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

时间:2023-10-08 11:24:45

农村小班化教学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1篇

特点;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22―0026―01

农村如今生育正处在全国生育水平低峰期,所以学生来源减少,而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进城上学的孩子也不在少数。在这种趋势下,农村小班化教学自然而然地形成。农村的小班化教学与大城市中的小班化教学特点是不同的,它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不得不实行的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无奈之选。然而如何推进农村小班化教学,提高农村小班化教学质量,农村小班化教学又有哪些特点,值得我们深思。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原因

1. 城乡差距大。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教育事业也投入大量资金,然而农村与城市的资金投入不平衡,城市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导致农村教育发展跟不上,长此以往形成了恶性循环,导致城市教育质量越来越好,而农村教育质量越来越差,很多学生流入城市。我国教育的不平衡,从根本上损失了教育的公平性,为保障教育公平,应该加大农村教育资金投入,提高农村教学环境,保障农村教育。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农村自然形成的小班化教学就应该抓住机会积极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2. 计划生育深入人心。随着我国计划生育的推进,导致学龄儿童从根本上减少。根据资料分析,我国中西部六省(区)儿童普遍减少导致学校生源匮乏。

3. 农村适龄儿童向城市流动。随着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差距越来越大,进城务工的人员又大多为青壮年,他们的孩子正是小学学生的主要群体,父母为了让孩子有更好的教学环境,带着孩子进城读书。

4. 教育观念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要性有普遍的认知,农村父母希望让孩子有好的教育环境,大量涌入城市,农村学生人数减少,因此被迫实行小班化教学。

二、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1. 班级人数少。班级人数较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可以针对每位学生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顾及到每位同学。小班化教学既可保持班级教学,加强同学们之间的合作交流,又可以针对学生个性发展,也可以更好地推进小组教学。分组较少,老师就可以熟悉每位学生,针对他们的特点,从学习基础多方面考虑进行分组,再针对小组因材施教。小班教学情况下,学生也有利于相互竞争,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机会,有助于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发展空间大。小班化教学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顾及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调整自己,提升自我发展空间。小班化教学注重同学们自我探索,老师讲的少了,同学们自我探究去寻找知识,这样有助于加深知识记忆,并且融会贯通,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学生自己探索空间增大,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相互交流中寻找方法。

3. 因材施教。小班化教学由于学生人数少的特点,它可以让老师针对每位同学,因材施教,让每位学生学到知识,这样的良性循环也会越来越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学习积极性。

三、如何推进农村小班化教学

1. 改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积极推进小班化教学,提高课堂学习氛围,同时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全面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由于班级学生较少,教师既可以全面辅导加强学生们之间的竞争,又可以针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集体推进教学任务前提下,也可以针对一些学生掌握的不足的情况进行单独辅导,从而提高学生们之间的竞争,促使他们共同进步。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个性发展 生动活泼 团结协作

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以及教育布局的调整,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的萎缩,很多农村学校形成了人数少于20人的小班。在这种被迫小班化的形势下,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值得我们去探讨、去研究。

一、小班化教学的实施过程

小班化教学彻底废除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向交往的教学模式,营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多向立体式交往局面。把小组合作学习、分层教学、分类辅导引入课堂,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发展。围绕小组合作学习这个中心,着力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与团结协作精神。

1.灵活组织,按需而变

小班化教学的组织方式,是将一个班的二十名左右的学生分为三至五个合作学习小组。改变了长期以来,在我国小学课堂里座位排列都是“秧田式”的形式,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形式将单一的“秧田型”变为“马蹄型”、“品字型”、“口字型”、“U字型”等。讨论、实验等采用“风车型”、“餐桌型”;游戏、表演等采用“马蹄型”、“口字型”“U字型”;操作、竞赛等采用“餐桌型”、“品字型”、“U字型”;考试时采用原有的“秧田型”。而且每个小组都安排老师的座位,方便老师参加学生的学习活动,拉近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2.小组合作,突出主体

过去教师一人问,指定一人回答的情形,不知挫伤了多少想说而又无机会表达的学生的热情,同时也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就会改变这种状况,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各种学习技能。

(1)学会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是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每个学生都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小组合作学习不是吃“大锅饭”,而是大家一起解决问题。

(2)学会分工合作。在小组学习时要有明确的分工,如:二年级教学“测量物体的长度”,在测量黑板教室等物体的长度时,需要有人拿米尺测量;需要有人在旁边帮助扶平米尺,做好记号;也需要有人记录测量结果。这时就需要大家先分工、决定谁来量、谁来记,然后才能合作。

(3)学会与同学交流。交流是合作学习中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交流而展现自我、发表见解。交流的过程也是个体从狭隘走向广阔的过程,使得学生个体思考通过交流成为集体智慧。

