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0 10:13:53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教师 教案 继续教育 科研能力

学校体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国家体育事业和全面健身的基础。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方面,体育工作对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的工作主要是依靠体育教师去完成,学校体育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任务质量。因此,为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初中体育教师,研究初中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显的尤为重要。

一、体育教师的教案情况

体育教师的教案是进行体育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被调查的62名体育教师中全部都写教案,其中69.35%的体育教师能完成所有教案,还有16.13%的体育教师写有部分教案。这说明初中体育教师大部分基本上能够按教学要求,课前进行备课,钻研教材,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提供保障。但还是有14.52%的体育教师不能正常写教案,而用旧教案上课,还有部分的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过于简单。由于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只能利用现有的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教学,客观上造成部分体育教师的教案编写简单。

二、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情况

青年教师是中学教学的主要力量,对青年教师进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丰富教学经验是当务之急。调查中的72.58%体育教师都认为自己应当进行继续教育。积极要求提高学历,增加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这方面得出:应继续办好成人教育和进一步发展各级各类成人教育,为各级体育教师实现学历达标和更新知识、技能,完善业务能力提供更多的机会,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成人教育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高体育教师进修学习的积极性。

三、初中体育教师数量

教师队伍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最基本的条件。调查结果表明:10所初中共有体育老师62名,平均每校为6.2名,学生将近有6000多人,平均每校有600多人。由此可知10所学校体育老师与学生之比为1:100。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意见》中规定:“中学每6个教学班配备1名体育教师”。由此推算石家庄市区初中教师的数量配备还是可以,但在被调查的学校中,有的学校中有14班,却只有2名体育教师负责,这说明体育教师的配备具体到各所初中,情况就有所不同,这就存在着总体配备满足,但局部配置失衡的现象。

四、初中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情况

在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35岁以下体育教师的为61.29%,36-45岁的体育教师占30.65%,46-55岁的体育教师为6.45%,56岁以上体育教师的占1.61%。说明在石家庄市区初中学校中青年体育教师的比例较大,体育教师年龄呈年轻化,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为今后的学校体育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中青年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工作热情,具有锐意进取和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而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善于汲取先进事物,先进知识,敢于推陈出新。应该说石家庄市区初级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但是,青年体育教师比例过大,也可能出现一些其他不利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青年体育教师的思想容易产生被动。所以,初中应尽一切可能调动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强管理,不断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

五、初中体育教师的平均授课情况

初中体育教师平均周授课在8-10节的占被调查体育教师的16.13%,周平均授课在11-14节的体育教师为59.68%,15-20节的体育教师占24.19%。说明大部分初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是比较多的。由于教学工作量较多,使体育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充实知识,钻研业务,进行科学研究,不利于体育教师的成长。这一现象应引起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六、初中体育教师对其职业地位的评价

调查结果表明:有33.33%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校中的地位低,有60%的体育教师认为自己的地位一般。究其原因主要是体育教师与非体育学科教师的工资待遇上的差别和其学校领导重视的程度,因此,改变该现象要提高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这对于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是大有裨益的。同时,初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提高认识,端正思想,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

七、初中体育教师对其工作前景的看法

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的一半体育教师对其工作前景充满了信心,有40.32%的体育教师对工作信心不足,而有9.68%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失去信心。这样的现状令人堪忧。信心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奠基石,所以,初中教育行政部门应注重培养体育教师的自信心,使其对自己的工作前景充满自信,树立献身于体育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八、初中体育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有一半的初中体育教师能应用计算机,而有50%的初中体育教师却不能应用电脑。在21世纪,网络作为信息时代的高速公路。已经渗入到各个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它的方便、快捷、直观等优越性已经得到认同,但仅有一半的体育教师有能力应用计算机这种现象与当今信息时代不符合。中老年体育教师因年龄大的原因,接受新事物能力比较差,学习与掌握起来较慢;但对年轻的体育教师来说,应该掌握并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应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等领域上来。

9初中体育教师的科研能力(2005-2007年度)

体育教师的科研成果是体育教师从事体育教学工作的经验总结和升华。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初中体育教师中有32人发表的科研论文是0-1篇,有20人发表的科研论文是1-3篇。有16.13%的体育教师发表科研论文4-6篇。

导致这样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年轻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学工作量比较大,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科学研究。二是同工作经验与科研能力有关,青年体育教师工作时间短,教学经验不丰富,同时科研能力较差。通过走访了解:有一些年轻体育教师曾多次尝试写作,但由于写作水平不够和科研标准差未能被杂志社和报社所录取。而的大多数是中老年体育教师,年轻的体育教师发表的论文却比较少。对于中老年体育教师来说,应当多指导年轻的体育教师撰写论文,以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三是同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校对体育经费的投入有关。由于学校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而且对学校体育各项经费投入较少,尤其是科研经费更少,这样不能鼓励体育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和科研工作。最终导致体育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不重视。

参考文献:

[1]王景亮.延安地区中学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1,(7):13-17.

[2]张晓虹,唐小宾.成都市中学体育现状调查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80-82.

[3]王家宏,王维群,陆阿明.江苏省中学体育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2,(6):73-76.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 体育教学 团队精神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集体智慧和力量越来越凸显出重要作用,可以说团队协作能力已经成为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生产生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子。团队精神的培养已经成了各层次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几乎渗透每一学科的教学。体育教学的师生集体参与、双边活动等众多特点决定了其是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途径之一,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更应注重学生互助、协作等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以强化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一个综合性、长久性的过程,通过笔者的探究总结,主要从教学原则、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多个角度加以实施。

