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1 15:20:37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汽车电气 实验室建设 国内外现状 创新

一、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意义、价值

《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重要专业核心课程,能够提高学生在汽车电气系统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能力,对汽车机电维修工职业能力的培养和相关职业素质等方面的提升,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近年以来,广东科技学院非常重视省级汽车实训基地的建设,已注入大量的资金,不断完善汽车发动机、底盘、电气等模块中硬件和软件方面的教学设施,基本能满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教学要求。但随着学院不断发展壮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成功升本,以及迫在眉睫的学士学位点评审所需求的软硬件设施,现有设备已经是捉襟见肘―无实验室。因此,汽车电气实验室的建设乃是当前汽车实训基地建设的重中之重,本项目“汽车整车电气线路实验台研发”正是围绕着汽车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原理与维修》而研发,与教材中的实验项目同步,工学结合,既能适应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专科教学,又能满足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科教学需要。同时,本项目核心技术申请专利后,可以在高校及汽车教具设备厂推广使用,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汽车电气实验室的建设对深入研究汽车整车电气线路、提高汽车行业技术服务水平等多领域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2、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我们的研究是采用实地调查法,深入全面和真实地了解我国高校汽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同时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相结合的手段,更加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和资料的完整性,这是我们对该行业其他课题研究思路上的重大突破。经调研我们发现,对于综合教育来说,中国的汽车教育走进高校发展起步较晚,但经过10年的井喷,却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汽车人才的短缺问题非常严重,单就一个“量”来看,尚且还得不到满足,何况“质”的问题。

汽车类人才告急已经成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有数据显示,国内汽车技术人才缺口达80万人,涵盖技术研发、整车设计、项目管理、汽车营销等领域;汽车从业人员在结构上存在严重缺陷,技师以上、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为4:8:31:57,与发达国家11:23:49:17的比例相去甚远。简言之,数量短缺与比例失衡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掣肘。中国汽车人才目前现实而严峻的问题是数量上的稀缺,但教育的宗旨却并不能只停留在填补缺口上,终究要从人才“量”的积累过渡到“质”的转变。仅仅看到高校就业率相关字眼,就以此肯定教育的成功性,未免有些自圆其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任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曾有一句名言,“把我的资产拿走吧,但要把我公司的人才留下。5年后,我将使拿走的一切失而复得。”显而易见,人才问题对于汽车产业的整体发展的意义如同一剑封喉。

二、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1、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主要内容

本项目设计研发十二台实验台,每台可供2-3名学生进行同步实验实训。台架共设计十个实验项目: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照明系统,信号系统,仪表系统,雨刮清洗器,玻璃升降器,中控门锁,防盗系统,电动后视镜等。学生对各系统零部件实物进行识别,读懂电路图,利用跨接线根据电路图连接该系统各零部件,经教师检验无误后运行该系统;同组学生相互设置故障,让对方利用汽车专用数字万用表进行故障诊断与排除。

2、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的重点难点

本项目研究重点是实验项目的制定、外观设计、实验台架的布置方案。难点是项目的具体实施,本项目涉及的范围极广,困难重重,为了确保项目有条不紊顺利的进行,需要逐步解决以下问题:①市场调研,实验室建设成本预算,后期维护与维修难易度分析;②实验室场地面积、位置的设置,实验台架的布置方案;③实验项目的制定,实验安全性、可行性分析,每个项目实验课时的设置;④实验外观设计、台架尺寸,框架与面板等等材料的定制,实验车型的确定;⑤制作一台实验台架样板,我们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组织领导、教授等行业专家进行点评,提意见,然后改进;⑥组织汽车专业学生进行实验,总结经验,再次改进;⑦开始量产,安装完成,编写实验实训指导书,建立教学文档。

三、本项目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本项目由我院汽车专业专任教师,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自主设计、自主研发,能满足汽车电气多项实验项目,同时配有相应的实验实训指导书,以供我院汽车专业学生学习。

本项目创新之处是最大亮点。由于中国高校汽车教育发展起步慢,汽车实验室的建设更是凤毛麟角,一般情况下都是以建设汽车实训室为主导,教具为辅的模块教学形式,而没有正规的汽车实验室,远远满足不了本科教育的需求。因此,正规的汽车实验室建设是本项目的创新之一;其二,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更是国内外首例,我们实验台架制作完成后,需要500多根导线才能令所有系统正常运行,但我们实验台架中却没有任何一根导线,剩下的留给学生自己根据我们提供的电路图完成连接,然后运行。与传统的汽车教具相比“只能观看不能动手”的弊端得以避免,使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理论知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结论

汽车电气实验室建设是整个汽车实验、实训的重要环节,本项目抛开现有的纯书本理论和现成的实验平台操作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整个实验、实训的实质环节,不但让他们掌握“这根线为什么要和那根线连在一起”,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为什么这样连”、“连线两端电子器件的功能”等内容。本项目的开发与研究,一方面增强了学生参与实验、实训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为学生深层次掌握汽车电气原理提供了平台,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汽车整车电气线路实验实训指导书》主编.王英舜.广东科技学院出版.2013.3

[2]《汽车车身电控技术》主编.毛峰.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1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字:汽车电气;企业化教学;汽修专业;

【中图分类号】U463.6-4

前言: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从事汽车修理行I,特别是现代汽车修理的必备知识。其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气设备的构造、原理、特性、使用、维修、故障检测判断与排除等内容,需要电工学、电子学、物理及电工学等知识,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

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1企业化教学模式的含义

汽车电气课程的企业化教学模式是依托汽车4S店的完善设施,采用一体化课程模式,建成集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工作岗位培训为一体的企业化教学培养体系。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营造4S店工作的情境,并将学生视为4S店的员工,通过统一着装、体验式教学、课内实训、校内教学4S店实践、校外顶岗实习等措施和办法,以达到将学生在校的学习成果与毕业后在4S店就业实现“无缝链接”的目的。

1.2企业化教学模式意义

《汽车电气》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就业起到了良好地促进作用。《汽车电气》课程企业化教学模式除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外,还将很多企业元素融入其中,按照企业用人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在这种企业氛围很强的环境中学习,可以使学生熟悉企业的运作、组织结构、经营理念、管理方法、服务理念及文化内涵等情况。专业掌握的好企业也更愿意接纳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形成了良性循环,符合了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让学生的就业搭上直通车。

