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与信息论文范文

时间:2023-10-25 12:04:19

网络与信息论文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1

【关键字】:网络营销信息交流

自从1995年互联网完成商业化以来,利用互联网及内联网、外联网开展网络营销逐渐成为信息时代市场营销的一个热点。全球网上交易额在2001年估计为6000亿美元,高盛公司预测到2005年这一数字可以达到415万亿美元,而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和交流,在网下完成的交易则数额更大。网络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方式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得到如此迅速的发展;如何更好利用互联网开展营销活动。本文拟从信息交流的角度对网络营销原理进行探讨,并对网络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提出自己的看法。

笔者认为网络营销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交流在现代市场营销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贯穿营销的全过程,而互联网在信息交流方面又具有相当强的优势。

1.信息交流是市场营销的基础

美国著名营销学专家菲利蒲·科特勒认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提供、出售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取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这一过程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交换使交易双方获得所需所欲之物,交换的前提是买卖双方必须了解关于对方的信息:卖方必须了解买方需求才能使自己的产品符合市场需要,而买方也必须了解卖方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信息,并进行比较和判断,才能作出是否购买的决定。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看,整个营销环境是一个不对称的信息场。以消费品市场为例:市场主体包括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三个主体形成了三组经济人对偶:企业与消费者、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

企业与消费者对偶是主要矛盾。在交易活动中,这两者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双方都拥有不为对方所知的“私人信息”:消费者知道自己的需求,包括对产品品质、价格等的要求而企业知之甚少;企业了解自己产品的质量、成本、服务等信息而消费者则不清楚。不对称的信息损害的不仅仅是信息缺乏者也包括信息的拥有者,因为不对称信息所导致的不确定性将阻碍交易的进行,从而双方的目标都难以实现。信息的“对称化”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政府管制,要求明码标价、产品质量认证、提供说明书等;二是参与者“发信号”,比如企业做广告,消费者向售货员说明购买要求、接受厂家的市场调查等。“对称化”的过程也是信息交流过程,这种交流贯穿于营销的全过程。企业在产品开发前所做的市场调研,在产品开发阶段进行的消费者测试和试销,在销售阶段所做的广告宣传和企业公关活动都是为了降低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促进销售的行为。同样,在市场营销中还存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包括与竞争者以及与合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流,企业内部员工间的交流,企业与政府的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讲,市场营销活动就是信息交流活动。正是由于营销活动依赖于信息交流,而互联网又是一种新的信息交流平台,这正是网络营销兴起的根本原因。

2.信息交流工具的互联网的优势

在互联网应用于营销活动以前,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依靠传统方式进行。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在交流的及时性、广泛性和深入性等方面往往难以兼顾,而互联网的应用集中了各种信息交流工具的众多优点,这些优点主要体现在:

(1)覆盖面广。目前,互联网已经成为连接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信息传输干道。到2001年底,全球已有5亿用户上网,而且增长速度相当惊人。我国的网民人数从1998年底的210万已经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4500万。这一特征使互联网成为任何一种信息交流工具都无法比拟的沟通范围最广的媒体,这为企业进行跨地区或跨国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覆盖面广的第二个表现是互联网联系着市场营销的各种参与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其他主体都在同一平台上,这为在整个营销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创造了条件。

(2)交互性。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信息交流是市场营销的基础。在各种交流手段中,口头交流是双向交流,但范围有限;信函交流速度慢;电话也是双向沟通媒体,但只能传递声音信息;电视、广播属于单向传播媒体,不能得到及时反馈。利用互联网能够交互式地提供信息,交流双方可以进行实时的信息交换,大大缩短了用户信息反馈时间,使企业能迅速觉察到市场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营销方案并形成闭环营销正反馈系统,在操作中实施动态跟踪监控,企业的柔性和组织与环境的互适性也得到显著提高。

(3)信息可存储。互联网联结的是计算机,计算机具有存储信息的功能。广播、电视、普通电话无法存储信息,在传递信息时,交流双方必须同时在信道两端,否则交流无法进行。为提高接触率,广播、电视都只能重复发送信息,这又会提高成本。而网上信息是存储在服务器里的,只要服务器在工作,对方可随时接收,这使交流具有了跨时空的特点,有助于扩大交流的范围。

(4)可传递多媒体信息。互联网可同时传递图象、文字、声音和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在信息交流的过程中,信息需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有的适合用文字,有的用图形效果好。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可以为各种形式的信息交流提供方便。

(5)开放性和共享性。用户无论背景如何都有权平等使用这一工具而不受限制。一般的大众传媒信息有很多障碍,如身份、信息内容、财力等,而互联网的限制则很多。这可以让更多企业和个人通过它和接收信息,提高了信息接触目标受众的机会。在企业内部,互联网和内联网、外联网的使用使信息能被不同部门和合作伙伴共享,信息的效用得到充分的发挥,有利于企业更好适应市场的变化。

(6)经济性。互联网上的信息交流是将各种信息转换为二进制码进行传递,可以节省在现实世界进行信息交流时所需的大量印刷、场地、邮递、交通、人员等费用。对制造商来讲,与顾客直接交流将减少对中间商的依赖,从而使营销链条缩短,能节约销售成本。交流成本方面的优势对企业开拓市场也有帮助,传统的交流方法由于成本高,商家为节省费用往往将顾客分为高价值客户和低价值客户,与前者经常沟通,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互联网的使用可以让低价值客户也能得到这种服务,从而吸引更多顾客。

(7)功能集成。互联网将传统市场营销中不同形式、不同阶段的信息交流,如广告、市场调查、交易指令的传递等集于同一平台,使得市场营销的大部分工作,如信息收集、收款、售后服务等都可借助于互联网、内联网一气呵成,从而使互联网成为一种全程营销的渠道。对消费者来说,互联网让复杂的信息交流简化为简单的点击行为,从而使他们的购物变得更方便,商品信息查询、比较、购买、售后服务都可坐在电脑前,按动鼠标就能完成,还能节省时间和交通费,降低了购买成本。

(8)一对一沟通。利用互联网和数据库技术可以分析客户的行为,针对每个客户的特征和要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客户的意见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让客户时时感到被关心和重视。这种沟通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对尊重和自我价值的需求,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良好关系。著名商务网站Amazon业务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就在于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9)信息可检性。在信息量呈几何级数递增的所谓“信息爆炸”的时代,无序的信息对用户来说是一种灾难。用户寻找信息时,如果信息搜寻

困难,成本太高的话,他就可能放弃搜寻。这对于信息交流来说,是一种重大的障碍。互联网有大量的搜索引擎为用户检索提供方便,可以降低信息搜寻成本,这不仅对搜寻者有利而且使发送者接触目标的机会更大。

(10)交流隐蔽性

。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时,双方是不见面的,也没有第三人知道交流的内容,因此交流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对用户来说,这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用于市场调查能提高数据的真实性。用于交易时,使交易也具有隐蔽性,对于许多不愿意在购物时被别人打扰,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所购商品的消费者来说,这一特征是他们选择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3.新的营销环境需要互联网

网络营销的崛起与全球营销环境的新变化也有密切的联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营销环境呈现一些新的特点:

(1)市场全球化。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各地区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交易的规模和范围更大。厂商与购买者在时间、空间、质量、价格等方面的背离也更明显。交易中个体的信息搜寻超出了国界,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市场交易规模、范围和环境的改变要求新的交易方式与之适应,网上交易是人们对交易方式选择的结果。

(2)消费者更加强调自我。研究表明,消费者对自身地位的认识与收入有着直接的关系,在消费者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大批量的生产有助于降低成本,使产品廉价实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和消费者收入的提高,人们对价格的敏感性降低而更加强调自身的价值,重视个性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柔性制造系统的应用又使这种个性化消费成为可能。消费个性化要求生产厂家与消费者建立一对一的信息沟通,随时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差异。新的信息交流工具必须能同时进行大量的点对点的信息交流,计算机网络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选择。

(3)关系营销理论被众多企业接受。关系营销强调的是厂家与用户之间建立与维持长期的良好关系。由于竞争激烈、需求变化快,争取新的顾客比维持老的顾客困难得多,据估计争取一个新顾客的费用是维持一个老顾客费用的5倍,争取更多的回头客是新时代市场竞争的重要内容。对消费者来说,购物不仅是生理需要,更希望得到尊重与承认,让消费者感到被重视是留住顾客的重要手段。对厂商而言,随时与消费者保持信息交流,让他们感到被厂商关注,自己的意见被厂家重视是有效的营销手段。互联网作为一种即时互动的交流工具,具有这方面的优势。

(4)营销环境更复杂,对信息处理的要求更高。经济的发展使信息量激增,对企业的信息处理与分析预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为信息处理提供了高效的手段,处理手段的提高要求信息收集活动的高效率。传统的信息搜集方法不仅范围小、效率低而且不适应计算机处理,计算机的处理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使用使这一状况得到改变,从网上收集信息来源更广,传递迅速,更重要的是这些信息都是数字化的信息,便于计算机处理。使得企业能做出更灵活的反应。

(5)社会信息化程度提高。7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企业,EDI、CAD等技术使计算机在生产和管理的各个领域得到应用;在商业领域,POS系统被广泛采用;在金融领域,金融电子化、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制造业,柔性制造系统的使用使网上定制成为可能;而在家庭,电话、电脑的普及率也不断提高,这些变化都为互联网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提供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

可以看出,新的营销环境所呈现的新特点需要一种能与全球消费者、合作者进行即时的双向沟通并能即时处理各种信息的信息交流工具,而互联网正提供了这种可能性。

4.网络营销的缺陷和解决办法

互联网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工具并不是十全十美的,网络营销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许多问题,其主要表现有:

