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11 07:55:53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习风格;解决问题;高职;网络专业

1引言

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等课程存在较大困难是计算机教学界的共识,吸引了很多学者[1]对学生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进行研究。一些学者采取了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学习,例如把程序设计中的算法和网络原理用动画和图形的方式来表示,文献[2]说明这些方法有一定的作用,但还是有很多学生很难完成这类课程的学习。

关于学习风格的研究,近30年来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热点,也被称为“现代教学的真正基础"。关于学习风格有很多不同的定义,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肯赛拉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个体在受信息和信息加工过程中所采用的自然习惯的偏爱方式,这些偏爱方式具有一定的持久性”。Keefe从认知因素、感觉因素和生理因素出发,将学习风格定义为“学习者和学习环境相互作用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经常的、稳定的、具有倾向性的行为”[3];Kolb将学习风格划分为:聚合型、同化型、发散型、顺应型[4]。我国学者谭顶良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将影响学习者学习风格的要素归纳为社会、生理、心理三个维度[5]。以上学者对学习风格的定义都没有考虑学习者的专业特性,导致运用学习风格理论对高职网络专业学生进行分类时有效性不足。

2 基本思路

本文首先准对高职网络专业学生的特点设计学习风格分类方法,运用这个方法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获得学生的分类信息,记录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水平,然后在第二学期准对学生的学习风格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评价第二学期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情况。

3 学习风格模型

目前已有的学习风格分类方法一般通过量表方式进行分类,这些分类方法大都没有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Felder-SilverMan提出的学习风格模型主要以工程类专业为背景有较大的借鉴意义,我们以Felder-SilverMan学习风格模型为基础,借鉴其他学者的模型,把学习风格分成如下5类:

(1)感知型/直觉型。感知性学习者喜欢学习具体的内容,善于用已知的方法解决问题,善于把握事物的细节,善于记忆知识,希望实践练习。直觉性学习者对抽象的概念感兴趣,他们更有能力发现新的应用,更具有创造力,但他们不喜欢重复训练,不善于把握技术的细节。

(2)可视化型/文本型。可视化型学习者更喜欢通过图、视频等学习材料学习,而文本型W习者喜欢通过文字材料学习。

(3)积极型/反思型。积极型学习者善于通过实验、实践来吸取知识,能够融入团队开展学习工作。反思型学习者偏向通过思考开展学习,尤其喜欢一个人学习。

(4)顺序型/全局型。顺序型学习者喜欢一步一个脚印,有简单到容易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全局型学习者喜欢从整体上对一个主题或者科目进行学习,学习的步骤会很大,但不纠结于细节。

(5)归纳型/推理型。归纳型学习者喜欢从一个具体的问题或者应用场景开始学习,然后再掌握原理。推理型学习者喜欢先学习原理,然后应用到各个应用场景。

4 学习风格分类

Richard Felder教授开发了一个有44个问题组成的分类工具,用来给编程入门课的学生进行分类,本文以Richard Felder教授开发的工具为主体设计逻辑问题,融入了课堂教学、学生网上学习、学生自我判断等方面的内容,开发了网站,让学生在网上完成答题,根据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类,根据每个类型赋值1到11不等,其中1-3分为一般偏好,5-7为中等偏好,9-11为强偏好,如可视化型值为10,就说明这个学习者具有强烈的可视化偏好,意味着这个学习者通过文字学习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本文在实验的第一学期程序设计对35名同学进行了自愿测试,感知性28人,直觉性7人,可视化型32人,文本型2人,积极型18人,反思型17人,顺序型20人,全局型1人,归纳型35人。

5 数据分析与对策

从分类的数据看,大部分同学都属于感知性、可视化型,因此教学者尽量提供可视化的学习材料,课程的教学案例尽可能的详细、具体。 为了提高教学的效果,本文在第二学期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分类调整教学方式:

(1)为了提高感知型/直觉型同学的学习效果,学习材料除了有明确的细节,还需要提供一些概念。

(2)课程教学材料要图文病猫,视频和实训指导书进行配合。

(3)上课30分钟后,开展5-15分钟的讨论,提高反思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4)采用基于问题驱动、发现学习、探究式教学方法,以适应归纳型学习者。

通过改进教学策略,实验班同学的平均成绩从《程序设计》设计课程的71.5分提高到网络安全技术课程的79.6分,不及格同学数量从5降低到1人,说明本文采取的教学对策十分有效。

参考文献:

[1]Lahtinen. A Study of the difficulties of novice programmers. ACM Press,New York, NY, 2012, 14-18.

[2]Cooper S. Teaching objects-first in introductory computer science. New York, NY, 2013, 191-195.

[3]康淑敏.学习风格理论西方研究综述.山东外语教学,2003

[4]严加平,夏惠贤.基于经验学习的学习风格研究述评.教育科学.2006.

[5]谭顶良.学习风格理论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教学的尝试.心理科学,1996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一、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与素养

1、教师主动参加学校提供关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各类校本培训(培训内容见附二),达到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每学期分四期进行培训,努力提升全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

2、教师自觉运用所学的信息化技能为教育教学服务,信息技术应用课堂覆盖率达90%或以上。自主设计个人教学资源,每学期上交自主设计的个人精品教学资源(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训练题或试卷)各一件或以上,并推荐优秀资源参加各级比赛。

3、教师自觉更新、完善、创新个人博客。

二、推进校园的网络环境建设

1、加强学校网站建设,增设教育科研论坛、班主任主任平台栏目,开展网上教学研究交流研讨;规划重建“少年象棋网”。

2、完善、整合教师个人和班级博客,使博客成为开展网络教研的信息平台、工作平台和资源平台。

3、继续加强网络教学管理平台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工作。以学校备课组为单位为学校的教学资源库上传相关资源(教学课件、教学素材、教学设计、优秀训练题和试卷)。

4、依托校园网,全面推进教师办公无纸化。本学期,学校的各类通知、学习材料、相关文件等继续在校园信息网上。

5、依托顺德教育信息网,发挥各大管理系统作用,提高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等管理水平。

6、加强网络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积极实施《校园网管理制度》,加强校内计算机的应用监控,杜绝教师在网上聊天、打扑克和玩游戏等不良现象,严禁教师利用学校网络散播不实消息、谣言等。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更好的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育管理;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学习资源,远离网吧、游戏。努力提高学校网络安全的管理水平,加强网站、FTP服务器的安全防控,利用杀毒软件对全校计算机的病毒发病情况进行监控,及时查、杀病毒,减少校园网内病毒的传播,保证学校网络畅通。

三、抓实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学生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我校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开设2节信息技术课,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上机操作实践,教务处还安排了三年级每周至少1节课到电脑室上机实践操作,四至六年级每周2节课都必须到电脑室上机实践操作。为了保证信息技术课的质量,学校为每年级教学制定目标(具体目标见附三),任教信息技术课的教师除了完成教学任务还必须让85%的学生达到已定的目标。

2、加强“机器人比赛、LOGO比赛”辅导,在辅导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方法,培训责任到人,力争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具体见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

