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13 17:15:09

网络工程知识点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1篇

【关键词】微视频;网络工程;实践教学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工程师的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大,高校中以网络工程师为培养目标的主要专业为网络工程,网络工程课程是实现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网络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是学习和掌握好该门课程的重要环节。

1网络工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近几年的网络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网络工程专业每个班级人数基本都在40人左右,上机过程中是一人一机的模式,学生都是在自己机器上完成实验任务,当有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实验教师由于只有一名,不能及时有效地对所有学生进行实验指导,辅导过程往往是顾此失彼,实验环节的指导力量无法及时跟进,学生的实验进度受到影响,产生的结果是实验教师在实验课上忙的团团转,还是有些同学无法得到及时的指导。(2)我校网络工程课程共计64学时,其中理论部分32学时,上机实践部分32学时,理论教学主要是在教室通过多媒体的形式,实验教学是在机房进行。在理论教学中,授课教师利用PPT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理论讲授,对于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实验,主要是通过模拟器软件PacketTracer进行操作演示,学生针对授课教师实验部分的操作演示,课堂上理解较好,也能了解实验配置操作的大致步骤,但是当课堂上演示了过多的操作案例后,学生难免无法记住全部操作步骤。另一方面,网络工程的上机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都不是在同一天开设,都是相隔一天或几天,这样当学生进行上机实践时,对于理论课程讲授的知识会忘得更多,不能很好地对上机实践环节起到促进作用。(3)学生在上机过程中未完成的实验内容,期待课后在自己电脑上完成,但是课后做实验遇到问题时,又缺乏有效的指导,使得实验内容不能很好地完成,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随之下降。针对网络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将网络工程各个实验内容的操作演示录制成微视频,并将微视频在网上进行与共享,应用到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微视频,学生不仅是在课上还是课下,凡是有不懂的地方,都可以重复观看授课教师对于实验进行演示操作的微视频,这样对教师课程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最终提高整个网络工程课程的教学效果。

2微视频在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微视频是指一种视频,是相对于传统的长视频而言的,他的主要特征是短、小、精,一般制作简便,针对性较强,时间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内容比较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小电影、记录短片、视频剪辑、广告片段等[1-2]。微视频可以是个体通过手机、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也可以是用专用的屏幕录像软件进行录制的视频。微视频的格式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常见的AVI视频格式,也可以是DVD格式、MP4格式、FLV格式和SWF格式等,一般需要客户端使用相关的播放器进行播放。在网络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模拟器软件的操作演示已经成为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教师一般会在PacketTracer模拟器软件上对路由器和交换机等进行实际配置的方式进行授课,这个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非常直观的理解和认知。然而对于课堂上的实际操作演示,学生往往能听懂但是记不住,这样导致学生自己做实验时会产生一些错误。那么在这种以操作演示为主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微视频的一些优势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辅助指导,帮助学生在对知识遗忘时完成相关的实验内容,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的质量。在我校的网络工程课程中,已经将微视频引入到网络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中,我们通过电脑的屏幕录像软件将网络工程实验的屏幕演示步骤和语音讲解录制成视频,每个视频大概几分钟。视频制作出来以后,我们将视频到网络工程课程网站上,学生可以在线观看,也可以下载后观看。微视频在网络工程课程实践教学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微视频对于学生的学习更便捷、且信息量较大。在老师讲解和操作完实验内容之后,学生做实验时遗忘程度较高,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还是容易出错,我们可以对网络工程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制作一套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的微视频,并将视频放到网上进行共享,使学生能够进行重复学习,解决遗忘程度高的问题。微视频比传统的文件形式携带了更多的信息量,不仅包括文字信息,还带有教师语音讲解的声音信息,这会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为容易。微视频由于容量小更容易携带,因此学生可以灵活方便地将其保存到手机、MP4等移动终端设备上随时进行学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微视频记录的知识点较为单一,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更为容易。目前网络上的教学视频包括了相关知识点理论和实验的所有内容,如CCNA课程视频,一个视频文件包含的信息量很大,视频时间短则五十分钟左右,长则可达100分钟。这些视频都会给学生的使用带来一些困难,学生在学习每个知识点的时候,当实验配置出现一些问题时,难以找到视频中确切的相关内容,并且难以把握相关视频的重点,这样将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的自我学习,因此把大知识点分解成小知识点,并将小知识点录制成微视频,学生通过查看微视频来学习,跟着微视频自己一步一步进行相关实验,将有利于学生进行知识点的自主学习,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自觉性,最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对现有的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现有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操作讲解之后学生再练,在老师操作演示过程中,学生往往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跟不上老师的上课节奏,从而在自己完成老师布置的实验任务时,出现一些错误,需要老师指导,然而教师又没有足够的精力来对学生进行指导,因此,通过引入微视频,可以使得学生弥补自己在听课过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错过的知识,通过查看相关知识点的视频就可以解答自身存在的问题,重新学习本课程知识点的关键部分,不至于影响今后知识的学习,这种方式也可以大大减少了授课教师的重复性劳动。

3结束语

本文分析了我校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微视频引入到网络工程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网络工程各个实验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类,进行微视频的制作,将微视频上传到网络工程课程网站进行共享,作为网络工程教学辅助资料,方便学生课上和课后进行下载和观看,探索了微视频资源在网络工程教学中的优点,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苏岩.微视频发展历史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11):33-35.

[2]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白昱.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1-24.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2篇

摘要: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为推动我国信息产业特别是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高各类IT人才的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文章对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最近三次的考试试卷的知识点进行了综合与分析,对其各知识点在考试中出现的比重以及难易程度进行归纳,对以后的考试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它让考生更能把握考核的重点和难点。对所考核内容能有更深入的理解。

关键词:软考;网管;网工;网络知识;分析

0 引言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报考计算机软件水平网络方向的考试,但是初次报考的考生在拿到教材后,却不知道复习的重点,不知从何处开始复习。在此结合作者的考试经验,对2005~2006年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的考试试题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做出简单的趋势分析表,希望有助于报考网络方向的考生的复习备考。

1 网管、网工知识点的分析

网络管理员考试的上午试卷知识点覆盖面广,基本上覆盖了考纲中的所有知识点,但在分析表中(见表1)我们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最近几年网络管理员考试的重点所在: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安全;Web网站建设;网络操作系统。下午试卷的考点为:网络设计题;Linux的基础知识题;Linux或者Windows下服务器配置题;安全配置题;HTML的语法题。其中安全配置题和HTML的语法题是每年必考的。应试者只要认真准备这几个重点项目,下午试卷的考察将不会很难。

从网络工程师试题的分析表(见表2)可以看出网络工程师考试上午卷的重点是考察概念性、基础性的知识点,都是需要我们记住的一些基本概念。而下午试题的重点为:网络设计题,Linux及Windows相关的配置问题,交换机、防火墙的配置等。在题型设计上最近两次考试下午题都是比较新的题目,但是由于难度高,所以出现了选择题型,这就造成了整体难度的降低。应试者只要平时对下午试题内容认真学习,难度应该不大。

