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范文

时间:2023-10-17 17:29:51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1

一、我国农民工法律意识的现状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重要内容,但在我国农民工大多都来自经济欠发达地区或贫困地区,他们很少接受系统的文化教育,对高层次法律知识的接触更是少之又少,而且深受农村地区传统小农思想与宗族观念的影响,对现代法律知识规范存在着一定的疑惑和抵触,因此农民工尚不具备清晰的法律意识,同时也比较欠缺接受法律等新生事物的能力和意识。再加上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还不完善,特别是普法教育方面还有很多亟需提高之处,这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强的状况。第一,农民工普遍缺乏基本的法律知识。通常来说,掌握法律知识的多寡是衡量公民法律意识的前提条件。一个公民如果没有充分的法律知识储备,其法律意识很难达到较高水平。我国的农民工,不管是老一代的农民工,还是新世纪以来走上工作岗位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文化教育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处于最低水平,同时对接受教育又普遍持有“乐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心态,这样以来他们对法律知识这类“高大上”的文化知识经常“置若罔闻”,尽管很多法律法规与其自身利益紧密相关。据不完全调查,我国85﹪以上的农民工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法规不甚了解,而剩下的少数农民工群体虽然对这些法规有一定了解,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很少贯彻使用。正是法律基础知识的缺乏,让多数农民工在务工过程中经常遭受权益受损的情况,比如很多农民工务工时都没有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也有很多农民工连续工作几周都没有一天休息日,还有不少农民工因公受伤或丧命时只是通过“私了”方式得到极少的赔偿等。第二,农民工法律观念淡薄。法律观念是人们在特定环境下对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活动的一种主观认识和体验,虽然是一种理性认识,但通常是内在思想尚未系统化的表征形式,是公民法律意识的一种主要体现。当前形势下由于法律知识的欠缺,我国农民工的法律观念普遍比较淡薄,首先,大多农民工在处理事情时采取“找关系”、“拖熟人”等手段,不会走正规的法律程序,因为在农民工看来“权力高于一切”,即有权者完全可以越过法律而恣意妄为,也就是农民工对法律存在比较严重的怀疑态度。其次,很多农民工无法分清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农民工一般把二者混为一谈,这种认识也影响了他们的日常行为。另外,不少农民工不重视或者忽视法律的作用,特别是忽视法律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而经常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柔和在一起,从而无法明确社会主义法律的涵义与界限。第三,农民工缺失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公民主体思想变化和对象间转换的双向作用过程,一方面只有当法律活动让公民主体产生强烈的信服感时,人们才会形成相应的法律信仰;另一方面则是只有当公民主体亲身体验到法律的作用和价值时,他们才会逐渐或瞬间产生对法律的信仰。构建公民的法律信仰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个核心目标,对农民工来说,由于长期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经常受到不公正待遇,尤其是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时又得不到法律的有效保护,他们在为自己“地位低下”无奈感叹的同时,对执法部门徇私枉法的行为可谓痛恨到了极致,他们很自然就对法律没有较高的信仰。在处理纠纷时,农民工要么通过亲朋好友的帮助来私下解决,或者自己采用极端的手段,结果往往带来更加严重的后果,这也是当前农民工犯罪率居高不下的一个关键因素。第四,农民工缺乏必要的法律能力。法律能力是指公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为了解决矛盾冲突、维护权益而理解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这是公民法律意识的高层次直接体现,也是农民工群体最为欠缺的一个素质。首先,农民工守法能力较差。除了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之外,农民工长期过着“城市边缘人”的生活,对工作和生活不免产生失望、挫败等悲观情绪,进而形成一种潜在的违法动机,当这种动机膨胀到极限时,农民工便会采取极端手段危害社会。其次,农民工用法能力不足。农民工不仅在自身重大利益出现损害时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能力欠缺,比如在购买东西时很少索要发票或者随手就把相关票据丢掉了,结果出现质量问题难以解决。另外,农民工护法能力更是薄弱。由于长期受到“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观念的影响,农民工在看到别人违法犯罪时总觉得自己有限单薄的力量不可能阻止强大的违法犯罪行为,于是很难出现见义勇为的行为。

二、我国农民工法律意识提升的途径

法律意识不高是当前我国农民工的一个普遍现状,当然他们法律意识的缺失不仅仅体现在上述列举的几条,这毕竟是一个深受传统观念、社会发展状况等因素影响的系统化问题,因此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是一个不可一蹴而就的长久工程。首先,提高农民工的文化知识水平。文化素质低是影响农民工法律意识的一个关键因素,国家必须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力度,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接受更深入的文化教育,为其后来的生活与工作奠定知识基础。同时,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提升新一代农民工的专业技术知识。当然,对于现有的农民工来说开展基础教育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应当强化对其进行岗前、岗中培训。这种培训要从两个层面做起,其一,政府机构要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力度,既要制定详尽的民工培训计划,也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一些专门规范的农民工素质培训机构,或者与当地各类高校的成人培训机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加强合作,使其成为固定的、长期的农民工培训中心;其二,督促用人单位采取具体的量化手段对农民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对那些不具备培训资格和条件的用人单位,劳动就业部门可以主动联系,既要了解农民工的实际培训需求,又要让培训机构认真对待,保证实现“教好教会”的培训目标。其次,强化普法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知识面。普法知识在我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其效果总是不甚理想,因为有关部门总是采用“印册子、贴标语、发传单”等简单低级的形式。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不能总是采用惯性思维,而要从农民工的兴趣点出发,采用切实可行的方式提升其对法律知识的关注程度,比如可以采取案例教学法对农民工进行普法知识教育,这比单纯的法律概念讲解灌输效果要好。除了直接的普法知识宣传之外,可以举办一些切近农民工生活实际的文艺活动,比如农民工法制教育文艺演出等类似活动。这样不仅仅丰富了农民工的娱乐活动,而且使其在轻松愉悦中消化吸收了法制知识。另外,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执法力度,树立法律的权威,提升农民工的法律信仰。我国正处在依法治国的初级阶段,法治环境还不算完善,一方面虽然我们制定的法律条文在不断增加,但是其中很多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充分贯彻,特别是关于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切身利益的规定没有完全履行,从而影响了农民工的法律态度,使其质疑法律的权威。因此,国家应当在保障现有法制切实推行的基础上,加快制定一些覆盖面更广的法律法规,比如《农民工权益保护法》、《反就业歧视法》等法规。除此之外,执法部门一定要强化执法力度,通过严惩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行为主体,保障农民工的切身利益,从而让农民工在实践中感受法律的权威与价值,进而逐步提高法律信仰程度。最后,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降低农民工法律维权的成本,增强其依赖法律的信心。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初级阶段,建立完善农民工法律援助机制是提升农民工法律意识不可或缺的途径。通过富有公益性质的法律援助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农民工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合法权益,这既是对其利益的保障,也是一个让其接触了解法律知识的体验学习过程。只有通过这种公益性质法律援助活动的频频开展,才能让经济基础与文化教育基础都薄弱的农民工群体认可接受法律规范。

