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范文

时间:2023-02-24 08:42:42

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加强;文明进步;全面发展;本质;意义;途径

一、人文教育的本质

人文教育即人文主义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也有人说人文教育是成人教育。虽然说法不一,但教育的本质在于它的人文性,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教育本来就是人的教育,但高考的“应试性”已经使教育的性质发生深刻的改变。中学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放弃了“育人”的责任,知识的教育被强化了。人文教育是不可以从中学教育中抽出的,它要求以全人教育为理念,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实现学生的全面价值,提升学生的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在中学教育中起基础性作用。

人文教育的最低要求是使人成为人,最高要求是使人成为完美的人。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是以成人、成圣来要求他的弟子。学生是祖国的栋梁之才,人才需要教育,通过教育使人止于至善,一直是教育的追求。中学教育在向大学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应当把引导学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作为努力的方向。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加上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在教育中的流行,人们逐渐忽略教育的本质。因此,加强人文教育迫在眉睫。

二、人文教育的意义

提倡人文教育有它诸多的意义和必要性。如今学生的人文素质已在逐年下降,教师的教育负很大责任。加强人文教育就是要着力改变这种局面。

第一,通过人性教育重塑学生的价值观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真正意义,激发他们的进取意识,使之成才成人。

第二,还学校一片净土。学校是一个圣洁美好的地方,应该杜绝一切腐朽思想、腐败现象在学校的流传和发展。提倡人文教育,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提高教师责任意识,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才成人的氛围。

第三,还社会一丝真情。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一些不良思想和生活方式正在侵蚀着中国人的心灵。现实生活中,诚信缺乏,道德失范,人情冷漠,出现越来越严重的信任危机。

社会弊病的存在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只有加强人文教育,牢固道德体系,重塑国人的价值观念来提升中国人的形象。无论世界怎样变化,人们心中的价值和信仰不变,社会依然需要人文、需要良知与正义。人文教育永远不会过时,且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呈现出新的内容。

三、加强人文教育途径

加强人文教育,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要使其融入课堂中。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人文思想贯穿到知识的教育中,在传授给学生知识的过程中也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如何运用知识,如何促进自身的发展。

第二,必须加强中学教师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承担着教化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人格修养和道德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尤其重要。

第三,人文教育应与科学教育紧紧融合。高中分科现象导致一些理科生出现人文知识的空白,这虽不能说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却也不甚得当。中学教师在理科教学中也要将人文思想融入其中,营造更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在现在的教育中,教师无意识间便把学生分为所谓的优生和差生,这对那些能力发展滞后的学生是不利的。学生能力发展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教师要做的是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共同发展。

第四,要将人文教育制度化、法律化,构建人文教育的长效机制。政府应对学校加强监督,督促学校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落到实处,加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做到教育以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为核心,而不是只注重成绩,片面追求升学率。有学者指出,迎接21世纪人类最大的使命就是把失落的“人”找回来。加强人文教育,寻回失落的“人”。

人文教育范文第2篇

[关键词]书院;人文教育;学规;科举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大学将进入社会的中心,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运作,这使得大学的功利趋向愈来愈明显,直接影响到大学人文教育的实施,甚至因过分强调科学教育,使得大学沦为职业培训机构,这既不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也不符合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人文教育是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主要特点,并形成了实施人文教育的较为完备的制度,挖掘古代书院人文教育的理论是构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论的重要基础。本文主要从探讨儒家人文精神出发,对书院人文教育进行分析,力图管窥书院人文教育的一斑,以为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理论建设提供些许借鉴。

北宋以降,书院逐渐发展成为传承、创新和普及儒家学说的重要机构,在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发展中担当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可以说,书院是儒家文化传播、创新和普及最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儒家精神的有力践履者。

儒学是以人为本位的学说,主要表现为在对人的价值和人格肯定的同时,也强调人应该具备社会责任心,并认为这二者之间存在前后依存的关系,即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内圣外王之道”,通过“正心”、“诚意”、“修身”、“格物”、“致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达到“内圣”的境界。在此基础上,儒家学者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责任,即所谓的“外王”。这种由内圣走向外王的思想,即是儒家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换言之,儒家人文精神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层面:其一,士人通过忠实践履儒家的道德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人格、价值的追求方面,使个体道德达到完善的境界。其二,儒家人文精神的理想在于将儒家的道德要求付诸实践,最终实现“天下大同”的理想。儒家将这种人文精神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使中国古代教育呈现出典型的人文特色。书院教育不仅将以道德养成为核心的人文教育摆在首要位置,而且按照儒家的理想来设计人才培养模式,使其人文精神得到贯彻落实。

作为宋代儒学的集大成者,朱熹一生创建、修复并讲学于多所书院,在长期的书院教学生涯中,朱熹将培养书院生徒的道德品质作为首要任务,他在《白鹿书院揭示》中指出:“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在朱熹的设想中,道德养成被视为人才模式的核心,他说:“而其所以教之之具,则皆因其天赋之秉彝而为之品节,以开导而劝勉之,使其明诸心,修诸身,行于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而推之以达乎君臣上下、人民事务之际,必无不尽其分焉者。”他的这一人才模式的基本内涵与儒家道德所信奉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是完全吻合的,道德培养被提高到首要地位。

不惟朱熹如此,几乎所有的书院大师都强调儒家人文精神在教育活动中的绝对地位。长期主讲南宋长沙岳麓、城南二书院的著名学者张拭则认为书院应该“传道而济斯民”,将以儒家道德为核心的“道”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明代心学的代表人物王阳明的为学之路虽然与朱、张二人明显不同,但在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上,却是与二人一致的,对书院人才培养的首要标准也是“明人伦”。在(增修万松书院记)中他指出:“今书院之设……士之来集于此者……而进取之心,自吾所汲汲,非有待于人从而趋之也。是必有进于是者矣。是固期我以古圣贤之学也。”而“古圣贤之学明伦而已。”所谓“明伦”就是要精通儒家的伦理道德,并将其内化为信念,进而外化为行为准则。此外,王阳明还将书院的道德教育与自己的学术主张结合起来,认为书院教育应启发良知、培养圣人,即所谓的“致良知”。

尽管明清代大多数书院是以培养科举人才为主要任务,但书院仍然重视人文精神的灌输,强调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扎实的儒学功底是科举应试的前提条件。道光中叶,主讲庐州泾川书院的著名汉学家胡培晕认为:“国家设立书院造就人才,原欲其讲明修己治人之道,备他日任使,非徒以膏火月廪周其空乏,亦并非望其博取科第为一身之荣已也。”许完寅认为当时书院教学的主要弊端是“聚诸生课文词,为科举而已”。尽管他也承认“当今之世,士之起于乡也以科举,势不得不专于文词”,但他还是认为片面追求科举文词会妨碍道德水平的提高,他说:“然而循习之深,则得于心者亦不自知其所至,其有道德而能文词者如彼也,其文词当于理而进于道者又如此也。夫何有今昔之异哉?”因此,他要求桐乡书院的生徒通过潜心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他说:“吾愿吾乡之士,讲习于其中,无诱乎功名名利而存苟简之心,相与究孔孟之遗,为修己治人之大,勇于自立,而以积久持之,待其学之成履之为德性,发之为文章,举而用之为丰功伟业,斯所谓人材于此出,斯所谓造士于此始矣。”嵩阳书院的执掌者耿介也认为从事举业的生徒要重视“有本之学”的学习,他说:“今日论学,不必烦为之辞,即于举业加一行字,使修其辞为有德之言见诸用,为有本之学。”

