦。为避免学生成人后遭受这种痛苦,我们对于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还是应当适当干预。

1.家长方面

(1)注重从儿童开始关注孩子性倾向的引领。同性恋倾向现象虽然产生于青春期,但主要成因却存在于儿童期,所以预防必须从童年开始,当发现儿童有模糊和不自觉的同性恋倾向时,就应加强教育和引导,不可疏忽。

(2)多引导、扩大孩子交流群。若家长发现这种情况,不要过分惊异,更不要责骂,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造成他们的反叛。

(3)提高自身素质,做好孩子的行为模范作用。家庭和谐、健康,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2.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

(1)在发达国家,学校里都配备专职的心理辅导老师。美国学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的比例是:小学1︰500,初中1︰400,高中1︰350。我国台湾的学校则每10个班配备一名心理咨询老师,专门负责学生的心理问题咨询。而大陆学校心理咨询才刚刚起步。因此,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对学生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2)班主任和任课老师更应该和学生建立平等、互敬、可以互相袒露内心想法的朋友式师生关系。不能有偏见、随意挖苦学生。一个人是否有同性恋倾向,必须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不能轻易给学生戴“同性恋”的帽子。

(3)可增加学生与异性接触的机会,让学生积极参加较多的社会活动和建立较多的生活兴趣,如做义工,参加群体体育运动等等,扩大孩子的交流群,及时引导他们怎样交朋友,给孩子创造更多与社会接触的机会,这对帮助学生转移和改变他们的性心理有一定的好处和作用。

3.建立正确的社会传媒舆论导向

发挥媒体宣传优势。开展全民普及性知识教育,唤醒国民长期受封建禁欲主义思想统治形成的集体无意。社会媒体应该加强责任感,宣传健康的影视书刊、文学作品。

4.个体方面

(1)丰富个性,拓宽心理。每一个人的个性都有一个倾向性,这种倾向性在个体的日常交往和生活中往往会产生一定的限制,再加上情感方面的特点,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心理发展的覆盖面就会狭隘。

(2)要思考,要探索。做一个女性与一个男性有什么不同,社会对男女的行为规范各有什么要求,自己如何欣然接纳自己的性别?可以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与同学朋友讨论,还可以向自己信任的成人请教,或是到文学艺术作品中去寻找答案。

可见,像幼师里发生的同性恋是伪同性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自身理解、生理发育理解、想了解异性的一种心理认知障碍。虽然现代社会资讯发达,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各种信息,但对信息的认识始终处在外观平面的程度,没有正确的引导,他们是不容易逾越这个认知障碍的。只有综合发挥家长、学校、社会和个体自身多方合力的作用下,通过共同的正确认识、引导、克服下综合治理,协同配合,形成强有力的教育网络,共同架起一座“爱”的桥梁,才能让孩子从道德与心理上自觉抵制、克服成长过程中的这一不和谐音符的萌生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闵乐夫.大师谈早恋与性教育.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马志国.怎样才能改变同性恋倾向.校园生活·社会综合版,2007,(12).

[3]李银河.你如此需要安慰,关于爱的对话.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4]刘达临,鲁龙光.中国同性恋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5]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

[6]杨东,吉沅洪.实用罗夏墨迹测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8.174.

[7]闵乐夫.大师谈早恋与性教育.

[8]张朝,李天思,孙宏伟.心理学导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314.316.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创新 培养模式 生物科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102-02

根据2010年教育部提出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把“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但部分高师院校在师范生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实践教学、教师养成教育、合作办学上存在诸多问题,造成“未来教师”们对教师岗位入职不匹配,无法胜任岗位[1]。同时顺应学院提出的“建立完善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广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加强生物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需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创新教师教育模式、优化课程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及完善课程建设,以期培养高素质的“广适应”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1 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即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生物学师范生培养时,根据学科特点,注重以下几点:师范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综合构建知识、技能与创新能力的体系,关注师范生在学习过程理论联系实际中知识与技能的综合建构,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师范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等情感培养,并将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如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与转基因食品相联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景教学,使教学活动实现“快乐教学,享受课堂”。

2 改革教师教育模式,培养优秀师范生

在生物师范生培养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 采用“从做中学,从做中教”的教育教学模式。

(1)加强专业课教学中教学技能的训练。以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提出的“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诱导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和发展自己的能力(或技术),在专业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氛围,让学生体验到“从做中学”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做到“从做中教”。

(2)“全方位指导”生物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师范院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教学中采用“三教师”同时上课的模式,即课程的“老教师、年轻教师、校外指导教师”同时授课的模式,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发挥不同教师的优势,结合中、小学的教学实际情况,注重基础理论教学,加强前沿知识补充。

(3)注重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职前教育的必经阶段和基本形式,对师范生了解中等职业教育,巩固专业素质及提高教学工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育实习期,采用“双导师”的实习模式,即高校教师与实习基地教师共同指导,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紧密结合。

(4)培养毕业生撰写教育研究类论文的能力。撰写教学研究类论文是师范生培养的重要环节,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指导学生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本位,培养师范生教学科研能力。