三、结言

总的来说,虽然我国在不遗余力地推行依法治国方略,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也的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农民工作为我国社会建设大军中的重要分子,他们的社会边缘地位并未得到更本性改变,其中他们自身法律意识的欠缺是一个不容回避的因素。尽管法律意识欠缺是一个农民工的个人主观问题,但是这也是一个牵动社会多个层面的系统问题,只有当国家从教育培训、法制宣传、制度改革等方面着力改革,才能从长远解决农民工的法律意识问题。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2

本文作者:杨俊渠工作单位:贵州省天柱县人民法院

农民法律观念有待转变,很多事实表明,法律在农村百姓中缺乏应有的影响力和权威法治社会要求法律的权威性是至上的,然而,在天柱县农村地区,法律总没能形成其权威性,农民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深,很难认识到位。当前,有一部分农民分不清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区别,或者根本弄不清法律的具体含义。对公安、检察、法院机关的职责划分也含混不清,对政法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有抵触情绪。在农民的认识里,认为政府是管理一切纠纷的重要场所,在发生纠纷后,首先想到的是找政府,而非法院。农民不相信法律,有很大一部分农民缺乏法律诉求和法律意识,缺乏寻求法律保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他们也会采用“和为贵,忍为上”的方式处理,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愿走向法庭,很少会主动、自觉地寻求法律的保护。

加强经济发展力度,大力搞好农村经济经济基础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在社会发展和人民意识以及认识方面的作用显而易见,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提供重要的认识作用。只有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各项文化教育设施和条件也随之提高,才能为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提供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随着高速公路的兴建,信息网络的不断健全,让农民多听、多看、多接触新鲜事物,促使广大农民对法律知识的需求不断扩大,从而带动广大农民法律意识的全面提升。开展灵活多样的普法宣传,让农民学法、懂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法制宣传展板巡回在各村和歌会等民间活动场所、群众密集的地方进行宣传。同时采取以案释法宣传,实施普法教育的真实性。针对农村普法教育面广量大的特点,采取以图释法、以案释法的例宣传的形式,增强农民学法的趣味性、真实性。运用挂图、漫画在重要场所张贴、印制小册子,发放到农村家庭进行宣传。同时,针对所发生的案例,逐个进行案例分析,使农民通俗易懂,体现了形象直观,让人一目了然,一看就知。针对涉及面广、运用性强的法律、通过区域性开庭,农民易接受,尤其是对蛮不讲理,又不学法接受教育,由经常违法的个别人,现场开庭,当庭宣判,强制执行等方法进行普法宣传。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增强农民法律知识接受水平文化素质低下是影响农民法律意识提高的重要因素。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增强农民法律意识的重要途径。第一是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通过文化的改造作用,根本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第二是加大社会诚信教育,大力弘扬社会中涌现的诚信标兵、道德模范,以好的典型教育一批人、带动一批人。第三是给农民上法制课,为农民提供快捷高效的法律咨询服务。加强农村的行政执法工作,树立法律的权威性法律权威性的确立,着重在于法律能否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

法的执行关键要体现公平公正性,对法运用的公平公正关系着法在百姓中的权威的确立。因此,要加强农村执法工作,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村行政执法队伍,提高法律运行的成效,重塑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为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加强农村执法监督机制。要依法建立农村基层法律监督机制和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监督机构要对监督客体的法律实施范围、内容、法定程序等方面进行严格监督。在农村,舆论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全体村民,让农民来审视和监督法律运行的基本情况。以便于激发农民对于法律知识系统学习和了解的热情,从内心真正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3

[关键词]农民法律意识;形成原因;解决途径

从古至今,农民一直占据着中国人口的大多数,如何解决好农民农村问题是历朝历代励精图治的根本问题。现阶段,我国农村正处于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的转型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是重点工作之一。其中,提高农民法律意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本文着重分析我国农民法律意识成因,并从法律角度提出几点解决途径。

一、造成农民现阶段法律意识的主要原因

我国区域政策的差别,造成目前农村发展水平不一致,有的已达到小康,这部分农民的法律意识很强,懂得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应有权利;但有的还生活在传统、保守、落后的小农经济里。本文所指的主要是后者,也是法律意识亟待提高的对象。他们中的大多数分不清公安、检察院、法院的具体职责;他们长期受着“避讼”思想的影响,“私了”是他们争议纠纷中最常用的解决方式;他们对礼俗、习惯的重视超过了法律,存在着对法律不信任的心理态度,甚至当提到法律时便认为是履行义务,并无权利可言等等。综合目前学者的观点后,笔者认为造成这部分农民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层面上——小农经济的生活方式

尽管我国现行的以户为单位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的生产经营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但这也给小农经济的继续生存提供了土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抑制着商品交换,这种简单的经济基础从根本上阻碍了内在法律需求的产生——缺乏认同法律和要求法律的内在动因。有学者曾提到,农民面临的简单的经济关系使农民亲近法律还缺少利益的驱动,其所处的利益格局尚不足以刺激他们自发的权利觉醒。①同时,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来看,这种自己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由其导致的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必然限制农民正确良好法律意识的最终形成,造成农民法律意识严重匮乏。

(二)文化层面上——儒家传统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儒家思想对人们影响最为深刻。时至今日,偏远农村农民仍大量存在着儒家文化观念,这种观念深深扎根于他们的思想中,成为真正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最大障碍。“归根到底,法的观念是被塑造出来的,它不能够超出它置身其中的文化的界限”。②

