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学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05 17:41:34

人文科学概论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1篇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素质和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自然辩证法首先强调技术进步的机制与科学家的创造精神,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与创新既有科学技术自身的推动力,也有经济与社会发展需求的牵引力。科学技术的研发需要着眼于、致力于社会需求;着眼于、致力于社会需求的科学技术的研发成果能够更有效地转化与应用,造福社会。但这种研发行为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具有把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立体化地研讨科学技术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问题,不仅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创造性地把专业理论应用于社会的问题意识。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的知识,不仅仅是“象牙塔”或“楼阁”中的知识,还包括现实社会中的知识;不仅仅是理论状态的知识,还包括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社会时所产生的效果与影响。“自然辩证法概论”从科学技术与人、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视角理解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不是悬置在空中的孤立之物,而是在世俗社会中与自然、人类息息相关之物。从本性上讲,科学技术是属人的、为人的;否则,科学技术就可能异化成人类的对立物,损害或控制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如,高度发达且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运用到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中,既有助于产生便利、舒适的人类生存工具与环境,也伴生了物质崇拜、人性异化、意义淡漠、价值虚无等问题。在科学技术的实践活动中而非脱离其应用语境的抽象概念中理解科学技术,有助于研究生把对科学技术的认识从理论迁移到实验室、从实验室迁移到试点或试验区、从试点或试验区迁移到社会生产与实践中,从而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与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与时代的需求,是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是建设创新型社会与创新型国家的关键。研究生阶段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阶段,“自然辩证法概论”是帮助硕士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论,培养硕士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增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知识底蕴、思维底蕴与实践底蕴。换言之,“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丰厚的创新意蕴,能够履行“为国服务”的重要功能。“在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浪潮中,自然辩证法大有可为。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2篇

一、音乐学专业现状

虽然频频设立,但是对“音乐学”的学习内容,课程安排往往并不清晰,不仅是学生不太明白所学专业究竟学些什么,教师们对此概念也是相当模糊。很多人将“音乐学”看做是学习音乐中的理论方向,当音乐作曲或者表演不能很好的学习时就选择“音乐学”理论加上实践的方式,似乎这样就可以为专业的音乐或者表演的缺失找寻弥补的方法。在录取上,“音乐学”专业的同学有时就是从表演专业或者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这些同学通过“音乐学”专业继续深造。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美术学”、“舞蹈学”、“戏剧学”等学科上。油画家、文化学者陈丹青曾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任教,后来主动公开辞去职务,当时,他就公开申明表示不理解什么是“美术学”,又为何要完成科研任务,以论文作为科研成果。这种情况不单是在一人身上发生,就连一些专门从海外聘请的人才专门担任“音乐学”教授、博导的老师也不能完全明白“音乐学”究竟是什么学,什么人才能胜任“音乐学”教授、博导,心中也不太有数。

二、音乐学学习目标

“音乐学”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是什么,其实在很多著述中早有论述,例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俞人豪先生在《音乐学概论》中已经将这个概念的来源和学科内容讲述的十分清晰:“‘音乐学’这个词在欧洲最早见于米茨勒1738年在德国成立的团体名称“音乐学协会”(SocictactdermusikalischenWissenschaft),这个德文字的意思为‘音乐的科学’。”俞先生还说明,后来有加提(A.Gathy)的《科学手册》,把当时的音乐学(Musikwissenschaft)作为一个门类排列在其科学分类体系中。被后人认为是这门学科确立者的德国音乐学家克里桑德(F.Chrysander),1863年编撰《音乐学年鉴》不仅使用了音乐学这个名称,还指出“音乐的研究,特别是历史的研究,应该提高到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中长期采用的那种严肃而精确的标准上来”,他还主张“音乐学应该与当时呈上升趋势的‘实证科学’相联系,应成为受到尊重的、完全意义上的科学”。俞先生指出,在西方,“音乐”这一概念包括音乐实践和音乐理论的研究,后来逐步则分化为既有联系又有分工的“两个领域”:“音乐本身逐渐向艺术化的方向发展,而音乐研究则向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能简单地把音乐学或音乐研究看做是音乐艺术的附属品。现在西方的学术体系通常是把音乐学看做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部门。”当前,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都必须撰写论文,通过答辩才能毕业,这种情况不只是硕士和博士,本科生也是同样的制度。这样的教学制度显然不同于一般的表演专业的学生,以音乐演奏会或者音乐作品的创作作为毕业任务。音乐学就其对象和主要方法而言,属于人文科学或精神科学的范畴,所以,在西方“音乐学系被设在综合大学的人文科学学院之中”。在我国,音乐学系(或专业),大多设在音乐学院或艺术院校音乐系中,把音乐学放置在这样的院系中致使这一学科不同于音乐(或艺术)的独特性质即科学性质,不易显现。因此,很容易产生对此学科的模糊看法,甚至是误解、偏见。音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音乐,音乐学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自然是接触音乐、了解音乐、分析研究音乐,也就是要对音乐进行感知,尽可能深刻的懂得音乐。包括音乐概论,音乐的起源学说,音乐史。但音乐学基本性质是科学,归属艺术科学领域,将其再引申一步,它还属于人文学科和精神科学范畴,与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美学、哲学等等诸多学科。由于音乐的载体是声音,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所以,音乐学也要相应的了解一些物理声学和其它一些相关的自然学科。除此以外音乐学还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音乐学还要学习民族学、传播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等。

作者:吴梦萍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3篇

Abstract: The humanities quality is not only a basic qua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but also the found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rom "half human" to "whole person". It can be found that the deviation of science engineering universities in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goes against training of "whole person" quality by current situation investigation of the humanities science quality of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in Yunnan province. 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we need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of the humanities science quality, carry forward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with various ways and forms and create a successful path of the humanities quality education of th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with characteristic.

关键词: 素质教育;人文科学;理工科大学生

Key words: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humanities science;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3-0273-02

0引言

1948年,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因目睹民国期间大学教育存在的弊端以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后果,深刻地体会到大学特别是理工科大学必须进行全面的文理素质教育。他分析了文理分家的危害,认为只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不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就只能培养出“半个人”“畸形人”或“残缺人”,而不能培养“完全人”。为此,他专门在清华大学做了一场题为“半个人的时代”的精彩演讲,并呼吁清华人、国人乃至国外的人们“走出半个人的时代”[1]。为避免成为畸形发展的“半个人”,理工科大学更应该加强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着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1现状调查:人文科学素质的偏失不利于“全人”素质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把握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的基本现状,本文以云南高校为例,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了云南省6所高校的部分理工科专业在校大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7份,回收率为98.7%。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1 科学认知的矛盾性与思想观念的功利织调查显示:62%的理工科大学生比较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尤其是对与自身关系密切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关注;66.3%的学生认同“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做出贡献”,98.4%的学生认同“做人比做事、做学问更重要”;75.9%的学生认同“诚实守信”是判断人品的试金石。但也有14.4%的学生反对“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11.8%的学生赞同“金钱比人格名誉重要”,42.8%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目的在于“生存赚钱”。

上述情况说明:云南省理工科大学生既关注国内外大事,也关注自身的利益问题,尤其是功利化思想应引起重视;人生价值观虽然较为成熟和理性,但对形势与问题的科学判断与深刻认知还比较茫然和困惑,表现出一定的矛盾性。

1.2 心理成熟滞后生理成熟诱发身心健康隐忧调查发现:当面对困难和挫折时,67.9%的学生表示“有信心克服困难和面对挫折”“能够主动控制和调整好心态”;但是,也有8.5%的学生表现出“听天由命,顺其自然”的消极心理,甚至产生“寝食难安,心理恐惧”(占6.1%)的心理问题,而98.4%的学生则不同程度地面临着经济压力、学业竞争、就业忧虑、情感困惑的现实压力。

上述情况说明:尽管云南省多数理工科大学生表示具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耐挫能力,但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成熟期和心理发展过渡期,往往表现出心理上的成熟滞后于生理上的成熟现象[2]。这使得他们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容易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和压抑心理,并对其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需要注意加强教育疏导工作。

1.3 知行不一伴随积极性与吸引力的弱态并行调查结果显示:90.7%的学生认为“理工科大学生应该文理兼修,全面发展”,94.1%的学生认为学习人文科学课程“有利于拓展知识、提高素养、促进发展”,89.8%的学生表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能够满足自身发展需要”,但96.5%的学生同时也认为“应结合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增设人文科学选修课”。同时,调查还发现,理工科大学生一方面普遍认为参加校园文化活动能够“锻炼自身能力”“丰富课余生活”“促进身心健康”,但另一方面却对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似乎并不十分积极。例如,表示“经常参加”的学生仅占25.1%,“偶尔参加”的学生占63.6%,“没有参加过”的学生占10.2%。

上述情况说明,云南省多数理工科大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并希望结合理工科大学生实际,多增设一些人文科学选修课;同时,多数学生认可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作用,但参与热情不高。这既说明了云南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知行不一,也说明了校园文化活动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还有待加强。

1.4 教育改革的高期望性与全面发展的多途径化调查发现: 66.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成长成材很重要”“作用很大”,并对《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育作用持肯定态度;但是,也有高达89.1%的学生希望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师生互动,教学相长”,85.5%的学生期望“通过形象化的教育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和增强课堂吸引力”,97.3%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应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98.8%的学生支持“改革考核方式,多样化、科学化评定学生成绩”。

上述情况说明,云南省多数理工科大学生认可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促进学生成长成材的积极作用,但其高比例的改革期望也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实效性不仅需要大力加强,提高云南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更需要多措并举。

2路径思考:多措并举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

2.1 将人文科学素质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在观念上,理应把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放在与自然科学或专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政策引领,切实把人文科学素质贯穿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应该更加重视学科渗透、文理交叉,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三是在人才培养上,应该大力推行通识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 充分发挥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一是要在内容深化上下功夫,加强教材建设,与时俱进地更新知识,丰富教学内容;二是要在方法改革上下功夫,以增强实效性为核心,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要在实践创新上下功夫,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尝试问题式、探究式、讨论式等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形式。

2.3 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陶冶人文精神校园文化活动是开展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鲜活载体,对培育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为此,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一是要注意把握舆论导向,在倡导多样化的同时,必须弘扬主旋律,追求真善美,抵制假丑恶;二是要注意提高针对性,增强吸引力,不追求华而不实的轰轰烈烈,而在于寓教于乐,融效于行;三是要重视氛围营造,充分发挥校训校风、精神传统、人文讲座、景观雕塑等有形和无形的文化元素,陶冶情操,砥砺品格。

2.4 激励理工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砺成长在理工科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①要注意实践教育的长效化,把理工科大学生的实习实训与社会实践教育有机结合,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并建立制度化的长效机制;②要倡导实践教育的学分化,将理工科大学生的实践教育纳入学分制范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要倡导实践途径的多样化,鼓励学生通过创造发明、科技竞赛、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专业实习等灵活多样的社会实践途径来锻炼提高自己,学会运用所学知识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获取新知、磨练意志、提升境界。

2.5 打造善于做人、敏于做事、精于做学问的师资队伍教师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既是学生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引路人。具体而言,一是要善于做人,即教师要德行高尚、率先垂范、立德树人,以高尚的师德情操感染学生、教化学生;二是要敏于做事,即教师要教书育人,自强不息,尚思尚行,引领学生积极进取,脚踏实地,言传身教,有所作为;三是要精于做学问,即教师要学高为师,精研学术,探究学理,研教结合,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既要教研相长,更要引导学生探究真理,不断攀登知识的高峰,以自己做人、做事、做学问的风格影响和教育学生。

2.6 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人文营养一是要注意挖掘和整理有利于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文化资源,使之更好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二是要做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与教育活动,把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承与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在批判继承中发扬光大;三是要注意借鉴国内外大学在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尤其是要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和成功经验,以便取长补短,综合创新,实现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本土化和特色化。

3结论

人文科学素质是理工科大学生从“半人”走向“全人”的基础。科学与人文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而人文科学素质则是理工科大学生从“半人”走向“全人”的基础。因此,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对促进其全面发展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而促进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科学素质教育,既需要观念上的解放思想和锐意创新,更需要在实践中开创出独具特色的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科学素质教育的成功之道。

参考文献:

[1]徐葆耕.走出“半人时代”[EB/OL].(2012-04-20)[2014-06-30]./Article/Print.asp?ArticleID=2700.

