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3 19:58:44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一、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如何才能提升人文地理教学的生动性,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呢?以《商业选址的案例调查法》为例,该课内容牵涉到门槛人口、商圈理论等抽象的概念,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学习兴趣不高。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事先就市内、校园及周边某超市展开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调查,如周边人口数量、构成职业、购买能力、消费习惯等;地理因素分析,如周边交通线路、公交站点、停车位数量、交通管理情况等。待到正式课堂时,教师即可将这些抽象理论转化为学生手中的数据,进行盈利能力、市场饱和指数运算等。这种调查数据的应用,加上教师的有效讲解和重要知识点板书,可将抽象的时间、空间、经济活动思维具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加深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知识点的把握度,有利于学生对地理重难点的理解、思考和探究。

二、开展探究式教学,提升实际问题处理能力

探究是人文地理的核心,也就是如何理解人文地理知识、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发现相关规律。中职学生大多已经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问题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对一些人文地理现象产生疑问,但往往不能抓住问题的关键,思考不能切中重点,归根结底是探究能力较弱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问题创新意识的培养。首先,做好一般人文地理问题的逻辑示范,把握问题关键进行探究。第一,三大原则,包括抓住主要矛盾,比如教师可以以城市地铁修建为例,让学生不能仅把思维局限在方便工作、生活方面,更应从经济转移、产业转移、城市规划这些人文地理要素方面考虑;假设条件提问——假如本城市内没有某造纸厂,经济和环境会怎样;逆向思维提问——假如没有上下大坝,长江流域生产和生活会是怎样。第二,三大步骤:是什么,为什么,如何做。第三,引导学生质疑,提升探究价值。并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是有价值的,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课本内容及问题答案的质疑。在重点、难点、疑点的教学中,先鼓励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自我解答和自我创新,寻找问题的根源所在,然后再将问题和现象还原到生活中来。

三、改革评价

方法,情感、技能、价值有机统一考试是检查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传统中职人文地理考核往往以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为考核关键,考试性质和考试模式相对单一,给学生带来较大压力,影响到学生人文地理的探究热情。因此,可考虑增加中职人文地理评价方式:野外考察、实习结果考评,如本地区工业布局考察,旅游地理、农业地理考察等;人文地理专题调研评价,如本市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城市CBD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案例调研,如笔者学校对周边经济、文化、环境、产业等方面的影响等,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人文地理论文写作,学生可自行确定写作主题,拟写提纲、形成体例、整理资料并经调查研究后完成论文。

四、小结

综上所述,中职人文地理教学需加强课堂的生动性、有效性,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着力于学生的课堂参与、知识生成、自主探究水平的提升,重点培养学生地理知识迁移能力和地理思维逻辑能力。因此,教师应注意多元教学方法的开发运用,强化地理的人文性和生活性;学生要切实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问题时,师生间有机交流,只有不断探寻、努力积累,才能使中职人文地理教学变得有序、有效。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参与者:苏静静 何慧莲 周玉婵 黄翰玲 唐文华等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对于教师而言,需要考虑如何把握教材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对教材的知识进行处理和整合,针对新教材中明显增加的学习活动量,如何有效地组织教学,等等。这些问题或来源于学生的质疑,或来源于教师的反思。对于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教师多采用撰写教学日志或教学反思的方式进行记录。当前,国内外对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教师的教学日志和教学反思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它仅限于教师个人的思考或者几个人的交流,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如何开发教师的集体智慧,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并通过一定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这是我坊开展“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积机制”研究的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建立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积机制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合作学习方式。每个工作坊成员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分析、归纳的基础上提出有待研讨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从众多的方案中得出大家认为最有效的解决办法,经教学实践检验,形成“问题卡片”,在累积成“卡片库”后,形成“校本教研超市”,工作坊通过网络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师通过对“地理教学问题卡片累积机制”的研究,增强了教育科研意识;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创新活力,找到更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们在研讨和交流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和交流,更加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对教师的成长,尤其是新教师的快速成长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模板

传统的卡片用来记录各种资料,方便分类检索。我坊主要通过制作电子版的“问题卡片”模板,设计出“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电子模板,并在工作坊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进而完善“问题卡片”的模板,提高教学的效率。(“问题卡片”模板如下所示)

“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模板

探究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

教案设计:刘敏红 班级:高二(4)班

1.常规教法:讲授式教学法。教师讲授课文内容,同时展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结合平时的观察,提高对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认识,并进行归纳总结。这种传统的教法,容易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出现打哈欠、开小差等情况,教学效果一般。

大多数学生对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都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我打算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因此,我采用了小组合作、汇报交流的方法开展教学,力图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变“课堂”为“学堂”,变“讲师”为“导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学习的意识。