1、确定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施的方向指导,中职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必须以一个系统性的原则为指导。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课程标准及中职体育教学纲要,笔者认为中职体育教学中要坚持集体性、针对性、因地制宜性团队精神培养原则。只有通过集体活动才能使学生认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领会团队精神的精髓所在,因此,集体性原则是体育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的根本,是教师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所在秉持的理念。针对性原则是基于中职学生现实特点、专业特性以及个体差异所提出的,即在体育教学中,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以及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有针对性,着眼于中职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方向,寻求与企业人才需求的相关性和一致性,有针对性地培养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因地制宜性原则考虑到了差异性的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以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团体精神培养过程中的价值。即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利用学校当地的地理优势、气候条件来开发教学内容和形式,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如山区可根据地形设计集体登山项目,北方可利用冰雪选择合作滑雪项目等,通过教师的对教学资源的精心创造和合理编排,形成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最佳体育教育形式,来强化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2、更新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是教学实施的先导,为了提高对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培养重要性的认识,中职学校体育教师要在积极学习《中等职业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指导纲要》和《新课标》基本精神的基础上,更新教学观念,改变过去体育课只注重培养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术的“三基”传统教育观念,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理念,着重提高中职学生团队精神、协作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同时,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切实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3、丰富教学方法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结合多年体育教学经验和参考国内外先进体育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在体育教学中可以综合采用合作学练法、游戏法、竞赛法来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精神。

3.1 合作学练法

合作学练法是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有助于强化学生团队精神体系各个构成因子。首先,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参与意识。在体育课合作学练中,小组利益是根本,为了共同完成任务,每个成员都必须积极参与,相互协作,互相帮助,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其次,合作学练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自信。在引入合作学练教学后,为了不影响团体成绩,学生必须通过模仿、沟通、交流来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不容置疑地会提升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自信心,同时也就增强了学生间的团队凝聚力。最后,合作学练增强了学生的团队责任感。在合作学练中,学生在小组中自我价值的完全实现是关键。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教师采用讨论法让每个小组想出几种能够让自己快速奔跑的方法,这使小组的每个成员能在短时间内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献计献策,时时表现出对团队的关心和维护,自然而然提高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感。

3.2 游戏法

团队体育游戏是中职学生乐于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同时也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教学方法。团队体育游戏种类较多,针对当前中职学生团队精神较差的现状,有必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整合和创新,笔者认为体育教学与团队拓展训练的相结合是一种有效培养学生团队精神的方法,如“人肉运输”、“瞎子背瘸子”等游戏可以培养中职学生的沟通和配合能力;“瞎子走路”、“信任背摔”等游戏可以增强中职学生对团队的信任感:“搭桥过河”、“穿越电网”等游戏可以让中职学生体验团队成功合作的快乐。

3.3 竞赛法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竞赛法是一种检验和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方法。竞赛法的实施,可以让学生感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体验团队合作成功的成就感。团队竞赛中,个人技术虽然重要,但团队的协作配合更是重中之重。如球类比赛中,个人能力在强的学生也离不开集体的互相配合;田径接力赛中,只有每位队员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比赛胜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组织各种形式的团队竞赛,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以上体育教学方法对有效培养中职学生的团队认知、合作意识、协作能力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但需要强调是。这些教学方法不是为了达到某一团队精神培养目标而独立使用的,有必要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完善教学评价

传统的中职学生体育成绩评价,过于突出对体育技能和技术的评定,不利于检验学生的团队精神培养情况。因此,中职体育评价中需要增加团队精神评价内容,笔者认为可采用个人成绩与团队成绩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个人成绩由出勤、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部分组成。团队成绩是对团队共同合作与个人努力程度的综合评估,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团队共有的成绩,主要是教师对团队表现及团队作业的考查;二是团队的自评,即团队对成员的讨论评估;三是团队的互评,即团队与团队之间的评价。

5、结语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3篇

面对21世纪的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学校体育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人才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而学校体育特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此构建学校有体育特色,教学有体育特点,学生有体育特长是当今体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学校体育改革的成功之路。

2实践理论依据

2.1《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身心潜能,力求人的主体性高扬,追求身、心、智、能的全面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旋律。探索素质教育的意义,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并有特是学校教育中各学科必须注意的共同问题,也是学校体育学科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未来学校体育思想和实践中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

2.2现代体育科学理论证明,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体质,而且还可以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陶冶学生的情趣和发展个性,促进学生社会化,

3研究目标

3.1全面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素质教育。

3.2通过改革学校体育教学,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全面展开,让学生更喜欢体育课。

3.3强化学生体育意识,巩固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拓宽视野,达到学生在放松中学习,切身提高体能强身健体、巩固培养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目的。

4研究方法

4.1经验总结法:总结我校几年来开展体育工作经验,并在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

4.2文献资料法:阅读国内外关于学校体育特色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

4.3调查研究法:调查了解我校师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及根据我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对策。

5实施过程和研究措施

本课题由体育教学优秀教师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师郑辉主持,课题组成员倪文智积极配合,经过经验总结、提出研究假设、制定研究计划。查阅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分析,专家访谈指导、设计实验验证等一系列研究,证明了本课题在体育教学改革中,构建体育特色方面有重要意义,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5.1第一阶段(2014.1―2014.2)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总结经验,确立课题研究方向,初步制定研究方案。

5.2第二阶段(2014.2―2014.3)前期准备,形成研究报告体系,完成申报工作

5.2.1设计问卷调查

5.2.2搜集文献资料

5.2.3设计实验方案对课程设置及改革的理论依据进行考证。

5.2.4征求有关专家意见,修改实验方案。

5.3第三阶段(2014.2-2014.7)进行不同年级学生新型体育项目课程目标,课程北荣,课程组织。课程评价的设置和实验研究。

5.3.1更新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

教育的解放,首先要求教师思想的解放,我校学生是为开滦培养的服务型人才,针对将要走进企业的学生,怎样让学生身体更强壮更能适应企业用人的要求,多次进行大讨论、大研究、通过学习研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达成共识、初步形成职责分明、制度健全、管理有序的运行机制,为课题研究断定基础。

5.3.2学生从高中走进大学,首先要过的就“是体质测试”50米、800米(男生1000米)肺活量 手握力,几项测试为了就是检测学生的体质体能,但是好多学生根本不符合国家制定的最基本的标准。所以测试不是目的,增强体能才是根本

