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历史范文

时间:2023-06-25 17:36:08

酒文化历史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1篇

这一流传千古的佳话,广为人知。但是,故事发生地临邛,自古是酒乡,西蜀酒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就不是人所共知的了。

“蜀中自古多美酒”。至少在3000多年前,蜀人就能造酒了。举世闻名的四川广汉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和成都市十二桥古蜀文化遗址都出土了大量的酒器。四川各地出土的战国青铜壶、汉代画像砖等古代工艺品上的图像画面,给我们再现了一幅幅古代蜀人酿酒、沽酒、豪饮、欢宴的情景。汉魏时期成都酿酒的方法在《齐民要术》中就有了具体的记载。西汉时期用粮食蒸熟、发酵糖化而酿成的“临邛酒”早已闻名遐迩,有史料为证。

2003年4月至6月和2004年年底,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德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分别对地处绵竹市棋盘街传统酿酒街坊区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进行了深入的考古勘探发掘,清理出土一大批和白酒酿造工艺有关的遗迹和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实物,其中,包括东晋时期的酒具――青瓷盘口壶和铭文为“永明五年”的南齐纪年砖。在2005年年初举行的“天益老号酒坊遗址”考古发掘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这是继江西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之后全国发现的又一处大型酒坊遗址,而且独具特色,其生产规模之大,工艺要素之完善,保存之完整在全国十分罕见。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兴奋地表示,这个酒坊从距今1500多年前的南齐时期开始历代延承,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一个酒坊能在同一地点一脉相承,这在全国独一无二。由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唐宋以前,随着酿酒生产的不断发展,西蜀酒文化的发展也是延续不断的,至于到了唐宋时期,文人骚客以酒为题,吟之唱之,留下众多佳作,更是说明蜀地酒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张籍感慨“万里桥边多酒家”;杜甫诗赞“蜀酒浓无敌”,给后人生动地展现了当时蜀地酒文化发达的场景。

了解了以上历史,今天,我们对宜宾“五粮液”、绵竹“剑南春”、成都“水井坊”、遂宁“沱牌曲酒”、泸州“特曲”和“郎酒”等四川精美佳酿名传四方,畅销海内外,就会感到是理所当然的。

适应酒文化发展的需要,四川以邛窑为代表的瓷器产品中各式各样与酒有关的陶瓷器皿应运而生,有专门用于酿造的,有专门用于储藏的,有专门用于运输的,有专门用于灌装的,有专门用于饮用的,有专门用于计量的。造型样式之丰富,工艺设计之巧妙,真是叹为观止。

用于酒的酿造和贮藏的器物,主要是大缸、大罐。用于运输的全是各种规格的酒罐,根据大小的不同,有双系罐、四系罐、六系罐之分,桥形系或条形系两两对称,系的设置显然是方便用绳索系牢搬运。罐口以盘口和唇口为多,即使是敞口,口沿也是外斜或外折的,罐口的如此设计显然是方便封口以免洒漏和走了酒气。四系罐和六系罐,容量较大,安上四个系或六个系,是便于系上绳索,挑抬搬动,远途运输。笔者见到的最大的一件唐代邛窑褐彩花卉纹六耳大罐,腹围达143厘米,高达48.5厘米。成都一位收藏家收藏的一件唐代邛窑褐色彩绘四耳大罐,高45厘米,最大腹径32 厘米,胎硬质坚,釉色均匀,胎釉结合紧密,尤为独特的是这件大罐有内外两重盖子,显然这也是为了防止洒漏和走酒气。

在众多的酒罐中,有一种四系酒罐亦称背壶尤为独特:它的器身极似元代的梅瓶(实际上,梅瓶就是由酒瓶演化派生出来的),大小也差不多,在长达9厘米左右的瓶颈上,有数圈犹如螺丝般的弦纹,顶部直口既厚又粗,好像在一段螺纹钢管的口部上安上了一个圆形螺帽似的。罐身的肩部和腹部的两侧,各有一对条形系,肩部上的一对条形系顶部向上,腹部上的一对条形系顶部向外。总之,颈部、口部和条形系的非凡设计既有利于器口的密封,又有利于拴绳索和提携搬动。这种酒具的整体造型奇特、巧妙,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妇人的丰盈身材,幽默之感油然而生。还有一种锥体形小酒罐,腹部呈圆锥形,小圆形平底足,棱形翻唇圆口。此种器物,胎质粗,釉色不美,经笔者考证:其奇特的器型构造便于使用者用绳索将其固定在腰间,以供随时饮酒之用,应是当时“劳力”者随身携带于腰间的酒具。

邛窑生产的用于灌装酒水的器物种类繁多,例如,就有七种之多,不仅造型各异,而且色彩装饰也富有变化。特别有意思的是一种瓢,晃眼看,似乎是烧变形的花瓣碗,五个花瓣,其中一个花瓣两侧相互内靠呈半喇叭口状,瓢中的酒水通过半个喇叭状的口部灌装进另一个容器中,就不容易泄漏了。

邛窑酒具中,除了大量各式各样的执壶(注子)和小酒罐(瓶)外,还有一类器物最有特色,那就是提梁罐和提梁杯,仍然是造型丰富,色彩斑斓。两者只是大小的不同,提梁罐用于罐装,提梁杯既可用于罐装,又可当作酒杯用,而且都具有计量的功能。想来,在当时的酒馆里,普遍用这种提梁罐和提梁杯计量售酒。自古以来,好酒都是要经过勾兑的,而勾兑的关键是要掌握好比例,而提梁罐和提梁杯则是按比例勾兑水酒的最佳工具。

至于说到酒杯,其形态,其色彩,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单论器型,以邛崃十方堂窑址出土的标准器物为统计依据,无耳杯有九种样式,单耳杯有四种样式,高足杯有三种样式,此外,还有形态生动的鸭式杯、鹅式杯、鸡式杯、鸳鸯杯、鹦鹉杯、花口杯、三彩人物角杯和仿生藤编杯等。

在三彩人物杯中,有体态肥美、深目高鼻、身着交领短袖衫、以褐彩点染颜面、怀抱一角杯的胡姬形象,有体态丰满、深眼睛高鼻梁、满脸胡须、头带尖尖帽、怀抱一角杯的西亚壮汉形象。邛窑生产的此类人物造型的器皿,绝不是偶然的臆造,而是源于对当时社会生活的体验和观察,是唐、五代时期我国和西域各国交往频繁的艺术写照,或许还是对外贸易的需要。

四川唐宋邛窑系各瓷窑烧制的酒具不仅器型繁多,而且,釉色和装饰纹样丰富,计有青色、青白色、青绿色、绿色、褐色、酱色、黄色、花釉窑变、三彩和釉上釉下彩绘、刻花、印花、雕塑等等。

社会发展到今日,四川仍然是产酒大省,众多名酒畅销国内外。遗憾的是,有的名酒厂家并不重视酒文化的研究和企业文化的发展,有的厂家虽然建立了“酒文化博物馆”,但馆内却基本上看不到与酒有关的古代文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房地产的开发和城市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四川各地零星出土的唐宋酒具特别多,不可能都被国家监管部门收集,难免流入文物和古玩市场,这就给收藏家收藏和研究古代陶瓷酒具,创造了物质条件。四川不少名酒企业经济实力雄厚,如果他们有保护古代文物、弘扬酒文化和企业文化并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的观念,完全有条件在有关专家、行家的帮助下,建立起有相当规模的、有丰富内涵的、藏品较齐全的、名副其实的“酒文化博物馆”。这于国于民于企业自身都是一件大好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2篇

雷司令――德国葡萄酒的象征

德国葡萄酒的酿造历史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时期。目前在美国非常流行的葡萄酒品种,实际上是由德国盛产的一种著名葡萄品种“雷司令”酿造而成。这种品质上乘、闻名于世的白葡萄,就产在莱茵河沿岸德国的旅游胜地纳厄地区。

“雷司令”是德国用来酿造白葡萄酒的最好品种。在全世界的“雷司令”栽培面积中,2/3在德国境内。从1430年开始有历史记载以来,德国的酿酒者们一直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个让他们引以为荣的葡萄品种。与纳厄地区相邻的莱茵黑森地区,是德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地。这里地势低平,山丘坡度平缓连绵,呈现一派恬静的自然风光。在一边的葡萄园里,绿绿的葡萄叶正生机盎然地沐浴着阳光。

