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管理范文

时间:2023-02-26 22:06:41

社会发展管理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1篇

社会工作的专业权威在某些时候曾被人怀疑。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助人和服务,它经常面临如何解决个人和群体困难与需要的问题,从而同普通人的生活有关。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往往不能确定一套仅被专业人士掌握的概念和语言,其专业性并不象其他社会科学那样显得高深。而民主和尊重个人特性的专业特质,又使得工作者的权威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

其实,这些只是表面的认识或者误解。与其他社会科学专业一样,社会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也必须遵循科学原则。如:基于证据的经验研究、严密的逻辑推理等。由于专业过程必然涉及专业人员与受助对象的互动,社会工作服务人群的道德实践就有价值倾向和伦理判断。在某些层面,主观或主体(Subjective)的生活经验成为分析的重要素材,社会工作实践还演化成艺术般的技巧,从而难免带上主观主义的色彩,这就与科学的价值无涉立场存在差异。价值冲突、决定主义的判断趋向在多元化世界里丧失活力等等,都使该专业必须在更复杂社会环境中迎接挑战。不过,专业实践中的道德敏感性使社会工作在考虑到科学精神的同时,注重个人价值的重要性,而这正好符合科学服务于大众的目的。

就社会工作而言。人们已不再怀疑专业所具有的独特性,基于研究成果的实践模式和基于实践的理论研究已经成为社会工作者与教育者之间共识的基础。但是,由于社会工作一开始就频借用其他社会科学甚至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它不得不依附于其他社会科学,因此,这成为社会工作专业地位受到质疑的致命之处。

与社会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不同,社会工作不仅要推进理论建设,更要注重理论的效度过(Theoreticalvalidity)。其实践更直接地同特定社会变迁联系在一起,而受助对象往往就是这一变迁中的失意者或受害者。随着服务模式的改变,特别是市场的进入,受助者成为服务使用者,使用者参与(Usersparticipation)重新将既有的权利模式进行调整,专业工作者在很多时候要与受助者共享权力。而这无凝造成了专业化与消费者抗拒(Consumersconfrontation)之间的冲突。增权的实践(Empowermentpractice)近年来在社会工作领域成为流行的工作取向,依附专业权威的传统工作模式受到挑战,福利改革又进一步加强了受助者对自我权益的诉求。因此,社会工作的专业性面临着不安全的局面;保持专业性又不损害受助者参与和表达的民利,对这门专业实在是一个挑战(Fedsteinl,1971)。

应该从专业变迁与发展的角度来理解一个专业的成长历程。格林伍德的专业五个标准只是静态的分析。很少有一个职业是在完全具备所有条件后被认可成专业的,因此仅仅静态地讨论一个职业群体是否是一个专业的意义不大。社会学者开普罗认为:对一门专业来说,重要的是要审视那些标志化特征的连续发展,而不是专业的理论与知识。比如,在专业范围内,服务领域的独特地位形成、伦理守则的建立、培训的实施等(Caplow,1954)。也有学者提出,一门专业的发展过程本身是一种仪式化过程,其中以专业联合会的出现为最显著。其次就是一专业被社会接受和认同,最明显标志是被颁发执照,工作者成为从事并管理专门领域活动的专业人员。对社会工作来说,成为专业就是使社会工作者最终变为注册的专业人员。在此之前,所有的仪式化过程都是为形成专门才能的知识或技术范围做准备。社会工作行业的工作人员再经过证照资格认定之后,社会对该专业的认可也就水到渠成。

社会工作与其他象牙塔式的学科实践差异十分明显。西方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中,其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但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不仅仅代表一个专业联合体的利益,它还是大众尤其是社会不利阶层和普通市民的代言人。凭借专业知识和社会承诺,社会工作者可代表大众利益进入决策体系。从而,社会工作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现实性。

从事某一领域的活动时,专业人员比非专业人员更容易被社会认可。科层制的发展毫无疑问又促进了教育训练体系的精细化,专业领域的纵深发展,使得学科内部的专业分式日益复杂。这也显然使专业化的垄断实践成为可能,它使专业的排他性增强,也使专业之间的界限有可能变得清晰。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战略要素策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逐渐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多位一体。这表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尺度,相应地,社会发展战略也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种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这个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呼唤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一、社会与社会发展战略

研究社会发展战略问题,首先阐明对社会、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明确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研究的场域中保持清醒和自觉。

(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关于“社会发展”的含义,国内外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划分标准取决于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广义的“社会”亦称经济社会,泛指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其发展的一切活动,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的)、生态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由此定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领域和范畴,是一种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发展。

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的社会发展,即不直接反映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并着重体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另一种正是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对象,即相对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与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范围大体相当。主要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人口增长的适度有效控制,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安全,等等。

“战略”一词源自军事理论,概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以后演变为发展战略,泛指经济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有关决策与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把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方针和任务亦称之为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是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承担主体责任的一种战略,即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式,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增强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和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

显而易见,社会发展战略凸现全面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既有全球性、全国性的宏观意蕴,也有各个地区和相关部门自身的某一特定全局的意蕴,还有体现在社会发展战略系统空间上的整体性意蕴。这说明,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的谋划,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大量的局部或部分优化组合而成,从而具有整体功能效应,并在质和量上都有与局部或部分炯然不同的特性。然而,由于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所以又必须赋予社会发展战略以谋划长远性问题的含义。同时,一般来说,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必然都是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而社会发展战略有了根本性的特征。我们研究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偏离了这一点就会出现方向和目标的错位,甚至不称其为战略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地位

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人口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安全等若干方面。

1.人口问题。人的发展状况表现在一国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构成、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人口系统既是经济系统的支持因素,也是社会系统的支持因素。马克思说过,生产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再生产的发展问题。人口战略是对一定范围内较长时期的社会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生育质量的谋划。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种谋划就是促进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调整人口结构,完善人口管理体制,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口素质,把众多的人口数量转化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2.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3.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与行政部门和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相并列的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体育健身事业、慈善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亦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只有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比较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结构。

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又称公共领域,通常也叫“第三部门”,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一般情况下,它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群众组织。

6.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是指人群公共生活空间的安全,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安全,它直接体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利益需要。如果社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必然会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不安全。在现代社会,社会子系统发展较快,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不仅是指它对于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而且也表明它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社会领域的角度来说,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应地就有了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发展战略,从而说明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种结构性必然,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发展战略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和依附,而是与经济发展战略并列的、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涉及人口、福利、卫生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在很大意义上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主要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或者说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同时,社会发展战略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战略之间,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因此,社会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同一般战略要素一样,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思路、战略决策、战略总结等,其中战略决策要素包括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战略对策等。各要素之间互为制约、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不可或缺。

(一)战略依据

一般来说,一个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需要遵循三个基本依据,即理论依据、历史依据(亦称经验依据)和现实依据。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概莫能外。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发展战略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社会发展战略要素中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保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群众观点则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必须以群众观点为基本理论依据。当然,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现实社会发展战略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社会发展战略还要靠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发展战略学、发展社会学等专业理论提供的支持。

从历史层面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前后相续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在吸收过去社会发展创造的优秀成果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造。因此,了解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历史和经验依据。

从现实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该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同样,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这种创造必须立足于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即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符合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的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对策。同时,现实又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既要考虑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现实发展条件和战略意图,预测未来全球发展的主导趋势,全方位地分析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二)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亦即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以及其它具体措施起着指导性作用,因而是社会发展战略的灵魂。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战略方针。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问题,事关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抓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等方面都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等政策。这充分表明,解决社会问题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这一价值取向。为此,社会发展战略要始终贯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根红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2.坚持各尽其能与各得其所。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特征,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各尽其能,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释放人们的创造活力。人的活力根本来源于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与其才能实现结果相适应的价值。当每个人(全体人民)都充满活力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就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各得其所,不仅涉及分配和享受,而且涉及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等等。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不仅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赖以实现的内在条件和基础,而且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根本动力。

