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管理范文

时间:2023-06-25 17:36:08

体育经济管理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1篇

体育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但不能作为体育教学的唯一任务,否则就背离了体育教育的实质。尤其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学要发展与职业相关的观察能力和心理承受等能力和终身体育意识等。

【关键词】

高职学院;体育教学;任务

高职体育教学、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中等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与健康教学有着明显的区别。高职体育教学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高职学院学生的自身特点应该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只是肌体健康而心理、意志品质有问题,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在学生身体得到发展的同时,他们的大脑思维、情感意识及意志品质等,也都应有各种体会和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高职体育教学,随着素质教育的深人开展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高职体育教学必须由“技术教学”转变为“多种能力的教学”,在发展身体运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应紧紧围绕高职教育的特点注意加强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能力

观察判断能力是一种有目的、有准备、主动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任何一种动作,都是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引导、启迪等方式,先让学生建立动作的视觉表象,然后达到动力定型,最后做出符合要求的动作。体育教学本身具有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容易学习和掌握的特点,有些动作一看就会。这时,教师就可以讲解这些简单动作产生的原因,拆分动作的结构,分析成套动作的组合顺序等,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将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常常看到在排球比赛中,当一个队员跳起扣球时,突然发现对方跳起拦网,他就会在一瞬间迅速观察和判断场上形势而改变手腕动作,将球扣或吊到无人防守的区域;又如足球运动员的临门一脚,也是经过仔细地观察和迅速地判断在瞬间形成连续动作的高度发挥。这种在选择对象上的敏感性,在复杂的背景中相对区分出对象的主体行动,皆是建立在精细地观察和敏锐地判断之上的。而精细的观察和敏锐的判断力是通过比较、对比、想象、推理等多种方式,并在千差万别、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练就的,这也是其它学科与体育学科不可比拟的独到之处,而体育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这一良好的环境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体育教师则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一环境和条件,主动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判断能力。这对于高职学院的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是很重要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毕业后在工作岗位从事工作的能力,了解毕业后所处的工作环境,了解所在单位同事的心理、生理等特点,处理好各种关系,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进人工作状态,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2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承受能力,即心理素质。从狭义上讲,是指在紧张、激烈、危险、困难和压力等逆境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力。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学生面临的择业、就业等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很大,竞争是残酷的,对于高职学院学生来说,拥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们不仅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而且必须具有健全的人格、稳定的情绪、较强的适应能力、耐挫能力、自控能力和社交能力,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宽宏大量、团结容人的品质。只有具备了这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才能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和快速改革。反之,将会出现种种心理失衡和人际冲突,经受不住挫折和困难的考验,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能力都可能会丧失。而这些素质都会在学校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这也正是当前激烈的竞争赋予体育教学的新任务。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教授新的动作之后,学生在练习时往往会产生恐惧心理,害怕受伤,自信心不足。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造成学生越害怕动作越变形,动作越变形越容易受伤,越受伤也就越恐惧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要及时发现和掌握学生的心理,进行耐心细致地讲解、帮助和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严密的保护和帮助下反复进行练习,消除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在练习和比赛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难免的,学生一面要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忍受伤病的痛苦,一面要以稳定的情绪和宽宏大量、团结容人的品质继续练习和比赛;一边要享受胜利的喜悦,一边要承受失败的压力。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又增强了其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教师在此过程中要不断调节学生的心态,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困难面前不低头、压力面前不退缩。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提高了。

3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高职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学生进人社会之前最后阶段的学校体育教育,是衔接社会体育的桥梁。通过体育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于进取的精神、公平竞争的态度及顽强的意志品质。最重要的是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终身锻炼的能力。终身体育是现代体育教育思想。这种思想对学校体育教育特别是职业院校体育教育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目前学校体育思想的发展呈多元化趋势,终身体育体现了现代化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潮流。学校体育教育的任务不仅使学生在校期间参加体育锻炼,而且还要使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到社会上受益。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以简单、实用、收效快的技能为主,加强原理辅导,使学生明其所以然。高职学院体育教学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终身体育目标中起重要作用。终身体育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是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是对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综上所述,高职学院的体育教学必须把传统的、单一的增强体质的教学任务向生理、心理、社会的整体效益的多维教学任务转变。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功能,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多种能力作为高职学院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4-0001-05

目前经济管理类课程已经被许多高校列为不同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范围,各高校希望通过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择和开设促进不同领域人才的综合素质,特别是针对性提高当代研究型人才对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也随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逐渐进行调整。虽然这种调整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角度是多元的,但立足体育专业类研究生的就业,从实际社会需求入手改革研究生课程教学是解决体育类人才培养和就业问题的关键。

在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因为其自身的特点和与现实工作岗位的密切关系应该被重视,特别是在现实的教学改革操作中,对其课程的选择和讲授需要重新进行调整,这关系到对体育领域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也关系到黑龙江省体育专业人才的创新性培养。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对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研究,明确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的设置思路,揭示经济管理类课程对体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作用,推动黑龙江省体育研究生的全面发展。

1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依据

1.1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开设现状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我国体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体育人才,是体育教育的关键。目前,黑龙江省招收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校共有五所,分别是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在这几所高校中,哈尔滨体育学院和哈尔滨师范大学所招收的专业相对较多,其他三所学校只设立了体育教育训练专业。其中四所院校都开设了经济管理的相关必修课和选修课,仅有哈尔滨工业大学没有开设相关课程。

从表1中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存在一定问题。具体包括:首先,类别单一,学生的可选择性并不充分,大部分学校只开设了单一的课程,没有形成可选择的多样经济管理类课程体系;第二,在本专业与经济管理技能的需求联系上不紧密,在这些课程中,基本都是简单的体育与经济管理类知识的结合,有些课程甚至只停留在初级知识连接上,缺少对现实需求的分析与设计。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体育专业目前招生数量与专业类别数量少所形成的限制有关外,还与体育经济管理类课程并未引起学校和学生的广泛关注有一定关系,致使缺少相应的课程理论体系甚至是授课教师。虽然,体育专业研究生应该结合本专业开设以体育为主体的相关课程,但根据社会的需求,以及综合型创新人才发展的需要,扩大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范围和紧密结合现实需求开设相关课程,是现实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

1.2体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

体育专业作为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具有行业特色的专业技术,以其自身的特色培养体育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但是一直以来,体育专业人才的就业由于专业性较强,一方面存在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形成了明显的限制。从目前全国体育领域研究生的就业看,情况并不乐观,一部分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很难满意地找到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岗位,致使部分研究生放弃本专业另寻其他就业岗位。而实际上社会所需求的体育领域专业研究型人才,也不再是仅有的单一体育专业研究技能,更多需要的是具有复合型的综合知识人才,特别是能够适合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育领域相关人才。

此外,从目前非体育专业研究生就业的岗位需求也可以看出,相关的经济管理技能已经变得非常重要,因为经济管理技能是当前社会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组成。在一些理工院校,要求本科学生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体育专业研究生的教育中,虽然未明确体现对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修学分的限制,但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开设范围和学时也是符合现实客观需求的。

