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论文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7:40:49

社会论文论文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1篇

风险社会的来临揭示了在传统的发展观引导下社会的失衡以及其中人与高科技、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冲突的激化。只有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应对风险社会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才能抵御现代风险,从而建立会平正义、民主透明、稳定有序、各方面能形成基本的价值就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风险社会及其特征

风险社会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风靡西方的社会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随着世界突发事件的增多、不确定性的增强,我们的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全面深入分析风险社会理论的是当代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他认为,就当今发达资本主义来看,当今社会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即由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即风险社会过渡。风险社会有一系列不同于工业社会的特征:风险本身具有隐藏性和随之带来的不确定性;科学技术在估算风险数据上非但不再精确,并且其本身的飞速发展已经到了可以产生足以使地球毁灭数次的力量的地步;风险不再在政府的掌控之中。风险社会在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那里也是一个“失控的世界”:“我们完全不知道风险的大小和程度,而且在很多情况下,直到很晚,我们也不能确切地知道这种风险的大小。……没有人知道这个事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笔者加)的长期后果会是什么?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威胁健康的潜在的灾难。……从这种病(疯牛病,笔者加)对人类的影响角度说,我们同样不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

现代风险社会的风险具有与以往社会的风险显着不同的特征:其一,跨越时空性。现代化所引起的风险已变得无地域限制了,从普遍的意义上说已具有世界性。其二,不可感知性。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与此息息相关的后果影响和种种危险却是受害人根本无法直接感觉到的。风险的传递与运动经常是潜在的、内在的。其三,不可预测、不可控制性。现代社会的风险变得极其复杂,不可控制、不可预测。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制度的完善,在为控制风险提供越来越完美解决办法的同时,却可能会带来新的更大的风险。其四,更快、更强的扩散性和更大的易受伤害性。全球化使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任何不幸事件一旦发生,就可能对整个系统造成影响,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矿业工程 科技论文 研究生培养 英文写作能力

一、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材料,矿业是国民经济建设的基础性产业。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业经过了三个发展时期,即引进消化的起步期,自主开发的发展期和向外输出技术的扩展期。三个时期的矿业发展给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支撑和支持,积极推进了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矿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内外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对于引进消化的起步期,主要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设备,消化吸收后应用于国内的矿业开发与利用。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到国外学习,阅读国外技术资料和文献,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知识,通过提高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和水平来实现矿业的开发利用。这一时期矿业开发与利用,要求矿业科技人员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矿业发展处于这样的起步期,当时大量的矿业科技人员出国前苏联,学习矿业开发与利用知识,对中国的矿业起步起到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中国的矿业主要是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主要是利用从国外学到和掌握的一些知识和技术对中国的矿业自主开发利用,矿业发展是缓慢的,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是很低的,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相对比较迟缓。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矿业发展迅速,短短20年,中国的矿业开发利用水平就已经接近国外的先进水平。这一时期,矿业科技人员走出去、引进来,进行广泛的国际学术和技术交流,广泛推进了中国的矿业发展。这一时期的矿业科技人员,要求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和口头表达能力。21世纪头十年,中国的矿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已经成为矿业开发的唯一模式,科学技术成为矿业开发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中国的矿业开发与利用技术开始走到了世界先进行业。矿业技术走出国门,输出技术与设备已经成为21世纪20年代中国矿业发展的趋势之一。在这样的时期,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能力不仅仅是阅读和口头表达就足够了,还需要良好的科技写作能力,将先进的技术以高水平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出去,输出自身的理论与技术。

新的形势下,对矿业科技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科技写作能力是高层次矿业科技人才必备的英语能力。如何提高矿业高层次人才的科技英语写作能力,是矿业工程领域研究生英语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二、 提升研究生英文科技论文阅读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 通过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理解能力

英文科技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对引言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在引言中高度概括研究领域的现状和趋势,这就要求研究生大量阅读与所写论文相关的研究文献。在阅读这些文献的过程中,一方面是为了掌握和了解所研究领域的动态、研究内容和研究水平,从而把握自己所写论文的新颖性和水平,提出自己所写论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通过阅读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自身对英文论文的理解能力,只有在自身能很好理解英文科技论文的时候,才能够撰写出便于理解的英文科技论文。

为了提高研究生的英文科技论文理解能力,对于矿业工程领域中比较优秀的文章,要通过精读来进行深入理解。精读过程中,从论文引言、试验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到结论,都要逐句认真阅读,理解每一句表达的真正意思,从而掌握和理解整篇论文的论点、论据和结论。对于摘要部分,要多次阅读,深刻理解摘要对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结论的概要总结。

研究生经过对数篇高水平矿业科技论文的精读,能够快速提高对该领域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能力,避免只进行大量泛读,长时间也难以深入理解矿业英文科技论文的弊病。高水平科技论文的精读,也是写好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对一篇英文科技论文还不能深入理解的情况下,要写出高水平的英文科技论文是难以想象的。

(二)通过精读高水平英文科技论文掌握英文科技论文的表达方式

英文科技论文的文体结构与中文科技论文是相似的,但论文语句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作为中国研究生,由于受到母语汉语的限制,在英语的语句表达上通常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中国研究生对英语的学习,更多的目的在于考试,对语法具有较深入的理解,虽然也掌握了较多的单词,这些单词和语法在阅读英文论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写作时,一个语句中单词选择、句子与句子间的时态、语法关系却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所以中国人掌握了大量的单词,但能用来写作的却不多。

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论文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精读过程中,除了理解每一句的含义外,了解和掌握英文写作的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对写作非常重要。在精读矿业科技论文的时候,尽可能选择英文为母语的作者撰写的论文,因为他们写的才是更加标准的。中国研究生在写英文论文的时候,往往自己按照所学的英语语法和单词,编造一些句子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由于英语单词的多意性,使得在英文母语人士看来变成了另外的意思,甚至无法理解语句。所以常说没有见过的不要写,没有听过的不要说,就是指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性问题。

科技论文的写作是规范的,大多数是事实的陈述和讨论,没有太多美妙形容、夸张、拟人等形式,所以有针对性地精读一些高水平的矿业科技论文,就能很快掌握矿业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促进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三、提高研究生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

(一)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

一篇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只有好的语言是不够,重点还在论文本身的科学价值和学术水平,所以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水平是根本,而英文语言表达是手段。作为母语为汉语的、长期在中国学习的研究生,要想通过英语来思考是困难的。一方面要考虑论文的学术问题,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语言表达问题,往往导致论文的逻辑性不够,显得凌乱。较好的方法是先写好一篇高水平的中文科技论文,以此为基础,才能完成一篇质量高的英文科技论文。

但在写中文科技论文的时候,应该按照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来写。典型的科学论文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实验步骤、结果、讨论、致谢和参考文献。印地安纳大学信息学院周耀旗教授在如何写好这些内容方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一篇论文是从摘要,引言开始的,周耀旗教授建议从方法和结果部分开始写,因为作者对方法和结果最熟悉,此外只有更好地理解方法和结果,才能确定中心命题。而标题、引言和讨论的写作都需要中心命题。研究生应该从最熟悉的事情开始,就像读者从他们最熟悉的地方开始理解一样。关于方法或实验步骤,如果文章是关于新的方法、技术或算法,要非常详细地写它的新颖之处。要用有逻辑的、合理的方式来描述它。这会帮助读者抓住新方法的要领。如果这个方法使用参数,则要把每一个参数合理化,或者是以前用过的,或者可以从物理或数学推导出来,或者通过了广泛的测试及优化。如果无法保证它的合理性,那就必须描述改变它会造成的影响。如果没有测试它们的合理性,应该解释为什么。对于新方法的发展,同样需要设计不同的方法来测试,让人信服就需要做尽可能多的测试,作者所能找到或设计的测试越多,研究工作就越会被其他人所接受和使用。

当研究生开始写结果部分时,先考虑一下结果的意义。也就是说,要理解试验的结果。这些结果是不是告诉了更深刻的东西,能否从很多不同角度来理解结果,能否设计证明或者反驳研究所得出的一些结论。如果发现了新现象,必须证明结果不是通过方法制造出来的,它可以在不同的条件下重复。如果发展了一个新方法,必须证明这个方法的重要性。它是否改进了现有的方法。论文的结果部分,必须用不同的角度或多重测试来支持新发现或验证新方法的重要性。一旦对结果有更好的理解,就需要确定这篇文章的中心命题,之后要组织所有的段落来证明、支持它,用数据来证明它。同时也要排除其他可能性。放弃与中心命题无关的数据,即使这些数据是很辛苦得来的。当完成论文的方法和结果部分后,论文写作成功了一大半。

按照英文科技论文的要求,完成了一篇优秀的中文科技论文,对于母语为中文的,英文不是很好的中国研究生来说,是写好一篇好英文科技论文的基础。

(二)基于中文矿业科技论文的英文写作

在写好一篇中文矿业科技论文以后,并不是直接将其翻译成英文就是一篇好的英文科技论文了。因为英文的表达方式与中文有很多不同,机械的翻译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所以基于中文矿业科技论文的英文重新写作,是完成一篇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关键。

句子是文章的最小功能单元,写好每一个句子是写好论文的基础。最容易理解的句子是整句都在说读者知道的东西。但这对科技论文是不可能的,因为只有新的东西才会被发表。事实上科技论文通常会包含很多新术语,所以一个容易理解的句子应该从读者熟悉的信息(或刚刚提过的)开始,而以新信息结束,并在它们之间平滑地过渡。好论文的所有句子都应该这样从旧到新地平滑过渡。使用一个概念之前,研究生必须知道自己以前有没有提过这个概念,大多数论文很难读是因为很多新概念在没有被介绍之前就使用了。

科技写作中的最大问题就是新旧信息顺序颠倒。由于作者非常熟悉所有的信息,新信息和旧信息对作者来说可能不是很好区分。为了避免这种问题,不管什么时候,每当开始写新句,应该问问自己,这些词前面有没有被提到过。一定要把提到过的放前面,没提过的放后面。

