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6 02:39:16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民间体育游戏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体育活动,以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很多人。民间游戏是幼儿园重要课程资源。其趣味性吸引着幼儿的积极参与。孩子越投入,玩的越尽兴,则孩子的收获越大,游戏的价值功能也才能得以最大化或多样化。同时民间体育游戏还具有相对随意性,材料简单、方便易行,也可让教师避免忙于幼儿课件材料的制作,有时间更好地指导教育活动的开展。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其内容易懂易学,种类丰富多彩,不受时间空间及活动场地的影响。民间游戏趣味盎然、其乐无穷,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竞争意识、组织能力,有利于发展幼儿动作的敏捷性、协调性等,也有利于培养幼儿勇敢坚强的意志品质。

目前幼儿园体育游戏活动当中,幼儿身体、动作都得到相对的发展。如能与民间游戏相融合,可以充分发挥幼儿探索精神,提高运动能力。幼儿教育《纲要》中提出:“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自主参与。”为了适应当前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我园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研究”这一课题,充分挖掘民间体育游戏的精华,通过改革与创新使其变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体育游戏,弘扬民族文化。

二、课题界定与研究依据的理论

1.课题界定

所谓“民间游戏引入幼儿园教育的研究”就是在民间体育游戏调查、收集的基础上,以游戏理论为基础,将民间体育游戏改变或创编成适合当今幼儿园教育的体育游戏。

2.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课题提出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它突出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强调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并提出游戏的具体要求。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

1.研究目标

(1)了解民间游戏的内涵,继承我国传统文化,喜欢并遵守民间游戏活动,能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

(2)构建具有本园特色、符合各年龄特点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民间游戏课程。

(3)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让幼儿在与自然资源的亲密接触中发挥想象创造力。

2.研究内容

(1)以幼儿户外活动中民间游戏的开展为切入点,选择并丰富幼儿户外游戏的学习的内容。

(2)探究在幼儿民间游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同伴、环境互动中的指导策略与方法,提升幼儿户外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指导家长利用家庭资源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

(4)让教师成为废旧物品的开发者,使其尽可能多地探索教育资源的途径和方法,将其充实到民间游戏中。

3.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我园小一班、小二班。

(2)研究方法:

a.调查法:用问卷调查法收集适合各年龄班幼儿开展的民间游戏资料。

b.实验研究法:开展适合各年龄段的民间游戏,研究游戏在幼儿发展中起到的作用。

c.观察法:主要是随时记录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以便教师更好地知道幼儿或对游戏进行改进。

d.经验总结法:主要是将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或过后得到的经验总结出来,写成论文,以便指导。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研究准备阶段(2013年5月—2013年8月)

主要任务是拟定课题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组主要参与成员,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注重研究者自身专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为后继的课题研究顺利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1.梳理和总结过去优秀教研工作的基本经验,了解现状,寻找新的切入点。

2.组建课题组,以及子课题研究内容,撰写课题研究计划。

3.广泛搜集资料,组织学习相关理论和教师培训。

4.修订完善方案,做好开题工作。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9月—2015年12月)

本阶段是课题的具体实施阶段,主要是组织实施课题方案,收集来自实践点的反馈信息,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开题论证,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研究方案,明确分工职责。

2.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制定本阶段研究目标。

3.进行阶段性成果总结和交流。

第三阶段:课题总结评估阶段(2016年3月—2016年5月)

1.整理资料,总结经验,修订不足,撰写专题研究报告。

2.整理归纳有关资料,汇编民间游戏集,制作民间游戏VCD光盘。

3.做好结题准备。

五、预期的研究成果和形式

研究报告、整理民间体育游戏集、教师研究论文、民间游戏VCD光盘。

六、课题研究的保障

1.注重资料的收集、整理,加强过程管理尽可能为教师留有必要的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各组的力量,实现任务分流、资源共享,确保研究经常化、制度化。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足球;教学改革;质量提升

体育教学作为一向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发挥有效的效果,必须制定相关的学校政策,从硬性政策到软性教学进行由内而外的全面的高力度的加强。足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主抓项目,更应大力的扶持改革,从青少年、从学生去培养足球精英,整体性的去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因而高职足球必须全面的进行改革,从教学和心理两方面去提升足球教学的效果。

一、制定高职足球教学的硬性政策

高职足球要想彻底改革必须制定相关政策,从大方向上国家要去制定一些相关政策,要求每所高职院校必须去开展和实施足球教学活动。每所高职院校必须配备专业的足球教练。从从小方向上每所高职院校都要制定相关的院校政策,要求学校必须成立正式足球队,每月进行一次和外校的足球联谊赛。通过比赛去增强教学方面和学生学习方面的积极性。