四、建立教师信息化技能的评价机制。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影响大学生安全的因素多种多样。现有大学生安全教育大多数只针对传统的安全隐患,形式上也是零敲碎打,没有固定的、专业的师资队伍,安全教育内容常常不能够与时俱进,也缺乏专业的安全教育效果检测。安全教育活动常常是出现一起安全事故,就强调某一方面的安全;上级组织强调某方面的安全,学校就重视这方面的安全教育活动。学校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隐患也在不断变化,如果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不能与时俱进,新的安全事故便会层出不穷。如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随之而来的是计算机网络安全教育,包括网络交友安全、网络购物安全、网络游戏安全、网络信息安全等。

安全教育重安全常识宣讲,轻安全防范技能培养目前,各高校都重视学生安全工作,但是对学生安全工作宣传说教的较多,形式上也都相对传统,大都采用墙报、图片展览、广播、班会与讲座等形式,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忽略了安全防范技能的培养与锻炼,学生理论知识较多,实战经验较少,使得学生碰到突发安全事故时常常变得束手无策或者惊慌失措。

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

1安全意识教育

当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90后”学生,他们虽然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是由于家庭、教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心理成熟滞后,常常出现人生观不明确、方向感不强;做事粗心大意、遇事冲动欠思考;法制观念淡薄,社会认知和社会判断力不强,安全意识较低。

大学生安全教育首先就是安全意识教育,帮助学生形成避免危险、消除威胁、避免各类危险事故发生的本能思维,将安全教育由被动变为主动。安全意识教育成功与否是安全教育成败的先决条件。具体来说,应该教育大学生具有以下安全意识:一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公民意识,对社会和政治事件有基本的政治意识和安全意识。二是对各类可能危及自身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的自我防范意识,尽可能地避免受到意外人身伤害与财产损失。三是遵纪守法和法律维权意识。教育学生自觉学习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当自身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善于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遭遇挫折时,有冷静妥善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意识。

2安全知识教育

2.1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通过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充分利用高校“两课”教学,深入开展法制专题讲座,围绕学生学习、生活、兼职、交友、就业等方面,深入开展宪法、刑法、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民法、消防法、劳动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规知识教育。

2.2人身安全教育

人身安全指个人的生命、健康、行动等没有危险,不受威胁。大学生人身安全教育的具体内容:一是防止因打架斗殴造成人身意外伤害,冷静处理各类滋事和纠纷。二是慎重人际交往,避免因交友不慎而造成安全事故。三是实验室、实习(见习)、户外体育活动人身安全。四是求职(兼职)人身安全防范。五是女生非法害。六是因感情、学业、生活等原因而造成的自残、自虐事件。

2.3财产安全教育

一是防盗窃。大学生被盗的主要场所是寝室、食堂、图书馆、教室、体育场;常见被盗物品有现金、自行车、笔记本电脑等贵重物品。防盗基本方法是养成随手关窗、锁门的良好习惯,对身边出现的陌生人习惯性保持警惕,不乱丢乱放自己贵重物品,在公共交通工具上不与陌生人聊天。二是防骗。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正确的社会判断能力,思想相对单纯,容易被不法分子所蒙蔽、欺骗,如中介被骗、兼职被骗、购物被骗、信用卡被骗、短信(电话)被骗。三是防抢劫(抢夺)。应教育学生尽量结伴出行,禁止晚归及夜不归宿,晚间不走偏僻道路,不携带大量现金,穿戴朴素、不炫耀。四是防误入传销组织。

2.4交通安全教育

一是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二是教育学生选乘合法营运的交通工具。三是教育学生选乘车况良好的交通工具。四是教育学生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2.5消防安全教育

火灾是威胁人类安全的重要灾害,是仅次于旱灾、水灾的第三大灾害。全球每年约发生600~700万起火灾,约6~7万人在火灾中丧生。近年来,各高校火灾事件时有发生,对在校大学生造成了巨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因此,消防安全教育应该成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一是禁止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用电器,诸如热得快、电磁炉、电饭煲、烘鞋器、电吹风、电夹板等。二是禁止在寝室使用明火器具,诸如煤炉、酒精炉、蜡烛、液化炉,禁止在宿舍、教室、图书馆等场所乱丢未灭烟头、火种,避免火灾的发生。四是禁止在宿舍内私拉电线。五是宿舍内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六是学生外出时随手切断电源。

七是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消防安全隐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八是加大消防教育的投入,举办形式多样的展览,与公安专职消防人员联合举办培训讲座、消防演练、消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从思想认识和实践行动上都能有所收获,真正掌握用电、用火安全知识和逃生知识。

2.6网络安全教育

高校学生几乎人人涉足网络,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大学生涉及的网络安全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网络技术直接实施、参与违法犯罪活动,诸如网络诈骗、盗取他人银行私人信息等。二是网上购物或网络交友不慎,为自己带来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三是由于不知网络法规、网络伦理或者被他人欺骗、蒙蔽,在网络论坛上虚假信息,对政府、他人进行攻击和伤害。因此,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心。

2.7心理健康安全教育

当前,“90后”大学生突出的特点是情绪具有极强的波动性,心理比较脆弱,同时,在校大学生承载来自学习、交友、就业、经济、求学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许多心理问题。为此,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中应该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针对年级和季节分阶段、有步骤地开展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健康人格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情感教育、正确面对挫折与心理障碍防治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排解学生心理不安定因素,及时纠正心理偏差,及时发现并治疗心理疾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安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安全防范能力培养

一是培养学生常见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即防火、防盗、防骗、防抢劫能力。二是培养学生面对突发性重大灾难的应变与处置能力以及野外生存能力,诸如地震、火灾等。三是培养学生自救互救能力,即面对各类安全事件,在紧急情况下,机智、果敢地保护好自己与他人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能力。

大学生安全教育对策

1建设一支专业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师资队伍

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是零散的,往往最后又都落实到辅导员身上,而辅导员由于自身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原因,很难将安全教育向纵深方向发展。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质高、法律知识丰富、知识结构合理、安全保护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教育教学师资队伍。具体可以由学生处牵头,在学生工作队伍、专业教师队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及行政机关干部中,通过试讲、听课、学生评议、校外专家评议等环节选拔大学生安全教育教学教师,从源头上保障安全教育质量。

2将安全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大学生安全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也是高等教育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同时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大学生安全教育应该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成为高等教育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把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整个教学计划,设立学生安全教育教研室,制定教学大纲和相应的考评标准,与其他必修专业课一样要求,统一排课、统一检查评估、统一考试和成绩管理,使之系统化和规范化。对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责任进行系统的专业教育。

3通过多种途径营造校园安全氛围

一是围绕学生学习和生活场所,大范围的张贴安全警示标语。二是在学校和二级学院(系)网页均开辟动态安全教育主页。将与学生生活、学习相关的安全教育学习材料放在主页上,并根据学生安全事件发生规律进行不断更新,要求学生自行安排时间上网自学。这种图文并茂的教育方式会明显提高安全教育的时效性。三是开通校园学生短信平台,在重要时间节点(放假、开学、各重要节日等),以手机短信的形式予以提醒。四是开展安全知识PPT制作演示大赛、校园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在全校范围营造学安全知识、知安全防范、守安全法规的安全氛围。五是开通安全教育“微博”,通过“微博”与广大学生建立安全互动,随时提醒广大学生安全注意事项。