在句子中,读者希望的是在主语之后立刻看到行为动词。对一个说明谁在做什么的句子,读者需要找到动词才能理解。如果动词和主语之间相隔太远,阅读就会被寻找动词而打断,而打断阅读就会使句子难以理解。

读者期望每句只有一个重点,这个重点通常在句尾。每一个段落都应该只讲述一个观点。在一段里表述多个观点会使读者很难知道该记住什么,也不知道作者到底想要表达什么。一段的第一句要告诉读者这一段是讲什么的。这样读者想跳过这段就可以跳过。一段的最后一句应该是这段的结论或者告诉读者下一段是什么。段落中的句子应该由始到终通过逻辑关系连接,实现由旧信息到新信息的流动。

以写好的中文矿业科技论文为基础,按照英文科技论文表达方式,逐句逐段重新写作,就能写出一篇研究生自己满意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

(三)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精修与润色

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好后,投稿到相关的期刊编辑部,往往接到这样的邮件,“In its current state, the level of English throughout your manuscript does not meet the journal's desired standard. There are a number of grammatical errors and instances of badly worded/constructed sentences. Please check the manuscript and refine the language carefully.”同时编辑部要求作者请英语水平好的专家或机构对论文进行精修和润色。接到这样的通知,说明论文确实存在语言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求研究生按照编辑的要求,对论文进行语言精修或请专门的机构对论文进行润色。所请的专家和机构要是专业化,因为他们才知道英文科技论文的规范,语言要求,经过修改在语言上才能够达到编辑部的要求。

(四) 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再修改

语言专家和专门的机构对论文的修改过程中,有时也会对原稿提出一些建议和一些语言表达不清楚,无法修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研究生要认真对待,仔细比对自己的表达与修改专家的修改意见。同时与修改专家沟通,交流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这一过程是一个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的重要过程,让研究生能够看到自己以为正确的表达为何别人看不懂,这一过程的多次重复,研究生的不断改正,其写作能力就得到快速提升。

经过精修、润色和再修改的论文,在英语语言上就能达到发表的要求了。通过以上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过程,研究生的能力也将得到显著的改善和提高。

四、 结语

(1)中国矿业工程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即引进消化、自主发展、技术输出。三个阶段对矿业科技人员的英语水平要求是不同的,阅读能力对应于引进消化和自主发展,而技术输出要求科技人员具有更强的英语表达能力,特别是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

(2)针对中国研究生英语应试能力教育模式带来英语写作表达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精读高水平矿业科技英文论文,提高研究生对英文科技论文的理解能力,掌握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表达方式,是提高研究生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水平的措施之一。

(3)矿业科技英文论文写作过程中,写好矿业科技中文论文是基础,以此为基础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重写是关键。由于中英文表达方式上的不同,直接的中译英不是最好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方法。

(4)论文投稿后,按照编辑部的要求,请语言专家和专业机构对论文进行语言精修和润色,在此过程中,研究生与修改专家的交流学习,能快速提升研究生的矿业科技英文论文的写作能力。完成的论文能够达到矿业科技英文的语言要求。

【参考文献】

[1]文书明,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人才需求,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2011(01).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音乐学;学术精神;文论写作

“音乐学文论写作”是音乐学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引下掌握对音乐学学科的系统性学习。具备职业音乐学工作者的眼光、思想、文风是至关重要的,正如书中引言部分提及,“尽管本书所论以音乐专业的文论写作为对象,专业性、针对性很强,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和文论写作来说,其基本原理和写作规律是相通的……因此非音乐专业的高校教师和学生……同样可以从本书的讨论中得到有益的帮助和启迪。”①南京艺术学院自2002年9月开设“音乐学文论写作”专题课程至今,教学成果显著,后经过数轮的实践与改进,于2005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课程讲稿《音乐学文论写作》经整理后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

一、思想理念之物化

从事音乐学文论写作需要具有一定的音乐基本素养。对音乐学知识的掌握服务于文论的写作,从而做到文从字顺。音乐论文写作区别于一般文学写作,它的描述兼具感性与理性。艺术的灵魂源自于人内心的感知,音乐的感化既是知识的接受,又是思想的启示。自“音乐学”专业第一届招生至今,关于“音乐学科论文指导”的正规出版物甚少。早在1981年就出版了由周淑敏所著《学术论文写作》②一书,但其并不是完全针对音乐类的论文,而是就整个文科学术论文写作方法的一个探讨。在《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③一书中,关于音乐理论的书目分类设有:音乐理论、音乐史记、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欣赏,并无“音乐文论写作”这一类,正如该书中提到的“专门讨论音乐学术文论写作的公开出版物,只有傅利民教授编著的《音乐论文写作基础》④”。笔者也仔细翻阅了该书,发现它为音乐论文的写作提供了准确的操作方法,是一本以快速规范学术论文写作为目的的教材。但由于定位于应试,仅就音乐论文的技术操作而言,因而对于音乐学内在学术精神的塑造缺乏深层次的提炼和长远的规划。

在由居其宏、冯效刚教授合作著写的《音乐学文论写作》(以下简称《文论写作》)一书中对“音乐学”这门学科的定位以及该学科涉及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地探讨。在此书出版之前,音乐界除了《音乐论文写作基础》一书外,还曾出现过如方建军先生的《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⑥、杜亚雄先生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⑤、童忠良先生的《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论文写作》⑦、郭晓林先生的《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⑧、杨沐先生的《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⑨等,这些论文散见于各大音乐学术刊物。它们是对于文论写作中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讨论,后由蔡际洲先生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⑩集结出版。《文论写作》作为一本具有学科综合指导性的读本正式出版之后,弥补了这一学科的专业系统性文论写作指导读物的空缺,并且此后也未曾有同类专著面世。《音乐学文论写作》给予心灵上的启发,解除思维上的困境,为音乐学的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法、目标、任务。

二、同类书籍之异化

《文论写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音乐学“元理论”的阐释,为探求新时期、新社会音乐学文论写作进行了规划。在此过程中作者做了周密的考虑,开篇分析了音乐学学科的定位,基本范畴及其遵循的原则、体裁样式,并厘清了众多“方法论”。在中篇“过程论”中,作者对行文步骤进行具体的规范,为了使读者能够全面的学习,该书运用举例和对比的手法,新颖有效地配上了“宏观图示”这一别具一格的传授方式。书中更加具体地谈到学生的行文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也是作者一再提示学生如何阅读书刊,如何将文集转化成知识储备服务于文论写作的核心所在。引用具体人物事例结合分析时,配有关于作者对音乐谱例的具体阐释,能使读者更深入有效地对音乐本体进行理解。

只有充分掌握音乐学文论写作的基本规律,才能不断提出假说,从而引导“读者中的求知者”找出问题的根源。本书所使用的富有亲和力的设问和回答的方法更贴近学生的学习。全书以举一反三的问答阐释贯穿其中,足以证明作者对于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见性。书中还将一些知名的音乐学者的相关文章加以引用进行举例说明,也成为该书的亮点。

思考来源于社会,并真实地记录着社会。本书不仅向读者介绍了“音乐学文论”的写作特点及方法的运用,还将“音乐学”这一综合学科偏重置地于从写作中培养读者对社会审视的一种独特的眼光及对社会音乐想象整体的关照之上的思维体现。音乐产业化的兴起,对音乐界的冲击不容小视,作者也聚焦在此,将与音乐相关的例如文化娱乐公司音乐创意策划、音乐报社编辑、记者等职业的应用文稿样式也逐一进行点拨,从而升华了音乐学文论的思想维度,顺应了时代的变迁,拓宽了音乐学专业学生的就业面。“音乐文化,作为社会全部精神文化的一个部分,就其来源思想实质、结构、发挥功能的方法和形式而言,乃是社会的。”⑾该书完全满足了“音乐学”在人们心中的一个全面彻底的定位及诠释,能够统筹全局的关注与社会动态息息相关的时事,将学术的探究与社会的音乐实践没有绝对化的区分。作者将“音乐文论”上升至“音乐学文论”的全面,力求做到拓宽其实用性。音乐学不是固有的抽象物,它与社会和时代的关系是分不开的,可见作者在思想的把握上细致入微。读者在受到启发的同时,树立了独特的音乐视角。

三、学术精神之濡化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艺术的沉淀岂是一朝一夕,改革开放发展至今,中国音乐已经历了一条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音乐学”这门综合的学科需要的不仅仅是从表演、教育等专业去孕育“音乐学学者”或“音乐学家”,音乐学发展至今,需要各界的人才来关注,输送开放的理念,最大程度上关注国内外的一些新的观念,开拓视野。要有与相关学科以及交叉学科知识的运用理解及把握的一个要求,资料的合理运用,思想上的启发也是对“学术激情”的激发。

作者在书中酣畅淋漓的表达,语言亲切不失规范,精炼且易懂;词藻朴实不失形象,调侃且贴切;语态犀利不失幽默,俨然作者笔下的音乐学所含文化上升为一种社会的精神文化去注入。该书在传授音乐文论写作方法的同时,将“学术精神”的内涵提炼至重要位置,甚至贯穿了开篇至书后的范文部分。上篇的“三个第一性”即对象第一性、材料第一性、研究第一性也是该书问世以来影响学界的新理念。书的附录部分收录了我国关于“学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及决定。学术精神的提炼固然跟个人思想的感化分不开,学生应该杜绝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在思想上对音乐学这门新兴学科的趁虚而入。书中引入带有独特学术观点的文章加以解读。作者在范文解读中提到的“人本思想”“‘浮瓶信息’引发的思索”“中的思想”等都是学界值得关注的学术焦点。十二篇范文极具时代学术代表性,同时也是“学术精神”问题上的集中体现,表明了时下热门事件进行有关“学术风气”坚决纠正的决心。全书再三强调“音乐学学风”问题,不仅对于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必须牢固坚守的道德底线要求,也是非音乐学界的学生必须掌握的人生准则,因此作者没有将读者绝对化,而是顺应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艺术指导方针。端正“学术精神”即“规范人生品格”。俗话说“文如其人”,文章是人内心的写照,伦丁曾说过“音乐行为是个体与音乐刺激长期互动过程中形成的。”⑿该书对读者的心灵上是一个洗礼,一种系统的思想感化,亦或是理念的濡化需要不断地揣摩,从而转化形成规范的风气,该书渗透着“学术精神”的要求,使读者在价值观和世界观上得到了稳固和提升,足见其学科的前瞻性。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一本书的问世都会引来不同立场的人们褒贬各异的议论。站在我个人的立场,该书优点众多,通过上述文字加之读者间的良好口碑足以证明,本书的读者对象已指明不只本、专科学生、硕士、博士,还有教师、记者等。因此,该书出版对象上不局限于事音乐的人。它内容上较为丰富,知识面覆盖较广,读者没有年龄层,学历层的限制。文中出现针对某一问题举例说明的时候举例证与时代脱节的现象。例如124页“例如李正忠《关于讲政治》一文,围绕的《领导干部一定要讲政治》一文,在讲政治三字上大家发挥,甚至引马列主义之经、据革命导师之典,进行‘六经注我’式的‘阐释’,把音乐界一些不同风格和不同意见的争论上升到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⒀,具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往往使年轻学生因年龄差异而不能感同身受,没有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想必类似的字眼看来是晦涩难懂的,难以引起共鸣的。

