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媒体范文

时间:2023-03-14 05:57:00

校园媒体

校园媒体范文第1篇

(一)引导舆论走向,构建健康校园文化媒体是形成舆论的最佳武器,其基本功能就是引导舆论。伯拉德•科恩曾说过“:新闻媒体远远不止是信息和观点的传播者,也许在多数时候,它在使人们怎样想(whattothink)这点上较难奏效,但在使受众想什么(whattothinkabout)上十分有效。”[3]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世界上各种文化涌入高校,加之新媒体的广泛应用,由过去传统主流媒体形成的一元舆论变成了多元舆论场。面对复杂的社会形势和舆论态势,青年大学生更加无所适从。作为校园舆论引导者,校园媒体不仅决定校园舆论的内容,还决定着舆论的态度。校园媒介传播什么,如何传播,传播的效果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的价值导向、育人理念、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校园媒体要积极宣传科学发展观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广大师生头脑,提高他们的政治认识和政治素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政治理想。此外,校园媒体通过报道学校工作,让师生热爱学校,关心学校,从而形成合力,促进高校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报道学校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在校园内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通过报道社会、校园的热点问题和现象,最终形成正确的认识,提高师生的政治认知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

(二)搭建实践平台,提高师生媒介素养高校校园媒体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师生的参与,尤其是一支学生记者队伍。学生记者通过在校园内外的采访、拍摄、写作和编辑以及发行等各方面的工作,使得这部分学生在实践中提升了政治觉悟和工作能力。例如,笔者所在的西南石油大学校报学生记者团,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版面稿件的采访、写作、编辑和出版的工作,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水平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综合素质普遍超过同年级的其他学生。此外,校园媒体的发展还促进高校师生的媒介素养的培养。在人人皆媒体的时代,媒介素养已成为一项必备的素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都已在大中小学开设了相关课程或训练项目。而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尚未得到根本重视。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在为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的同时,也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这使得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三)加强舆论监督,营造公正、民主、科学的校园文化舆论监督是媒体的重要使命和社会功能,是媒体的重要价值所在。在西方,媒体有着“第四权力”和“无冕之王”的美称,这都是因为媒体被赋予了舆论监督的功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4]校园媒体促使公众议程走进高校管理决策议题,促使高校管理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并对学校工作展开广泛监督。这不仅包括对学校管理部门工作和作风的监督,也还包括了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监督,对大学生行为规范的监督等。同时,校园媒体还充当着调节高校矛盾,释放师生不满情绪,促进校园和谐和稳定的调节剂。

(四)提供文化娱乐,打造轻松愉悦的校园文化高校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功能,同样媒体也具有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功能。校园媒体既是校园文化的呈现者,又是承载者、传播者和推动者。校报校刊刊载的文学、摄影作品,电视台播放的学生自制短剧,广播台为学生精心录制的心灵鸡汤……这些对缓解工作学习压力,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和鉴赏水平,愉悦身心起到重要的作用。过度严肃的校园媒体往往不受学生喜欢,但校园媒体也要警惕“娱乐至上”、“娱乐至死”观念,更不能被一些不良的社会媒介所诱导,走上偏锋。高校校园媒体在坚持高雅品位的原则和基础上,合理利用娱乐的功能,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受熏陶。

二、新媒体时代,社会媒体对校园媒体的冲击

高校校园媒体如何营造良好的媒体环境和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当前高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90后大学生崇尚个性、自由,这与校园媒体一贯以来的单一、严肃、说教等风格相排斥,使得多数校园媒体形同虚设,丢失媒介话语阵地的同时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据调查,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媒体整体发展情况不容乐观:校园媒体数量虽然较多,但质量参差不齐,产业化水平低、资金短缺等成为制约瓶颈。尤其是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电脑、手机的高度普及,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宽,学生不再与媒体环境隔绝,而是置身在开放的环境中。由于社会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日趋全面的服务、越来越多的互动,这使得学生逐渐抛弃相对严肃的校园媒体,盲目追捧更开放的新媒体,这对校园媒体也是不小的冲击。

三、结语

校园媒体是大学宣传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载体。它不仅是师生之间、学校与师生之间、校内校外之间的沟通桥梁,也是宣传传播高校校园文化的主力军。面对新媒体的挑战,高校校园媒体出现较多“不适应”,不得不引起高校的重视。否则,高校校园媒体终会被广大师生所抛弃,文化传承和创新也将成为一句空话。首先,高校校园媒体要把党性原则摆在首位,要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其次,要坚持“三贴近”的创作原则,要坚持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高校校园生活,深入挖掘师生身边的先进典型。此外,普及媒介素养教育、加强与社会新闻媒体的沟通和联系、创新管理运作方式也应成为高校校园媒体思考的方向。

校园媒体范文第2篇

1.1硬件建设相对滞后高校管理者基于各方面的限制,对高校媒体硬件设施的投入支持力度不够,导致高校媒体硬件设施建设相对滞后,高校的媒体形式主要以传统的纸质书刊、小功率的电台以及宣传栏等形式存在,而没有应用具有多媒体技术的现代媒体设备,既有高校购置了先进的媒体设备,但是由于其运行维修费用过高,导致其出现损坏后,不能及时地维修影响使用。

1.2传播内容不够丰富当前高校媒体的宣传内容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者的活动、各种学校会务信息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而缺乏对高校基础信息的宣传,尤其是与学生个人相关的信息更是非常少,这样的传播内容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而且高校媒体宣传的内容也缺乏时效性,不能及时对最新发生的信息进行传播,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广泛,一旦高校媒体宣传的内容超过了它的新鲜实效,就不足产生其宣传功效。

1.3媒体资源缺乏整合分析高校媒体资源可以说形式多样、种类繁多,既有学校层次的学报、高校网站以及高校广播站,还有各个院系组建的系报、系信息宣传栏等等,这些高校媒体之间相对独立,缺乏有效的内部沟通,结果导致宣传的内容出现重复现象,造成资源的浪费,没有产生造势增值的新闻传播效果。

2发挥校园媒体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功能的有效途

2.1重视校园媒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高校媒体是高校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因此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因此高校媒体要切实履行其功能,发挥把关人作用,抵制不良文化。高校媒体要对进行宣传的信息进行仔细地甄别,防止将一些错误的思想意识灌输给学生;校园媒体要发挥其引导、宣传教育作用,积极将一些良好的社会风气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构建体系当中,比如高校媒体可以利用学校广播站积极宣传高校内所发生的的好人好事,加强对良好校园风气的宣传,从而带动整个校园内的风气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2.2高校要提高对校园媒体的支持力度校园媒体要发挥对校园文化功能的建设作用,需要高校加强对校园媒体的支持力度,只有这样才能为校园文化提供先进的载体,加强对校园媒体的支持:第一,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媒体的硬件建设,高校要增加对采购先进媒体设备的资金投入,及时购置先进的媒体设备,同时也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定科学的设备使用规范,以此延长媒体设备的使用年限;第二,提高媒体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从事校园媒体工作的学生由于其没有专业的媒体设备使用技能,因此需要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技能培训,提高他们应用媒体设备的技能,同时还要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本着事实求是的态度从事新闻媒体工作;第三,高校要建立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在不影响学生学习的情况下,激发学生的参与激情。