2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手段

2.1教学改革手段的明确

教学改革手段是为达到预设的教学改革目标,使用的一定改革技巧。具体而言,在教学改革中,改革手段一般会呈现三种类型:第一,自上而下改革,即由高校及主管部门面直接提出改革要求和改革目标,亲自组织改革,以达到一定改革效果;第二,自下而上改革,即由教学对象——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出发,主动提出一定的改革要求,这种类型改革准备时间较长,改革效果相对受到限制;第三,中间型改革,即从实际的授课教师角度出发,提出具体改革要求和相应的改革目标,此种类型的改革效果和改革时间介于前两者之间,但却是最易发生的改革。

由此可见,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手段宏观上也应由以上三种类型组成,根据现实情况,特别是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硕士研究招生规模较小的特点,在采用改革手段时,很难采用第一种“自上而下”和第二种“自下而上”的手段。因为,学校及更高管理层对此类课程的关注程度在短时间内很难予以重视,而较小规模的研究生团体又很难形成足够的力量突破改革的临界点,促成改革。所以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是以中间型改革为主,并灵活与“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手段的结合。剖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实际的授课教师了解课程设置的现实情况,又对授课对象体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效果比较熟悉,因此从教授的角度提出并形成改革切实可行。

2.2教学改革手段组合的选择

根据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的现状,在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时,从改革手段的组合上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如图1所示:

第一种组合,首先改革初期采取以授课教师为主的“中间型改革”手段,然后结合“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逐渐进行,在改革中期和后期在结合“自下而上”的改革。这种组合较早地吸收了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参与容易进行,另外又吸收了学生的参与,改革效果也会比较明显,但对高校及主管部门的参与要求较高。第二种组合,改革初期仍然采取以授课教师为主的“中间型改革”手段,然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渐形成“自下而上”的改革,再吸引高校及主管部门的注意,与“自上而下”的改革手段相结合。这种组合,可能在目前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数量受到一定限制的情况下,见效慢,但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仍然可以在合适的环境和条件下采用。

3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提高

3.1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两个空间维度

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过程中,提高改革效果主要涉及两个空间维度:一是大空间维度,指整体高校改革所处的环境及改革的总动力;二是小空间维度,主要指省内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各高校。对于前者,在提高省内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的效果中属于间接影响,但从改革的动力角度看却是原始动力。因为黑龙江省省内设有体育专业硕士招生的高校并不多,并且整体上,在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选择范围上与一些高等体育院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在改革效果的提高上,尤其需要学习其他高校所形成的改革方式和改革做法,以此为动力推动改革进行。

对于后者,设有体育硕士专业的省内高校,每一个学校都存在自己的教学改革思路,但这种小空间维度的影响对涉及经济管理类课程的具体改革会更直接。所以在提高相应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时,可从小空间维度进行突破,同时这也是对教学改革手段选择的有效支撑。现实中,经济管理类课程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中比重较小,也容易被忽视,但其相关课程的开设应该在有限的学时下保障其教学目标的实现,所以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必须注重从小空间维度即开设相关课程的各高校入手。

3.2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干扰因素分析

当确定需要对黑龙江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进行改革后,实际就应该重视改革的具体运行及现实效果。因为教学改革就是要除去在教学中的问题与矛盾,优化教学目标,达到预定的改革效果。提高教学改革效果并不容易,首先应该排除对教学改革效果产生的干扰条件。在实际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干扰因素很多,但最直接,影响最突出的主要有2个:

3.2.1改革中经济管理类课程调整的滞后

如果在改革中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调整是滞后的,那所提出的改革和预定的改革目标都会受到影响,改革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干扰。所以,在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过程中,不能只把设计的课程调整框架作为摆设,不采取实践,并且在实践时还要注意时间的调整,否则这种课程调整的滞后必将对整体教学改革效果形成最直接的干扰。

3.2.2经济管理类课程中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

一旦具体经济管理类课程的调整确定好,相应的师资队伍对硕士研究生经济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要,特别是涉及改革效果的提高上,因为体育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多是体育与经济管理具体内容的结合,属于交叉学科,所以需要的教师应该是在体育与经济管理两个领域都熟悉和擅长的人员。从黑龙江省目前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体育专业看,师资力量并不充足。一些专业由于没有体育人文社会专业,所以并没有直接相关的这类教师。而现实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需要在掌握体育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先行学习经济管理类知识,然后再经过转化后教授给研究生。

3.3提高教学改革效果的体制需求

高校在办学自方面近年来有所改观,但在教学领域的办学自问题却起伏较多,任何教育体制,除了政治要求外,对其他方面只能提倡,不能强制,只应服务,不应干涉,只可引导,不可命令。在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改革过程也会涉及相关的体制需求,因此落实到具体课程像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时,同样对体制也会存在需要。此为,对于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体制应理顺政府和体育院校的关系,调整体育学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运用市场机制调节教育经费的投入与运行,寻求“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从现实角度而言,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需要的是相应教育管理体制的支持,其中能够自主地调整体育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办学体系的就是其最根本的体制需求。从黑龙江省现行的教育管理体制看,短时期内各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的自还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种体制的需求并不会受到改变,吸收国际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借鉴国内知名院校的有效改革办法是我们在当前改革中面对相应体制需求不足情况下的可选择路径。所以,调整招收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校的自我改革力度,清晰相关的体制需求,是提高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又一途径。

4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不同参与主体的矛盾协调

4.1改革中参与主体的明确

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涉及两方三个主体:课程的教授方和课程的学习方,而课程的教授方从学校角度讲包括教学管理层和授课教师,因此在这个改革中主要涉及三个参与主体:教学管理层、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和对相应课程学习的硕士生。其中,教学管理层是教学改革中的领导层,也是权力掌握相对最集中的主体,在经济管理类教学改革中起主导作用,整体的改革过程需要首先经过此层参与主体的同意才能进行,因此作为参与主体有较强的能动性,对另外两个参与主体起支配和领导作用。经济管理类课程授课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属于最灵活的参与主体,一方面与上层的管理层主体相联系,有共同的利益;另一方面与下层的硕士研究生主体相联系,直接为学生的利益进行诉求。因此在整体的教学改革中任务最重,起的作用最突出。而对于课程的直接接受者一一学生,在教学改革中是最忠实的参与主体,从理性角度讲也应该是最积极的参与主体。在改革过程中,每一次取得的改革效果都将直接作用在课程学习的学生身上,同时,对于改革效果的反馈和改革最终目标的完成也都将由这一参与主体直接体现。

4.2参与主体间矛盾分析

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教学改革,各参与主体由于在改革中担任的角色不同,对各自利益的诉求也不同,因此在改革中会存在一定的矛盾,从参与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两方面:

4.2.1积极性上存在矛盾

教学管理层参与改革主要是为了完成本校的政治目标,并要结合学校的整体环境和条件考虑问题,积极性一般,特别是在学校本身对体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有限的情况下,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的改革积极性更会受到影响。而对于授课教师,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水平,考虑职业前途以及结合学生需求的情况下,会比较积极地参与课程的教学改革,但也不排除部分教师对已有课程讲授的惰性,参与时积极性一般。但总体而言,教师在改革中积极性会高于管理层。而教学改革中积极性最高的是直接接受课程的硕士研究生,学生从知识的接受角度和就业压力角度希望学校管理层和授课教师积极参与这次改革,而自身也会在理性作用下始终积极参与。由此可见,不同主体在改革中积极性是不同的,因此进行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时,需要针对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采取不同的对策。

4.2.2利益诉求上存在矛盾

教学管理层主要诉求的是政治利益和学校教学改革中的综合利益,即在有限的资金下寻求整体的教学改革收益最大;而授课教师主要诉求的是自身利益及部分学生利益;对于学生则完全是诉求自身的个体利益。由此可见,当学校过于追求政治利益时,就会对学生的利益诉求产生影响,而教师的利益诉求也可能会在学校和学生之间摆动。所以,从整体上看,在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中,各方的利益诉求也存在矛盾。

4.3协调矛盾的途径

对于参与主体间矛盾的协调途径主要是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在协调教学改革矛盾时可以找到三个参与主体共同的利益诉求点,即以“缩短与其他学校的办学差距”为突破口,然后再结合具体矛盾的特征,有针对性协调。首先,与国内其他体育硕士专业开设的经济管理类课程进行对比,在办学思路上先行改革,然后以提高省内各学校管理层的改革主导性为突破,再按照改革目标协调矛盾。其次,尽量满足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特别是从省级教育管理部门角度,提供教学改革的资金支持,并在改革经验推广上提供帮助,然后以此为动力,保证各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当然在协调矛盾的过程中,还会遇到新的矛盾或问题,但从高校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和现实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出发,找到关键点来协调矛盾是有效的途径。

5结论

对黑龙江省体育专业研究生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重点进行深入分析,实际是要剖析目前省内体育专业如何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研究的主旨是得出如何找到关键点以促进教学改革。其中,教学改革手段要以实际经济管理类课程改革现状为前提灵活运用;而对于经济管理类课程教学改革效果的提高无疑是整体改革重点中的核心,但改革效果的显现相对较容易,而教学效果的稳定提高却有一定难度,不过提高的目标及途径必须应该确定;对于参与经济管理类改革的不同主体,因为在改革中所处角色的不同,所以在改革中也存在相应的矛盾,而矛盾的存在制约着改革顷利进行,需要对参与主体间的矛盾进行协调。参考文献:

[1]陈兴胜,体育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1):73-75。

[2]哈尔滨体育学院,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yjsbindexclass.asp?classid=357.

[3]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ky/show.asp?id=1505.

[4]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ixunbu/ShowArticle.asp?ArticleID=33879.

[5]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哈工人校本部硕士研究生招生学科目录与招生计划[EB/OL]http:///hityzb/sjz/s20.htm.

[6]牡丹江师范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EB/OL].http:///tyxy/zcdhneirong.asp?tid=Yjsjy.

[7]穆亮,新形势下促进黑龙江省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措施研究田[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4):59.

[8]肖念,孙崇正,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8.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3篇

“中国梦”为我国体育指明了道路,即“体育强国梦”,体育经济正是体育强国的重要一环。体育经济拥有巨大潜力,但相关人才缺乏的现状严重制约体育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稳定发展,市场上拥有一大批重大影响的名人名家名作。但是体育经济市场缺乏这样的大人物、大作品即熟悉市场经济与体育经营的综合性人才寥寥无几,他必须具备充分了解我国国情,深谙市场经济理论体系,熟识体育专业知识。对于我国体育经济必须要做到“有路、有魂、有底、有人、有备”,这就为我们的体育经济管理提出了要求。作为行政单位,我们的体育主管部门行政主体突出,优势主要体现在体育管理知识,但在经济领域,特别是重要经济项目的决策能力相对薄弱,制约了体育经济的发展。而对于一般的体育相关的经营者缺乏体育专业知识特别是体育领域的先进理念,从而无法与时俱进。这直接导致对体育热情度不高,不了解国际体育大环境,不熟悉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趋势,目光相对短浅,并无法全面的调查市场,更谈不上顺应时代的管理运作,缺乏大局观。从宏观层面、长远角度来看,体育经济要想有长足进步和稳定的发展,体育经济相关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就成了解决问题的根源。“中国梦”之“体育强国梦”的现实基础就是体育经济的追赶与超越。我国的体育经济期待高素质人才、期待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在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道路上体育经济正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以体育为载体的各项商业活动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这也正契合了“中国梦”的基本路线——群众路线。总的来说,我国目前体育经济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深谙中国特色的市场规律,熟识中国体育经济市场规划和监管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既精通体育专业知识,又熟悉市场经济运作的经营管理人才。未来的市场发展中,既懂体育运动又掌握经济理论;既懂市场经营管理运作又熟悉国内外体育经济法律法规的复合型人才势必成为社会需求的热点。

2我国体育经济管理人才培养途径

2.1突出各级管理机构的主导作用,合理完善配置体育经济管理是一个宏观的课题,它是需要政府主导的行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处宏观管理职能要与时俱进,不断的得到完善发展。体育行政部门要迅速成立或完善管理体育经济各级机构,专门管理地方体育经济发展工作。贯彻“中国梦”的群众路线,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特色市场经济要求的体育经济协会组织,协调好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互补作用,利用组织平台、积极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以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良性发展。

2.1.1高校在体育经济相关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各高校从事体育经济专业的教师可以拓宽渠道,深入体育企业的第一线,了解不同企业的各种经营管理动态,体会“体育强国梦”具体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理论知识,并用理论知识来指导实践。在其间发现最新最实在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方案、充实教学内容。以案例的形式等向学生剖析、传授最新的专业知识。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重要的不仅仅是学习好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如何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所以,实习基地可以帮助他们,熟悉体育企业的各个具体运转流程,感受实际运作的氛围,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有针对性的学习新知识、探究新问题。

2.1.2发挥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势为企业员工培训提供平台员工专业的再教育,知识的再更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础。管理人员的培养是体育企业成功的重要一环。高校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研究力量,有更为广阔的与国内外交流的平台,有条件为社会体育经济相关经营管理人员提供系统培训。高校特有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体育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反思和探索,帮助实践经验丰富的员工通过系统学习和思考,建造“中国梦”实现“体育强国梦”,快速提高管理水平。

2.1.3创新教学思维吸引一线管理人员直接参与教学工作高校体育经济的专业教师相比社会上的一线经营管理人员,在实践运作上处于劣势,理论与实践无法做到无缝结合。这会直接影响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在步入社会、走上岗位缺乏社会适应性。因此,高校不能固步自封,盲目自大。应当邀请体育企业最前沿的专家参与到体育经济专业的教学中来,为教学带来企业管理、市场管理最前沿的讯息,特别是整个体育经济的生态圈的时代信号。更新体育经济管理的教学内容,切实提高学生面对实际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促进高校教育和市场经营、经济管理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机制。要把市场的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结合的优势,为我国体育经济的迅速发展提供足够的后备力量。