此外,在书的后篇列举了众多的经典范文评析,让我们一睹大家风范的同时,深感作者令人钦佩的洞察力及对学术规范的高要求。本书的主要受众是大学本科生(在校学习的本科生大多年龄不超过25岁),作者希望在本科阶段能够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审美品格。倘若能够穿插些新一代的青年音乐学家们针对时下流行的现象进行讨论的文章,或许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音乐学论文更具可读性,饱含亲和力地激发年轻学者怀疑和思索的兴趣。

结语:

在音乐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事音乐学研究的人们奢望从中寻找点宁静,委实不易。人们无法求全责备地要求社会改变,两位作者凭借自身的积累,与时俱进地致力于该学科的建设。《文论写作》的到来不为哗众取宠,被赋予了社会的属性。从历史上来看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态只有随着社会的形态而变化,才能融入社会、适应了社会。该书的精髓不是某一词汇或某一段语句,而是它所构架的内在系统理念的传达。推动音乐在社会的导向作用,切实将音乐作为一种纵向流动的动态去看待,更是对音乐学学科的学风建设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了一个综合提升。着手于当下,放眼于未来。音乐学文论需要推陈出新,需要闪亮登场,不仅需要一些老艺术家们浓厚的艺术积淀做支撑,同样也需要年轻一代的“天之骄子”为之思考。社会需要用音乐营造时代旋律,用文论彰显学术锋芒。

注释:

①居其宏 冯效刚.音乐学论文写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引言第5页

②周淑敏.学术论文写作[M].建材工业出版社: 1981年

③陈建华 陈洁.中国音乐理论书目大全1949-1999[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

④傅利民.音乐论文写作基础[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

⑤方建军.音乐院校大学生音乐论文写作若干问题探讨

[J].交响:1997年第4期

⑥杜亚雄.民族音乐学的论文写作[J].黄钟:2001年增刊

⑦童忠良.研究生的学习方式与论文写作[J].黄钟:1998增刊

⑧郭晓林.关于音乐论文形式特征的完整性[J].中国音乐学:1996年第4期

⑨杨沐.我国音乐学学术论文写作中的几个问题[J].音乐研究:1988年第4期

⑩蔡际洲主编.音乐学学术规范读本[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1月

⑾苏 A•索哈尔著 杨惨 .音乐社会学[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7月第67页

⑿多纳德•霍杰斯(Donald•A.Hodges)主编 刘沛 任凯译.音乐心理学手册[M].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6年 第 59页

⑶居其宏 冯效刚.音乐学论文写作[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第124页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4篇

本文从古今观的视角探讨古代文论在当代研究的现状。认为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本身有着相当厚重的文化意蕴。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时,以文化的视角来审视文论内容也显得相当必要。而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古今观念层面来考察古代文论的研究则较为欠缺,尽管已经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了传统历史文化中的古今问题对中国文化包括古代文论尤其是文论中文学发展观的重要影响作用,并对传统文论中古今观念的重要性予以了理论上的强调和初步的论证,但是对文论古今观的具体阐释及其对古代文论思想内容的具体影响乃至文论与古今观之间的具体关联等问题,目前学界的研究还远远不够。

【关键词】

古今观;古代文论;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力载体之一,这已间接说明,传统文化对古代文论的全面渗入和影响。因此从文化学角度来研究中国古代文论也的确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选择,并不是照搬西学的盲目跟风。但是从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来看,由于“文化”概念的极大涵盖力,这样的研究还显得远远不够。无论是对个案的研究还是在整体性的研究都还有向文化更广阔领域扩展的必要。而从中国古代文化中较为重要的古今观念角度来审视古代文论的研究目前则显得更为欠缺。

虽然西方学者非常注意对观念进行研究,但是因为古今问题主要还是一个中国化的问题,故而西学视野中的古今观研究基本还是一片空白。西方文化主要把古今概念视为纯粹的时间观念来进行科学的考察,譬如英国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改变世界的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一书就是如此。鉴于此类著述与中国古代文论古今观研究的关系不多,于此本文不作过多引述。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古今观念研究的问题上,西人的科学体系及其观念也或多或少地阻碍了我们对传统文化中古今观念的认识和探索。

目前,国内学界对中国文化观念的研究也取得不少实绩。有张岱年等人的《中国观念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翟华和张代芹合著的《观念世界探幽》(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两本著作对中国人的观念世界进行了初步的探究,《中国观念史》对中国文化中有关的文化观念予以个体式的讨论;《观念世界探幽》则从横向上具体对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知识观、时间观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文崇一和萧新煌主编的《中国人:观念与行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一书收集了大量从人类文化学角度考察观念形态的论文,该书中杨国枢的论文《中国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的关系》对文化的层次及其关系有深入的分析。文章指出只有从主观文化(主要是指思想、态度、观念)的角度出发才能了解物质文化与完成文化(文学、艺术、制度)的精髓。另外金观涛的专著《观念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更是对观念问题研究进行了整合和总结,但他多关注的还是政治性或与其相关的观念。而学界真正对中国观念理论进行研究的则是张连海的《观念论》(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年),这是学界第一部以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而建构起来的观念理论研究著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观念研究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对于古今观念的研究,以上著作都较少涉及。目前真正讨论文化中的古今观念的论文有3篇。分别是晋文《汉代的古今观及其理论建构》(《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杨春燕《从看刘勰的古今观》(《长沙铁道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李修贵《浅谈的古今观》(《沧桑》,2010年第2期)。 以上三篇论文分别从人们对待古今的态度、对古今关系的认识这两方面对古今观进行了个案式的研究。论者注意到了传统文化中一直存在的古今问题及人们在这个问题上所形成的观念。所以这些研究在开拓文化研究新领域上有着一定的贡献,但是因为目前这些研究往往都是以个案为例,就容易造成研究的偏差,导致目前对古今观的研究还显得很不全面,所以有必要在研究个案的同时结合整体性的研究,即把古今观的研究放在社会历史文化大背景下来进行考察。

学界对古今观念的研究论文本来就少,从这一角度来考察文学和文论的研究就更少了。最早把古今问题纳入文论研究的是罗根泽先生。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一书中就把“贵古贱今”和“贵今贱古”视为是文学批评的两种错误意识。他的著作中就有很多章节注意从古今的视角来讨论文论。由此说明,文论与古今问题的密切关系在文学批评史学科创立的早期就已经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可惜这一方面的研究后继者没有再往前继续推进。近来的著作中,郭英德等人撰写的《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史》(中华书局,1995年)一书对古今问题也颇有涉及。论者对汉代人如何认识文学发展中的古今关系作了一个粗概的梳理。文章注意到了汉代尊经复古和变古贵今的两种不同倾向,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此种古今认识对后世文学的深远影响。虽然这部分内容的讨论还显得比较粗略,并且主要讨论的是汉代的古今观与文学观念,但是这也为探讨古今观与文论的深层关系提供了文学史层面上的具体体现和经典个案。此外,刘文忠《正变・通变・新变》(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5年)一书虽然是探讨文论家在看待文学变化问题上所形成的文论范畴,但是实质上也较多牵涉到古今问题,故而实际上也揭示了历代文论家对继承和创新问题的基本看法。但是该书的主要论述部分还是集中在南朝及其后的文论思想,对之前的文论谈得比较粗略。而刘绍瑾的《复古与复元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则对儒家的复古与道家的复元古思想进行了文化探源式的深入剖析。更为可贵的是该书还从中西比较诗学的角度对中国复古文学思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究。但是刘著仅仅从复古的方面来谈文论思想则容易忽略文论思想中的适时性与当下性的一面,并且仅仅以儒道两家来观照中国传统文论中的“文化复古”的思路也限制了著者的研究视域。党圣元《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古代文论的现代遭际》(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则把中国传统文论放在了全球文化格局的当下态势中来进行关照。该书认为古今关系是中国文论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因而需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此书对传统文论发展观的阐述相当深刻,著者的古今意识也相当突出,但书中对文论古今问题的阐述仅限于宏观上的理论考察与梳理,对中国古代文论古今观的具体内容则较少论及。

另外,注意到文化中的古今问题对文论的影响的研究还有胡大雷的《传统文论的魅力、模式与智慧》(凤凰出版社,2005年)一书。论者把古今问题视为传统文论的问题之一,认为它是文学批评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文章对整个古代文论中的古今之争进行了粗略的梳理,进而说明了文论中古今问题的持续存在。但是对于文论中为何有这样的古今认识,这种古今认识在文论史中是如何变化并体现时代文化对它产生的影响,文章都没有进一步探讨。徐和勇的硕士学位论文《魏晋南北朝书论中的“古今观”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对古今观与文论关系的讨论更为具体一些。论文旨在研究古今观念变化产生的结果对书法发展起到的影响作用,但论文仅限于对呈现在书论内容中的古今观念的考察,这本来就有可能篡改了古今观的历史原貌,另外论者对古今观的理解也被局限在了古今关系上。