2 网管、网工试题的分析对比

网络管理员试题分析表(表1)归纳了2005年-2006年三份试卷,从中不难看出考试的各个知识点的比重变化,有些知识点每次比例都差不多,如计算机网络概述、网络操作系统、Web网站建设、标准化及知识产权、英语题。其中英语题是每年必考的;有的是隔年变化的,如: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网络安全;有的是逐年增加的,如:网络管理。应试者可以根据分析表抓住考试重点进行复习。

网络工程师试题分析表(表2)分析归纳了2005年~2006年三份试卷,从中亦可得出各知识点在这几次考试中的变化:计算机系统知识、网络安全、标准化和知识产权和英语题基本不变;接入网技术与网络需求分析和网络规划这两部分知识点的考查是隔年出现的;网络管理有所增加;而网站设计和配置技术从2006年开始下午题就只考一题了,但是今年的考查或许还会有增加,这点还是需要注意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工程师考试上午的英语试题都可以在Google上搜索到,这说明命题小组对网上的知识越来越重视了。

3 对考生复习的建议

计算机软件水平考试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考试的整体难度,从这几年的试题看来,应该属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而其上午的考试,考查面广,但深度较浅,难度也较小。面对这样的题目,考生要熟练地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平时注重知识积累,才能够应对上午试题知识面宽而广的考查。下午试题难度及其考查的重点虽没大变化,但在各个大类的基础上,着重考核处却发生着变化,考生可以参考本文对试题知识点分布情况的分析来进行复习。

4 结束语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3篇

课程实践教学在应用型人才的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上有着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又要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才能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计算机专业开设的网络类课程通常包括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广域网技术、网络工程等,着重以培养网络工程技能为目的。大量前期课程中的知识点和分散的验证性实验教学成果,都集中反映在网络工程的实践教学环节。因此,在这样一个课程体系中,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网络工程技能的培养起着关键的总结和检验作用。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网络工程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学生提不起兴趣,教学效果难以达成等问题。笔者通过长期从事网络技术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总结出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实验内容不合理,复杂的网络原理和对设备的陌生,使学生们无所适从。(2)实验设备过于陈旧,和现实工程中的设备不匹配,无法切合实际应用,从而使学生们觉得学无所用。(3)实验平台的网络拓扑过于简单,无法满足学生们对网络综合应用的知识需求。(4)实验形式单一,单兵作战无法激起学生的责任感和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综上所述,选用合适的设备构造一个合理的实验环境,以此为基础,科学地编排实验内容与实验形式,成为构建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因素。目前,大量的一线教学工作者及教学管理人员对网络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多种教学方法、教改模式及课程群建设思路。文献[2]提出一种培养创新性思维的教学方法,把课程知识点、探究性的问题、师生互动和实验内容统一考虑,以系统性的角度进行教学内容的优化。文献[3-4]则从网络工程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角度出发,涉及实验内容与教学方法、实践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文献[5]则从实践项目的具体设计出发,定义了能够满足网络工程师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内容。文献[6]从实验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两方面出发,对重实践、创环境的教学体系进行研究。文献[7-8]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实践教学平台的规划和设计,以网络教学的方式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文献[9]结合学生技术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对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规则、设计进行了探讨。文献[10]从课程群建设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设计和实施。文献[11-12]的研究内容是符合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目标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建设,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教学分别进行了讨论。文献[13]研究了网络课程群建设过程中的结合企业需求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相关学者的研究,对网络技术类课程的实践体系建设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总之,了解企业需求,合理的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完善课程资源建设以满足学生多种学习方式,定义操作性强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网络工程实践教学设计思路

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培养大纲将工科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4个层面。我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强调工程教育中的3个特点:校企合作、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看出,无论是CDIO模式还是“卓越计划”其实都以培养具有实际工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工科人才为最终目标。我们可以分析企业需求,理清知识和技能培养目标,形成可操作性强、可持续的教学内容及方法,并在相关专业课程中由浅入深,由点及面的贯彻。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知识点的定义和分解要从全局出发;其次,通过教学资源的建设以及合理的组织,形成满足学生需要的多阶段、多形式的学习模式;最后,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并在完成实践教学后,通过反馈信息进行新一轮整改。2.1知识点定义与分解如何定义企业需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单源信息可能存在片面性和特殊性。因此可以结合就业服务网站、企业实地调研、学生反馈、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和厂商的技能认证达标要求等信息,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对网络技术类课程的知识点进行定义和分解,形成课程群知识点AOE图,以确定每个知识点所需教学时间和知识点间的进度关系。进一步结合学校的开课情况,把上述知识点拓扑图进一步分解成以课程为单位的线索知识树森林,完成知识点的定义与分解。每完成一个线索知识树的内容即可进行单元考核。最后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不断调整图和树的结点内容和关系。企业需求重点体现在要求学生有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知识建设过程中除了要落实知识点的定义和分解,还要充分考虑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考核模式,及教学过程组织方式,来突出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2.2构建多阶段、多形式的学习过程根据我们的经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依赖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要求学生课前预习所要完成的实践内容及其涉及的理论知识,可以提高实践环节的效率,同理可以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而课后对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重复演练,则可巩固所学知识,使整个实践环节保持连贯性。这就需要我们提供可以满足学生多阶段学习的资源和环境。因此,建设一个服务于实践教学的Web平台,既能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学习限制,又能使教师了解学生的关注重点。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设教学、实验、考核一体化的教学资源平台。上述工作中建立的课程知识拓扑图和线索知识树,也可以体现在平台内容的组织过程,通过超链等形式,体现实践过程中理论知识的相互联系,使学生自主地回溯学习。