[2]蔡春玲.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84.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调节;效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022-01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重科技、轻人文的学习倾向,高职学生在这一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相对于本科生来讲,专科层次学生的文化底蕴薄弱,对人文精神缺乏的认识,加上单一为技能而求学的狭隘愿望非常强烈,因此,排斥人文科学的心理较为普遍。在课程开设前的第一节课就往往表现为散漫、无序、学习动力不足等现象,具体表现为:上课前,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坐姿不佳,东倒西歪;喜欢坐在教室的后排的座位上,看课外书、做其他课程作业,或做好聊天的准备;有的甚至不带课本、不带笔,根本就没有要学习的打算。面对如此糟糕的现状,要达到课程开设的预期效果,仅有教学方法上的改进是不够的,必须首先进行心理辅导,调节学生的心理,即由排斥的心理调节到主动接纳的心理,因为只有打开心结,学生才能真正接纳人文学科的教育内容,学习的主动性才能真正调动起来,才能达到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每学期在上课前都应该认真准备课前教育的内容,通过课前的心理辅导和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科学对人的发展的重要作用。当然,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泛教育理论认为:教育就是对人的发展资源的开发利用。人的发展资源有三种形态,即资生资源、经验资源、交往资源①。资生资源是指可以满足人的身体发展需要的物质资源,即生理需要,包括营养资源、保健资源、体育资源等;经验资源是指以符号或物化形式积淀下来的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认识自身的成果;即生存需要,包括知识资源、技能资源等;交往资源是指可以满足人的社会性发展需要的一切社会关系的集合;即发展需要,包括合作资源、人际关系资源等。

泛教育理论关于人的发展资源论的提出为课前教育指明了工作的切入点。即教师在讲明课程开设的意义时,应以学生的就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来激发、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接纳人文教育课程的内容,增强内驱力,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只有以生存需要为出发点,才可以激发学生较高层次的需要,提高他们对生命意义与质量的认识,帮助他们选择生命的生存方式与发展道路,使他们从生命的成长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通过社会实践实现人生价值,获得人性的完美与发展。从而达到人文科学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真正目的。

在实践中主要围绕就业、生存、发展三方面对《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程的开设意义进行阐述:

1、让学生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是每一位学生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为我们都要生活在国家这个大环境下,每一个人的发展都要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与国家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只有明确了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出准确的定位。

2、学习掌握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哲学素养,这一点也是我们立足社会必需的基本素质,每一个人在社会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处理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就需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需要一定的哲学素养,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蕴含其中的思维方式、胆略和气魄,培养长远的战略眼光。理论来自实践,是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因此,它具有前瞻性,能给我们的现实生活以指导,有益于我们对历史发展趋势的把握,顺应历史潮流,实现远大理想。

总之,要告诉学生,《概论》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素质。人的发展应该是全面的、健康的、和谐的,良好的人文素养不仅能够提高的人的个性修养和生存质量,还能开阔人的视野,增强人的人格魅力。《概论》课程的开设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联系实际、学会思考、学会感悟,在思考、感悟、体验中内化知识,积淀人文情怀,逐步在实践中提高自己,为自己终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这一门课程是高职人才由自然属性向社会属性转化的纽带,其存在和发展的价值在于能造就勇于进取、善于创造、人格健全、个性鲜明的新一代建设者。

通过以上三方面的讲解、阐述,学生学习的盲目心里就会得到矫正,不会再继续错误地认为:这门课程就是简单地画画背背,及格就过关了,就完成任务了。而是会透彻而深刻地认识到《概论》课程开设的意义,重新树立学习的热情,主要表现在:课堂会立刻变得安静、有秩序,原来想利用课堂做其他事的学生就会逐渐抬起头,坐直,集中精力,做好认真听课的准备,眼睛里还闪着求知的神采。这一现象说明,课前心理调节的实效性实现了。只有在实效性实现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很容易接纳老师所讲解的内容,这是师生之间产生共鸣的前提,也是实现教书育人良好效果的第一步。

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课前心理调节环节十分重要。它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学习热情,端正学习态度,改善学习方法,为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课前心理调节环节是提高人文教育实效性的开端。

参考文献: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5篇

作者陈先达,193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872)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人文科学驱出科学范围之外,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从学科区分角度对知识性质的划分,而不是对知识科学性和科学化程度的分类。以自然科学的特点作为衡量学科科学性的惟一标准,必然会认为社会科学最多是半科学,而人文科学是非科学。因为它们都不符合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标准。人类的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在对自然的认识中,人类可以达到必然性和因果性认识,而面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人类始终只能处于一种非科学的盲目状态。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领域。如果这样,人和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和发展,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认识的重要性,都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在内的世界。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还要认识人和人类精神活动自身。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但又密不可分的科学。这就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自然科学、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以人与人类自身的精神活动为对象的人文科学。它们之间还不断出现许多交叉科学。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人类关于世界的不同类型的知识也具有内在联系。人文科学是整个人类科学知识的重要一环。没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仅不完整,而且也无法理解人对社会和自然规律认识的价值和意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反驳杜林时曾经指出过存在三种类型的科学。他说,"我们可以按照早已知道的方法把整个认识领域分成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所有研究非生物界的并且或多或少能用数学方法处理的科学,即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第二类科学是研究活的有机体的科学",第三类是"按历史顺序和现今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的形式和国家形式及其由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这第三类实际上是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两大类知识。人文科学应该包括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总的科学分类范围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本质上是相同的。认为社会科学可以称为科学而人文科学只能称学科的意见也是可讨论的。其实,社会科学也可称为人文性质的科学,因为社会领域就是人的领域,社会现象不可能离开人和人的活动。社会规律的形成及其实现离开人和人的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社会科学就是研究人及其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而人文科学也是社会性质的科学,离开了对人所处的社会和社会规律的理解和研究,对人的研究就不能称为人文科学而是生物学或动物学。当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还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③这实际上就为我们从理论上正确理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一致性和不可分离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社会本性和人的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人文科学在其本性上属于社会科学而不能离开社会科学绝对独立。所以用人文社会科学来包容这两类性质的科学是合理的。但这并不否认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性,研究人文科学的特点,研究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对创造性推进人文科学是完全必要的。

二、人文知识的科学性何以可能

在学术界,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一般都能承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也有不少人承认,而对人文科学的科学性问题则存在很大的分歧。在西方和国内都有这样一些看法:人文科学根本不可能是科学,而只能是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爱好和个人看法。他们说把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一个新手的剧本,或者是把著名诗人的诗歌和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把一幅著名的绘画和一个孩子发自天真的不经意的涂抹,都事先不加说明地混在一起让人评论,可能冠履倒置,视天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8-4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2页。

才为蠢货,指腐朽为神奇。这说明人文科学不可能具有客观的科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哲学也有类似的看法。有人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家个人的意见,无所谓是非对错。哲学问题只有无休止的争论,而不可能有结论。如果有结论只能说明它是科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如果人文科学就是这样,怎么可能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呢,它只能是毫无价值的语言和文字的游戏,具有卓越成就为人文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文学者只不过是最善于语言游戏的大师而已。

在人文科学科学性问题上之所以有的学者持这种看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人文创造活动、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完全混为一谈。人文创造活动,是指精神生产活动,如小说的写作、各种艺术品的构思和制作、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演员们的舞台表演、教师的讲授风格和方式,总而言之,人们进行的精神生产和实践过程是由个人进行的非常个性化的过程。人文创造活动总是要体现创造者个人的价值观念、创作风格和不同的思维水平。这是不重复也不能重复的。至于人文产品更是个性化的,雷同就是模仿甚至是剽窃,这种复制的人文产品是没有价值或没有多大原创价值的。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也是个性化的。由于原作品与读者的时空间隔,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不同读者的欣赏水平、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历史知识、哲学水平不同,从而对作品的评价可以大相径庭,这属于读者的接受和个人理解的范围。一百个《红楼梦》读者心中可以有一百个贾宝玉,可以从《哈姆莱特》中发现不同的挪威王子;也有一些人对莎士比亚不感兴趣而偏爱没有多少艺术品位的肥皂剧;可能喜爱流行歌曲而不爱歌剧《蝴蝶夫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欣赏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既不是单纯个人的写作,只强调个性化;也不是单纯的阅读和欣赏,只强调个人爱好和主观接受。你可能爱好"戏说康熙"、"戏说乾隆",但不能说你在进行历史研究,只能说你在进行休闲娱乐。版权所有

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它不能局限在人的精神领域。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家如狄尔泰以及新康德主义者把人文科学定义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精神科学,就是把人文科学置于无法验证的主观领域。其实人文科学研究的不限于主体的内在的精神活动,而是人的人文活动包括精神生产中的规律性问题,而主体的精神活动则是存在于这种活动中的内核。例如,人类的物质生产,或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或重大事件如战争,如革命,等等,总之人类的活动本身不是科学而是实践活动,可研究人的这些活动过程的历史学是科学--历史科学。历史的本质不能归结为人的思想而是人类的创造活动,历史学力图揭示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规律,而人的思想、愿望、理想,只能通过对历史实际活动的研究才能揭示。战争不是科学而是人类的一种军事对抗活动,可研究这种活动的军事学是科学;教学活动是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可教育学是科学;人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不是科学研究,谁也不会认为苏拭的《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在进行天文学研究,而不是面对皓月当空抒发月下怀弟和对人生悲离合欢的个人体悟?可诗学的研究、词学的研究,可以具有揭示诗词创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内容。对文艺创作规律的研究--文艺学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对文学史的研究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包含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科学判断。其他诸如唱歌不是科学活动可乐理学是科学,乐曲的创作不是科学活动可研究如何作曲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人的人文创造活动不是科学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而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之为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的人文创造和人文活动的层面而是探求其中的规律。一个人可能精于诗词歌赋,娴熟琴棋书画,这不能说明他在进行人文科学研究,而只能说他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可如果是探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道,即研究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进人人文科学研究的领域。如果人文科学中没有对规律的探求和总结,而只是个人的体悟和情感的抒发,完全成为不可言说的个人的内在的、瞬间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得到的也只是讲授者个人的意见,无是非真假对错可言,这种人文科学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没有规律的探求,即使不把它称为人文科学而只称为人文学科,也不能为它的存在和发展做出合法性解释。对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是个性化的,可对如此多样化的阅读和接受现象,同样可以进行科学研究,这就是接受美学、传播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领域。

