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舆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7:46:27

社会舆论论文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社会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文化及社会秩序稳定,等等。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以及带给整个社会和民众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中的社会舆论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正确对待社会舆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是指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和有序,是通过政府、社会或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协调而达到的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社会稳定包含了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形势稳定、思想情绪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等内容。因此,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秩序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并且产生相关影响,都可能会造成社会系统的震荡甚至无序状态。而在这一系列影响社会系统稳定的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思想文化中的社会舆论因素对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

社会舆论,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民众对社会发展或社会现象的共同意见和态度,是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过程的思想产物,是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精神生活现象。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是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反映的是人们现实的生活要求和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到现实的社会呼声。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成为公众看待问题的规范和行为规范,并进而影响部分或整体社会价值观念的变更,甚至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对社会权力、政府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和形式。马克思认为,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近现代文明社会以来,反映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舆论之间的斗争,往往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先导。从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等,社会的变迁、发展无不以进步的社会舆论作先导。而新的社会制度建立以后,社会舆论就成为统治新的社会制度和维持其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看法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及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看法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社会舆论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一定、甚至有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要重视社会舆论

正因为社会舆论对社会行为有很大的控制力,对社会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社会舆论,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社会问题或事件发生时的社会舆论。

相传我国周代就有采诗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子产很重视街谈巷议这种自发的社会舆论,把它作为巩固政权的条件。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并因才任用,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些都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维护政治统治而观民风、察民政,重视当时的社会舆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同样要重视社会舆论。各级党和政府部门要倾听下情,倾听民意。特别是要充分了解、重视群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反应。在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的时候,更要密切注意公众的意见,认真对待群众的呼声,尽量使我们的改革及政策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由于现代网络媒体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自身的开放、迅速、虚拟、复杂等特点,使得通过电子网络传播的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来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网络的“舆论场”作用,日益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和肯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二、开展社会舆论调查

社会舆论调查主要是采用有组织、有系统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对公众意见进行集合和传导,分析和描述社会舆论状况与变化趋势。社会舆论调查作为社会运行的报警器,对社会发展或事件走势进行预测,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倾听民众意见、群众疾苦,反映民情、民声、民意,突出社会矛盾、热点。社会舆论调查可以为政府决策机构反映舆情,提供决策依据,让决策更趋科学、合理,减少社会摩擦,降低改革“成本”,从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比如,对“中日关系”进行社会舆论调查,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中日双方民众在对待中日关系上的大体态度。通过分析问题,了解引起分歧的原因,谋求恰当地解决途径,积极、正确引导民众的态度向正常、有益的方向发展,达到消除分歧、增进两国人民互相理解的目的。同时,政府进一步修改或完善外交政策,促进中日关系良好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政府在进行社会舆论调查、重视民众呼声的同时,要加强民众呼声和政府政策的变动,使民众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和民主决策中来。这样,社会舆论调查既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执政能力,又传达了社情民意,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增强了社会保障和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当某种社会舆论兴起时,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快速做出反映,对此社会舆论开展调查,分析引起此种社会舆论发生的原因,社会舆论流传的时间、范围、类别,辨别真伪,并及时给出对策。只有这样,各级政府才能更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掌握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

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组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思维方式、情感心理,即使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社会舆论复杂多样,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同时,社会舆论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有时又是隐蔽性的。特别是群众中自发产生的社会舆论中,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非理性的成分,他们在表达公众意志的同时,也掺杂了种种私见和偏见。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及其自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使得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执政者都高度重视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政府通过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舆论导向。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个方面来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宣传舆论工作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各个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当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事务,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舆论中既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借助论坛或聊天室等多种方式散布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有人利用网络宣传过激的民族主义倾向及过分的政治言辞;一些网民有时会出现偏激言词、非理性言论,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和污蔑,等等。这些有时会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良性网络舆论环境,有时会引发负面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甚至给我国外交决策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等等。因此,为了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让其对社会舆论产生正面的引导,就必须积极强化对网络媒体的引导和管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党对媒体的领导,又要适应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内在要求、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党要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导引信仰追求、示范道德典范、倡导观念潮流、促成价值认同。同时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唱响主旋律,不要盲目模仿西方社会所谓的“新闻自由”。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四、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件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新闻媒体运用社会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引起中央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促成问题的解决或状态的改善。舆论监督覆盖面广、迅速及时、震慑力强,“不怕上告,只怕登报”,因此被人们誉为“社会雷达”和“无处不在的眼睛”,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例如,“非典”事件让人们认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谣言止于媒体”,媒体是信息公开的载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主体。舆论监督使问题进一步透明化,人们不再慌乱,而是更客观地看待问题。重庆的“最牛钉子户”事件,曾经引起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全国舆论一片鼎沸。但最后事态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在全国舆论的关注和压力下,当事双方顺利达成和解。因此,恰当的舆论监督可以化解社会冲突,使矛盾趋于缓弱,并最终得到良好地解决,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舆论监督的广泛性

在社会生活中法律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广泛性,因此与法律紧密相连的法制新闻也具有了广泛性。法制新闻的舆论监督作用也就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舆论监督的广泛性首先表现在它能够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行各业,无论是农林牧渔,还是工矿企业或是第三产业,社会舆论一旦形成就会有强大的作用力推动事件的发展乃至社会的变动。例如曾经在我国国企改革中存在的国有资产被侵吞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法律问题。通过媒体的报道引发了我们关于国企改革究竟该如何改的思考,并最终促成了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国企改革方向,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最终使一部分国企走出困境获得新生。

舆论监督的广泛性还表现在它能够反映国内各个地区24小时发生的事件。无论是前一阶段发生的“太原警察打伤北京警察”,还是国内一连串的矿难事件,这些新闻本身就形成了一种强大的舆论攻势,从客观上推动政府必须采取措施,妥善解决这些问题。

二、舆论监督的公开性

公开性是新闻媒体开展舆论监督的重要特点,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监督。一旦公开揭丑、彻底曝光,就有别于一般的内部批评,更能激起广大民众的愤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促进问题的及时解决。正是舆论监督的公开性,使许多被极力掩盖的事件和惊心动魄的真相大白于天下,在众目睽睽之下,各级政府和司法机关吸取教训、完善制度、追究相关责任,事故隐患得以减少。这种公开性的成功实践,完善了我国新闻媒体公开介入社会事务和公众公开了解社会真相的新秩序,这是对公民知情权的极大尊重,也表明了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巨大进步。

2003年震惊全国的“孙志刚事件”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南方报业集团记者公开、公正的报道把这一事件的始末彻底呈现在公众面前。一系列的问责、法律上的讨论随后展开。最终在舆论的强大压力下一部实行了21年关于收容遣送制度的国家法规最终废止。

三、舆论监督的客观公正性

真实是进行舆论监督的生命线,也是新闻报道最基本的原则。从这一点出发记者的现场报道和用事实说话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们看到的法制新闻报道,以电视节目为例注重抓现场、抓细节;对关键过程使用长镜头拍摄,以保证事件过程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事实的关键内容

重视同期声的采集,尽量用完整的编辑段落,避免断章取义;用环境声保持事件的原生态,让观众了解事件的真实现场;注意兼听则明,平等对待每一个被访对象,双方都使用同期声,以保证双方都有表达自己的机会,避免偏听一词;解说词常采用叙述性语言,尽量少下结论,避免主观色彩强烈的用词和语气等。

在大量事实的交代基础上,主持人展开评论和观点阐发,从各个环节减免了给那些别有用心者授人于柄的机会,从而保障了节目的权威公正。客观的报道有助于形成客观的舆论环境,从而保证了舆论监督的客观公正性。

四、舆论监督适度性

舆论监督的适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报道中批评性报道、中性报道与正面报道的比例关系;一是舆论监督不能越俎代庖,不能进行媒介审判。

舆论监督固然少不了很多批评、揭露性的内容,但我们应该明白,批评、揭露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揭露黑暗是为了追求光明,真正的目的是为了针砭时弊、匡扶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法制新闻报道多涉及的是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因此必须充分考虑报道的社会效果和社会承受力,以适度原则对材料进行取舍。另外,媒介的批判性仅仅是一个手段,在批判的同时应该注重建设性。

舆论监督不适度的另一个表现就是媒介审判。“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介违反司法程序,超越职权对案件做出判断,是一种违法和无效的裁判。但新闻媒介的影响力将会使这种裁判子社会上产生巨大的影响,影响到公众的正确认知和司法的公正。新闻媒介、公众、政府和司法各有其特定的社会地位,有着各自的利益追求,也有相互的权力冲突。这四方在新闻活动中,为达到某种目的,或受某种欲望、习惯的驱使,都有可能或多或少的不合规则的履行自己的职权。媒介总在追求最大限度的自由,政府则希望将自由控制在自己允许的限度内,并为己所用,公众会要求媒介保护他们的利益,司法也不希望别人指手划脚的指责其权威,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但是在矛盾的过程中媒介应该首先加强自律,并引导社会舆论朝着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媒介应该是为人民立言而不是替人民立言。

在当今社会,舆论的形成依赖于新闻媒介,媒介应该积极引导并帮助形成开放、公平、公开的社会舆论,并以此推动社会的发展。以上所述舆论监督的特征是最基本的特征,也是评价社会舆论是否成熟的基本标准。作为传播重点强势,新闻媒介应该勇于承担社会的责任,更好地通过新闻报道发挥其舆论监督的职能。

[参考文献]

[1]李铮:《论法制新闻的舆论监督》,《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10月10日。

[2]夏榆:《关于舆论监督与新闻法制》,新华网湖南频道2001年4月5日。

[3]王小林:《对新闻舆论监督法制化的思考》,《东南传播》2005年第1期。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本文从媒介恐慌的由来和形成入手,以杭州玉米窝窝头、海南“蕉癌”风波等社会恐慌事件的新闻报道为例,提炼出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新闻报道中出现的虚假、片面、煽情、主观等问题;最后,以消解受众的媒介恐慌情绪为目标,从新闻报道的数量、质量、角度、尺度等方面总结、概括出了四种“把度”方式。