2.3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丰富校园文化素材整合高校媒体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宣传优势,是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通过整合媒体资源可以多方面的拓展校园文化宣传素材,为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校园文化建设信息,有助于构建具有高校区域特色的媒体宣传体系,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了媒体宣传内容的同质化现象。整合校园媒体资源:一方面要完善媒体管理体制,完善的媒体管理机制是保证媒体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就如同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设立的新闻中心,就是通过统一的管理部门实现对高校媒体工作者的集中管理,并且根据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不同媒体之间的协作,形成合理舆论引导。不同的媒体具有不同的宣传侧重点,比如学院的学报主要是宣传高校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高校网站则侧重对高校整体发展的宣传,而二级院系的刊物,则主要集中在本院系的日常活动或者好人好事等,因此通过加强它们之间的协作,可以加快信息传播、扩大信息接受层面。

2.4拓展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媒体工作者的素质校园文化的内涵是随着高校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而不断丰富与发展的,校园文化的丰富需要借助媒体的宣传功能,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得以实现:第一,高校媒体栏目要开始互动活动。高校媒体通过开始互动活动,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从而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接受先进的校园文化;第二,在校园内开展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层次。高校要广泛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比图组织演讲比赛、辩论赛等,通过媒体对这些活动的宣传,带动周围学生的参与激情;第三,在校园媒体工作者内部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通过在媒体工作者内部开展技能比赛,可以提升工作者的思想意识,进而带动整个高校媒体工作的发展。

3结束语

总之,高校媒体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通过校园媒体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内容,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而且对于实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也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因此,高校宣传工作者要充分重视校园媒体对高校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从而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

校园媒体范文第3篇

畅通舆情渠道,掌握校园舆论引导主动权

校同媒体身处高校的特定环境中,其直接而广泛的受众是高校师生。校园媒体既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表达意愿思想、诉求利益需求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当前,随着我国社会进入发展的黄金期和矛盾的突显期,高校的改革发展和谐建设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高校师生面临事业、学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困扰焦虑,思想情绪和心理波动突出,校园舆情多样化、复杂化,不仅深刻影响着高校的和谐稳定,处理不好还可能成为社会舆情的敏感区和发源地。校园媒体客观及时地反映师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疏导民意,正确地反映沟通校园舆情,有助于形成健康积极的校园舆论氛围,促进高校的和谐稳定。

校园媒体要遵从传播规律,畅通舆情渠道,及时汇集舆情,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师生关注的校园热点焦点新闻,反映师生的思想动态、心理情绪和愿望心声。尤其要注重发挥网络快捷便利、互动性强的优势,开放性地收集校园舆情信息,使新闻舆论与校园舆论契合,使校园媒体真正成为反映师生民意的主渠道。要定期研究分析校园舆情产生的原因、发展趋势以及对师生思想的影响,密切关注舆情动态,提出科学的应对策略与建议,掌握校园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注重策划理念,优化校园舆论引导技巧

校园媒体是高校的重要宣传舆论工具,在实施舆论引导时要注意把握新闻价值与宣传价值、社会效果与校园环境的关系,把体现学校党政意志与反映师生心声联结起来。当前高校正在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新旧观念、新旧机制更迭交替,难免会有一些涉及师生个人当前利益与学校长远发展的整体利益的冲突产生。校园媒体在反映这些话题时,要注重策划,巧妙地选择报道角度正面引导。当舆情还处于萌芽状态时,校园媒体就应及时地把握动向,把这些舆情信息集中、提高,促进形成主导性舆论。通过策划大量的正向新闻事实和主流言论改变舆情的目标和规模,使舆情朝着我们希望的目标发展,构建稳定和谐的校园舆情氛围。对一段时期内尘嚣校园的热点问题,可以策划邀请校内有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发表针对性言论、撰写专题文章,以他们的号召力有效化解校园负向舆情。对于网络舆情,可以策划培育学生骨干网络队伍,组织他们围绕校园热点话题展开讨论。以同龄人的视角和正面观点,弱化网络无序所造成的负面影响。

应对校园突发事件更要注重优化引导艺术。有效控制舆论。校园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敏感性、冲突性、高度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影响校园的和谐稳定,使校园秩序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因其发生在高校,易于成为社会的热点和焦点。在应对校园突发事件中,校园媒体是最活跃的资源,是沟通校方与师生、外界不可替代的纽带。在突发事件中,校园媒体要尽早介入,及时权威信息,否则,不但不能满足师生知情的需要,而且有可能使传闻和流言泛滥,造成不必要的舆论恐慌和混乱。应对突发事件的技巧与效能最能彰显校园媒体引领校园舆情、维护校园稳定的功能,要用最便捷的方式、最及时的速度主动把学校的应对措施、相关政策以及事实真相传递给师生和外界。同时要把搜集到的危机状况信息以及师生的心态情绪等及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

整合资源队伍,提升校园舆论引导宣传效能

校报、校园广播、有线电视、校园新闻网、校内期刊等不同校园媒体各具传播优势,必须充分整合各媒体资源,展开多元化、立体式宣传,才能提升整体效能。既要充分利用网络快捷及时的优势,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先机,把握主动权,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又要发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等具有的深度报道、声音资讯、场景画面等要素优势,在贴近师生和深刻挖掘上下工夫,把主题宣传做新做深做细,把专题报道做实做活做强。

校园媒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校园媒体 大众媒体 异同

图分类号:C9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2-0000-01

一、校园媒体的概念

郭庆光在其 《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指出“媒介大致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指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第二,它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组织,即传媒机构”①。目前,校报、广播、有线电视和新闻网,被公认为校园四大主流媒体。随着社会发展,高校不断开放,校园展览、BBS、QQ群等也成为校园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概言之,存在于高校校园内,具有完备的新闻媒体形态特征,服务于高校自身发展的媒体形式都可以称为校园媒体”②。因此,随着社会进步,校园媒体的内涵也会随之不断丰富。

二、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的相同点

对于校园媒体,大众媒体比其更复杂、更广阔、更难以控制,也更难理解。但是校园媒体和大众媒体既然都是媒体,自然都有媒体的共性,具有媒体的一般特点。

1、从媒介构成上看,校园媒体与大众媒体相同。二者都有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也有新媒体如手机、互联网、BBS等,还有户外媒体如宣传栏、海报等。

2、二者都是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信息传播。校园媒体与大众媒体都是通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根据一定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传播信息。不论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还是互联网,只要它想长久的生存下去,就必须遵守规则,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组织,没有合理的计划,漫无目的,就会一片混乱,各自为政。所有媒体都有自己的组织原则、有自己的经营目标,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必然有计划。

3、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都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传播信息。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针对的都不是个人,而是整个受众群体,因此任何形式的媒体要想将信息传播的更加广泛,就必须大批量生产。而像报纸发行,需要印刷技术和电子排版技术、广播电视节目制作,需要电子通讯技术、校园网建设,则需要数字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为支撑。