虽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书院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甚至沦为科举附庸的书院对人文教育相当不重视,但人文教育贯穿于书院千余年的发展始终,成为其区别于中国古代其他教育机构的显著特征。

由于人文教育在要求生徒掌握儒家经典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将儒家人文精神内化为道德品格,因此不但要求书院重视教学环节的人文精神培养,而且将人文教育渗透到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既体现在学规之类的制度化文件中,也从书院内部环境的创设、祭祀等方面鲜明地体现出来。

学规是规定书院的办学宗旨、办学目的、教学内容及其学习方法等方面内容的制度性文件,书院的人文教育也在学规中得到充分的表现。在中国书院发展史上,朱熹所制定的《白鹿书院揭示》是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书院学规,不仅为历代书院所采用,而且还成为南宋中后期以来官办教育机构的规范性文件之一。《白鹿书院揭示》将儒家的道德规范作为书院办学指导方针,首先就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为获得这些道德规范,《揭示》认为掌握儒家经书是关键,朱熹说:“圣贤所以教人之法,具存于经。有志之士,固当熟读而问辨之。”为此,他提出了“为学之序”:“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这个“为学之序”来看,朱熹要求生徒学习儒家经典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笃行上,即将道德规范转化为行为实践。在朱熹看来,行为实践更多地会表现在日常行为中,他说:“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以至于处事接物,亦各有要。”为此,《白鹿书院揭示》对生徒的日常行为规范也有相当严格的规定,在修身方面,要求生徒“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在处事方面,要求“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在接物方面,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为达到学规中的各项要求,朱熹强调自我主观努力的作用,他说:“则夫规矩禁防,岂待他人设之后有持循哉?”与此同时,他认为学规还有警示作用,对于生徒的道德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指示生徒严格遵守这一学规,“诸君其相于讲明遵守而责之于身焉……其有不然,而或出于禁防之外,则彼所谓规者,必将取之”。《白鹿书院揭示》不但规定了人文教育在书院教育中的地位,而且还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与《白鹿书院揭示》强调主观自觉性不同,在同为南宋著名学者的吕祖谦为丽泽书院制定的《规约》中,则强调外部力量的强制性在人文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在道德教育方面,《规约》主张建立书院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社会舆论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他认为生徒违反道德准则之后,要先对其进行劝勉。如果劝勉无效,则要对其进行严厉的谴责。如果谴责仍然无效,则需要公之于众,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来促使其悔过。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生徒,书院应当开除其学籍。为使人文教育落到实处,《规约》要求生徒使用日记簿,将每天所学的内容和疑问记录下来,“肄业当常有,日纪所习于簿,多寡随意。如遇有干辍业,亦书于簿”。等到生徒聚会探讨学术时,各自提出自己有关于经书的疑问,互相商榷。对懒惰不愿意写日记的生徒,应当“共摈之”。我们认为朱熹和吕祖谦的学规在开展人文教育方面,各有特点,朱熹重视生徒的道德自觉性的培养,而吕祖谦则重视舆论的监督与强制作用。

尽管实施人文教育的方式不尽相同,但书院利用学规开展以儒家道德伦理为核心的人文教育的传统为后世所继承,只是在不同的时候和不同的书院根据实际情况补充一些大同小异的条目而已,使书院的人文教育在强调道德自觉和舆论强制方面走了调和的路线。

清代岳麓书院山长王文清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制定的《岳麓书院学规》,现仍刊在岳麓书院讲堂东墙之上。这一学规延续了书院重视人文教育的传统,从孝、忠、庄、俭、和、悌、义等方面对生徒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学规的前半部分为:“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不但保持了历代学规对儒家伦理道德进行严格要求的传统,它还将儒家道德伦理规范贯穿于日常行为中,力图使生徒养成良好的素养和人格形象。因此,这一学规使书院的人文教育更加易于落实,也使得书院人文教育效果更易于考核。

除学规之外,书院人文教育实施的方式还有很多,如书院内部环节的创设与祭祀是最为典型的。书院建筑的总体布局是遵循儒家纲常伦理的,内部环境的布置也时刻彰显出道德教育的重要性,采取类似潜在课程的方式实施人文教育。如岳麓书院讲堂的布置就十分具有代表性,讲堂东、西两墙上嵌有朱熹手书的“忠、孝、廉、节”和清代山长欧阳正焕手书的“整、齐、严、肃”八个大字,集中体现了岳麓书院的院风和人文教育传统。这种布置使书院生徒置身于浓厚的儒家伦理道德氛围之中,时刻警醒他们保持对儒家伦理道德的体悟和追求。

书院祭祀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书院祭祀是中国古代庙学体制的延伸,并结合书院的需要形成了自身的特点。除与官学同样将孔子等先圣、先师、先贤作为祭祀对象之外,书院还供奉本院学派的创始人或代表人物以及与本院息息相关的人物,其目的在于一方面彰显本院的学派学风和旨趣,另一方面意在将这些人树立为本院生徒,甚至成为书院所在地的道德和学术的榜样。通过开展祭祀礼仪,向生徒与地方民众传达书院的道德与学术追求,使生徒与地方民众受到儒家人文精神的浸染。

这些实施人文教化的方式多是重在对于人文教育的第一个层面——完善自我道德修养的要求,而对于第二个层面——治国、平天下的方面则显得相对忽略。这与儒家认为道德修养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基础的思想是一致的,加之书院作为教育机构,强调个体道德教育亦在情理之中。

尽管如此,书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生徒参与社会政治的实际运作也是相当重视的,这使得书院人文教育的内涵进一步拓展。书院不是修道院,不以培养清心寡欲的儒学教徒为目标;书院亦不是纯粹的文官训练营,不以培养追名逐利为终生目标的势利之徒为任务。书院教育应该通过完善生徒道德,进而实现全社会道德的完善,以此充分体现出儒家所要求的人文精神。

为此,书院学者们往往将这种人文追求与社会政治、日常人伦结合在一起。而在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下,科举是几乎将儒家经典知识权力化的唯一制度,也是士人将文化话语权转化为政治话语权的必经之途,书院与社会政治的结合往往表现为对科举仕进的追求。因而,为实现个体道德完善与“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大多数书院都将道德教育与应试教育统一起来,目的在于培养“德业”与“举业”并重的人才。书院大师们认为士人必须在研习儒家经典的基础上,将儒家思想内化为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崇高的品格,而不是片面追求科举之学,即所谓立志。朱熹说:“若高见远识之士,读圣贤之书,据吾所见而为文以应之,得失利害之度外,虽日日应举,亦不累也。”明代王阳明的高足王畿亦持基本相同的观点,认为“举业”与“德业”并不是对立的双方,二者是相互促进的,他说:“是非举业能累人,人自累于举业耳。举业、德业原非两事……其于举业不惟无妨,且位有助;不惟有助,即举业为德业,不离日用证圣功,合一之道也。”