3.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说明城乡关系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就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置于全国城乡联动的格局之中,在根本上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现社会正义。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应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继续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着眼于从社会层面改善民生,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抓住稳定这一决定性的环节,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就是把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社会安全统一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稳定”的基石。同时,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应贯穿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尤为重要,它既是动员社会的旗帜,昭示着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一定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战略的宗旨和意图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有机的群体,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大体上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在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要素上的综合发展。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需求。”[3]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这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在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失业人口比例过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救助能力弱、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只有科学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3.保持社会公正。公正即公平与正义,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4]因此,坚持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又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合理、正当和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尤其要通过国家运用制度化手段,直接干预社会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有效地缩小贫富差异,调整社会关系,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4.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既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战略重点

简单地说,战略重点就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确定的主攻方向。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包括社会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管理的强化。正确地选择和解决好这些战略重点问题,对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利群体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流动体制。一是地域间的群体流动,使东西、南北、城乡之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取得同等的资源;二是各阶层间的流动,打通阶层壁垒,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在角色上处于不断更新变换之中。再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体制。把社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给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2.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从总体上说,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分配进行科学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社会结构的“纺锤形”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稳妥调整人口结构,关键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改善教育、卫生状态,做好提高人口质量的工作,争取人口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二是要全面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调整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等;三是要加快城乡结构调整的步伐,关键是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四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有序流动,从而使社会结构在总体上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理顺和调节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实践证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调节好利益关系。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抓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实际问题,继续采取有效的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合理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4.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发展战略要把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作为重点任务来推进。一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相适应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三、社会发展战略对策与创新

落实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制订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既包括作用于社会发展战略本身正常运行的对策,也包括针对社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和环节等作用对象,以相应采取社会管理机制、优化社会发展环境、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保持社会持续稳定等方面的措施。

(一)战略对策。社会发展战略对策是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究竟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里主要包括制订战略规划(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社会发展战略机制和方法,推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为实现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对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其所涉及的社会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实施战略管理是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保障。一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人们(战略主体)基于对社会发展战略运行规律的把握,通过一定的手段、一系列的措施,促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结合与合理利用,保证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而正常运行,并不断增强运行的有效性。二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机制。战略机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战略机体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互相连接、互为因果的联结方式,是社会发展战略各个要素环环相扣的运行过程。建立长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社会发展战略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引导、约束机制,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等)、调控机制(领导、组织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导向、激励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等等。同时,要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开放度、增强透明度、扩大参与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社会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支持力度。

(四)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关于如何推进发展战略或怎样达到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从一般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正确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从具体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的运作方法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诸如目标管理的方法、榜样示范的方法、指标评价的方法,以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战略调控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既要根据社会发展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或领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又要注重异中有同,渗透综合,多种方法交叉并用。

(五)战略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也是一个政党进行正确决策的灵魂和动力”[6]。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即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不断更新社会发展的理念。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在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而改革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本质,因此,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从改革上想办法、要动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实现目标创新和内容创新,这是比较具体的创新体系,其中根本的在于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社会问题,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43.

[4].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土地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30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4-90-1

1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涵

土地资源管理是相关部门根据相关规定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并且控制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乱开发乱利用,对其进行控制及监督,土地资源的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规划管理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管理要符合现代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体现土地资源的利用价值,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土地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我国有相对完善的经济结构,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土地管理相关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漏洞。面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到位的情况,很多城市管理很混乱,需要有关部门加强监督,做出规范、规定。目前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 盲目开发城市用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房子的渴望让城市用地越发紧张,这样就会出现开发商盲目开发导致土地使用浪费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城市,土地的使用也在不断增长,而有限的土地资源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尤其是一些大型城市,交通堵塞、住房困难、绿化面积少,这些均是城市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很多城市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没有按照相关规定管理,过度开发土地资源,同时也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地方存在土地资源铺张浪费的现象,一些违规建筑不遵守国家有关土地政策和规定,盲目开发利用,导致很多土地无法有效利用。

2.2 保持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的和谐统一

土地开发利用是为了社会的发展,所以在开发时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近年来,社会的进步伴随着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原有的土地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城市的总体规划与土地管理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必须保持统一。

2.3 合理利用土地规划

土地市场化以来,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和制定限制的条款。城市发展的加快促使社会不断地进步,土地市场化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土地市场化来发展经济建设,同时也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2.4 土地管理要与建设规划管理协调发展

土地管理和建设管理相互制约,如果由于配合不协调,将会出现土地浪费的现象,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建设。因此,完善土地管理和建设规划显得尤为重要。

3 土地资源管理的对策分析和可持续发展

城市土地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做好土地资源规划和利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价值,这些将成为一个城市长远发展的铺垫,也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城市水平的提高,整个国家经济发展也受到制约。针对所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3.1 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土地资源管理办法,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

一个城市土地规划是和城市的整体规划相辅相成的,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都要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执行。制定城市的土地规划要合理科学,并且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规定建房用地和绿化用地,确保各项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顺利开展。严格按照相关的法规进行土地的审批规范来执行,杜绝乱征乱批等现象。

3.2 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使用价值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无限使用,因此要节约土地和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发挥土地的最大功能。在我们进行工作管理的时候,必须做到土地的有效使用,达到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保护生态环境。

3.3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国家提倡可持续发展,在土地管理坚持可持续发展中要做到无浪费,综合考虑国土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要有关注土地开发的长远心态。在城市土地资源管理中,不能过度开发和使用土地,做到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做好土地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好开发后的治理工作。例如保护绿地,严防土地使用过度等情况,保护土地生态系统,建设和平家园。

参考文献

[1]王万茂.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历史回顾与展望[J].中国土地科学,2001,(5).

[2]陆红生,韩桐魁.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探讨[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3]孔凡文,李海英,王,常春光.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三明治”培养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5).

[4]汤惠君,于正林.试论土地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主导学科[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5]叶艳妹,吴次芳.土地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结构及其技术支持体系研究[J].中国土地科学,2002,(4).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4篇

当前,全世界进入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信息时代,进入了全球经济的新时代,城市作为社会主体,它的地位、作用和空间形态也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今天,城市和区域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在区域中的中心地位更加突出,城市的区域作用范围更加扩大,城市之间的互动互存关系比以往任何时期更加密切。可以说,今天,世界上任何城市的发展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地与地区、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和上下左右、内外、近远的城市进行着密不可分的相互作用,因此研究城市与区域、研究城镇体系,推动城镇之间的有机协调与共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城镇体系与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的城镇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现象,城镇体系研究是认识区域城镇发展特点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区域城镇体系是与其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相适应的。

城镇体系规划是政府行为,是国家或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镇合理发展与布局规划;考虑到城乡发展的连续性,称为区域城乡空间发展与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就政府行为而方,区域规划的本质特征是多个发展上相互影响密切的行政单元通过制定共同的协调发展目标、发展政策和发展公约,实现协调发展的过程。

从组织形式上讲,这种协调可以是由上而下的,也可以是由下而上的,但本质特征都是协调的。

由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中央政府的投资成为区域开发资本的主要不源,因此规划比较注重如何计划所确定的建设项目。对发展所包涵的其它更广泛的内容研究不充分,对协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不同时期城镇体系规划的特点

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兴起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局限于当时的体制和经济发展理论和方法,城镇体系规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使国家的资本得到均衡配置。因此,城镇体系规划的着眼点就在于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所谓性质就是可以配置何种产业和间门,所谓规模就是可以发展到多大的规模。随阒中国的经济的对外开放,经济体制得到不断地改革与发展,中国的城镇体系研究和城镇体系规划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

1.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为落实国家和地方政府重点建设项目为主要目的;