2构建企业化教学模式的保障措施

2.1组建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

专业师资团体的建设是企业化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的首要条件。一体化课程实施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实施初期会遇到各种障碍,随着进一步应用,新的问题会不断出现,对于各种障碍和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首先做出反应的是一体化师资团体,通过他们的总结、研讨,再对一体化课程中其他的配套内容做出调整,这是一系列的反馈过程,只有形成一个闭环的一体化实施过程才是真正符合客观需要的专业课程。

2.2设立企业化教学标准

根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通过对区域内汽修行业用人需求、毕业生工作能力现状等的调研,制定企业化教学培养方案,设计企业化教学标准。

2.3开发企业化教学课程教材和实训模式

2.3.1课程教材

教材应设定典型课程并模块化,教材的内容应符合企业化教学的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应根据学生就业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企业实际需求,遵循实际工作过程导向,由企业化教学师资团队编写企业化教学教材。教材也应符合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所以教材的内容是非固定的,要不断地完善和更新,这也是由汽车行业的发展所决定的。

2.3.2实训模式

经过在各汽车4S店及汽车维修企业调研,以一汽大众4S店为例,每次售后服务过程包括接待、作业管理、交车服务等。每个过程一般由5~8名工作人员共同完成,所以在分组时以此为依据。首先选出组长主要负责全局统筹,且采用职务轮换制,让每个人都能体验到过程中每个职务及职能。对于部分学校班级人数较多或实训设备台套数少等情况,老师可以视情况而调整。

2.3.3确定课程内容

经过企业化教学师资团体研讨完善的模块式教材是课程的指导依据。首先是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学习是根据汽车电气课程的特点将模块式典型任务当中的知识细化,将每个知识点以实物对照,且采用引导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学习。

2.3.4建设企业化教学场地

企业化教学场地应满足教学标准和课程教材的要求,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作过程的条件。场地的建设包括实训设备的购置、场地装修、场地使用管理规则制定等。

3 以4S店售后维修接待流程为例说明企业化课程实施过程

在企业化教学实施过程中,老师的作用是布置任务及引导,让学生认清自己的职务职能保证整个教学过程有序进行,并做好安全防护与安全教育工作。4S店售后维修的程序上主要有三个环节,可在课程上应用,分别如下。

3.1接待

主要任务是详细咨询维修和保养的项目,并做好记录。在此环节需1名学生完成工作。老师扮演顾客,这样既能描述好故障问题,又能引导好学生。同时老师也要记录学生的表现,以便后期评价。

3.2作业管理

主要任务是通过与接待人员沟通来确定维修内容和进行维修作业操作。在此环节上需1至3名学生操作。老师应指导学生的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3.3交车服务

主要任务是对作业管理环节的验收,合格后交给接待,接待将车交给车主。在整个过程进行当中,老师一定要注意过程完整性,目的是与维修企业形成对接,让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体验到企业的规范和氛围,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时间,更贴近企业的用工要求。

3.4评学

评学环节主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及表现情况做出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和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总结出相对的自身不足和优点,老师对学生评价是去衡量全组及学生个人的表现是否达到了课程设计要求,在每个学习环节结束后老师应视情况对小组和个人做出成绩评定。 3.5评教与验正

评教与验正过程是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总结及对整个教学模式中每个教学环节的检验。评教包括任课老师及学生对课程客观、全面地评价,最终将总结和检4验得到的结论,充实到一体化教学模式课程当中,使其不断地完善。

4结束语

本文从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出发,从教学方法和具体实施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一体化教学,三位一体和协作学习等模式。笔者希望以上模式能对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实践教学提供参考价值,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汽修行业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冯崇毅.汽车电子控制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通过智能教学的实施,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主要实施目标分为知识、技能、能力等目标。目标的实施对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力。知识目标,主要针对汽车维修的各个部件、系统、结构等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技能目标,主要是掌握汽车电气的各个系统、汽车设备的组装和拆卸、各个部件信息等,通过对各个技能的理解,在汽车维修中也便于理解和处理;能力目标,对能力的目标来说主要是以培养为主,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各个能力作为提升学生维修的主要能力,例如,汽车电气的各个设备掌握的能力、对电气各个系统的掌握能力等。通过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突出教学的实用性,另外,可以加强对学生电路、电气故障的分析、诊断和排除的能力,使得学生能更有效的掌握解决汽车故障的技能,而且智能教学可以充分体现出“举一反三”的教学,发挥学生主动分析和动手的能力,充分提高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效果。

2.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应用的过程

汽车维修是一项非常繁琐的工作,当然,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比较简单,只需照本宣科的方式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传输给学生既可,然而,这种过分依赖理论性教学的方式却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而采用智能教学的方式则会凸显出汽车维修工作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尤其是在应用到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显得教学过程非常详细,如,汽车维修基础知识介绍、现场教学、实训等,而且涉及到的教学工具也非常多,如,汽车维修中应用的各个部件、汽车设备、蓄电池、万能表、发动机台架、整车等,但教学效果还是很好的,相比于传统简单的教学方式,智能教学更有提高学生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优势。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2.1对学生做好汽车维修基础知识的了解教师主要通过有效的方式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汽车维修间的工作、在平时多翻阅一些汽车维修资料或观看一些汽车维修视频等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汽车维修的了解,掌握汽车维修的定义以及基本知识,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以上几种方式来收集汽车维修的相关资料,可以利用直观的方式来加深自己对汽车部件、结构以及设备的理解,如,通过一些图片、实物、文字等方式,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一个过程,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可以提高自主动手、动脑的能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能的兴趣,正所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能增加学生的学习效率。

2.2对学生掌握的汽车维修专业水平进行分组教学这个过程主要是对学生学习的专业水平进行调查和分析,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分为诺干个小组,通过分组实践实训来指导学生掌握汽车维修的基本技能,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所能掌握的汽车技能主要有:零件、设备、部件的拆卸;各个零部件以及结构的功能;掌握各个结构的组成,以及组成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形状;对汽车各个零部件的安装位置进行了解和掌握;掌握汽车的各个零部件、结构的工作原理等。通过智能教学的第二过程,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让学生收获成果,获得成功的喜悦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对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有着重大的作用。

