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5:50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S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1.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生产潜力

环境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光照。要延长光合时间.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生育期,如要求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片不早衰,补充人工光照等;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改变株型;增强光合效率,如通过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深施碳酸氢铵肥料等途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低光呼吸等。

1.2改良遗传因素

为保证农作物高产,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优越性。所以培育抗逆稳产、抗病虫的育种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育种改良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使作物的成熟期更加适宜.也将成为增加复种和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条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常规为主、多种方法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使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如单倍体技术与诱发变异结合.可提高隐性突变体的出现频率:组织培养与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结合.可更快地筛选出有用材料。

1.3提高栽培技术

如土壤耕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和适度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问的矛盾:清除杂草和疏松表土:形成高产土壤。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生产条件及产量水平,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肥料品种.确定适宜的用量和配合比例.并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1.4其他措施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可使一些作物成熟期延长。成熟期的适当延长,对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是有利的。以玉米为例,据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玉米成熟期从35天延长到50至75天.而玉米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能增产3% 左右。再如一些栽培措施:松土与镇压,垄作、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灌水都对土温和气温有影响。对于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松土与镇压来解决.这样即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垄作在温暖季节可以提供土壤的表面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的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低温的变化、降低低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的作用:灌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之外.还可以缓和温度的变化。

2.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

如农作物实行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农作物高产的注意事项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近年来.由于多数农户对土杂肥、绿肥重视不够,为取得高产,逐年加大化学肥料用量,导致土壤酸化、毒化、板结严重,作物长势不良、枯萎、黄萎、病毒交替发生,籽粒批劣、产量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应重施土杂肥.深翻改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对于病虫害.实践证明,要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抗病一代品种、使用土壤杀菌剂、发病前预防、发病后化学除治等多项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仅仅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害,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严禁“轻管理、重种子,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防、重除治,轻常规技术、重新技术”,要正确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科学栽培,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的特性。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实行配方施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壤肥力.把农田种成海绵田.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农作物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深耕、细耙、精细整地、适时中耕、除草等适时管理达到高产目的的不要措施。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注重经验总结,如马铃薯施高锰酸钾既增产又防病。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可减少化肥用量l,3及以上.增产20%~40%以上.取事半功倍之奇效。花生喷亚硫酸氢钠结果多、果实重;萝I-施硼肥不空心等技术总结可使农作物稳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3.4其他注意事项

注重种植基地适宜的选择;合理轮作,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采取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选用高抗品种:认真做好选种、浸种和消毒工作;确定作物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株型、最适叶面积系数、种植季节、水肥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种植规格.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使田间通风透光及田间湿度总处于最佳状况.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及早进行间苗、补苗和定苗,合理施肥、灌溉;适时中耕、松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事项

4.结语

总之,只有加强农作物科研工作,注重农作物优良品种的选育,改善栽培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并推广栽培技术,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转变以往的农作物不正确的栽培观念.在实践中注重经验总结.充分利用集合栽培技术,科学栽培,加强管理,就一定能达到作物高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风弼.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云南农业。2010.5

[2]姚先蓉.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增强农作物高产.[J]农业科技,2010.8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2篇

现阶段,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必须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

1.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的生产潜力

环境因素对作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光照。要延长光合时间.如间作、套种、立体种植等提高复种指数,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生育期,如要求前期早生快发、后期叶片不早衰,补充人工光照等;增加光合面积,如合理密植,改变株型;增强光合效率,如通过通风透光、增施有机肥、深施碳酸氢铵肥料等途径增加二氧化碳浓度.减低光呼吸等。

1.2改良遗传因素

为保证农作物高产,首先必须保证种子的优越性。所以培育抗逆稳产、抗病虫的育种技术显得十分重要。同时通过育种改良株型、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使作物的成熟期更加适宜.也将成为增加复种和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条件。育种途径与方法以常规为主、多种方法互相配合,综合运用,使育种水平进一步提高。如单倍体技术与诱发变异结合.可提高隐性突变体的出现频率:组织培养与远缘杂交、多倍体育种结合.可更快地筛选出有用材料。

1.3提高栽培技术

如土壤耕作技术、施肥技术和病虫草害防治技术。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和适度的孔隙比例:调节土壤水分存在状况:协调土壤肥力各因素问的矛盾:清除杂草和疏松表土:形成高产土壤。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土壤类型、生产条件及产量水平,按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肥特点,因地制宜地选择肥料品种.确定适宜的用量和配合比例.并采用科学的施肥方法,合理施肥,是充分发挥肥效,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1.4其他措施

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处理,可使一些作物成熟期延长。成熟期的适当延长,对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是有利的。以玉米为例,据研究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玉米成熟期从35天延长到50至75天.而玉米的灌浆期每延长一天,能增产3% 左右。再如一些栽培措施:松土与镇压,垄作、地膜覆盖、秸秆覆盖、灌水都对土温和气温有影响。对于温度的影响可以通过松土与镇压来解决.这样即可以增温也可以降温:垄作在温暖季节可以提供土壤的表面温度.有利于种子的发芽与幼苗的生长;地膜覆盖具有协调土壤温度、保持水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养分、减轻土壤盐渍化的作用:秸秆覆盖可以有效平抑低温的变化、降低低温的日振幅、缓和昼夜温差的作用:灌水除直接影响温度的高低之外.还可以缓和温度的变化。