从以上相关研究现状来看,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古今观念角度来审视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还非常欠缺。因而从古今观角度对古代文论的研究是相当必要的,而且也是以完全可行的。

【作者简介】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育科学》知识来源 引文 变迁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15-02

引言

体育学术思想研究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不仅表现在学科内部,如新兴学科的出现,也表现在学科的外部,如大量相关学科知识的介入,同时,这也体现出我国体育学科的学科制度性更加规范和独立。

本文通过对《体育科学》杂志从2001年至2010年这十年间所刊论文的引文进行统计,分析十年来我国体育研究知识来源的演变情况,从特定的角度探讨十年间体育学科的研究变化。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引文统计

《体育科学》在2001-2010年十年间,刊载论文达到1892篇(见表1)。十年间附引文的论文所占比重呈明显地递增变化,附引文论文为1819篇,占同期刊载论文总数的94.61%,附引文的论文均达到95%以上,有些年份甚至达到100%,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知识来源重视程度的加大。

1.2被引文献类型

对被引文献类型,笔者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图书、期刊、报纸、电子资料、会议报告、论文集、学位论文、未注明的文件(内部资料、工作资料、文史资料、资料汇编、交流资料和资料库等)。随后,笔者对1892篇附引文论文的被引文献类型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随着引文总量的上升,各主要类型的载体被引文献数量基本都呈上升趋势(见表2)。

1.3被引文献体育学二级学科分布统计

由表3可以看到,运动生理学有较高的比重,其他比重较大的学科有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这表明在过去的十年间,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体育学科的研究兴趣发生了明显的转移和研究主题的变化。

2结语

在对《体育科学》2001-2010年所刊载论文的引文分析中可以看到,十年来最为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引文量的增长表现为附引文论文的比例上升,从平均引文量上来看,正在向国际期刊的发展方向迈进。

从被引文献类型看,过去的十年间《体育科学》所刊论文的被引文献主要来源于图书和期刊,并发生了明显的演变规律。在各种类型的被引文献中,呈逐步上升趋势,在此次研究中发现期刊多于书籍,在知识的价值取向上,人们更倾向于信任权威的见解和主张,倾向于信任确定的知识;而在研究范式上,我国体育研究更注重已有的理论主张和结论,而往往忽视那些对事实进行描述的知识和工具性知识,忽视反映事物变化进展的数据和事实。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文论 气 文气说 范畴

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范畴多至难以计数,梳理起来障碍重重。然而这些范畴并非无章可循,它们之所以数量众多,是因为它们往往是由为数不多的元范畴衍生出若干子范畴,子范畴又进一步交融衍生出更多的范畴。例如:“气”、“味”、“韵”、“象”等元范畴经过交融形成“气味”、“气韵”、“气象”、“韵味”等子范畴,在“象外之象,味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意境”。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标志着“气”正式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第一个范畴,因此“气”在中国古代文论中具有西方哲学中“始基”的意义。然而后世学者对于曹丕的“文气说”却人言人殊,为此我们将追根溯源探讨“气”是如何由哲学范畴转化为文论范畴的,并深入曹丕《典论・论文》的文本,探究“文气说”的真实内涵。

一、“气”作为文论范畴的形成

在春秋战国至两汉时期,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气”一直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范畴处于不停的演进之中。

(一)“气”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如:

《老子》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①

《老子》提到的“一”即是“元气”,“阴”、“阳”即是“阴气”、“阳气”。在中国古代的宇宙观中一般认为宇宙诞生于混沌的“元气”,然后分化成“阴气”与“阳气”,“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降为地,天地交泰化育万物,于是万物就遗传了阴阳二气的基因,只有万物之中的阴阳二气相互和谐才能存在、发展,否则就走向毁灭②。

(二)“气”作为人的生命之源泉,如:

《庄子・知北游》:“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③

《管子・枢言篇》:“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④

“气”既然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作为万物灵长的人自然也离不开“气”。上面的几段话虽出处不同,表述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看到,中国古人普遍认为“气”为生命之本,人为精气凝聚而生,精气一旦散失,生命就随即逝去。

(三)“气”作为道德意义的“正气”,如:

《孟子・公孙丑上》:“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谦于心,则馁矣。”⑤

古人认为人秉“气”而生,“气”自然也会影响到人的精神,于是孟子“浩然之气”的提出自然不是意外。虽然郭沫若在《宋尹文遗著考》中认为孟子的“养气说”源于《管子・内热篇》的“灵气说”⑥,但孟子的“养气说”毕竟是改造了春秋以来关于“气”的学说并赋予了儒家道德含义,成了具有道德人格含义的浩然正气。这不仅影响了后世以人物品藻为代表的对人格精神的审美,而且催生了韩愈的“气盛言宜说”,并对古代文论探索作家创作的心理机制也产生过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四)“气”作为人进行精神活动的原因,如:

《淮南子・原道训》:“今人之所以……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⑦

班固《汉书・礼乐志》:“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⑧

通过上面的两段话可以看到,到了汉代人们认为人之所以能产生情绪、情感,乃至更高的审美活动、认知活动,都在于“气”的作用。这可以说是“气”由孟子的可以外溢于天地的道德人格之“气”向人类精神的进一步深入。

(五)“气”作为人的个性、气质,如:

王充《论衡・命义》:“禀得坚强之性,则气渥厚而体坚强……禀性软弱者,气少泊而性羸窳。”⑨

刘邵《人物志》:“静燥之决在于气。”⑩

汉末魏晋时期的战乱及儒学的势微,造成人们感慨于生命短暂、人生无常,促成了个体生命意识的觉醒,对个体气质、才情、风度的体察和追求成为社会风尚,于是人物品藻盛行,以“气”论人的现象在社会上弥漫开来。人物品藻对于人的禀性、气质、才能、情性的辨识逐渐影响了文论家对作家气质、个性及才情的认识,因而“气”、“神”、“韵”、“风”、“骨”等用于人物品藻的品鉴标准,在随后的文论著作中都一一转化成了文论范畴。

二、曹丕《典论・论文》中“气”的含义

“气”经历了从自然有形的云雾水气到哲学本体意义上的“气”,再从生命存在的本源到具有道德意义的“浩然之气”,最后才由支配人精神活动的“气”及作为个性、气质的“气”转化为作为文论范畴的“气”,于是就有了《典论・论文》的“文气说”: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11}。

然而对于曹丕“文气说”的“气”的解释,后人却众说纷纭:

黄侃认为:“文帝所称气,皆气性之气。”{12}

罗根泽认为,“文以气为主”、“徐质庇衅肫”、“公钟幸萜”的“气”,指文章的声调而言,“气之清浊有体”及“孔融体气高妙”的“气”,指先天的才气及体气而言{13}。

陆侃如、牟世金认为:“《典论・论文》中所说的‘气’,是指作者的气质在作品中形成的特色。”{14}

叶朗认为,“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的“气”,就是指艺术家的生命力和创造力{15}。

罗宗强认为:“曹丕论作家的‘气’,主要是指作者的气质情性而言的”{16}。

袁济喜认为:“曹丕‘文气说’的‘气’的确切含义是指作家独特的气质个性,包括作家的才能在内,它体现在作品中,就是作品的风格特点。”{17}

李泽厚、刘纲纪认为:“曹丕所说的‘气’,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涵义。总起来说,它是文学家的气质、个性、才能和文学家所要表现的情感的统一,这四者在文学家的创作过程中是合为一体的。当它形成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表现于文学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所得的作品中时,它就是中国古代美学常说的‘气势’。” {18}

可见“文气说”的“气”在后世阐释者那里显示出多义性与含混性,这些解释涵盖了作者的先天禀赋及主体精神、作品的风格、作品的语言等诸多方面。为了正本清源,深入理解《典论・论文》中“气”的含义,我们不妨返回文本逐句探究“气”的理论来源及确切含义。

(一)“气”为“文”之本

如前文所述,“文以气为主”的提法是由在先秦两汉时期作为宇宙万物本源的哲学范畴――“气”纳入文论中的产物,因此有理由说曹丕的文气说是中国最早是文学本体论。

(二)“气”分“清浊”

先秦时期气分阴阳,阴阳化为天地的观念是普遍流行的,有时候“阴阳”又会表述为“清浊”,例如《淮南子・天文训》:“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19}后来“清浊”又用来指称道德品行的好坏,如王充《论衡・骨相》:“非徒富贵贫贱有骨体也,而操行清浊亦有法理。”{20}这些观点促成了曹丕“气之清浊有体”的提法,在这里“清浊”究竟所指为何?在曹丕稍后的袁准在《才性论》中作了解答:“物何故美?清气之所生也;物何故恶美?浊气之所生也。”{21}

(三)“气”由心生

曹丕以音乐比文章,这明显受到音乐理论的影响。《礼记・乐记》就有这样的论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气从之。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以为伪。”{22}这段话主要阐述了乐由心生、不可以伪的观点,特别是提到了要将情、气、神调节到和顺的地步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也就是说音乐不只是曲调、节奏等技术问题,这与“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是同一个意思――气由心生。

(四)“气”作为作家的先天禀赋

曹丕所说的“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也就是说人的才气、个性是有差别的,这种才气、个性是由自然禀赋而得,不是后天努力可以达到的,并且接着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即是说这种先天之“气”是不能传授给他人。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曹丕通过对人先天禀赋中清浊的划分,深入到对作家的才气、个性的认识,而这一观点正是在吸收《论衡・率性》中“气有少多,故性有贤愚”的基础上提出的“天才论”。叶朗先生所说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其实就是作家的天赋或天才。

(五)“气”作为风格

正因为每个作家的才气、个性是有差别的,所以文章中就会自然流露出作家本人的才气和个性,从而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所以曹丕举例说:“徐质庇衅肫……应炀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孔融体气之妙,有过人者……”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后世才有了“文如其人”的说法。

(六)“气”作为风俗

值得注意的是《典论・论文》中提到“徐质庇衅肫”,李善在《文选》注释中解释道:“言齐俗文体舒缓,而徐忠嘤兴估邸!币簿褪撬敌稚长于齐地,他的文风受到齐地风俗的影响,体现出一股齐地特有的习气――舒缓之气。可见,曹丕不仅认识到作家的才气、个性对形成文风有关系,而且认识到作家的生活环境会影响到文风的形成。

(七)“气”并非语气

陈寅恪先生在《四声三问》中论述了佛经翻译对汉语声调的影响,并考证了真正将汉语声调自觉应用到文学创作已是南朝的事了{23},因此罗根泽先生将“齐气”、“逸气”解释为文章声调是有失偏颇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具有广泛的理论来源,具有多层次、多侧面的含义。由于中国古人向来注重感悟而不重概念分析,因此使用概念、范畴时不做清晰界定,致使后人对于进行曹丕“文气说”阐释时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而且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对“文气说”的阐述只有区区几十字,是一个尚未充分展开的理论系统,这又为后人进行过度发挥留下了巨大余地。

综上所述,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是由哲学范畴转化为文论范畴的,具有广泛的理论来源,因此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必须在其“文气说”系统的意义上把握,否则就会以点带面从而陷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地步。要把握曹丕《典论・论文》中的“气”的确切含义就应该以文本为依据并结合相应的历史背景进行解读,否则便会陷入过度阐释的泥淖。

注释:

①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价[M].北京:中华书局,1984:234.