在人的个性化的人文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中,既要保持个人风格,又要保持它的内容真实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既要解决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接受的个性化,又要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之中肯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人文科学就没有必要,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评价都行,这样,我们得到的只能是瞎编的历史,没有任何情节合理性和艺术价值的小说,没有科学与事实依据的哲学胡说。我们只有强调研究人的人文创造活动、精神产品的社会制约性和人们对人文产品的欣赏都是有规律可求的,而不能仅仅是自我表现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个人爱好,才有可能以观点正确和艺术上乘的作品为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人文素质提高服务。否则,就失去了正确服务的客观依据,只能制造混乱,搅乱思想。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人文创造活动为对象,它同样有个尊重事实的问题。恩格斯说过:"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①尽管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允许不同的个人见解,但这种见解立论应以事实为根据。个人的见解只能表现为对事实的不同理解,而不能是对事实的伪造。我们可以梁启超对他的老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的评论为例,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政治意图是很明确的,就是以批评东汉以来的经学多为刘歆伪造为名,为他主张的维新变法扫除思想障碍,可它的立论的事实根据是难以服人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新学伪经考》认为《史记》、《楚辞》经刘歆羼人者数十条,出土之钟鼎彝器,皆刘欲私铸埋藏以欺后世,此实为事理万不可通者,而康有为坚持这种看法。实际上康有为的改革主张之要点,并不一定要借重于此等技词强辩而始成立,而康有为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往往不惜抹杀证词或曲解证据,这是犯了科学家的大忌,此其所短也②。梁启超所谓"科学家大忌",即篡改事实,伪造事实。看起来,尊重事实这一点连封建时代的学者都承认。再如最近在黄金时间播映的《走向共和》争论很大,争论的实质,既有科学性的问题又有价值性的问题。从科学性的角度看,核心是在某些重大事实是否完全虚构;价值性问题则是作者对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如果不以正史面目出现而是戏说,则另当别论。因为同戏说康熙、乾隆一样,已超出于历史科学范围之外,属人文创作而非人文科学。而当以历史为依据以文艺为形式,就不仅关涉价值而且关涉事实。观众完全可以从事实与价值两方面进行评价。可见,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在人文科学中同样是适用的。这是人文科学的科学性的关键。如果人文科学中可以不讲事实,不求规律,不尊重实践,它就从根本上失去存在的依据。

三、人文科学的特点

我们强调人文科学是科学,它包含具有客观意义的知识。但又不能无视人文科学的特点,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87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首先,从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看。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清楚的。当然,人作为社会的人始终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认识主体。例如即使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自然科学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积累和认知结构肯定会对他们的研究发生影响,但是我们在考察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时,可以对这些略去不计,只是把科学家作为认识主体,而把自然界视为认识客体。因为对自然科学来说,最根本的是探求客观知识。在这一点上,自然科学以客观自然界为对象,它的知识的客观性,就是在关于知识的判断中,要尽量不渗入主体的东西,按照客观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因此,什么是属于主体的,什么是客体的应该区分清楚。上帝的东西归上帝,凯撒的东西归凯撒,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是能做到的。即使一时分不清,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终究是可以分清的。所以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什么是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被认识的客体,在原则上说界线比较明确。尽管由于作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的观察、实验和对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可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特别在微观领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交叉影响作用是无庸讳言的,但是自然科学通过认识主体对结论的不断校正,通过客观仪器和工具,特别是通过人们无数次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与认识对象相逼近的具有客观性的知识。自然科学中当然也会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存在不同的学派,但这种争论往往出现在探求的过程中而不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谁是谁非之后,学派的存在意味着问题仍在争论和探索之中。当代不少哲学家批评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这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主客二分根本不可能有科学和实践。我们很多错误往往出在主客不分。其实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主客二分而在于它的绝对对立和分裂。只要用辩证态度对待主客二分,不把二分弄成绝对对立和分裂,区分主客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的。社会科学的主客体关系比自然科学要复杂,但主客关系也不是不可分清的。社会科学是以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对象。这些关系虽然不能离开人的活动,但它一旦形成,同样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同样可以达到规律性理解。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知识。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定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即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因此,这个一定社会在科学上也决不是在把它当作这样一个社会来谈论的时候才开始存在的。"①决不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时建构社会,正如一些哲学家所说的人在认识中建构对象一样,而是被研究者先于研究者并不依赖研究者。社会的存在并不依赖社会学家,生产方式的存在并不依赖经济学家,如此等等,否则任何社会科学的科学性问题就无从谈起。谈论人对自己在思想中建构对象的认识,纯属某些哲学家唬人的空话。

人文科学的主客体关系是个难题。因为人文科学所涉及的主客体关系既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是人与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的关系,而就是主体自身。因而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又是认识客体,发生主客体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正如皮亚杰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中说的,各种人文科学是"以人为主体又是客体","这同时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事实给人文科学制造了比自然科学更多的困难。"②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②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的确,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研究的客体。这种一身二任的情况,使得人文科学中主客关系乍看起来难以分辨。其实并非如此。抽象地说,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文科学是人对自身的认识,这没有异议。但不能因此说,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没有主客体的区分。实际上当我们说,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就"人"这个整体说的。但在具体研究中,任何人文科学的研究都不是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更不是时下流行的什么自我观照之类的吓人空话。真正的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具体的研究者(而不是抽象的人)以具体的对象(具体的人及其产品)为客体的研究,否则根本谈不上什么研究工作。所以任何人在从事人文科学研究时都形成了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一个人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他的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他的结论在何种程度揭示被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研究文学就是人在研究自身,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实际上任何人在研究李白、杜甫、苏拭时,李白、杜甫。苏拭就是他的对象,而且是不依赖他先于他而存在的对象。研究历史也是如此,任何历史研究都是研究前人的活动,而不是研究研究者自身,除了具有历史价值的个人回忆录以外。个人回忆录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而不在于它对回忆者自己的评价。回忆录不能视为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人文科学中,对研究者来说,他的研究对象对于他来说都是对象性存在,都是另一个"他者"。不能以人文科学中人以人为对象,来否定人文科学中存在主客体关系。因为只要超出抽象一步,就可以看到,作为研究者的人和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是彼此不同的"两个人"。

正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凡用来反对人文科学的论据,无疑都可用于反对社会科学。例如有的学者说,任何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本人就处在这个社会中,他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不可能对社会做出客观有效的公正的判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社会科学也不可能是科学的,只能是意识形态性的。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公正的、各个阶级一致认可的社会科学结论是很少的。但不能由此否定人类对社会达到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科学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建立以后才逐步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把自身确立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为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原则上说,社会科学同样可以达到对社会的具有科学性的认识,因为社会关系是客观的,社会现象中的本质联系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社会科学的结论不可能达到一致认同的水平,因为阶级关系和不同利益的对立使社会科学不可能摆脱价值判断。结论的非一致性,往往成为否定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根据。社会科学中包含的价值判断成为科学性的障碍。其实,一个错误的价值判断可以遮蔽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但通过去蔽更能显示事物发展的真理性。社会科学中存在对立意见是必然的,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接近真理是社会科学认识的规律。事实上,不少社会科学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为人类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提供了某些规律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作用。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科学。由于人的社会性,因而真正具有科学性的人文科学的结论,都有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如果脱离了正确的社会科学关于人与社会规律的观点,把人文科学的研究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神学宿命论或其他错误的社会学说基础上,肯定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看成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就人是社会的人来说,人文科学属于社会科学。任何人文科学研究者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要正确理解社会与人的本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人。就社会科学是对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来说,社会科学属于人文性质的科学。如果社会科学中没有人和人的活动,把社会变为与自然过程完全一样的纯客观过程,社会和人类历史将变得十分神秘。当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虽然相通,但各有特点。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它研究人和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客观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规律,因此,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活动的客观方面,是人的社会;而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和人类活动的主体方面,它的精神活动和活动规律,它的产品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因此人文科学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可以说,它研究的是社会的人(人的精神活动和产品)。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它们在对象、功能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区别。自然科学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对象,它探求的是普遍的,不以任何个人、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区别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文科学面对的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和人类活动,它既不可能求之于实验,也不能单纯依靠纯逻辑的思维方法。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产品一般不具有量的可测度性,它的结论也不具有自然科学那样性质的可重复性。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人文科学具有科学性。凡是有研究对象的学科都有科学性的问题,即都有研究者的认识和判断与对象自身的规律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以所谓人文科学不能归纳,只能理解,不能概括,只能描述,没有客观内容,只有主体体验,因而在方法论上只强调解读、重构、理解、对话和语境,就会把对人文科学是非的判断,完全移人主体的意见领域。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人文创造活动和对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规律的研究是不同的,如果说,人文创作和欣赏中,我们强调体会、内省、直觉、想象、顿悟,而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虽然要充分考虑到个人体悟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不能排斥科学理性、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方法论价值,不能排斥人文科学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也需要有数据和实证分析。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不能排斥分析、概括、总结、归纳以及运用范畴、规律来表述研究的成果。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既要研究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又要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这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人文科学研究中,有的哲学家着力提倡解释学的方法。我们并不否认,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主体对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对文本的理解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的观点和使用的方法的影响,从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任何研究者都是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来解读文本,因而在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中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的。像自然科学研究中那样公认的客观性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是很难达到的。就这一点说,人文科学的研究与人文作品的阅读、欣赏和接受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人文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阅读和欣赏,它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即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由于时空间隔、文化背景产生的距离应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作品原有价值和它的当代意义。决不应该由于人文科学研究中存在解释和理解问题就由此得出结论,人文科学的结论只能是主观的、解释学的结论,没有任何人能达到对文本的真实意义的解读。事实上自施莱马赫创立解释学以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确立的解释学原则,都不是面对人类人文活动事实,而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文本,整个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凭自己的理解面对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在解释学中无所谓客观事实,有的只是解读。这种看法只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按照西方的解释学原则,所有人文科学的结论都可以看作是研究者对自我的解释或者说是解释自我。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这在人文研究中是有的,但不能说这就是科学研究,而只是人文学者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方式。真正的人文科学研究应该既是人文的又是社会的,离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可能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人文研究。

现在用解释学方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并不罕见。他们说没有什么马克思主义,有的只是我们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每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坚持解释学的立场,这种马克思主义观是无可避免的。那重读也罢,回到马克思也罢,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确无法亲身回到马克思的时代,也无法通过文本证明自己的理解绝对正确。这里的关键是不能把马克思与他生活其中的社会历史剥离,不能把马克思与无产阶级和他们的活动剥离,不能把马克思与他们的反对者和拥护者的观点与活动剥离。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即与社会历史、与无产阶级运动和参与运动的周围人群的思想和行为结为一体的马克思,而不只是文本。文本的意义不是简单的存在于上下文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

