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媒体范文

时间:2023-02-28 14:50:38

外国媒体

外国媒体范文第1篇

从总体上看,相比于之前对中国“施压”的舆论态势,奥运会开幕后外国媒体的报道相对客观。英国《金融时报》2008年8月18日发表美国哈佛商学院高级副院长约翰・奎尔奇(John Quelch)的文章称:“3个月前,中国在奥运上的投资显得岌岌可危。批评和失误似乎无休无止;‘联合抵制’的说法满天飞;从巴黎到旧金山,奥运火炬在全球的传递一再遭到攻击。如今,这一切已成为过去。”虽然客观声音占据国际舆论主流,但一些西方媒体对政治议题的报道仍然存在主观和偏见。奥运开幕以来,外国媒体主要从以下6个方面看待北京奥运会。

认为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崛起的象征

大多数外国媒体惊叹奥运会开幕式的壮观和宏大,普遍认为奥运开幕式是一次弘扬国威的国际盛典,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表明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崛起,但部分舆论也透露出对中国崛起的不安。

日本《读卖新闻》的文章称,对中国来说,本次奥运会是一次弘扬国威的国际盛典。中国要借此展现30年来改革开放政策的成果,并向国内外显示本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存在感。

德国《焦点》杂志和德国之声的文章认为,奥运会让中国5000年来第一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西班牙《国家报》的文章称,北京奥运会将帮助中国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即印证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崛起,跻身强大和受尊重的国家之列。

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认为,当北京奥运会盛大开幕时,没有人怀疑东方现在的重要性。在过去,抵制奥运会的松散约定失败了。西方人知道,这是中国的时刻。回到这个中央之国的全盛时期,来自世界其他地方的权贵要向中国皇帝进贡,表示承认中国的实力。

法国《世界报》的文章称,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后,中国在庆祝另一场奥运会,即“让它获得期盼已久的世界的尊重与承认的外交奥运”。近日来,北京成了“世界新的外交中心”。

加拿大《环球邮报》的文章认为,历经几十年的孤立后,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又遭遇了多年猜疑。现在,终于到了中国期待已久的时刻,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

俄罗斯《独立报》的文章称,奥运会不单单是体育盛事,对中国来说,这还是一个辉煌的时刻,它将向世界证明中国在经济现代化领域的成就,以及在国际事务中日益上升的地位。

美国《华盛顿邮报》的社论认为,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开幕和俄罗斯进攻格鲁吉亚这两大事件向世界宣告:昔日的权力关系格局如今已彻底改变,令人生畏的新生大国,正在向传统的秩序发起挑战。

赞扬北京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奥运会开幕后,国际奥委会、各国运动员、教练员和记者对北京奥运会的组织、设施、服务等各个方面给予积极评价,外国媒体普遍认为北京举办了一届成功的奥运会。

据德新社报道,挪威媒体14日援引该国国际奥委会委员盖哈德・海贝格的话说,北京奥运会将会获得有史以来最成功奥运会的称号。海贝格在接受挪威通讯社记者采访时说:“迄今为止,北京的表现一直棒极了。”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各国运动员和新闻记者对赛事的组织工作、运动员的竞赛水平、比赛场馆的设备、大会的安全保卫、交通运输以及观众的热情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路透社的报道称,北京奥运会组织者虽然早早放弃了“史上最好一届”的口号,但如果在“鸟巢”主火炬徐徐熄灭之后,国际舆论把“史上最好”的称号送给2008年的北京,至少人们不会感到丝毫奇怪。

对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担忧消失

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是奥运会召开之前外国媒体比较关注的话题,而且以负面批评居多。但随着各国运动员、记者陆续来到北京,亲身感受这里的环境,亲口品尝这里的食物,国际舆论对于北京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担忧逐渐消失。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引用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的话说:“国际媒体在北京2008开始前,不断地强调北京空气如何糟糕、污染得多么严重,可是只有真正到了这里,你才能明白北京的情况。看看窗外的天空,你就知道他们这些赛前无病的炒作是多么无聊。在奥运会开赛前来评判和衡量中国,完全是一种错误。公平地评价北京2008,你必须到这里来,必须了解这个国家发展的过程。”

据美联社、路透社、美国《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和美国之音等媒体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施泰纳和国际奥委会医学委员会主席永奎斯特称赞北京改善空气质量的努力发挥了作用。法新社报道说,“对通常弥漫在北京上空的污浊空气的担忧看来已经烟消云散”。美国《华尔街日报》也承认,人们对北京空气质量“可能过于担心了”。

据路透社报道,马拉松世界纪录保持者格布雷西拉西耶为自己因健康考虑退出北京奥运马拉松比赛而感到遗憾。格布雷西拉西耶18日在北京对路透社记者说:“我很吃惊。我2月来到北京的时候,一个蓝天都没见到。但现在从我来以后,一切都非常好。他们本应该告诉我的。”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奥运开幕以来,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一些外国运动员觉得北京的空气污染没有媒体渲染的那样严重。正在北京的澳大利亚奥委会发言人邓肯女士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之前对北京空气的担忧这两天都烟消云散了。

《纽约时报》的报道说,加拿大自行车运动员塔夫特原本准备迎接空气污染、灰烟、咳嗽和气喘,但所有这些预想中的状况都没有发生。他星期六完成6个半小时的赛事后感到非常意外和惊奇,认为北京的空气甚至说不上是糟糕。他觉得对污染的担忧“只是一个被媒体渲染放大的问题”。

德国之声的报道称,在北京奥运赛程过半之后,北京出现了蓝天白云,空气质量也处于一个完全可以接受的水准。北京市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试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近几年来,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尤其是空气质量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在事实面前,外国媒体也普遍承认中国采取的措施确保了食品安全。日本共同社发表题为《中方严格管理确保食品安全运动员盛赞饭菜美味》的报道称,由于此前发生中国产饺子致人中毒事件,人们曾一度担心北京奥运的食品安全。虽然奥运前夕,中国国内发生了同样的饺子中毒事件,但截至目前,奥运村和赛场等奥运会相关区域并没有发生问题。这是因为中国政府正在全力实行甚至可以认为过于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

积极评价民众的体育精神和成熟心态

中国民众是否会在奥运会中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这也是奥运会召开前外国媒体比较关注和担心的问题。奥运会开幕之后,许多外国记者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国际舆论注意到中国民众对于举办奥运的自豪之情以及民众的爱国热情,但并没有出现民族主义,而是体现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成熟的心态。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中国普通民众对北京奥运会的热切期待,有助于解释奥运会为何来到中国: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中国,他们希望感觉到自己成为更广阔世界的一部分。

中国观众在赛场的良好表现也受到积极评价。法新社的报道说,那些担心观众激昂的情绪会使国家形象受损的人可以松一口气了。外界对中国观众的赞扬几乎是众口一词。场馆内的奥运激情显然是中国现在高居金牌榜首位的一个因素,场上观众热情的欢呼感染了中国运动员。一些参赛队伍也表示,这些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的中国观众心情极佳,而且他们的热情并没有演化成敌视外国的民族主义情绪。

法国《世界报》的报道说,中国在奖牌榜上收金揽银,中国观众尽情狂欢。但请注意:狂欢中并未出现春天奥运火炬在西方传递时的那种民族主义情绪。中国公众的表现富有体育精神。

对于刘翔退赛,路透社认为,国人的宽容反应也体现了这个民族日益成熟的心态。德国之声则评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这不但是体育精神的真谛,也是自古以来中国精神的一个标志性境界。8月18日的鸟巢里,中国失去的只是一枚可能的金牌,却于意外之中“意外地”收获了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如果这种真正的体育精神和人性为本的精神借奥运的东风得到传承光大,那么北京奥运才真正能成为中国以一个现代化文明大国的姿态走向世界的具有历史象征意义的转折点,它远远比金牌数量第一更为重要。事实上,中国的民众在奥运会表现出的胸怀境界和对体育精神的理解都在发生着“非典型性”变化,例如,率领外国运动员打败中国的中国教练不再像以往一样被视为出卖祖国的“叛徒”。

认为奥运对经济影响不大,奥运后的中国经济走势复杂

北京奥运会开幕后,一些境外媒体开始更多关注奥运后中国的经济走势。总体来看,国际舆论认为奥运会本身不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大的影响,奥运不会拖累中国经济发展,但对于奥运后的中国经济走势,舆论大多认为由于存在其他复杂因素,目前还难以预测。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最重要的因素不是奥运,而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是提振内需。奥运不足以成为将披荆斩棘的中国经济的宝剑;奥运结束,也不足以成为拖累中国经济的后腿。英国《金融时报》也认为,奥运只是一个比较方便的时间刻度,奥运本身不会对整个经济有很大的影响。

美国之音的报道称,一直以来,有不少人担心所谓的“奥运低谷效应”会拖累中国经济发展。但是一些经济学者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确实在放缓,但是这并不是来自奥运效应。北京奥运开幕之前,便有许多媒体猜度中国能否躲过所谓的“奥运魔咒”,也就是奥运的巨额支出对经济增长形成拖累,甚至成为经济下滑的转折点。但是经济学者们说,对于北京奥运而言,这样的“魔咒”不存在。

路透社、美国《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韩国《朝鲜日报》等一些媒体认为,中国“后奥运”时代的经济隐忧已经浮现,中国可能出现短期的经济放缓。

日本《每日新闻》的文章则认为,另一方面,7月份中国的个人消费增速却达到12年来最高水平,呈现良好局面。在美国经济减速造成中国出口趋缓的情况下,中国政府希望用扩大内需的方式弥补外需的下降。这种复杂形势使目前对中国经济走向的解读非常困难。

也有较为乐观的看法。奥地利《新闻报》的报道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动机在奥运会结束后将继续高速运转。建筑业继续呈现繁荣景象,对国际商人来说,中国仍然很有吸引力。

在政治议题上仍然存在偏见

随着体育赛事的深入,境外媒体对体育赛事本身的关注度逐渐升高,对人权等政治议题的关注度逐渐下降,但仍有一些西方媒体将奥运开幕式及组织筹备工作的成功、运动员的优异表现、所谓开幕式“造假”事件等与政治议题挂钩,对我政治体制予以攻击与批评。德国之声的报道称,中国在人权状况方面仍然不能得到高分。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则说,中国远未履行对国际奥委会所做的承诺:即北京承办奥运会将有利于人权,有利于中国的对外开放,以及媒体将享有“完全的自由”。

(读者反馈请发至dachuanbo@yahoo.省略)

外国媒体范文第2篇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与外国人的交流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我们不但要学会,而且要善于同外国人打交道。同外国人建立良好的关系,这是工作的需要,也是国家改革开放和对外交流的要求。外国记者是外国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见多识广,能言善辩,与他们打交道更需学习和掌握交际、交流学的基本规律、规范和各种技巧,否则很难达到交流和做工作的目的。

与外国媒体交流和沟通的意义

媒体记者素有“无冕之王”之称,有的人认为它是三种权力之外的“第四权力”。它在现代社会中(特别是高科技进入传播领域后)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传递信息,引导舆论,起到设定社会议事日程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所知、所论,制造着“民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政府的政策。1999年发生科索沃战争时,我在法国工作,开始法国公众对法国是否要参与北约轰炸南联盟有不同意见。后来,由于媒体大肆渲染所谓南联盟的“种族灭绝”,铺天盖地地报道受塞尔维亚族“迫害”而离境的阿尔巴尼亚族难民潮,加上电视的特殊感染力(如儿童泪流满面找妈妈等特写镜头),令很多法国人联想起法国在“二战”被占领期间很多家庭被流放的情景。几天后,民意调查显示,支持政府出兵的比率直线上升。鉴于媒体的影响力,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做记者的工作,特别是在新闻业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部门、机构团体、公司企业,为了及时把自己的主张、政策公布张扬出去,都十分注意与新闻界的关系。各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搞“形象工程”,做世界舆论工作。与媒体打交道,实际上是与舆论的先导者打交道,因为大众媒体是舆论表现的渠道,是舆论的启动者和组织者。