(4)引入竞争机制。小组合作学习主张“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合作是以优良人品作前提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相互谦让、相互欣赏,是其主要的精神品质。组际之间应开展竞争,引入竞争机制,对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好的,探究积极的,奖给小组小红花,或红五星,或小红旗,以资鼓励。这样有效地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也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更认真、更投入地参与学习活动。

二、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学习环境优化了

由于人数的减少,班级空间显得很充足。教师可根据具体人数,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可以自愿组合,可以自由搭配,可以随时变更。把课桌围在一起。教师也是用课桌,放在教室中间。教室内再安排一个简易的书柜作为小图书馆。教室的其他布置由学生自己设计,把教室变成了乐园,宽松、安逸、清静、独特。

2.教学方法改变了

由于空间的变化,教师融于学生中间,角色变了,授课的方式也改了。课堂上教师可以对小组和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可以有针对性地关注到每名学生,教学环境民主宽松。在这样的课堂上鼓励学生小组学习、合作学习、互相竞争。每个学生都受到教师的有效关注,扫除了心理障碍和学习障碍。

3.课余生活丰富了

小班减轻了教师课内的压力,能腾出精力来大力开展课外活动。以前我们农村的学生都不能去看花开、观落叶、去种植,现在可以有组织地感受自然,能激发同学们热爱自然、热爱家乡、享受生活。

三、小班化教学面临的困难

1.小班化教学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我们只有摸着石头过河。“小班”的来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如果实施得好,也不失为农村教育发展的一次契机。

2.目前农村小班化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如师生比的设定、小班班级环境的投资、小班教材的供给问题等。

3.小班化需要农村教师转变教育思想和方法。教师的服务意识、朋友意识、合作意识尤待加强,教学方法、组织方式尤待不断探讨与模索的过程。

4.教师们迫切希望能得到 小班化教学的专题培训,以及专业理论引领,促进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小班化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5)03-0128-02

随着农村人口大批地向城市流动,农村逐渐实现了小班化的教学,因此,农村学校要探究如何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小班化教学的质量。尽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也兴起过小班化教学的热潮,但是教学效果却不是特别理想,传统的教学理念与小班化教学理念尽管有相同之处,但是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因此,要针对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现状,探究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策略,提高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效率。

一、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现状分析

人数少于25人的班级就可以成为小班,现在,农村的小班教学现象非常普遍,几乎百分之七十的农村学校都采取小班化教学的方式。越是偏远的山区,小班化教学的倾向越是明显,农村小班化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农村小班化教学在营造热闹的教学氛围的同时不利于管理。在农村小班化的教学组织方面,学生可以在教室中随意地坐下,不再像大班教学一样要给学生安排好座位,学生必须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学习,小班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方便,学生可以与四周的同学沟通,使课堂气氛变得热闹起来。但是,小班化教学模式在营造了热闹的教学氛围的同时,也给课堂纪律的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学生交头接耳的机会比较多,会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在课堂上。而且,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必须要侧着身子才能看黑板,会造成学生用眼疲劳,也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坐姿。

2.农村小班化教学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农村小班化教学是一种比较灵活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摆脱了讲台,学生可以和教师实现良好的互动,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也能够深入课堂,融入学生周围,不再有讲台相隔,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能够与教学相协调,但是,教师在教室中频繁走动会影响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3.农村小班化教学会使学生产生心理疲劳。在农村很多地区尽管已经实现了小班化教学的模式,但是,每节课仍然是40分钟,教师在教学中还是不能关注到班级内的所有学生,尽管小班化的教学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良性互动,但是,由于互动过于频繁,学生会在学习中产生疲劳感,容易产生懈怠的心理,使教学的有效性降低。在农村小班化教学实施的过程中,由于缺少好的方法,教学质量还是有待提高。

三、农村小班化教学的策略

1.美化教学环境。在布置教室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学生和教师的想象力,将教室布置得具有小班化班级的特色,让班级呈现出温馨之感,学生在班级内上课能够感受到家的温馨,能够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在教室的角落,可以布置图书角,让学生都贡献出一本自己最喜欢的图书,学生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在教室中也可以在墙上贴上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在教室的活动区可以摆放一些体育器材等,学生在课下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这样,教室就可以富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可以在生活化的教室中学习,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在小班化教学中,桌椅的摆放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进行个性化的布局,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随时可以跟教师沟通,学生的座位要体现灵活化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围坐在一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2.农村小班化教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间的互动。课堂应该是动态和多元化的,所以,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不能只是教师单方发表自己的看法,问题的探究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小班化教学中,应该有一半的课堂时间用于师生间的互动。教师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时候,要控制好课堂互动的时间,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互动探究出问题的答案。