2.2以“中国梦”为契机,更新管理人才的课程体系现行培养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着重理论轻技能、培养与需求不贴切等问题。即单一强调专业知识的灌输,忽视经营管理技能的培养,教育工作与社会、市场的实际需求脱钩等问题。这急需要对我们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进行更新调整。

2.2.1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任何一门完整的课程体系都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也必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大部分。其中理论课程体系不仅仅包括理论专业知识,更应该体现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自学能力上;实践课程体系要紧密连接理论课程体系,即在社会实践、体育经济管理技能实习的过程中再学习再提高等等。

2.2.2增设多样的选修课程以期拓宽专业平台体育经济管理不是单一的专业,它必须有多学科知识搭建平台,才能得以支撑。增设多样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好的激发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并能够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培养学生建立“中国梦”,弘扬“体育强国梦”。

2.3固定时期、固定阶段开展中短期培训充分利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职能、社会体育机构的组织功能和高校的教育优势,固定时期、固定阶段对现有的体育经济管理人才进行强化培训。目的就是为了缓解当前人才短缺、人才培养周期长的困境。这样一是时刻紧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更好的将体育行政主管部门、社会体育机构和高校资源整合,短期内培养人才、更新人才结构;二是三部分的合力能够更好的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即学即用。

2.4坚持“中国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欧美体育强国中,体育管理人才为体育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促进着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我们应本着符合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大力开展与西方体育强国体育经济领域的交流合作。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找出我们的不足。聘请国外专家名士来指导我们商业运转等,帮助完成体育经济各方面运作。派送我国体育经济管理人员到欧美发达体育强国学习,促进我国与国际体育经济的交流合作,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3结语

“中国梦”的实现,“体育强国梦”不可或缺,体育经济的繁荣发展不可或缺。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既懂经济又懂体育的管理人才。顺应时展,培养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特别是懂得掌握体育市场规律和体育专业知识的人才,是我国经济领域活跃体育市场,发展体育经济的关键。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 体育经济 人才 制约 培养

一、制约我国体育经济人才培养的因素

首先,我国目前的体育经济型人才培养的结构与市场机制不相适应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从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其已经建立了各种类型培养方式,商学院培养向跨国公司和大企业的运动营销部门输送的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型人才;体育学院或体育系培养到体育俱乐部从事体育经济管理的高级体育经济型人才;各大学的体育学院或社区学院培养到单项俱乐部和中介机构从事专项赛事经营和专项运动员的专项体育经济型人才。而在我国目前29所体育学院和各大师范院校体育系,体育经济学只是一部分体育类专业的选修课程;而我国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职业俱乐部、体育中介机构、从事健身娱乐经营的企业等却需要大量的体育经济型人才。

其次,我国政府参与体育经济管理机制与市场经济机制不相适应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从体育经济发达的国家的经验来看,政府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经济杠杆和加强法制建设参与体育经济管理。我国政府参与体育经济管理行政管理的多,法制管理的少。另一方面我国电视转播权是中央电视台垄断经营,各俱乐部的生存主要靠大公司、集团的冠名费和极少的广告费、门票收入维持生计,没有形成独立的实体。政府管理职业体育机构刚从政府部门脱胎而出,行使职能模糊。在工作方法上还习惯按计划经济行政命令进行管理。在观念上不愿接受完全的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体育经济经济人才的培养策略

首先,人才的培养需要机制,所以体制改革是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基于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只有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能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育体制。系统科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只要抓住少量的至关重要的变量因素,就可以控制整个系统的发展。在体育经济改革过程中,政府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建立趋于完善市场体育经济体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加快体育经济体制改革步伐,用法律的手段参与管理,用经济投人、税收等手段调节体育经济等方面。只有如此才能让体育经济专业人才的培养真正符合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其次,我国的高等教育要加强体育经济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据了解,目前国外,尤其是美国在体育产业经营方面的人才培养,从本科生到研究生都已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虽然我国已有一批素质较高的专业骨干教师,但也面临新专业变化的挑战,教师的专业素质还需不断提高。一方面要加快优秀师资人才的引进,另一方面将选派一部分年轻教师到其他大学或国外学习、进修提高业务水平,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要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建设,尽快出一批有具有我国特色的研究成果。体育经济专业尚属于新兴专业,很多方面需要努力建设。特别是,新专业的建设过程没有可供借鉴的经验,需要艰苦地探索和完善,这一过程就是教学的研究过程。综观当前我国体育经济领域的研究情况,应针对我国体育经济学科研究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体育经济、体育生产、体育产品、体育产业、体育投资、体育消费、体育市场、体育经营、体育经济效益等一批重要学科的研究。

最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应该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和具有多元化文化理念以及实现跨文化融合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其关键的影响因素在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结构设置,因此完善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结构设置对于培养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十分重要,具体而言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要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各类体育行政管理、体育产业管理、俱乐部管等。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每位毕业生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要与人接触,涉及到自身“德”的问题, 因此应当具有人文知识, 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要与社会接触,因此要掌握一些社会科学知。要与自然与物接触,因此要有“德”懂“理”。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所需要的知识结构不难看出,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多学科的交又与互融。要避免体育经济管理过多的考虑体育专业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学科交叉互融不等于几个具体学科知识简单的汇合。二是要使其具有多元化文化理念以及实现跨文化融合的能力。多元文化互补性提升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创新的必由之路,未来的世界没有一种普世皆准或唯一优秀的文化,“胜者通吃”法则在文化发展领域毫无立锥之地。文化的全球化不是文化的趋同化,而是一种跨文化对话和交流的机制。体育就是一种文化。特别是现在国际体育赛事的不断增加,使得体育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跨文化的融合。因此对于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树立多元化文化理念。

再次,联合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培养体育经济人才。笔者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人手:(1)商学院、体育学院培养体育经济型人才,目前可以墙训大批的退役运动员和经济类专业的富余人员,搞体育产品的营销,体育经纪人和各俱乐部一般工作及群众体育工作。(2)综合性大学体育系与经济系联合墙养高级体育经济人才,授予“学士”学位,到专项管理中心。各大职业俱乐部、中介机构担任管理工作或体育商品市场开发。(3)经济专家和体育专家合作培养高层体育经济专家、授予硕士、博士学位,致力于国家和国际体育经济科学管理与研究。

只有通过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才能使得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更加符合实际体育产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岩等:体育经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2]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编.新世纪体育改革与发展之探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

[3]张 岩:我国体育经济学发展的趋势和建议[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6):12~14,19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经济管理;理论;实践;课程;创新

1.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社会各个领域从各个层面之上对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由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之后的人才是需要具有一定程度的和周遭环境相适应的实践操作能力的,所以由此可知专业性强的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能力来说是十分的重要的。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来说重视的是对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且也是十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的,致力于以此危机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出来。

2.首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相关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存在着的问题展开分析

