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经济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4 14:56:37

人文经济发展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1篇

(一)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二)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的参照系,其为现实经济形式提供一个人文化的标准。笔者认为,从现在起,人文经济就应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使现实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以及存在着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扩大、腐败、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等严重问题。依据科学发展理论,我国在解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时,既要讲发展的序列性,又要讲整体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具有首要地位,但它又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其他系统中输入能量,必须进行人文调适。要特别注意因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失误,吸取建国以来几次因冒进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大挫折的教训,破除经济建设中浮躁心态和某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产生的危险行政行为。

(二)当前人文经济模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文经济追求民本人道、人行解放、个性自由、物我和谐、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在当代的具体形式包括人文产业以及(产品和服务中的)人文附加值两大领域。人文产业涉及艺术、旅游、娱乐、体育、心理咨询等以精神生活和身心健康为主要对象的产业(所涉及的物质手段居于从属地位或价值比重较小)。人文附加值涉及工艺美术设计、工业设计、饮食、服装、花卉、建筑、时尚潮流、民族文化,等等。用管理成本的方法来分析,人文附加值还涉及道德、法制、价值观念、企业文化、历史文化等等。由人文产业和人文附加值带动的经济,可以看作是目前社会中的具体的形式。可以看出人文经济是小风险和资源垄断经济,是文化密集型经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高技术产品的竞争力难以在近期内稳操胜券,但中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人文经济在中国具有比较优势,将大有可为。

[摘要]文章从人文经济的定义和其自然属性入手,分析得出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从而得出具有的一定的现实意义的观点,并提出了创建人文经济模式的新思路。即要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从我国国情出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的指导思想引领下,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使中国逐步走上人文经济发展之路。

[关键词]人文经济;属性;价值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人文经济;属性;价值

人文经济,也称人本经济,是指为尊重人的生命及其本体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达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思考

一、人文经济的属性及价值

(一)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二)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的参照系,其为现实经济形式提供一个人文化的标准。笔者认为,从现在起,人文经济就应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使现实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以及存在着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扩大、腐败、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等严重问题。依据科学发展理论,我国在解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时,既要讲发展的序列性,又要讲整体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具有首要地位,但它又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其他系统中输入能量,必须进行人文调适。要特别注意因

-

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失误,吸取建国以来几次因冒进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大挫折的教训,破除经济建设中浮躁心态和某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产生的危险行政行为。

(二)当前人文经济模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文经济追求民本人道、人行解放、个性自由、物我和谐、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3篇

关键词:西部发展;人口素质;资源流动;市场经济基本面;全球化;第五波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1-0157-03

“西部”,就目前而言,已经由一个纯粹的地理方位名词,转化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概念。1998年开始,国家从战略角度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使得原来陕、甘、宁、青、新五省区的居民,由原来的西北五省“认同”,转向要在增加了西南五省的十一省区找定位。即由“西北人”变为“西部人”。这一思想变化既是被迫的,又是时展必需的。社会状况的变化促使我们在思想领域内必须发生改变,所以必须用思想解放这一法宝来分析展望本地区的现状与未来。

西部地区不发达的原因很多,有环境问题,有人口素质问题,当然,还有微观社会制度问题,更有市场经济所需的文化问题等等。

环境问题,以西北地区为例,主要是干旱化加剧问题,这在相当程度上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文暂时不加讨论。而是着重以下几个与人文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 必须通过释放人的潜力提高整体人口素质

一般对人口素质高低的判断,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通过统计各种学历人口的比例来进行。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单一的指标。原因在于,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期,至少在十年以前(1999年),大规模普及型高等教育还没有开始,中国的高级教育还处在一个精英型或半精英型教育状态。大批处于劳动能力高峰的劳动者根本就没有机会进入高等教育体系接受训练,但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这些人中的相当大一部分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精神财富。正如《管子》中说的,“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的思想,有很强烈的唯物主义色彩,它在这里说明的就是一种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所以提高人口素质,并不仅仅意味着提高学历层次,还需要在一个立体的层面上释放人的内在潜力。

客观地讲,改革开放30年以来,西部地区没有像东部地区一样将人的潜力充分释放出来。

张五常先生最近谈到,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实际上是由大大小小数千个县为局部而组成的规模化经济。各个县以县政府为中心,集中、整合资源,进行了一场现代化运动。所以改革开放在政策上是自上而下,而实践中则是自下而上[1]。笔者认为这个论断颇为精彩地切中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同时,还应进一步归纳:一个个以县级为单位的小的区域经济,解放了原来垂直的人才发现体制,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因为传统中国的人才发现,是通过由中央建立一套选拔机制,例如科举制度,将地方人才选拔至中央为国服务。即所谓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改革开放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实际上是解开了考试制度这种垂直体系的束缚,让原来也许不具有在垂直体系中被认可的高学历,但在精神上有活力、有创造力的一部分人,能够创造财富,当然也能够保有财富。我们可以称之为区域性人才的大发现。这种发现的结果就意味着民营经济的大发展。这一关于中国人力资源大发展的历史意义至今尚未被人们真正认识到。

反观西部,由于种种原因,区域性人才是很缺乏的。陕西著名作家路遥在其《平凡的世界》中塑造了一对兄弟:孙少平与孙少安。弟弟孙少平雄心勃勃,想干一番事业。但每当他想有所作为,总会感觉到各种无形的阻力让人窒息。而他的兄长,踏踏实实靠劳动致富,认为只要在村子里好好干,就能让自己的家庭过上好日子,这是中国农民传统的价值观和人生智慧。我们看到,虽然作者也赞颂孙少平的雄心与理想,但他内心真正赞同的是哥哥孙少安的人生价值观[2]。

《平凡的世界》成书已经有20年了,孙少平的形象,更像改革开放初期的第一代农民企业家。现实生活中的孙少平,在江浙一带已经实现或部分实现了他的理想,但在黄土地上,结果依然那么令人遗憾。

更不用向前追溯到《人生》里的高加林,这个个人主义的英雄,集体意志中的逆子,他的人生是多么的痛苦!

二、 必须通过微观社会制度的改变解决各种社会资源的流动问题

对各级政府而言,必须发展是早已形成的共识。但如何发展,向何种方向发展,小发展还是大发展这些问题,则更值得我们思考。

笔者认为,在目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应该基础为先,重视对微观的社会制度进行改变,让各种资源合理流动起来,发挥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合法性与“流动性”。

我们还是以“人”这个要素来讨论。

西部地区目前很重要的问题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的接轨问题。在计划体制中,人才是难以流动的。因为依照传统的计划经济理论,一个安排合理的社会计划,要比人的才能和动机更有效。新中国建立后,从一五计划到中的三线建设,大批工厂建立于西部,这的确对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源建设有极大帮助。目前第一代工人已经退休,但大批的第二代、第三代工人仍然按照与以前相似的社会生产方式进行生产。他们所依托的这些企业,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也经过了十年左右的大规模亏损,然而自2001年以来,国际上大宗商品价格不断上涨,这些大型的,特别是资源型国企重新获得市场机遇,扭亏为盈,有的甚至获得暴利。原来不得不进行的改革停顿了。[3]也就是说,东部地区已经开始了二次改革,而西部地区连第一次改革都没有彻底完成,这就导致人才和资源的流动仍然处于相对停滞状态中,技术工人的创造力还是包含在一片混沌里,不能得到富有成效的应用。

同时,西部地区成长起来的优秀的年轻人,其就业首选还是政府机关,而不是去创业(当然,也缺乏创业环境和机会)。这就造就了一个怪现状,人才、资源、资金完全集中在政府手中,越接近政府,生活福利越高,这当然也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社会风气的败坏。

中国最重要的三农问题,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思考和分析。

以我们的近邻韩国为例,在上世纪60年代末朴正熙军政府执政之前,韩国还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农业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而且韩国多山,土地状况也不理想,不像我国东北平原那样可以连片耕作。朴正熙执政以后,推行了所谓“新村运动”,鼓励把小农经济中小块的土地,通过各种措施集中起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失地农民由政府引导进入城市居住,从事外向型工业生产。这样,农民借助土地拥有原始的资本积累,可以获得更多的低息贷款。他们一方面是被迫地,但另一方面也自愿地顺应潮流,流入城市。现在韩国四千多万人口,3/4以上居住在城市,其中的一千万居住在首尔。韩国初步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

韩国资源缺乏,人口又较密集,通过好的政策,解决了农村问题,没有形成大的动荡,变成了一个制造业国家,这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所以在2008年9月中旬结束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农村土地流转政策,对西部地区来说正当其时。

费孝通先生著名的《江村经济》,内容是描写江苏吴江县开弦弓村30年代农民的经济生活,但它的英文书名却叫《Earth Bound China》。所以不能再让土地束缚农民,而要让农民们加入资源的“流动性”。当然,这必须要有相应的保障。我国政府已宣布,在2020年前后,要让所有人口都加入到社会保障体系中,这二者结合,就更增加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三、 市场经济基本面的培养

西部地区的不发达还有很多无形因素。这就是笔者在这里提出的“市场经济的基本面”,它包括“法制、契约精神、以人为本”。

以上海为例,自从浦东开发施行以来,上海多次在中国最佳投资城市的评选中名列前茅。投资者们有一个较为普遍的评价:上海的生意人守规矩,政府法制意识较强,不过多插手经济活动。因此,它不但吸引了国外的大企业,而且很多内资企业也把总部搬到了上海。必须承认,这些吸引人的无形因素,跟上海开埠160余年来,华洋杂处而受到的影响是分不开。