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不仅仅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还要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要相互学习。尽管互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比较常见,但是,在小班化教学中,互动学习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尽管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数量少,但是,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是不同的,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在小班化教学中展开互动学习可以使课堂富有生机。小班化教学的互动,可以是班级间的互动,也可以是小组内的互动,在互动的环节中,教师应该把握好主题,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3.农村小班化教学要完善课堂评价制度。尽管在小班化的教学中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还是要制定相关的制度,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小班化教学的课堂评价要以三个标准来制定,确保学生可以全过程、全员、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对课堂进行评价时,要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知识体系。在农村小班化教学中,要改变课堂评价的主体,学生要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出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自我,在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时候,要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正确地评价自己,运用综合的方法评价他人,在自我评价中不断完善和升华自己。教师在小班化教学中,要对学生自我评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地纠正,鼓励学生进行正确地自我评价。在传统的大班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时间进行课堂评价,小班化教学人数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关注自身的学习状态。教师在小班化的教学中,不仅仅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进行综合地评价,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化的管理制度,让学生自己制定班级管理目标,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在班级管理中,要发挥学生的特长,班级干部可以让学生轮流担任,让学生都能锻炼到自身的管理能力。

现在,农村普遍都是采用小班化的教学方法,小班化的教学方法有自身的优点,可以实现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因此,在农村进行小班化教学要克服小班化教学的缺点,发扬小班化教学的优点。在进行农村小班化教学的时候,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让班级内的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在进行小班化教学的时候,要控制好课堂互动的时间,还要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要对自身的学习能力做出评价,让学生更多地关注自我,在评价自我的基础上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陶青,卢俊勇.农村小班化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9):24-26.

[2]文云,艾启海.农村小班化教学存在问题的思考[J].网络科技时代,2009,(15):58-60.

[3]桂全海.农村小班化教学实施的意义探究[J].广西教育,2012,(15):9.

[4]刘径言.农村小班化教学实施的策略探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2,(14):119-123.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4篇

一、实行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意义

1、目前农村学校班级规模设置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我国农村人口解放初期占全国人口的70%,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下降,经济基础地位亦不断下降,因此,农村教育成为突出问题。

2、实行农村小班化教学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21世纪的教育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照顾学生个别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因人设材。另外,独生子女逐渐增多,家长越来越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人们对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教育的变化总是和经济社会的变化有着最直接的关联,教学的组织形式应从批量生产式的大班教学向适应个性充分发展的小班化或个别化教学转化。加之世界课程改革的趋势是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这就使得大班化教学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如何面向全体、如何因材施教等,小班化教学就应运而生。

3、小班化教学的现实意义。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在受老师关注的条件下越容易取得成功。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学生数的减少,使得教师比较容易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二、如何实现农村教育向小班化教学转化

1、要正确认识小班化教学的内涵。

(1)小班化不是办精英班。小班化条件不成熟的农村学校应根据现有的师生配比进行科学安排,结合新课改实行“化整为零”教学,不能误解为班级规模越小越好,更不可将小班化变成精英班化,它将严重导致教育不公、教育失衡现象。

(2)小班化教学气氛应当更加浓厚。小班化后原本教室里黑压压的学生,现在只乘下几号人,教师的教学情趣受到了影响,感受到一种冷场的气氛。但作为教师应当迅速找准定位,每一个学生都是一本读不完的书,要感受到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爱好,进行因材施教。

(3)小班化不是纯粹个性化教育。过分强调个性化发展,学生个性过于张杨,容易走向自我的人生极端。做为一名好老师应当树立“百年树人”正确人生观,培养学生个性走向成熟。

(4)小班化教学任务减轻了但教师的知识面更深更广了。原本一本教科书一辈子,现在面对每位学生就需要一本无形的教科书。做为一名优秀的老师应当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主动融入信息化潮流。

2、要强化小班化教学的课程设计。

(1)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小班教学交互氛围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支持性环境中学习。而优化互动情境,促进师生互动,则有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

(2)要形成交流合作的氛围。当今科学发展日益综合化,集体创造取代手工作坊式的个人创造。因此,在小班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学生之间在情境中产生互动,形成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相互帮助的良好气氛。

(3)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小班化教学的核心,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与发展,在同步发展中求异步发展,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实现小班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三、农村小班化教学的优缺点及建议

在大班级学生的同步化要求比较高,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较少有对老师存在依赖性,但容易忽视和压抑了学生个别差异和个性发展。小班化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教学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更加密切师生间情感交流。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因此,要加强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和教学实践。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5篇

农村教育小班化教学资源小组教学团结合作农村教育一直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点,因为农村的人口占多数,在这样的教育形式下,采用小班化教学的方法,是最好的、也是最合时宜的。小班化教学要求老师给学生更多的注意力,实施的教育办法要针对学生,但是因为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小班化教育实施有一定的困难,对其的初探就要从解决困难,提高质量几个方面进行。

一、合理利用师资,合理分配教学资源

师资和教学资源对农村教学来说非常宝贵,因为相对来说,他们的师资力量不太丰富,而且教学质量也有限,所以在农村实施小班化教学,就必须要对师资等资源做一个重新的分配,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最大化师资力量。如招聘优秀的老师,或是引入多媒体教学。