5.3.3部分大一学生篮球、排球、根本没碰过,必须改革并且要制定新的课程标准,所以我们采取大一第一学期普修课,内容就是篮、足、排球、田径几大项目用15周的课程让大家都参与进来,有初步的了解同时普及了体育理论知识。

5.3.4大一第二学期,增强体能训练素质有针对的身体素质练习,锻炼大家的体能同事提高身体素质能力。

5.3.5针对我校是专职学校所以体育课是三个学期吗,那么大二第二个学期我们采取专选教学,课程涉及很多例如:排舞、健美操、体育舞蹈、瑜伽、兵乓球、散手、篮球、足球等多个项目让大家按自己喜好去选择和学习。选项课一共15周同事是教会了学生一项自己走入社会以后自己也能去锻炼身体的一门技术。

6转变教学理念

6.1由生物体育观向生物、心里、社会体育观转变。在教学中我们采取“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和游戏化教学方法,打破旧框框,力求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健康意识。

6.2建立竞赛活动体系,充分发挥活动的示范效应,学校每年都举行运动会,足球赛、篮球赛等一系列群众性体育活动。

7成果分析

7.1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了积极性尝试

“自主学练”的教学模式、“游戏式”的教学方法,有效的调动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使学校体育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发展了学生体育特长,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和发展,并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为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做出积极尝试。

7.2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得到加强

由于在试验研究中,要求行动者参加研究,让学生了解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主体性,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了学生的机型和主动性,从而为今后走社会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重新学习或者独立进行体育锻炼,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7.3推动了学校群体活动开展,促进学校体育竞技水平的提高

7.3.1从构建学校体育特色研究以来,由课内向课外,外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参与进当裁判,教师指导,推动了所有同学的积极热情。参赛学生逐步增加推动了学校体育文化,我校学生在河北省大学生运动会中获得短跑冠军铅球亚军标枪季军等一系列名次。

7.4提高了教师科研水平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管理

高校公共体育课是高校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阶段。重视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建设和改革对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有积极作用。我校自1984年建校以来一直重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这为我校公共体育课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且培养了体育教师敬业爱岗、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正是在这种环境下,我校的公共体育课教学有了创新的空间和基础,取得了一些可喜可贺的成绩。

一、对课程教学的管理

1.规范化的教学

规范化的教学和管理是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在公共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有利于培养教师自觉遵守教学规范的良好习惯。在具体实施中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开学教师认真制订教学计划,交教研室审核后按照计划进行教学;课时计划要求撰写详案,在学期末交系上进行检查,如遇有重复内容,要求教师做好改进工作并增加课后评语;课前必须等课5分钟,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不允许旷课、迟到、早退或请人代课;建立学生的考勤制度及见习生的登记制度,课中认真授课;期末课程考核根据严格的标准,对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实行补考,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另一方面促进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培养严谨治学的工作态度。

2.强烈的责任心

教师的责任心是影响教学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教师进校,老教师以身作则对其进行教学督导,从教学规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指导帮助。老教师的责任心也影响了我校的一批批年轻教师,大家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兢兢业业的工作。在教学中,互相学习,积极创新,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不懈的探索。

3.重视基础教育

我校开展的公共体育课较注重学生的基础教育。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一、二学期以田径、篮球、排球、足球为主,要求学生掌握并能运用一些基本技能。三、四学期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在田径、武术、球类、健美操等多种项目中进行选修,学生通过学习该项目掌握锻炼的基本技能,真正体现出我校健康理念――我运动、我快乐。

4.不断修订我校公共体育课程考试大纲

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定和考核标准,并结合国家体育教育方针、教师的教学反馈、学校体育发展的需要及学生的兴趣趋向这几方面及时做出调整,并严格按照考核标准进行考核。

5.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展示,突出风格

因教师所从事的专项不同,在教学过程中就会出现教学受限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我校的规定在教学内容上给了教师较多的自,即在规定内容之外教师可根据个人专长适当增加选修内容。例如,在班级安排上考虑性别和专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进行规定内容和自选内容的结合教学。在整个公共体育课教学中,教师除完成固定的教学内容外,各教师积极发挥自己的专长,并将之运用于教学之中。

6.重视教研室活动的开展

我校体育教研室在开展教研室活动方面进行积极创新。除了沿袭在教学过程中互相听课、看课、点评、取长补短和在学期中或学期末教学工作经验总结、交流以外,还积极进行创新。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里,全体体育教师或进行教学比赛,或打篮球,或打排球等。另外,抽取部分教师,如健美操教师、武术教师,来对其他教师进行这些项目的教学培训,弥补部分教师的不足,使之更符合公共体育教学的需要。在整个教研室活动中体现出积极参与、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取长补短的教研室精神。

二、总结

全体体育教师本着认真、负责和创新的态度进行教学,我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虽然出色,但也存在了许多不足。

首先,我校地处北疆,众多少数民族灿烂的体育文化还未被很好地挖掘出来。少数民族特色的体育课堂的开发和引入是我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下一个切入点。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没有很好地就学生类型的不同而设置。现我校的学生类型分为师范类和高职高专两大类,因为这两大类型学生的教学任务及目的的不同,下一步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我校将根据学生类型分别进行设置。第三,在课外活动内容上进行创新,多开展一些学生兴趣较浓的体育项目,并将一些民族体育融入早操活动之中,争取自创一至二套具有边疆民族特点的健身操在学生中进行推广,从而提高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尹大川.体育健身―高职体育实践课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季浏.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杨忠.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校;质量工程;体育工作者;培养现状;发展趋势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自2007年1月启动以来,全国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了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此背景下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工作对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培养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这不仅是对现有体育教育工作者培训的需要,而且也是提出如何确定培养未来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方向问题。

一、优化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保证体育师资队伍质量

随着教学质量工程的不断深入开展,对体育教学工作者素养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体育院校在选择和培养人才方面成为影响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队伍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各大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主要来源是体育院校培养的学生。其中,一部分是由高中体育特长生通过高考直接进入体育院校完成学业的学生;一部分是由省级以上体育竞赛团体的队员转入体育院校学习的运动员;还有一部分是直接在体育院校完成体育类博士、硕士课程学习的人员。