3实践教学环节

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教学环节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能否落实设计好的教学内容则需要满足要求的实践环境,因为网络设备种类繁多并更新较快,对大多数学校而言,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购买昂贵的网络硬件设备。因此,我们利用软件和硬件结合,搭建了性价比较高、实用性较强的实践平台,并在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的组织上,充分考虑对学生沟通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3.1结合虚拟实践平台与真实设备搭建实践环境针对在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教学环境、改善教学形式相结合,重点着手于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逐步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降低学习难度。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总结,结合对网络工程教学目标的分析与相关认证的技能需求调研,我们选用了几款优秀的网络工程模拟软件,构成虚拟实验平台,详细介绍如下:(1)PacketTracer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CCNA课程的网络初学者去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学生可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建立网络拓扑,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2)BosonNetSim可以模拟路由器和部分交换机,而且是它最先提出自定义网络拓扑的功能,且反应时间较小,实验内容丰富。(3)GNS3是一款优秀的具有图形化界面的多平台网络模拟器,可以在PC上实现网络拓扑。主要特点是通过加载不同设备的IOS,可以真实地模拟网络设备,配置该设备支持的所有功能。但当设备较多时,会占用大量内存和CPU时间。(4)Aspire是思科工作公司出品的一款RPG游戏,在游戏中,玩家扮演一名网络工程师,完成各种网络工程相关的任务,无论设备的购买、安装、配置、调试、验收都有合理的情节模拟。对于学生来讲,这种寓教于乐的软件有相当的吸引力。(5)真实设备构成的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环境:由3台思科2950交换机,2台思科2600路由器,1台思科3550三层交换机组成,拓扑如图1所示。上述设备价格适中,属于经典型号的思科设备,比较有代表性。可以在机柜上做一套配线架,网络的拓扑可根据学生的设计,在配线架上做改变,又不至于因为频繁的接线而损坏设备接口,减少了对实验设备的损耗。3.2实践教学实施过程根据上述虚拟实验平台和真实设备构成的实验环境,我们把网络工程实践教学的过程分为4个阶段。前3阶段为组网技能实训阶段,属于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教学模式,第4阶段为网络设计能力培养阶段,具体流程如下。1)熟练阶段。这个阶段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先接触网络工程模拟软件,结合各软件不同的特点,了解网络设备与其配置方法,设计如下:(1)让学生通过BOSONNetsim模拟器熟悉常用网络设备基于CLI的设置,完成软件附带的实验指导书中CCNA考试部分若干个实验即可,而且可以排除ISDN、帧中继这些已过时的实验内容。(2)在学生对典型网络设备熟悉的基础上,通过PacketTracer软件完成无线网络、NAT等实验的操作,这些实验是BOSON软件所不能提供的。利用PT的图形界面,减少实验耗时。(3)所有的模拟软件中,只有GNS3是真实的模拟网络设备,但需要用户自己准备IOS,可以在教学资源网站提供下载。通过使用这一软件,可以完成诸如HSRP(HotStandbyRouterProtocol)这类高级应用。2)巩固阶段。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独立或分组完成Aspire游戏的攻略制作,更全面地体验网络工程的各个实施环节,对于非英语母语国家的学生来讲,能够理解游戏中的网络需求,完成各种设备的采购和实施。可以加深其对网络工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巩固专业英语,并进一步提高学习兴趣。3)实战阶段。通过上述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学生应该已经消除了对网络设备、网络拓扑的陌生感。在本阶段,建议采用分组、开放的实验形式,学生3人1组,讨论自己想完成的实验内容并自主设计网络拓扑,或组间的合作与协调。不但能够锻炼学生真实的组网能力,同时也体验了团队合作和沟通的过程。4)网络设计阶段。首先要设计实践教学中的网络系统集成案例,这一实践过程,应该有如下特点:(1)案例的设计符合行业实践需求,同时案例的规模适于8个课时的实践教学过程。(2)案例的实施贯穿网络设计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选型和实施及测试的全过程。(3)明确项目结题时提供的文档,如网络系统需求分析与可行性报告、网络拓扑图、网络设备选型明细表,虚拟软件中的网络实施过程、网络测试计划和总结报告。对这一阶段的教学形式,建议如下:(1)以电子文档的方式下达网络集成项目的要求和验收标准。(2)分组竞赛的模式,由4~6名学生组成网络工程组,接受任务后能够分工明确、团队合作,最后根据答辩内容确定最优方案若干。(3)教师交替地以客户与顾问的角色与每组的组长进行沟通和指导。组内成员分阶段汇报进度和讲解自己的工作进展。具体的实验内容与学时安排如表1。课后需要学生最后上交网络工程实训报告、网络设计报告、网络设计答辩PPT,以此作为实践课程的主要考核依据。

4结语

自2009年以来,我们采用上述形式开展网络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通过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2011、2012届毕业生的追踪调查,统计数据表明,该教学模式在帮助学生明确专业目标、提高专业兴趣、提升实践能力、增加就业竞争力和职业适应性方面都起到了明显作用。以2008与2009级学生近两年所参加的工业与信息化部“网络工程师”认证为例,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了60%和66%,这两届学生报考思科CCNA和CCNP认证考试的人数各增加了15%和17%,CCNA、CCNP认证考试的平均通过率达到了70%和60%。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4篇

《网络工程》课程是我院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内容以网络工程项目中碰到的各种技术案例为主,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网络中的路由"交换和安全等技术。本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与理论课程配套的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目前,各个高校网络工程课程的大纲差别很大,实验内容也是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网络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内容的开设仍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本人结合本系网络工程理论课程的教学大纲,结合学校实际的网络设备和实验环境,以网络职业认证为指引,探索了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内容。

2存在的问题

目前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都是围绕教材选用一些内容,由于教材内容比较零散,并且没有很好的和当前市场需求相结合,与主流的网络认证内容也有一些偏差,鉴于市场上都对网络厂商的认证很看重,因此有必要将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内容与网络厂商认证的实验内容紧密结合起来,使用一套与网络厂商认证的实验内容相结合的上机实验指导书,将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就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有些高校在制定《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网络系列课程之间交叉重复的教学内容,比如一些网络实验在《计算机网络》中设置过,在《网络工程》课程中仍然设置,这样就使课程内容重复,因此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一定要进行统筹安排,最好形成网络方向的一个课程体系。在网络工程课程教材的选择上,目前出版的网络工程教材数量有限,且内容各异,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所以课程内容也就有所区别,而实验所用教材适合的就更少了,因此好多高校都是自编实验内容。各个高校的实验内容和实验环境也都不一样,实验形式基本都是老师给出实验步骤后,学生进行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基本都没有考虑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和鞭策,定期进行实验测试等环节。

3实验教学内容设计

通过分析现有实验教学现状及其优缺点,将对本系《网络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一些改革,编写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与网络厂商紧密结合的实验内容,设计检验学生学习成果"进行定期测试的环节,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最终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3.1将思科CCNA课程体系内容引入网络工程实验教学内容中,紧贴行业发展前沿,与市场紧密结合,使学生学有所用,增强就业竞争力。思科认证是由网络领域著名的厂商思科公司推出的,是互联网领域的国际权威认证,思科公司推出认证的目的是检验网络技术工作者的技能水平,同时为确保合作伙伴和专业服务伙伴有足够的技术实力,思科厂商已经占据了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因此可以按照CCNA实验内容进行实验课程安排。

3.2以CCNA认证内容为基础,修订和完善实验指导书,由于网络工程实验课程共32学时,因此应该对CCNA实验内容进行选择与调整,建立适合于网络工程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体系,而近年来市场上没有合适的教材对口本校网络工程实验内容,因此有必要根据本校网络工程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自己编写一本实验指导书。实验指导书最好遵循循序渐进"模块化原则,划分为网络基础"网络交换"网络路由等部分。