合理分配教师资源,对于教学能力较高的老师,可以给他们更多的教学责任,将班级小班化之后,给能力高的教师安排班级管理工作和代课工作,这样他能够对自己班级的学生有一个细致的了解,还可以对代课班级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是小班化教学的一个临时“替代品”。

教学资源中,教育科技基础的是多媒体,而且它能够在小班教学中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农村的老师的教学力量不够,就需要采用其他的教学途径。使用多媒体,让学生接受开放性的教学,引入公开课,让学生体会其他优秀课程的模式。而且老师也能从中学到更多,利于老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完善小班化教学方法,细致了解学生

小班化模式之所以广受推崇,就是因为它能够解决目前师生感情不深、学生主体地位不明显的现象,也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老师对学生是一种管理和指导,如果没有细致入微的观察,没有进一步的接触,老师不可能了解学生所需,也就不能提供给他们最好的教育。完善小班化的教学方法,老师除了改变自己单一方向的教学之外,要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班级学生少了,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小班化教学中,如老师给每个学生成立一本成长日记,从自己接管班级的那一刻就要先从之前老师和家长那里给学生一个基本的定位,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之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记录,这样能帮助其他老师去了解这个学生,也能让家长对学生在校情况有所熟悉。

三、因材施教,给小班化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力很大,影响着他们的日后的学习方法,也影响着他们性格的养成,小班化让制定单独的学习计划成为可能,而且能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果。每个班级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老师的“单独”教育,老师可以给学生制定不一样的学习方案。如有的学生喜欢读书,就鼓励他们从书中寻找自己需要的知识的学生对数学等理科比较精通,那么老师可以重点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

如学习计划的制定可以先由学生来写,这样老师就能够知道学生自己想要学习哪些知识。然后老师再针对性地对这些做些恰当的改变和纠正,制定出学生需要,而且高效的教学安排。或者利用农村聚集式的生活方法,让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更好地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四、合理安排小组,将小班化再细致

小组化教学是针对农村学生比较多,教师资源较少的现状,将学生进行再度重组。小组教学要求老师将学习方法和能力相仿的学生安排在一起,这样老师可以对这个小组进行了解,然后给全组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监督他们的学习,而且小组学习还可以有相互的监督和帮助,特别是能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力相当的话也能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如老师有的时候可能对学生有忽视,这时组长就能够派上用场了,于是可以用小组为单位,进行成绩的评比从而利用竞争来帮助学生自我提高,合理安排小组一定要帮助学生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因为除了学生生涯之外,学生应该是一直在学习的,而且多数时候是没有老师指导的。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对自己的了解,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到学习能力,再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他们才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一直保持充电状态,让自己更好地学习知识。小班化教学中要将细致教学和针对性教学进行到底,让学习成为一件适合自己的事情,这样才能感到快乐,才可以充满热情地学习新知识。

总之,农村的小班化教学让老师更加了解学生,也给了学生更多的师生沟通的机会。其实就农村教育来说,除了固定的教学资源之外,还可以利用天然的教育材料,让学生从自然、社会、人际交往中获得自己所需,了解自己也认识自己。

参考文献:

[1]李朝平.小班化初中英语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J].金色年华,2011,(12).

[2]雷佼.初中英语小班化教学效果初探.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小班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9-0135-01

一、农村自然小班化的产生背景

一是城乡教育的严重失衡,如今农村学校生源流失已是普遍现象,学校条件差是农村学校生源流失的主要原因,尽管教育部门加大力度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通过加大农村教育投资缩小城乡差距。还通过教育资源整合,建立寄宿制小学,来适应农村教育形势。

二是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力,由于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力,全国部分农村都实现了人口负增长。在学生数逐年减少的情况下,再经过教育部门的布局调整,每个乡镇大多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小学,办学条件都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一些农村家长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对教育的重视度和期望值都急切走高,总觉得城里学校的教学质量一定比农村学校好,所以,近两年不断有农村学生通过“择校”进入城区学校。

三是城镇化的实施产生了一定的效应。随着城镇化的推进,部分生活条件较好的农户进城定居,同时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转移,大多数农民进城务工,子女也随他们进城就读。

二、农村自然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1.有利于因材施教,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学生人数比较少,教师有更多的机会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生的基础、心理、个好、特长、能力等,这样在教学设计时就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且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加强个别指导,与学生得到更充分的交流。在小班化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面向每一个孩子。因为人数少,有的孩子在课堂上甚至有多次的表现机会,这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大有裨益。教师完全可以对每个孩子的作业进行面批,在纠正错误的同时,可以对孩子的知识体系进行梳理,可以及时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因为人数少,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更好的备学生,具体到人。在设计作业时可以分层次保证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更好地进行个别化的教学。小班化教学由于课堂上增加了针对性,课后主要是个别辅导,为减轻师生负担创造了条件。教师通过反思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不留课堂“死角”。