因此,要建立市场经济,必须致力于培育以上总结的三点。西部地区最为缺乏的也正是这些无形因素。因为长期受到封建文化的影响和制约,这里最缺乏商业精神。同时,在西部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文化,大家对商业文化的评价还远未达到一致。因此这一切还要经过漫长的摸索过程。

这些因素无疑是与文化相关的。所以,建立文化大省的着眼点不应仅限于几部书、几部影视作品、几出舞台剧、若干个文化工程等等。我们要建立的不仅仅是这些能够看得到的精神文化(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物质的),更需要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看不见的精神文化:法制文化、契约精神、尊重个人意志。

时不我待。上海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如果西部现在还不开始行动,也许一百年后仍是今天这样。

四、全球化、村落经济与“便士资本主义”

关于全球化的问题,在2008年之前曾经是国内外学界热议的话题。全球化有几个基本特征,即产业的全球化分工、资源的全球化分配以及人力资源的全球化流动等等。在中国层面看来,东部沿海地区经过30年左右的发展,业已成为或即将成为新崛起的“世界制造业中心”。在其经济形态上,全球化的几大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

但是,西部地区是否也能走上述的全球化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们必须认识到,全球化的核心是“效率”问题。然而,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人们对“效率”的理解并不相同。把单一的追求利润最大化作为对效率的界定,这已经是为众多学者所批判过的。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利用一些人文学者的研究。

1953年,美国人类学家索尔•塔克斯出版了一本著作《便士资本主义》(Penny Capitalism)。书中以南美洲危地马拉的一个印第安村庄潘那契村(Panachel)的经济形态为调查对象,对其中居民的收支平衡状况、主要收入来源、财产、土地分配、平均生产成本、消费水平等,作了详细的记录和分析。塔克斯对于该村落经济中的社会制度因素特别重视,他详细地考察了财富的功能、继承制度、生活水平、劳动力组织和土地租借与使用等方面的情况。通过这项研究,塔克斯认为:第一,这一村落的经济,与美国或欧洲国家的村落经济很相似,区别主要在于财富和规模大小方面;前者可以称为“美元经济”,后者则可以称之为“便士经济”。第二,经济发展战略只有在国家的范围或层次上进行富有效率的制定和运作,对于小型村落经济则不太适合。

塔克斯的这本著作已成为经济人类学研究的经典。它带给我们关于中国经济的两点思考:第一,就东部地区而言,全球化对于原来的村落经济的影响是显著的。也可以说,东部沿海地区的村落经济,某种程度上就存在一些工业化的基础。也就是“便士经济”。正如费孝通在《江村经济》中所描述的自己的故乡江苏省开弦弓村那样,缫丝工具的改善逐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正是这一基础帮助这个地区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与工业化的上海“前店后厂”的格局。第二,对广大西部地区,尤其是农村而言,这一道路能否复制?或者能否在“工业化”的同时,形成一种更加优良的价值体系?

美国学者曼宁•纳什发表于1957年的《经济发展中的多元社会:墨西哥和危地马拉》一文,提到了现代化发展对传统社会结构的冲击。在一个具有多元文化的社会中,这种冲击的表现往往不尽相同。纳什提出了三个问题:(1)什么样的可以提高收入的技术与知识被应用于社会?同时,这些技术与知识是怎样适应当地的社会体系的?(2)哪一些人将会是这些提高生产的技术革新的使用者?(3)是什么样的社会和文化变迁将会允许革新者以及他们的新的生产形态,去重构社会和重新定位文化,以至于经济发展将成为嵌合于普通社会运转的特征[5]?纳什的理论预设其实就是微观经济学式的思考。通过回答上述问题,可以清晰地认识和了解自身的经济形式,并进一步得出结论:对于非西方社会“经济形式”来说,选择合适自己的“经济范畴”远胜于按照某一模板照猫画虎。在这里,也许合适旱地耕作的农业机械,一些受过培训的职业技师以及这些代表改变的人与物合理地受到社会的赞誉,要胜过宣扬进入世界体系和全球分工。

某种程度上,西方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的。尽管在近三百年的时间中,它占据了优势地位,但是,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何基于自身特点选择合适的道路,以达到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这个问题是所有人都应也必须考虑的问题。

五、新能源、“长波理论”和资源的稀缺性

“长波理论”是20世纪最有争议也是最有活力的市场经济基础理论。它描述了这样一个现象:“由竞争引起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循环过程,采取的形式是商品生产因而是剩余价值生产的连续扩大和收缩。与此相适应的还有一个进一步的循环运动,就是剩余价值的实现和资本积累方面的扩大和收缩运动。”[6]简而言之,由时间维度来看,商品生产存在一个双循环,先是新的技术革命的爆发使得局部的利润率上升,剩余价值扩大;接下来大量的投资在这一领域使得资本呆滞,剩余价值收缩。这样,资本主义历史之出现于国际舞台上,不仅仅是经典马克思主义提出的每隔七年或十年一次的一系列周期性运动,而且也存在一个较长时期的周期,每个时期大约是50年,可以把这个周期称为“长波”。

在曼德尔所在的20世纪70年代看来,所谓的“长波”已经出现了四次:首先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手工制造或机器制造的蒸汽机向最重要的工业分支和工业国家扩散;其次是从1847年的经济危机到19世纪90年代,蒸汽机的普遍化;第三是从19世纪末直至二次世界大战,电力机械和内燃机的普遍应用;第四是1940年在北美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电子仪器手段的普遍采用到控制仪器方面。

按照曼德尔的逻辑继续推演,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新的通信技术,万维网、第三代高速通信(3G)技术以及在新的石油危机下产生的新能源技术,应该是第五次“长波”。

第五次“长波”的显著特征有两点,一是人们对信息的渴求,这应该是以全球性的工业化国家的增多以及早期工业化国家或发达国家通过行业细分的深入工业化为背景的;第二,由于人们对工业产品的需求大量增加,能源的消耗远远超过了前面几次“长波”,所以能源成为了首要的“稀缺”商品。

信息技术的跃进,可以极大地改善西部地区在信息上的闭塞。之前因为地理交通的天然阻碍,西部地区在市场的本身发育方面存在天然的劣势,因为市场必然诞生在交通更便利、商品种类更丰富的地区。但是当信息成为市场最重要要素的时候,赛博空间(Cyber Space)的平等性弥补了自然空间的差异。也就是说,在西部某个不通火车,然而却有移动通信的地方,参与伦敦铜的期货交易(LME)是可以实现的。

由于煤和石油等石化能源的可见性短缺,新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能等被人们广泛关注。在我国的西部地区,这些能源的储藏十分丰富。怎样利用好这种“比较优势”,提供更清洁、更安全的能源,这正是第五次“长波”所要求的历史逻辑。所以必须清楚地认识新能源给予西部地区的巨大历史机遇。

以上我们借助经济社会学和经济人类学的视角,对西部经济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宏观和微观的双重思考。西部地区居住着接近3.7亿的人口,需要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先行,符合时代潮流,找到正确的道路。在目前全球化的发展态势下,绝不可能再走一条“竭泽而渔”的旧路,经济发展最终还是要体现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以及对最终幸福感的体验上。所以,西部的经济发展尤其要注重思考人文与经济的问题,这应该成为一切有识之士思考社会经济各种现象的出发点。

基金项目:本文为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基金研究项目“经济人类学方法与中国民俗学研究”(LZU20053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五常.中国的经济制度(第八节)县现象的经济解释; Chicago: Conference on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2008 .

[2]路遥.平凡的世界[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3]2008年中期至2009年中期,大宗商品尽管呈现了暴跌趋势,但这也只是泡沫被挤压的阶段,中长期由于资源的稀缺,终将持续上涨.

[4](韩)朴正焕.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M].潘伟光等译.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5]Manning Nash 《The Mutiple Society In Economic Development:Mexico and Guatermala》American Anthropologist,New Series.Vol.59,No.5,(October,1957:825.

[6](比利时) 厄尔奈斯特•曼德尔 .晚期资本主义[M].马玉清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121.

[作者简介]房艳丽(1970―),女,兰州大学管理学院MPA,甘肃省机械设备成套局,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产业制度研究。刘文江(1973―),男,兰州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人类学、文化产业。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经济;属性;价值

人文经济,也称人本经济,是指为尊重人的生命及其本体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达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思考

一、人文经济的属性及价值

(一)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二)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的参照系,其为现实经济形式提供一个人文化的标准。笔者认为,从现在起,人文经济就应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使现实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以及存在着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扩大、腐败、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等严重问题。依据科学发展理论,我国在解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时,既要讲发展的序列性,又要讲整体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具有首要地位,但它又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其他系统中输入能量,必须进行人文调适。要特别注意因

-

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失误,吸取建国以来几次因冒进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大挫折的教训,破除经济建设中浮躁心态和某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产生的危险行政行为。

(二)当前人文经济模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文经济追求民本人道、人行解放、个性自由、物我和谐、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经济;属性;价值

人文经济,也称人本经济,是指为尊重人的生命及其本体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达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思考

一、人文经济的属性及价值

(一)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二)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的参照系,其为现实经济形式提供一个人文化的标准。笔者认为,从现在起,人文经济就应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使现实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以及存在着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扩大、腐败、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等严重问题。依据科学发展理论,我国在解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时,既要讲发展的序列性,又要讲整体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具有首要地位,但它又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其他系统中输入能量,必须进行人文调适。要特别注意因

-

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失误,吸取建国以来几次因冒进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大挫折的教训,破除经济建设中浮躁心态和某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产生的危险行政行为。

(二)当前人文经济模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文经济追求民本人道、人行解放、个性自由、物我和谐、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文经济;属性;价值

人文经济,也称人本经济,是指为尊重人的生命及其本体价值,以保障人的幸福和尊严为目的,协调效率与公平、技术与人性、科学与人文的关系,达到经济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思考