近年来,随着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增多,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媒介既带来了新信息,消除了受众的疑惑,也扩大了事件的知晓范围,带来了受众的媒介恐慌。新闻报道如何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在消除受众疑惑的同时消解媒介恐慌?这将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一、媒介恐慌概述

(一)媒介恐慌的含义

媒介恐慌研究的开端和经典案例是20世纪30年代的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该剧由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演播时,引发了大范围的社会恐慌,600万听众中有至少100万听众将其当成时事新闻,以为外星人从天而降,于是陷入极度的恐慌,惊恐万状地祈祷、躲藏、哭喊、四处逃散,导致了一片混乱。正如德弗勒和丹尼斯所说:“任何新生事物都会引起恐惧。……像许多其它社会变革一样,大众传播的发展引起了广泛的忧虑。”20世纪30年代,广播对于人们来说还属于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一个广播剧引发的恐慌,其实就是广播这一新兴传播手段给人们心理带来的忧虑和恐惧。因此,传播史上的著名魔弹效果论,从受众的角度来解读其实就是媒介恐慌论。但此时,有关媒介恐慌论的研究显得零散而缺乏系统。

2001年“9.11”事件之后,全世界的媒介焦点都集中在具体的灾难事件中,各大媒体充斥着连篇累牍的恐怖事件报道和惊心动魄的视觉刺激,给美国甚至世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恐慌情绪。至此,媒介恐慌论逐渐引起了学界的关注,不少国际会议都将媒介与恐慌列入了讨论范畴,有关媒介恐慌的研究逐渐成熟和深入。

国内研究媒介恐慌的学者可谓凤毛麟角,邵培仁教授是国内第一个研究“媒介恐慌论”和“媒介恐怖论”的学者。他认为,媒介恐慌论是指媒介在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大规模报道的过程中会导致产生新的更多的恐慌现象或恐慌心理的媒介理论或受众理论。由此可见,媒介恐怖论是一种社会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的研究,这种媒介恐慌心理的形成需要诸多诱因以及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要达到消解媒介恐慌的目标必须首先了解媒介恐慌形成的条件。

(二)媒介恐慌的形成条件

从媒介恐慌的含义中可以看出,媒介恐慌的形成具有三个必要条件:

首先,媒介恐慌的产生前提是社会恐慌事件。媒介恐慌论中社会恐慌事件的主体是突发性公共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它主要包括四类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以及社会安全事件。日常生活中,人们十分关注突发性公共事件,并极易受相关信息的影响,其主要原因是此类事件不仅与人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有时甚至还会危及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社会恐怖事件紧急性、相关性、危险性等特点使其极易引起大规模的恐慌情绪和社会骚乱,尤其在我国,各种体制和法律还不健全,应对社会恐怖事件的能力有限,更易引发意料之外的突发性事件,媒介恐慌的原材料即来源于此。

其次,媒介恐慌的形成动力是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除了媒介恐慌的表现者——受众之外,媒介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主角了。正是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才使得受众感受到了周遭的无形的压力,从而形成可怕的集体恐慌情绪。如若不是亲身经历,绝大多数普通百姓都会从媒体上寻求相关信息,了解事件的最新动态、采取必要措施,并以此确认和确保自身及社会的安全。受众的这种心理和社会根源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大众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的挖掘和报道。可见,受众需求与新闻报道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两者极易在彼此间产生直接影响。吸引受众、提高收视(听)率、追求经济效益,这些就是当今媒体不顾一切大规模报道社会恐慌事件的最为重要的原因。

最后,媒介恐慌的最终结果是更多恐慌的产生。如果受众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能够辨别媒介信息的真伪和虚实,那么就能够从主观上抑制媒介恐慌的产生。在媒介对社会恐慌事件进行报道之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恐慌情绪。但事实并非如此,多数受众并不具备对不良媒介信息“免疫”的能力,往往会不自觉地被媒介报道左右,将报道中的恐慌情绪植入内心,导致更多恐慌的产生,最终形成严重的大规模的媒介恐慌现象。

二、新闻报道与媒介恐慌

新闻报道究竟是如何导致受众的媒介恐慌的?我们可以从一个具体的案例中看出些许端倪。2008年6月初,杭州出现了排队购买玉米窝窝头的现象,菜场旁一个专卖玉米窝窝头的小店,一天就能够卖出三四千只的窝窝头。仅仅半个月后,即6月中旬,杭州《都市快报》一篇《红遍杭城的玉米窝窝头遭消费者质疑》的报道,将小小的玉米窝窝头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次日,杭州城内排队购买窝窝头的现象几乎消失,窝窝头销量急剧下滑。此后,杭州市的各大报纸、电台等纷纷对玉米窝窝头的原料和配方提出了质疑,杭州市工商局及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等部门对窝窝头进行了检测,查出了原料中违法添加的柠檬黄色素成分,由此迫使杭城60家窝窝头店有三分之二被淘汰出局。

杭城玉米窝窝头的“色素门”事件,向我们再次证明了大众媒介在公共事件中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一篇几百字的报纸文字报道、一段一两分钟的广播或电视报道足可以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引起轩然大波,甚至能够由此导致一个行业的土崩瓦解。运用不同的媒介寻求信息,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人们对媒介的依赖越深,就越容易受其信息的感染,也越容易引发规模性的恐慌心理。给社会带来恐慌情绪并不是新闻报道的应有之意,消除疑虑、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才是新闻工作者的最终目标。但为何众多新闻报道所带来的,会是受众无休止的恐慌情绪呢?受众自身媒介素养的亟待提高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但在笔者看来,新闻报道的尺度和方式的转变才是重中之重。

还以窝窝头事件为例,虽然经过媒体的曝光和质检部门的检验,众多违法窝窝头摊点被强行关闭,各大媒体似乎顺利完成了“客观报道事实,维持社会稳定”的伟大使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色素门”事件之后,人们对窝窝头的热情似乎一下子淡了,不仅窝窝头的卖主急剧减少,食客的数量也远不及当初,媒体带来的窝窝头恐慌依旧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媒体“虎头蛇尾”的报道方式。从6月至8月的报道中,对窝窝头的“问题”报道数量远远超过了“整改”报道数量,同时,整改后的报道也多以单独的现象描述为主,如7月7日《杭州日报》图片新闻:《窝窝头也打“透明”牌》;8月1日《钱江晚报》新闻:《老店新开又见排长队窝窝头这回不带“色”》,缺乏对整改后的放心生产以及行业状况的整体关照和调查,后期报道明显不足。二是媒体过于主观的报道内容。笔者发现,在所有有关窝窝头的报道中,无论是问题窝窝头生产者还是正规窝窝头的生产者,都处于被动的“失语”状态,在相关报道中没有享受到应有的话语权,既不能辩解,也无法正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受众对窝窝头的恐慌心理。

回顾以往食品安全等公共事件方面的报道,我们发现,媒介的新闻报道往往过多地专注于“问题”本身的爆料,以此吸引受众和消费者的眼球。由于过分急于寻找“问题”,缺少细致的调查和斟酌,导致许多突发性的公共事件报道的片面和失真,在受众中造成了不必要的恐慌,如2007年的“蕉癌”事件,就是由于一些媒体仓促式的夸张煽情报道而导致的。此外,为了遮蔽事实,突发性事件新闻报道所表现出的“模棱两可”或“含糊其词”的态度,也会导致严重的媒介恐慌,2003年SARS事件的前期报道就属于这一类。而更有甚者,直接捏造虚假的恐慌事件吸引受众,“纸馅的包子”就是一例。

对于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难度较大,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站在较为客观的角度观察、调查问题,还应该尽力避免上述报道中出现的各种不良倾向和方式方法,明确新闻中哪些该报道,该报道多少,该怎样报道,为新闻报道制定一个“度”。新闻报道的“度”把握不好,媒介将会过多地陶醉于爆料的“成就”或“成果”之中,也就无法起到消解媒介恐慌和稳定社会秩序的终极目标。

三、在新闻把度中消解媒介恐慌

我们知道,社会恐慌事件、媒介对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报道产生了更多的恐慌现象,是媒介恐慌形成的三个必备条件,任何一个条件的缺失都无法形成大规模的媒介恐慌。因此,从理论上讲,我们至少有三种方法来消解媒介恐慌:第一,在源头上,减少社会恐慌事件。第二,在过程中,改进媒介的大规模报道。第三,在终点上,避免更多恐慌的产生。方法一和方法三,主要从突发性事件的预防与受众的媒介素养方面寻找消解媒介恐慌的方法,这两者都不是本文阐释的重点。本文主要从方法二——媒介报道过程中,总结出消解媒介恐慌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恐慌事件发生后,媒体需要改进其对于恐慌事件的大规模报道,以调整新闻报道方式为手段,从而达到消解受众的恐慌情绪的目的。这并不是说要一味地限制媒介对于社会恐慌事件报道的数量,而是要从新闻报道的数量、质量、角度、尺度等诸多方面进行协调,以此推动新闻报道的改良和进步,将受众从无休止的恐慌报道中解救出来。

第一,把握恐慌事件新闻报道的数量,防止“新闻麻木症”。所谓“新闻麻木症”是指新闻媒体在过多地报道社会恐慌事件之后,进入的一个报道缓进、态度麻木的阶段。虽然社会恐慌事件远未解决,甚至是死亡人数还在不断增加,但因为死亡人数太多,媒介报不胜报。报纸不写了,媒体不报了,受众就以为恐慌事件消失了,造成了“世界太平”的假象。“SARS病毒会存在于人类社会很长一段时间,也许一百年都不会消失,就像AIDS、肺结核及汉他病毒(新黑死病,也是一种鼠疫)一样,都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各位不妨上网去查查,全球AIDS病人数的增加速率一直没有减少,每年稳定的增加几十万人,但为何媒体不再提了?因为‘新闻麻木症’。”