2.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改革开发力度的加大,市场机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用越来越明显,城镇的发展方向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城镇体系规划逐渐与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成为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的重要手段和依据;但当时,规划还带有限制资源、资本“计划外”流动的企图;

3.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酱多元化倾向促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城镇与区域发展的客观联系和城镇发展建设的客观条件,城镇体系规划开始重视城镇发展条件评价,开始研究城镇发展多重机会。

但是,十多年来城镇体系规划中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是忽视了对区域整体发展效益与利益的研究。这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和在这种体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的发展观念所决定的。

三、当前开展城镇体系规划要注意的问题

1.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的需要

政府在发展市场经济中的中心职能就是强化宏观调控,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城镇体系规划要为政府引导区域城镇发展提供宏观调控的依据和手段,它的主要任务是:

(1)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着重研究发何完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确定区域城镇发展战略。要把确定引导城镇体系完善与发展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作为规划的重点和核心内容。

(2)要在维护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对区域开发活动的空间布局和时序进行引导,协调和控制对区域整体发展不利的开发活动。通过合理、妥善的组织,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享,降低区域开发成本。

(3)要适应改革投资体制4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体制的需要,引导投资活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国家对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保障社会公益性项目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建立整体规划的观念,不能就体系论体系

(1)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投资是区域开发的最基本投资不源。计划部门通过“五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按行业和部门分配建设投资。由于这样的计划和投资体制,形成了部门发展和地区发展之间的矛盾(即所谓“条块分割”),导致产业发展与区域发展的不协调。同样的原因,区域规划也是按部门进行的。部门规划不可避免的要强调部门利益,而区域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一旦被部门利益所替代,可持续发展就无人谈起。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比较,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这为协调部门利益奠定了基础。但是,还必须强调树立“整体规划”的概念,开展以区域整体发展为主体的区域规划,并建立必要的机制,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

(3)城镇体系规划是以城镇(居民点)为主体的综合性区域规划,要全方位地研究影响城市化的各项因素。城镇体系规划以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结构、职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为基础,但绝不仅仅是规划城镇体系。要加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化和城镇发展机制的研究。

(4)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中,最重要的转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受市场的支配而自由流动。因此,规划要加强对生产要素流动规划律,以及各项要素对城市化与城市发展作用关系的分析和研究。

(5)制订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具备全局观念;实施综合性的规划,必须借助各部门的力量。

3.注重强化协调的手段和措施

资本多元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规划不仅要维护投资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要维护公众利益、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必须要强调协调。

区域规划的本质特点是超越行政区划,把多个行政单元、多个利益主体协调在一起,谋求整体发展,协调发展是它的核心任务。

·协调的目的: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带动区域发展。

·协调的重点:区域与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城市与城市发展的协调。

·协调的内容:包括对开发内容的协调、空间的协调和开发时续的协调。

不同的地域层次、不同的功能空间协调的问题手段不同。要以区域发展差异分析的为基础,把握协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时,还要注重对实施机制和调控手段的研究,不仅要研究如何高效地安排建设,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实施控制。

要把区域城镇发展布局与区域土域土地利用紧密地结合起来,不仅要对开发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作出合理的安排,而且要从维护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目的出发,综合考虑长远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在空间和时间上对不合理的开发活动进行限制。要把对区域土地开发利用活动的控制,作为间接调调控区域开发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从而使城镇体系规划具有可操作性。

4.要加强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

进行区域城镇发展条件分析和综合评价的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既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域,更不能应区域论区域。

5.要提高规划的弱性和可依据性

要开展多目标、多方案研究。这里所说的多方案,是指与区域发展战略研究相结合的多重发展目标引导下的多方案。这些方案应并行地纳入规划成成果,以利于政府实施对区域发展与建设的动态管理。

6.要特别重视城市规划下策研究,建立健全区域规划的实施管理机制

区域规划要针对政府权力有限性的特点,把握住各级规划要解决的根本问题。规划不仅要研究规划方案,而且要研究调控的标准和政策。规划的成果也要趋向系统化,既有规定性的,也有指导性的;既有约束公众的,也有约束政府部门的。

实施区域规划,必须有相应的协调和仲裁机构,必须有相应的行政机制和法律依据。也就是说,不仅要使编制跨行政区域的规划成为可能,更重要的是要使实施规划得到保障。

7.充分重视科学技术进步,特别是交通、信息传播技术以及能源开发技术的发展,对城市产业结构、居民生活方式、城市布局和区域城镇空间结构的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经刘发展的国际化,中国城镇体系必然要与世界城镇体系接轨,因此要济生对世界城镇体系特点与发展趋势的研究,要建立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国际经济循环的城镇的体系。

参考书目:

1.《城镇体系规划讲义》,南京大学城市规划院1996.5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管理 和谐社会 管理理念 思想认识

社会管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下的今天显得越来越重要。对社会管理的创新改革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维护广大人民利益的必然要求。所以这项创新改革已经是全党和全社会需要不断进行完善,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尤其对于是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安机关。那么,新形势下又当如何实施对社会管理工作的加强和创新呢?

1.当前社会治安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为了作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公安机关要认识到当前社会治安管理创新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社会管理机制在管理创新工作中还不适应。有效的管理格局还没有真正形成,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主体责任不够明晰,在各个部门与各个部门之间因为缺少科学有效和便捷的沟通渠道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合作,所以就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格局,无法实现多管齐下,共同协作。其次,社会管理理念在管理创新工作中还不适应。特别是在对于一些实际的管理工作当中,往往由于缺乏对工作更多的学习和实际调研而导致解决方法少、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在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时对管理强调的多,而对服务提供的少、对待新情况新问题运用习惯性思路解决的多,而通过运用创新性的新办法解决问题的少。最后,社会管理手段在管理创新工作中还不适应。在社会转型期和经济发展全球化的今天,社会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面临新的挑战。

2.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促进和谐社会发展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工作的实行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笔者通过“四加强”进行简单的讨论。

2.1加强管理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

要实现对公安管理服务工作的思想认识的加强和改进还需要对社会管理创新的再认识进行不断地深化。首先,社会管理工作要做好,必须能够清楚地认识到目前存在着哪些突出的问题需要尽快地进行解决的。比如,互联网作为一个信息平台,也给不良信息和舆论提供了合适的土壤,作为社会管理内容之一的互联网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对于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不稳定群体,他们的存在很有可能就是犯罪违法事件的潜在群体,针对这样的群体公安机关又该怎样对他们实行有效地安抚,既帮助了他们又帮助了别人。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很多诸如这样的突出的社会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和深刻的认识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其次,社会管理创新的真正目的是实现公共治理的大格局,要做好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必须先认识到它的基本价值。所以说在创新理论和方法进行运用之时要以法治作为基本的底线进行创新后实施,以此提高社会管理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2.2加强管理服务的工作法宝问题

要加强和实现对公安管理服务的工作法宝问题的改进工作还需要对创新群众工作能够常抓不懈。评价社会管理工作的好坏以群众工作做的是否到位为标准一点也不为过。社会管理工作归根结底还是群众工作,要想做好社会管理工作还需要先把群众工作做好,这是基本的前提。

首先,社会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先要改进群众工作。作为是执法者又是群众工作者的公安机关来说,他们与群众打交道的机会多,所以在实际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不管是决策前还决策中,不论是明查还是暗访都离不开群众。以群众立场看问题想问题解决问题,以群众路线指导工作指导实践。其次,公安工作开展离不开群众工作。新形势下需要有创新性的群众工作新方法,但并不意味着要彻底摒弃原来所有的理念和手段。对于过去行之有效的群众管理方式和方法依然要遵行,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群众工作手段的理念的再创新工作。

2.3加强管理服务工作的机制保障问题

为了更好的解决和改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机制保障问题,应当考虑对社会管理过程中的制度机制创新。只有具备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更有效的做好社会管理服务工作。