一、人文经济的属性及价值

(一)人文经济的自然属性

人文经济追求人的本性和自然性的回归。人文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的一种现代形式。它的个体性表现在以“人”为经济生活的中心,提倡人性解放、个性自由、尊重人权,发挥人的灵性、本性和创造力;它的社会性表现在追求把国家建设成为民本人道、仁爱互助、公平共富的幸福的“大家”。它强调从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宇宙观出发,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以及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关系,其追求社会的和谐、统一;人文经济坚决反对异化现象,反对物质、技术、权力对人的异化,反对人的大众化、功利化和标准化,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条主义对人的摧残,提倡人道经济、公平社会。对待市场经济,人文经济反思商品经济二律背反问题,针对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异化现象,即因为物质文明丰富了人也就开始物化的问题,一方面坚持商品经济促进了社会进步,另一方面寻找解决负面效应的办法,提出通过人文经济的创建来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深刻地指出金钱不能代替价值,科学技术不产生伦理道德,工具理性不能取代价值理性。

对于人文经济思想,我国古代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早有论述。孔子所说的“致中和”、道家主张的“合异以为同”、董中舒宣扬的“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张载的“天人合一”等,以及老庄哲学,如:“物物而不物于物”、“法天贵真”、“不以物挫志”的主张,其反对“丧己于物”、“以物易其性”、“以身殉利”、“见利而轻亡其身”,反对“人为物役,心为形使”的卓越见解,都饱含朴素的人文经济的哲学思想和对人文经济所强调的自然性的憧憬。

(二)人文经济强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

人文经济的本质是既要尊重市场经济规律,通过价值规律配置资源和生产力、通过价格信号协调供求关系、通过竞争机制分配国民收入,又要建立保护人权、尊重人格、实行民主、保护生态环境、效率与公平协调、技术与人性兼顾的人文主义机制和环境。在当代社会,市场经济比较符合经济生活自身的规律,也比较符合人的实际的行为动机和行为制约,有利于人文精神的建构。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民主,不是由哪个领导、部门或哪个个人、国家所圈定的经济发展形式,而是按市场需要和供求关系运行的。那种把市场经济当作人文精神失落的起因是不合乎事实的。

人文经济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并寻求对市场经济的超越。对待环境,人文经济不以牺牲环境、生态和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而是追求经济建设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和生态多样性的发展;人文经济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其维护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实现产权清晰化、财产共有化、管理科学化,促进自由竞争;对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其核心目标是建立现代人文企业,企业管理的中心既不是利润也不是资本,而是人,企业力图建立以人为核心的人文企业文化,倡导道德、关怀、仁爱、合作。但人文经济不是人治经济,它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法治经济,强调竞争、效率和社会民主、法治、公平并重,追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共同发展。

(三)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文经济把人的发展作为经济的第一要素,其目标是建立效率与人性、技术与人格、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以人为中心的崭新的经济形式。所以,可以预测,在知识经济之后人类应当会进入人文经济的新时代,人文经济才是真正的“新经济”。知识经济强调的仍然是客体知识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知识的主体一人,虽然知识的载体是人,似乎尊重知识就是尊重人,但知识主要是客体化的网络、信息、软件等,人格、人性被客体化,这与人文价值往往是背道而驰的。人文经济从人的本体来探讨经济的发展,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自我完善来追求经济的成长。

人文经济是对知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知识经济大大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要摆脱贫穷,更要大力发展知识经济。从人类经济模式的发展趋势来看,知识经济只是一个过程,而尊重人性和人文价值的人文经济才是未来世界经济的主流。

(四)人文经济因势利导的现实意义

由于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经济、社会、环境不平衡发展的情况严峻,比如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致使环境污染严重、能耗居高不下造成经济结构不合理,同时,一些弱势群体的权利受到严重的损害。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字,改革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16,而到了20世纪初,我国的基尼系数则上升到了0.452。时至今日,情况未见好转,这种利益结构令人担忧。贫富差距的加大,是造成各阶层间矛盾的主要原因,这种包含着不满和愤怒的“嫉妒”已经成为破坏社会稳定的催化剂,如不迅速加以扭转,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人文经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政府及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而人文经济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经济模式。它强调“全面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及政治文明协调发展”、“以民生为中心”、“以人为目的”,改变物质文明畸形发展、社会不公日益加剧、环境生态濒于崩溃、道德信用陷入危机的现状。人文经济对创建尊重生命、提升人民的幸福感、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克服异化现象、纠正物质的畸形发展、深化人性化的改革、培养公民道德和政府责任感、打造“善治”政府、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如何创建人文经济发展模式

应该说人文经济是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它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而是现实的参照系,其为现实经济形式提供一个人文化的标准。笔者认为,从现在起,人文经济就应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主导增长模式,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摒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战略思想

当前,我国一些部门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使现实发展中出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不协调问题,以及存在着分配不公、地区差异扩大、腐败、社会道德水准下降等严重问题。依据科学发展理论,我国在解决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时,既要讲发展的序列性,又要讲整体性和协调性。经济发展具有首要地位,但它又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部分,它的发展也需要从社会其他系统中输入能量,必须进行人文调适。要特别注意因 急于求成而造成的经济失误,吸取建国以来几次因冒进而造成的国民经济大挫折的教训,破除经济建设中浮躁心态和某些官员追求短期政绩效应而产生的危险行政行为。

(二)当前人文经济模式发展的指导思想

人文经济追求民本人道、人行解放、个性自由、物我和谐、公平正义的经济发展,它不是寻找世外桃源的理想国,而是强调以“人”为经济发展中心。这就要求我国发展人文经济必须从国情出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根本,走经济、社会、人口、环境、资源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的需要构成威胁,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各子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能量互补。要处理好人文经济发展中人文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既要确保经济建设在各项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心地位,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更要坚持以人为本,因为我们发展生产归根结底是服务于人,使其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人的发展体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时也构成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创造经济奇迹的可能不再是资本和土地,也不是单纯的劳动力,而是知识和人素质的提高。

(三)充分发挥文化在人文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经济发展中文化要素(信仰、态度、知识、技术、文化理念等)的增多,意味着经济增长方式质的转变;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意味着物质资源消耗的减少;人文价值取向渗透到经济发展之中,意味着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全面进步;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融合,意味着劳动者素质的全面发展;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意味着人类资源观的根本性转变。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上说,发展文化在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是把科学发展观真正地落到了实处。人文经济系统中充满了文化因素,其内容构成不仅有科学、技术等智力因素,还有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艺术、娱乐休闲等精神因素,其不仅包含科学精神,还体现人文精神,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尤其突出了人文精神、观念文化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价值。如今,以人为本的人文价值观逐渐渗透到经济发展领域,精神、智力因素与自然资源、经济资本一样都成为生产力中的组成要素,信用文化、经济伦理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在企业管理和决策中的效能越来越突出,文化附加值成为物质产品价值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的人力资本对经济竞争力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人文经济的建设必须充分发挥文化因素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四)着重处理好当前经济和社会中制约人文经济发展的迫切问题

一是环境保护问题。花大力气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环保立法和执法力度,努力节约资源、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逐步推行edp(绿色gdp)、mdp等指标考核体系,重新衡量和评价经济发展。二是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维护社会稳定。要进一步重视“三农”问题,做好失地农民的安置工作;有效开展扶贫工作,在“加速城市化”进程的同时,做好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使农村人口逐步向城市流动;做好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工作,减少下岗失业,提高工资待遇,健全社会保险,保障劳工权益,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人文中国”。三是纠正教育产业化、医疗产业化过程中过度的市场行为。这需要重新定位政府在公共福利领域的责任和作用,大力发展义务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根本扭转“读书难、看病怕”的社会现象,体现政府的人文关怀精神。四是逐步夯实人文经济的法治和民主基础。积极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全民法律意识,不断推动社会的高度法制化,提倡遵守国际“游戏规则”;积极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将人本、人道和民主、法制等现念结合起来,为人文经济建设打下坚实的民主和法治基础。

(五)关注人文产业的兴起

由于高技术生产力的加速度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开始向后知识经济过渡。当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得到满足,并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和财力时,按照需要层次理论,精神生活消费即对于人文产品的消费就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当高技术产品生产过剩,知识经济的边际效益呈下降趋势,而人文产品和人文附加值的效益呈上升趋势时,人文经济将逐步取代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模式。正如上文所说的,后知识经济是人文经济,人文经济趋势将对价值观及工作、生活方式,对投资方向和经营理念,对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政策,对综合国力和人类前途产生深刻和持久的影响。从现在起,中国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人才培养就应开始向人文化过渡。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旅游经济;人文;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人文旅游不仅指作为旅游重要载体的文化遗存资源及其产品,而且指旅游与文化全面契合,以人文精关怀与主导所有旅游活动的一种旅游精神和行为,使旅游超脱单纯的经济产业。因此发展与人文旅游核心价值观念相匹配的旅游文化产业,要把握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关系;在旅游文化产业与人文旅游的互动发展中,有效地将人文旅游创新和旅游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丰富人文旅游的内涵,提高游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实现人文旅游及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

一、旅游管理者作为旅游发展政策的决策者和促进者,要深刻认识旅游的人文精神

以正确的科学发展观主导,在指导决策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中,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积极构建旅游产业链,提升旅游产的品位和层次,调动旅游经营者的积极性,满足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愿望。旅游经营者人文精体现在旅游综合服务更加人性化。旅游经营者只有在旅游服务中渗透人文精神,才能体现对旅游者的文关怀,提高旅游服务的品位和层次。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在注重服务规范化的同时,注重服务的人性,注重细节及体验的服务,从食、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要素的各个方面,以不同方式富有人文精神的务,体现人文旅游的精髓理念,打造旅游精品品牌,弘扬民族文化,为旅游者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产品和极独特的旅游体验享受。旅游消费者的人文理念体现在人文的自觉性上,它不仅表现在旅游者的道德意和处事原则目标中,表现在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个人修养及形象营造上,也表现在旅游者对目的地旅资源和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中,还表现在旅游者对文化的感受性和体验性的接受度中,更表现在旅游在旅游活动中文化知识教育的提升中。