2.创新教法尝试。在教学准备阶段,我先将教材内容分为“环境污染”“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看城市发展”4个板块。课前,由各个小组的学生认领相应的学习板块;小组成员有的负责设计脚本,有的负责查阅资料,有的负责电脑设计。我要求各个小组通过摄影、上网、查阅报刊书籍、绘画创作等方式完成“我眼中的梧州”研究主题的图片收集。在收集图片的过程中,学生要明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会“有得有失”,因此,要从不同角度收集城市发展过程的图片和资料。

3.小组交流汇报。各小组展示本组所收集到的图片,介绍在收集图片过程中的收获和感受,阐述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两面性观点。

教师归纳总结各个小组的观点。①正面作用: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发展、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这是城市化的主流。②负面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环境问题。

4.学生自由讨论。针对城市化进程中所出现的负面影响展开讨论,列举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问题,找出解决的途径。

(1)产生的问题。①环境质量下降;②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③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等等。

(2)解决的途径。①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②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③建设卫星城市,开发新区;等等。

5.调查研究。根据上述问题或自己感兴趣的主题,组建探究小组,针对问题或主题进行深入具体的调查研究。

参考课题:①探讨市区排污企业布局;②近年来梧州市区改善“市容市貌”取得的成效;③学校周围噪声污染对学生学习的影响;④企业“三废”回收、处理和利用的情况;⑤城市垃圾处理;⑥城市“乞讨部落”调查;⑦城市交通拥挤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解决途径;⑧当前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的调查。

要求:小组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内容包括以下七点。①课题的提出;②调查的途径和方法;③调查的思路;④实施调查;⑤撰写论文;⑥小组展示研究成果;⑦集体评价。

6.点评。在本课学习中,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以学生的发现和感兴趣的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通过调查、讨论、再调查、再讨论的方式,不断地将学习内容引向深入,体现了新课程背景下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四、建立“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积机制”的途径

我们认为,教师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度思考与反思的过程。实施教学问题累积机制,有利于挖掘教师的创新能力,促进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我坊要求每个成员结合教材、教法与学法,每天至少提出1个具有研究价值或感到困惑的教学问题,同时提出一个解决方案;每周利用教研组活动时间或每月利用学科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共同讨论。假如成员们聚在一起讨论之后,确实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会邀请区课题组的有关专家针对相关问题,以报告、讲座及对话商榷的形式进行解答。在地理教学中,结合建立教学问题累积机制的要求,我坊形成了制作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累积方式。我们的研究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实现:

1.问卷调查。传统的问卷调查主要以书面提问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列表式或表格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回答,然后进行回收、整理、统计、研究。我们的问卷调查基本以网络调查的方式进行,同时以工作坊为平台,先在工作坊成员中征集问题,然后围绕问题进行讨论并制作成调查问卷,最后将调查问卷分发给师生,从而收集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为建立“问题卡片”提供素材。

2.同课异构。我们认为,同课异构是在新课改形势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师专业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方式,它分别由不同的教师执教同一主题的教学内容,让每一位教师参与听课、评课。通过这种教研方式,可以发现哪种教学更有效,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还可以针对上一回的教学过程,品味其得失,剖析其不足,并对这些教学细节进行重新设计并使之变得更完善。通过“同课异构”,为形成“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提供了实践素材。比如,教学七年级地理《日本的工业分布》一课,工作坊成员周玉婵、彭榕君分别设计了“中学人文地理课堂导学策略”。周玉婵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策略”时,请学生扮演小商人,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投资眼光到日本选址办厂,要求学生在日本地图上标注出厂址,并说明选址的理由。这样的导学策略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日本地理区位的优势,充分理解日本工业分布的规律、特点及原因,对开拓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运用知识联系实际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而彭榕君老师在设计“课堂导学策略”时,则让学生调查商店里的电器柜,统计由日本进口的家用电器、商标品牌或日本汽车品牌等,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分析日本工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地理分布特点、原因,将“地理在身边”这一主题贯穿教学的始终,以活动的形式开展教学,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全球意识、环境意识。两位老师设计的“中学人文地理课堂导学策略”,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各有侧重,通过“同课异构”的方式,我们结合两位老师的教学认为,周玉婵老师的导学设计更适合于思维能力较强的学生学习,而彭榕君老师的导学设计更适合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学习。这对我们进行“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3.片段教学。所谓片段教学,是相对于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而言的。一般来说,截取某节课的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时间大致在十分钟。也就是说,片段教学只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一个断面,执教者通过完成指定的教学任务,表现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能力和教学基本功。片段教学与完整的课堂教学不同,前者是局部的、虚拟的,功用是教研或评价。片段教学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人数可多可少,时间可长可短,能够体现教师对某个教学问题的独到见解,方便教师之间进行探讨。