高校体育教师平均学历层次低于其它专业任课教师,直接影响到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阻碍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为改善这种局面,一方面学校要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采取实用且优惠的政策,有计划、有措施地引进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优化体育师资结构,鼓励博士、硕士研究生到普通高校任教,以支持和推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1]。

二、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教学现状

哈佛大学校长尼尔·陆登庭博士在北大论坛上指出:“普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是新世纪对体育教师的又一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应精通人体科学知识,掌握深层次的专业理论与知识和新颖的应用科学理论是21世纪高校体育教师基本要素之一[2]。教师的业务素质不但包括对教师知识总量方面的要求,还包括对教师的知识质量和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因此,鼓励教师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是建设整个体育教师队伍素质的基本要求。

1、部分教师的体育基础理论和知识元素不够全面

高校体育教师除具有本学科知识外,还应具备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管理科学知识。这些学科知识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目前,高校体育工作者大多都是在体育院校学习期间得到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储备,一方面,单单只是大学期间所接触到的这些体育学科知识,涉及领域有限,理论基础型知识占绝大多数,与其后参加高校体育教学活动中的各项工作没有很好的延展性、衔接性;另一方面,体育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缺乏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没有及时进行实践成果的研究积累,大多数仅仅是单纯完成教学任务规定的日常教学活动而已;除此之外,部分高校教育工作者在体育院校学习期间单纯进修的是体育专项专业,例如:篮球、排球、游泳专业等等,而没有进行过系统的高校体育教育管理的学习和知识储备,所以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会出现知识匮乏、以及实践和理论脱节的现象。

2、有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教师比例不够高

由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在目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体育类教学涉及到的只是体育素质教学的相关内容。而在完成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将教育教学工作经验总结和升华,进而努力钻研体育科研的教师比例较小,缺乏科研能力的锻炼和科研活动的实践。

3、体育专项化的基本要求需要进一步明确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大多数还停留在体育素质教育的层次上。大学体育教学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与高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区别看待。在大学期间,体育教学专项化的教学措施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明确和实施,使学生自主选择符合自己特点和爱好的体育锻炼方式,调动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个性,达到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并学会一、两种锻炼身体的方法。

4、缺乏体育教学特有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机制

在普通高等院校专业、课程建设体系中,体育教学一直做为素质教育的公共类课程体系实施。而在高校教育质量管理中,体育教学有其独特的特点。目前,缺乏针对体育教学特有的人才管理机制和科研激励机制,比赛指导、比赛获奖、省级以上赛事裁判等工作,也应和其他学科的科研工作一样获得综合考核和激励,这样才能提高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和创造性,自觉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探索教学方法,从而适应学校教育教学高速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提高交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素质的几点思考

1、变革教师配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首先是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既包括教育学科知识和人体科学知识。它既是指导体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教学过程中难、新问题的工具;其次要有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这一点对于教师来说不仅是构成知识结构的核心,同时也是从事体育教学所必备的知识元素。它可以使我们熟练地把握体育技术的发展规律和教学特点,并能够迅速获取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掌握现代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不断更新教学理论和方法提供保障。除此之外,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还应具备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以及管理科学知识。这些学科知识是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的需要。

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具备一定的能力才有可能在教学上完成创新过程。这种应具备的能力不仅仅指的是某一种专项能力,而且指的是各种能力的集合和多种功能及多个层次的综合体。其内在构成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3]。

现代体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才有可能驾驭其教学活动,因此体育教学工作者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变革迫在眉睫。

2、加强体育学科和教学方面的研究

在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的同时,采用培训、进修等方法全面更新体育教师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以增强体育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研究工作,积极探索体育教学改革内容与方法,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氛围,使教师摆脱传统体育教学的束缚,积极引导教师根据现代教学特点创造性地提出改革思路并大胆运用于教学实践,变单纯地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全面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锻练方法,达到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3、撰写实用的大学体育课程教材和教案

在累积大量实际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应该进行更加广范围的教学法研讨活动,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和教学要求,总结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教案,依靠优秀切合实际的教材,提升体育素养和专业水平。

4、利用多种媒介推广体育教育

改变体育教育教学单一的形式,采用多种灵活多变的媒介方式,促进体育教育的深入开展,同时也能寓教于乐,深入浅出,使学生接受体育专业知识更加顺畅和便捷。方式多种多样,例如多媒体教学演示、模拟竞赛活动、3D专业技术动作分析等等。

5、加强学生实践活动

鉴于在普通高等院校中,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体育知识,学生自主选择一项或者几项体育专项技能,全面培养学生的体育健身兴趣,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所以,要加强课余时间的学生实践活动,响应教育部关于加强在校学生体育健身的政策,认真开展“阳光体育”实践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6、改进的重点是对体育教育工作者一些理念和方法的改变

努力提高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专业技术知识和水平,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和完善的重要内容;建立和健全体育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是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素质不可缺少的手段;在不断更新高校体育教育观念的同时,采用培训、进修等方法全面更新体育教师的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的文化知识,以增强体育教师的知识面,全面提升体育教师的科学文化素养。

四、结论

在实施质量工程的过程中,应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而作为一名体育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的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体育专业知识,积极参加业务培训,创新教学方法,变革教学理念,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所从事的体育教学工作提高到全新的科学水平上。

【参考文献】

[1] 吴晓红.对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人力资源的探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2)171-173.

[2] 刘那.关于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研究[J].宿州学院学报,2010(4)100-101.

[3] 丁春艳.高校创新型体育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培养途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4)108-110.