二、人文科学发展观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思路

在人文旅游活动中应从理性的角度出发,以科学的发展观主导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旅游发展式的转变,不断提升旅游产业的价值和品位。旅游产业的人文自觉在于满足旅游者的服务要求为目的前提下,各行业、部门、地区之间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同发展,围绕这一目标的发展思路符合国家、企业、个人的人文精神。

人文旅游追求的目标主要表现在: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的政治、文化、经济、民生的促进作用;旅游产业的产品生产和设计更加人性化;旅游产业最大限度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产业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旅游;旅游产业发展要注重提升人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人文旅游丰富了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内涵。人文旅游与核心层文化产业、层文化产业、相关服务层文化产业等多种文化产业形式有着广泛的联系。人文旅游与这些文化产业形式有机的结合,将极大地丰富旅游文化产业的内涵,提升人文旅游的价值,使文化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人文旅游的精髓在于提升旅游产业中的个体和产业上游、中游、下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旅游产业发展沿理念人性化、管理人性化、产品人性化、销售人性化、服务人性化方向发展,有效整合多维度、多向度资源,促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人文旅游的特性之一就是移传性或双向沟通性,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能借助旅游者的移动而相互影响,促进国家间、民族间、地域间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人文旅游大力倡导文化旅游和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文旅游发展中得到积极的保护,促进了区域文化旅游的发展和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对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的保护利用也是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旅游文化业发展提升了人文旅游品位。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文化性特征,因此旅游产业也具有文化性特征。

三、从旅游资源学的角度来说,人文旅游就是对特定人类文化的审美与体验

旅游产业发展,能够促进人文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会对整体旅游产品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具有带动作用,形成旅游产品的多层次性,提升旅游产品的档次和品位,对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努力打造人文旅游品牌。旅游产品是指在旅游市场上由旅游经营者向旅游者提供的满足其一次旅游活动所需各种物品和服务的总和。通常包括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纪念品及旅游服务等。旅游产业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实施旅游产品品牌战略,有利于提高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开拓国内外旅游市场。现在我省已向国内外推出的“好客山东”旅游品牌,用更人性化的设计对旅游产品全面包装升级,形成优秀的人文旅游产品品牌。

旅游文化产业是以提升区域旅游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的,高效旅游产业协同发展机制的形成,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序共享起到积极的倡导作用。我国许多传统旅游地由于产品老化、经营观念落后,受到了新兴旅游地的巨大冲击。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能够刺激旅游产品进行更新再造,推出旅游品牌,为旅游地注入新的活力。旅游不只是人在物质生活获得满足后单纯的消费行为,而是人类关注自身发展与完善的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旅游的宗旨是一致的。观光要素只是区域旅游产业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区域的单体优势,只有区域旅游产业要素的整体发展,才能形成旅游产业的区域整体优势,使旅游者的人文旅游过程得到完整的更高的审美体验。人文旅游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深入挖掘文化软实力,分析文化旅游在区域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更新的认识,深度发掘文化旅游内涵,提升旅游产业素质,构筑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优势,实现人文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重视旅游文化事业的传播

大力培养优秀的旅游创新人才,积极构筑旅游人才高地和专家智库,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和机制,培养复合型和职业型旅游从业人员。强化旅游教育培训,加强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加快岗位培训和院校培训,建立一支政治素质、业务技能,职业道德水平过硬的旅游队伍。进一步加强高校合力,提高旅游办学质量,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为旅游业培养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另外,我国的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更新换代速度缓慢,高新技术领域中的文化企业太少,自主开发能力太弱,技术进步迟缓。因此,在文化产品开发上急需解决在规模、批量、档次、深度开发、产品种类创新等方面的问题。对文化产品的改革创新不仅是对新形式风格的改革创新,还应在保持民族文化产品传统性的同时,把握国际国内的旅游消费与流行趋势,适时推出新的文化产品,积极为地方旅游业服务。

优化旅游文化产业的结构。人文旅游是指旅游的人文性,即贯穿整个旅游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人文旅游涉及的层面有旅游资源的人文性、旅游管理者的人文性、旅游经营者的人文性、旅游消费者的人文性。人文旅游与旅游文化产业的联动发展,将促进一二三产业的统筹协调,进一步加强了旅游文化产业同相关产业比例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旅游发展方式的转变,提升了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质量,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代服业。

促进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人文旅游的发展可带动旅游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产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过度,旅游产品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发展,旅游行业管理由政府行为向市场调节行为转变,旅游经营者由追求短期利益向可持续化发展迈进,旅游消费者逐渐由单一观光型向复合体验型变化。

参考文献:

[1]余娟.影视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及途径[J].社科纵横,2008(05).

[2]关冰.探秘心理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作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03).

[3]袁海霞,梁留科.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与对策[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04).

[4]喻荣春,朱海敏.井冈山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J].企业经济,2006(04).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当代人文主义;价值理性;工具理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F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6-0001-06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一条“铁律”:任何社会的发展始终是社会人文思想良序发展的结果,任何社会实践的转型始终是新的人文意识的觉醒、新的人文思想的转变和新的人文精神发展的结果。毕竟,社会实践的力量终究是人的力量,人的力量终究是人文激励的精神力量及其经由劳动与奋斗转化的物质力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转型,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历史性课题。从当代人文主义的新视角审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仅是研究视角的创新,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对于有效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尤其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体系

(一)人文主义的历史演进

人文就是关于人的文化思想体系,人文主义发端于文艺复兴运动,以古希腊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为训导,以“人本位”取代“神本位”和“君本位”,反对神权宗教、君权神授、禁欲主义,提倡人权、个性解放、在民,面向自然,张扬理想,追求科学。

人文主义推动了社会文化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引领了科学、技术、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科学和文化成果,并由此引发了科学主义。

科学主义本身也是人文,是“物本位”的人文思想体系,其基本信念认为科学无所不能,即泛科学化,具有崇尚科学、崇拜竞争、重视客观、漠视人情,在“狭隘人本位”的基础上,以“征服”观念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构成了工业化进程的主流人文思想。

工业化进程引发了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社会不公、军事、经济和社会安全问题,引起人们对“狭隘人本位”的人文主义和“物本位”的科学主义的反思,形成了科学人文主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有学者探索中国古典人文思想与西方人文思想体系的融合和替代,提出了新人文主义思想,引入“和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为当代人文主义提供了新的思路。

经过历史的沉淀,当代人文主义全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理论,并在发展中当代化和中国化,形成了发展中的当代马克思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代表着人文主义的发展方向。

(二)当代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分析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理论,其核心观点是人的需要和需求、劳动活动、劳动能力和素质、社会关系、自由个性和人类整体的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在当代中国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当代化和中国化。当代人文主义以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理论的当代化和中国化为核心,融合了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西方传统人文主义思想,在这三大来源的基础上,建构了思想体系,形成了以下六个基本信念。

1.人格神圣的信念。确立“人本位”,人格、人性和人权具有了神圣的尊严,社会意识构建在人格平等、人格尊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人的天性和生命的权利得到了最大的尊重。同时,对工业化运动和科学主义的反思,人格神圣的人文思想意识泛化到自然,自然人格化了,获得了同样的人格地位、人格尊严和人文关怀。

2.人性解放的信念。在人格神圣的信念下,人性解放的思想成为人文主义思想的旗帜。人的个性张扬、人格独立、思想开放、精神自由,写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旗帜上。“自由、博爱、平等”成为古典人文主义留给当代人文主义的宝贵财富。

3.群体与社交的信念。人有情感需求,对孤独有天然恐惧,对人际关系有天然向往与心理冲动。在对古典人文主义的超越中,当代人文主义的“人”的概念,包括人格独立与人性解放的“自然人”、具有社会关系总和的“社会人”、具有社会化大生产实践力的“人们”和“人类”。由此,社团组织、社会活动、社会交往成为人在生产活动和政治活动之外又一重要社会生活,甚至是更加重要的社会生活领域。分工与合作成为人性需要而不仅仅是提高效率的方法,从自发的分工与合作,到自觉的分工、合作与交流,进一步走向本能需要的交流、分工与合作,人性解放、思想自由、个性张扬有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人的创造力释放有了更加广阔的领域。

4.悲悯与关怀的信念。随着对科学主义人文思想的反思,在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过程中,当代人文主义思想重视对“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超越,重视、肯定和倡导人类天性中的悲悯情怀,提倡社会生活的群体关爱、互助、理解。这也可以看作对“博爱”的当解和超越。

5.情感与文化的信念。当代人文主义思想在充分重视人的物质需求第一性的基础上,更加充分地理解人的情感和精神文化需求的第二性,重视第二性需求对第一性需求的超越,不仅将人看作社会人,更将人看作文化人:不仅是有物质需求的人,更是有情感的人,从而是有文化需求的人。文化人的特征是:有文化需求,文化需求的发展超越物质需求;受文化的影响和控制,有巨大的人文精神力量;超越、创造与创新是文化人天然的冲动;信仰和信念是文化人的最高追求和心灵归宿。