首先,社会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要做群众的服务工作,所以公安在工作职能上突出其服务性。公安机关要构建和谐的氛围需要以服务管理模式为重点。将对人民群众的服务始终贯穿于管理的过程当中,把每一件案件、每一个环节都当作是为人民群众的工作实践,真正做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真正达到实现和谐。其次,公安机关要实现社会管理工作主要还是对工作执法方面的管理。尤其是结合对管理制度和管理行为的完善来实现执法规范化的建设。

2.4加强管理服务工作的素质保障

队伍建设是根本也是保证,抓好工作落实的关键在人。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约束人,以先进的公安文化激励人。为此要从抓教育、抓考核、抓养成三个方面从发挥民警的工作潜力入手,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水平。

3.结语

总而言之,推进社会管理创新、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工作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也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作为公安机关要做好在这个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勇敢担当,通过工作中现实问题的把握不断地进行理念再创新以此不断提高公安机关管理服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松.加强社会建设 创新社会管理 推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新发展[J].政策,2011,(3)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6篇

*年,我局在管理区工委、管委会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在全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抓住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强化基础发展,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全区文体旅游科技工作蓬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将*年的工作和*年工作要点汇报如下:

(一)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先进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组织举办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举办了*迎新春文艺晚会,让全区人民在一片欢乐祥和气氛中渡过了传统新春佳节。为*年经济工作暨2005年总结表彰大会举办了专场文艺演出、庆“五一”广场演出,积极为部门文化活动精心指导、出谋划策,为荆门市国土局屈家岭分局组织创编了群口快板《国土之歌》,并获得一等奖。成功举办了第七届社区文化节;并在荆门市获得了一等奖和多项二三等奖。在荆门市举办的《十二月等郎》优秀曲目演唱比赛中,我区选送的节目在实力雄厚的市委、市政府各部门和各大企业中获得了三等奖。指导和帮助社区开展文化活动,为提高社区文艺创编水平,选送了五名文艺骨干到荆门参加了湖北省文艺创编培训班,这些骨干在社区的文艺活动中已成为顶梁柱。

(二)文体市场管理健康有序

在市场管理工作中,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积极探究并施行文体市场“条块”结合管理模式,加大对文化经营户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大文化市场日常巡查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和保障文化市场经营秩序以及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年来,以网吧、演艺场所、出版物市场和音像制品市场为重点,开展联合“拉网式”网吧大巡查4次,日常常规性巡查12次,检查网吧40家次,出动检查人员50多人次,共查处违规经营网吧7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对校园周边音像市场进行多次突击检查,共查处盗版音像制品1500张;加强印刷企业管理,促进企业健康发展,联合公安、工商、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出版物市场进行执法检查2次,配合区“扫黄打非”办综合执法3次,出动检查人员20人次,查处出版物违法经营户8家,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330册。

(三)文物工作稳步发展

文物管理工作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今年市文物局配合我局对我区进行了文物普查,发现了多处有价值的古代遗址和一座汉代墓葬,编制了较详细的文字资料,并印制成册。做好区内重点建设的文物保护工作,配合市文物局等部门对武荆高速公路过境区域进行文物调查、发掘,发现三处和屈家岭遗址同时代的古人类居住地,发掘出了一些较有价值的文物;继续做好屈家岭古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加大文物保护法宣传力度,增强周边群众对文物的保护意识,为下一步我区规划开发利用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十周年,为此我局精心准备,认真组织开展了晨晚练点健身操、长阳巴山舞比赛,庆"五一"篮球赛等一系列全民参与、健体强身的活动,参加人员达200多人,是历年全民健身人数最多的一年;举办了“江峰杯”职工男子篮球比赛。参加了荆门市太极拳、健身球比赛;并出资6000多元选送社区健身爱好者12人到外地学习了易筋经、五禽戏、六字决、八段锦等健身项目,以丰富和提高社区居民的意识.由区第一初级中学输送的学生吴磊在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摔跤比赛中取得第五名的好成绩,现已成为国家摔跤队运动员,这是管理区五十多年来唯一一名入选国家队的运动员.区第一初级中学被荆门市文体局授予"体育人才培育基地".举办了全区男子象棋赛,协助社区组织了春季万人环城跑.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体育和业余训练工作

,我们求市局、跑省厅,在前年申请回一套健身路径后,去年申请的篮球架、乒乓球台、单双杠现已在各学校安装到位。今年又申请的两副篮球架和乒乓球台马上到位,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向农村。

(五)旅游事业健康发展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作为一个新的消费方式,已越来越显重要。为了提升我区旅游品位,更好地发展第三产业,今年我区将修编《屈家岭遗址公园》前期工作准备绪。以三星级标准建造的白鹿春舍宾馆已竣工开业,目前正在星级申报中。与相关部门配合,组织了第三届屈家岭桃花笔会,邀请了省、市文艺界、新闻界的专家来我区观光指导,有多篇歌颂、赞美管理区美好春天的诗歌和文章在省市级报刊和媒体上刊载、播放,为促进我区的旅游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认真做好旅游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衔接工作,鼓励景点走出去推销自己。

(六)为加速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局主动及时上报了“*年省、市科技计划”项目3个,发放科技宣传资料200多份,现正在筹备建立农村科学普及“三个一”工程,即:一个科技示范站,一个科技宣传栏,一名科技推广员.方面,我区科技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困难。一是科技创新、科技开发体系不完善,活力不够;二是科技队伍力量薄弱,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不够;三是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转化缓慢;

回顾*年的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一心一意地开展好各项工作,我们才能发展先进文化,普及科学知识,发展区域经济.只有在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团结拼搏努力下,各项工作才能卓有成效。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还有不少薄弱环节有待于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还不够深入、系统,如何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建设,还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完善。二是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转变。三是系统业务骨干、专业人才不足的矛盾还十分突出,在现有的体制下如何充实调整专业人才,还缺乏有力措施。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依靠上级组织,通过自身努力,力争得到改进。

二、*年工作要点

*年我局将继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开创全区文化体育、科技旅游工作的新局面。

(一)繁荣群众文化

1、提高精神产品质量。紧紧围绕文化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团结、组织我区文艺骨干,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2、组织和举办好节假日群众文化活动,指导全区各办事处和单位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3、抓好广场文化活动、送文化下乡活动,促进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的进一步繁荣。

4、开展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汇编成册,制作光盘,保护民间文化遗产。

(二)提高文化市场管理水平

1、协同有关部门,运用法律、行政管理等手段,打击和扫除文体、新闻出版市场中的丑恶现象,营造健康向上的消费环境。

2、继续抓好文体、新闻出版市场治理工作,重点抓好室、音像、图书市场和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的治理整顿。

3、积极发展、管理和规范娱乐市场,建立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实现我区文体、新闻出版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

(三)进一步做好文物工作

1、大力宣传和普及《文物保护法》及国务院颁布的《文物保护法实施暂行条例》,努力增强全民文物保护意识。

2、切实抓好文物保护工作,重点抓好国保单位的看护工作,落实文物管理目标责任书,调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者的积极性。。

(四)努力构建全民健身体系

1、组织建立各单项体育协会,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健康发展并积极开展工作,指导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2、组织举办好节假日体育比赛,做好全区各办事处和单位开展体育活动的指导工作,争取承办一场市级比赛。

(五)强化旅游工作,繁荣发展旅游市场

1、完成《屈家岭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进一步搜集整理社会各界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适时组织知名旅游规划专家进行审订。

2、加快白鹿春舍三星级别宾馆的申报工作。

3、做好旅游景点与周边地区景点的衔接,通过不同形式宣传推广我区旅游景点。

4、加快旅游业市场建设步伐,强化招商引资工作,推动景区发展。

5、加强农业生态旅游工作,促使我区农业生态旅游上档升级,并积极筹备申报部级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工作。

(六)提高全系统人员素质

1、抓好政治理论学习,把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局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以理论指导实践,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动力。

2、抓好作风建设,进一步严格组织纪律,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加强廉政建设,为文体事业的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7篇

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取得良好开端,2000年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6%和9。2%,增长明显加快,全年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3942亿元,增长14。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一阶段开发的特点是:政府投资为主导,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成都、重庆、西安等中心城市得到较快发展。

中西部开发第二阶段的思路并不清楚。外部环境是什么?开发机制是什么?以计划经济为主导还是市场经济为主导?达到什么目标?