无论作为外交官,还是政府官员,都需要与外国媒体进行交流。这是工作的需要和职责。外宣工作是我们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书记在2003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外宣工作要着力维护国家利益和形象,努力赢得国际社会对我国的理解和支持,不断增进我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谊,为实现我国总体外交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 任何一个谋发展、搞开放的国家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这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与西方媒体建立关系,与媒体记者进行交流的目的,是为使国际社会正确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树立中国开放、和平、合作、负责任大国的形象。特别是在对华舆论主要由西方媒体操纵和引导之下,中国对广大外国公众又存有不少“谜”时,与外国媒体的沟通与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历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做外国记者的工作。在延安时期,经常亲自做美国记者的工作,和斯诺交了朋友。斯诺的《西行漫记》一书在西方掀起了一股同情中国革命事业的热潮。总理是见外国记者最多的领导人之一。1954年日内瓦会议后,他亲自主持研究了对外国记者的工作方针,并做了以下五项规定:1.来者不拒,区别对待;2.谨慎而不拘谨,保密而不神秘,主动而不被动;3.回答记者提问,不要滥用“无可奉告”。凡是已决定的、已公布的、经过授权的事,都可以讲,但要言简意赅,一时回答不了的,记下来,研究后再回答;4.对于挑衅,要据理反驳,但不要疾言厉色5.接待中要有问有答,有意识地了解情况,有选择有重点地结交朋友。

在一些重要的历史时刻,我们也经常通过有影响的外国知名媒体来传达我们的立场和观点。如,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前,周恩总理与当时《纽约时报》副社长、专栏作家赖斯顿足足谈了4个小时,详细介绍了新中国的建设情况,充分阐明了影响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症结所在。文章发表后在美引起很大反响,为中美关系正常化营造了较有利的舆论。1980年,正当国际舆论就我国对思想、对的评价等重大问题纷纷猜测的时候,邓小平连续两天接受意大利著名专栏记者法拉奇的采访(原计划只安排一次,对自己提出第二天再谈一次)。这次谈话对统一全国人民思想,让世界人民了解我国对重大历史问题的立场、观点起了很大作用。

1989年北京发生后,总理和总书记先后接受法国《费加罗报》社论委员会主席佩雷菲特和美国广播公司著名节目主持人巴巴拉・沃特的采访,全面介绍中国平暴真相和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这对当时澄清事实真相,争取世界人民的理解,扭转中国被歪曲的国际形象非常重要。这样的例子还很多,这充分说明了做外国记者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在世界总舆论形势“西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借助外力传达我们的声音,所以与外国媒体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乃至个人友谊是十分必要的。如何与媒体进行有效交流

在与外国媒体打交道过程中,我的体会是,研究交流对象,提高交流的针对性和实效,“对象研究”就是研究有的放矢中的“的”,即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诸葛亮在《心书》中讲,知人是交际的关键所在。了解对方是交朋友的前提,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础。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存在决定思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各个特殊的。在与交流对象打交道前,一定要了解其各方面的情况,要了解其对所要谈的问题的认知程度。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西方媒体的工作,我觉得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基础调研。首先要了解西方舆论及交流对象本人对中国的认知程度。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媒体对华认知情况从其报道情况看,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媒体出于冷战思维,对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攻击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共产党领导,污蔑中国是独裁国家,没有民主和自由,经济、文化落后。对“”、“”导致的后果进行大肆的渲染和夸大,造成很坏的舆论影响。

第二阶段是在中美建交后,中西方人员来往增多,百闻不如一见,出现一些客观的对华舆论。特别是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西方媒体对华报道发生积极变化,普遍认可中国经济上的成就,认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个“伟大的试验”,中国正

在进行一场有深远影响的大胆的革命。美国《时代》杂志1986年第一期选邓小平为1985年“世界风云人物”并撰文给予高度评价。但19发生,舆论顿时一边倒,西方媒体开足马力抹黑中国形象。

第三阶段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由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中国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大国的态度让世人佩服。所以西方媒体对华报道的力度、深度、广度逐渐发生了于中国有利的变化,正视、肯定我积极面的报道增多。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媒体也会夸大和渲染中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在民主、人权、等问题上偏见还很深;“中国”在西方舆论中有一定影响。大多数外国媒体对中国还很不了解,有的摄制组赴华前,到我使馆一再问要打什么传染病预防针,旅馆是否有单人卫生间,能否与人自由交谈等。

总之,西方媒体现在普遍肯定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就,但对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缺乏了解,对中国一些基本政策一知半解。以上是西方舆论对中国认知的大体情况。至于每个记者的个体情况又大不相同。有的多次到过中国,有很多感性认识,对中国态度比较客观、公正;有的到中国访问一周就写书,杜撰的东西很多;有的对中国的认识严重滞后,人云亦云;有的则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对19的耿耿于怀。所以我们在与记者交谈前要做很多“家庭作业”,大量看他的报道,分析其观点及存在的误解等,然后决定讲什么,怎么讲(要针对性地准备有说服力的材料),明确要发出的信息和做工作的预期目标。只有针对不同情况,有的放矢地对话,才能达到交流的效果。

在与记者交流中要注意了解交流对象的思维方式和接受信息的习惯。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西方人的心态、情感、思维方式等受其所在社会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影响,与我们有很大的差异。同志1999年在外宣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大力加强对外国情况的研究,具体研究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语言文化和心理活动等方面的特点。对对外宣传对象的摸透是取得好的对外宣传效果的前提。”我们的一些外宣产品之所以引不起人家的兴趣,让人家看不明白、听不懂,正是因为缺少对对象的“个性”研究。有的人只是把内宣材料简单翻译成外文加以宣传,其中政治术语、大话、行话很多。西方人一般是重事实、轻理论,重微观(个体)、轻宏观,重具体、轻原则。外国记者写文章,往往先讲个具体故事,然后再引出看法和观点。摄制组一般也要求对一个个人或一个家庭跟踪采访。因此,我们对他们的宣传必须通过人性化的、“以小见大”的方式,寓观点和政治于事实中,使他们感到接受的是事实而不是观点。这方面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1999年,当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在“99中国・巴黎文化周”上作了一个《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的主题报告,反响非常好。他介绍中国人婚恋观念的变化,从父母包办到保护中国公民与外国公民婚姻的跨国婚姻条例的制定;谈中国人饮食结构的变化,法国葡萄酒、达能酸奶进入普通人的家庭;通过投影展示中国模特走上世界舞台,中国人从“一衣多季”到“一季多衣”,巴黎的香水、口红在城市随处可见。当他介绍中国民主法制建设时,通过介绍《秋菊打官司》这部电影,用一个农村妇女运用法律手段不屈不挠维护自身权益的故事反映中国法制逐步健全、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很多听众反映,从大家关心和感兴趣的百姓生活变化人手介绍中国,使他们真正体会到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有的记者称,当赵主任用一张中国19世纪小脚女人的照片与中国女足运动员孙雯在世界女子足球赛中临门一脚的照片进行对照时,使他深深感到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和提高。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到,只有当交流双方信息需求关系理顺了,思维逻辑和方式,包括语言对路了(据说赵主任为准备此讲演,看了两本外国人写中国的书,以研究外国人看中国的视角和感兴趣的问题),才能达到交流和做工作的目的。

在与媒体记者交流中,要以“诚”为本。古人云:“交友之道,诚信而已。”诚实守信是交朋友的重要原则。西方人交朋友的方式大多是人对人,不是机构对机构,所以在与西方媒体建立工作关系的过程中,个人友谊很重要。有时我对记者提出点建议或意见时,记者常常会问是使馆意见还是个人意见,如说是个人意见,就很容易被接受。

如何能与西方记者广交和深交朋友呢?我在实践中体会到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讲真话,但又不是纯客观主义的原则。对外宣传,与记者交谈,只有实事求是,才能使对方信服。真诚本身就有感人的魅力。言不由衷,说大话、假话、空话,不仅效果坏,而且可能会使对方连明明是真话的话都不相信了。参加过接待美国前总统尼克松1972年访华的外交部同志都记得这么一件事:尼克松总统参观十三陵,时值二月大冬天,北京市安排一些人拿着收音机散步听新闻,小孩们穿得花花绿绿在玩。外国记者报道称这不真实。知道后,当面向基辛格承认:“有人搞来一些孩子,想让十三陵显得漂亮些,这是制造假象,你们记者向我们指出了这点,我们已作了自我批评。”事后,基辛格高度评价的这种态度,认为中国人在这一小事上都如此认真,在原则问题上的严肃态度更不容怀疑了。西方公众很注意信息的平衡,什么事说得越好,越容易引起怀疑和反感。所以我们在对外宣传成就时要坚持二分法,不要避谈困难和问题。从唯物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看,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都是在矛盾的斗争中不断前进的。我们在对外宣传中坚持以“正面为主”,不是说不能谈问题,相反,我们把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恰如其分地告诉别人,才能让人感到这是可信的。西方人逆反心理很强,普遍同情弱者,又有较强的优越感。我在法国当新闻参赞时,有朋友建议我介绍中国时可以先从存在的问题谈起,这样效果好。后来我与记者交谈时,就先简单介绍中国在深化改革中出现的工人下岗、环境污染、一些干部腐败等问题。还没有等我把话说完,记者就说这些问题是在经济体制转轨中出现的正常现象。然后就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成绩是主要的、惊人的。他自己就详细说了他所见所闻的中国的发展变化。当然对外谈问题不能为暴露而暴露,搞纯客观主义,更不能自我贬损,而是要用辩证的观点分析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并介绍解决问题的措施,使别人从整体上感到这是前进中的困难和问题。总之,只有真实的,才是可信的,可信性是宣传工作的灵魂,也是广交、深交朋友的原则。

外国媒体范文第3篇

国内发展:利用政策优势与进入中国境内的外国媒体友好竞争

我国对外国报纸一直采取限制的政策来保护国内报业生态的平衡和发展。中国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政策法规司法规处处长董伊薇强调:到目前为止,除包括《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几种特批报纸外,其他外国报纸刊物不能在国内发行。目前,在国内能发行的出版物一般是一些国际杂志跟中方企业合资出版的中文版。外国报纸进入中国大陆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宾馆、机场等涉外场所售卖的报纸,一般都由中国香港的销售机构订阅。私人订阅的外国报纸,也仅限于一些教育和学术机构,由中国进出口公司统一进口。二是外国报纸媒体通过创办中文网站获得国内的受众资源。因此,我国英语报纸媒体与外国媒体在国内的竞争主要在涉外场所以及网络上。

首先,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可以与涉外的宾馆、酒店、机场等机构建立联系,通过酒店管理人员了解外国受众的起居习惯、阅读方式、信息需求等,通过夹带附送的方式把我国的英语报纸送到外国受众手中。

其次,我国英语报纸要利用时效性优势占据主动。例如,上海希尔顿饭店每天在大堂及餐厅内都会摆出当天的国外报纸,例如《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等。据饭店品牌经理宋海晓介绍,希尔顿饭店的外国报纸一般通过在香港订阅、报社驻匕海办事处赠送两种方式获得。由于运输时间长等原因,报纸达到酒店的时间一般在晚上8点多,算是在国内涉外酒店中非常及时的了。时效性是报纸的生命,中国的英语报纸更具有地理优势和时间优势,如果能在外国报纸上架之前早早就摆放在大厅或送到客人房间,就能顺利获得一部分想及时获得最新国际消息的外国受众。

再次,我国英语报纸媒体要加快报网融合的步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由于纸质媒体受到我国新闻出版总署的政策限制,外国报纸媒体主要通过建立对应网站来打入市场。2012年6月28日,美国《纽约时报》推出中文网。这是继BBC中文网(1999年11月18日)、共同网(2001年)、《华尔街日报》(2002年1月)、《金融时报》(2006年)、福布斯中文网(2010年5月10日)、彭博社《新闻周刊》和彭博社中文网等国际重要媒体,开通中文版网站之后,又一家进入中国传媒圈的美国主流媒体。由于使用语言不同,我国英语报纸媒体与这些外国中文网站的竞争主要在于品牌知名度和中国受众上。英语报纸媒体要加快网络版的建设,形成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合力,线上线下相互提升自身的品牌效应。