由上可见,解释只是研究中的一种现象而不能单独成为方法,更不是惟一的方法。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当然包括理解和解释,但不能归结为理解和解释。它不是局限在研究者和被研究的思想和文本之间,不仅是上下文的关系,不是所谓语境问题,而应该是被研究的文本与它自身的历史条件之间,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现实的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中,从哲学家的思想和文本与它的产生条件之间,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条件中,从哲学家自己的各种著作相互印证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特别是要注意,任何哲学家或思想家,他的思想不能也不会仅仅表现在他的著作中,而且会表现在他的信仰和行为中。正如上面说的,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光是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而应该联系到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一生的事实,他们与各种思潮和理论派别斗争的事实。因而当代用抽象人道主义,或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及弗洛伊德主义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马克思的理论和行为都不符合。如果我们根本不顾及哲学家本人对自己思想的声明、不顾及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历史条件、不顾及他们的实际活动,不是听其言观其行,而是只相信自己对哲学家的解释,对上下文的繁琐考证和无事实根据的所谓解释和理解,那就称不上科学研究,只能看成中国传统的"六经注我"方式的现代版。

四、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

人类早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具有人文的特征而不是科学特征。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很长一段时期,作为人类文化最根本内容的人文现象,并没有采取科学研究的形态,而是表现为人类的人文活动及其精神产品--神话、宗教、风俗习惯、劳动时的歌唱、祭神的舞蹈、口头的文学创作,可并没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伦理学、乐理学、文艺学之类的学科出现。后者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任何人都能明白,说人文科学是科学,决不意味着它的论断都是科学的,而是就科学的性质及其可能性说可以获得具有客观性的知识。否认它的科学性,就从根本上堵塞了人文科学通向真理的道路,为各种主观臆断和歪理谬说的存在大开方便之门。其实,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和它的论断是否达到科学水平是不同的。由于人文科学中存在不同学派和具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人文科学中许多结论很难取得共识。但不能因此从根本上否认人文科学可以作为科学分类中的一个部门,否认它的论断可以具有科学性。只要有不同学派存在,不同学者之间的争论就有助于发现真理。经过长期的争辩,认真地研究和以不同方式的实际验证,可以区分出不同意见甚至对立意见的高下优劣并剥取其中蕴涵的真理性颗粒。

在人文科学中重要的是正确处理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当然也存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因为自然科学既具有人文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但就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言,价值是中立的,价值观属于科学研究的主体。自然科学学者的理想与信仰,爱国主义感情和对科学成果及效用的人文关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无直接关联。二战期间为德国纳粹服务的科学家,同样可以有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而在人文科学中,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同一的。在人文科学中抽象掉价值性,只追求人文知识的客观性,就会把人文科学变为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死的知识的仓库。

人文科学的价值性问题,包括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文学者的价值观念问题,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个人的理想、信仰和抱负问题;另一个是人文学者的精神产品作为人文文化所蕴涵的价值问题。前者是主观的,它属于人文学者自身,可以说是人品;后者是客观的,是文化作为对象化的精神产品所蕴涵的,可以说是文品。这两者当然不可分,但并不绝对符合。虽然一个人文学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品必然影响他的作品,但不能简单化为坏书是坏人写的,好书是好人写的,即所谓"好人"写"好书","坏人"写"坏书"。这是过分简单化的说法。因为人文科学作为科学的一种类型,它的内容并不是作者价值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要求作者对本科学的内容有着扎实的基础,要进行艰苦的深人的科学研究。人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矛盾,在中外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并不罕见。

我们追求的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的和谐,最重要的是作品自身的科学性与它的价值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不同于作者的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它是作品以自身的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创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这极其鲜明地表明人文科学的特点,因为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对于生活其中的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对于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氛的社会,虽不能保证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素质,但可以说这种人文环境为人的品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文化环境。就一个民族而言,最能铸就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民性的主要是人文文化。它的优秀成果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一个民族的优良品格,而它的糟粕的累积往往沉积为民族的劣根性。中华民族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不可分的。所以,人文科学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与技术,它的价值和功能不在于直接提高物质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发展,而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审美素质,使人越来越摆脱由之起源的动物界,更加社会化人性化,从而推进人类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人文科学的这种价值并不是根源于人心,根源于人的道德的形而上学本性,不是根源于不变的天道,而是根源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对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人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也是通过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和社会中不断返回主体,不断认识人类自身和精神活动的本质。

人文科学追求的就是这种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又要为人类构造一个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使其对人类自身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为此,人文科学的价值性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它的科学性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有效性而必须包容着积极的价值内容。

五、人文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和途径

创新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动物的发展是进化,而人类的发展是进步。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适应,而社会进步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创新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其中文化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创新的最重要一个内容就是人文科学的创新。

相对于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并与人类生产活动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人文科学的创新有其特殊的困难,它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既要重视历史传统但又不能背负历史因袭的重担;既要面对生活但又不能趋时媚俗;既要面对世界但又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特性。

正确处理历史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中,任何学习不必从头开始,除非研究科学史或技术史。学习自然科学与技术就是面对当代,当代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成就是最高的成就,是以往全部历史发展成就的结晶。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中有高科技有新科技,而在人文科学各个领域一般不可能是跨越式的而是积累性的,历史上前人的成果有些是后人难以企及,成为人文科学中起界碑作用的标志性成就。例如在哲学领域,在西方人们往往要回到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在中国,我们往往回到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学说。因此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重视历史继承性是必然的,合乎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但这也容易使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背负因袭的重担,注重历史,崇拜名人,而忽视甚至轻视现实和自我创造。严格说来,传统与现代问题,并不表现在自然科学与技术层面上,超越传统是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本性,而往往是表现在人文科学的层面上。所以人文科学要创新,要与时俱进,既要重视历史传统和人类知识的积累,重视人文遗产的继承,更要重视现实和自我创造,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以便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人文科学中,无论是回归传统的复古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有害的。

人文科学的创新,离不开人的人文实践活动,因而必须面对现实。例如,教育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新的总结,文艺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当代的文学艺术的实践活动,不总结创作实践经验,不可能有文艺理论的创新。历史观点的创新是与历史学家的研究和写作的实践经验的提升分不开的。美学的创新与每个时代的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的变化不可分。总之,人文科学的创新,同样要立足于实践,特别是具有专业特性的实践活动。可是,人文科学面对实际不能是趋时媚俗,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发挥引导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一个人文学者要善于区分什么是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潮流,什么是滞后甚至是逆流和旋涡。为此必须以批判性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善于捕捉社会问题。例如在哲学中,创新问题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成效甚微。因为我们有些哲学家忙于创造体系,而不注意捕捉新问题。马克思是非常重视问题的。他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究竟什么是新问题,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人文科学中并不像科学技术那样都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新的前沿性问题。我们现在争论的公平、正义问题,从西方奴隶社会就开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即法治与德治问题,战国时代就存在;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问题都是西方市场经济中的老问题。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事实,以及什么是美,美的客观性问题,都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人文科学的创新应该包括对这些老问题实际上是历史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结合我们时代条件提供的新经验给予新的答案。同时又要面对我们时代、我们社会碰到的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人文科学中的知识如何更新的问题,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以及各人文科学领域中如何体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等。其中每个问题中都包括许许多多的子问题。每个问题都可能做出有价值的新的结论。人文科学中的教育改革,就包括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内容的创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

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技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制约性。人文科学不能也不应该抽象倡导与国际接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科学和人文学者应该自我孤立与世界隔绝。实际上,人文科学要与时俱进,应该关注国外潮流与研究状况,要创造条件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要善于吸取他们的优秀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在西方人文科学中学派很多,其中有些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立场,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们不能盲目推崇,甚至吹捧、跟风,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出现和存在,应该对国外新的潮流和学派适当译介以开扩思路和眼界。自明中叶特别是清末,西方学术和思想名著的翻译,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当代,我们要有世界性眼光。我们应该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关注西方人文科学的状况和新进展。

在人文科学创新中,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指导原则问题。因为人文科学的创新,既有具体学科的问题,又有理论的问题。因而理论创新同样是人文科学各学科创新的前提。对人文科学来说,理论创新归根结底不可能离开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尽管有的学者倡导多元化,但我认为具体方法可以是多元的,但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是一元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创新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文科学的创新,不是指某些新材料的发现或发掘,而最重要的是理论创新。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创新,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西方人文科学中的有的新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或各种各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都试图或自称回归或接近马克思主义。尽管它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三棱镜中的马克思主义。但这个事实的意义在于,在当代,任何人文科学的理论创新无视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6篇

作者陈先达,1930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100872)

如何看待人文科学的本性,关系到人文科学的定位和作用的发挥问题。如果不承认人文科学的特点,就不能正确发挥人文科学的作用;可如果片面强调人文科学的特点,把人文科学驱出科学范围之外,就会在人文科学的定位、创新和功能等一系列问题上始终难以跨出唯心主义历史哲学的雷池。这两种情况对人文科学的发展和弘扬民族精神以及人文素质的提高都是不利的。

一、自然科学不是科学的惟一模式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是从学科区分角度对知识性质的划分,而不是对知识科学性和科学化程度的分类。以自然科学的特点作为衡量学科科学性的惟一标准,必然会认为社会科学最多是半科学,而人文科学是非科学。因为它们都不符合自然科学作为科学的标准。人类的全部实践和认识活动处于一种分裂状态:在对自然的认识中,人类可以达到必然性和因果性认识,而面对自己创造的世界,人类始终只能处于一种非科学的盲目状态。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无能为力,因为这是一个自由意志的领域。如果这样,人和人类社会就难以存在和发展,

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也失去了产生和发展的依据。人对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认识的重要性,都证明这种看法是错误的。

人类面对的世界是包括自然、社会与人类自身在内的世界。人类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仅要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还要认识人和人类精神活动自身。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但又密不可分的科学。这就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自然科学、以社会为对象的社会科学、以人与人类自身的精神活动为对象的人文科学。它们之间还不断出现许多交叉科学。世界是统一的世界,人类关于世界的不同类型的知识也具有内在联系。人文科学是整个人类科学知识的重要一环。没有人文科学的知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仅不完整,而且也无法理解人对社会和自然规律认识的价值和意义。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反驳杜林时曾经指出过存在三种类型的科学。他说,"我们可以按照早已知道的方法把整个认识领域分成三大部分","第一个部分包括所有研究非生物界的并且或多或少能用数学方法处理的科学,即数学、天文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第二类科学是研究活的有机体的科学",第三类是"按历史顺序和现今结果来研究人的生活条件、社会关系。法的形式和国家形式及其由哲学、宗教、艺术等等组成的观念上层建筑的历史科学"。这第三类实际上是包括人文科学在内的哲学社会科学①。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两大类知识。人文科学应该包括在哲学社会科学这一总的科学分类范围内。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本质上是相同的。认为社会科学可以称为科学而人文科学只能称学科的意见也是可讨论的。其实,社会科学也可称为人文性质的科学,因为社会领域就是人的领域,社会现象不可能离开人和人的活动。社会规律的形成及其实现离开人和人的活动是不可思议的。在这个意义上研究社会科学就是研究人及其活动的规律的科学;而人文科学也是社会性质的科学,离开了对人所处的社会和社会规律的理解和研究,对人的研究就不能称为人文科学而是生物学或动物学。当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还说,"人并不是抽象的栖息在世界以外的东西。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③这实际上就为我们从理论上正确理解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一致性和不可分离性奠定了理论基础。人的社会本性和人的活动的社会制约性,决定人文科学在其本性上属于社会科学而不能离开社会科学绝对独立。所以用人文社会科学来包容这两类性质的科学是合理的。但这并不否认它们之间存在差异性,研究人文科学的特点,研究它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区别,对创造性推进人文科学是完全必要的。