(1)信任问题。在信息交流中,双方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交流的效果。如果对对方提供的信息缺乏信任,很难想象这种交流有什么意义。互联网为交流双方提供的是一种虚拟的不见面的交流空间,其开放性的特征更容易使人对网上信息产生不信任感。这成为影响网上营销发展的重要障碍,CNNIC在2002年7月的调查表明,我国网民认为网上购物的最大问题是“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占3619%),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让消费者熟悉网站。熟悉是信任的必要条件,许多网站利用传统媒体和开展公关活动宣传网站的目的就是建立信任。对网上购物的优点和网上购物者的亲身体验多加宣传,也能减少消费者的顾虑。

②采取一些符合消费者习惯的能增强信任感的措施,如建立商店实体或与传统商家合作,以及完善售后服务等。著名网站Amazon吸引客户的重要经验就是有完善的退款保证。

③发挥政府和其他社会组织的监督认证职能。建立认证中心是许多国家发展电子商务所采取的措施,我国在这方面也开始起步。政府可以采取几方面的措施来增加用户的信心:一是完善法律法规。对网上欺诈行为进行更明确的定义,并加大惩处力度;对网上交易实行更严格的退换货制度及其它质量保障制度。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监督职能。政府网站由于具有权威性和唯一性的特点,利用它提供网上企业的资信信息,公布信誉良好的或信用不佳的网上企业名单以及接受消费者投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用户对网上购物的担心。

④对上网商品的选择。经济学将商品按消费者在购买前对其质量的确定程度分为寻求性商品和经验性商品,前者指购买前可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书籍、日用品等;后者指购买后才能确定质量的产品,如家电产品、服装等。对于寻求性商品只需要提供价格、购买地点等信息消费者就可以决定是否购买,而对经验性商品除了提供信息外,消费者往往还要试用才能作出购买决定。所以,一般来说,更适合在网上销售的商品应该是寻求性商品。

(2)信息安全问题。互联网是一个开放式的网络,它所采用的TCP?IP协议和UNIX操作系统本身也有安全方面的漏洞。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存在信息被截取、篡改和滥用的情况,最近几年关于上网用户的银行帐号和密码被人从网上窃取的报道很多,而用户上网购物的记录被商家出售的新闻也不少。这造成许多用户不敢进行网上交易。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法律和技术两方面着手:首先是加强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比如隐私权保护法和打击窃取网上信息的法规等;其次是在技术方面通过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以及认证技术的应用或利用虚拟专用网来防止或减少信息被窃取和篡改的可能性。

(3)费用问题。上网费用比较高,对用户来讲就是信息交流的成本高,这成为阻碍网络营销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CNNIC的调查表明,网民对互联网使用中不满意度最高的问题是费用高(14.3%的用户对费用很不满意)。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依靠网络服务业自身的发展,网络服务业属于边际成本递减的行业,用户越多,新增加一个用户所需增加的成本越低。随着上网用户的增加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费用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在互联网普及的初期,电信部门可以牺牲一点部门利益,降低上网费以吸引更多用户,从长远来看,这对用户和电信部门自身都是有好处的。

(4)物流问题。互联网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信息交流方面,在物流方面,除了数字化产品或服务可以通过网络提供外,其它商品的传送还需要利用传统分销渠道,降低物流成本可以从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专门的物流企业负责商品的存储和传送。利用它们的规模优势可以降低单位商品的物流成本,这正是社会分工带来的好处。二是可以利用互联网降低资源浪费。据统计,我国目前的货车空载率达30%,不仅极大的浪费了运力而且造成交通资源的紧张。互联网作为信息沟通平台,用来及时撮合待运客户与空载车对合理分配运力、降低运输成本都有好处。三是与传统中间商合作。它们一

般比较接近消费者,与这些中间商合作不需要新的投资,也是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有效途径。

互联网在信息交流方面的优势为网络营销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它的不足之处也使网络营销面临许多问题,但随着网络营销实践的发展,人们一定能扬长避短,网络营销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参考文献:

1.菲利蒲,科特勒.营销管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芮明杰,赵春明.市场营销的“非对称信息研究”.财经研究,1996(12)

3.刘常勇.网络营销.中国软科学,1997(1)

4.王卫国,等.成功电子商务站点揭密.计算机世界,1999-6-14

5.袁影.建立网上信任六要素.计算机世界,1999-2-8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2

邓玉娇事件中信息传播不当的表现

1、重要信息缺失,透明性差

政府首次通报邓玉娇事件时,仅交代了事件是由于女服务员邓玉娇与干部邓贵大等因消费产生争执,邓玉娇刺死邓贵大,刺伤黄德智。但“消费”内容,争执原因,邓玉娇动机等都没有交代。透明性较差,使得受众无法了解事件重要细节。这些缺失的重要信息只需要询问当事人就可以得知,即使在公安机关没有定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客观公开两方对事件的叙述。

2、主观定性倾向,以偏概全

在首次通报中,政府关于事件的报道标题为“野三关镇一娱乐场所发生命案,行凶女子已被警方控制”。在事件本身还未查明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在事件的报道中直接将邓玉娇定性为“行凶女子”,判定依据也只是单方面的案件结果,即邓贵大的死亡和黄德智受伤。在未确定邓玉娇犯罪动机的情况下主观定罪有以偏概全之嫌。

3、更换主要信息,前后矛盾

在政府对于事件的公布中,几次信息通报存在着严重的前后不一致,主要信息被更换,甚至前后矛盾。这主要表现在:争执原因从“言语不和”到“要求特殊服务被拒”;邓贵大遇到邓玉娇的地点从“休息室”变为“水疗区”;两人之间的对话和对双方动作的描述也从单纯的“显摆”变为“炫耀并朝邓玉娇头、肩部扇击”;之前未出现的目击者“休息室内另一服务员”也在第三次通报中出场。

4、袒护开脱一方,避重就轻

在几次信息通报的改动中,政府的信息传播不够客观,存在着为邓贵大开脱,将责任推卸给邓玉娇的嫌疑。第一次通报里强调邓玉娇包中有治疗抑郁症的药品,暗示她可能是因为抑郁症对邓贵大的行为有过激反应。在第二次信息通报和第三次信息通报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事件描述用词有明显变化。邓贵大的要求从“特殊服务”变为“异性洗浴服务”,对邓玉娇的动作由“按倒”变为“推坐”。这些改动明显有避重就轻,开脱邓贵大罪责的嫌疑。

信息传播不当引发的受众心理负效应

1、信息不足引发“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由于传播政策过多地剥夺了受传者的选择自由而产生的反抗心理及行为。如果传者禁止过多的受传者感兴趣内容的传播,往往会发生以下情境:传播者的目的是禁止人们接触的这些信息,然而,正是由于传者的禁止,结果这些信息就像禁果一样,人人都想吃一口。禁绝的程度与欲尝的劲头成正比。文化水平越高的受众群,对这种禁令的反抗心理越大。③在邓玉娇事件中,政府越是不公开邓玉娇刺官的原因和细节,网民越发想要知道。而且,在信息缺乏的情况下,还极易使受众根据故事框架进行自己的想象和加工,引发更为广泛的议论和谣言。

2、集体记忆唤起定势效应

这一事件本身具有唤起民众联想到“”的集体记忆的特点。记忆不仅是心理和生理的功能,实际上也是社会功能,个人记忆之所以能够存在,是由于“集体记忆”的作用。④在集体记忆被唤起的前提下,政府信息传播中前后矛盾、信息不全的行为极易强化受众已经形成的定势效应即人们按照一种固定的倾向去反应现实,从而表现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和专注性。⑤在本事件中,“官员、雄风宾馆梦幻城、特殊服务、女服务员”构建了民女抗暴刺官的事件框架。官员欺凌平民女子的集体记忆被唤醒。定势效应使受众对政府信息的真实性怀疑。

3、定势推动下产生反暗示效应

本事件中,政府对于信息的处理存在着明显的暗示意味。如交代邓玉娇包内有治疗忧郁症的药品,暗示其精神上存在问题。如将动词“按倒”改为“推坐”,暗示当时邓贵大的行为并不算暴力。这些信息的暗示无疑是失败的,正是由于对信息暗示性的修改,催生了反暗示效应。反暗示效应指暗示者发出信息后,却引起受暗示者性质相反的反应。暗示效应可分为有意的反暗示和无意的反暗示两种。前者是故意说反话达到正面效果。无意的反暗示指暗示者故意进行正面暗示,却无意得到相反的结果。⑥政府带有暗示意味的信息在定势效应作用下失败,加剧了受众对政府的怀疑,政府几乎被放到了跟邓贵大一个敌对阵营里。

4、心理预期的不满导致逆反效应

逆反效应指受众由于受某种原有立场,思维定势的影响,产生与传播者的传播意图相反的心理倾向。受众的这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对传播内容或传播者的不满,怀疑,反感,抵触乃至否定,排斥,致使传播受阻产生负效应。⑦在事件发生后,受众会根据已经形成的心理预期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大致的想象,对事件的处理结果也会有一个心理期望。但是,由于政府前后不一致的信息,主观偏袒的表述,公众的心理预期没有得到满足,逆反效应形成,并且在网络的快速传播和情绪化叙事中加剧。

在逆反效应的影响下,公众对待政府信息传播方式的愤怒和反感可能会超过对这个事件本身的愤怒。邓玉娇事件中为邓贵大“辩护”的政府成为包庇者受到反抗,甚至从法理角度认定邓玉娇罪名的法律学者也受到牵连。逆反效应加剧了民众与政府的对立,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受众对本案进行了“舆论审判”。

对政府信息传播的启示

首先,政府在应对网络时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当会对受众心理产生负效应。负效应累积将触发或加剧公众的心理对抗性。其次,政府在信息或澄清事实时应避免自作聪明的暗示或逃避,采用更加符合公众心理诉求更客观的方式。具体包括:

(1)第一时间事件信息,防止因为信息延迟而产生不实言论和猜测。

(2)在事件真相尚未明朗时不要轻易为事件定性或归罪于一方。

(3)随着事态的发展应当及时更新最新的信息,对于前后矛盾的信息不仅要核实还应该公布佐证,使得公众信服。

(4)信息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非常重要,对真相应如实反映,不逃避责任。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3

