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8 04:47:17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 集群 现状 问题 对策

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体育产业聚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加上我国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已经形成了显著的体育产业集群。长三角地区形成的体育产业集群特征是:以上海为中心城市作为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以发达的联系通道为依托。通过举办F1中国大奖赛、网球大师杯赛(2009年开始承办上海ATP1000大师赛)、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2010年始升级为钻石联赛)、国际马拉松赛、国际高尔夫球冠军赛(2009年升级为世界高尔夫锦标赛)和世界斯诺克上海大师赛等六大品牌赛事直接影响和带动体育服务贸易、体育场馆建设、体育中介和体育用品等领域的发展。在提升城市形象、凝聚城市人气、促进对外交流、拉动经济增长和增强城市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江浙地区的体育产业集群主要体现在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品牌战略,为上海乃至全国提供相关的体育用产品,如浙江海宁、富阳等,江苏的江都、泰州、太昌,成为江浙地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并同时带动体育服务贸易和体育用产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北京地区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着重发挥国家体育组织集聚的区位优势,重点培育体育中介业,发展体育总部经济、体育用品销售和体育国际商务服务,重点发展体育赛事、体育休闲、体育旅游、体育会展、体育文化业。北京体育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集体育、文化、旅游、传媒、商业为一体的具有首都特色的综合产业链和现代服务业体育市场逐渐形成。珠三角体育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广州、深圳、中山等地临近港澳地区的特殊区位优势,吸引港澳及台湾地区和东南亚国家投资,使体育产业集群的投资资金呈现多元化,使得体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零售业、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批发业、体育竞技表演业、体育旅游业等产业已经成为广东省的一大支柱产业。目前,中山沙溪镇、南海西樵、东莞厚街、肇庆四会等地都以集群形式生产体育用品,世界知名体育产品企业也在广东建立自己的生产与营销中心。深圳以高科技体育产品研发、生产、服务为主导,以特色园区的开放性、综合性体育产业聚集区为支撑,形成了体育用品业、健身休闲业、体育业等三大支柱产业。此外还形成了高尔夫用品、航模、滑雪器材、游艇、运动及竞赛型自行车、健身器材等六大拳头行业。西南地区体育产业集群的特征是:通过建立和建设体育企业园、体育市场、体育会议中心等方式,成为全国体育管理机构、国内外知名体育企业、体育精品市场、体育从业机构商务往来的集聚地和体育产品的集散地。福建体育产业集群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体育制造用品方面。福建晋江于2007年12月获得国家产业基地的称号,在晋江集聚的是体育用品的制造,产品涵盖运动鞋、运动服装及运动器械。

体育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政府在体育产业方面投入不足,资金投入结构不合理。发达国家对体育产业集群的发展都给予强大的扶持与投资政策,引导体育产业集群有序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的体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很低,如果把人口因素、体育设施基础因素考虑进去,与体育产业发达的国家相比,我国政府在体育产业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资金投入的结构也不合理,在群众体育投入与竞技体育投入之间、奥运项目投入与非奥运项目投入之间、高水平运动队投入与后备人才培养投入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结构失衡问题。

区域体育产业集群化发展不平衡,城乡、东西部差距明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东西部差距明显,体育产业的集群发展也随之呈现二元结构。体育产业发展不够成熟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投入不平衡及其所引发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体育产业落后地区,由于无法得到有效的投入与供给,日益边缘化,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和吸引力,长此以往,我国体育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将陷于失衡状态,违背均衡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不利于全国人民共享体育产业和集群化发展,甚至威胁到全民族体质健康和体育文明的均衡发展。

缺乏高质量的品牌产品,区域性品牌有待进一步加强。“体育市场发达程度”和“体育消费需求空间”是影响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两个重要指标。而目前我国体育消费市场还不成熟,需求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缺乏知名品牌。在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6个产业集群中,丽水龙泉宝剑生产加工区在行业中有较高的声誉,被授予“中国宝剑之乡”的称号,“龙泉宝剑”还被丽水市授予著名商标。与之相比,一些产业集群被当成低档产品的代名词,这主要与有些企业只注重产品的产量而不注重质量,不注重品牌建设有关。

只重生产,不重视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我国体育产业集群的技术含量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在体育产品制造方面。我国体育集聚产业多数为劳动密集型、粗放型,贴牌、定牌、材料加工企业多;过度依赖模仿,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产品少;新材料、新工艺运用较少;只重生产,不重视产品研发与市场开发现象普遍;产品更新换代迟缓,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知名度低。集群内企业利润偏低,扰乱市场秩序,更加剧市场资源的流失。技术问题是摆在我们企业面前的一道屏障,是影响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

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集群功能难以发挥。社会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物流、金融担保、信息、技术、人才、外贸等市场中介服务业,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能促进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如与各地兴建的集中型园区相比,浙江体育用品制造业6个产业集群实际上是县一乡(镇)一村特色经济,这种“一乡一品”、“一村一品”、分散经营的结构阻碍了社会服务体系的建立。

体育产业集群发展方向

(一)实行多元化投资策略,合理招商引资

体育部门要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因势利导,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注入体育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应牵头不定期组织银行与体育产业集群的企业对话,进行项目推介,加强金融机构同企业之间的联系;针对中小民营体育企业贷款规模小、数量多、贷款成本高的特点,可以采取利息市场化或赋予银行更多的利息浮动权,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项目提供专项贷款。建立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的体育发展投融资机制。积极鼓励民间资金投入到集群的各种项目建设;推进各类风险投资机构的发展,可考虑建立体育用品产业投资基金,可通过发行债券、股票等形式在资本市场上筹措资金;可尝试性吸纳民营资本,按股份制运作方式开发体育产业,在招商引资、洽谈项目的时候,要根据规划合理引进项目。整个招商引资的过程要突出以商招商、以特招商、以大招商、以优招商的原则,注重区域内产业链条的培育和整体产业布局的需要,为体育产业集群的良性发展打下良好的产业基础。

(二)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加强协作意识,促进入驻企业间的相互联系

企业是体育产业集群最重要的主体,只有集群内的企业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才能使区域内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以实现,从而最终提升集群内所有企业的竞争力。集群内的企业应该加强协作意识,以彼此间的良性合作取代某些过激的竞争行为,可以实行各种类型的联合兼并、资产重组等经济行为,使集群生产进一步集约化、内涵化,促进协作配套式的地方生产网络的形成。

建立企业间的良好联系,需要政府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为企业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各种机会和帮助。这需要当地政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如高素质的政府工作人员、与外界交流便利的现代化通讯网络、透明而非歧视的引资政策、高效简洁的政府办事效率等。

(三)建立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相关机构作用

政府应提供优质服务,帮助集群建立特殊服务、基础设施及技术中心等;为集群与大学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牵线搭桥;鼓励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活动,加强企业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关系等。当地政府应该建立和完善区域内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向入驻企业提供与信息技术要求相适应的硬件设施和技能;建立促进入驻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体系,提供资金支持;建立职业培训体系,为企业职工提供各种培训服务;引进各种合法的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帮助成立各种形式的协会组织,来维护企业自身利益。

体育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需要足够的智力支持。相关的科研机构与大学院校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与力量来提供智力支持和支撑服务。科研机构可以为具有优势体育资源的区域提供调研、咨询、策划等服务,帮助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案。大学院校可以为具有优势体育资源的区域提供高层次的经营管理、广告宣传、运动技能咨询与传授等方面的人才。

协会对产业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它能协调企业之间的合作和竞争行为,提供公共信息等服务,对内维护行业利益,对外代表行业整体形象,是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关键的“剂”。应充分发挥集群内协会的作用,为集群内的成员提供市场导向的即时信息、专业化咨询建议,为体育企业和相关机构搭建一定的融资贷款平台服务等。

(四)企业、政府要转变理念,增强培育品牌的自觉性

企业应当明白,单纯的营销技巧或炒作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名牌,名牌是企业科技水平、管理水平、营销水平乃至企业文化等多方面的整体反映,企业必须转变经营意识,在质量、管理、营销、宣传以及设备、协作等方面下功夫,建立自己的名牌发展战略。

我国体育用品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缺乏世界品牌的打造。首先,政府要扶持体育名牌,制定支持鼓励体育用品企业创建名牌的措施;其次,政府要保护体育名牌,政府有责任、有能力、有义务在法律法规体系上为体育业打造名牌,创建一个平等、公正、有利于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为名牌的创建、成长、发展“保驾护航”。

(五)加强区域合作,协调区域体育经济的发展

多年来,地方政府并没有对跨区域的体育事务进行有效沟通和管理,许多地区在诸如区域政策优惠、体育利益共享、体育产业一体化、体育运动员的流动等方面并未进行有效的合作。目前体育市场机制不健全,体育企业发展水平有限,决定了一段时期内各地政府将成为实现区域体育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角,各地政府未来将融入到体育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这也是由体育产业集群的关联效应决定的。在体育产业集群开发过程中,各地政府必须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作为依据和保障,约束地方政府在区域体育产业合作中的行为,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保护各合作方的正当权益;建立利益分享机制,使参与方获得相应利益,激发参与体育经济合作者的热情。

(六)构建创新体系,推动创新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产业集群就会衰亡。因此,构建创新体系,使产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对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地方政府应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包括集群与外部的信息交流和集群内部的信息交流),完善信息交流手段和体系,促进集群企业与大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知识外溢、技术扩散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邵明虎,李建设.区域体育用品制造业产业集群实证研究—以浙江为例[J].浙江体育科学,2007(29)

2.杨明.我国体育用品产业集群发展及政府政策研究田[J].体育与科学,2007.28(3)

3.王建,韩建磊.江西体育产业集群发展策略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4.宋英杰.论体育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1

5.刘兵,芮明杰.基于专业化分工视角下的体育产业集群发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现状;创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2-0178-01

近几年,中国的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不断加强了体育产业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积极作用,也同时呈现出稳步上升的趋势。体育产业可以促进相关周边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人口,能促进人力资源的改善,有利于增加国家出口贸易收入,是我国市场经济中的一支活跃力量。然而,当前体育产业的现状不是很乐观,还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必须深入分析这些问题,以创新的精神寻找解决策略。

1 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1 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问题

在法制建设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唯一一部法律,可以成为体育领域的基础法。而这部法律的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操作性也存在某些不足,没有相应的法律和法规给予配套支持。这些迹象表明,体育产业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尽管近年来我国已采取了一些适当的解决办法,但总的来说法律制度建设不符合实际情况,法律所规范的领域比较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1.2 区域发展中的问题

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部体育形势的发展明显优于西部地区。这主要是由于相对落后的西部经济下人们长期处于较低的生活标准,生活品质也不高,他们不能用体育消费去挤占更为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开支,导致从思想上缺乏对体育产业的认识,进而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1.3 专业经营管理人才问题

目前,大部分从事体育产业经营管理者是退休教练和运动员。虽然他们在体育领域已经非常深刻地掌握了体育知识,但作为专业经营管理人才来讲,他们的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和素质比较缺乏。他们不明白经济市场的规律,管理和市场调控的能力、相关经验也显然不足。由此可见,缺乏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和现有人才的整体素质不高,是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4 市场定位问题

在我国人们依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了二者的脱节。从体育专业运动队来看,体育事业的发展依赖国家的重视及财政投入,而不是有针对性的发展体育运动中的商业价值。例如,我国运动员出国参加重大比赛的赞助,一直回避的体育队的创收目的,而不是定位于体育消费的商业活动模式。从群众体育消费来看,仅仅停留在福利开支的低水平,没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货币化的高层次消费。此外,体育产业自身的发展政府投入较少,存在开发的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体育消费意识淡薄等不足之处。

2 体育产业发展的创新战略

2.1 产业改革创新

对于体育产业质的飞跃源于产业改革必须以创新的思路正确实施。企业必须专注于创新,以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和工具,建立灵活、高效的运作机制,提高资源的管理水平和效率,积极想方设法解决经济发展问题突出矛盾;要提高技术创新的能力,企业产品和产业结构通过不断调整,为求得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注入强劲动力;要在品牌建设上做文章,深入研究体育用品材料和运动功能,努力提高产品所蕴含的科技含量,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际市场。

2.2 政府监管创新

我国已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良好的运行状态不能脱离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当改革现有的市场管理制度,转变政府职能,要以宏观调控取代现有的政府对企业经营行为的干涉,从间接的管理方法取代直接的管理方法。

2.3 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创新

体育部门要与高等院校一起联合培养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并定期对在职体育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要有计划,分阶段、有组织的安排经营决策者到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去学习和交流,促进体育产业企业与发达国家的体育组织间交流与合作。只能通过专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创新,才能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与能力,进一步加强体育行业组织的国际竞争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需求,推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2.4 规划方案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发展的规划方案,应该有所创新,根据各体育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规划。在中小型体育企业的规划中,要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为满足国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而大型体育企业的规划方案,应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体育产业面向世界,会大大地促进其经济发展。政府应对大型体育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如出口优惠政策条件,税收政策等。具体的政策扶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人成本;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产业的综合开发。

参考文献

[1]张林,黄海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回顾与展望[J].运动,2009,(3):2-4.