首先,服从意识的影响。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根深蒂固的服从意识。这种服从意识仍然沉积在现代农民社会中,使得农民个体权利意识淡薄,从不积极主动主张自身权利,听从长辈或上级的命令与指示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人们在行为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否符合上司的要求,会不会冒犯当权者的利益,而不管是否符合正义和法律。” ③这就使得农民在内心中产生了对权力的服从和对法律的陌生,进而发展成为完全排斥法律的有效保护。

其次,宗法意识的束缚。除了“三纲五常”,宗族法等内部规定至上的理念也严重影响着农民的思维规则和模式。在联产承包责任制下,以家庭、家族为单位的农村群体得以继续发展,以村、乡为纽带的农村社会关系使农村成员仍旧生活在熟人社会中,他们更注重亲情、乡情,排斥、逃避国家法律,更习惯于接受传统道德、风俗管理约束,也不要法律参与保护。在农民的宗族观里,发生在家族、乡间内部的事都是“家里的事”,要靠约定俗成的内部规则来解决,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打官司”不是一种维权的手段,甚至是一件丢脸的事。

再者,避讼思想的禁锢。儒家思想倡导天人合一,强调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把“和”作为最高价值标准,不主张狱讼。但是,这种和谐思想在农村社会中却被转化为了“忍为尚”,使农民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宁可委曲求全,选择私了和忍让,也不要走“打官司”的法律途径,更不会主动寻求法律的保护。即便发展至今日,法律诉讼也是万不得已时才采取的解决办法。在农村,邻里关系是极其重要的一种社会关系,当其遭到破坏时,农民则寄希望于彼此通过伦理道德思想达到自我约束、友善调解,最终达到和平共处的理想状态。“知足者长乐,能忍者自安”是我国广大农民的生活格言。

(三)制度层面上——法制不完备的制约

首先,在立法环节上,有关农村和农民方面仍是相对薄弱环节。

表现一是目前我国农村工作的立法主要涉及管理法层面,而对于农民的具体权益的保障和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的立法还有待完备。保护农民切身利益法律的欠缺,致使广大农民缺乏对法律功能、价值的正确认识,更无法了解到法律在农村日常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制约作用,抑制了农民渴望法律的积极性。

表现二是立法工作的前提不符合农村现实情况。现代法律的前提假设是陌生人社会或个体主义社会,但农村社会的具体情况是村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外人的熟人社会,长期的共同生活使他们有着约定俗成的价值趋向、行为标准以及共通的为人处世的心理尺度。不难设想,当法律对其全盘否定或一概忽略时,法律也就失去了它本身应有的社会基础和权威,再难得到民众的信仰和认同。美国的法学家伯尔曼曾说过:“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其次,在执法环节上,农村执法活动仍存在着诸多问题。

主观方面:一是有些执法人员素质偏低,法律知识和办案技巧不完备、不健全,未达到一名合格法官的基本素养;二是少数执法人员执法不公、执法违法、越权执法、滥用执法权等不良行为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法律的权威,造成农民对法治的不信仰和不信任,甚至漠视法律,与运用法律维权相比,农民更愿意把权利的维护寄托在他们心目中的“清官”的身上,而对使用诉讼方式这种法律武器却望而却步;三是农民的法律意识不强,对法律了解甚微,有的甚至还认为法律即等同于义务,导致了“畏法”思想,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客观方面:第一,农村司法资源严重不足,办案经费缺乏,司法效率低下,对农民来说高昂的诉讼费用和相对漫长的诉讼过程,且掺杂着复杂的人情和权力关系,最终导致农民对法律失去信心。第二,“权大于法”是局部仍存在的客观现象,基层政府的家长式管理方法让广大农民看到法律受制于权力,从而使他们认为法律不能完全保护他们的权利,尽量规避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即使走法律途径,就尽全力去“走后门”,寻求权力的青睐而非法律的帮助。因此,要使基层法律组织适应农村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依法办事,依然任重而道远。

除此之外,农民还存在自身素质不高,文化水平较低,接受法律教育比较困难,在学习法律条文的时候常常不知所云,对抽象的法律法规条文更是难于理解和把握。农民法律认知肤浅的现象极为普遍,农民分不清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法规的规范范围,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不知道如何起诉和应诉等等,法律知识的严重欠缺使不少农民在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也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关于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途径几点

(一)完善立法

提高农民法律意识的根本前提是完善法律法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使农村各项工作保证在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的轨道运行。加强有关方面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丰富,与时俱进,基本做到使农民有理可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可以全面制订并落实农村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切实可行的法规与条例,制订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同时,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在一定程度上把一些可以被吸收的、比较原则化,难以具体实施和操作的村规民约纳入法制轨道上来,建设符合我国农村村情的具体法律规范,让农民的切身权益得到法律保障。

(二)规范执法

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离不开健全良好的法治环境。针对现阶段我国农村执法中存在的问题,要努力建设一个公平有序、健康良好的法治环境,必须让农民充分认识到法律完全可以充分有效地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如司法部门可以在执法过程中示范典型案件,这样既可以使农民学会了有关法律的实体规范,也会清楚地了解到其中有关的程序规范。建立良好防治环境还要求提高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增强自身法律知识储备和执法经验以及灵活度,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努力减少直至杜绝司法不公、滥用权力的损害司法机关形象和法律权威现象的出现,恢复农民对法律的信仰,从而自觉提高自已的法律意识。

(三)加强监督

要依法建立农村基层法律监督机制和专门的法律监督机构,从而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监督机构要对监督客体的法律实施范围、内容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法律条文从抽象的条文规定变成实实在在的权利和义务。在农村,舆论监督的主体应当是全体村民,农民所议论的内容就是舆论。因此要推进农村民主法治建设,建立农村民主机制,必须让农民来审视法律运行的基本情况,这样才能激发农民对于法律知识的系统学习和了解,以至于最终信任法律、依赖法律,从内心真正的信仰法律。

(四)深入普法

普法教育在农村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获得相当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入,着重提高村民的权利意识和主体意识,努力克服在普法教育中依然存在的种种弊端。第一,组织开展“送法下乡”等活动,深入农民内部讲授与其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内容。第二,要采取各种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农民易于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过普法教育,着重对法律价值观的思想输入和法治精神的重新塑造,使广大农民树立起法律权威观念,树立正确的权利观、权力观、民主观、平等观。第三,采取多种多样的普法形式提高普法效果,诸如绘制板报、张贴宣传栏、进行法制文艺表演、播放法制录像、开展法律咨询等等,在潜移默化中使农民的法律意识得到显著提高。学法只是手段,用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身边发生的问题才是我们的根本目的。

综上所述,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一项系统工程。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是改变现阶段我国农村法治现状的关键环节。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农村经济才能取得长足稳定的发展;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农村社会才会实现真正的和谐局面;只有农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我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才有可能获得真正的实现。

[注释]

① 王海涛.中国农民法律意识探讨[j].政法论坛.2000.(5).