4加强安全模拟演习,提高学生安全技能

大多数高校的安全教育常常停留在理论的宣传说教层面上,忽略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无法真正吸引学生参与到安全教育活动中来,在遇到安全事故时,学生因缺乏相应的安全技能而表现出惊慌失措、手忙脚乱。因此,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应该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针对学生常发安全事件开展专项、单项或综合实习演练,提升大学生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能力,使大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安全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初中信息;校园网;建设;多媒体

一、校园网配备

1.多媒体教室

教师可以在以主机和数字化相结合的课室中进行教学。初中教师在教学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电子化的多媒体播放和观看各种校园网内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PPT等。

2.学生机房

学生机房要求配备一台教师用微机以及一定数量学生用微机,通过路由器接入因特网。教师机上需安装电子教室控制软件控制端,学生机上需安装电子教室控制软件被控端,教师可以通过控制软件进行教学广播,学生也可以通过控制软件与教师互动及完成相关学习作业。

3.语音系统

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大部分是通过广播的方式进行的,而与家长则是主要通过电话方式来联系。所以学校可以使用播音来告知通知,也可以使用电话与学生、家长进行联系和沟通。

4.图书馆信息系统

利用校园网访问学校图书馆主页,快速查看需要的书籍信息。同时,学校可以通过校园网使书籍的购进借出、书籍的编制整理以及图书的日常管理等更加信息化、效率化。

5.网络内容净化软件设备

通过对校园网的正确管理,对校园网的信息进行净化,可使用网关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避免学生接触到不良的信息和内容,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安全的校园网络环境。

6.资源库

教学资源是一个学校举足轻重的教学财富,如果能对数据进行有效的利用,对初中教师的课件、考试试题、备课内容等进行收集和储存,以便于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7.费用管理系统

对于一些需要缴费使用网络的应用,学校应设置好,使得对费用的收取做到合理、科学的管理,对收取费用的时间、内容有具体的记录,有利于日后进行查看。

8.相关转接设备

可以在电脑亦或是电视上接收下载有关教育的节目、课程信息、教学课件等,方便初中教师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9.WEB服务器及对外展示网站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WEB服务器以及对外展示网页。WEB服务器需由配置较高的专用服务器来搭建,对外展示网站可以用ASP、PHP等语言编写动态网页以方便日后网站数据更新维护。在WEB服务器与外部因特网连接处需配备防火墙,防止WEB服务器受到来自外部黑客的攻击。

二、校园网的有效管理

众所周知,学校对校园网的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及人员配备。而对校园网的管理更不可照抄照搬,要和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相符合,从而制订出一套适合自己教学水平的校园网。

1.提高网络安全系数

校园网储存着学校的很多教学信息,如果一些重要的教学材料被泄露出去,就会给学校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注意校园网系统的安全保密工作。在管理校园网时,可以在计算机中装好监控装置,设计或是利用一些软件进行杀毒和防止不法用户的侵入,保障校园网的信息安全。同时,要对校园网系统内部进行分级地控制,降低校园网信息外漏的可能性,提高校园网的网络安全系数。

2.选择合适的硬件设施

学校在使用硬件产品时,要寻找那些兼容性较高、适应性较强的装备,并且综合考虑设备的价格、功能等内容。比如,对主要设备数量的确定要依据学校校园网的范围和规模,对不同的教学领域使用不同的服务设备和服务器。

3.选择对应的软件设备

要知道,校园网中的软件设备是和使用人员联系最密切的,因此,校园网的软件选择是极其重要的。对于操作系统,要先明确校园网是要发挥什么作用的,是建立校园网的互联网还是指向应用方向的,针对不同的需要来选择不同的操作系统。而对于应用软件,则要在该软件的基础上,将其设计为校园信息控制系统、校园事务管理系统、书籍管理系统、计算机课室系统等。

三、明确校园网的管理与安全问题

首先,不同的人使用校园网要设置不同的权限访问。第二,对各级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明确分工,将制度和技术联系起来,实现管理人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管理。第三,要向教师、学生、其他工作人员等进行调查,询问意见,收集各方人员的建议,使得校园网的管理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全面。最后,要隔一段时间就去维护校园网络的设备,更新网络软件与硬件,提高系统性能,完善校园网的数据信息,增强网络的网段保护。

总的来说,校园网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很关键的一部分,如果学校对校园网的管理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学校日常的工作运行,不利于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学校应该大力建设校园网,对校园网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管理,提高网络管理水平,加强设备管理,使得校园网能更好地为学校服务,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宋彦京.基于安全Web服务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性能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3(08).

[2]吴黔云.简析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13(18).

[3]赵进.计算机网络维护工作的若干思考[J].河南科技, 2013(14).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一、自主性、创造性学习能力不仅是军校学员任职的现实需求,也影响着我军未来人才队伍素质

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20世纪就预言道:“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在现代军校教育中,学员在院校学习的目的不仅是获取适合自身职业发展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与学习模式中,用科学的学习观念指导自身的学习与发展,了解自己的学习类型、特点与个性,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激发学习动力、克服学习障碍;学会在研究与创造中学习,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能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上进一步运用和完善这种学习能力,使学习能力成为宝贵的财富,成为创造性完成工作的动力源泉,成为发展潜能的助推剂。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人类个体在认识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经验和知识、掌握客观规律、使身心获得发展的社会活动,学习的本质是人类个体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超越。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人类的知识总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建设学习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人们对学习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广泛。在军队建设中,培养高素质军事人才队伍、适应未来国防和军事科技需要,是我国国防力量建设的重中之重。当今军事理论、军事科技、军事装备的发展一日千里,军事人才的学习能力是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决定人才发展潜力的根本,更是将智慧谋略与武器装备结合而形成战斗力的决定性因素。对于未来的新型军事人才来说,完成院校教育只是个开始。在院校学习中,比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对待学习和自我完善的情感态度,培养健康的个性和创造潜能。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适应飞速更新的知识和技术体系,为适应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

二、信息素养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同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起,构成了学员自主学习和进行知识创新的基础

在现代军校教学改革中,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教学模式逐步推广,自主学习日益成为军校学员的重要学习途径。自主学习与自学概念有所不同。自主学习是指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教员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制定并完成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的主要要素有:(1)自学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和基础。自学能力是在没有直接指导、依靠学习材料有目的地获得知识技能的一种能力,是立驾驭学习活动的能力;(2)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动力;(3)计划性是自主学习的保证;(4)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自主学习的关键。培养和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学会自我激发学习动机,包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自己确定学习目的、制定完成的学习目标等;其次,要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学习风格、个性特征等进行主动了解;再次,要掌握学习策略,对自身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管理和评价;最后,要善于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自主决定材料、学习内容和学习步骤。

通过对自主学习的分析可以看到,自主学习是学习者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在教员的指导下,按照个性化的学习策略,自行选择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海量的学习资源为学员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但是如何在海量资源中选取自身需要的学习材料,并且能够甄别其中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是完成自主学习的重要基础。在军校教学信息化过程中,我们对信息资源建设十分重视,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并且技术手段、硬件环境和资源建设都在不断发展。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强化在信息化教学环境支持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军校教学水平的关键环节。