2.3组织学生讨论,增加学生的总结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针对上一个实训过程进行总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有效的讨论,通过讨论的过程来发现汽车维修实训中的问题,并作出相应的总结,而在此过程中,每组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来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分析问题、表达问题、解决问题,为学生在今后汽车维修专业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2.4对汽车维修实训的提问在实训总结的过程中,充分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自学能力、归纳能力等,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汽车维修的实训状况对学生展开关键知识的提问,如,汽车大致分为几个系统?每个系统都有着什么样的作用?每个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组成部件等。而学生在实训中是按照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学习、去操作、去理解,可能会存在一些偏差或对汽车维修知识理解不全面等问题,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发现自己掌握知识的不足之处以及偏差之处,有效提高了学生学习汽车维修专业技术的效率。

2.5总结再实训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学习中哪里出现误区、哪里掌握不全,通过翻阅一些资料、同学之间的探讨、观看一些视频等方式来完善自身理论性知识,然后教师再对学生组织实训,通过再次实训来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与上一个实训过程不同之处是在于知识的掌握面以及实训的目的性,上一个实训过程是学生自主的发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进行实训操作,而这个实训过程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完善操作的过程,对学生汽车维修整体操作性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2.6布置汽车维修专业技能课后作业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智能教学以后,充分提高了学生对汽车维修技能的掌握,为了提高学生汽车维修技能,要将智能教学发展到课后作业,通过留取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在课下自主的去翻阅资料、自主去学习,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智能教学主要体现在实践的教学形式,而学生可以在课下的时间去走访一些车间、企业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结束语

本文主要针对于智能教学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了解到,在技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利用智能化的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汽车专业 综合实训 项目化教学 汽车维修电工技能实训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10-2011年科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课题编号:100142)之子课题“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特点与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04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现代高职教学理念已逐步深入人心。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带动专业调整和课程建设,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作为教学模式,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大力推行课程改革,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开展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的同时,在教学模式的改革方面也做出了一些探索,就汽车专业而言,在吸纳先进教学模式的同时,结合汽车维修电工(高级)技能实训课程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模式的改革,集中进行系统化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多项职业素养,以适应行业对人才的需求。

一、典型教学模式的应用

通过学习德国、新加坡等国外职业教育,国内职教工作者普遍意识到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关键,而开发较为适合的教学模式似乎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因此,许多职业院校纷纷开展了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工作。以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为例,下面三种典型的教学模式在本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就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一)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使理论与实际联系紧密,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这种模式较适合用于汽车维修作业中涉及故障部件拆装与检测的教学任务的学习。

(二)项目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充分展示了学生的潜能,激发了学生勤于实践、乐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的能力。这种模式较适合用于汽车维修作业中完整系统故障归类为一个具体项目的教学任务的学习。

(三)案例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思想,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种模式较适合用于汽车综合故障检测的教学任务的学习。

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应用需灵活多样,只有在不同环节运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才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针对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运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同时要兼顾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必要的教学模式。那么,针对汽车维修电工(高级)技能实训来说,它是一种综合类的实训课程,将典型的教学模式与综合实训项目相结合则是我们该实训课程改革的重点。

二、综合实训教学理念

综合实训课程是指职业教育各专业学生在完成主要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和主要技能实训后,综合运用本专业(岗位)的主要知识和技能在校集中进行的综合性、系统化训练。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基本掌握本专业的核心能力和关键能力,为进入企业顶岗实习做好准备,最大限度地增强对就业岗位的适应性。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综合实训课程课题组,在近十几个专业综合实训开发与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岗位训练、过程训练、项目/任务训练、仿真训练四种教学模式类型。“岗位训练”模式是指在营造特定的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条件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事物,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能力,增强岗位适应性的综合性、系统性的实训模式。“过程训练”模式是指在营造特定的模拟工作环境的条件下,选择典型、规范、完整的生产过程或服务过程,由学生模拟或真实处理业务或技术问题,完成整个工作流程,以提高学生的生产技术或服务能力的综合性训练模式。“项目/任务训练”模式是指在实际职场中存在的一件具体产品或一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任务,组织学生完整的处理或完成该项目/任务的综合性、整体性、系统化的训练模式。“仿真训练”模式是指在仿真系统提供的模型的数据情况下,进行较大规模系统的仿真实际操作的训练,组织学生系统地运用知识技能进行仿真操作和对系统进行调整控制的训练模式。就综合实训的教学组织和教学环境而言,四种教学模式类型对比如下表:

表1 综合实训中不同模式类型与构成要素对应关系表

由此可见,岗位训练模式主要适用于具有明确、典型、通用于固定的工作岗位专业,如,会计、银行、酒店管理与服务等专业。过程训练模式主要适应于就业岗位具有连续的生产流程或典型服务过程的专业,如食品工艺、生产专业等。项目/任务训练模式主要是用于就业岗位的产品或工作任务比较固定、明确的专业,如数控技术、家具设计与制造、文秘等专业。仿真训练主要适用于可以远程控制、系统复杂的专业,如证券专业、电子商务、电子系统自动化控制专业等。可见,项目/任务训练模式较适用于汽车维修电工类的实训教学,下面以我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综合类实训课程为例,介绍一下项目/任务训练的教学模式。

三、汽车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的项目化教学模式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工学结合 任务驱动 汽车类专业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c)-0179-01

1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实施意义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利用校内外的优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将课程理论内容和生产实际进行有机结合,在课程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以任务驱动,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1]。

汽车(帕萨特)信号系统的检测与维修是高职汽车类专业《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当中的重要知识内容之一,而电喇叭是汽车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的声响信号装置,对行车安全有重要影响。结合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汽车电气系统检修课程标准》,以及“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并针对企业对高职汽车类专业学生的用人需求,在汽车电气教学中实施了基于“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收到了较好效果。

2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实施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为贯彻“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模式,采用创设情境导入,实施“六步法”教学环节(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最后进行报告和作业的三阶段教学法,本文以电喇叭不响故障为例进行具体教学设计 [2]。

2.1 任务来源,创设情景导入

利用帕萨特全车电气实训装置,事先设置好故障,让学生实际操作,检查出故障现象,引出本次教学内容。

2.2 “六步法”教学环节

教学实施借鉴了德国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自身特点,采用了“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教学。按照“六步工作程序”(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的思维模式,设计具体工作内容,并以完成所学的工作任务为目标来组织教学,把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开展教学。

2.2.1 咨询

教师需准备教学课件和教学视频、维修手册电路图,及实训考核装置等教学资料。学生需查阅各种资料,分析喇叭电路图,画出喇叭工作时各条电路流向。考虑维修方法(根据故障现象,分析故障点,说明电压测量、电阻测量的方法步骤)。并进行问题讨论:电喇叭不响的故障原因有哪些?