② 梁治平.法律的文化解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8.394.

③ 陈云良.儒家文化与法治精神[j].中国法学.2000.(5).

[参考文献]

1. 李昌麒.中国农村法治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郑永流.当代中国农村法律发展道路探索[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3. 苏力著.送法下乡[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2000.

4. 郑永流等.农民法律意识与农村法律发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5. 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王欣堂.提高农民法律意识:构建和谐农村的战略选择[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2007,(2).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4

【关键词】农民 法律意识 成人教育

一、前言

农民法律意识是农村法治化进程中的重要精神因素,它与农村社会的持续和稳定发展息息相关,对于提高全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实现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是农村法治建设的基本前提,从目前来看,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如何有效地提高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是摆在广大普法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难题。

二、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58%的农民对法律表示陌生,不具备基本的法律常识;27%的农民认为只有在走投无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才会考虑通过求助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15%的农民明确表示在切身利益遭受侵害时会主动利用法律武器。总体来说,我国农民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律知识欠缺:农民法律意识欠缺是导致农民法律意识水平低下的首要原因。正是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所以农民们才会对法律有很多的不解与迷惑,客观导致了他们不信法、不用法,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恶性循环。农民对于法律知识了解的有限性,即使有所了解也仅仅只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甚至了解到的信息根本上就是错误的信息。

(二)法制观念淡漠:在农村的广大地区,农民“惧法厌讼”现象严重。在农村地区,法律并没有发挥其作用。他们不了解法律也不愿了解法律。在学术界往往把这种情况称为法律情感低迷。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他们也会采用“和为贵,忍为上”的方式处理,宁可委曲求全,也不愿走向法庭,更不会主动自觉地寻求法律的保护。

(三)权利意识不强:许多农民不知道作为公民所应当享有的权利,他们对国家的法律认识到的只是其强制性的一面,而并没有认识到权利保护的一面。对义务意识愈加浓厚,权利意识愈加淡薄,对法律从内心更加难以接受。

(四)缺乏民主监督意识:调查中发现农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淡薄,民主选举的参与度低。很多农民对此非常淡漠,对村务公开内容的了解不够,村务公开是为了更好的让全体村民对村委会的各项工作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可以对村委会的工作起到监督作用,也便于村民参与村务管理,达到真正的村民自治。然而,广大的农民群众根本就没有把这当回事。

三、农民法律意识培养模式

研究表明,人们法律素质的高低与其文化程度成正比,即文化程度越高,其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水平就越高;反之,其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水平就越低。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在法律行为方面就会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当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下,他们能够敢于和善于用法律武器来维护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因此,要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就需要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入手。成人教育是指有别于普通全日制教学的教育形式,该形式以成人为教育主体,通过这个教育过程,成人学习者直接面对社会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方式的革命性变化,直接参与社会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等社会活动。

目前我国的成人教育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函授教学:是指运用通讯方式进行授课的一种远程教学方式,主要通过信函或其它媒介进行沟通学习的过程,学员利用业余时间,以自学函授教材为主,由函授学校给予辅导与考核,并在一定时间进行短期集中学习和就地委托辅导。

2、广电教学:是指相对于封闭教育而言的一种开放性教学形式,基本特征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取消和突破对学习者的限制和障碍。在学习方式、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等方面可由学生根据需要决定,在教学上采用多媒体教材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3、网络教学: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它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协商学习的方式进行。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网络学习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二是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三是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

4、移动教学:是指在终身学习的思想指导下,利用现代通讯终端,如手机、PDA等设备进行远程教学的一种学习形式。该形式所使用的移动教学设备必须能够有效地呈现学习内容,并且可以提供教师与学习者之g的双向交流。

四、提升农民法律意识培养的成效

培养农民的法律意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在其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工作的实效性,而不是流于形式。据调查,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均希望在其工作生活当中能够得到专业的法律教育,他们对于学习法律知识有着一定的热情,我们应当充分利用农民在外出务工以及春节返乡期间,运用不同的成人教育途径,长久深入地做好法律知识的宣传工作。

宣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应当同农民的生活实际相结合,选择一些当代农民比较关注的问题进行宣讲。同时,应当随时掌握农民关注点的变化,以便及时作出相应的调整。宣讲的形式要多样化,要选择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律知识宣传,诸如知识竞赛、法制讲座、文艺演出、播放电影等等,让农民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法制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知法、懂法、学法、用法的热情。

参考文献:

[1]张华兵.新形势下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探索[J].社会科学

(文摘版),2016,2(6):138-139.

[2]李奎刚,王展艳.新形势下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探

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5).