4、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的信息传播,都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只是单方面提供信息,受众只能在媒体提供的范围内进行选择,有一定的被动性,受众的反馈都无法实现即时性和直接性。特别是对于报纸类纸质媒体,反馈就更加缓慢,而且反馈渠道也并不畅通。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WEB2.0的发展,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即时评论,即时。

三、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的不同点

大众媒体与校园媒体虽有相同之处,但毕竟二者的传播环境不同,大众媒体的传播环境是整个社会,而校园媒体则只集中在高校校园内,这就必然导致了二者的差异。

(1)传播主体不同。大众媒体的传播主体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互联网门户网站以及各种音像制作公司和广告公司,其工作人员也是记者、编辑等职业工作者。校园媒体虽然也是国家事业单位,但其领导组织是学校,其主要工作人员既有学校教职工,也有在校的大学生,而且大多数采写工作都是由学生来完成的。

(2)传播内容不同。大众媒体的传播内容非常广泛,无所不包,无论是新闻、广告,还是休闲、娱乐,可以说我们现在所接收到的信息绝大部分是来自于大众媒介。而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可以说是生活在由大众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在大众媒介营通过有目的的传播信息营造的虚拟环境中生活。校园媒体的传播内容则相对较少、范围上也相对较小,一般是国内外重大事件、学校重要活动,还有关于学习、工作和衣食住行等方面,应该说校园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以服务性信息为主,以时事信息为辅。

(3)传播对象不同。大众媒体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无论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只要其接触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都是大众媒体的传播对象,因此大众媒体的传播对象比较复杂,当大众媒体传播信息时的。大众媒体的受众具有分散性、异质性、流动性等特点。而校园媒体相对于大众媒体,其受众主要针对于在校大学生和教职工,受众群相对较少,也相对集中(主要在学校),人口学属性并不复杂。

(4)传播目的不同。大众媒体传播信息的目的会根据传播的内容的不同而各有侧重,但总体来说,其主要目的是传播信息、整合社会、服务大众、赢得利润等。目前,中国的各级党委机关报处于大众媒体的核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传播、宣传党的政策和国家法令,赢利不是其主要目的;晚报都市报和一些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盈利的主要手段就是提供服务;对外电台则是宣传为目的。校园媒体则不同,其目的只是服务广大师生、促进学校开展工作、宣传国家学校的政策等。校园媒体由于是由学校来统一管理,因此完全是公益性事业,不以盈利为目的。

(5)反馈途径不同。大众媒体一般通过媒体提供的专门的反馈途径来进行信息反馈,如电话、书信、电子邮件、网上留言、来人亲访等。但是这些反馈途径有很大延迟,缺乏即时性和直接性,没有一个灵活有效的反馈途径。因为校园媒体主要在校园内,其组织机构和工作人员也在学校内,所以校园媒体的反馈途径一般是热线电话和来人亲访。由于在地理位置上比较近,校园媒体一般都能迅速及时的收到反馈信息,并根据这些反馈信息进行灵活变动,其反馈要快捷有效的多。

(6)经营环境不同。校园媒体传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主要集中在高校校园内;在经济上,大部分的校园媒体运作都依靠学校资金或者自筹经费。大众媒体则是完全开放的,没有内容上和范围上的限制(在符合国家要求前提下,毕竟自由都是相对的,任何自由都是在所有人遵守规则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我国新闻事业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经济上自负盈亏,大部分大众媒体都是靠发行、广告或视听费来保证媒体的正常运行。由于校园媒体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在校师生,其人口学要素基本一致,没有大众媒体的受众那么复杂,因此在媒体竞争上也没有大众媒体激烈,相对来说比较平缓。大众媒体不仅要和本地区、本国乃至全世界的媒体竞争,还要和其它类型的媒体竞争,而受众却在日益小型化,大众媒体之间的竞争犹如战场般激烈。

(7)传播的信息属性不同。大众媒体传播的信息既有商品属性,又有文化属性。中国的大众媒体性质既然是“事业性质,企业管理”,就必然需要将信息当做一种商品来出售,借此赢得利润。但同时,人们对信息的消费又是精神意义上的消费,从这点来说,它又是文化产品。总之,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既是经济基础,又是上层建筑。而校园媒体传播的信息则多是服务性的,并不以营利为目的,只具有文化属性,而没有商品属性。像广播、电视、门户网站都是以服务广大师生为目的,对于师生来说完全是免费的,而对于校园报纸,由于受众群有限,多数是免费发放。而像传单、海报等,由于其目的是吸引受众注意其宣传的产品、活动、服务等,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商品属性的。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15

[2]张晓冰,胡庆亮.高校校园媒体实践与效能策略研究.新闻界,2009(2)

[3]张剑平.高校校园新闻媒体的特点及其功能刍议.2010(2)

校园媒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传播;整合传播

一、前言

新媒体以其互动开放、及时高效的特点,使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和传播拥有了更加宽广的交互平台。媒体品牌是媒体个性、品质和理念的综合体现,是各个品牌在受众心中独具特色,在社会中独具影响力的体现。高校校园媒体在适应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的过程中,逐步走上融合发展、整合传播的道路。在新媒体的强势冲击下,用“整合”来定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走统一、多元、系统的发展道路,以“同一种声音发声”,塑造和传播校园媒体品牌,既是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一个创新性发展,也是一种更好的高校品牌传播方式。高校校园媒体品牌是高校林立,媒体资源优化并且充满竞争的体现。对内而言,它是师生对于学校的认可,是一种内部传播的师生共创共享的传播理念;对外来说,品牌是一种“招牌”,是大众通过媒体了解学校时首要接触到的形象理念。高校校园媒体通过品牌建设及传播,塑造鲜明的个性特色,形成优良的传播质量,从而达到更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社会影响力,是广大受众和时代的要求。

二、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和传播的初步成效

高校校园媒体在品牌建设和传播的道路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探索。基于整合传播的平台,不少校园媒体在对内对外的品牌建设和传播过程中,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

(一)校园内部整合

媒体的品牌建设及传播,能加强同学们对于校园媒体的认同感和信任度依托于新媒体技术,高校校园媒体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播、宣传,更发展为一种让师生方便的服务。这一点从各个高校微信平台的功能上可以看出。高校官方微信平台甚者官方校园客户端,除了推送校园新鲜资讯等信息外,还具备了查成绩、一卡通查询、校园公交车查询等校园公共服务。予师生方便,是校园媒体品牌深入人心的一个重要方式。再来,除了服务功能,高校校园媒体通过整合传播,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优质,品牌建设效果明显。中国传媒大学的媒体联盟,发挥校报的文字功力、电视台的现场效果、广播台的及时渗透、官方微博微信平台的趣味互动以及新闻网的整合作用,各个媒体平台强强联手,多个校园媒体形成一种品牌合力,传播的信息内容更加优质、实用,从而以高质量的服务更好地为师生传递信息,增加了校园媒体的认知度、美誉度和忠诚度。