虽然外国传媒集团还没有直接在中国投资兴办英语报纸,但已通过与中方的合作开始从文化、娱乐等领域逐步进军中国市场。如在北京出版的“Beiiing screen”,“city weekend”和“Metro”;以及在上海出版的“Shanghai Talk”和“That’sShanghai”等。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表示: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程度,加强与外国新闻出版界的合作,外国的有关公司、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机会会越来越多。为了应对外国传媒集团进入中国英语报纸市场的这个必然趋势,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可以利用其副刊或集团旗下的杂志与外国传媒集团进行合作,利用外国传媒集团庞大的产品库补充自身的数据资源;利用外国传媒集团的品牌优势和办报经验壮大自己在本土的影响力;针对其资金不足的问题,还可以适当引进国外的资本进行合资或参股办报办刊。

国外发展:与当地的外国媒体密切合作,以实现“落地入户”为根本目标

“走出去”是我国英语报纸媒体的最终使命和根本任务。根据2006-2010年全国外宣工作规划精神,《中国日报》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不断增强参与国际竞争的实力,从而跻身于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媒体集团行列。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在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时,要与外国媒体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促进资源的交换传递,实现优势互补。

首先,加紧与“亚洲新闻联盟”成员国的合作。该联盟成立于1999年3月,由亚洲19个发展最快的国家和地区的21家主流报纸组成,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由多国报纸组成的新闻联盟。《中国日报》是该联盟中来自中国大陆的唯一成员媒体。《中国日报》可以通过新闻报道、节目交流、稿件共享、人员互访等形式与成员国密切合作,共同打破西方的话语垄断。为了进一步推动亚洲新闻联盟的发展,国务院新闻办主任王晨在《中国日报》举办的2010年亚洲新闻联盟年会上提出:我国政府新闻部门和媒体,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不断提高亚洲媒体交流合作成效,积极顺应媒体发展潮流,共同努力争取在亚洲的话语权,积极传播并壮大亚洲声音。

其次,采取“资讯本土化,传播国际化”的手段。外国传媒媒体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拥有众多的传播人才和最新的传播技术。西方记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适合外国受众需要的报道技巧。而我国英语报纸媒体,在海外的事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无法与外国传媒集团发达国家媒体抗衡的。因此,在现阶段的海外发展战略中,我国英语报纸要利用外国媒体的传播渠道,采取“资讯本土化,传播国际化”的手段,提升自己的海外影响力,以真正实现“落地人户”的目标。如青岛市与美国《国际日报》合作,在美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出版发行英文版《今日青岛》(《OingdaoWeekly》),至今已累计发行100期,成为扩大青岛世界知名度的重要途径。又如《上海日报》利用先进的技术,开拓了丰富的发行渠道:第一,与亚马逊网站的kindle电子阅读器合作,真正实现在北美发行的零成本落地,目前已有超过3000人次订阅了该报的数字版。第二,与总部荷兰的PEPC公司和加拿大的NewspaperDirect公司合作,利用其互联网自助售报系统,成功进入外国各大城市的国际机场、高级宾馆、旅游景点和商务中心。外国读者只要投入硬币就能打印当天的《上海日报》,大大节约了报社的发行资源和成本。

再次,通过与外国媒体互换新闻的方式,实现资源的共享。由于我国英语新闻媒体普遍存在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的问题,不仅缺乏境外的发行渠道,而且没有人力物力实现大规模的境外新闻采写。因此,利用自采的本地新闻与国外新闻资源互换的方式是节约报社采编成本的最有效方式。

《上海日报》与全球最大的财经新闻资讯公司“彭博资讯公司”(BloombergInformation Network)进行合作,通过交换新闻资源的方式实现优势的互补。彭博每天传输约五十条左右由《上海日报》记者自采的上海本地新闻,并通过其在世界各地的终端机传输给其全球近20多万客户。作为交换,《上海日报》可以免费使用彭博机构所提供的金融信息,为其国际金融新闻的采写节约了成本。《上海日报》的方式值得其他英语新闻媒体共同借鉴。这不但可以成功输送出本地新闻,达到外宣的目的;还可以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改善报社的经营状况。

外国媒体范文第4篇

新闻自由无国界是国际公约的要求

根据《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9条:“一、人人有权持有主张,不受干涉。二、人人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此项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可见言论自由是“不论国界”的,即该公约事实上确立了“记者无国界”、“新闻无国界”、“言论自由无国界”原则。我国只是于 1998年签署《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至今没有由人大批准加入,但是这一公约可以作为国际准则指导立法和司法。

《公约》特别规定,在行使这些自由时,“不论国界,也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他媒介。”“其他媒介”应包括电脑网络,这是当代最迅速、最有效的传播媒介。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就是运用传播媒介实现的交流自由。作为美国政府制度基石的美国《宪法》,如果不附加旨在维护个人自由的十条修正案,即《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是不会在1791年获得美国最早13个州的批准的。而修正案中的第一条便确定了媒体的言论自由权,这决非偶然。宪法《第一条修正案》 (first amendment)中有一段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有关下列事项的法律:……缩减(abridge)[i]言论自由或新闻出版自由, ……。”在起草《宪法》与《权利法案》的开国先贤们看来,文字读物——通常是报纸和小册子——属于公开发表思想言论的媒体。因此,《第一条修正案》中使用了“新闻出版”这个概念。因此,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提到的freedom of the press 是指表达自由,现在freedom of the press 往往仅指“出版自由”,而表达自由则用freedom of the expression来表示。[ii]

表达自由的基础是公众的知情权。公众有自由表达自由的信息给别人,也有权利从别人那里得到信息。公众为了知道他要监督的机构和个人的情况,自由的媒体就是必须的。正如欧洲人权法院所说:“公众有权得到信息和思想,而媒体则应当充当公众的看门狗。” [iii] 政务公开和信息自由是联合国确立的一条世界共同准则。第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s9(1)号决议郑重声明:信息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是构成检验联合国为之奋斗的其它基本自由的试金石。因此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政务公开、信息自由写进了宪法。

我国法律对外国媒体与我国司法关系的规定

我国宪法同样也规定了言论、出版自由权和人民对国家机关的监督权。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其中的言论、出版权就可以具体表现为媒体对司法的监督权。宪法第 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公民司法机关和司法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同样可以通过媒体监督这样一种形式来实现。

但是,当司法权力与上述公民言论自由权利发生矛盾的时候,司法机关可以对媒体作哪些限制,正式的法律没有明文、祥细的具体规则。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正式司法解释中,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在199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法发〔1999〕3号,以下简称《若干规定》)第10、11条间接涉及了媒体对于庭审的旁听与采访报道的问题,该《若干规定》第10条规定:“依法公开审理案件,公民可以旁听,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未经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除外。根据法庭场所和参加旁听人数等情况,旁听人需要持旁听证进入法庭的,旁听证由人民法院制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并应当接受安全检查。”第11条规定“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经人民法院许可,新闻记者可以记录、录音、录像、摄影、转播庭审实况。外国记者的旁听按照我国有关外事管理规定办理。”侦查、检察机关的职务行为如何公开、如何接受媒体的监督,没有立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

1990年 1月19日国务院颁布的《外国记者和外国常驻新闻机构管理条例》规定“外国新闻机构派遣常驻记者,应当向外交部新闻司提出申请”,“外国记者赴中国开放地区采访,应当事先征得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同意;赴中国非开放地区采访,应当向新闻司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并到公安机关办理旅行证件。外国记者采访中国的主要领导人,应当通过新闻司提出申请,并经同意;外国记者采访中国的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单位,应当通过有关外事部门申请,并经同意。”因此,我国法律对外国记者采访有三个方面的限制:一是外国新闻机构派遣常驻记者,应当经过批准;二是被同意派遣的记者只能进入向外国记者开放的区域;三是外国记者采访中国的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单位,应当通过有关外事部门申请,并经同意。

外国媒体与我国司法关系的重要规则

因此,根据国际公约和我国法律,外国媒体和我国司法的关系,涉及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外国记者对审判的旁听

公开审理的案件,记者当然有旁听权。对此,国际准则没有作出任何规定,这不等于这个问题没有得到重视,而是因为记者也是一般公民,记者旁听包含在审判向民众公开的一般规定之中。在对记者公开的方式问题上,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将“未成年人”和“记者”作为需要经过法院特别许可才能参加旁听的人,这是难以理解的。

旁听不能认定为采访,外国记者作为普通临时居住者当然也具有旁听权。虽然缺乏国际准则的具体规定,但是从司法的特点来看,任何一个在本国的外国人,只要临时居住在这个国家,无论时间长短,法律都对其有管辖权,他就可能成为这个法院的当事人,因此他就有权利了解这个国家的审判,因此,他与该国公民一样具有同等的参加法院旁听的权利,这样才体现权利与义务的平等。除非外国人就不受本国司法的管辖,但这样会形成类似于“领事裁判权”的侵犯的情况。我在美国旁听法院的刑事案件时,法院工作人员知道我是到这里临时居住的外国人,但是美国法院旁听人员不要求出示证件,也不检查任何人的身份证件,而只是进行安全检查。所以,从法理上来说,任何外国记者与本国公民一样,有平等地旁听审判的权利,这种旁听不应当理解为“采访中国的政府部门或者其他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公开审判制度的若干规定》第10条规定“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旁听人员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规定,并应当接受安全检查。”也表明了我国司法解释的立场实际上与美国的做法是相同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与中国公民具有同等旁听权利,也只是需要按规定进行安检。根据2003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落实23项司法为民具体措施的指导意见》,外国记者当然也可以凭身份证件平等领取旁听证,参加案件的旁听。

另外,“旁听证由人民法院制发”这一细节,由于缺乏法律规定,恰恰可以成为有些法院封杀外国记者的手段。因此,旁听证发放的公平规则应当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在实践中应当规定公开的领取旁听证的日期,避免有些单位事先故意把旁听证发完以排斥记者旁听。这种技术性问题其实是很好解决的:只要领取旁听证日期提前一段时间公开,按排队先后顺序领取就行。当然立法也可以规定当事人家属旁听和记者旁听的优先权。

二是外国记者对我国司法的采访

“外国新闻机构派遣常驻记者,应当向外交部新闻司提出申请”,对于临时来中国进行采访的记者,只需要根据我国出入境管理法规就可以入境采访。派遣常驻记者牵涉到在中国境内成立分支机构,应当经过批准,这符合国家对于社团与单位有管理权力的国家内容。但是,所谓“向外交部新闻司提出申请”并经过批准,并不包括临时来中国进行采访的记者。

与采访其他问题一样,外国记者对司法部门的采访由外事部门决定,而不需要经过司法机关的另行特别批准。除旁听以外,其他形式的对司法机关的采访,“应当通过有关外事部 门申请,并经同意。”

在现行法的前提下,已经具有资格在一定区域采访的外国记者,除对中国的政府部门采访以外,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采访,在地点和对象上不应当受到限制。也就是说,对已经被允许进入中国的外国记者的采访的限制只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外国记者赴中国开放地区采访,应当事先征得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同意;赴中国非开放地区采访,应当向新闻司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并到公安机关办理旅行证件。二是对中国政府机关和其他有关单位的采访要经过外事部门的批准。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只要经过同意进入某一地区,在该地区的采访不应当受到具体目标、人员的限制。二是对“中国政府机关和其他单位”的采访要经过外事部门的批准,但这并不能妨害这些单位的个人的言论自由权,如果这些个人违背单位的规定因接受采访有渎职行为的,追究这些人的渎职责任。“其他单位”是什么单位,我认为应当理解为承担了国家权力的单位,对于不具备国家权力的单位,如律师事务所,其行为实际上是私权行为,他们是否接触外国记者,是属于个人言论自由的范围,不应当受到特别限制。