[3]司小莉.当代农民法律意识的困境、成因及培育路径[J].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5

关键词:农民工法律知识劳动力转移法制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农民工面临的环境分析

(一)农民工转移前后面临不同的制度环境

由于城乡二元社会的分割和对立,农民工在转移前,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农村社会环境中。他们沿袭传统社会靠地域范围内的相关主体对风俗、道德、习惯、礼制、规约等非正式制度的普遍认可,靠宗法、血缘、情感、心理认同及社会舆论来维持和调控社会关系,基本不依赖或者较少依赖政府所提供的正式制度。这导致农民对国家正式法律制度掌握不够,法律知识欠缺,轻法、畏法、无诉意识还在很大的范围内盛行。而城市发展长期得到正式制度的倾斜,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制化的过程,市民主动地学习法律并自觉地运用法律规范调节社会关系已经成为客观事实。城乡分割的这种制度安排,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后面临截然不同的社会环境,迫切需要对法律“补课”,以适应转移后的环境,迅速融入市场经济的大潮。

(二)农民工转移前后面对不同的经济环境

主动接触、自觉学习是增加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的根本途径。而主动接触的前提是人们对法律的需求,尤其是保护其经济利益的需求。农民工在转移前,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市场化程度低,经济关系简单,基本不需要或者很少需要国家法律制度来调节、保障其利益,农民就没有主动学习法律的动力。转移后,农民工一下投入了市场经济的洪流,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制经济,市场规则由法律规范来保障和调节。经济环境的变化,凸显出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外在的市场压力和农民工迫切转移的内在动力相结合提升了农民工增强法律意识的愿望。

(三)农民工转移时面临的工作环境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经常在城市和农村中徘徊流动。即使转移顺利,也可能在各个不同的城市之间奔波,工作不固定。而且他们数量庞大,年龄差异大,文化素质偏低,分布行业广、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相对较大,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这种特点使劳动力流出地在普法教育时很难对他们进行集中的教育,流入地又因为流动性太强难以保证参与率。这种两难境地,常使对农民工的普法宣传流于形式,难以落到实处,形成农民工普法的盲点和真空地带。

“公民的法律知识是现代法律观念的物质基础,它使得人们对法的性质、价值、功能和作用有一个科学的、正确的认识,并以此作为公众自觉守法、护法的知识基础”。通过法制宣传和教育,有助于增加农民的法律知识,提高其法律水平,增强其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仰,达到自觉地遵守法律、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力转移的目的。

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

(一)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能否顺利转移

由于法律知识缺乏,农民外出务工经商时,还是首先依赖于亲戚、朋友、熟人,信任情感化、伦理化与道德化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因为这种信任,农民在求职时对介绍人、职业中介和招聘单位减少了警惕,放弃了招聘资格、招聘手续等方面必要的法律审查。结果不断有农民遭遇虚假招工、非法招工,轻者以报名费、工作押金、保证金等方式被骗财骗物,严重的甚至人身安全都受到伤害。这使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产生巨大的疑虑,严重阻碍了劳动力的正常转移。

(二)影响劳动合同签订和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履行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对于农民工来说,劳动合同不过是一纸文书,可有可无,找到工作意味着有活干,就可以赚到钱,而不问及由什么来界定他们在工作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谁来保障他们的工资和劳动的基本权益。由于没有签订合同,没有在合同中具体详细地规定农民工各种权益的行使方式、时间、违约责任等条件,结果,侵犯农民工权益的事情屡屡发生。

(三)影响转移后的生活状况

法律知识缺乏,使得农民工的报酬还经常被克扣、拖欠。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6年调查显示,农民工被克扣过报酬的,占被调查农民工总数的两成、被拖欠过报酬的占被调查农民工数的两成。

农民工不清楚相关法规,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也没有约定具体的支付方式,结果常被拖欠工资,使农民工生活陷于困境,也波及其家人的基本生活,为讨薪采取极端方式也屡屡发生。打工难,讨薪更难,成为农民工的心声,成为阻碍农村劳动力顺利、持续转移的重要因素。

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使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身心健康受到严重伤害。我国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长时间超负荷的劳动使其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同时减少了农民工进修培训的时间,使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难以得到提高,长期停留在重活、脏活、累活、难活、险活的范围之内。

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使农民工生产和生活安全无保证。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但是,常有企业为了经济利益违反这些法规,而农民工为了保住饭碗,也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帮助企业欺瞒有关机关的检查。由于缺乏劳动安全保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职业病的防范不理想,最终给自己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

农民工法律知识缺乏,使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率低,缺乏保障。农民对各项社会保险的法规基本都不了解,认为只有工资才是自己劳动所得,缴付保险金是一种迫不得已的开支,很少把国家法律规定上缴的各项保险金作为自己的收益和基本权益。由于参加社会保险率低,农民在遭受损失和困难时只能自己默默承担,因此而致贫、返贫的情况也屡见不鲜。

(四)影响到劳动力转移后农民工的职业稳定性

法律既是防御武器,也是自救自卫的武器。而农民工法律知识的缺乏、法律意识的低下,使其在正当权益遭受侵犯后,还是求助于自己最为便利的乡土资源,导致权益难以维护。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6年的调查显示,当农民工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寻求法律援助的占18.34%,流动就业的农民工寻求法律援助占16.92%,与用人单位自行协商解决、找亲友帮忙的还是占了很大比重,有部分农民工还选择了自己忍了或是向有关部门举报等。而且,依赖法律维权的时间、资金成本又太高,农民承担不了。在维权无门的情况下,一部分农民工选择退出打工潮。

(五)引发转移后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些文化技术水平低的农民长期在城市中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又无法拿到报酬,或为了维权失去工作而流落城市街头,成为无业游民或贫民,给城市的治安、卫生、教育等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困难。而法律知识缺乏加上经济上的贫困往往使其铤而走险,偷盗、抢劫等各种“自救式”犯罪活动也因此而生。农民工因为被拖欠工资、工伤等权益赔偿等引发各种突发事件,致使劳资冲突呈激化态势。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农民工法制教育对策

(一)夯实农村基础教育并强化法律知识教育

首先,在基础教育阶段就要把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保证课程的安排落实,配备兼职或者专职的法律人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法制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能得以落实。其次,农村学校法制教育要与农村社会的经济实际、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帮助学生运用法律基本知识来正确认识和理解生活中各种现象和问题,使学生能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并以自身的感触,来影响家庭其他成员。再次,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基本法律观念的培养上,通过对《宪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的学习,促进青少年权利意识、契约观念、诉讼意识的形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意识来源。

(二)举办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专业法律培训

各级政府要健全针对劳动力转移的法律教育工作。首先,劳动力输入和输出政府都要针对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情况进行法制教育。其次,要始终注意发挥各部门的职能作用和优势,按职能分工,实行齐抓共管,协同行动。最后,建立劳动力流入和流出地的法律学习课程对接和交流转移制度,使农民工的法律学习能够通过信息系统的记录而转移,从而全面监控、保障学习过程,使农民工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得以切实提高。