2.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

如农作物实行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农作物高产的注意事项

3.1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近年来.由于多数农户对土杂肥、绿肥重视不够,为取得高产,逐年加大化学肥料用量,导致土壤酸化、毒化、板结严重,作物长势不良、枯萎、黄萎、病毒交替发生,籽粒批劣、产量低下。为改变这种现状,应重施土杂肥.深翻改土.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增强土壤肥力。对于病虫害.实践证明,要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即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抗病一代品种、使用土壤杀菌剂、发病前预防、发病后化学除治等多项措施,才能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仅仅单纯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害,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

3.2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严禁“轻管理、重种子,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防、重除治,轻常规技术、重新技术”,要正确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科学栽培,加强管理,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的特性。以增施有机肥为基础,实行配方施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土壤肥力.把农田种成海绵田.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农作物保护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在农业生产管理上,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深耕、细耙、精细整地、适时中耕、除草等适时管理达到高产目的的不要措施。

3.3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注重经验总结,如马铃薯施高锰酸钾既增产又防病。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可减少化肥用量l,3及以上.增产20%~40%以上.取事半功倍之奇效。花生喷亚硫酸氢钠结果多、果实重;萝I-施硼肥不空心等技术总结可使农作物稳步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3.4其他注意事项

注重种植基地适宜的选择;合理轮作,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采取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选用高抗品种:认真做好选种、浸种和消毒工作;确定作物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株型、最适叶面积系数、种植季节、水肥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种植规格.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使田间通风透光及田间湿度总处于最佳状况.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及早进行间苗、补苗和定苗,合理施肥、灌溉;适时中耕、松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事项

4.结语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作物种子;种子质量;措施

农作物种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先辈们通过选种、加工处理、存储,将品质优良的种子留下,代代相承。如今,农作物种子质量不断得到提升,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改善了农作物质量,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范围。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促进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农作物抗虫害、抗疾病能力,降低农作物的损失,改善我国粮食紧缺的现状,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改善干旱、瘠薄山区、高寒、盐碱地区农作物种植的现状。

1 提高农作物产量

自古至今,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但现阶段我国的人口众多,可用耕地资源有限,要在有限的耕地上种植出足够的农作物,以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特别是一些土地贫瘠的地区。所以,如何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断改良农作物种子,提高种子质量。目前,我国许多的科学家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袁隆平先生及其团队一种在致力于水稻的杂交,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使得水稻的产量不断得到提升,不仅解决了我国粮食紧缺的问题,也为世界上其它国家的粮食问题做出了贡献。

2 提升了农作物的抗病虫能力

农作物最大的2个危害就是虫害和病害,会对农作物的产量产生重大影响,严重时可能使得农作物绝收。科学研究表明,通过改善农作物的某些基因,可以解决农作物抗虫害问题,比如,小麦最常见的问题就是锈病,小麦一旦发生锈病,就会造成小麦大量减产。一些地区小麦秸秆过高,容易出现倒伏问题,也会造成小麦产量的降低。通过不断更新小麦品种,培育出抗锈病和短秸秆的品种,从而降低小麦发生锈病和倒伏的概率。许多昆虫都以农作物的叶子为食,通过改变农作物的某些基因,让昆虫不再食用农作物的叶茎。

3 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

我国国土资源辽阔,跨度较大,有的区域是干旱地区,有的区域是盐碱地,有的区域是干旱贫瘠的山区。通过改善农作物种子的某些特性,使得农作物种子能够适应特殊的环境,从而扩大我国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比如,对于干旱地区,可以培育抗旱能力强的品种,同时,培育抗寒能力强的品种,提升种子在高寒地区的生存能力。通过改善农作物种子在盐碱地生根发芽成长的能力,提高农作物在盐碱地的生长能力。总之,通过提高农作物种子的质量,培育出适用性强的农作物种子,可以扩大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此外,通过改进农作物种子生产、加工水平,提高农作物种子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农作物种植的经济效益,推广优质良种,激发农户种植农作物的积极性,促进种植结构更加的合理,使我国的各种农作不断延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总结

农产品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农业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而良种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农产品的安全,先辈们代代相传,将农作物种子的选取方法传给后代。如今我们不断总结前人经验,不断创新,利用现代化技术,农作物种子的生产、加工和保持,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动化、信息化、规模化、企业化体系。提高农作物种子质量不仅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改善了农作物的质量,提高了农作物的抗旱、抗寒能力,扩大了农作物的种植范围。

高质量的农作物种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种植结构更加合理,提高农作物抗虫害、抗疾病能力,降低农作物的损失,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我国粮食紧缺的现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干旱、瘠薄山区、高寒、盐碱地区农作物种植现状。

参考文献

1 许永太,高世恭,白永庆.试论良种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J].青 海农林科技,1998(4)

2 嵇秀波.林木良种工程在现代林业建设中的作用[J].科技创业家,2012(22)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作物培育;栽培技术;高产

我国地大物博,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但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耕地面积的饱和,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及农作物产量刻不容缓。同时,为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作物成长期间的全面管理,通过推广科学农作物耕种模式以及不断更新高产栽培技术,为提升我国农作物产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1常见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田间试验为基础,获取作物所需的施肥方法、施肥量以及施肥频率。在合理施肥基础上,处理农作物所需肥料以及土壤可供给肥料之间的问题。对于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有针对性地施肥,在满足农作物营养的同时减少肥料的用量,不但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可以减少肥料的浪费,达到开源节流、提高农作物品质等目的。