遵循22年改革开放的路径,以全球化,市场化为基本机制,主张把80年代开发深圳的模式应用到西部,中央政府给予大量优惠政策,是完全必要的,对落后地区实施优惠政策也不违背“非歧视原则”。

为推进西部开发将增加投入,实行的优惠政策集中在税收、土地、资源、人才等方面。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交通、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年免征,三年减半征收;扩大外商在银行、商业零售企业、外贸企业投资的试点范围;简化外商投资项目审批程序;对到西部去的旅游者、投资者提供入出境便利。预计国家还会有更多的优惠政策,比如把政府投资变为贴息以吸引更多的民间投资进行开发,承包资源给外资,鼓励人才去中西部工作等等。

但上述思路不足以解决中西部开发的基础问题。以全球化,市场化的优惠政策体系,是基于民间投资为主体,外向型经济,以外部需求为目标,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企业要在中西部和沿海地区之间进行自主选择,这是投资机会成本的概念。很显然,最大量的国内外民间资本,仍旧会投入沿海地区,因为中西部的自然,交通,社会,文化条件,和人民收入所联系的国内市场,都不具备产生投资高收益的条件。

1999年我国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区域分布结构有所改善,东部地区在吸收外资总量中所占比重略有下降。东部地区全年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3953家,合同外资金额350.6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54.34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82.47%、85.06%和87.88%。中部地区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00家,合同外资金额41.18亿美元,在全国吸收外资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12.41%和9.99%,所占比重增长了0.11个和1.54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金额37.47亿美元,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西部地区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865家,合同外资金额20.4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8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依次为5.11%、4.95%和2.82%;所占比重与上年相比,合同外资金额增长0.34个百分点。

截至1999年底,在全国累计批准设立企业数、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东部地区所占比重为82.13%、88.13%和87.84%;中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12.86%、8%和8.94%;西部地区所占比重分别为5.01%、3.87%和3.22%。其中,中西部地区在全国累计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中所占比重分别比截止1997年底所占比重提高+0.36个和+0.11个百分点。全国吸收外资最多的5个省市是:广东、江苏、福建、上海和山东,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55.85%、63.35%和64.25%;全国吸收外资最少的5个省区是:、青海、宁夏、新疆和甘肃,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合同外资金额、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0.89%、0.41%和0.38%。

很明显,如果没有国家资本和优惠政策的有效带动,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的主体,仍旧会流入沿海地区。西部12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面积的71。3%,占全国人口的1/4,GDP仅占全国18%。至少到2010年,中西部和沿海地区的差距仍旧会继续拉大,各项优惠政策充其量,只能够延缓差距拉开的速度而已。

盲目模仿沿海地区开发的理论根据之一就是“沿海地区饱和论”。

以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论”来分析东西部关系,似乎东部的投资很快就会饱和,加以优惠政策,民间资本自然被吸引到中西部来。这是严重的理论误导。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根本不同,就是劳动力不能跨国界自由流动,发达国家的资本才会流到发展中国家来。在一国范围之内,即使有户口限制,劳动力基本自由流动,中西部近乎无限的劳动力,会自发流入沿海地区,沿海地区的资本却不会自发流到中西部落后地区。即使深圳地皮饱和了,外商投资企业也只会到东莞,一个东莞市就可以容纳台湾大部分电子企业。大连为了发展城市第三产业,以高税收把工业企业挤出去,但也只是挤到辽宁省的“中西部”而已。或许北方严重缺水时,重工业会向西南搬迁,这不是市场规律所支配的,而是自然环境突然恶化和资源枯竭造成的。

即使是北京,上海,广州,仍旧有容纳投资的巨大空间,如地铁建设刚刚开始。上海现有轨道交通总里程为65公里,拟建地铁11条,长384公里,轻轨线路10条,长约186公里,每年平均要建设15-20公里,需要投入资金100亿元,总体需要3000多亿元。“十五”期间,中国城市交通投资将达8000亿元,至少有2000亿元将用于建地铁。北京办奥运会,8年投资数千亿,何时饱和?

我的分析,与大多数“市场经济导向”,“制度改革”万能的理论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中西部开发落后于东部,是由于市场化改革不够,即自由度不够;我承认制度不自由阻碍了资本由东向西流动,主要是东部综合投资环境较好,在制度和人才,思想上比西部开放。但是从现资学,要素流动角度分析,则得出相反的结论:恰恰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自由度增加,特别是劳动力自由流动,才拉大了东西部差距。如果继续经济主义自由路线,比如取消城市户口,中西部劳动力会进一步流入东部地区,差距还会继续拉大。

加入WTO的作用,与市场经济的思路是一致的,大部分外资将投入东部沿海地区。

(二)中西部开发的基本内容

第一,以调水和移民为中心的国土整治。

中西部开发可以分为西北和西南。西北的关键是调水和开发资源。调水成功以后,可以优惠政策引导移民:将国有荒地进行规划以后,组织大批农民,以家族为单位进行开发。开发出来的耕地和城镇的使用权,100年不变,承包给开发者。西南的关键是以政府为后盾,以大公司为主体,以国际贸易为先导,移民随后跟进,向东南亚地区发展,四川和重庆的经济入海口在印度洋,而不是3600公里以外的上海。

国家将突出重点,力争用5---10年时间使西部大开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确定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特色经济和科技教育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领域,建设好一批对西部开发全局具有关键作用的重点工程。同时选择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依托亚欧大陆桥、长江黄金水道、西南出海通道,促进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上游经济带、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的形成,在这些交通干线上重点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带动周围地区的发展。

南水北调工程极具挑战性,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调水工程。三条线路,东线投资需要1500亿人民币;中线涉及大规模移民30万人。中线和东线主体工程的输水线路长达2600多公里,工程投资约2000亿元(不包括其他费用,如设备、土地等),涉及7个省市、数亿人口。西线调水如果成功,将长江水源调入黄河,经水渠通向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将沙漠变成绿洲,可容纳2亿人口。

沿着调水沿线,建立移民点。将扶贫改为移民。组织贫困农民全家边挖河,边移动。国家提供生活和生产资料。完成一定工作量以后,即在新城镇获得土地使用权和住宅。

以调水和移民为主要内容的国土整治,也是中西部开发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根本竞争。20年以后的中国,究竟是依靠自己农民的劳动积累,进行愚公移山式的国土整治,造地引水;还是进口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土地和水(进口粮食的含义就是进口土地,石油和水)?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10亿人生存的根本问题。

解决西部缺水的另一条新的思路,认为北方干旱的原因是由于水库太多,延缓了水流速度,造成水量不足,应该从下游疏通运河与历史上的江河湖泊,将汛期的长江水调入黄河淮河,灌满以前的湖泊,以恢复气候。这条思路非常重要。

第二,农业,生态和环保。

我国需要用50年的时间才能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基本解决风沙和水土流失,投入几万亿的资金。

1.大力加强草原建设和草地保护。治理和建设草地2.2亿亩。牧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草地生态环境预警体系和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落实草地承包经营。遏制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2.发展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新疆优质棉花生产基地,广西和云南甘蔗、内蒙古和新疆甜菜生产基地,西南地区热带、亚热带水果和西北地区苹果、葡萄等优质水果生产基地,四川、云南、甘肃河西走廊和青海、新疆等地的优质蔬菜生产基地,云南、甘肃、内蒙古、陕西和等地的花卉生产基地,重庆、宁夏、甘肃、新疆和青海等地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云南、贵州优质烟叶生产基地七大特色农产品。