从1991年开始就已经使用无农药的有机栽培技术来种植葡萄。在最接近自然的状态下,人与葡萄融洽相处。可以这么说,崇尚纯天然派的葡萄酒是世界性潮流。据说,德国有越来越多的葡萄种植者开始使用有机栽培法。有的甚至还利用了生命力学种植法,将天体的运动对葡萄的栽培和酿造产生的影响等因素都充分地考虑进去。这是由于全世界范围内对地球环境和人的健康的关心程度已经提高。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德国也在发出其“生态先进国”的信息。

从德国的葡萄种植技术上可以看出其深厚的葡萄酒文化传统和底蕴。

传统与创造世界第一

活跃在德国葡萄酒行业的二三十岁的年轻葡萄酒生产者让人耳目一新。这是由于近年来,葡萄酒生产者的新老交替在急速向前推进。不用说,他们相互之间都是竞争对手,而且彼此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尽管如此,他们之间却开始出现非常默契的合作关系,并且越采越频繁地通过联合的方式来举办品酒会。他们的目标当然是寻求未来的发展。

在纳厄地区的扎尔姆酿酒厂, 27岁的康斯坦汀与多位年轻有为的酿酒师组成了一个名为“纳厄天才”的集体。这个集体拥有15名成员,其中13人是酿酒师,其余2人则在这个集体在当地开的一家餐馆里当厨师长。他们开餐馆的目的,是为了探寻葡萄酒与烹饪之间的营养搭配。据说,作为交流情报的方式之一,这种由年轻酿酒师组成的集体在德国国内已经有几个。

在法尔茨地区“南法尔茨联合”中的年轻酿酒师们也同样棒。他们将一片已经停止栽种、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树龄已经40年的葡萄种植园租赁下来,并且成功酿造出已经于2 O世纪上半期消失的当地品质最好的葡萄酒品种。

德国年轻的酿酒师们在非常尊重传统的同时,还要向自己从未涉及过的葡萄酒酿造方法发起挑战,他们要把德国葡萄酒变成世界第一。可以说,在长达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德国葡萄酒正迎采一个全新时代。

葡萄酒+美味=无限大

以“甘甜的白葡萄酒”著称于世的德国,其实红葡萄酒的生产量也在不断扩大。德国生产的红葡萄酒的优良品质已经得到世界公认,是让生产者积极性高涨的主要原因。另外,2008年辣葡萄酒的生产量超出了甜葡萄酒的生产量,因为辣葡萄酒也是世界潮流之一。

然而,将葡萄酒与烹饪有机结合在一起,则另有一番风味。有人说“葡萄酒就是干酪”,这说明葡萄酒与烹饪之间还是具有协调性的。在进餐时,从冷盘等简单菜肴到以肉类和鱼为主的菜肴再到西式点心等,这些可口的菜肴都可以与葡萄酒很好地搭配在一起。

例如,在法尔茨地区免费品尝葡萄酒时,会同时佐以一些调味品让人们享用。除了小茴香和肉豆蔻之类和调味品之外,还有几种香草。首先品尝葡萄酒,然后在用橄榄油浸泡过的面包表面涂上一层调味品或香草,这样就可以食用了。最后,再单独喝与之前一样的葡萄酒,这时你会发现,葡萄酒变得香气四溢,口感醇厚。

根据搭配食材的不同,葡萄酒的香味和口感也会产生变化。水果香型的“雷司令”,与亚洲产葡萄和墨西哥产葡萄品种习性相近,如果将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那么,葡萄酒在口感上无疑会增加一份浓厚的水果味。

法尔茨地区还会将巧克力与甜葡萄酒搭配销售。虽然世界上出现了渐渐疏远甜葡萄酒的趋势,但仍然有许多人喜欢吃德国产高级甜葡萄酒。当巧克力与这种甜葡萄酒搭配饮用时,巧克力可以调和葡萄酒的甜味,使得葡萄酒的水果香味显得更加突出,让品尝者感觉非常惬意。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3篇

[摘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根植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更是繁荣于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艰苦实践。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汾酒文化为切入点,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文化专题片《汾酒文化畅想曲》创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化自信;《汾酒文化畅想曲》;创作意义

一、文化与文化自信

1.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来源于三个方面: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革命文化、改革开放以来的创新性文化。其中,最基础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由两方面组成:一是借助正史的官方文化体系,二是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民族民间民俗文化是官方文化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弘扬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就是抓住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根本。同时,弘扬的基础在于传播,只有不断扩大传播的范围和领域,才能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广泛传承,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深入人心。

2.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具有“中国特色的故事”。在悠久的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星光灿烂,胜若繁星,酒文化堪称是其中最灿烂的一种特色文化。因为酒文化的历史几乎与人类文化史一道开始,其发展历程与经济发展同步。而酒又不仅仅是一种食物,它还具有精神文化价值,真可谓“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二、汾酒文化的渊源与传承

1.汾酒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拥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文化像雨露与阳光一样,滋养和温暖着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在坎坷中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而“闻名世界百年,相伴民族复兴”的“汾酒文化”就是这力量的源泉之一。“汾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承者。汾酒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早已是“闻名世界百年,相伴民族复兴”的见证者。由于山西汾酒在清末民初的1916年巴拿马国际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唯一获得国际金质奖章的中国白酒而引起世界关注,也令当时积弱赤贫的中国人为之骄傲。“汾酒文化”是一首传唱千年的乡音。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汾酒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中最具有地方特色、最具有民族文化魅力的瑰宝。无论你走到天涯海角,还是身处海外任何国家,只要看到山西的汾酒,嗅到那千年的醇香,就能听到远处传来那亲切的、浓浓的山西方言,给人一种“同根同祖同源”的亲切感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汾酒文化还是一部晋商奋斗史的写照,写尽了晋商“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坎坷而辉煌的历程。

2.汾酒文化的运用与传承

“越是民族的东西,越是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就越具有世界价值”。“汾酒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还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它的世界知名度和历史地位确定的。“汾酒文化”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员,早已是“闻名世界百年,相伴民族复兴”的见证者。山西汾酒在巴拿马国际万国博览会上一举成名,成为当时唯一获得国际金质奖章的中国白酒,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选择汾酒文化作为对外文化宣传的载体,在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国经典文化、弘扬中国非物质文化上具有广阔而宏大的视野。

三、文化专题片《汾酒文化畅想曲》的创作

1.用汾酒文化讲述中国传统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更要讲好“特色中国故事”。汾酒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种文化,还起到了传承中国古典诗词和传统民俗节日的作用。例如,片中使用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等基本元素,全片以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经典名作《清明》作为统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诗中提到的“杏花村”不仅在后世成了酒家的“雅号”,而且也成为山西汾酒的代名词,其知名度远播海内外。真可谓“酒家何处有?牧童一指,杜牧回眸,已是千年”。说明了汾酒与中国的古典诗词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

2.用汾酒文化讲述历史

先贤故事讲述汾酒文化就是让历史说话,让文化说话,让“汾酒文化”讲述自己与历史先贤的故事。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曾亲自来到杏花村,为当地人酿酒用的神泉“申明亭”古井题写“得造花香”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关于“酒文化”,西汉•戴圣在《礼记•曲礼》中将礼仪对于人的重要性比喻为酿酒用的酒曲;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中也常常提及杏花村;清代作家李汝珍在他的《镜花缘》一书中列举当时全国知名酒类50余种,其中首推汾酒;清代曹树谷在《汾酒曲》中提到的唐朝诗人李白来到古城太原,与唐朝一代爱国名将、号称“汾阳王”的郭子仪将军在军中大帐内畅饮汾酒以及郭子仪当年在汾阳与汾酒之间的传奇故事。至今,在汾阳市城东35里的永安镇有唐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为郭子仪所立的郭君碑。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李自成进军北京,路经杏花村畅饮汾酒,赞誉汾酒“尽善尽美”。这些历史名人都与“汾酒文化”有着一段段奇缘,在那个历史年代演绎了一幕幕精彩的故事。