此外,不少书院的创建者或修复者则进一步认为生徒努力学习“有本之学”,不仅能提高自身素质,而且还能提高科举及第的机率。广西洛江书院要求生徒全面研习《易》、《书》、《诗》、《礼》、《春秋》等儒家经典,将学习心得付诸实践。这样不但自然会形成观察社会的独特视角,而且还能在场屋竞争中稳操胜券。饶拱辰创建巴东信陵书院以后,反对书院生徒“惟是习文艺、取科第为富贵资”,注重在讲明义理和提高自身修养上下工夫,使自己成为学问淹通、修身慎行的君子,这样能使“其文艺必能卓然自树立于流俗之外”,在科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机率自然也更大,即使“不得科第,亦能为乡党所倚赖而矜式”。

书院教育的这种转变,使得科举应试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人文教育的主要资源了。乾隆五年(1740年)制定的台湾(海东书院学规)云:“‘六经’为学问根源。士不通经,则不明理。而史以记事。历代兴衰治乱之迹柢,亦胥在焉。舍经史而不务,虽诵时文千百篇,不足济事。”以科举考试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将人文教育寓于科举应试教育之中,应该说这是书院科举化背景下,书院人文教育的一种自我调适,以适应生徒普遍读书应举的要求。

正因为如此,在明清社会科举化的背景下,书院依然能在人才培养方面独树一帜,不仅造就了诸多学术人才,也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治术之才,正如邵廷采所言:“自帖括义兴,学校之设名存实微,若夫求论几深,征核日用,动静有养,德艺不遗,其人其学多出书院。”

人文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 人文素质教育; 功利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521.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8631(2010)03-0117-02

大学生人文素质缺失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这其中固然有社会转型时期复杂社会环境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但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仍然是主要原因。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过于功利化,充满简单浮躁情绪,形式主义、功利化倾向浓厚,也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缺失的一种表现。因此,正确认识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尽量避免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化,成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功利”

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是指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和作用。人文素质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所内化并通过人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能力、品质、才干、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品貌、道德水准等,它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1]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的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2]最终促进人的和谐发展。因此,人文素质教育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素质教育是具有很强大的“功利”的,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知识、能力、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三个要素,并且是相辅相成的。其中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素质的一种表现,而素质则是人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人的一种品格。[3]可见,知识是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但是,人类知识的海洋浩如烟海,而大学学习的时间有限,不可能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什么都学。怎样才能学得更好?怎样才更有利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这就有个知识结构问题。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反之则不利于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大学生仅仅掌握自己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才能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习人文知识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缺陷,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其知识结构更趋合理,进而把知识内化为素质,升华为精神。

2. 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

与科学思维注重逻辑、推理与验证的抽象思维方式不同,人文思维是开放性的形象思维,是直觉、顿悟和灵感,是原创思维的主要源泉。正如杨叔子院士所说:“没有人文思维,就没有原创性”。[4]人文思维的训练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它通过学习、感染、熏陶、领悟和体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调动学生健康的心性,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全局意识,促进思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固有思想的束缚,使思维更活跃更开放,更具创造性。因此,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渗透、人文素质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已成为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

人文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人文精神的教育,就是在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的自我观照、自我领悟、自我理解,其核心是自我反省精神。正如著名人文教育专家刘献君教授所说;“一个没有反省精神的人算不上一个高素质的人;一个不能正视自己的历史与现状,缺乏反省精神的民族,也算不上高素质的民族;没有自我反省,没有确立自我,就谈不上自尊与自律。”[5]人文素质教育能帮助学生克服“自然人”自私、贪婪、懒惰、嫉妒等动物式自然性弱点,弥补专业教育在人格教育方面的不足,引导学生更好地洞察人生、完善自我、净化灵魂,强化人的责任感,深化人生价值的反省,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的,确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这也是大学教育应该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

4. 促进学生“精神成人”

人文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性教育,它教育学生追求真善美,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它强调“精神成人”,注重完善人的精神结构,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超越,是一种自觉的精神守护和培育;它融情感、激情、意志和关爱于教育过程,顺性达情,呼唤出学生内心深处人性的东西,让真善美、自由平等博爱“融入”学生心田。因此,人文教育在加强学生自身修养、陶冶情操、砥砺品行、提升人格、促进学生精神成人方面有着专业教育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正如爱因斯坦在他的《自传注释》所说:“只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很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只有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完成大学生“精神成人”的任务。

5. 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人文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积极进取的意志,能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人文素质教育教给学生很多直接和间接的人生体验和人生哲理,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及其对社会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培养学生沟通协调能力。而这种顽强、不怕困难的毅力、勇于承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灵活的沟通协调能力和善于与人合作的能力,正是大学生立足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化已经成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发展的障碍

“功利的人文素质教育”是指人文素质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倾向。笔者认为,人文素质教育是具有很强的功利的,但功利化的人文素质教育则不但发挥不了人文素质教育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反而会影响它的功利,进而把人文素质教育引入歧途。纵观我国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人文素质教育功利化倾向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追求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考虑和系统规划

目前许多高校,尤其是部分地方院校和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长远考虑和系统规划,短期的应付行为较多,或为迎接教育部门的评估和上级检查,或为申报某个建设项目,或为学校形象宣传需要,而被迫举办一些人文素质教育活动,追求短期效应,活动一完成或项目申报到手,这些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便也就偃旗息鼓了。还有的则是因某位领导的喜好,而举办某一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带有十分浓厚的人治味道,虽然一时间也可能轰轰烈烈,结果往往是人走政息,昙花一现。

2. 人文素质教育内容上,盲目追求高、全、深,不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

人文素质教育只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符合学生思想特点,才能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所接受。然而,目前有些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不顾学生思想特点、知识起点和接受能力,在教育内容上盲目追求高、全、深,以此来作为衡量人文素质教育水平的标准,而不顾及教育的实际效果,不愿意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不愿意深入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喜所好,不愿意下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硬功夫。

3. 注重形式,追求表面的轰动效应

主要表现在有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在实施途径上,只注重课堂教育,而忽视专业渗透和学生实践体验,忽视教职工言传身教的影响和校园文化的熏陶;在形式上,热衷于开讲座,搞活动,热衷于做一些看得见的表面文章,而忽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实际效果,忽视校园人文氛围的营造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愿意做艰苦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不注意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学习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这样的人文素质教育尽管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很难给学生以心灵上的震撼,也提高不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4. 东施效颦,特色不鲜明

每个国家、每个地区、每所高校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不同,面对的教育对象也有区别。因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一定要与本地区、本校的具体实际,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办出自己的特色。然而,目前某些高校,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对本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做深入思考和研究,盲目模仿国外或其他学校的做法。比如看到国外,尤其是美国“通识教育”比较成功,就简单地把美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和教育方法全盘照搬过来,有些人甚至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等同为“通识教育”,而没有与本地区、本校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不考虑专业的实际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没有自己的特色或特色不鲜明,致使人文素质教育也出现千校一面的局面。