二、教学方式的改革

老师的教学的方式直接决定了足球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学生对足球的喜爱程度。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吸引性可以直接决定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幽默诙谐的教学方式可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质高量的教学效果会提高学生们学习的自信心。因此每所高职院校的足球老师都应有一套适合自己特别的教学方式。

(一)足球手语的训练

足球手语在足球比赛中十分重要,它可以加强足球团队的协调合作性,每位足球教练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可以制定一套适合自己足球团队的特定的手语。从学习手语开始,每位学生就会感到足球的神秘性从而增强自己的好奇心,进而提高自己的兴趣。再者通过特有的足球手语的训练,学生们可以增强彼此的协作精神和信任程度。一个足球队只有内部球员们彼此的协调团结才可能发挥自己最好的水平。

(二)力量的训练

足球是一项十分耗费体力的体育运动项目,因此每一个好的足球运动员都必须有一个好的体力。足球教学中也必须十分重视这一项力量的训练。在我们的印象中力量的训练无非就是跑步,从绑上沙袋一点点的增强自己的负重力到一步步速度的加快。确实这是足球运动员训练的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除此之外,每位足球教师还可以去创造自己独特的训练方式,比如单腿跳比赛,单腿跳绳训练、蛙跳训练等等。有吸引力的,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力量训练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在这样的力量训练中,学生会在劳累的同时感到快乐。训练的积极性就会有很大的提供,也会受到意外的效果。

(三)动作训练中的幽默讲解

在足球的训练中有多的动作要领,足球老师要通过自身的示范来进行讲解,从而让学生们理解领会的更快。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要非常的准确、生动,老师不厌其烦的讲,学生要有耐心的听。要想让学生听的更认真、更有效果,足球老师的讲解必须有足够吸引人的内容,所以在普通的动作讲解中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或是自己的特色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老师讲的开心,学生听的也开心。这种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所以足球教练在做完标准的动作示范的时候做一个幽默的讲解也是非常必要的。

三、经验总结与交流互动

足球是一个团队性很强的体育运动项目,在高职足球的教学改革方便还需要补充的一点就是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和每次比赛的经验总结。要想提高高职足球的教学质量单从老师、学校方便改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学习过程中方式的改变。一个足球团队的内部交流不仅可以让每个成员的优势发挥出来,在比赛中被有效的利用,还能够增强团队的协作精神,在增强内部成员的关系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彼此的信任。经验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每一次比赛的成功或失败都有它的原因,通过每一次的总结将这个原因找出来,失败的原因下次避免,成功的原因下次持续。在一次次的总结中高职学生们的经验才能越来越丰富,才能对足球有一个由内而外的全面的认识。因此高职院校的足球教练们可以通过这种鼓励学生们交流互动、经验总结的方式去提升足球教学的质量。

四、结语

高职足球改革势在必行,然而这种改革不能光停留在嘴上,而是要认真贯彻的去事实。提升足球的教学质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这需要我们去认真的分析探讨,总结过去思考未来。针对高职足球的改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而我们最终真正的目的却是一样的,无论从哪一方面考虑,足球作为我们的国球必须是从学生抓起努力实现效果最优的。对高职学生来说,他们学的不光是一项体育项目,不光是为了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更是一种民族的荣辱自豪感,我们的国球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去学好!

无论是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教师还是一位高职院校的学生,足球改革的相关问题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去践行。无论是政策、教学方式还是学生学习方式上只要是本着提高高职院校足球教学质量的我们都要去尝试。

参考文献

[1] 沈春华.浅谈足球教学方法的改进[J].科技教育,2012 (4).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从教师的教学方式到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如何改变过去教学中存在的课堂以教师为主,对学生要求太多,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动接受,在学习上依赖性强,厌学情绪明显,学习效率低下等一些问题,本文采用教学实践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对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有些问题进行有效探索,从而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进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 课程标准 体育课堂 有效教学

一、研究的目的

课堂教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它有着不同于其他一切活动的特征。那么什么是课堂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才是课堂有效教学呢?课堂有效教学与主体发展又存在着什么关系呢?