2.有利于课堂互动,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中,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的时间成倍增加。这样,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力。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教学内容需要用姿体语言来表示时,小班就有足够的空间来实现。相对来说学生主动研究、自主学习的时间比较宽裕。让学生主动认识到本堂课学了哪些知识点,如何把握它们,前后知识有何联系,即对知识进行内化,达到举一反三之目的。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自然小班化为高效课堂的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3.有利于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就能仔细耐心地倾听学生到底提出了什么问题,并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题目,组织学生讨论,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学习得到圆满解决。只要教师不厌其烦,适时点拨,让学生无拘束地质疑问难,定能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发展,保证成功的教学。鼓励表扬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善于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予以肯定和赞扬。时时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共同学习、共同游戏,教师的微笑、教师的一句鼓励表扬会让学生志高气昂。以心交心,以情传情,学生积极向上的个性会成倍地予以发展。

4.有利于激发参与意识,引导积极参与

爱因斯坦曾说:教育应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们去负担。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小班化教学为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提供了有利的保证。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历,有些知识的学习感到吃力,而且乏味、抽象。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的时候,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

5.有利于创设多种情境,促进学生乐学

课堂中寓教于乐,既要注意“乐中学”,更要讲究“学中乐”。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乐学到爱学。由于小班人数少,教师可以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可以对每个孩子施之以爱,使学生对老师有亲切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从而乐于接受教诲,乐于投入学习活动,乐于与教师形成愉快的合作教学关系,开发出融洽的师生关系中所孕育着的巨大教育潜力。新课程也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提供学生充分参与探索的机会,使他们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思想和方法。玩中学,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做中学,设计富有情趣的活动,给学生更充分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动口又动手,把动手操作活动与大脑的思维活动结合起来,在实践活动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提高课堂效率。问中学,著名的科学家波普尔认为:创造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服务者和合作伙伴,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和主动质疑习惯。用中学,知识渗透于生活各个方面,创设用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7篇

与传统大班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小班化教学具有自己的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可增加师生间、学生间交往的频率和交流的密度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里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时,班级规模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当班级额度较小时,如20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T形等。这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二、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三、小班化教育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当然,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备,但探究时间的保证(从而保证学生思考的充分展开和深入)、一定的师生比(从而保证学生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还是必需的。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首先,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时空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比如他们可以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再次,小班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跨度较小,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级规模的大小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班,教室内的空气质量更佳优质。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比70多个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也会放松,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心里健康教育,因为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学生的心里,研究学生的心里,从而对学生实施心里健康教育,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六、便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空间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实践的可能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更富于合作和竞争精神,更有责任心,拥有比那些仅仅作为听众角色的大班学生更为丰富的体验。

七、可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

教师在教学这个微观领域运用了比过去更多的有效手段,如,既备课又备人,实施分组教学,实施无等级考试等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有了全新的转变。这样就有利于确立符合时代精神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美术教学 小班化 自信 创新 互动 展现

【中图分类号】G623.75

一、 农村学校开展小班化教学的优势

现行的教育注重素质教育的培养,对艺术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重视,农村美术教育起步晚,一些山村学校的美术教学存在着一定的空白。随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的发展促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农村学校出现自然化的小班现象,小班化的教学农村学校也面临着教学方面的改革――小班化教学。小班化的教学,让教师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个孩子个性与学习的融合。

二、 利用小班化美术教学,完善农村学生个性的发展。

小班化教学是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来采用对应的教学方案,让各有差异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开展教学活动。培养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得到个性化的教学。在小班化教学的趋势下,利用小班化教学理念,美术的小班化教学让孩子的兴趣得以延续,让每一个学生艺术才艺得以发展,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这都是每一位农村美术老师的一种职责与目标。下面通过个性化备课,多元化的课堂氛围、人际互动以及展示自我等方面的小班特色的教学,让学生个性得到更全面、更和C的发展。

1. 备课个性化,量身定做问题,利于学生自我实现。

备课也不光是备课,还要备学生。了解每位孩子个体的差异与性格,重视每位学生参与能力的培养。为他们量身定做问题,创造成功的条件,成功的休验,慢慢获得成功感多的孩子,也收获了自信心,孩子有了自信心做任何事也就成功了一半。