【作者简介】

赵 蕾(1981-)女,河北唐山人,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高校教学运行与管理工作.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6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的研究方法对广西地区近两年来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提出可行性建议,为更好的开展民族传统教育进校园提供参考,对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的健康发展,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供服务。

关键字 广西地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 开展现状 调查研究

广西地区是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首批试点地区,对广西地区近年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的相关文献和报道进行了整理查阅,分析总结成功经验将更好的保护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进一步丰富校园体育文化,提高学校体育教学水平。

一、广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开展现状

广西是我国多民族聚居的自治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通过实地考察法、文献查阅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调查研究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广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虽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不过总体开展状态良好。

(一)总体推广良向发展,但具体推广力不足

广西地区多年来一直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活动,每年都会举办相应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比赛。2010年11月广西自治区教育厅和体育局联合启动广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2012年又在广西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了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在对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学校的走访调查中发现,民族传统的示范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占的比例仍然较小,而且因为民族传统体育在学生中的普及程度还不够。

(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极具多样性,但缺乏规范管理

广西地区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旨在引导大中小学校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经过近几年来的大力推广,已经发掘和推广了多项具有广西地区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包括壮族的板鞋和抛绣球,苗族的打草球、回族的摔跤以及其他各民族喜爱的大象拔河、打陀螺、踢毽球、武术、民族健身舞、健身操等项目。只是,目前体育教学中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仍然缺乏规范指导,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缺乏专业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导人员,而且极易造成体育项目的不均衡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量引进校园,但缺少规范教材

广西地区在2010年启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时便命名了14所中小学校为“广西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学校”,并成立了由广西民族大学和全区各示范学校组成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校际保护联盟。2011年又评选12所民族传统体育师范学校。在这样的大力推动下,多项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项目引进校园,极大地丰富了示范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但是,过去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多是经过口口相传或者是练习经验的积累来传承和推广的,在全国大力推广民族传统体育之前几乎没有有关民族传统教育的现成材料,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之后同样面临缺乏专业教材的问题。

二、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教育意义

从广西近两年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现状分析来看,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切实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保护方面也具有突出促进作用。

(一)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丰富校园体育生活

体育教育一直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体育教育内容,增强体育教育的多样性和吸引力,对于提升校园体育教育质量有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的运动项目比常规的项目更加贴近生活,形式又多种多样而且趣味性极强,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体育教学之中,将极大地丰富在体育教学内容。将民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将有助于实现体育教学的“寓教于乐”,增强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中代代相传的极具民族代表性体育项目。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具有各民族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蕴含了丰富自然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能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加深各民族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使学生在传统体育项目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保证青少年体质健康

学校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来锻炼身体。

民族传统体育是过去的劳动人民为了特定的健身、祛病等健身目的而发明创造的活动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引入体育教学之中,能增强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有效健身时间得到保证,提升体育健身质量,增强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此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还可以应用于丰富课余活动,能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课间娱乐中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是以,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对于青少年培养身体素质,保持身体健康都大有裨益。

(四)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有助于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各民族的先辈们经过一代代的经验总结,讲究形神兼顾、动静结合,又与德美结合,充分运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作用能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美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良性发展建议

(一)规范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具体实施行为

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是广西第二届体育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广西教育厅和体育局已经进行了多方面的推广和宣传。大中小学都已充分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并在青少年学生中间掀起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热潮。如此更应顺应民意,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基层落实的力度。首先,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示范学校也要对的体育教学进行规范管理,比如,加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比例。其次,体育教师也要增强对进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具有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通俗浅显形式的教导给学生。使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健身方法。

(二)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的形成都经过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以一个民族都积累了种类繁多、形象生动的传统体育项目。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扩大进校园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数量和种类。另一方面是指对现有的进校园的民族传统项目进行规范整理和深入挖掘,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更加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题材,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言之有物,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落到实处。

(三)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用性

增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实用性能让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项目与学生的文化学习和能力培养更好的结合在一起,快速融入对学生的体育教学中,便于学生快速适应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并能在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德育、体育以及美育方面的有效教育。

(四)做好经验总结工作

在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工作中做好总结工作经验是为了给以往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提炼出比较科学有效的开展形式,为以后的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进行有效参考,避免重复犯错,优化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活动。

四、民族传统体育走进校园的理性思考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将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不仅是能够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丰富学校体育文化,推进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的健康发展,将各族学生培养成拥有民族自豪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谭理.广西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活动启动[N].广西日报.2010.11.

[2] 卢羡婷.广西大力推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示范建设[N].中国民族报.2012.03.

[3] 梁源.民族传统教育走进校园现状及对策研究[J].理论观察.2011.05.

[4] 王道才.民族传统体育进入地方中小学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J].素质教育.2011.05.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拓展训练 大学体育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拓展训练在中国已经走过13年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了解了这种培训的方式,教育部门也不例外,将拓展训练作为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学生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集合平时在一起学习的学生,将他们带入一个户外的环境或设施中进行体验式、参与式的训练,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沟通技巧和领导等能力,更能让他们摒除一些不良行为和意识,因为拓展训练强调的是一种亲身体验,是一种由内至外的自我教育。然而,根据各项调查结合显示,我国当今的许多大学中体育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对学生进行拓展训练的教学模式更加落后,主要体现在学校教学体系的不完整和学生自身表现的堕落。本文通过对当代大学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问题提出了行之有效地解决措施。

1当代大学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现状分析

目前,为了使学生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已经普及到我国的各所大学,并受到越来越多教师和学生的重视,拓展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也被应用到该领域中。但是根据相关教育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大学在进行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并未真正遵循体育教学的真正原则,给教学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以下是当代大学进行拓展训练时存在的不足之处:

1.1教学器材和设备不够完善

拓展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在特定场合对其进行专业化的训练,在此过程中需要较多的运动器材和设备。然而,据有关报道显示,我国目前的各大高校中拓展训练器材严重缺乏,仅北京和上海等较发达的城市中配有拓展训练所需的专门器材和设备。其他大学的拓展训练则通过在校外请专业教师进行讲座讲解或开展相关宣传活动,有的学校甚至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其它场所借用器材,这些现象都严重违背了拓展训练的本来要求,并且教学流于形式,无法达到拓展训练的本来目的。