二、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教学实践法、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

三、结果与分析

(一)做充满激情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体育课是一个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为此,特别需要体育老师的激情,并以此来引领学生的激情。教师的教学态度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而学生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主动参与热情。体育教学实践课大多在操场上,学生容易受干扰,教师更应精神饱满、充满活力、和蔼可亲。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轻松、愉快、亲切,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思想集中,反应敏捷,容易学会动作,即使有一定难度动作,也会开动脑筋,攻克难点,掌握它,学会它。

(二)细心研究教学主体,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活动包含三个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内容和方法。因此,课前一定要精心备课,除备常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我们要认真研究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能力水平以及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努力熟悉学生“已知道的”,只有这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才会做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使学生有效地“温故”而“知新”。新课标强调学习策略的探究性。脱离探究、实践的体育教学不能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交流、积累和运用丰富的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抓好课堂组织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

体育课堂有别于其他课堂,由于上课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或体育场馆进行,所以,除了课堂纪律外,队伍的组织和调动也是使学生顺利进行学习的保障。老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体育课内容新颖度,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器材,合理分组,建立合理的小组结构,合理安排课堂小比赛,对完成学习任务有突出成绩和表现的,采取表扬和加分的奖励等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体育运动的意识,进一步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

(四)努力夯实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好体育学习方法,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体育学科需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但最主要是通过各项身体练习活动来进行的。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不仅要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更主要的是收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时效。所以,要想引导学生自主地掌握学习方法,仅靠单纯说教是不行的,学生没有实感。因此,除必要的讲解外,主要还是通过加强实际操作训练,使学生对操作方法或学习方法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五)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民主的体育课堂气氛

营造一个轻松的教学氛围,能够在心理上给学生一种安全感。这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在轻松的环境下,学生才能加快思维进程,所学知识才能加以巩固并转化为能力。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要达到教师的最高教学境界――授人以渔,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坚实的基础,它能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六)课后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不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自己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教学更加有效。课后反思仅是教学反思的一部分,真正要通过反思教学对课程目标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还需要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不断地探索和发现。作为教师,要写好“课后反思”,及时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和得失,是积累教学经验、认识教学规律、拓宽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在实施体育课堂教学素质化的今天,提高体育课堂有效教学: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角色,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大胆质疑;创设民主的课堂气氛,构建和谐课堂、实效课堂;注意学生的学法研究,要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促进学生更大的发展和进步;课后不断总结反思,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2] 赵茜,王佳.论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育科学研究.2012.02.

[3] 李娟太,吴海峰.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变革[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9.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面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学校体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学校体育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构建学校有体育特色,教学有体育特点,学生有体育特长是当今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功之路。

2实践理论依据

2.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身心潜能,力求人的主体性高扬,追求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探索素质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有特是学校教育中各学科必须注意的共同问题,也是学校体育学科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未来学校体育思想和实践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2.2现代体育科学理论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陶冶学生的情趣和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社会化,

3研究目标

3.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素质教育。

3.2通过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展开,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

3.3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巩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视野,达到学生在放松中学习,切身提高体能强身健体、巩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

4研究方法

4.1经验总结法:总结我校几年来开展体育工作经验,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

4.2文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关于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

4.3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我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及根据我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

5实施过程和研究措施

本课题由体育教学优秀教师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郑辉主持,课题组成员倪文智积极配合,经过经验总结、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分析,专家访谈指导、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研究,证明了本课题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构建体育特色方面有重要意义,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1第一阶段(2014.1―2014.2)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总结经验,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5.2第二阶段(2014.2―2014.3)前期准备,形成研究报告体系,完成申报工作

5.2.1设计问卷调查

5.2.2搜集文献资料

5.2.3设计实验方案对课程设置及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考证。

5.2.4征求有关专家意见,修改实验方案。

5.3第三阶段(2014.2-2014.7)进行不同年级学生新型体育项目课程目标,课程北荣,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设置和实验研究。

5.3.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

教育的解放,首先要求教师思想的解放,我校学生是为开滦培养的服务型人才,针对将要走进企业的学生,怎样让学生身体更强壮更能适应企业用人的要求,多次进行大讨论、大研究、通过学习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初步形成职责分明、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的运行机制,为课题研究断定基础。

5.3.2学生从高中走进大学,首先要过的就“是体质测试”50米、800米(男生1000米)肺活量 手握力,几项测试为了就是检测学生的体质体能,但是好多学生根本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测试不是目的,增强体能才是根本

5.3.3部分大一学生篮球、排球、根本没碰过,必须改革并且要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所以我们采取大一第一学期普修课,内容就是篮、足、排球、田径几大项目用15周的课程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普及了体育理论知识。

5.3.4大一第二学期,增强体能训练素质有针对的身体素质练习,锻炼大家的体能同事提高身体素质能力。

5.3.5针对我校是专职学校所以体育课是三个学期吗,那么大二第二个学期我们采取专选教学,课程涉及很多例如:排舞、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兵乓球、散手、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让大家按自己喜好去选择和学习。选项课一共15周同事是教会了学生一项自己走入社会以后自己也能去锻炼身体的一门技术。

6转变教学理念

6.1由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里、社会体育观转变。在教学中我们采取“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和游戏化教学方法,打破旧框框,力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6.2建立竞赛活动体系,充分发挥活动的示范效应,学校每年都举行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等一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

7成果分析

7.1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了积极性尝试

“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了学生体育特长,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并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积极尝试。