(二)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和传播能增加高校的社会影响力

基于高校的性质,高校校园媒体本身就不仅仅是闭门造车的内部平台,更是一个向社会传播组织形象、与社会联系紧密的有效途径。高校校园媒体通过整合传播的手段,将传播对象放眼社会,从而增加在社会上的认知度和美誉度。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时,校园媒体策划了多起庆祝活动,当时宣传的校庆指南、新闻稿、微信推广还有多种宣传视频,充分整合了不同的媒介形式,吸引了社会多家媒体的报道,在微博平台上引起了网民的广泛讨论,达到了从大众传播到人际传播的效果。除了与社会大众和媒体的联系,高校校园媒体和其他高校的合作,同样能够促进品牌的建设和传播。西南交大在120周年校庆之际,以两岸五所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新竹交通大学)的120周年校庆合作为由,将此次校庆变成了一次品牌建设和传播的强有力平台,此次五所高校的合作是五所交通大学的优势资源整合互补、信息共享,形成了合力,打响了交通大学这张名片。

三、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及传播的策略分析

(一)首要任务:

明确目标受众对于品牌传播来说,目标受众的明确十分重要,只有确立了目标受众,才能富有针对性地进行传播并满足受众的需求,相应的品牌传播才是真正有效果的。对于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及传播而言,社会经济效益可以淡化,但是在受众心中树立准确权威的品牌形象不容忽视。高校校园媒体的目标受众有自身的特点。

1.高校校园媒体品牌传播的受众面广。高校是一个开放性、公益性的社会团体,所面对的受众是极为广泛的。高校校园媒体在进行信息传播时,要注意社会影响力的形成。正如此次西南交通大学120周年校庆,其在成都市多个商场LED屏幕上进行宣传,营造了一个整体的氛围,使得这场校庆不仅成为交大师生内部的庆祝活动,更是一次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活动,吸引了大量社会媒体的报道,也为西南交通大学的品牌建设和传播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可见,高校校园媒体的目标受众不仅仅是在校师生,鉴于高校的社会性质,公开传播和社会影响力的形成同样重要,高校校园媒体的目标应该考虑更加广泛的大众。

2.高校校园媒体的受众有主次之分。对于高校校园媒体品牌传播而言,在校师生、外部受众、有报考意向的人等受众群体都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受众又有主次之分。正如电子科技大学在其官方微信平台上推出的“在电子科大就读是怎样一种体验”,是针对在读、毕业或有意向报考电子科大的同学而策划;而“甲子成电/60载毕业照,来找找你在哪里”就不仅仅是针对学生、老师,而是作为校庆宣传的途径,向社会广大受众传播的信息。因此,针对每一次传播活动,明确受众,分层传播,是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和传播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内容。

3.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建设与传播的主要对象是高校大学生。高校校园媒体需要加强与受众尤其是与高校息息相关的高校大学生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品牌建设与传播效果。高校大学生了解校园信息的主要渠道是校园媒体,对于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和传播而言,在校大学生既是主要传播对象也是最容易接受品牌的受众群体。对于大学生而言,“新鲜、互动”往往能够拉近距离,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高校校园媒体品牌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因此,在高校校园媒体在品牌建设和传播的不同活动中,应该紧密联系大学生受众,将其置于首要受众位置。

(二)主要途径:

整合媒体资源,借助新媒体优势:

1.整合媒体资源,进行品牌建设。高校校园媒体作为校园权威消息的第一场所,是高校内部组织或学生团体创办的校园媒体。在融媒时代的推动下,高校校园媒体逐渐走上整合传播的道路。应该最大限度地整合媒体资源,发挥多种校园媒体的不同属性,以“同一种声音发声”,更好地进行品牌建设。高校校园媒体通过整合传播的手段,强化了校园媒体的整体性、统一性和存在感,让不同媒体属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打破了以往传播信息同质化、各个媒体组织之间互不来往的局面。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整合校园内六大学生媒体社团,创新成立了“云立方”学生传媒中心,从而充分调动各个媒体资源,无论是关于校园内部重大事件的策划还是对外宣传,都更加有力。“云立方”作为成都理工大学校园媒体的重要标志,通过统一的安排部署以及优质内容的传播策划,加强了在广大师生中的形象,让自身品牌更加具体、权威。

2.借助新媒体平台,进行品牌传播。形式方面,对于高校来说,高校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并且乐于接受新媒体的及时互动,乐于在新媒体平台上交流表达。新媒体通过互联网独特的用户群及以黏为主的交流平台,将分散的目标受众精准地聚集在一起,进行品牌传播,能够更加有效地沟通。另一方面,新媒体平台传播面广,不局限于“校报、校电视台、校广播台”的内部交流,互联网技术能够吸引外部受众的关注和参与,积极地扩大高校校园媒体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内容方面,新媒体的“新”不仅仅是传播技术上的变革,更是在“内容为王”时代的一次创新。不少高校利用这一特质,加强了传播内容的个性化和新鲜度。在内容层面上,新媒体的创新创意更能够打动受众,从而达到品牌建设和传播的目的。新媒体平台能够将传统新闻稿以及常规的活动通知变成一种更加轻松的方式,吸引众多受众的关注。可以说,在新媒体平台上,丰富的内容、便捷的传播方式更能给让人们接受,从而增加高校校园媒体在受众心目中的认知度和美誉度,推动高校校园媒体品牌的建设和推广。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借助整合传播的手段和优势,推动校园媒体品牌建设和传播成为趋势。应该针对高校校园媒体的目标受众,分析其广泛、主次等特质,从而充分整合媒体资源,借助新媒体的优势建设和传播高校校园媒体品牌,增加高校校园媒体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阙娜.新媒体环境下品牌传播的新理念[J].青年记者,2014(03):82-83.

[2]蒋小军,窦强.高校品牌塑造的公共关系传播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4(09):30-32.

[3]余明阳,舒咏平.论“品牌传播”[J].国际新闻界,2002(03):63-68.

校园媒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媒体运营;校园文化;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与高校开放办学的环境下,高校不再是远离社会繁杂的象牙塔了,它与社会紧密融合。如今的高校在校人数动辄数万人,为了实现信息资讯的传播、集体意识的引领、校园文化的营造等,高校校园媒体应运而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校园媒体在大学生的文化和道德教育上的作用日益得到体现。高校校园媒体如何能在这种需求中茁壮成长,不过度依赖于主管部门,逐渐形成独立的品牌,本文将以池州学院为例初步探索。

一、高校校园媒体的特性

通过知网检索发现,不少文献中关于校园媒体的定义还停留于在媒体的定义上再套上校园的空间范围,且较少有文献从本质上探讨校园媒体的特性。郭庆光教授在《传播学教程》一书中提到,“传播媒介是指信息传播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或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①。如此以来,高校校园媒体就包括校报、校园杂志、校园广播台、校园宣传栏、招贴、展板、横幅、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校园微博、校园微信公众号、QQ校园号等。在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媒体的内涵与外延都得到了扩展。