1.2师资力量不足,教师意识浅薄

目前,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加强,许多大学已经逐渐认识到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将其提到日常教学中。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永远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有些学校由于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水平也无法得到提高。在该类院校内有关拓展训练的专业教师严重短缺,大部分教师都是身兼数职,这些教师没有进行专业培训,在学校需要时间上岗。另外,据不完全统计,72%的体育教师认为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毫无关联,起不到想象中的效果,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应付了事,这不仅耽误学生的学习,同时也抑制了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2加强拓展训练融入大学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与措施

拓展训练作为体育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面对我国当今各个大学拓展训练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育部门和社会相关机构必须对此做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此来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以下是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的相关策略,希望能给拓展训练的发展带来帮助。

第一,要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对拓展训练的认识。教师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成员,学生是否拥有过高的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指导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是改变落后教学模式的首要任务。从学校领导者的角度考虑,要想使拓展训练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首先必须提高学校的师资条件,聘请专业的拓展训练教师,并开设相关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素质。其次,要多为教师贯彻有关拓展训练的知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该项活动的重要性。第二,增加师资力量还表现在对运动器材的改进。拓展训练过程中必定会用到许多运动器材,领导在日常教学中要多了解学校内部的资源情况,及时补充缺乏的器材,为学生进行拓展训练提供更便捷的条件。

3小结

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我国的教学水平,各大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拓展训练的培养,为其更好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谭刘磊.拓展训练融入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理性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1).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德育教育 实施

在多年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小学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是德育培养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最喜欢的课就是体育课,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更好地利用这一优势,充分挖掘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契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法。下面就我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以下几方面的经验:

一、课堂常规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内容

1、在课堂认识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做好的是日常教学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所以在开学的第一节课我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些日常行为习惯的讲解,让学生从思想上得到重视。如果学生在以后的课堂上违反常规制度,那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谈话,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改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2、从课堂纪律上进行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我每节课都要求学生必须在上课铃响完之前自觉排好队,一开始很多学生都做不到,因为他们还没养成上课前就排好队的习惯,那么这时老师就应该通过教育来要求学生做到,于是我采取了通过严格的队形队列和快快集合的游戏来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通过一二节课的学习,以后的课学生在铃铛响完之前都能很好的排好队,而且做得非常好。

3、从学生的排队跑步中进行德育教育,体育课我们经常都会要求学生进行跑步,如在热身跑、5 0米、1 0 0米跑中,我们都要求学生一定按照指定的队形和路线跑步,不准插队,不准推人,通过这些跑的学习,培养了学生跑的能力,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教育环节过程中随时把握德育教育机遇

1、在娱乐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喜欢体育,更喜欢体育游戏,体育游戏有着很好的教育内容,例如:结合教材,在学习《投掷》时,我们拿一些关于害虫、、网吧的图片让学生拿小沙布或自制纸团来进行投掷,先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教师讲解害虫、、网吧的危害性,教育学生爱护环境、远离香烟、远离网吧、拒绝。

2、在竞争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生喜欢游戏,更多的喜欢竞争类的游戏,在比赛中我们要教育学生团结一致,要有胜不骄,败不馁的思想品质。如结合教材,学生在做《迎面接力》的游戏时,有些学生跑得快,有些学生跑得慢,或者棒没有交好掉在地上,结果输掉了,这时埋怨声便来了:“你怎么跑得那么慢,都是你跑得那么慢才输了,都是你没把棒交好掉在地上,让我们输了”在这埋怨声中,那些跑得慢的学生,或者棒没交好的学生便委屈的哭了,这时教师要对那些提出批评的学生给予指正,对跑得慢,棒没交好的学生给予鼓励和信心。让学生知道,通过努力,别人能做的自己也一定行。通过这类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

3、对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喜欢体育,在体育游戏中难免会发生动作之类的错误,这时教师应抓住机会,及时指导和纠正。例如在篮球《四角传球》游戏侧重教会学生弧线跑和传接球的方法,为了把游戏做好,老师要带领学生进行传接球和弧线跑的单个动作的练习,注重动作的质量,在质量的基础上要求速度,最后用二个球进行游戏,此时学生都急于进行游戏,都会努力按老师要求尽快完成正确的动作,这就促进了正确动作形成和掌握。但在游戏中会出现个别学生动作问题,这时老师应该详细讲解,多做示范;而不能因此而停止练习,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做游戏也一样,从不会到会,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预想不到的问题。有成功,有失败,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以平常心对待,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赞赏,失败时要及时找原因,并给予鼓励。使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学习的兴趣。

德育教育不是形成一种知识体系,而是要形成一种道德信念以及与此相适应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即让学生过一种好的健康的生活。为此,在体育教学中落实德育教育,首先要把德育知识的学习转移到自我判断、自我选择、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养的轨道上来,避免品德评价的盲目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其次,要实现德育教育由强制性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相对动态的课堂环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交流与合作,智慧地把学生引向既定目标,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选择能力和抑制不良影响的“免疫能力”。这种自育的能力养成,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后也能适应社会的变化。这样才能使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真正实现由灌输性向实践性转变,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实践,使学生形成知行统一的良好人格。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校;田径运动;问题;完善

一、我国高校田径运动存在的问题

(一)首先,是在田径课程教学中没能发挥学生的主体自主性特点

教师在进行课程内容设置的时候不能根据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另外各所高校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几乎一致,同时和在大学之前的年龄段学校所接受的训练几乎一样。这样不仅不能够发展学生本来自身掌握的运动技术,同时也没能够实现田径和其他项目的融合发展。这样一来,大学的田径教学内容就比较单调,所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就比较低。

(二)其次,就是对田径运动的理解不够透彻

高校学生对田径相关的功能,用处和好处都没有充分的认识了解,也不能透彻明确田径运动对学习和其他项目起到的积极意义。高校学生不够了解田径运动的健身作用,对其历史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这项运动项目的美感,忽视了田径运动所体现的文化意义。以上这些问题都是学生对田径运动不感兴趣的原因,另外现代大学生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另外因科技发展,很多高科技新的项目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田径运动训练环境艰苦,没有现代精彩的过程,不能引起学生的锻炼兴趣。