当然,上述现行法律的规定本身与国际公约的要求相违背。虽然《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只是规定了本国公民言论自由的内容和方式,对于外国媒体和记者到某一个国家进行活动的内容没有涉及。但是我认为,这种做法与《公约》“记者无国界”和保护言论自由的精神是相违背的,因为任何一个地方的政府只要不希望本地的丑闻被外国记者知道,就会通过外事部门不批准外国记者的申请。因此,我认为,在出入境管理、外国新闻机构常设机构管理之外,对于外国记者具体对某一个地区、单位进行采访还要经过批准,不符合《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关于言论自由无国界的规定。

将来的立法应当取消某些地区是否对于外国记者开放的规定,中国所有地区当然应当允许外国记者采访;同样,对于“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的采访要事先经过外事部门的批准的做法也应当取消,是否接受外国记者的采访由这些单位自行决定。

国外媒体的活动包括采访调查和评论。在1994年《传媒与司法关系的马德里规则》中,对于媒体的调查并没有特别规定,但是这是不言自明的,其权利与《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规定的言论自由与新闻自由权利一致。理由在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新闻法规,除了规定不能刺探国家秘密等一般规定以外,调查本是媒体记者的一项当然权利,没有调查就没有新闻事实的获得,媒体用正当手段调查的事实范围当然包括案件事实。至于评论,也是媒体的当然的功能。

三是我国公民向国外媒体提供司法信息和评论的权利

按《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标准,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寻求、接受和传递各种消息和思想的自由,而不论国界”,意味着国内公民有权向外国媒体提供自己的言论,既可以向境内的外国记者提供,也可以向在境外的媒体提供。言论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有, “不论口头的、书写的、印刷的、采取艺术形式的、或通过他所选择的任何其它媒介 ”。应当包括接受境外媒体采访、在境外出版、发表作品等各种言论表达形式。

我国法律上也没有对言论自由规定表达对象的限制,只要没有泄露国家机密和有其他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向外国记者发表言论还是向中国人发表言论,这都是自由的。在司法过程中,当事人和其他公民一样,有言论自由,可以就案件情况向外国媒体提供信息和评论。这种信息当然可能与我国司法机关的结论不一致,评论也有可能是负面评论,但这才是正常的,因为这与媒体监督政府的功能一致。

现在有些单位限制个人接受国外媒体的采访、限制案件当事人向国外媒体投稿等做法当然是违背公约规定,也与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的言论自由权利相违背。

注释:

[i] 有的人把abridge翻译成“剥夺”是不准确的,应当译为“缩减”,这表明:尽管有时为了与其他权利协调而对言论自由进行限制或者“剥夺”,但整体上言论自由的实质内容不能减少。

[ii] /mgck/usinfo.state.gov/ regional/ea/mgck/archive01/media.htm - 4k,

外国媒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外国留学生;中国媒体;镜像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2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210172008)的结题成果。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06-134-3

近年来,中国新闻媒体的发展愈来愈完善,国家对新闻媒体对外宣传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尤其是网络新闻、微博、手机网络终端的兴起,更是让新闻的传播更加便捷与透明。但目前我国媒体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国际覆盖率低;缺乏自主的国际性报道;新闻及宣传方式与外国有文化差异和价值观念的不同等。本研究通过调查外国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媒体,有助于了解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印象,为扩大中国媒体的影响力和受众接受力,消除不利的成见和刻板印象提供参考。

一、调研内容与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一是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使用状况,二是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国家媒体形象及言论自由的看法,三是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人素质的看法,四是外国留学生对中西方媒体差异的看法,五是中国媒体对特定事件的传播效果,最后是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改进意见。通过研究这六大问题以管窥中国媒体对外传播的传播效果,并观察近年中国媒体对国家形象塑造的效果。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选取样本、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传播效果研究。定性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

调研样本:样本城市为北京、上海、沈阳、大连四个城市,专业涵盖语言类、非语言类,新闻传播、非新闻传播等专业。共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08份。

二、研究分析和结论

(一)中国媒体使用情况

据统计,在华留学生选择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居于首位,人数为54人,占50%;其次为电视和手机,分别是29人和16人。由此可以看出,网络宣传的外国留学生受众面最广,今后面对外国留学生宣传时应更注重网络,也可强化传播效果,使传播更具针对性。

据统计,外国留学生在中国最常关注时政和娱体类新闻,均占28%;其次为民生新闻,占19%;军事、财经、科技分别占7%。由此可以看出,时政新闻和娱体新闻都是留学生关注的热点,在这两方面应加强塑造国家形象。

据统计,外国留学生最多关注的网站为CNN,人数为30人,占比例为28%,其次为其他母国网站,人数为25人,占比例为23%。

在“每周使用中国媒体的时间”问题上,50%的受访者选择了“少于1小时”,其次是33%的受访者选择了1-3小时,每周使用中国媒体的时间为13-15小时的外国留学生几乎为0。这说明中国媒体在外国留学生的受众群体中还有很大的提高和上升空间。

(二)中国媒体形象与言论自由状况

改革开放34年来,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越发重要,话语权日益增大,中国的声音正在影响世界。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留学生来到中国,获得中国的第一手资料,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再直观地传递出去,带回家乡。在一定程度上,留学生是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的重要载体,而留学生所获得中国信息的主要途径是中国媒体。除了直观感受和与人交往所获得的信息,中国媒体是塑造其对中国印象的主力军。然而留学生眼中的中国媒体形象却存在着诸多问题。

在有效参与调查的108人中,30%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最大的不足是缺乏公信力。留学生在中国期间,浏览中国网站的时间远远低于浏览本国网站及CNN等国际知名网站,个人习惯媒体使用习惯固然有影响,但主要原因是留学生对中国媒体普遍缺乏信任,认为中国舆论环境及言论自由和媒体人的素质都导致中国媒体没有良好的国际形象。占同样比例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政治色彩过于浓厚,11%的受访者认为中国媒体信息不及时,而10%的受访者认为的信息过于冗长且缺乏重点是中国媒体的主要问题。这与中国媒体人的素质和中国媒体技术的相对落后紧密相关。外国新闻事业发展较为健全,有成熟的教学体系和理论框架,相关新闻人才相对具有更为专业的职业素质。外国通讯技术也远远比国内发达,世界任何地区发生的新闻都能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媒体平台上,而中国媒体消息相对滞后,这在竞争激烈的世界媒体圈内无疑是致命的劣势。在栏目的编排以及评论版块上,中国与同类外国媒体相比也存在诸多问题。

中国新闻言论自由多年以来饱受西方诟病,然而,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大多数外国留学生对中国的言论自由状况抱有积极态度。有33%的受访者认同“中国媒体享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这一说法,21%的受访者选择“比较同意”,12%的受访者选择“完全同意”。据此统计,总共有66%的受访者对中国的言论自由持积极态度,这与我们之前的预期有很大的差距。这一方面说明近些年来,中国媒体的国际形象有所提高,中国言论自由状况的确有所好转,而这些好转渐渐为世人所知,这对提高中国媒体的公信力和国际地位有重大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说明中外交往密切,外国人逐步摘掉有色眼镜,看到一个更为真实的中国,偏见正在减少。

(三)中国媒体人的形象和素质

个体往往代表着整体的形象,整体是由无数个个体构成的。通过三个调查中国媒体人形象和素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中管窥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人的了解,并借鉴外国友人观点,发扬媒体人优秀素质,改进不足之处。

首先,就 “你最喜欢的中国媒体人是谁?请写出他(她)的名字”的问题,很多名同学填的是CCTV,两名同学填的是成龙,回答李连杰,范冰冰的也各有其人,另外,还有很多同学并未填入此题。CCTV作为中国最有权威的媒体,在外国留学生群体的传播效力和影响力可见一斑。近年来,中国电影和国际影星“走出去”,尤其是成龙等人挺进好莱坞,给在华留学生群体中留下了很深的影响。然而,对此问题的回答似乎有些出乎我们意料,空白率很高,即使填上的同学,对“中国媒体人”这一概念也有些模糊,更有被调查者填“足球”这一说。由此也可以看出,除了对“中国媒体人”的概念理解偏颇外,很对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人缺乏了解。像我们心中比较尊敬的传媒人白岩松,芮成钢等人,并未在外国留学生群体造成很大的影响,他们心中的传媒人仍停留在CCTV等传统权威媒体上。要让中国传媒的力量在世界上更有影响力,加强传媒人个体的素质和对外宣传,是题中之义。

第二, 据统计,在“作为一个媒体人,你认为他/她具有什么样的优点?如果在上一题中你没有最喜欢的媒体人,那么你认为一个优秀媒体人应该具备的优点是什么?”一题中,选择“坚守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的留学生占的比例最多,为28%;“具有社会和民族责任感”其次,为17%;各有13%的受访者选择了“采访,写作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和有“独立思想和独特的新闻视角”。仅有2%的受访者表示“具有个人魅力”是其喜欢媒体人的优点或一个优秀媒体人应具备的优点。由此可见,外国留学生群体更为看重的,是一个媒体人的职业道德和具有社会和民族责任感等最基本的内在素质。

第三,针对“你认为中国媒体人最缺乏的品质是什么?”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受访者选择了自由,独立思考能力,独立思想和独特的新闻视角,由此可以看出,不自由和缺乏独立是外国留学生群体对中国媒体人的主要负面印象。

综上所述,如何加强传媒人个体个性化的宣传,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而职业道德素质和民族、社会责任感是外国留学生最为看重的媒体人素质,同时分析近几年媒体事件后,这一点的确是我们应该最为看重和加强的。中国媒体人应加大调整力度,提高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美)斯坦利・巴兰,丹尼斯・戴维斯.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M].曹书乐,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英)丹尼斯・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M].崔保国,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陈枫.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论驻外记者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J].科教文汇,2009,(6).

外国媒体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新媒体 外国文学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咸阳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201102013), 咸阳师范学院专项科研基金项目(06XSYK225)。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发展,网络、手机、数字电视等新媒体已然成为现代媒体的主流。语言文字传播的形式和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用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来为学生讲授外国文学课程,明显已经陷入教学困境。结合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和外国文学课程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拓展和深化外国文学教学改革。

新媒体时代学习方式的转变

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人们的阅读方式、交流方式和表达方式都开始发生变化,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作为新媒体的主力军,网络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博客、虚拟社区、电子邮箱、网络电视、网络文学、网络游戏成为学生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与传统社会相比,网络社会的学习方式更加灵活,具有主动性、互动性、快捷性和超时空性。随着网络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外国文学的网络资源越来越全面。一直以来, “教什么”与“怎么教”,“学什么”与“怎么学”都是教育领域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新媒体时代,外国文学该怎样上,学生又该如何学?