7.2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得到加强

由于在试验研究中,要求行动者参加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了学生的机型和主动性,从而为今后走社会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重新学习或者独立进行体育锻炼,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7.3推动了学校群体活动开展,促进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7.3.1从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研究以来,由课内向课外,外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参与进当裁判,教师指导,推动了所有同学的积极热情。参赛学生逐步增加推动了学校体育文化,我校学生在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短跑冠军铅球亚军标枪季军等一系列名次。

7.4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⒈ 注重体会和领悟,联系经验引新知

学生的思维活动水平决定了他们对很多未知能力水平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活动平台,这种活动平台仅仅是思维活动的中介平台。学生进行活动的目的之一是为了能够在进一步脱离实物控制的抽象关系中提炼出核心的知识内容,获得教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运动活动是否是逻辑活动、能否获得充足的活动经验时,要考察学生能力是否运用抽象的数字、字母、示意图和符号等工具,对具体操作的对象进行逻辑化的处理,探究过程中活动之间的各种联系。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注意对以往经验的运用,通过经验合作教学使学生在联系已有动作技术与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动作与新技能。篮球教学中,教师就要运用经验合作教学法,使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运动经验,对比以往的技能经验,很快就能得出新的动作技巧,引导学生通过平常生活锻炼的经验和对项目技巧的感知经验来学习,利用生活经验中形成的感知理解教师的新动作技巧,使学生在一步步的引导中感受新动作技巧的理解与感悟。

⒉ 经验合作为平台,激活理解和提升

教师引导学生从自身生活经验中得出新动作技能的要点,然后对生活中的一些常识进行总结,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课堂知识和理解新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再让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通过对比,使学生初步知道跳与跑的技能,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观察,交流合作经验,分享锻炼中带来的喜悦与烦恼,体验坚持运动带来的快乐,了解运动时自我保护的安全注意事项,从而获得新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这就要有效地探索,让学生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的体育经验来成功地处理新动作和新技巧的体育活动。经验合作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从已有的认知图式中提取出经验,激活相关的知识经验,而不是教师直接提供探究的思路和操作的方法。体育经验合作教学能够及时地激活学生已有的体育生活经验,为学生有效的探索指引方向。因此,体育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对以往的体育运动经历的活动进行演示、交流、反思和总结,体会“问题求解的实质是运用转化经验”的思想,实现操作活动的知识化,明确下一步探究体育运动技巧的方向,巩固课堂传授的体育生活经验。

⒊ 促进经验积累,让技能自然形成

体育教师在教学时要多借鉴资料以及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按照规定备选教案,在上课前充分准备,明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设计教育案例,做到课上有的放矢,随时与教材、学生的“精气神”结合起来,要“顺应”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堂上,要留出足够时间让学生合作交流、总结经验,尤其对新动作技巧进行总结,以便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经验体系。此时,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总结为辅,多进行启发式总结,使学生自己探索合作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体系,让学生成为经验总结的主动者。

在体育课堂中经验合作教学要把握好师生面临的知识技能与经验的联系和利用度,使学生在利用经验掌握新技术动作时,要有新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我们学生在活动中合作学习确实取得实效。

⒋ 防止经验教条,提供替代性经验

体育课堂中经验合作教学的运用就是为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还有为学生提供最为接近他们现实体育生活的原型情境生活课堂,适当补充因现实情境缺失或者因实际运动技能有难度而不能获得的直接经验价值的取代性经验,完善学生的运动生活经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利用课件形象、直观地演示动作技能的动态变化过程,使学生在观察课件演示的动态过程中获得生动的观察经验等替代经验,进而得出结论,验证想象的结果,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获得情感、视觉的体验。

所以,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运用经验合作教学时应围绕“学生的体育体验活动本身;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学生个体和群体以及其之间的关系;提供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教师以及体育运动环境,团队、班级的文化氛围”等方面,激发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机会,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快乐地参与体育锻炼,去经历、体验、积累体育运动健身经验,使学习活动经验得到充分积累,使经验与新动作相互验证、相互补充,为促进学生获得体育运动学习生活经验的教学提供坚实实践基础。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阳光体育 冬季长跑 实施效果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依据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切实落实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的教育方针政策,高碑店市各中小学校也积极响应,认真推动了阳光体育运动在学生中的开展。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我市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全面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过去,很多地方的学校一直不太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培养和教育。很多人总认为体育课是一门副科,上不上都无所谓,更有甚者,还出现了语、数、外等主科占用体育课时间的情况。正因为他们对学生身体健康等方面缺乏应有的重视,很多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学生对体育课也提不起兴趣。这些都导致了不少学生的耐力、力量等部分体能指标以及肺活量水平低于正常值,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缺乏抵抗力,动不动就感冒生病,同时学生中肥胖和近视等现象也越来越多。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比法、经验总结法、实验法对学生进行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研究内容