媒介对恐慌事件无休止的狂轰滥炸,会导致受众情绪的极度紧张和恐慌,“其实,最后人们发现,事件导致人员死亡的数量远比当时交通事故中死亡的人数少,而且涉及的范围也不大。但是,当一个地方出现这一事件,或者当一个人因为这一事件死亡的时候,媒介就会立即开足马力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报道,仿佛一夜之间已到有成千上万的人死亡和患病,人类的末日即将到来。”然而,一旦媒介报道的数量随着事态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达到了一个饱和的“度”,媒介就会进入麻木阶段,制造安定和平的假象,受众从媒介中接受了虚假的“现实”,恐慌情绪自然会消失,但必要的保护措施和警惕心态也会放松和麻木,导致比恐慌更可怕的毫无防护的“无知情绪”的形成。

第二,把握恐慌事件新闻报道的质量,防止“新闻变质”。从本质上来说,任何新闻都是消除公众不确定性心理的信息,消除公众对公共事件的疑虑和不解,是新闻服务大众的最基本的目标。同其他社会事件相比,社会恐慌事件具有突发性、紧张性、不确定性等多变的特征,在如此多变的社会事件中,媒介找到了报道的热点,而受众也开始不断寻求媒介的帮助以确保自身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的报道很容易被受众接受,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眼球,媒介中的新闻也很容易变质。京城虚假的“纸馅包子”为什么能出笼?台湾的“脚尾饭事件”为何能够迷惑众多媒体?那是因为,媒体的新闻策划过了头,对于荒诞、假、丑事件的一味追逐导致了新闻变质,变质后的新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闻,而是由媒体导演出来的一场戏剧,受众成为了毫不知情的卷入者,对“戏剧”投入了真实的感情和情绪,从而导致媒介恐慌。此外,对社会恐慌事件的遮蔽和模糊报道也是新闻变质的一个主要表现。SARS前期的新闻报道非但没有起到解除受众疑虑的作用,还引起了大规模的流言传播,当时的SARS新闻完全变了质,不再具有可靠性和参考价值。由此可见,真实、准确、及时是恐慌新闻应该始终遵循的品质原则。

第三,把握恐慌事件新闻报道的角度,防止“主体缺失”。新闻报道的角度指的是报道的切入角度,也就是报道者坚持客观性的原则,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对事件进行全面报道。对新闻角度的把握,是对新闻报道全面性提出要求。社会恐慌事件中,往往具有一个以上的报道主体,一般说来,在选取角度进行报道时,有关第一主体的报道数量会比较多,也比较详细和全面。

杭州6月的窝窝头事件中,消费者是此次食品恐慌事件的主体,为了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大部分的新闻报道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对窝窝头摊点进行了质疑、检查、批评和监督,但我们忽略了事件的第二主体,那就是各窝窝头摊点的店主们。如果我们故意造成第二主体的缺失和失语状态,就会在消费者当中造成不公平的判断,使消费者误认为所有的摊点都是违章、违规摊点,摊主们因为自己的“理亏”而沉默。为了消除误解,媒体应给予第二主体以同样的机会在报道中发出自己的声音,无论是辩解还是道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受众的疑惑,媒体也能够真正做到公平与公正,达到行业和社会的共赢。同理,在地震灾害中,新闻报道不仅要关注逝者,同时还要关心生者;在疾病报道中,病人、家属和医护者都应是我们的关注对象……在恐慌新闻中,虽不可能也没必要形成主体报道绝对平衡的状态,但我们必须努力杜绝“主体缺失”的现象,要使每个人都具有言论和表现的自由,使媒体真正成为平等自由、公平公正的典范。超级秘书网

第四,把握恐慌事件新闻报道的尺度,防止“恐慌塑造”。媒体的权利就是“客观报道新闻”,媒体具有特殊的话语权,也具有监督社会的职能和权利。正是媒体的这些权利,使其能够在恐慌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进行报道,并督促相关部门采取必要措施。但新闻的“客观性”要求媒体不能超越报道的尺度,有意识的塑造恐慌,如对电视画面进行有意识的拼接以及推波助澜式的旁白,或者是文字报道中涉入性极强的“你”、“你们”、“你我”等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及过多负面词汇的使用等,都会导致“超真实”情境的呈现,无形中塑造了恐慌情绪,受众难免会陷入其中。2007年的“蕉癌”风波中,部分媒体的煽情报道直接诱使了受众媒介恐慌的产生,“部分媒体的报道称香蕉‘巴拿马病’不但是癌症,也是香蕉世界的SARS”。媒体这种对于香蕉恐慌的塑造,虽然在短期内争夺了众多受众的眼球和宝贵的注意力资源,但也同时带来了海南香蕉产业受挫的严重后果。“蕉癌”风波使媒体从煽情的“大尺度”中得到了深刻的教训。

把握新闻尺度的最好方法,就是用事实说话,尽量不要添加主观评判和戏剧化的表述,在报道某些敏感问题时,必须充分认识受众心理的解读习惯与承受能力,从而避免误导消费者,或是造成媒体“未审先判”的“越权”行为。要从源头上消除媒介恐慌,就应该从媒介自身出发,消解其内部制造恐慌的要素,把好信息制作的关口。必须保证将尺度适中、有理有据的事实公布于众,也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希望将受众对于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恐慌情绪降到最低点,消解媒介恐慌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 社会舆论 刑事审判 量刑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完善需要社会舆论监督,我国的司法机关应该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通过媒体等倾听社会的声音,特别是老百姓的呼声,实行司法公开,尤其在刑事审判领域,在一些网络和媒体关注的案件,公众所期望的和法院判决的结果如果差距太大,社会舆论反映强烈,就会激起了民愤。因此,社会舆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司法机关内部的规范和制约,对司法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法官素质的提高。

然而长期以来违法犯罪行为性质的研究理论与实践部门都比较重视,而对某个犯罪如何量刑则研究较少。量刑是一种司法行为,是法官按照法律规定来进行的,它和定罪一起构成审判活动的两个环节。法官为了保障嫌疑人权利、实现公平、正义,首先要正确定罪,适用什么法律;其次准确行使刑罚裁量权,罪的轻重程度即有没有法定或酌定加重或减轻情节等,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统一性。

一、社会舆论的概念

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把社会舆论等同于民意、等同于公意或众意、等同于大众的传媒或媒介的言论,这些都是片面的看法,是不全面的。社会舆论是多数人对社会上的任务人、事件、问题所作的外在反应,这种可以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通过大众传媒等传播途径,进行交流、整合、碰撞等形成的“所谓”大多数意见的共同意识集合。

二、社会舆论的特点

(一)社会舆论易受外界的影响

公众的力量对司法活动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舆论的形式得以表现。定罪量刑作为一种司法活动,也一直受媒体的影响,公众也是通过以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舆论一旦被别有用心人的鼓动,把某个案件的一些不真实的信息通过不同渠道传播开来,别人说什么他就说什么,对司法工作人员公正办案产生压力,要求不断增强司法机关办案的透明度。

(二)社会舆论的数量很难估计

多少人的观点才是社会舆论,它的数量很难界定,一百人、一千人还是更多,是以某一区域还是以全国来计算,这些都是未知数。评价社会舆论时,关注人多的社会舆论就是整个社会的舆论,应该从从案件的影响性和社会关注度来评判。

(三)社会舆论的表达方式具有多样性

社会舆论是一种最传统的表达方式,网络传播是一种更为流行的形式,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匿名的形式发表一些评论,有少数案件正是通过形式得以侦破。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不受时间限制性。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是全天候、实时。二是交互性。网络媒体打破了话语特权的垄断,受众可以及时、便利、充分地发表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三是个性化性。网络媒体上的信息,具有很强的个性化的特征,特别是受众高度参与产生的信息。

(四)社会舆论容易产生变化

拿引起全社会关注的“赵作海案”来说,在案情真实情况未清时,公众以为赵作海罪大恶极,当案件的真实情况曝光以后,大多数人又开始把矛头指向司法机关,说司法机关罪案这么草率,对赵作海产生怜悯之情,觉得太可怜了。

三、社会舆论的价值

(一)社会舆论的道德价值

社会舆论以人们的道德价值体系为标准,人们通过大众媒体或言语从内心深处对社会上发生的现象、问题、事务发表一定的看法,从而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具有强制力。在我们国家的舆论宣传中,树立先进、学习先进,从而来弘扬主旋律、转变社会风气的良好效果。社会舆论对社会上一些现象进行褒或贬的评价指导人们进行正确的道德选择,弘扬高尚的道德情操,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念,批判社会上的一些欺诈、虚伪的现象。

(二)社会舆论的法律价值

一方面社会舆论推动了一部分法律的建立、完善和淘汰了过时的法律、法规。2003年3月发生孙志刚案,许多媒体详细报道了此一事件,并暴光了许多同一性质的案件,引发了对收容遣送制度的反思和抨击,2003年6月公布了《城市生活无着落流浪批发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标志着《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被废止。另一方面法律要尊重民意,法律要尊重的是真正反映民意的社会舆论,而不是歪曲反应民意的社会舆论,促使法律得以修改和完善。

四、刑事量刑的一般原则和影响因素

(一)刑事量刑的一般原则

量刑,即刑事裁量,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依法裁量决定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量刑作为人民法院运用刑罚的一项活动,在刑事审判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刑事审判的三个环节即定罪、量刑、行刑中,量刑处于核心地位,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根据我国《刑法》第61条的规定,根据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而决定对犯罪分子适用什么刑罚。可以概括为:以犯罪事实为根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

(二)刑事量刑的影响因素

因刑法每一个罪名所对应的刑事处罚都有量刑上的幅度如最高或最低等,又因为有些罪名有相同或相近或重叠之处,有些法条存在法条竞合,给法官的准确量刑既加大了难度,又因不确定因素和法律以外的因素给法官提供了可乘之机,影响了公正量刑。因此影响刑事的因素主要是:其一是法庭内的非法律因素,其二是法庭外的非法律因素。社会舆论是法庭外的非法律因素的重要之一。