3.用汾酒文化讲述山西民歌艺术

在策划与拍摄文化专题片《汾酒文化畅想曲》中,编导大量启用了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民歌。例如,左权民歌《桃花红杏花白》,吕梁民歌《放牛》,山西河曲的山歌《人家都在你不在》,流传于山西省汾阳、孝义、文水一带民间传唱的古代民谣,乔建中的《黄河船夫曲》和《黄河大合唱》中的《河边对口曲》等等。这些民歌的使用,起到了渲染和烘托地方特色的作用,给天下中国人“同根同祖同源”的亲切感和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4.汾酒文化的当代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守文化自信的重要切入口。传承千年的山西汾酒文化,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进行宣传,更具有其独特性,能使汾酒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被世界所了解并服务于世界。保持民族文化的传统,是增强地区纽带、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酒文化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者。策划和拍摄文化专题片《汾酒文化畅想曲》,就是以传承千年汾酒文化这个载体,通过讲述汾酒文化诞生的历史脉络以及与世界人民的友好交往,把产生于三晋大地的汾酒文化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植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之中,植根于晋商文化之中,通过这几条线索让汾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相辉映。

5.推动汾酒文化的全媒体传播

运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手段,以一种创新文化的传播方式,讲好特色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山西文化走向世界。“品汾酒佳酿,寻中华文化”,文化专题片《汾酒文化畅想曲》就是将历史经典与现代影视艺术充分结合,以历史为绢帛、以创新为笔墨、以延展为气韵,用先进的视听手段和电视语言,塑造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国家形象,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交流。用先进的视听手段创作,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元素更加具象化、生动化,再辅助以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扩大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使片中的历史人物、历史故事更加形象逼真,更富有真情实感,栩栩如生。观众能更加直观地欣赏和了解汾酒文化的诞生过程,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而达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4篇

【关键词】泸州酒文化 内涵挖掘 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019-02

一 前言

白酒是中国的历史遗产,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史,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物质文化的结晶,在渊源的历史推进中,白酒沉积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势能。四川酿酒、饮酒距今已有三四千年的悠久历史,拥有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长期历史文化积淀的巴蜀大地已成为享誉中外的“名酒之乡”。

中国白酒金三角,是指四川泸州、宜宾和贵州遵义这三个白酒主产区形成的“金三角地带”;这一地区孕育并形成了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著名白酒品牌,且在白酒产业和文化名镇的结合发展上具有不可复制的独特地域优势。

白酒是四川的龙头产业之一,而泸州酒业更独具优势。泸州酒业历史悠久、发展基础好,拥有泸州老窖、郎酒两个部级品牌和一大批中小型酒类生产企业。作为泸州文化典型的酒文化,是十分具有品牌效应和开发潜力的优势特色资源,在漫长的酒类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泸州积淀了内涵丰富、个性突出的酒文化元素。

2009年9月,在泸州市酒城宾馆隆重召开四川省酒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围绕“四川酒文化的保护和开发”进行系统研讨,旨在强化四川酒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推广,增强酒产业的绿色含量和文化含量,为四川酒文化和酒产业的发展提供文化支持。

2010年初,泸州市召开白酒产业发展大会,特别指出,酒业是泸州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并且提出了:泸酒制造必须和创造相结合、和销售相结合、和消费者的需求相结合的生产制造原则,特别强调了泸州酒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

2011年,泸州市白酒产量实现114.6万千升,销售收入达到467.4亿元,利税总额达到115.3亿元。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累计实现产值和服务性收入共394.2亿元。

2012年初,泸州市按照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突出实施“156”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在这个过程中,泸州坚定不移地把发展自己的白酒产业作为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的基础和支撑来抓。

综上所述,泸州的酒文化研究已是大势所趋。但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关于泸酒文化的内涵与开发应用的研究目前还无人涉及,其理论研究已远远滞后于泸酒发展的现实需求。以下分析希望对泸州酒文化的研究能有所创新和突破。

二 传承历史,突出特色,重视文化遗产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是否有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它的文化。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其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为独特的城市风俗民情,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痕迹,富有创新性的个性特征等。它从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它的文化品格,是城市的名片,是整个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

酒在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其形态丰富多彩,其发展历程与经济的发展史同步。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酒文化大国。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殷商时代就有很多关于白酒的文字记载和相关实物;春秋时代的《诗经》,里面有大量饮酒、祝酒、祭酒的记载和故事;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酒的历史和社会文明史是同起源并且同步发展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的人民创造了一方的文化,一方的文化又哺育了一方人民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气质。因此,一个地区酒的历史越长,其文明程度就越高。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既是一种艺术文化,又是一种社会文化,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类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饮品,更可以以酒兴邦、以酒交友、以酒赋诗……酒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又是人类感悟美、欣赏美的结晶。

泸州地处川南,素有“中国酒城”的美称,“百年老窖”、“国窖1573”、“青花郎”“红花郎”、“沱牌曲酒”等酒名更是人尽皆知。泸州酿酒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的秦汉时期。有关泸酒的典故传说举不胜举,如吕洞宾醉卧江阳、诸葛曲药制酒、三仙醉酒等。每一段传说都体现了泸酒的历史,给泸酒增添了神秘和传奇色彩,也是泸州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大量出土文物考证,秦汉时期,泸州就有“以酒祭祀”、“以酒宴乐”等社会礼仪活动。苏轼、黄廷坚、张船山等文人墨客也曾在泸州留下“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等千古佳句。发展现代泸州酒文化,应充分发掘历史沿革和人文内涵,结合泸州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突出酒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酒文化气息,打造泸州良好的“酒文化”城市形象。只有了解历史、传承历史,珍视泸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新旧文化结合、传统与现代交汇,才能赋予泸州酒城文化鲜活的灵魂,焕发它无限的生命活力。

三 深挖内涵、丰富外延,拓展泸州酒文化

酒城泸州地处长江、沱江汇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人文荟萃,交通便利,又是通往滇黔的门户,为川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泸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打造的文化品牌有许多,如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奇石文化、军事文化、苗族文化、汉棺文化、夜郎古道文化等等。在这些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因其鲜明的特色而独树一帜。泸州老窖现拥有全国唯一被确定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泸州老窖池群,距今有420多年的历史。泸州酒不仅有“国窖1573”、“红花郎”等高端品牌,也有“仙潭”、“国粹”、“巴蜀液”等知名品牌。泸州酒文化是泸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最具开发潜质和品牌效应的优势特色资源。研究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内涵特色,将泸州酒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出“醉美泸州 中国酒城”的品牌形象,是十分有意义的。

要打造泸州“醉美”特色的酒城形象,品牌文化的定位必须要明确、内涵一定要厚重,才能拥有强大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较高的认可度。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泸州酒文化的丰厚内涵,同时丰富它的外延,才能拓展泸州酒文化,提升其品位和特色。同时,还可借鉴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建设风格,将泸州的某一区域、某几条街,建成具有古典风格、特色酒文化的标志性酒文化区域,把酒文化这样一种非物质形态用直观的风格彰显出来,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泸州酒文化,提高泸州“中国酒城”的知名度。

四 整合资源,体现优势,树立品牌形象

泸州是一座酒城,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水城,因此可以说泸州是一座山水之上的酒城。将酒的激情,山的厚重,水的灵动,浑然天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彰显出水的风情、山的气质、酒的性格。泸州有许多保留比较完好的文化遗址,如报恩塔、钟鼓楼、龙泉井、百子图、龙透关等,每一个地方都是泸州悠久文化的见证,蕴含着泸州厚重的人文文化。

要打造泸州“醉美泸州 中国酒城”的品牌形象,要在传承历史,深入挖掘酒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整合地域资源,拓展优势,树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泸州老窖池群为中心,打造酒文化一条街,将与酒相关的文献资料、诗词歌赋做一个详细的陈列与解说,并将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展示在街道的两旁,建成可视化墙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泸州酒的酿造过程。另外,通过电脑软件做个性化的瓶体及外包设计,打造一些品味高雅的小店让客人停留、休憩、品酒,让他们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充分感受泸州酒的香浓、泸州人的热情、泸州酒文化的厚重,如鲁迅所说“越有地方性就越有世界性”,只有树立具有地方性、民族性、互动性的特色酒文化为基础的“中国酒城”的良好形象,泸州城市形象的品牌效应也才更强,文化价值才更高。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泸州酒文化的应用的研究,可以填补四川酒文化理论研究的单薄和不足,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泸州的酒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历史研究,了解酒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并对泸州酒文化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整理,充分挖掘泸州酒文化的地方特色,提炼出泸州酒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才能赋予酒文化鲜活的灵魂;通过对泸州进行“醉美泸州”城市形象设计和宣传,能够将城市本身所代表的理念和文化深植于大众的思想之中,从而提升泸州的整体地位;同时通过对酒文化城市研究,提炼出泸州酒文化的精髓,将泸酒文化用物质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起到宣传泸州,扩大泸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泸州酒类产业及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泸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加快泸州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何满子.醉乡日月:中国酒文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2]四川省酒类专卖事业管理局等.辉煌的世界酒文化[M].成都:成都出版社,1993