5. 偏重物质化和硬件建设,轻视“软”环境建设

在人文环境建设方面,高校普遍注重看得见的“硬环境”建设,校园建筑风格迥异,校园雕塑琳琅满目,校园环境美不胜收,甚至建筑物、道路的命名也各具特色,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在“看不见”的“软环境”建设方面却往往被忽视或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对学校及地区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忽视学校核心价值观的培养与弘扬,忽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忽视学校特色文化的培育,因而导致学校人文气氛不够浓,人文底蕴不够深,文化品味不够高,缺乏渗透力和熏陶力。

三、克服功利化倾向是确保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要保证人文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取得实效,一方面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对大学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和作用的认识;另一方面,必须克服大学人文素质教育过分功利化的倾向,认真研究和把握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规律,真正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扎扎实实推进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

1. 更新观念,以人为本

人文精神,说到底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人文素质教育实质上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这其中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心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的兴趣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文素质教育也要围绕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来展开。这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宗旨,任何人文素质教育活动都不能违背这个宗旨;第二层含义则是人文素质教育必须着眼于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教会学生学会尊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正确处理自身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多种关系,把学生由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使人性得到弘扬,实现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持续发展。

2. 系统规划,全面推进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时间上讲,他必须贯穿学校办学的全过程,并且不断积累人文素质教育资源和经验;要贯穿学生培养的全过程,从学生一进校到学生毕业都必须持续不断地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从空间上讲,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落实到学校的各个角落,无论是教学场所、生活场所,还是休闲娱乐场所,都必须融入人文素质教育的元素,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因此,要防止人文素质教育的功利化,避免短期行为,必须按照长期与近期相结合、整体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从指导思想、教育目标、课程体系、校园环境、校园文化、网络建设、队伍建设、日常管理、考核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对人文素质教育作出全面、系统的规划;学校应成立专门的组织或指定某个部门来统一协调人文素质教育的实施,使之有规划、有组织、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有奖惩,建立起长效的工作机制;[6]而不能停留在某个方面、某个环节,更不能像搞运动一样,急功近利,才能达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3. 注意方法,讲究实效

首先,要改革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更多地采用讨论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目前,我国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不论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还是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一般都采用教师满堂灌的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没有学术上的讨论,没有思想的交锋,更没有心灵的沟通与交流了。这显然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旨是背道而驰的。其实,大学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要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应该更多地采用讨论式教学和启发式教学,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正如著名学者薛涌所说,“从大学的诞生可以看出,大学与生俱来地带有几个特点:第一,大学是一个求知者的精神共同体;第二,师生的关系,不管是从心灵上还是从空间上都非常密切,大家住得很近,可以随时坐而论道;第三,真理是辨出来的,不是死记硬背地‘学’出来的。大学要训练学生发展自己的论断,并能够应付不同观点的挑战,在思想的交锋中说服别人。”[7]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更应该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比如经常给学生提供正反两方面的素材,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设置各种复杂的是非情景,让学生自己进行判断和处理;组织引导学生就社会的热点问题或某个专题开展讨论交流,展开辩论;组织学生阅读人文书籍、撰写学习心得等等。让学生自己在分析、阅读、交流和论辩中体验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

其次,要把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和学校各项工作中。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不是依靠人文素质专门课程来完成,不可能开设太多的人文素质教育专门课程,而是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专门课堂教学和技能实训中,渗透到学校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中,渗透到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到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到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与学校管理、服务、人文素质教育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从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来看,最终是要使学生将人文知识内化、升华为职业人文品质,这个内化和升华的过程也是一个一点一滴的渗透和积累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能达到目的。

再次,要注意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我国自古就十分重视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因此,要按照人文素质教育的要求,从校园环境、硬件建设、大学精神的培育、校风、学风建设、大学的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着力营造人文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金星.关于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的报告[R].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1):76.

[2] 胡章显.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努力加强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二).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12):30.

[3] 周远清.在更高水平上推进文化素质教育[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六).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

[4] 杨叔子.绿色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交融[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六).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24.

[5] 刘献君.科学与人文相融――谈结合专业教学进行人文教育[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湖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7):54.

[6] 张玉芳.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分析及强化措施[J].平原大学学报,2007(4):64.

人文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语文教育;素质;精神

语文教学的历史从古至今可谓源远流长,在我国古代有论语、诗经等旷世名作。语文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课程,如何有效地加强对职业学校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已成为各方积极探索的刻不容缓的职教主题之一。本文就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及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展开深入讨论。

一、中职语文教育的现状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越来越普及,越来越盛行,而随之而来的语文教育水平并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中等职业的学校为了

谋求发展,吸纳更多的生源,不惜在招生标准上不断地降低要求,致使许多入学后的中职学生的精神文化素养的程度非常的低,这样盲目地自主招生后的结果往往加大了教育的难度,中等职业学

校偏重于学生职业技术专业方面的教育,而忽视人文方面的教育,致使许多职业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中仍然是素质不高。中职教育的对象主要由高中录取完的线下生(初中毕业生)构成,这决定了他们的文化素质相对低下。中职学生整体素质较以往明显下降,主要体现为社会情感的日益枯竭,明辨是非的能力缺失,所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人文教育的培养。

二、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语文是一科基础教育学科,我们每个人都要从基础的语文学

科中学会怎样做人,人文教育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

文精神,而人文精神最能体现出人类生存的意义,追求人生美好,追究求积极向上的东西,充分地享受生活,享受生命。语文教学不但能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而且能引导学生欣赏生活的价值。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注重他们的精神成长,使语文教学充满人文教育。语文教学应该是爱的教育,善的教育,美的教育,用真善美来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体会到丰富的人生,感受到家庭、社会、亲人的温暖,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来寻找生活的真谛,用自己的方式来感恩社会。把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融会贯通,让我们的学生不仅能够学到书本上概念的东西,更为重要的是达到心灵的净化。

三、如何在中职语文教育中体现人文教育

教学的方式千变万化。但是教师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不能只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忽略教学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个性化的存在,而统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每个学生,所以,教师在人文素质的培养中要求中职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还要有

适于青春期孩子叛逆心理的教育方式。要实现这样的教学境界,就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相互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对现实的结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和学习的动

态。同时,学生在展开讨论的过程中,在自己的习作中,或含蓄或直接地表明自己的人生理想、生活态度、价值判断,只要教师引导得法、点评到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对学生学习表现所做出的正确判断、积极评价、科学引导,也会对学生的品德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样,学科知识增长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锻炼,得到升华,生活品位和道德修养都将得以提高。

注重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是积累人文素质最有效的途径。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观察人、事、景、物的时候,要提前交代观察目的和任务,以便学生掌握观察的方向。中职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潜力,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才能将教育的目标具体化。

参考文献:

[1]曾衍文.EGP教师向复合型教师转变的途径[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2).

[2]小刚.院校“双师”建设必然途径[J].职业教育研究,2010(7).