②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35-136.

③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559.

④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4:241.

⑤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62.

⑥郭沫若.中国古代史研究(外二种)・青铜时代・宋尹文遗著考[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542.

⑦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40.

⑧班固.汉书[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435.

⑨袁华忠,方家常.论衡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75.

⑩刘邵.人物志[M].北京:红旗出版社,1997:24.

{11}蔡印明,邓承奇.古文论选粹[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18.

{12}黄侃.文心雕龙札记[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03.

{1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168.

{14}陆侃如,牟世金.文心雕龙译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5:379.

{1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219.

{16}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6:30.

{17}袁济喜.六朝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72.

{18}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45.

{19}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79.

{20}袁华忠,方家常.论衡全译[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1993:172.

{2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35.

{22}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二卷上[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27.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程千帆;文论十笺;文章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5-0010-02

一、关于《文论十笺》一书

《文论十笺》是程千帆任教武汉大学与金陵大学中文系时编写的教材,收录了古代与近代的十篇文论,分为上下两辑,上辑五篇是概说部分,下辑五篇专论文学创作的内部规律。在这本书中,程千帆对每篇文章都详加笺注,文后附有谨按,并结合古代文学与当时的文学观念做延伸探讨,同时也提出自己的文学观念。

在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史上,该书的编撰独具特色:首先,收录的文章与笺注所引用的不仅有古代文论,也有近代文论,还涉及一些西方学者的文学论说。其次,所收文章的作者除了陆机为公认的文论家外,其他几位都是史学家、朴学家。此外,该书既有考据还原,延续了古代文论“综合前人说法的基础上抒发己意”的特点;同时也有理性而抽象的论述,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有别于古代文论模糊的、形象的感悟模式,呈现出现代学术研究的某些品质。

程千帆先生自陈,采用这种特殊的编纂形式主要是为了矫正当时有关文论的两种较为突出的弊端:“通论文学之作,坊间所行,厥类郅夥,然或稗贩西说,罔知本柢;或出辞鄙倍,难为讽诵。加以议论偏宕,援据疏阔,识者病之。”①文学作品创作的增加、新的文学形式的出现,以及东西思想更多、更频繁的交流,中国文学呈现出复杂的形态;而当时的文学观念与批评理论,无论持中、西哪一方观点都因缺乏对这些理论之渊源与体系的了解,只能流于浅层争论,作者才编撰此书为教材,希望矫正时弊。

上世纪三十年代,以西方文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中国文学的现象已蔚然成风,而《文论十笺》仍然坚持从古典文论的视角出发,并在民族文学、各种“主义”之争泛滥的时期,始终坚持从文学的视角谈论文学的问题,显得“别具一格”。更为重要的是,对文类划分也就是文体学的探讨作为一种潜在的线索贯穿了上下辑的十篇文章,而文类划分其实关涉到传统文体意识与现代文体意识,这与传统文学研究向现代过度时期,文的观念、文学理论体系的转变有着密切关系。这些潜在的线索这也正是《文论十笺》一书最大的特点:从古典文学理论的视角出发,在其内部进行革新,力图以变革中国文学理论自身而非全然借引西方文论来解释新的文学现象,促成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

二、从文章学到现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沟通及其困境

(一)“文”的观念的确立

《文论十笺》一书以章太炎的《文学总略》开篇,程千帆为这篇文章拟的副标题为“论文学之界义”,即对“文”的观念的界定。在《文学总略》中,章太炎开宗明义,将“文”界定为“文字著于竹帛”②,并对其做词源学上的考察。他指出,中国古代对于“文”有两种解释:“彰”与“文章”。“夫命其形质曰文,状其华美曰,指其起止曰章,道其素绚曰彰。”也就是说,“文章”事实上是指有形质而自成首尾的篇制,而“彰”只是特指其中富于文采、藻饰和情韵的部分,因而只是“文”的其中一小部分。然而,由于古无“彰”二字,多以“文章”假借,所以造成了后人“文”的观念的混乱。

《文学总略》作为《文论十笺》的开篇文章,其实也是程氏文学观的基本出发点。程千帆推崇章太炎:“以此‘文字著于竹帛之法式’来界定文学,范围至广,一切学术文化皆属,最早可追溯到先秦;而近世则以抒情美文为文学。”③事实上,无论是章太炎还是程千帆,都在界定“文”的概念时将它回溯到中国传统的文章学的概念中。

中国古代的“文学”实际指的是“文章学”,包含“文字”与“词章”两个部分,它是基于礼乐制度、政治制度与实用性的基础之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杂文学”,迥异于西式的“纯文学”体系。晚清以降,受西方文学观念以及文类概念的影响,国人开始借助新视角审视并重塑自己关于“文”的观念,在此过程中,正是通过清除文章学中的诸多“非文学”成分,才建构起以诗歌、小说、戏剧为主体,兼及部分散文的现代“文学”观念。④这种转变有其正面意义:大量被传统文学观藐视和排斥的文体,如小说、戏曲等得以被纳入文学史视野,这是重要的发现和拓展。然而,此种转变也遮蔽了文章学原有的深广内涵:一方面,一些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并曾受到重视、具有文化研究价值的传统文学家和作品则被搁置甚至排斥,影响了对中国文学史的整体理解与阐释;另一方面,文章学本身所蕴含的传统的文、史、哲思想及其所折射的文化心理也在此过程中或被忽视遗忘,或被割断了联系。程千帆强调回到文章学,也正是强调在学术现代化过程中重新审视“文”的观念的变迁史及其背后的人文现象、文化心理积淀。

同时,以现代学术观点来看,文章学所包含的学说、历史、典章、公牍、杂文,以及诗、词曲等等极其广阔、复杂的范围,实可视为一个涵盖了哲学、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文学的现代文化研究思路,它甚至比西方文化研究思潮涵盖更广,也更适合中国。可见,程千帆将“文”的观念回溯到传统文章学,似乎是一个比借鉴西方文化研究理论更适合中国文化现象的学术思路,值得今天的文化研究学者重视。

(二)文类体系的重建

在“文”的观念确立后,程千帆致力于文类体系的建构。程千帆认为文体辨析有三难:“体式孳乳,与日俱新”,指的是小说、戏剧等新文类不断出现;“观念锢蔽”,则是由于小说的题材近鄙俚而不被纳入传统的文类位阶中,按照传统的文体分类法无法为愈加兴盛的小说作品找到合适的位置;而“体义混淆,自来即尔”,时人多有主依西人之法,以“用”代“体”为标准,而区分“文”为说理、记事、抒情三类,而这种分类法难以满足文章学的驳杂体系。

事实上,通观全书,无论是论文学与时代、地域、道德、性情,还是论文学的制作体式、内容外形、模拟创造,其实都是在探讨文类划分的标准与文类体系的建构。程千帆认为,传统的文类划分标准尽管不再适应时人的文学研究需要,但仍有其价值所在,因为它们背后隐含了中国文学史上“体”的观念的变迁。中国古代“体”的含义十分宽泛、含混,既有哲学意义上的“本体”之义,也有“形体”之义,兼形而上与形而下、抽象与具象于一体。而“体”之于古代文学研究,除了今天通常所理解的“体裁”或“文体类别”的含义以外,还具有文章或文学之本体、文体内部的质的规定性(体要或大体)、风格(体性或体貌)、以及章法结构、修辞手法、具体的语言特征等多种含义。⑤而与之相比,西方文学理论的文体分类始终贯彻着一个逻辑标准,并以此揭示文体之间内在的逻辑层次与本质联系,所以必须有统一的文体分类规则。或许可以说,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重要差异,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同文体体系的差异。中国文学实则是“文章”体系,但文章学本身在中国古代并未形成一个严密的、现代意义上的“体系”观念。在新的文类不断出现的时期,如何构建一个沟通古今文类的严谨的现代文类体系,是晚清以来诸多学者所致力的工作,这项工作随着三十年代的时局而有所放缓,唯程千帆先生的《文论十笺》对之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

程千帆认同章太炎,他们都从传统的广义文章学出发建构文类体系,同时,把小说从历史和其他文类中单独列出,正式作为文之一“体”,与学说、历史、典章、公牍和杂文并列,突破了中国传统的文类分类方法――“经、史、子、集”四分,开始重视小说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