3 优化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

面向专业开设的核心课程,以项目形式建设精品课程。引进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完善省级和学校精品课程资源库。自主开发建设校级精品课程,增强培养能力。建设中学生物学教师培养网络平台,共享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高校与中学教师的课堂互动。根据“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提倡在专业课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并将传统的讲授法与之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卓越教师培养理念的氛围。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现师资队伍共同体

建立健全学校与中、小学的协同培养机制,整合优化人才资源,加快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担任兼职教师,纳入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规划,积极探索“协同教学”“双向互聘”及“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促进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中讲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中学生心理辅导课中处理教学中的问题等多方面加强专业课与中学的对接,实现“教学+实践”一体化。对于教学设计、班级管理、班主任工作这类经验性较强的课程,邀请重点中学里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班级管理经验、风格迥异的教学设计等的教师来专门负责师范生的教学实践工作,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开展双导师工作,建设由高校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双导师制”教师队伍。中学教师的主要工作有协助大学教师指导学生技能训练、指导学生的教学实习及解决教学实践问题。

5 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根据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提出的“具备生命科学基本理论和比较系统的生物科学基本技能”的基本要求,建设高素质的中学生物学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注重课程建设,设置“平台制”的课程体系,注重师范生素质的全面培养,提高教学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

(1)通识教育平台。通识教育平台实现公共必修课与公共选修课的结合,引导学生在选修课中兼顾专业知识。改变以往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增加选修课程,使课程选择有了一定的自由度,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文理交叉、理理交叉、文文交叉”的主导思想,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可以使不同学科领域的学生有了解本专业以外的知识的机会,既开阔视野,又提高其综合文化素质。

(2)学科教育平台。学科教育平台设置学科公共课和学科基础课。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生物科学专业的专业课程也做了相应的改变,增加实验教学学时,如微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都由原来的24学时提高至32学时,加强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的实验教学,以适应中学生物学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生物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要求,达到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3)专业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领域课程和教师教育课程。在专业教育平台中注重专业前沿课程的设置,如大学第一年的专业基础课程中开设生物学专业导论,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特色及未来研究方向。在专业课领域课中开设生物学研究进展、生物技术安全评价及生物制品学等也课程。在教师教育课程中注重教育实践教学,构建“四年不间断训练”的师范生培养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师范生毕业后能够适应我国基础教育及社会需要。将教师口语、教育学、心理学、三笔字、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职业道德等课程根据师范生的认知规律和训练特点安排在大学4年里分学期进行,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对每门课程提出不同的考核要求。根据前几个学期的学习,在生物师范生的大四上半学期进行专业内的师范生技能竞赛,下半学期与学校内的其他专业进行竞赛,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训练的积极性。

(4)拓展教育平台。拓展教育平台开设学科交叉课和拓展创新训练,学科交叉课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如开设生物产品市场营销、植物生化制药技术及企业管理等课程。拓展创新训练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适应环境能力及创新能力为目标开设的一类课程,通常以团队形式进行思维训练,如质疑能力训练及教学机智能力训练等。

总之,更新教育理念,改革师范生培养模式,使师范生能够适应并促进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是高师院校面临的巨大挑战[2]。针对课程的特点,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从业自豪感,从而服务于地方经济。

参考文献

[1] 周艳华.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服务地方基础教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35):104-106.

心理辅导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课标;河南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创新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年)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即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方针。目前,多数高师院校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师范生培养模式问题、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使得这些师范生无法胜任教师岗位。另外,新课标也促使高师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特别是注重教师教育模式的创新,培养出具有高适应性、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对于生物学教师教育来说,主要是重基础、强能力,广实践等,创新主要是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模式创新、课程设置创新等。

一创新教育理念

转变教师教育的理念是实施创新教育解决的首要问题,它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力,是生物学素养的整体提升。在实施教学时,教师注重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首先激发学生兴趣—即积极性的调动;其次,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体培养生物学师范生需注重几点内容(充分结合学科特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构建完整的知识、技能、创新力教育体系,特别是关注师范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综合知识与技能的建构;注重师范生广泛的情感培养,如环境保护、热爱自然等;帮助师范生养成关注学科知识联系社会热点的好习惯,如基因控制与转基因食品问题,使其树立正确三观;教师实施教学时,注重实践,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为学生创设良好教学情景,实现“教学活动享受化”。

二创新教育模式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是培养生物师范生的重点改革内容之一,以实现“从做中学,从做中教”为终极目标。

1.专业课教学中,加强教学技能训练。沿用实用主义教育家约翰•杜威“从做中学”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活动中,充分诱导学生学习,并发展自身能力,专业课堂教学需要通过教师“启发”营造出浓厚的专业课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喜欢“从做中学”的这种学习体验方式,与此同时,实现教师的“从做中教”。