校园媒体不同于社会媒体,它具有封闭传播与开放传播的二重性。目前就全国高校普遍的校园电视台来看,校园媒体其实是处于一种封闭的状态。安徽省众多高校中,仅有池州学院拥有政府审批的开路电视台,其余拥有闭路电视的高校只能在校园范围内播出。校报、校刊、广播台、宣传栏就更是如此。因为受众有限,传播的力度薄弱。虽然校园媒体在内容的选择、传播的范围和手段上具有一定的校园区域封闭性。但是伴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当涉及到校外事件或者社会问题时,校园媒体又会拥有一定的开放性。校园媒体在涉及例如大学生失联事件、G20峰会、美韩萨德部署等校外事件时,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和社会性,学生们会以社会未来建设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发表言论,这个r候校园和社会之间界限并不明显。此外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校内新闻可通过新媒体跨出校园的蕃篱。

依据封闭性和开放性,高校校园媒体可分为三大类:(1)封闭性媒体:宣传栏、招贴、展板、横幅等;(2)开放性媒体:微信公众号、微博、QQ校园号、网站等;(3)可开放传播的封闭性媒体:广播、电视、校报、校刊等。

二、高校校园媒体的功能

校园媒体在半开放半封闭的运营环境下,迅速吸收和发展新的传播手段,扩张了原有的媒介功能。

(一)传播新闻资讯

校园媒体最基本的功能是传递信息,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出现后,这一功能被放大,其涉及范围从校园拓展至全球,传递速度接近于直播,人员参与直接跳出了校园的圈子,打破传统校园媒体的局限性。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信息可单向进入校园,而如今,校内新闻可实时传播至全球,网络舆情控制就变得极其重要。

(二)营造校园文化

从古至今,一个和谐的校园文化,对于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必不可少的。和谐高校文化的形成有很多方法和途径,但是借助高校校园媒体的手段去建设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是一条非常便捷的途径。以池州学院为例,我们通过制作传递学校教学理念的电视节目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节目中渗透出,“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校训,树立仁的思想,不应仅仅是以自己的家人为亲,只爱自己的父母儿女,而是彼此之间互敬互爱。

(三)引导校园舆论

在新媒体时代中,校园媒体变得多元化,不再是官办媒体一家独大,众多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占领了受众的视点。“校园主流媒体要紧紧围绕学校发展方向和办学特色,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宣传党和国家政策,刊登学校新闻,进行学术交流,服务全局,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②对于校园主流媒体来说,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要加强道德理念宣传,促进沟通和交流,积极引导舆论,杜绝谣言、虚假信息的传播,营造良好的舆论风气。

(四)教育手段的改革

如今提起人才的培养手段,除了已制定的课堂教学,还会利用多媒体和新媒体等手段去辅助教学。大学校园的媒体资源被充分利用起来,作为课堂的一种延伸和补充。校园电视出现后,以其信息量大,视觉听觉冲击力和极强的现场感等优势迅速成为最受欢迎的校园媒体。而校园网络高速率的信息更新、图文并茂和大信息量等特点对校园电视造成冲击。在教育手段方面,校园电视和校园网络联合起来,充分挖掘整合高校的文化资源,将课堂搬上屏幕和网络及至新媒体,甚至补充原有教学方式的不足。自媒体的发展促进了第二课堂的形成、发展和壮大,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学术修养,提升了校园媒体对教育的辅助作用。

三、高校校园媒体的运营策略

新媒体时代中,高校校园媒体更加多元化,官方的、非官方的,不同部门的信息平台,新媒体、传统媒体,如何协作,形成更好的发展变得尤为重要。

(一)内容的全媒体传播

校园各媒体往往属于不同组织机构,就以官方媒体来说,校级层面就有新闻中心的校报、网站、新媒体;团口的网站、新媒体,二级学院也拥有院刊、平面媒体等,这还不包括非官方的自媒体。媒体之间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缺少资源共享,经常会出现新闻重复报道的情况,追根究底就是因为校园媒体没有进行资源整合,这实质就是媒体资源的浪费。

为了避免解决上述问题,学校层面可委托新闻中心成立校园媒体联盟,将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网络、自媒体等平台进行采编统一,做到一个新闻事实只需要通过一次采写编,就能进行多个媒体平台的同时报道,实现内容的全媒体传播。

(二)优化校园媒体资源的配置

学校不同的内设机构拥有不同的媒体资源,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往往也有较大的差异,在成立媒体联盟的基础上,将分散的、独立的、各自成区域划分的各个媒体联合起来,将每种媒体里杰出的人才、设备、信息来源集中起来,发挥最大的行动力,满足师生们对于获取信息的各种要求,同时也可以提高校园媒体整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去吸引更多的受众。

要优化校园媒体资源的配置,首先,将各个媒体平台集中统一管理。我们可以将《看校园》栏目、新闻中心和校报组织起来,搭建一个全校性的管理平台。统一管理媒体资源,汇总和分享校内资讯,既节省了人力物力,又避免了新闻遗漏和撞车现象。

其次,报道内容的特色编排。各个校园媒体在报道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自己平台的特点,报道的时候有所侧重,以独特的方式和视角凸显自身的特色和魅力。

再次,做到校园媒体联动报道。校园广播和校园网络可以利用迅速快捷的特点,在最短的时间里将初步的信息出去;校园电视通过动态画面和同期声,传递最有说服力的信息,让观众有最直观的感受;校报利用其可以反复阅读和存档的特性,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了解新闻背后的意义和原因;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自媒体则可以通过转发和更新,吸引更多的人去关注新闻,提高收视率和话题热度。

(三)调动相关专业的教学资源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传媒类相关专业,高校校园媒体应充分利用这类专业的师生力量生产媒体内容。

近年来池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编导、广告学、动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电视节目《看・校园》、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媒体平台,以互动和联动的方式参与到媒体内容的采访、写作、摄像、编导、传播等过程。通过各个专业术业有专攻的分工合作,提升节目质量,扩大校园媒体的影响力。

在完成校园媒体节目内容的制作中,亦打通了各专业之间的壁垒,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策划能力和专业能力,这一系列的流程可以为这类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从而提升了学习的兴趣,挖掘有特色的制作理念,通过参与栏目实践制作,培养大学生的媒介素养,为走向职业岗位搭建桥梁。

注释:

①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47.

②许银莲.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 2012, 3(9): 92-93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11):147.

[2]吴琼.对高校校园媒体的价值评估[J].东南传播,2016,2(5):77-79.

[3]S银莲.发挥校园媒体在校园建设中的作用[J].新闻爱好者,2012,3(9):92-93.

[4]罗迪英.校园媒体与和谐校园文化构建[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19-22.

[5]娄雷.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与发展[J].扬州大学学报,2008,12(3):50-53.

[6]吕计恒.校园电视功能定位及建设管理[J].信息技术教育,2007,5(10):52-53.

[7]简欢.校园媒体在教学实践中的功用分析[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8).