人文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人文教育 语文教育 相互渗透

一、引言

传统的语文教育对学习知识的要求非常死板而且严格,使得语文成了一个选拔书呆子的工具,致使语文不仅难以教出高素质人才,反而给广大师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语文教育方式也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拾起人文性这一工具,在语文教学的同时,将人文教育融入其中,这样才能给学生独特的思维想象空间,才能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当前语文教育的现状:缺乏人文教育

语文是“基础工具”的特点写进了建国以来的历次教学大纲,成了现代语文教学的基础理论和指导思想。当然,语文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人们的听、说、读、写四大能力在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起着根本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把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人文内涵,最具生活情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几十年来,固定模式的知识系统,死板的解题技巧充塞着教师和学生的头脑,导致了抽象、概括、提炼、分解的训练占据着课堂。这样的语文教学突出的不是语文学科应有的形象思维,反而强调的是逻辑思维的训练,从而也就忽视了情感、意志和审美情趣的介入,我们看重的是所谓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的提高,重视知识的记忆,重语法修辞、逻辑等理性内容,重视起承转合、前后呼应等写作技术的训练,使最具人文性的语文教学逐渐成为语言文法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训练,却忽视了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形成,个性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加上近一、二十年来应试教育的兴起,我们的语文教育距离人文教育的道路越来越远。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必须每天面对浩如烟海的训练资料以及刁钻古怪的各种考试试卷,这些不仅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而且对广大语文教师来说,也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头脑中语文学科的人文意识将严重匮乏,而且学生也很难在这样的语文教学中得到情感和心灵的升华。这些做法恰恰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情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态度的人文教育背道而驰。

我们的教育不应该是为了传授知识而教育,这样就误解了教育的本质。孔子曾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文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做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让他们懂得自己去探求知识,然后学以致用。这样我们教育出来的人,才是最具有头脑与创新精神的新一代学生,国家需要的正是这种人才。

三、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语文教育离不开文本,而任何优秀的文本都是人文精神的载体。语文教育不是局限于文化知识的传播与灌输,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语文知识中所蕴含的情感,以及所表达出的深刻哲理。从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语文教育同样具有人文价值。语文教育不仅具有教书育人的作用,同样内在地蕴涵着人文价值。因为教育本质上是人文的,语文教育的内容也具有人文精神。失掉了人性的语文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这样的教育,教出的学生大都是死读书、没有活力与创造性的学生。丧失人文价值的原因有狭隘的功利主义教育观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淡忘,应试教育对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抛弃,教师素质也制约着语文教育人文价值的体现和传播。那么,语文教育的目标应该转移为个人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素养的培养。通过转变教育观念、优化课程结构、改革教育方法、完善教育评价等,来实现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

所以说,人文教育和语文教育二者之间有着兼容性和互补性,是有差别的统一。同时,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知识经济要求人们注重人的整体素质发展,语文教育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方法、能力、行为、习惯等多方面整体协调发展。语文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融合和发展,最终将决定人的塑造和提升,进而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改造。二者的融合,是语文教育日趋完善的表现。语文教育作为一种塑造人的社会活动,既要满足社会的需要,又要关注人自身的发展,培养有健全人格的人。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培养素质与人文性兼备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语文教育应该以学生的人文精神重构为目的。通过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深入挖掘语文教育的人文教育价值,教育学生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注重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语文教育。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兼容的教育,也许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四、如何使人文教育与语文教育成为一个整体

(一)注重情感的培养,关注心灵的提升。语文教学,本应该是一个充满情感与乐趣的过程。而在现代教育模式下,教师不得不快速地讲授文本内容,为了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校的教学业绩相当出色,但是学生却苦不堪言。机械性地接收老师上课讲的知识,长期下来会造成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下降,以及情感的淡化。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教师在课堂授课时,扮演的应当是一个指向帆的角色。他们用诗一般的语言,充满情感的基调,引导着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真正的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魂的交流活动。语文教育如果只从客观层面去把握学生,那么教出的学生将会是被物化了的学生。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多去了解学生,这样才能在授课时抓住学生所感兴趣的,才能让学生在一个充满情感与人文关怀的环境中成长求知,才能达到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也能使语文教学更具人性化,更能启迪学生的心灵。

(二)全面评价学生,注重教育过程。语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教师对一个学生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以及以后学习的状况。一个好的评价,是老师对学生的认可,这样会给学生极大的鼓励,使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使自己更加完美。相反,一个差的评价,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对于那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学生来说,这种评价或许会给他们带来厌学甚至不再爱学习的后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平时教学的同时,要学会掌握评价的技巧,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从而让学生能够在了解自己不足的同时也能明白努力的方向。这才是教学评价的真正目的。

此外,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教育,而不是只为了单一地拿出什么样的教育成果。教师如果在课堂教育的时候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那么学生最后学到的也只有死板的文本知识,而那些知识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感,学生将很难体会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更多地引导学生探索求知,让他们体验求知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只为教学而教学,机械性地给学生灌输知识,这样的教育一定是个可悲而且失败的教育。

实践证明: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鼓励。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的鼓励性评价,对于学生树立自信心,积极进取,在学习上取得新的成功有着重要作用。

(三)重视学生的写作训练,催化人文之情。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与重点。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自我、解读世界、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学生在写作的同时,不仅能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而且更能激发学生的人文情怀。

我们的写作灵感,大都源于我们平凡的生活。要写出有质量,富有情感的文章,并不是一件难事。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其内心的情感一定也会很丰富。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穿插教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给他们布置一些简单而富有乐趣的社会体验作业,让学生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的同时,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然后,让学生用文字的形式写出来,不仅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而且,对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升华。学生有了情感,体验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自然能够把学习搞好。这比死板的课堂教育所教出来的学生更具有时代人文气息。

另一个写作的灵感就是来源于阅读。叶圣陶曾说过:“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阅读量多,写起文章来,自然能信手拈来。阅读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而且阅读对于学生语感,语言能力的培养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教师的教学计划里,没有让学生阅读这个条目,那这个教学计划就是不完美的。

五、结语

任何事物都有其灵魂所在,语文教育作为我们最基本的教育,也有着其灵魂所在,它的灵魂就是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与人文融合,只有把语文教育与人文结合,才能够使语文教育更加有深度,也更能彰显语文教育的魅力所在。语文教师要善于将人文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中,在不知不觉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语

参考文献

[1]文化素质与人文精神重建.思想理论教育导刊,1994(10).

[2]张胜勇.反思与建构――20世纪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康震.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导向.河东学刊.

[3]潘美明.大学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J].文学教育, 2007.

[4]吴丽萍,丰宗立.大学语文教学如何与人文素质培养结合[J].成人教育, 2005.