2. 多元化重组创建灵动自由的课堂氛围,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激发创

新意识。

小班化美术教学利用空间与时间的重组,增强师生之间的亲和力激发学生创作的灵感,拓展学生创新能力。

(1) 多元化的座位编排

班级的人数减少也造就了空间的重组,经常编排学生的座位,一方面感受灵动自由的氛围,另一方面便于合作和带动能力差的学生。把座位排列成U字形,老师站在孩子中间,便于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引导教学。U形的排列让学生都是面对面的,看到的不只是老师还有同学发言时富有表情的脸;爱做小动作的学生也少了,因为老师关注着每一位学生。在一年级的美术课堂中,排列三人一排,二人一排的排列,便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共学。事实证明多元化的座位编排,学生也喜爱这样的方式,因为座位的变化也给他们带来新鲜感。座位的编排贴近了孩子,走进孩子的心里,让学生感到平等无拘束,让孩子们无时无刻感受教师的关注,创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 多元化上课环境、

艺术源于生活,融入于生活,美术教学越贴近学生生活,让他们感受生活美、发现生活美、热爱生活美,才能更好的表现生活美。运用教学的情景变化带动孩子们的思维,拓宽孩子的创作思路。农村的孩子有着比城市孩子还要方便的大自然环境,老师要学会运用大自然的资源。通过观察、听、摸、闻开放孩子一切感官,实景的接触会开发孩子更多未知的潜能,从而更能激发起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上课的环境可以是室外可以是校园中,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更多的上课环境与课堂情景。

(3) 多元化教学内容

农村的学生在获得知识的方面很少,几乎知识都是在学校里获得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延伸与深度显得如此的重要和不可缺少。小班化教学为教学内容的延伸创造了有利条件。班级人数的减少,不代表教学内容可以简单化。教学内容的延伸是小班化教学的闪亮点,把足够的时间放一部分在拓展内容方面,拓展知识让学生学习的范围更有深度,更有延伸性。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不同阶层学生的发展,展示最好的自己。

少一半的学生,多一倍的关注,关注差生,着眼中等生,放手优等生,做到教育平等化。对于落后的学生,在课堂上要经常带动他,在创作时多去辅导,在评价上多点鼓励。在大班授课时,由于人数多,教师都捡着两头管(差生的优生),成绩中等的学生成了老师遗忘忽略的群体,对于他们来说,也需要关注与鼓励;对绘画创作能略强的学生来说,应该引导其打开思路,让其无拘无束的创作。课堂中的机会是属于每个位学生的,小班化教学中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每个阶层的孩子,在课堂中让不同阶层的孩子学会用他们不同的方式展现自我,展现一个最好的自己。

四、组织多样化的美术活动,是小班化美术教学的一种延学,也是兴趣爱好的一种延续。

课堂外开设美术兴趣社团、组织多样化的美术比赛、让学生亲手装扮校园是教学的一种延伸。给了学生展示与沟通的平台,积累了创作经验。学生不仅在教学过程中学会感受美、鉴赏美,还要学会在生活中去创造美,如校园作品展示区,由老师带领着五年级学生用廉价的材料一起创作完成,从而培养和提高美术应用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们的成就感,感受来自于成功的快乐感。

五、农村美术教育的问题与建议。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9篇

【关键词】西部农村 小学教育 小班化教学

一、小班化教学是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满足于以适应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粗放型劳动力,而是以培养既全面发展又具有独特个性的综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追求高品质的精致教育。传统的标准化和同步化的大班级授课制显现的诸多弊端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小班化教学适应21世纪对教育的要求,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精致教育的迫切需求,是国内外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国家开展了小班化教学的研究,班级教学小型化成为这些经济发达国家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新趋势。经济合作发展组织统计显示到2002年,欧美小学平均班额在21人左右,中学为23人左右。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委员会指出,班级规模的缩小对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有重要的积极影响。[1]

我国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上海市教委在1997年以10所小学为试点,以小学一年级新生为对象进行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研究,至2000年9月,全市已有280所学校参与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2] 此后北京、青岛、南京等城市相继推行小班化教学改革实验。有媒体报道,青岛市85%以上中小学将在2015年完全实现人数不超过40人的现代化小班教学。“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我国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形式,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重要载体,是当代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西部农村小学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可能性

1.生源量减少――得天独厚的优势

近年来,由于人口出生率的降低和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我国西部农村学龄人数、班级规模和学校规模一直呈萎缩趋势。

(1)农村学龄儿童减少。据资料显示,中西部六省区0~14岁年龄段的儿童数量均普遍减少,在总人口中的比例持续降低。例如河南省由2001年的25.94%下降到2005年的21.14%,陕西省由25%下降到19.76%。[3] 有专家预测,我国小学适龄人口规模2050年将减少到1.02亿人,相对2000年减少幅度为24%。[4]

(2)农村生源不断流向城镇。由于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随父母进城就读的流动儿童数量增加。据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显示,2005年约有2533万6~14岁流动儿童随务工父母进入城市就读。[5] 伴随着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和农民工进城务工,流动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势必导致农村学龄儿童的相对减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农村父母将孩子送入城镇学校上学,以追求更高质量的教育。越来越多的“教育移民”必然使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不断减少,目前我国农村已形成了大量人数只有28人的自然小班。[6]