2.1实践教学目标不合理

紧密结合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规划, 实训基地建设规划,进行校企资源整合,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结构布局,建成“岗学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教学,突显就业、研发、实训一体的综合效益功能。校内通过校企联合开发,按照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整合实训场地和购买设备,形成真实的职业环境,建成高尔夫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体育场馆服务与管理实训中心、职业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其中通用技能实训中心实现在专业群内共享,涵盖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岗位能力、专业拓展能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提高实训室使用率和共享能力,制定了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岗位能力课程的实训标准。形成具有专业辐射效果的校内职业技能实践教学平台。学生在此实践教学平台上可完成本专业体系中60%以上的实训内容的学习。校外与本地区体育场馆行业、高尔夫行业、体育培训行业等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可满足校外实践教学、实习的需求并提供大量就业机会。

2.2现阶段的实践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不强

因为在开展实践教学相关活动之前制没有制定出来明确的教学目标的,实践教学系统性也就成为了一项有待提升的项目。没有针对实践教学展开系统性的规划工作,一般情况下开展的设置和安排工作的随意性都是比较强的,产生的结果就是实践教学的质量较为低下,学生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样的实践教学中掌握的专业技能的零散程度是比较高的。所以就需要在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实践教学的内容,实现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从而就能够使得实践教学的力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3.现阶段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应当使用到的创新措施

课程当中的实践教学环节重视的是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相互融合在一起,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穿插开展,就能够使得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的牢固程度和灵活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在实现上文中提及到的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主要形式有:课上的小组讨论、课余实践的理论教学拓展等等。课上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以专业课程理论知识为主题,教师在讨论正式开展之前是需要设定出砻魅返奶致壑魈夂涂己朔绞降模小组中的各个相关成员以主题和考核方式为基础展开讨论活动。课余时间理论知识拓展其实就是以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多门专业课程为基础,在教师的带领下引导学生进入到体育俱乐部、体育企业等相关的体育性质的组织中开展调研工作,并在调研相关工作结束之后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总结之后,拿到课堂当中用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之所以会开展课程中实践教学就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及时的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并且逐渐的将这种实践能力的深化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认知实习其实就为为了能够使得高校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对体育组织以及体育企业形成一个感性层面上的认识,,以便于能够使得学生对体育组织施行的经济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重视的是对学生学习到的专业经济管理知识形成大致的了解,从而就能够使得学生对本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的范围、工作特征以及工作性质形成一定的了解,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的将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出来,以便于能够使得后续的理论、实践课程能够顺利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专业思想。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中的学生需要开展的认知实习是可以划分为学校内部和小学外部两个方面的,在校外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认知实习能够对体育组织的销售和管理的实际情况形成大致的了解,在对问题展开详尽的分析的基础上找寻出来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就能够将学生使用体育经济管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出来。

参考文献:

[1]许睿博. 黑龙江省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适应性研究[D].哈尔滨体育学院,2015.

[2]李军岩. 体育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J].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2:85-87.

[3]刘雪. 关于构建我国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七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4:3.

[4]叶心明,王跃,朱晓东. 关于体育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首届中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2005:1.

[5]兰自力,孙立海,孙辉,李燕燕. 体育经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路与思考――以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经济专业培养方案为例[A].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Sport Industry).第五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Chinese Association of Sport Industry):, 2010:1.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经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1月3日

现如今,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得以大力的发展,高校不断地扩招,开展更多的高校教育课程,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之下,一方面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资源难以满足高校体育教育事业,虽然我国政府及高校学校不断地增加体育建设的投资,但仍旧难以改变这一现状;而另一方面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设施存在大量的闲置浪费的情况,未能被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不仅造成了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困难,更是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深入分析高校体育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找出其中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一、高校体育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先进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观念。进入新时期以来,不仅是我国的高校教育在不断地改革,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传统的经济和教育观念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经济和教育发展需求。在我国高校管理者之间,还未能形成较为先进的体育经济的观念,还未能认识到体育经济发展对于高校教育的重要意义。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与体育经济基本处于分离的状态,高校管理者只注重自身体育教育事业,未能意识到高校体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联系,使得两者之间的相互促进、推动的作用被抑制,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利好条件未能应用到高校体育教育中去,而高校体育经济也未能给社会经济发展发挥到应有的作用。缺乏先进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观念,落后传统经营理念阻碍了高校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落后的体育经济发展观念是阻碍其发展的首要原因。

(二)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紊乱,发展模式单一。根据我国现有的体育经济发展现状来分析,许多高校虽然已经开始了体育经济的发展,然而由于缺乏管理经验以及系统性的发展制度,导致了我国的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紊乱,并且其发展模式过于单一,未能走上快速、健康的经济发展道路,与我国的市场经济发展严重脱节。高校体育经济发展并没有形成一套合理的管理模式,高校的体育经济发展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隶属于体育部门管理之下,同时又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导致了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既要联合学校又要联合体育部门,使得体育经济事业发展过于繁琐,难以形成具有条理性的管理组织,一旦在发展中遇到问题,各部门之间难以达到意见上的协调统一,相互之间责任不明确,问题也就难以解决。体育经济中单一的发展模式和紊乱的管理组织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三)高校体育资源严重浪费,未发挥应有的价值。国家、政府以及高校对于体育教育非常重视,不断地为高校体育教学投入大量的资金来建设教学设备,优化教学环境,然而,由于对于体育资源的管理不善以及使用不当,造成了高校体育资源的严重浪费,高校中体育课程的安排以及学生对于体育项目的偏好,对于高校体育资源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在没有体育课程的情况下,大量的体育教学资源都处于闲置的状态,而未能充分地实现其价值。高校体育经济也因此而受到负面影响,高校体育教育与体育经济未能进行有机的结合,闲置的体育资源未能进入经济市场中发挥其经济价值,既浪费了国家政府的资金,也对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高校体育资源的浪费,是阻碍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

(四)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高校体育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必然会受到市场经济的考验与冲击,现如今,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各种产品的推出越来越快,人们对于服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体育经济要想在市场中取得一席之位,就必须要有强大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则要依靠高素质的市场经济管理人才。然而,我国高校中的人才多数以教育与研究为主要发展方向,却极少有与经济管理相关方面的人才,这就使得我国的高校体育经济缺乏专业的人才进行管理,经营模式与市场要求不符合,也就难以形成足够的竞争力,即使走入市场,也会被其他的体育经济形势所排挤,高校体育经济难以取得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缺乏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是阻碍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解决高校体育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思想观念,重视高校体育经济发展。现如今,我国经济得以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满足,因此人们的消费不仅仅停留在基本的衣食住行,而是更注重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体育消费成为了人们的一个主要消费方向。在这种社会观念的大背景之下,高校体育应当逐渐地从单一的体育教学功能中走出来,及时地认识到体育经济的作用,将高校体育经济进行大力发展,让高校体育经济能够融入到市场中。相比于其他的体育经济形势,高校体育经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积淀,有着难以企及的优势,通过对高校体育经济的正确认识,使其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然,高校体育经济不能只是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的追求目标,更应当注重高校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结合,使高校体育经济能够同时为高校和社会带来双方共同的利益,从而让高校体育经济得以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建立健全的高校体育经济管理制度。高校体育经济是高校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应当建立一个专门的管理部门,来对高校体育经济事务进行及时的管理,积极地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进行探索,明确市场对于体育方面的消费需求,从而将高校体育进行合理的规整,将富有经济价值的高校体育资源投入市场,为高校带来更多的经济收益。另外,还应当制定一套完善的高校体育经济管理制度,通过依照规章制度的方式来对高校体育经济进行有条理、有依据的管理,使高校体育经济与社会经济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让高校体育经济在服务于社会经济市场的同时,也能够让高校从社会经济的发展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也就能够在促进社会经济市场中的体育经济发展的同时,为高校发展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