人文教育范文第6篇

在人文教育中,大学语文教学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人文教育是通过知识的传授、环境的影响、学生的实践,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等,转化为良好的人格,塑造出稳定的内在品质,现代的学校不单靠物质基础和社会需要体现它的生存价值,还需建设校园文化来丰富其内容。[2]优质的校园文化能够营造出积极的学习氛围,在文化的熏陶中,师生提高自身的素质。

(一)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理念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进行人文教育,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能够关注到学生的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态度。将人文教育的精髓贯穿于课堂中,师生共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展现出人文气息浓厚的教学过程。[3]这样,既能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也促使学生注重人文知识。

(二)有利于教师改变学生观

人文教育,教师必须将人文精神发挥出,以学生的角度出发,必须认识到学生是一个有独特思维活动的人,一个具有独特的情感体验的人。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独特的情感体验必须受到尊重,由此,学生倍受鼓励,积极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在高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能使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发展。在强调专业学科的同时,也能关注到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

(三)有利于教师更新知识观

传统的语文教学只停留在工具性层面,只要求掌握系统性的知识,灌输死记硬背知识的方法。从而忽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采用的学习方法、知识内容本身承载的情感态度和塑造出的价值观。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中,倡导人文教育,这是一个引导师生全面来了解这个公共科目,让学生学会将个人的情感体验与所学知识联系,使得身心健康发展。

二、人文教育中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更新语文教育理念,重视人文性教育

高职语文教学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做好基本的铺垫。因此高职语文必须抓好基础性的知识,将人文与实用这两个理念结合在一起。而当前的教育理念,则是过于注重技能教育,忽略高职语文这门基础课。[4]但是社会对高职毕业的学生的表现反馈信息来分析,高职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是相当欠缺的。为此,高职语文教育理念得改革,将人文性教育作为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师不再单纯传授知识,得培养学生的良好品格,学会做人等。

(二)整改教学方式,联系学生实际

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语文课程都有期待的,高职的学生也不例外,活跃的课堂氛围,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再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既能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也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掌握学习方法。高职院校安排的语文课时并不多,教师必须整改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减少讲解课文的时间,注重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乐于思考,积极主动投入到言语实践过程中。

(三)建设师资队伍,提升人文品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事业中必须存在的。高职院校语文要实现人文性,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人文教育是难以实行的。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丰富的人文知识,以及高层次的思想文化水平和奉献精神。[5]只有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掌握好语文教学,才有能力开掘出作品的文化内涵,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学校应该加强语文教师队伍的建设,招聘优秀人才,建立合理的师资队伍。

人文教育范文第7篇

人文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学做现代人,即通过提高人文素养,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雅、更高尚,使现代人拥有乐观开朗、善于沟通的心胸,有悲天悯人、恻隐同情的情怀,有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超脱,有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品格。

所谓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

人文素养,就是做人的基本修养,主要体现在一个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准则中。人文素养是由人文知识、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构成的,人文知识和人文态度是人文素养的基础,人文精神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和灵魂,人文素养的最高形态是人文精神,人文素养主要通过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人格特征、审美情趣等体现出来。人文素养不直接体现为能力,而是以人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

华中师范大学胡晓明教授认为:“人文素养是对看不见的事物想像与感受的能力、对精神财富的储存能力、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精细的艺术鉴赏能力、批判能力与对文化基本价值的守护能力。”胡教授的观点,全面、准确地界定了人文素养的基本内涵。中央电视台资深节目主持人王利芬说得更简洁,她说:“跟具有人文素养的人打交道,你付出的心理成本会小许多。从大的方面来说,会构成一种人文精神的提升,人文素养是社会文明水准提升的一个基石。”

所谓人文精神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理品质等,是指一种超越动物性感望和工具性功利的精神价值,它决定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决定着社会的价值取向和伦理取向。

按照著名学者周国平的观点,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可以确定为三个层次:一是人性,是对人的幸福和尊严的追求,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二是理性,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广义的科学精神;三是超越性,是对生活意义的追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因此,人文精神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

周国平说:“人身上有三样东西是最宝贵的、最有价值的,哪三样呢?就是生命、头脑和灵魂。”展开来说,人文精神就表现为三个尊重:尊重生命的价值,尊重头脑的价值,尊重灵魂的价值。尊重生命是人道主义,尊重头脑是科学精神,尊重灵魂是广义的宗教精神。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要有自己的人格,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头脑和灵魂,在对世界的看法和对人生的态度上自己做主、自己负责;对于社会来说,就是要为此创造一个相宜的环境。

学校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场所。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尊重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尊严,重视对人类处境的终极关怀。对教师而言,要培养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施教者本身必须具备良好的知识储备和道德品质;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作为从事教师职业最重要的出发点,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让学生自由地展示个性风采。各学科教师要通力协作,共耕人文精神的沃土,催开万紫千红的人文精神之花。要通过道德的体验性学习,使人文精神在学生心灵深处得到升华,使受教育者不断地积累经验,并且把人文精神内化,使之潜入自己生命的深处,从而自觉地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自觉地表达出对真善美的追求。

人文教育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中学英语教师 人文素养 人文教育

1 中学英语教师的人文素质要求

中学英语教师不仅应该具备从事教学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如:业务素质、审美素质、身体素质等,同时还要具备人文教育所要求的人文素质。在人文教育理念指导下的中学英语教学远非只是英语词汇、句式、语法结构及语言规则的语言基本层面的有限内容,而是要把语言与文化、语言与实践、语言与信息、语言与技能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对教师的人文素质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1 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是保证育人的基础。强调人文教育需要教师对学生有一份爱心,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教学中能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巨大的耐心、坚韧的毅力对学生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一定要做到,才能以表率的作用影响学生。因此,这种职业素质标准要求教师具有健康的心态、极大的热情、公正诚恳、与时俱进。这一点对中学英语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思维、兴趣、态度甚至健康成长。如果教师能身体力行地体察学生的情感,具有一定的亲和力,深得学生信赖,将会成为一种隐含的内动力,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由此看来,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教师,是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老师,这种独特的魅力将会像磁石一般吸引着每一位学子。

1.2 教师的学术气质。实施人文教育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即教师在文化基础、专业知识、教育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水平,它是教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必备条件。对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要求体现在能掌握一定量的英语词汇,并能准确、熟练、得体地应用于语言交际;懂得语言规则,并能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具有比较强的阅读、理解、判断、推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如果不了解英语国家以及我们自己的文化,就无法做到对其语言的灵活运用。学习语言的最高境界是能够准确、得体、灵活地运用它进行交际。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不失时机地利用语言材料向学生积极渗透相关的文化内容,除了帮助他们达到学习语言的真正目的外,还要向他们渗透爱国主义、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热爱科学的人文精神,培养他们保护自然、热爱和平、积极向上的现代意识。

课堂教学需要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及善于运用有效的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教学的效果好坏就在于是否能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产生师生互动的效果。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的比重加大的趋势,是人文素质教育所倾向的。这种高质量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运用科学的方法,善于把英语中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与文化背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动态、发展的方式精心设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活化语言的能力。只有学生能够全神贯注地自觉投入课堂活动,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才能与教师产生互动,从而生成新知识。

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达到“水道渠成”的良好效果,教师还必须具有处理好课堂的有限性与知识的广阔性之间的艺术,作到“能放能收”、游刃有余。正是由于课本的局限性,才需要教师去发挥、拓展、补充、延伸以达到进一步升华。教学过程的生活化、社会化是知识活化的需要。教师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找到“授人以渔”的最佳方式和契合点,这样的课堂教学才具有生长性。