(三)从文章学到现代文学理论的沟通及其困境

上述一系列文类划分标准的转变、文类体系重建的意图,都在于促使传统文学理论向现代过度,而在此过程中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与最大的难题是:如何将小说纳入文章学体系。之所以是核心问题,是由于进入现代社会后,传统的诗、词、戏、曲等文学体裁已不足以表达现代人的生活经验,伴随而来的是更适合对其进行表现的小说在数量和创作形式上的迅速发展,将小说纳入文学理论体系已是必然趋势;而之所以是最大的难题,则是由于在此过程中,如何既使小说获得与诗、词、戏、曲以及学说、历史、杂文等体裁同级的文类位阶,又使新的文类体系具有现代学术理念的清晰严谨,也就是各种文体的内涵不混淆,是程千帆之前的学者遗留的难题。对于此难题,程千帆以内容与形式的二分取代“有韵之文”和“无韵之笔”的划分试图做出调和,而具体到小说批评理论,则诉求传统的史学理论,借鉴史学理论中的文论、史论观点观照小说批评。

然而,诉求传统史论来沟通文史从而将小说纳入文章学体系,这种尝试缺乏深入的讨论,存在着各种问题。一方面,中国古代历史书写的“尚简”、“用晦”倾向并不适合作为现代小说的批评范畴,因为传统的历史书写远不足以用以剖析现代的小说创作;另一方面,史学理论与小说批评只有通过严谨的比较和成体系化的沟通才能形成一个具有现代气质的学术理论体系,而这些问题在《文论十笺》一书中均未提及。最重要的是,程千帆先生不算成功的“沟通”也正折射出在古典文论内部进行现代化革新的困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文”是一个内涵丰富且变动不居的概念,并且有其独有的文类和体系,而在这背后则是经久积淀的文化心理,既不同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与现代中国人的思维有差别,因而古典文论自身进行现代革新看似是一个文学理论问题,却涉及文化沟通这一复杂背景。此外,中国古代的文章学有很大的局限性,文论家们始终没有明确形成一般性的文学理念而只有具体的诗歌概念、小说、戏曲的鉴赏理念,更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学理论体系,缺乏体系性正是其现代化过程中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同时,自晚清以来,“现代生活”的开启、“现代人”观念的觉醒,以及社会现代化诉求的加强,使得文学创作和理论都不得不将目光转向现代社会中个人的生活经验与精神世界,而这些恰是难以被古典文章学理念纳入其中的。

“体系性”是学术现代化的“崇高理想”,而文章学又是难以割舍的学术情怀,程千帆在“传统文论的现代转换”这一议题中所体现的困境与矛盾,又何尝不是同时代的知识分子所面临的两难处境呢?

注释:

①贺昌盛.中国现代文学基础理论与批评著作辑要[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p141.

②程千帆.文论十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p3.

③同上.

④夏晓虹、王风等.文学语言与文章体式[C].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陈平原编,2006年.p2.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8篇

摘 要: 曹丕在《典论・ 论文》中提出了“文气说”,形成了中国千百年来言文必称气的传统。“文气说”是一个天人合一思维模式下的文论系统,只有从这一视角方可窥见“文气说”的全貌,才能看清中国古代文论的特色所在。

关键词: 文论 气 文气说 天人合一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文学主张,并对文学与“气”的关系进行了多方面阐述,这便是后世所谓的“文气说”,“文气说”开启了以“气”论文的先河,吹响了文学自觉的号角,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巨大。徐复观先生曾说:“指明作者内在的生命向外表出的经路,是气的作用,这是中国文学艺术理论最大的特色。”①可见“文气说”蕴含着中国古代独特的文学观,对探寻中国古代文论的独特价值意义重大。

一、曹丕“文气说”的价值与意义

(一)从“天人合一”到“文学自觉”

中国古人认为人与自然本为一体,人与自然万物是协调统一的,这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不过是以诗意的情怀体悟自然的结果,但这在中国却积淀成一种文化心理,并最终成为中国古人对世界、社会及自身进行认知的基本思维模式。意大利哲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将以诗意的情怀体悟自然的思维模式称为诗性智慧,因此天人合一是诗性智慧的产物,从其诞生起就具备诗性审美的文化品格。

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肇自上古先民的生产生活体悟,发轫于上古巫师沟通天人的降神活动,又经《周易》及先秦诸子的理论阐发,正式由西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自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气说”才使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正式进入文论领域。然而,中国古人很早就以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思考“文”了,至少可以追溯到《易传・彖上・贲》:“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②这几句话虽然是战国时代的人用来解释《周易》贲卦的卦象结构的,而且这里的“文”要解释为原始意义的“纹饰”,但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一句中的“文”既涉及自然天文,又涵盖社会人文,为形成以“文”沟通天与人的理论奠定了基础。不仅如此,这段话还明确阐发了以人文化育天下的思想,因此这段话可视为儒家文论的千古圭臬。随着董仲舒建立起一套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体系,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曹丕的文学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在先秦时代“狻本捅皇游构成天地万物和生命的基本元素,在曹丕这里“气”兼指作家的才能、气质及文章风格,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于是“文”可通过“气”沟通天与人,不仅可以“察时变”,还可以“化成天下”,自然成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这种建立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文学观念,在曹丕那里虽然没有集中阐述,但在《文心雕龙》中则进行了深入阐发,正如鲁迅先生指出的:梁之刘勰,至谓“人文之元,肇自太极”,三才所显,并由道妙,“形立则章成矣,声发则文生矣”,故凡虎斑霞绮,林籁泉韵,俱为文章。其说汗漫,不可审理③。正是基于天人合一的观念,刘勰认为“文”既涵盖自然纹饰,又涵盖社会人文,这些“文”又都“肇自太极”。这种文学观念在鲁迅先生看来是汗漫而不可审理的,古人恰恰就是用这种前科学的诗性智慧看待自然万物以致文学的。

虽然曹丕以曹魏太子的身份在《典论・论文》中不可避免地谈到文章对人伦教化的作用,但是正如张世英所说的:“审美意识……是人与世界,天与人‘一气流通’、交融合一的结果,是人作为知、情、意的整体与物融合为一的产物。”④正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使曹丕不可避免地以一种审美眼光看待文章,主张“文以气为主”,并自觉以“气”评论作家、品评文章,摒弃汉代流行的“依经立论”的传统,才有了“诗赋欲丽”的观点。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鲁迅先生说:“他说诗赋不必寓教训,反对当时那些寓训勉于诗赋的见解,曹丕的一个时代可说是‘文学的自觉时代’,或如近代所说是为艺术而艺术的一派。”⑤

(二)主体精神的弘扬

随着汉末的战乱及儒学作为主流价值观的崩溃,人们感慨于生命短暂、人生无常,个体意识逐渐觉醒。诚如宗白华先生指出的那样:“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⑥“慷慨以任气,磊落以使才”(《文心雕龙・明诗篇》)正是汉末建安时期文人个体意识觉醒后张扬个性与才能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曹丕提出“文以气为主”,表明他已经深刻意识到文章的好坏不只看是否称物达意,更不取决于是否合乎圣贤教训,关键看作为作者主体精神的气质、才情在文章中展现得如何,因此“文气说”是从理论高度对弘扬主体精神的肯定。正因为魏晋时代文人的主体精神得到了解放和弘扬,所以以阳刚为美的“建安风骨”跟“文以气为主”的主张是如影随形的,鲁迅先生对此进行了经典阐释:“曹丕做的诗赋很好,更因他以‘气’为主,故于华丽以外,加上壮大。”⑦弘扬主体精神的“文气说”不仅影响文学风格,曹丕还进一步认识到创作主体存在先天的差异,并由此萌生了中国式的“天才说”。

(三)“文气说”中蕴含的“天才说”

中国古代文论谈到作家创作,或重自然,或重人力,鲜有西方意义的“天才说”。曹丕的“文气说”虽没有明确提到天资、天赋,却跟西方的“天才说”有很多暗合之处。康德和黑格尔作为西方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天才说”颇多论述,现仅就二人的“天才说”与曹丕的“文气说”进行比较。

康德对天才的定义是这样的:“天才就是天生的内心素质,通过它自然给艺术提供规则。”在曹丕看来,作家所秉之“气”是“不可力强而致”,而且“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⑧。可见,二人都认为人进行艺术创作的禀赋是天生的。不仅如此,康德认为天才就是赋予作品以精神,而“精神在审美的意义上,就是指内心的鼓舞生动的原则”⑨,这与曹丕“文以气为主”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者以其气”(《管子・枢言篇》),文章要想达到感发人心的目的,绝对少不了作者将“气”灌注其中,这股“气”就是艺术的灵魂,也就是康德所说的“精神”。

曹丕的“文气说”关于“天才”的论述在文论史上是饱受诟病的,如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杰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⑩这段话以司马迁为例,阐述了写文章是不可教的、不可学的,但只要后天努力,修养到家,自然就会写出好文章。苏辙的“养气说”强调了作家后天修养的重要,与曹丕的“文气说”是针锋相对的,于是成为文论史上的一段公案。其实曹丕何尝没有看到后天努力的重要呢?其在《典论・论文》中提到“建安七子”时就说他们“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J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后天努力对文学创作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保证在文学创作上一定会取得成功,正如黑格尔所说:“虽然几乎每一个人都可能在某种艺术上达到一定的水平,但是要想超过这个水平――这其实是艺术的真正起点――较高的天生艺术才能却是必要的。”{11}正是曹丕看到“建安七子”后天的努力及先天的局限,才有了“应炀和而不壮,刘桢壮而不密”之类的感叹。虽然勤能补拙,后天的阅历能丰富创作素材、提高人的精神层次,但人毕竟超不出自身的局限性,文学创作必须有良好的先天禀赋,每个人因禀赋不同而风格各异,这就是曹丕对作者的才能、气质跟创作关系的认识。

曹丕跟康德和黑格尔对天才跟艺术创作的关系在认识上虽有很多相通之处,但二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思想基础。曹丕弘扬主体精神的前提是“文以气为主”,“气”是兼具物质性与精神性的,“气”作为作家的先天禀赋不过是人内在的自然,因此在“文气说”统辖下的“天才说”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弘扬主体精神,但并没有突破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而西方近代以来的“天才说”作为主客二元对立的产物却是不争的事实。