(三)在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中渗透法制教育

我国农民工的职业技术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并形成一定的规模。据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2006年的调查显示,有50.20%的农民工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农民工认可职业技术化教育,在其中渗透法制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职业技术资源,向协同教育要效益。例如,在建筑技术、装潢设计的培训中增加《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内容,增加法律课程的内容和课时量,将技术课程和法律课程的内容衔接起来,使技术可行性和法律可行性结合起来,使农民工既体会到技术对找工作的意义,也懂得相关技术对自身安全、身体健康、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使劳动力的转移更加健康和稳定。

(四)加大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

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把农民工列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以此为契机,应加强法律援助制度建设,建立农民工法律援助的长效机制。首先,应该健全专门针对农民的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提供免费咨询和法律援助。比如,2007年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及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共同建立的“推动律师深入参与农民工法律援助”项目,在一年之内建立起覆盖21个省的工作站。这些针对农民工的法律援助项目应该在更大的范围内多层次、全方位地展开。其次,在资金保障上,建立由国家财政资金投入为主的法律援助基金,同时辅之以社会各界人士的慈善捐助和国际资金的援助。第三,建立农民法律援助信息系统,集中参与援助的法律专家和律师、典型案例、受援农民的相关情况、案件处理过程和结果,使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参与者有一个交流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的质量,真正帮农民工解决法律后顾之忧。

参考文献:

1.杨明.中国公众法律知识水平现状之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2.李莉.农业信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井冈山学院学报,2006(5)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6

关键词:农民工;法律援助;障碍;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6)04-0166-02

改革开放使得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市场经济逐渐取代了计划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加大。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经济的不断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逐渐增加,农民工成了许多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近些年,农民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关心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的住宿,工资水平,以及雇主拖欠费用等等。总的说来,农民工的自身文化水平不是很高,法律意识薄弱,无法借助法律武器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现阶段,在社会上存在好多剥削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农民工团体提供法律援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法律援助指的就是我国为没有能力维护自身权益的团体或者个人提供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具体包括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或者是法律帮助等等。农民工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土地,来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陌生的城市中,农民工需要和本地的劳动力竞争上岗机会,农民工经常会遇到合法权益遭到侵害的状况。本文以农民工法律援助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援助重要意义,接下来介绍了现阶段在农民工法律援助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

一、农民工法律援助的意义

所谓农民工指的就是那些拥有农村户口,但是却选择在城市工作的人员。现阶段,农民工是许多城市的劳动力主要来源,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重要的力量。总的说来,农民工的工作大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危险性,但是农民工属于边缘全体,他们无法得到社会组织和制度的全力认可和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途径

总的说来,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不太清楚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可以为农民工提供必要的法律咨询和帮助,这样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维护自己的利益。此外,农民工来到城市的主要目的就是寻找工作机会,希望可以在城市中赚更多的钱。一般来讲,农民工的家境都不是很好,无法支撑法律诉讼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免费的法律援助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农民工在维权过程中不用再担心费用问题。

(二)农民工法律援助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

城市的发展和建设离不开农民工的支持,农民工是城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总的说来,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法律意识比较薄弱,当他们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农民工非常有可能引起暴力事件。暴力事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性,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可以有效的减小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效的法律援助可以帮助农民工及时解决问题,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社会的稳定性。

二、农民工法律援助的主要问题

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最早出现在20世纪九十年代,21世纪初我国颁布了《法律援助条例》,这表示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已经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民工法律援助制度也在不断的发展的完善。但是总的说来,农民工法律援助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一)法律援助宣传力度不足

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存在的最为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宣传力度较小。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对象是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对象也应该是农民工,但是由于宣传力度的缺失使得我国大多数农民工都不太理解法律援助,不清楚法律援助到底是什么,无法通过法律援助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的说来,造成农民工不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农民工本文文化水平较低;第二个原因就是政府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欠缺。具体来讲造成政府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欠缺的主要原因也有两个:第一个原因就是缺少必要的惩罚措施来约束相关宣传法律援助人员的行为;第二个原因就是现阶段我国能够给予法律援助的资金是有限的,有限的资金无法有效的解决大量的问题,需要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数量巨大,但是可用的资金明显不足。

(二)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淡薄

总的说来,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不太清楚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即使是选择法律援助,但是由于诉讼的时间很长,诉讼的费用也让农民工难以接受。此外,好多农民工不太清楚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哪些,当自己的合法权益被迫害时甚至毫无知觉。

三、针对农民工法律援助问题的对策

为了解决农民工法律援助中的额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对症下药,分别是对农民工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力度以及关注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

(一)对农民工加强法律意识的宣传

在农民工法律援助中出现问题的很多一部分原因就是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农民工不清楚法律援助是什么,也就无法正确认识法律援助。为了加大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笔者认为相关人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法律援助的宣传对象是农民工,因此相关人员需要深入到农民工的聚居地来开展宣传工作。具体来讲法律援助的宣传地点应该包括贫困农村、建筑工地、火车站和汽车站等等;第二,法律援助宣传的内容必须是合理的,法律援助的目的是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所以在宣传时应该主要向农民工介绍一些好他们自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第三,宣传方式必须是多种多样的,包括传单、广播、电视、网站等等。合理的法律援助宣传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帮助他们通过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力度

现阶段法律援助机构还存在一定的不合理现象,具体来讲包括程序非常复杂,工作效率比较低等等。为了更好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加强农民工法律援助机构建设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法律援助的规模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不同的城市农民工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法律援助机构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中农民工的数量和具体分布。其次,对分散在各个地区的法律援助机构实施统一化的管理,这样可以有效的保证管理效率。

(三)关注农民工法律援助经费

现阶段我国能够给予法律援助的资金是有限的,需要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数量巨大,但是可用的资金却是十分有限的。法律援助的经费不足问题是限制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的主要障碍,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可以尝试建立一个农民工法律援助基金会来解决资金问题。农民工法律援助基金会的资金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国家提供的法律援助经费,另一个是慈善捐款。

四、结语

就很多城市而言,农民工是主要的劳动力来源,同时农民工也是城市中的边缘群体。总的说来,农民工的文化水平都不太高,法律意识比较薄弱,不太清楚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阶段存在很多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的事件,为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为了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是十分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红霞.农民工法律援助的制度困境及解决路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2]姚云.外来农民工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3]赵忠江.现阶段辽宁省农民工诉讼法律援助的主要困境与对策[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06:44-49.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法制宣传;现状;局限性;对策