(三)有效利用高校体育资源,抓住体育经济发展机遇。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并不同于其他的经济发展模式,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也有着难以取代的特殊价值。相对于其他的体育经济形式来说,高校体育经济更具有教育意义,高校应当从这一方面出发,深刻地挖掘高校体育经济所具备的潜力,清晰地认识到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方向,从人民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中寻求契合点,抓住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机遇。高校还应当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体育经济发展计划,明确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目标,并且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来实现,以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将高校体育经济在社会经济市场中的价值发挥出来,从而让高校体育经济被更多的人认可、接受,让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大众,同时,也让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反过来促进高校的发展。

(四)高校体育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高校体育的本质在于对学生的教育,而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大众,让更多社会中的人能够得到更为优质的体育消费服务;另一方面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是为了给高校带来一定的经济收益,以此来支撑高校教育的资金支出。因此,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不能将资金收益作为唯一的目的,而是同时注重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这也就意味着,高校的体育资源首先要满足高校体育教育的需求,而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其自身的规律,高校体育经济自然也不能脱离这个规律独自存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发挥高校体育经济的社会作用,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

(五)大力培养高素质经济管理人才。高校中体育资源的社会经济价值,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发现。高校体育经济的运营,也需要专业人才来进行管理。因此,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经济管理人才。而拥有体育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稀少,高校应当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培养更多的人才。以体育教育为主的院校以及普通高校中的体育专业应当作为培养这一方面人才的主力军。通过目的明确、专业性强的培训,来输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高校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程维华.关于我国发展体育经济几个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7.26.

[2]夏方智.体育院校发展体育经济的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7C-0157-02

自2001年在部级课程启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验以来,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这新一轮的体育教学课改中,广大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工作者把“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实施以来,各高校积极推广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授课教师、授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多数学生普遍表示选到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课呈现出生机勃勃、健康发展的良好局面。但这期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教学观念。针对近年来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新形势下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

随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指导思想的不断深入,从2000年新学期开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体育教学也作出一系列教学改革。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都发生的很大的变化。这期间通过对学生的抽样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想法、目的及体育课对学生的影响,检验体育教学改革的成果。

(一)实行“三自主”教学形式,调整教学内容。1997年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开始实行“三自主”教学形式,相比其他高校提前了几年。由于受师资、时间、场地和器材的限制,学院的体育教学只能因地制宜地开设了篮球、排球、健美操、太极拳四个项目。自2003年以来,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开始对高职生进行招生,学生成员由原来的干部培训学员逐渐变成以高职生为主的成人高校,学员的身份、年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学院根据学员性质的改变,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增加了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田径等体育项目。每个项目都以人为本,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考虑了主动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考虑了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所用,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其次是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以及场馆设施等不同情况,开设休闲娱乐的项目——气排球。气排球项目在2000年传入广西,从2003年开始列入教学内容。据统计,自2003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都有40%的学生选择气排球项目进行学习,是所有教学内容当中选课人数最多的项目之一。

(二)课外体育锻炼、活动、运动训练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体育教学目标是整个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体系在旧纲要的体质增强、“三基传授”、品德意志培养三大任务的基础上,拓展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大领域目标。目标设置也由传统的统一性转向针对性,既有面向大多数学生设置的基本目标,又有针对部分特长和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发展目标。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有机的结合。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每年组织篮球、排球、气排球、足球比赛和田径运动会,大大调动学生课外锻炼的积极性。从2007年起,学院打破了田径运动会上传统的比赛项目,减少了跨栏、标枪等技术技能要求较高的比赛项目,添加了有较多人参与且具有团体精神的集体项目。

(三)体育成绩评价体系由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近年来,随着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课程评价形成新的模式。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形式只是单一的教师对学生外部的评价,现在将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绝对评价和自我评价等多种评价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仅以运动成绩作为评定学生体育学习唯一标准的传统考评方法,从有利于综合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等方面考虑。评价中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真正把评价的诊断反馈激励教育性等功能充分地发挥出来。

二、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陈旧、单一。目前,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公共体育课教学方法仍然存在着以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为主的现象,以往那些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或许有利于知识的传授,但也会导致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抑制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学习独立性的发挥。教学手段也比较单一,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还没有在教学中得到推广,这说明教师在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的思想转变跟不上时代的需求,受传统教学指导思想的支配,不愿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二)选课内容不够丰富,体育教师专业单一。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课程设置项目呈多样化,课程内容也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在保持原有优势项目的基础上,应积极新开设学生喜爱的教学项目,如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跆拳道、体育舞蹈、定向越野、瑜伽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更多的机会选择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而目前只开设有传统的球类项目,如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较为休闲、时尚的运动项目只有气排球和健美操。但新现代学生更为喜欢的新颖的、时尚的项目,如体育舞蹈、网球、定向越野、瑜伽、跆拳道、滑轮等都没有办法开设。除了场地无法满足外,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教师队伍里无人能开设这些课程,在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8个专业教师队伍中,除了排球、健美操、田径各一位教师以外,其余的教师均为篮球专业。体育教师专业的单一性,限制了学院体育教学的发展。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社会体育;体育经济;管理;原则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94-02

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物质文明的快速进步,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精神文明的发展,体育经济在这一大背景下开始展现出其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由于体育经济的开发在我国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的管理工作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从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出发,对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找出相应的解决原则和对策方法,已成为我国体育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我国发展体育经济的意义

体育经济在我国还属于新兴产业,然而在发达国家,体育经济已进入了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体育本身的巨大经济功能与价值就已经在西方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美国在体育经济的开发方面取得的成绩最为显著,每年可以产生超过千亿的体育总值,而在欧洲国家,体育产业每年也可带来上百亿美元的经济价值。我国对于体育经济的开发是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发展而展开的,虽然开发的时间不长,但呈现出迅猛的发展势头。在国民经济总值中,体育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第一,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进一步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开发和扩大,进而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而丰厚的经济利益反过来又能促进我国体育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实现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第二,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我国的人口就业,通过扩大消费市场,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的社会就业压力。第三,体育经济的特点在于,不仅可以开发体育事业本身的经济价值,还可以推动相关的下游产业的发展,增加第三产业的发展途径,从而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经济更全面、健康的发展。第四,不可否认,从增强我国国民的体质出发,体育经济的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我国对于国民医疗的投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提升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体育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近几十年来,我国也正在逐步加大对体育经济的开发,以使体育经济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潜力。