2.必修课程—课程与教学论的教学实现“全方位指导”。在师范院校,课程与教学论属于一门必修专业课,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也需研究,实际教学采用“三教师”上课模式,即“年轻教师、老教师、校外导师”的综合授课模式,有效增强了课堂教学趣味性,发挥不同教师优势,并结合了中、小学实际教学情况,夯实基础理论教学,补充前沿知识汲取。

3.注重教育实习。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整个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师范生必经的职前教育阶段,促进师范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实习期的实习模式采用“双导师”制,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合作指导,促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4.培养师范毕业生撰写教育类论文的能力。师范生培养的另一个重点内容是学生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师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解决问题能力是重中之重。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指导解决问题,提倡能力本位,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学与科研能力。

三优化课程改革教学

通过项目的引进建设大量精品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推动国家教育精品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校级与省级精品课程资源库。完成校级精品课程的自主研发,提升培养能力。利用现代科技构建中学生物学教师的网络培养平台,实现优质教师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中学教师与高校教师实现课堂互动。为了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实施专业课教学时,尽可能采取“探究式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等。

四建设师资队伍共同体

与中、小学校共同构建中、小学教师的协同培养机制,建立优秀人才库,完成资源整合,完成师资队伍共同体的建设。高薪聘请优秀中、小学高级教师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教育工作者到校兼职,并将其纳入到学校整体师资队伍规划中,探索教师发展新机制,如协同教学、岗位互换等,促进可持续性发展。比如,在生物科学专业导论授课中,重点内容放在当前中学生物学的教学现状讲述上;又或者在讲授中学生心理辅导课时,重点放在如何处理中学教学出现的问题上等。总之,从多方面完善与加强师范生专业课教学,与中学需求实现无缝对接。师范生教学会有许多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课程,比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等,将这部分内容的授课任务交给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班级管理经验的一线教师,负责相关教学工作,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逐步落实双导师制,完善教师队伍体系结构,使得教师队伍中既有理论研究能力强的教师,又有实际技术能力强的教师。中学教师工作内容主要放在师范生技能训练、教学实习、解决问题等实践内容教学上。

五提高教师服务意识

新课标下,生物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做出重要调整,从原有重视理论基础知识教育向理论技能综合性教育全面培养进行转变,培养出既具有生物科学基础理论,又具有系统生物科学技能的高素质中、小学教师人才及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以课程体系平台为依托,注重培养师范生综合素质,最终提升其教学能力与动手能力。

1.充分利用通识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公共必修课与一些公共选修课,教师应建议学生尽量选择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课程。打破必修课“霸屏”的局面,多增加一些选修课程,提高学生课程选择自由度,注重学生能力和兴趣,从而差异化培养学生,应坚持“文文交叉、理理交叉、文理交叉原则,既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又要为学生创造了解专业外知识的机会,不断开阔他们的视野,提高其各方面综合实力。

2.充分利用学科教育平台。该平台上主要包括学科公共课与学科基础课。在新课标指引下,为了实现教育课程的改革,必须调整生物科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多增设实验教学的课时。比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发酵工程大实验、生物技术大实验等实验课程课时由原有的27课时调整为现如今的32课时或36课时。这也体现了对实验设计课程与统计分析课程的重视,这也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倡导自主探究式学习”原则相一致,从而能够胜任中学的生物学教学工作。

3.充分利用专业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开设的是专业基础课、其他专业领域课及有关教师教育的课程。特别强调专业前沿课程的设置,既突出专业性又体现前沿性。比如在大学第一年开设的生物学导论这门基础专业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全面了解本专业的自身特点、最新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情况等。另外,专业领域课主要开设微生物工程、生物制品学、酶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技术安全评价等课程。在授课过程中,更注重教育教学实践,实现师范生“四年不间断训练”的培养模式,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促使毕业师范生快速适应岗位工作。课程考核更灵活,依据师范生认知规律开设训练内容,分学期将教师口语、心理学、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进行安排教学,选择对应科目教师授课,分设不同考核标准。还可以举办一些本专业教学技能竞赛,主要考察学生前几个学期的学习情况。

4.充分利用拓展教育平台。该平台主要设置一些拓展课程,进行一些交叉学科及拓展训练,这也是重点创新内容,学科交叉课是一些以就业为导向的训练课程,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就业,大大拓宽就业渠道,但也都是与生物学相关的课程。比如,开设市场营销课程、生物制药技术、企业管理等。拓展训练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环境适应等能力,这些课程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且以团队形式开展,比如,教学机智训练、应急能力训练等。

六结语

总之,新课标使得河南高师生物学教师教育必须实施改革与创新,不断完善与转变教育理念,构建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将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更能够适应岗位工作,为未来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新课标也是对高师院校的一次重要考验,因此,高师院校必须实施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的改革与创新,最终培养出全方面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

[2]姜兴元.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问题揭示[J].吉林教育学院学报,2010,26(7):13.

[3]韩国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育的挑战与应对[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3(4):9-11.

[4]胡亚天.教师教育的特性与政策选择[J].课程•教材•教法,2003(5):59-62.

[5]江家发.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7(6):68-72.

上一篇:行为心理学范文 下一篇:心理问题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