校园媒体范文第7篇

关键词:校园媒体 社交媒体 华大桂声

校园媒体是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校园为主要传播地点、以校园新闻采写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媒介。近两年来,社交媒体这一新兴媒体在校园内活跃起来,到现在社交媒体在校园内的使用普及率达到90%以上,其传播力量是巨大的。于是校园媒体开始借助这个传播平台,努力扩大自身在学生中间的影响力。华大桂声近两年先后在人人、微博和微信上建立了自己的公共主页,并于2012年9月专门成立了一个新媒体部门来运营这些社交媒体。

一.“华大桂声”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技巧

(1)内容与形式的选择

在社交媒体上一方面信息速度传播快,一条被广泛认可的信息往往会被迅速地转发和传播,影响范围会迅速扩大;另一方面信息也比较庞杂和零碎,同学在每一条信息上所停留的时间短,所以要想扩大在同学们中间的影响力,所的内容就要与大多数同学有密切的相关性,要有一定的价值含量,且要简短适于传播。从华大桂声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来看,他们比较充分地考虑到了社交媒体的这一传播特点,就其所的新闻来说,内容上很有选择性,都是一些与同学们的生活十分贴近会引起关注的新闻,基本上没有会议精神传达等这种“硬新闻”,而且偏向于趣味性、娱乐性。在形式上,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将新闻作了一个概括,后附有他们网站里的详细报道的链接,既方便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又有利于增加他们网站的浏览量。如果是直接把详细的报道直接投放在社交网站上的话很有可能就因为内容过长而被直接忽略了。

另外在社交媒体上,新闻媒体的专业与权威性弱化,相互之间都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所以新闻媒体在社交媒体上的形象往往显得更为活泼、亲民。校园媒体本身是立足于校园,面对的对象是学生,所以在这点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语言上学生生活中口语化的语言,常常发一些给同学的温馨的小提醒、小建议,让人感觉好像它就是身边的一位好友,更易接受它所传播的信息。

(2)注重互动

社交媒体另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互动性强,不再是一对多的单向度传播。华大桂声在社交媒体上的主页最开始只是作为他们新闻网站主体的一个窗口,由于这种互动性,现在成为了一个加强与同学之间联系的主要阵地。华大桂声在人人、微博、微信上都对同学们的评论和留言给予及时的回复,经常发起一些讨论性的话题,另外有时候一些同学还会在这些平台上向他们提供一些新闻线索,在这种参与互动的不断提升的过程中潜在地加深了华大桂声在同学们心中的印象。

(3)注重原创性

华大桂声在他们社交媒体主页上的内容比较注重原创性,所的内容大多都是自己制作或者改造的,尽量少直接转发别人的内容,一般转发别人的信息比自己影响力要小得多,这样也能够更好地迎合同学的口味,树立自身的形象。

二.运营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运营是比较有效果的,不仅增大了它的曝光率,使更多的同学认识到了华大桂声这样一个校园媒体,而且增强了它的亲民性。很多新生都是通过社交媒体而知道他们这个校园媒体的,他们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的主页才真正让同学们对他们熟悉起来。据调查相对于本校的其它几家校园媒体,同学们更倾向于选择华大桂声获取校园信息,大部分选择的理由是它在社交网站上的更新更迅速、出现的频率更高。

但是从深层次讲华大桂声社交媒体运营基本上只是作用在了社交媒体本身,而对它的主要阵地即它的新闻网站影响不是很大。虽然很多同学确实是通过社交媒体了解到了华大桂声,但对它的了解和与它的互动也只是限于在社交媒体上,而很少主动进入到它的新闻网站去浏览所需的信息和新闻。从的内容来讲它在这些社交媒体上的服务性信息是超过了新闻类信息的,虽然较好地实现了它所承担的一个服务功能。但是作为校园媒体更重要的应该是新闻媒体的角色和思想引导的角色,社交媒体的信息的碎片化和浅层次的特点是很难完全承担这一功能的,社交媒体只能是作为一个传播信息以及媒体形象推广的辅助平台,最终还是要努力让社交媒体的作用力落在它的主要阵地上,以全面实现一个校园媒体所承担的功能。

校园媒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校园文化 传统媒体 新媒体 优缺点 对策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凝结起来的一种校园精神氛围、校园价值观念、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和广大师生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学校培养和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智力资源,也是学校品牌价值的核心内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最重要的传播和建构载体是校园媒体,没有校园媒体,校园文化建设就没有舆论阵地和导向。因此,要切实加强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准确把握校园媒体优缺点,充分发挥各种校园媒体的功能和作用,以形成合力。[1]

一、校园媒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校园媒体作为学校对内对外宣传的主要阵地和载体,承担着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记录学校发展、凝聚师生人心,建构学校特色、塑造学校形象的重要使命。

1.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

大学校园里师生人数众多、教育教学、文体活动频繁,每一个空间都充斥着信息和舆论。面对面的交流很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校园媒体自然就成了传递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大到学校的重要会议、重大改革,小到学生的社团活动、生活点滴,或是一些师生们比较关注的社会新闻、社会信息,校园媒体都以其不同的优势和特点在传递校园信息、引导校园舆论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2.记录学校发展,凝聚学校人心

很多校园媒体都是伴随着学校的诞生就开始存在的,他们记录并见证着学校的成立、发展、壮大。学校每一阶段的重要工作动态、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新进展,教学科研取得的新成绩,队伍建设取得的新突破等重要信息都要通过校园媒体进行及时的报道、宣传,扩大对外宣传的同时,对进一步提高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认同度,凝聚学校人心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校园媒体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忠实记录着学校发展的点点滴滴、历史变迁,比“大事记”“校史”记载的内容更详细具体,是学校发展的有力见证。[2]

3.建构学校特色,塑造学校形象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展示学校的建设内涵,体现学校的精神气质。校园媒体不仅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更是校园文化的建构者和传播者。校园里教与学的典型案例,教师与学生的成长事迹,科学研究与服务社会的骄人成绩都是校园媒体传播和宣传的重点,通过校园媒体这个纽带和桥梁,学校的各种教育文化活动得以扩大和延伸,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特色、育人成果得以无限传播,让外界社会更多地了解到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洞悉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而达到扩大学校声誉、塑造良好校园形象的目的。

二、常见校园媒体的优缺点分析

1.传统校园媒体的优缺点

传统的校园媒体一般包括校报、学生刊物、校园广播以及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等户外媒体。

1.1 校报、学生刊物。校报、学生刊物是学校开展党建宣传工作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有着严格的采、编、审流程,传播内容具有较强权威性,引导舆论方向;可随时阅读,不受时间限制,不会有电视节目错过时间的情况;具有较好的保存性,而且易折易放,携带较为方便;可互相传阅,减少印刷数量。但受截稿、出版及版面因素影响,校报、刊物不能提供最新资讯以及即时更正讯息,信息储存量也有限;由于是平面印刷,校报、刊物呈现的图片和文字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较电视、网络低。

1.2校园广播。校园广播是校园之声,具有组稿容易、方便快捷、语言感染力强、活跃校园氛围等优点,但也存在播报时间受限、听众受限、稍纵即逝和传播方式单一的缺点。

1.3横幅、海报、公告栏、宣传栏等户外媒体。户外媒体作为校园宣传舆论的一方重要阵地,具有面积大、色彩鲜艳、主体鲜明、设计新颖、形象生动、简单明快等特点,容易吸引行人的眼球,好的户外媒体能让人过目不忘,也能起到很好的氛围营造的作用。但也存在场地限制、受众数量受限、宣传内容比较简单,传达的信息量受限的问题。