1.1主要工作内容办公自动化和网络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将我所的主楼和辅楼实现联网,在主楼四楼的中心机房配置核心交换机,其他楼层安装楼层交换机,实现整个所内网络互联,在基础网络和其它一些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建立一个我所服务型门户网站,围绕综合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来开展我所的信息化项目建设。

1.2网络系统设计(1)设计原则:开放性:实用性;先进性;可缩放性;可靠性;安全性;可管理性。(2)网络技术选型:综合考虑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及研究所计算机网络应用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要求,在网络设计中将采用快速以太网技术、虚拟局域网技术和三层交换技术来构建本所的计算机网络系统。(3)网络设备选型。根据我所的需求,依据以上设计原则和技术选型,及对各主要网络产品厂商设备性能的综合评估,选用华为3COM的产品和技术来做为我所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的网络解决方案。(4)网络信息点分布情况及设备数量。信息点分布情况:我所的信息点分布在两栋楼上,每栋楼四层。主楼与辅楼距离较近。中心机房设在主楼4层。(5)网络结构总体说明。计算机网络主干采用三层交换机,工作组级及接入层采用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信息网络中心机房设在主楼4楼。核心交换设备采用华为3COMLS-7506R-AC-XG三层交换机。接入层交换设备采用华为3COMLS-3600-28P-SI配置终端接入端口。

1.3主机、存储备份系统及UPS不间断电源选型随着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建设一个合适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其上建立与集成适应单位信息化需求的功能强大、使用方便、易于管理、界面友好的各种应用,是单位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初步设想:网络中心配备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二台应用服务器,一台防病毒服务器,一个磁盘阵列柜、一个磁带机、一台不间断电源(UPS)。随着应用系统的应用,将产生大量数据,为了确保数据的安全,我们采用SUN架构,部署一套全光纤的存储和备份系统,存储设备采用HPMSA1000企业级磁盘阵列柜,存储容量可以按照需求增加,同时这些数据也应实时备份到HP磁带库中去。考虑到我省近几年供电比较紧张,同时为了预防突发时件,我所应对重要的网络设备提供不间断供电,综合考虑所有设备的功率和供电时间要求,我所选用山特20千瓦(三进单出)主机做供电方案的主机型。

1.4信息安全保障体系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网络上承载的应用越来越多,应用越来越复杂,针对应用层的攻击越来越多。当前的企业网络正在面临着Web滥用、病毒泛滥、黑客攻击和来自于企业内部的安全威胁等安全问题。如何确保整个网络处于有效的安全防护下,也是我所信息化建设的重点。本次项目我所信息网出口处部署防火墙设备,核心交换机上部署入侵检测设备,为了加强对网络的控制和监控能力,部署一套安全审计系统(对网络、终端、数据库进行安全审计)。另外我所信息网应该能够对网络病毒形成有效的防御和查杀,需部署一套服务器版杀毒软件。

1.5应用系统设计我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主要围绕着我所的实际需求展开的,其内容可以概括为:建立一个我所服务型门户网站,完成所内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科技项目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的建设。

1.5.1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就是采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基于工作流的概念,使我所内部人员方便快捷地共享信息,高效地协同工作;改变过去复杂、低效的手工办公方式,实现迅速、全方位的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为我所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办公自动化不仅兼顾个人办公效率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群体协同工作。协同工作意味着要进行信息的交流,工作的协调与合作。

1.5.2档案管理系统该分系统主要为档案等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相关科研文档、公文文档、会议纪要文档、图书管理以及科技情报管理等方面的综合信息管理工具。实现电子资料与实物档案的统一管理,包括电子文档和实物档案的借阅申请审批流程,电子文档的下载、实物档案借阅和归还,库存、催归等功能;并与协同办公管理模块集成,实现公文档案的自动归档;为档案管理人员提供各种档案的统计及报表功能。

1.5.3科研项目管理系统本系统提供了科研项目的申请、立项、执行、验收、成果申报及项目费用等的科研自动化和流程化管理。立项管理提供对科研项目的申请、审批及项目立项等管理;执行管理提供对科研项目执行过程中的阶段管理、合同管理(如技术转让合同,技术开发合同等)、项目验收等信息的维护查询功能;成果申报管理提供对科研项目最终成果的申报、获奖等信息的维护、查询统计管理;经费管理提供对整体科研项目经费划分、拨款、使用记录的信息维护功能;具体项目经费的使用申请、审批、领用等过程管理;归档管理提供对科研项目的基本信息、立项信息、验收信息、成果申报信息、经费领用信息的归档管理。

1.5.4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该系统融合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理念,为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辅助管理和决策支持功能。系统涵盖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业务,具体包括组织机构、人事管理、薪资与福利、考勤管理、出差管理、招聘管理、培训与发展、绩效评估等,为领导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强有力的日常管理、决策分析等功能。

1.6工作成果以先进、成熟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主要手段,建立一个高质量、高效率的水利水电标准服务型门户网站;建成一个覆盖全所的智能化办公自动化系统,提供所内信息交换平台,实现所内办公现代化、信息资源化、传输网络化和决策科学化。

2项目的组织实施

在项目实施方面,项目经理在制定项目计划时必须对项目可能遇见的风险进行评估和预防。在项目进展中,项目经理应及时与工程管理部进行沟通,共同处理可能遇到的棘手的问题。在项目验收后,将设立针对本项目的服务小组,负责本系统建成后的维护和与专业公司人员联系,及时解决系统问题。项目领导小组协调各种资源,处理和决策重大事件和问题,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3项目的经济效益

3.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整体形象:通过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提高我所的整体办公效率。

3.2机制转变、提高效率:传统的办事方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网络化的服务方式几乎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提供了一个随时随地为用户服务的立体服务平台。

3.3信息共享、节约成本: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查阅已有的信息资源,使现有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变大量的纸质文档为电子文档,便于内部的交流、保存和整理,也节约了大量公用纸张。

3.4经济效益方面:随着系统的建设,信息化技术推动了工作效率的提高,节约了部门运营成本,乃至产生经济效益。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4

1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原因及特征

1.1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原因

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是指网络信息资源中情报的有效价值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衰减,利用率逐步降低。这与传统文献的老化一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造成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因素很多,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长。情报学家M.劳恩曾说过:“文献增长得越快,文献的半衰期就越短。”信息资源的增长和老化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信息资源的动态变化。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长速度极其惊人。以我国为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02年12月31日,全国网页总数为157,091,220个,字节总数为2,877,754,095KB[1];2003年12月31日,全国网页总数为311,864,590个,字节总数为6,059,431,526KB[2];到2004年12月31日,全国网页总数就达到了650,682,300个,字节总数增长到20,537,214,718KB,与2003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08.6%和238%[3]。

(2)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是指网络信息资源在载体形态、数据组织方式、网址等外在特征不变的情况下,所含知识和情报在内容上的变化。1998和1999年,Bar-Ilan和Peritz对信息计量学领域网络信息的生命周期研究表明,在6个月内近50%的网页发生了变化[4];而Wallace Koehler的观察结果更为显著,他发现97%的网站6个月内会发生变化,如观察时间为1年,则比例上升为99%。对于网页而言,这组数据分别为98.3%和99.1%[5]。应该指出的是,网络信息资源更新并没有引起网络信息资源总量的增长。

(3)网络信息资源的消失。网络信息资源的消失是指网络信息资源无论出于何种原因,被从系统中删除,不能再被访问和利用。文献[4]表明,68%的网页1年内将被从网上移除;而文献[5]发现,有12.2%的网站和20.5%的网页6个月后不能再被访问到。1年后,分别上升到17.7%和31.8%。并且,每周有0.5%的网页和网站消失。与网络信息资源的更新不同,网络信息资源的消失意味着网络信息资源总量的减少。

(4)替代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随着人类对客观事物和社会运动规律认识水平的提高,原有的知识不断被完善和突破。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信息需求的共同推动,网上信息的加工深度越来越大,原有的知识和情报被包含在新的知识和情报之中,因而,原来不完善、不全面的陈旧信息资源逐渐不再被利用。替代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原有信息资源的更新和消失,而表现为网络信息资源中,蕴含新知识和情报的信息的出现和信息总量的增长。

(5)网络信息资源的吸引力。网络信息资源的吸引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资源所揭示和反映的对象所处的发展阶段。处于诞生和发展初期的事物,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的数量往往呈指数增长,老化遵循负指数函数关系。进入成熟期后,信息的增长速率变小,老化曲线也变得平缓,半衰期加长。当对该事物的认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将出现质的飞跃,相关信息的增长进入新一轮的指数增长阶段,相应的,老化曲线也恢复成负指数曲线。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的受关注程度。对于网络信息资源所揭示和反映的对象而言,受关注程度越高,往往意味着知识更新越快,半衰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对于网络信息资源自身而言,其受关注程度遵循“Winner takes all”法则,受关注程度越高的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越短,也就是说信息更新越快,质量和数量也稳步提升。

1.2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特征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与传统文献资源老化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显著的差异,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1)非累积性。传统文献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存在的永续性,即使这些载体上的知识和情报完全失去了使用价值,它也不会消失。原有信息的修正与更新、替代信息的生产以及新信息的产生必须依靠新的载体。因此,传统文献资源从数量上来说,总是不断增长的。而网络信息资源则不然。网络环境中的信息是介于产生后永续存在与即刻消失两种状态之间的第三类信息,它的更新和消亡是其存在和运动的常态。在网络环境下,新信息的出现并不一定意味着信息总量的增长,而且,相当一部分信息在丧失其使用价值之后会彻底消失,引起信息总量的减少,呈现负增长状态。所以,我们认为网络信息资源具有非累积性,这表明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往往只能基于特定时间点或时间段,难以系统地回溯其历史状态。