2.课程改革――教育政策的契机

我国正深入开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小班化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发展机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明确提出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小班化教学,说明小班化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小班化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又具有独特个性的综合型人才为目的,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倡导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追求教育均等的教育原则与课程改革的要求相统一,有利于推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和深化小学教学改革。此外,近年来国家教育政策向农村及边远地区倾斜,农村地区的师资及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为推进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提供了有力保障。

3.教育人才的增多――人力资源的保障

近年我国高校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的学生人数有增无减,庞大的毕业生就业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能对这些人才加以培训与引导,则完全可以用于填补小班化教学对师资的要求,同时又能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三、西部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必要性

1.小班化教学促进西部农村小学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小班化”不仅仅是指缩小班级规模,其基本内涵是指通过缩小师生比,树立个性化教育的现代教育理念,追求面向全体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教学活动中接受最充分的优质教育。这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相符合,二者是相互统一的。因此,小班化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有效模式,对促进农村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有着重要意义。

2.小班化教学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一方面,我国当前的优质教育资源主要集中在城市,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促使农村生源流向城市,造成大量闲置的农村教育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城市教育资源又难以承载过重的生源负担,导致出现教育质量下降的教育困境。这与我国《 义务教育法 》所提出的“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小班化教学通过变革农村课堂教学,对农村教育资源加以整合并充分利用,使学生获得更大限度的优质教育和关注,使农村学生留得住、学得好、获得全面发展。通过小班化教学切实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迎头赶上城镇教学水平,并最终实现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3.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农村教师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小班化教学不是人数减少的“小班额教学”,而是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自主发展、个性发展为目的的优质教育。为此,农村小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要善于在教学中全方位了解学生,掌握心理学、美学等更多知识;在与学生互动时需要教师有较强的操控能力;实施评价时需要教师有良好的科学发展观和学生观;在教学组织中更需要有创新的能力。因此,通过小班化教学的推进,可以促进西部农村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4.小班化教学推动农村小学的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综观我国农村小学新课程改革,由于基层的教育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对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培训低效,课程资源缺乏,课程文化缺失,导致对新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不够大,适应能力较差,效果并不乐观。小班化教学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及因材施教、教育均等、主体教育等教育原则,都与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和内涵相吻合。因此,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可操作的教育模式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有效的实施机制,将能有力地推动西部农村小学的新课程改革。

四、西部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困难

“小班化教育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对教育有了较高要求,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考虑育人效益的背景下产生的。”[7] 广大西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水平低、地理位置偏、教育观念落后等原因,实施小班化教学存在诸多困难与问题。

1.教育经费短缺

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育经费的充分保证。但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教育经费总量仍不够充裕,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整体水平相对较低。另外,我国目前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治模式导致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在结构上严重失衡,城市和农村无论在教育经费的分配上,还是师资力量的配备上均存在很大差距。而小班化教学需要教育投入作保障,需要具备师资、校舍和设施等方面的客观条件,因此教育经费短缺以及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制约着农村小班化教学的发展。

2.教育理念落后,小班化有“形”无“神”

正确的观念是行动的有效指挥和保证。但是目前西部农村小学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观念为主导,一些地方虽有“小班化教学”,但教师并未真正从理念到相适应的教学技能实现深刻转型,“穿新鞋,走老路”,仍以大班化的思维和形式实施小班化教学。小班化教学只具其“形”,而未能体现小班化教学的“神”,使小班化教学只是流于形式。

3.课堂教学以“教”为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由于教师并未完全确立尊重学生差异、注重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灌输式教学为主,书本知识和技能仍然占据教学目标的第一位,忽视学生的情感与意志培养;教学方法僵化陈旧,缺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和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与实施小班化教学的宗旨南辕北辙,难以取得成效。

4.教学评价单一,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班化教学强调学生全面而又有个性的发展,其评价观追求多元化,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全方面多层次,将关注的重点放在过程性评价中。而目前我国农村小学传统的评价模式根深蒂固,片面地追求学生成绩和学校升学率仍然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忽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能力的培养,不重视个性化教育,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西部农村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措施

1.加大西部农村基础教育经费投入

首先,进一步加大农村基础教育在全国教育经费中的分配比例。由于小学小班化教育属于基础教育改革,所以政府应积极承担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经费,发挥其在教育投入中的主渠道作用。其次,为保证小班化教育经费利用的规范化、合理化,政府应加强拨款体制的法律化。

2.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师必须首先变革传统的教育观念,只有树立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才能改变教学行为,形成与小班化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技能。可以从开展关于小班化教学的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活动入手,为教师提供更多教育界内部的学术交流平台和探讨机会,及时地展示实践的成果以促进教学改革;通过观摩活动的方式,使教师在充分领略小班化教学独特魅力的同时,认识到实施小班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趋势,对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其次,向家长宣传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从而激发家长配合学校工作的积极性,保证小班化教学的顺利开展。