信息素养是传统文化素养的延伸和拓展,主要由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素养、信息的基本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另外还包括一定的外语能力。信息能力指有效利用信息设备和信息资源,获取、加工以及创造性地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意识主要包括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尊重知识、终身学习、勇于创新等观念,还包括对信息的内在需求和对信息的敏感性与洞察力。信息伦理道德是指能够自觉抵制信息污染,自觉遵守信息道德及法规,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主动参与健康信息环境的创建等。其中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信息的分析、信息的加工。提高了人的信息素养就培养了人的独立自主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使之具有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使之具有追求新信息、运用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从瞬息万变的事物中捕捉信息,从易被人忽视的现象中引申、创造新信息的能力。

由军校教学环境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本身虽不能自然而然地引发军事教育和军校教学的革命,但它却是这场已然发生的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目前,我军院校中的校园网已经成为学员学习的重要媒介和平台,基于校园网的多媒体数据库、网络课程等学习资源建设也日益成熟和完善,大大扩展了自学的时间和空间范围,提高了学员获取知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自主学习在学员的学习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善于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进行高效率、富于创造性的自主学习,是院校学员的必备能力。在军校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学员对于获取和利用信息重要性的认识如何(信息意识),获取、处理、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如何(信息能力),甄别信息的真伪、抵制信息污染、规范自身的信息行为(信息伦理道德)等,都直接与学习效果和能力增长成正比。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提高军校学员的信息素养,使现代化教学环境真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加速器”。

三、针对军校学员能力素质现状,加快信息素养的提高

随着军校教学信息化进程的推进,军校学员的信息素养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员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进行自主学习的效率还不高。

(一)军校学员信息素养与现实要求的主要差距

1. 利用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强。在笔者所在的院校中,教学任务以任职教育为主,入学学员主要是中级指挥、参谋人员。这些学员虽然具备使用计算机、网络的一般知识和技能,但是在教员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和组织学习材料和进程的能力还不足,认为到院校来学习就是来听教员讲课而不是自主上网学习的,将课堂教学、课题研究与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而达成教学目标的主动性还不够。更有一些学员的自我约束力不强,在网上看电影、玩游戏乐此不疲,而教员布置查找学习资源、运用网络课程进行学习时却无所适从或消极抵触。

2. 信息能力有待提高。目前,许多学员虽然对信息资源有一定的认识,但其获取和利用信息资源的能力尚有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不能“广、准、新、精、全、快”地查找自己所需要的真正信息。在获取学习资源时,没有很好地对核心概念、相关知识进行理解和梳理,搜索起来产生困难。二是上网浏览信息漫无目的,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能力较弱,往往不知从何下手。网上阅读呈现超文本的网状结构而非传统阅读的线式结构,一些学员查找信息时不能够将搜索信息作为自主学习的组成部分而进行很好的计划,没有事先形成明确的思路,搜索过程必然是没有边际、不知所终的。三是对信息的需求存在应急心理。许多学员为适应某一阶段的需要或完成某一任务、某项活动而去选材、收集资料,应付了事,缺乏学习的系统性。

3. 信息道德和信息法规、信息安全意识尚需培养。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我们产生各种危害。例如信息滥用和垃圾信息的危害、计算机病毒的肆虐、电脑黑客、网络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对我们的道德水平和安全意识提出新的挑战。作为军校学员,必须积极抵制不良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学会自我保护,自觉维护网络信息资源的健康有序发展。和地方普通高等院校相比,军队院校的教学、科研所关注的往往是最新的军事理论、军事科技等,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军事秘密,而资源共享与安全保密是一对矛盾体。军校学员在院校学习期间必须培养高度的信息安全意识,掌握必备的信息防范能力,决不能认为院校学习内容无密可保,放松安全意识。一旦放松警惕,不及时学习信息安全保密技术,将来在工作中就有可能触碰安全保密的“高压线”。

(二)培养学员信息素养和能力的主要途径

1. 在学习资源建设中,必须抓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为学员创设一种开放、主动、发现式的W习环境,发展学员的高级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真正使技术为课程教学服务。在网络化学习资源(如网络课程)建设中,将学习资源按照学员特点、需求和基本技能进行分类,提供自主学习策略的指导,并设置教员在线辅导,引导和监控学员的自主学习。

2. 更新教学观念。教与学双方都必须认识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学习是最重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作为军校教员,必须首先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具体表现如下。

(1)对信息、信息化、信息社会的特点有正确的理解;有强烈的信息意识及获取所需信息的欲望,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关心教育信息化进程,积极投入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学习和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

(2)认识到获取信息对教育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为学习或教育教学工作等问题的解决,能确认自己的信息需求,并灵活地通过多种渠道较迅速地获取有效信息。

(3)能准确、快速地从不同角度来解读信息和批判性地评价信息;能将信息应用于批判性思考。

(4)能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提取和信息;能较好地管理自己搜集到的或自己生成的信息。

(5)能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创造性地使用信息解决问题;能用尽可能好的方式表达、呈现(或存储)自己生成的新信息。

(6)能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运用于自己的继续学习和交流。

(7)遵守信息道德,懂得维护信息安全,建立高度的安全保密意识。

3. 设置信息素养相关课程,不仅有助于学员掌握计算机和网络操作技能,还有助于学员了解自身的学习类型,根据自身特点主动选择适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能够正确、适时评价自主学习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策略,达到最佳的学习目的。

4. 在信息化条件下,应更加注重信息安全保密意识,应对信息时代全方位、全时空军事斗争的需求。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对军校课程与教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了实现军事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重视提高军校学员的信息素养,并以此作为渗透整个人才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的教材、网络以及各种教学资源的开发之中,以形成学员对信息的需求,培养查找、评估、有效利用、交流和创造各种信息的能力,并由此拓展学员对信息本质的认识,成为新世纪合格的新型军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辉.军队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

[2]盛沛霖.没有硝烟的战争[M].北京:出版社,2004.

[3]王鸿生.军队院校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育平台;改进措施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高校教育对网络的依赖程度高,网络教育平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何构建一个更有效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新形势下是本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结构。

1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符合环境变化的要求,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尤其是青少年,要建立统一的教育平台,加强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也顺应了数字技术的要求,随着云计算、互联网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教育改革也需要遵循的发展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对开放大学资源能带来正面影响的社会价值观等。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对教育过程的重要,各种文化思潮的广泛传播的新形势下,对教育有很大的影响,互联网本身不具有自洁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建设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很有必要。

2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主体是一个网络平台,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发展极不平衡,存在着诸多问题。

2.1网络基础设施不足

大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相对较晚,很多网络设备相对落后,影响了网络传输的稳定性。由于高校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的发展时间和规模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一般在建设高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科学与工程建设投资也在农业、林业等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投资本科院校高于高职院校。在网络安全平台的建设中,对安全的初步构建没有太大的考虑,造成了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大量的不安全感,很多学生一度被黑客攻击和感染了木马等。

2.2管理不善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管理使用规则和条例,管理人员安排开始灌注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不适合互联网时代。随着网络的使用人群逐渐增多,管理团队的质量有限,员工和管理形式非常简单,不能有效管理学生的网上行为。管理不到位也导致了缺乏和不完整的学校学习材料,或无效的信息。