(2)动态性。动态性与非累积性是内在统一的。任何信息都是外在形态与所含内容的统一体。记录信息的载体和信息的组织方式是信息资源的外在形态,而内容,即其所蕴含的知识和情报才是核心。传统文献资源的外部形态和内容是不可分割的,因而必然具有累积性。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外部形态和内容可以是相互独立的,因此,在网络信息资源载体的形态、信息组织方式、网址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内容可以不断更新,甚至删除,这就体现为它的非累积性。众所周知,半衰期、普赖斯指数的测定都是依据特定领域文献资源的被利用情况,而网络信息资源的动态性使其老化规律的研究增加了新的内容,即对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生命周期的研究。

(3)不完全性。传统文献,的生产和传播是受控的,由相关机构统一审核和管理。因此,在传统文献资源老化研究中,研究对象的范围一般相当清晰,在数量上也是可数的。而在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中,研究对象的不完全性却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网络的开放性决定了网上信息的基本上处于不受控制的状态,因此,任何研究者都无法确知网络信息资源的精确构成和分布状况,在研究特定领域的网络信息资源时,也就不可能准确地划定研究对象的范围和数量。二是网络信息资源的非累积性和动态性造成了研究对象在时间维度上的缺失,因此,在研究中也就难以系统地回溯研究对象的历史状态。

2 衡量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状况的指标 根据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的原因及其特征,我们从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的生命周期和网络信息资源被利用情况两个方面,建立衡量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状况的指标。

2.1 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

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反映的是网络信息资源自身的老化状况,可以采用半衰期和生存期两项指标衡量。

2.1.1 半衰期

半衰期源于物理学领域,原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我们借用这一概念,将网络信息资源的半衰期定义为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构成元素有半数发生变化所需的时间。根据是否考虑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量部分,网络信息资源的半衰期又可以分为静态半衰期和动态半衰期。

(1)静态半衰期。静态半衰期是指在不考虑增长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构成元素有半数发生变化(含消失)的时间。例如,以网页为基本构成元素,考察网站A的静态半衰期。假设网站A有10000个网页,每个月有1000个不同的网页发生变化,并且有100个网页消失。根据上述定义,网站A的静态半衰期为10000÷2÷(1000+100)=4.55(月)或0.38(年)。

(2)动态半衰期。动态半衰期是在考虑增长的情况下,网络信息资源的基本构成元素中较新的一半产生于多长时间内。例如,在上例的基础上,假设网站A每个月新增500个网页。根据动态半衰期的定义,网站A的动态半衰期为10000÷[2×(1000+500)-(500-100)]=3.85(月)或0.32(年)。

当然,半衰期的计算在实际研究中情况会复杂得多。首先,网页不会匀速地发生变化、消失和增长;其次,一个网页可能连续多次发生变化,由于我们考察的基本元素是网页,因此只能将其计为一次;第三,在计算动态半衰期时必须认识到,新增网页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出于研究的需要,我们可能会选择在信息组织上比网页粒度更细的单元作为基本构成元素,譬如知识单元、网络链接、单词等。

2.1.2 生存期

网络信息资源的生存期是指特定网络信息资源的URL存续时间。如同人的遗传密码一样,URL是区分不同网络信息资源的唯一标识,因此,我们认为URL是判定网络信息资源生存期最理想的依据。根据该定义,只要URL保持不变,无论内容如何变化,都视为同一个网络信息资源。在极端情况下,特定URL所对应的网络信息资源内容甚至可以为空反之,即使内容没有发生任何变化,只要URL被改动,我们就视为原信息资源“生命”的终结和新网络信息资源的诞生。当然,如果特定网络信息资源及其URL同时被删除,同样也意味着该网络信息资源生存期的终止。

2.2 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周期

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周期的计量依据是其被利用的状况,这与传统文献资源老化规律的研究思路基本相同。文献半衰期的研究可以分为学科文献的半衰期和论文的半衰期。学科文献的半衰期是指某学科(专业)现时尚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发表的;论文半衰期是指引用这篇论文的全部其他论文的二分之一是在这篇后的多长时间内发表的。需要强调的是,学科文献的半衰期是相对于被引文献而言,而论文的半衰期是相对于引用文献而言的[6]。与此相对应,我们仍然以“半衰期”为指标衡量网络信息资源的价值周期,并按研究对象分为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和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

(1)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根据学科文献半衰期的概念,我们将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定义为某主题领域网络信息资源所含链接的链宿所指资源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时间内产生的。例如,如果我们说网络信息计量学的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是1.2年,就表明在我们进行统计研究的那一年里,在网上的网络信息计量学文献中的链接所指资源的50%是在最近1.2年内发表的。

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的研究是基于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链接。由于网络信息资源中的链接与文献的被引文献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因此,在借鉴其研究思路的同时,我们应该注意自身的特殊性。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几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第一,必须明确链接的目的,也就是链源与链宿之间的关系;第二,当链宿的时间晚于链源所在网络信息资源的时间时应当如何计算;第三,是应该采用网络信息资源中所有的链接,还是只考察出链;第四,从理论上来说,我们需要获得该主题领域的所有网络信息资源,并提取其所含有的链接。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完全性,研究结果可能与客观实际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

(2)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参照论文半衰期的概念,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是指指向该网络信息资源的全部其他网络信息资源的二分之一是在其后的多长时间内出现的。例如,网上某文档的半衰期是1.5年,就意味着该文档所获得入链的链源所在网络信息资源的50%出现于其后的1.5年内。

与宏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的研究相比,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研究所面临的问题相对较少。根据上述定义,微观网络信息资源半衰期的研究不涉及自链,并且基本不会出现入链的链源所在资源的时间早于研究对象出现时间这样的情况。因此,需要考虑的问题中最主要的就是解决或尽量缩小网络信息资源的不完全性。尽管有研究表明,网络链接的使用动机与文献引用动机存在巨大差异,但笔者认为,无论处于何种动机,网络信息资源获得入链就意味着其使用价值的实现,我们在计量其半衰期时不必做过多的区分[7]。

3 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研究展望 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增长、分布与利用研究共同构成了网络信息计量学研究的基本框架,对丰富与完善网络信息计量学的学科体系具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同时,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研究的成果也是网络信息资源建设、管理和利用的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国内对网络信息资源的老化研究才刚刚起步,所见文献仅有2004年王宏鑫和邱均平在《情报理论与实践》第4期所发表的《关于网络信息老化研究的若干问题》一文[8]。因此,在现阶段应该借鉴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成果,在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资源与传统文献资源所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建立网络信息资源老化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为探索网络信息资源老化规律和实践应用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2002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cnnic.net.cn/html/Dir/2003/11/22/1393.htm

2 2003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cnnic.net.cn/download/manual/report20030330.pdf

3 2004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cnnic.net.cn/download/2005/2005041401.pdf

4 Bar-Ilan, Peritz B.C.The life span of a specific topic on the Web: the case of "informatric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Scientometrics. 1999, 46(3):371-382

5 Wallace Koehler. An Analysis of Web Page and Web Site Constancy and Permanenc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1999, 50(2).

6 邱均平编著.文献计量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8.

7 Hak Joon Kim. Motivations for hyperlinking in scholarly electronic articles: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2000,51(10)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5

关键词 网络舆论 生态系统 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G209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 中国计量学院艺术与传播学院讲师,杭州310018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逐渐成为民意传达的一块沃土。与传统媒体信息的强势性单向流动不同,网络赋予了受众相对平等的话语权。作为赛博空间的传播范式,网络以其独有的传播生态衍生出带有似真性特征的网络人际关系,满足着人们多方面的心理需求,成为现代舆论形成的重要阵地。

网络舆论的兴起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Dholakia、Bagozzi和Pearo(2004)是较早关注网络舆论的学者,他们认为,web 2.0赋予用户进行内容的创作(如博客,播客)、编辑和筛选可能所引发相关“社会变革”;希尔(Hiller,2003)也指出网络增加了公民参与政治和公众议题的新热情和可能性。这种公众对时政和社会话题的参与和关注,典型地体现在西方新闻学者所谓的“公民新闻学”、“草根新闻学”的实践上,以及网民通过内容上的贡献对公众日常话题和媒介议程设置的参与。国内学者对网络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着重分析在公共突发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应对能力与建设能力;从媒体的角度,分析网络等新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宣泄功能,在舆论引导中所扮演的媒介功能与角色;从网民心理的角度分析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及特点。

总而言之,网络舆论主要研究网络与舆论之间的关系,包括互联网对舆论的影响以及网络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事实上,对网络舆论的研究并不能仅局限于网络本身,因为网络只是从技术层面使得每一个舆论主体能更为自由地进行自我诉求,也使得主体能够快速聚集,形成共鸣。网络舆论的本质是公众诉求与意见在互联网中的全方位映射与多角度重组。网络舆论中的各种现象与问题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网络舆论系统的各个要素,如舆论信息的资源、信息生产加工者、信息传播者和消解者,与其生存的环境因素构成了一个整体,各要素之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最早运用生态学来研究传播现象的学者是尼尔·波兹曼,他在1970年提出“媒介生态学就是媒介作为环境的研究,它试图使媒介环境中隐蔽的具体规范清晰起来”,“它试图发现媒介究竟迫使我们扮演着什么角色,媒介如何构建着我们的所见、所言、所行”。随后,国内学者开始将生态学引入传播学与媒介研究,如林文刚(2000)认为,媒介生态学的研究重点应集中在各种传播媒介的符号和信息本质及传送特性,从人类传播的结构和过程来了解文化的形成、延伸和变迁。支庭荣(2004)则认为传播生态的内涵广于媒介生态,他将传播生态做了三个层次的划分,传播原生态、传播内生态与传播外生态。还有学者提出网络生态的概念,张庆峰(2000)指出,“所有的影响网络发展的其它社会系统构成了网络发展的生态环境,当我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分析网络与网络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便形成了网络生态……”。

以上研究都是借用生态学的方法,参照生态学中的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生态种群、生态集群等概念,以生态学的角度来探寻媒介和大众传播领域中的生态学规律和原理,为大众传播学的研究拓展了视野和思路,但都集中在传播学和新闻学等领域,关于舆论生态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尚无学者提出一个完整的舆论生态模型,至于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更是空白。鉴于此,本文认为由于网络已经成为民意宣泄的重要平台,网络舆论的分散性在反映民情、民意,促进社会民主进步方面固然体现出其自身的优越性,但网络意见表达的分散性与低成本,也使得舆论的形成及传播非常迅速、复杂并且难以控制。因此,本文将从生态学的视角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构成及其运行机制,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行的框架。