2.校园新媒体的优缺点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与传统媒体形式相比,新媒体资源具有信息快捷、使用方便等特点,带来了校园信息传播的巨大变革,但也存在令人堪忧的问题。

2.1新媒体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容和载体。诸如报纸、学生刊物、宣传栏、海报等传统的校园媒体,信息储存和承载量很受限制,版面、篇幅、页码都限制了信息的展示量,局限了信息的更新和传播。新媒体借助数字化的网络通讯技术,极大地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载体。新媒体传播的信息已不拘于文字,还包括图像影音等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此外,新媒体方便的操作模式、快捷的传播速度为校园信息的传递、校园文化的扩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校园文化的价值选择更为多元,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大学文化的空间,增添了大学文化的活力。

2.2新媒体促进了学校与外界的交融,加快了大学文化的开放。新媒体时代到来之前,大学校园基本上都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彼此间交流较少,与社会相对隔离。由于空间的限制,大学校园文化在社会主流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显著。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网络的无边界性彻底打破了大学校园的空间概念。师生的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增添了大学文化的活力。由于信息渠道的开放性,校内外的信息交流日渐频繁,新媒体日渐成为校内师生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大学师生们身处校内,也可以十分便捷地与外界进行思想的交锋与碰撞。与此同时,借助新媒体的有效传播,外界对大学的了解也变得更加便捷和深入,大学真正实现了与外界的无限交融,加快了大学文化的开放。

2.3新媒体提高了师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动性。新媒体双向互动的传播方式改变传统媒体固有的者与受众者的身份,校园里,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是编辑,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不需要审稿、核稿的繁琐程序,也不需要授权,只需要简单的文字组织,轻轻一点,新闻便在第一时间发出,大大加强了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信息和文化的传播效果。[3]

2.4新媒体在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如新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信息传播的无障碍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思潮,大学生缺乏很强的判断力,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大学生价值观出现多元化;新媒体的运用可能会使大学生思想过于自由化,校园文化的引导功能可能会遭到削弱;新媒体环境下,每一个大学生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导致传统的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式可能会有失效;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部分学生长期沉迷网络的虚拟世界,宅居室内,缺少必要的锻炼和与他人的现实交往,言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的网络虚拟身份还会导致学生之间的诚信危机。

三、新媒体环境下合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措施

1.转变观念,确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文化观

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机遇变革,但也面临严峻挑战,高校管理者必须认清形势,转变观念,确立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文化观才是最重要的,任何抵制和逃避都不能解决问题。承认传统媒体的局限,弄清新媒体的特点,既不全盘否定也不盲目接受,准确掌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优缺点,扬长避短,才能合力推进文化建设。

2.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点

针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各自的优缺点,文化建设中选择不同的媒体就很重要。比如,针对一些具有很强的时效性、需要尽快传播、宣传的信息,就可以选择微博、微信、QQ等网络新媒体,经过简单编辑处理后尽快传播,让新闻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受众;而对需要深度挖掘,浓墨重彩进行宣传的则可以通过严格的素材搜集、整理编辑后通过校报、刊物等进行深度报道,同时也利用网络多渠道宣传;对一些需要营造氛围、宣传造势的,则可采取选择展板、海报、宣传栏等户外媒体进行展示,营造浓厚的宣传气息。

3.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

网络虚拟世界带给学生快、新、奇的同时,也带给学生空、虚、宅的困惑,学生们把自己封闭在电脑、手机方寸之间,对社会的认识简单,人际交往能力能力退化,诚信意识也有所下降。为此,学校必须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将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虚拟世界中转移出来,帮助他们重新认识人际关系,重构现实世界的人际网络。

4.加去舆论引导,加强核心价值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到来,校园内各种亚文化层出不穷,对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主流文化话语权被削弱。学校必须掌握大学生思想动态,加强舆论引导,及时消除各种错误观念的误导,增强大学生的鉴别能力,确保他们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为学校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同时,学校要努力采取除课堂外的其他教育手段和方式,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加强核心价值教育,旗帜鲜明地表明价值立场,反对拜金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极端自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

5.加大投入,加强数字校园建设

当今,新媒体已经融入现代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更是时代的弄潮儿,对新知识、新技术有着比超常人的急切与渴望,任何一所学校如果还坚持老一套管理手段和方法,不与时俱进地加大投入,采取措施加强数字校园建设,加强对校园新媒体的掌控与运用,势必会被远远甩在日益发达的信息技术之后,最后成为信息的孤岛。为此,学校必须认清形势,超前规划信息化建设,加大投入,努力提升校园网络基础设施的水平,加强校园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断加强数字校园建设,为广大师生运用新媒体、用好新媒体创造必要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王国庆、李磊,《陕西教育(高教)》2010年第06期

[2]. 《浅议高校网络传播在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中的功效》,丁静, 《安徽文学》,2008年02期)

校园媒体范文第9篇

高校校园媒体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

校园媒体,是一种由学校专门的新闻部门成立的、以学校的广大师生为主要传播对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非商业化的一种媒介形式。目前,高校校园媒体除了纸类媒体、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外,包括新闻网和校园BBS在内的网络媒体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

校园媒体根据各自的属性及内容侧重点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纸类媒体

校园的纸类媒体主要有报纸和杂志两种,是当前校园媒体中的主要形式。以吉林大学为例,目前校内报刊的数量就多达60余种。各种报刊的生存状态以他们对校方支持的依赖程度又可粗略划分为绝对挂靠依附、相对独立生存、绝对独立生存三大类别,但多以前两种为主。目前纸类媒体存在着思想不够活跃、内容不够全面、出版周期较长等问题。

2、校园广播

校园广播曾是校园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具有简短、快捷的优势,而且制作简单,具有形式轻松、活跃的特点。广播的制作成员多是学生,因而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学生方面。随着电视及网络快速发展,高校师生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渠道、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校园广播受到很大冲击。

3、有线电视

它在校园媒体中的出现,使校园新闻的视觉冲击力和现场感大为增强,成为广受师生欢迎的一种校园媒体形式。由于电视节目制作的成本相对较高,节目接受设备的限制等原因,目前多数高校的有线电视节目制作和更新速度较慢,一般每周播出一至两次,而且播出的时间、内容、形式随意性较大,节目创新性不强。

4、网络媒体

目前校园的网络媒体主要包括新闻网和校园BBS。由于校园网络建设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校园新闻网在高校的普及程度也各不相同。高校的BBS是一种学生参与程度比较高的校园媒体,由于其匿名性好,媒介接近性比较高,功能多样化,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发展十分迅速。

对校园媒体传播内容的引导

校园媒体的受众是全体高校内的人,以及受校园媒体辐射的部分社会人员。和社会媒体的报道相比,校园媒体的新闻报道更多地关注于所在大学校园。除了内部的激烈竞争外,校园媒体更要面对社会媒体的冲击。师生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信任的媒体的自,当社会媒体以海量信息扑面而来的时候,应对社会媒体的入侵的法宝就是以贴近学生的内容取胜。