2.2.2 计划与决策

教师通过观察辅导,检查学生方案;进行实训仿真,结合仿真结果,明确喇叭电路检修流程。学生按照分组结果,在老师指导下指定故障排除和检测的工作计划。

2.2.3 实施与检查

2~3名老师巡回指导,提醒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如:断电测量电阻、短接时间要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等;随时注意观察各组操作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并做好记录。学生按照分组情况进行检测;操作过程中注意做好记录和操作安全。

2.2.4 评估

教师首先进行总结评价,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比较,并适时进行表扬学生的实训表现。在作业与拓展能力上采取作业理实一体化,即对综合评定好的学生,布置拓展作业,利用实训室开放时间完成。对基础差的同学,帮助其完成规定的作业项目。学生按照分组情况分别对喇叭不响故障进行讨论,简述自己的排故感受和排故方法。按照老师要求完成作业。

2.3 报告与作业

教师根据评价好新分组,利用课余的实训室固定开放时间,优带差,完成作业。作业的理实一体化,满足了优生的深入学习欲望和差生课堂内落后的弥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而学生填写诊断报告,根据课外分组情况,到实训室完成作业。

3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总结

通过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汽车工程系专业教学中实施“工学结合、任务驱动”的模式,将枯燥的课堂内容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采用创设情境任务为载体,结合“六步法”教学环节,切实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严晓云.浅谈“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模式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0(10).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改革的实践

1基于“能力本位”,确定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可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3种。知识目标描述的关键词是“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等;而能力目标描述的关键词是“能做什么”。根据“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程的目标,确定其知识目标是:1)掌握常见汽车电气设备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2)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使用、维护及故障分析的相关知识;3)了解汽车电气设备的新产品和新技术。能力目标是:1)能读懂汽车电路图,能用电路图分析汽车电路的基本工作情况;2)能对汽车常用电气设备进行拆装与检修;3)能叙述常见汽车简单电路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4)能正确使用汽车电气设备维修中常用的工具、设备、仪器和仪表。素质目标是:1)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本职工作,乐于奉献;2)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3)认真学习积极向上,诚实、吃苦耐劳,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较强的使命感、工作责任感;4)服从安排、严于律己,自觉遵守各项规章纪律;5)热爱学习、不断进取,在技术上不断进步,完善自我。

2设计达到能力目标的项目任务

总体思路是:针对行业企业的工作特点,以真实工作任务为基础,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融入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依据能力目标的要求,设计恰当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训练其能力。为此,教学内容必须以真实项目为导向进行整合和序化。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如表1所示。

3项目化课程改革后单元教学实施

采用分组学习模式,教学环境创设工作情境,教学设计按照汽车维修企业实际工作情景进行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步骤为:上课情境(案例)任务问题示范/模仿任务完成知识归纳功能扩充独立完成知识归纳新任务对能力反复训练(提高要求)知识总结评估下课。例如,在学习“汽车蓄电池的检测与维护”单元时,准备好丰田轿车整车、常用拆装工具、蓄电池、充电机、电量检测仪、密度计、玻璃棒等,其能力目标是能应用常用拆装检测工具对蓄电池进行正确检测、拆装、维护,设计的项目任务是:让学生分组根据任务单、课件PPT查找相关资料完成以下训练:1)对汽车进行蓄电池电量、电解液密度与高度检测并记录分析;2)从汽车上拆下蓄电池;3)对蓄电池进行维护、补充充电等,装复;4)根据所学进行案例分析。

案例1,王某的波罗1.4L小轿车放置3个月后出现启动困难、灯光昏暗,请分析原因及处理办法。

案例2,李某的解放小货车由于驾驶马虎将蓄电池撞坏,导致汽车无法启动,幸好李某车上有一个满电量的该车蓄电池及随车工具,请问李某怎样更换蓄电池。

案例3.汪某是某公司的货车驾驶员,经常在泥泞山路上拉货,某天一声巨响,蓄电池爆炸。汪某摸不着头脑,请分析可能原因并用专业知识为汪某解释。

整个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自主学习为主体,配合科学的评估方式,如目标考核和过程评价相结合,学生互相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考核注重实践能力,可以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创新精神。通过项目化的训练,达到了该教学单元的能力目标,培养了学生的技能。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知识传授方式比,学习效果显著提高。

保障课程改革实施的条件

1完善的软件、硬件条件

1)校内实训场地。参照国家一、二类汽车维修企业,建设汽车维修综合实训车间,配备完整的工具与检测设备。选择能够代表当前先进水平的车型、实验实训台、总成部件与配件,建立完备的数字化教学系统,满足讲、演、练一体化教学的需要。2)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或者建立校办维修企业,使学生在工作岗位体验,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培养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3)课程教学资源库建设。不断完善、更新课程网站资源,加强师生网络互动。开通专业技术网站,利用网络优势,快捷获取有价值的学习和研究资料,提高教与学的水平。

2高素质的师资条件

1)主讲教师应具有“双师型”素质,具有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企业工作经历,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实践能力,能够边操作、边演示、边讲解。2)掌握先进的高职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3)具备一定的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能力。

3配套的政策支持

学校对项目化课程改革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系列文件、项目化课程改革模板、指标体系、教师去企业寻找项目任务的体制,提供外出学习机会等。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工学结合 职业能力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苏教财〔2012〕177号)