(三)再次,在教学理念不能与时俱进

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是“以人为本”,但是很多高校的田径教学还都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田径运动中一般都强调运动的完整和系统性,对田径运动中的跑跳能力过于重视,反而忽视了基本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这样在发展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的时候就不能依据学生的需求进行,对素质的提升有一定的影响。在田径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情绪和感情不够重视,不能合理的运用科学训练的手段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总而言之,高校在进行田径教学的时候不能依照教学新要求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就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也不能保证其未来的体育发展。

二、高校田径课程完善方式

(一)首先,要建立科学健康的教学体系内容

想要完善高校田径课程最先要明确的就是竞技田径以及田径项目,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以极限负荷为特点的运动形式,后者是属于前者的一种,在负荷方面可大可小。根据这些,就能够明确田径项目就是竞技项目的理论,所以在田径课程教学中要将田径项目精选作为其中一项,要分析学生的身体状况,帮助其实现强身健体的作用,进而达到田径教学目的。比如说在跳高项目中,只要通过锻炼使学生背越式跳高达到一定标准,就算是掌握了跳高课程。各个项目都有要重点掌握的部分,其中中长跑要重视健身跑法,短跑则是要强调起跑速度和个人反应力。这些方面的锻炼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参与到田径项目中的兴趣,最好帮助学生在体会兴趣的同时认识到田径项目存在的难度。另外也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田径项目锻炼对身体的好处,这也是引起其锻炼兴趣的方法。再有高校田径课程不能重复之前初高中训练过的内容,要在内容和范围上有所丰富和深入,要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学校的具体环境,以及社会需求等多方面的内容确定田径教学内容,以及具体训练方法,使田径教学有重点,有价值的存在于高校体育教学范围中。

(二)其次,实行田径课程考核体制创新

过去田径课程的考核主要以竞技项目的成绩和技术水平作为标准,新的考核标准应该关注大学生全方面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掌握。其中包括对学生在体育锻炼之前和之后的锻炼素质提升的分析,学生依照老师指导的体育锻炼技巧进行自我提升锻炼的水平,以及学生身体素质保持的良好性和对新的运动环境的适应程度。在新的考核体制中,在确定最终成绩的时候要兼顾直接和间接的评定结果,也就是说要分析大学生各项素质的综合能力体现以及提升状况,得出最后的成绩。成绩评定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提升进步的状况分析,体育学习理论,锻炼积极性,实践能力提升都是综合分析的要点。

再次,田径教学的最终目的要实现能力培养的终身锻炼目标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田径教学的根本目的除了是要掌握一些特定的运动项目技术操作之外,还有就是要通过体育锻炼过程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大学体育教师要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掌握两种以上田径运动项目,并且帮助其树立坚定持久的体育锻炼习惯。高效田径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带领学生锻炼,分析评定,使其能够自行调节身体机能和素质,并且树立个人兴趣积极深入到其中。

(三)最后,要强化课程安排

在高校田径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此强化田径课程的安排,要严格分析体育教材内容,掌握课程构成。现今高效的田径课程要求是要有一定特色的,所以在课程安排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个体要求进行。田径课程体要尽量丰富,要将健身,竞技,娱乐和休闲多种特点集聚在一起。在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强化身体素质的意识,加深其对文化素养的重视,教学过程中要完全按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基础。这样在提升田径锻炼技术的同时,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也是比较有益的。尽量在整个大学学习过程中,坚持田径课程的开设,由基础课向选项课转变,不断提升田径课程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实现更好更大范围的发展。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需求,还实现了教学要求,培养了学生塑造良好习惯,培养了学生的全方面素质。

三、结论

在分析了现今高校在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及问题,依照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出完善田径教学的方式。通过建立科学健康的教学体系内容,实行田径课程考核体制创新,实现田径教学的最终目的,实现能力培养和终身锻炼目标,提升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身心素质。

参考文献:

[1]初永和.高等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和对策[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2)

体育教师工作经验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体育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7.01.029

1 研究目的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了极大改善。这在为广大青少年带来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如超重、肥胖、肺活量不足、视力下降、血压调节不良、耐力素质不合格之类的问题,不仅影响到其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威胁着其健康成长,而且也关系到其中招体育成绩情况。在此背景下,我国教育部推出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明确规定:“各学校每学年开展覆盖本校各年级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测试数据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按要求审核后,通过‘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上传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各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不仅是履行一项职责,帮助上级部门采集学生体质健康数据,而且作为教育主体,更应加强对数据的开发和应用,借此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以“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教学”为关键词,搜集其他学者对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体育教学中应用价值与应用方式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此为该论文创作提供必要的观点和经验。

2.2 访谈法

对郑州市部分初级中学的体育教师进行了走访调查活动,了解他们对于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价值与应用方式的观点和看法,以此作为文章创作的第一手资料。

2.3 经验总结法

笔者在郑州市部分初级中学实习过,不仅参与了体育教学活动,而且也进行了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由此将立足于自己的工作经验来探讨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方式情况。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3.1.1 宏观上全面把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的要求,初中生主要测试体重指数(15%)、肺活量(15%)、50米跑(20%)、坐位体前屈(10%)、立定跳远(10%)、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20%)七项内容,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另外男生引体向上和1000米跑,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和800米跑,各指标均有10分的附加分,因此各学生测试成绩总分为120分。按照规定,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至89.9分为良好,60.0至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各学校按照以上项目展开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活动,随后计算出学生体质健康得分,按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的标准对其展开分类,由此可以从整体上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总体的体质健康状况,明确在校学生大致的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准确把握学校体育工作质量情况,精准定位学校体育工作目标。

3.1.2 微观上准确定位学生体质健康缺陷

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到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这就要求各个学校除了从宏观上把握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树立明确的体育工作目标之外,还必须从微观的角度准确定位学生体质健康缺陷,由此帮助学校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则从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七个方面来检测学生的各项身体健康指标。学校借此既可以通过体重指数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的身体形态特征;同时也可以通过肺活量来了解学生的身体机能特征,还能够通过50米跑、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仰卧起坐(女)、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等项目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特征,从而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所存在的健康缺陷。这为学校制定和实施体育计划提供了重要依据,提高学校体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方式