[2]丛湖平.体育产业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3篇

一、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文献资料概述

我国体育行业长期处于计划体制运作之下,体育产业与市场的形成也只是近几年的事,因此,即便体育行业国际贸易实践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但一直没有被提上理论高度进行分析和研究。目前唯一一本有专章介绍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的书籍是由天津体育学院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的李荣日副教授编写的《体育产业概论》。该书第七章名称即为《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主要从产业经济的角度分析了国际贸易与中国体育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的关系,最后提出了国际贸易给中国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体育产业组织角度看,该书主要介绍了WTO所倡导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及奉行的非歧视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参加多边贸易体制,获得在多边贸易组织中的发言权,我国的体育产业组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从产业机构的角度看,该书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体育产业的产值结构、就业结构、投资机构、需求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依靠国际贸易活动调整和优化体育产业结构的建议。从产业政策的角度看,该书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对我国体育产业的结构政策、组织政策、布局政策和技术政策的影响。总的来看,本书此部分内容采用了文献综述方法,将产业经济学只是嫁接到体育国际贸易领域的分析之中,言之成理,自成体系。但是其考察重点局限于WTO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二、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

尽管如此,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研究热点分布在以下四个领域。

1.加入WTO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机遇与挑战等)。如刘可夫认为,加入WTO将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带来难得的历史机遇,促进我国体育产业融入世界市场,有利于加强体育产业的经济基础,有利于体育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促进我国体育市场体系发展,有利于扩大体育市场消费,等等。周道平等认为,入世后我国体育产业将面临众多挑战:体育产业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滞后,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对现有的体育外贸专业公司形成冲击;对体育出口产品结构形成冲击。上述分析与我国绝大多数幼稚产业面临的问题相似,其理论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没有新意可言,泛泛而谈没有实质作用。实际上,我国体育产业本身就很不成熟,原来的产业集群大多数也是基于外资或者中外合资的,产业内容大部分是来料加工或者进料加工,既无独立知识产权也没有资本控制权,完全成为劳动密集的配套行业,其外贸行为显然是一种产业内贸易,甚至很多是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成本、逃避税收的工具。至于专业体育外贸公司,除了少数涉及体育类期刊杂志的出口行为外,其他的基本不成型,大部分停留在加工体育装备阶段,价格低、质量次,不具备真正的国际竞争力。

2.加入世贸组织对我过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如刘明辉采用文献资料法研究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体育用品业带来的严峻挑战指出:(1)目前国产体育用品在标准、技术、质量、成本以及规模效益和管理理念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加之我国体育用品业起步晚、经营规模分散、市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形成一大批经得起考验的民族品牌,”入世”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产器材与洋货将会在不平等的条件下竞争而取于劣势。(2)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虽逐年有较大的增长,但其中大约有50%是属来料加工,40%属一般贸易,真正以国产品牌打出去的只是凤毛麟角。我国体育用品出口平均价值不及国际品牌的1/10。入世后,门槛降低,体育用品的进口量会急剧增加,而民族品牌出口总额则会大幅度下降。(3)入世后部分无开发能力的粗放型经营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4)入世后随着我国关税的降低,国产体育用品的价格优势会很快消失,市场上国产体育用品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供大于求。

上述分析有一定的道理和根据,但是正因为我国民族体育品牌不成熟,大部分属于加工贸易,因此所谓冲击说显然比其他封闭行业轻的多。所以机遇应该是多于挑战的:(1)国产品牌在强大的洋货冲击下,将促使其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思路及管理方式,要迅速地按国际标准体系和市场要求,更合理地进行产业调整和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条件下的联合和重组,并充分利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2)迫使一些企业面对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而迅速确定外向型经营观念,主动到境外去开辟新的领域。(3)将为国内企业提供更多的、更宝贵的学习机会,尽快找出不足,使其积蓄技术力量和管理经验,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立足长远的发展规划,振兴民族品牌,逐步扩大国内市场份额。(4)有利于规范、净化国内市场。随着洋货的进入,国外市场的监理工作也将在国内启动,国内一些凭”拿来主义”生产产品的企业将面临严峻的考验,这对净化、规范国内市场和从另一角度促使国产体育用品升级换代,将起到建设性作用。(5)有利于扩大就业。大量的国外订单进入国内后,国内的劳动力市场和原材料资源会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诸多的国外企业在中国投资办厂,会大量吸纳我国的剩余劳动力,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3.加入WTO对我国体育院校和相关专业的影响。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体育与国际贸易关系的文献中,加入WTO对我国体育院校和相关专业的影响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这实在与大部分研究领域和常规的研究角度相悖。但是研究的深入细致倒是显得鹤立鸡群。这大概与体育院校研究人员对于本职工作更为熟悉和关注而相对地缺乏国际贸易方面知识的缘故。陈宁研究了WTO有关教育服务的规定,认为加入WTO会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促进中国网络远程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投资市场逐步放开。因此,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高等院校发展就要有相应的对策,即:更新办学观念,拓展服务范围,突出办学特色;从单科性向多科性大学发展,打造优势学科;强化运动训练体系,以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融入竞技体育发展的主流;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加大国际交流力度,联合国外同类高校办学。上述研究和分析高屋建瓴很有创新意义和宏观指导价值。又如吴美丽等提出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指出:加入WTO后,对我国高校体育产业的整体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渐进的,不是突然的,但是,很多也是现在可以预见的。短期内负面的影响可能会多一些,但从长远看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影响利大于弊。同时,加入世贸易组织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它意味着我国要在真正的“自由贸易”的环境中经营、竞争。我国要认识到加入WTO后给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带来的机遇,更要充分了解到其带来的挑战,从而做好“与狼共舞”的准备。最后提出了政策建议。但是本文对上述观点存在疑问,首先对高校体育产业与加入世贸的关系存在疑问。高校体育产业本身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本身最初是依托于专业院校的场地和人才服务优势创办的,到目前为止仍然属于学校经营管理的附属,即便其收益在高校运做收益中占有一定比重,但是显然不属于主流,而且从目前体制看也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主体,因此,目前讨论高校体育产业与国际贸易和WTO的关系就显得比较牵强。

4.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中,最为接近国际贸易学研究主体内容的应该是部分专家、学者从体育产业与区域经济贸易发展的联动作用进行的研究和分析了。这类文章主要运用的还是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如曹可强研究了上海市体育产业如何应对WTO规则促进自身质量的提高,指出:在WTO规则内,上海市体育产业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体育用品制造业、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机遇上。同时,要执行WTO规则,上海市体育产业发展还面临一定的挑战:体育用品制造业规模小效率不高,因此政府要充分运用WTO“保护幼稚企业”规则妥善保护和扶植中小企业做大做强。而体育服务业更是有较大差距面临竞争压力,主要表现在:体育竞赛表演业处境窘迫,西方职业竞技体育冲击上海体育市场;体育健身娱乐业势单力薄,受到舍宾等泊来健身企业的挑战;体育中介服务业步履维艰,特别是体育经纪人和体育金融保险行业将很可能被国外巨头垄断。据此,提出了以下对策: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内,制定体育产业的保护政策;根据体育产业资源比较优势,实施有所侧重的发展战略;组建体育产业集团,提高体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转变政府职能,完善体育产业服务体系。又如吴声光等研究了如何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的有机结合,提出了我国应该在自贸区实施的体育产业策略:打造中国-东盟体育产业交流平台;从教育开始树立开放的产业观念;抓住建立自贸区的契机,拓展体育旅游市场;加强运动训练的交流与合作。范纯进一步研究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与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指出了发展前景: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东盟旅游合作的优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为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提供了契机。上述研究和分析作为目前真正具有实践价值和意义的体育国际贸易探索,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平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三、研究展望

除了上述四个研究角度,有关体育国际贸易的研究散见于部分文章的某一部分,如张金桥等研究了体育产业生产要素及要素禀赋评价的基本理论,运用国际贸易的要素禀赋学说讨论了我国发展体育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相应策略,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学术意义。因此,未来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一个重点就是从国际贸易学的理论宝库中汲取更多的营养补充到体育产业研究中去,促进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研究的深入拓展。未来体育国际贸易学研究的另一个重点应该是体育制造业和体育服务业的进出口贸易实务内容,作为新兴行业,体育外贸的发展方兴未艾,肯定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理论和实务问题,特别是如何在国际贸易规则下灵活运用付款、租船定舱等术语和方式成为很重要的问题。而理论研究在这些方面目前还是盲点。但是可以预见的是,体育国际贸易或者国际贸易体育必将成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新热点,这从国际贸易法等交叉学科的兴起过程中可见一斑。

四、小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的热点、不足之处和发展前景。认为,目前我国体育国际贸易研究正处在起步阶段,研究领域狭窄,研究深度不够,相关研究者对国际贸易知识特别是国际贸易与体育的关系缺乏了解。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不断加以总结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荣日:体育产业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P229~268

[2]刘可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及其对策[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5期,P8~12

[3]周道平刘少英张天成:入世对我国体育产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其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2年第4期,P21~22

[4]刘明辉:我国体育用品业如何应对入世后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3月第2期, P173~175

[5]陈 宁:入世与中国体育院校发展的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P8~11

[6]吴美丽孔垂辉任保国:加入WTO后我国高校体育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4月第4期, P452~454

[7]曹可强:上海市体育产业应对WTO规则之策略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P5~7

[8]吴声光李朝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体育产业结合的思考[J].体育学刊 2005年5月 第12卷第3期,P31~33

[9]范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与广西民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J].体育学刊,2006年5月 第13卷第3期, P29~31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体育制造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6)05-0001-05

2014年10月为加快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国务院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国发〔2014〕46号),该文件在提出我国体育产业2025年发展目标的同时,也从政策上为体育产业发展给予了保障,其中在完善税费价格政策方面,该文件提出:“充分考虑体育产业特点,将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对经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体育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进行高新技术认定,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完成体育产业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体育产业特别是占其中绝大多数分量的体育制造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3]。本文拟通过研究我国体育制造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存在的困难,分析存在原因,给出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体育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研究体育制造企业在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解决对策。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法、访谈法和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展开研究。文献收集:以体育用品制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自主创新、核心竞争力等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等电子资源平台,截止2015年8月,有论文161篇,本文参考6篇;通过国家图书馆和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查阅国外有关学术著作,收集和整理国内外有关体育制造企业相关研究的期刊论文和书籍,了解国内外体育制造业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收集分析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等,为论文研究奠定基础。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在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对有关企业进行发放100份,涵盖了所有分展馆,回收有效率96%,了解企业发展状况。专家访谈: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对体育产业发展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实地访谈。企业案例:对已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某生产硅PU的体育场地设施生产企业进行案例分析,分享其经验。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体育制造企业的重要性