2.3教育网站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高校已建立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虽然建设网站蓬勃发展,但栏目和内容的网站如此之不足,没有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的设计创新,学生普遍不感兴趣。许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缺乏对其思想和思维领域的热点话题,没有教育功能的社会实践,虽然也有不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立的讨论板,在实际应用中,没有专业的教师指导或教育,很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误解或看法。网站建设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分页面设置不明显,学生有难度的快速查询,对网络平台的影响起到了作用。在论坛的经济增速放缓的网页,内容和主题,虽然他们是非常积极的,但太少,没有吸引力,学生很少访问。高校校园建筑是一个比较热的建筑行业,学生对参与的兴趣普遍较高,但缺乏监管,未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3针对上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3.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它需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校园网,加快技术变革,也需要加大宽带投入,提高网络速度,增强无线网络的投入,实现校园网的对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化平台,硬件建设需要关注,不断升级的服务器,以保证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针对安全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应急小组,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做好网络安全工作,监控学生的上网行为。

3.2营造文化氛围,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推进和突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政治控制的新生,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要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加大覆盖力度,用一定的技术手段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需要有精彩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建设,可以观看展览网党团活动栏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需要扩大专职教师的监管安排,加强网络宣传和其他网站的互动力度,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和运用各种流行的网络平台,如QQ群、飞信群等,这些站点有很高的知名度,会员可以参与到广泛和积极的讨论。在QQ群等的讨论中,都是世界上的熟人,所以在一些热点问题和常见问题上有较强的刺激性,需要注意引导,不能引起学生的反向心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建设也需要注重创新,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微信平台和微博平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的现状,然后进行了研究改进。我国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起着重要的作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传统的教育平台的作用有效,当前思想政治网络教育平台建设也需要创新平台模式,加强施工管理。

【参考文献】

[1]阮奇,周玮,陈树君,等。调查与思想政治网站以西南交通大学为例[J].前沿网”传播效果的对策。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02):91-94.。

[2]王艳。创新理念与政治哲学的校园网络平台。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704):20-21。

[3]黄。90年代以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平台背景。遗产,2011,3(208):44-45.。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学习;建设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6)156-0050-02

1 数字化学习环境

1.1 数字化学习

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的学习思考已经不止局限于过去的方法,人类的学习发挥能力需要有个提升的空间,因而产生了观念:数字化学习。粗略来说数字化学习就是在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者根据自身情况利用身边的数字化学习资源,用计算机或者其他多媒体工具进行学习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数字化学习息息相关,信息技术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重点,它的数字化特点引入到高校教学中后,学习环境、学习资源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会得到相应的改变,朝着数字信息化方向靠拢,从而演变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的数字化,学习者的学习方式也变成数字化。

1.2 对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理解

计算机、通讯和网络这三者构成了信息技术的重心,所有的信息技术系统结构的基础也是这3个因素。多媒体计算机是高校信息技术教学环境的应用必备硬件,此外还包括网络化的环境。数字化学习环境的本质是对学习信息的数字化处理,这需要到位的理解。构建数字化的学习环境需要信息处理,使得信息多媒体化,能进行网络传输,能智能对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产生虚拟的教学环境。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室都是高校可以提供给学生的,此外校园网络等公共设备可以信息多样化处理,对于国外的一些优秀学习资料可以共享给高校学生,为学生提供很好的学习交流机会,学生可以更加便捷的使用有用的学习材料,实现网络教学与现实教学的对接,对高校的教育发展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1.3 数字化学习环境的特点

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因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会产生相应的改变。与传统的学习方式相比,数字化学习不再是仅靠高校教师课堂上的传授知识和课本简单枯燥的学习,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多的互动交流。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化学习资料,有效搜集相应的学习资料,对知识进行探究,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学所知识,这与传统教学方法的表面学习更有深度。所以数字化学习环境有几个特点,首先对于高校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是更加随性的,对学习资料的获取没有特别多的限制,其次高校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的学习更加具有实际效果,学生能更加主动的获取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调动了高校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以及其他的多媒体工具进行课程学习,使得探究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有层次。最后,学生在数字化学习环境下也有利于与老师的多方交流,不仅只限于课堂上。

2 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

对于高校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虚拟图书馆数字化学习环境过程。

2.1 虚拟图书馆

我们将虚拟图书馆定义为基于网络来实现信息资源存取的有序信息空间。因为信息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也开始引入计算机网络虚拟技术来帮助图书馆的更好管理。与传统的图书馆保存相比,虚拟图书馆不仅可以保存珍贵的文献资料,实现资源共享外还具备更加便捷实用的功能。虚拟图书馆将信息存储数字化,计算机化业务的操作以及对图书馆的管理。网络信息的传递全面化,信息服务公开透明化,在信息的处理方式、服务方式等方面相对于传统图书馆都有着很大的革新。例如,纸质版的文献资料的索引、目、文摘等都进行数字化,用科学缜密的计算机技术合理排版,形成独立的数字化资源在公共服务器上,完成图书馆的内部业务以及对外的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利用高速的数字化网络为载体。此外,全球的虚拟图书馆可以统一网络访问协议,这样便于分布式管理,便于学习者的检索利用文献。

2.2 网络设施的建设

高校虚拟图书馆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建设需要加强网络设施建设。这需要建立校园网,只有建立属于学校自身的局域网才能再次基础上加以开展数字化学习环境的建设。高校通过校园局域网,建立自身的后台数据库,将全部图书资料用数据库开发体系数字信息化导入其中。利用可以快速处理大量数据的数据服务器使得高校的学生都可以享受访问图书馆的权利。此外对于一些数据资料储存在光盘上的,可以创建一个专门的大型光盘库来存放学习资料,这样也保证了数据不被破坏或者遗失。虚拟图书馆的网络安全是非常需要保障的,所以需要在高校虚拟图书馆的内部子网安装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接的防火墙服务器,确保虚拟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不会遭到外界破坏。其次,因为学校的局域网毕竟覆盖范围不是很广,学生很难保证能找到需要的学习资料,这就需要高校建立更多的电子阅览室,对学生教师无偿开放使用,这样可以保证虚拟图书馆的使用情况,使其发挥最大用处。多媒体教师也是网络设施建设中一个重要部分,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样可以增加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更好利用资源学习库进行数字化学习,实现新型教学方式的开展,达到更优秀的教学实践。

2.3 安装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网络安全防火墙是一种能够加强并控制网络与网络之间访问权限的技术,这种技术能够很好的防止并阻止来自于外部的通过非法手段进入或访问内部的网络和网络资源,同时也能够很好的保护虚拟图书馆用户的操作环境安全。防火墙会对多种网络在进行数据传输时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检查和过滤,以确保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环境是否安全,同时还会对整个传输过程和网络的运行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进而在最大程度上确保虚拟图书馆的安全。防火墙可以因所采取的技术不同而分为地址转换型、型、包过滤型和监测型,地址转换型即将内部的IP地址转换为一种临时有效的地址,也就是在实际的网络访问时,这个临时的IP地址对外隐藏了真实性,外部网络在访问时并不会知道内部的网络实际情况;型防火墙是一种位于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起到作用的服务器,这种防火墙全面的阻挡了服务器与客户端之间数据传输,客户端需要与服务器进行数据传输时必须先将传输信息和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会对请求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服务器,最终将服务器传送的信息转送给客户端,型防火墙直接阻断了客户端服务器之间直接接触机会,有效的降低了数据传输中可能涉及到的网络安全风险;包过滤型是一种数据的分包传输技术,是通过读取和分析数据包中的各类地址等信息判断这些数据包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旦存在安全隐患就立刻阻止;监测型防火墙是目前一种全新的防火墙技术,这种防火墙能够主动全面的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第一时间有效的判断出各个层面数据的非法入侵。除此之外,杀毒软件能够很好检测出计算机中隐藏的病毒软件,杀毒软件会定期下载最新的网络病毒库,最新版本的病毒库能够对计算机病毒进行有效的查杀。