1.2合理密植技术

合理密植技术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调整农作物与单位面积上所栽种农作物的行株距,使得农作物健康生长,从而实现高产。但合理密植技术不是农作物越密集产量就越高。当农作物播种过于密集,易导致阳光、水源、土壤和肥料供应不足,最终导致穗粒数明显减少。所以合理的密植技术需要因地制宜,不可以照搬他人经验,应依据本地的自然环境与播种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种植。

1.3合理灌溉技术

合理灌溉技术的基本要求是利用最少量的水去栽种更好更高产的农作物。水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仅靠降雨无法满足农作物需水量,合理灌溉可以使土壤含水量始终保持在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区间内。合理灌溉通常使用喷灌技术和滴灌技术,这两种方法不但可以节省水资源,还可以调控灌溉水量。而传统的大水漫灌模式,不仅导致土壤含水量不均匀,也容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2农作物产量影响因素分析

2.1小农经济观念影响

从古至今,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农耕文明贯穿于我国历史中,小农思想也影响着数万代人。现如今,很多农民依旧存在小农思想,这严重阻碍着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发展的进程。同时,我国大部分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新事物接受能力弱。在进行农作物种植时,并不是规范科学种植,而是依据自身经验种植,这导致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如过度施肥、土壤水分不足、种植密度过大等,从而无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想要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作物产量,就要转变农民的小农思想,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1]。

2.2农作物品种的选择

选择适合本地的农作物品种,可以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与产量。在选择品种时,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土壤、气候等方面的农作物品种。随着我国农业改革,更需要对农作物品种进行多方面研究,从而大幅度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例如,我国杂交水稻就是运用转基因技术,结合两个品种作物的优点,大大提高了水稻产量。对于农作物的培育,要以合理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为重点,因地制宜采用合适的培育方法,同时让农民对新农作物品种有更好的了解,增加农民的接受度,从而增加农作物产量。

2.3土壤质量的优劣

种植农作物离不开土壤,土壤是发展种植业的基础与关键,土壤的肥力影响农作物最终的品质与产量。近年来,农业生产逐渐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未来农业必定要求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在播种农作物时,应选择合适的土壤,确认土壤的酸碱度以及肥力高低。通过耕地时的深度以及肥料与水分的及时补充提高土壤的适应性。同时在施肥时应选择农家肥,防止污染土壤与环境。

2.4农作物成长过程管理

播种完农作物之后,进行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才能更好地提高农作物产量。而科学管理需要农民具有一定的科学种植知识。如果不进行科学田间管理,盲目大水漫灌、使用有害化学肥料、不进行防治虫害等,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且损害耕地[2]。

3提升农作物产量的主要措施

3.1提高土壤肥力及推广土肥技术

现如今,随着科学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的普及,农民对于肥料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为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成为重中之重。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合理规划施肥以及农作物布局,不仅能保护耕地,还能提高农作物质量与产量。现如今,许多微生物技术被运用于农作物耕种,同时微生物化肥的合理化使用可以降低对环境与土壤的危害。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同时耕地数量也在减少,更需要使用无污染肥料,保护耕地与环境。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推广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监测网络定位土壤养分,随时观察土壤的养分及环境污染情况,并且依据数据分析,制定开发利用耕地资源的方案。运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使用肥料,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的友好型有机肥料。此外,农业部门及相关人员应做好宣传工作,例如张贴宣传海报,开展有机肥料讲座等,向农民介绍有机肥料,减少土壤中药物及化学物质的残留。在农业生产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运用与宣传不仅能降低耕种成本,还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3]。

3.2改良农作物品质及培育良种

在种植农作物的过程中,作物最终的产量很大部分取决于种子的优劣。因此,不断改进农作物的品质,培育出良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改良农作物品质,不断增加种子的适应性、产量、抗虫害等优秀属性,例如转基因技术及嫁接技术等。不仅要重视种子的高产丰收也要注意虫害抵抗力,从各个方面提升农作物品质。现如今,我国的种子培育技术逐渐成熟,显著地提升了农作物品质,为农作物产量给予了更高的增长区间。

3.3提高农作物耕种技术

提高耕种技术可以使产量达到最大值,实现农作物高产。在作物成长期间,应当在株行间进行表土耕作,采用手锄、中耕犁、齿耙和各种耕耘器等工具对土壤进行浅层翻倒,使表层土壤得到疏松。这一做法既起到松土、除草作用,又避免除草剂对环境的污染。如果农作物生长缓慢、田间杂草多以及土地黏重,可适度增加表土耕作次数,确保农作物在成长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土壤养分、水分的供给[4]。

3.4宣传推广科学种植观念

由于小农思想的影响,农民在耕种农作物时普遍存在着以家庭为单位的小面积种植观念。这种耕种观念阻碍着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一方面,传统种植观念并不在乎土壤的养分与科学灌溉方式,只关注施肥和虫害防治。这导致了传统种植观念不注重农作物在生长时期的培育,并不能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及质量。另一方面,很多农民为节省种植成本,并不使用现代化种植工具,依旧选择人工种植,导致现代化种植技术仍然无法普及。所以,政府农业部门与相关工作人员应加大宣传力度,可组织农民参观现代化耕种技术、邀请农业专家下乡普及科学播种理念,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小农思想,让农民切实了解到先进的播种科学技术、优秀的田间管理技术以及良种和有机肥料。学校应加大对农业高技术人才的培养,农业高技术人才不仅要懂得科学培育农作物的理念,更应该具备推广科学农业理念的能力,扎根农村,与农民有效地沟通并获得农民的认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将科学农业理念与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教给农民,以培育更高质量、产量的农作物[5]。