1.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由于我国经济大环境的特殊性,对于体育经济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国民对于体育相关的消费从需求量到投资量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作为一个拥有15亿人口的大国,我国的体育相关消费远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这已严重制约了对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是导致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滞后的重要因素。第一,由于没有建立科学、健全的制度体系,使得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一直相对落后于整体经济的发展。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体育经济的开发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因此我国在进行体育经济的管理时,借鉴了不少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我国自身体育经济管理体系的建立工作。然而,由于我国进行体育经济的开发管理的时间较短,同时鉴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形势,在管理模式上还存在诸多不足。由此,也引发了不科学的体育经济管理制度体系对体育市场的不良影响,导致了我国在体育投资和经营方面出现了各种问题,使得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始终处于相对较为低迷的状态。第二,与国际体育经济相比,我国的体育经济发展不具备明显的优势。体育经济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开发,占领了体育经济开发的先机,在国际市场上这些发达国家已占据了主流的体育市场,并在我国抢占了大量的市场,这为我国本土体育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阻碍和考验。第三,与体育经济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并不合理,过大的农村人口比重使得我国第三产业的开发并不充分,而体育经济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第三产业结构的内容,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2.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日渐凸显。首先,暴露出来的是我国在发展体育经济时的定位不准确和服务制度不完善。随着我国对体育经济重视程度的不断加大,相关产业的投入在不断增加,由于定位不准确,在体育市场的商业开发方面,依然体现出投入力度和消费引导上的不足。由于相关服务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我国在体育市场管理方面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再加上经验的欠缺,在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产前、产中、产后的相关服务措施不到位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其次,相关人才匮乏致使无法实现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有效的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由于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年头并不长,导致了我国在进行体育经济的开发和管理方面缺乏正确的判断,在体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方面盲目跟风,常常出现众多商家同时争夺同一种产品的市场份额,而其他产品出现市场空白的尴尬局面,这一方面造成了重复性的建设生产,形成了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又无法满足市场的平衡发展,使得我国的体育经济陷入不良的发展状态。而相关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正是商家在面μ逵市场时,无法形成对其经济结构充分了解、实现对市场发展规律进行充分把控的关键。由于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劣势,使得我国在体育经济的发展上,始终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不能使体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三、实现体育经济发展的有效策略及管理原则

1.大力促进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体育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建立在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之上。而实现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应从体育事业向体育产品的转变和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体育经济的专业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具体措施有:一是实现体育经济的品牌化经营。通过加强相关企业对市场行情的分析,不断进行企业产品结构的科学、合理调整,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建立品牌效应,打开市场、扩展发展空间。二是利用名人效应推动我国体育经济的产业化发展。相关企业和投资商集中进行大型体育赛事的承办,通过体育赛事的影响加深大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程度,并通过名人代言等明星效应,树立体育产品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相关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打造秃闲吞逵经营人才队伍。体育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管理,而复合型人才人匮乏是目前我国体育经济管理工作无法到位的主要原因,因此需加强对复合型体育经营人才队伍的建立工作。在培养和教育阶段,积极引进先进的人才,通过对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深入培养,使相关人才对体育经济的市场走向、运转模式、管理原则、实施手段等进行充分了解,并在实际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才华,共同努力,推动我国体育经济发展,为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3.不断完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想要实现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在进行相关管理工作中摸清体育经济的发展规律和在发展进程中可能会面临到的相关障碍,通过不断完善相关的体育市场管理体系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对体育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对体育市场管理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工作显得非常重要。完善的市场管理体系有利于充分发挥相关制度与人才的潜力,加强体育各部门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协调,促进体育市场各个环节的紧密联系,实现体育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四、加强体育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1.宣传、鼓励法。加强体育经济的发展,需要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社会大众对体育的认识,培养人们的体育意识,从增强体质、提升生活水平的角度出发,提高人们运动的动机,激发人们的体育兴趣,调动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最终实现对体育经济的促进作用。

2.社会调查法。体育经济的发展和管理,离不开对市场的有效把控。通过开展各式各样的社会调查,有利于相关部门和企业了解社会体育的相关信息,针对社会大众的兴趣和需求,进行相关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建立工作,指导相关部门开展大众感兴趣的大型体育赛事。体育产品企业也可以将产品的生产与市场进行充分的结合,保证企业生产与社会需求的一致性,从而实现对体育经济管理的有的放矢,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3.评比竞赛法。火热的体育赛事对于开发体育市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通过引入各种形式的运动活动,有利于提升社会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从而加强其对体育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扩大体育市场,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4.典型引导法。在西方发达国家,名人效应对于促进体育经济发展的作用已得到了充分证实。榜样的作用有利于引导社会大众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通过树立社会典型,为人们提供学习的楷模,激发人们的体育消费热情,从而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五、结语

随着社会大众对于体育运动参与热情的日渐高涨,体育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对我国相关部门对体育经济的发展进行有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发展体育经济的同时,加强相关的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更有利于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加强对体育经济发展管理方面的重视程度,对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本着正面、积极的体育经济管理原则,制定有效的措施,科学、合理地促进我国体育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冯明新.社会体育管理的原则与方法[J].中州大学学报,2005,(3):81-83.

[2] 许松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体育经济思想的发展演变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体育会计 体育事业发展 财务管理 重要性

作为当前体育事业生产和发展下的产物,体育会计这一工作的存在成为了体育经济管理的重要范畴。我们在从事一系列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以求达到最好的经济收益就必须采取一些必要的科学管理手段来提升整体资金的利用率,而会计工作的涌现正是适应了这样的客观发展规律,消除了人们在资金管理或是财政问题中的诸多困惑。因此。在生产生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会计职业的存在是极其重要且有必要的。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更是如此,体育事业的进步依赖于体育会计的存在,体育会计在完善体育财政管理的同时也使得体育事业的资金使用朝着更为健康和有效的方向迈进,是促进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资金保障。因此,关于体育会计对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必然会对体育工作的后续开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一、体育会计在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一)体育会计的基本工作任务

在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体育场馆的建设还是体育日常用品的购买,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只有在科学有效的经济管理模式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资金利用率,保障体育事业稳步前行的同时尽可能缩减财政开支。由此可见,我国体育部门必须秉着国家财政支持为主的原则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展资金谋划范围,在用财的同时更要懂得聚财,从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体育会计的存在正是强化了财政核算的环节,在不断挖掘内在潜力的同时提升了体育财政的总体管理水平。在经济效益发展的模式下,体育会计缓解了体育事业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其基本任务主要包括:体育会计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国家体育事业管理财政收支,在熟知国家财政制度的前提下对于本单位内的体育资金流向和使用功能作出具体规划,当好财政支出的策划师,力求在少花钱多办事的基本原则下维护自身单位的经济收益。关于体育财政的集中处理和分配存放也属于体育会计的工作范畴。在反复核算和监督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体育资金的具体走向,并对其结存情况做好相关统计记录。此外,还需根据事物的轻重程度来规划好资金的流向,在保障资金供给的同时也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体育会计的账务核算情况还是体育部门资金使用分析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之上方能进行体育事业发展计划的研究。本着实事求是的基本办事原则,体育会计必须做好自身财政事务的领头兵。体育会计在体育资金的使用与管理上还必须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无论是资金核算环节还是账务统计环节,体育会计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一员必须对体育资金的流动和结存情况有完备的了解。绝非仅仅是事后检查,而应该在问题发生之前就能有效控制。此外,体育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不断完善也是体育会计的任务之一,这是体育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体育会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体育会计工作的执行依赖于完备的专业会计原理和体育事业的特殊性质,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平衡财政的收支情况,力求真实、准确地反映出体育事业中的财政问题。因此,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体育事业的持续有效开展与体育会计工作密切相关。纵观当前的体育事业发展,财政问题日益突出,类似资金供需矛盾、财政破款、体育基础设施建设、财政管理等问题的出现使得体育财政成为了阻碍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体育会计工作正是强化了这一系列事务的管理,在合理运用资金的同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加了体育事业的资金积累。体育会计工作还与体育事业的精神文明建设息息相关。体育经济管理的过程不仅仅是财政收支的管理,更是进行体育廉政建设、开展反腐倡廉活动的重要手段,这对严肃体育财政纪律、反对铺张浪费等有着积极影响。