1.3 丰富的业务知识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英语教学更是如此。宽广的知识面不仅包括丰富的百科知识常识和生活常识、最新的信息,还要对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广泛的了解。大到政治、经济、历史、及意识形态,小到风土人情、行为举止,语言风格、饮食起居等语言所能涉及的细节。同时,对祖国文化要有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提供或引导学生对课本所涉及到的文化内容有更宏观、更全面的触及。中学课本中有很多内容涉及文化层面,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文学常识、名人轶事等,都要求教师能与学生一道补充、充实相关内容,以丰富知识内容与体系。此外,教师的知识体系不能只是单一的,对语言、文化以外的相关学科也应有所了解。

2 人文教育与中学英语教学

中学英语教学也要体现学生主体的教育观念。在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学生当作主体看待,尊重、信任他们,体现教书育人思想。人文教育、人文关怀在教学中意味着对学生德行、品格与性情的熏陶培养,大力主张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协调合作、积极向上的融合关系和氛围。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主体,鼓励、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独创性,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理解和信任,以发展他们的最大潜能和创造才能。

人文教育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同时,尤其强调对学生一定文化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教师的素质要更全面,而不能仅仅满足于“传道、授业、解惑”。这就决定了教师首先要具备人才培养所应具备的一切素质。从教育实践来看,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有了一流的教师,才会有一流的人才。

人文教育范文第9篇

目前,很多学校还没有将人文教育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纳入到教学日程之中,所以学科教育成为了人文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成为了人文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科教学本身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所以拥有强大的人文教育潜力,以学科教育为载体对小学生进行渗透性人文教育,可以说是实现小学人文教育的有效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拥有丰富的充满活力、正能量的故事,其中的人物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可以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欣赏能力的同时适当地渗透品德、思想教育,使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还可以通过政治、思想品德、历史等学科进行渗透性人文教育,根据教材内容中真实的生活案例来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辨别事非的能力,以达到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的目的。

二、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渗透人文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劳动实践活动和服务性的社区活动,这些都与人文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整合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从而更自然的在学生实践活动中渗透人文教育,对于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可以起到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实践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活中去体验和调查,通过亲身感受更理解接受人文教育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言行,有昨于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安全意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接受人文教育的同时还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其逐渐形成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服务祖国、服务家乡、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思想。

三、通过日常行为教育渗透人文教育

人文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小学生的日常行为、日常生活和日常习惯,也能够反映出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和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日常行为来感染学生,并适时地渗透人文教育。教师可以针对某种行为组织学生对其进行讨论,通过正确引导渗透伦理道德教育、关爱、见义勇为的教育,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达到对小学生渗透人文教育的目的。

四、在常规纪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文习惯

常规纪律教育又包括生活规范教育、普法教育、礼仪教育、纪律教育等多方面内容,它一直贯穿着学生生活的始终,而且是学生生活中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它即能够体现学生实际的人文素养水平,也突出了人文教育培养目标。在常规纪律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体现出常规纪律教育的人文性特点,也能够更科学、规范地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在学习学校规章、制度、纪律的同时,有针对性地渗透人文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规范,进而形成正确的人文习惯。让学生在感受学校纪律性的同时也感受到学校的人文气息。在普法教育中渗透公民道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法制素养。通过有针对性渗透人文教育,最终达到提高学生文明礼仪水平的目的。

五、通过专题教育渗透人文教育

学校经常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核心工作、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教育需求开展一些专题性教育,如有关五四青年节、植树节、国庆节、六一儿童节等专题教育。这些专题教育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目标性,所以通过专题教育渗透人文教育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在专题性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内容,同时还要在专题后的实际行动中有有意识地安排人文教育实践内容,以突出人文教育的窜性,以获得阶段性的突出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体育、游戏活动渗透人文教育,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去感受人文气息,以达到更好的人文教育效果。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地渗透人文教育,可以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另外,还可以通过课外辅导、课外阅读,让学生自觉地接受人文教育,更能够体现人文教育的个性化特色。

六、通过教学评价渗透人文教育

科学的评价考核体系,可以对人文教育发挥更好的引导作用。它可以向人文执教者展现出更明确的目标、要求和标准,还能够对人文教育的实践意义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所以要通过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人文教育评价体系,并将其与渗透人文教育相,充分地挖掘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潜在动力,综合地运用内外力量来推进人文教育的实践和推广。可以将人文教育考核渗透到学科教学评价这中,在学科考核试题中增加一些能够体现人文教育评价的题目,这样人文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答案进行评价和分析,以达到评价学生人文素养的目的,可以将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的自主和互评都作为评价依据。并将其与常规教育评价相结合,通过学生纪律表现评价学生法制素养,通过学生的生活礼仪来评价学生的文明礼貌素养,通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来分析学生生活中的人文素养水平。教师还可以借助学校以外的力量对学生的人文教育情况进行评价,结合家长和社会评价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进行全面、科学、综合的评价。人文教育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尤其是小学人文教育更是一个复杂的阶段,它需要教师、学校、领导、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以更全面、顺利地实现人文教育目标,使小学人文教育取得更好的预期效果。

人文教育范文第10篇

1.1对人文精神的遮蔽

当一个知识门类获得大学的建制,就意味着它从边缘走向中心。学科制度化进程使得每一个学科都专注于单科的知识生产,力求将知识以规范的形式表达,使其拥有控制的权力,对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差异进行界定,并将不符合其规范的知识体系均排除在外,从而使得各学科之间树立壁垒。医学也不例外,通过医学学科建制,医学和其他学科之间泾渭分明,这也包含医学和人文学科不断划清边界。学科规训极大地促进了近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赋予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但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问题,其中主要的就是科学与人文相互拒斥与分离。学科规训是知识/权力的结合,使世界按照一种井然有序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加深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并加剧了对科学的推崇。但与此同时,科学具有唯理取向,强调精确化、规范化和体系化,关注的是范式、理论、技术和方法,在科学关照的世界中,纯粹的工具取向排挤了对生命的关爱,对人的生活关注更多的是一种冷漠的剖析和粗暴的强制。医学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精神是为了求真,人文精神是为了求善,医学和人文科学都属于“人学”。然而,在现代医学学科规训发展的推动下,人文和医学被界定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认知方式。在学科规训的影响下,医学与人文分裂,医学人文关怀被边缘化,这导致了医学技术化和医患关系物化。医学更注重其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却抽离了医学中的价值存在,放逐了医学中的人文情怀。医学教育注重“形而下”的部分———医学知识、医学研究方法、医学手段、医学组织、医学物化的科学成果等,而其“形而上”部分———医学的科学精神、道德、伦理等构建的医学价值体系被遮蔽。