4结语

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是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我国正面临着耕地面积饱和,人口越来越多的问题。通过运用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和促进农民改变传统种植观念等方法,保障农作物在培育过程中的最佳成长状态,最终实现农作物增产。此外,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保护耕地。高校也应注重培养农业技术人才,不仅要教授科学培育农作物的知识,也要培养其推广科学农业理念的能力。投入资金支持的同时也扩大了宣传范围。而在国际社会领域中,对中医的接纳程度也在逐步提高,我国的中医药事业已经进入了黄金发展阶段。而本研究所关注的多花黄精是我国应用率较高的一种传统药材,不仅有着非常高的需求量,而且通过林下种植还能够促进林下经济的稳定发展。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日后则要更加合理地规划森林和林地资源,积极探索出更多先进的多花黄精育苗技术。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来促进林区经济的稳定发展,使得林农尽快增收致富。

参考文献:

[1]叶秀萍,徐美青,陈建军.不同林分下套种黄精技术及生长量初报[J].农村实用技术,2021(1):70-71.

[2]王亚娟,宋建喜,何浙华,等.多花黄精在4种林分类型林冠下的生长情况[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10):1839-1841.

[3]刘跃钧,蒋燕峰,葛永金,等.林下套种多花黄精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J].林业科技通讯,2015(4):43-45.

[4]章文前.不同郁闭度和坡位对毛竹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59-12960.

[5]邱恒云.太阳能杀虫灯在不同作物田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南方农机,2018,49(2):31-32.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5篇

1整体优化农作物结构,创新培养抗旱的农作物种子由于我国的很多地区都属于严重干旱类型,在干旱的条件下,很多农作物都没办法存活,更谈不上有高产量,因此加大对种子的抗旱能力可以优化整体的农作物结构,通过杂交或者诱变等多种手段培育抗旱品种,如此一来在干旱的地区不仅可以种植农作物,对于产量来说也是比较有把握的。其次,如何进一步培养具有抗旱能力的种子不仅可以在干旱的地区进行种植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起到节约用水的作用。

2利用科学绿色的化学药品来改善农作物的产量问题目前很多农作物都需要进行一定的栽培与灌溉施肥,而我们可以通过一定量的化学药品好、来改善农作物所需要的肥料以及营养,不仅可以让农作物通过化学药品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也可以利用化学用品区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等,此外,通过将一定量的化学物质试用与农作物的生长土壤中,改善土壤的营养成分与肥力;同时利用化学物质来降低农作物的蒸腾作用,确保农作物的根系的水分流失。

3定期适当的根据农作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施肥很多农民都有存在一个误区,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而大幅度的对农作物进行施肥,最后不仅不能使农作物有高产量,相反的导致农作物枯萎。很多农作物的根系方面都比较发达对环境土壤的变化过大的话很容易产生负面的影响,在试用化肥过量的情况下,农作物没办法适应突然的变化而导致低产量或枯萎等。只有重视合理的把握施用化肥的力度,才能真正的补充农作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才能增强农作物的生长率与高产量效果。

4综合科学的治理农作物防止其受到病虫害因素影响很多地区的农作物在每个时节都很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干扰,特别是在干旱的地带,病虫害严重的影响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具有病虫害性质的农作物水分与营养很容易丢失,在缺乏营养物质下的农作物根本没有办法进行生长,除此之外,很多农作物还容易受到白粉病和青立枯等多种常见病害,特别是水稻这种农作物。在这方面我们应该定期的对农作物进行检查与预防,每间隔一个时间段,就喷洒一些农药预防,合理补充农作物所需要的养料,精心的管理促进农作物的产量。

5科学的利用新的生物技术创新农作物的产量历史应该多采用生物技术的手段来培育农作物,用生物农药去治理农作物,目前我们都倡导绿色种植,培养绿色食品,以前经常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很多有害成分都残留在农作物上面,造成我们培育的农作物含有药物,加强严格使用化学农药有利于我们的饮食健康,同时有也保证了农作物的健康成长。与此同时,对于生物技术的种植技术应该充分的宣传,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把农民的传统观念改过来,形成一种可持续健康的农业发展前景。

二、结语

总之,要提升农作物的产量,种植技术一定要进一步加强,不仅要关注农作物每个时期的生长,综合考虑农作物所在的环境与土壤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作物的生产设备与生产条件,加强对农作物化学药品方面的研究,把农作物的生长力不段杂交选优,增强农作物的抵抗力;科学施肥提早预防,相信我国的农作物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收获更高的成果。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种植因素;种植结构;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230134

引 言

农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空气、土壤、肥料等,这些因素给农业种植结构带来很大的影响,只有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运用先进的种植结构模式,才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快速发展[1]。

1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产品已经基本满足国内的需求,但主要还存在2个方面的问题:我国农业收入较低;受到城市工业化脚步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存在不足。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我国年轻人,由于受到外界很多因素的诱惑,很少有人专业的种植农业,导致很多地区,土地闲置,我国农业规模化经济还存在不足,农业机械化竞争力低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农业产业的发展。