[3]吴康零等.四川的酒与酒文化[J].巴蜀文化研究通讯,2004(1)

[4]康君等.四川酒文化的剖析[J].商业文化,2010(2)

[5]陈剑.四川酒文化考古新发现述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1(2)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5篇

一、传承历史,突出特色,重视文化遗产

一个城市的魅力在于其是否有特色,而特色的基础又在于它的文化。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其特色内涵的重要集中表现。它可以表现为独特的城市风俗民情,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痕迹,富有创新性的个性特征等。它从某种程度上是超越国家和民族的,是人类的共同财富,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城市文化特色就是它的文化品格,是城市的名片,是整个城市文化、历史、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形象的客观展示与城市的魅力所在。酒在我国有着7000多年的历史,自从酒出现之后,作为一种物质文化,其形态丰富多彩,其发展历程与经济的发展史同步。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酒文化大国。从已出土的文物来看,殷商时代就有很多关于白酒的文字记载和相关实物;春秋时代的《诗经》,里面有大量饮酒、祝酒、祭酒的记载和故事;可以说,一个国家、一个地区,酒的历史和社会文明史是同起源并且同步发展的。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同样,一方的人民创造了一方的文化,一方的文化又哺育了一方人民特有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气质。因此,一个地区酒的历史越长,其文明程度就越高。中国酒文化蕴涵丰富,既是一种艺术文化,又是一种社会文化,更是一种政治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酒类文化占据着重要地位,作为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酒不仅仅是满足人类生存所需的饮品,更可以以酒兴邦、以酒交友、以酒赋诗酒既是科技进步的产物,又是人类感悟美、欣赏美的结晶。泸州地处川南,素有“中国酒城”的美称,“百年老窖”、“国窖1573”、“青花郎”“红花郎”、“沱牌曲酒”等酒名更是人尽皆知。泸州酿酒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两三千年以前的秦汉时期。有关泸酒的典故传说举不胜举,如吕洞宾醉卧江阳、诸葛曲药制酒、三仙醉酒等。每一段传说都体现了泸酒的历史,给泸酒增添了神秘和传奇色彩,也是泸州酒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大量出土文物考证,秦汉时期,泸州就有“以酒祭祀”、“以酒宴乐”等社会礼仪活动。苏轼、黄廷坚、张船山等文人墨客也曾在泸州留下“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衔杯却爱泸州好,十指寒香给客橙”、“佳酿飘香自蜀南,且邀明月醉花间”、“江安食不足,江阳酒有余”等千古佳句。发展现代泸州酒文化,应充分发掘历史沿革和人文内涵,结合泸州独特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突出酒城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浓厚的酒文化气息,打造泸州良好的“酒文化”城市形象。只有了解历史、传承历史,珍视泸州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新旧文化结合、传统与现代交汇,才能赋予泸州酒城文化鲜活的灵魂,焕发它无限的生命活力。

二、深挖内涵、丰富外延,拓展泸州酒文化

酒城泸州地处长江、沱江汇合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人文荟萃,交通便利,又是通往滇黔的门户,为川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泸州市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可以打造的文化品牌有许多,如红色文化、长江文化、奇石文化、军事文化、苗族文化、汉棺文化、夜郎古道文化等等。在这些文化品牌中,酒文化因其鲜明的特色而独树一帜。泸州老窖现拥有全国唯一被确定为部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泸州老窖池群,距今有420多年的历史。泸州酒不仅有“国窖1573”、“红花郎”等高端品牌,也有“仙潭”、“国粹”、“巴蜀液”等知名品牌。泸州酒文化是泸州地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最具开发潜质和品牌效应的优势特色资源。研究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内涵特色,将泸州酒文化与其他文化融合在一起,打造出“醉美泸州中国酒城”的品牌形象,是十分有意义的。要打造泸州“醉美”特色的酒城形象,品牌文化的定位必须要明确、内涵一定要厚重,才能拥有强大而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较高的认可度。因此,只有深入挖掘泸州酒文化的丰厚内涵,同时丰富它的外延,才能拓展泸州酒文化,提升其品位和特色。同时,还可借鉴中国云南丽江古城与福建厦门鼓浪屿的建设风格,将泸州的某一区域、某几条街,建成具有古典风格、特色酒文化的标志性酒文化区域,把酒文化这样一种非物质形态用直观的风格彰显出来,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泸州酒文化,提高泸州“中国酒城”的知名度。

三、整合资源,体现优势,树立品牌形象

泸州是一座酒城,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水城,因此可以说泸州是一座山水之上的酒城。将酒的激情,山的厚重,水的灵动,浑然天成地交融在一起,才能彰显出水的风情、山的气质、酒的性格。泸州有许多保留比较完好的文化遗址,如报恩塔、钟鼓楼、龙泉井、百子图、龙透关等,每一个地方都是泸州悠久文化的见证,蕴含着泸州厚重的人文文化。要打造泸州“醉美泸州中国酒城”的品牌形象,要在传承历史,深入挖掘酒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整合地域资源,拓展优势,树立个性化的品牌形象。以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泸州老窖池群为中心,打造酒文化一条街,将与酒相关的文献资料、诗词歌赋做一个详细的陈列与解说,并将泸州酒文化的历史展示在街道的两旁,建成可视化墙面,让更多的人了解泸州酒的酿造过程。另外,通过电脑软件做个性化的瓶体及外包设计,打造一些品味高雅的小店让客人停留、休憩、品酒,让他们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充分感受泸州酒的香浓、泸州人的热情、泸州酒文化的厚重,如鲁迅所说“越有地方性就越有世界性”,只有树立具有地方性、民族性、互动性的特色酒文化为基础的“中国酒城”的良好形象,泸州城市形象的品牌效应也才更强,文化价值才更高。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泸州酒文化的应用的研究,可以填补四川酒文化理论研究的单薄和不足,丰富该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对泸州的酒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历史研究,了解酒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并对泸州酒文化的历史沿革进行归纳整理,充分挖掘泸州酒文化的地方特色,提炼出泸州酒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才能赋予酒文化鲜活的灵魂;通过对泸州进行“醉美泸州”城市形象设计和宣传,能够将城市本身所代表的理念和文化深植于大众的思想之中,从而提升泸州的整体地位;同时通过对酒文化城市研究,提炼出泸州酒文化的精髓,将泸酒文化用物质形式呈现出来,从而起到宣传泸州,扩大泸州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泸州酒类产业及泸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泸州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发挥指导作用,进而加快泸州城市文化建设的步伐。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6篇

【关键词】酒文化;发展现状;文化价值;问题;对策

酒是一种经含淀粉或者糖等的物质通过一定的发酵程序而制成的饮料,根据酿造原料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白酒、米酒、药酒、果酒等。酒文化就是酒转化到社会和社会关系的各种意识形态中,然后被人们以一种约定俗称的文化模式确定下来,进而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模式。饮酒文化是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一同成长起来的,经历了历史长河的洗涤和沉淀,中国酒文化蕴藏了丰富的内涵。酒之所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最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军事活动、政治活动、科学技术以及文学艺术等活动中所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在我国各级博物馆以及个人拥有的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藏品都是对中国酒文化的繁荣发展的现状的一种展现。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加快了酒企业产品的创新和进步,活跃了酒业的经济发展,具有丰富的多元文化价值。