二、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由于生态学的一些基本规律存在普遍的适应性,因此本文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核心来探讨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和构成要素,同时强调和突出系统中的互动性。

(一)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含义

网络舆论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信息资源为核心,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信息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资源与信息主体因素构成舆论微观生态;环境因素构成舆论宏观生态,是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等生态因子与舆论信息的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这个整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大小和结构,信息生产者利用信息资源生产信息,传播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规制者借助信息的传递、消耗和管制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同时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最终形成具有自我组织、调节和修复功能的复合体。

在网络舆论生态内,如果信息的产生、流动和消解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舆论主体因子都能进行信息、能量和资源的交换、交流与共享,那么这个生态系统就是健康安全的;否则,就需要对系统构成的各个子要素进行调节,促使其微观系统、宏观生态保持协调和连通。

(二)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6

〔关键词〕网络引文;网络信息;引文分析

〔中图分类号〕G25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2)04-0174-04

在Web2.0和科研信息化背景下,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与交流的重要平台。OCLC在2005年的一项对包括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在内的6个国家的3 300名用户的调查发现,84%的用户使用在线搜索引擎查找信息[1]。如今,网络也越来越成为一个巨大的学术信息仓储,是学术交流活动的重要途径[2]。学者在学术活动中开始引用大量的网络信息[3]。Graham和Metaxas发现本科生在完成作业时,会首先选择因特网作为信息来源[4]。

网络引文是指学术论文后面所附的、其来源出处是网络信息的参考文献,实际上是用作引文的网络信息。对网络信息的不同引用行为可以反映不同的学科文化[5]。通过对各个学科网络引文的数量及特征统计分析,可以考察各个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和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偏好。

1 各学科网络引文的数量差异

1.1 各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趋势

引文数量可以作为衡量文献学术质量[6]和影响力[7]的标准之一,网络引文也代表了学术作者对网络信息价值的认可[8]。学术研究中对网络信息的引用从20世纪末开始出现,随后不同学科中网络引文的数量呈逐年增加。Harter和Kim对1995年发表的电子期刊的研究发现,1.9%的引文来源于网络信息。Herring 1996年对研究网络搜索引擎的文章的研究中发现2.1%的引文属于网络信息[9]。Yin Zhang在1998年研究了图书情报领域的网络引文,仅约7.5%的文献引用了网络信息,但正在不断增加,网络信息正逐渐成为学者进行研究时重要的参考资源[10]。而通过对1999年和2000年发表的175篇文章的研究,Herring发现约55%的论文引用了网络信息,网络引文占引文总量的16%。宋歌统计了从1997-2005年历年各学科中具有网络引文的论文量和总发文量。含网络引文的论文数量9年间增长了205倍[11]。整体来说,网络引文的数量呈显著性增长,尤其在计算机科学[12]、法学[13]、交叉学科[4]等学科越来越受学者的青睐。

1.2 不同学科对网络信息引用的行为差异

不同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引用行为不同。从整体上看,应用性学科和交叉学科更倾向于引用网络信息,而古典学科和实验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则微乎其微。社会科学学科比人文科学学科引用更多的网络信息。

各学科中,计算机科学和图书情报学是网络信息利用率最高的两个学科[14-16],这一点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是一致的,尤其计算机科学的网络信息引用量明显多于其他学科。Herring对电子期刊的研究发现计算机科学中引用网络信息的论文比例高达90.5%,图书情报学为82.6%[14],张翠英等人2002年统计了国内各学科的网络引文,其中计算机科学引用网络信息的引文比例最高,为7.34%[16]。

交叉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高于各学科对网络信息利用率的平均水平,如图书情报科学、性别研究、生态学和教育技术这几门交叉性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就比其它学科更高一些[14]。Zhang统计了8种交叉学科期刊的网络引文,超过50%的文献引用了网络信息,并且网络引文占所有引文总量比例的13%[10]。

社会科学学科比基础性学科和人文科学学科利用更多的网络信息。在张翠英2002年对各学科网络引文的统计中,除信息科学以外,政治经济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最高,分别占总引文量的1.69%和0.92%。其它的理工、文史哲、农业和医药卫生4类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则寥寥无几[16]。宋歌的研究也验证了农业和医药卫生类学术期刊利用网络信息最少[11]。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法学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较高。Yang等人利用CSSCI对2006-2007年的中国人文社科学科的网络引文进行了分析,发现图书馆学和档案学的网络引文比例最高,分别为15.44%和10%,而中国文学和历史学科的网络引文比例仅为0.38%和0.省略、.省略、.edu、.gov、.ac、.省略和.net类型网站所占比例分别为43.9%和35.省略、.edu和.gov类型的网站只占很小的比例,分别为2.16%、0.95%和0.34%。不同的域名类型代表不同的网络信息,例如,.edu和.省略类的网站中,除了商业数据库,还包括许多新闻网站和博客站点,因此.省略、.org和.gov,根据Yang等人的研究,三者占网络引文总量的70.省略、.edu和.gov 3种类型的网站数量很少,但三者在网络引文中的比例却很高,分别为20.4%、9.64%和13.省略的网络信息比例仅为5.26%[17]。

各个学科对不同网域信息的利用率不同。根据Yang等人对CSSCI中人文社科类学科网络引文的研究,利用.gov类资源最多的学科是应用经济学(占.gov类网站总量的21.88%)和公共管理科学(20.省略类资源最多的是图书情报学科(25.省略类资源最多的则是新闻学和传播学(9.42%)[17]。应用经济学和公共管理科学之所以大量利用.省略网域资源的引用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的信息,这些机构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专业团体和一些学者网络。这说明图书情报领域的信息门户、学术资源仓储较为丰富,学者在网络中表现活跃。

3 影响各学科利用网络信息的因素

3.1 学科自身特点与学者认知

各学科利用网络信息的状况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由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学者对网络信息的认知程度决定的。通常研究领域本身与网络密切相关的学科,学科的网络信息也更丰富,学者们利用网络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也比其它学术领域的学者强一些。信息科学相关学科与网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网络上该方面的资源相对丰富,学者倾向于在科研活动中利用更多的网络信息,因此计算机科学和图书情报学对网络信息的利用明显高于其它学科。卿蔚等对心理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论,她发现网络信息引用率高的论文,其研究主题都与网络或计算机技术有关,如网络成瘾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学科交叉的人机交互问题等[18]。

而从总体上看,应用性学科比注重理论的基础性学科在网上拥有相对较丰富的学科资源,因此经济、教育等社会科学学科比理工、文史哲等学科更多的利用网络信息。而历史、农业等则更依赖于传统的、正式的文献类型[15]。

在研究人员对网络信息的认知方面,自然科学学者倾向于在线获取研究资料[19],这一结论也适用于社会科学,但对人文学者来说则并非如此[20]。社会科学学科比人文学科的学者认为网络信息对学术研究的作用更大[21]。Kumar和Kaur调查了印度工程学院的1 603名老师和学生,发现工程学院的用户在学术活动中越来越依赖网络信息[22]。Liu的研究发现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完成作业和论文时,对信息来源有不同的偏好,40.0%的计算机科学的学生会首先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社会科学学科学生比例为17.4%[23]。Chen等人通过对人文学科研究生毕业论文的研究,发现人文学科研究生更多的引用纸质出版文献[24]。经常使用网络信息的学者认为对网络信息的利用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学术成果的质量,以及提供新的学术灵感。

3.2 网络信息的可获取性

网络信息的可获取性会影响学者对网络信息的认知和利用率。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动态性,因此网络引文的可获取性会随时间的增长而衰减。Germain 2000年对随机选取的31种学术期刊中的64条网络引文的可获取性进行追溯,发现1年后有26.5%的网络引文不可获取,2年后比例上升至37.5%,3年后高达48.4%[25]。Michael Bugejal和Daniela V.Dimitrova在2005年和2007年发表的文献中指出通讯类期刊的网络引用半衰期为3.17年[26]。

认为网络信息易获取的学者更易于利用网络信息。在Vakkari 2006年的研究中发现感知可获取性比学科特征因素对学者使用网络信息的影响更大[27]。而已有的研究证明,医学学科的网络信息具有最高的可获取性,其次是自然科学、工程学科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网络信息可获取性最低[21]。

针对网络引文的不可获取性,国内外已经做出了不少努力,如美国的Brewster Kahle和一些技术专家开展的名为Internet Archive的项目,将Internet上的网页存为Snapshot[28]。国内如《图书情报工作》杂志为解决网络参考文献的不可追溯性,建立了“现刊”保存网络引文数据库[29]。这种通过网络储存器来保存网络引文的做法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网络信息的获取和保存现状,但仅是小范围的尝试,未从根本上解决网络引文不可获取的缺陷。因此这仍是有待突破的领域。

另外,根据已有的研究无法判断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是否与学科开放获取程度相关。例如,医学是可在线免费获取大部分研究成果的学科,是开放获取运动最早实施的学科之一,但医学类期刊却几乎没有网络引文。但也有学者认为,随着通过严格的开放获取学术交流渠道而建立的各种开放获取仓储的不断丰富,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率会不断提高。

4 结束语

互联网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学者查找和利用网络信息的能力。学术文献对网络信息的引用日益增多。因此,对网络引文的分析对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具有重大意义。例如,通过统计网络引文中高被引频次的网络信息以及通过对网络信息的主题特征分析,可以确定学科核心学术网络信息。通过被引网站的域名分析可以判断区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程度[30]。对网络信息的同被引现象还可用于学术科研群体的挖掘。对网络引文应用的不断扩展与深度挖掘,必将对各学科学者更好的利用网络信息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目前的研究大都选取特定的某一学科和较小的样本量进行研究,因此还缺乏对各学科网络信息利用率的全面性、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对各学科对网络信息利用的特征揭示也不深入。受研究的样本量所限,有的研究甚至得出了相悖的结论,如Liu在研究不同学科用户对网络信息来源的偏好时,认为首选网络获取信息的图情领域学生比例仅为9.5%,远远低于社会科学学生的平均比例17.4%[23]。又如David研究认为网络引文很受医学领域学者的青睐,这也与医学领域网络信息利用的现状相悖[31]。因此,对各个学科对网络信息的利用进行大范围、长时间跨度的实证研究是接下来学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Chuanfu C,Kai S.The impact of internet resources on scholarly communication:A citation analysis[J].Scientometrics,2009,81(2):459-474.