6.慎独与反思的信念。当代人文主义认为,人具有慎独精神。慎独又称内省或自省,指人对自我的审视与要求。慎独之人尊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更加重视自我评价,注重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内心体验,具有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完善、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和内心冲动。当代人文主义在慎独、反思、批判中发展了合作、协作的社会生活,使得分工、专业化、组织行为从生产领域扩展到社会生活领域,从自发走向自觉。特别是,这种慎独与反思,将合作、关怀的领域进一步扩展到自然。

(三)当代人文主义的文化建构机制

文化本体包括五个要素:道、魂、本、范、行。文化之“道”,指本源观和价值观,是对事物的本源的看法及其基本价值判断。“魂”是“道”的具体,“道”是魂的抽象。文化的“魂”是价值观的艺术具体和形象具体,核心是纲领、英雄、神话和故事。通过艺术具体和形象具体,“道”借助人类天性固有的审美力量进入人的心灵,通过心灵的震撼形成超越生命的巨大精神力量,这就是“魂”。“魂”的关键是高山仰止又真实可信。“本”指模式,包括三个:(1)精神情感模式,是价值观的心灵内化,构成人的情感冲动模式;(2)思维理性模式,是价值观的头脑内化,构成人的思考活动模式和思想信念模式;(3)行为性格模式,是价值观的实践内化,构成人的行动习惯模式。“范”指原则体系或规则体系,是价值观的外化,是价值观对行为的具体要求,是价值观在组织制度的具体化。“行”指实践行为,即建立在上述文化建构基础上,特别是规则体系之上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化本体的五个要素构成了如图一1所示的关系,称为文化本体建构的五行模型。

文化本体的核心是人文精神建构,人文精神是人文思想体系的灵魂,人文精神从来都是以纲领、英雄、故事和神话三大要素来承载,是人文精神的图腾。“纲领”建构的灵魂是震撼力,是承载理想、希望、光荣与梦想的张力,比如“中国梦”就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极具思想张力的文化纲领。“英雄”的关键是真实性与仰止性,真实就是其功业可测度与可追溯;仰止就是其功业既要有吸引力,又要难以超越,令人敬畏。纲领设计与英雄塑造的心理根源在于,创造历史与崇拜英雄是人内心自尊与尊重的反映,超越梦想的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信念始终是人生最崇高的情怀和最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英雄塑造方面,NBA是一个成功的范例,它的英雄们都有着数据支撑,可测度,有着众多的观众见证、及时公开的历史记录,可验证,他们的数据难以超越,令人敬畏,作为精神图腾坚实而厚重。

(四)当代人文主义实践理性的框架建构

当代人文主义具有如图-2所示的实践理性分析框架,称为价值理性四象模型。其中,实线所示的“问题一对策一理论分析一哲学思考与价值审视”构成了其分析框架的主导技术路线,其他虚线部分构成了辅助技术路线。

实践理性包括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实践理性是关于实践的分析逻辑体系,工具理性是效率维度的分析逻辑体系,价值理性是正义维度的分析逻辑体系。工具理性的任务是提高效率,把事情做好;价值理性的任务是选择正义,把事情做对。在既定范式中,应当以主导技术路线为框架;在范式转换中,即社会的转型期或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型期,就必须跳出主导技术路线,对实践问题、对策问题、专业理论问题作出价值审视,即“先价值理性,后工具理性”的分析过程。

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及其当代人文主义的反思

(一)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提出

我国讨论经济发展方式可以溯源到孙冶方先生在1956年的论文《从总产值谈起》和《把计划和统计放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探索,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

历史地看,西方发达国家走了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探索中,也陷入这条发展路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问题依然严重。

1.高投入。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15倍,矿产资源消耗增长了40多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1980年为34.9%,1995年为40.8%,2000年为42.7%,2006年为40.7%。

2.高消耗。我国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是日本的8倍。我国万元GDP耗水为193千克,世界平均水平是55千克。工业:火电煤耗22.5%,吨钢可比能耗21%,水泥综合能耗45%,乙烯综合能耗31%,工业万元产值用水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仅为国外先进水平的1/2。2009年我国消耗了世界46%的钢铁、43%的煤和48%的水泥,仅创造了7-3%的GDP。

3.高污染。世界银行2006年报告显示,全球污染最严重的3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21个。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黄河、辽河、海河七大水系监测断面中,40%左右的断面属Ⅰ~Ⅲ类水质,60%左右的断面属Ⅳ、V类和劣V类水质,其中五大水系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滇池、巢湖、太湖污染最为严重。

(二)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及其表现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困境有诸多表现。比如,内需不旺,产业结构升级困难,企业用工难与劳动力过剩、大学生就业困难并存,高端劳动力不足与低端劳动力过剩并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高、转化周期长,生态环境恶化与工业化冲动并存,产能过剩与投资冲动并存等等。正如中共十所指出的那样:“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围绕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我国学者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了广泛讨论。比如,有的学者从市场机制不能发挥作用、产业结构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合理的消费投资比例造成经济总量的结构失衡,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结构的结构恶性循环,观念性困境、自主性困境、“非均衡发展战略”困境、路径依赖困境等作了分析。这些分析都很有见地,揭示了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困境。

但是,以上的探讨多是从工具理性层面进行,难以从根本上提出有效的对策,因此,有必要从当代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维度重新审视。

(三)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代人文主义反思

运用当代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性四象模型来分析,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审视应包括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两个维度。由此可以构建两个基准:一个是价值理性维度的基准(也称价值基准),判定政策是否最贴近人、最直接反映人的需求,审视的重点是政策目标的发展敏感度,即能否尽快地响应发展,越是直接反映人的需求越是敏感;另一个是工具理性维度的基准(也称效率基准),判定标准在于政策目标是否能最准确反映经济发展的要求,审视政策目标的效用性,即是否能发挥带动作用。基于上述的考量,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六要素架构可做如下的分析。

1.加快发展要素的结构调整。要素结构大体上划分为资本、劳动、土地和资源等物质要素和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等效率要素,与人最贴近的是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三项。

2.加快需求结构调整。需求结构主要指投资、消费、出口的比例,其中与人最贴近的是消费。

3.加快完善产业体系。从产业结构的层面上看,产业体系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其中与人最贴近的是第三产业。因为,第一产业的劳动对象是土地,通过土地上农作物的生物变化形成产品,向人提供效用。第二产业的劳动对象是产品,通过产品向人提供效用。第三产业的劳动对象是人,劳动直接向人提供效用。

4.加快产业布局优化,这个问题不便于作概念性的讨论。

5.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生态需求是人的自然属性的反映,整体都与人密切相关。

6.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建设是经济社会转型的先导,但从其内在的人文精神、文化产业、产业文化三大要素来看,按照贴近人的次序应当是人文精神、产业文化、文化产业。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途径

(一)植根于劳动与奋斗,加快文化体系建设,夯实先导基础

文化既是人的重要需求,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力量,更是经济发展的先导性领域。应当按照文化本体的五要素体系加快构建,重点是三个方面:一是着眼于劳动与奋斗,着力建构人文精神;二是根植于劳动,发掘产业文化;三是建设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繁荣。

1.塑造人文精神。以“中国梦”为纲领塑造人文精神,着力反映根植于劳动、蕴涵于历史的厚实主义和奋斗精神,大力投资于反映劳动人民丰富多彩生活和植根于劳动深层的文化产品。围绕这个重点应做好五项工作:一是要大力培育代表时代进步、代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文化繁荣;三是要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四是要发掘优秀传统文化,培植人文精神的历史根基;五是要加强民族文化教育,增强人文精神的历史传承。

2.加强产业文化建设。劳动过程既是财富创造过程,也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精神创造与精神享受过程。因此,产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来源,植根于这种劳动深层的文化建构是真正的“文化之母”,也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为此,要以诚信文化建设为重点,在提升农耕文化的同时,大力加强工业文化、商业文化建设,尤其要提升文化的市场开拓能力。

3.加强文化产业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出版发行、影视、演艺娱乐、动漫等文化产业。从产业战略、产业组织、资金支持、法律保障、内容创意、人才智力和创意管理等层面大力扶植,促进文化生产力的发展。

(二)植根于劳动,牢牢抓住根本,完善人的发展机制

人的发展是根本,人的发展务必尊重人性、植根于劳动,以每一个人的发展为条件。只有尊重人性才能从质的维度上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本的厚度,只有紧紧抓住每一个人才能从量的维度上最大限度地开发人力资本的广度。亚当·斯密就把一个国家的劳动力总合定义为劳动的技能与劳动力的数量。

人的全面发展以每一个人的发展为条件。传统的发展观更多地关注人才的作用,这固然是重要的,但人自身的发展才是本质。“中国梦”蕴涵着这样的人文价值观:“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首先是每一个人的梦,这就要求我们从“大河无水小河干”的思维转向“小河有水大河满”的思维。

人的发展务必植根于劳动。人的发展植根于劳动,就是要为每一个人提供事业平台和人生舞台,从传统的以政府大包大揽为主转化为以市场激励为主,从物质关怀转向精神关怀,为每个人创造建功立业的出彩机会,让全体人民不仅共享发展的物质成果,更加享有公平的事业平台,共享发展、奋斗与出彩的公平机会。

从这样的人文主义思想出发,除了强化传统的教育制度、培训制度和人才激励制度之外,张扬人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和自由的发展,必须着重做好两项工作。

1.劳动与劳动技能标准化。人是慎独的,有自我审视和奋斗的天性,需要有审视和奋斗的标准,才能更好地形成激励。强化标准主义的劳动观念,建立广泛的劳动业绩与劳动技能标准体系,在范围上涵盖最广泛的行业劳动领域,包括科技、文化、艺术、各产业的工艺劳动环节、各种经营与管理环节;在制度上涵盖业绩标准、技能标准、考核标准与过程、竞赛标准与流程、公开制度、标准构建过程等。在这方面当代德国的标准主义值得借鉴,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也有普遍性的技师等级制度,历史上的商鞅变法也有详细的劳动标准与等级标准。