1.2对人文教育的驱离

医学教育的体制化、精细化使得人文教育边缘化,医学教育嬗变成为一种技术训练,关注的只是知识的判定与积累、知识体系的构建、技术操作的训练,漠视学子的价值取向、道德信念、意志品行、内涵修养。在学科规训取得制度化安排的新的情境下,学科规训的方式也逐渐得到改进和完善,变成一种新的、有普适效应的权力技术。正是通过权力技术的推广运用,医学教育不断挤占、排斥人文教育,使其在医学院校中无以立足,难以实现其教育功能、显现教育成效。医学教育在课时安排、课程计划设计、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显示出对人文教育的排斥。以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基础类学科为例,在医学教育中几乎不见踪迹。有的院校将思想教育等同于人文教育,人文类课程仅设有思想政治类课程,过分偏重于人文社会科学的政治服务功能。有的院校即使开设一些文学等选修课程,但因人文主题不鲜明、课程体系缺乏逻辑性、课程开设具有盲目性与随意性、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因素影响教学效果。医学人文交叉类学科如《医学史》、《医学伦理学》、《医学人文学》、《医学哲学》、《医患沟通》、《医事法》等,在多数院校仅是象征性开设,其课程体系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层次性、系统性,并且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因此在医学教育中被视为“劣势学科”,很难引起师生重视,难以激发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此外,医学院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全然当作一种技术教育(书写、考试、评分),将人文教育归入方法理性、技术理性的藩篱。复旦大学医学院2011年组织的由46家高校参与的一项医学人文教育调查结果显示:88.7%的院校没有专门承担医学人文教育教学和研究的机构,73%的受访者表示本单位没有编著或者引进医学人文教育的相关教材。医学人文教育所受冷遇可见一斑。

医学学科规训致力于医学知识与技术的生产、研究与界定,并不断通过权力技术的运用,对医学中的人文精神进行遮蔽,并在具体医学教育实践中表现为对人文教育进行挤占、排斥与驱离,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才培养理念。当下医学界技术至上理念盛行,医学主要被定位在技术层面,导致医学技术性和人文性的严重失衡。医学教育注重培养医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与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对医学生人格的熏陶和品行修养的塑造,疏离了医学中最为重要的温情与人道。医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育、人性养成相分离,人文教育的发展受到限制。这种人才培养理念对医学生学习与研究倾向、职业道德的理解与定位、自我认知与价值取向等进行负面指引。第二,学科体系与课程设置。学科规训促使医学不断完善自身学科体系。医学院校课程设置上基本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见习等,而有关人文、社会、行为科学等课程比例明显稀少,在课时安排、课程结构等方面均挤占人文课程。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比例严重失调,导致人文教育的弱化加剧。第三,考核与评价。医学学科规训将医学教育的考核与评价制度规范化,对医学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见习与实习等均制定了严格的考核标准,而人文类科目大多被列为选修课形式,考核要求及标准也较低。第四,学术规范与学术组织。医学学科规训在研究学术的价值、主体及方法等的基础上,制定医学精细的学术规范,并推进其制度化安排,但并未较多涉及医学人文教育。此外,医学教育拥有众多的学术组织,创立许多医学学术杂志,而涉及医学人文类则相对较少,例如,国际上有《医学与哲学杂志》、《医学伦理学杂志》、《临床伦理学杂志》、《医学人文学》等为数不多的期刊,国内有《中华医史杂志》、《医学与哲学》、《中国医学伦理学》、《医学与社会》等以及医学教育类期刊中的一些版块涉及医学人文教育,因此在学术研究、学术规范、学术制度化安排等方面明显逊于医学专业教育,这得人文教育被驱离至边缘。

2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突破医学教育学科规训的藩篱

2.1医学教育中人文缺失现象

在现代学科规训制度下,医学生人文知识的匮乏、价值取向的偏离、人文精神的缺失、实践体验的缺席已成为一种现实。医学生缺乏敬畏生命、关爱患者的情感;缺乏毕生奉献医学的敬业精神与崇高的职业道德;缺乏深厚的人文底蕴与良好的沟通技能。近年来我国医疗行业出现的医生职业自尊淡化、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等现象,也显现出在医学教育中由于人文教育弱化而引发的不良后果。医学生的人文素质亟待提高。

2.2探索突破医学学科规训的有效途径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提出医学毕业生应当具备60种能力,涵括7个领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交流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这对医学生人文素养提出了明确培养目标,表明培养医学生要使之不但具有精湛的医术,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因此,应突破医学学科规训的限制,结合医学特色,在医学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使医学教育折射出更加深切的人文关怀。医学人文教育正是适应时代的要求而逐步发展起来的。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教育不断进行改革,医学人文教育被提出并日益受到各国重视。医学人文教育是跨越医学和人文学科的边界,将医学与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组建起来的一个学科群,主要包含医学法学、医学哲学、医学社会学、医学伦理学等。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源起于19世纪5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医学院校推行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已形成明确的教育目标:树立新的医学观念,全面认知医学与社会;培植道德情感,规范道德行为;依靠人文的知识和方法,发展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协作精神和社区管理能力。此外,国外医学人文教育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配备、评价监督、学术研究等方面大胆改革,取得卓越成效。当代医学人文学的任务和历史使命,是要促进医学科学与医学人文的交流与互补,丰富与完善医学,哺育医学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克服医学和保健服务中的技术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复归“医乃仁术”的本来面目,使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人类,造福于社会。

医学人文教育乃是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相互交织融合,不可硬性剥离二者的关系。医学教育必须突破学科规训的藩篱,挣脱出医学知识与权力交织的罗网,认真审视对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然而目前医学生的学习倾向颇具功利性,忽视对文、史、哲、经、法等学科的学习,从而造成通识知识匮乏、沟通技能欠缺、人文内涵浅薄、缺乏创新能力。由此反映出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弱化、医学生人文精神迷失等问题。因此,针对我国医学生人文素质令人堪忧的状况,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首先,应该更新教育理念,以“社会的人”为中心来构建医学体系,关注生命的整体,关注诊断技术与人文关怀的统一,注重培养医学生具有良好的诊断技能、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第二,改革医学教育教学实践,改变以智育为中心的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对课程进行系统化整体设计,整合优化医学人文教育多层次课程模块,并改革教学形式及教学方法。第三,建立科学的考核与监督机制,将人文内涵、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修养水平等作为考评的重要依据,激发学生提高人文素养的内驱力。第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鼓励各专业人才积极开展协作教学,共同研究医学人文相关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努力提升教师人文素质修养,改变工作理念与工作作风,注重人格力量,避免教师人文精神迷失。第五,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培育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人类、感悟人生、关注现实的人文精神。营造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文化氛围,塑造崇高的现代医学人文精神。

综上所述,学科规训促进了知识的生产,加快了现代科学前进的步伐,但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人们如果藐视人文教育,一味执着于专业领域的研究,“获得的只是作为‘百家众技’之一的一技之长,失去的是对整个世界的洞见能力和睿智。”目前由于人才培养的功利性使人文教育弱化,医学生在校期间忽视对社会、法律、伦理、人文等方面的认知,易受到社会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的影响,从而造成其通识知识匮乏、人文内涵浅薄、意志力薄弱、价值取向偏离。现代医学人文精神,是广大医学工作者以其职业群体的文明之道普及天下众生的友善良行,是医学工作者从事医学技术事业的精神支柱。因此,面临当下形势复杂的医患关系,在医学教育中应更加关注对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努力突破学科规训的局限,加快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变革。

上一篇:美术教育学范文 下一篇:智慧教育平台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