3.3建立一种对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反馈的教学模式,考查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在学生完成基本的验证性实验内容后,通过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测试案例库,来检测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可以自己制作一些实验拓扑文件,该文件可包含部分配置,然后让学生完成剩下配置;也可以包括所有配置,但是配置文件有错误,让学生去排查出其中的错误。每一个实验内容都要设计反馈测试文件对学生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这样一种新的实验教学内容设置,培养学生学习网络方向的兴趣,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实验教学的效果。

4结束语

网络工程课程在教学内容中引入思科厂商职业认证的实验内容,并设计反馈测试文件对学生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增强了实验教学的效果,通过鼓励部分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参加CC-NA认证考试,能够为学生今后在网络工程岗位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5篇

(图1)网络工程实施的生命周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网络产品的开发设计。网络产品的开发设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硬件产品或设备的开发设计,需要熟悉网络硬件知识的研发型人才。开发设计完成之后,进行测试和实验;实验测试成功之后,才能进入产品的生产制造环节。二类,是针对新的应用开发设计相应的网络协议和网络应用,这需要熟悉Internet网络协议和网络编程技术的软件研发型人才。(2)网络的规划建设。单位或企业需要建设全新的网络或在原有的网络基础上,根据发展扩展网络规模,添加或更换网络设备,此时需要具有网络规划和组网知识、网络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安装的工程型人才。图1网络工程的全阶段(3)网络的应用维护。网络软硬件都调试成功之后,若要保证正常运行,必须由具备网络系统维护和管理能力,以及熟悉网络性能评价和测试工具的专业网络管理人才。综上所述,结合网络工程从研发到生产,从设备组网到系统调试,从网络管理到网络应用开发,在整个网络工程的生命周期中,提炼出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和知识要求,经过总结得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具备以下五种能力:(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3)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能力;(4)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能力;(5)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

2理论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以上归纳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具备的五种能力,分析了这五种专业能力所包含的内涵以及具备这些能力后,学生所能胜任的工作岗位:(1)网络硬件设备研发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技术、网络产品及硬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开发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设备厂家网络硬件设计工程师岗位需求;(2)网络协议分析与设计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新技术、新产品的系统软件方面的创新研究和设计能力,以满足科研单位和网络设备厂家的系统软件设计工程师工作岗位需求;(3)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工程规划、技术方案设计与评估、组网工程实施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系统集成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工作岗位需求;(4)网络系统管理维护与评估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系统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以满足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员工作岗位需求;(5)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的能力,以满足行业软件公司软件工程师工作岗位需求;为了达到不同的能力培养要求,分模块设置了对应的理论课程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详见表1)。

3实践课程体系设计

面向应用的培养目标,除了环环相扣的理论课程模块设计以外,实践课程体系的设计尤其至关重要。学生踏入社会之前,企事业单位所要求的工作经验,只能靠在校期间的实践课程来锻炼熟悉。因此设计了以下四个实践教学环节:(1)课内实验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课知识点多,概念和名词繁杂,基本理论抽象,是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基本特点。要想让学生能够对大量的知识点和基本理论充分理解,单靠教师的课堂讲解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借助相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利用理论与实践相互作用,达到对概念和理论的充分理解。这要求网络工程的所有专业课,实验设置需占到总课时的1/3,才能保证学生通过实践很好地理解理论。例如讲授TCP的三次握手,学生很难充分理解实际网络建立TCP连接时是如何实现的。如果在实验课上,让学生通过嗅探软件,打开一个网络链接,抓到对应的TCP数据包,分析包里的TCP首部字段,就可以很形象地看到TCP的三次握手究竟是如何实现的。(2)课程设计课内实验只能起到对一门课程的某个知识点的实践练习,若想做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就需要为一些核心课程设置课程设计。这就要求学生根据老师给出设计任务书和要求,通过1-2周的课程设计,完成一个完整的网络作品,比如一个网站。同时要求学生写一份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整个课程设计的过程:需求分析、设计工具的选择、设计流程分析、整体设计、模块设计、实现,直到测试、结论。通过课程设计,一方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选用参考书,查阅手册及文献资料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表2列出不同课程模块对应的课程设计:表2不同能力培养目标所对应的课程设计(3)网络工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是对一门课程涉及的知识和内容进行一个相对综合的设计,当学完所有的课程后,若想对整体专业知识进行一个综合的训练和评价,就需要在在大四的上学期,安排1-2个月的网络工程综合训练。工程综合训练是在传统的金工实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课程模块,选择相应的综合训练项目。假设学生选择的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建设课程模块,那么需要选择组网工程综合训练项目。在整个工程综合训练过程中,首先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面试通过后,正式进入工程综合训练。接下来的时间,从指导老师到学生,角色转变为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承担人,按照公司化的模式进行管理。最后进行项目验收,并给出对学生的表现给出评价和分数。(4)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网络工程综合训练虽然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独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但是毕竟是模拟,不是真刀实枪地在现实的企业中实践。因此整个大学实践训练的最后环节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一般由指导老师推荐或学生通过自己去联系实习单位。学生通过在实习单位里1-3个月的现场实习,将之前所学用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参与完成公司的某一项目,并将个人承担的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和内容,最终形成毕业设计作品,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4小结

课程体系在培养方案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培养方案的主线,本文从网络工程整体生命周期不同阶段对应的能力需求入手,确立了模块化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结构。为了能够加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本文从课内实验—>课程设计—>网路工程综合训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四个层面,阶梯式递进,让学生通过实践,从对单个知识点的实践,到一门课程综合实践,再到整个专业课程的模拟综合工程训练,及至毕业前的单位实习和毕业设计,使学生的应用能力从点到面,从浅到深,从小到大,得到了逐步的扩展和提高。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 网络工程专业 多源项目平台 三步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3-0044-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网络新技术以及工程项目被应用到各行各业,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普及离不开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支持。在培养专业人才重要阶段的高校,传统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必须从社会的实际应用出发,调整和改革网络工程专业课现有的教学体系和方法,重新设计一套符合当前需求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

依据上海电机学院“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以“网络技术服务”为特色,面向社会,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能在各行业单位从事各类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应用与开发、设计与组建、管理与维护的网络工程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上述人才的培养定位和目标,本文提出融合多重案例平台的项目驱动和反馈式的教学模式,以期能对当前高校网络工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些借鉴。

一 网络工程专业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新技术的背景下,网络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与社会实际应用不太适应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是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专业课基本上都是从计算机网络课开始,让学生先学习网络基本概念和分层体系结构等知识,然后逐步进入到专业方向课。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关注概念,实例或一般项目举例却讲解不够,这一方面使得学生不能较好地理解网络专业课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也难以体会课程理论在实际项目案例中的应用。而当前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却难以及时跟上,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统编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以及教师自身知识更新不及时或者缺乏企业项目经历,这就直接导致大四学生在毕业实习或毕业工作应聘时,用人单位普遍感觉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对最新的网络工程知识了解较少。