二、人文知识的科学性何以可能

在学术界,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一般都能承认;社会科学的科学性也有不少人承认,而对人文科学的科学性问题则存在很大的分歧。在西方和国内都有这样一些看法:人文科学根本不可能是科学,而只能是研究者个人的主观爱好和个人看法。他们说把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一个新手的剧本,或者是把著名诗人的诗歌和一个精神病患者的狂言,把一幅著名的绘画和一个孩子发自天真的不经意的涂抹,都事先不加说明地混在一起让人评论,可能冠履倒置,视天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28-429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52页。

才为蠢货,指腐朽为神奇。这说明人文科学不可能具有客观的科学内容和评价标准。对哲学也有类似的看法。有人认为,哲学就是哲学家个人的意见,无所谓是非对错。哲学问题只有无休止的争论,而不可能有结论。如果有结论只能说明它是科学问题而不是哲学问题。如果人文科学就是这样,怎么可能为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服务呢,它只能是毫无价值的语言和文字的游戏,具有卓越成就为人文科学做出杰出贡献的人文学者只不过是最善于语言游戏的大师而已。

在人文科学科学性问题上之所以有的学者持这种看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把人文创造活动、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完全混为一谈。人文创造活动,是指精神生产活动,如小说的写作、各种艺术品的构思和制作、歌曲的创作和演唱、演员们的舞台表演、教师的讲授风格和方式,总而言之,人们进行的精神生产和实践过程是由个人进行的非常个性化的过程。人文创造活动总是要体现创造者个人的价值观念、创作风格和不同的思维水平。这是不重复也不能重复的。至于人文产品更是个性化的,雷同就是模仿甚至是剽窃,这种复制的人文产品是没有价值或没有多大原创价值的。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也是个性化的。由于原作品与读者的时空间隔,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不同读者的欣赏水平、审美情趣、艺术修养、历史知识、哲学水平不同,从而对作品的评价可以大相径庭,这属于读者的接受和个人理解的范围。一百个《红楼梦》读者心中可以有一百个贾宝玉,可以从《哈姆莱特》中发现不同的挪威王子;也有一些人对莎士比亚不感兴趣而偏爱没有多少艺术品位的肥皂剧;可能喜爱流行歌曲而不爱歌剧《蝴蝶夫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是欣赏而不是科学研究。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既不是单纯个人的写作,只强调个性化;也不是单纯的阅读和欣赏,只强调个人爱好和主观接受。你可能爱好"戏说康熙"、"戏说乾隆",但不能说你在进行历史研究,只能说你在进行休闲娱乐。版权所有

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为科学,是因为它不能局限在人的精神领域。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家如狄尔泰以及新康德主义者把人文科学定义为与自然科学相对立的精神科学,就是把人文科学置于无法验证的主观领域。其实人文科学研究的不限于主体的内在的精神活动,而是人的人文活动包括精神生产中的规律性问题,而主体的精神活动则是存在于这种活动中的内核。例如,人类的物质生产,或对历史起重要作用的杰出人物,或重大事件如战争,如革命,等等,总之人类的活动本身不是科学而是实践活动,可研究人的这些活动过程的历史学是科学--历史科学。历史的本质不能归结为人的思想而是人类的创造活动,历史学力图揭示人类创造历史活动的规律,而人的思想、愿望、理想,只能通过对历史实际活动的研究才能揭示。战争不是科学而是人类的一种军事对抗活动,可研究这种活动的军事学是科学;教学活动是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可教育学是科学;人的文学艺术创作活动不是科学研究,谁也不会认为苏拭的《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是在进行天文学研究,而不是面对皓月当空抒发月下怀弟和对人生悲离合欢的个人体悟?可诗学的研究、词学的研究,可以具有揭示诗词创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内容。对文艺创作规律的研究--文艺学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对文学史的研究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包含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科学判断。其他诸如唱歌不是科学活动可乐理学是科学,乐曲的创作不是科学活动可研究如何作曲可以成为一门科学,如此等等。

总而言之,人的人文创造活动不是科学而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一种方式,而人文科学之所以可以称之为科学,就在于它不是停留在个性化的人文创造和人文活动的层面而是探求其中的规律。一个人可能精于诗词歌赋,娴熟琴棋书画,这不能说明他在进行人文科学研究,而只能说他具有很高的人文素养。可如果是探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之道,即研究其中的规律性的东西,这就进人人文科学研究的领域。如果人文科学中没有对规律的探求和总结,而只是个人的体悟和情感的抒发,完全成为不可言说的个人的内在的、瞬间的东西,学生在课堂上所能得到的也只是讲授者个人的意见,无是非真假对错可言,这种人文科学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呢?没有规律的探求,即使不把它称为人文科学而只称为人文学科,也不能为它的存在和发展做出合法性解释。对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欣赏是个性化的,可对如此多样化的阅读和接受现象,同样可以进行科学研究,这就是接受美学、传播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应该研究的问题,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包括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科研领域。

在人的个性化的人文创造活动和欣赏活动中,既要保持个人风格,又要保持它的内容真实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既要解决人文产品的阅读和接受的个性化,又要提高读者的欣赏水平和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这之中肯定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人文科学就没有必要,怎么说怎么写怎么评价都行,这样,我们得到的只能是瞎编的历史,没有任何情节合理性和艺术价值的小说,没有科学与事实依据的哲学胡说。我们只有强调研究人的人文创造活动、精神产品的社会制约性和人们对人文产品的欣赏都是有规律可求的,而不能仅仅是自我表现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个人爱好,才有可能以观点正确和艺术上乘的作品为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的人文素质提高服务。否则,就失去了正确服务的客观依据,只能制造混乱,搅乱思想。

人文科学是以人类的人文创造活动为对象,它同样有个尊重事实的问题。恩格斯说过:"不论在自然科学或历史科学的领域中,都必须从既有的事实出发"。①尽管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允许不同的个人见解,但这种见解立论应以事实为根据。个人的见解只能表现为对事实的不同理解,而不能是对事实的伪造。我们可以梁启超对他的老师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的评论为例,康有为著《新学伪经考》的政治意图是很明确的,就是以批评东汉以来的经学多为刘歆伪造为名,为他主张的维新变法扫除思想障碍,可它的立论的事实根据是难以服人的。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说,《新学伪经考》认为《史记》、《楚辞》经刘歆羼人者数十条,出土之钟鼎彝器,皆刘欲私铸埋藏以欺后世,此实为事理万不可通者,而康有为坚持这种看法。实际上康有为的改革主张之要点,并不一定要借重于此等技词强辩而始成立,而康有为为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往往不惜抹杀证词或曲解证据,这是犯了科学家的大忌,此其所短也②。梁启超所谓"科学家大忌",即篡改事实,伪造事实。看起来,尊重事实这一点连封建时代的学者都承认。再如最近在黄金时间播映的《走向共和》争论很大,争论的实质,既有科学性的问题又有价值性的问题。从科学性的角度看,核心是在某些重大事实是否完全虚构;价值性问题则是作者对近代史上一些重要人物的评价问题。如果不以正史面目出现而是戏说,则另当别论。因为同戏说康熙、乾隆一样,已超出于历史科学范围之外,属人文创作而非人文科学。而当以历史为依据以文艺为形式,就不仅关涉价值而且关涉事实。观众完全可以从事实与价值两方面进行评价。可见,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标准,在人文科学中同样是适用的。这是人文科学的科学性的关键。如果人文科学中可以不讲事实,不求规律,不尊重实践,它就从根本上失去存在的依据。

三、人文科学的特点

我们强调人文科学是科学,它包含具有客观意义的知识。但又不能无视人文科学的特点,完全等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年,第387页。

②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70页。

首先,从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看。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主体与客体的区分是清楚的。当然,人作为社会的人始终是完整的人,而不是单纯的认识主体。例如即使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自然科学家所处的历史条件,他们所具有的科学知识积累和认知结构肯定会对他们的研究发生影响,但是我们在考察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问题时,可以对这些略去不计,只是把科学家作为认识主体,而把自然界视为认识客体。因为对自然科学来说,最根本的是探求客观知识。在这一点上,自然科学以客观自然界为对象,它的知识的客观性,就是在关于知识的判断中,要尽量不渗入主体的东西,按照客观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因此,什么是属于主体的,什么是客体的应该区分清楚。上帝的东西归上帝,凯撒的东西归凯撒,在自然科学的研究中是能做到的。即使一时分不清,经过反复实践验证终究是可以分清的。所以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什么是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被认识的客体,在原则上说界线比较明确。尽管由于作为认识主体的自然科学家的观察、实验和对数据的搜集和分析,可能会受到主体的影响,特别在微观领域中,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的交叉影响作用是无庸讳言的,但是自然科学通过认识主体对结论的不断校正,通过客观仪器和工具,特别是通过人们无数次的实践活动,可以达到与认识对象相逼近的具有客观性的知识。自然科学中当然也会存在意见分歧和争论,存在不同的学派,但这种争论往往出现在探求的过程中而不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谁是谁非之后,学派的存在意味着问题仍在争论和探索之中。当代不少哲学家批评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这是没有道理的,没有主客二分根本不可能有科学和实践。我们很多错误往往出在主客不分。其实西方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并不在于主客二分而在于它的绝对对立和分裂。只要用辩证态度对待主客二分,不把二分弄成绝对对立和分裂,区分主客的思维方式就是正确的。社会科学的主客体关系比自然科学要复杂,但主客关系也不是不可分清的。社会科学是以人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为对象。这些关系虽然不能离开人的活动,但它一旦形成,同样是一种客观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对这些关系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同样可以达到规律性理解。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知识。马克思曾经说过,"在研究经济范畴的发展时,正如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一样,应当时刻把握住:无论在现实中或在头脑中,主体--这里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都是既定的;因而范畴表现这个一定社会即这个主体的存在形式、存在规定、常常只是个别的侧面;因此,这个一定社会在科学上也决不是在把它当作这样一个社会来谈论的时候才开始存在的。"①决不是社会科学研究者在研究时建构社会,正如一些哲学家所说的人在认识中建构对象一样,而是被研究者先于研究者并不依赖研究者。社会的存在并不依赖社会学家,生产方式的存在并不依赖经济学家,如此等等,否则任何社会科学的科学性问题就无从谈起。谈论人对自己在思想中建构对象的认识,纯属某些哲学家唬人的空话。

人文科学的主客体关系是个难题。因为人文科学所涉及的主客体关系既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是人与在自身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关系的关系,而就是主体自身。因而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不同,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认识主体,同时又是认识客体,发生主客体相互纠缠的复杂关系,正如皮亚杰在《人文科学认识论》中说的,各种人文科学是"以人为主体又是客体","这同时既是主体又是客体的事实给人文科学制造了比自然科学更多的困难。"②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页。