3.实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1)活动教学策略。改变以往僵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创设各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例如质疑验证、小组竞赛、角色互换、小组辩论、情景扮演、实际操作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以乐趣性和灵活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的主体性。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也能促使学生在课堂上肯动脑、爱动手、勤发问。

(2)合作教学策略。改变传统僵化的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人翁”意识,在积极和谐、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合作学习活动,采用多样的座位组合形式,在缩短学生人际交往距离的同时增加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乐趣性,使集体教育的魅力得到发挥。

4.优化教学评价,实现全面发展

小班化教学评价倡导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多少,更注重学生情感、意志品质、个性特征、审美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发展。

(1)分项考核与评分形式。改变教师对学生科目学习“一刀切”的评价模式,分别对科目内容的几个独立项目进行考核与评分,使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擅长的项目中得到高分,满足其自我肯定以及获得成功喜悦的心理需求。同时细化的教学评价使学生直接明了地认识到自身学习的不足之处,对自身形成客观的评价。

(2)学生多维度自主评价考试的形式。把自交给学生,对每次考试的考核分为多个维度,例如考试态度、细心程度、知识掌握程度、收获心得等自主评价,以此反观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对待学习独立自主的自我审查和自我监督的意识与能力。

(3)“积极关注”的评价模式。打破传统的分数评价模式,及时关注学生积极、优秀的一面,满足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需求。

小班化教学是符合教学改革趋势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西部农村地区得天独厚的“自然小班”优势,真正实现小班化教学,对全面推进西部农村小学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程洋.小班化教学初探[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2).

[2]邹硕.小班化教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5.

[3]范先佐,郭清扬.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成效、问题及对策――基于中西部地区6省区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研究,2009(1).

[4]陈衍忠.农村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0.

[5]范先佐.“流动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2005(4).

[6]杨勇,宗树兴.农村小学推广小班化教育的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农村小班化教学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G6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15―0088―01

小班化教学的理念在于促进每一位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让学生充分享受各种资源,有更多机会处于教学活动的中心位置,通过增加优质教育的机会,通过探求、探索、借鉴、吸收等教学形式中量的强化来优化教育,进而达到质的飞跃。我们要深刻领会小班化教学的内涵,利用我国农村儿童急速减少的这个有利条件,积极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学试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深层次变革,以适应新时期国家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一、小班化教学适应了当前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新形势

小班是教育组织的一种形式,是指教学班的教学容量较小。在课堂学习系统中,学生无疑是主体,是课堂学习的核心因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

雷纳德・S・凯恩的研究表明,规模庞大的班级,座位拥挤,人数众多,客观的环境阻碍了每一个学生参与课堂发言和讨论的机会。“罗森塔尔”的实验也表明,教师的视野覆盖有效关注面只能在28人左右。对于视野之外的学生,教师的监控明显降低,学生易分心,搞小动作,听课效率差,甚至扰乱课堂秩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值降低。而且,大班额下同学之间情感联系的密度与小班相比较会明显减弱,同学情感也会相对冷漠一些,这将不利于班级学习环境的形成。小班化教学将会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参加课堂活动的机会,将能够实现老师对学生的个别指导,能极大地提高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有助于班级中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随着我国农村学龄儿童人数的迅速下降,使得先前较为短缺的教学资源显得有了剩余,这为我国在农村地区开展“小班化”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二、小班化教学推动着我国农村小学教学模式的新变革

模式就是标准的形式或样式。长期以来,人们通常认为,学生在学校所学的是人们经过选择和教育学加工的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最基本的文化知识。这些内容不是随意的、自发的,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教材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种教学关系中,教师成了教材的忠实执行者,学生实际上扮演着配合教师的角色。在以权力为基础的课堂管理观念制约下,维持课堂纪律,控制课堂秩序成了管理的基本任务。对教师的绝对服从和对学生的绝对控制,这种单向输入式的交流方式,缺乏对课堂生活完整的认识和理解,缺乏对教师和学生人格精神的依托和生命意义的反思。课堂生活单调,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教师没有成就感。这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办人民满意教育的要求不相一致。

小班化教学就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具体就是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活动形式。小班化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班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上,尝试运用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充分、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从而实现高效、优质的课堂教学。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实现由一个被动、消极的客体向具有充分主动性和能动性的“自由人”的转换;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体会到自己的学习效果与外界的刺激,自己的主观努力,自身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非认知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更加注重科学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体会到奖励和褒扬对学生进步和成绩的情感强化作用;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实现学习过程中丰富的创造性,实现学习由维持性向创新性的转化;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学习者,更是一个社会的人,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对学习的调整作用。在农村地区实行小班化教学,既能充分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价值,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自主、全面发展的学习观,也能带动教师不断学习、研究新的教育理论和知识,并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践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上一篇:土地征收管理范文 下一篇:人事综合管理范文

友情链接