体育制造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从总产值、增加值还是就业人数等方面都在体育产业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4]。以国家体育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体育产业分类标准计算,2012年体育用品、服装鞋帽制造占体育产业的比重为61.24%,相关销售占13.59%,若两者相加则达到了74.83%。占据了体育产业的大部分比重。虽然体育制造业在体育产业中占据的比重比较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体育制造企业对国家有关科技政策的了解和认识不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是国家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做出的重大决策,表面上看,根据国家税费有关政策法规企业仅仅获得了15%的税收优惠,但实际上,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以后,给企业带来的经济社会价值远不止于此。在企业品牌形象提升、提高市场价值、资本价值和企业发展动力方面都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5]。为了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带动作用,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设置了一系列的要求,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人员数量、科技投入等,这些要求体现了企业在行业内的引领作用。体育制造企业如果能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不仅在税收等方面获得国家的优惠政策,在申请国家和地方有关科技项目支持,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方面都能够获得极大提升[6]。企业通过科技创新所产生的产品,也能够使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社会价值特别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够获得先机。

2.2体育制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现状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部门预决算[7],2013年,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为1.2%。而同期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则已经达到2.01%[8]。充分说明我国体育科技投入与国家总体科技投入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体育科技的创新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根据调研,虽然有75%的企业认为科技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但是享受过国家或者地方科技政策支持的企业也只占到59%,大部分企业是在被动得到政府有关信息以后才参与到申请国家有关科技支持的项目申报中去的。调研数据显示,只有约15%的体育制造企业了解国家或者地方对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支持政策,选择根本没有听过的企业达到了35%,这说明大部分企业对科技创新虽然有所认识,但积极主动去申请政府政策支持的主动性却不强。从产出来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体育制造企业不仅数量不尽人意,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中,其质量也不合理,企业往往关注于对国家政策的基本要求,单纯只是为了申报国家有关财政支持,对参与此类活动对自身核心竞争力的真正提升并不关心。这就造成了一些企业在申报专利时往往申请最简单的外观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对发明专利的申请不够重视[9]。因此,从总体上看,我国体育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状况不容乐观,企业的创新积极性不够,创新资源也相对缺乏,对政策的了解不足。

2.3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存在的问题

2.3.1申报指引缺乏对应行业门类根据国家有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政策规定,企业要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首先要符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所要求的条件,在行业上,还要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所规定的领域。但是,由于管理办法是2008年制定的,“高新技术领域”也是同年确定的,经过近10年的发展,我国在高新技术的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外随着产业的进步和发展,一些原来没有被重视的产业经过一个相当长时期的积累以后,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具备了纳入高新技术领域的条件。从产业分类的角度看,我国原有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主要分为8个相关领域,分别是:电子信息技术、生物与新医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新能源及节能技术、资源与环境技术、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这些产业领域虽然整体上已经涵盖了我国大部分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但仍有许多重要的产业领域没有涵盖在内,比如体育产业。体育产业包括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制造、运动健身休闲、场馆建设与服务、中介培训等多个产业门类,涉及到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高技术服务业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10]。从目前国家公布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容来看,并不能完全覆盖体育产业的相关技术内容。这就造成了一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效益较好的体育产业相关企业虽然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条件,但由于领域内容所限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无所适从,无法获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的帮助[11]。2.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不符合申报条件由于自主创新的短期效益较低,因此,大多数企业并不乐意进行自主创新[12]。同时,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体育用品企业研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比较低,很多企业只是一个“加工厂”,使得这些企业资源相对匮乏,不论是从投入还是科技人员的比例都体现出这一点,使得企业难以组织有效的自主创新活动,无法支撑自主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13]。同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又制约了企业获得申报各种国家科技政策的支持。国家和地方在制定对企业的支持政策时,往往要考虑企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在技术创新方面领先的企业一般都能获得政府的优先支持。而那些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由于陷入恶性循环,很难达到政策所要求的条件,更不要说去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了;因此,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使其达到申报条件是提升企业综合能力的当务之急。2.3.3对政策了解不足缺乏申报动力如前所述,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企业对国家和地方有关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了解不足。不论是调研分析数据还是访谈都发现,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在获取政府有关政策时往往比较被动。一方面表现为企业自身的积极主动性不高,企业管理层很少去关注政府的政策,对政府未来的产业规划和政策方向缺乏把握,不知道下一步政府的扶持重点在哪里。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即便获得了相关信息和资料,也缺乏主动性去联系政府,大多希望政府能够上门服务,为企业提供直接的完整的服务。但是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看门人,不可能对企业的一切大包大揽,特别是在“新常态”下的简政放权,更要求企业要积极主动去获取各种信息资源,而不能一味等政府上门服务。另外,企业获取政府资源的能力实际上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企业的社会活动能力,是企业软实力的重要表现[14]。只有转变观念,调动起自身的积极性,企业才有可能在获取政府资源中占得先机。

2.4案例分析

2.4.1成功案例A公司是一家位于甲省的运动场地材料生产商,专注于开发研制硅PU运动场地材料,其产品生产实现专业化,把产品研发作为一个不断突破自我的标志。依靠企业产业链的资源优势,经过一个时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一家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工程设计和施工维护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客户的业内品牌企业。获得了环境标志认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体育用品业相关认证以后,企业进一步获得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根据对该企业技术总监的访谈,其所在企业从条件上已经具备了参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在申报相关材料时却发现,虽然是一家体育设施类企业,并且也具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基本条件,但在国家的《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却找不到非常切合的体育场地设施技术领域,不得已的情况下,该企业只能根据与运动场地最相关的“新材料技术”中的高分子材料相关技术进行申报;但事实上,该技术负责人反映,其研发的新产品虽然与现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中的相关领域有一定相关性,运动场地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所需的材料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高分子材料所能涵盖的,而是另有其他特性在里面。企业也是在与同行的交流中发现其申报的技术领域没有对应范围,只能另辟蹊径,在现有技术领域目录中寻找最接近的进行申报。该企业的经历充分说明,体育制造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1)从信息资源的获取上,该企业早就知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重要性,但苦于缺乏信息资源,只能在发展中逐步摸索,最后企业在获取了足够的信息资源以后不通过任何中介服务机构,自己申报了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并最终获得了成功,充分说明企业对资讯的把握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非常重要。2)该企业在认证过程中通过变通技术领域的形式,采取最接近原则,进行申报,并获得成功,说明体育制造业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确实占有一席之地,但尚未得到国家的充分重视。3)该企业积极支持技术人员参加各种技术交流活动,通过技术交流把握技术发展方向,使企业技术研发始终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才为企业高新技术认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4.2失败案例B公司是一家位于乙省的体育设施生产企业,该企业成立多年,在体育场地设施设备生产和安装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企业领导者非常重视科技研发与投入,每年科技投入的比例已经超过同类型企业2倍。自行开发出多种新型体育场地设施,在业内也积累了较好的声誉,受到同行的好评。但由于企业信息的不灵通以及政策限制,该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证时没有获得批准。最终虽然企业通过了如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但却没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的认证。通过与企业领导人的访谈,发现该企业申报高新认证时存在如下问题:1)对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仅仅是将其作为与一般管理体系认证相同的普通认证,没有认识到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巨大潜在价值。2)企业信息不灵通。只是领导者在看到有些其他企业参与认证以后才想到,而且没有安排专人对此事负责,申报材料与认证要求相差较远,最终导致认证失败。3)当地政府仅在政府网站提供了有关信息,未给企业以认证申报辅导。由于政府想当然认为所有的企业都会自然重视高新认证,因此,当地未对企业开展认证辅导,这也是导致该企业认证失败的另一个原因。2.4.3案例结果的分析从我国体育制造企业发展的现状来看,目前有一定积极性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是真正能够获得认证的却不多。成功与失败的案例都表明,企业只有将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水平,才有可能获得与其竞争对手相比更有优势的竞争资源。政府与企业的联动和协同,是促进高新认证提升体育制造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不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都应该以促进产业发展为方向,为体育制造业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也才有可能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获得国家提供的各种优惠政策。

2.5体育制造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对策

2.5.1修改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在加快发展体育产业,全民健身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下,传统体育产业升级转型急需科技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发挥,同时全民科学健身技术是体育行业独有的技术领域,健身器材制造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突破也需要国家支持[15]。《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充分考虑体育产业特点,将体育服务、用品制造等内容及其支撑技术纳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另外,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目录,经过近10年的运行以后,也面临着进行修订的良好机遇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体育产业纳入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具备了可能性和可行性;因此建议国家应该进一步修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为更多体育制造企业享受国家有关政策提供优惠。2.5.2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的核心,在促进生产交换消费中发挥着中枢纽带的作用[16]。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一方面是产业发展的标志,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所在区域科技发展的标志。加强自主创新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只有企业获得了自主创新的动力,才有可能推动整个产业的发展[17]。我国制定的到2025年体育产业达到5万亿元的产值规模最终还是要依靠企业的力量;因此,作为体育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制造企业,应该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从人才、投入、产出和创新环境营造等多方面不断提高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途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为契机,达到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2.5.3加强政策普及,积极服务企业需求政府和企业同为社会的重要成员,在促进科技创新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能将政府的作用等同于企业的作用,企业应该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而政府根据经济学的原理应该是发挥守门人、调控人和公益人的角色作用[18]。政府应该积极加强相关政策普及,从宏观上对产业发展进行杠杆性的政策引导。支持体育产业发展,降低产业发展成本,促进区域创新[19]。另外,在直接面对体育制造企业的时候,政府应该把企业作为真正的产业主体和科技创新主体,公平公正对待所有企业,并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对企业最大范围的开放信息资源,平等对待企业,积极服务于企业发展和区域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体育制造业获得更大的进步。

3结论与建议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宏观背景下,虽然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对体育制造企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我国体育制造业科技创新的能力不容乐观。企业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存在一系列困境,如:申报指引缺乏对应行业门类、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造成企业不符合申报条件、对政策了解不足使企业缺乏申报动力等。通过案例分析,已经申报成功的企业经验表明,获取政府有关信息资源、尽量符合申报标准都是申报成功的重要经验,但根本的还是要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在行业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够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国家应该抓住体育产业有关政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积极修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申报指引,将体育产业纳入其中;企业也应该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途径,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通过加强自主创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标准,完成认定,并因此为契机,通过自身的发展,达到提高体育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地方政府应该加强政策普及,在“新常态”简政放权的背景下,积极服务企业需求,为企业发展提供公平的社会环境。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合作;共赢;市场;人才;平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 区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7-0017-05

A Research on Regional Sports Industry Cooperation between Guang xi and Vietnam

HE Weidong,MO Zaimei

(School of Sports and Health science,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 ing 530006, Guangxi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study methods of literatures, data statistics, fieldinvestigation andtracking survey, authors analyze the sports industry developing situation of Gu angxi and Vietnam. It shows that Vietnam’s sports industry market gets develop ment with the help of Guangxi, they cultivate more top sports professionals, sta rtup health project of National Fitness among frontier of Guangxi and Vietnam,and exploit ASEAN sports market in order to achieve winwin situation of frien dship, stability, cooperation and mutual benefit. It suggests that Vietnam is t he core platform in exploiting sports industry market of ASEAN, and choosing thepartners who have strong mutual complementarities, more draught power as theirregion partners in order to expand cooperation and winwin result.