2 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还存在着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不科学合理的使用土壤,大量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在种植过程被使用,这就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土壤因大量农药的使用而出现板结的现象,造成农作物容易出现营养缺失;由于肥料的过多使用,给生态环境的多样化带来严重的破坏,还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目前,我国农药使用数量正在逐渐增加,这就造成在一些农作物检查中发现农药残留,化肥也造成了一定的边际负效应。农药、化肥的使用,不仅给土壤造成一定的污染破坏,还给周围的水体带来破坏,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增加,进而出现农产品质量下降等问题。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如开展绿色无公害产品,在农业种植过程中,尽量少使用或者不使用农药、化肥。这样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质量,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我国农业持续发展。

3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我国农业种植还存在着很多问题,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要提出一种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新的模式就十分必要。如可以发展有机农业,主要是指,在农业种植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农药、肥料等,在无污染的环境中种植,其次,还要进行实时监控,严格把控农产品的质量,还要注意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在农作物种植时,要根据农作物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土壤湿度,在此基础上,有效利用植物内在的潜能。相关的研究人员还要把农作物种植结构考虑到实际种植当中,不断提高种植的方式,有效促进农作物的生长。科学种植,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术,加强科学种植的宣传,从源头出发,提高农作物的生长空间,从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4 依靠先进栽培技术,调整农作物种植

4.1 使用良种良法配套措施

有些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上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不重视农作物结构对其产量的影响,只是通过提高种植面积和密度来提高产量,这些方法不合理、不科学,同样产量也不会得到提高,因此,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从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方面做出调整。利用农作物自身的优势潜能,重视标准化生产,从源头提高农作物产量。

4.2 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

提高农作物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业损失。国家应该重视农作物易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如,在一些地区,由于缺少降水等,造成农作物缺水,从而降低产量,国家可以通过节水节能措施,提高农业灌溉举措,针对一些地区缺少的现象,要修建水利工程,从而提高农业的应对能力,有利于促进农作物正常生长,提高农业产量。

4.3 提高农民专业知识

农民作为种植业的主要群体,其思维意识直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应该重视对农民的专业知识传播的重视程度,农业专家可以深入到田间,现场传授农民种植知识,这样更有利于农民对知识的掌握。农民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的学习农业知识,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等渠道,了解农业种植技术,优化种植结构,从而提高农业产量,促进农业发展。

5 结 语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直接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农业种植结构还不合理,因此,要从学习和使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农民自身的知识水平,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作物 抗旱 栽培技术

世界范围内严重的沙漠化进程在日益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地区受到了风沙和干旱的侵扰,尤其对于农业生产来说,沙漠化使土地的含水量不断减少,沙化土地造成农业生产效率迅速降低,农民每年都在减收,长此以往,国家的农业和粮食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威胁。为改善这种不利情况,一方面要从土地和环境下手,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生产能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另一方面,也要从农作物本身下手,提高农作物本身的抗旱能力和农业的抗旱栽培技术。

1、改变农作物灌溉方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灌溉是农作物耕种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灌溉技术的发展历史也是农作物产量提高和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而解决干旱问题,提高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的基础,就是改变农作物的灌溉方式,同时提高农业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农作物抗旱栽培过程中,滴灌技术和微灌技术是行之有效地节水灌溉方式,这种灌溉方式既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又能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土地时刻保持足够的含水量,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这种技术一般情况下建议每次滴6 m3/667 m2水量,一个漫灌周期约为3次滴灌,这样下来,大约能够节水50~60 m3/667 m2水量。同时,适时选择中耕浅灌的方式种植农作物,每次灌水量适度,保证墒顶土质疏松,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土壤中水分蒸发速度,并可以适度减少灌水次数,这样能够保证25%左右的节水量。

2、调整作物结构,改善育苗措施

一是加大水改旱的力度,近年来玉米-大蒜、玉米-蔬菜模式的效益已超过水稻-油菜效益,并能有效的减少用水量;二是增加落叶果树面积,减少常绿果树面积,可有效的减少用水量;三是采用生育期适中,根系发达的抗旱玉米品种如路单8号、会单4号等有效提升山地玉米的单产。全面实施旱育秧和精确定量栽培,旱式育秧不仅用水少,方便管理而且秧苗壮,该技术节种、省水、省工、增产。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中水的运筹是一项节水措施,即苗期浅水、够苗干水晒田、拔节期干干湿湿。运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亩可以增产100~150kg。合理施肥、肥水结合、提高肥效。要氮磷钾肥结合施用,有时要看苗施肥,同时提倡使用高含量水溶肥(如开心果系列、富态威等)随水冲施或浇施,也可撒施立即灌水。此类新肥料具有速溶、肥效高、吸收快、不污染土壤等特点,试验表明,采用新型高含量水溶肥亩施4~6kg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可以替代尿素、普钙、硫酸钾和普通多元复合肥。也可采用榕凤控释配方肥,达到一次使用整个生育期起效。肥水结合是解决干旱环境中施肥难题的最佳途径。