2.教学模式和方法较单一,与社会实际项目结合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一般普通本科大学的博士教师比例大幅上升。然而,大多数博士教师以前主要从事较高强度的研究工作,对应用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和方法了解不够。并且,博士教师在读博期间大多在实验室做基础性研究,对社会实际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不太了解,进入高校从教后,如果没有高校单位的企业产学研践习经历,则会导致只按照教材知识点以及个人的理解教授课程,没有真正的实际项目支撑。

然而,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要求紧贴社会发展,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只有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实际项目导入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当前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加小实验的教学方式居多,对各类项目案例的操作和讨论课安排较少,学生只听不练,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够,不能够通过项目的讨论和实施来增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针对上述问题,本着上海电机学院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思想,通过网络工程专业课教学实际的总结和分析,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并且形成了一种反馈机制,对专业课教学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 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根据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专业学科基础课的模块之上,针对项目驱动教学特点,提取了网络工程专业主要核心和特色专业课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基于多源项目的三步式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项目匹配和导入、项目教学实效反馈和项目源自调整,如图1所示。

1.项目匹配和导入

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核心和特色专业课程有: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设计、网络设备与配置、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协议与分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编程技术、JAVA EE与中间件以及网络安全技术。这些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核心课程在前、专业特色课程在后。根据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教学实践分析,结合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目前本科实践教学平台,我们构建了五大教学项目源:课程教材案例、校企合作平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开源社区平台项目以及优秀毕业设计案例。

根据上述网络工程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从多项目源中选取与课程知识点相匹配的项目案例,比如计算机网络课程重理论,主要从相关教材中汲取丰富的案例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充实课堂和实验教学;网络工程设计、网络设备与配置以及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知识点偏重具体网络设备与技术、综合项目等,因此选择校企合作平台项目,导入合作企业的部分真实项目到课堂进行讲解。网络协议与分析、网络管理与维护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应用的知识点,选择教材案例和校企平台项目相结合的项目。网络编程技术、JAVA EE与中间件课程内容知识点更新较快且要求实际编程的应用,可以导入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开源社区平台项目,可以最大程度地使课堂教学内容跟上现代技术发展的趋势。网络安全技术也是当前较新的课程,涵盖知识点较广,可以导入企业真实项目,这样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比较直观。

2.项目教学实效反馈

在网络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导入与课程内容匹配的项目源,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时将项目案例贯穿入相应的知识点,增加项目讨论环节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在有课内实验的专业课程中,增加项目部分模块的练习,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这样就解决了教学素材源和教学基本方法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分析多源项目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对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可以根据平时的测试和期末考试的结果进行总体分析。最后将总结分析以条文记录的形式反馈到相应的案例和项目源平台中,以使项目源能够更贴进本科课程的教学实际。

3.项目源自调整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课项目实际教学效果,对相应的案例和项目源平台进行更新调整,对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的项目进行简化。例如,教师科研项目大多是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很多涉及研究生的课程理论,本科生不易理解,但对应用型本科学校来讲,主要强调的还是课程理论的应用,教师可以将自身科研课题中晦涩难懂的公式定理略去,保留一般性的直观的流程图和基本算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结合教材和科研课题进行理解和讨论。对于那些应用性的企业项目,可以增加一些最新的项目实例,删除那些过时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网络技术应用,对教师来讲也能扩展教学思路和眼界。开源平台项目是一种能够很好学习与跟进最新技术的方式,需要教师知识和技能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断学习新的网络编程、开发以及设备配置技术等,以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较好地跟踪网络专业最新技术应用。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项目案例,进行归纳和改进,充实到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形成成功的毕业设计项目案例,同时,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也可以进一步在大二、大三的专业课教学中采纳,形成课堂―项目案例―毕业设计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 项目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多源项目的三步式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可在实际专业教学中转化为具体的实施步骤,共分为项目源确定、项目的选取、项目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及项目教学评价四个方面。

1.项目源确定

为推进专业课课堂和实验教学项目案例的建设,各高校大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来构建各自的专业实践平台。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市级和校级精品和重点课程建设资源库,教材项目案例较丰富。我们还与多个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了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尽可能直接通过项目进行学习。在教师能力提升、反哺教学方面,我们每年选拔一线教师进行产学研践习,直接参与企业单位项目开发和实施,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在专业教学中传授实际的项目经验。教师平时也不断加强开源平台项目和技术的钻研,在课堂中讲解前沿项目案例,增加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2.项目的选取

项目源的选取可以基于我们提出的五个项目案例平台,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课各自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从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网络应用开发三个方向来分类专业课程,进而对接五个项目案例平台,尽可能地选取与各门专业课相匹配的项目案例。

3.项目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六方面能力的要求,我们优化了核心和特色专业课群,进行了“3+1”模式的实践项目教学改革研究:高校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一起构成一个本科实践教学平台。我们改进专业课课堂教学形式为教师讲授、项目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评点以及学生参与度评测;课内和单开实验以及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本专业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协议仿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四个实验平台,可以较好地满足本专业课程的项目实践需要。对于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我们还聘请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通过实际项目的讲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的理解。

4.项目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和实践课中对学生参与项目讨论的积极性、项目展示、成果提交等进行评价,平时表现占40%,期末提交项目成果或考试占60%。通过评价,客观上反映出学生对项目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和形式,反馈和调整项目源,进一步提高项目教学质量。

四 结束语

对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高校探讨的课题之一。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理论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三步式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对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应用在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参考文献

[1]胡静、熊鹏、王小刚.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J].学园,2013(27)

[2]金永涛、邹澎涛、魏艳娜等.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

[3]胡静、赵莹.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2(20)

[4]王瑾.项目教学法在《网络工程》课程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刊),2010(9)

[5]王浩.网络工程项目教学模式改革之我见[J].网络与信息,2008(12)

[6]刘宏伟、张宏莉、王亚东等.项目驱动的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初探[J].计算机教育,2015(9)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双证融合;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设计;学分置换

作者简介:费雅洁(1968-),女,河北唐山人,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嵌入式技术;王健(1976-),男,辽宁旅顺人,沈阳工程学院信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网络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

基金项目: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转型形势下网络工程专业‘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编号:UPRP20140166),主持人:费雅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2-0069-03

一、引言

2014年是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改革年,2014年3月22日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现有近2500所高等院校,改革完成后,将有1600-1700多所学校转向以职业技术教育为核心;同时,在培养模式上,这些高校将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突出了职业性在人才培养中突出性,因此在高校转型形势下对职业性与专业性有效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就变得十分紧迫。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高校与企业各自为政,相互隔离;随着实践过程中问题的不断涌现,高校和企业双方都意识到了这一问题,逐步实行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但高校自身存在的惯性、惰性以及教师知识老化、实践经验不足、实验设备更新慢等问题,使校企合作这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需要在课程体系的构建、教学模式的设计和考核方式的选择上将专业性、实践性、职业性、先进性有效融合,形成满足我国网络行业需求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