农村经过十多年的普法教育和依法治理,广大村民民主自治,民主管理和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逐步加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和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目前农村普法工作的现状难于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普法工作的深入开展,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村法制建设,深入开展农村普法教育,增强农民的法制观念,提高农民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担负的这一艰巨历史使命,增强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农村普法现状与困难解读

(一)农民对普法认识不清

基层组织本身对农村法制教育、法制建设认识不足,当前社会是以发展经济为主要工作目标,农民越来越看重物质利益和经济效益,并以此作为看问题、办事情、论成败的惯用标准,很大部分干部和群众认为农村基层法制教育对农村经济发展没有直接促进作用,不能给他们带来直接的政绩和效益,不够重视。

(二)宣传途径有限无创新性

目前,农村法制宣传仍停留在宣传栏、标语、广播车,这三大传统宣传形式。大部分乡村教育是在上级政府部门有布置、安排的时候,或检查时候才开始进行法制宣传,而不能有效的化“被动”为“主动”,缺乏真正的有效长效机制。

(三)基层干部普法意识不到位

村干部法律素质不高,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滞后,部分村干部法制意识淡薄,以权代法,权大于法的官本为思想较为严重,认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会削弱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的权力和威信,因而对法制宣传教育不重视、不支持,导致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加上农民自身文化和法律素质偏低,很难真正参与民主管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工作,再加上近年来农村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于得到保障,极少数执法不公,导致公平、正义难于得到实现,致使农村法制宣传活动教育工作难于深入开展。

(四)群众缺乏法制教育机会

普法教育存在人员难于集中,时间难安排问题,特别是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不到位,法制宣传工作对提高农民工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民工的维权能力有着重大意义,而对外出农民工的法制宣传缺乏制度化、长期化、专一化,就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而言,这些人都是在过年才回家,而这时法制宣传任务基本已经告一段落,所以缺乏面向农民工急需的、基本的、必要的法律知识宣传。

(五)普法内容与需求存在成效差距

普法教育还存在内容难理解、效果难体现的问题,对于大部分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农民对法制宣传教育缺乏必要的热情,农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参与法制宣传的经历,影响到老百姓参与的热情。

(六)普法资源参差不齐

宣传网络不健全,宣传体系不完善。乡镇普法机构对本机的领导干部、执法人员、中小学师生等重点对象的普法工作比较重视,但对于村级的普法工作效果很难显现,一些村虽然有调解委员会、治保会等组织,但没有真正负责法制宣传的专门机构和人员,普法骨干;网络也很不完善,因此很难组织象模象样的法制宣传活动,宣传作用发挥显然很不理想。

(七)普法成效缺乏监督与落实

每年县级对乡村两级法制宣传指导仅限于下文件、收普法考试费,缺乏法制宣传指导,法制宣传与普法考试走过场;农村的普法工作主要靠镇司法所来做,往往是发一些普法宣传手册给村委会干部,带回去放在村委会发不到村民手中,这些书也就成了废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普法工作的开展。

(八)农村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

执法环境的变化,是一些人对普法教育失去了信心,腐败已成为现实社会生活的突出问题,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反感,动摇了人民群众学法的信心,给普法工作带来了消极影响,有一些弱势人群甚至认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什么法制都是假的,崇尚私力救济,这部分村民有问题积累起来后,往往不分青红皂白,非要上访,而且不找综治办,不找当地政府,直接找县政府,非要造出“影响不可”。i

二、对普法“难”的局限因素检视与思考

(一)传统道德与法律存在搏弈

“重人治,轻法治”的封建思想影响了农村普法的开展,由于长期以来人治思想和现实的负面影响,使得广大干部群众对法律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知之甚少,许多农村干部、农民群众学法的积极性不高,从而阻碍了普法工作的深入发展。

(二)宣传没有和群众密切生活需要结合

由于一些普法工作人员对法律知识的不深不透,普起法来难以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等等,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农村普法的深入只会读一些枯燥的条文,没有新颖的实例,群众不想听。

(三)农村客观的自然条件制约

农村人口素质低和环境条件较差制约了农村普法效果的提高,由于农村人居住分散流动性大农民文化素质低,农村组织松散等给农村普法带来很大难度,且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相当大的比例,客观上制约了农村普法成效的提高。

三、改善农村法制宣传环境的策略选择

对于农村普法的现状和困难,及造成这种现状和困难的主客观原因以下为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提几点建议和措施。

(一)强化普法思想抓实效

首先更新观念抓普法,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提高农民法律素质切实维护好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普法宣传教育的出发点、落脚点,其次在内容上要针对农村普法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宣传,不求系统性但求针对性不断提高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性。

(二)实现普法方式多样味性

在方式上通过平时工作中开展法律宣传进机关、进乡村、进农户、进学校、进单位的“法律五进”和法律资料送到、法律条文讲到家活动,并在充分利用墙报,横幅,标语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采取文艺汇演、现身说法、法律知识竞赛、普法山歌、普法三字经等多种形式,寓法于事,寓于乐,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律熏陶,从而使法律知识进入社会各个阶层各类人群,有力的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三)为普法资源注入“新鲜血液”

培育人才抓普法,要培育一批面向农村,服务农村的高素质法律人才,要在着力提高基层司法助理和法律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和能力基础上,乡镇村组织调解员进行法制培训,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引导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农民自觉学习法律知识,要依托村级党员远教系统通过播放碟片,组织广大农民群众认真观看有关法律法规知识,进一步扩大农村法律明白人队伍,逐步形成以司法助理员,法律工作者为核心,农村法律明白人为骨干的农村法律宣传队伍,并积极引导乡村两级工作人员参与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村法制宣传教育的社会效果。

(四)建立宣传固定阵地和常驻农村的法律服务机制避免打游击

加大投入提高重视法制宣传,首先要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的指导和参与普法依法治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提高基层法律服务,保障广大农民合法权益中的法制宣传教育前沿阵地作用,其次要加大对法制宣传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对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视,变“法律下乡”为法律“常驻乡”,是农村法制宣传教育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使广大群众在法制宣传教育中得到真正实惠。