3.稳步推进退耕还林还草。西部地区现有耕地5。7亿亩,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有6600万亩,要有计划地做到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4.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

5.加快发展畜牧业及畜产品加工业。

6.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西部地区现有15度以下的耕地3。69亿亩,其中有灌溉条件的2。1亿亩,只要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完全可以保障口粮自给。

第三,提高中西部农民的收入。

我国农村消费水平比城镇落后10年。农村彩电普及率只有10%。同时彩电生产能力闲置一半,农民收入低下造成国内市场萎缩,而主要是中西部产粮区农村的落后。

我国有着9亿消费群体的农村市场,其潜力之大可想而知。家用电器为例,全国2。38亿个户农民家庭,家用电器拥有量达到1998年城市的普及水平,则需要1。68亿台彩电、1。8亿台电冰箱、1。7亿台洗衣机。我国农村居民实现1000亿元的最终消费,将对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从而扩大工业部门的中间投入1253亿元,农业部门620亿元,第三产业478亿元。1999年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社会38.7%,提高到“七五”50%水平,就意味着增加3500多亿的消费品零售额,整个国民经济新增8000亿消费需求。如农村人口消费水平达到城里人水平,全年消费可达到53867亿元,现存积压产品还不够用。

空说提高农民收入是没有意义的。有效的办法之一是降低基础设施价格,由于这部分价格对于富人来说微不足道,所以相对收益者总是大多数居民,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政府都以财政无偿投资于公共设施的原因,国家对于农业的支持,包括兴修水利和交通设施,低价提供电力亦非常重要。北京上海等城市是0。5元左右,在高收入的深圳为1--2元,全国大中城市电价平价为0。78元,但县城的电价竟然比城市高出45%,关键是下面变电站层层加价,必须全面清理。如果农村电价调低10%,彩电的购买量将大约增加342万台,相当于1999年总销售量的10%;洗衣机的购买量将增加约565万台,相当于1999年总销售量的50%;电冰箱的购买量将增加约214万台,相当于1999年总销售量的20%。如果调低50%,低于城市,那么将有效启动农民的需求。

第四,加速农村城镇化

1995年我国人均GNP620美元,城镇化水平30%。在人均GNP500--730美元之间的11个国家,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2。5%。按照购买力平价,我国人均GNP为2920美元。同年人均GNP在2000---3800美元之间的19个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50。8%,我国城镇化的水平分别低于同等人均收入水平国家平均水平约12和21个百分点。

我国城镇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1952年滞后5。1个百分点,1978年滞后26。4个百分点,1998年滞后11。8个百分点。这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潜力所在,也是中西部开发的重要内容。

城镇化的主要方法是现有城镇的扩大。我国有城市667个,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7个,50---100万人口的大城市512个,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216个,20万人口以下的小城市363个,19000个建制镇。城市数量的增加,主要是行政区划的变动结果。现有城市的54%是“县改市”设立的,建制镇的83%是“乡改镇”设立的。市镇人口增幅大大低于城镇增幅。城市数量增加2倍,建制镇增加7倍多,城镇化水平仅提高了不到13个百分点。行政区划变动带来的市镇人口增加在市镇人口中占较大比例。20年我国城镇净增人口2亿,其中,市镇人口自然增长0。5亿,农转非人口累计约0。6---0。7亿,行政区划变动使市镇人口增加0。8亿,在城镇化水平的增量中占40%;中小城市平均规模趋于缩小。20年来,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人口增加88%,50万人以下的中小城市人口增加2。2倍,其平均规模只有17。8万人。因此,可以将现有城镇的规模扩大。

全国3000个县城,20年内由1万人扩大到11万人,增加3亿城镇人口;

216个中等城市,人口扩大2倍,平均每个城市150万人,可容纳3亿人口。

51个大城市,由50万人扩大到300万人,可容纳1。5亿人口。

37个特大城市,由100万人扩大到500万人,可容纳1。5亿人口。

共9亿城市人口,城市的扩大将产生规模效益。

20年以后,中国总人口至少16亿人,还有7亿,一半居住在乡镇从事经济作物和农村服务业,每户可分配1--2亩土地;一半在农村务农,每户可分配20亩土地。

每年3000万农民进城,大约600万户,600万套住宅,每套造价5万,连带需求5万,即有6000亿投资,需要钢产量3亿吨,目前我国钢铁生产能力1。3亿吨已经过剩,实际上农村城镇化只要上了轨道,全部工业生产能力还不够用。国家可以贴息,支持钢材等生产资料的生产,廉价出售给农民。只有住宅的大规模建设,才会带动家具,农用汽车,农业生产资料,电信,家用电器的需求。这是我国工业的根本出路。

除扩大城市规模以外,还可以结合调水,在中西部地区兴建新的城市和居民点。可以把扶贫改为移民,组织农民以劳动积累,自己建设城镇,自己居住。

第五,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铁路密度为美国1/3,日本1/5,复线率、电气化率、行车速度和集装箱、冷藏箱等现代化运输手段也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每平方公里拥有公路0。12公里,印度有0。61公里,在121万公里总里程中,国道主干线仅100000公里。

2001年国家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加强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在继续搞好2000年开工的10大建设项目的同时,计划再开工12个重点工程项目,总投资约3000亿元。计划新开工的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包括青藏铁路、西气东输的新疆至长江三角洲主管道工程、广西龙滩水电站、广西百色水利枢纽、内蒙古尼尔基水利枢纽、电解铝等有色金属基地建设、运七200A飞机产业化、退耕还林还草及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建设、西部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工程和教育工程。同时云南小湾水电站、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黑河综合治理、西北和西南进出境铁路、新疆恰卜其海水利枢纽工程、煤炭直接液化和玉米制酒精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也将加快进度。

2001年国家发行了用于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国债430亿元,加上预算内基建投资、专项资金共计700多亿元。通过过去一年的努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序幕已经拉开,并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去年开工的10大项目进展顺利,在建大中型项目的建设进度加快,全年完成投资762亿元,其中40%的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同时,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包括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防沙治沙工作均已全面启动,正在稳步展开。在科技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也作了大量工作,教育投资也有所增加。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8篇

论文摘要:贵州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发展,政府必须进行管理创新,促进职能转变,以增强政府驾驭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环境。政府管理创新与职能转变应着力解决好观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面的内蓉,从而使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

贵州如何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阶段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 农村 建设、和谐社会构建以及世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抢抓发展机遇,把握发展 规律 ,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如何实现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 历史 性跨越。这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政府的管理创新,取决于政府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以什么样的行政姿态、做什么样的开发决策来推进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政府管理创新

21世纪的头20年,是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现代 化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国家经济发展面

临着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从全省范围来看,正处于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跨越的关键时期,我们既面临着全球大范围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国家传统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达省份传统产业转移的发展机遇。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中,这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抓住了,我们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贵州经济社会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 科学 发展观为指导,用跨越式思维解决发展问题。

“欠发达、欠开发”是贵州最基本的省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现阶段最显著的特征。川我省经济总体上仍比较落后,与全国的差距仍在不断拉大。虽然我省有丰富的各种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尚未得到科学、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如何做到科学、有效、开发和利用,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在当前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

与全国其它省份相比,贵州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政府面临着诸多压力:

1.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政府面临加快发展的压力。2006年全省gdp总量为2267亿元,仅占全国的1.08%;全省人均生产总值为5750元,为全国人均水平的36%,位列全国倒数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9ll6.6l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7.5%;农民人均收人1985元,仅为全国的55.3%。加快经济发展,增加人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成为贵州各级政府的首要责任。