Key words: sports industry; cooperation; win; market; talent; platform;ChinaASEAN freetrade area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加快,特别是伴随中越“两廊一圈”合作的推进 ,山水相连的广西和越南之间的合作领域逐步拓宽。广西与越南相连接的国家一类海路口岸 6个、陆路口岸5个(公路口岸4个,铁路口岸1个),其中边民互市点25个,这些地方不仅是 两国商品日常交易的重要门户,也是中越两国游客往来的接待门户。广西被中国政府选择为 东盟经济贸易和展览的中心[1],广西与越南之间的“通道经济”效应凸显。广西 与越南双方为顺应社会和市场发展需要,科学地选择互补性强且能有效促进区域发展的经济 、科技、文化领域进行投资与合作,在双方投资与合作的各产业中,体育产业就是一个重要 部分[2]。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有关体育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源、劳动力、资本 和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和组合的动态过程[3]。为实现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加快 广西经济 和文化发展,促进广西与越南区域体育产业的合作共赢,本文根据广西与越南关于“共建‘ 两廊一圈’,实现互利共赢”战略(即推动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的一项战略措施),通过广西 体育产业到越南开拓体育市场和为越南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进而为广西 和越南在区域体育产业中的投资合作与互利共赢提供决策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06-2009年11月广西与越南区域体育产 业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参阅大量有关体育产业和中越两国文化历 史、投资合作与互利共赢的文献资料。

1.2.2 数据统计法 运用相关体育统计方法,对2006-2009年11 月广西与越南区域体育产 业的发展等相关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 司、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网、广西民族大学图书馆以及通过多次对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 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和广西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进行跟踪调查和实地调 查所得数据。

1.2.3 实地调查法 从2006年5月-2009年10月期间,课题组成 员以“广西和越南体育产业 的投资合作与互利共赢”为主题,分别到广西凭祥市、弄尧(含浦寨)口岸、防城港市、东 兴口岸、越南凉山省、河内市、海防市、下龙市等地进行实地调查。

1.2.4 跟踪调查法 从2006年1月-2009年11月,通过座谈和走 访等形式,跟踪调研了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

投稿日期:2009-12-18

基金项目:广西哲学社会十一五课题(项目编号:06FTY001)。

作者简介:何卫东,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体 育教学和体育产业。 限责任公司立足于广西、开拓越南体育市场项目的发展状况以及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培养越南体育专业留学生的现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广西与越南体育产业投资合作的背景 2000年,中越两国发表了《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为21世纪中越睦邻友 好与全面合作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与越南经贸互补性强,政府间友 好关系的深入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双边贸易快速增长,同时,广西部分企业充分利用党中央提 出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为促进企业扩大出口、开拓国际市场的需要,带动货物、技术和 服务出口,提高企业及产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取得有利地位。中国广 西体育用品公司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到中越边境(凭祥市和防城港市)开发体育用品的销售 市场,经过3~4年的经验积累并逐渐发展壮大,之后中国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 任公司从中国广西体育用品公司分化出来,于2000年在越南与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合作,以销 售中国的体育器材、设备、体育用品和加工当地体育用品为主,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 “动力”牌,并在当地与周边国家地区形成了一定的优势[2]。广西南宁市新动力 体育用品 有限责任公司业务渐强,受到越南政府的关注,越南体育部和教育部分别对广西南宁市新动 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多方考察;2003年3月,越南根据越南外商投资法,越南动力 体育公司、越南教育设备公司-教育部和培训部、中国广州大洋元亨化工有限公司和中国广 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组成中越联营公司,时限为10年;在越南建设各种跑道、场 地,生产设备和中国体育设备及产品,各方投资法定资本为50亿越南盾,越方投资55% 作为土地使用权、厂房、市场价值,中方投资45%作为机器、设备、技术的价值[2]。因此, 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受益于“走出去”的战略、在体育用品市场发 展壮大并得到越南认同的成功代表之一。与此同时,越南政府积极向世界贸易组织(WTO)申请成为世贸组织的成员国,开放了本 国市场;2005年,中国已成为越南第五大贸易伙伴,越南大量需要中国多种多样先进的产品 ;2005年04月17日,广西与越南有关省市经过友好协商,双方经贸合作形成了《会议纪要》 ,该《会议纪要》的正式形成,标志着广西对越合作取得了新突破,意味着中越“两廊一圈 ”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4]。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广西与越南形成体育产业的 投资合 作,2003-2005年是广西向越南提供大量的体育器材、设备、用品,加工越南当地体育用品 为 主的重要时期,并形成扶持越南体育用品市场的投资合作模式。在广西与越南的投资合作的 诸多路径中,体育产业合作是当前双方重要的共赢方式,成为双方构建体育产业“合作共赢 ”模式的有益偿试。

2.2 中越联营公司在国内生产与经营现状 随着“两廊一圈"合 作的不断推进和泛北部湾合作的不断深化,广西与越南的合作将更加紧密,并取得更大的成 果,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机遇,为区域和谐发展和互利共赢作出更大的贡献[5]。 从2006-2007年12月,联营公司积极引进中国生产的配备座椅、木地板、灯 光系统、扩声系统和电子显示屏等品牌进入越南市场;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 公司和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合作,为越南引进了中国江西省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生产的体育计 时记分显示牌产品、中国上海浩博椅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座椅和中国敦化市方圆体育地板有限 责任公司的产品。此外,中越两家公司针对体育场馆的照明系统设计与安装,音响系统建设 及电声设计和新技术的应用,显示屏新技术新工艺的综合应用,田径赛道的设计与建造,体 育馆设计工艺与建造等内容进行传授和人才培训,促进了该领域最新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和传 播,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奠定了中国体育品牌在越南市场的良好基础,越 南方面在多年合作与长期使用中,也认定“中国制造”的体育用品及品牌。越南国家曾于20 06年6月实施“教育经济计划”,即由越南国家教育委统一采购篮球30万个、排球10万个、 足球20万个,然后按计划分配给越南各省、市的教育局及相关学校,当时这一计划曾一度引 起中国南方局部地区出现“球荒”现象。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北京 、天津、上海、广州和南宁等地体育用品的经销商们积极协助和各地工厂加班加点,终于在 2006年9月前由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帮助越南国家教育委实施完成这一 高难度的计划。2006年10月,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越南动力体育公司 合作,利用中国的管理模式与先进技术结合越南当地资源与优越的地理环境,投入近1 000 万元人民币的资金,在越南凉山省组建了城发体育用品厂。以下是从2006-2007年期间,中 越联营公司在越南国内生产的体育设备和中国体育设备、产品及合作项目的情况(表1) 。

表1 2006-2007年中越联营公司在越南国内生产体育设备和 中国体育设备、产品及合作项目的调查统计(万元/人民币)

时间 生产、加工与的产品及投入项目在越南国内投入建设的

主要体育场馆及项目资金量及销售额2006年项目1:田径器材、篮球、排球、足球、摔跤、拳击、柔道等体育设备,资金量 约为700万元人民币。

项目2:“越南国家教育经济计划”中篮球30万个、排球10万个、足球20万个,资金量 约为1500万元人民币。

项目3:越南动力体育公司生产销售篮球、排球、足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育用品 ,销售额约为300万元人民币。 项目4:越南太原省体育局、学校和企业中灯光、音响、桌椅、地板、电子计分牌及系统, 资金量约为700万元人民币。

项目5:在凉山省组建城发体育用品厂,投入资金量约为1 000万元人民币。4200万元2007年项目1:田径器材、篮球、排球、足球、摔跤、拳击、柔道等体育设备 ,资金投入量约为400万元人民币。

项目2:凉山省城发体育用品厂生产销售羽毛球、网球和篮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 育用品,销售额约为1200万元人民币。

项目3:越南动力体育公司生产销售篮球、排球、足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育用品 ,销售额约为300万元人民币。项目4:越南海防省体育局和学校的体育场馆中灯光、音响、桌椅、地板、电子计分牌及系 统,资金量约为400万元人民币。2 300万元资料来源:表1是通过课题组成员何卫东对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越南 动力体育公司的跟踪调查和实地调查整理而成。

通过分析表1可以得出,在2006-2007年期间,中越关系与合作,呈现出“经济性” 强于“政治性”、“国际性”强于“边贸性”、“双赢性”强于“单边性”、着眼“全局性 ”、避免“局限性”的新特征[6]。因此,中方提供的产品质量过硬、价格优惠、 货源充足 和服务周到,越方接受中方提供的产品、品牌且需求量较大,双方合作项目多,投入资金量 较多,中越联营公司生产体育设备和中国体育设备、产品及合作项目在越南市场发展良 好,并已初具规模。

2.3 措施合理,方法得当,共度金融海啸 在2008年2月-5月期间,越南国家因受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在越南国内出现较大的金 融震荡,越南通货膨胀压力巨大,越南国家在经济上受到极大的冲击和影响。联营公司中的 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和越南凉山省城发体育用品厂的生产 经营也因金融危机波及受到严重的影响,各合作项目投入的资金及利润未能及时回收,各公 司资金流动一度陷入困境。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把“讲诚信,履合约”放在首 位,按合同办事,按计划及时为越南提供货源,灵活处理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和凉山省城发体 育用品厂相关事务,确保越南国内体育市场供求平衡与稳定。以下是从2008-2009年11月 期间,中越联营公司在越南国内生产的体育设备和中国体育设备、产品及合作项目的情 况(表2)。

表2 2008-2009年11月中越联营公司在越南国内生产体育设备和中国 体育设备、产品及合作项目的调查统计(万元/人民币)

时间 生产、加工与的产品及投入项目资金量及销售额2008年项目1:田径器材、篮球、排球、足球、摔跤、拳击、柔道等体育设备 ,资金投入量约为600万元人民币。

项目2:凉山省城发体育用品厂生产销售羽毛球、网球和篮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 育用品,销售额约为500万元人民币。

项目3:越南动力体育公司生产销售篮球、排球、足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育用品 ,销售额约为150万元人民币。 1 250万元2009年项目1:田径器材、篮球、排球、足球、摔跤、拳击、柔道等体育设备 ,资金投入量约为600万元人民币。

项目2:凉山省城发体育用品厂生产销售羽毛球、网球和篮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 育用品,销售额约为700万元人民币。

项目3:越南动力体育公司生产销售篮球、排球、足球三个项目为主的“动力牌”体育用品 ,销售额约为200万元人民币。 1 500万元资料来源:表2是通过课题组成员何卫东对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和越南 动力体育公司的跟踪调查和实地调查整理而成。

通过分析表2可以得出,在2008-2009年期间,广西与越南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 ,加强政府层面和民间的沟通协商,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强化政策利益协调,建立平等互 惠合作机制[7]。广西与越南在体育产业中合作项目虽比前两年减少,资金投入相 对 缩小,但越南国内体育市场稳定,而且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和越南凉山省城发体育用品厂充分 利用中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获得的经验,已经把“动力牌”打造成为越南国家球类的 品牌,中越联营公司生产体育设备和中国体育设备、产品及合作项目在越南市场发展势 头依然良好。中越联营公司高层们通过认真分析越南金融震荡对国内体育市场造成的冲击,对体育市 场重新进行准确定位,及时提出并采取“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并寻找新的合作项目”的策略。 第一,寻找引入新的合作伙伴。2008年6月,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联合南宁市 桂星体育用品厂,由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采用本地原材料加工篮球、排球、足球,并出口 至越南,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成为了新的合作伙伴。由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加工的篮球 、排球和足球产品出口至越南,2008年6月-2008年12月期间出口额约400万元人民币,2009 年1月-2009年10月期间出口额约600万元人民币。第二,寻找新的合作对象。越南动力体育 公司积极向近邻老挝和柬埔寨拓展,成功寻找到新的合作项目,由越南动力体育公司承建老 挝和柬埔寨发达地区的体育场馆及完善相关体育设施,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于 2008年3月和2009年8月组成“中国体育专家组”分别进入老挝和柬埔寨进行实地考察,经中 方、越方和受建方三方多次商议后签定了协议。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在中方的积极协助下,已 于2008年4月和2009年9月份起按照合同约定,分别对老挝和柬埔寨相应的体育场馆及体育设 施完善项目投入建设。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于2009年6月从中越联营公司中及 时回笼资金后,积极参加广西体育中心体育场馆建设和广西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系列竞标, 分别于2009年7月和11月成功获得部分中标项目(表3)。