高职院校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强、创业与创新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训基地的建设是关键,因此积极主动融入区域地方经济,创新实训基地建设思路,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当前职业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依托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优势,进行广泛调研和详实分析,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中央财政支持的自动化综合控制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创新思路、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本文就该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方案等进行分析,旨在探索实践融日常教学与技能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训练、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系统仿真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六位一体”,具备教、练、培、鉴、研、赛等功能,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区域资源共享、高校资源共享,充满企业文化工作氛围,积极发挥引导、辐射和示范作用的实训基地建设发展模式。

一、实训基地建设必要性分析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作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省级示范院校建设重点专业、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实践专业和学院第一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不仅沉淀了较好专业基础,多年来紧紧依托扬州及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为扬州市和周边地区的石油化工、汽车船舶、机械装备及“三新一网一书”等产业培养了大量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而且与中石化下属多个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扬州嘉华电气有限公司、可瑞尔科技(扬州)有限公司等长三角地区的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电气等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实训基地项目启动奠定了良好基础。项目启动前期,对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分析。

(一)产业发展的要求,产业发展对自动化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建设功能完备的实训基地。近年来,扬州及周边地区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建筑工程三大主导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行业和区域的经济发展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有实践性教学任务开出率和教学效果也迫切需要得到提升。

(二)订单培养的要求,提升“订单式”高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需要建设示范引领的实训基地。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南京工程公司等国内著名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组建了“中石化班”、“大众班”、“扬农班”,将企业文化、规章制度、生产工艺、检验技术等纳入教学计划中,为确保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水平技能人才,确保学生成为拔尖技能人才,确保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要求,综合性实训基地建设非常重要。

(三)师资建设的要求,提升教师教科研水平和对外服务能力,需要建设理念新的实训基地。随着学院创建省级示范院校工作的启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技能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科技项目开发等工作正在全面开展,要保证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师资队伍的整体教学与科研能力,对外服务能力是关键,需要完善的教学、研发、技术服务平台,需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理念新的实训基地。

因此建设一个理念新、针对性强、满足现代电气自动化技能型人才培养需求、职场化氛围浓厚的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是非常必要的。

二、实训基地建设思路创新

以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目标,基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按照“职场化、情境化、生产性”的理念,围绕“一个核心”,遵循“四个原则”,突出“五类技能”培养,打造“六位一体”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是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思路。

(一)一个核心:开展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以“突出重点、满足需要、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为核心,围绕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职业能力培养,依据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突出供配电技术、PLC控制技术、DCS控制技术等实训设备建设重点,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实现校企资源共享,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二)四个原则:实施“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基地建设要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协调一致、全面建设,面向岗位、改建结合,不断创新、形成特色的四个基本原则,以确保基地建设质量及成效。

(三)五类技能:突出关键岗位职业技能培养,通过三种典型控制技术形成的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在工厂供配电、生产过程控制、工艺流程监测、工件加工装配、系统运行维护操作技能,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体系。

(四)六位一体:完善基地功能,按照“生产型、职场化”的理念建成集日常教学与技能实践、技能培训与技能大赛训练、社会培训与技能鉴定、创新教育与创业实践、系统仿真与生产实践、技术开发与技术服务等六位一体的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

三、实训基地建设内容设计

实训基地以综合控制为目标,包含了自动化的核心控制技术,主要有供配电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PLC)、集散控制技术(DCS),因此整个实训基地主要由供配电控制、生产线控制、生产工艺控制三个控制室和综合中心组成。其框架结构图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框图

(一)供配电控制室:对变配电系统进行操作控制,主要包括变电站的送电与停电操作、断路器就地及远方自动分合闸、倒闸操作等,可完成变配室值班电工技能培训,中、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监控系统及模拟屏可实时监控操作过程。

(二)生产线控制室:以典型生产线的安装与调试为技能点,完成供料单元、加工单元、装配单元、分拣单元、输送单元等的安装,通过可编程控制技术进行系统控制功能设计、调试与维护,可进行“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技能大赛培训等,监控生产线全过程。

(三)生产工艺控制室:以典型的工艺流程为控制对象,根据不同的工艺要求,通过先进的DCS技术实现工程项目组态,调试与运行维护,可进行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培训,职工技能培训与化工仪表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可实时监控生产工艺全过程。

(四)综合控制中心:将三个分控制室的监控系统,通过先进网络技术、通信手段等接入控制中心的总监控系统,通过供配电模拟屏、生产线监控屏、生产工艺流程监控屏实现对每个控制室工作的实时监控。

通过自动化综合控制实训基地建设,对工业生产工艺(过程)即可实现单独的供配电设计与操作、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工艺流程控制与运行调试,而且也可实现从电能配与变、过程控制、流程监控、工件(产品)装配、系统调试与运行维护等一体化功能,集中了电气控制、自动化控制的核心专业知识和技术,将有效提升学生综合专业能力,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总结

(一)基地投运后,实践教学质量提升。不仅已成为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群)的理实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的主要基地,同时是学生进行“化工仪表自动化”、“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维修电工”等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基地,是学生获取中、高级维修电工,仪表维修工等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基地,更是学生进行科技作品设计、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的重要场所,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每年可承接电气自动化专业(群)300多人次的技能实训,且可承担本校其它电类、化工类专业近600多人次的技能培训;学生荣获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主持建设多项省级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等成绩,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

(二)基地投运后,社会服务效果突出。由于系统装置的工业化、职场化氛围浓厚、生产线的真设备与真产品、过程控制的真系统与高仿真装置,完全符合化工、电气、电子等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已成为企业职工职业技能的培训基地,投运使用以来,DCS系统先后完成了DCS应用技术工程师培训、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和江苏泰兴中等职业学校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培训等工作,与企业开展横向课题合作和申请专利多项等,提高了对外服务能力,促进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今后基于师资队伍及先进设备,将为更多专业的学生、更广泛的制造业行业的企业提供更多的职业技能培训。

(三)基地投运后,示范引领作用增强。本实训基地运行以来,学校电气类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向校企无缝化对接的步伐更加深入迈进,进一步满足了上海大众、中石化金陵石化公司、江苏曙光光电有限责任公司、南京工程公司等现代化大型企业生产一线自动化人才的需求,不仅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更是一个立足扬州,辐射全省的特色化的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非常显著,为全省电气自动化及相关专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开创了有效路径,起到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利平.高职院校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06):19-21