初中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为了提高学生综合身体素质,而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则为各项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各校体育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对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应用。

3.2.1 借助测试数据来树立学校体育工作目标

树立明确的目标既能够促使体育教师积极、主动地制定和实施体育教学计划,提高体育教学工作质量和效率;而且也能够使学校清楚地认识到学校体育工作进展情况,了解在校学生体质健康整体走势。基于此,各学校可以借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精确地划分学生在“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各体质健康标准中的分布情况,计算各标准中学生所占百分比,随后结合学生对象特征及学校体育工作现状,确定下一年度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所要达到的“优秀”百分比目标、“良好”百分比目标、“及格”百分比目标、“不及格”百分比目标等等,并将此作为评估该年度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重要依据。这使学校体育教学工作更具目的性。

3.2.2 借助测试数据为各年级甚至各班级制定体育教学计划

当前,我国初级中学主要是从学校教学资源现状以及学生运动需求情况,来制定和实施体育教学计划,虽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运动需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但却无法考虑到各年级甚至是各班级学生体质健康的个性化特征,由此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计划的针对性与有效性。而各个学校借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则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各年级甚至是各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特征,尤其是可以准确地把握各年级、各班级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或者是超重、肥胖问题比较突出,或者是肺活量不足,或者是力量素质不高,亦或者是耐力有限等等。据此,学校则可以根据该年级或者是该班级学生的体质健康特征与体质健康缺陷,选择有利于塑造良好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的针对性体育教学项目,制定科学的体育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实施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等等,借此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率,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3.2.3 借助测试数据把脉各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提供针对性建议

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质健康状况是外部作用与内部作用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即是不仅需要学校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强且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计划;而且还必须激发学生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尤其是对于自身不良体质的了解,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科学地控制自己的饮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积极参与健身运动等等。各校每学年所开展的体质健康测试活动,相当于对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了一个“体检”,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身高、体重方面的身体形态是否标准,肺活量方面的身体机能是否健康,以及其它方面身体素质是否良好等等,明确各个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据此,各校体育教师应人手一份所带班级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手册,利用上课的时间,依据各个学生的检测结果及其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所获取的信息,一方面向每一个学生详细说明其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潜在的健康风险情况,激发其对自身体质健康问题的重视;另一方则为其提供针对性的体质健康发展建议,使其在体育课堂之外能够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培养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展开针对性的体育运动等等。

3.2.4 借助测试数据来针对特殊群体开展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活动

具备良好的体质健康水平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和健康生活的基本前提。在日常生活中,学校很难对各个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由此只能开展普众化的体育教学和综合体育运动活动。而借助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学校则可以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归类,或者是处于“优秀”状态,或者是处于“良好”状态,或者是处于“及格”状态,亦或者是处于“不及格”状态等等,而且还可以将各个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归类于“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在此情况下,学校可以对体质监测不及格的学生,或者是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不及格的学生,开设一系列单独的班级,为其制定和实施专门的体育教学计划,从而尽快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符合体质检测标准。当前,我国各省市中招体育成绩不仅考虑到学生在中考过程中1000米跑/80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之类的考试成绩;而且也逐渐将学生各年度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纳入考察范围,因此各校借助各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对整体体质或者是单项体质不及格的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活动,对于学生升学也具有重要意义。

3.2.5 借助测试数据来配置体育教学器材设施

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初级中学基于经费有限、观念陈旧、重视度不够方面的原因,在购置器材设施过程中往往倾向于选择诸如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之类的大众化运动器材和设施,而无法从塑造学生身体形态、增强学生身体机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角度,购置一些诸如跳高架、小沙包、实心球、摸高架、木哑铃、短绳、长绳之类的针对性强、切实有效的小众化器材设施,无法为学生营造一个器材丰富、设施健全的运动环境。伴随着学生体质健康检测越来越常态化,学校所获得的学生体质健康信息越来越丰富,各校可以根据广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准确判断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存在的问题,据此配置一些针对性强的器材设施。这能够为广大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激发其主动参与课外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从而切实有效地提高其各项体质健康指标。这是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另一重要价值。

3.3 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辅助手段

要想提高对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效率,各校不仅要提高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并为各个学生设计一个专门的体质健康测试手册,而且还必须对海量的数据进行系统的计算、归类与分析活动,由此需要一些针对性的辅助手段。

首先,各个学校应购置一批诸如电子或机械标准身高计、电子人体秤、电子肺活量计、电子台阶试验仪、电子坐位体前屈计、电子握力计、电子背力计、电子单脚站立测试仪之类的更加精准的仪器设备,提高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这不仅使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初中生体质健康状况;而且也能够为学校更好地应用测试数据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奠定基础。其次,各学校应在我国教育主管部门所推出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采集上报系统”的基础上,委托专业的系统开发公司,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采集、输入、计算、分类、分析与输出的需要,开发出专门的软件系统,帮助学校更好地进行数据保存、数据分析与数据使用活动。第三,各学校应制定出系统的学生w质健康测试数据采集机制、分析机制、应用机制,诸如采集机制涉及到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采集时间、采集内容、采集方式、器材配置、人员安排等等;分析机制涉及到数据输入、数据分析、数据归类、数据输出以及相关的人员配置和管理制度等等;应用机制则涉及到依据输出结果来设定体育教学目标、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开设体育教学班级、配置设施器材等等。这是开展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应用活动的一个关键环节。

4 结论与建议

总体来说,国家自上而下所推行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活动为各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在一定程度上细化甚至是颠覆了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其体育教学质量,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这无论是对于学生健康成长,还是对其中考升学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立足于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来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各校应秉承任重而道远、层层递进的理念,积极探索此种工作模式,形成一套成熟、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应用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吕庆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用教材[M].北京: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0).

[2] 王世华.对初中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的分析与对策[J].

当代体育科技,2014(8).

[3] 胡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上一篇:思想道德教育经验总结范文 下一篇:讲师职称工作经验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