2.农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政府面临扶贫攻坚的压力。目前,在全省的88个县(市、区)中还有83个有扶贫开发任务,其中有50个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有934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有近1.4万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村。如果按国际上划定贫困人口比较通用的“比例法”(将收人水平低于人均收人水平二分之一的人群视为贫困人口)来核算,在全省3000万左右农村人口中,有1500万左右的人口处于贫困状态,这说明政府在扶贫开发上面临着新的形势,任务还异常艰巨。

3.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多,政府面临劳动力转移的压力。若以2003年计,全省人口38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09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5.19%。其中滞留在农业内部的劳动力多达1651万人。要使全省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关键是让农村人口的人均收人增多,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4.生态脆弱,经济增长粗放,环境污染严重,政府面临“保住青山绿水”的压力。贵州大部地区是喀斯特地貌,生态系统脆弱,地表水缺乏,约有1000万农民尚待解决饮水安全,50%以上的城镇存在缺水问题。由于贵州 工业 以能源和原材料为主,大都是污染密集型产业,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污染严重。贵州工业的单位gdp能耗是全国水平的3倍多,形成了“资源高消耗,污染高排放,经济低效益”的发展怪圈。如何发挥环境和资源新优势,把青山绿水培育成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实现持续发展,政府应在保护好建设好“绿色生态贵州”上担当起责任。

政府作为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管理主体,必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外部环境(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和内部资源能力(面临的发展优势与劣势)进行科学分析,转变职能,理清思路,创新模式,对未来发展及远景规划做出更为准确的定位,从而使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要求政府必须进行管理创新。

二、政府管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各级政府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行政管理体制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时期,政府管理还未能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行政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管理带有“转型”特征j。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是全能政府,社会力量非常薄弱。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虽然得到了成长的机会,但是政府权力依然很大,政府代替市场、干预 企业 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政府管理未能与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全相适应,在市场主体培育和助推企业发展上没有较大的作为,未能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化。

2.政府管理职能“三位”现象突出j。一是政府“越位”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不应管的事情插手依然较多,参与了不少竞争性项目的投资与运作;二是政府“错位”现象突出,表现为政府与企业的分工不明确,政府干了许多应由企业干的事;三是政府“缺位”现象突出,表现为应由政府完成的事情却没有很好履行职能。政府管理职能没有完全定位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

3.政府管理方式滞后。地方各级政府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以“行政——控制型”管理为主。其工作的重心不是制定和维护规则,不是努力提供快捷、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而是侧重于对经济社会事务的直接管理、微观管理,热衷于直接管钱、管物、管人;习惯于行政命令、靠“红头文件”直接指挥,不善于宏观调控和运用经济的、 法律 的方式进行管理。特别在行政审批制度上缺乏创新,项目审批未能按照“集中统一、及时高效、透明公正”的原则办理。行政管理法治化程度低。

4.政府管理思想不到位。受传统思想定势的束缚,政府管理创新的整体思路没有太大的突破,仍然停留在管制型政府的理念上,习惯于数量管理、指标管理、项目管理而不是规则管理、宏观管理、间接管理。不能树立“法制政府”、“有限政府”、“信用政府”和“服务政府”等全新的政府管理理念。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思想不够解放,未能用科学发展的眼光看待发展问题,对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内涵认识不够清楚,长期以来形成的“管的越细越好,干的越多越好”的传统观念没有彻底改变,缺乏服务观念、效率观念、成本意识、竞争观念、创新观念。政府官员的“官本位”的思想依然存在,没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利益观和发展观,追求政绩gdp而不是绿色gdp,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和“花架子”。没有摆正党的领导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关系,弱化了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弱。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础建设、 教育 文化、公共卫生、收入分配调节、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投入上严重不足;二是公共服务产品供应不均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三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手段单一、市场化进程缓慢;四是公共服务的成本偏高、质量偏低。

三、实现 经济 社会的跨越式 发展 政府管理创新的路径

政府管理创新和职能转变应解决好三个层面上的内容:一是观念层面,解决各级政府职能如何定位,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二是制度层面,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问题;三是技术层面,如何运用 现代 科学 和管理技术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

1.建立有限政府,提高政府宏观管理能力。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应该是一个能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力量作用的有限政府。“有限”要求政府把主要精力集中在“掌舵”方面,而具体的“划桨”则交给市场和社会完成,从而逐渐减少政府对市场和 企业 的行政性干预,把职能落实到宏观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层面上来,真正实现“小政府,大社会”、“小统治,大服务”的治理目标。

为了推动贵州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在立足科学分析省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搞好项目规划和产业政策引导,按照十七大提出的“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的要求,-。做强我省能源和优势原材料等新兴支柱产业,做强以烟酒为主的传统支柱产业,积极培育以 旅游 业、生态畜牧业为重点的后续支柱产业,大力发展以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为代表的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以航空航天、 电子 信息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做好节能减排降耗工作,发展循环经济,减轻生态压力。加大 教育 发展和科学技术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引进工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人力资源的供给、保障和利用能力。搞好区域发展和城乡发展统筹,加快城市化和城镇化建设,缩小区域和城乡差距,增强就业能力。

2.建立法治政府,提高政府依法行政能力。建立法治政府,一要着力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中央政策和《行政许可法》的要求,减少审批项目,规范审批程序、提高审批效率,通过这项改革,使我省的投资环境得以改善和优化。二要推进年检制度改革。通过积极推进年检制度改革,清理年检事项,简化年检程序,改革年检方式,规范年检设置,加强年检收费管理,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进一步强化政府的服务意识,规范行政行为。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府建设,全力打造“阳光政府”。进一步拓展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完善政务公开方式,建设统一的政务公开平台;建立考评体系,完善政务公开基础工作。

3.建立诚信政府,提高政府为民办事能力。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关键,在于政府机关改善工作作风,以诚信办事、诚信服务的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对政府工作人员加强诚信教育,让他们在群众、企业和社会中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提高政府官员的诚信意识,让他们为群众和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政府在决策上,要做到“问计于民”,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反映民情,体现民意、集中民智。建立办事回执制度和服务承诺制度,真正把群众和企业的满意度放在首位。在发展的道路上,要致力于改善民生,多为群众办好事和实事。加强政府诚信文化建设。重在培育勤政为民、廉洁奉公、高效务实的行政文化,在政府官员中倡导为群众多办好事、多办实事、不搞形式主义、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不浮夸和一心为民的主流价值观念,让政府官员树立“纳税人”意识,淡化“官本位”思想,不能与民争利,而应为民谋利。

4.建立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的服务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市场环境的监管者,而无论规则制定还是市场监管,都是为市场、企业、公民提供服务的。政府的管理方式必须由指挥经济变为服务经济,管理目的在于纠正“市场失灵”,弥补“市场缺陷”。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加快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错位”的地方“补位”,在“缺位”的地方“到位”,严格按照规则办事。贵州经济社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必须加强软环境建设。建立服务型政府,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依法行政的服务准则、顾客导向的服务模式、绩效评估的服务考核、过错追究的服务责任。政府必须着力营造良好的体制环境、法制环境、政策环境、行政环境和人文环境,努力形成一个“亲商、富商、安商”的社会氛围和一个“万众创业,万商云集”的发展局面。

5.建立学习型政府,提高政府官员素质。当今时代,是一个速度经济竞争和发展创新的时代,需要建立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的知识更新和自我完善,塑造“模仿一学习一创新”的知识增长链条。]一个政府的学习能力如何,对未来政府管理的创新和组织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贵州作为后发展地区,更应该强调建立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管理创新。首先,应该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进行调整,建立自由、开放、便于信息交流、知识传播和学习成果共享的系统。其次,要强调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和团队学习。最后,要注重将学习行为有效地转化为创造,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和重复性的工作,惟有如此,才能适应政府管理创新能力提升的需要。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9篇