3、应用化学药品提高农作物抗旱性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施用适量的化学药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农作物的抗旱性,如喷洒保水剂和抗旱剂等等,同时,也可以在土壤中施用一些化学制剂,改变土壤属性和肥力。这些化学制剂的使用能够尽量降低土壤中水分的蒸发速度,以及作物本身蒸腾作用的发生速度,以此避免水分不必要的流逝,促使农作物生长出发达的根系,最终能够有效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在具体的耕种过程中,约施用3 kg/667m2的保水剂,这样就能够保证一般果树提高产量30~50 g/棵,提高抗旱能力。另外,也可以在种子播种之前使用一些化学制剂进行浸泡等处理办法,这样能够提高作物的出苗率,也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产量。除了用化学制剂对种子加以浸泡以外,使用种子试水的锻炼方法也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种子在播种之前可以选用循环干湿法进行处理,使种子不断地浸湿、风干、再浸湿、再风干,经过这一过程后,种子自身能够不断接受到干旱训练,从而产生对于干旱条件一定的抵抗能力,适应适当的干旱条件,提高抗旱能力。以玉米种植为例,在20℃左右的水里浸泡一定时间以后的种子,在经过循环干湿法培育以后,幼苗更加健硕,植物本身的含水量也大大增加,约能增加10%左右的产量。

4、合理科学使用化肥,提高化肥使用效率

一般情况下,在干旱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与其他农作物相比根系会比较发达,根茎所能到达的深度也越大,所以,在给干旱条件下种植的农作物施肥时要特别注意施肥的深度,最好选择在20 cm左右的土层进行。这样的施肥深度不仅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的发育生长,也能保证根系部分能够吸收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为农作物生长保证足够的水养攻击。若在较浅土层施肥根系很难吸收到足够的肥分,需要足够的水量将肥分溶解,使肥分渗透到深层土壤,这样会对灌溉用水造成极大的浪费,而在干旱气候中这种情况更是难以缓解。另一方面,集中施肥也能够保证作物根系周围养分的浓度,使作物根系有足够的养分供给和吸收,进一步促进根系的发育,最终能较大地提高作物的抗旱生长能力。

5、注重防治病虫害,提高农作物产量

在干旱气候条件下生长的农作物易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尤其是近几年,壳虫、蚜虫、飞蛾等害虫的危害呈现出上涨的趋势,很多例子都显示出加强病虫防治的必要性。病虫害的发生会严重阻碍农作物生长,使土壤养分和水分流失,与此同时,还要注重防治白粉病等问题的发生以及由水分失调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如水稻的青立枯病等问题都要加大力气及时预防。以葡萄种植为例,干旱气候会导致葡萄作物缺乏锌、硼和铁等多种重要的生长元素,而这些要素的严重缺乏又会反过来阻碍作物养分和水分的吸收,并随着干旱问题的加重而不断加剧,这样就会引发一些列危害重大的恶性循环。所以,在农作物种植和生长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病虫害问题的发生,加强预防力度,对于这类问题要进行提前介入,并为作物适时补充营养元素,增强作物抗旱能力,从而保证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结语

农业是民生之本,需不断改进方法,完善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 ,才可以使我国避免粮食危机,使中国持续平稳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风弼.农作物抗旱栽培技术要点.云南农业,2010(5);13.

[2]姚先蓉.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四川农业科技,2010(8):53.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8篇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注意事项

前言

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在风沙和干旱侵蚀下土地沙漠化日益严重。这就导致土地含水量不断减少,土地沙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断降低,而且农民的收成也在不断锐减,越来越威胁到国家粮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对土地和环境的改善,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土地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1 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 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

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提高农作物的光照时间,从而确保光合作用延长。利用间种、套种及立体种植等来提高复种的指数,确保农作物收获面积的增加。可以对农作物的生育期进行延长,对其进行补充人工光照。利用合理密植及改变株型等来增加农作物的光合面积,利用通风透光及增施各种肥料等来增强农作物的光合效率。

1.2 改良遗传因素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其是否高产与种子的好坏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保农作物种子的优越性,选用具有较好抗逆性、稳产及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种子品种,通过育种来对株型进行改良,确保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使其具有较为适宜的成熟期,这对于农作物增加复种及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多种育种方式进行有效配合,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确保育种水平的提升。

1.3 提高栽培技术

通过土壤耕作、施肥及病虫害防治来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利用土壤耕作技术可以有效的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结构,确保土壤具有较为适宜的孔隙比例,能够对土壤中的水分分布进行有效的调节,协调土壤中的肥力问题,并做好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杂草清除及表土的疏松工作,确保土壤的高产性。在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生产条件及产量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做好肥料用量配合比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肥效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优质。

1.4 其他措施

目前在农作物生长发展过程中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可以适当的延长农作物的成熟期,使其完成养分的累积和转移。通过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地延长农作物的灌浆期,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目标的实现。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通过松土、垄作、地膜覆盖、灌溉等会直接对土温和气温带来一定的影响,有利于种子的发芽及幼苗的生长。利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水分,不仅能够对土壤物理性能进行改善,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对降低土壤盐渍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而且还会对温度的变化起到较好的缓和作用。