二、曹丕“文气说”的影响

“气”在春秋至两汉时期一直作为世界万物本源的一个哲学范畴,曹丕继而在中国最早的文论著作《典论・论文》中提出“文以气为主”的主张,所以“文气说”就成了中国最早的文学本体论。曹丕又将“气”看做作家的先天气质禀赋,故有“不可力强而致……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之说。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认为徐帧笆庇衅肫”,在《与吴质书》中又说“公钟幸萜”,这里的“齐气”、“逸气”可以看做“气”作为作家内在的气质禀赋外化而成的作品风格,这是曹丕对“建安七子”的文风进行批评比较的产物。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论述完“文气说”,随即提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正是曹丕对文章价值的评判。可见,曹丕的“文气说”已经涉及现代文学理论中的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文学风格论、文学批评论、文学价值论等诸多方面。

南朝钟嵘在《诗品・序》中对曹丕的“文气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提出了以“气”为本源的文学发生论:“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12}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史德》又将“文气说”提升到文学鉴赏论的层次:“凡文不足以动人,所以动人者气也;凡文不足以入人,所以入人者情也。”{13}至此“文气说”贯通了文学活动的四大要素――世界、作家、作品、读者。

自曹丕提出“文气说”后,中国千百年来言文必称气成为传统,如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文与气的关系进行了更系统的阐释,王昌龄在《诗格》中称“气动而兴文”,白居易说“盖足气,凝为性,发为志,散为文”,韩愈则提出了著名的“气盛言宜f”,刘禹锡在《答柳子厚书》中有“气为干,文为支”之说,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又有“行气如虹”、“生气远出”,李德裕说“以气贯文”,苏辙说“气充乎其中,而见乎其文”,明人说“气能兼辞”、“气充文立”,清代的桐城派有“因声求气”之说。

通过以上梳理,我们有理由认为“文气说”自曹丕提出以来,在中国古代文论史上一直有一套以“气”为核心的文论系统存在着,并且始终处于发展完善之中。

不仅如此,“气”还超出了文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各类艺术的共同审美价值取向,如南朝谢赫《古画品录》中提出的“气韵生动”就成了中国古代绘画的最高标准,王羲之父子的风流逸气成为后世书家心追手摹的典范。在各种画论、书论、乐论中关于“气”的论述在此不一一赘述。

三、“文气说”对研究中国古代文论的几点启示

对于曹丕的“文气说”,后世无论是“照着说”、“接着说”还是“逆着说”,都是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将其当作一个系统看待的。如前所述,以一“气”贯通天人以实现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本就是一种以审美眼光观照世界的方式,因此“气”由一个文论范畴渗透到绘画、书法等诸多艺术领域,成为一个各类艺术通用的美学范畴,于是“气”的活性因素使各类艺术都带上了中国独有的审美特质。

正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从根本上讲就是一种审美观照,才使“中国人一向有着将政治谋略、行政管理、军事战争、饮食起居等一切社会活动统统美学化的‘泛艺术倾向’”{14}。明白了这一点,就搞清楚了中国古代从不划清纯文学与泛文学界限的原因,在中国古人看来无论是奏议、铭诔、章表等应用文,还是历史著作,甚至理论著述,只要是“以气为主”,写得有生气、有情感,就皆可视为好的文学作品。

然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却使中国古代文论重体验、重感悟而不重概念分析,对言说对象也不做清晰界定,因此对于曹丕“文气说”的“气”的确切含义出现众说纷纭的局面。其实“文气说”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多层次的含义,只有在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下将“文气说”纳入一个完整的“气论”系统中方可窥见其全貌:

天地未分时为元气,在天为阳气,在地为阴气,在万物为日气、水气、云气、山气……在人体内为血气、经气、心气、肝气、肾气……在人精神上是神气、意气……在情感上是喜气、怒气……在德行上是正气、邪气、义气……在气质上是灵气、俗气……发而为声是语气、声气,入于文章是文气、辞气……入于书画是笔墨气、书卷气……入于篆刻是金石气、篆籀气……入于音乐是乐气、丝竹气……作为艺术家的先天禀赋称之为才气,艺术创作前要养气,准备创作时要提气,创作中要行气如虹、一气呵成……形成的艺术作品要生气远出、神气活现、气象万千、气格不凡……形成的艺术风格是逸气、清气、劲气、奇气……艺术作品引发欣赏者共鸣则是一气相通、气味相投……代表时代精神的艺术风格成为社会风尚便是风气。分而言之是无数的“气”,统而言之只是一“气”,“气”自然成了沟通天人之际的媒介。

现代文论是建立在西方天人二分、主客对立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的,每一个概念都要先定义再演绎、推导,然后综合。因此,在研究中国古代文论时往往造成以点带面甚至错位对话的现象,形成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局面。中国古代的概念、范畴不像西方的理论术语一经定义便保持不变,它们就像一团气,可以流走、可以渗透,时而清晰、时而模糊,经常让人琢磨不定,这是中国语言的特色,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也是进行中国古代文化研究必须要注意的。

注释:

①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8.

②李零.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周易》的自然哲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313.

③鲁迅.鲁迅全集・九卷・汉文学史纲要[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355.

④张世英.新哲学讲演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06.

⑤⑦鲁迅.鲁迅全集・三卷・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526,526.

⑥宗白华.艺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133.

⑧⑨康德,著.邓晓芒,译.判断力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151,158.

⑩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第四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180.

{1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63.

{12}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2.

{13}章学诚.文史通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5:220.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引用 文本因素 文献篇幅 参考文献数量 题名字数 关键词个数

[分类号]G350

世所公认,论文的被引是研究论文与某特定领域知识体的“连接剂”,也是测度论文重要性的“计量仪”。鉴于零被引论文的大量出现,不少机构逐渐将论文被自变量量作为判断学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论文被引次数的影响因素,将利于学者扩大其学术论文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利于管理机构制定合适的奖励或认定政策,也利于报刊等出版单位组稿编辑等业务流程的决策。

1 前人研究综述与本文假设

论文被引有许多客观因素,甚至偶然因素。总体而言,关于文献被引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类:①期刊因素,比如期刊级别、网络出版等;②作者因素,包含作者性别、作者地位、论文作者多寡、论文作者所在机构的学科实力、论文作者所获得的资金资助等;③论文文本因素,包含参考文献多寡、篇幅长短、表格和图形数量、学科热点话题等。以上因素,除了期刊级别、作者性别、热点话题获得一致认可外,在不同学科、不同视角的研究中,对于其他因素都有不同的声音。比如,大陆学者杨冠英就明确质疑作者的影响力:仅有少数的个体对于科学的进步是有贡献的?充斥着各式各样标榜作者自己学术地位的所谓学科知识地图,也许是一种讽刺。欧洲南方天文台(ESO)的天文学家Dietrich及大陆国家天文台陈学雷研究员也怀疑论文篇幅对文章被引次数的影响,认为其尚不确定。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目前学者对文献被引的影响因素分析都局限于某一学科。而事实上,早有学者怀疑,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在引用文献上面存在极大的差异。比如,Hamilton就认为“人文社会科学不习惯引用前人研究”,但David和Lowell却反驳了这种观点。无论如何,以某一学科为研究对象,所得出的结论是否带有普遍意义,尚需检视。

有鉴于此,我们尝试从多学科视角对论文被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限于篇幅,本文先从论文的文本因素着手。

根据前人研究,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论文参考文献越多,其被引的可能性越大;

假没2:论文篇幅越长,其被引的可能性越大。

除此之外,我们认为,网络环境下,论文题名长度和关键词个数可能影响论文被引次数。论文的题名、关键词是一篇论文必不可少的要素,是论文的精髓与灵魂;网络环境下,更关系检索和结果筛选的效率。从许多检索系统的统计分析来看,用户最倾向使用的检索字段依次为标题、关键词、摘要、作者和参考文献;学者为了尽可能在题名、关键词中充分体现论文研究主题或者研究创新,会选择增加题名长度、关键同个数。而事实上,这也迎合了如今智能检索系统的发展趋势――当题名中无法匹配检索词时,系统自动在关键词、摘要或者全文中进行匹配。检索系统的默认检索途径以及学者的思维习惯,都可能导致“题名较长、关键词较多的文献更容易被检索命中,从而获得学者引用”。即有假设:

假设3:论文题名越长,其被引可能性越大;

假设4:论文关键词越多,其被引可能性越大。

2 样本数据特征

本文数据源于西南大学图书馆2009―2010年所出具的37份引用检索报告。此37份报告的委托人为了评职称、重点实验室年检、科研报奖等原因而要求进行多库引用检索,出具的报告中委托人已经将被引很少甚至没有被引的文献剔除,因此,剩下的都是高被引或者委托人认为确实质量高的论文。数据处理过程中,笔者等人剔除了发表于2009年和2010年的论文52篇(即委托人认为质量高但事实上尚没有引用发生的论文);考虑到奇异值可能带来的影响,笔者还剔除了2004年发表于Science上面的畸高被引论文1篇(蚕学,被引410次),最终获得论文455篇,其中英文230篇,中文225篇,论文的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

笔者等人在原有报告基础上,于2011年2月18日一3月2日问对455篇论文的最新引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为了避免自引对论文被引的影响,本文对沦文自引他引进行了区分,455篇论文共得自引1075次,他引3404次(下文的假设检验过程,即分别以总的被引次数和他引次数作为因变量)。样本题名长度、关键词个数、文献长度、参考文献数量、论文的被引次数等资料的描述统计值如表2所示:

3 假设检验

3.1 不区分语种情形下的假设检验

分别以“他引、总引”为因变量,“论文参考文献数量、文献长度(页码)、题名字数、关键词个数”4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同归分析,结果如表3、表4所示:

可见,以0.05为显著性检验水平,多学科视角及不分语种情况下,关键词个数、参考文献数量对论文被引确实产生了非常明显的影响:关键词每增加一个,他引增加1.05次,总引增加1.402次;参考文献每增加一篇,他引增加0.094次,总引增加0.134次,即假设1、假设4成立。

从回归系数的正负可见,尽管题名字数对文献被引有正的影响(与假设2的预期接近),但无法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假设2不成立。蹊跷的是,文献长度对文献被引却表现出负的影响(与假设3相悖),但仍然没通过显著性检验;即假设3不成立。