②皮亚杰:《人文科学认识论》,郑文彬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第22、23页。

的确,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研究的主体又是研究的客体。这种一身二任的情况,使得人文科学中主客关系乍看起来难以分辨。其实并非如此。抽象地说,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人文科学是人对自身的认识,这没有异议。但不能因此说,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没有主客体的区分。实际上当我们说,在人文科学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就"人"这个整体说的。但在具体研究中,任何人文科学的研究都不是研究者对自我的研究,更不是时下流行的什么自我观照之类的吓人空话。真正的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具体的研究者(而不是抽象的人)以具体的对象(具体的人及其产品)为客体的研究,否则根本谈不上什么研究工作。所以任何人在从事人文科学研究时都形成了具体的主客体关系。一个人的科学研究水平和他的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他的结论在何种程度揭示被研究对象的本质和规律。我们不能笼统地说,研究文学就是人在研究自身,因为文学就是人学。实际上任何人在研究李白、杜甫、苏拭时,李白、杜甫。苏拭就是他的对象,而且是不依赖他先于他而存在的对象。研究历史也是如此,任何历史研究都是研究前人的活动,而不是研究研究者自身,除了具有历史价值的个人回忆录以外。个人回忆录的价值在于它的真实性而不在于它对回忆者自己的评价。回忆录不能视为对自己的科学研究。在人文科学中,对研究者来说,他的研究对象对于他来说都是对象性存在,都是另一个"他者"。不能以人文科学中人以人为对象,来否定人文科学中存在主客体关系。因为只要超出抽象一步,就可以看到,作为研究者的人和作为研究对象的人,是彼此不同的"两个人"。

正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因此凡用来反对人文科学的论据,无疑都可用于反对社会科学。例如有的学者说,任何研究社会科学的学者本人就处在这个社会中,他是社会中的一分子,他不可能对社会做出客观有效的公正的判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此,社会科学也不可能是科学的,只能是意识形态性的。这种说法当然有一定道理。因为在阶级社会中,公正的、各个阶级一致认可的社会科学结论是很少的。但不能由此否定人类对社会达到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社会科学是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建立以后才逐步产生的,它经历了一个把自身确立为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为社会科学的科学化奠定了基础。这个过程现在仍在继续。原则上说,社会科学同样可以达到对社会的具有科学性的认识,因为社会关系是客观的,社会现象中的本质联系具有可重复性和可验证性。社会科学的结论不可能达到一致认同的水平,因为阶级关系和不同利益的对立使社会科学不可能摆脱价值判断。结论的非一致性,往往成为否定社会科学的科学性的根据。社会科学中包含的价值判断成为科学性的障碍。其实,一个错误的价值判断可以遮蔽社会现象的客观规律性,但通过去蔽更能显示事物发展的真理性。社会科学中存在对立意见是必然的,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接近真理是社会科学认识的规律。事实上,不少社会科学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家为人类对社会现象的认识提供了某些规律性的见解,这些见解在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发挥过和继续发挥着作用。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科学。由于人的社会性,因而真正具有科学性的人文科学的结论,都有相应的社会科学理论为依据。如果脱离了正确的社会科学关于人与社会规律的观点,把人文科学的研究建立在抽象人性论、神学宿命论或其他错误的社会学说基础上,肯定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我们把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看成是相互作用的学科。就人是社会的人来说,人文科学属于社会科学。任何人文科学研究者都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要正确理解社会与人的本质。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不了解社会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人。就社会科学是对人的活动中形成的关系和规律的研究来说,社会科学属于人文性质的科学。如果社会科学中没有人和人的活动,把社会变为与自然过程完全一样的纯客观过程,社会和人类历史将变得十分神秘。当然,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虽然相通,但各有特点。社会科学是以社会为对象,它研究人和人类活动中形成的客观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研究社会的结构和社会的规律,因此,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的是人的活动的客观方面,是人的社会;而人文科学研究的是人和人类活动的主体方面,它的精神活动和活动规律,它的产品的精神内涵和价值,因此人文科学是以人为中心展开的,可以说,它研究的是社会的人(人的精神活动和产品)。至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科学。它们在对象、功能和方法上都存在着区别。自然科学以客观的物质世界为对象,它探求的是普遍的,不以任何个人、地区、国家和民族的区别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文科学面对的是一定社会中的人和人类活动,它既不可能求之于实验,也不能单纯依靠纯逻辑的思维方法。人的精神世界和精神产品一般不具有量的可测度性,它的结论也不具有自然科学那样性质的可重复性。但是,并不能因此而否定人文科学具有科学性。凡是有研究对象的学科都有科学性的问题,即都有研究者的认识和判断与对象自身的规律是否符合的问题。如果以所谓人文科学不能归纳,只能理解,不能概括,只能描述,没有客观内容,只有主体体验,因而在方法论上只强调解读、重构、理解、对话和语境,就会把对人文科学是非的判断,完全移人主体的意见领域。在我看来,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其实,人文创造活动和对人类精神创造活动的规律的研究是不同的,如果说,人文创作和欣赏中,我们强调体会、内省、直觉、想象、顿悟,而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虽然要充分考虑到个人体悟和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但不能排斥科学理性、科学精神、科学思维的方法论价值,不能排斥人文科学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也需要有数据和实证分析。人文科学的科学研究不能排斥分析、概括、总结、归纳以及运用范畴、规律来表述研究的成果。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人文科学研究方法,既要研究它不同于自然科学的特点,又要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方法的启迪和借鉴作用。这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在人文科学研究中,有的哲学家着力提倡解释学的方法。我们并不否认,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研究主体对思想家的思想体系,对文本的理解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自己的观点和使用的方法的影响,从而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任何研究者都是处在一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中来解读文本,因而在自己的理解和解释中的主体性是不可避免的。像自然科学研究中那样公认的客观性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是很难达到的。就这一点说,人文科学的研究与人文作品的阅读、欣赏和接受有某些相同之处。但人文科学研究不同于一般阅读和欣赏,它应该对这种现象进行科学研究,即研究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由于时空间隔、文化背景产生的距离应如何进行合理的解释,从而揭示作品原有价值和它的当代意义。决不应该由于人文科学研究中存在解释和理解问题就由此得出结论,人文科学的结论只能是主观的、解释学的结论,没有任何人能达到对文本的真实意义的解读。事实上自施莱马赫创立解释学以后,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等确立的解释学原则,都不是面对人类人文活动事实,而是以语言为载体的文化文本,整个人文科学的研究都是凭自己的理解面对语言符号构成的文本。在解释学中无所谓客观事实,有的只是解读。这种看法只能导致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按照西方的解释学原则,所有人文科学的结论都可以看作是研究者对自我的解释或者说是解释自我。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之块垒,这在人文研究中是有的,但不能说这就是科学研究,而只是人文学者价值观的一种表现方式。真正的人文科学研究应该既是人文的又是社会的,离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可能建立起具有科学性的人文研究。

现在用解释学方法来否定马克思主义并不罕见。他们说没有什么马克思主义,有的只是我们心目中的马克思主义,是每个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心中的马克思主义。如果我们坚持解释学的立场,这种马克思主义观是无可避免的。那重读也罢,回到马克思也罢,都无济于事。因为我们的确无法亲身回到马克思的时代,也无法通过文本证明自己的理解绝对正确。这里的关键是不能把马克思与他生活其中的社会历史剥离,不能把马克思与无产阶级和他们的活动剥离,不能把马克思与他们的反对者和拥护者的观点与活动剥离。一句话我们需要的是活的马克思,即与社会历史、与无产阶级运动和参与运动的周围人群的思想和行为结为一体的马克思,而不只是文本。文本的意义不是简单的存在于上下文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中。

由上可见,解释只是研究中的一种现象而不能单独成为方法,更不是惟一的方法。真正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这种方法当然包括理解和解释,但不能归结为理解和解释。它不是局限在研究者和被研究的思想和文本之间,不仅是上下文的关系,不是所谓语境问题,而应该是被研究的文本与它自身的历史条件之间,事件和事件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现实的而不是主观臆想的联系。我们应该从历史中,从哲学家的思想和文本与它的产生条件之间,包括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的条件中,从哲学家自己的各种著作相互印证中得到合理的理解和解释。特别是要注意,任何哲学家或思想家,他的思想不能也不会仅仅表现在他的著作中,而且会表现在他的信仰和行为中。正如上面说的,我们要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光是解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而应该联系到他们为无产阶级解放而斗争的一生的事实,他们与各种思潮和理论派别斗争的事实。因而当代用抽象人道主义,或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及弗洛伊德主义来诠释马克思的思想,与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马克思的理论和行为都不符合。如果我们根本不顾及哲学家本人对自己思想的声明、不顾及他们的思想和著作的历史条件、不顾及他们的实际活动,不是听其言观其行,而是只相信自己对哲学家的解释,对上下文的繁琐考证和无事实根据的所谓解释和理解,那就称不上科学研究,只能看成中国传统的"六经注我"方式的现代版。

四、寻求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

人类早期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都具有人文的特征而不是科学特征。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很长一段时期,作为人类文化最根本内容的人文现象,并没有采取科学研究的形态,而是表现为人类的人文活动及其精神产品--神话、宗教、风俗习惯、劳动时的歌唱、祭神的舞蹈、口头的文学创作,可并没哲学、历史学、宗教学、神话学、伦理学、乐理学、文艺学之类的学科出现。后者是在人类社会发展以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达到一定程度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任何人都能明白,说人文科学是科学,决不意味着它的论断都是科学的,而是就科学的性质及其可能性说可以获得具有客观性的知识。否认它的科学性,就从根本上堵塞了人文科学通向真理的道路,为各种主观臆断和歪理谬说的存在大开方便之门。其实,一门学科是否是科学和它的论断是否达到科学水平是不同的。由于人文科学中存在不同学派和具有不同学术观点的学者,人文科学中许多结论很难取得共识。但不能因此从根本上否认人文科学可以作为科学分类中的一个部门,否认它的论断可以具有科学性。只要有不同学派存在,不同学者之间的争论就有助于发现真理。经过长期的争辩,认真地研究和以不同方式的实际验证,可以区分出不同意见甚至对立意见的高下优劣并剥取其中蕴涵的真理性颗粒。

在人文科学中重要的是正确处理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在自然科学中,当然也存在科学与价值的关系,因为自然科学既具有人文价值又具有社会价值。但就自然科学知识的客观性而言,价值是中立的,价值观属于科学研究的主体。自然科学学者的理想与信仰,爱国主义感情和对科学成果及效用的人文关怀,与自然科学知识的真理性无直接关联。二战期间为德国纳粹服务的科学家,同样可以有新的科学发现和发明。而在人文科学中,科学性与价值性是同一的。在人文科学中抽象掉价值性,只追求人文知识的客观性,就会把人文科学变为毫无意义和价值的死的知识的仓库。

人文科学的价值性问题,包括相互联系但又不同的两个方面:一个是人文学者的价值观念问题,他们持有什么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即个人的理想、信仰和抱负问题;另一个是人文学者的精神产品作为人文文化所蕴涵的价值问题。前者是主观的,它属于人文学者自身,可以说是人品;后者是客观的,是文化作为对象化的精神产品所蕴涵的,可以说是文品。这两者当然不可分,但并不绝对符合。虽然一个人文学者自身的道德素质和人品必然影响他的作品,但不能简单化为坏书是坏人写的,好书是好人写的,即所谓"好人"写"好书","坏人"写"坏书"。这是过分简单化的说法。因为人文科学作为科学的一种类型,它的内容并不是作者价值观念的简单移植,而是取决于多方面的条件,要求作者对本科学的内容有着扎实的基础,要进行艰苦的深人的科学研究。人品与作品之间存在矛盾,在中外文化史和艺术史上并不罕见。