2 农作物高产常见栽培技术

如农作物实行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 农作物高产的注意事项

3.1 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近年来我国化学肥料产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这也导致当前许多农户对于土杂肥及绿肥缺乏重视,为了片面的追求高产,往往加大化学肥料的用量,从而导致土壤不断恶化。不仅土壤板结较为严重,而且土壤酸化、毒化较为严重,对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善这种状况,则需要对土杂肥的施加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还要利用深翻改土来实现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确保土壤肥力的增强。另外,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实现对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控制,利用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及利用化学控制病害等多种防治措施来对病虫害起到有效地预防作用。在实际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措施结合一起应用,这样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2 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在当前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加快栽培观念的转变,通过科学栽培来加强管理,确保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以增施有机物作为基础,对施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配方进行施加,确保土壤肥力的提高,实现高交、稳产的目的。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通过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有效结合,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通之深耕、细耙及精细整地、除草等来强化对农作物栽培期间的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

3.3 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在以往的农作物栽培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对栽培经验进行总结发现了许多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防病的重要措施。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对马铃薯进行施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增产的目标。

3.4 其他注意事项

注重种植基地适宜的选择;合理轮作,制定合理的种植制度;采取合理的土壤耕作方法;选用高抗品种,认真做好选种、浸种和消毒工作;确定作物的播种期,适时播种;根据作物的种类、品种、株型、最适叶面积系数、种植季节、水肥状况等因素,综合考虑种植密度和种植规格,建立一个从苗期到成熟期的合理群体结构,使田间通风透光及田间湿度总处于最佳状况,创造一个有利于作物生长的环境。加强田间管理,及早进行间苗、补苗和定苗,合理施肥、灌溉,适时中耕、松土、除草,综合防治病虫草害等事项。

4 结束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则在加强农作物科研工作的同时,还要选择优良的农作物品种,进一步对栽培环境进行改善,努力提高农作物光合作用效率,加快农作物栽培理念的转变,利用现代化的栽培技术,实现农作物科学栽培,严格管理,从而确保农作物能够达到高产、稳产的目标,为农民收入的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风弼.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云南农业,2010,5.

[2]姚先蓉.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增强农作物高产[J].农业科技,2010,8.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9篇

关键词:农作物;高产途径;栽培技术

在我国有限的种植土地资源中,要想生产出大量粮食以满足国人的粮食需求,就一定要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改善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种植质量,从而获得农作物高产。

1农作物栽培技术概述

外界的多项因素都会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影响,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确保农作物在各个生长阶段都能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使其保持茁壮成长,从而获得作物高产。但如果作物生长环境恶劣,生长状态得不到有效控制,那么农作物的产量自然难以保持。影响农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包含肥料、水分、土壤、光照、温度等,当土壤水分与空气温度适当、肥料与光照充足,再加之使用优良的作物品种在合适的土壤环境中种植,搭配优良的栽培技术,必定能够获得高产。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分为以下几点:第一,选择优良种子,所要栽培的农作物种子必须不带有病虫害;第二,整地,在播种之前需要进行整地,确保土地平整、土壤当中不含有石粒,保证种子能够在优良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发芽,出芽率高、出苗整齐;第三,确立播种期,根据气候的变化规律,结合作物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作物播种日期;第四,合理施肥,在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以及水分的需求量也不同,必须要深入了解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肥料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质量;第五,中耕,其主要目的是疏松土壤,以调整土壤当中肥料、水分、空气等的均匀度[1]。

2农作物获得高产的途径

2.1合理使用各项栽培措施

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常用的栽培技术有中耕、地膜覆盖等,合理利用这些栽培技术,科学管理土壤成分,使得农作物长期处于良好的生长环境中,确保作物的产量。具体的管理措施为:在农作物种植期间,合理镇压与疏松土壤,调控好土壤温湿度,选择气候条件较好的时候进行中耕,这样可以有效控制土壤表层的温度及空气含量,从而促进种子发育以及幼苗的成长;在冬季气温寒冷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秸秆覆盖以及地膜覆盖,这样能够有效地保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与温度,调整土壤的物理性状,改善昼夜温差,降低盐渍化等;另外,要科学地选择灌溉方式,以便能够及时调整土壤的温度。

2.2科学选择作物生长调节剂

通过了解生物知识不难发现,合理使用作物生长调节剂,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作物生长。其在作物的生长期间起着调节生长周期的作用,能够有效推迟作物的成熟日期,有利于提高作物养分的积累量。比如玉米作物,它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农作物,一般情况下玉米的成熟周期为30d左右,据调查表明,如果在玉米的生长周期中合理地使用一定剂量的调节剂,可以使其成熟期有效延长15~20d,从而提高了玉米作物中营养物质的积累量,提高作物产量。

2.3培育新品种

培育高质、高产、抗虫能力强的种子,也是农作物栽培的重要环节。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作物种子培育技术获得了显著成就,转基因技术、杂交技术等为种子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持。在培育新品种期间,工作人员需要提高对育种方法综合使用的重视,通过合理组合各项育种方法,比较不同育种方法的栽培效果,这样有利于栽培新品种,提高作物产量。另外,还应调整作物株型,改善其光照条件,从而提高其单位面积的作物产量[2]。

2.4提高栽培技术

可以从防治病虫害、施肥以及土壤等多个角度来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有效改善土壤表层结构,适当调整孔隙尺度及温湿度,并且还要定期清理土壤当中的杂草、碎石,通过中耕、施肥保障农作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但是对于营养元素的选择,种植者也要根据当地的种植条件、作物品种等,合理选择肥料品种进行施肥,科学选择施肥剂量,提高肥料的使用效率,从而营造高产土壤,为作物获得高产提供保障。

2.5改善生长环境、增强光合作用

环境也是影响农作物获得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获得农作物高产,就必须改善作物的光照条件,提高其光合作用。有效延长农作物光照时间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是增强复种指数,提高作物的种植面积,延长其生长周期,从而获得高产;第二是人为提高作物光照面积,可以通过适当增大种植密度的方式,提高作物光合效率,但是要注重作物通风,确保养分供应,提高二氧化碳浓度,促进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3小结

总之,实现农作物高产,以满足人们的粮食供应,是目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农民在种植农作物期间,应该不断总结种植经验、改进栽培技术、完善管理方式,实现引进来并走出去的种植模式,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朱福丽.浅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3):15-16.