3 结论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 教师; 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丽平(1970―),女,湖南永兴人。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教育史研究。 E-mail:liulp@nwnu.省略。

一、关于多媒体网络教学

当书本、黑板、图片、模型等传播媒体得到组合时,确立了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书本课堂”,并且以“教师的教”为中心。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的讲授以及黑板粉笔的应用,系统地把书本知识传递或灌输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是主动施教者,学生是被动的受教者,媒体是辅助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工具,教材则是灌输的内容。当然,它的优点是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及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控制。但是它最大的缺陷就是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学中缺乏主动思考、探索的能力,其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目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于自己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之成为一种思考活动。因此,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环境。 随着Internet的出现,网络与多媒体相结合,实现网络信息传输的多媒体化。多媒体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Internet通信技术为硬件基础,以多媒体课件为软件基础展开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营造了一种更加“物化”、“虚拟化”的学习环境。[1]其特点主要有,第一,学习资源的广泛性。网络能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图文并茂、形声兼备的学习资源。在网络提供的“海量”学习资源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状况来选择学习内容和安排学习进度,不再像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跟着教师和教材走,不用担心跟不上而受批评或惩罚。当学习任务完成时,学生可以获得一种自豪感,从而可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强化学习的自主性。第二,信息传递的多向性。与传统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不同,网络教学可以实现信息传递的多向性。通过学生与任课教师的交流,教师可以调整自己的教学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通过学生与网络服务专家的交流,例如加入“网校”的学习,它使分布在不同地区的普通学校学生可以得到名校名师的指导。这些网校对学生会提供名师授课的视频,各科目的学习材料、教学答疑、复习指导以及考试等内容,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知识。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可以从别的学生观点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不断丰富自己知识的目的。第三,教学环境的个性化。与传统教学中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多媒体网络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中“一锅煮”的现象。网络教学环境的多样性,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教学双方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教和学,从而使个性化教育成为可能。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要求和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通过网络提供的反馈信息及时了解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在学习过程中随时调整学习进度,可以获得在线帮助,弥补了班级授课制中的缺陷,真正可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2]美国心理学家库勒克的实验表明,网络教学可以比传统教学节约 30%~50% 的学习时间,可以使学生多学习 30% 的课程,学习效率提高80%,使学校节省 40%~50% 的费用。

显而易见,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长足发展,多媒体网络教学给传统的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二、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教师角色定位

多媒体网络教学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变革,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随之转变,否则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的功能必须体现在如何把网络上的“信息”化为“知识”,把“智能”化为“聪明”。 网络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者,而是需要具备很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来把握现代教育技术,以适应未来的教育发展。网络教学中教师对自己的角色应怎样定位呢?

(一)多媒体网络操作者

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教师要成为多媒体网络熟练的操作者。教师要努力熟悉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各项功能,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如果说信息技术是“魔杖”,教师就是操纵这个魔杖的“魔术师”。为了有效地发挥各种教学资源的作用,教师要将自己所掌握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的使用方法及时介绍给学生,使学生能随时上网学习,娴熟地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教师要成为多媒体网络熟练的操作者,就必须重视对教师的培训培养。例如:甘肃省将网络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到研究生层面培养的做法,值得借鉴。2011年11月19日,甘肃省首届网络管理人员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27名学员进行了论文答辩,这是甘肃省将网络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到研究生层面培养后的首届毕业生。从2008年起,西北师范大学连续3年对200余名各市(州)教育城域网和各高校网络管理及技术骨干人员开展了信息化培训工作。为了缩短甘肃省教育信息化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省教育厅和省学位办决定首次将网络管理人员培训与研究生教育相结合,允许培训人员通过参加统一考试接受研究生教育。3年来,共有81名学员通过考试在西北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教育技术学专业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二)知识的领航者

Internet网络的迅速普及,使人类知识的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信息资源囊括了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信息源,种类繁多,信息量大,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然而目前我国网络信息资源的建设现状不尽如人意,大量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由于年龄小,涉世不深,辨别是非能力差,面对网上五花八门的信息往往变得茫然,难辨真伪,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为了避免学生迷失方向,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基于此,教师就成了茫茫信息海洋的领航者。[3]要求教师具有极强的信息辨识能力和获取能力,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对网上的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筛选有用的信息建成可利用性较高的本地资源库;也可以在本地资源区为学生提供与课堂教学目标相关的URL导航链接,学生通过导航链接直接登录相关网站去获取所需的信息资源。学生通过教师的引领完成学习任务。作为领航者,教师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的同时应着眼于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具备迅速地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三)学生导师的角色

对中国教学理论发展影响最深的是德国的赫尔巴特,他强调在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扮演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的角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一张嘴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把他所掌握的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教师展示知识的空间只是一块容量有限的黑板,在有限的45 分钟的教学时间内始终是教师的行为在主导课堂,学生的行为难以得到体现,师生之间缺乏沟通交流,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呆板、僵化,缺乏生机与活力。久而久之,学生变得不爱思考、不愿思考,甚至出现厌学情绪,教学效率低下。如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师生都处在一个信息资源非常丰富的环境中,二者获得信息的机会是均等的。教师已不再是以前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源泉,“教师什么都知道”的地位逐步在动摇,传统的教师“教”的角色受到了冲击。新的角色定位使教师的职能已经从“教”转变为“导”。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师。其导师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引导

教师只需帮助学生确定学习目标,然后将大量的教学信息预置在计算机内,随时调用,任意切换,将相关的图形、图像生动、直观地投影到屏幕上,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的目的。

2. 指导

教师的角色由“独奏者”向“伴奏者”转换,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和课程,合理调动、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注意力转移到解决问题而不是讲课上,指导学生掌握获取信息的工具,能根据认知需要处理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

3. 诱导

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媒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习优秀者“吃得饱”,学习一般者“吃得好”,学习困难者“吃得了”。

(四)学习促进者

人类社会所积累起来的科学文化知识,是通过教师一代又一代地传递下去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在网络教学中,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上资源学习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新型的师生关系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权威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民主型,教师在课堂上由以前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于在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角色,那么教师如何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充分发挥其促进者的角色呢?笔者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先为学生设立一个教学目标的起点,然后给他提供一些可以帮助他达成目标的教学资源,这时学生就可以自己去实现目标了。当然,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面有限、自律性较差等因素,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当学生需要帮助时,随时出现在学生的面前,推学生一把,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促进他们最终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对于学生来说,从制定目标到遇到问题再到实现目标的整个过程正是他们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过泪水,有过疲惫不堪,甚至“头破血流”,但更多的是自己所获得的成功,以及由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自豪感。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实现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网络教学设计者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其程序为:启发学生的积极性―提供必要的感性知识―形成概念,掌握规律―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应用知识―检查反馈。这种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所以也叫“传授―接受式模式”。由于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讲得多而学生活动少,容易出现注入式教学和学生死记硬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而网络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用心地对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教师要履行网络教学设计者角色。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所特有的交互性、共享性和开放性特征,精心设计“以学生的学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学生年龄特征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确定学习的起点,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其教学模式的设计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模式:1.自学―指导式模式。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学生自学始终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给学生提供紧紧围绕学科教学内容的网络教学资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能自主学习。2.目标―导控式模式。是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教学评价为动力,以强化学生的活动为核心,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是目标的提供者和学生达标的组织者。教师应确定网络教学的目标,提供教学资源,并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3.问题―探究式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问题为中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模式。可采取的教学流程:情境导入自主探究网上交流归纳小结反馈评价。多媒体技术可创设用于探究与发现的问题情境,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假设,教师引导学生对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4]4.情境―演示模式。网络教学具有将图、文、声、画等技术融为一体的特点,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网络向学生演示各种教学信息,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融合起来,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体系。