目前网络工程专业职业资格证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国家和企业两级认证体系,职业资格证体系的成熟为研究、实践探索和实施“双证融合”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双证融合”人才培养切实可行。

二、“双证融合”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知识体系上看,普通高等教育追求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科学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综合性和操作技能的应用性。因此,要实现双证有效融合,首先就必须将双方的知识体系进行有效融合。

2012年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中将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体系概括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知识;

二是网络工程专业的知识,主要涉及计算机网络设计、实现、维护、管理、安全和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国家网络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大纲将考试知识点归纳为计算机与网络知识、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企业资格证书认证考试的知识点主要包含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各自的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其重点在于具体设备的配置与管理,知识点包含在网络系统设计与管理中。

为了保证毕业生的职业能力最大化,通过大量的企业走访,与专家座谈,请专家指点,最后将两者知识点进行对比分析,将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点融入网络工程专业规范知识点体系中,经过有选择性的加工,形成“双证融合”网络工程专业知识体系,如图1所示。

确定了知识体系后,根据典型就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及知识点的相近性和能力培养的连续性,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原则,针对不同的岗位工作任务和任职要求,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对细化后的知识体系进行分割、排序、归纳、统筹设计,形成以就业岗位工作任务为主线的课程群,进而构建了“双证融合”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如表1所示。

三、“双证融合”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设计

课程体系中既包含了理论性强的课程,也包含了实践能力强的实践课程。在培养过程的设计中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培养,也要兼顾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实际中设计了“三点互动、交替运行、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在此过程中,学校负责专业理论课程和基础技能的培养,一般采用模拟环境进行实验,学校实训基地负责该专业面向企业通用的岗位技能及部级通用证书的培养,一般采用实际设备进行实训,校企合作培训基地负责本企业岗位技能及企业证书的培养,一般采用实际运行环境进行训练、岗前培训或顶岗实习。学校与企业还应共同开发理论和实践教材,整合并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如:根据企业需要及时加入与行业新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企业技术人员与学校教师共同承担教学活动等[2]。

“三点互动、交替运行、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的实施在三个场所中交替运行,将学校的理论学习与模拟环境实验、学校实训基地的通用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培训基地专业技能培养有机衔接起来,工学交替组织教学,定期安排学生进入企业实训,很好的克服了订单培养只注重企业岗位需求忽视专业综合培养的问题,既满足了企业岗位专项技能的培养,又满足了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实现了学生发展和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实现了学生技能的螺旋式上升,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专业岗位就业能力。

“三点互动、交替运行、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并不是三个阶段分界分明,而是三个阶段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可以从学校理论课程和课内实验直接过渡到学校实训基地,如图2中①所示;或者从学校理论课程和课内实验过渡到下一个学校理论课程和课内实验,再过渡到学校实训基地,如图2中②所示;也可以从学校理论课程和课内实验过渡到学校实训基地,再回到学校理论课程和课内实验,如图2中③所示。最终从学校实训基地推进到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如图2中④所示。

三个阶段在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交替运行,特别是学校负责的两个阶段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断的交替,在模拟环境的练习与实际设备的练习相结合,虚实结合,通过在虚拟环境的大量练习,减少了真实网络设备故障率,提高了真实网络设备使用周期,降低了网络工程专业的办学成本。

“三点互动、交替运行、螺旋上升”的教学模式在实际运行中一般采取“2+1.5+0.5”或“2+1+1”的运行模式,其中的“2”为主要专业理论课程和基础技能的培养,“1.5”或“1”主要负责面向企业通用的岗位技能及部级通用证书的培养,“0.5”或“1”主要负责企业岗位技能及企业证书的培养。

四、“双证融合”网络工程专业考核方式的置换

“双证融合”的考核方式集中体现在学分置换和互认上,网络工程专业已经形成国家和企业两级比较成熟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但国家和企业证书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两级证书的学分置换应分别设计。

部级资格证书中包含的理论知识比较完善,可以置换相应的理论课程,根据获取的资格证级别对应相应的课程。 由于初级资格证书涉及到的知识点单一,水平低,可以与课外培养学分挂钩;中级资格证书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综合,难度增加,建议免修免试“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课程,成绩为80分;高级资格证书涉及到综合知识,难度很高,过级率很低,建议免修免试“网络设备与互联技术”、“网络系统管理”2门课程,成绩为90分。

企业资格证书则重在考核企业设备的操控能力,所以与相应的实践环节课程相对应。以CISCO认证为例,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CISCO证书,如表2所示。

总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要与时俱进,根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要构建基于就业视野的高等人才培养模式[3]。“双证融合”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整个环节,无论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模式的选择等都应该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为目标,以提高学生专业就业率为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陈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2007.

[2]顾准,周晓刚.定岗双元模式下高职校内外课程教学有效衔接的对策研究[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网络工程;实践教学;实验项目链;工程项目

随着社会需求的日益发展,社会上对于网络工程的专业人才需求也愈加的细化,网络工程人才可分为三种类型:研究型、应用型以及技能型。自从开办网络工程专业以来,各大高校针对教学理论知识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教学的内容也更加的细化,使其能够充分的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与之相对应的各大高校在实验教学上仍存在着不足之处,使得各项课程的实验内容没有得到有效的联合,工程性不强,缺少必要的联系。

一、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真实环境以及案例训练

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生对于真实环境以及案例方面的训练比较匮乏,这主要是有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一是,假设在校的学生在技能实习期间,出现工作上的疏忽大意,从而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责任认定上存在问题,使得实习公司无法对学生进行处理;其二是,由于工程的施工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为了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意外事故,大部分的学生在进行技能实习的时候,多数是以见习为主。此外,由于现有的实验室大多都难以提供全程网络工程施工的模拟场景,只是学生缺乏真实环境以及案例的有效训练[1]。

(二)专业自身特点

由于网络工程专业是一项新型的专业,大多数的课程教学设计使用的还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专业教材,无论是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还是进行实验教学,这两者的内容即使都是使用的真实案例,各个课程的实验项目之间依然不能够以工程项目为中心展开进行。因此,由于课程之间的科学性较强,但在实际的应用中缺乏知识点的贯通,致使学生在进行网络工程的实验中对于知识的使用状况不是很好。

(三)缺乏教材

网络工程课程作为一门新的专业课程,缺乏相对应的权威实验教材,这主要是由于课程教学内容有些的重叠的,使得实验中的项目也有部分重复。此外实验教材的内容编写与培养的目标计划不相符合,因此,对于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实验教材不可盲目的采用。

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典型的网络工程项目着手,把工程项目“由整化零”,分化成各种小模块,并从中提炼出与之对应的实验项目,然后按照相应的知识点将实验项目划分到不同的课程实验中,使其形成典型网络工程项目的课程群实验项目。