退休人员管理,在一些老企业中有着比较久的历史,许多企业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管理经验。但随着企业退休人员总量上的不断增加,以及现代退休人员管理需求的变化,导致企业工作量加大、管理难度增加,有限的退休人员管理资源与管理能力、管理手段,无法满足退休人员的需求。

1.退休人员数量庞大、居住分散。随着企业年龄的赠加,退休人员数量也在积累中不断放大,有的企业退休人员数量将赶上或超过在职人员数量,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而且由于企业逐步取消福利分房,使退休人员居住地不再集中,特别是有些退休人员回老家、投靠子女等,居住地点可能遍及企业当地各区县,甚至移居国内外其它城市,给现行的退休人员管理带来极大的困难。

2.企业仍是退休人员管理的主体。由于退休人员管理由企业向社会化过渡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虽然已经实现了养老金、医疗等的社会统筹,但基于传统观念以及企业优于社会的资源等,许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老企业,退休人员的日常管理还在原企业。就是说,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退休人员的管理仍是企业管理中难以切割的部分。

3.退休人员退休生活需求多元化。一方面,随着退休人员年龄跨度增大,身体状况、生存能力逐年下降,退休人员越发需要得到更贴心、更到位的服务和关怀。但同时,随着人们寿命的普遍延长,当前的法定退休年龄下的退休人员,在一定时期内,身体状况良好,精力比较充沛,家庭负担轻松,对企业和社会的参与和关注欲望高,对退休后的生活抱有良好的期望度。就是说,现代退休人员的关注点不仅限于保证一定的收入、老有所养、维持正常生活的经济问题。更关注自己的社会地位,关注自己存在的价值,为退休人员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管理的建议

在现阶段企业退休人员管理还不能实现社会化的状况下,我们应当针对退休人员队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积极应对。根据社会发展和退休人员实际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发掘资源,拓展工作渠道,完善服务体系,使退休人员管理更加体贴,更加到位,更加符合社会现状,更加符合退休人员的多元化需求。

1.更新管理理念,突出人文关怀。退休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是一个角色急剧变化的转折点,意味着人在心理、生理及劳动能力等诸多方面开始走向退化,其生活方式、社会地位、经济状况、活动范围等等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使退休人员由企业的建设者变成了社会的弱势群体,造成退休人员巨大的心理落差。所以,我们应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除帮助他们拥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外,更要关注他们生存的尊严。一是要满足他们对企业发展状况关注的需求,通过定期召开会议或以其它方式,向退休人员通报企业发展形势和任务,要给他们机会为企业发展提建议,甚至发挥他们导师带徒,“场外指导”等作用。使退休人员不仅能够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更能够对企业发展拥有一定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二是建立心理关怀机制,有针对性地对退休人员实行心理辅导。聘请专业人士或已退休人员,结合退休人员心理变化历程,有针对性地指导和安抚,帮助其尽快适应退休生活。三是建立过渡性组织,比如老年大学、各类文化团体等,提供适合老龄人的课程与活动,使退休人员与同龄人在学习或活动中共处、交流,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满足退休人员对体现自身价值的需求。

2.整合管理资源,营造颐养天年环境。建立企地联动机制,是企业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重要方式之一,特别是深入到退休人员所在街道、社区,会给退休人员创造诸多生活便利,保证在退休人员联系需要时,信息对称,应对及时。整合系统内部资源,建立退休人员管理“大集体”的概念,是国有大型企业所特有的优势。类似中国石化等大型国有企业,子公司遍及多省市地区,特别是有些油田、炼化单位,在退休人员管理上有历史、有经验、有场所、有队伍。充分利用内部资源,建立全系统流动的退休人员管理模式,一是退休人员生活环境氛围不陌生,减少情感上的跌幅。二是因有共同关注点,与周围人容易沟通,使退休人员心理踏实。三是退休政策、退休人员管理方式等比较趋于一致,不会增加管理者更多的负担。

3.组建自愿者团队,充实退休人员管理力量。组建本企业内部退休人员管理自愿者,是适应社会发展建立自治管理、互相帮助的有效形式之一。多年企业工作,使退休人员养成天然的团队意识,乐于与人相关联,善于关注和帮助别人。组建退休人员管理自愿者队伍,需要坚持自愿参与和担当的原则,坚持体现尊老、扶弱、互助与发挥余热相结合的原则,使老同志在退休后,在安度晚年的同时,参与团队管理,体现价值,提升老同志的幸福指数。

社会发展管理范文第10篇

一、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基本定义和特点

传统上认为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主要指的是对各种灾难的处理,以及部分准备和预防工作。而发展到现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主要指:国家有全方位及完善的立法,政府组织中成立专门处理机构,并且有一套完整的标准作业流程,及成型的指导性理论体系,其主要目标就是建设一个相对卫生安全的社会。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特点具有广泛不确定性、突发性、复杂性和破坏性。

1,广泛不确定性

—切危害国家、利益、人民财产或生命卫生安全为均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范畴。

2、突发性

由于危机常具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特点,事件发生紧急,突然发生、根本无法预料其时间、地点、造成的后果等,根本没有任何征兆的。

3、复杂性

事件的发生非常混乱,不同危害卫生安全的行为同时或者变换产生,受自然因素、社会原因、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4、破坏性

不论什么性质和规模的危机,都必然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破坏,造成混乱和恐慌,而,发后由于时间以及信息有限,从而导致无可估量的损失。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当前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卫生安全管理中主要问题点

一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不健全问题。我们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立国之本,只有具备完善法律法规保障,才能顺利开展各项工作。虽现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卫生安全生产法》等系列法规,但也无法全面的规范复杂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状态,就无法根除其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卫生安全意识薄弱。卫生安全意识淡薄,教育不能及时弥补,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建设的姅脚石。很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的不卫生安全行为做造成,也反映出了我国目前卫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事故中卫生安全逃生的的培训及处理存在着薄弱环节。因此,加强全民卫生安全意识的学习和培训,才能提高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的进步和发展。三是处理机制不健全、职能分散。我们风险管理工作发展较晚,没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缺乏专门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权威机构。现已建立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模式,存在被所厲行业、所厲部门分割的严重影响,具有很大的分散特点,没有一个专门的、统一的只能部门进行管理,造成我国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行使的权力被分散。一旦发生重大事件后,中央政府会临时组成工作组来进行应对,各种救援队伍去执行被安排的任务,没有隶属关系,很难进行统一的管理,不但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会影响工作效率。四是卫生安全管理趋于形式化。由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缺少完善的监督机制,造成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过程中,有些问题难以解决、方案难以实施,更甚者为了交差,只做了表面文章,而真正的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造成的么、共卫生安全管理只趋于形式,甚至会麻痹一些人的做事态度,酡成更大的危险或卫生安全隐患。

三、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方法

一是建立完善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体系。集中统一管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明确划分制定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中所担任的职贵,建立一套统一的社会救援组织体制和高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平台,以便更好的完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国家和地方政府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共享的机制,同时加大管理食品卫生安全信息共享的力度。食品卫生安全信息的实效性和综合性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部门的重点,要求各级政府、各个部门、各个领域加强合作,信息共享。在面对食品卫生安全危机时,各个部门联合行动,统一管理,最大限度的发挥有限的资料来处置危机,共同应对各种挑战。三是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我国当前各级政府、各个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综合性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人才的短缺,人即是社会活动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所以,人的知识水平会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方向和状态,尤其是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工作中,一个是否正确的决策会直接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安定,而能够执行正确指令和行动的因素就是知识。因此,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中,加强综合性食品卫生安全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总之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是一项关系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必须提前谋划、尽早实施、重点发展的减灾工程。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与建设过程中,谁重视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谁就会在同灾难的生死搏斗中赢得主动权。只要政府重视,群众参与,相信我国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事业一定会取得显著成效,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上一篇:自然资源范文 下一篇:水土保持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