1.中国酒文化的内涵及其发展

六千多年前中国就发明了人工谷物酒,她与啤酒的发源地亚述地区和葡萄酒的发源地中东两河地区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沧桑巨变和历史的沉淀,现在中国的酒业以其独特的风格、精湛的酿造工艺以及丰富的精神文化价值而早已超越了两河地区的葡萄酒和亚述地区的啤酒,在世界酒林中获得了最大的产量和销量,独占鳌头。

所谓文化,从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它所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在实践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衍生和创造出来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酒文化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中都有所渗透。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自古以来,在我国的各种聚会和宴会上都没有离开过酒,在酒席上还往往会为了助酒兴、活跃宴会气氛而增加许多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文娱节目和内容等,酒歌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人们进行情感的表达以及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媒介,并成为我国历史悠久的酒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酒文化就是以酒为特质载体,围绕着酒的起源、生产、流通以及消费这些核心而产生一系列物质的、技艺的、习俗的、心理的、行为的以及精神等方面的现象总和,在中国文化的总范畴里,酒文化形成了一个蕴含丰富、相对独立且完整而系统的体系,它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功能上也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来说,酒文化是同时兼具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一种文化,它主要是以原料、器具、酿造技艺等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酒作为研究的对象,并将酒的社会属性作为研究的重点,比如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艺术、科学以及民风民俗等各个领域社会活动中所产生的影响,这些都是酒文化所关注的内容。

在社会生产力方面,中国物质酒文化作为酒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经历了变化的发展历程。广大劳动人民为了满足酿酒技术的发展,在材料和工艺上都不断的进行开拓创新,在酿酒器具的制造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酒的实用功能,同时还要从造型、材质、花纹、图案等方面考虑它的现实性和艺术性。自古以来,我国出现了许多在社会中较为流行的酒杯设计。这些酒杯在材质上有所区别,工匠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聪敏材质,使其一步一步成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酒杯艺术品。另外,酿酒技艺和其他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对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酒文化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文化。自古以来,有无数个政治家和军事家们,都是在酒文化所渲染的分为中实现了政治目的。比如在三国时期的孔融就曾在《与曹操书》中列举了许多以酒推动政事发展、立国兴邦、创建功勋伟业、帮助政治家做出英明决策的实例,这足以可见酒文化即使是在圣人那里也是一种无法脱离的政治文化[2]。在人类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酒虽然使以一种客观物质的形式存在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它也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甚至可以追溯到道家哲学中,几千年的酿酒与饮酒以及发展中形成的习俗等形成了中国源远流长的酒文化,与中国的诗词、书画等艺术文化同和在一起,使其更具有文学艺术价值。

2.中国酒文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吸引了更多的中外学者将研究的目光转移到中国酒文化的研究上来,通过对查阅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笔者发现:自建国以后,大量的有关酒文化的研究著作呈现在社会大众眼前,比如《酒文化小品集义》、《中国酒典》、《中国酒文化辞典》等等。相关的学术论文也较多,比如任运伟的“浅说中国酒文化及其开发利用”(2008),陆平的“论中国酒文化及其发展特点”(2009),黄平的“论酒文化与酒业发展的关系”(2012)等。但从已有研究来看,多数著作停留在对历代学术成果进行搜集、整理、汇集成册,缺乏对酒文化深度的挖掘;并且在有关中国酒文化研究行为本身来看,目前还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缺乏全国统一的组织、协调和引导,有关组织、有关地区基本上是在自行其事地开展活动,特别是缺乏一批全面研究的专业水平较高的学者;二是关于酒文化研究的国际交流活动不多,特别是与法国、德国、英国等世界名酒大国的专家学者交流研讨太少。因此,在有关酒文化学术队伍的组织和建设,酒文化资源的整合和选题设计,酒文化在当代的生存现状和发展趋势,都需要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学者去研究和探讨。

3.中国酒文化研究的发展对策

酒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挖掘其文化价值,打造富有时代特色的酒文化,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求。针对当前中国酒文化研究中的不足,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从而把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推向新的发展台阶。

3.1 充分认识到酒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

在中华文明发展史当中,酒是重要的文化交流载体。酒的客观性和巨大的潜在力量,决定了酒文化、酒文明在人类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酒与文化形成了密不可分的依托关系。生活中,酒的风俗和故事广为流传。历史上,不乏酒引起战争和酒化解纠纷的事件。通过酒的文化潜在影响力,对国家、民族、政权、组织可产生作用。利用酒文化的广泛性,推动不同文化系统的交流、融合、发展,有助于实现“保护民族区域文化特质”和“各民族文化共存共荣”的双重目的。科学“酿酒、饮酒、用酒、管酒”将始终是一个亘古而常新的社会话题。

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在社会主义文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更应该从文化战略安全的高度来认识酒文化和酒文明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成分。我们应充分认识到,酒文化和酒文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文明程度,也是“传承民族文化、化解民族矛盾的良剂”。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不应该将酒文化局限于卖酒的层面建设酒文化,或仅仅从酒经济效益的角度发展酒文明。这需要我们正确地把握酒文化的内涵,全面认识酒文化的价值和社会功能,这对建设社会主义文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积极搭建中国酒文化研究平台

酒文化的研究离不开良好的内外部环境,因此,积极搭建中国酒文化研究平台,无疑是促进酒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此,建议着重从以下三方面开展工作:首先,培养研究力量。开展酒文化研究,离不开一定的研究力量支持。酒文化研究要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首先就在于要培养一大批研究人才,特别是有外语基础,又通晓酿造和酒文化知识的青年才俊。有无酒文化研究的后起之秀,关系到酒文化研究能否持续、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因此对于酿酒企业而言,可以借助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力量,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培养出高素质的高校毕业生。使他们既是企业业务骨干,也是酒文化研究能手的后备力量。其次,可以组织有关酒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不仅要使国内有关酒文化的专家学者们加强交流,而且要进行中外酒文化研究的学术交流活动。比如泸州作为国内知名酒业产地,可以要求有关专家学者来华参加酒文化研究活动。通过学术交流,探讨有关酒文化发展的课题,联合进行中外酒文化比较研究课题。(下转第221页)(上接第219页)第三,可以以国内名酒的比较研究为突破口,推动我国酒文化向深层次发展。作为国内名酒企业,应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看待我国酒文化和就文明的发展,只要不涉及商业秘密,不损害企业核心利益,则完全应当并起并坐,推心置腹地切磋研究,交流发展经验,吸取历史教训,实现取长补短,携手共进的互惠格局。因此,针对当前国内比较知名的名酒企业,比如贵州茅台、浙江黄酒集团、烟台葡萄酒、青岛啤酒、泸州酒业等联合起来,共同探索我国酒文化建设的战略问题。这不仅为广大酒文化研究的学者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促进名酒企业本身的发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

3.3 要加强对“酒文化和酒文明”的科学研究

对酒文化的研究,必须深刻领悟酒文化和酒文明的内涵,而不能是停留在对其概念的表面理解。因此要加强对酒文化的科学研究,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指导酒文化的建设,以发挥其社会价值。在当前酒文化研究实践中,比较多的一种就是为卖酒服务”的酒文化现象。显然,这种现象已经背离了酒文化的真正社会价值和存在的意义。相关专家认为,现阶段我国酒文化和就文明已存在潜在危机,对社会风气和文明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正确认识酒的媒介作用,从文化安全角度来审视酒文化的建设。也只有把当前先进的文化思想、民族传统、历史经验、文化遗产、地理优势同酒业经济和酒文化生态融为一体,突破传统酒文化领域的束缚,与时俱进,才能使酒文化和酒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4.结束语

纵观我国酒文化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酒在中国的历史中并不仅仅是以物质的形态出现的,它的精神文化形态在宗教、礼仪、风俗、政治、军事、文学等哥哥社会领域中的渗透和呈现给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的发展、文化艺术的发展以及其他各个领域的发展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对中国酒文化发展历史的研究,我们能够看到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微小缩影,由此可见中国酒文化对于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同时通过研究我们还可以发现中国酒文化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对其加以解决,进一步的推动我国酒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改革。

参考文献:

[1]李映发.试论中国酒文化主题[J].中华文化论坛,2009(04):75-76.

[2]王岳川.中国文化精神与酒之深层关系[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01):48-49.