社会上一些有影响的案件发生后,不同阶层的反应不一。而新闻单位为了吸引读者,又由于不专业、有时有意无意地夸大或渲染案件的细节。他们报道时带有很强的局限性,甚至不一定符合案件客观事实,而引发的舆论导向对法官的公正审判产生了负面效应,有的法官为了迎合社会舆论,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定罪和量刑就会违背法律的原则和精神-重罪轻判和轻罪重判,对公正适用法律产生了不利影响。限于篇幅,下文以清洁工梁丽案为例进行分析:

1.梁丽案的基本情况

清洁女工梁丽于2008年12月在深圳机场将价值300万黄金的小纸箱当成是别人丢弃的物品,梁丽将纸箱捡到自己的清洁车上,并带回家中,接着警察来到梁丽家中,梁丽交出物品,接着被带走。该案件一经报道,立即成为全民热议的公共事件许多专家展开激辩。2009年9月25日检察机关最终认定梁丽犯盗窃罪的证据不足其行为构成侵占罪属“不告不理”的自诉案件。2009年10月10日公安机关作出“撤案决定书”撤销了此案。

2.社会舆论对此案的影响和评议

梁丽案一出,舆论哗然,并于当年在网上一场大讨论-女清洁工捡价值300万的金饰是否应该被,一些网友纷纷加入到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中,少数网友支持,多数持反对态度。作为一个社会关注广泛、影响较大的案件,引起人们对法律尤其是刑事法律的关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公众对梁丽一案的关注,其体现的深层次的问题是公众对法律是否公正、社会是否公平的关注,一个清洁工能盗窃价值300万金饰吗?

侵占罪必须有非法占为已有、拒不交出的行为。梁丽自从捡到纸箱之后,并没有占为己有、拒不交出的故意,他把随时交给失主的意图都告诉了她的同事,并愿意明天上交给已经报案的失主,警察到了她家调查情况,她就主动交出并愿意配合调查,笔者认为这个行为不符合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即便认定,也应当按照自诉案件的“不告不理”的处理程序,当然更不符合盗窃罪的构成要件。梁丽取得这些财物的过程没有被主人或者实际控制人注意,也不能认为是窃取,而应当被认为是捡拾。

五、完善社会舆论对量刑影响的对策

1.构建完善的社会舆论的介入机制。司法机关与社会舆论应该建立一个有效互动、交流平台。在审判过程中司法机关应全面了解社会舆论的呼声,应允许社会舆论介入和监督案件的审理,实现二者的有机互动。对一些重大的、复杂的、网络和媒体关注度高的案件,司法机关的法官应及时关注各界包括媒体的反应,并把案情进度情况不断地向社会公布。

2.细化量刑中的具体条款。同一罪名对于不同的情节、不同的量刑幅度和它的适用条件进行细化,量刑差异在立法上大大降低。有些罪名不能制定全国统一的标准,可以地方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量刑标准。

3.不断完善人民陪审员参与审判的各项制度。人民陪审员在审判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权力公开、民主监督、人民等现代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对于转变司法机关执法观念和执法方式有积极作用。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加强立法-人民监督员、扩大人民陪审员的选任范围、保障人民陪审员的各项权利。

4.加强判例的立法工作。编写一些典型的、对量刑具有指导意义的判例。立法机关对案例进行整理、梳理出一些法院没有处理过的案件,我国尽管是成文法国家,但这些案例对法院后来的案件审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判例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但判例必须经过立法机关的确认,才能具有法律效力。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5篇

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是存在于两个系统内而又相互关联的两种话语形态。二者存在着广泛的联系。本文试探讨二者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一、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各自特点

1.新闻评论的特点。新闻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发议论,讲道理,直接发表意见的文体。 新闻评论是一种媒体舆论,它担负着宣传、引导、解惑的使命。它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强烈的新闻性。新闻评论的首要特征是它的新闻性,这是由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也是新闻评论和一般议论文的重要区别。新闻评论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它所评论的对象,是当前重要的新闻事件和现实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些事件和问题往往是社会中群众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内容。

(2)鲜明的政治性。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也是决定于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新闻评论担负着宣传的使命,要代表一定的阶级、政党或政治集团的利益。新闻评论的政治性,主要表现在它针对那些具有政治意义的问题发言,围绕重要的政治事件以及在贯彻执行党的政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阐明党的立场和主张。

(3)广泛的群众性。新闻评论的群众性,首先表现在它的内容是广大群众最关心和最感兴趣的,是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又是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呼声的。其次,就是要吸引广大群众关心评论工作,参与评论的写作。

(4)严密的组织性。新闻评论的组织性,也是由新闻传播工具的性质所决定的。新闻评论是一种媒体舆论,这种话语形式代表媒体,并且它的选题、创作、修改、发表各个环节都是媒体进行的有组织性的活动。

(5)深远的指导性。新闻评论的指导性,主要表现在通过对社会中的重大问题、重要的新闻事实做出分析,帮助群众弄清客观事物的发展方向,解答疑惑之处,正确的引导舆论。

2.社会舆论的特点。社会舆论是众人关于政治和一般公共事务的议论。 它的表现形式较为复杂,分为有形的社会舆论和无形的社会舆论。通常情况下,无形的社会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是可以向有形的社会舆论转化的。

社会舆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自发性与伴生性。社会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有一定的自发性。并且它往往是伴随着某些新闻事件、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产生而产生的。因此,自发性又派生出了伴生性的特征。

(2)多样性与包容性。社会舆论是一种公众的舆论,这种话语形式由于言论群体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且社会舆论的焦点往往也是多样化的,因此,社会舆论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而社会舆论由于是个开放的话语系统,能够使多样性的言论并存,因此又具有包容性的特点。

(3)分散性与无组织性。社会舆论就如同磁力线分布,每一个点的磁极方向都是不同的,所带的电荷也是有正有负、杂乱无章。社会舆论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和差异性。而社会舆论的形成由于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和固定的言论群体,所以又呈现出无组织性的特点。

二、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

虽然,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分属于两个话语系统,且具有很多截然不同的特点,;但是,二者在运行模式中有很大的交集,并且有着很强的互动关系。梁启超就曾经书写一篇文章,阐述了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即舆论之母与舆论之仆。就是说新闻评论源于社会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另一方面又反过来有力地引导社会舆论。

1.舆论之母。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像是两个相交圆,有一定范围的交集。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评论的取材、选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社会舆论。新闻评论这种媒体舆论准确地把握了社会舆论的关注点――重大的事件、新问题、新现象,并且以分析与阐述的方式通过新闻媒体表现出来,引起社会舆论的共鸣或者是重塑新的社会舆论。从这层意义上讲,社会舆论是舆论之母。新闻评论源于社会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集中反映。

而另一方面,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又有很大不相交的范围。新闻媒体通过组织性的采集活动,捕捉到社会舆论的盲点或者是争议点,通过新闻评论的方式形成新的社会舆论或者是梳理原有的社会舆论形成新的导向。从这个层面上讲,新闻评论具有形成社会舆论的功能,新闻评论也是舆论之母。

2.舆论之仆。新闻评论这种媒体舆论的功能是社会舆论之仆。一方面反映社会舆论,另一方面影响、引导社会舆论。新闻评论是通过三个环节形成意见气候,从而影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首先是传播媒体发现或预见社会舆论的焦点,通过媒体舆论的传播与社会舆论产生共鸣效果;其次是同类信息传播的连续性和重复性,由此产生累积效果;再次是信息到达范围的广泛性,由此产生遍在效果。通过共鸣效果,可以反映社会舆论的焦点。通过累积效果和遍在效果,可以一方面对于社会舆论中的盲点形成新的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更正原有的社会舆论导向使其朝良性的态势发展。

新闻评论就是要给群众指明方向,使他们知所趋避,实事求是分析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对客观事物的具体分析,对群众最关心、最焦虑的问题,做出明确地回答为他们解答疑惑。这也就是新闻评论作为舆论之仆的最终目标。

互动模式。如果用模式图来描述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的互动关系,则如下图:

三、小结

新闻评论与社会舆论同属于社会发展的文化系统,但却是上下有别的两种话语形态。新闻评论属于上层建筑的范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 死刑 社会舆论 司法独立 刑法原则

一、社会舆论与死刑裁判的基础含义

社会舆论,在人类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是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一种无形却巨大的力量,它是针对特定的现实中某一焦点客体,一定范围内的“多数人”本文界定为公众,基于一定的需要和利益考虑,通过言语或非言语形式公开表达的态度、意见、要求,并通过一定的传播途径,进行交流、辩论、感染,整合而成的、具有强烈实践意向的表层集合意识,是“多数人”共同意志的外化,表现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目前,人们通常将大众传媒或媒介的言论以及民意等同于社会舆论。

死刑,又称生命刑或者极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在我国分为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两种情况。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刑罚的法定。因此只有对刑法典分则条文明确规定了死刑的犯罪,才可以判处死刑。可见,在我国刑法典中明确了死刑适用的严格要求,体现了这一刑罚高于其他刑种的适用上的严肃性。

那么,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社会舆论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影响范围扩大化、影响力深刻化,使得死刑在个案中的适用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来自舆论的强大压力,最终得出与已有法律规定及裁判惯例有所出入的裁判结果,即舆论影响了这一司法活动。

二、社会舆论对死刑裁判的影响

(一)社会舆论与司法独立死刑的适用属于司法权的行使,法院有权力和义务排斥其他力量的干预,坚持独立审判,适当适用死刑。然而在我国,死刑的适用始终存在着法院之外的其他主体意图影响审判结果的情形。当然,这里所谓其他各主体之间也均存在博弈关系,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并对其他主体可能采取的策略选择进行分析,而后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策略。法院是死刑适用的最终决定者,其策略选择将对其他主体的策略选择产生决定性影响。本文中其他主体主要指社会舆论力量。