[2]梁燕.我国高职院校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职教论坛,2013(07):48-52

[3]魏林.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2):61-62

[4]周兰菊,顾青.高职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9(14):40-42

[5]张述敬.基于校企合作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3(9):95-97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汽车电气 设备 课程 教学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1.教材方面的问题

1.1教材不适应本地区教学设备的需要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材是国家规划的通用教材,照顾全国各地的不同情况,教材中示例一般以东风、解放载货汽车以及桑塔纳、夏利轿车这些国内比较普及的车型为主,有些教材也对丰田、大众轿车的内容作了一些介绍。而这些车型有些中职学校大多没有,给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不太适合本地区的教学需要。

1.2教材内容过于陈旧

汽车电气设备课程内容的编写一般还是把汽车电气设备分为电源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照明和信号系统、辅助系统等五大系统,有些版本还有配套的实训教材和教学光盘。但这些内容过于陈旧,一是上述车型社会的保有量较少;二是汽车的电气设备已经更新换代,实现了电子式器件取代了机械式器件。

1.3教材内容理论性过强

中职学校的汽车电气设备课程教材,无论哪个系统,都把系统部件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工作过程作详细的介绍。如蓄电池的内部结构的组成物质、工作过程的化学反应时内部离子的转移关系、工作特性曲线;发电机的工作特性、电子式调节器工作时内部电子元件的动作关系等都作了详细的介绍。这些理论难度很大,中职学生根本无法听懂。

2. 学生方面的问题

2.1学生的基础知识差

当前,报读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很差,很多人没得参加中考,在教学工作中发现,一些学生还没有建立起电压、电流、电阻、磁场等基本的电磁概念,更不用说上课时常用到的开路、断路、短路、短接这些概念了,这就给教学带来很大困难。

2.2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差

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晚自习时很多学生无所事事,在玩游戏、玩手机,抄作业现象普遍。这是由于他们基础差,初中就感觉是被“合格”的,到中职学校来学习也还是沿袭着原来的习惯,希望再一次被“合格”,很少学生能主动学习,特别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和实践

1.改革教学内容

近年来,笔者多次到汽车修理厂及4S 店实习,发现学校教学的知识和生产实践存在较大差距。通过与汽车修理厂及4S 店的工程师和一线修理技术员进行交流, 教师应及时收集和整理先进的汽车电器知识, 将其补充到教材中去。其次,《汽车电气设备》课程要让学生读懂电路图为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电路图的重要性, 以及如何利用电路图了解电器的控制方式和工作原理,通过电路图对汽车电器的故障进行诊断和排除,建立最有效和简单的诊断流程。

2. 改革教学方法

2.1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1)构建理实结合的教学模式。在任务驱动或项目引导下,将《汽车电气设备》理论教学融合到实习、实训教学之中,使理论与生产实践融于一体,学生在边学边做、教师在边教边指导的教学环境中完成项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达到调动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目的。

(2)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项目为主线,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讲授法、演示法和练习法等,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及练习。

1)讲授法:在课堂上将项目展开后,通过演示操作及讲解相关内容,总结并引出相关概念、原理。根据教材及职业能力的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重点、系统地传授知识,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系统知识的构建。

2)演示法:在一体化教学进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使学生获得具体、清晰、生动、形象的感性知识,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

3)练习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该项目的操作练习,通过操作练习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练习时强调操作规程、操作安全,教师认真巡回指导,加强监督。对每名学生的操作次数、操作速度和操作质量做详细记录,以提高学生练习的效果。

(3)分配科学合理的教学时间。教学的时间安排,一方面参照汽车维修企业检查维修该项目(汽车电器故障)所需的步骤与时间,另一方面结合学校理论教学的特点和学校现有设备、场地及学生的基本素质等情况,采用半天(四个课时)作为一个教学单元,其中理论教学占25%,教师示范占20%,学生实际操作占50%,总结、评价占5%左右。另外,每一项目的教学时间只设定参考时间, 以方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2 采用讨论法组织教学

教师根据班级人数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个小组成员自主选出一位同学作为小组长, 负责小组的活动。小组活动时, 教师一般不加干涉,小组成员可以畅所欲言, 充分交流, 争取达成共识。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由浅入深地设计问题, 然后交给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间、小组间可以自由发言,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由教师对细节进行归纳总结。只要老师引导得当, 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参与求知的欲望。这样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知识, 又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 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不断更新和增加, 原有挂图、幻灯片内容很难与新的汽车电气系统相一致,不能反映出现代汽车电器和电子设备的构造及工作原理。而学校拥有的汽车电器和电子设备实物多数都较为陈旧,不能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为了弥补这一不足, 教师可带领学生到汽车修理厂、4S 店等实地收集相关的图片和录像,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并紧密结合本地区实情,突出课程的针对性和应用性。

职业院校汽车电气设备专业只有紧跟市场需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职业院校还应该结合院校所用的教学设备紧跟现在社会需求,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设备与条件;个人成长;教学共赢

一、学校现有设备与现实条件,学生的具体情况讨论

1.教材讨论

《汽车电气设备与检修》是学校的精品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抽象性很强的理论学科,其线路繁杂众多, 学生只有经过反复实际操作,这才能熟悉各电器系统原理和整车电路,掌握其原理并用于维修中。这门课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从事汽车检修岗位工作的必修课程,其主要作用是使学生掌握汽车充电系统、起动系统、点火系统、仪表系统、照明信号系统、辅助系统等知识,具备各种电气设备的拆装、检查及调整方法,能运用汽车电气设备知识分析汽车电子设备常见故障的原因,并掌握排除故障的方法等操作能力,并为学习《汽车电控系统》课程作好准备,培养能胜任汽车电路维修岗位人才。课本主要是机械工程出版社《汽车电气设备与检修》(温国标,2008),辅助教材主要是我们学校专业领导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自主编写的桑塔纳2000辅助改装版电路图和相应的练习手册。