[2]Gray,K.,Thompson,C,Clerehan,R,et al..Web 2.0 authorship:Issues of referencing and citation for academic integrity[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08,11(2):112-118.

[3]Spinellis,D.The decay and failures of web references[J].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2003,46(1):71-77.

[4]Graham,L.,&Metaxas,P.T..Of course its true;I saw it on the Internet!Critical thinking in the Internet era[J].Communication of the ACM,2003,46(5):71-75.

[5]Cronin,B.Scholarly communication and epistemic cultures.the 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Washington,DC,2003:1-20.

[6]Cole,J.,& Cole,S..Scientific output and recognition[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7,32:377-390.

[7]Narin,F.Evaluative bibliometrics:The use of publication and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evaluation of scientific activity.Washington,DC: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1976.

[8]Yuan,Y.,& Wang,D..Reliability of academic web sites and their evaluation through numbers by other literatures[J].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ervice,2005,49(3):72-76.

[9]Susan Davis Herring.The Value of Interdisciplinarity:A Study Based on the Design of Internet Search Engin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1999,50(4):58-65.

[10]Yin Z.Scholarly Use of Internet-based Electronic Resources[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1,52(8):628-654.

[11]宋歌.我国各学科学术期刊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探析[J].情报科学,2007,25(6):864-868.

[12]Lawrence,S.,et al..Persistence of web referenc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J].IEEE Computer,2001,34(2):26-31.

[13]Rumsey,M.Runaway train:Problems of permanence,accessibility,and stability in the use of web sources in Law Review citations[J].Law Library Journal,2002,94(1):27-39.

[14]Herring,S.D..Us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scholarly electronic journals:A citation analysis[J].College and Research Libraries,2002,63(4):334-340.

[15]宋歌.图书情报学期刊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探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7,(116):79-82.

[16]张翠英,王建芳.学术研究中的网络资源利用状况探微——网络引文的数量分析[J].情报杂志,2004,(4):113-114.

[17]Siluo Y,Junping Q,Zunyan X.An empirical study on the utilization of web academic resourc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based on web citations[J].Scientometrics,2010,(84):1-19.

[18]卿蔚,李松玲,吴英梅.网络资源利用的影响因素探究[J].晋图学刊,2010,(4):27-30.

[19]Bo-Christer B,Ziga T.How Scientists Retrieve Publications:An Empirical Study of How the Internet Is Overtaking Paper Media[J].Journal of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0,6(2).

[20]Kristin A.Do Open-Access Articles Have a Greater Research Impact?[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04,65(5):372-382.

[21]Vakkari P.Perceived Influence of the Us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 on Scholarly Work and Publication Productivity[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59(4):602-612.

[22]Kumar,R.,Kaur,A.Internet use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engineering colleges of Punjab,Haryana,and Himachal Pradesh states of India:An analysis[J].Electronic Journal of Academic and Special Librarianship,2006,7(1):36-48.

[23]Ziming Liu.Print vs.electronic resources:A study of user perceptions,preferences,and use[J].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2006,42(2):583-592.

[24]Ming-der W,Shih-chuan C.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on Humanities Graduate Student Theses[J].Online Information Review,2010,34(3):457-472.

[25]Germain.C.A.,URLs:Uniform Resource Locators of Unreliable Resource Locations[J].College & Research Libraries,2000,(4):359-365.

[26]索传军,游毅.试论网络环境下图情类文献利用状况[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7):63-67.

[27]Vakkari,P.Trends in the use of digital libraries by scientists in 2000-2005:A case study of FinELib.In A.Grove,(Ed.)[J].Proceedings of the 6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43(1):1-17.

[28]胡德华,方平,吴忠祖.情报学期刊网络参考文献的调查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5,(108):84-86.

[29]关于建立《图书情报知识》网络引文库的通知[EB].http:∥省略/Main/Detail.aspx?id=1000178086&&AspxAuto DetectCookieSupport=1,2011-05-03.

[30]杨思洛,仇壮丽.网络引文研究现状及展望[J].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0):41-44.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7

【摘要题】专题探讨

【关键词】网络/信息交流/信息交流模型……

【正文】

信息交流的交流模型有助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不同历史时期信息交流的过程及特点,而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可以让我们重新认识当代社会信息交流的模式及特点。

1当代信息交流体系

网络技术的出现对传统信息交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由于社会及科技发展因素的制约,目前,网络化的信息交流尚不能完全取代传统信息交流而占主体地位,于是形成了由传统信息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构成的当代信息交流体系。这种构成不仅仅是简单的物理组成,在当代信息交流体系内部,传统信息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之间部分取代、部分互补,相互融合成具有时代特色的信息交流体系。

传统非正式交流与网络信息交流特点比较

附图

对于当代信息交流体系我们仍然可以按照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方式划分,与传统信息交流、网络信息交流相互交叉,形成传统正式交流、传统非正式交流、网络正式交流、网络非正式交流四种方式。在这个交流体系内部,由于网络载体技术优势,导致了当代传统非正式交流大有被网络信息交流取代的趋势:首先网络信息交流完全能够实现传统非正式交流的优点;其次,传统非正式交流的缺点通过网络信息交流也可以部分被克服,网络可以跨跃时空,扩大交流范围,并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存储,达到信息积累的目的。目前,在发达国家人际之间或各种团体组织之间的书信往来,95%以上通过E-mail进行,使邮政事业大大衰弱,并纷纷转移服务内容。而在我国,只要计算机网络延伸的地方,这种书信往来基本也被网络交流所取代。

在当代信息交流体系内,网络正式交流与非正式交流的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1]。尽管网络环境下,二者之间存在着区别,即正式交流的受控环节较多,反馈速度相对较慢,但二者承载信息的物理载体都是虚拟的网络载体;传递信息都是靠网络技术来实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都经过各种网站管理及服务器中转;信息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都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而联系起来。鉴于此,本文在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时,对传统非正式交流不再加以分析,而网络信息交流也不作进一步划分。

2构建当代信息交流模型

通过对当代信息交流体系的分析,将传统的信息交流模式与网络交流模式在同一模型中相融合,构成当代信息交流模式的模型(如图示)。针对该交流模型,作如下几点说明:

附图

(1)网络型文献由网络出版物和传统出版物的网络版构成,网络型文献有的经过出版部门质量控制,有的没有经过质量控制而直接在网上。

(2)独体文献包括传统的印刷体、录音录像制品以及封装的电子出版物。

(3)数据库服务器包括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4)网络媒介是指Usenet、E-Mail、Newsgroup、Mailinglist等网络服务器,通过这种网络媒介,可以异地一对

一、一对多、多对

一、多对多地同时进行信息交流。

(5)网络工具是指Ftp、Telent、Gopher、WWW等信息传输系统;通过网络工具,可以及时、迅速、不受时空限制地获取存贮在世界各地服务器内的信息。

3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通过构建信息交流模型,可以总结出当代信息交流的特点:

第一,信息交流体系由传统信息交流和网络信息交流相融合,多种载体并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承担信息交流的使命。

第二,信息交流过程相对浓缩,各环节的功能界线模糊:信息环节的功能强化,信息组织环节一分为三,信息传递环节的功能相对弱化。

信息载体的变化导致了信息交流过程的改变。传统的信息交流由信息的、信息组织与检索、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四个环节构成。当代信息交流过程由于网络环境的影响,尽管并不能完全改变信息流程各环节之间的先后次序,但却使信息交流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变得比较紧密。在传统的纸型载体时期,信息交流各环节之间是有着明确而严格分工的,只有在上一环节的工作完成之后,才能开始下一环节的工作。而网络载体的虚拟化模糊了信息交流的各环节。信息流程各环节的工作相对集中于出版环节。

在网络环境中,作为信息环节的新闻、出版机构,不仅完全承担起信息的职能,而且还部分地承担起信息交流其它环节,如信息组织、利用、传递等的职能。如《中国学术期刊网》CNKI,不仅以网络的方式科技信息,而且还嵌入强大的信息组织与检索软件,通过这些软件,不仅可以对大量的科学信息进行数据库管理,而且还可能提供多角度、多途径、方便快捷的信息检索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网络注册,以远程登录的方式查找文献信息,并通过网络文献传输获取原文服务。一些新闻机构也通过其网站,将各信息在网上,并建有自己站内搜索引擎(也可以使用专门的网络搜索引擎)直接查找有关的信息,在权限内可以下载信息内容。由此可见,信息的出版部门不仅执行了科学信息的职能,同时也执行了其它信息交流环节的职能。因此,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环节的地位有所提升。

在传统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组织与检索是一个独立的环节,主要职能由图书情报部门来承担。在当代信息交流的网络环境下,这一环节的独立性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除图书情报部门继续承担组织与检索职能外,信息部门也部分承担起这一职能,一些数据库软件开发商开发的各种商业数据库同样也具有信息的组织和检索的功能。因此,可以说,当代信息交流的信息组织与检索环节的功能将被一分为三。[2]

传统的信息传递采取的是“实物送达”,这一职能基本上由发行部门、邮局以及批发商、零售商和图书情报部门共同完成。而当代信息交流环境下,网络载体技术的介入使信息的传递机构部分实现虚拟化,信息传递从理论上可以摆脱实物载体的束缚,实现数字化的网络传递。尽管当代社会信息的传递职能仍然主要由出版机构、邮局、图书馆等部门承担,但网络已使其职能有所弱化。