二、网络工程项目流程及与之对应的课程分析

(一)售前阶段

在网络工程项目的售前阶段,首先是要向客户了解清楚想要建设系统的意向;其次是引导客户能够根据所要建设系统的规模进行招标;最后,根据客户的需求,设计好网络工程的技术方案进行应标。这一个过程主要是由市场推销人员以及售前参与的,针对这一阶段可以开设的课程必须要与网络规划与系统集成相对应。

(二)施工阶段

这一阶段是工程项目的实施阶段,同时这也是网络工程专业人员最为集中的一个阶段。因此,要完成好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就必须具备以下知识点:其一是在项目实施前,项目的实施必须依靠项目团队的协作,网络工程项目是在进度以及经费的限制之下,为实现工程组网目标所进行的一次性任务,由于工程项目的严肃性,必须要做好项目的管理工作,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开设项目管理;其二是在项目实施中,在项目实施的前期阶段,一般都会去施工现场勘查一下环境,如设备的走线、环境的湿度以及温度等等。如果在这一过程中对线路进行综合布置,不仅能够使工程合理实施,更可以保障设备的正常使用,因此这一阶段需要开设综合布线课程,使得线路能够按照标准进行布置,避免设备损毁现象的发生[2]。

(三)验收维护阶段

网络工程的最后一阶段就是验收维护,这一阶段主要是对项目进行最终的测试,以及后期的问题处理,从而保证项目的正常使用。

在网络工程项目的测试阶段,为了能够使得测试人员检测出网络环境的好坏,在这一阶段必须要开设网络分析与检测课程,能够使检测人员正确判断出项目的设计是否满足客户的需求。

在项目的后期维护阶段,与之相对应的课程是网络管理,只有了解了网络设备的运行状态才可以判断出网络是否正常运行,开设网络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后期维护员能够及时地了解设备是否正常运行,从而管理好网络设备。

三、课程群实验项目链与实施

(一)设计

在设计基于项目网络工程实验项目链的时候,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是典型性,在进行网络工程实验的时候,要采用一些代表性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具备举一反三的本领;其次是实践性,在对实验项目进行设计时必须要与实施的工程项目相联系,借助工程项目的背景,加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最后是系统性,课程群教学时所进行的的实验性项目要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因为这些项目是一个大项目的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3]。

(二)实施

在实验项目进行实施的时候,必须要注意课程的安排及项目开设顺序上的知识层次,通过开放实验室,进行模拟器实验,把完整的实验项目链贯穿专业学习的始终,使得学生能够由此项目,举一反三的想到彼项目的完成方式,根据项目实验链,使得所学知识能够得到很好的应用。

结语:

网络工程课程自开办以来,通过不断的完善以及修正,使得实验项目逐渐地趋于良好,实验项目链的设计需要以人才的需求为导向,把提高工程项目的能力作为核心,使得学生能够良好的就业。

参考文献

[1]陈鸣,胡谷雨,周雷.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创新 [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8,31(02):66-68 .

[2]许又泉,康雄杰,罗高峰等.基于项目的网络工程课程群实验项目链设计[J].计算机教育,2012,(13):76-80.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9篇

1.教学内容不够新颖,与社会实际应用不太适应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大多是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构成,专业课基本上都是从计算机网络课开始,让学生先学习网络基本概念和分层体系结构等知识,然后逐步进入到专业方向课。在这个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只关注概念,实例或一般项目举例却讲解不够,这一方面使得学生不能较好地理解网络专业课基本理论,另一方面也难以体会课程理论在实际项目案例中的应用。而当前的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不断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却难以及时跟上,主要原因在于专业统编教材内容更新较慢以及教师自身知识更新不及时或者缺乏企业项目经历,这就直接导致大四学生在毕业实习或毕业工作应聘时,用人单位普遍感觉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对最新的网络工程知识了解较少。

2.教学模式和方法较单一,与社会实际项目结合较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也越来越高,一般普通本科大学的博士教师比例大幅上升。然而,大多数博士教师以前主要从事较高强度的研究工作,对应用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和方法了解不够。并且,博士教师在读博期间大多在实验室做基础性研究,对社会实际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不太了解,进入高校从教后,如果没有高校单位的企业产学研践习经历,则会导致只按照教材知识点以及个人的理解教授课程,没有真正的实际项目支撑。然而,网络工程专业课程要求紧贴社会发展,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工程应用人才,只有理论知识的讲授,没有实际项目导入是远远不够的。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当前许多高校仍然采用传统的课堂加小实验的教学方式居多,对各类项目案例的操作和讨论课安排较少,学生只听不练,被动接受知识,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够,不能够通过项目的讨论和实施来增强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针对上述问题,本着上海电机学院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思想,通过网络工程专业课教学实际的总结和分析,设计了一种新的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并且形成了一种反馈机制,对专业课教学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设计

1.项目匹配和导入

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开设的主要核心和特色专业课程有:计算机网络、网络工程设计、网络设备与配置、综合布线技术、网络协议与分析、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编程技术、JAVAEE与中间件以及网络安全技术。这些课程在不同的学期开设,核心课程在前、专业特色课程在后。根据各门课程的主要内容、特点和教学实践分析,结合本校网络工程专业目前本科实践教学平台,我们构建了五大教学项目源:课程教材案例、校企合作平台项目、教师科研项目、开源社区平台项目以及优秀毕业设计案例。根据上述网络工程不同专业课程的内容和特点,从多项目源中选取与课程知识点相匹配的项目案例,比如计算机网络课程重理论,主要从相关教材中汲取丰富的案例以及教师科研项目充实课堂和实验教学;网络工程设计、网络设备与配置以及综合布线技术课程知识点偏重具体网络设备与技术、综合项目等,因此选择校企合作平台项目,导入合作企业的部分真实项目到课堂进行讲解。网络协议与分析、网络管理与维护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应用的知识点,选择教材案例和校企平台项目相结合的项目。网络编程技术、JAVAEE与中间件课程内容知识点更新较快且要求实际编程的应用,可以导入校企合作平台以及开源社区平台项目,可以最大程度地使课堂教学内容跟上现代技术发展的趋势。网络安全技术也是当前较新的课程,涵盖知识点较广,可以导入企业真实项目,这样对课程理论的理解比较直观。

2.项目教学实效反馈

在网络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导入与课程内容匹配的项目源,教师在课堂理论教学时将项目案例贯穿入相应的知识点,增加项目讨论环节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部分,在有课内实验的专业课程中,增加项目部分模块的练习,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指导,这样就解决了教学素材源和教学基本方法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分析多源项目教学的实际效果、学生对项目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这些可以根据平时的测试和期末考试的结果进行总体分析。最后将总结分析以条文记录的形式反馈到相应的案例和项目源平台中,以使项目源能够更贴进本科课程的教学实际。