当前,我国的刑事政策是“保留死刑、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这是在宽严相济这一基本形势政策的背景下对死刑政策的最新表述,其核心还是限制死刑。为了体现和落实这一刑事政策,我国刑法上对死刑的适用进行了一系列必要的限制:适用条件、适用对象、适用程序和执行制度的限制。当然死刑除严于其他刑种的适用条件之外,也必须在量刑制度的基本规定之下产生、执行。量刑,即刑罚裁量是刑事审判权的一部分,作出死刑裁判的主体只能是人民法院,而人民法院裁判的依据则应是事实和法律这两个因素,这在《宪法》、《刑法》有相关规定。豍人民法院依据法律和事实独立做出死刑裁判可以说是司法独立的生动体现,而司法裁判的独立性是司法权区别于行政权、立法权的基本属性,也是保障实体正义和程序正义能够最大限度的实现的制度前提。实体正义,表现为法院的最终裁判能使有罪者受到法律的惩戒,轻罪轻判,重罪重判,无罪则免受法律追究。程序正义,顾名思义,要求程序符合法律规定,表现为法庭有效、有序的主持庭审并最终做出公正的判决,也强调司法程序公开公正客观。而社会舆论对死刑适用的介入则是对司法独立的又一挑战。

这种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和法理原因,第一,惩治犯罪是国家和社会整体代表公权力对个别公民个体采取的行动,其对象的是少数人,一般人不会将自己设定为被打击的对象。在旁观者心理作用下,公众,即一般人普遍会出于自保要求对严重犯罪从重处罚。第二,舆论表达的现代化。当今最具代表性的舆论方式当属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通过反映具体民众对具体事物的个体评价,往往会产生指引和影响公众对该事物作出群体性的评价的效果,然后再通过公众的评价来对评价对象及相关主体产生实质作用。一旦痴线判决结果与媒体的舆论导向相差甚远的情形,就可能引起公众的不满。现如今网络的信息传达速度和广度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方式,网民成为了舆论表达的一大群体,他们往往易于号召、对信息辨别力较弱、形成的舆论力较强。第三,社会舆论的不满情绪往往被视为危害社会稳定的因素,从而引发地方党委、政府或人大的干预,这就与我国的法官绩效考核等一系列行政化因素挂钩,使得法官在行使审判权,哪怕最严肃的死刑适用裁量权时都不得不考虑法律和事实以外的因素。从而使司法裁判的独立性收到了冲击。

(二)社会舆论与我国刑法基本原则1.社会舆论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法律面前人人请等原则集中体现了刑法的平等性,具体包括定罪、量刑、行刑三个基本环节上的一律平等。具体到本文,舆论对死刑裁判的影响上则指,同样的犯罪行为在定为死罪、判处死刑、执行死刑上本不应因有无社会舆论的力量或舆论的导向而有所区别。但由于社会舆论是民众情感的反应,具有盲目性和冲动性。民意的态度倾向性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某些问题是保守严厉的态度;而另一些问题上,却可能很宽容;某些问题上,态度与行为可能完全矛盾。所以社会舆论本身的性质就导致其很容易被心怀不轨者利用,最终却造成了实质上的不平等。死刑判决是刑事司法中最严厉的惩罚手段,具有不可逆性,做出这样剥夺他人最宝贵生命权的判决是需要法院必须有极其严谨的态度,非常专业的素养,社会舆论自身无法克服的盲目性和非专业性一旦成为法官适用死刑是的考量因素,便会使案件有有失公正之嫌。

2.社会舆论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基本含义是,犯罪分子应受的处罚种类、刑罚的轻重、最终判处的刑罚必须根据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的性质、侵害的利益性质以及其应当承担的刑事责任来决定。社会舆论力量日益强大,在其影响下,可能会使犯罪分子所犯的罪行不再与法律规定相一致的情形越来越多的出现,法官可能会更多的考虑社会舆论因素,以期寻找司法正义与民众态度的平衡点,这就偏离了罪刑相适应原则。当然,社会舆论中的愤恨态度也从反面体现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民众愤恨越大,表明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越大。但是社会舆论的盲目性和冲动型又极可能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成为片面的民意和愤恨,这时社会舆论便不能正确的评价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那么 ,人民法院在这样的舆论下一旦做出死刑裁判,则极可能是重于行为性质和应受刑罚的。

三、社会舆论与死刑适用相互关系的走向

死刑这种世界多数国家已经废除的残酷刑罚,在我国也从侦查、一审、二审、死刑复核、执行程序等不同程序中意图限制死刑的适用,并独创性的提出了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制度,这所有的行为都表现了我们立法和司法中慎杀、少杀的态度。几代法学人不懈努力研究和争取来的对生命的尊重、对正义的追求,却在社会舆论还不成熟的今天成为了脆弱的牺牲者。

随着全球范围内废除死刑或限制死刑呼声的高涨,死刑适用的限制势必越发严格、规范,社会舆论可以影响的范围和强度则会受到一定限制;另外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深入,司法独立性也会在更多方面得以彰显,那么判处死刑的刑事审判权就有可能脱离现如今纷繁的力量,真正做到司法独立,刑法的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也就理所当然的实现。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社会稳定包括政治稳定、经济稳定、思想文化及社会秩序稳定,等等。由于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以及带给整个社会和民众思想等方面的影响,思想文化中的社会舆论越来越成为影响当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应正确对待社会舆论,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会稳定,是指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和谐和有序,是通过政府、社会或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协调而达到的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人类社会是一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社会稳定包含了政治局势稳定、经济形势稳定、思想情绪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等内容。因此,无论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秩序哪一方面出现了问题并且产生相关影响,都可能会造成社会系统的震荡甚至无序状态。而在这一系列影响社会系统稳定的因素中,有一个因素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就是思想文化中的社会舆论因素对社会稳定的重要影响。

社会舆论,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民众对社会发展或社会现象的共同意见和态度,是人们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和社会关系相互作用过程的思想产物,是社会系统中重要的精神生活现象。它所体现的思想内容是当时社会上发生的事件,反映的是人们现实的生活要求和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中可以触摸到时代的脉搏,倾听到现实的社会呼声。社会舆论往往会对公众个体形成强大压力,导致公众心理趋同倾向,成为公众看待问题的规范和行为规范,并进而影响部分或整体社会价值观念的变更,甚至形成新的社会价值观念。这些变化必然会对社会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稳定。

社会舆论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无形的社会力量,几乎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点、观念、情绪和行为,而且对社会权力、政府公共政策形成某种约束和制衡,是社会控制的重要工具和形式。马克思认为,舆论是社会中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近现代文明社会以来,反映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舆论之间的斗争,往往是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先导。从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到欧洲中世纪的“文艺复兴”,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等等,社会的变迁、发展无不以进步的社会舆论作先导。而新的社会制度建立以后,社会舆论就成为统治新的社会制度和维持其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几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特别是在对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等看法上,由于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及现代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看法呈现出复杂、多变的趋势,社会舆论对社会发展和稳定带来一定、甚至有时是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应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舆论,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一、要重视社会舆论

正因为社会舆论对社会行为有很大的控制力,对社会发展和稳定起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社会舆论,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社会问题或事件发生时的社会舆论。

相传我国周代就有采诗制度,目的就是为了“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春秋时期的大政治家子产很重视街谈巷议这种自发的社会舆论,把它作为巩固政权的条件。他主张保留“乡校”、听取“国人”意见,并因才任用,采用“宽猛相济”的治国方略,将郑国治理得秩序井然。班固《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动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东汉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这些都是统治者为了更好地维护政治统治而观民风、察民政,重视当时的社会舆论。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同样要重视社会舆论。各级党和政府部门要倾听下情,倾听民意。特别是要充分了解、重视群众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反应。在进行某些社会改革和社会政策实施的时候,更要密切注意公众的意见,认真对待群众的呼声,尽量使我们的改革及政策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由于现代网络媒体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自身的开放、迅速、虚拟、复杂等特点,使得通过电子网络传播的社会舆论变得更加复杂化。越来越多的网民通过网络来表达民意、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网络的“舆论场”作用,日益受到中央高层的重视和肯定。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强调:“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二、开展社会舆论调查

社会舆论调查主要是采用有组织、有系统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对公众意见进行集合和传导,分析和描述社会舆论状况与变化趋势。社会舆论调查作为社会运行的报警器,对社会发展或事件走势进行预测,了解社会舆论动态,倾听民众意见、群众疾苦,反映民情、民声、民意,突出社会矛盾、热点。社会舆论调查可以为政府决策机构反映舆情,提供决策依据,让决策更趋科学、合理,减少社会摩擦,降低改革“成本”,从而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比如,对“中日关系”进行社会舆论调查,可以让我们比较清楚地了解到中日双方民众在对待中日关系上的大体态度。通过分析问题,了解引起分歧的原因,谋求恰当地解决途径,积极、正确引导民众的态度向正常、有益的方向发展,达到消除分歧、增进两国人民互相理解的目的。同时,政府进一步修改或完善外交政策,促进中日关系良好发展,为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政府在进行社会舆论调查、重视民众呼声的同时,要加强民众呼声和政府政策的变动,使民众积极参与到政治生活和民主决策中来。这样,社会舆论调查既提升了政府公信力和政府执政能力,又传达了社情民意,凝聚人心,激发活力,增强了社会保障和治理,维护了社会稳定。当某种社会舆论兴起时,政府相关部门就应该快速做出反映,对此社会舆论开展调查,分析引起此种社会舆论发生的原因,社会舆论流传的时间、范围、类别,辨别真伪,并及时给出对策。只有这样,各级政府才能更及时发现、处理问题,掌握主动权,维护社会稳定。