认真学习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分析体育教育工作现状,制订切实可行的“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

(二)活动策略和措施

1.学习重视,周密部署。学校领导要召开专题会议讨论、研究工作方案,进行周密安排,由专人负责指导和协调全校学生冬季长跑活动的开展。同时要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采取分层、分类实施法,将责任落实到人,形成合力,扎实有效地推进这项工作。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学校要充分利用宣传栏、校广播台、图书角等宣传阵地,通过宣传标语,加强宣传力度,让“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长跑,我快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口号人尽皆知,充分扩大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从而真正使得阳光体育运动深入人心,使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大幅提高。

3.认真策划,切实贯彻。结合学校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性活动方案,同时要安排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体育教研组要结合体育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长跑锻炼相关知识,同时,把有关冬季长跑的保健知识和注意事项汇编成册,并上网宣传,为冬季长跑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对长跑路线的选择、身体疾病者的安排、运动创伤的预防等要进行认真布置,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冬季长跑活动安全、顺利进行。

4.内容丰富、组织有序。教师要结合体育课堂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做到课课都有长跑内容,人人都要长跑锻炼,而且每学期将中长跑列入学生体育课必考项目;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组织初三年级开展冬季长跑活动,同时,每学年将中长跑列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通过“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深入开展,学生的精神面貌有所改变,增强了凝聚力,体育锻炼的氛围也有所加强,真正让广大学生深刻地认识到提升身体素质是终身需要坚持的功课。参加阳光体育活动不只是简单地进行日常体育锻炼,更应让健康和运动的理念深入内心,并形成一种习惯,这也为学生健康成长、幸福生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建议

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采取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长跑锻炼与长跑比赛相结合的形式,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落实,活动有内容、有声势、有影响,营造了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开展活动中,教师要注重挖掘特色,树立榜样,推广经验,使冬季长跑活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从而实现以体育运动为手段,达到磨练学生意志、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情感、提升学生耐力素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目标。

参考文献:

[1] 马志强.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J].体育教学,1998(1).

[2] 周登嵩.试析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J].中国学校体育,1998(3).

[3]黄鸿生.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探讨[J].体育科学研究,2004(3).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耐久跑 改善 增强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3-0187-01

一、选题依据

中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更需要良好的体质完成自己的学业,然而耐久跑练习可以改善学生的内脏器官机能,对增强学生体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研究耐久跑对中学生的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现状

根据学生耐久跑的兴趣和爱好分析原因得出三点:一,学生对耐久跑的认识不足,有的学生认为耐久跑只不过是跑跑步而已,没什么好学的;二,对耐久跑或老师讲课的方式不感兴趣;三,部分学生体质弱,基础差,对耐久跑产生恐惧,害怕心理。所以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和个体差异,耐久跑要运用多种方法、手段、精讲多练,使学生能体会到其中的健与美。把耐久跑和校园定向运动、跳绳、健美操、游戏等相结合进行练习。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借鉴法

多角度、多渠道开展对情报资料的比较研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防止重复研究,避免和少走弯路。

2.调查研究法

对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开展学生日常行为的调查,对学生建立体能和主动参与二项指标,进行实验前后的对比研究。

3.实验监测法

在实验班开展评价操作(包括课堂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同伴间评价和家长对学生体育学习态度的评价等),并及时调整不合适的评价标准和操作方法。

4.经验总结法

边实验边总结,形成阶段性总结,形成有特色的学生体育学习评价方案。

四、研究的步骤

1.准备和启动阶段:主持人申报耐久跑课题,填写申报、评审书,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组织开开题,制订详细的研究方案,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明确研究思路。

2.具体实施阶段:对有关耐久跑进行系统学习,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体育学习评价经验总结,初步提出小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践研究,请有关领导、专家指导,对课题进行论证。学习理论,问卷调查、应用研究,探索学生体育耐久跑学习评价的方法。

五、研究内容形式

1.耐久跑替代练习

耐久跑练习能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培养他们的意志品质。如果教师利用一些替代练习,循循诱导,也会取得同样的效果。例如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跳绳练习,大场地的足球比赛,“橄榄球”游戏(按体能相对分组,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利用追、抢、传、投、抱、堵等各种方法获得球权,最终在规定时间内看那队投入对方球门的次数多为获胜)等方法。

2.耐久跑简化练习

耐久跑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耐久跑锻炼的意义,知道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和锻炼方法,能尝试参与练习。大家都知道光2-3节耐久跑课的教学是提高不了学生多少的心肺功能、意志品质。体育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多传授些方法,把练习的要求“减一减”,学生“跳一跳”能摘到,让学生愿意尝试、主动参与。