(六)学生网络安全的保护者

我国2009年8月的《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显示,被调查的小学生中有63.9%在6~9岁就开始上网,更有18%在上学之前就已使用过互联网了。[5]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我国19岁以下网民占网民总数的26%。[6]通过以上的事例说明,我国网络用户呈现低龄化的特征。由于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是不成熟的个体,是未进入正式成人社会的“边际人”,对社会复杂环境缺乏警惕性,致使他们成为网络上较脆弱的群体。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在网上遭受欺骗、身心伤害或财产损失的案件不断地增多。虽然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一直被广泛强调,但社会、学校和家长大多着眼于学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食品安全,而对网络安全关注不够。尽管有的家长也关注学生的上网问题,但并不是担心孩子在网上受到伤害,更多的是担心孩子“网络成瘾”,影响学习和健康。众所周知,青少年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而且学校有便利的教育条件,所以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主体。在中小学开展网络安全教育,首先,要求教师提高对网络安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加强学校课堂网络道德教育。课堂网络道德教育在系统学习网络道德知识、启发道德自觉上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通过课堂向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须改变计算机课程只讲计算机知识,不探讨网络道德问题的偏向,主动将网络伦理知识引入课堂,以科学的态度和人文的情怀,引导学生从科技理性与伦理理性的结合上获得相关的网络道德知识,提高他们对网络的认识和自律能力。大力倡导学生文明上网、诚信上网的好风气,让学生明白,网络道德禁止的是过分沉溺于在线游戏,观看、下载和制作色情网页,制造和张贴不实之词,窥视或偷窃他人计算机文件,攻击或破坏他人计算机系统和互联网系统等有损自己身心健康、侵害他人权利、破坏网络安全和社会文明的网络行为。触犯这些道德禁律,必将受到纪律或法律的惩罚。[7]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网络行为,提高学生对全球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自觉抗诱能力,不受有害信息的腐蚀,不上黄网。再次,运用积极主动的教育策略寻找解决网络欺骗的途径。教师要成为学生网络安全的保护者。

三、结 语

进入21世纪以来,网络已经完全占领了现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教育教学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随着教学模式的改变,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角色必须重新定位。教师要充分理解和掌握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根据它的要求去培养和塑造自己,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便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使命,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强,蔡平.多媒体技术概述[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65~72.

[2] 张鸿军.试论网络教学的特点与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2,(5):42~43.

[3] 张景鸣.网络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J].上海教育科研,2010,(4):70~71.

[4] 张人杰,邓云洲.大学教育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435~437.

[5] 小学生互联网使用行为调研报告[EB/OL].http//kids.省略/zt /09dybg/.

[6] 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DB/OL].省略nic.省略/index.htm,2011.

[7] 刘丽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教育对策[J].电化教育研究,2005,(12):26.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精品课程网站;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03-0135-02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专业,就业主要面向电子商务公司、网络公司及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掌握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熟悉掌握网络安装、测试与管理以及网页制作等信息技术,能够从事计算机网络安装、维护等工作的,具备良好职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在二年级上学期开设,

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为指导开发和实施,是帮助学生获得计算机中级网络管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要课程,是形成中级网络管理员职业能力的重要阶段。

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规划、设计、实施、维护和管理网络的职业能力,担负着帮助毕业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从网络管理员向更高层次的企业网络工程师或主管等岗位迁移的重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对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的目标

2.1 总体目标

开发与建设适应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的教学内容制定与改革,开发一系列课程相关的资源材料,并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网络构建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完成从“学生――准网络管理员”这两大角色的转变,最大程度地满足用人单位对中职计算机人才的技能需要。

2.2 具体目标

1)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资料收集,形成课程定位、实训大纲、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习题库、教学参考资料等一系列教学资源;

2)按照教学设计思路,模拟现实工作环境开展实训教学,录制课程录像,研发出针对性强、具备操作性的具有中职特色的校本实训电子教材和实训电子指导书;

3)开发精品课程网站,实现课程资源的共享,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教与学的便利。

3 研究的主要内容

3.1 制定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1)课程任务

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综合布线、网络设备、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构建、网络安全基础、网络规划设计与管理维护知识等。让学生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完成常见网络的网络规划;能初步根据网络工程的有关规定正确完成常见网络设计与组建实施;能根据网络应用的需求正确选择网络软件、硬件设备的选型和掌握常用软件及网络管理命令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及网络故障的诊断、排除。

2)设计思路

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在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对专门化方向所涵盖的岗位进行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线,将课程知识体系整合为项目教学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体现学生设计和动手能力培养的循序渐进性。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贯彻“技能培养为主,知识够用为度”的教学思想,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岗位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采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行业实践3层递进相结合的模式来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育学生掌握网络管理员的基本职业能力。

3)典型工作任务描述

中小型网络构建与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安装简单的网络设备、配置Windows 2003 Server操作系统、常见网络故障的排除、网络环境维护、硬件设备管理等。

学习任务分为六个部分:包括小型网络构建、中型网络构建、Internet接入、无线局域网构建、多园区网络互联、安全校园网构建。内容涵盖了组建SOHO型网络、构建办公网络、网络服务器的搭建、多办公区之间的网络连接、部门间网络的安全隔离、全网络的互联互通、校园网接入Internet、服务器接入技术、安装无线网卡、安装家庭无线网络、安装校园无线网络、动态路由实现区域网的连通、OSPF路由实现区域网连通、安装杀毒软件、保障网络设备的安全、保障网络区域安全、提高整个网络的安全等。

完成学习任务后,要求学生能安装网卡和配置IP网络地址;能测试家庭网络连通性;能调试和管理网络交换机;能调试、排除交换机局域网出现的问题;能共享网络资源;能在网络中搭建FTP服务器和在网络中安装网络打印机;能使用交换机级联技术和配置交换机链路聚合技术;能配置交换机的冗余链路;能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能跨交换机实现VLAN通信;能配置管理三层交换机,能实现全网互通;能使用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技术;能使用企业网和校园网专线接入技术和配置服务器技术;能正确安装和调试无线网卡;能搜索无线网络信号;能安装和配置无线对等网络;能配置和管理无线AP;能安装Infrastructure无线模式网络;能在网络中终端设备上安装杀毒软件;能学习配置交换机端口的安全和配置交换机端口安全地址的绑定;能配置标准的ACL技术和配置扩展的ACL技术等。

4)实施办法

(1)学习组织形式

教学环境在一体化电脑机房中进行,课程设置在第三学期,每周4节,共17周,合计68个课时,在排课中,采取2节连堂(2+2)的形式。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以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并应向学生提供相关书籍、网络资源、教学视频、素材库、实训指导书等学习资料。