基金项目:泸州市科技局项目:泸酒产业文化资源库的构建[编号:2012-S-43(3/8)];四川省教育厅项目:泸酒产业文化科技资源库构建[编号:CJY12-26];泸州市科技局项目:泸酒产业文化发展科技研究平台[编号:2012-S-43(2/8)]。

作者简介:

林洁(1972-),女,回族,四川泸州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白酒营销及企业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西方差异;葡萄酒旅游;葡萄酒文化

一、葡萄酒旅游的定义

国内外对于葡萄酒旅游的基本定义是“对于旅游者来说,旅游的目的主要是游览葡萄种植园、葡萄酒酒庄、参加葡萄酒节以及品尝和体验本地区葡萄酒品质为目的的葡萄酒展示活动。”

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认为葡萄酒旅游应当定义为一种与葡萄酒及葡萄酒相关产品为主要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葡萄酒、美食、旅游以及艺术是葡萄酒旅游的核心产品。

二、中西方葡萄酒文化

(一)宗教神话

除中西方葡萄酒发展历史不同之外,宗教神话的不同也是一个显著的影响因素。因为葡萄酒是酒精饮料,所以适量饮用会让人兴奋喜悦,大量饮用则会心智狂乱。因此,《圣经》中推崇信徒引用葡萄酒,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中则严格禁酒,佛教也严格禁酒,但是中国的道教却不反对饮酒,只是反对酗酒而已。

西方葡萄酒文化受到宗教神话影响深远,但是对于中国葡萄酒文化而言,则影响不大。所以在中国的葡萄酒旅游地往往会出现教堂之类的建筑,或者是借助建筑等来强调自身与西方尤其是法国葡萄酒文化之间的关联。例如云南弥勒红酒庄就建有法邑基督圣恩教堂,为了强调其与法国传教士两百年前带来的法国葡萄品种的关系。毕竟葡萄酒属于舶来品,所以这种模式的葡萄酒旅游实际上也是在模仿西方文化。

(二)饮食文化

西方较开放和个性化,并且因为其自由的游牧和还想文化,都对葡萄酒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肉、蛋、奶是西方饮食结构中主要成分,葡萄酒可以帮助其中的高脂肪和蛋白吸收,适量饮用可以降低高血压、血脂等问题的出现。所以葡萄酒成为佐餐必备。因此西方饮食文化带领着葡萄酒发展壮大,所以西方人对葡萄酒颇有研究。更加注重品酒的过程。

中国作为农耕国家,自给自足。尽管已有上千年种植葡萄的历史,但是因为葡萄酒从西域传入,所以被称作“胡酒”。所以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以及白酒文化的作用下,形成了特殊的中国葡萄酒文化。中国的饮食结构较为合理,所以酒只起助兴作用,并非每日必备。此外,中国价值观倾向于集体主义,所以酒的作用是用来烘托气氛,但是葡萄酒却是给人曲高和寡的感觉,所以无法达到白酒烘托气氛的目的。并且价格较贵,一般聚会不会采用, 这些都是葡萄酒在中国发展的阻碍。但是近年来因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深入,并且处于养生角度,中国对于葡萄酒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

三、中西方葡萄酒文化旅游的区别

因为葡萄酒起源的原因,所以西方葡萄酒旅游发展较为成熟,因为西方葡萄酒庄的灿烂历史文化。并且法国是世界公认的葡萄酒王国。以法国为例,法国历史文化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法国的宗教、政治、文化、艺术、生活都离不开葡萄酒。法国的葡萄酒庄文化源于教会,有修道院的地方就有葡萄园,这些葡萄园的存在已经上千年,具有浓厚的宗教以及历史沉淀,所以后来人们说,喝法国葡萄酒能够体会到身处天堂的感觉。因为这种深厚而文化积淀,去法国葡萄酒庄旅游的人们能够感受到历史沧桑轮回,从而加深对葡萄酒精髓的理解。这些体验也许只是因为那些存在了成百上千年的古堡,也许是那些与庄园年龄相同的葡萄老树,也许只是古老的手工作坊。拉菲庄、拉图庄、玛哥庄、红颜容庄以及木桐酒庄这五个庄园是法国最为具有代表的酒庄,这些酒庄要么是具有伟大的历史,要么是出产宫廷用红酒,或者是出产最为顶级的葡萄酒,无论如何,这些都是让旅游者震撼和敬仰的原因。即便不去这五大酒庄,其他不太出名的酒庄也肯定都拥有自己与生俱来的传奇故事。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葡萄酒旅游仅仅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且发展缓慢,近几年才开始稍作提速。尽管中国的葡萄酒文化已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从葡萄酒旅游的目的地――葡萄酒庄来看,历史最长的张裕葡萄酒庄也不过是19世纪末建立的,到目前为止只不过有100多年历史。并且葡萄酒旅游也只不过近年来才开始发展,所以中国的葡萄酒庄并不具有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所以中国的葡萄酒旅游自然没有西方国家的历史韵味。葡萄酒庄的建筑园林设计上一般是采用欧式园林景观,例如张裕;或者是像云南红酒庄一样是融合中西的风格。在葡萄酒旅游的游览中,游客一般只是走马观花般参观酒厂、酒窖以及文化中心,然后就被带进了葡萄酒销售中心,这个过程太过简单,游客并没有真正理解葡萄酒文化,酒厂也侧重葡萄酒销售,所以导游讲解时候都只是介绍葡萄酒的相关常识以及本酒庄的企业文化,对于葡萄酒的历史很少讲解,导致游客没有获得全方位的体验,没有深刻地印象。

四、总结

相对于西方的葡萄酒历史文化,中国的葡萄酒历史不像西方国家一样可以能够做到引领葡萄酒的发展潮流。但是中国的酒文化却是源远流长。因为中国的白酒在世界四大蒸馏酒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象征了中国传统的酒文化。无论是看酒的起源、生产酿造、流通销售以及相关的名人雅诗、历史名著等酒文化载体无不体现出来了我国的白酒文化所蕴含的历史感、文化感以及 沧桑感。葡萄酒文化作为酒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是在我国的白酒文化影响以及形成下所发展的,其实白酒文化也属于现阶段葡萄酒文化的一部分,并且葡萄酒文化并不能脱离历史及所形成的文化沉淀单独存在,所以我国的葡萄酒文化必定带有传统的白酒文化的深刻印迹,无可避免的带有浓厚的中国味道,所以葡萄酒旅游中可以注重增加中国的历史文化,而不是盲目的生搬硬套西方文化。不同的葡萄酒庄所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中国在学习西方葡萄酒旅游方面,一定会逐渐形成属于自己的葡萄酒历史文化沉淀的。

参考文献: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8篇

刘这也是酒文化涵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酒文化产业涵义的理解是在酒文化涵义及概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并且建立在产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酒文化产业可以理解为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从事相关酒文化产品及酒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一种产业,其为文化传播而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现代酒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履行着文化传播功能,通过商业动机的刺激以及经济链条的作用,对传统酒文化进行传承或者创新,但是整个过程是建立在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基础之上的。

酒文化产业本身不是独立的,它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到酒文化的方法面面,而且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仅涉及到酒文化相关内容,更是涉及到旅游业、农业等各种相关产业,其发展所涉及的产业较多。因此,要全面理解酒文化及酒文化产业,就需要理解酒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酒文化产业,以便更好的发挥酒文化产业的价值。自有酿酒历史以来,酒文化就相伴随而产生。中国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传说中就有杜康发明造酒(距今约4100年)、仪狄发明造酒(比杜康早1000年),可见历史之悠久。1983年10月在陕西眉县杨家村二组考古出土了在5800一6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的陶质酒器(见《宝鸡日报》1988年9月1日周末文化版),这也说明了在几千年前酒出现了人工谷物酒,酒文化也随着而伴随产生。学者们普遍认为商代酒出现了谷物酿酒的技术,这一点已经可以考古中得到证明。西周更是我国酿酒技术快速发展时期,这是代表性的就是酒曲的发明,并出现了对酿酒技术的概括,这就是“五齐”(即泛齐、酸齐、盎齐、堤齐、沉齐)、“六必”(即林稻必齐、曲萦必时、湛炽必清、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这也就构成了我国用曲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这就是世界酿酒科技的一个重要进步。粮食蒸馏酒产生的时间虽然存在着争议,但是在我国出现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可见,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