1、对校内新闻的报道。由于多年来形成的旧习惯、旧观念影响,不少校园媒体对校内新闻的挖掘,简单地局限于会议报道和领导活动的报道。如何在会议和领导活动中挖掘对学生有用的信息而进行报道,是校园媒体转变报道思路的关键。

2、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报道。为了扩大影响力,报纸可以采用连续报道的形式加大宣传,还可以配上相应的评论员文章。电视媒体则可以利用声画优势!通过人物采访、生活情景再现等形式来增强报道的真实感,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网络媒体则可以互动性强的优势,建立读者论坛,鼓励读者发表意见和感想,从而改变了读者没有主动获取信息权、只有被动接受传播内容的弊端。

3、重视服务性报道。作为联系学校与师生的纽带,作为宣传工具而存在的高校校园媒体一方面既要满足校方要求,一方面又要合乎学生口味,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一些校园媒体得不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这两方面不能兼顾和平衡,更多的是以学校宣传工具的状态存在。实际上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排忧解难则应是以校报为首的校园媒体争夺受众的主要手段。

校园媒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校园新媒体;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措施

媒体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作为第五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四大媒体,在校园中的作用也显然不可忽视。在当今校园中,新媒体俨然已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主阵地,同时也已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当代学生的生活方式。

一、新媒体的内涵及其发展

1、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这个概念具有相对性、发展性、时空性,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新媒体目前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的方式。当今学界对于新媒体有一个普遍的认同观点,即新媒体是指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一系列数字媒体的总称。

2、新媒体的发展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的媒体具有交互性、即时性、海量性、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等特征。新媒体的传播现状相较于以前的传统媒体有所改变。新媒体的传播行为更加个性化,可以使人们更加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同时也会导致个人隐私泛滥、信息内容良莠不齐的缺点。

二、校园媒体的品牌影响力

1、校园媒体的多元运用

校园媒体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组织传播系统,是广播、报纸、电视、期刊、互联网等信息传播媒介在高校校园内的运用。广义上的校园媒体还包括:海报、横幅、橱窗、宣传单等。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这一新兴的通讯工具作为第五媒体开始在大学校园里普及并因其具有即时、便携等特点迅速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喜爱。

2、学生对新媒体的选择

随着精神文化越来越重要,学生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新媒体作为一种内容更丰富、互动性更好、及时性更强的媒体,能够更加全面、丰富的满足学生们对信息的需求,所以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因此,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同时也已成为学生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被广泛应用和选择。

三、校园新媒体的主要功能

1、信息传播功能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向学生传播了海量的信息,新媒体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向学生们传递的信息可以更加的贴近学生、贴近校园。所以,新媒w在当下校园的信息传播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2、素质教育功能

新媒体的素质教育功能可以涉及到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常规教学、综合能力教育等方面。此外,素质教育还包括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处事能力、人格塑造等。新媒体对大学生有着“干预心理”的作用,影响着其精神生活,同时对其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3、舆论引导功能

新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体样态,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能够为学生传播大量的积极信息,能够直接的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导向,对大学生的生活起着积极的舆论导向作用。

4、品牌宣传功能

当前各类高校微博、微信的运营管理已经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源整合,新媒体平台已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包装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校园新媒体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校园新媒体面临的机遇

首先,新媒体丰富了大学校园的文化生活。借助数字化的网络通讯技术,巨量的知识与信息被发掘、汇聚和散播,这些知识和信息囊括古今中外、包罗千奇万象,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不仅进一步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的内容,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载体。新媒体为大学校园文化提供了丰厚的养分,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内容,极大丰富了大学校园文化内涵。

其次,新媒体打破了大学校园的空间格局。即使大学师生身处校内,也可以十分便捷地与外界进行思想交锋与碰撞。更为重要的是,在新媒体条件下,传播层级的消解有利于削弱“意见领袖”的权威。具体到大学校园,则体现为知识权威、学术权威、行政权威等各方面权威的削弱。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空间不断拓展,同时也极大拓展了大学文化的空间,增添了大学文化的活力。

第三,新媒体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校园文化品牌建设工作的开展,每天都有新变化,每周都有新进步,每月都有新成绩,每年都有新总结。有哪些经验值得推广,有哪些教训值得吸取,都可以及时的通过新媒体予以报道和记载。因此,新媒体始终都在忠诚地记录着校园发展的点滴,是校园文化品牌成长发展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新媒体自我成长的见证。

第四,新媒体是校园品牌建设的重要窗口。新媒体是展示校园文化品牌的一个重要窗口,对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起着重要的传播和推广作用。利用新媒体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大学校园文化品牌的独特内涵,向社会校园文化品牌的动态信息。新媒体当下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高校与社会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提高学校知名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2、校园新媒体面临的挑战

一是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困难。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学生自身已经成为了信息的制造者和传播者,而且信息传播速度更畅快、途径更便捷,这就使得传统的校园媒体瞬间失去了吸引力。学生信息获取渠道的不断增加,使得传统媒体通过“灌输”的方式进行各种教育或者文化培养已显得日益困难。加之新媒体平台的层出不穷,媒体形式的多元化,使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较为困难。

二是校园新媒体的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每个媒体都有自己的差异化定位,校园新媒体因具备了随时更新、流动播出、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迅速快捷等特点,成为了重要的信息来源和传播渠道。然而在目前,由于校园新媒体与传统校报、广播、电台等同时存在,使得校园新媒体的发展定位不够清晰。因此,未来如何更好的发挥校园不同媒介的传播优势,进而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是当下校园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五、推进校园新媒体发展的措施

1、重视校园新媒体团队培训

在校园新媒体这个群体中,扮演着校园媒体人身份的除了负责此项工作的老师之外,更多的则是有着这方面特长和爱好的在校学生。因缺少专业知识与技能,从事着校园新媒体工作的学生骨干往往都是凭着自己对新媒体的兴趣爱好和一腔热血,干劲有余,专业不足。因此,学校应该高度重视新媒体团队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团队战斗力。

2、完善校园新媒体团队管理

校园新媒体未来的发展需要培养一批业务精良、干劲充足的校园媒体人。只有不断加强校园新媒体建设,不断完善新媒体团队制度,不断提高新媒体人的业务技能水平和团队管理水平,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校园新媒体的力量,进而让新媒体为校园文化和品牌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新媒体以其丰富、双向、即时、多样化的特点逐渐成为主流媒体,深受大学生的喜爱,所以大学生对新媒体的需求越来越高,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为使大学生能够在积极、健康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改善校园新媒体的发展不足、提高校园新媒体的传播功效,对于高校校园文化及其品牌建设都必将会起到长远的现实作用和深远的价值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佳,康琪.校园新媒体使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J].时代经贸,2014.1.

[2] 于培超,齐琦.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校园新媒体公众平台探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

[3] 崔越.新媒体时代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5.

【作者简介】

上一篇:外国媒体范文 下一篇:国外媒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