3.2不同语种情形下的假设检验

进一步考虑不同语种文献被引的文本因素,结果见表5-表8。可见,假设4,即关键词个数对文献被引有明显的影响,在不同语种环境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表7-表8显示,对于英文语种文献,参考文献数量对文献被引确实有明显的影响,即假设1在英文语种文献中成立。但表5-表6却显示,对于中文语种文献,参考文献数量对文献被引与否的影响,不仅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而且获得的系数为负,表示参考文献越多,越可能不被引;假设1在中文语种文献中不成立。两相对比,该因素在不同语种环境下的表现迥异,这也许和中国学者不注重前人研究,不喜欢编辑参考文献,甚至“乱编辑”参考文献有关。

假设2、假设3在不同语种环境下都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即都不成立。但表7-表8表明,英文语种文献越长,越不可能被引。结合表3-表4,可以认为,“中国学者所发表的英文论文,篇幅越长越有可能不被引”。为何有如此现象,笔者等人尚不能做出清晰的解释。

4 结语

通过对来自6个学科的455篇论文被引的文本因素分析,笔者等人发现,关键词个数对文献被引存在明显的影响(假设4),这种影响在中文论文或英文论文中都表现得一致。网络环境下,学者若想提高论文中被引频率,可以就论文主题尽可能撰写更多的关键词。通过对455篇文献进行不同语种的区分检验,发现参考文献数量对英文语种文献的被引确实存在显著影响(假设1),但对中文语种文献被引的影响却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我们认为,这可能与国内学术撰写不规范等原因有关。

研究表明,多学科背景下,文献篇幅长短及题名字数多少对文献被引没有显著影响。更奇怪的是,研究发现,中国学者所发表的英文论文,篇幅越长越有可能不被引用。为何存在如此可能,敬请同行更多地论证和解释。

遗憾的是,本文样本数据仅仅455篇论文,远比同行类似研究样本空问小;所得出的结论或者所发现的现象是否有普遍意义,尚需同行验证。当然,最值得警醒的是,本文的出发点――从多学科视角来讨论论文被引的影响因素,是否合适,确实需要同行商榷。而且,论文被引尚有作者因素、期刊因素,从多学科的视角来检验这些因素,是否有新的发现,尚需进一步的数据检验。

社会论文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研究生毕业论文 英文摘要 时态 语态 摘要结构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0-0130-02

一、绪论

摘要,无论是期刊摘要还是学位论文摘要都是文章的“文眼”,起到简明概述论文重要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以及研究发现研究等重要内容。摘要是论文要点的浓缩,好的摘要能有效地抓住读者的兴趣。因此,英文摘要作为学术论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论文作者们的关注。作为文章在网络上,尤其是各大网络文献库中首先展现给读者的重要部分,对于读者是否会进一步阅读整篇文章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纵观研究生硕士毕业论文英文摘要不难发现,许多摘要存在语法错误、时态混用以及摘要内容不完整等诸多现象。本文通过抽样数据重点分析硕士研究生论文摘要存在的问题,为硕士研究生英文摘要写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现状

硕士研究生论文的摘要以提供文章主要内容为目的,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属于信息性文摘(Information Abstract),论文作者应该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让读者通过阅读摘要就能对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研究结果等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通过我们对长春理工大学硕士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硕士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并非真正的英文写作,而是基于汉语摘要的翻译,而且大多数翻译均有他人或使用百度翻译以及有道翻译等网络工具完成,因此其撰写的摘要存在大量的语言问题以及结构问题,语言不符合英文表达习惯,大量语法形态错用,文不达意,意思表达不完整甚至错误。为了调查硕士研究生论文写作,尤其是摘要部分的英文写作情况,本文随机抽取CNKI数据库博硕论文子库的工程科技、农业科技、医药卫生科技、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经济与管理科学学科领域各40篇,共200篇硕士毕业论文的摘要进行摘要写作研究,主要分析英文摘要的时态使用、语态使用以及摘要中各语步的出现情况,以求发现硕士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对策。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通^对于上文提及的200篇硕士毕业论文英文摘要进行数据统计发现,目前国内期刊的英文摘要普遍存在时态和语态问题以及内容结构的问题。

(一)时态的使用

研究结果表明,硕士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中明显出现滥用一般现在时态的现象。由于硕士研究生缺乏摘要语篇中时态的相应知识,在进行摘要英文写作时,大多数学生们不考虑摘要的不同部分的作用,一味使用他们最为熟悉的一般现在时进行英文摘要写作。

摘要写作通过英语时态体现出其简洁的语言特点。时态方面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少用现在完成时、过去完成时、进行时态、将来时和其他复合时态。John Swales和Christine Feak撰写的《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是一本专门针对英语非母语的学生撰写的写作教科书,此书经多次再版,现已多次再版,书中指出一般现在时通常在背景和讨论部分出现频率较高,在方法和结果部分出现频率较低;而一般过去时在方法和结果部分出现频率较高。学术论文摘要概括作者就本学科领域里的热点研究。研究背景是现已存在的事实,因此多应使用现在时态,通常包括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现在完成时的使用把过去发生的或过去已完成的事情与现在联系起来。而一般过去时态多出现在对于实验方法或研究方法的描述之中。而研究结果部分通常应使用一般现在时进行说明。总之,摘要是以经济客观、准确严密的语言表明论文作者的主题大意或所研究的问题及方法,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正文轮廓,突出正文的重点信息,因而不能一味地使用一般现在时,当然也没有必要用大量过去时态回顾过去事实或用将来时态预测未来。

(二)语态使用情况

由于受到汉语摘要表达方式的影响,样本英文摘要中的主动语态频率远高于被动语态的使用。为了避免英文摘要中第一人称代词,尤其是we,our和us的使用,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使用了大量的非施动主语,例如this paper,the first chapter, the second chapter及其人称代词it作为主语进行摘要写作,甚至一些论文根据汉语省略主语的习惯,对英文句子进行无主语处理和翻译。非施动主语大量使用的原因可以追溯到1986年开始提倡的“使用第三人称作为主语”,而且在论文写作教学中许多教师也过多强调尽量避免第一人称的使用。但是纵观国际重要SCI, SSCI, EI期刊论文的摘要不难发现“We+verb”和“our+noun+verb”等主动形式的出现比例并不低。第一人称主动语态的使用可以突出和强调作者的观点,以及团队成员的合作。Hyland和 Milton(1997)曾指出被动语态是学术写作的特点之一。由于被动语态不强调动作的施动者和执行者,可以用于表达作者的客观态度,受到许多国外学者的青睐。但是硕士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中的被动语态出现频率并不高。对比其中文摘要发现,主要原因在于汉语论文写作中较少使用“被”字句以及“把”字句,从而导致英文摘要被动语态的低出现频率,而非硕士研究生主动语态意识的提升。

(三)摘要内容结构

认为学术论文摘要是一种独立的语篇,其范式、结构、体裁大都遵循英美学术界通行准则,自成一格。Bhatia Swales(1993)提出论文摘要的四个语步:Introduction- Method-Result-Discussion,即IMRD结构模式。后来,Santos(1996)提出定位研究―引入研究―描述方法―陈述结果―呈现结论的五个语步模式。Hyland(2000)提出了背景-目的-方法-结果-结论五语步结构模式,这个摘要语步模式越来越受到论文作者以及期刊编辑部的认可。

我们对于收集的200篇硕士研究生论文英文摘要进行结构分析,发现如表1所示的各学科领域的摘要语步数量以及百分比:

通过数据分析不难发现,医药卫生科技类的硕士论文英文摘要的各语步占比较高,人文社科类硕士论文的研究结果语步是五个学科领域中出现比例最小的;背景语步和方法语步的整体比例较大,结论语步的占比较小。大多数抽样的硕士论文的背景语步过于冗长,人文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的方法语步多为论文研究内容的概述,其展现形式多为首先……,其次……,最后……等,这一结论和人文科学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但是也体现出了人文科学对于研究方法的描述的忽视。

四、对于英文摘要写作的教学启示

综上所述,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英文摘要存在着时态、语态使用不规范,摘要内容结构不完整的现象。这一现象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研究生论文写作教学,尤其是英文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许多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不重视英文论文写作;一些学校开设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但是教师并不强调有关英文论文的语法特点以及结构特点,鲜有教师在教学中基于SCI,EI期刊论文进行英文论文写作教学,而且也不强调学生写作中的摘要语步意识,现有的英语论文写作教学往往忽略论文的体裁特点以及语篇特点。

作为重要的衔接手段,科技语篇中时态的选择,以及语态选择都是语篇连贯的重要体现。同时,语步模式决定了文的层次结构,以简练的形式浓缩了论文的重要信息。因此时态、语态等语法特点以及语篇结构都应成为论文英文摘要写作教学课堂的重点部分,进而提高研究生的语言基本功以及英语谋篇能力。我们认为在研究生论文写作课程的讲授中应加强学生的英文摘要的语言规范性意识,教授给学生分析科技或专业性文章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术论文的英文行文特点。教师应结合国际通行的摘要写作规范以及影响因子较高的SCI,SSCI和EI期刊论文中的英文摘要范例对于学生的英文摘要写作进行规范,进而提高学生的英文摘要写作能力。通过大量有效的语言输入提高研究生正确的语言输出能力,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行之有效地提高研究生英语论文写作能力的。

【参考文献】

[1]Bhatia,V.K.1993.Analyzing Genre:Language Use in Professional Settings[M].London:Longman.

[2]Dos Santo,M.B.1996.The textual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paper abstracts in applied linguistics[J].Text.16(04):481-499.

[3]Hyland,K.2000.Disciplinary Discourses:Social Interactions in Academic Writing[M].London:Longman.

[4]Swales,J.M.and Feak,C.2012.Academic writing for graduate students: Essential tasks and skills.3rd ed.[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57-158.

[5]操林英.国际科技期刊材料类英文论文摘要的写作范式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2(06):1109-1112.

上一篇:实践社会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学习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