4.进行教学反思和撰写教学论文。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总体课程目标的反思、总体课程内容的反思、学科目标的反思、学科内容的反思、课程教学中具体学习活动的反思等。教师通过教学反思,能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调控能力和综合水平等,逐步提高教学实践的判断能力、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对进一步深化实践性知识,直至形成比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具有重要作用。教师的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 的一个过程。而教学论文则是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的一种书面表达形式,它反映了作者所从事的研究课题、已做的研究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通过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因此,它可以被认为是一份工作的总结。此外,撰写论文能使教师在撰写的过程中出现“饥饿感”(如某些材料不足,某些论据还不够充分,某些经验还无法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促使教师进一步开展研究,加强学习,或查文献,或做实验,或进行调查研究,等等,从中获得更多的素材,使研究工作趋于完善。进行教学反思和撰写教育论文为工作坊成员建立“中学地理教学探究问题卡片累计机制”提供了理论支撑。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1、 专业成长方面:不断接触新事物和新思想并及时进行交流,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校内外活动培训。如派杨志川、陈丽萍老师前往晋江二中观摩片段教学大赛,到侨声听说并参加高二地理教研活动,到一中、磁灶等学校听课学习,陈丽萍老师还经常参加晋江水土保持会议等,并及时向组内传达。还不断参加新课程教学的培训:如8月1日到泉州参加新课程培训,参加林副主持的重构课堂等培训。从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方面发展,并且结合晋江实际进行案例的讨论与交流,以备上课的使用。

2、 技能方面:提高教师的实验技能,组织第二课堂中从环境保护及监测、气象观测与分析等方面入手,以便能更好地带领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带领本组成员思考、讨论如何结合本校实验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利用晋江的乡土资料来替代教材的案例,如陈埭的缺水问题来进行研究性学习,九十九溪的污染问题,校园的模型制作、校园的规划与改进等问题。此外,杨志川老师与黄丽纯老师正在着手组建平山中学气象观测小组,并已经制定完方案准备实施。

3、 教研方面:

(1)成绩:讨论与交流如何指导学生参加比赛,并获得较好的成绩, 其中杨永芳和庄永鹏同学的论文获泉州市乡土小论文比赛二等奖(指导老师:杨志川),庄雅诗同学的早安地球获晋江市科技手抄报一等奖(指导老师:杨志川),苏双茹同学的手抄报获二等奖(指导老师:黄丽纯),杨志川老师的论文获晋江市地理教学论文二等奖,并编入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此外,本组还多次根据学校的需要进行论文的汇集如德育论文等。

(2)备课:能进行集体的备课尤其是高一、高二新课改年段,知识较新联系紧密,集体备课更好地进行前后联系,对于会考的复习献计献策。并积极进行校内公开课的开展,从业务上自我成长并进行同伴的互助.

具体时间:何丽芳老师在高二13班开设校内公开课,10月17日陈丽萍老师开设中国的民族专题公开课,11月20号雷晓芳老师在高一9班开设农业区位的选择,杨志川老师于12月5号开设中国水文灾害专题的校内公开课,12月12日胡贵锋老师开设高三文科复习公开课等!此外,本组还经常进行互听课,并且进行同伴的互助与学习。还经常开展晋江水土保持的教研活动,并认真思考如何将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另外,胡贵锋老师带黄丽纯老师成长和指导,认真进行新教师的培养

(3)认真地整理出新课改的电子练习卷,并对以前的练习进行修改,从而形成一份适合本校学生水平的练习。积极出好单元和期中考试卷,并及时对试卷进行评价、讨论与修改,其中尤其要提的是制定出一份较完整的会考复习方案和练习卷:包括2份补充提纲、3份会考模拟卷、4份必修一的复习试卷和1份必修一的小结、2份必修2的阶段试卷2份、必修3的阶段试卷等。认真研究高二会考的教学教法,预计在此次会考中能取得较好成绩。

(4)积极参与校园网络办公平台的资源库建设,本学期共发表各种资料40多篇。内容涉及各种资源、试卷、总结等。在多媒体的使用:何丽芳老师和雷晓芳老师经常利用现在教学技术手段,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尤其是必修一的复习中和选修五的文科教学中。杨志川老师由于条件的限制没办法使用。而且教研组各组员还收集了相关的课件,并制作修改出一些适合本校教学的课件和文件

4、完成学校的各种活动情况良好,如配合学校的人口教育活动、德育文章汇集、德育材料的评估。并且能及时而较好地完成板报宣传:如杨志川老师指导出的期中与会考复习专题,雷晓芳老师出的地理指南,何丽芳老师出的期末复习方法专题等