2.教学设备讨论

这门课的汽车设备配备比较集全,主要有五台桑塔纳2000的改装台架,这可以方便学生检测汽车各个电气方面系统电路;还有八台丰田花冠汽车车身电路,这可以进一步让学生了解汽车上的电路线在汽车具体的哪个位置,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电路知识。还有八台桑塔纳新发电机,八个万用表、八个式灯和相应的拆装工具。再加上各个系统的可移动台架八台。方便学生学习充电电路、起动电路、点火电路、灯光仪表电路和雨刮电路等。我们这门精品课程课的设备还是很集全的。

3.学生情况讨论

本课程主要教学对象是初中毕业起点的二年级学生,初中时候学习一般,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一年级的时候,虽然学了一些汽车专业基础课程,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弱的,所以在授课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接受能力出发,要把讲课的速度和深度,课堂的效果都要把握好。尽量能让学生在本节课就能消化这个章节的内容。

4.课程的教学安排讨论

现在我们学校的一体化教学,这门课实行80课时的教学时间,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让学生学完这门课的整体课程,这个月的时间都是在公共实训中心度过的。这相对来说这对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会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也有缺陷,在上完课讲完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后,由于实训台架条件的限制,在内容巩固实训的活动中,很难满足60多号的学生每个人都能去检修和检查台架上的电路或实训项目。两个老师也很难满足60多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再加上如何让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在这里我提出我一下观点。仅供参考。

二、本人的个人成长与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处理

这里我主要讨论一个观点,那就是如何能在教学中达到共赢的目的。共赢在我这里的定义就是学生学得开心,老师教得放心,家长对学校安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用一年多的时间在教学中摸索和探讨。到今天我才找到了一些眉目,为了达到更美好的共赢,这都需要以后我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学习和请教,更需要我在课后的反思。

1.老师的态度决定一切,脾气决定成败

这门课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效果怎么样,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如何!这除了看这门课的相关内容外,更重要的还是看任课老师的态度和激情,俗话说,态度决定成败。如果一个老师教学的心都不在这里,都不在课堂上,上课都是为了应付任务,或者应付领导了之,不关心学生学习的情况如何。那么这门课注定是教得不成功的。学生学习心情也不会高到哪里去。所以一个好的教学态度对这门课起到了决定性的关键作用。刚刚踏上教学岗位的时候,性子有点急,教学有些冲动,这就避免不了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冲突和矛盾。记得我第一次主讲的时候,我那时不经意朝着一个方向看,或者注视着某个人讲一些注意问题和做人道理。那时,从我朝的方向就有一个学生气冲冲的站起来,很生气讲到老师你怎么老说我,又不是我犯的错误,又不是我说话玩手机。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然而我的反应也是很强烈,也跟他嚷道,我没有专指某个人,而是讲你们班这样的学风,学习态度没端正。后来我才知道,我专注看一个方向讲话,会有学生误解我是在讲某个人或某件事。在后来这个学生也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当面给我认了个错。从这件事上我认识到,以后讲课说话之类的不能专注一个地方看了,更不能跟着学生的脾气或朝着自己的脾气跟学生杠上,这样的教学效果不会好到哪里去。在后来的教学中,吸取了这次的教训,我几乎很少跟学生生气,这也没必要生气,想想自己当时真的是太年轻气盛了。在老师行业这个大河流里,我慢慢的从大学时候的棱棱角角逐步被冲洗得圆圆滑滑了。可能我已经融入教师这个神圣行业中去了。教学共赢真的需要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脾气。

2.课堂氛围需要老师的互动讲解,更需要学生指导学生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发现教着教着,部分学生都倒下了。对此,很多老师要么视而不见,继续教学而且还讲得头头是道;要么放之不管,让其呼呼大睡。我是看不下去,也没达到这样的境界,如果学生不听,我宁愿不讲。我们老师不要为了完成任务而教学,那样的话活得太累了。如果学生都没心思听课,那我讲也是白讲还不如不讲。给他们讲讲他们感兴趣故事,讲讲当今社会热门话题或跟学生开开玩笑:今天第一个问题就是我长胖了没有……与学生的互动就在于此。在教学中引入新鲜元素这固然重要,这不仅让学生对本节课内容产生了兴趣,也会对老师的讲课风格有所接受。但要真正能让学生学到东西,这不仅仅是有了任务和项目那么简单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上到讲台来讲课指导,以完成本项目的教学任务。学生上到讲台上来讲课,让学生指导学生,这样一来,老师叫醒来的学生也有心情听课了。因为对他们来说同学上到讲台上讲课这毕竟是一个新鲜的元素,他们更迫切的想知道他们的同学学得怎么样,更希望他讲得不对或讲不出来,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希望他们同学能在上面出丑而幸灾乐祸或者看他讲得怎么样。还有就是这对上去讲解的学生也是一个锻炼。我们教的毕竟是二年级的学生,不久的将来就要面向社会,出去就业了,所以有必要在这时候给学生锻炼一下胆量和口才表达能力,这不仅仅是一种教授知识,这更是一种适应社会能力的提升。学生上去讲解,这可以体验一下心跳加快的感觉,更能体验老师在三尺讲台上讲课的不容易,这样学生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就能体会老师在讲台的不容易,多为老师着想。老师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就会轻松很多。同时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师生之间的感情,师生感情好了,教学自然就轻松很多。教学氛围的形成在于互动,这样师生合作,教学能不成功吗!综上所述,让学生上来讲解,百利而无一害。共赢的目的在于老师教得放心,学生学得开心。同时最重要的是学生是在开心中学习,而不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接受知识的。