表3 中越联营公司采用“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并寻找新的

合作项目”的策略合作项目的调查统计(万元/人民币)

时间主要的合作建设项目2008年2008年5月,联营公司中的越南动力体育公司获得为老挝首都万象的体 育场馆建 设项目,主要包括体育场馆中灯光、椅子、电子计分牌及系统、地板和音响,资金量约为13 00万元人民币。

2008年6月起,广西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为越南加工篮球、排球和足球产品并出口到越南 ,合作项目的资金量约为400万元人民币,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成为新的合作伙伴。2009年2009年7月,中越联营公司中的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分别 获得为广 西体育中心体育场馆建设项目,主要有6万张座椅750万元人民币和主席台及会议桌台350万 元人民币。

2008年9月,中越联营公司中的越南动力体育公司获得柬埔寨体育场馆建设项目,项目主要 包括体育场馆中灯光、椅子、电子计分牌及系统、地板和音响,资金量约为1 000万元人民 币。

2009年11月,中越联营公司中的广西南宁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获得广西全民健身工程为 民办实事的建设项目,资金量约为450万元人民币。

2009年10月,广西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继续为越南加工篮球、排球和足球产品并出口到越 南,合作项目的资金量约为600万元人民币。资料来源:表3是通过课题组成员何卫东对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越南 动力体育公司和广西南宁市桂星体育用品厂的跟踪调查和实地调查整理而成。

通过分析表3可以得出,在2008-2009年期间,中越联营公司在经受世界金融危机的 影响和越南金融震荡冲击下,通过准确定位,及时采用“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并寻找新的合作 项目”的策略,广泛寻求合作机遇,在双赢的基础上,合作共进,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使中越联营公司顺利共同度过难关,并拓展了市场与空间,中越联营公司的发展取得了新突 破。同时,在此期间,中越双方在区域体育产业的投资合作的发展,实际上是中越双方对体 育产品生产的自然条件、资源、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投入及组合的发展,促进了投 资不断增加和社会文化进步,更有效地推动中越双方区域体育产业的发展。

2.4 开拓高校教育合作和市场交流的平台,培养高级体育专业人才 广西南宁市新动力体育用品有限责任公司于2005年6月,曾组织越南各省教育厅领 导到 南宁、广州和深圳参观学习,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年组织越南各省教育厅和体育局的领导 到中国参观学习,如参观2006中国(北京)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和2007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 览会,2008年和2009年11月以来,从第18届到第24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越南各省教 育局和体育局、越南动力体育公司及私营业主有派出代表前往参观学习与交流。同时,从20 06年9月份起,中国部分体育高等院校跟越南国家教育局、体育局及地方性的教育和体育部 门合作,招收越南体育专业的硕士和本科留学生,为越南政府培养体育类高级人才。2006年 7月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先后与越南北宁体育大学、越南岘港大学等多所大学签订办学合 作协议,目前在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习的越南硕士生和本科生共有70余人,第一届体育 专业的越南硕士研究生45人已于2008年12月顺利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2009年8月,在广 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开办首届越南体育教师研修班。越南体育教师研修班是越南教育培训部 委托河西体育师范大学组织,由广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北京体育大学承办,每年一期的越 南高校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干部培训班,参加本届培训的学员共41名,在广西师范大学体育 学院学习时间一周,研修现代体育教学方法和运动医学两门课程。中国的体育院校和体育用品博览会主办方把先进的体育技术、体育教学训练、赛事组织 、体育管理和体育营销等理念,传授给这些留学生、学员及取经者们,培养出来一批 “中 国制造”的越南高级体育专业人才,这些越南体育专业人才学成回国为国家的体育和教育事 业做贡献,为进一步巩固和促进中、越两国的文化交流和传统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 这些合作与交流为中越双方扩大投资合作和互利共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中国通过自 身先进的体育市场和文化主导及理念,建立起中越双方的高校教育合作和市场交流平台,更 有利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和开拓越南市场,并得到越南政府和人民更好更快的认同与接受。

2.5 中越边境全民健身工程的启动,扩大中越双方的交流与合作领域 2008年12月22日中越(广西)边境全民健身工程在南宁正式启动[8]。 中越边境(广西 )全民健身工程是结合中越的实际情况,以增强边民体质,树立国门形象,维护边境地区的 稳定和文化安全,增进中越两国人民体育文化交流,促进边境体育事业和经济发展的全民健 身工程。中越边境区域包括广西与越南接壤的崇左市、防城港市和百色市3个地级市,以及 靖西县、那坡县、大新县、龙州县、宁明县、凭祥市、东兴市和防城港区等八个县区,人口 约240万。中越(广西)边境全民健身工程总投资为8.46亿元,工程的实施步骤为:两年打 基础(2008-2009),五年成格局(2008-2013),七年上规模(2008-2015)。中越(广西 )边境全民健身工程的重点项目有: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全民健身进军营工程、全民健身进 社区工程、全民健身进学校工程、全民健身进口岸工程、全民健身进乡村工程、体育后备人 才工程、全民健身知识普及工程和体育文化旅游节庆工程。中越(广西)边境全民健身工程 建成后,将打造成为“222”中国体育品牌工程,即“两廊、两中心、两论坛”:“两廊” 建成中越边境(广西)体育走廊,中国南疆民族体育长廊;“两中心”中国东盟体育人力资 源培训中心,中国民族体育研发中心;“两论坛”中国东盟民族体育发展论坛,中国边境地 区全民健身活动论坛。从中越(广西)边境全民健身工程规模和影响来看,该工程启动后, 将需要大量体育器材、设备和体育场馆的建设,以及相关人才的配置,这样必将带动中越双 方政治、体育、文化和教育上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也将促进广西与越南在区域体育产业中 扩大投资合作和互利共赢。

2.6 以越南为平台,开拓东盟市场 据光明日报2009年10月 18日报道,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接受光明日报记者刘昆采访时指出:在第六届 中国―东盟博览会上,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高尔夫名人赛,“和谐南宁•欢乐绿城” 大巡游等活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第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促进互利共赢的盛会 ,是共享合作成果的盛会[9]。同时,按照广西从承办了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获 得的成果和经验上看,到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会如期建成,必将有利于 实施广西企业“走出去”的战略,以越南为平台,开拓东盟市场,有利于广西加强与东盟的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和社会事业开放合作,使广西与东盟的合作进入到全方位、 多层次、宽领域开放的新时期。

3 结论与建议

3.1 广西与越南的区域体育产业合作形成了“合作共赢”模式,实现双赢广西与越南的区域体育产业合作是基于中越双方扩大投资合作和互利共赢的良好前提下 ,在政府之间、政府与民营以及民营之间,以体育用品业和体育用品制造业为主,以体育健 身娱乐业、体育培训业为辅,构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全社会共同参与和共同兴办的格局。这 种“合作共赢”模式能充分发挥双方优势,实现双赢。

3.2 多方面加强交流和合作,积极开拓东盟市场中越双方在区域体育产业中的交流、投资与合作,一是按照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 ,强化政策利益协调,建立平等互惠合作机制,培养健康的越南体育产业市场,充分利用中 方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及先进的经验,打造越南健康的体育产业市场,努力营造越南体育 品牌。尤其是在2008年上半年越南受到金融震荡与冲击下,中越体育联营公司通过准确定位 ,及时采用“引入新的合作伙伴并寻找新的合作项目”等策略,广泛寻求合作机遇,在双赢 的基础上,合作共进,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使中越体育联营公司顺利度过难关,并拓展 了市场与空间。二是中国通过自身先进的体育市场和文化主导及理念,建立起中越双方的高 校教育合作和市场交流平台,更有利中国体育产业进入和开拓越南市场,越南则需要中国在 政治、体育、文化和教育上给予大力支持,从而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三是广西为了增强边 民体质,树立国门形象,维护边境地区的稳定和文化安全,增进中越两国人民体育文化交流 ,广西与越南边境全民健身工程已在南宁正式启动。四是广西以越南为平台,将加强与东盟 各国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生态和社会事业开放的合作,有利于开拓东盟市场。因此 ,广西与越南通过在政治、体育、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投资、合作与互利共赢是依托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借助优先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形势与政策,促进 越南体育产业市场健康发展,构建中越双方的高校教育合作和市场交流合作平台,并开拓东 盟体育市场,从而实现中越双方的友好往来、安定、合作、互利、共赢。

3.3 加强教育合作,实现共赢从中越双方区域体育产业的交流、投资和合作的成果与成功经验看,一是越南通过开放 其市场,认同中国品牌、并向中国学习科学技术与先进理念,这能给中国体育产业输出带来 巨大的市场。二是中国充分对外开放体育市场和体育资源,吸引更多的越南留学生和运动队 来华学习、训练和比赛[2],推动中国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和旅游及消费方面 的发展。因此,第一,广西高校和越南高校间合作,选择体育专业中优秀的本科生、硕士生 和年轻骨 干教师互学互访,以“2+2”(2年国内+2年国外)、“3+1”(3年国内+1年国外)“2+1” (2年国内+1年国外)的模式进行互派留学生和年轻骨干教师,培养地区性体育专业人才。 第二,积极推动越南国内经济、教育、体育、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并借助广西与越南体育产 业的合作发展模式,选择互补性强、牵引力所在的地区作为区域合作伙伴,带动广西与柬埔 寨、老挝、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在体育场馆建设、赛事组织、体育管理、体育营销、体育 健身、学校体育和体育旅游等方面的交流与投资,扩大合作共赢,增进中国广西与东盟各国 之间的友好往来、和平、合作、共赢,进而树立中国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中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越南〕阮春胜,范太国.越南与广西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桥梁作 用[J].东南亚纵横(AROUND SOUTHEAST ASIA),2004(11):1.

[2]何卫东,等.中国广西和越南在区域体育产业中投资与合作的研究[J].山东体育 学院学报,2006年2期:21-23.

[3]单勇,徐晓燕.论区域体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素[J].浙江体育科学,2004,6:29 .

[4]广西越南合作形成《会议纪要》 桂越合作实现突破[J/OLI].新桂网2005年04月18 日, finance.省略.

[5]韩超,刘奇葆.广西与越南合作将更加紧密[J/OLI].新华网2007年10月28日,[htt p://news.省略/newscenter/2007-10/28/content_6966265.htm].

[6]陈耀龙,文丽红.打造共赢大平台 构建互动新格局――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与东 兴•芒街发展研讨会综述[J/OLI].防城港日报东兴讯2006年11月9日,www.省略/.

[7]方慧玲,李坚.第五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邕举行 广阔的视野 积极的行动[ J/OLI].

[8]广西新闻网-广西日报南宁讯2008年10月23日,news.省略/a/20081023/0 01595.htm.