三、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社会是复杂的有机体,由不同的阶级、阶层、利益群体组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要求、思维方式、情感心理,即使对同一个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因此,社会舆论复杂多样,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进步的,也有落后的;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同时,社会舆论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角落,有时又是隐蔽性的。特别是群众中自发产生的社会舆论中,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带有非理性的成分,他们在表达公众意志的同时,也掺杂了种种私见和偏见。

社会舆论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力及其自身具有的多样性、多变性、复杂性,使得无论在任何国家、任何社会、任何时代,执政者都高度重视对社会舆论的引导。政府通过对社会舆论的正确引导,形成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舆论环境,形成有利于增进社会团结和巩固自身执政地位的舆论导向。邓小平指出:“为了实现安定团结,宣传、教育、理论、文艺部门的同志们,要从各个方面来共同努力。毫无疑问,这些方面的工作搞好了,可以在保障、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方面起非常大的作用。但是如果出了大的偏差,也可以助长不安定因素的发展。”宣传舆论工作的这种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各个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指出:“历史经验反复证明,舆论导向正确与否,对于我们党的成长、壮大,对于人民政权的建立、巩固,对于人民团结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作用。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进一步为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当今人们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和参与社会事务,网络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网络舆论中既有许多健康向上的内容,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西方敌对势力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借助论坛或聊天室等多种方式散布错误思想观点,传播腐朽落后文化;有人利用网络宣传过激的民族主义倾向及过分的政治言辞;一些网民有时会出现偏激言词、非理性言论,甚至对他人进行攻击和污蔑,等等。这些有时会对网络媒体的舆论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形成良性网络舆论环境,有时会引发负面效应,造成不必要的恐慌,甚至给我国外交决策造成不必要的干扰,等等。因此,为了促进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让其对社会舆论产生正面的引导,就必须积极强化对网络媒体的引导和管理。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坚持党管媒体的原则,必须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既要坚持党对媒体的领导,又要适应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内在要求、运行特点,自觉遵循客观规律,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党要利用新闻媒体和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导引信仰追求、示范道德典范、倡导观念潮流、促成价值认同。同时要求新闻媒体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坚持唱响主旋律,不要盲目模仿西方社会所谓的“新闻自由”。要大力宣传和弘扬一切体现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体现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和精神,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着力营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良好氛围,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氛围。营造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良好氛围。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正确导向,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四、正确开展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我们党和政府现行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媒体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以及社会事件进行评说、披露乃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新闻媒体运用社会舆论的独特力量,帮助公众了解政府事务、社会事务和一切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务,并引起中央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促使其沿着法制和社会生活公共准则的方向运作,促成问题的解决或状态的改善。舆论监督覆盖面广、迅速及时、震慑力强,“不怕上告,只怕登报”,因此被人们誉为“社会雷达”和“无处不在的眼睛”,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例如,“非典”事件让人们认识到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谣言止于媒体”,媒体是信息公开的载体,是舆论监督的重要主体。舆论监督使问题进一步透明化,人们不再慌乱,而是更客观地看待问题。重庆的“最牛钉子户”事件,曾经引起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全国舆论一片鼎沸。但最后事态不仅没有恶化,反而在全国舆论的关注和压力下,当事双方顺利达成和解。因此,恰当的舆论监督可以化解社会冲突,使矛盾趋于缓弱,并最终得到良好地解决,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星级酒店;员工离职意向;影响因子;重庆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107-05

合理的员工流动有利于酒店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促进酒店健康发展 [1] 。随着重庆市酒店的日益增多,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下降,员工流动越来越频繁。据走访调查得知重庆市星级酒店员工的平均流失率高达35%,高流失率给酒店经营管理带来了服务质量下降、客源流失、替换与培训成本加大、员工的归属感弱化等一系列消极影响,妨碍了重庆酒店业的正常发展。基于此,本文以重庆市中高档星级酒店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探索促成员工流动的各种因素及其相关性,以便酒店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员工流失率,稳定员工队伍。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多从员工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员工流动的影响因素等角度研究企业员工流动问题,并形成了诸如“参与决定”模型[2] 、普莱斯模型 [3] 、莫布雷中介链模型 [4] 等员工流动的分析模型。而国内学者多从定性角度探讨员工流动问题 [5~6],与酒店员工流动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其中潘澜的“酒店员工主动流失模型”较具有代表性 [7]。

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影响员工流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社会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市场状况、同行业竞争情况、用工制度、行业偏见等)[7~8], 组织内部因素(如,企业规模、薪酬、培训、晋升、沟通体系、企业管理模式等) [9~12] 和个体因素 (如,性别、婚姻状况、年龄、教育程度、月薪、职位等) 。[13~14]

二、研究方法

1.被调查酒店概貌

本研究涉及重庆市3家四星级和1家三星级酒店,调查对象包括酒店一线员工和各层次管理人员,分布于前厅、客房、餐饮、人力资源、销售、财务等业务部门。

2.问卷设计

本研究在参考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并结合重庆酒店业实际情况设计了“中高档星级酒店员工流动动因调查问卷”,包括被调查者人口统计特征(年龄、性别、婚否、教育程度、学业背景、工作时间、月收入、职位、从业经历等)、员工离职意向和员工离职的影响因子三个部分。其中,员工离职意向包含员工寻找更为理想工作的可能性,在存在其他机会时是否放弃目前工作以及是否愿意长期留在目前供职的酒店等六个问题。影响因子包括酒店内部因素(薪酬水平、晋升制度、培训体系、酒店目标意识程度、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工作环境、个人能力发挥和工作绩效评价)和外部影响因子(酒店行业发展前景、家人支持、社会舆论和跳槽代价)。问卷采用李克特(Likert)量表形式,以(1)表示很不赞同,(2)表示不赞同,(3)表示中立,(4)表示赞同,(5)表示很赞同。

3.调查的实施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两种形式。问卷于2008年6―8月向重庆市3家四星级酒店和1家三星级宾馆发放460份,收回451份,回收率98.04 %,其中有效问卷429份,有效率 95.12 %。

此外,研究者在发放问卷的同时与四个酒店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交流沟通,了解重庆市酒店行业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和员工流动的倾向与态势。

4.数据分析方法

本研究的相关数据采用SPSS 11.5 for window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其中采用描述性统计获得被调查者的人口学统计特征,均值分析判断被调查者对相关问题的态度倾向,相关性分析揭示酒店内外部影响因子与员工离职意向之间的相关程度。

三、研究结果

1.被调查者概貌

429位被调查者中普通员工占66.4%,领班21.2%,主管及以上管理者占12.4%,女性60.6%,已婚员工55.5%;40岁以下的年轻人超过90%,初、中等学历占76.9%,68.5%的员工的学业背景与酒店管理或旅游专业无关。

2.员工离职意向分析

员工离职意向的强弱直接影响酒店员工队伍的稳定。本研究发现被调查者中有1/3的员工(33.6%)认为“以自己目前的状况和条件,找到理想的工作可能性很高”,41.9%的员工表示“如果现在有其他合适的机会,会马上放弃目前的工作”,半数以上员工(54.1%)没有把目前从事的酒店工作作为永久性工作来对待,近1/4的员工(23.8%)为了寻找“跳槽”的机会,“经常看报刊上的招聘消息,寻找其他工作机会”,而“希望一直在目前的酒店工作”的员工仅占35.5%。当然,尽管不少员工有离职的愿望,但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不是一放弃目前的工作就能够顺利地再就业。因此,近半数的员工(48.8%)表示“短期内我不会离开目前的酒店”。而真正担心以自身的条件无法找到更为理想的工作,也不经常去搜集招聘信息,寻求其他工作机会,或者有其他合适的就业机会,也不愿意放弃目前酒店工作的员工比例并不高,只有20%~30%左右(如表1所示)。这一结果表明:目前酒店员工的离职意向明显,潜在的流动愿望比较强,员工队伍的稳定性不容乐观,是酒店未来的生存与发展的巨大潜在威胁。

3.员工对引发离职愿望的影响因子的态度倾向

(1)员工对酒店内部影响因子的态度倾向。薪酬是满足员工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调查发现仅有7.7%的员工认为酒店的薪酬具有吸引力,均值只有2.12,在8酒店内部影响因子中的均值最低。晋升制度影响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对酒店的承诺,但41.7%的员工认为酒店的晋升制度并不具有吸引力,均值2.62,仅高于薪酬因子的均值。培训是促进员工个人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有34.5%的员工不满意目前酒店提供的培训。参与酒店管理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自豪感、成就感,使员工更为积极地投身于本职工作,近3/4(73.2%)的员工认为酒店没有提供参与管理的机会。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是员工获得成就感和自豪感的前提,也影响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因素,但3/4(76.2%)的员工认为无法发挥自己的专长,这可能与大多数被调查者没有酒店管理或旅游管理学业背景有很大关系。员工对酒店文化、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了解程度体现着酒店与员工之间的沟通效果,这也决定着员工对酒店的认同感、归属感,多数员工(76%)表示对酒店的文化、目标与政策有较多了解。绩效考核公正与否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酒店的凝聚力,七成以上的员工认为在酒店的工作成绩得到了较公正的评价。不同的工作环境会引起员工不同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反应,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效率与工作满意度。近1/2的员工对酒店工作环境好坏的态度倾向于不明显,而认为酒店的工作环境好或者不好各占1/4左右。

总而言之,在内部影响因子中,员工最不满意的是薪酬和晋升制度,不太满意的是酒店的培训、参与管理的机会以及能否发挥专长,比较满意的是对酒店文化、发展目标和方针政策的了解程度和绩效考评,而对酒店的工作环境大多数员工态度倾向不明显。

(2)员工对酒店外部影响因子的态度倾向。行业发展前景、家人朋友的影响、社会舆论以及跳槽代价等外部对员工择业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调查发现80%以上的员工并不认为酒店行业的发展前景黯淡,并不觉得家人朋友不支持自己从事酒店工作,也不觉得在酒店工作要承受较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但是近90%的员工认为离开就职的酒店,寻找到其他工作无须付出很大的代价(如表2所示),这对酒店员工队伍的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4.酒店内外部因素对员工流动的影响