外国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国文学概念性知识几乎都能在互联网获取,学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受到极大挑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拓展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式。

1.完善外国文学的课程体系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主要反映在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上。对外国文学教学而言,课程体系主要涉及到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关系。由于人文学科自身的复杂性,单独开设外国文学实践课并不现实。因此,一方面可以加强外国文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性,另一方面可以在课外开拓多种途径,如组织同学参加外国文学专题知识讲座、成立外国文学经典研读社、建立外国文学博客群等。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讲授时都采用两大板块模式,将外国文学分为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大部分,但两者之间缺乏有机的内在联系,所以授课内容往往很难深入。因此,需要构建新的外国文学课程体系,即以欧美文学为经,以亚非文学为纬,在突出欧美文学的同时,将两大模块融为一体。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观照外国文学,平衡教学中东与西、史与论等多重关系。具体地说,就是围绕外国文学开设“中西文学比较”、“中西小说比较”、“现代派与后现代派专题研究”、“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等专业选修课,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外国文学史知识体系。

2.拓展外国文学的教学内容

在新媒体时代,教学内容侧重指教学过程中同师生发生交互作用、且服务于教学目的达成的动态生成的素材和信息。无疑,这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提出了挑战,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不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针对性地拓展教材内容,深化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方面来拓展教学内容:

一是以教材内容为信息的辐射中心,进行跨学科教学,挖掘外国文学的文化内涵。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推行很多年,但高考仍然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学生知识面狭窄,对国外哲学、宗教、历史、心理学、文化习俗等知之甚少,所以学习外国文学困难较多。走进外国文学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中西异质文化的碰撞。如讲授中世纪文学和古希伯来文学时,都会讲到基督教的《圣经》,讲授《哈姆莱特》时可以从精神分析、道德哲学、女性主义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

二是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形象而直观的资料,丰富课堂教学。在新媒体时代的读图语境中,文学与影视、游戏、动漫的结合成为一种倾向。讲故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且一去不复返,这就使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种种尴尬和困境。在此背景下,教师只能借助丰富的影视资源,把学生“召唤”到文本中来。如通过播放电影《特洛伊》(2004)与《奥德修斯与迷雾之岛》(2008)的精彩片段,与《荷马史诗》进行对比分析,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是在比较文学的视野下讲授外国文学,打破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的二分模式,在两者之间建立有机的内在联系。比较文学所强调的“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把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学生能够宏观地把握世界文学的本质,找到共同的“文心”或“诗心”。如把“多余人”作为一种世界性文学现象来讲授,从社会历史与文化环境等方面比较俄国“多余人”、日本“多余人”与中国“多余人”的异同,探讨“多余人”的悲剧成因、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四是引入有争议性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对外国文学经典作品的解读,也重视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并融入教师自己的评价,力求使课堂充满思辨色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如讲授20世纪欧美文学时,通过介绍后期象征主义、意识流、存在主义、新小说、荒诞派戏剧等文学流派,在课堂上讨论“后现代主义”就是“后期现代主义”还是“现代主义之后”。

3.探索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如果说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就必须走出教学方法的困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实践性。从教师这方面来说,可以在以下方面有所突破:

一是改变传统课堂单一讲授的教学方法,利用新媒体将课堂授课、讨论交流、课外阅读等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传统外国文学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但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网络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原本作为知识载体的教师也需要实现自身职能的转变,给予学生更多的自。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获得信息更加及时、便捷,甚至可以允许学生当堂上网查询资料,当堂展开对话、讨论。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建适合外国文学教学和当代学生特征的视、听、读全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现代化。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过于依靠文字教材和教师的课堂讲授,而在新媒体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可以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在利用多媒体上课的同时,还可以同步播放跟教学内容相关的影视作品片段,如《哈姆雷特》、《红与黑》、《悲惨世界》、《复活》等。影视作品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学生可以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有选择地观看影片,并将文本和影片进行比较分析,以弥补教材知识和课堂学习的不足。

三是实现教学内容的网络信息化,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和资源库。借助网络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学生既可以通过校内网络教学平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又可以在新浪爱问、芦笛外国文学论坛等校外网站下载相关资料、进行专题讨论,还可以通过外国文学网、文贝网等网站及时掌握学术界的最近动态。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上展开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网上互动式教学活动,不仅可以促成良好的师生互动局面,而且可以促成学生之间的互动局面,从而实现跨越时空限制的互相交流和协同学习。我校虽然已经于2008年建立了网络教学综合平台,但目前仍未受到充分重视和充分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网络信息虽然为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为学生筛选网络资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新媒体时代,经典文本经常受到戏仿和消解,学生极易受到误导。以男歌手海鸣威为例,海鸣威是其艺名,不少学生竟其将与著名作家海明威相提并论,甚至混为一谈。海鸣威的歌曲《老人与海》的歌名和意象,均来自于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显然,前者是对经典的戏仿和挪用,“硬汉子”老人在此成了一场过往爱情的见证者,寄托着男女双方分手后的怀念之情。

四是组织学生听网络公开课,尤其是世界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拓展知识视野。在新媒体时代,不出国门就能听到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耶鲁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知名高校在网上免费提供了课堂实录的录像,其中有不少是与外国文学相关的公开课,如耶鲁大学的《解读但丁》、《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麻省理工学院的《西方文明的基础I:从荷马到但丁》、《西方文明的基础II:文艺复兴到现代性》、《中世纪文学:但丁、薄伽丘与乔叟》、《莎士比亚》、《重要英文小说:阅读浪漫小说》、《二十世纪小说》等。

2011年,我国教育部开始建设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并在“爱课程”网集中展示了“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和资源共享课,但遗憾的是暂时没有与外国文学直接相关的公开课。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知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均未开设公共课。浙江大学的开放课程虽开设了《世界文学名著导读》,但也仅仅不过十讲。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打造100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5000门资源共享课免费共享,无疑这将为外国文学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结 语

面对着浩瀚如海的知识信息,如何改革外国文学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机遇与挑战并存,新媒体一方面为我们走出外国文学教学困境提供了技术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外国文学的传统教学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新媒体时代的教师不仅要当好课堂的组织者,还要当好网络世界的导航者,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终生学习型的人。总之,只有深入思考教学现状、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更新观念、大胆创新,才能不断改革和完善外国文学教学体系,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7-19.

[2]朱维之等.外国文学史(欧美卷)[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3]杨满福,郑小军.学习方式转变与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 (4).

外国媒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留学生;媒体认同;国际竞争力;国际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0-0041-03

一、调研背景和选题意义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竞争力和国际话语权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发出中国的声音不仅是国家新闻传播工作的重点,也是中国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提高中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是需要学界和业界长期探讨的议题。

从根本上看,国际受众选择与否及其多寡决定着国际话语权的有无乃至大小。要使受众以其乐于接受的方式获取其所关心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而赢得其选择,就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新闻息传播的竞争,以快捷、独特的信息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自2000年以来,来华留学生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超过20%。据教育部预计,到2020年在华留学生总数将达到50万。外国留学生是国际受众的重要组成,他们深受本国文化的影响;现在生活在中国,对中国和中国媒体的认识更加深入;回到本国后,把自己认识的中国形象带回去,对中国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研究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媒体使用和认同现状,可以很好的折射当前外国受众对中国媒体的认知情况。结合中国媒体在重大事件中的传播效果分析,我们可以管窥中国媒体在赢得国际受众,争取国际话语权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为以后的新闻报道和媒体传播提供借鉴,为提高我国媒体的国际认同度和美誉度提出改进措施,为提高中国媒体国际影响力提出建设性建议。

二、调研内容与研究方法

研究内容:一是外国留学生对于中国媒体的使用情况,二是以重大事件报道为依托探讨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认识,分析产生认同或不认同中国媒体的深层原因。其创新性在于填补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媒体认知的研究空白,且可管窥近年国家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成效。

研究方法:主要通过选取样本、定量分析结合定性分析的方法进行传播效果研究。取样采取立意抽样和配额抽样结合,定性方法以深度访谈为主。

调研样本:样本城市为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院校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专业涵盖语言类、非语言类,新闻传播、非新闻传播等专业。留学生来源于除南极洲的6大洲、37个不同国家和地区。样本量,发放问卷150份,有效问卷112份,其中北京92份、上海、广东各10份,深访人数为5人。

三、研究分析和结论

(一)中国媒体使用情况

1.外国留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中,网络居于首位。在获得中国信息时。外国留学生更倾向于电视,而获得母国的信息是更多的是人际沟通。但是对于中国的电视频道,很多外国留学生来中国之前只知道CCTV-News。在国外,很少有人付费收看中国电视。除了语言的限制外,我国电视节目的宣传、说教风格明显是重要原因,受访者中表示中国电视节目很“boring”的占到38%。

图1 外国留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对比图

2.新闻网站使用上,外文网站使用率高于中文网站。中文网站的留学生受众群大多是在中国居住3年以上的汉语专业学生。其中,外文网站的信任度总体高于中文网站,以CNN和BBC为最高。

图2 外国留学生新闻网站使用情况折线图

留学生将媒体独立性作为媒体信任度的重要指标,他们认为中国的新闻媒体在这一方面并不理想,在访谈中他们多次提到单词“censorship”即新闻审查制度。实际上,在欧美等发达国家信息也并非没有新闻审查,但是CNN,BBC等媒体仍可以通过自身的报道赢得国际受众的信任,其中的经验值得借鉴。中国的网络媒体在留学生中还没有形成可以匹敌外文媒体的影响力,要想建设有国际影响力媒体,中国媒体还需要新的探索。

(二)重大新闻事件传播效果研究

1.关于北京奥运会。被访留学生大多关注了北京奥运会,其中26.4%的人曾到现场观看。2008年在中国居住的留学生主要通过电视收看,表明奥运期间我国的电视直播和转播起到了较好效果。对北京奥运会的首要印象中,选择开幕式、闭幕式的人最多。但总体满意度看,有14%的比例表示很满意,近一半的表示一般,可见中国媒体在重大事件报道中的传播技巧还有待提高。

图3 在华留学生对奥运火炬传递受阻问题的看法

关于对奥运火炬传递受阻看法,只有22%的留学生认为任何人都不应阻挠火炬传递,另外的受访者持其他观点。在次问题上,部分外国受众的事实判断尚且不明确,更无法苛求他们对分子分裂性质的正确价值判断。在火炬传递期间,外国媒体的蓄意扭曲和中国媒体的失声是导致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只有在国际性事件中传达事实真相,才能使世界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中国,不实的谣言才会不攻自破。

2.关于三鹿奶粉事件。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从境内外媒体上得知中国三鹿奶粉事件的调查对象占53%,但是经过二次传播,知道这件事情的调查对象达到85%。在了解此事件的人群中,消息来源于境外的比例占到62%,69%的受访者表示媒体报道引起自己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并且导致自己在中国购买牛奶会犹豫和迟疑。在类似事件中,如何消除对外传播的不良影响是中国媒体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关于中国媒体和中国形象

2011年1月18日,中国形象宣传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首播,并在欧洲,中东,拉美等地及互联网上陆续播出,意在宣传中华文化,展示中国近年来的建设成就和中国人民的风貌。但是,只有18%的留学生听说过或看过这一宣传片。关于谁能代表中国形象的问题,多数人选择中国领导人。但是选择达赖喇嘛的比例与选择姚明等体育明星的比例接近,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受境外报道影响,留学生形成的对达赖先入为主的错误认识可以理解,但是中国媒体有通过自身努力消除错误认识的义务。调研中,留学生来中国之前认识中国的最主要途径是关于中国的境外媒体和书籍,信息源主要为境外媒体是部分外媒肆意歪曲事实的重要原因。来中国之后对中国印象变好的留学生占56%,这说明多数留学生在来中国之前对中国存在一些误解,来到中国后会有一个消除误解的过程。

图4 在华留学生对中国媒体的满意度调查

外国媒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 素材 选择

一、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必要性

在信息瞬息万变的时代,信息传播已经逐渐跨越纸质媒介,进入电子时代,大学课堂早已不是传统的教师+口授+黑板+粉笔,取而代之的是以高效率的电子媒介为主体的多媒体课堂。信息量大,方法灵活,于视听结合中,学生轻松接收到大量有效信息。此种状态下,教师的知识优势渐渐退居幕后。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转变,互联网提供的各类知识节点、各类文库成为教师备课的主要依托。教师必须时时接受新知识,才能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实验心理学家特瑞赤拉的研究表明:人获得的外界信息中,味觉仅仅占1%,触觉仅占1.5%,嗅觉也只占到3.5%,信息来源主要靠听觉的11%和视觉的83%。而在获得的信息与保存记忆的试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视听接收的信息保存的时间相对较长,而对只凭借听觉或者视觉获得信息保存的时间较短。单用听觉获得的信息在72小时候后仅剩15%,只凭视觉的剩40%,视、听并用获得的信息在三天后――高达75%。这样的实验结果给多媒体视听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教师们主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自身计算机理论与实践修养,学习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课程亦不例外。外国文学教材少则三百页,多则六七百页,涵盖除中国以外世界文学几千年的精华,卷帙浩繁。除文学外,更涉及复杂的宗教、哲学,涉及地理、历史、民风、民俗,涉及道德、伦理,及其它艺术门类如绘画、雕塑、建筑,舞蹈、音乐,浩如烟海。对于身处异质文化的我们,掌握起来何其之难。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可以充分展示异域文化的风土人情、民俗礼仪,自然风光,了解作家时代,社会概貌、政治、经济、宗教、军事。外国文学课不单单传授、学习文学知识,同时对世界优秀文化进行接受、学习、传播。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大量信息,能够缓减课程内容量大与课时逐渐缩减的矛盾(笔者所在单位外国文学课时由年学时128课时减为102,又减为目前的85)。多媒体课件使繁杂的内容简洁化、便捷化,生动、直观,形象、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高效、丰富,远胜于传统的粉笔或黑板课堂。