我国酒文化是上述的酿酒历史与传统文化相关互动及融合的结果,因为酒与传统文化是在统一基础上产生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中国酒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甚至能在世界酒文化中有其一席之地,其原因就是其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汲取其所深刻的物质和精神营养,这也为酒文化及相关理论的基础和根本。酒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从酒与儒家和道家文化、酒与制度文化、酒与文学艺术、酒与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酒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的象征之一,酒文化产业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酒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政治教化相结合,使得中国酒文化一般沿着法制化、礼仪化方向发展,这也使得酒文化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有助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饮酒习惯,以及酒类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酒文化及相关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这也更加有利于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多民族特性也使得酒文化具有各种特色,目前所谈的酒文化多是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各民族在内的酒文化的集合体。中国饮酒文化是各民族的共有财富,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可持续的生命力。

酒文化与就产业所涉及的理论较多,不仅涉及到上述传统文化,更是涉及到产业经济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各种内容。因此,要研究酒文化及其相关理论酒必须对相关学科和内容都有所了解,这样是研究酒文化及酒文化产业的基础。可见,酒文化及酒文化产业所涉及理论较多,这是研究过程中需要注意的。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

1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务院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意见重点工作分工方案》与《关于加强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两个文件,旅游业被多个省市区确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四川,政府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发展旅游,并有致力于建设四川旅游环线的格局。从旅游市场发展趋势看,小众旅游兴起,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差异化、新颖化的旅游形式,传统的观光型旅游逐渐向文化型旅游转变,同时探寻文化的参与性、体验性、内涵性。从四川现有的酒文化资源来看,资源丰富且内涵深刻,包括以原料种植、酿酒技术、酒俗酒礼等为标志的特色酒文化模式;以酒文化与地方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等相结合形成的次区域酒文化品牌;以“酒圣节”“酒博会”“老窖封藏大典”等集营销、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新型酒文化产业等。然而,各区域酒文化旅游资源尚处于散碎状态,资源开发同质化和浪费等问题严重。而今又正处旅游发展的大好时机,若将川酒文化融入旅游开发中,以区域合作进行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将实现文化业和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2川酒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的文化基础

2.1物质文化川酒物质文化是指与川酒生产与营销、消费活动相关联的物质设施体现出来的文化成分。如名酒名镇、酿酒遗址、酒文化博物馆等。(1)名酒名镇。四川地方政府和知名白酒企业积极推动构建产城结合的文化区域。以“六朵金花”为核心,将一批各具特色、凝聚白酒文化的历史名城古镇打造成承载名酒文化的白酒名城名镇。以川南民居建筑风格和泸州老窖文化为特色的泸州老窖•黄舣镇;如以典型农耕文化为特色的五粮液历史文化街区;以宫廷酒文化和盛唐建筑为特色的剑南春•剑南镇;以赤水河红军文化和自然生态风光为特色的郎酒•二郎国际白酒名镇;以川西民居风格的酒馆酒亭、老街老巷为特色的水井坊•水井坊街区。此外,还有沱牌诗酒文化名镇、江口醇•小角楼•江口镇、文君庄园等。(2)酿酒遗址。四川古老酿酒遗址与出土古旧文化遗存丰富,是宝贵的文化财富,具有较高人文观赏价值。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是中国建造年代最久的古窖池群;水井坊遗址的史学价值可媲美“秦始皇兵马俑”;剑南春的“天益老号”是始于南齐时期的古老的酿酒作坊;五粮液老窖池遗址是我国现存保存完好的地穴式曲酒发酵窖池群之一,是中国历史酿酒工艺和传统的重要实物遗存,具有独特的历史人文价值;沱牌镇的“泰安作坊”被称为“中国酒文化的活文物”。(3)酒文化博物馆。五粮液集团早在1984年建造的花园般的规模宏大的“十里酒城”,成为四川的一大人文旅游胜景。成都水井坊博物馆将实际生产过程和展示陈列完美融为一体。泸州老窖博物馆陈列着出土文物展览、传统酿制技艺展示、泸州老窖现展史展览等。剑南春酒史博物馆主要收藏和展示与剑南春有关的文献资料和历史文物,具有较高历史、科学、艺术价值。2.2非物质文化。川酒非物质文化体现在与川酒相关的精神、行为、人物文化等方面。如悠久的历史、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礼俗习惯等。(1)源远流长的酿酒历史。川酒可考历史至少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传说中的古蜀国蚕丛、鱼凫时代。在广汉三星堆古蜀都遗址,发现了大量的酒器。从这些酿酒器皿所采用的高颈罐特点来看,此时蜀人酿酒技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秦汉时期,蜀郡壬褒在其《僮约》中规定其家僮“欲饮美酒,才得沾唇渍口,不得倾杯覆斗。”在东汉画像砖上出现的制酒图证明蒸馏酒也已问世。在西汉,已有批发酒的商铺和零售的小店,如“文君当垆”。明代,川酒仍保持名酒众多的特色,清代,川酒酿造工艺走向成熟。到近代,川酒发展迅猛,成为中国白酒的主要产区。(2)独具特色的酿制技艺。川酒传统酿造技艺是养窖、制曲、发酵、勾调及陈酿等几大技艺系统的集合体,在这几个环节上,泸州老窖、郎酒、五粮液、剑南春等各具特点。以窖池发酵的方法追溯到何时尚无定论,具有相对较长酿造历史的窖池多为浓香型白酒的泥窖窖池。如泸州老窖1573国宝窖池群。川酒传统制曲技艺分为大曲曲药与小曲曲药制作技艺。传统发酵主要是含淀粉原料在微生物及酶复合作用下转变为乙醇的重要工艺环节,主要分为浓香与酱香两种,而酿造过程中的勾调是一门极具个性的传统技艺。川酒传统陈酿技艺中尤以郎酒、泸州老窖的利用恒温恒湿的天然溶洞、山洞储酒较为典型。(3)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清香醇厚的川酒浸润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深入到生产、习俗、礼仪等诸多领域,形成丰富多样的酒俗、酒礼、酒歌、酒词、酒诗等民俗内容。一是节日饮酒习俗。川酒是四川人品格精神、礼仪智慧的载体、巴蜀文明的符号。四川人喜欢饮酒,一年四季无时不酒,在重大节日更是必饮。如除夕夜喝“团年酒”,全家聚餐并向长辈敬“辞岁酒”。正月里喝“春酒”,合家欢庆,祈福美好生活。中秋节喝“团圆酒”或“桂花酒”。而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皆有饮酒活动。二是少数民俗饮酒习俗。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境内有傈僳族、苗、羌、藏、彝等少数民族,各民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出形式多样的酒种,其饮酒习俗也非常特别。如傈僳族人早晨起来就要从酒坛舀上一碗酒,再炸一点玉米花下酒,就算吃过早餐。彝族饮酒时先把酒倒进大碗里,且男女老少皆能饮酒,大家依次轮流喝,称作“转转酒”。青稞酒算是藏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酒。从傈僳族的“早餐酒”到彝家的“转转酒”,从土家族的“咂酒”到羌族的“顺酒”、苗族的“拦路酒”等,展现着川酒丰富多彩的饮酒习俗文化。