(五)努力发展农村经济,为普法解决后顾之优

由于缺乏普法的经济基础,我国农村普法工作举步维艰,农民因自身的计生问题而忽视了法律的重要性,国家必须矢志不渝的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发展社会主义市产场经济,加大发展农村经济投入,用现代化技术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农村普法提高良好环境。

(六)提前预防化解矛盾于未发

农村纠纷过多依赖事后调解补救,末端治理的纠纷解决方式,很容易陷入盲目被动,疲于应付,甚至恶性循环的困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深入分析产生这些矛盾和纠纷的制度,层面的原因,努力以制度防纠纷与未起,化矛盾于未发。

四、发挥法制宣传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导向角色

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就是要使广大公民在政治的熏陶下,自觉养成学法、守法的良好习惯,通过法制教育,使各级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依法办事,用法律规范新农村建设中的各项工作,保障新农村建设不断向前推进。

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作为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和区域,法制建设的前提条件,担负着提高全民法治观念和法律素质的艰巨任务,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绝非几个“五五”普法教育就能够解决的问题,当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法制宣传工作更不能有丝毫松懈,希望普法工作深入开展,把农村法制宣传工作引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轨道上来,努力创造无愧于我们民族和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更大成就。

注释:

i这里的弱势人群指的是农村五保户家庭,父母双方或一方丧失劳动力本人在社会福利机构长大,家庭成员中有残障或长期患病者。

【参考文献】

[1]廉德禄,欧阳苏芳.农村法律知识学习回答[M].法律出版社,2011.

[2]中国法制社编.“六五”普法学习回答[M].法律出版社,2011.

[3]程相识.送法下乡之民事纠纷(新世纪农村普法读本)[M].法律出版社,2011.

[4]王晨光.农村法治现状[M].法律出版社,2006.

提高农民工法律意识篇8

关键词:和谐社会;农民工;法律素质

随着社会普法宣传力度的加大,法律制度的完善,农民工的法律素质有所提高,但是根据相关数据表明不论是经济发达地区还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工在依法维权行为方面整体水平都比较低,而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欠法律行为。农民工法律素质的体现可以表现为维权的主观能动性和守法的自身约束性,农民工的法律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处于一个普遍较低的水平。

只有农民工的法律素质提高,法律纠纷与社会纠纷相应减少,才能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提高农民工的法律素质需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提高农民工待遇,遏制犯罪思想

(一)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和城市居民的界限被彻底打破,一律称为公民,平等的享有各项权利,包括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真正做到城乡统一,肯定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农民工在城市中不再是"二等公民",可以和城市居民同工同酬,不存在就业歧视;农村农民可以与城市居民公平合理地竞争,打破地方就业保护主义。

(二)加强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应建立完善建筑业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从源头上堵塞欠薪漏洞;强制推行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优先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制度、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教育部门要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纳入当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指导和督促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

二、加大社会法制宣传力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历史任务,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法制宣传教育必然会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更加积极的推动作用,为我国的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做出积极的贡献。深入学习宣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相关法律法规;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公民法制宣传教育,促进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自觉用法律规范行为,形成遵守法律、崇尚法律、依法办事的社会风尚。

政府各部门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能,加强对农民工的法制宣传教育,注重提高农民工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针对农民工的宣传计划,编印与农民工权益保障有关的法律知识小册子。对于流动性强的农民工,要进行现场法制宣传,并印制维权手册。要准确把握广大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的普法需求,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广泛深入的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使劳动者了解和熟悉法律规定中与他们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内容,增强他们通过法定渠道、以理性合法的方式反映诉求、维护权益的意识和能力。法制宣传的形式,要丰富多样,可以利用手机短信开展宣传;可以播放电影开展宣传;可以以主题实践活动助推宣传;也可以文化娱乐方式进行宣传。

三、建立工会法律知识培训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赋予工会的四项社会职能,都与职工的利益息息相关。其中一项为教育职能,工会教育职能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在新时期,劳动者已成为独立、自主、自由的劳动者,他要自我决策、自我负责、自我发展;劳动力进入市场,在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的地位、利益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素质,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要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就必须有较高的素质,这就需要学习、接受教育。因此,工会为了更好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就必须履行好教育这一职能。

工会应加强安全生产、劳动和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保护其合法权益意识;应组织农民工学习维权、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刑法治安条例和反等法律法规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劳动合同法》的背景、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和劳动合同变更,终止等劳动法律法规知识;重点讲解农民工如何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何走维权的法律程序,如何申请法律援助等,并应该现场解答农民工提出的涉及劳动关系的相关问题。

四、健全农民工法律援助体系

法律援助是国家(政府)通过设立的法律援助中心按照一定的程序组织、指导法律服务人员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收法律服务费用的法律帮助,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得以实现的法律制度。法律援助是国家的一项司法救济制度,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法律界的希望工程。建立和实施法律援助制度,是我国法律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尺,也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

提高农民工法律素质需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逐步完善法律援助质量监督机制,从而推动法律援助办案质量的不断提高;面对农民工权利普遍受侵害的现实,法律人、社会各界人士在为保护农民工权利承担起社会责任,无私地伸出法律援助之手,破解农民工维权难题。为打破地域和籍贯的限制,以保证在省际间流动的农民工能够得到切实、高效的法律援助,全国四川、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贵州、云南等10个省、区法律援助机构共同签署了《省际农民工法律援助合作协议》,毅然撑起了农民工法律援助保护伞。参加协作的36个城市法律援助机构将互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各会员单位在办理异地法律援助案件时,相互间积极协助并提供方便,如受理异地法律援助申请的法律援助机构对申请人的病况有疑问或需要补充材料,可直接向委托申请人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调查取证,所在地法律援助机构也将无偿提供协助。当然,健全法律援助制度需要更多的援助机构加入协议。这样,无论在哪个城市,有了这样完备全国的法律援助脉络网,农民工侵权、离婚、经济合同、民事、刑事等各类案件,只要涉及人身、财产的,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无形中对农民工法律素质的提高进行了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许经勇,曾芬钮.“农民工”: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一个特殊范畴[J].学术研究,2004,(2).

上一篇:数学媒体艺术设计范文 下一篇:文物管理制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