3.项目源自调整

根据网络工程专业课项目实际教学效果,对相应的案例和项目源平台进行更新调整,对难度较大、学生不易掌握的项目进行简化。例如,教师科研项目大多是理论性较强的课题,很多涉及研究生的课程理论,本科生不易理解,但对应用型本科学校来讲,主要强调的还是课程理论的应用,教师可以将自身科研课题中晦涩难懂的公式定理略去,保留一般性的直观的流程图和基本算法,使学生能够较好地结合教材和科研课题进行理解和讨论。对于那些应用性的企业项目,可以增加一些最新的项目实例,删除那些过时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网络技术应用,对教师来讲也能扩展教学思路和眼界。开源平台项目是一种能够很好学习与跟进最新技术的方式,需要教师知识和技能较强。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断学习新的网络编程、开发以及设备配置技术等,以引导和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方向,较好地跟踪网络专业最新技术应用。在平时的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项目案例,进行归纳和改进,充实到大四学生的毕业设计中,形成成功的毕业设计项目案例,同时,优秀的毕业设计成果也可以进一步在大二、大三的专业课教学中采纳,形成课堂—项目案例—毕业设计成果之间的良性循环。

三项目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

1.项目源确定

为推进专业课课堂和实验教学项目案例的建设,各高校大多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来构建各自的专业实践平台。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经过多年的积累,已形成了市级和校级精品和重点课程建设资源库,教材项目案例较丰富。我们还与多个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建校企合作平台,聘请了企业技术人员参与课程实践教学、毕业设计,使学生能尽可能直接通过项目进行学习。在教师能力提升、反哺教学方面,我们每年选拔一线教师进行产学研践习,直接参与企业单位项目开发和实施,这样不但能提高教师的项目实践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教师可以在专业教学中传授实际的项目经验。教师平时也不断加强开源平台项目和技术的钻研,在课堂中讲解前沿项目案例,增加学生对专业课学习的兴趣。

2.项目的选取

项目源的选取可以基于我们提出的五个项目案例平台,通过分析网络工程专业课各自特点以及学生学习能力,从网络规划与设计、网络管理与安全以及网络应用开发三个方向来分类专业课程,进而对接五个项目案例平台,尽可能地选取与各门专业课相匹配的项目案例。

3.项目教学的内容和形式

根据本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本科生六方面能力的要求,我们优化了核心和特色专业课群,进行了“3+1”模式的实践项目教学改革研究:高校合作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一起构成一个本科实践教学平台。我们改进专业课课堂教学形式为教师讲授、项目小组讨论、课堂展示、教师评点以及学生参与度评测;课内和单开实验以及课程设计方面,我们充分利用本专业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综合布线实验室、协议仿真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四个实验平台,可以较好地满足本专业课程的项目实践需要。对于部分专业实践课程,我们还聘请了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指导,通过实际项目的讲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课程理论的理解。

4.项目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和实践课中对学生参与项目讨论的积极性、项目展示、成果提交等进行评价,平时表现占40%,期末提交项目成果或考试占60%。通过评价,客观上反映出学生对项目教学模式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过程和形式,反馈和调整项目源,进一步提高项目教学质量。

四结束语

对应用型本科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进一直以来都是许多高校探讨的课题之一。以项目为载体进行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网络工程专业课理论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三步式网络工程专业项目教学模式的设计,对以项目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应用在上海电机学院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网络工程知识点范文第10篇

“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老旧,没有及时与现有的技术衔接。学生对理论不感兴趣,喜欢实际的动手操作得出结果,这与部分高校重理论轻实践冲突。教学考核过程比重不合理,无法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年轻教师缺乏相关工作经验,很多年轻教师直接从高校毕业就进行教学工作,实际教学经验不足。由此可以得出,“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同时解决以上的几个问题。

2“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教学改革

针对“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存在的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教材选择方面,要选择一本主教材和几本辅助参考书,主教材的选择要注重理论与案例的结合,辅助参考书的选择要有助于知识面的拓展和延伸。针对实验设备的缺乏,可以采取选择用虚拟机VM和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解决,虚拟机VM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操作系统中常用服务器的架构,比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FTP服务器、DHCP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WINS服务器等。而模拟软件Packet主要用来解决“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中网络设备的配置,比如交换机、路由器基本配置的模拟,还有一些网络工程项目组网的模拟。这样既可以节约成本,又可以达到实际想要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要及时的更新教学大纲,与现有的新技术做衔接,针对学生对理论课不感兴趣,可以采用案例式教学法,在案例中贯穿理论知识点。同时可以尝试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教学内容细化为多个实践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意识以及大胆改革创新的能力。

要优化教学考核的方式和比重,使考核方式和比重更趋于合理化。针对年轻教师没有教学经验和工作经历,应多鼓励年轻教师去企业实地学习,并坚持良好的听课制度,向老教授们学习。根据当前《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的内容来看,越来越重视实践操作和安全管理,而社会对组网技术和网络管理专门人才的实际需求,也逐步转变为坚持理论够用、实操为主。同时考虑我校的办学理念和专业定位,学生的实际专业知识的接受度,我们采用了案例式和模块化教学的方式,把大的内容细化为小的模块,在讲授每一个模块中都穿插案例,这样让学生在学习案例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把“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的课程划分为五大模块,而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第二、三、五这三个大模块。在第一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工程的基础知识,比如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网络工程的概念、下一代网际协议IPv6、子网划分、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网络接入设备、网络互连设备中交换机和路由器,网络安全设备和无线局域网设备。采用的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同时让学生实际观看常用的网络设备路由器和交换机。在第二个模块里,我们讲解交换机配置的基本命令,交换机的VLAN技术和生成树技术,路由器配置的基本命令,路由协议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网络地址转换。我们采用思科的模拟软件packet来完成实际的案例教学,案例有三层VLAN的通信、生成树配置、静态路由的配置、动态路由协议RIP、OSPF的配置,访问控制列表ACL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配置。

在第三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操作系统中服务器的技术与应用,包括常用的DNS服务器、DHCP服务器、FTP服务器、WEB服务器、邮件服务器、WINS服务器、流媒体等服务器的架构。我采用虚拟机VM来完成这些常用服务器的配置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易于理解。在第四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安全技术中的防火墙技术、虚拟专用网技术、入侵检测技术,采用的案例为软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在第五个模块里,我们讲解网络的规划和设计、网络综合布线、网络工程的测试与验收,案例教学采用实际的网络工程规划书来讲解。在整个基础性案例完成以后,再来几个综合性案例教学。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全面的、牢固的掌握所学重要知识点。

为了更好的适合本课程的课程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课程考核达到良好的效果,课程考核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平时考核占比50%,期末考核占比50%,平时考核包括考勤、作业、上机,其中重点考核上机,占比60%,学生通过上机来完成每个模块化中的案例,而考勤和作业各占20%。期末考核则采用报告的方式来进行,让学生完成一个网络工程的规划,把五大模块全部贯穿进去,从而可以实现模块的分散练习到集中练习,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3结论

本文分析了“网络工程与网络管理”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举措,引入模块化和案例式教学,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和比重,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创伤救护技术范文 下一篇:工程类网络教育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