(1)酒店内部因素对员工流动的影响。由表2可知,8个酒店内部影响因子均与“如果可能,我希望一直在目前的酒店工作”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除晋升制度外,7个因子与“短期内我不会离开目前的酒店” 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此同时,有7个因子与“如果现在有其他合适的机会,我会马上放弃目前的工作”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6个因子与“我不会以目前的酒店工作作为永久的工作”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酒店的薪酬、晋升制度、培训、员工对酒店文化、政策、目标的了解程度以及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等因素对员工离职有显著影响。

(2)酒店外部因素对员工流动的影响。4个酒店外部影响因子均与“经常看报上的招聘消息,寻找其他工作机会”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有3个影响因子(酒店行业发展前景、社会舆论压力和寻找其他工作付出代价太高)与“如果现在有其他合适的机会,我会马上放弃目前的工作” 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酒店行业发展前景和跳槽代价与“如果可能,我希望一直在目前的酒店工作”之间,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社会舆论压力与“短期内我不会离开目前的酒店”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可见,4个外部因子均对员工流动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行业发展前景、社会舆论和跳槽代价的影响更为突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本研究通过重庆4家星级酒店429名员工的流动愿望以及引发流动愿望的内外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

(1)酒店员工的流动愿望非常明显,有40%以上的员工表示只要有其他合适的机会就会马上放弃目前的工作,超过半数的员工没有把目前从事的酒店工作作为永久性工作来对待,而真正愿意继续留在酒店供职的员工只占1/3左右,由此可见重庆市中高档星级酒店员工队伍稳定性不容乐观,这是酒店未来生存与发展的潜在威胁。

(2)就员工对酒店内外部影响因子的态度倾向与认同程度而言,员工对酒店内部影响因子的认同度由低到高依次为:薪酬的吸引力

(3)相关性分析发现8个酒店内部影响因子和4个酒店外部影响因子对员工流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结合员工对这些因子的认同度来看,可以断定:酒店内部因素是引发员工离职意向的主要因素,酒店外部因素是次要因素;而在酒店内部影响因子中,薪酬吸引力/晋升制度吸引力/参与酒店管理的机会/能否发挥自身专长和培训体系的吸引力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尤其是薪酬吸引力因子影响最为明显,而其他因素是次要因素,就外部影响因子而言,寻找其他工作的代价高低是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是次要的影响因子。

2.对策建议

鉴于以上研究结论,笔者认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促进重庆市中高档星级酒店员工队伍的稳定,以利于其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1)完善薪酬体制,提高员工福利待遇。首先要达到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工资,这是最基本的保健因素,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其次酒店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向员工提供较丰厚的薪酬,这能够提高员工跳槽的机会成本,有效地抑制员工流出本酒店。同时,高薪也能吸引外部优秀人才的加盟;实行绩效薪酬体制,薪酬要与能力和工作绩效挂钩,加大绩效工资在总体工资中的比例,以激励员工的工作动机。

(2)提供有效公平的绩效评估与晋升制度。制定有效的、公平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除了物质奖励外,精神鼓励、发展前途、必要的职权、参与管理、培训机会等更加重要;酒店可结合自身情况,实施资深员工奖励制度;设立内部晋升制;颁发技能工资;提供职业规划;提供培训机会等。

(3)双向沟通,实行情感管理。一是管理人员主动找员工沟通,二是鼓励员工主动找管理人员沟通。这样既能体现酒店对员工的重视,同时也能使员工的意愿、意见和建议能畅通地传达到高层领导处。了解员工,并用其长。

管理层不仅要关心员工,而且要懂得关心员工的家人,让员工及家人觉得为酒店做事是光荣的、是乐意的。通过宣传澄清对酒店不利的社会舆论。

饭店首先应是员工之家,然后才是宾客之家。国际假日集团创始人Wilson 早就说过: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没有令员工满意的工作环境,就没有令顾客满意的享受环境。酒店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成功,留住员工,尤其是留住优秀员工无疑是酒店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高容.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流动性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21-22.

[2]March,J.G.& anizations [M].NewYork: Wiley,1958: 99.

[3]Price,J.L.The Study of Tumover[M].l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77.

[4]Mobley,W.H.Intermediate Linka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ob Satisfaction and Employee Tumover [J].Journal of Applied

Psyehology,1977.62(2)237-240

[5]方颖,叶文振.酒店员工流失原因分析[J].福建行政学院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57-61.

[6]毛春儿.关于员工流动的文献综述[J].科技创业月刊,2006,(7): 125-126.

[7]孙婵.湖南省星级酒店员工流失现状及对策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43-67.

[8]张庆瑜.华建企业人员流动问题实证研究 [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3-48.

[9]裴琳.重庆市民营企业核心员工流失影响因素调查分析及对策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12-38.

[10]吴萍,苏勤.饭店业员工满意度实证研究与对策分析――以芜湖市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

504-507.

[11]刘芳.星级酒店员工满意度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D].广州: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4-28.

[12]方颖.酒店员工离职问题研究――来自深圳某五星级酒店的调查[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38-60.

[13]张娅.现代饭店人才流失现象分析及对策研究 [D].天津: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27-43.

[14]阳巧雯.论温州饭店业员工流失[J].经济师,2004,(8):921-922.

Study on the Motivation of Employee Turnover in Medium and Highgrade Star-Hotel in Chongqing

GAN Ting,QIN Yuan-hao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outhwest University,Chongqing 400715,China)

Abstract: High employee turnover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star hotels in China,which restricts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ar hotel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employee turnover inten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star hotels in Chongqing by questionnaire,mean comparison,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and finally found that the internal factors,such as employee’s strong turnover intention,attractive salaries,and participation in the hotel management,are main factors triggering high employee turnover,while the external factors,such as prospect of hotel industry and public opinion pressure,are considered as secondary factors.Therefore,improvements of salary system,promotion system,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other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stabilize the employee.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公共危机;网络舆论;舆论引导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对公共危机的定义

在我国,“非典”危机发生之后,学界开始普遍关注“公共危机”这个概念。公共危机的涵义可从公共和危机两个方面来理解。

公共在《辞海》中的解释是:“共同,即社会的共同领域、共同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危机是属于组织危机,而且关系到全体公众。”危机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潜伏的祸机,生死成败的紧要关头。”这就说明危机大致是指突发性的,可能对个人、团体、组织等造成较大威胁或危害的一种紧急事件或者紧急状态。由此,有学者提出公共危机的定义:“由于内部或外部的高度不确定变化因素,对社会共同利益和安全产生严重威胁的一种危险境况和紧急状态。编辑: 。

”[1]关于公共危机的定义,学者们持有各自的观点。但是从他们的讨论中,也可以总结出公共危机所具备的几个大家普遍认同的基本要素:一是公共危机事件会对社会财富和社会秩序造成较大的破坏和损失;二是公共危机事件通常突然爆发,且不易控制;三是公共危机事件通常会给危机中的受害者以及群众造成心理创伤或者心理恐慌。

(二)对网络舆论的界定

关于舆论的定义,较有代表性的有:舆论,是显示社会整体知觉和集合意识,具有权威性的多数人共同意见。[2]

关于网络舆论的定义则是多种多样,各有侧重。虽然学者们普遍都认为网络舆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对于网络舆论的概念却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以上都是笔者认为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者的观点,总结起来,网络舆论有个显著的特点:

1.网络舆论是舆论的特殊形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其产生、形成并发挥作用的载体是网络,所有的言论、态度、意见、信念和情绪都是在网络中表达的,是网络中的公众所表达的意见的总和。

2.引发网络舆论的事件一般是热点问题,公众关心的问题,都有一定的显著性。

3.网络舆论是一定数量网民意见的集合,这种集合是有一定倾向性和影响力的,可能对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建立,公众言论自由度逐渐放宽,网络舆论是这种社会条件下的必然产物,电脑和互联网的产生为舆论的兴起提供了有效载体。麦克卢汉认为:“每一种新媒介一旦出现,无论它传递的具体内容如何,这种媒介的形式本身就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某种信息,并引起社会的某种变革”。学者阂大洪曾经评价,“当今网友言论之活跃己达到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甚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

近年来我国各种突发公共危机事件频繁发生,诸如sras事件、5?12地震、日本核泄露引起的抢盐事件等这类天灾人祸,每当这些公共危机事件发生后,都会产生许多社会舆论,而舆论又会反过来影响事件的发展趋势。现今的媒体格局己经非同往昔,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社会舆论方向的引导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舆论的走向便会成为深化危机和摆脱危机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网络媒体在危机舆论中的特点。

二、网络舆论的特点

(一)网络舆论的优点

1.受众数量大,信息覆盖面广。中国网民总数庞大,职业分布广泛。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都可以站在不同的立场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所以民意反应更加充分。

2.现今网络媒体的传播功能日益突出,网络舆论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危机时刻正确的网络舆论能够凝聚人心,恰当的引导群众情绪。

3.网络舆论更加具有时效性,网民表达意见的方法空前快捷,网络舆论的表达方式灵活。现代电子技术开创了传播技术的新局面,可以制作文字、图片、漫画、动画及flash这些极具动感的页面,让网络舆论有声有色,灵活凸现。

4.约束力小,自由度大。“草根”阶层表达诉求的愿望日渐强烈,参与热情空前高涨。因为网络的隐匿性、互动性,使许多“草根”找到了表达诉求、发表意见的渠道,互联网成为重要的民意表达阵地。

5.网络上受众的地位空前提升,[转贴于:论文大全网 ]