我们追求的人文科学的科学性与价值的和谐,最重要的是作品自身的科学性与它的价值之间的统一。这种统一不同于作者的人品与作品的关系,它是作品以自身的具有真理性的内容,创造一个具有人文关怀的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这极其鲜明地表明人文科学的特点,因为人文科学是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人文环境,对于生活其中的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状况,对于他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理解是极为重要的。一个具有浓郁人文气氛的社会,虽不能保证使所有社会成员都具有高尚的品格和人文素质,但可以说这种人文环境为人的品性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客观文化环境。就一个民族而言,最能铸就一个民族的民族性和国民性的主要是人文文化。它的优秀成果的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一个民族的优良品格,而它的糟粕的累积往往沉积为民族的劣根性。中华民族的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就是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不可分的。所以,人文科学的作用不同于自然科学与技术,它的价值和功能不在于直接提高物质生产,促进社会经济增长发展,而在于提高人的人文素质,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和审美素质,使人越来越摆脱由之起源的动物界,更加社会化人性化,从而推进人类发展和社会整体的进步。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人文科学的这种价值并不是根源于人心,根源于人的道德的形而上学本性,不是根源于不变的天道,而是根源于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对社会生活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性的把握。人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和社会的,也是通过在实践中认识自然和社会中不断返回主体,不断认识人类自身和精神活动的本质。

人文科学追求的就是这种科学与价值之间的和谐。它既要求把握人类精神活动的规律性及其产品的客观真实性、合理性,又要为人类构造一个价值世界和意义世界,使其对人类自身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起着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为此,人文科学的价值性必须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它的科学性不是简单的知识的有效性而必须包容着积极的价值内容。

五、人文科学创新的可能性和途径

创新是人类活动的本质,是人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点。动物的发展是进化,而人类的发展是进步。生物进化的本质是适应,而社会进步的本质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对人类社会发展来说,创新涉及各种不同的领域。其中文化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而文化创新的最重要一个内容就是人文科学的创新。

相对于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并与人类生产活动紧密结合的自然科学与技术的创新,人文科学的创新有其特殊的困难,它要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既要重视历史传统但又不能背负历史因袭的重担;既要面对生活但又不能趋时媚俗;既要面对世界但又不能失去文化的民族特性。

正确处理历史传统与当代的关系是人文科学研究中的一大问题。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中,任何学习不必从头开始,除非研究科学史或技术史。学习自然科学与技术就是面对当代,当代的自然科学与技术成就是最高的成就,是以往全部历史发展成就的结晶。在自然科学与技术中有高科技有新科技,而在人文科学各个领域一般不可能是跨越式的而是积累性的,历史上前人的成果有些是后人难以企及,成为人文科学中起界碑作用的标志性成就。例如在哲学领域,在西方人们往往要回到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康德、黑格尔;在中国,我们往往回到诸子百家,特别是儒家学说。因此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重视历史继承性是必然的,合乎人文科学发展规律的。但这也容易使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背负因袭的重担,注重历史,崇拜名人,而忽视甚至轻视现实和自我创造。严格说来,传统与现代问题,并不表现在自然科学与技术层面上,超越传统是自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本性,而往往是表现在人文科学的层面上。所以人文科学要创新,要与时俱进,既要重视历史传统和人类知识的积累,重视人文遗产的继承,更要重视现实和自我创造,要正确处理传统与当代的关系,以便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人文科学中,无论是回归传统的复古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都是有害的。

人文科学的创新,离不开人的人文实践活动,因而必须面对现实。例如,教育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对教育实践经验的新的总结,文艺理论的创新离不开当代的文学艺术的实践活动,不总结创作实践经验,不可能有文艺理论的创新。历史观点的创新是与历史学家的研究和写作的实践经验的提升分不开的。美学的创新与每个时代的审美行为和审美意识的变化不可分。总之,人文科学的创新,同样要立足于实践,特别是具有专业特性的实践活动。可是,人文科学面对实际不能是趋时媚俗,应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使人文科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发挥引导社会生活的积极作用。一个人文学者要善于区分什么是生活中积极向上的潮流,什么是滞后甚至是逆流和旋涡。为此必须以批判性的眼光关注社会现实生活,善于捕捉社会问题。例如在哲学中,创新问题我们喊了很多年但成效甚微。因为我们有些哲学家忙于创造体系,而不注意捕捉新问题。马克思是非常重视问题的。他说过,"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个人的时代的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①究竟什么是新问题,这是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人文科学中并不像科学技术那样都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新的前沿性问题。我们现在争论的公平、正义问题,从西方奴隶社会就开始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即法治与德治问题,战国时代就存在;市场经济下的公平与效率问题、如何防止两极分化问题都是西方市场经济中的老问题。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事实,以及什么是美,美的客观性问题,都既是老问题又是新问题。人文科学的创新应该包括对这些老问题实际上是历史上没有解决的问题,结合我们时代条件提供的新经验给予新的答案。同时又要面对我们时代、我们社会碰到的新的前所未有的问题。例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人文科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人文科学中的知识如何更新的问题,如何进行人文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问题,以及各人文科学领域中如何体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等等。其中每个问题中都包括许许多多的子问题。每个问题都可能做出有价值的新的结论。人文科学中的教育改革,就包括教学体制的改革和内容的创新。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89页。

人文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技术,它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社会制约性。人文科学不能也不应该抽象倡导与国际接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文科学和人文学者应该自我孤立与世界隔绝。实际上,人文科学要与时俱进,应该关注国外潮流与研究状况,要创造条件与外国同行进行交流,要善于吸取他们的优秀成果和新的研究方法。在西方人文科学中学派很多,其中有些提出了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当然,在人文科学的研究中,我们应该有我们自己的立场,有我们自己的理论和观点,我们不能盲目推崇,甚至吹捧、跟风,但我们不能无视它的出现和存在,应该对国外新的潮流和学派适当译介以开扩思路和眼界。自明中叶特别是清末,西方学术和思想名著的翻译,对我国学术思想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在当代,我们要有世界性眼光。我们应该在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关注西方人文科学的状况和新进展。

在人文科学创新中,作为中国的人文学者,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指导原则问题。因为人文科学的创新,既有具体学科的问题,又有理论的问题。因而理论创新同样是人文科学各学科创新的前提。对人文科学来说,理论创新归根结底不可能离开世界观和方法论问题。尽管有的学者倡导多元化,但我认为具体方法可以是多元的,但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该是一元的,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创新是很困难的。因为人文科学的创新,不是指某些新材料的发现或发掘,而最重要的是理论创新。各门具体科学的理论创新,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为指导。西方人文科学中的有的新思潮,包括后现代主义或各种各样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都试图或自称回归或接近马克思主义。尽管它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是三棱镜中的马克思主义。但这个事实的意义在于,在当代,任何人文科学的理论创新无视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大学生 人文素质 培养意义

一、人文素质的含义

“人文”,即“人之所以为人”的各种属性。而人之所以为人,人比其他一切动物高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人有意识、有理性,懂得遵守社会和为人的基本规则;人类有在自身历史进程中积淀的各种文化;人类有求真、向善、爱美的品格。“素质”一词从单字意义来看,“素”本义指未经染色的白色丝绢,可引申为“最基本的”;“质”指“质地”、“品质”、“性质”。对“素质”这个词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目前各界对它的定义有一个比较基本的看法。“素质”有两种经典定义:一是心理学上的定义,一是教育学上的定义。心理学上的定义认为,素质亦称“禀赋”、“天资”、“天赋”,是个体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的结构和机能特征,感觉器官、身体的结构和机能特征等,主要由遗传决定,亦受胎儿期母体内外环境的影响。此种定义强调与生俱来、先天性。教育学上的定义认为:“素质是人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或素养。”综合起来,“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经后天培养而成的基本品质,包括知识、行为和观念等。

人文素质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理解就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因为一个人的思想道德观念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底蕴为基础,一定的人文意识中又包含着一定的价值观念。广义的人文素质则不仅是思想道德素质,而且指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之物”,其外显为人的理想志向、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言谈举止和行为方式等。

二、人文素质的内容

人文素质由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人格等五个方面组成。

人文科学知识指人们应掌握的语言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政治学、人类学、理论学、宗教学、民俗学、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其核心部分是文、史、社、哲方面的知识。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生产,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包括社会知觉、社会印象、社会判断、社会感情、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等等。

文化修养包括良好的读书习惯、文学修养、语言文字修养、艺术修养、伦理道德修养、政治理论修养、历史哲学修养,等等。

人文精神是把对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从而形成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

人格是通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所表现出来的个人尊严、价值和道德品质的总和,反映了一个人在心理、生理、社会、道德、文化等各方面所应达到的和谐统一的境界。

它们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的关系。人文科学知识获得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文化修养的水平。文化修养必须建立在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基础上,而一个人的文化修养一旦提高,将长期影响他接受人文科学知识的速度与深度。良好的社会心理的形成,有利于提高人关注社会生活、参与解决社会问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形精神有着重要作用。人文精神的形成对于纠正不良的社会心理,促进文化修养的提高,都有积极作用。反过来,人文科学知识的运用,良好的社会心态的建立,文化修养的提高,正是人文精神渐次树立的过程,它们的最终目标是达到人格的完善。人格的逐渐完善的过程也正是人文科学知识、社会心理、文化修养、人文精神提升的过程。这些要素共同形成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

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将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和自身实践,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其目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人文素质培养起始于人性的自觉,着眼于情感的潜移默化。我们把对学生进行的人文素质培养理解为:通过各种教育教学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自身实践,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形成牢固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良好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修养,树立人文精神及塑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活动。

三、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意义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成才的必备素质。跨进高等学府的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而欠缺人文素质,最终只能成为人们所说的“机器人”、“工具人”、“单面人”,因此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导向作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道德感和历史使命感,加快社会化进程,学会适应社会,善于与他人交往,提高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责任感的提高,主要依靠文化的积淀。高层次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是建立在深厚的人文文化基础上的。因此,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二)创新作用。良好的人文修养能够激发创造能力。由于自然科学主要是依靠逻辑思维,其思维方式往往是收敛的、确定的、必然的,而人文社会科学主要是依靠形象思维,其思维方式常常带有发散性、多元性和或然性。一切文学艺术等审美活动,一般调动的是人的形象思维,而科学思考与创造主要运用抽象的思维形式。培养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大学生经常进行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形成全面的知识结构,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事实证明,超一流的科学家身上蕴聚着超一流的人才素质,他们是科学家,同时也是具有良好的人文道德修养的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如在科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地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建树卓越的学者,而且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那些为人类历史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伟大科学家们,如居里夫人、爱迪生、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钱学森,等等,他们对人类的贡献,不仅在科学本身,而且在于他们伟大的精神力量和高贵品格。因此,良好的人文素养可以有效提高观察力、理解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人文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为大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和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培根曾说:史益人智,诗益人慧。自然科学注重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人文、音乐、美术则侧重于各学科内容的交叉融合,而且对大学生的心智训练更有相得益彰之效,能增进思维开拓、求异与创新,推动想象与联想,触发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三)陶冶和激励作用。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大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心灵得到升华。人文学科具有体验性、教化性和评价性相统一的特点,对人的精神有陶冶和激励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大学生塑造精神家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令人激动、振奋,能够净化人的心灵,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辞海[M].北京:中华书局,1993.113.