第三,信息交流的渠道扩展,信息交流的方式增加。

当代信息交流的渠道由传统的信息交流渠道和网络信息交流渠道构成,传统的直接交流渠道有所弱化,但却有新兴的网络媒介加以弥补,因此,当代信息交流的渠道总体上是扩大。信息的消费者不仅可以单独利用某一渠道,也可以综合利用。

信息交流的方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广播、电视等,而且还包括网络环境下各种全文数据库、网络报刊、网络杂志、网络图书、网络媒介等。

第四,信息的流量加大,流速加快,[3]信息交流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信息的流量与流速一直是衡量信息交流效率的两个重要指标,在信息交流史上,人类一直在致力于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但由于受信息载体技术滞后的制约,信息交流的效率始终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交流的需要。

进入20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社会的信息量呈现出“爆炸”性增长,“科学社会地位的提升与科学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则直接导致了社会信息需求的巨大增长。”尽管科技期刊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交流的效率,但纸质载体自身的性能缺陷(载文量少)终究无法使信息交流的效率满足社会的需求。

而网络载体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流量与流速。通过对网络载体与纸质载体的性能比较,可以看出,网络载体不受信息存贮空间的限制,所以网络出版物不会因文章篇幅的限制,舍弃一些不该舍弃的内容。另外,传统的出版物如图书、期刊等普遍受出版周期长的影响而使信息的流速受到限制。有关资料表明,目前国际上科学技术的平均时滞大约在8个月左右,国内科技的平均时滞更长,一般为12个月。以时效性强而著称的科技期刊尚且如此,在时效性方面远远不如期刊的图书的出版时滞就更长了。[4]

而在当代信息交流环境中,由于网络技术的介入,使信息的方式多样而灵活,既有网络杂志、网络图书,也可以通过电子公告板、网络新闻组、网络会议、网络论坛和电子邮件等信息,信息的生产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而自由选择。即使是一些需要经过质量控制的网络杂志,由于可以实现网络评审,其出版周期也要比传统的出版物短得多。由此可见,当代信息交流的信息流量加大,流速加快,信息交流的效率得到了提高。

第五,信息的存在形态、传递方式以及信息的中介机构虚拟与现实相结合。

在信息交流活动中,影响信息交流中介机构的组织方式和存在形态的因素多种多样,但载体技术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目前信息交流的载体主要由纸质载体和网络载体构成,因此信息的存在形态由实物形态与虚拟形态构成,信息交流的中介机构所整理和组织的信息也由实物载体和虚拟的网络载体构成,传递方式由实物传递与网络传递两种方式构成。由于当代信息交流载体的新特性,即网络载体的虚拟化、网络信息的分布式存储、网络信息的高度共享性,导致信息中介机构在当代信息交流中存在两种空间: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

第六,信息的与获取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在传统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仅有客观因素如信息载体的容量、信息的质量等等,而且也有主观因素,如受编辑及评审员的偏见及学术权威的影响,某些具有重大价值的信息成果被一些著名学术期刊长期拒之门外,得不到及时发表,而一些错误的东西却在一些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在当代信息交流中,利用互联网络任何人都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会谈(IRC)、网络新闻组(Newsgroup)、电子公告栏等方式在网上自己的有关研究成果,也可以建立个人网站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存在网络服务器中,供其他人随时使用。在网络环境中,信息的具有较高的自由度。

信息消费者在获取信息的时候,可以依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获取信息的途径。在传统的信息交流中,信息的消费者只能从出版发行商、零售商、图书馆等途径获取文献信息。而在网络环境中,不仅保持了这些渠道,还可以通过网络工具和网络媒介获取信息。信息的获取不仅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而且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第七,当代信息交流模式的网络信息与网络传递,使信息交流的成本大大降低。

注释

1方卿.论网络环境下非正式交流的复兴.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4):258-161

2方卿.论网络载体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过程的基本特征.情报理论与实践,2002,(2):95-98

3同2

4同2

【参考文献】

1方卿.论网络载体的发展对科学信息交流的影响.图书情报知识,2002,(2):13-17

2方卿.论网络环境下科学信息交流载体的整合.情报学报,2001,(6):290-294

3朱臻,方卿.论网络出版对科技信息交流的影响.图书情报知识,2001,(1):73-74

网络与信息论文篇8

[关键词]目录学 网络信息资源 目录服务 信息经济学

[分类号]G302

1 现代目录学

目录学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必须有自己的理论体系。1970年出版的《苏联大百科全书》在综合了多个目录学家的观点后,给目录学的定义是:“它是指科学和实践活动的一个部门,这个部门的任务是为适应一定的社会目的,通报和积极宣传图书。作为一门学科,它研究书目成果、书目的历史和理论、书目活动的组织和方法”。通过几十年的图书馆目录学实践来看,这个定义是恰如其分的。

目录学学科理论。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即目录学基础理论及书目工作实践理论。目录学基础理论包括目录学理论基础、目录学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性质、目录学方法论、产生与发展规律、书目情报需求理论、各专科目录学理论等;书目工作实践理论包括各类书目编纂法、书目类型及特点、书目情报服务等方面。

21世纪目录学理论的变革,正如本文第二作者所指出的:“如何科学地解决数字时代信息资源的生产、聚集、组织、传播、开发和利用等方式方法的问题,是21世纪我国目录学研究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说,目录学研究正进入数字时代。”网络资源目录正是研究数字环境下的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工作,解决网络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等问题,为发展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效益和信息服务效益提供支持的新兴理论。

2001年,上海大学图书馆赵伯兴研究员在《论网络时代目录学研究重点的转移》一文中提出的“目录学研究需要寻觅一种目的明确的服务与信息技术空间新方法,来推动电子目录与传统目录的融合”以及他说的要“揉入网络理论和数据库技术”等方法与建议,就比较切实可行,而且,困难也不会太大。

数据库是计算机可读的数字化的信息集合,按其内容可以分为目录型(书目、索引、文摘型)、事实型、全文型和混合型。既使是事实型和全文型数据库也都附有分类的、主题的或时序的检索系统,具有查找检索功能。所以总的来看,数据库具有传统目录索引的基本特征和功能,正如张琪玉先生所断言:“数据库就是信息时代的索引”。其实也可以改为:“数据库就是信息时代的目录索引。”随着超文本、超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利用,网络资源形式的快速变化,网络资源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工具发生了质的变化。web资源的应用将从网络资源目录、搜索引擎、多元搜索引擎等方面来研究。

网络目录,又称分类站点目录、专题目录或主题指南、站点导航系统等。“它是由网络开发者将网络资源收集后,以某种分类进行组织整理,并和检索方法集成在一起的信息查询方式”。网络目录的结构是以体系分类法展开的等级结构,与传统目录的结构在逻辑上是相同的。西文的Yahoo,中文的搜狐(Sohu)就是典型的网络目录。

总之,目录学目录工作实践活动已进入网络信息目录控制的新阶段(当然书本式目录工作还会长期存在,切莫误解),目录学研究的重点应该尽快转移到网络信息目录工作及其检索工具上来,真正把目录学推进到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目录学阶段。

2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

2.1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

社会信息化使得信息资源共享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网络信息资源的目录揭示则是共享的前提。故此,网络信息资源目录就是如何围绕网络社会信息需求和现有信息资源的分布结构,采用有效手段联机编目、加工、配置、利用信息源,使海量信息资源在时间上、空间上分布合理,高效利用。

无论在局域网或广域网中,各种应用系统描述用户、系统、文件、打印机等各种网络资源的信息通常都存储在一个特殊的数据库中,随着网络及应用的增长,这样的数据库也不断扩充,但其中很多信息是重复和关联的,难以共享和管理,也不便使用,比如,一个用户在登录不同的应用系统时,都要提供相应的用户信息,各个系统需分别存储此用户的信息,就会造成用户多次登录、管理难度大、信息冗余等问题。所以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管理网络系统资源的手段,一方面可以简化网络管理,同时也加强管理工作的控制能力。网络信息资源目录就是在这样的应用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它管理网络中所有的实体信息,比如计算机、用户、打印机、文件、应用等。

2.2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应用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所表达的含义与目录紧密相关,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是指网络系统将网络中的各种资源信息集中起来管理,为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清单。它提供对目录信息的访问以及在目录中增添、修改和删除信息的机制。目录中包含很多对象,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从整体上形成了一个名字空间,我们可以由对象名字解析到对象自身。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可为用户或小组管理提供集中的名字空间和安全关系管理解决方案、网络资源访问认证和授权以及目录信息管理。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既是一个信息管理工具,同时也是一个面向最终用户的工具。在网络上各种各样的对象数量迅速增长的今天,目录服务非常有意义。它类似于网络硬件设施的集线器(hub)的概念,目录服务相当于软件集线器。简单来讲,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可用于以下方面:

・简化管理。采用集中管理的手段便于管理员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一致的管理。

・增强了功能存储在其他条件下很难处理的管理信息。

・加强了安全性,增加了网络管理员的控制能力。

・标准化特性目录服务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基础平台。

・以分布方式存储有关系统构成信息。在多个服务器中复制目录,用户或需要访问目录的服务能够通过查询本地服务器得到所需要的信息。

・允许单一用户登录使用服务、资源和应用程序。

・实现行政管理,并把行政和管理放在与位置无关的点上,管理工具不必集中放置和管理。

・复制数据提供一致性访问。

2.2.1 网络目录通信服务模式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类似于文件服务、邮件服务、Web服务,通常也采用客户/服务器通信模式。客户端不直接对目录进行访问,而是通过应用程序接口发出查询请求,服务器端接受查询请求,查询目录,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2.2.2 个性化信息服务模式 个性化信息服务即指网络使用者可以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设立网上信息的来源、内容特征、表现形式、特定服务功能等,以方便快捷地获取自己所需的网络信息内容,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管理。个性化信息服务将接受信息的控制权交到了用户的手中。其服务方式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主动的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式如果既减轻用户的体力劳动,又减轻用户的脑力劳动,则