2.建立劳动与劳动技能的“星光大道”。人性需要张扬,人生需要出彩。着眼于人性建立劳动与劳动技能的“星光大道”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制度化。建立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的劳动岗位资质累积制度、劳动技能年度竞赛制度、科技发明晒台制度等等,要将“中国梦”深深扎根于产业劳动的基础和基层。二是要晒台化与历史化。建立各种劳动岗位业绩的晒台,使之公开化;各种劳动岗位的业绩在公开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专业比较,包括时段性与累积性比较,形成记录,形成历史,让每一个劳动者都了解自己的专业地位,这是劳动的岗位星光大道。三是要竞赛化与艺术化。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开展各种劳动岗位技能的社会竞赛,使之竞赛化;借鉴“星光大道”的经验,举办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劳动技能星光大道”,使之艺术化,这是劳动的艺术星光大道。

(三)提振消费能力,支持消费转型,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

生产的目的是消费,消费是满足需求的过程,消费能力构成了有效需求的基础,有消费能力支撑的消费需求才构成有效需求。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循环首先以消费能力为基础,扩大社会再生产首先是消费能力的扩大。人的消费除了生存消费还包括社交消费、文化消费、自我发展消费和专业发展消费等高层次消费,内容极其丰富。因此,消费能力是发展的根基,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支撑,决定着社会供给的方向、总量与结构。

可见,只有提振消费能力才能引导消费偏好,提高消费层次,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方面必须解决好以下五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加强引导就业,解决有钱可用的问题;二是改善收入分配,解决有钱想用的问题;三是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解决有钱敢用的问题;四是创造需求市场,解决有钱能用的问题;五是建设消费市场支撑体系,解决有钱会用的问题。

(四)着眼于人的自由天性,加强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活力

制度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动力,是提高劳动效率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制度创新的本质就是释放活力,而追求劳动回报,甚至劳动本身、奋斗都是人的本能。释放活力就是要为每一个人提供展示自身能力的机会与平台。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来看,制度创新的重点有六个。一是加快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地方和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科学性,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企业制度创新。为多种体制并存的企业管理提供制度安排的基础,强化委托人的选择、监督、激励权利,放开人的经营权力。三是产权制度创新。消除多种体制、多种渠道的资本进出企业的制度障碍,加强产业资本的流动性制度安排,配套金融、法律、政策等区域资本流动的市场支持。四是金融体系创新。建立并完善区域资本市场体系,包括资本类的专业金融组织、金融相关中介、法律、政策、信息等方面的机构组织,产业投资基金、天使基金、产业引导基金和投资银行、券商和专业信贷组织,强化区域资本集中能力;建立并完善区域债务市场体系,在商业银行主导供给债务资金的基础上,建立多元化的债务市场体系,包括信贷公司、金融合作社、产业基金、信贷担保公司和金融专业基金,打破商业银行垄断格局。五是加强农村经济的制度创新。包括土地流转制度、林权制度、农村金融制度、农业专业合作社制度等的探索与实践。六是加强市场制度创新。建立并完善价格体系,理顺价格机制,提高自然资源成本,相对降低制度创新、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成本;建立并完善要素市场,建立商品、金融、劳动力、原材料、能源、教育与培训、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等要素的流通交易市场,形成包括现货、期货、资本组合和金融衍生等要素资本化的工具市场,优化配置;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通过规范制定市场规则和程序、规范市场规则执行者的选择、规范市场规则的执行等,提高市场管理能力,加强资本运作、经营监管、市场引导,提高市场参与能力。

(五)尊重与遵循人性,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发展转型

科技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物质动力,务必遵循人的天性,按照科技创新的规律,建立并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按照上面提出的人文主义两个基准,可以看到,创新与超越是人的原始需求,好奇与超越是人的天性,如哥白尼所言:“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但是,创新过程存在孕育思想的痛苦和孤独的痛苦,从而分享、合作、交流、社交是人的原始需求,也是科技创新活动与组织设计的人文准则。同时,面向社会生产的实践,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这是科技创新活动设计的效用准则。所以,当代科技活动必须依靠社会实践的组织行为,依靠人性化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

在这个方面,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和建设强度,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一是建立以大学、研究院(所)为基地,国家、社会、企业三方投资的一体化科技创新体系。二是建立以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企业集群为主体,面向产品开发和生产技术应用的企业科技创新体系。三是着眼于技术创新的集聚优势,构建科技创新集群,加强创新的组织安排、激励安排、社团活动安排、资金安排和文化安排(如图-3所示)。四是加强科技文化活动的组织工作,组织科技工作会议,开展科技交流活动,加强、完善行业和专业科技社团组织,建立科技社团活动基地,建设生动活泼的区域科技文化等科技文化活动组织。此外,还要做好知识产权市场建设、科技资金体系建设、科技创新多样化等。

(六)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这个第一需求,加快经济服务化

人的需求是第一需求,满足人的需求始终是一切生产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由此决定着在产业结构中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超越性,对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体系完善具有主导作用。服务业的超越性根源于:服务业直接服务于人,满足人的需求;工业的标准化与人的需求差异化的矛盾,产品永远是部分满足需求的,其中的缺口就需要服务来填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支撑,专业化必然要求更多的家政服务社会化、更多的专业服务社会化、更多的生产服务社会化以及更多的产品服务社会化。其中,人的全面发展不是技能在专业之间的幅度扩展,而是在专业之内的深度发展和非专业的广度发展,通俗地讲就是“精读更精,泛读更泛”。这些原因,正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服务化”的根源。因此,从产业结构的角度考虑,加快经济服务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高杠杆点”。

加快经济服务化进程,应当遵循产业发展规律,按照“第一产业一体化,第二产业服务化,第三产业升级化”的优化原则,在第一产业,要以服务业为龙头、工业为核心、农业为基础,加强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体系构建;在第二产业,要按照市场需求导向的原则,加强企业生产和售后服务;在第三产业,要以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加强生产体系的建设,以现代生活方式演进的需求为导向加强现代生活服务体系建设,以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加强服务业的科技应用体系建设。通过对三次产业的服务深化,做好产业升级,建设现代服务产业体系。服务业的发展还要特别重视商务模式创新,重视以商务模式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以促进人的发展。因为商务在产业的价值链中占有最大的份额,在产业演进中是主导方向,劳动对象是人而具有最高的劳动复杂度。

(七)着眼于使发展惠及全体人民,坚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

产业布局的战略选择,长期以来就存在着均衡发展与非均衡发展之争。在人文主义的视角下,从价值理性看,要考虑在区域分治的条件下,区域发展惠及大多数人的同时,还要考虑区域之间人的发展平衡性;从工具理性看,要考虑发展战略的效率,在总体上、全局上,哪一种战略更能加快发展。因此,应当坚持实施非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一是在产业层面上,政策支持要集中向要素禀赋突出、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倾斜,实施局部的重点发展战略、优势发展战略和优先发展战略;二是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在推行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过程中,对于那些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要分类制定财政转移支付标准,建立和完善政府生态补偿、生态购买制度,支持这些区域将生态保护转化为生态生产,让更加广泛的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公平。

(八)着眼于人的自然属性,加强生态建设,提供发展的生态保障

人的需求由自然资源与人造资本两个方面供给,历史地看,人造资本的比重越来越大。但是,人造资本来源于劳动与自然资源的结合,形成对自然的占用。同时,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局部可替代范式看,人造资本与自然资源存在着局部替代性,即替代的边际效用递减、人对自然资源的有需求极限。因此,经济的发展必须在既定的生态容量内展开,一方面,尽量减少自然占用,压低经济发展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EKC);另一方面,要建设生态屏障,尽量减少自然占用造成的损害。着眼于此,必须做好生态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生态保障:一是加强经济发展的空间管治,正确处理土地空间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二是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在开发过程中加强生态化建设。

要正确处理土地空间的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必须明确,开发是建设,保护也是一种建设,而且是更重要的建设。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必须按照四类区划设计不同的政绩考核办法,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用国家意志构建生态屏障。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格特征;文化特质;经济发展;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09)04-0085-03

[作者简介]李云红,重庆文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理论与实践、可持续发展;

周洪亮,重庆文理学院讲师,党委办公宣主任、校长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学与高校教育管理。(重庆402160)

一、人文环境的界定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地区人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特质的前提,但是在人对社会有如此重大作用的今天,人文环境作为上层建筑也是经济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速度较之以前大大加快,人们在重视自然资源、生产要素禀赋等因素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时,反而人文环境的建设却多少由于其传承性、地域性等特点而明显滞后。

城市文化与城市劳动力紧密相连形成了城市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因此,在讨论人文环境时,要界定出人和文化两个层面,人的层面主要包括由社会主体――人自身的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素质特征;文化层面主要考虑区域的直观形象、景观特色、商业群落及制度建设等问题。

二、人文环境对重庆经济的作用

美国著名的经济管理学家德鲁克说:“今天,真正占主导地位的资源以及绝对具有决定意义的生产要素,既不是资本,也不是土地和劳动,而是文化。”人文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独特的人文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吸引众人云集的同时,也会带动当地旅游、餐饮、交通、商业等相关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进而推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此外,一个地区的主体――人的价值取向、能力、素质等会左右着区域发展的潜力、方向和高度。

重庆市作为西部的中心城市,凭借其特有的区位优势,经济已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作为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老城,重庆也有自己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格特征。但是,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人文环境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搭台”作用,甚至出现了负面的影响。应该对这些主导资源进行挖掘,发扬对经济发展有利的人文资源的作用,改造不利因素,提高中国直辖市的综合经济竞争力。