[2]心理学大辞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983.

[3]钱源伟,社会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4]张耀灿,徐志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5]燕国材.素质教育概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42.

[6]冯东,汪碉,李丹.高等理工科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与创新意识的培养[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3.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8篇

特色课程:科技创新教育概论、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论、技术设计与制作、科学教学论。

人文教育专业整合了历史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基础教育文科教师,从事中小学综合文科、历史与社会等人文教育教学工作,以及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务员、记者、秘书等其他社会工作,或在各种经济实体从事多方面的管理或服务性工作。

特色课程:法学理论与实践、中学人文学科教学论、人文科学概论、社会学、地理学概论。

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能够在新技术教育领域从事教学媒体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主要在各级师范院校和中等学校担任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师,以及在各级电教馆担任教育技术人员。

特色课程:教学系统设计、计算机教育基础、网络教育应用、远距离教育、电视教材设计与制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

艺术教育专业培养综合艺术特长的人才,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特殊教育学校与机构输送从事儿童综合艺术教育的教师和社会工作者。

特色课程:艺术概论、中外音乐史、中外美术史、艺术欣赏、中外文学名篇欣赏、艺术康复与治疗、乐理。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9篇

关键词:物联网;学科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3D打印;众包

中图分类号:TP393;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3)06-0083-03

0 引 言

物联网这几年可谓是炙手可热,目前多数人已经认同物联网拓展了互联网,将互联网的边境延伸到了物理世界这个说法[1]。物联网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物联网是科学发展的产物,那它反过来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人文科学起到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它会把我们的世界带向何方?

1 物联网描述

物联网覆盖范围很广,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通信工程、信息安全、智能科学与技术等诸多学科领域,在科技民生、智慧城市、低碳环保、交通运输、物理配送、安防监控、智能电网、节能环保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且在“十二五”规划中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2]。

物联网是指目前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只要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3个重要特征[3]。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2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自然科学以自然为研究对象,主要指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大类,它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 天文学、 地理学、 生物学和气象学等学科。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研究对象,其目标在于认识各种社会现象并尽可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联。社会科学研究的不是物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物或人与人的关系,它研究人的行为,目的是解释许多人的行为所带来的无意的或未经设计的结果[4]。社会科学涵盖经济学、政治学、行政学、军事学、法学、犯罪学、伦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公共关系学、新闻传播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等,也有人把心理学也包括在内。

人文科学是关于人和人的特殊性的学科群,是研究人本身或与个体精神直接相关的信仰、情感、心态、理想、道德、审美、意义、价值等的各门学科的总称[5],它把那些既非自然科学,也非社会科学的学科都囊括其中。

人文科学主要包括现代与古典语言学、文学、历史学、哲学、宗教学、神学、考古学、艺术等具有人文主义内容和人文主义方法的学科。人文科学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描绘的是通过感知描绘实在,这些主张构成知识的历史成分;第二个层次说明被抽象分离出来的这一实在部分内容的一致行为,这些主张构科学的理论成分; 最后一个层次表达价值判断和预定规则,它们包含人文科学的实践成分。人文科学即由这些论述的三个层次构成:事实、命题、价值判断和规则。

3 物联网如何在三大学科之间穿针引线

3.1 物联网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表现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这些都是基于自然科学领域的电子与通信类学科的杰作,因此物联网是自然科学推动产生的。

3.2 物联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表现

物联网在社会科学领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物联网衍生出来的运营模式,包括淘宝等电子商务,都是物联网在社会领域里最杰出的表现之一。另外,本文想着重探讨一下物联网衍生出来的新的运营模式:众包运营模式。众包这一概念是由美国《连线》杂志的记者杰夫豪在2006年6月提出的[6],杰夫豪为众包下了一个定义:众包指的是企事业单位乃至个人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社会大众群体解决或承担的做法。

实际上,企业原本需要花钱雇人去做的事,现在利用大众的创意智慧来解决公司面临的各种商业难题就是众包。众包的任务通常由个人来承担,但如果涉及到需要多人协作完成的任务,也可能以依靠开源的个体生产的形式出现。众包不仅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一种商业可能,它更是一种商业的未来模式。

众包和外包不同。外包是社会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和规模经济的产物,强调的是剥离非核心业务和将工作转包给其他组织来完成,信赖的是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而众包,则受益于社会差异化、多样化带来的创新潜力,将工作转包给大众,是更加个体的行为。然而,两者之间仍有着显而易见的相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扩大了一个组织的边界,一个将任务外包的IT公司的组织外延可以包括它旗下的所有接包商,而一个将研发任务众包的企业的专家队伍则包括所有的众包合作伙伴[7]。其次,它们都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正是网络,使得地理和时间的藩篱可以被忽略,而人力资源价格的不均等是这些商业模式产生的最基本的推动力。因此,由物联网推动的众包运营模式又将掀起经济领域的一阵惊涛骇浪。

3.3 物联网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表现

物联网在人文科学领域的表现主要体现在精神安慰方面,这里有必要讨论一下物联网衍生出来的又一个新生儿:3D打印技术。3D打印机属于物联网的一个终端,3D打印的发展正如火如荼,3D打印采用的是快速成型领域的增材制造方式[8],是节能减排方面的佼佼者。据美国能源部预计,增材制造方式将比现行使用机械工具的裁减制造方式节省超过50%的能源,因此3D打印技术将大幅度取代裁减制造方式而深刻影响制造业的未来。根据美国增材制造技术路线图[9],未来10~12年,增材制造技术将对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和消费电子产品等核心产业的革新产生巨大推动,而其他行业,包括军事、牙科、珠宝、游戏化身、收藏品、建筑、家具、家居饰品和玩具等,也将受益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10]。

3D打印目前的水平打印出来的都是静止的,没有生命的东西,但以后的趋势却是能打印动态的,甚至是有生命的东西。在3D打印潜力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延伸:利用物联网云平台作为3D打印的资源库,利用网络信息和实体物流作为资源的传输方式,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用3D打印机对人们需要的生活场景进行打印。比如说一个人想恋人时,可以打印初恋时的场景;空巢老人孤单时,可以打印儿女在家时的场景等。

3D场景打印有几个关键点:第一,利用物联网云平台作为3D打印的资源库,实行按需提供资源,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第二,利用全球融合状态的网络信息物流和实体物流作为资源的传输方式,可提高资源传输效率。第三,打印产品为场景。比如说,一天忙碌的工作后,回到家很累,很想去享受一种场景:去海边散散步,吹吹海风,听听海浪的哗哗声,呼吸呼吸海边湿润的带有大自然海藻味道的空气。这种在海边散步的场景,若家不在海边住,得花费很多的财力物力和时间去实现。现在用3D打印机把这种场景打印出来:提供一间特殊的空间,里面可以容纳海水、浪花、海涛声、海藻的气味、海边的沙子这些因素,3D打印机把这些因素有机地融合起来,打印出在海边的这些场景,让人在这个特殊的空间里就能享受在海边散步的感觉。

物联网的3D场景打印技术能充分地考虑到对人的精神慰藉作用,将对人文科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这是3D打印的发展趋势。

4 结 语

自然科学创造了物联网,社会科学运用了物联网,人文科学升华了物联网,这三大科学把物联网推向了更快的发展历程。物联网的出现,也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串在了一起,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我们的世界包含两个世界:一个是人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另一个是计算机网络的虚拟世界。目前的现实世界要宽于和大于虚拟世界,物联网已经在这两个世界之间焊上了很多焊点,物联网发展的下一步是要在这两个世界之间焊上更多的焊点,直到最后让两者融合在一起。也许,多少年后,你在物联网上不经意地“羽扇纶巾谈笑间”,就能引起地球另一面的“樯榆灰飞烟灭”。

参 考 文 献

[1] 魏葆春.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分析与研究[J].物联网技术,2011,1(9):75-78.

[2] 王志良.物联网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3] 钱恒.物联网发展之我见[J].产业观察,2010(1):42-43.

[4] 常春兰.实践解释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哲学基础[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2(2):63-67.

[5] 李醒民.知识的三大部类: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J].学术界,2012(8):25-28.

[6] 魏拴成.众包的理念以及我国企业众包商业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1):36-39.

[7] 肖岚.众包改变企业创新模式[J].上海经济研究,2010(3):35-41.

[8] 孙永剑.“3D打印”会颠覆传统制造业吗[N].中华工商时报,2012-09-07(A04).

[9] 牛建宏.3D打印产业:瓶颈犹存未来可期[N].人民政协报,2012-11-20(B02).

人文科学概论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数学 选修课程 模块化 多样化 层次化 弹性化 学分制

本次高中课程改革在充分吸收国外选修课程模式的优点与总结我国选修课程经验的基础上,对选修课程(主要针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确定的四个选修系列)的内容与结构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归纳起来,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模块化。所谓模块是指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围绕某一主题,通过整合学习领域的相关内容和学生经验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学习单元。模块相对独立,有一定的体系,为学生在不同模块间选择提供了条件。

第二,多样化。从课程结构看,选修课程有很多系列。数学选修系列由四个系列构成,选修系列3、4的16个专题相对独立,可自由选择。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框图如下:

表3-2 必修系列课程框架

表3-3 限定选修系列课程框架

表3-4 任选系列课程框架(高考可考)

表3-5 任选系列课程框架(高考不考)

第三,层次化。本次高中课程改革的选修课程可分为两个层次:国家规定的选修模块(选修系列1、2)与学校自主设置的选修课程(选修系列3、4)。前者主要着眼于保障学生的基本学力,大多具有较强的基础性、学术性和均衡性。后者更多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专长特长。(课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如下图3-1)

第四,弹性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志向进行选择,对于必修课程

图3-1 课程展开的逻辑顺序图

第四,弹性化。对选修模块,只规定基本的学分要求,而对“学有余力”和“兴趣志向”的学生可以选修更多课程。选修课程与必修课的比例也有一定的弹性。

第五,学分制。本次高中选修课程(包括必修课)采取学分制的做法,学生可以根据个人能力和志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修课作不同的选择。为了保证选修课程的实施,在学分上有如下要求:

(1)高中数学的基本要求。高中生在修完必修课,获得10个学分后,就达到高中毕业的基本要求,可以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上述10个学分也是进一步选课的基础。

(2)对倾向于人文科学的学生的选课建议。如果希望在人文科学方面发展,有两种选择:

选择1:(必修)10学分+(选修系列1两个模块)4学分+(系列3两个专题)2学分=16学分,获得这16个学分后,可以报考高等院校人文科有关专业。

选择2:(如选择1的)16学分+(系列4四个专题)4学分=20学分。这是人文科学各专业中对数学较高的要求。

(3)对倾向于理工科的学生的选课建议。如果希望在理工科学方面发展,还有两种选择:

选择3:(必修)10学分+(系列2三个模块)6学分+(系列3两个专题)2学分+(系列4两个专题)2学分=20学分;获得这20个学分后,可以报考高校理工科的有关专业。

选择4:(如选择3的)20学分+(系列4四个专题)4学分=24学分。

表3-6 新高中数学选课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兼,黄翔,张丹.数学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7.

[2]黄翔.数学教育的价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

上一篇:广告传播学范文 下一篇:地质灾害工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