二、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策略

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建立各类素材的电子资源库――电子期刊资料库、电子图书资料库、文本库、图片库、音像库。实际操作中基于教学重点难点,配合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各类素材――文本、图片、影像资料、期刊类资料、论著类著述的挑选、组合,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市面上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种类繁多,各有优势,但适合讲授型外国文学课程的软件莫过于PowerPoint、Flash、Photoshop,简单易学,便于后期维护。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可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完善教学思路。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学界对多媒体教学、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意义及作用论述较多,对课件需要素材的选择论述不多。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比较全面的论述。

(一)背景色彩素材

背景色彩,除了使用PPT软件已有的母版外,课件制作主要需要自我设计,体现制作者对该节课程的理解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背景色调素材与授课内容整体氛围要一致,为整节课件定好基调。传统的授课介质只有黑白(黑板和白粉笔)两色,不管讲授内容是什么,黑白是永恒色。多媒体课件则可以“随心所欲”选择底色。比如,《中世纪文学概述》选用灰暗的色调,以体现教会对社会生活整体的压抑。《哈姆雷特》用忧郁的蓝色,配以1947年版电影《哈姆雷特》奥利弗饰演的哈姆雷特忧郁的眼神,生动形象传其个性。《德伯家的苔丝》以英国田园风光和现代化工业融合为底色,借以说明苔丝的悲剧主因――时代、社会原因。同时还要注意文字、图片与底色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差异,如果三者色差不大,播放时,受教室光线、投影仪等的影响会出现不同效果。同时色彩不能太过炫目,影响观看。

(二)文字素材

选择调配好底色,依授课内容和篇幅编辑文字,简洁明了,切忌繁琐。谨慎选择字号、字体、字体颜色,突出讲授重点,难点。国外的作家名、作品名、主人公名译成中文后,长而拗口,学生掌握起来困难,可用不同颜色或者加粗强调。文字色彩的使用整体要以眼睛的舒适为度。文字素材包括必要的文学史知识点、作品分析重点、图片配文、原著的精彩片段、精彩评论链接等。尤其是原著经典段落的赏析,鉴于学生阅读原著的时间不足,课堂适当赏析,可以让学生把握作品重点,增加阅读兴趣。摘录《吝啬鬼》中阿巴贡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对比《一坛黄金》中尤克里奥丢失金子的内心独白,我们可发现两段文字简直“一模一样”,剧作家对吝啬鬼的心理刻画透彻深刻,由此亦可见莫里哀对普劳图斯的借鉴。欧里庇得斯《美狄亚》中美狄亚“骂夫”名段,实则是欧里庇得斯对古希腊社会男性的控诉、对女性的同情。从美狄亚杀子前的心理斗争可窥见一位母亲的痛苦抉择。通过经典段落的摘录,学生体味欧里庇得斯对社会的批判,亦可对比反思现今女性的生存困境。

链接一些相关论题的精彩评析,开阔学生学术视野,进而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古希腊戏剧起源的课件中,拓展中国传统戏曲起源知识,理解两种文化对同类艺术形式的不同创造与发展。古希腊神话课件可延伸到中国上古神话:如希腊创世神话与开天辟地;普罗米修斯造人与女娲造人,进行中西横向比照,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制作《哈姆雷特》课件时展示学术荒诞小说《哈姆雷特谋杀案》片段,由这部另类文学作品入手了解学界对悲剧《哈姆雷特》和哈姆雷特人物形象的相关论析。讲授雨果、大仲马,推荐阅读《金庸大仲马比较论》《萧峰冉阿让比较论》等评论文章,从学生感兴趣的论题着手于潜移默化中渗透比较文学的平行研究、影响研究相关方法。

(三)图片素材

当今读图时代,多媒体课件对图片素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图片可以让读图者瞬间掌握相对完整的信息。图片选择不可太“花里胡哨”,过度吸引学生注意力。选择切合主题、极具代表性的图片,与文字配合,图文并茂,形成友好和谐的界面,对文学思潮、作品内容理解大有裨益。我们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对作家形象、时代风貌异常陌生,尤其是难以理解的宗教文化。配以适当的图片能让学生对当时的服饰、相貌、建筑、礼仪、民俗、着装有所了解。制作赫拉克勒斯传说的课件,搜集赫拉克勒斯建立功勋的各种素材图片:雕塑,壁画、油画,其功勋便一目了然。意大利诗人但丁距离我们时空遥远,展示米奇力诺的名画《但丁用诗启蒙佛洛伦萨》,学生对但丁的肖像、服饰,地狱、炼狱、天堂三界轮廓一目了然。古斯塔夫・多雷绘制的《地狱》插图直观地呈现了地狱情景。比照中国民间流传的十八层地狱图景,加深对《地狱》篇的理解。哥特式文学风格非常抽象,可先从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入手――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英国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由建筑风格进而推进到文学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充分佐证了文学的特点:对人性讴歌与赞美。波提切利的名画《维纳斯的诞生》,的维纳斯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对人体美的追求,米开朗琪罗为罗马西斯廷教堂所做的《创世纪》巨幅天顶画、雕塑《摩西》,多纳太罗的雕塑《大卫》兼传达了人体美、力量美,讴歌人,赞美人,与文学内容异曲同工。

艺术同源共生。学生通过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图片亦可领略雕塑美、绘画美、建筑美。接受文学熏陶的同时,对其他种类的艺术品进行鉴赏。这样集合多种艺术表现形式的文学课是传统教材讲授无法赋予的。

(四)音乐素材

多媒体课件中配入音乐,能够加强对人物形象、作品风格的理解。1997年苏菲・玛索主演的《安娜・卡列尼娜》中用短短4分钟的插曲便回顾了安娜逐爱的一生:追求、执着、痴狂、绝望。欧仁・鲍狄埃的《国际歌》人所共知,不仅是催人奋进的诗歌,配曲更是雄宏、豪迈、悲壮。歌德的《野玫瑰》,配以舒伯特的谱曲,把爱情的美好、欢乐尽现音乐中,令人心情愉悦。电影《俄狄浦斯王》配乐响起便把我们带入辽远的底比斯,带进那个神主宰的时代,带进命运之门。比才歌剧《卡门》名段《爱情像一只小鸟》,欢快、激情,唱出了卡门对爱情与自由的渴望。由音乐入手学习文学、赏析作品,文学课堂“有声有色”,学生对陌生的外国文学兴趣盎然。

(五)名著电影素材

中文系的外国文学实际上是翻译文学,与原语文学不同。聆听相关音乐,观看相关名著改编的原声电影,可增进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静态的图片展示不同,动态的影视素材,更具象化地为学生展示背景、服饰、人物关系、主人公个性,“读作品”改为“观作品”,于视听中感受作品。

接受美学强调接受差异,学生的资质不同,接受知识信息的能力各异,光影技术合成的电影成为学生学习文学作品喜闻乐见的有效途径。当代电影技术日异发达,能够创造出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奇特效果。《诸神之战》《贝W武甫》充分体现现代科技在电影方面的成功。影片把诸神斗争、地狱、天堂情景具体呈现出来。《贝奥武甫》中火龙,体大、会飞、通体金色、口能喷火。水怪格兰代尔身高、奇丑、言人语、吞食活人,贝奥武甫降怪除龙的英雄业绩豪迈而悲壮。《奥德赛》中独眼巨人、海怪、海难利用现代3D技术打造,场面宏大,形象逼真,弥补了学生阅读过程中想象力的不足。由路易・德・菲耐斯导演并主演的喜剧片《吝啬鬼》把阿巴贡吝啬的方方面面呈献给观众。影片中,正在教堂做礼拜的阿巴贡望见修女前来募捐,赶快更换座位。修女靠近他,阿巴贡即刻起身回家。途中被修女截住,阿巴贡调整路线,到家后,随即关门上锁。金币失而复得,阿巴贡拖拽着金币箱穿过下水道,走过花园,趟过沙漠,遇募捐修女,绕道……对于一些受地域、个人经济能力限制的学生,没有足够的现场观看话剧、歌剧经历,据此教师可搜集选择一些著名话剧、歌剧演出视频素材,如中、挪联合演出的话剧《玩偶之家》,歌剧《费加罗的婚姻》《巴黎圣母院》《茶花女》等插入课件,学生于艺术欣赏中感受戏剧的不同表现形式,探讨不同戏剧类型的差异,开阔视野。

制作多媒体课件时选择一些知名专家、教授的视频公开课,让学生领略名家风范,大师见识。每个教师的学识水平不一,见闻广博不一、切入问题的角度不一,选择精彩的视频课加入课件中,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师生共勉。

制作完成的课件在实际授课中还需根据任课教师的再理解,学生学习反馈,进行交互探讨,进行修改,完善、美化,以期达到融科技与教育于一体的完美“佳作”。

三、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素材选择应注意的问题

在通识教育的大背景下,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不仅服务于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教师、学生,还要兼顾其他外国文学爱好者。在搜集需要的素材时,理应考虑到课件整体科学性与知识性、美观性与艺术性;实际制作中,根据教育基本规律把握好重点、难点,繁简得当,以外国的文学思潮、作家、作品为中心,强调文学性,切记课件庞大的信息量把学生注意力引到其他方面,导致“迷航”。

建构主义教育观认为,理想的学习环境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情境,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自身之间要进行协作与会话。教师在精心搜集、挑选素材、制作课件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视野广博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沟通,使得教师切实变成知识的引导者,学生通过课上接收到的信息点,课后利用网络资源,深入研究,对文学思潮、作家、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培养鉴赏和品评能力。查找资料,自主学习,不仅学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教、学相得益彰。

搜集、选择、整理外国文学多媒体课件需要的素材是一个常做常新的过程,要随着教育观念、技术进步、学生接受能力、授课地点变换等做出不断的更新和调整,以期更适合课堂教学,适应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L-14006])

参考文献:

[1]杨玲.点面结合,突破难点――浅析《外国文学》的多媒体教学[J].价值工程,2011,(1).

[2]何学琼.教师媒介素养在外国文学多媒体教学[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9).

[3]吕超.从“通识”到“大数据”――浅论当下中文系外国文学课程的教改策略[J].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2).

[4]周青.多媒体课件在外国文学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4,(21).

[5]孙霄.巧用CAI多媒体优化“外国文学”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08,(8).