(2)主要教学方法

结合专业特色及中职学生的特点,教学模式采用行动导向型教学法,如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等等。以“行动导向驱动”为主要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从完成某一方面的“任务”着手,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从而实现教学目标。从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看,知识来源于实践,在实践中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实践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并回到实践中去。

5)教学评价

学生的评价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其中,学生提交作品(项目)的评价得分,由教师评定、学生自评或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组成,教师的评定从学生操作步骤和方法是否符合职业要求规范、是否能进行简单的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是否符合客户的需求及完成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学生自评从掌握的技能、自我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价;小组互评从是否按要求排除网络故障、是否与队友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以及对小组的贡献等方面进行评价。

3.2 制作多媒体资料:电子教材、电子课件、电子教案

教材的质量直接体现着职业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也直接影响中职教育教学的质量。鉴于市面上中职教材种类繁多,以及与学生及教学条件不切合实际的情况,可邀请企业行业专家联合我校专业骨干教师一起编写教材。

根据锐捷厂商提供的学习材料和技术文件,针对本课程进行了电子课件的制作和修改,共分为6个单元,每个单元设计了实践案例和演示文稿。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以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制作电子教案。内容主要包括客户进行双机互联设置,并进行文件或打印共享设置 ;利用二层和三层交换机为客户构建小型、中型局域网;利用路由器为客户接入Internet、组建多园区网络、保护网络安全。

3.3 制定实训教学中的实训大纲、实训指导书,建设实训环境

课程制作教师实训指导书及学生实训手册。建设实训教学环境:

3.4 制作其他多媒体资源

课程内容体系的完善需要更多教学资源的支撑,包括制作课程录像和教学动画,制作案例库、行业资料库、锐捷厂商配置文件、在线测试题,搭建精品课程网站等。

4 项目研究主要结论与观点

针对课程标准、实训大纲、教学资源等建设目标,通过建立电子教材、课件、录像、实训指导书、测试题,加强和提升任课教师的计算机网络项目课程教学质量。对学生网络专业能力进行强化与训练,从内容到课程,从课程到活动,从途径到形式、方法,构建科学的中职生计算机网络精品课程体系,使学校教学改革工作更上一个台阶。同时,着力构建与提升课程改革这一目标与学生实习就业、市级和区级学生企业网竞赛相适应,是计算机网络专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1)理论联系实际。原有市面上的教材无法满足我校实际情况,为此我专业组织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与相关企业专家合作编写“工学结合”校本教材。

2)教学手段先进。课程中涉及重要的网络设备搭建采用锐捷厂商设备进行演示和实操,极大地方便了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3)内容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了有关解决硬件和网络故障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查找对策、解决问题能力。

5 今后研究设想

1)加强“师资”培养。鼓励教师推广新教材、教法的同时进行大规模针对性强的专业训练;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鼓励出省、出国培训,开阔教师视野,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学科培训的同时,注重教育管理方面的培训;将知识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让教师与行业培训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探讨。

2)注重实训项目更新。继续加强学校与企业、行业间的联系,并以此为切入点,更新网络项目内容来完成中职教育人才培养与市场和就业需求之间的有效衔接。

3)加大成果宣传力度。将课程资源网站扩大推广区域,充分发挥项目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4)研究微课教学需求。制作微课视频丰富中职生学习的方法与途径,使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网络安全学习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职 网络

自主学习

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在课程实践中,由于网上资源提供的是一些实际案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提高了专业岗位应用能力。实际上。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正是高职教育应用性特点的体现。

随着生产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需要人们不断地调整自我以适应新的生产项目和新的工作环境,同时也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知识面,不断地充实自己,增强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网上资源具有信息丰富、及时快捷、无时间地点限制等特点,这些特点非常适合自主学习。网络教育作为未来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的普遍重视,许多学校的校园网已布线到学生宿舍,丰富的网上教育资源为教育转向网络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一、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的实施

1.生生协作式自主学习

协作式自主学习是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对社会磋商以及对理解发生的评估而展开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形成多种假设以及多种观点看待同一个问题。可见建构主义特别提倡协作式学习,认为“协作”是建构主义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在这种学习方法中,学习者以多人为单位(小组)进行学习,以提高学习的效率。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自主协作学习的发展。这是因为互联网拓宽了人们之间的交互方式,提高了沟通效率,能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信息组织,而这些都是与提高协作学习的质量紧密相关的。通过网络,学习者可以实现范围更广质量更高的协作学习过程。网络自主协作学习由于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多新的特点。自主协作学习不同于简单的小组讨论,它是一种系统的有计划的学习方法。例如,在高职电商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在网络课堂上。当学生掌握了网络的连接设备及连接方法等相关知识后,教师分配给各小组一个任务:某办公室有微机10台,要求组建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实现信息的传送和资源的共享。要求各小组尽最大可能地使用多个方法来解决这个任务,看哪个小组能够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在这一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都会非常认真地分析、揣摩,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给出一个或多个解法,力争解法新颖和齐全。结果是各个小组都给出了各自的解析和答案,教师再将自己整理好的解析和答案分发给每个小组。通过查看所有的解析,同学们明白了自己思路的优势和局限性。这种多种答案、没有预设任何限制的协作式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另一方面,协作式目标结构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协作小组才能成功的情境,而小组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就是确保小组成员都能献计献策,群策群力,这样小组成员便会集中于相互学习、相互沟通,并相互鼓励以取得团队的成功,从而激励了其群体的合作精神。

2.师一生任务式自主学习模式

该模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所开展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任务驱动式自主学习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蕴涵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任务驱动式自主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的讲授方法教学中,教学过程基本上是按知识的系统性进行讲授的,考核的主要是学生的记忆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处处依赖于教师。师生间的这种不平等,使得讲台上的教师和讲台下的学生无法自然交流。而在任务驱动式自主学习模式中,任务是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每个任务均含有适量的新知识点和认知冲突。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探索各种解决任务的途径,并且选择最佳方案。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只是该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任务驱动自主学习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通用能力。认知;中突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下面通过具体分析来讲述这种模式的具体做法:

例如,在高职电商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的学习过程中。在学习“网络安全技术”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1)威胁网络安全的因素有哪些;(2)什么是网络黑客,黑客攻击的方法主要有哪几种:(3)防范网络黑客主要有哪几种措施:(4)什么是防火墙,防火墙是怎样实现网络安全的。然后学生带着问题,寻找答案。寻找答案的方法有很多。可以通过网上搜索引擎进行搜索,也可通过网络课堂查找答案,还可通过网络图书馆查看电子书籍。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答案,进行归纳总结,选出最佳答案,公布于众。

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学生在这种自主性学习中锻炼了在网络中寻找答案的能力,这种信息获取能力的形成在网络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

二、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实施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1.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自主学习并不是完全让学生学习,教师撒手不管,要保证学习的效果,教师要对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进行周密的设计。目前,很多基于网络的教学,都仅仅停留在教学内容的网页呈现上,缺乏对自主学习活动的引导和组织,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信息化的教学设计。自主学习的设计,不仅仅是对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和学习信息的设计,更重要的是对自主学习活动的设计。这些都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

2.该模式应保持学习资源的动态性,及时更新

上一篇:行政诉讼范文 下一篇:学习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