[9]中越边境(广西)全民健身正式启动[J/OLI].中国体育设施网,2008年10月23日 ,www.省略/.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6篇

本届体博会启用了新国展中心全部8个展馆,展览总面积超过10万平米,共分为运动服饰、户外运动、网羽运动、球类运动、健身运动器材、场馆设施以及运动自行车和轮滑等七大展区,吸引了1000多家国内外企业参展。有超过5万名观众到场参观。

体博会上,许多企业都把自己的最新产品拿到展台,观众既可以提前嗅到世界杯的气息,也可以感受到羊城亚运会的氛围。

品牌秀场行业盛宴

健身器材展区持续着前几届展会的火爆情形。今年展览面积更是接近4万平米。英派斯、好家庭、澳瑞特、万年青、舒华等国内知名企业齐齐亮相,BH、乔山等海外和台湾地区的品牌也来同场竞技。其中,由南京万德游乐等十一家企业组成的室外健身器材联盟以“体育公园”的形式亮相,展示了以太阳能技术为能源,以航空纳米材料、立体组合式结构为理念的健身产品,对于倡导行业自律、促进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运动服饰展区,国内品牌唱主角,安踏、361度、回力等运动品牌高调亮相的同时,上海兴诺等运动服饰原材料商也拿出自己的高科技面料,向下游企业展示实力。

在最能体现环保、低碳等概念的场馆设施区,盟多、洁福、戴克斯等国际大牌引人瞩目。国内企业不甘落后,参与南非世界杯场馆建设的绿城人造草坪一亮相就引来了观众的惊呼声。这种人造草坪颜色深浅错落,单丝与曲草相互映衬,不仅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而且大大提高了运动性能。

和场馆设施区一样,网羽区也云集了尤尼克斯、威尔逊等众多国际顶尖品牌。涉足羽毛球领域不久的李宁,携带其最新研发的羽毛球系列产品亮相,赚足了眼球。

户外展区,日高、king camp等品牌引人关注,在户外科技体验区,20多家户外品牌集中展示了户外行业前端、新颖的科技产品。

而体育品牌老大哥阿迪达斯最新研制的乒乓器材系列产品粉墨登场,又给人们带来了意外和惊喜:传统的服装和足球制造商进军乒乓球制造领域,是否也能顺利挺进“世界杯”?

今年第一次亮相的运动自行车展区也汇集了不少世界知名品牌。多数专业运动队的首选品牌,如LOOK、Carbon等都悉数登陆体博会。

专业论坛指点迷津

体博会不单是产品展示的秀场,同时也是思想与观点碰撞的舞台、行业信息的平台。在“2010体育产业与体育用品业发展论坛”上,体育产业业内的官员、学者以及知名人士就体育产业政策与发展趋势进行专题研讨,也为中国体育用品营销与品牌发展策略出谋献策。

由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和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主办的“2010中国户外产业论坛”,旨在推动我国户外用品产业发展,促进户外用品市场繁荣,针对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经验总结、交流与探讨,搭建户外用品产业与其他成熟产业之间的桥梁。同时,“2009年中国户外市场调研报告”也在论坛上首次。

与此同时,展会期间举办的“健身商务交流大会”、“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论坛”、“网络时代中国体育产业发展高峰论坛”、“2010年中国轮滑产业论坛”等活动,也紧紧围绕各自领域进行学术探究和实践分析。

活动现场 精彩纷呈

本届体博会上,更多蕴含体育用品文化、展示体育用品风采、集中表现体育用品魅力的现场活动,为体博会增添了一抹靓丽的色彩。

“无以伦比・2010中国国际体育珍藏品展示拍卖会”让热爱收藏的人们大饱眼福,拍卖会使这些珍贵的体育藏品走进了爱好者的日常生活。

颇受青少年喜爱的电子竞技运动、羽毛球宝贝选拔、首届北京市健身俱乐部十佳教练展示等活动也吸引了无数参观者的眼球。而国美锐动则在展区设置了体验环节,把环幕高尔夫、桌上磁力足球、魔巴迪火箭球等多个流行运动项目搬到了博览会现场,可以让你一次玩个够。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体育产业 发展与研究

一、我国体育产业现状

体育产业是指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而使体育产品(劳务)进入生产、交换、消费和服务的产业门类。我国体育产业与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体育产业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产业质量有所改善,产业效益明显增高。体育产业的整体规模和其他产业相比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已经构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门类。

二、存在的问题

1.体制不完善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专门的体育产业统计制度,只有少部分发达省市做过体育产业的专项统计。在实际的体育市场管理中,部分体育经营项目存在着权限交叉,多重管理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新兴的体育经营项目至今尚未实行有效的规范的管理。制定标准是行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而我国体育产业行业管理标准尚未统一,目前除个别地区在进行尝试外,全国范围内尚未启动,很多地区的管理停留在简单审查、许可阶段,未实现积极的行业管理。

2.区域发展不均衡

在收入较高的城市,强大的经济实力可以为体育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但在收入微薄的农村,体育的投资和消费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由于东西部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致使东西部地区间体育产业的发展潜力也存在较大差别。我国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地理、经济结构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的原因, 体育产业的发展速度相对较慢。目前西部一些省区不具备加快体育事业发展所需要的经济社会环境。

3.体育用品制造业薄弱,市场占有率低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随着全球经济大循环,我国体育产业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门槛降低,使国外体育产业机构和企业大量进入我国,给我国发展还不成

熟的体育产业会带来冲击。现在世界上有60%左右的体育用品加工地在我国,由于我们缺乏自己的品牌,许多企业只是为名牌做加工,一些知名品牌的大型体育用品到中国投资建厂,给本土的中小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威胁。

4.体育产业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人才一直遵循计划经济的模式培养,即按竞技、教练、教育、科技、管理和裁判等体育人才进行划分。我国体育人才中介市场的相对薄弱,从而易造成国内体育资源和人才的流失。由于体育人才链的封闭性,其他领域的人才很难进人体育产业领域,所以体育产业从业者综合素质普遍不高,严重缺少高素质综合性专业人才,尤其是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经济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我国体育产业长足发展的瓶颈。

三、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前景与对策

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是我国的一件大事,是世界瞩目的重大商机,奥运不仅是体育盛会,也是经济大舞台。当前,北京正以“新北京、新奥运”为目标,本着“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全力筹办奥运会,并紧紧抓住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全面实施奥运经济战略,推动我国经济和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1.进一步完善体育产业的法规体系与制度建设

政府的产业政策对推动产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体育行政部门在建立体育产业政策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但目前我国体育产业中的许多方面仍因缺乏长期稳定的政策扶持,使发展受到限制和制约,这对体育产业的长远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需及时调整管理体制、建立和完善我国体育产业法规体系与管理制度。

2.培育和完善体育市场,优先发展健身娱乐市场和竞赛表演市场,形成全方位市场体系

加快引导健身娱乐市场的扩张,把健身娱乐、竞赛表演两类市场作为龙头,在广大群众中提倡科学、健康的健身娱乐观念,引导其消费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竞赛制度的改革如主客场赛制和俱乐部的实行推动了竞赛表演市场的发展,并形成了相当规模、相当稳定的观众和球迷群体,竞赛表演市场在逐步扩大。通过举办观赏高水平竞技体育比赛,能带动体育传媒业与广告业、体育经纪、体育培训、体育旅游及其他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

3.大力提高体育用品“含金量”,提高竞争力

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满足大众的消费,而且能获得较大的利润。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应不断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积极引进境外资金设备,缩小差距,努力提高体育用品的科技含量,不断应用新技术、新材料研制开发新的产品,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加大无形资产的开发与管理,包括专利权、技术知识产权、商标、徽记使用经营权、特许名誉、名称经营权、运动队冠名权、体育广告、广播电视转播权的销售等。许多企业看好体育无形资产的宣传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纷纷投资体育,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4.重视人才培养,提高体育产业管理水平

人才问题是体育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的问题。体育产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懂经营、懂管理、懂法律、懂体育的复合型体育经济专业人员,积极扩大和增进体育产业人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现有体育产业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他们在实践中丰富体育产业知识,提高整体素质。鼓励部分高等院校开设体育经济类、体育产业等相关的课程,培养能够适应国际竞争的高层次人才,进一步实现体育市场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

体育产业在我国还是一个年轻的产业门类。相信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会有更多的人从事体育运动,关心体育事业,体育一定会成为21世纪我国重要的产业部门。

参考文献:

[1]徐金兰:论我国体育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78~81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8篇

1闽台产业竞合研究

竞合理论除了被广泛的应用于产业分析之外,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整合的趋势与全球化浪潮的推波助澜,区域间的经济整合与产业互动形成了新一波的研究热点(表1)。就产业之间的竞合关系来说,目前的研究并不是太多,已有的研究缺乏深入与针对性的研究。在两岸产业的竞合关系研究方面也是刚刚有所起步,本研究试图从闽台的体育产业切入,结合福建与台湾的产业竞争优劣势,探讨两岸体育产业的竞合关系,促进闽台体育产业的发展。

2闽台体育产业的竞合分析

2.1福建省体育产业的竞争优劣势分析福建地区幅员广阔,土地成本低廉,劳动力成本相对具有优势。福建沿海有大量的台地和海湾围垦滩地,适宜作为工业用地,且海岸线曲折,多港湾,具备较好的建设港口工业区的条件。近年来,福建省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铁路、高速公路、公路、港口、码头、电力等建设成效显著,工业发展的硬件环境已有很大的改善,特别是沿海地区。福建目前的工业用地、厂房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也比台湾低廉,再者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这是台湾转移一般工业的一个重要条件。福建省体育产业发展经历了起步、缓慢增长、快速成长三个阶段。目前竞赛表演业、休闲健身娱乐业、体育用品业等出现良好的势头,市场发展空间广阔。截止2009年福建省体育产业总产值1250.89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总量位居全国首位。福建省体育产业的主要亮点有:打造厦门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涌现安踏等40多项部级体育运动品牌,形成4000多体育用品生产企业的产业集群,13家体育上市公司形成“福建体育板块”,晋江借助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打响中国首个“体育城市”。体育产业虽然已经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但其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等问题。体育服务产业滞后于体育物质产业,虽然体育物质产品知名品牌众多,但由于体育服务方面发展不足,使得体育产业链条不能良好发展,相关的体育服务产业产值如体育经纪、体育传媒与广告业务、俱乐部投资、体育旅游和体育等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发现,体育服务产业的发展必须通过体育商业化运作和市场深化来完成,因此有效的闽台合作就可以实现这一目标。

2.2台湾体育产业的竞争优劣势分析台湾的体育产业发展要比福建早,它的发展经历了奠基期、前发展期、后发展期、转型期四个阶段。台湾体育用品产业从早年的代加工发展开始,主要从事平牌和营销方面的高端制造,目前拥有很多国际品牌。台湾产业的优势在于它重视创新力与创造力的人才培育,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丰富,产品的创意设计水平较高,且有较为成型的市场运作模式,这可以给福建体育产业提供发展参考,提供相应的管理人才、市场营销人才,为福建的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台湾体育产业由于台湾岛内市场狭小且趋于饱和,受到人力成本、原材料、土地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发展瓶颈。台资企业大多不了解大陆体育界的运作方式,不知如何与大陆体育部门联系,寻找合作项目。