[6]胡贤林.图像时代外国文学教学的创新策略[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喻玲.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学教育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龚晓斌.文学文本中的视觉翻译[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外国媒体范文第9篇

但随着网络普及、民众外语能力提升,以及国内地方媒体、网络媒体积极引入外媒报道,国人与海外媒体报道的接触率越来越高,这不仅开拓了视野,汲取了很多新信息新知识,也能看到自己的差距和努力的方向。

不过,笔者两年多来驻美采访期间,发现国内在编译外电方面,仍然存在实用主义地随意拔高或贬抑原文意思、选材偏狭、来源芜杂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国内受众片面理解外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实际状况,也不利于引导政府和公众树立正确、理性的国际观,以及自信、独立的公民精神。以下试对这些问题略作分析。

一、编译外媒报道存在“拔高”现象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除了原有的《参考消息》外,出现了一些主要刊载外电稿的报纸,其他大多数报刊也常摘发编译稿,使国内读者有更多机会阅读题材多样的外电报道。及至90年代末和本世纪初,有驻外实力的大媒体基本都推出了专门的海外报道纸质媒体。与此同时,网络媒体和网络论坛、博客陆续兴起,使外国媒体报道在国内的传播迅速发展。从80年代后期到现在的20年间,正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迅猛发展的时期,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国际媒体对中国的报道也越来越多,相应也涌现了大量惊叹中国发展、中国民生改善的外媒报道。这些翻译报道客观上增加了中国受众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盛赞中国”的报道大多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媒体或外国游客。这些年来,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客观报道有所增加,但大多为正负两面兼顾的平衡报道。可以说,西方社会从来没有放弃批评、怀疑甚至嘲弄中国的基调。但此类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在国内媒体上极少有反映。

以外电对的报道为例,多年来国内媒体主要刊载外国记者对的正面印象,突显的发展和进步,但对达赖集团在西方频繁活动,并以其虚伪面目受到广泛欢迎的报道相当少。至于外媒质疑中国对、攻击民族宗教政策的歪曲报道,更是鲜有反映。如《处于高速增长时期:印报记者七年后再访》(刊于2007年7月)这样的报道成为国人印象中外国媒体有关报道的主流。及至今年3・14骚乱事件发生,西方媒体一边倒地歪曲报道中国镇压和平示威,指责中国压迫宗教自由,继而鼓动、欢呼在伦敦、巴黎等城市发生的暴力干扰奥运圣火传递行径,最终引发海内外中国人的强烈谴责和抗议。其时中国民众对西方媒体“大变脸”倍感困惑和愤怒,对达赖在西方如此“受欢迎”也难以接受。事实是,这是西方媒体一贯的基调,他们攻击中国政策,以“人权”名义反对中国举办奥运会的声音从未停息过。但由于国内媒体上此类外电报道的缺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民众心理的巨大落差,而其后掀起的怒潮又成为西方攻击中国推行“民族主义”的借口。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际社会深切关注。除了对惨重灾情的描述,外国媒体对中国政府和军队的快速反应,对中国领导人亲临救灾现场,对中国民众在灾难中表现出的团结精神和人性光芒作了许多客观报道。尤其对中国罕见地开放外国记者到灾区不受阻碍地采访相当肯定。但国内媒体和网络在介绍外国媒体对中国抗震救灾的报道时,大量摘录外国媒体报道中的肯定和赞赏部分,大量引用海外华文媒体的评论和综述。诸如《外媒:废墟上站起大写的中国人》、《外媒:中国反应令人钦佩》、《外媒盛赞中国汶川救援: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民族》、《外媒高度评价中国说明了什么》等报道,一度在我们的主流媒体和网络上俯拾即是。现在如以“外媒高度评价地震”、“外媒盛赞地震”、“外电赞扬地震”为关键词检索,约可得20万个相关网页。这种“盛况”给国内读者以一种印象,以为海外对中国抗震救灾行动是一片惊叹和赞赏。殊不知,这是一个错觉,至少是片面的印象。

事实上,从我们的抗震救灾一开始,西方媒体就没有改变他们对华报道的基本态度。我们能看到的“赞赏”部分,那也是任何人无法回避的事实。而稍后,由于成都居民小区帐篷事件、灾区校舍“豆腐渣”问题等情况的浮现,西方媒体的报道便逐渐从同情和现场记录,转向分析、解释问题,进而抨击中国的社会制度和腐败现象。5月28日,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跪在上访的死难学生家长面前的照片,被纽约时报刊登在头版头条,强烈显示西方媒体在骚乱和奥运圣火传递事件中表现的对华不友好态度并没有实质性改变。而面对西方对四川地震报道“态度骤变”,国人再次显得惊讶和匪夷所思。6月初,一篇标题为《西方媒体悄悄变调,对华报道不再“客气”》的报道,无奈承认了这一本来就存在的事实。

二、剖析改变外媒报道原意的几种手法

对外国媒体报道的片面裁剪和“拔高”现象早就存在,但在此次震灾报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入观察这些“外媒盛赞”报道,大致可发现以下几种操作手法。

1.断章取义

仅截取文中的一部分而不及其余,这种报道为数最多。如《路透社:地震洗礼激发中国“80”后一代的爱国热情》一稿,原文中提到中国年轻人对政府曾经的不信任,以及他们对赈灾腐败的担心和对“豆腐渣”教学楼的愤怒。但经编辑后,这些内容都没有了。纽约时报《中国没有携起的手,投入地震救援》,原文所说的是中国长期被忽视或禁锢的民间团体,此次纷纷涌现并投入抗震救灾。但经过删节,原本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内容没有了,标题变成:《纽约时报:地震救灾释放出中国民间巨大力量》。

2.拔高标题

这种类型也相当普遍。如刊发于华盛顿邮报的《灾难怎样催生中国的自信》一稿,到了国内媒体和网站上,标题变成《中国不需要再向世界说明什么了》。今日美国报6月2日的文章《中国人开始在废墟上重建生活》,经过国内的编辑,标题变成了《地震过后中国努力向前看》,一下增添昂扬色彩。一篇标题为《纽约时报:中国以空前透明之举抗击大地震》的报道,原文标题则是《强震肆虐中国,死亡数以千计》。

3.“掐尖”拼合

这类报道往往综合数篇外电稿,但仅选取其中的“正面部分”,然后冠以一个“出挑”的标题。如《外媒盛赞中国汶川救援:中华民族是摧不垮的民族》一稿,选取了西班牙、德国、新加坡多家外文和华文媒体,统一到一个很多在原稿中本没有表达的主题之下。《外国媒体高度赞扬中国抗震救灾》一稿,编辑选取近10篇外电中肯定中国政府反应迅速、百姓奋勇救灾的段落,综合成一篇“表扬稿”。然而外国媒体对华报道也会“平衡”,有正有负,所以光对他们的报道“掐尖”,并不能展现原作全貌。

4.全身整容

一些报道在处理外电稿时,不惜施以改头换面、移花接木之术,到最后与原文意旨大相径庭。例如在国内各媒体和网络广泛刊登的《路透社:中国领导人简直不是凡人》一稿,实际出处为路透中文网,作者为该网专栏作者顾蔚。据悉,顾蔚毕业于上海,后赴美留学。原文标题是:《“温爷爷”改善中国形象,但偏见犹深》,实实在在是一篇中国人写的中文评论。但几轻转载,最后变成这样了:《外媒:中国体现大国自信,中国领导人简直不是凡人》。至此,原文“焕然一新”了。

5.凭空附会

有些编辑在改编时,甚至杜撰原文本不存在的句子。如《美彭博社:世界赞叹中国制度优势帮助抗灾》一稿。原文含有四川地震是“天谴”的论调,对中国的政治制度从历史到现在一一加以否定或质疑。但经过编辑的“妙手”改编,变成中文后与原意南辕北辙。其中一句“中国对四川地震危机的处理凸显了中国的制度优势”,纯属杜撰。

6.模糊“华媒”

海外华文媒体长期被当作理想的“外媒盛赞”报道的源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体现得相当突出。《外媒:天下最好的老百姓在中国来世还要做中国人》,此“外媒”实为美国面向大陆华人华侨的中文报纸《侨报》。《外媒:这一次,中国形象完全改变》,此稿出处为世界著名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以大陆人和中国移民为主要读者群的新加坡《联合早报》,其地震报道被引用的频率极高。

三、对外媒的贬抑性报道同样值得重视

除了常见的对外媒中国报道的正面拔高和粉饰现象,国内媒体和网络对西方媒体报道及西方人言论有时采用贬抑的方法,有意或无意地片面翻译和引用,造成国内受众对原文报道的事物或发表言论者产生强烈负面印象。这种走向负面极端的方式,也值得国内媒体同行警惕。

对莎朗・斯通言论的报道即是一例。5月22日香港媒体在戛纳电影节采访莎朗・斯通时,此人竟发表四川地震是“报应”的言论,随即引发国内媒体和网络的谴责浪潮。国内媒体不约而同地报道“莎朗・斯通竟称地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四川大地震是中国没有善待达赖的报应”。毫无疑问,莎朗・斯通的言论十分恶劣,其本人也再三道歉。但如果认真观察其原话,也许国人的愤怒可略有减轻。其一,莎朗的原话并非指地震“有趣”,而是指她的思想转变过程“有趣”。其二,她谈的是一个观念转变过程。她说初时曾想地震是不是一场报应,后来有藏人希望她参与赈灾,她被感动得哭了,然后领悟到要谦逊地为他人服务,哪怕是对自己不好的人。并称这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教训。如果客观转达她的原意,读者应不至于觉得她毫无理智且极端邪恶。事实上,斯通原话的视频和原文很快在网络上出现,但国内媒体在报道中大都没有采用。不仅如此,国内媒体在引用外媒对她言论的报道时,倾向于“邀请”外媒一起斥骂莎朗・斯通。其中一篇报道为《国外媒体:莎朗・斯通是个》,引用了多家外国媒体的报道。

从文中可知,除一个影评网站的某评论员称斯通是一个外,其他正规媒体仅报道莎朗・斯通后悔了、道歉了等事实。

同样以报道特大自然灾害为例。国内媒体对美国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报道,无论是编译、引用美国媒体的报道,还是记者编辑的述评,基调相当负面,很少客观描述和评论。

其实,就政府层面而言,中国军队在此次地震灾难中表现比美军好得多,中国国家领导人也在第一时刻亲临灾区;但如果从民间的层面,美国民众对卡特里娜飓风灾害的关心和援助并不亚于中国人在四川地震中的表现。但国内媒体对此甚少提及。以下为当年部分国内媒体对飓风灾难的典型报道:

《一家十八口死在橱柜中》

《妇女被后遭割喉》

《尸体遍地,抢劫如潮》

《大便膝盖高,老鼠以人肉为食》《新奥尔良在暴行中绝望》

《飓风扯下美国的遮羞布》

《飓风卡特里娜教训“文明冲突论”》

面对这样的报道,如果美国媒体也很想做一些灾难后的“外媒盛赞”报道的话,恐怕再巧手的编辑也难以如愿了。

四、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真实状况

在2006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大会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向外界公布了一份有关国际传播和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材料。该材料分析了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今日美国报》2005年涉华报道的内容和倾向。按照这份报告,美国那3家主流媒体2005年关于中国的报道共有243篇,其中客观报道占报道总数的1/4左右,偏见报道约占1/3,平衡报道的比重是40%。从中可以看到西方一些媒体涉华报道中的基本倾向。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做了一个类似的课题,他们选取了《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华尔街日报》1995年、2000年、2005年的中国报道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将西方的涉华报道分为客观、平衡、偏见更为准确,而分为正面、负面、中性的说法过于简单化。

而按照笔者在美两年多的感受,平衡报道确实是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主体。大量报道的模式就是在肯定中国的进步和发展的同时,不放弃批评、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政治和社会两个领域,偏见报道和负面报道更占到大多数。而这种状况同样适用于当前的抗震救灾报道。但略有不同的是,外媒在此次四川地震报道中,客观和平衡报道占了绝大多数。但所谓的“正面”报道,少之又少,大多可归于平衡报道。

观照外媒报道四川大地震的常态,不妨看一组雅虎新闻网在地震过后10天,即5月22日的英文报道。以下为当日前10条新闻搜索结果(去除中国英文媒体和华人媒体报道):