我们以重庆的实际情况为例,分析经济发展中主要的人文环境因素及政策建议。对重庆市人文环境的分析主要从作为社会主体的人自身的思想、信念、价值观等人格特征及城市整体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来讨论。

三、重庆人的人格特征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重庆人的特性和其所处的地理、自然环境及发展历史有很大的关系。

1 自然环境的熏陶

重庆以“山城”著称,据统计其山地面积占76%,丘陵占22%,河谷平坝仅占2%,“地无三尺平”构成了它的独特景观,在这大山环抱下成长起来的重庆人民自然少不了山里人特有的开门见山、诚恳、质朴、率真;此外,由于地势而造成交通条件的不便利,人们在流动或寻找相对稳定的居所和赖以生存的土地时,总是历尽千辛万苦,伴山而起的住房就是见证,依此铸就了重庆人吃苦耐劳的特性,其特有的、让人感动的“棒棒文化”就是最好的见证。此外,长江和嘉陵江的滋润也让重庆充满了水的灵性,随物赋形,适应性,无所不宜,冲决一切,是智慧和勇气的结合,山水并存也铸就了重庆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不过在这种近乎封闭的环境中长期生存的人们,不可避免的有一种保守、封闭的思想在里面,安定的生存环境是得来不易的,因此,一旦稳定下来就会安于现状,不愿走出去,不愿与外界交流。

2 人文气候的影响

气候会对人性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北方冬长且冷的环境使北方人不仅是具有耐心和忍耐力,也因惯于猫冬而懒散;东南沿海处于温暖宜人的水乡,因此人们对周围的事情很敏感,也很机智敏捷。重庆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多伏旱且时期较长,全年云雾多,湿气较重。湿润的空气使人的皮肤长期处在一个保湿的状态,这也形成了重庆特有的“美女”文化,女性对自身的地位、装扮等格外讲究,因此,重庆女性显得更加泼辣、敢干、时尚、地位高;此外,为了驱除过重的潮气对身体的影响,重庆地区饮食也主要以辣为主,人们群集在一起吃火锅的情景,体现了重庆人热情、豪爽的性格。缺点是在过多强调女性地位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相对于男性来说大多女性过于强悍的情况;此外成群结队的人衣衫不整、声高八度地上街、聚餐、谈天,除了说明大家不拘小节外,也映射出一种暴躁和低俗的性格特征。

3 文化历史的沉淀

重庆的光荣革命传统,孕育了其悠远而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使人们对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很深的眷恋之情,因此养成了一种很注重情义的特点;此外,历史上的几次大移民,也是重庆人文精神形成的前导因素,移民的到来加深了本地文化的多样性,也使得人们更能吃苦耐劳、有更多的包容性、更易于接受新事物,负面的则是由于多元的影响,带来善变、信用不足等性格;此外,多元文化某种程度上也加快了这里的生活节奏,被人们说成是为了忙里偷闲的打麻将、打牌等娱乐项目也有了飞速发展的趋势,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可以成为重庆人娱乐的场所,商铺、饭店、办公室、大街……,这似乎成为了一种风俗,也体现了重庆人好安逸、重享乐的严重程度。

四、重庆的文化特质

对重庆文化的挖掘,主要从商业群落、教育、山川园林和制度等方面来探讨,商业群落和自然景观是城市的形象,也是吸引人群、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推动力量;教育体现了居民的文化修养、劳动力素质和当地的科技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制度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宏观规则。一只看得见的操作手,正如厉以宁所说“制度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它们是决定长期经济绩效的根本因素。”

1 迅猛发展的商业群落

贸易是代表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可以用一个地区所包含的大商业圈来衡量。按同类市场比较,重庆具有交易额总量跻身中国前5名的渝中区解放碑商业区和朝天门批发市场,其中解放碑、江北区的观音桥、南岸区的南坪、九龙坡区的杨家坪、沙坪坝区的三峡广场等5个商圈预计到2010年零售额都会超过100亿元;同时,朝天门、观音桥农贸市场、沙坪坝马家岩建材市场、九龙坡生产资料市场及巴南渝南大道专业市场5个批发市场年交易额也要超过100亿;除此之外还有各区县的诸多大小商圈。具有如此雄厚实力的商业群落以及如此大的消费能力,无疑是重庆市实现商贸统筹、拉动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交

流的法宝。

2 条件滞后的高等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其载体的人的受教育程度和质量,决定着这一生产力的效力如何发挥。从全国4个直辖市的高等教育水平来看,重庆市无论是从数量还是层次上来看都是最差的,全市18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能跻身全国前列的只有重庆大学和西南大学。因此,为了营造更好的学术氛围和培养更高层次的人才,用高校来提升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科研创新水平以及高新技术的推广,重庆高等教育必须在现有的基础上发生质的改变。

3 得天独厚的山川园林

探讨山川园林的情况,主要是从自然景观对城市形象以及旅游和相关的第三产业发展的影响角度来分析。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大都市气息和秀美风景的结合将是吸引人群的最有利环境。重庆具有部级风景名胜区6处;5A及旅游景点2处;国家自然保护区3个;国家森林公园20个;历史文化名镇9个;AAAA级旅游区21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个。2007年实现旅游总收入444.12亿元,占GDP的10.8%,表明重庆市所拥有的自然景观是其拥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重要资源。

4 政策倾斜的社会环境

重庆于1997年成为中国第四个直辖市,因此享受到了国家开发西部增长极工程的一系列政策倾斜,也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开发商的高度重视,开始迈出了开放式发展的步伐。针对此情况,当地政府的经济政策也开始倾向于开放式发展。从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市场、社会的关系开始,重庆市撤销了对企业进行直接微观管理的专业经济部门,取消了政府部门与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重视交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以交通、通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出并组织实施“8小时重庆”、“半小时主城”和“重庆信息港建设”三大工程以及1小时经济圈战略;从2000年起连续3年实施“十个一批”工程,其中包括宣布一批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鼓励内资走出去、外资引进来等。

五、以人文环境促进重庆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综上所述,我们对影响重庆经济发展的主要人文因素有了一定的了解,无论是作为城市主体的人,还是整个城市的文化,都是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对重庆市特有市情的了解,有助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在为重庆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感到欣慰的同时,也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对有利因素进行挖掘和推进,以此推动重庆经济的发展,提高重庆地区的经济竞争力,缩短与其他直辖城市的差距。

1 弃陋扬善,铸就良好的城市修养

正确认识作为城市主体的人自身所存在的优、缺点,并加以正确引导。基于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直接、诚恳、包容、自强不息、热情豪爽、吃苦耐劳等重庆人的性格特征,是一种宝贵的财富,能够对重庆市未来发展提供优质的劳动力队伍。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意识到除此之外的封闭保守、暴躁低俗、善变、信用不足、好安逸、重享乐等不好的方面,必须在正确认识作为城市主体的人所存在的优、缺点,在谋发展的同时,也要正确引导人的思想,发扬对本地经济发展有利的方面,克服存在的不足,树立大方得体、健康向上的城市修养观。

2 广纳英才,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

重视高层次、精英人才的引进。利用重庆市现有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在国家发展计划中的重要地位作为首要吸引因素,配合优厚的待遇、专门资金支持、创业资源的提供、家属的安置等丰厚条件吸引人才进渝。并且要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原则基础之上,努力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

此外,注重高层次、高水平高校的培育与建设。除了从国内外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建设重庆以外,也不能忽视自有人才的培养,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制造工场”――高校所具有的文化氛围和教育质量,从无形和有形两个方面影响着整个人才队伍的素质建设。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建设需要一些高质量的培育机构,主要是提高办学层次,加强整体办学实力,提倡高校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培养有分析能力、独创能力、挑战能力、基础知识扎实的全面性人才,重点打造在全国有知名度的高等学府,进而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吸引全国各地的精英人才。

3 扩大开放,打造文化产业规模经济

在保持优势产业强势发展的同时,重点打造文化产业,发挥其对城市的宣传、影响力。区域经济一体化日渐加剧,而促成区域与其他地区进行交流与合作,进而取得双赢的首要条件是合作方对自己在经济、社会、文化和发展潜力上所具有的优势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城市的宣传和推销显得尤为重要,而文化产业本身所具备的一些特点能够对此做出很大贡献。重庆原有传统的文化产业如出版发行、版权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的发展步伐开始放缓,而以网络文化服务为主的动漫、网络、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产业正在兴起。应该抓住网络普及化的有利时机,扩大其开放力度,并联合重庆各区县形成相关产业的规模经济。一是做大文化产业,获取更多的利润;二是利用文化产业对本区域相关经济、社会、特色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宣传,体现其“广告”价值,进而可以吸引外来投资者和旅游者,促进地区间的合作,加快重庆的开放步伐。

4 整治环境,繁荣城市文化建设。政府要建立良性的城市文化发展环境。

第一,需要在宏观层面上对重庆的城市文化有一个定位。是要突出抗战时期的陪都文化?还是红岩文化?抑或是现代大都市文化?围绕其定位进行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会使重庆在保持自己独特个性魅力的同时形成一股向心力。

第二,鼓励投资兴办文化企业。在政府投资发展城市文化的同时,也要充分利用民间的力量,对从事文化开发、生产、经营和中介活动的企业可放宽准入条件,工商部门及时予以注册登记。

第三,打破以往重“硬”轻“软”的发展思路,对于那些民间企业的发展应给予足够的政策关怀,设立文化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文化资源保护、整理修缮、配套设施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工作;根据文化建设项目的具体需求给予土地使用上的政策支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进行优惠和扶持。