2.3闽台体育产业合作发展优势首先,从地域关系上看,闽台两地一水相连,福建是大陆距台湾最近的地区。2008年12月15日,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宣告两岸“三通”时代的来临,方便了两岸往来,降低了物流、人员往来成本,为闽台体育产业的合作提供了区位优势。其次,从文化视角看,闽台两地民俗文化形态相似,而且,台湾人口大部分是从福建迁徙过去的,据统计,闽南人及后裔占到了台湾人口的73%,闽台传统文化之间具有史缘久、地缘近、文缘深、血缘亲、语缘通等优势。妈祖文化深深的扎根于台湾民众的生活中,福建要运用这一文化资源优势,打造妈祖民俗体育产业,推行妈祖民俗体育品牌,培育妈祖民俗体育产业的发展。相近的民俗文化更有利于闽台双方的交流与合作,闽台的共同文化特征加上五缘优势和两岸三通的深入,闽台体育产业的交流合作将向着多领域、深层次的方向发展。

3闽台体育产业竞合模型的博弈分析

3.1闽台体育产业博弈模型的设定在博弈中,产业投资项目需要考虑产业发展的条件,区域主体在对比各自竞争优劣势的基础上,有合作和不合作的两种选择,通过对比可进行仔细分析。首先,当闽台两区域拥有的优势相差悬殊时,模型中包括两个博弈方:一方是福建的体育产业,另一方则为台湾的体育产业。任何一方在博弈过程中均有两种策略选择,即“理性合作”和“恶性竞争”策略。若双方均采取“理性合作”策略,优势方和劣势方各方所获得收益分别为10单位和6单位;若双方均采取“恶性竞争”策略,优势方和劣势方各方的收益则分别为8单位和5单位。优势方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劣势方采取“恶性竞争”策略时,双方获得的收益则分别为4单位和2单位。反之,优势方采取“恶性竞争”策略,劣势方采取“理性合作”策略时,双方所获得的收益分别为6单位和4单位。其次,当闽台两区域体育产业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时,模型中包括两个博弈方:一方是福建的体育产业,另一方则为台湾的体育产业。任何一方在博弈过程中均有两种策略选择,即“理性合作”和“恶性竞争”策略。若双方均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双方平分市场收益,各方均获得收益8单位;若双方均采取“恶性竞争”策略,双方虽然继续平分市场收益,但是收益均降低为4单位。当一方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另一方采取“恶性竞争”策略时,采取“理性合作”的一方获得较少收益2单位,采取“恶性竞争”策略的一方获得较多收益10单位。上述博弈模型如表2所示:

3.2闽台体育产业博弈模型分析1)在闽台双方竞争优势存在明显差异时,以台湾具有明显竞争优势进行以下分析(福建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情况同理,故不再重复分析)。在博弈过程中,模型包括两个博弈方:一方是福建的体育产业,另一方则为台湾的体育产业。任何一方在博弈过程中均有两种策略选择,即“理性合作”和“恶性竞争”策略。若双方均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因台湾体育产业具有竞争优势,各方所获得收益分别为10单位和6单位;若双方均采取“恶性竞争”策略,各方的收益则分别为8单位和5单位。台湾体育产业采取“理性合作”策略,福建体育产业采取“恶性竞争”策略时,双方获得的收益则分别为4单位和2单位。反之,台湾体育产业采取“恶性竞争”策略,福建体育产业采取“理性合作”策略时,双方所获得的收益分别为6单位和4单位。台湾体育产业与福建体育产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可以用表3表示如下:2)当闽台体育产业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双方势均力敌时,该模型过程中包括两个博弈方:一方是福建的体育产业,另一方则为台湾的体育产业。任何一方在博弈过程中均有两种策略选择,即“理性合作”和“恶性竞争”策略。若双方均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双方平分市场收益,各方均获得收益8单位;若双方均采取“恶性竞争”策略,双方虽然继续平分市场收益,但是收益均降低为4单位。当一方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另一方采取“恶性竞争”策略时,采取“理性合作”的一方获得较少收益2单位,采取“恶性竞争”策略的一方获得较多收益10单位。台湾体育产业与福建体育产业之间的博弈模型可以用表4表示该博弈模型是囚徒困境模型,如果只进行一次,则最终的纳什均衡便是闽台双方都采取“恶性竞争”策略,双方收益均为4单位。但是,该纳什均衡不是帕累托最优解,根据模型分析可知,当闽台双方均采取“理性合作”时,收益均为8单位,从总体利益和各方的利益来看,采取“理性合作”策略都比“恶性竞争”要合理。由于在现实生活中,闽台双方的合作并不是仅仅一次博弈,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往来是频繁的,长期持续的,所以,帕累托最优解是存在的。

对于台湾而言,假设选择“理性合作”策略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为x,采取“恶性竞争”策略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则为1-x;同理,对于福建而言,假设采取“理性合作”策略的企业在所有企业中所占的比例为y,采取“恶性竞争”策略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则为1-y。根据前文设定的博弈模型,可得:台湾体育产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将二者的复制动态相位图综合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可以得到台湾与福建体育产业之间博弈的进化稳定策略。分别以为台湾和福建体育产业中采取“理性合作”策略的公司所占的比例为x轴和y轴,得到福建与台湾体育产业之间博弈的复制动态相位图及其稳定性,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在体育产业中,无论台湾企业的策略选择如何,福建企业在博弈中的策略选择均为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即y=1。然而,对于台湾的企业来说,策略的选择取决于福建企业中采取“理性合作”策略的企业所占的比例。具体而言,当福建企业中采取“理性合作”策略的企业的比例小于1/2时,所有的台湾企业在均衡状态下都将采取“恶性竞争”策略,即x=0。反之,当福建企业中采取“理性合作”策略的企业的比例大于1/2时,所有的台湾企业在均衡状态下都将采取“理性合作”策略,即x=1。因此,上述博弈模型的进化稳定策略为y=1和x=1。即在体育产业中,台湾和福建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合作的空间,双方将更多的采取“理性合作”的策略。

4结论与启示

1)通过博弈分析发现闽、台两地区的体育产业博弈的结果是理论上都存在走向良性竞合与不合作关系的可能,因此两地对各自的产业定位策略是否适当就十分关键。2)闽、台体育产业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它们之间存在着合作空间,双方在重复博弈后,将更多采取“理性合作”的策略,走向竞合共赢的结局是完全可能的。3)台湾占据上游,拥有领先技术地位,福建继续定位中下游生产制造与营销环节,努力为台湾提供先进的生产制造能力,这可能是未来两地发展良性竞合关系的理想分工定位。4)闽、台两地应共同开拓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并加大在研发上的力度,尽量扩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并注意在产业的竞争和博弈中互相协调彼此利益,利用政策手段促进两地企业在合作博弈中收益分配合理,促进两地形成长期而稳定的竞合关系。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9篇

一、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

体育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我国体育部门的收入自给率仅占体育事业支出的47%,除了发行体育和球类联赛初具产业规模,其他都还刚刚起步。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发展迅猛,随着体育强国的不断强化,体育产业经济发展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08年的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更加证实了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实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内体育消费,促进了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但是,目前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不是十分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其归纳为以下几方面:

(一)体育产业法制建设方面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体育法规政策的现状是只有一部作为体育领域基本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而且此法的内容不够具体,还缺乏一定的操作性,没有与之相配套的体育法规条例,由此可见,体育产业的法制建设并不完善,尚面临许多问题。虽然近几年国家也提出过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但是法制建设还是不够规范,覆盖面比较窄,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二)区域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东部的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明显较西部的发展形势好,说明体育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我国西部长期以来经济较为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低、质量差,他们不可能用较微薄的收入去进行体育消费,从而导致其缺乏体育产业经济发展方面的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产业的发展。

(三)专业人才方面的问题

当前多数都是由退役的教练员、运动员来从事体育经营管理,然而作为体育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掌握非常深刻的体育知识与动作,却缺少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素质,他们不了解市场的运作规律,在市场的管理与调控中缺乏一定的能力和相关经验。可见,专业人才的缺乏以及现有人才的综合素质也是制约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市场定位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人们依旧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与经济的关系,造成了二者的脱节。多年来只强调国家投入,而不注重自身的商业开发。国家队出国参加大型比赛拉赞助,从来都回避创收的动机,并没有把体育定位在一种商业活动的格局上,对体育的消费也仅停留在福利型的低层次消费上,没有将其引向货币化、市场化的高层次消费。另外,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还存在政府投入少,产品缺乏竞争力,体育消费意识淡薄等不足。

二、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创新策略

综合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现阶段体育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体育产业能够健康高速地发展,必须采取一定的相关措施来解决其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弥补其不足之处。笔者认为,虽然理论上可能有很多措施可以促进体育产业发展,但实际上却缺乏可行性,效果甚微,若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需要进行策略上的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体育改革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要想有质的飞跃,必须实行正确的改革。由于体育经济组织内部管理相对滞后,经济效益还达不到理想状况。因此,注重创新,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灵活高效的运转机制,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资源管理和使用效率,是体育经济发展有待解决的问题。尽管体育发展已取得较好成绩,但存在不少问题,如体育产品的种类较少,科技含量较低,层次单一不能满足各类别多层次及多种不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要;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调整企业的产品和产业结构,争取自身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在体育用品的材料和功能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大力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去占领国际市场。

(二)政府调控方面的创新

目前,我国虽然早已经由计划经济时代转化为市场经济,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其良好的运行状态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体育产业的市场也是如此。为了使体育产业得到快速的发展,应改革现行的体育管理体制,使政府的职能得到相应的转变,即用宏观调控来替代现行的微观管理,由间接管理来代替直接管理体制。

(三)体育产业人才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创新人才的匮乏是影响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体育产业人才创新方面的培养,以最快的速度培养出质量合格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具体方法是体育部门可以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一起进行人才培养,同时定期地对在职的相关体育经营管理者进行专业培训,有计划、分阶段地组织他们去国外体育产业发达国家学习和交流,促进与发达国家体育组织的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员的水平,增强体育产业组织竞争力,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实现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建设市场体系方面的创新

市场体系是体育经济赖以发育的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为目标,研究市场顺应市场、开拓市场。要狠抓市场体系建设,以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技术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为体育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规划方案方面的创新

体育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划方案,应该有所创新,根据各体育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区别规划。在中小型体育企业的规划中,要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产品质量的提高,主要是为满足国内对体育产品的需求。而大型体育企业的规划方案,应该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因为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体育产业面向世界,会大大地促进其经济发展。政府应对大型体育企业实行政策扶持,如出口优惠政策条件,税收政策等。具体的政策扶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体育投资者的利益,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记入成本;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实行土地置换、盘活存量,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体育产业交流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体育产业;税收政策;财政政策;土地政策

[中图分类号]G812.1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3—0106—05

党的十从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进一步扩展为“五位一体”,明确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作为环保产业的体育产业在这一带有强烈低碳信号的时代背景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程度及对GDP的贡献却与时代背景和我国进一步提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体育的强烈需求不相适应。在体育强国的建设进程中,法规政策体系的构建、完善及其评价理念的建设能够充分有效且快速地帮助政府营造良好的宏观经营环境,吸引社会各方面力量进入体育产业领域,从而推动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国内外体育产业发展政策现状

(一)国外情况

体育产业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发展得非常成熟,相应的政策环境也培育得非常稳定有利,多个国家制定有专门针对体育产业的一揽子优惠政策,包括企业所得税方面的减免、体育赞助的扣除、球员转会费的扣除等等。美国政府制定有反垄断豁免、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支持政策及公私合作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对于美国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日本早在上世纪的60年代,就开始了关于出台《体育振兴法》的探讨,并于1961年正式颁布了《体育振兴法》,后又于2000年推出了《体育振兴基本计划》。对于休闲健身业的发展,日本政府也非常重视,于2000年制定了《21世纪国民健康促进运动》(也称为“健康日本21”计划)。刚刚解体后的俄罗斯转型初期,俄罗斯体育产业出现了大幅度下滑,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以总统令的方式出台了很多法令推动体育产业发展,可以说没有政策的强力支持,俄罗斯的体育产业发展不会有今天的成绩。西班牙政府规定,对向体育活动提供赞助的公司,赞助款项免征公司企业所得税。英国政府实行针对体育比赛活动商业赞助政策的“体育配对”计划,即如果赞助商为某项体育比赛活动提供赞助,英国政府拨出与赞助金额相同的款项资助这项赛事,即所谓“一英镑对一英镑”政策。而同属亚洲国家的韩国则给予本国从事国际体育竞赛表演的组织和跆拳道推广组织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政策措施。上述几个国家体育产业发展历程表明,在系列有针对性的优惠产业政策推动之下,该国的体育产业获得长足发展,并同时推动其职业比赛达到更高水平。