3.实训时间,老师的配合,学生的默契都很重要

讲课效果好了固然重要,但实训课堂同样重要。主、副讲老师并不是一个在上面讲,而一个在下面听。主讲要形象生动,副讲要配合,工具也好纪律也好都很重要。实训课堂同样重要。要保证60个同学的大课堂每个学生都能学到东西,都能学好,这需要主、副讲老师的默契配合和辛勤劳动。实训时,可以是一个老师在指导学生检测线路,在台架分析原理,另一个老师这要看管纪律,因为我们的学生不可能各个都很听话,难免会有一些开小差的,游手好闲的。这就需要管理纪律的实训老师管理,如果不管,那只有一个老师在讲解,几个学生在那里听解。结果就是课上完了,往往只有少部分人学到东西。其他学生那真的就是放羊了。为了把实训时间的利用率提高,两个老师的配合一定要默契、到位。主讲讲解,分析累了,副讲可以跟上,主讲这时可以管管纪律。也可以把60个同学的大班分成两半,分批讲解,这主要看教学的内容而定。比如上充电系统实训课堂,可以把一个班级一分为二,一半跟一个老师在万能试验台模拟发电,然后给学生解析,试接线路。另一半由另外的一个老师跟发电机台架,启动充电。分析台架上的充电原理,充电指示灯先亮一两秒钟后熄灭的原理。实训课堂的共赢需要老师的责任心,更需要学生的默契老师的配合。

总之,以上仅是以我一年多在汽车电气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之谈,如有不妥之处请谅解,我虚心向各位同仁老师请教,请不吝赐教与批评。但作为汽车专业老师仅了解这点点知识是不够的,更需要及时了解汽车专业相关知识,准确把握汽车新技术,更需要学习其他相关的能在课堂上用到的知识,这样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就不会感到枯燥乏味了,把新知识运用到课堂的举例当中。老师在进步了,学生自然也跟着进步。

参考文献

[1]吴芷红,于明进,王慧君.山东交通学院《汽车电气设备的实践教学探讨》

汽车电气实训总结范文第10篇

游戏化学习是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国内著名信息技术教育专家桑新民教授大力倡导、目前正流行的新一代教学理论和教育实践,有些学者又称其为“玩学习”。

一、游戏的现状与游戏化学习的引入

电子游戏由前些年的俄罗斯方块、扫雷、泡泡龙……迅速升级为热血传奇、魔兽争霸……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电子游戏如磁铁般吸引着学生们,老师苦口婆心的劝说和家长恼羞成怒的呵斥都无济于事。

很多学者对游戏的教育价值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论述,游戏可以开发同学们智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积极学习。

2009年,珠海市科技计划项目“人工智能软件在职中汽车电气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中,我们涉及到上述内容, 在汽车电气教学中成功地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实现开放性实训教学,教学效果良好。

二、汽车电气课程创设游戏化学习环境的背景

现代汽车修理讲究的是七分检测,三分修理。涉及车载电脑部分的故障,通常要借助解码器等精密仪器进行检测,技术难度高。训练这种职业技能是困难的。

1.学生基础知识薄弱

2.大班教学难以对学生技能训练展开充分指导

3.台架实训教学局限于学生辨识特定故障,未能很好地训练学生排除未知

故障的能力。

4.实车排故教学场地建设成本高,整个教学过程难以开展

三、汽车电气课程游戏化学习、开放性实训的教学实践

仿真实训的主题是汽车电气排故障,软件的输出应与真实现场有高仿真关系。软件须具备严格的物理电学内涵与开放自由的互动操作。仿真实训的目的是要积累经验,最终能在实车排故障时派上用场。

仿真实训的现场由多媒体计算机输出,实训操作采用鼠标输入。软件是单纯的人机双边系统,是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抗游戏。

排故障是综合能力的检验,学生入学基础差,训练技能需要提升的跨度大,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仿真实训采用三个软件,各自以不同的特点,循序渐进,向真车排故障的目标靠拢。

四、游戏化学习中实行激励机制

既然是排除隐含的故障,软件给出的故障就应是随机的,在排除随机故障的过程中,学习和掌握其规律是教学实训的主题。

随机故障的背后有大量的故障储备支撑,电路中的每个元件、接线和接头(连接器)都可派生出2-4个故障;开放的互动空间,对于排除故障的方法,操作者可自由发挥,只要符合原理与规则,均可获得成功。仿真实训软件采用的是人工智能技术满足上述要求,近是数据库加动画技术则无法胜任。

仿真实训操作由鼠标完成,简单快速,无附加动作,直指关键步骤;真实现场上辅助动作,例如换灯时的拆装灯罩、换发电机时的紧固件操作等,与核心内容无关的通通被省略。从故障设置至排除完成的过程通常只需三五分钟,仅为真车上所用时间的十分之一左右,不断地产生新的激励,因此可组织高频、大量的操作训练,经验由此日积月累。

仿真实训以功能电路为单位,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深入和推进。最初由教师做示范,边排故障边讲解,剖析几种典型故障类型,其后学生自行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实训。待部分学生熟练后,教师开始轮流在教师计算机上对个人进行考核,其余学生继续仿真实训。一轮下来后,又组织新的、难度更高的功能电路训练。

在仿真实训中,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引导。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与计算机进行人机对抗游戏。大量的故障储备使故障重现率极低,每次面临的都是新挑战。渗透式的知识学习,不知不觉地充实了基础,渐进的梯级难度诱惑学生一步步向上攻关。当陷入困境时,老师做针对性的点拨支招。

五、游戏化学习中衍生问题的应对

在仿真实训中发现,个别学生利用软件换件的快捷,不想办法去搜索故障,而是将所有的元件通通更换。为避免学生的侥幸心理,软件修改了换件规则:有故障的元件(或接线)更换后变正常,而正常元件被更换后,有四分之三的概率会变成异常元件,这样学生就不敢随意更换元件,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去排除故障。

每个故障包括换件,限时7分钟,故障一设置就开始倒记时。当换件操作完成,时钟会向前跳跃计时,对于易换元件(保险丝与继电器)每次加时1分钟,其余的一概加时3分钟。换件加时除了体现其操作的时间代价外,也暗含软件鼓励训练者多作检查操作的导向作用。因为同是3分钟,可以做数十次的检查操作,而一次错误的换件,就可能导致超时,促使受训者慎重进行换件操作。无把握的条件下冒险换件是排故障的大忌。

六、结束语

游戏化学习教学模式经过了多年的一线课堂实践,师生反映良好。在抽查教学效果的300多名学生中,最终在真车上进行故障排除考核(涉及车载电脑的电路),85%的学生排除了隐含故障,学生的实战技能得到加强与提高。

上一篇:企业会计实训总结范文 下一篇:国际贸易实训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