3以川酒文化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策略

3.1凝心聚力,夯实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基础。近年来,伴随国家区域合作战略的实施,区域合作态势突显。四川省各市州要紧抓历史机遇,力争形成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联盟,在区域合作潮流下共谋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在合作中求同存异,凝聚共识,夯实区域合作基础。一方面,树立整体发展意识。长期以来,四川省各市州发展酒文化旅游都是以开发本地区的酒文化旅游为主。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的目标要求,指出要“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联系紧密的经济圈”。且抱团发展的区域合作在资源配置方面优于单打独斗的区域竞争。因此,要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必须树立整体发展意识,立足长远发展,实施区域合作战略。另一方面,要树立合作共赢意识。各市州的某些酒文化资源形式相似,如酒文化博物馆等,导致同质性竞争严重,规模效益难以突显,削弱川酒文化旅游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此外,通过举办国际性川酒文化节,抱团寻找发展机遇。同时,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各市州将酒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重要产业来抓,在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中互惠共赢。3.2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参差不齐,景点分布散乱,精品旅游线路尚未形成。要提高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整体竞争力,必须统一规划,科学布局。从目前各市州的酒文化旅游产业规划来看,鲜有考虑区域酒文化旅游产业的合作与整体发展。因此,以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为契机,在合作基础上统一规划、科学布局区域内的川酒文化旅游产业。以“六朵金花”所在城市为依托,加强重点景区规划,构建特色旅游组团,改善交通条件,建设精品旅游线路,促进区域川酒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此外,为保障合作规范有序,应积极成立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规划小组,出台《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规划》,从而使科学布局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有据可依。3.3整合资源,打造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品牌。打造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品牌,必须充分发挥各市州酒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互补性优势,为品牌产品统一进行形象塑造与宣传、营销推广与服务。一是产地资源整合。突破传统的白酒厂区参观的形式,通过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产业化相结合,整合区域诗词、书法、音乐、绘画、山水、民俗等,将“名节、名山、名水、名人、名景”作为名酒的品牌背书,向旅游者传递品牌。注重消费者感受,利用大型民族节庆活动推动品牌营销和造势。开发体验式酒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参与到制曲、烤酒等体验活动中,形成酒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优化游客的消费体验。以酒街、酒镇、酒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酒庄等酒文化旅游新载体,各企业、各酒种、各市州共同塑造川酒文化旅游品牌形象。而品牌授权、平台搭建、资本注入、广告植入、营销捆绑、市场对接等运作方式也将不断在区域合作中进行资源整合。二是旅游线路整合。形成酒文化博物馆、自然风光、酒文化体验园、民俗文化等为一体的线路组合,提高文化整合度。以文化之旅、观光之旅、休闲社交之旅等为开发主线,形成自由的以酒文化为主,涵盖文化体验、节事活动、商务考察、养生度假等相组合的产品。同时,以酒文化之旅推动区域内交通、餐饮、娱乐、房地产等的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促进经济的发展。3.4加强领导,理顺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体制机制。实施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是既复杂又庞大的工程,需多部门多主体同心协力精诚合作,倒逼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才能推动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落实。一是建立切实可行的决策机制。针对川酒文化精品旅游区、旅游线路的开发形式和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论证、备案与审批制度,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并重,并提高开发使用的效率;二是完善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的管理与协调机制。如成立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工作小组,充分发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政策互惠、信息互通、客源互送的作用,为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搭建平台。此外,理顺政企合作机制。既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也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保证合作机制的合理运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川酒文化旅游产业区域合作发展,有利于酒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技术、人才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开展川酒文化旅游区域合作可以吸引大量资本(人才资本、资金资本和建设物资等)的集中投入,提高酒文化旅游地区资源的配置效率,调整酒业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潜移默化中实现酒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形成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以此提高四川名酒产地的城市竞争力。

作者:牟红 单位:泸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许雪.泸州酒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

[2]冯健,陈文.川酒传统酿造中的文化遗产因素分析[J].中华文化论坛,2009(1).

[3]牟红.川酒文化概述[J].酒城教育.2016(4).

[4]李关平.如何打造酒文化之旅?[N].华夏酒报.2013-12-24.

酒文化历史范文第10篇

1、中国白酒文化的历史和内涵

中国的白酒酿造有5000年的文化历史,从古至今酒就是人们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酒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沟通了中国社会的各个阶级,上至士大夫,下到贩夫走卒。在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商业、农业、文化、艺术等领域形成独特的风格和魅力。酒文化则是酒的核心意义和精神延伸,它是人们在酿酒、饮酒、品酒等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包括酿酒的原料和时间、饮酒的口令、品酒的姿势。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无不体现出中国独有的白酒文化。

2、大泉源酒的酒文化

大泉源酒历史悠久,因产地大泉源乡而得名。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女真部落首领即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因其酒品干爽绵柔而钦定为御酒,至此以后大泉源烧锅成为清朝历代皇帝必点之贡品。其中清康熙、乾隆等四位皇帝东巡,都调用大量大泉源烧锅酒御用,可见大泉源烧锅当时的历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后,成为通化第一家国有企业,曾一度成为吉林省最大的白酒企业。2004年经过股份制改革转制为民营企业,在民营企业家关宝树以及团队的带领下,大泉源酒业旧貌换新颜,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吉林白酒酿造的领军企业。大泉源酒因其干爽绵柔的酒品而荣获不少荣誉和奖章,其中“黄河以北九省市白酒评比第一名”、“关东名酒”、“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吉林省行业名酒”、“吉林名牌”、“中国历史文化名酒”、“中国老字号”最为出名,大泉源酒的“清宝泉源酒坊”被国务院比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究其原因是大泉源酒在酿造的过程中采用了古井矿泉,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酒海贮藏等传统酿造技艺。古井矿泉,水源优良。大泉源酿酒所采用的水是有“关东第一泉”美誉的大泉源古井矿泉水,矿泉水中含有氡、锶、锌等多种有益微量元素。大泉源酒几百年来一直采用这独特的矿泉水酿酒,酒香四溢,闻名于世。精选原料,纯粮酿造。大泉源酒全部采用东北大红高粱酿造,质地纯正,保证了大泉源酒优良的品质。传统工艺,酒海储存,是我国唯一用文物木制酒海贮藏的原生态纯粮酒。大泉源酒在酿酒工艺上采用了传统的固体发酵的方式,即高粱粉碎后,加入母曲入窖发酵,待达到时间后蒸馏出纯粮烧酒。其酿造技艺还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吉林省唯一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白酒酿造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大泉源酒业的木质酒海群因其全国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已被列为文物,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同时用木质酒海酿酒,酒质更加醇厚,口感更加醇和,风味更加清香。

二、大泉源酒文化与旅游产业

在保护和传承酒文化的同时,开发与酒文化相关的旅游产品成为新的旅游类型,我们结合大泉源酒业和旅游行业新形势,进行探讨研究,提出一系列促进大泉源酒业产业升级转型的措施。

1、酒文化旅游的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的增加,酒文化旅游逐步兴起。酒业在过去单纯注重生产和销售环节,现在更加侧重于打造文化为核心的酒品,通过文化的传播提高企业自身的品牌价值,大力开发酒文化旅游必然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例如张裕酒文化公司结合自身葡萄酒文化打造了张裕卡斯特酒庄和张裕酒文化博物馆,提升了自身的品牌价值,同时带来了经济效益。

2、大泉源酒业打造酒文化旅游的意义

1)首先在经济方面

大泉源酒业大力发展酒文化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带动其他附属行业营业收入增加,促进餐饮、酒店、交通、娱乐、房地产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从而促进区域整体的繁荣和稳定。

2)其次在社会方面

大泉酒业大力发展酒文化旅游有利于传承和保护自身的酒文化,增加产酒地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和关注,从而使大泉酒业酒文化得到科学的开发和管理。

三、大泉源酒业发展酒文化旅游的措施

1)围绕酒文化遗址打造旅游风景区

在2010年经质检总局审核决定对大泉源酒实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因此大泉源酒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围绕“大泉源深井”、“固态发酵”的生产工艺,开发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酒文化旅游景区,吸引社会注意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例如泸州老窖旅游区的开发,在提升品牌影响力的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2014年10月,大泉源酒业历史文化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打造酒文化艺术节

大泉源酒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要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丰富其文化实质,加大对大泉源酒的宣传力度,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酒文化艺术节,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努力提高大泉源酒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全力打造工业旅游

大泉源酒业的最重要的旅游资源就是酿酒的生产流程,游客通过工业参观了解了酿酒的工艺、知识,增加了游客对于酿酒的趣味性和互动性。重新布局酒作坊,呈“前店后坊庭园”布局,游客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购买到企业酿造的白酒,同时可以参观酿造的过程,更加可以亲自参与酿造,大大提高了游客的参与性和体验性。

4)建立酒文化博物馆

大泉源酒业要着力打造自己的酒文化博物馆,体现当地传统酒文化的内涵。酒博物馆的主题定为“大泉源酒文化体验”,围绕“大泉源酒文化”全面展示大泉源酒的历史发展进程。建立游客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中国白酒深厚的文化,对大泉源酒有更深的了解。

四、结语

要想酒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必须深入挖掘酒业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与旅游相结合,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提升酒业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上一篇:体育经济管理范文 下一篇:数字货币教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