3.“越野跑”练习

让学生走出校园,到大自然中去,选择较安全的自然地形或路道。集中做好准备活动,教师讲清交通安全、练习注意事项。按照体能相对分组,体育骨干或班干部担任组长,组内同学相互鼓励、团结一致、顽强拼搏,努力完成练习任务,体育教师统筹负责。

4.“按图寻宝”练习

利用学生猎奇寻宝的心理,让耐久跑变成完成一定运动量的寻物跑。教师讲明“按图寻宝”练习要求,将学生按体能相对分成男女生各3―5组,分别完成不同难度的“按图寻宝”练习内容。例如:第一组第一目标为绕篮球3圈到第2付双杠下拿第二个目标内容,第二个目标内容为绕田径场一圈到综合楼四楼教室3取宝,然后到田径场向教师汇报。“宝贝”不让学生先知道,一般可放一些学生喜欢的体育器材(“寻宝”完了可活动,不喜欢的可交换),或者给学生一些名言或鼓励表扬的话。

5.“障碍跑”练习

将耐久跑练习道路上增加有形的“障碍”,调动学生挑战困难,挑战自我的积极性。例如:将男女生分成各两组,第一组学生练习,第二组为他们加油,然后交换。在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中,在规定路段中完成“障碍一”行进间运篮球30米、“障碍二”跨越3个跨栏、“障碍三”跳30次绳等练习内容。

6. “接力跑”练习

学生在短跑接力比赛中表现欲望强,能顽强拼搏,团结一致。让学生尝试中长跑接力赛,可想比赛的精彩激烈程度。体育教师按学生体能相对分组,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为四人。分别进行女生4*800米接力、男生4*1000米接力。体育教师要根据课的情况灵活运用,组织这样的比赛可分4―6个大组进行(每人都参加),也可每大组派四名代表进行,尤其要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

六、结论

对耐久跑趣味练习及效果进行评价,整理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归因分析,撰写研究报告,做好结题准备。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总结。

参考文献

[1]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词解[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2002:62.

[2]陈效范.试论田径基础训练[J].体育科学,1995,3:22一25.

[3]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一、体育教研“物”之归类

体育教研活动需要物质保障,一旦将“物”具体化,首先需要对其进行归类。当然,不同的分类视角,“物”的定位及所发挥的作用有其独特性。

1. 从看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角度出发

体育课堂教学包括前期的设计准备工作,还包括课堂实施工作。这两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物,所呈现出的物有教学设计(包括教案)、体育课(包括常态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这些可以看作是大的物,或称为广义上的物。进而分析,不难发现,体育教学设计需要规范的格式,课堂教学需要场地、器材、教材等。若没有规范的体育教学设计、顺利开展的体育教学活动等,就很难从实际出发对其进行研究,也就难以开展教研活动。因此,一定意义上说,体育教学所需的物,也是体育教研必备的物。

2. 从体育教学理论技能培训的角度出发

体育教研方式多种多样,体育教研的内容也颇为丰富,以对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与技能的培训来看,受诸多物的因素的影响。诸如培训材料、培训机构、培训方案、培训模式、培训时间、培训次数、培训专家类型数量、培训场所等都是影响体育教研效果的重要因素。材料是否充足、有针对性,机构是否健全有责任心,方案是否科学与实效等等,都直接决定着体育教研的效果。倘若教研培训机构只重组织形式,忽略培训的实效性,就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基于此,提高体育教研的有效性不可忽视上述各种物质条件的保障。

3.从提高体育教学科研水平的角度出发

体育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不但要对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得以很好的把握,还要能够强化科研水平,一旦教研活动的内容定格在提高体育教学科研水平上的时候,科研的思路与方法,决定着物的因素的多寡。但是,搞好科研若从体育教学为切入点的话,体育教师的课后小结、教学经验总结、体育教学研究方法理论、相关研究的文献资料(论文、报告、论著等)、科研引导者的引导方案、研究课题等,都是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科研水平不可或缺的物的因素。

4. 从物的来源角度出发

从体育教研所需物的来源来看,有些物是来源于教师自身,有些物来源于教师之外由他人提供。那么,无论是外来的还是自有的,都需进一步归纳整理,一方面,外来的由他人提供的物包括场地器材(如体操垫)、教研测量器具(如测心率的秒表)、教室(如培训场所)、交流平台(如体育教学论坛)、体育课(如公开课)、文献资料(如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经费(如录课费、观摩差旅费)等,这些物以各种方式呈现,参与教研活动者根据需要可选择使用。另一方面,源于教师自身的物,不可忽视教师自身的娴熟的专业技能、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教研方法、教研思路及发展规划、教学经验积累的数量与类型、教师参与教研的时间、次数等。这些物的因素,对于体育教研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