二、体育会计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体育会计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我国体育事业的长远发展,是控制体育财政收支的重要手段。因此,在体育会计执行与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体育部门应从思想意识上重视体育会计工作的实施。在充分认识到体育会计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尊重它的存在价值,配合好体育会计工作的开展。此外,关于会计工作的领导也应切实加强,关注体育会计的工作安排。不断完善关于体育会计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体育会计工作的设置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体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为了从整体上提升体育会计的工作职能,必须在实际情况的整合下制定出具有鲜明特征的体育会计规章制度,促进体育会计工作的程序化发展。建立体育会计人员的专门从业机构。机构的完善和人员的充足也是体育会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必要前提。在政治素养及业务素质的双重考核下完善体育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力求会计从业人员能够真正满足体育事业的发展需求。体育会计的理论研究也应落实到位。会计学是体育会计工作实施的理论基础,可见理论基础的完善也是促进体育会计工作高效运转的重要手段。在不断汲取国外先进管理经验的同时,体育会计本身也应积极进行相关专业课题的钻研与讨论。

三、结语

任何一项事业的存在都必须依赖于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模式,在妥善处理好资金流向的同时提升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率,才能更好地完善资金的使用流向,体现经济管理的价值。对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来说,体育会计的存在显然是一个现代管理模式的象征,他们在有序执行体育资金管理的同时促进体育事业朝着更为先进和科学的方向迈进,是现代管理模式用于体育事业资金管理的主要途径。因此,当前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体育会计的存在价值,积极消除体育会计工作中的负面影响,在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辜德宏,谢明,刘云朝.“体育强国”辨义及相关问题探讨[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09).

体育经济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039-02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比较早,20世纪就已经在各大囝际体育赛事中获得奖项,为我国体育事业增添了许多光彩。但是体育与经济结合的时间比较晚,直到21世纪初期,体育经济才开始逐步发展。虽然体育经济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比较快。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的地位越来越高,甚至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为我国经济带来许多新的增长点。

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与劣势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优势分析

1.我国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较好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稳定发展阶段,而且经济增长速度还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首先,我国现代化建设还未完成,只是解决了基本的温饱问题,进入了全面小康社会,所以无论是体育产业的投资还是体育产品的消费,都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潜力会被不断挖掘出来,从而为体育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我国已经具备雄厚的技术与设备条件。过去由于交通运输、设备及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导致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受到制约,而如今,这些基本条件都已具备,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合理地分配资源,将其有效应用于体育经济发展。最后,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定动力[1]。

2.国际体育赛事带来的发展机遇

2008年,北京举办了奥运会,吸引了各国游客前来观看赛事,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拉动了我国体育消费的需求,提高了我国体育市场在国际体育市场当中的影响力,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发展机遇。

3.体育消费需求越来越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已经不满足于过去的被动接受方式,开始主动追求体育消费的质量。从实用性角度分析,人们开始将剩余资金投入到娱乐、健身、锻炼等体育方面,用于提高自身身体素质;从观赏性需求分析,人们不仅关注奥运会、亚运会、世界杯等重要的国际赛事,还关注NBA、欧冠联赛等体育比赛,所以对于与这些赛事相关的体育消费有一定的需求。总而言之,我国的体育消费需求比较大,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这种需求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

(二)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劣势分析

1.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体制还未完善,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显得格外脆弱。为保证体育经济体制的正常运行,政府在体育经济发展早期就开始介入干预,这就导致体育经济发展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比较传统。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体育经济也开始市场化建设,但是传统的经营管理理念与新市场体制格格不入,严重阻碍了体育经济的市场发展。

2.缺乏复合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

体育产业的经营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其不仅要求管理人员对体育项目有一定了解,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而当前我国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都是从运动员退役而来,只了解体育项目,但是缺乏专业的经营管理知识,不了解市场运行机制,所以在经营管理时存在许多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3.缺乏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较为分散,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规模较小,且经营模式单一、产品类型较少、生产效率低、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当市场发生变化时,这些小型企业无法跟上市场变化的潮流,没有开发新产品,所以很容易被市场淘汰。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就是缺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没有强大的龙头企业带领,许多小型企业根本无法得到发展,自然也不会有更多的大型企业崛起[3]。

二、新时代背景下的体育经济发展战略

(一)在扩大体育市场规模的同时要保证体育经济发展的质量

我国体育经济市场正处速发展的阶段,人民群众对于体育消费的需求量迅速提升,且还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在巨大的内需拉动下,我国体育经济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体育经济市场规模的扩大是体育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规模太小,也就谈不上质量控制与结构优化问题。在体育经济市场规模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面临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许多质量与结构问题开始凸显出来,因此必须要采取相应措施提升体育经济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深化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对于我国体育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深入体育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首先,政府部门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体育经济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规范体育经济管理体系。其次,政府部门要及时转变职能,对体育产业管理不要过多干预,使其通过市场经济体制自行调节,并在关键时刻通过宏观调控手段加以引导。最后,出台短期政策解决现有体育经济管理问题,但是要注意政策的时效,不能将短期的调控政策长期实施,避免对体育经济发展造成持续性的不利影响。

(三)在推动大型体育企业发展时注意中小型企业的发展

制约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实力强的龙头企业,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打造企业著名品牌,将我国大型体育企业推向世界舞台。对此,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政策,支持企业之间的合并与重组,组建大型体育企业,提高企业整体实力,使得我国体育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是在组建大型体育企业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中小型体育企业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具有分布广、数量多的优点,可以为大型企业发展网络的扩散提供有效支持,因此必须将大型企业的组建与促进中小型企业发展相结合。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必须要采取合适的发展战略,解决体育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晓微,陈俊萌.论加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的必要性[J].体育学刊,2014,(1):49-52.

[2] 邹师,章思琪,孙丽雯.体育强国目标下我国区域体育发展战略研究结构与特色[J].体育与科学,2010,(1):9-11.

上一篇:科学理念范文 下一篇:酒文化历史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