(二)国内情况

国内而言,仅有北京市因2008年奥运会的关系,设立了每年5亿元的体育产业专项资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体育产业、体育产品服务项目和企业给予扶持;少数省市(如广东省、湖北省、上海市、杭州市和成都市)制定有体育产业发展规划或拟定有关于发展体育产业的优惠政策的意见征求稿,但均以“规划”或者“意见征求稿”的形式居多,以法律法规形式存在的偏少,而这些“规划”和“意见征求稿”要转变为真正的政策还有一段距离。

二、四川省体育产业政策现状

(一)体育层面的体育政策

1993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标志着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问世。根据四川省体育局官方网站公布的政策法规,在共计52条的各类政策法规中,与体育产业间接相关的仅有19个,而与体育产业直接相关的仅有3个。详见表1

(二)工商税务层面的体育政策

查阅四川省国家税务局、四川省地方税务局、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四川省财政厅、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及四川省住房和城市建设厅的官网,在上千条的全国性的政策中,直接针对体育产业制定的政策普遍偏少甚至完全没有。以税收优惠政策为例,在共计上千条的全国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中,仅查阅到两条有关运动会的税收优惠政策:第一、《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税收政策的通知》是直接与体育相关的税收政策,它的内容包括2012年海阳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组织委员会的税收政策、亚沙会参与者的税收政策及亚沙会的进口税收政策等三个方面。第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关于第29届奥运会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0号)中的类似规定。上述两条优惠政策从适用范围上看,与四川体育产业没有直接关系,四川体育产业主体不是目标受益对象,但政策效果对四川具有借鉴作用,从适用时间来看,尚未形成政策的长期稳定性,未来规定如何不得而知,从政策结构来看,也未形成体系,政策规定具有临时性的特征。具体统计数据见表2。

上述政策现状说明,目前四川省对体育产业的支持仍局限于“喊口号”的阶段,还没有落到实处,这与目前四川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体育产业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也不符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时代要求。

三、四川体育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障碍

(一)税收政策不利于社会资本进入体育产业领域

1.高尔夫球、射箭、射击、飞镖等体育运动项目,按“娱乐业”税目依20%的税率征营业税;划船、溜冰、钓鱼、漂流等项目,许多地方将它归入“服务业”中的“其它服务业”税目,依5%的税率收营业税。而文化体育业的营业税税率为3%,即上述各个项目虽然是体育项目,却没有享受到文化体育业的税收待遇,这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利润,挫伤企业经营的积极性。

2.投资所得按20%收取个人所得税,影响了企业采用股权融资的积极性。

3.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不合理。很多体育领域的企业单位被划作小规模纳税人,而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低,征收税率高,进一步加重了体育企业的税收负担。

4.体育赞助没有税收优惠,直接打击企事业单位赞助体育企业的积极性。

(二)收费政策减少体育企业利润

体育企业水、电、排污费用按商业服务业征收,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外,年检费、证照费、变更登记费、绿化费等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更使体育企业利润微薄,削弱体育企业发展后劲。

(三)财政资金缺乏难以促进社会资本大规模投入体育领域

政府财政投入有利于增强社会力量的投资信心,政府投入采取财政贴息、项目补贴或政府采购的形式,有利于缓减社会资金投入初期的资金压力,增强投资者的盈利预期。

(四)政府服务职能转变落后影响社会力量积极性

1.缺乏政府与投资者的有效沟通机制。政府不了解投资者的需求,而投资者也不太明确政府的要求。

2.存在个别部门或人员在审批中“多方伸手”,对投资者进行“卡”“拖”政策的不规范行为。

3.协会职能弱化,管理错位,没有体现协会为企业服务的宗旨。

4.缺乏行业规范,无序竞争现象严重。

四、四川省出台体育产业优惠政策的依据及原则

(一)现实依据

体育产业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需求潜力大、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的特点。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有利于国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和产业结构优化。作为国内新兴产业,其发展之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体育产业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良好的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中各政策之间的正面影响可以快速扶持并促进体育产业实现飞跃发展。在众多的产业发展对策中,政策工具具有针对性较强、成本较低、效果较明显的特点。在构建体育产业政策体系之初始阶段,培育有利的政策环境,成为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四川省自然条件良好,社会经济条件逐步改善,消费能力较强,对奢侈品消费的增长比较迅猛,这为四川省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需求环境,然而,某种程度上的供给缺位却导致体育产业发展始终处于徘徊不前的处境。究其缘由,是目前四川省体育产业政策环境的现状所致,不够完善的政策环境无法催生良好的政策措施,没有政策措施作保障的体育产业无法吸引社会各方力量的积极参与,缺少社会力量的巨大投入,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便成为政府独自承担的艰巨任务。从国内外体育发达国家及省份的发展历程及我国其他重要产业的发展可以看出,离开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大量的优惠政策的支持,任何产业的快速发展都只不过是徒劳。因此,在经济水平逐渐提高的情况下,要尽快把消费者的非必需品消费引导到体育产业领域来,充分利用四川省良好的需求环境,努力改善供给环境,实行体育产业的超越式发展战略,最终实现体育产业的超越发展。

(二)其他产业实施优惠政策的借鉴意义

1.优惠政策在农业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但不是农业强国,解放之初,我国农业基础相当薄弱,中共中央在1982—1986年连续5年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十二五”规划期间,国家又陆续颁布了系列税务、财政、行政审批和国土资源等各个方面专门针对“三农”问题的专项支持政策,可以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形成一整套较为完善和系统的农业支持政策,已经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

2.优惠政策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使高新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能更充分、更迅速地发挥聚积效应,世界上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现已将高新技术产业视为“朝阳”产业,在资金投入、税收、进出口、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实行特殊的“产业倾斜”政策,给予重点扶持和引导。

可以说,如果没有专项优惠政策的支持,我国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水平。因此,要实现体育产业的超越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优惠政策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原则

1.准。政府制定政策,目标要准确到位,强调针对性。

2.引。社会资本是发展体育产业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把过去主要靠政府投资体育为主转变为靠政策引导社会投资发展体育产业,引导民营经济实体全面进入,做“大”体育市场。

3.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不再成为竞争领域的经营主体,而仅仅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政策制定过程中要体现这一精神。

4.进。公共体育产品类领域,企业进入无利可图,政府理应主动承担,不能缺位。五、政策建议

(一)税收政策

1.从事体育场馆经营,经有关部门批准,自获利年度起2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免税期满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获利年度以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的,可以依照税法规定逐年结转弥补,其获利年度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开始计算。

2.对政府鼓励的体育赛事经纪、体育健身等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可免征企业所得税中归属地方管辖部分;对公益性体育组织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3.对高尔夫、射箭、射击、飞镖等体育运动项目,应按照文化体育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即按3%税率征税,不再按娱乐业20%征税。

4.对投资兴建小型体育场馆和运动员训练用房项目免征城市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牌照税收、教育附加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和耕地占用税。

5.降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征收率。不分工业和商业,征收率统一为3%。降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工业企业(包括提供增值税应税劳务)年销售额50万元以上;商业企业年销售额8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申请认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6.购买体育设施及设备用于职工健身(非销售用途)之用的单位,其进项税额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从而降低企业增值税负担,鼓励社会各单位进行体育设施设备的采购。

7.体育企业购买固定资产,不作为固定资产处理,而作为当年期间费用在购买当年一次扣除,即增大当年成本,减少当年利润,从而为企业减少税收开支。

8.体育领域投资者在投资初期,所有的开办费用采用“加计扣除”的方法。(例如:开办费为100万,可以按150%的比例计算成本在税前扣除,为投资者节约所得税开支)。

9.在政府鼓励的体育休闲、体育健身、体育经纪、体育用品批零销售领域的从业人员享受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同时,这些项目股东所分红利可以考虑降低目前执行的20%的个人所得税税率。

10.创业投资企业从事各地需要重点扶持和鼓励的创业投资,可以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即创业投资企业采取股权投资方式投资于未上市的优秀体育企业2年以上的,可以按照其投资额的70%在股权持有满2年的当年抵扣该创业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当年不足抵扣的,可以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抵扣。

11.按国家规定设立的青少年活动场所和青少年俱乐部、非赢利性体育活动的门票收入免征营业税。

(二)财政政策

可考虑通过体育公益金等筹集成立专门的体育产业基金,采取贷款贴息、项目补贴、政府重点采购、后期赎买和后期奖励等方式,对符合政府重点支持方向的企业给予支持,从而推动四川体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有影响力的体育品牌的形成。

1.对发展比较好的全民健身项目进行贷款贴息,或按健身企业规模、信誉、服务质量、健身人次等直接发放健身补贴。

2.建立体育领域企业评优机制,严格评选标准,对评定的优秀体育企业发放资金奖励。

3.社会主体承办具有全民健身性质的体育赛事时,政府无偿提供公安、消防、卫生、医疗等方面的公共服务。

(三)土地政策

1.在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供应总量的前提下,对体育场馆建设用地,无偿划拨或以优惠价格出让。对一次性缴纳土地出让金有困难的,可以在三年内分期缴纳。

2.在足额缴纳土地使用出让金并形成合同约定的企业建设用地,可依法转让、出租或抵押。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可依法出租或抵押,转让时应在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按照市场价补交土地出让金。

(四)将体育类设施纳入城市规划目录

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发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或各项物质要素)的总体部署。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从城市规划具体内容中可以看出,体育类设施并未被包含在城市规划体系之中。等城市规划完成之后,体育类项目要想进入城市体系,只能以挤占其他类别项目土地的方式进行,这势必加大了体育类项目进入城市体系的成本,对体育产业本身的发展而言也形成较大阻力。如果能够在城市规划之初,给予体育类项目和现有城市规划项目同等的地位,那么,无论是政府建设还是社会资金建设,就不会存在与人争地的问题,那么社会各方力量投身于体育建设的积极性和热情就要高得多。

(五)建立医疗与休闲健身等体育领域之间的“联动机制”

具体构想是实行医疗和休闲健身等体育领域的“一卡通”,扫除从“花钱买药”到“花钱健身”转变过程中的资金障碍,让现行的医保卡可以在休闲健身等体育领域刷卡消费,这样既可以杜绝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诱骗市民将医保卡上的医疗基金套现,也可以提高市民参与体育类休闲娱乐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增加休闲健身行业的市场需求。

(六)建立四川省体育产业的服务平台

1.政策咨询平台。建议建立体育产业主管部门负责人每月接待日或者开通热线电话,使政府与市场主体直接沟通。

2.信息交流平台。建议开通体育产业客服电话,聘任熟悉体育产业法规政策的专门人员为市场投资主体提供专业信息。

3.资金融通平台。搭建社会力量与金融机构的交流通道。

4.商贸交流平台。为体育企业开展商务活动提供快速通道。

5.体育人才、技术交流平台。准许体育培训单位在工商注册时将“培训”列入经营范围,解决体育企业的人才和技术问题。

六、结语

上一篇:预算编制交流材料范文 下一篇:新闻外宣交流材料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