是一种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方式。智能化是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对公众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它必然会成为网站的主要信息服务方式。这种智能推送方式的实现形式既可以通过改造现有的非智能化的信息推送服务,也可以在传统的拉取方式中加入智能化的“推”,具体实现方式便是开发和利用智能搜索工具。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数字化环境带来了丰富的、动态的网络信息资源,同时也呼唤新的检索机制与工具。

2.2.3 数字信息集成目录服务模式 网络最早是以集成异构计算平台的身份出现,接着跨入分布式海量数据处理领域,自然而然地,网络将在信息集成领域一展身手。所谓的信息资源网络,就是要通过统一的信息资源交换架构和大量的中间件,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随手可得”式的服务。“信息资源网络研究的中心问题有如何描述信息、存储信息、信息和查找信息;如何将异构平台、不同格式、不同表述方式的信息进行转换,实现信息的无障碍交换;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网络技术,如HTTP、XML、SOAP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链;信息的语义表示,即如何赋予信息以内涵以及如何避免信息的二义性;如何对信息加密,防止信息泄露”,等等。

网络资源目录创新服务模式就是对具有差异性、分布性的数字信息资源、技术、人员、机构与服务功能进行集成,实现对分散的数字信息资源系统的有效控制,构建数字信息面向用户的高效能、综合化的信息集成服务体系。它以信息服务内容与产品的集成为目标,以功能的集成作为结构,以平台的集成作为技术基础,以人的集成作为根本保证,最终形成统一的检索平台、一次性用户认证、不同系统之间的无缝链接和完整的集成化数字信息服务综合平台体系。笔者根据以上内容给出一个详细的“数字信息集成目录服务模式”。

可以预见,信息集成将是网络目录服务最可能流行起来的应用方向。新的网络目录标准草案WSRF的出台使得网络服务与web服务彻底融为一体,这标志着网络资源目录已经调整好发展方向,将信息集成作为第一目标了。同时可以预见,数字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趋势应当朝一种面向用户的、资源系统、服务系统与用户信息利用系统聚合在同一信息空间的、智能化的集成信息服务模式的方向发展。

2.2.4 知识目录服务模式 正在发展的网络技术,为人们对知识信息的需求由文本单元向知识单元深度发展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求人类采用新的知识组织方式来建立知识管理的大平台。它将改变人类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创新、知识分配的传统方式。新的网络技术将会对知识服务带来革命,并将引发知识管理学的诞生。构建网络的目的在于实现人类知识的有效利用。它不仅对网络管理软件提出了技术要求同时也对知识服务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挑战。受网络技术发展的影响,信息交流和知识创造作为科学研究活动的基础环节和基本形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基础特征是资源数字化网络化。数字化的分布式信息目录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信息市场的主流模式,而且各种个性化服务开始成为新的基础目录服务模式。

在用户行为方面,数字化网络化地获取科技信息已经逐步成为前沿科科研人员的一种基本要求和行为习惯,而且,用户强烈地要求这种获取和利用不再是针对众多复杂的数据库或系统,而是形成逻辑整体的集成检索与利用。此外用户信息活动的重点和瓶颈正从文献获取转变为知识发现,对知识内容进行挖掘,根据其内在特征和价值进行鉴别、关联、组织、识别和创造新的知识。所有这些,将是基于用户信息平台、按照个性化方式、集成整合多种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来进行。因而,需要对知识资源进行整合。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从技术手段上为海量的文献信息管理深化到“知识目录”层次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笔者根据上述探讨,得出基于网络技术的数字信息资源整合“知识目录服务模式”结构。

3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效益分析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是VEGAEIG扣的核心组件之一,它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目录管理、访问控制、存储信息资源、适配器等。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和统一的信息资源访问接口。实际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录可能是异构的、分布式的、复制的目录。设计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如网络信息资源的表示、组织、管理、获取以及权限控制等。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任何评价方法都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可以认为: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的生产与服务应当用最小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消耗或占用获取最大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共享收益,充分而有效地满足用户需求,实现其价值。因此,效益成为衡量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价值标准。

3.1 目录学基础理论应吸收信息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

目录学的基础理论在学术界普遍被认同的是哲学、信息学和文化学。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目录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固然起了很大作用,然而在信息与经济交融的时代,在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时代,当代目录学研究应当吸收信息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理论作为自己的基础理论之一,这对目录学的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信息经济学是把信息和信息活动当作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来加以研究的科学。它研究信息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活动的规律;研究与信息商品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全过程有关的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在当前的信息社会中,信息已被当作商品出售和购买。

信息资源经济学是将信息经济学原理推广、应用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上。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第一,根据研究对象的各自特点,应用经济学原理揭示资源有效配置的规律;第二,研究信息资源的利用及其评价与管理的方法,目的是做到经济、合理、高效地开发和利用,以达到持续发展的需要。由此,信息资源经济学所涉及的几个重要问题是一是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利用带来的环境问题;二是信息资源现在与未来的配置问题及相关政策、法规对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问题;三是信息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目录学应用研究的领域――书目情报服务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书目情报服务已被视为当代目录学理论研究的核心。然而,如何将各种书目产品应用于目前的市场经济,如何以丰富、深刻的理论去支持、分析书目情报工作却是亟待研究的课题。在这方面,国内外大量有关信息经济学的论文与专著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南。例如,马费成先生在其所著的《情报经济学》一书中指出“信息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和方法不仅对微观的信息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而且从宏观上对整个国家信息政策乃至经济政策的制定发生影响”。目录学研究吸收信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丰富书目情报服务体系,如利用情报信息产业的理论分析书目情报系统的外部环境,认识书目情报系统在信

息产业中的位置与发展趋势;利用情报的生产与交换的原理、方法去分析书目情报产品的生产、消费与交换和书目情报产品市场;利用情报经济效益的理论分析评价书目情报系统的效益,寻找提高书目情报服务经济效益的途径与策略;利用情报经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书目情报工作的理论与方法,从而使书目情报服务在信息经济与市场经济中不断更新和优化。

3.2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网络资源效益与网络经济效益

3.2.1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生产与服务的效益有间接的,也有直接的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生产为数字时代增加了精神产品,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活动的代价(或网络信息资源费用)即投入与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活动的信息资源利益(或利润)即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称为“网络信息资源净产值”,是衡量网络信息资源效益的基本,但不是唯一的标志,因为它反映的只是生产的直接网络资源效益。与此同时,这种生产对于整个信息网络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贡献。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产品进入文献信息交流系统,对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不能立即表现出来,是间接的网络经济效益。

我国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生产特别重视信息资源效益,如,推荐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的产生和发展就反映了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在信息化教育中的作用,由此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的教育作用与学术作用也融为一体。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数据库的建立亦如此,如数字图书馆建立的“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既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网络效益。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网络效益表现在为用户迅速及时地提供网络信息资源目录,节约了用户的时间,这就使得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在社会用户服务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而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加速了信息资源传播,是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个渠道为知识生产、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营养,这种网络效益是间接的。

例如,某单位在开展一项大型的研究任务中查询了各地共40多个单位的1000余种内部资料、1000多种期刊,英、德、日、俄等15种检索刊物,联机检索了DIALOG系统的6个数据库,收集到中外文资料2500多份,外文文摘800多条,作题录卡片4000余张,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优质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这项服务中为科研人员节约的劳动时间表现为直接社会效益,而它对于项目完成的意义是现实的,与该项目的未来联系起来其意义又是深远的。

3.2.2 网络经济效益也应被当作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价值标准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运行以巨大投入为代价,依靠国家有限投入是不够的,只有引入市场,重视网络经济效益,才能使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依靠自身的力量而生存、运行。

网络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概念,前者指通过自身服务在网络环境中所产生的效果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效果,后者指投入与产出关系即合理使用人、财、物,从而取得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最佳效果。以此为借鉴,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应当把网络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强调整体效益的发挥。

如何使这两种效益统一起来呢?一般说来,把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生产和消费区别于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是正确的。但网络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价值取向首先要根据系统类型确定。不同机构与系统有不同职能,在社会占有不同位置。如政府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主要是为政府决策提供服务,依靠财政投资,社会效益是主要的。而对于私营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如某咨询公司完全依靠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市场而生存,其经济效益当为主要标准。还有,公共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虽然以满足公众需要为目标,但需要维持系统运行的收费,在这类系统中,网络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地位同等重要。

3.3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价值标准――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经济效益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价值取向应是发挥整体效益,既包括信息资源经济效益,也包括信息资源经济效果,而且包括网络效益。

广义的网络信息资源经济效益或经济效果是比狭义的网络信息资源经济效益更广泛更全面的概念范畴,称为“网络信息资源经济效益”,它不仅以成果为着眼点,反映成果与消耗或占用的关系,而且以网络用户需要为着眼点,反映成果满足网络用户需要的程度;不仅进行量的比较,包括绝对生产量的比较,而且进行质的比较,包括规格品种的比较。这种把质和量结合起来的概念,《经济学大辞海》说它是“使用价值效益与价值效益的统一,微观经济效益、中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的统一,近期经济效益与长期经济效益的统一,经济效益、技术效益与网络效益的统一”。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经济效益从经济系统以外更大的网络系统出发,特别适用于非物质生产领域。所以,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所追求的整体效益正是这种效益,根据上述分析笔者用公式表示为: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经济效益=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的生产成果/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生产耗费(或占用)

这一公式反映的生产耗费与生产成果比较关系,既包括生产成果与生产消耗或占用的比较,与网络用户需要满足程度的比较,还包括各种资源的利用情况(充分、合理、协调等),各种网络环境和影响分析。这种效益观把经济和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避免片面强调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效益或片面强调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经济效益。

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以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经济效益作为价值标准能更好地体现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区别,避免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效益和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经济效益的矛盾,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且按照这一标准指导网络信息资源目录生产与服务实践,能把网络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的资源开发与功能、社会意义统一起来,取得经济上和社会上的双重效果,更具有实践意义。

上一篇:网购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项目调研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