人文地理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地理教师培训;研究;创新成果

我国地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正步入深水区,直面前所未有的创新机遇和风险难度,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国家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大政方针业已确定的情势下,地理师资队伍质量就是决定性因素。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以明确地理学科素养为起点,地理教师素养提升是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落到实处的基本保证,地理教师培训则是地理师资队伍建设的根基。虽然我国的地理教师培训已启动多年,但培训方案尚待改进,尤其是培训用书的缺乏,扩大了培训期望与培训实效之间的差距。由云南师范大学李琳主编的《地理教师培训设计及教学指导研究》一书,无疑具有开创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书理论基础厚实,跨领域应用多学科基础理论,并且富有针对性。为构建整个地理教师培训的科学体系,本书引用的首要理论是系统理论。运用系统最优化理论,作者构建了地理教师培训程序体系,特别是地理教师培训系统中的反馈控制机制,使地理教师培训系统可能运转。本书以受训者为本,引用学习理论,突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体验式学习理论,这与地理教师让学生实施建构学习和体验学习相吻合。本书选用的教学理论,有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和因材施教教学理论,符合地理教师的实际情况,促使地理教师积极参与培训,自觉于专业发展,适合个性特征。本书将传播理论引进培训,构建地理教师培训中的信息传播有效模式。

本书重视地理教师培训的前期调研,详细介绍前期调研的各种做法,并提供典型案例;强调主题式培训,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提出地理教师培训目标及其制定原则;强调自购型培训课程及其类型;提供多个地理教师培训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兼顾地理教师培训的事前设计与实施过程,由此分为全书的上篇与下篇。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基于本书上篇的理论应用和实际调研,地理教师培训的实施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科学的技术路线,这在本书下篇的各个章节得到很好的贯彻,由此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书贯彻先德教育的根本理念,在地理教师培训教学实施中,将地理教师的专业理念与师德放在首位,全面深入地揭示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而不局限于地理专业知识技能素养。本书构建的地理教师专业化框架,全面展示了职业地理教师最为重要的品格内容,包括职业宗旨、职业职责、职业志向、职业伦理、职业精神等必备素质,也展示了养成地理教师素质的职业地位、职业权益、职业修炼、职业管理等全面配套措施,达成地理教师培训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融合,体现地理教师培训的可行性。

本书对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的介绍,不只是展示标准本身,还引进专家对此作系统的解读,由于本书上篇基础扎实,便于培训者与受训者理解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以及之后的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构成。在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中,同样将师德结构置于首位,引领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

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是本书地理教师培训教学的主体部分,分四章充分展开阐述。这是本书的优势特色之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师德培训,提高中学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将地理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置于首位,体现了要做好一名地理教师,首先要成为地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理念。总结十余年来地理课程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凡是忽视地理教学内容而盲目热衷于教学形式变动者,无不遭遇失败,甚至误人子弟。教学内容改革与发展决定教学形式改革与发展是一般常态下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理教师培训首先要与时俱进地提升地理教师的现代地理科学素养水平。本书着重现代地理科学发展对地理环境教育内容、地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现代乡土地理教学资源建设的引领作用,属现代地理教师所应关注的地理科学进展重点和自身素养可能的弱点,也是地理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的热点。

在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中,本书第二位解决的是地理教学实际问题的地理教师教学方式素养,富有实用价值。首先是地理观念在地理教学中的贯彻,符合新一轮地理课程改革所关注的从地理事实到地理方法再到地理学科本质观的地理学习发展观。其次是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教学体系,这符合地理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地理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培训的重点。本书还细化提出地理课程分支的学习指导和教学策略,涵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大领域。本书专门阐述地理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这是地理课程改革与发展不可回避的重要方面,是由地理课程的本质属性和基础教育改革方向所决定的。当前学校教育中的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存在体制、机制上的障碍,需要地理教师的责任心和智慧去突破。本书兼顾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育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这是难能可贵的。地理教学技术的多样化,是地理教学内容性质使然,片面强调现代教育技术或传统教育技术,都不利于地理课程改革与发展。

在突出解决地理教学实际问题的同时,本书也关注解决地理教学研究的实际问题,在这方面本书所突出的是一些当务之急的现实问题。首先是以学生为本的地理课堂观察与诊断评价,很好建立起地理教学反馈机制。其次是地理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这既是地理课程建设所必需,也是地理教师实践难点。其三是地理教研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具有实用性的教研活动模式可供参考。最后还构建了地理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创新概念与建设模式,对于当前地理教师培训,具有现实意义。

本书还进一步提供地理教学科研指导。基于前述理论,地理教师的教学科研是地理教师参与式、体验式培训的载体,也是当前广大地理教师自身素养的薄弱之处。本书全面提供地理教案编制、地理教研立项、地理教学论文写作三种主要科研做法的培训内容,很有价值。

本书还涉及地理教师远程培训的方式,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地理教师常态教学任务繁重,其培训面目前还相当有限。地理教师远程培训,是实现其全员培训的重要方式。规范化、品质化是地理教师远程培训的要义。本书讨论了地理教师远程培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地理教师远程培训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上一篇:数字电路设计论文范文 下一篇:勘察设计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