除此之外,实际上还有很多的归类视角,例如从教研的组织者来看,从教研的效果来看等都可以将物的因素进一步归纳。但无论从哪些视角切入来归纳教研的物的影响因素,不但需要了解这些物是什么,更需要了解和掌握物的有效使用,只有这样,才能在体育教研活动中发挥最理想的功效。

二、体育教研“物”的有效使用

常言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是体育教研物质条件充足,也未必都能达到理想的教研效果,其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充分地、有效地、巧妙地、不失时机地使用这些“物”和积累这些“物”。

1. 体育教学器材的使用

在体育教学中有的场地器材的布局不够合理,器材的使用缺乏技巧,导致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对于体育教研者而言,教研能力和水平不同,调整、解决器材使用方法问题就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尤其是发现器材问题、分析器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解决的策略这一连串的能力体现,集中反映了教研者的教研能力。教研能力相对较强的教师,三方面的能力都会具备;教研能力差的教师,或许仅仅只能发现有问题,甚至连器材使用存在的问题都难以发掘,更谈不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一节小学三年级的箱上前滚翻课,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的时候用的是五层板组合成的跳箱,当学生做练习的时候,让学生将跳箱的其中一层抬了下来,变成了四层板组合成的跳箱。学生抬箱的过程较为吃力,这一环节的安排是否存在问题?对其判断需要看这一环节的目的、效果,以及是否有必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基于该校的教学条件,有充足的跳箱供教学使用,教师的示范箱的高度就无需做增减调整。因为,教师的示范有时候不一定仅做一次,当发现练习中的问题,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示范与讲解,假如示范的时候,再将抬下的跳箱板抬上,就会或多或少地占用上课时间,而且,抬上抬下的过程也多少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在摆放器材的时候最好能够留出一个示范箱。假如,在一所器材条件不充足的学校,仅有两个箱或一个箱,示范所用跳箱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解决了。处理的前提条件是要看学生所处的年级,是小学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教师的身高是低的、高的还是中等的?学生人数是多的还是少的?单元课次是靠前的还是居后的?教学目标是要求了解的还是掌握的?但就具有一定水平的教研者而言,无论器材有何种问题,或存在何种隐患,都需要具有发现、分析、解决的能力和技巧。

2. 体育教研平台的把握

开展体育教研工作,有时会有很多作为物的平台,如网络论坛平台、观摩活动平台、教研培训平台等。无论哪类平台的搭建,都是有目的、有价值、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对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水平,都为之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基于此,一旦听到、看到、亲历到这些平台,作为一个想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的教研者而言,就需要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平台,尽量多参与其中。有条件的参与,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参与,把握的机会越多,接触的平台越多,提高的速度也就越快,发展的空间也就越大。如《体育教学》杂志社为广大一线教师搭建的论坛,分别根据大家的需要设立了教学技能、课程解读、教研园地、实案选登、游戏百花园、场地器材、新闻概览等多个体育教学交流平台。一线教师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妨到论坛上转一转,对感兴趣的栏目或专题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学习一下他人的经验等,从中就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经验,得到你需要解决的困惑,还可以发表你的所思、所见、所行。这种平台上的交流是生动的、真实的、丰富的和友好的,建议一线老师积极主动地把握教研平台,不断提高教研水平和教学技能。

3. 体育教学经验的总结

大多数体育教师都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但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及时地将若干经验总结记录下来,长此以往,许许多多有价值的经验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流失,不能不说是遗憾。为了积累更多的体育教研素材,我们需要分析一下为什么有些教师有经验不积累,以及该如何积累?体育教学经验不但对自己是一种很好的教研资料,而且对他人也能带来一定的启发和借鉴,因此,很有必要将已有经验积累起来。但现实中,并非人人都很重视积累经验。有的长期都采用大脑记忆法做暂时储存,时间久了,无论经验的价值有多大,都会因遗忘规律而逐渐消失。常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将平日的点滴经验记录下来,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归纳整理,对人对己都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有的会以课多没有时间记录为由未及时积累经验;有的会以没有养成动笔习惯为由而失去记录经验的最佳时机;有的会以不会记录为由而未能行动;有的还以看不到记录经验的价值而不动笔等等,这些观念、方法和习惯都需要转变、学习和修炼。一线教师有经验,为了得到更好的发展,有必要不断地将那些经验总结出来,并将其上升为一定的理论高度,再指导实践,步入良性的循环轨道。这一过程既是教研的过程,又是不断为有效教研积累物的过程,是一件极富意义的劳动。