人文经济发展范文第10篇

一、陕北传统文化特色

特定文化是特定群团生存发展、立足于世界的血脉。从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来看,陕北自古无大儒,陕北传统文化可能不是儒家文化。这正如《七笔勾》中所讲“圣人布道此处空遗漏”。历史上,陕北文化与儒家文化的各个方面相距甚远(儒家文化以关中、京津、江南地区为代表)。

近年来随着文化寻根热,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中华民族的根在陕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曾感慨地说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 [3]历史学家张岂之讲:“如果用审慎的历史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治史态度溯本求源的话,则应该说,陕北黄土高原才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 [4] 学者余秋雨也说:"陕北人,即使是衣衫褴褛地走在世界上,也会被人看出是具有大文化背景的人”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高度来看,陕北文化的产生早于儒家文化,重要的是在后来两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没有被儒家文化淹没,传承下来直到现代。自古以来,陕北文化不推崇“克己复礼、存理灭欲”的成人之道,而是以崇尚自由与个性、追求理想人格为人生价值取向。崇尚自由、个性与追求理想人格是人类文化的精品,之所以谓之精品,一是它使人摆脱内心世界低级情趣对人性自由的束缚,使人不再龌龊灰暗,从而达到心灵的解放;二是摆脱外在强权对人的自由的束缚,使人不再受奴役,从而达到全社会的解放(黑格尔)。当一个人受到奴役,所有人都不得自由。这两个自由的形成是人类文明的真正的光辉。这两个自由的建立是人对自身弱点的克服与对世俗功利主义的超越。人类共同追求的文明之光,都蕴藏在陕北丰厚的传统文化当中。如《陕西通志》记:“延民有四美:一结婚不论财,一交友多重义,一思先时尽哀,一好善勤施舍。” [6](P699) 这些文化特色正是陕北传统的人文优势,也是陕北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依托的文化优势。

二、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文优势

1、崇尚自由、追求个性是发展经济、创新观念的优良社会土壤

经济要发展,观念要创新,而自由与个性解放又是观念创新的前提。近代以来,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与科学的管理制度在儒家文化区总是水土不服,时好时坏,而陕北却是例外。陕北成功地实施了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政治改革,民主政权――陕甘宁边区政府。这除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有方之外,民众的素质,地方文化的基础作用是民主政权成功的根本原因,人民创造了历史,事过境迁,陕北文化与时俱进、继往开来。改革的时代是创新的时代,党把创新看作是关系到改革成败的关键因素。的确,真正意义的创新必然是继往开来的创新,是在继承前提下的创新,陕北文化“思先”至诚,不会在创新中迷失自我;陕北文化自由奔放,不会在现代化面前泥古不化。陕北传统人文环境是自由的。陕北信天游最能体现自由、个性这一文化特征。

陕北文化的结晶――陕北信天游,自由、奔放、浪漫。演唱者现编现唱具有很强的创造性,它任凭创作者的想象力自由发挥,故称“信天游”。

陕北信天游中有“大红果子剥皮皮,人家都说我和你,本来咱俩没关系,呀儿哟,好人落下个赖名誉”,

“拉手手,亲口口,咱们俩就往屹崂崂里走。”

“我穿红鞋往硷畔上站,惹得后生们心慌乱;我穿红鞋我好看,管你后生们甚相干”,生动地刻划出少女情窦出开的心理特征。

“怀里揣着油糕,手里提着肉,三十里路上看妹妹”,生动地刻划了一个情人的形象,他把热乎乎的油糕揣在怀里,不辞劳苦地跑三十里地,趁热给自己的情人吃。

从这些生动的民歌中,可以看出陕北的自由,在光天化日之下,陕北姑娘们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而是走进广阔的天地之间,面对蓝天白云张扬个性,描写儒家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的情爱和,真是心底无私天地宽,表现了人类自由的天性与生命的尊严,这与那些庸俗的市井街道,昏乱的花街柳巷与此有着天壤之别。最重要的是宽广的陕北大地接纳她们,自由的黄土高原呵护她们,优秀的陕北儿女传承她们。陕北文化就这样自尊自爱,世代相传。正是这块自由的热地,蕴育出安塞腰鼓这样自由奔放的艺术,也正是这块自由的土地,才能创造出李自成、刘子丹等一批英雄,以及后来成为儒家文化反抗者容生之地和缘起之所。

陕北文化如此自由奔放,从历史角度来看,一是因为自然条件的恶劣(靠天吃饭)迫使陕北人的一生都要与自然环境做出不懈的抗争,从而激发出人类的潜在的本能;二是陕北长期地处于游牧民族统治之下,匈奴、蒙古、羯、羝、鲜卑等民族,都曾经先后统治过陕北地区。民族融和,给陕北带来新鲜的血液;三是陕北长期处于战乱,这种战争有时是数百年的拉锯战。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的人们必须养成坚定的精神信念,才有可能战胜来自各方面的困难和挑战从而保持自我,这体现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老话。在长期艰苦历史发展中形成和沉淀下来的精神特质,构成陕北人特有的自由的遗传基因和独特的地方文化。

2、精诚团结、与命运抗争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动力

市场经济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经济。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是残酷无情的。马克思・ 韦伯在总结了世界各地市场经济发展的成败后指出:缺乏精神信仰与道德情操是一个地方市场经济最终走向失败的根本原因,它无法走出命运的三步曲:开始是简单物欲的冲动,随后挥霍浪费,最终土崩瓦解。无独有偶,陕北人也经常讲,穷汉不能发,发了不得了。这个“穷”既是经济方面的穷,也包括精神信仰方面的穷。

从陕北文化来看,陕北原始的宗教图腾是“真龙”。“真龙”在陕北人心目中的意义,就如同“十字架上受难的耶苏”在基督徒心目中的意义一样重大。许多人误认为,陕北的图腾是狼。避开这种争执不谈,无论陕北精神图腾是真龙或狼,都能够领略到陕北传统文化的另一特质,即精诚团结、与命运抗争、做命运的主人。这种精神信念在陕北人当中几千年来根深蒂固、从未动摇。陕北传统文化中的这种精神信仰,在现代经济发展中是最可贵的。人们只有超越个人功利主义价值的局限,才能成为功利的主人,而不是它的奴隶。而只有几千年来形成的文化品格、道德情操才能超越个人功利主义的局限。陕北人懂得金钱的重要性,但不会为挣钱而不择手段,落得个“羞先人”的下场。时至今日,多数陕北人不唯利是图,他们是为理想而活着,是为真理而活着。他们比苏格拉底更关心“一个人的一生该怎样活着。”他们会比西方人更能理解黑格尔的名言:“真理是一个高尚的名词,而它的实质尤其为高尚”。陕北人常常感到“真理”羞于启齿,而是一五一十地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去体悟。他们偶尔表现出来的经济不理,被很多人外地人称为“灰汉”,那是因为他们特有的精神追求。陕北人交友多重义,是因为陕北人对个人功利看得开,懂得“吃亏人常在”的事理,无论世界如何变换,陕北人总是团结在一起,他们常讲“人一辈子就是活朋友、拜弟兄”。陕北人的团结是有原则的团结,而真正的团结也必然是有原则的团结。“人为一口气,输了两亩地”的现象在陕北的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而为了两亩地就丢了“人气”的人一定是小炉匠才底,会被人瞧不起,将来也不会有所作为。从观察陕北社会(经济和文化地位)最低层的人来看,在延安市区内,几乎每年都有“为一颗西瓜而丧命”的案例,这在国内其他地区很难见到。难道陕北人真会是为了一颗西瓜而丧命吗?显然不是,一颗西瓜仅仅是表面问题,实质是精神的较量。这种低层次的陕北人,当然予以否定,但从他们身上折射出来的精神力量可以窥斑见豹了,陕北人当中优秀分子绝不会为了一颗西瓜而丧命,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并愿意为自己的崇高理想而献身。的确,陕北文化中具有传统宗教类型的献身精神,这一献身精神无论在他们的那一阶层中,都能在生活中的找到文化的原形。

正是因为陕北人具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所以在陕北可以看到崇尚个性自由与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完美统一;所以在陕北可以看到追求个人利益与谋求社会、他人福利同时并存。陕北这种文化优势并不是近现代文明教化的结果,而是陕北人千百年来形成的内在品质。这种内在的个人品质对于形成近现代文明社会尤为重要,美国著名政治经济学家、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在《东方与西方》提出:人类文明的持久的创造潜力与(区域社会的)自组织能力和自治关系模式有关。个体与群体的良性关系发展需要有更高明的更具智慧的精神理念去维护。[7](P39)恰好陕北传统人文特质就具备这种优良的文化品质。

精诚团结、于同命运抗争,不畏强势的陕北传统文化是区域经济走向现代化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将为陕北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文精神动力,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Arnold toynbee)在他的《历史研究》中总结了二十六种文明的兴衰之后,提出:所有的进步、所有的发展都来自挑战和对挑战的积极抗争,没有挑战就没有抗争,就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由。[8](P378)21世纪,陕北作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巨大的,但是陕北具有它得天独厚的人文优势,这种文化优势会在今后的历史发展中,会越来越多发挥它的作用,体现它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2]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3] 放眼大陕北[N]. 榆林日报, 2006-06-03.

[4] 张岂之.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Z]华夏文化网,2003-10-16.

[5] 刘惠生. 陕北刍议[Z].北京信天游俱乐部论坛,2006-7-5.

[6] 刘成荣,等.延安市志[Z]. 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7] 王启梁.在牛津听讲座[G]. 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2 .

[8] .汤因比.,曹未风等译.《历史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上一篇:物流业发展趋势范文 下一篇:农业发展银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