社会舆论论文范文第10篇

>> 浅谈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技巧 谈突发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 政务新媒体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研究 媒体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能力 加强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从拆迁突发事件看政府的舆论引导 学校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策略 面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与媒体应对 关注应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系统构建 高校重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方略 突发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必须走向常规化 论对突发事件的媒介舆论引导艺术 浅议国际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涉农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 安全生产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高校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引导刍议 突发事件下地方政府的舆论引导 突发事件的舆情引导研究 突发事件危机下我国政府与网络舆论引导的关系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艺术 > 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控制研究 突发事件中舆论引导节奏的控制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唐川森 吴同")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舆论引导工作在我国舆论环境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越发显著,如何更好地实现舆论引导是主流媒体必须要面对和重视的问题。本文将从传播活动中的传受关系和受众心理角度出发,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在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快”与“慢”两种节奏的引导方式,以及其运用的条件。 关键词:突发事件;舆论引导;节奏控制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8-0022-02

随着网络的发展,公众参与突发事件舆论的广度、深度和民间舆论场的影响力都越来越大。但我国民众在舆论参与方面还处在学习阶段,民间舆论场尚不成熟,主流媒体需要适当引导舆论。把握节奏是舆论引导的手段之一,如何利用好“快”与“慢”两种引导节奏具有重要意义。

一、舆论引导中“快”与“慢”的理论基础

本文中所论及的舆论引导指的是以新闻媒体为主体的新闻舆论对社会舆论的引导。社会舆论是舆论主体对舆论对象所表明的共同意见,新闻舆论是舆论主体借助于新闻传播媒介对舆论对象所表明的共同意见。后者只是前者的一种,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新闻舆论具有公开性。在报道的过程中含蓄地表达公众意见则体现了新闻舆论所特有的隐蔽性。这两种特性正对应受众认识事物的两个层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也称为表面认识和本质认识。首先媒体选择与自身舆论倾向相同的新闻事实进行连续或者多角度报道,使受众对新闻事实的认识不断积累,最终大多数的受众会形成相对稳定并且趋于一致的观念,此时潜在的舆论已经形成。为了满足受众对新闻本质的把握,需要媒体作为舆论引导主体提出自身的观点和立场,使潜在的舆论被激活并向主流媒体主张的核心意见靠拢,最终使两者达到一致[1]。综上所述,舆论引导中存在着引导主体传播意见和受众接收并形成自身意见两个过程。两者都在不断运动变易,是一对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前者占据主动,因此在引导的过程中其变易的速度应快于后者,但若两者变化速度相差太大,则会导致信息传递出现较大偏差而使引导失败,所以前者应适度放慢速度;其次,若前者没有及时、全面地发表代表自身的核心意见,会导致其变化速度滞后于后者。公众无法及时获得相关准确的信息而使得舆论问题进一步扩大。因此,当两者的运动速度实现统一、引导主体与受众意见达成一致时,舆论引导成功实现。由此我们得出,舆论引导应将“快”与“慢”两种节奏结合使用,缺一不可。

二、合理的“快”及其条件

(一)合理的“快”

1.及时事件相关信息。及时相关信息满足了公众的信息需要,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使公众对信息需求的迫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过量的信息会造成公众的紧张心理,更凸显主流媒体及时准确信息的迫切性;及时信息能够避免谣言当道,主流媒体在第一时间准确真实的信息,可以将谣言扼杀的摇篮里,避免谣言扰乱舆论环境;及时信息能使主流媒体获取舆论引导的主动性,在舆论初期信息能为主流媒体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方便舆论引导,避免舆论无法控制。

2.及早表明官方态度。受众面对信息的注意可以分为有意关注和无意关注两种。有意关注是主体有自觉的目的、先存在内在要求的注意。我国的公众对政治有较高的关注,对突发事件中的官方态度、政府措施甚至官员个人作为都有主动的关注。这是我国主流媒体在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中要特别注意的部分。

及早表明官方态度有诸多好处:首先,可以满足民众政治方面的信息需要,我国的历史和文化培养了公众对于政治和官员的较强关注度,因此这在我国的舆论环境中是必要的;其次,我国目前有很多突发事件的根源是公众与政府的矛盾,公众较易自发地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为舆论引导带来“天然”的挑战,主流媒体及时表明官方态度能在舆论初期消减民众对于政府的对立情绪;最后,能够取得舆论引导中的主动权,在事件刚发生或出现新变动时,主流媒体能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避免被公众质疑和逼问的尴尬、被动,掌握舆论引导中的主动,避免舆论的失控。

3.即时与民间舆论场互动。数量庞大的参与公众组成了以论坛、微博等为代表的民间舆论场,而官民间的关系较容易使这两个舆论场形成对立。民间舆论场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成熟度不够,不时出现民众“添乱”的情况。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互动是非常必要的。

与民间舆论场互动满足了公众受到尊重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目前我国公众对于尊重等的高层次需要日益强烈,主流媒体及时与民间舆论场进行互动,能够使民众获得尊重感的满足;即时与民间舆论场互动意味着主流媒体放低姿态,在舆论引导中传播者的形象非常重要,及时与民间舆论场互动是塑造良好传播者形象的重要机会。

(二)快节奏的条件

当与事件相关的信息数量很少、不能满足民众的信息需要或好奇心时,要快速信息;当事件刚发生或发展过程中出现新的、关键的变化时,需要主流媒体快速信息,表明态度;当民间舆论场与主流舆论场一致度较弱,存在分歧甚至对立时,需要主流媒体及时与民间舆论场进行互动,给出必要的解释。

三、应有的“慢”及其条件

(一)应有的“慢”

1.对突发事件中的是非功过缓做评论。在相关信息不够全面、准确时,公众的情感较为脆弱、情绪容易激动、理性较少,此时稍带倾向性的报道或评论很可能点燃公众的“灾难情绪”(“灾难情绪”是指灾难之后民众产生的不安和不满的非理性情绪)[2],因此主流媒体不能急于对事件进行评价。如2013年10月13号,有网友在微博爆料:余姚三七市镇某领导下乡视察水灾,因脚穿高档皮鞋让年近六旬的村支书将其背进灾民家里,随后各大媒体、门户网站未经核实对该消息进行了转载,并使用了带有主观情感的语言。此事马上在社会中形成舆论,公众一致表达对当事领导的不满,甚至出现了“骑在村民头上”等标签。迫于舆论压力,相关部门免去了该领导的职务并给予党内警告。而事件真相是该领导穿的是布鞋并非高档皮鞋,他与这位村支书关系要好,两人此番举动多半带有玩笑意味。水落石出后,各界舆论又纷纷对当事人表示歉意,但这位领导已然成为公众“灾难情绪”的牺牲品。

2.对官方的相关行动或者态度不急于大力宣传。如前文所述,我国公众对政治信息有着独特的关注度,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公众关心官方对事件的态度。而当舆论焦点内含公众的不满情绪时,主流媒体还在一味“按照惯例”大力宣传领导人和政府部门的动态,很可能引起民众的逆反情绪,形成强大的、与官方舆论场对立的民间舆论场。

2014年6月10号,凤凰网报道深圳地下管道面临老化,暴雨突袭导致城市水涝频发的新闻。事件发生以后,各路媒体都对灾情进行了及时报道,却也紧接着“领导如何重视、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何种急救措施”等内容。政府期望的公众理解并未出现,反而是公众越来越不满:“质疑相关部门――为何城市的下水道总是出问题?为何总是要等到出现涝灾之后才进行急救?”

主流媒体不宜在事发之初就立即采取压制性宣传,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公众内心对于安全的真实诉求。应当重视公众的意愿和呼声,及时消除公众的不安情绪。如若不在此方面进行改善,政府只会慢慢陷入“塔西佗陷阱”之中。

3.对爆发的民间舆论不急于打压甚至封锁。社会转型的不断深化和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普及,使我国目前形成了较明显的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相互对峙的舆论格局。官方舆论场已经不具备压倒性的控制力,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威急于打压甚至封杀民间舆论场,可能会导致后者更强力的反弹。

“东莞扫黄”事件中,以央视为代表的主流媒体扔出了东莞重大内幕这一重磅炸弹后,期望通过相关报道和评论达到全民反对、增强法律意识的舆论效果。但结果并非如此,有网友质疑央视自身的暗访手段不妥当,不应该站在道德审判的角度进行报道;有人认为政府故意忽视重大的社会问题,对小问题抓住不放;甚至部分网友公然调侃表示支持东莞。两大舆论场的对立情绪日渐高涨,主流媒体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公众“异样的声音”进行抨击和打压,同时,民间舆论场表现出对绝对权威的质疑和挑战。

(二)“慢”处理的条件

当相关信息不够全面、准确,或民众的情绪较敏感时,不宜快速宣传和引导,节奏要放慢、方式要软化;当公众关注的问题没有得到切实解决时,主流媒体的引导不宜用强硬、快速的方式;当公众的情绪没有得到足够的表达和释放,尤其是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较大分歧时,主流媒体不宜用快速的压制性手段。

四、舆论引导中节奏把握的现实意义

(一)促进政府和主流媒体与公众实现良好沟通

“社会参与论”(也称“受众介入论”)认为,时代在进步,如今的公众已不满足于消极地当一名接受者,而是试图积极的参与到信息的制造和传播中;让公众参与传播,正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接受传播,因为人们接受亲身参与形成的观点,要比被动接受他人观点更为容易。因此,政府与主流媒体必须放弃过去以“单向意见整合”为特征、舆论引导源自文化精英的话语方式,放低姿态、重新确立定位,合理掌握了受众接受引导的心理节奏,就能够更好的实现与民间舆论的沟通,从而达到更好的引导效果。

(二)提高政府和主流媒体的社会形象和公信力

社会舆论是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公共管理的主要对象,如何处理和引导好社会舆论,是政府行政的重要任务。一个好的政府能够在舆论引导工作中,及时地了解到民众的真实诉求,把握住民众舆论形成的缘由和动态走向,并施以快慢结合、轻重结合的方式,更好更快地搭建起官方与民间两大舆论场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把握住舆论引导中的节奏,迎合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规律就能够提升政府及官方媒体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和公信力。

上一篇:大学生理想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