法新社:达赖称地震显示中国正变得更加开放

美联社:中国地震超过5.5万人死亡,专家监视洪水威胁

美联社:中国感谢外国捐助

Pzone网:Nidec公司宣布为中国地震捐款

WHAS电视台:(路易斯威尔)社区组织为中国地震灾民募款

美国公共电台:中国在救灾中加入心理辅导项目

肯塔基邮报:大辛辛那提地区发起为中国震灾筹款活动

新美国传媒:在救灾善款问题上中国红十字会遭到质疑

美国广播公司:中国请求为无家可归者提供避难所

公众利益服务网:世界宣明会期望捐赠中国灾民1400万美元

以上大致可以看出西方媒体(仅包括英语媒体)对中国地震报道的基本面貌。大部分以客观报道为主,追踪抗震救灾进展,适当展开基调平衡的评论。虽没有对中国刻意偏见报道,但也谈不上对中国抗震救灾有多少褒扬之处。如果说前期有较多报道注意到中国政府的反应速度、民众的团结和爱心,后期对民政部门和校舍倒塌的质疑报道,中和了曾经相对正面的态度。

五、如何准确、有效利用外国媒体报道

新中国成立后,媒体开始向公众翻译和介绍外电报道的历史并不长,目前存在的问题也不奇怪。但随着时代的演进,翻译并传播海外媒体报道必将走上越来越开放、越来越普及、越来越平民化的道路。如何引导和规范编译海外媒体报道,特别是对华报道,使其有利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仍是一个探索中的命题。以下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坚持客观准确

新闻的生命力在于真实,这一条不仅是任何一个新闻学院教给学生的基本新闻准则,同样也是我国新闻单位对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因此,如果我们要翻译或引用外国媒体报道,必须忠实于报道的原意。编辑在选用时有删节的权利,但不可断章取义,随意改变原文的核心意思。在综合外媒报道时,在同一主题下,被选取的外媒报道其核心观点或事实应保持一致,不可为设定主题服务而舍本逐末。在刊载翻译报道时,标题应尽量与原文保持一致。若为适应国内受众习惯,也应仅作适当修改,不能刻意拔高或贬抑原文的事实和观点。

2.做到“正”“反”兼顾

舆论监督是全世界新闻媒体的共同使命。

我们在选用外国媒体对他们自己国家或世界事务的监督批评报道时,也要反映国际媒体对中国存在问题的监督和批评。近年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越来越强调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事实也证明,媒体批评的声音正促进国家不断朝健康的方向发展。海外媒体对中国这个崛起中的大国的批评声音始终存在,这其中有很多是偏颇的报道,但也有相当多合理的部分。例如对中国环境污染、产品质量缺陷、群众道德素养问题等方面的客观报道,我们应适当虚心引入和传播,提醒民众和政府不断改进。

3.加强经济科技文化报道

当前中国正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科教兴国是中国既定的发展道路。在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上各种工业、商业、科技领域的新现象、新事件、新人物、新产品、新创意层出不穷,在海外或掌握外语能力的新闻工作者应花极大精力加以翻译和介绍,其意义十分重大。媒体也应注意介绍海外文化娱乐领域的先进成果,介绍健康有益的运动、休闲方式,不断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宣传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4.注意甄别海外媒体属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媒体的形态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表达也纷纷呈现于公众面前。面对纷繁多样的外语报道和言论,媒体在翻译和报道时,必须加以认真甄别和说明。

就美国传统媒体而言,职业记者的报道与专栏作者或电视评论员、电台主持人的言论性质有所不同。随着博客的兴起,越来越多传统媒体电子版大量采用特约作者的博客或普通人的博客内容置于版面醒目位置。另外新兴的网络媒体也大量采用博客、论坛帖子作为信息来源,需要小心加以区别。因为西方国家的个人表达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自主性,与专业媒体本身的立场有很大不同。

至于海外华文媒体与真正外国外语媒体的不同,区分相对容易,关键在于编译人员提高自觉性,不刻意模糊华文媒体和外国媒体的界限,在引用时予以说明。■

外国媒体范文第10篇

在开设有中文专业的高校教学中,外国文学是一门传统的专业学科,这门学科涉及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它属于文学课,对文学作品的介绍是其重要内容。二是它属于非中国的异域文学,因此它将不可避免地联系到相关的西方文化,比如宗教生活、风俗礼仪、音乐建筑、绘画雕塑等丰富斑斓的西方社会生活和多姿多彩的精神面貌。面对如此庞杂的教学内容,传统的授课方式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面前,就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比如在涉及到听觉艺术和视觉艺术的相关介绍时,多媒体教学明显地会较好地满足上述要求,将内容生动直观地传达给授受者,从而有效地使学生体会和感受西方文化的面貌特征,这也将对整个外国文学的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在外国文学教学中,多媒体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强,信息量大,内容丰富,最适于做文化陶冶和师生互动的平台,这是它在讲课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大家重视的最直接的原因。对于学生来说,增广见闻,在有限的学习空间中大量涉及各种有效信息,多媒体手段比起传统的教学、学习手段来说优势多多。由于纸质媒介的局限性,在查阅各种资料的时候这种手段往往也是事倍功半。因此,随着对多媒体手段的教学效果的大力提倡,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运用它来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具体说来,多媒体教学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通过对不同时期各个国家的历史背景、文化成果,如影像、音乐、绘画、建筑、宗教、民俗等相关材料的补充,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掌握特定文学时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人文环境。当教师在介绍某位作家的重要作品时,可以配上一致的影像资料,比如在教授古希腊文学中的《荷马史诗》时,可以将好莱坞花巨资拍摄的电影《特洛伊》以剪辑的形式让学生欣赏。在教师对史诗背景及大致情节讲述的基础上,辅以鲜明的画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言行,这将会极大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史诗主人公阿喀琉斯的多重性格就不难把握。在讲授中世纪基督教文学时,可以配上欧洲各大著名教堂的图画,从恢弘庄重的教堂建筑和高耸入云的教堂尖顶中,使学生感受基督教的神秘主义与彼岸主义;同时,播放《圣母颂》等经典宗教乐曲,使学生尽量去体会中世纪的宗教气息。当教师在讲述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学时,就可介绍文艺复兴时代的各国的文化成果,通过如绘画、建筑和雕塑上对中世纪神本观的突破,所表现出的对人的形体本身的积极态度,对美特别是人体美的追求和个人时尚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感受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潮来自于中世纪又冲破中世纪的独特风格。再比如,在讲授19世纪法国小说家梅里美的小说《卡门》时,可以让学生欣赏由法国作曲家比才改编谱曲的《卡门序曲》,熟悉的曲调,优美的旋律,让学生不失时机地在文学课上欣赏到了经典名曲,在感受文学之美的同时,也使他们不禁感叹西方艺术的魅力,从而收获到超越文学之外的知识和思索。另外,在讲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渊源时,就会提到英国自中世纪就出现的哥特式小说。这类小说得名最早是借鉴了欧洲中世纪的一种建筑艺术,即哥特式建筑。这类建筑多体现于欧洲各个大教堂之中,如果教师仅用口头描述还不能使学生完全明晰于心,因此如果借用多媒体手段,将著名的米兰大教堂、巴黎圣母院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呈现于学生眼前,这样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同时,这种多媒体教学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人在长时间聆听的过程中很容易走神,产生听觉疲劳,但如果听觉、视觉等多个感官都被调动起来了,就不容易有困倦感了。多媒体介入课堂,使整个教学过程呈现出直观、立体、生动、丰富的景象。如在描述某个故事情节时,伴随着一张张插图、一幅幅剧照、一个个影视片段的出现,学生们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并由此产生更为丰富的联想,由此激发了学习的热情。相比之下,传统的教学就显得沉闷些。 第二,对于学生而言,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他们做更细致的笔记。做笔记是学生课堂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是一个流动的过程,而且每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结束之后无可复制,因此,如何使学生把所学知识固态化、长久化,这就需要做好笔记,这会有助于课下的梳理复习,而多媒体的运用使他们能够更直接地记录知识要点。当然把幻灯片中的内容一一记录下来是不切实的,因此学生应该有选择性地记录,这就如同在做读书笔记。从长远看来,收效应当是非常可观的。 第三,以上是从学生接受的角度考虑的,其实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教学同样有着优越性。 由于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资料丰富多彩,因此,为了获取更多的信息,教师将会通过上网、图书馆等多种途径去获取更多的知识,搜集更多更好的文学文化资料,以符合多媒体教学的这种特点。对于外国文学课的教学而言,传统知识的更新和新时代文学的补充是必然的趋势。因此从长远看来,多媒体教学更加便利,这使得教师在外国文学知识存贮上能够不断扩展更新,既开拓了知识视野,又可以联系文化、历史、哲学等更多的相关学科知识,使教师本人朝向既深又博的教学和科研复合型人才的方向靠拢。例如在讲授古希腊罗马文学时,可以补充一些古希腊王国和古罗马帝国的历史发展及其文化特点,并使这两种国家的文化及文学特点作一对比参照,而这些相关的文化历史知识的补充在传统的黑板书写中,是难以做到的。再比如,在讲授中世纪文学时,教会文学是比较普遍的文学创作,而教会文学的产生和基督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使知识更加系统和逻辑化,教师有必要对基督教的发展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做到知根知底,即使由于时间和课时安排的限制,关于基督教的知识不一定在课堂上详细讲述,因为这毕竟不是教学大纲中所要求的,不过作为教师,在备课时是需要搜集到超越讲课内容多倍的资料的,而这是多媒体教学中易于做到的工作。多媒体的形式是可以承载更多的信息内容,这比传统的黑板书写更有优势,作为知识的补充,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浏览或阅读。 二、多媒体教学的不足 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p#分页标题#e# 第一,有的教师过多地依赖多媒体教学,大量地展览幻灯片,或者仅仅传达幻灯片中的内容,多媒体手段仅成为大纲的罗列与展览,成为传统板书的替代品。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时,要充分认识到它的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分析,课堂教学还是要以教师和学生的情感和理性诉求为主,不能以程序化的课件喧宾夺主。所以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授课内容设计制作课件,以体现每位教师的授课思路和教学风格。 第二,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能够使学生增加亲切感、信任感,从而喜爱上该门学科。由于多媒体教学要求教师随时操作,教师很难离开操作台,这样一来,客观上减少了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进行师生互动的机会,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 第三,制约了教师的即兴发挥。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容易导致灵活性的缺乏。由于多媒体课件必须事先准备好,并且课堂上几乎都是按部就班地进行,这就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即兴发挥,而无法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的教学理念。这使得教学缺乏一定的激情,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表演成份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特点似乎也逐渐被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所替代。因此,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教学以一定方式融合起来,这个话题比任何一种单一的教学手段都将更富于挑战性,也更值得今后教育工作者们思索和探究。 三、解决的对策 那么,在教学中,怎样才能既让多媒体发挥出它的优势,又能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呢?针对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种种问题,关键是要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内容,更不是教学目的。在文学课中,首先是要立足于文学作品去研究分析,然后才考虑结合什么音像资料,有助于唤起学生更加丰富的联想,达到一个情境交融的和谐境界。也就是说:既要主次分明、灵活运用,又要使二者在教学中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多媒体教学现在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刚应用于教学的初期阶段可直接参考、借鉴的现成课件的确不多,这就要求我们敢为人先,具有开拓精神。 教师要有自我牺牲精神,要提前安排好备课时间(尤其是利用好寒暑两个假期),做好第一遍必须要投入大量时间的思想准备。在好的课件的基础上,日后的教学只需结合学生的反馈、教学的具体要求做适度的调整就行了。精美的课件正是这样,在不断的完善中诞生的。 至于“制约了教师的即兴发挥”和“阻碍了教师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等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要时刻把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怎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就怎样讲授。学生听乏了,播放一段影视片段;学生兴趣浓厚,不妨乘胜追击,进一步引申出更多的相关话题,让问题更加明朗化……当然,在教学中要想达到这种程度,不但需要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及时洞察到学生的神情变化、捕捉到教学的最佳时机,还需要教师熟练地掌握相关的多媒体技术,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做到随心所欲,不让多媒体这个工具牵着鼻子走,真正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作为一种蕴含科技含量的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和趋势。面对多媒体给教学带来的喜与忧,我们应不断地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及时地解决出现的各种问题,尽快地完善多媒体教学,从而使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上一篇:媒体村范文 下一篇:校园媒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