三、结束语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通过文献理论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以及行动研究法,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侧重应用研究,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体育公共关系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问卷调查是以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2013级体育新闻专业班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学生对于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情况的意见,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体育公共关系教学模式改革的建议。1.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对学生问卷的发放采用现场发放当面回收的形式,共发放63份,回收63份,回收的有效问卷60份,有效率为95.23%。2.研究结果与分析通过对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如下:学生认为课程所包含的实践教学内容难度适中;该课程教学应在实践教学方面进行改进;课堂师生间的互动一般;小组合作学习、实践学习、实训学习这三种教学形式获益最大;课程教学形式的次数安排中讲授过多,实训过少;课程在激发学生对体育公共关系兴趣的作用一般;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方面的作用很大;课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较大。

(二)教师访谈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学院相关专业课教师的访谈,得出一些结果:学生应该多参与社会实践;应该引领学生做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实践、实训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一)改革教学观念

体育公共关系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针对本课的特点,在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改革和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实践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在研究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比较、分析,使得出的经验更加科学,更具实践意义。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互动配合进行。

(二)改革教学内容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第二,教学内容混杂。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注重技能、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

(三)改革教学方式

改变学院现有的体育公共关系学教学模式,结合专业和职业技能要求,将实训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上岗就能上手工作,突出职业教育的优势,从而形成符合专业和行业特点的以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新模式。侧重应用研究,深入课堂,走进教师,走进学生,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师生的成长,实现教学优质化。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考试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即理论成绩、实践、实训成绩相结合。实践操作技能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操作技能。包括:公共关系社会调查、模拟策划公关方案,策划新闻传播活动,处理危机公关案例、编写案例等。这种实践操作技能的考试使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了很好的结合,受到了学生的好评。

体育学习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中学 体育教师 职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1B-0017-01

体育教师是各级各类学校中专门负责学校体育工作的学科专业教师。体育教师又被誉为人类健美工程师,这主要是基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主要是面向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具有促进作用。学校体育工作中,体育教师的工作主要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组织竞赛以及管理。由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体育教师面对学生数量的庞大性均要求在当前的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具备全面的职业素养,以胜任当前千变万化的学校体育工作。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越强、责任心越高展现出来的学校体育教学与管理的能力也会越强,对于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会越有利。下面笔者结合多年来基层体育教学的实践经验具体探讨一下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师德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养便是师德。师德主要是指体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品德,也可以称为需遵守的社会公德。师德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具备的道德底线,是体育教师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品德核心。师德可以表现在体育教师对品德的认识和体育教师的品德行为。体育教师对品德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体育教师在多年的学习与生活中亦或在多年的教育培训中具有的良好品德,对品德有自身的认识和感悟。体育教师的品德行为主要体现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与生活中,体育教师以身作则,表现出良好的品德。良好的职业品德会促使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负责对待自身的工作,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迟到早退等现象,无打骂学生等现象,对学生以及工作均具有认真负责的态度。

二、身体素质

体育教学工作与一般学科的教学工作最大不同是,体育教学工作主要是在室外进行,其学习的目的性并非指向学科知识,而是指向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榜样以及动作示范的模板,均需要体育教师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可以说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先决条件。身体素质,通常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身体素质一般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经常潜在地表现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劳动中,自然也表现在体育锻炼方面。身体素质越强在运动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运动能力也会越强,对于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也会越有利。当前部分学校的体育教师身体素质偏弱,在进行动作示范,或在运动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技术水准。对身体弱的人,首先,不宜从难度大的项目入手;其次,贵在坚持,坚持经常,最好不间断,要做到这一点很难,要自觉,也要有毅力,如果对这些运动有兴趣的话,就会好坚持得多。我认为,这类运动是适合所有人的,也适合长期选择的项目。长时间坚持体育运动会使身体素质逐渐提高,逐渐使身体素质较差的体育教师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三、科研素质

科研素质指在教学的同时进行学科研究的能力。体育教师进行的学科研究主要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发现的教学规律、新的教学方法,并撰写成文章发表在学术刊物上,以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进行交流参考,对于提高当前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具有一定意义。在众多体育教师的集思广益中会对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进行体育科学研究并撰写论文,也会促进体育教师职称的评审,有利于自身的晋升,可以看出进行体育学科研究既有利于学校体育工作,又有利于自身。当前部分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师科研素质相对较差,在平时的体育教学与管理过程中,并不注意用科学的观点进行审视,从而在体育教学工作过程中错过很多优秀的选题,这对于我国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有不利影响。当然体育教师也不能将全部身心用于体育科研工作,片面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视学校体育教学、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等主要工作。

四、结束语

为胜任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笔者经过文献资料的整理结合多年基层体育教学经验总结出中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师德、身体素质以及科研素质。这些职业素质的提升有利于体育教师自身的进步以及学校体育教学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唐炎,宋会君.体育教师教育论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主题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考试学习经验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