[2]蒋玉铭,罗玉坤,峰,等.解决未来食物问题的新思路[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2(1):168-170.

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农作物 高产 栽培技术 建议

[中图分类号] S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9-0191-01

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在不断的提升,随着作物种类的多元化,也给栽培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土地沙化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不断降低,而且农民的收成受到很大影响,威胁到国家粮食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加快对土地和环境的改善,努力提高农业生产条件,确保土地生产能力的提升,从而进一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

1 实现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1.1 改善环境,提高作物光合作用

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因素对其影响较大。提高农作物的光照时间,从而确保光合作用延长。利用间种、套种及立体种植等来提高复种的指数,确保农作物收获面积的增加。可以对农作物的生育期进行延长,对其进行补充人工光照。利用合理密植及改变株型等来增加农作物的光合面积,利用通风透光及增施各种肥料等来增强农作物的光合效率。

1.2 改良遗传因素

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其是否高产与种子的好坏具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确保农作物种子的优越性,选用具有较好抗逆性、稳产及具有较强抗病虫害的种子品种,通过育种来对株型进行改良,确保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提高,使其具有较为适宜的成熟期。在育种过程中,可以通过将多种育种方式进行有效配合,综合运用各种育种方法,确保育种水平的提升。

1.3 提高栽培技术

土壤耕作、施肥及病虫害防治可有效地提高农作物的栽培技术。利用土壤耕作技术可以有效的为农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耕层结构结构,确保土壤具有较为适宜的孔隙比例,能够对土壤中的水分分布进行有效的调节,协调土壤中的肥力问题,并做好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杂草清除及表土的疏松工作,确保土壤的高产性。在对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农作物进行施肥时,需要根据气候、土壤、生产条件及产量等多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肥料,做好肥料用量配合比例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使肥效能够得到有效地发挥,从而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优质。

1.4 其他措施

目前在农作物生长发展过程中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可以适当的延长农作物的成熟期,灌浆期,使其完成养分的累积和转移。有利于农作物的增产目标的实现。

利用地膜覆盖,可以有效地提高地温,有效的保持土壤的水分,不仅能够对土壤物理性能进行改善,而且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对降低土壤盐渍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对农作物进行灌溉,不仅可以直接影响土壤的温度,而且还会对温度的变化起到较好的缓和作用。

2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

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标准化栽培、精量播种与育苗移栽技术;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提高科学施肥水平;采用小畦沟灌、间歇水流灌溉、膜侧灌溉、微灌节水灌溉技术;修筑梯田、深层耙压、节水播种、合理轮作、应用化学抗旱制剂等旱地农作技术;农用塑料覆盖栽培和玻璃温室栽培等保护地栽培技术;农作物规范化和模拟技术;轻简栽培技术;间套复种制度的改进与发展;中低产地区综合增产技术体系等。每一技术都与农作物的产量息息相关。把握栽培过程中的每一关键细节,掌握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需水需肥规律,合理使用每一项技术,确保利用栽培技术达到增产的目的。

3 实现农作物高产的建议和措施

3.1 明确影响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并制定相应补救对策

为了改变片面的追求高产,而加大化学肥料的用量,导致土壤不断恶化的状况。需要对土杂肥的施加给予充分的重视。同时,还要利用深翻改土来实现对土壤团粒结构的改善,确保土壤肥力的增强。另外,还要做好农作物病虫害的预防工作,实现对病害的发生和蔓延的有效控制,利用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秋耕冬灌、选择抗病能力强品种及利用化学控制病害等多种防治措施来对病虫害起到有效地预防作用。在实际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往往是多种措施结合一起应用,这样才能确保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3.2 转变农作物栽培观念,“四轻四重”须转变

要加快栽培观念的转变,通过科学栽培来加强管理,确保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标。在农作物栽培过程中需要以增施有机物作为基础,对施肥过程中采取科学的配方进行施加,确保土壤肥力的提高,实现高交、稳产的目的。在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做好预防工作,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通过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的有效结合,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管理水平,通之深耕、细耙及精细整地、除草等来强化对农作物栽培期间的管理工作,确保实现农作物的高产高效。

3.3 注重经验总结,提高农作物优质高产

通过不断的对以往的栽培经验进行总结能够发现许多可以实现农作物增产、防病的重要措施。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对马铃薯进行施加,可以有效地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同时还能够有效地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在红薯块根膨大期,分别用500倍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和200倍的米醋溶液进行叶面背部喷洒2次,可使产量大大提高。经验证明,用肥力高、生物磷钾、生物钾、地得力等菌肥土施或加杀虫剂拌种,可有效防治地下虫害及各类病害,并减少化肥用量,实现增产的目标。

4 结语

上一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范文 下一篇:市场研究服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